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余映潮谈写作艺术》有感

时间:2024-02-20 11:53:08 观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余映潮谈写作艺术》有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余映潮谈写作艺术》有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读《余映潮谈写作艺术》有感

  依稀记得初中时妙趣横生的周记交流课,两节课连堂,两个班合堂,那时,网络还没有普及,周记的选材大都是身边真实的故事,听着有趣的故事,品着有味的语言,满堂欢喜。反观自己的作文课堂,我絮叨着各种写作方法——布局谋篇要合理有序,选材要小真新,语言要精雕细琢……然而,学生写作时依然“囊中羞涩”,不知如何下笔,修改作文时更是“步履维艰”,无从下手。我们的写作指导需要化繁为简,化虚为实,从课文中提炼写作方法,将点点滴滴的写法汇聚到写作的汪洋中去,正如《余映潮谈写作艺术》简约淡雅封皮上的文字:“这里的每一篇短文都是一滴晶莹的露珠 点缀于语文广阔的绿野 闪烁着欢喜的微光”。

  余映潮先生的《谈写作艺术》汇聚了一百篇小文章,每篇短文依托课内外的几段文字,进行简洁凝练的阐释,提炼出精辟的写作方法。每篇短文都如甘露般滋润着作文教学,给了我诸多写作方法的指引和教学思维的启迪。

  一、巧妙的组合,传神的美感

  余先生在《雨后的月亮》一文中,依托课文《羚羊木雕》和《草房子》阐释“雨”和“月”不同的姿态,各异的情感。《羚羊木雕》一文中,“我”将贵重的羚羊木雕送给了好朋友万芳,爸爸妈妈硬是逼着“我”去将它要回来。此时的“雨”是阴沉的,“月”是清冷的,“我”的心情是悲伤的。《草房子》一文中,“雨”是“歇斯底里”的,它凸显了杜小康所处的艰苦环境,“月”是清亮的,它象征着杜小康在经历风雨之后长大了的明朗心情。雨后的月亮,或清朗、或清亮、或清新、或清冷,这取决于故事情节的需要和人物形象地塑造。《节日里的苦难》中“节日”和“苦难”的巧妙组合,“节日”的美好喜庆与“苦难”的悲惨凄凉,形成巨大的反差,构思精妙。《写风写雨,笔无虚设》一文中,“风”“雨”携手,或开头,或渲染气氛,或表现人物。

  二、技法的提炼,行文的流畅

  余先生说:“对于学生习作的指导,需要求实、求简、求真、求趣、求美;需要探求规律,丰富内容,提高教学指导的效率。”《一种天然的构思规律》一文,通过《鲇鱼跑了》这篇微文的简析,直观形象地展现了一种天然的构思规律——“五笔”构思技法:轻点一笔,概说事件;交代一笔,介绍原委;简叙一笔,略写事件;详写一笔,写好细节;深化一笔,抒情议论。朱自清的《背影》、莫怀戚的《散步》、杨绛的《老王》都彰显了“五笔”的思维规律。学生通过剖析课文,进一步熟知这种构思与表达的规律,内化于心,这样,写作时的整理构思就容易“成形”,同时,文章的衔接过渡趋于自然,详略安排得当,抒情议论深化中心。《第二段现象》阐释了一种简洁的写法——“第二段现象”,就是文中的第二段并不是顺承着第一段的内容写下去,而是顺势宕开一笔,或解说时间,或介绍原委,或穿插资料,或抒写情景。《背影》在第二段穿插了艰难家境的描述,《老王》的第二段插入了老王基本情况的介绍。《“段”的一种表达规律》《文段的对称美》《深情评说——写人文章的一种开头方法》《“开门见山”原来是这样的》《文中波澜》……各从一个方面呈现了文章的精心构思之美。

  三、有趣的“三”,灵动的“文”

  《写作构思,“三”的思维》《一个人物,三个故事》《前后中间,三层描述》《叙说故事,三写对话》《层波叠浪,三次反复》《叙议结合,三次叠加》《美化细节,三写情景》……这些短文中,都出现了“三”的倩影,三次变化,三层描叙,三问三答,三次反复……有味的“三”,有趣的“专题研究”,“三”使文章层次简明清晰,“三”推动故事表现出波澜,“三”丰富人物形象,“三”写亮文章主旨。余先生认为,观察与提炼写作现象,思维方式很重要。余先生正是采用“专题研究”的思维方式来探究写作教学中“三”的精妙。

  徐飞老师说:“写作是‘呼’,阅读是‘吸’。欲想呼得绵长,就要吸得酣畅。”愿我们从阅读中吮吸甘露,以读促写,在写作中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