读《学生管理的心理学智慧》有感

时间:2024-02-20 08:59:07 心理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学生管理的心理学智慧》有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学生管理的心理学智慧》有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学生管理的心理学智慧》有感

  这个假期有幸读到了华南师范大学教授迟毓凯的《学生管理的心理学智慧》一书,翻开前言,书中的一句话就深深的吸引了我,“不讲屠龙术,只谈杀猪法”,近年来,关于学生管理问题的著作颇多。尽管许多书中教育理念先进,但我认为操作性不强,所以有人将之戏称为“屠龙之术”,招法虽然漂亮,但实用性不强。与屠龙之术相比,这本书提供更多的是杀猪之法,把案例与心理学教育学相结合,叙述通俗,读来醍醐灌顶。

  这本书一共分为三部分:学生管理中的教师定位,学生管理中的影响策略和学生管理中的情境策略,接下来我就其中我感触比较深的一些部分做一些分享。

  一、做有影响力的教师——如何让学生喜欢你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格的魅力胜过任何介绍信”。《学记》中也有句话叫“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在成年人的世界中,我们喜欢一位讲课者可能是因为觉得他讲的课程比较有趣,而忽略关注了他的外貌或是否招人喜欢。但青少年学生就不一样了,他愿意学习一门课程,不一定是因为自己擅长,而是因为喜欢讲课者,即因为欣赏一位教师而爱好一门学科。

  那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大家一般都会喜欢什么样的人呢?

  “我们喜欢美人”“我们喜欢喜欢我们的人”“我们喜欢和我们相似的人”。

  其中,我们喜欢和我们相似的人,这一点很有意思,每个人生来都渴望被认可,被肯定,当一个人发现与另一个人有相似之处,那就更加肯定对方会认可自己,换言之,当一个人与自己有相同点,他的存在本身就是对我们的肯定和认可。而一个人受到肯定和认可的时候,开心就是必然的事情了。

  然而,寻找与学生的共同点,这只是教育的开始,并不是教育的目的。我们寻找共同点的最终目的是想让学生受到我们的教育影响,想让我们说的话能够影响学生的现状,即“跟”上学生的思想和情感,但是后面必须要有一个“带”的过程,即把他们从不良情绪和状况当中带出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先跟后带”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先表达对学生的理解和认可,找出他行为的合理处,再加以引导。

  二、做学生的重要他人

  在谈到“老师是否要与学生成为朋友”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时,书中提到要做学生的重要他人,这个观点让我心头一阵,产生灵魂共鸣。

  重要他人即对一个人的性格品质产生重要影响的人,如果老师能成为学生的重要他人,那么它对学生的影响和教育肯定是有成效的。在一个人一生的发展过程当中,重要他人是不断在变化的,幼儿时是父母,小学时是老师,中学时是朋友,青壮年时期则是恋人,所以,教师应该根据青少年发展阶段的心理特征做好教师自己的定位。

  在中学阶段,老师想要将思想工作落到实处,就需要去做他们的“朋友”,但成为朋友的关键在于成为“有用、值得交的人”,这主要包括“有能力,会绝招”“有个性,重仪表”“有活动,善分享”“真诚,够意思”。最后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真的要和学生成为朋友吗?”,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交朋友是有益的,但是时机很重要。教师应该在权威不容置疑,学生对你皆敬且畏的情况下和学生交朋友,即“先严后宽”的原则,此时的学生觉得你的亲密态度来之不易,愿意与你接触,但同时,他们又会收敛自己的行为,不会无所顾忌,但在教师权威还没有树立之前,千万不要急于交往。

  “先严后宽,严后必宽”不仅仅是教师管理学生的一个法则,这也是教育影响的一般法则,父母教育孩子亦应是如此。

  三、学生管理中的情境策略——教师如何惩戒学生

  从事教师工作以来,我一直对如何惩戒学生这一问题很是困惑,因为现在的中学生思想独立且有个性,天然的对老师没有太多敬畏之心,这就不免出现一些消极违背甚至是主动破坏规则的人,那如何对这一部分学生进行惩戒呢?如何把握惩戒过严或惩戒过宽中间的度呢?在读到这一部分的时候,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迟毓凯教授认为惩戒学生应该坚持“诛大赏小”的原则,“诛大”即在惩罚的时候要抓典型,才能起到良好的警示作用,否则就会给人留下“捏软柿子”的印象,赏小即奖励的标准不能过高,不能永远只表扬班中的那几个优秀学生,那根本起不到激励示范作用。书中还提到了几种惩罚学生的方式,例如物资性惩罚、社会性惩罚,象征性惩罚,都非常的实用,可以在日常教学中直接采用。

  书中关于教育智慧还有很多,我就简单的谈了谈我印象最深刻,对我帮助最大的这几点。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值得一看,常看常新的好书,它将成为我以后的案头书、枕边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