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教育是慢的艺术》有感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读《慢教育》有感(优)
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慢教育》有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女儿进入幼小衔接阶段,马上就要面临上小学后认读书写的学习重任。眼瞅着女儿对于这些知识技能还都处于陌生阶段,作为家长的我不知不觉的就进入了“焦虑期”,犯了一个和大多数家长同样的错误,开启了对女儿的“逼学”模式:为女儿制定了衔接小学的学习计划和学习时间,每天都焦急的要求她按照自己的计划学习。但是,孩子似乎并不知道自己即将面临的小学到底是什么?也不明白为什么上个小学就没有了游戏时间。没多久,女儿就有了抵触心理,开始不爱学习,也没有了学习“该有”的态度。注意力不集中、拖拖拉拉,这种情况在她以前的学习中是没有过的。在我没有时间约束她的时候,女儿依然是以玩为主,学习只是她高兴之余的一点兴趣,哪天高兴了就快快乐乐的学一阵,不高兴了则面对你的各种鼓励、引诱和说教不为所动。面对这种局面,家长权威这个时候便成为“逼学”的有利武器。于是,每天便和女儿上演着大多家长都苦恼且相同的“学习故事”,催促着她一路向前。
如果没有女儿学习跳绳这件事,也许我将会把“逼学”这条道走到黑。最近大班孩子们学习跳绳,之前女儿也一直不会跳,很早前曾尝试让她学习跳绳,但总是不能成功,女儿信心也备受打击,告诉我她永远也学不会跳绳了!那时候的我,内心也曾有过女儿可能在跳绳动作协调方面欠缺的想法,因为跳绳在我看来也是一件技术活,自己也一直跳不好。
有天放学,女儿突然要给我展示跳绳,和我分享她学会的不同动作。兴高采烈的给我讲,跳绳是多么的简单,又是多么的有趣,这让我很惊喜。原来之前的担忧都是多余的,一时间我总算松了一口气,也明白了只要闹心等待就能“静待花开”。女儿还要当我的老师,教我学前后轮换甩绳。看着女儿轻松的动作,想着也不难,当我拿起绳字学习这个动作时,却频频出错,甚至打到了自己的脸。一阵烦躁随之而来,便丢绳弃学。谁知女儿却拿起绳对我说:妈妈,你别着急慢慢学,我重新给你做一下分解动作,你再多练习几遍就会了。女儿小小的身影,一遍遍的放慢甩绳的速度,给我边示范边讲解。看着女儿执着的眼神以及一遍遍努力示范的动作,听着她稚嫩而坚定的话语,没有一丝烦躁与不悦,只等着妈妈能学会这些动作……
这一刻我顿悟了,在这段焦虑期,在和女儿的学习中,我犯了一个不自知的错误,我不自觉的把她放在成人的世界里,用大人的思想、大人的方式、大人的步伐赶着她一路向前,期待她赶快掌握之前还没来得及接触的知识,为她上小学忧虑,但是没有顾及她的感受和能力,忘记了她现在还是在幼儿园,小学对于她还是一个陌生的地方。跳绳这件事让我一下子明白了“欲速则不达”,对孩子的教育其实就像“牵着蜗牛去散步”。只有你慢下来等待孩子,和她一起去欣赏周围的风景时,你才能理解“慢”的真谛。正如我们熟知的一句话“教育是一门等待的艺术”,是从容、是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任何好的教育也不可能立竿见影、一蹴而就,教育的过程是缓慢、平淡、细微的,它需要时间的积累,需要深耕细作式的关注与规范。我想,在这个过程中只要每一步都走的平稳坚实,期待的就会如期而来。
还记得我小学时,学校大门口的标语:“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此时此刻我更深的理解了这句话。只要每天都好好学习,每天进步一点,哪怕慢一点,但是总归有极其细微、缓慢的变化,也许我们一时半会观察不到,但它却实实在在的发生着变化。我们要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要认识教育中存在的慢,在理解的同时陪伴并跟随孩子们成长的节奏,让她们在属于她们的花期里灿烂绽放。
等待是一种信任、是一种宽容;等待还是对生命的尊重;等待更是对个性的发现与助长,是成长的催化剂,也是孕育惊喜的历程,是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教育也是“慢”的艺术,我们要在“慢”中欣赏孩子的进步和成功的快乐,享受“慢”教育带来的幸福感。用心陪伴,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