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吉林与情境教育》有感

时间:2024-02-20 16:00:12 教育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李吉林与情境教育》有感(优选)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李吉林与情境教育》有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读《李吉林与情境教育》有感(优选)

  早上六点的闹铃响了,睁眼看看窗外漆黑一片,打开手机朋友圈都是新年的祝福。新年第一天,最好的打开方式就是跑步、读书,灵魂与身体总有一个在路上,这是对生命的尊重。

  在学校操场跑步的最大好处是相对安全,毕竟在这疫情流行的时候,有个独立运动空间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操场东边的腊梅花香不时沁人心脾,让每一圈的跑步都有了一种享受。过去的一年,跑步速度慢了,跑步的天数也少了,许多时候还是自己的生活没有规矩,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惟愿新的一年能够把运动当成每天的必要生活,心动不如行动。

  阅读就是阅己。这几日重新阅读李吉林老师的书,我也随着书中的文字不断地在回忆过去或者展望未来。作为一名一线语文老师,李吉林老师通过大量阅读、大量实践、大量写作走出了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情境课程的创新之路。我一直觉得专家就是专门做一件事的人家,正如李吉林老师一生就只做情境教育这一件事。人这一生,与其说你得到多少,还不如说你舍去了多少。普通人与名人之间缺的或许就是这份敢于舍去的勇气。

  李老师通过在语文里情境教学的成功,逐步在各学科开始探索情境教育。最终确定了情境教育的实施途径为核心领域学科课程、综合领域主题活动课程、源泉领域野外课程、衔接领域过渡课程。这个对应的是当下的第一二三课堂和幼小衔接,有时候教育的本质可能就在那里,很多的创新也多是殊途同归,所以对我们而言守正也是一种传新。

  如何能让这些情境课程落地生根呢?书中阐述了操作要以为:以“美”为境界,以“思”为核心,以“情”为纽带,以“儿童活动”为途径。美是情境教育的目标和形式,这也是所有课堂艺术的标准。人与人的本质差异还在于思维的差异,思维品质的培养无论在任何科目任何时间都是课堂的核心。教书是为了育人,“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课堂上如何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感情是情境教育的着力点。课堂上的美、思、情要依托儿童活动才能实现,不是教师单方面的满堂灌或是满堂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