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科学与艺术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科学与艺术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科学与艺术教案1
设计意图
活动设计意图:大班的小朋友已经积累了许多颜色的概念,这学期孩子们对颜色很感兴趣,我们幼儿园的课程内容就有关于颜色的英语课和游戏课程,只要平时看到有颜色的东西,马上会用英文大声说出来,后来我就在思考,既然孩子们这么喜欢颜色,针对一个情况,我设计了这节课,通过变魔术的形式引导孩子们亲自尝试感受去发现三原色的秘密,并大胆尝试。来感知两种不同的颜色混合后发生的变化,让他们对颜色的变化在视觉上有直接的感官,最后用画纸来进行蘸染画。幼儿通过调动自己的感官,动脑猜测,记住两种颜色混合后变出的新颜色,在宽松氛围中感受三原色这成新色彩的神奇,这个活动在玩中学,做中学,操作玩耍中探索性的发现学习并掌握色彩的变化。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色彩的变化活动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2.引导幼儿发现颜色混合后产生的一些新变化,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辨别能力。
3.鼓励幼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操作过程及结果。
重点难点
重点:激发幼儿对色彩的变化活动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难点:引导幼儿发现颜色混合后产生的一些新变化,提高幼儿观察和辨别能力。
活动准备
分别装有红、黄、蓝颜料的瓶子若干,一次性透明杯若干、记录表、抹布、水彩笔或者油画棒、颜料、三原色搭配图片实例图。
活动过程
一、实验导入
1.师:今天老师要变一个魔术了,请小朋友们看仔细哦。观察杯中的颜色,是那二种颜色呢? (红色和黄色) (出示红、黄两种颜色的杯,让幼儿看清后,把两色混合,观察它们的变化结果。
2.师:变成什么颜色了? (橙色)原来的红色、黄色呢? (不见了)
小结:颜色真神奇,红颜色与黄颜色混在一起,变成了橙色。小朋友想不想也来当
回魔术师,变出漂亮的颜色来呢?
二、探索三原色变变变
1.教师介绍实验材料
师:今天老师要请你们来做魔术师了,老师为你们准备了红、黄、蓝三种颜料,(出示记录表)这是什么? (记录表)用你们桌子上的颜料,每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仔细观察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请在空白的圆圈内用你手中的水彩笔或者油画棒涂上相应的颜色。
2.教师介绍实验操作步骤与方法
师:每个人都有一份操作材料,当听到老师结束活动的口令后,要及时放下材料,然后我们大家一起来分享你的实验结果,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变化。请小朋友们在混合颜色的时候要小心,注意不要把颜料酒在桌子、衣服或者记录表上,要注意安全和卫生。现在就请小朋友们们把小板凳轻地面向小桌子,开始操作吧。
3、幼儿自主开展实验探究活动,教师巡回指导。关注能力弱的幼儿,帮助他们完成操作。
4、集中交流,梳理小结。
师:小朋友们大部分小用友己经实验完了。通过实验,你用两种颜色搭配后发现了什么变化呢?
(引导幼儿说一说“X颜色与X颜色混在一起变成了X颜色?x-oss-process=style/content" ,)
小结: (出示三原色搭配实例图)小魔术师们表演得真精彩,红颜色与蓝颜色混在一起变成了紫色,黄颜色与蓝颜色混在起变成了绿色,红颜色和黄颜色混在起变成了橙色。
三、探索活动“间色变变变”
引导幼儿操作,探索混合后的一种颜色和三原色混合后的变化,大胆交流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果。
1.教师介绍实验材料
师:刚才你们这些小魔术师可真棒啊,变出了那么多颜色,接下来,又增加难度了,请小朋友们们取出你变出来的绿色和红、黄、蓝三种颜色混合搭配,仔细观察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请在记录表空自的圆圈内用你手中的水彩笔或者油画棒涂上相应的颜色。
2.教师介绍实验操作步骤与方法
师:请小朋友们们在混合颜色的'时候要小心,注意不要把颜料洒在桌子、衣服或者记录表上,要注意安全和卫生。现在就请开始操作吧。
4.幼儿自主开展实验探究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5.集中交流,梳理小结
师:好了,小朋友们,大部分小朋友已经完成实验了,通过实验,你又发现了什么变化呢? (引导幼儿说一说“X颜色与X颜色混在一起变成了X颜色” 。)
小结: (出示搭配实例图)小魔术师们表演得真精彩,绿颜色与蓝颜色混在一起变成了深绿色,黄颜色与绿颜色混在一一起变成了草绿色,红颜色和绿颜色混在起变成了赫红。
四、幼儿根据取得的调色经验,操作涂色
师:现在每个小魔术师都来动动手,给这幅美丽的风景画涂上漂亮的颜色,比比,谁的本领大。
五、活动延伸
三原色混合搭配出来的橙色和紫色,再和三原色分别搭配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把材料投放在科学区里,小朋友们可以在区角活动的时候一起动手试一试,看一看。
活动总结
通过这次活动,幼儿对颜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在自己调制颜色的时候,积极性更高,这次活动以游戏的形式,为幼儿创造轻松自由的活动学习氛围,孩子没有约束,学习更主动,本节课也有很多的不足,在红色、黄色、绿色进行混色时小朋友都能混橙色紫色并能完整的说出自己是用X颜色和X颜色混出X颜色,但是很多小朋友用新混出来的颜色再去和红、黄、蓝三原色混时就有一些混乱,很多小朋友颜料比例不对,很多都混出看比较深的颜色,最后,老师的语速较快,有的提问方式不够简单明了,还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改进。
科学与艺术教案2
教案目标:
1.感受混色的过程。
2.能够正确描述操作过程和结果。
教案准备:
1.儿歌:《你好吗?》(请参见幼儿用书)2.实验记录表(附后)、水彩颜料(红色、黄色、蓝色)、塑料试管和塑料滴管若干。
教案过程:
1.和幼儿一起念儿歌《你好吗?》。
2.出示两种水彩颜料,请幼儿迁移上次面团混色的经验,猜测这两种颜料加在一起会变成什么颜色。出示记录表,统计并记录幼儿的猜测结果。
3.介绍操作材料。(没有试管就用小的.塑料瓶子代替,滴管如没有就直接把水彩颜料剪一个小口,然后滴进空的瓶子里。)(再若没有人手一个水彩颜料,教师准备广告颜料,自己操作后让孩子验证实验的结果。)每人都有红、黄蓝三色中的两种水彩颜料(颜料分别放在不同的塑料试管中,每根试管配有一个滴管)。
给每个幼儿一个空的试管,请他们将自己的两种颜色用滴管各吸出一滴放进试管里,晃一晃,看看变成了什么颜色。
4.集体交流实验结果。
再次出示记录表,统计并记录幼儿的实验结果。
观察实验结果和所猜测的结果是否不同。
5.用棉棒蘸上自己调好的颜色,自由绘画。
6.活动结束后,与幼儿交流讨论会变的颜色。
活动评价:
尝试用自己喜欢的两种颜色进行调色,并能用语言表达。
附:实验记录表
科学与艺术教案3
一、课题:艺术与科学
二、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十六册第一课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
四、学生分析:
艺术与科学的关系,科学发现、科技进步对艺术的发展所起的作用,艺术想象审美追求对科学技术发展和设计所产生的影响等问题,在学生深入理解艺术与科学关系的基础上,才能对艺术与科学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把握,才能由浅入深的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通过例子分析生活中的作品,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分析、思考、如何将已有的科学体系,进行整合以及怎么看待和处理不同学科的学习目的学习方法等问题。
五、教材分析:
人们经常把科学与艺术比作一棵文化之树上结出的两只硕果、但它们却是同源、异质而又互动的。科学技术发达的时期也产生了辉煌的艺术成就,两者共存共荣。
以往的美术教学中,我们很少把美术教育和其他相关的学科,尤其是和科学技术进行联系。但在以“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持续发展”为教育目标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关注各门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重视艺术与科学的.融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崭新而广阔的学习和探究空间。
六、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能够联系生活,了解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对人类生活的促进作用,认识到现代科技对艺术发展的重要影响。
2、过程与方法: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生活中各种物品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艺术的性质。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设计对人们生活中的影响,增强学习科学的热情和对艺术的热爱,了解著名科学家和艺术家的工作经历,认识到将艺术和科学进行有机结合是成功者必备的素质。
七、教学重点:
艺术与科学的相互关系;分析艺术与科学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如何在生活用品设计中体现的。
八、教学难点:
艺术对科学的促进作用。
九、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一些与课程相关的物品和图片。
科学与艺术教案4
一、引入新课
通过多媒体欣赏现代建筑
欣赏、表现:看建筑、画建筑。
每个小组选一个建筑,用6-8分钟简单、概括地描绘,注意抓住主要特征。
作品展示。
2、请同学阅读教材,各小组分别选出你们认为最喜欢的建筑。
为什么喜欢它?教师参与小组讨论。
教师简要。
二、进一步提问,深入思考:
设计者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能这样做?(科技进步,新技术、新材料。)举例说明现代建筑从哪些方面体现了科学与艺术的新结合?
教师、归纳。
三、思考与探究:
你认为我国有哪些美的建筑,谈谈它们的美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引出北京鸟巢体育馆的'设计,并把它与故宫进行比较。来讲述传统与现代的差别。
结合例图,引导学生分析、归纳现代建筑的特点:?重视功能,简化装饰;?重视空间,建筑与环境有机结合;?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科技与艺术完美结合。
四、通过层层设问,引导学生深入思维。
五、课堂延伸
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参观身边的现代建筑,就其形式和功能、价值写一小论文。
学生回答:
质疑、讨论、比较、分析、归纳、判断
学生讨论:
与众不同、有个性、造型很美
学生介绍悉尼歌剧院,为什么会选中这个(因为造型美),为什么会能实现这个(科技水平)。(简单介绍一下悉尼歌剧院一波三折的建筑过程)
学生分小组进行阅读、讨论。
学生经过上述赏析活动,对现代建筑的特点已经有了深入的认识。
科学与艺术教案5
教学目标:
1、理解科学与艺术的相同点;理解内容;品味本文精辟的语言。
2、培养辩证地认识事物、科学地看待问题的观点。本文逻辑性很强。条分缕析,层次分明。
3、懂得科学与艺术是不可分的,理解科学、艺术、创造力、真理等标志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4、学习本文以事例为主,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分析清晰的论证过程,学习作者严谨的论述语言。
教学重点:目标2.
教学难点:目标4.
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近世出土的中国古代甲骨文中,留有世界上第一次发现新星的观测记录。新星是一种爆发变星。它本来很暗,通常不易看见,爆发后的亮度却可在几天到一个月的短暂期间内突然增强几万倍,使人误以为是一颗“新星”,故得此误称并沿用至今。在一片于公元前13世纪的某一天刻写的甲骨文中,记载着位于心宿二附近的一次新星爆发。在这片甲骨文中,说到“新大星”时,所用的甲骨文“新”字中,包含着一个箭头,指向一个很奇怪的方向。这个古老生动、艺术形象的象形文字强调了科学发现的创新性,显示了科学发现和艺术表达的一致性。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题目解说:本文选自《散文》20xx年第5期。这篇序文是美籍华人、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先生为《科学与艺术》一书所写。江同志为该书题写了书名。
2、作者:李政道教授1926年出生于上海。曾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57)、爱因斯坦科学奖(1957)、法国国立学院布德埃奖章(1969, 1977)、伽利略 伽利莱奖章(1979)、意大利共和国最高骑士勋章(1986)、埃. 马诺瑞那爱瑞奇科学和平奖(1994) 等。20xx上海科学与艺术展上,李政道做了《科学与艺术》的演讲。他旁征博引,从李白的《把酒问月》、苏轼的《水调歌头》,到迈克尔逊和莫雷1887年的光速试验,普朗克1900年发现的黑体辐射公式;从科学与艺术对称和不对称的表现方式到欧几里德和非欧空间、超弦理论等方面,对科学和艺术的关系作了精彩的阐述。
3、写作背景:1994年,李政道同国画大师黄胄先生一起组织“艺术与科学”研讨会,有许多艺术家和科学家都参加了这个会。此前好几年,李政道已同李可染、吴作人、吴冠中、袁运甫、常莎娜、鲁晓波等著名画家合作,创作出了一大批“科学国画”。
4、学习生字:
皆(iē) 婵娟(chán) 结晶(īng) 奠定(diàn)
5、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三、默读课文,理清条理:
科学与艺术是意识形态相对的两大门类,作者论述艺术与科学的两大相同点,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围绕这个中心,作者进行了具体的论证。
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科学与艺术是意识形态相对的两大门类,作者慧眼独具地谈到了艺术与科学的两大相同点:“共同的基础”—“人类的创造力”,“追求的目标”—“真理的普遍性”。
第二部分(2-10段)紧承上文,对中心论点加以具体论证。可以分为两层:
1. (2-6段)谈艺术的“创造力”和“真理的普遍性”。
作者首先强调艺术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他指出,只有用创新的手法,才能创造出真正的艺术珍品,也才能唤起人们深藏在内心的情感,并用李白和苏轼两个不同时代的诗人咏月的诗句及莎士比亚作品加以佐证,说明有创造力的艺术作品其生命力可以穿越时空,可以唤起不同时代的人们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的、对外部世界既已存在的内心情感。作者指出,这种“情感越珍贵,反响越普遍,跨越时空、社会的范围越广泛,艺术就越优秀”。让人们明白,艺术创造力虽不是人人都有,但有创新的艺术珍品超过时空限制的美好的情感表现,接受者欣赏者多能产生共鸣,而且唤起的反响越强烈越普遍,接受和欣赏的人越多越广泛,表现这种情感的艺术就越优秀,越具有“真理的'普遍性”。
2. (7-10段)谈科学的“创造力”和“真理的普遍性”。
作者首先指出,就像“艺术家的创造”一样,科学家运用人类的智慧,创造性地将自然界的现象通过“新的准确的抽象”,“结晶”为自然定律,强调了人对于科学的“创造力”。接着指出,“科学技术的应用形式会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但其科学原理并不随这些应用而改变”,这就是说原理定律一旦抽象概括出来,它的覆盖面是极广的,它的应用形式再多再发展,也只是它的应用形式,它本身是不会变的,并且列举了“迈克耳孙和莫雷在1887年做的光速实验”和“普朗克在1900年发现的黑体辐射公式”等事例,说明科学原理虽然艰深,少有常人能够理解,但科学原理的应用则普遍进人每一个人的生活。对于科学来说,解释的对象越多,应用得越广泛,就越具有“真理的普遍性”。
第三部分(11-12段)综合论述科学与艺术在“普遍性”和情感智慧方面的异同。
11段,作者首先指出科学与艺术在“普遍性”方面不完全相同:科学家追求的普遍真理性,是人类对自然现象的抽象与总结,是植根于科学家以外的外部世界的,科学家和整个人类只是外部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艺术家追求的普遍真理性,则是植根于整个人类的。同时作者强调,科学与艺术在“普遍性”方面尽管存在着差异,但也有着很强的关联,很自然地过渡到下一段的论述。
在12段里,作者指出:艺术和科学都需要智慧,而发展智慧又需要情感因素。并用两个反问句强调二者相互依存的关系,从而阐明“科学和艺术的关系是同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相连的”。
四、教师小结:
这篇序言论述了科学与艺术的两个相同点: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共同的目标是真理的普遍性。告诉人们一个道理:无论从事怎样的事业都应该具备创造精神,要把追求真理的普遍性当做自己奋斗的目标。
五、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一。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李政道先生多年致力于倡导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他认为两者的本源是一致的,它们都于人类的社会实践,于人类的智慧与创造;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必将促进、加速文化的进展,而且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规律。作为一名科学家,李政道站在科学的立场看艺术,充分思考和研究后,提出了“艺术与科学”结合的构想。他告诉人们,无论是正在从事科学或艺术事业的人,都要具备创造精神和提高创造力,要以追求真理的普遍性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这样,我们的科学和艺术才会有大的发展。
二、品味语言:
1、“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开门见山,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所谓“真理的普遍性”,对艺术来说,超越时空的限制,接受和欣赏的人越多越广泛,就越具有“真理的普遍性”;对科学来说,解释的对象越多,应用得越广泛,就越具有“真理的普遍性”。
2、“艺术,例如诗歌、绘画、音乐等等,用创新的手法去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已经存在的情感。”——此句强调了人类的创造力,只有用创新的手法,才能创造出真正的艺术珍品,才能唤起深藏在内心的情感。
3、“情感越珍贵,反响越普遍,跨越时空、社会的范围越广泛,艺术就越优秀。”——“情感”指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反响”指艺术接受者、欣赏着的共鸣和反应。
4、“科学技术的应用形式会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但其科学原理并不随这些应用而改变,这就是科学的普遍性。”——讲科学的普遍性,提出分论点:原理、定律一旦被抽象概括出来,它的覆盖面是极广的,它的应用形式再多再发展,它本身也是不会变的。
5、“事实上如一个硬币的两面,科学和艺术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作者将科学和艺术比作一个硬币的两面,比喻贴切、自然,进一步强调了科学和艺术的相同性。“科学和艺术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是说它们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是说它们追求的目标是“真理的普遍性”。这句话和开头相呼应,使中心论点更突出,也使结构十分完整。
三、合作探究:
1、议论文的三要素是什么?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明确:议论文包含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
论点就是所要议论、阐述的观点,是作者要表达的看法和主张。阅读议论文,首要的就是寻找、提取和理解的论点。
本文的论点是: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2、为什么说“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如何理解“真理的普遍性”?
明确:科学的自然定律,由人的创造性的概括和抽象而成,各种艺术品更是人的创造力的体现,没有人的创造力就谈不上科学和艺术。所谓的“真理的普遍性”,对艺术来说超过的限制,接受和欣赏的人越多越广泛,就越具有“真理的普遍性”;对科学来说,解释的对象越多,应用的越广泛,就越具有“真理的普遍性”。
3、课文是如何运用例证法来论述观点的?
明确:例证法就是一种用个别、典型的具体事例实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
本文2至4段中举了李白的《把酒问天》和苏轼的《水调歌头》,说明不同朝代的不同作者写同一题材——咏月,虽然有相似和不同,却同样感动着不同时代的人们。
本文第5段举了莎士比亚的例子,说明中外一理,概莫能外。
本文第10段举了“迈克耳孙和莫雷在1887年做的光速实验”和“普朗克在1900年发现的黑体辐射公式”的事例来论证科学技术的应用形式会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但其科学原理并不随这些应用而改变。
4、找出点明艺术的“创造力”和“真理的普遍性”的句子,并谈谈如何来理解它们。
明确:①强调艺术的创造力句子:艺术,例如诗歌、绘画、音乐等等,用创新的手法去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已经存在的情感。
分析:就是说,只有用创新的手法,才能创造出真正的艺术珍品,也才能唤起深藏在内心的情感。
②强调艺术“真理的普遍性”的句子:情感越珍贵,反响越普遍,跨越时空、社会的范围越广泛,艺术就越优秀。
分析:“情感”指的是: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反响”是指艺术接受者欣赏者的共鸣反映。
5、说说什么是科学的“创造力”和“普遍性”?如何来理解它们。
明确:①科学的创造力的句子:尽管自然现象不依赖于科学家而存在,但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实一种人为的,并属于人类智慧的结晶,这和艺术家的创造是一样的。
分析:这句话强调了人对于科学的“创造力”。
②科学的普遍性的句子:科学技术的应用形式会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但其科学原理并不随这些应用而改变。
分析:这就是说原理定律一旦抽象概括出来,它的覆盖面是极广的,它的应用形式再多再发展,也只是它的应用形式,它本身是不会变的。
6、找出科学与艺术在“普遍性”方面的“异”。
明确:科学与艺术在“普遍性”方面的“异”:科学的真理性植根于科学家以外的外部世界;艺术家追求的普遍真理性,植根于整个人类。
四、教师小结:
科学与艺术是意识形态相对的两大门类,历来论述它们不同的较多,谈相同的比较少。作者独辟蹊径,偏要谈同,而且找出两点在本质上的相同之处进行论证,真是独具慧眼,学识超人。
五、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二。
六、板书设计:
12、科学与艺术
论点:共同基础,共同追求。(开门见山)
论证:艺术创造力与真理普遍性;科学创造力与普遍性。(举例论证)
论述:普遍性相同,都需智慧、情感。(道理论证)
科学与艺术教案6
活动目标:
1、对制作会跑的小车感兴趣:
2、探索车轮会转的小汽车的制作方法。
3、感知轴能待定车轮转动的原理。
活动准备:
1、幼儿有制作小车的经验。
2、牙膏盒、钻好孔的车轮、习惯、剪刀、泡沫、记录表。
活动过程:
1、汽车展示会:幼儿参观各种汽车作品。
——引入:这里有一些老师和小朋友们做的车,你们看一看,玩一玩,说说自己的发现。
——幼儿自由参观汽车展示会。
——幼儿讨论交流:这些车一样吗?哪里不一样?会跑得车是什么样的?与不会跑的车有什么不同?
2、汽车设计师:思考怎样做一辆会跑的小车。
——教师介绍操作材料,引导幼儿想一想:做一辆会跑的小车要用到哪些材料?怎么做?
——幼儿思考并表达。
3、汽车制造师:幼儿动手制作会跑的小车。
——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尝试制作会跑的小车。根据幼儿不同的发展,教师在摆放材料时要有区别。如:有的.组可以有辆成品车,有的组可以有辆半成品的车等等。
4、汽车大检查:幼儿检查自己设计的汽车。
——你们的汽车都做好了吗?我是汽车检查员,来检查你们的小汽车质量如何,质量过关的停在右边的汽车厂卖,质量不过关的停在左边的修理厂。
——幼儿分别将汽车开至教师设立的质量检查处。
——幼儿交流讨论:不能跑的车为什么跑不动?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汽车底盘。
5、汽车大检修:幼儿改造自己的小车。
——教师鼓励幼儿合作修理小车,让跑不动的小车都跑起来。
科学与艺术教案7
所属领域:
科学、艺术
所属主题:
毕业时刻
适合年级:
大班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绘画表现正面人的不同动作。
2、能够大胆表现人物的不同动作,体验美术创作的快乐。
3、能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4、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活动小人,画具,幼儿园图画人手一张。
2、PPT。
活动过程:
一、情景引入
展示PPT,然后请幼儿说一说他在干什么。
二、变一变小人
1、给每个幼儿发一个活动小人,让他们随意摆出不同的形状,并说说小人在干什么?
——你的小人在干什么呢?你怎么想到了这个动作了?
2、拆开小人,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动作,然后请幼儿说一说小人在做什么。
——你的小人在做什么?你能不能模仿一下小人的这个动作,看看谁模仿的最像?
3、请幼儿来摆一个动作,然后大家用手中的小人摆出这个动作,看看谁摆的最像。
——还有谁想做小模特,摆一个动作来给大家看看?
4、展示布满玩具的.幼儿园图画,让大家摆出在各种玩具上小人的动作姿态。
——你们在课外时间都玩什么游戏呢?
——来摆一摆,转呼啦圈是什么样子呢?坐跷跷板是什么动作呢?
三、画一画
小人分出两组,在各自的幼儿园图画上,画上各种动作的小人物。
——这个小人在干什么呢?他在干什么呢?
——我们给这幅画去一个名字,叫什么?(热闹的幼儿园)
活动延伸:
找一找各种各样的运动图标。
教学反思: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科学与艺术教案8
一、教学目标
1.学会用研究、讨论的方法就科学与艺术的关系,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探讨。
2.理解“科学”“艺术”“创造力”“真理”这些标志人类文明进步的最重要的概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二、教学设想
1.讲读本文,可以和前面的两篇文章结合起来研究、讨论,就科学与艺术的关系、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探讨。重点从创新精神的角度,研究科学与艺术的关系。
2.安排二课时。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一课时
(一)词语解释:
楔xiē:即楔子,比喻插进去的人或物;也指旧小说的引子,通常放在小说故事开始之前,起引出或补充正文的作用。
共鸣:①物体因共振而发声的现象②思想上或感情上的相互感染而产生的情绪
反响:回声;反应。
植根:栽种,根着。
鉴赏:对文物、艺术品等的.鉴定和欣赏。
意境:文艺作品借助形象传达出的意蕴和境界。
(二)作者简介:
李政道,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1926年11月25日出生于上海。1943年毕业于嘉兴秀州中学,在抗战时期内迁江西赣县组建的赣县联合中学(简称赣州联中),酷爱物理。1943年秋到1946年先后就读于浙江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后赴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学研究院,1950年获博士学位。他先后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级学术研究所任物理学教授、哥伦比亚大学首任费密物理学教授。1986年成为意大利国家科学院(林契)院士。1994年6月8日,在中国科学院第七次院士大会上,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1997年5月30日,经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将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3443)号小行星命名为“李政道星”。从此,李政道的名字镶上了太空星辰,伴随着(3443)号星遨游和闪耀在宇宙星河。
李政道在粒子物理学、统计物理学和离散力学等许多领域做出了许多具有里程碑的贡献。1956年和杨振宁合作,提出了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新理论,荣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奖。此后,李政道继续和杨振宁、M·瑙恩伯合作,在玻色气体的分子运动论、高能中微子的作用以及带电矢量介子电磁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中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进展。60年代末以来,李政道提出了场代数理论、强子结构的孤立子袋模型理论,建立了非拓扑孤立子场,发现了被称为”孤立子星”的一大类新的广义相对论的天文学解。他还先后获得爱因斯坦科学奖、法国布德埃奖章、意大利最高骑士勋章等多种荣誉。
李政道教授热爱祖国,非常关心祖国科技的发展。1972年以来,多次回国访问和讲学,协助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建造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O)和同步辐射的设备,促进基础理论和应用科学的结合。倡议并创立了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计划,倡导成立了中国博士后流动站和中国博士后基金会,创立了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并担任主任,在北京大学建立了北京现代物理中心,在浙江大学建立了浙江近代物理中心,在复旦大学建立了李政道实验物理中心。并受聘任中国科技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十余所大学的名誉教授。1985年7月18日,李政道为秀州中学题词“故校旧事忆当年,近代新人看将来”,表达了他对母校师生的殷切期望。
(三)讲读课文:
分别从科学与艺术这两个方面研究它们各自的特点。
1、艺术的特点就在于“用创新的手法去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已经存在的情感”。
情感越珍贵,唤起越强烈,反响越普遍,艺术就越优秀。李白的《把酒问月》、苏轼的《水调歌头》,同是咏月的名篇,相距300多年,今天仍然能引发人们强烈的感情共鸣。这就是诗的普遍性。艺术家追求的普遍性,是外在的,它植根于整个人类,没有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教学时,可指导学生比较阅读这两首诗词,让他们在感受、体验、欣赏的过程中,理解文章关于艺术创造的观点。
2、科学是对自然界的现象进行新的准确的抽象。
科学家追求的普遍性不同于自然现象的普遍性,是人类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适用于所有的自然现象。它的应用形式会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但其科学原理并不随这些应用而改变。为了形象地说明科学的这一特点,作者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科学上的两个关键性的发现作为论据。一个是迈克耳孙和莫雷在1887年做的光速实验,这为爱因斯担狭义相对论提供了实验依据;另一个是普朗克在1900年发现的黑体辐射公式,为量子力学奠定了基础。有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才有了20世纪所有的科技发展,才有了核能、原子物理等科技新成果的发现。这是对科学的普遍性的最好证明。《美与物理学》中指出:“牛顿的运动方程、麦克斯韦方程、爱因斯坦的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方程、狄拉克方程、海森堡方程和其他五六个方程是物理学理论构架的骨干。它们提炼了几个世纪的实验工作(1)与唯象理论(2)的精髓,达到了科学研究的最高境界。”这从另外一个角度证明了科学家所追求的普遍性的观点。
科学与艺术教案9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索身体各部分的兴趣和乐意参加音乐活动愿望。
2、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和对韵律活动的表现力。
3、引导幼儿在认识身体各部分的基础上中感知韵律活动的旋律、节奏和动作特点,边唱边进行简单的韵律活动。
4、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提高他们动作的协调性。
5、 喜爱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钢琴一架,录音机,歌曲的伴奏磁带,字卡“头发、肩膀、膝盖、脚”
活动分析:
《头发、肩膀、膝盖、脚》是由英国儿歌《伦敦大桥》改编而成,这首歌曲词曲简单多重复,歌词内容直接描述动作过程,具有直观、形象性,适合小班幼儿的接受水平。为更好地在教学中发挥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让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活泼和富有情趣,让幼儿在快乐中感知和学习,在本次活动中,我尝试引导幼儿从最感兴趣的动作开始,充分运用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在快乐的游戏中感知身体各部分的作用、特征,学习新歌的语言节奏、熟悉歌曲欢快、活泼的旋律,进一步突破了活动的重、难点:在认知身体各部分的基础上,边唱边做动作,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活动过程:
一、游戏“小手爬”,引导在互动中认识、熟悉韵律活动中涉及到的身体各部分的主要作用和特征,并进行随机识字:“头发”“肩膀”“膝盖”“脚”。
1、头发:摸摸有什么感觉?看看是什么颜色的?有多少根头发?还见过什么颜色
[1] [2] 下一页
的`头发?出示字卡“头发”,随机识字。
2:肩膀:肩膀有什么用?随机识字“肩膀”。
3:膝盖:摸一摸膝盖在哪?膝盖的上面是什么?下面是什么?随机识字“膝盖”。
4:脚:小脚能干什么?随机识字“脚”。
5:继续采用游戏的方法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认知:眼睛、耳朵、鼻子、嘴。
二、游戏“我来说你来做”,在乐趣中渗透歌曲的语言节奏和韵律活动的动作顺序。
1、教师说歌曲的语言节奏,幼儿按节奏和韵律活动的动作顺序做动作。
2、教师和幼儿一起边说边做动作。
三、交待歌曲的名称《头发、肩膀、膝盖、脚》,引导幼儿在模仿和练习中,能较有感情地边唱边做出相应的动作,熟悉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特点。
1、教师有感情、口齿清楚地范唱。
2、幼儿和教师一起演唱。
3、鼓励幼儿积极大胆地进行表演。
四、小结幼儿活动情况,教育幼儿注意保护身体的各部分,欣赏欢快活泼的律动,进一步激发探索的欲望。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为提高幼儿的注意力,我采用动静交替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在引导幼儿思考的同时,让幼儿的肢体也动起来,不抑制他们好动的天性,因此,幼儿乐于参与活动,乐于动口动手,乐于展现自我。做到了玩中学,学中玩。在活动中,我安排了幼儿自主表演这首歌,幼儿们都想展示所学,为了给他们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这个活动最终显得有些长,如果重新组织这个活动,我会注意这一点的。
相关文章
《小班科学教案:温暖的太阳》:小班科学活动温暖的太阳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初步感知太阳是一个圆圆的大球,感受阳光的温暖,知道太阳是早上升起晚上落下。通过念儿歌表演动作,感知阳光能照耀我们身体的各个地方。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科学温暖的太阳教案吧。
《幼儿园小科学教案:水宝宝搬家》:小班科学活动水宝宝搬家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重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尝试用合适的工具帮助水宝宝搬家,体验活动的乐趣及成就感。鼓励幼儿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科学水宝宝搬家教案吧。
《小班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水果》:小班科学活动各种各样的水果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过程等内容,巩固认识多种水果的名称及外形特征。积极参与游戏活动,体验活动的新奇、愉悦。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小班科学各种各样的水果教案吧。
科学与艺术教案10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初步认识了解艺术与科学完美结合的美。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与分析,培养学生综合探索的能力。
3、情感目标:能够从生活中汲取美,认识感受科学、艺术对生活的影响。
二、重点:
探究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事例。
三、难点:
启发学生善于从科学的不同视角发现美、欣赏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教学准备:
络搜索查找有关艺术和科学相结合的事例与资料。
五、教学程序:
(一)探究学习:
1、在科学中发现艺术美
(1)课件展示太空星云图片。
①图片中的景象像什么?(眼睛)
②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造型、色彩)
③在平日里我们用肉眼能看到这么美的景象吗?(天文望远镜)
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才使我们在遥远太空中发现了艺术的美景(板书出示:在科学中发现艺术的美)。
④你们还想再看一些这样的美丽的星云吗,下面我们就用美术的眼光来欣赏,这些美丽壮观的景象。(多幅星云图片欣赏)
⑤你能不能用美术语言,说说看到这些图片后的感受。
(2):是科学拓宽了人们艺术欣赏的新视野,为艺术的创作插上科学的翅膀。(出示课题)
下面我们进一步来感受一下艺术与科学结合的美。
2、用艺术表现科学。
(1)展示《下楼梯的女人》。
①我们一起来欣赏法国著名画家杜尚的油画作品《下楼梯的女人》。给你什么特别的感觉?这种现象你在哪里见过吗?(一个人在下楼梯,而且好像是连续的动作画在了一起)
②点击出示:用数码相机拍摄合成的击剑运动连续动作图片,与《下》对比观察:这张照片是用数码相机选用连拍功能后合成的,是不是和这幅作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呢?
③:通常的绘画是在平面上表现一个静止的瞬间影像,而杜尚正是看到了高速摄影机拍出的连动画面才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用独特的艺术创作表现了全新的科学技术。这幅作品打破了贯常的表现形式和局限,进行了新的有意义的尝试。
(2)欣赏修拉作品《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
①另外一位画家则是研究并运用了光学原理来作画。请欣赏法国画家修拉的“点彩画”。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画家是怎样运用小色点来排列作画的。
②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展示细节图)
③:画家作画时没有将各种颜色混合在一起,而是将需要调和的小圆色点按照一定的规律并列排点在画布上,利用光学原理和人眼对环境色的自我调和功能而达到色彩的自然调和效果。是科学的发展激发了人们艺术创作的.新灵感,用艺术去表现科学的新技术。
3、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
(1)飞檐与斗拱:
①展示世博馆图片:世博会期间馆的奇特造型每天都吸引了上万观众排队参观,你认为它的造型奇特在哪?(上宽下窄)有没有什么想问的问题?(为什么要选用这样的造型?设计师受到什么启发?下面的面积这么小,为什么能托住上面那么宽大的顶部?)
②请大家小组内交流一下,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参与、指导。
③:馆的屋檐设计灵感源于我国古建筑的传统造型“飞檐”,其中的木架结构“斗拱”这一科学技术实现了人们对建筑造型美的设计创想。
④下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斗拱。
⑤展示各种斗拱的结构图片。
⑥欣赏“浙江宁波保国寺”的建筑图片。(造型宏伟别致的飞檐不仅给人以建筑艺术美的享受,更可以有效地减少雨水对屋身墙面的浸蚀。那么这么大而重的飞檐是用什么方法支撑起来的呢?)
(2):艺术与科学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一直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艺术不断激发着人们创造的想象和灵感,科学则为艺术的创新表现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首先感受摄影的艺术美,在欣赏的同时思考探究艺术创作背后的科技支持
(二)科学艺术考察活动。
1、每组桌面上有一些同学们课前在互联上搜索查找到的,在我们的生活中艺术与科学结合的作品,请各组进行探究考察活动,并填写好图下面所提出的问题:
(1)它的艺术美体现在哪?
(2)它的科学性体现在哪?
3、各小组进行考察活动。
(1)钻石艺术。
(2)壁纸艺术。
(3)电脑绘画艺术。
(4)桥梁建筑艺术(赵州桥)
(三)交流汇报。
小组代表汇报本组考察结果,其余同学补充。
(四)拓展。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
(1)在科学中发现艺术。
(2)用艺术表现科学。
(3)艺术与科学的结合。
2、课堂小检测。
3、拓展:(图片欣赏)
(1)梵高《向日葵》(这是谁的作品?)
(2)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图片里是什么?)
(3)纳米材料图片欣赏。
4、:从古至今,人类从未间断过以艺术和科学结合的形式来进行发明与创造,所以在生活中可以发现许多不同时代的具有艺术与科学实用价值的物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的发展情况。
科学与艺术教案11
教学目的:
①认清科学与艺术的相同之处
②理解文中例证法及其作用
③学会用研究、讨论的方法就科学与艺术的关系,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探讨。
④理解“科学”“艺术”“创造力”“真理”这些标志人类文明进步的最重要的概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学会用研究、讨论的方法就科学与艺术的关系,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探讨。
教学难点:
理解“科学”“艺术”“创造力”“真理”这些标志人类文明进步的最重要的概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第1课时
教具准备:幻灯片、幻灯投影仪、电脑
作 业:见自测
板书设计:
科学与艺术
李政道
共同基础:人类的创造力
共同目标:追求真理的普遍性
时间 教学过程
一、导向:
1、导语:
运用多媒体播放或解释李可染的水墨画“晓阳辐射新学光”和“超弦生万象”。
2、揭示目标:
①认清科学与艺术的相同之处,理解文中例证法及其作用
②学会用研究、讨论的方法就科学与艺术的关系,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探讨。
③理解“科学”“艺术”“创造力”“真理”这些标志人类文明进步的最重要的概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二、自学:
1、自读课文后,把文中不认识的字写在黑板的左边,认识的同学就把拼音注上去。
阐(chǎn) 婵(chán) 奠(diàn) 辐(fú)
2、积累下列词语:
①潜意识②婵娟③共鸣④依赖⑤奠定⑥鉴赏⑦意境⑧跨越⑨狭义⑩广泛
2、作者作品及相关知识简介:
李政道教授1926年出生于上海。曾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57)、爱因斯坦科学奖(1957)、法国国立学院布德埃奖章(1969,1977)、伽利略伽利莱奖章(1979)、意大利共和国最高骑士勋章(1986)、埃.马诺瑞那爱瑞奇科学和平奖(1994)等。
背景资料:20xx上海科学与艺术展上,李政道做了《科学与艺术》的演讲。他旁征博引,从李白的《把酒向月》、苏轼的《水调歌头》,到迈克尔逊和莫雷1887年的光速试验,普朗克1900年发现的黑体辐射公式;从科学与艺术对称和不对称的表现方式到欧几里德和非欧空间、超弦理论等方面,对科学和艺术的关系作了精彩的阐述。
3、感知内容:
①逐字逐句地读懂课文,最好能把一些概括抽象地话,通过理解,在头脑里形成具体的事物。
②议论文的三要素是什么?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议论文包含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
论点就是文章所要议论、阐述的观点,是作者要表达的看法和主张。阅读议论文,首要的就是寻找、提取和理解文章的论点。
本文的论点是: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③为什么说“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如何理解“真理的普遍性”
科学的自然定律,由人的创造性的概括和抽象而成,各种艺术品更是人的创造力的体现,没有人的创造力就谈不上科学和艺术。
④再次速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文章的结构。
第一部分(1)开门见山,提出论点。
第二部分(2-10)具体论证论点。
第三部分(11-12)综合论述科学与艺术在“普遍性”和情感智慧方面的异同。
三、讨论:
小组合作探究
过程:学生先独立选择探究品味点,思考批注,然后在小组内探究、讨论、交流。
1、科学与艺术有哪些相同点?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2、文章列举李白的《把酒问月》和苏轼的《水调歌头》,是为了说明什么?是为了说明不同朝代的不同作者写同一题材——咏月,虽然有相似和不同,却同样感动着不同时代的人们。这就是艺术珍品的“真理的普遍性”。
四、质疑:
再读课文,自由设置疑问,师生共同探究,合作解决。
五、自测:
1、(1)简要说说科学与艺术在哪些方面本质是一致的?
2、(2)细读下面的句子,并结合实例谈谈你的理解。
①情感越珍贵,反响越普遍,跨越时空、社会的范围越广泛,艺术就越优秀。
②定律的阐述越简单、应用越广泛,科学就越深刻。
六、自结:
学习本课时你有什么收获?
略
第2课时
教具准备:幻灯片、幻灯投影仪、电脑
作 业:见自测
板书设计:
略
时间 教学过程
一、导向:
1、导语:
复习上课时内容,导入本课时内容:请一个同学说出:《科学与艺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其实在我国古代就有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实例。讲讲我国古代的人们面对冰清玉洁的月亮表面的蒙蒙黑影编出的嫦娥奔月的故事。
2、揭示目标:
①认清科学与艺术的相同之处
②理解文中的一些句子的含义。
③理解文中例证法及其作用
二、自学:
1、找出点明艺术的“创造力”和“真理的普遍性”的句子,并谈谈如何来理解它们。
强调艺术的创造力句子:艺术,例如诗歌、绘画、音乐等等,用创新的.手法去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已经存在地情感。
就是说,只有用创新的手法,才能创造出真正的艺术珍品,也才能唤起深藏在内心的情感。强调艺术“真理的普遍性”的句子:情感越珍贵,反响越普遍,跨越时空、社会的范围越广泛,艺术就越优秀。“情感”指的是: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反响”是指艺术接受者欣赏者的共鸣反映。
2、说说什么是科学的“创造力”和“普遍性”?如何来理解它们。
科学的创造力的句子:尽管自然现象不依赖于科学家而存在,但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实一种人为的,并属于人类智慧的结晶,这和艺术家的创造是一样的。这句话强调了人对于科学的“创造力”
科学的普遍性: 科学技术的应用形式会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但其科学原理并不随这些应用而改变。这就是说原理定律一旦抽象概括出来,它的覆盖面是极广的,它的应用形式再多再发展,也只是它的应用形式,它本身是不会变的。
3、找出科学与艺术在“普遍性”方面的“异”,它们的关系。
科学与艺术在“普遍性”方面的“异”:科学的真理性植根于科学家以外的外部世界;艺术家追求的普遍真理性,植根于整个人类。科学家和整个人类只是外部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科学的普遍性根植的范围要大于艺术家所追求的。
4、“科学和艺术的关系是同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相联的”表现
科学和艺术的关系是同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相联的”表现:艺术和科学都需要智慧,而要发挥发展智慧又需要情感因素。
三、讨论:
小组合作探究
过程:学生先独立选择探究品味点,思考批注,然后在小组内探究、讨论、交流。
议一议本文运用的例证法及其作用。
例证法就是一种用个别、典型的具体事例实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
本文2至4段中举了李白的《把酒问天》和宋苏轼的《水调歌头》,说明不同朝代的不同作者写同一题材——咏月,虽然有相似和不同,却同样感动着不同时代的人们。
本文第5段举了莎士比亚的例子,说明中外一理。
本文第10段举了“迈克耳孙和莫雷在1887年做的光速实验”和“普朗克在1900年发现的黑体辐射公式。”的事例来论证科学技术的应用形式会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但其科学原理并不随这些应用而改变。
四、质疑:
再读课文,自由设置疑问,师生共同探究,合作解决。
五、自测:
1、仔细观察生活,从中找出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事例。(例如:“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杂技、魔术、戏法里有许许多多物理、化学、心理学的学问。)
六、自结:
学习本文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谈认识
七、教后记:
科学与艺术教案12
一、教学目标
(一)认清科学与艺术的相同之处
(二)理解文中的一些句子的含义。
(三)理解文中例证法及其作用
二、教时安排
2课时
三、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1.情境导入
运用多媒体播放李可染的水墨画“晓阳辐射新学光”和“超弦生万象”。
2.课前热身
(1)介绍李政道其人及文章背景
李政道教授1926年出生于上海。曾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57)、爱因斯坦科学奖(1957)、法国国立学院布德埃奖章(1969,1977)、伽利略伽利莱奖章(1979)、意大利共和国最高骑士勋章(1986)、埃.马诺瑞那爱瑞奇科学和平奖(1994)等。20xx上海科学与艺术展上,李政道做了《科学与艺术》的演讲。他旁征博引,从李白的《把酒向月》、苏轼的《水调歌头》,到迈克尔逊和莫雷1887年的光速试验,普朗克1900年发现的黑体辐射公式;从科学与艺术对称和不对称的表现方式到欧几里德和非欧空间、超弦理论等方面,对科学和艺术的关系作了精彩的阐述。
(2)借助课文注释理解部分词语
潜意识婵娟共鸣依赖奠定
3.合作探究
(1)整体感知
李政道先生多年致力于倡导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他认为两者的融合必将促进、加速文化的进展,而且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规律。科学家站在科学的立场看艺术,充分思考和研究后,李政道提出了“艺术与科学”结合的构想。他告诉人们,无论是正在从事科学或艺术事业的人,都要具备创造精神和提高创造力,都要以追求真理的普遍性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这样我们科学和艺术才会有大的发展。
(2)四边互动
互动1
逐字逐句地读懂课文,最好能把一些概括抽象地话,通过理解,在头脑里形成具体的事物。
互动2
议论文的三要素是什么?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明确:议论文包含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
论点就是文章所要议论、阐述的观点,是作者要表达的看法和主张。阅读议论文,首要的就是寻找、提取和理解文章的论点。
本文的论点是: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互动3
为什么说“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如何理解“真理的普遍性”
明确:科学的自然定律,由人的创造性的概括和抽象而成,各种艺术品更是人的创造力的体现,没有人的创造力就谈不上科学和艺术。
互动4
再次速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文章的结构。
明确:第一部分(1)开门见山,提出论点。
第二部分(2-10)具体论证论点。
第三部分(11-12)综合论述科学与艺术在“普遍性”和情感智慧方面的异同。
4.达标反馈
(1)简要说说科学与艺术在哪些方面本质是一致的?
(2)细读下面的句子,并结合实例谈谈你的'理解。
①情感越珍贵,反响越普遍,跨越时空、社会的范围越广泛,艺术就越优秀。
②定律的阐述越简单、应用越广泛,科学就越深刻。
5.延伸拓展
1)链接生活
仔细观察生活,从中找出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事例。(例如:“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杂技、魔术、戏法里有许许多多物理、化学、心理学的学问。)
2)实践探索
查找各种资料,收集古今中外的涉及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神话故事,准备在班上交流。
6.板书设计
科学与艺术
李政道
共同基础:人类的创造力
科学与艺术
共同目标:追求真理的普遍性
7.资料下载
自1987年以来,中科院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每年的国际会议都邀请画家按照会议的主题作画。作者中有李可染、吴作人、黄胄、华君武、常莎娜等艺术大师,也有鲁晓波这样的后起之秀。这些作品既给予科学家艺术欣赏,又触发他们的思想火花,受到了国内外科学界的广泛赞扬。
我想,现在大家可以相信科学和艺术是不能分割的。他们的关系是与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关联的。伟大艺术的美学鉴赏和伟大科学观念的理解都需要智慧。但是,随后的感受升华和情感又是分不开的。没有情感的因素,我们的智慧能够开创新的道路码?他们很可能是确实不可分的。如果是这样,艺术和科学事实上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他们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
第二课时
1.情境导入
讲讲我国古代的人们面对冰清玉洁的月亮表面的蒙蒙黑影编出的嫦娥奔月的故事。这个故事就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实例。
2.课前热身
(1)请一个同学说出::《科学与艺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
3.合作探究
四边互动
互动1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每组自选文中一部分,围绕一个问题进行讨论分析。
问题1:找出点明艺术的“创造力”和“真理的普遍性”的句子,并谈谈如何来理解它们。
问题2:说说什么是科学的“创造力”和“普遍性”?如何来理解它们。
问题3:找出科学与艺术在“普遍性”方面的“异”,它们的关系。
问题4:“科学和艺术的关系是同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相联的”表现
互动2
班级交流
明确1:强调艺术的创造力句子:艺术,例如诗歌、绘画、音乐等等,用创新的手法去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已经存在地情感。
理解:就是说,只有用创新的手法,才能创造出真正的艺术珍品,也才能唤起深藏在内心的情感。
强调艺术“真理的普遍性”的句子:情感越珍贵,反响越普遍,跨越时空、社会的范围越广泛,艺术就越优秀。
理解:“情感”指的是: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反响”是指艺术接受者欣赏者的共鸣反映。
明确2:科学的创造力的句子:尽管自然现象不依赖于科学家而存在,但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实一种人为的,并属于人类智慧的结晶,这和艺术家的创造是一样的。
理解:这句话强调了人对于科学的“创造力”
科学的普遍性:科学技术的应用形式会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但其科学原理并不随这些应用而改变,理解:这就是说原理定律一旦抽象概括出来,它的覆盖面是极广的,它的应用形式再多再发展,也只是它的应用形式,它本身是不会变的。
明确3:科学与艺术在“普遍性”方面的“异”:科学的真理性植根于科学家以外的外部世界;艺术家追求的普遍真理性,植根于整个人类。
理解:科学家和整个人类只是外部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科学的普遍性根植的范围要大于艺术家所追求的。
明确4:科学和艺术的关系是同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相联的”表现:艺术和科学都需要智慧,而要发挥发展智慧又需要情感因素。
互动3
议一议本文运用的例证法及其作用。
明确:例证法就是一种用个别、典型的具体事例实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
本文2至4段中举了李白的《把酒问天》和宋苏轼的《水调歌头》,说明不同朝代的不同作者写同一题材——咏月,虽然有相似和不同,却同样感动着不同时代的人们。
本文第5段举了莎士比亚的例子,说明中外一理。
本文第10段举了“迈克耳孙和莫雷在1887年做的光速实验”和“普朗克在1900年发现的黑体辐射公式。”的事例来论证科学技术的应用形式会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但其科学原理并不随这些应用而改变。
互动4
播放歌曲《水调歌头》
4.达标反馈:
科学与艺术
王禹民
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曾邀请李可染、吴作人等画家为物理的前沿学科当题作画。绘画的主题是“量子引力”、“粒子物理”和“表面物理”等。
李可染先生为表述“相对论性重离子碰撞”这个当代物理学的主题,画了两头公牛角斗的场面,题为《对撞生新态》,既生动形象,又幽默风趣。吴作人先生为“二维强关电子联系统”而作的《无尽无极》的画,即像阴阳鱼,又像两颗彗星,且只有两笔,简洁而对称。我们的老艺术家懂得了当代尖端科学的基本思想,为古老的中国画开拓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前景。
这也说明科学和艺术是相通的。自然科学研究本质及其最高使命,是从纷纭杂陈的一团混乱中整理出贯穿于其中的不变规律和井然秩序。与此相仿佛,艺术创作活动的本质和最高使命也是从万千现象的零乱中整理出秩序和规律。法国作家福楼拜曾说:科学和艺术“在山麓分手,回头又在顶峰汇聚”。
两三百年来,英国水彩画家所关注的是光与暗的关系,是河流、山脉、树丛和海浪的运动,以及云彩的形成和变幻。康斯太布尔的组画《英格兰风景画》就真实生动地展现出瞬息万变的大自然的景色。而在透纳和法国画家柯特曼的笔下,海洋呈现出一种永远在作不停的颠簸的运动。
无独有偶。透纳的同乡和同时代人、植物学家布朗,于1827年用显微镜观察到浮在水里的菌类孢子在作不停的运动。孢子越小,运动越剧烈。后来人们把这种骚动称为布朗运动。爱因斯坦等科学家参与了相关研究,并进而揭示了分子运动的奥秘。
那么,“布朗运动”和“透纳运动”有什么区别呢?又有什么相通之处呢?
可以说布朗所描绘的运动是一幅数理科学的风景画;他们所使用的语言是数学和物理概念。透纳所描绘的运动则是一幅艺术的风景画;使用的语言是色彩和线条。本质上布朗和透纳都是究天地之貌而形之于画笔的画家。
布朗运动是大自然深层结构的微观运动;欣赏它的壮丽既要用到心眼,也要用到肉眼。透纳运动是大自然表层结构的宏观运动;惊叹它的雄伟同样要肉眼心眼并用。
科学风景画是抽象思维的结晶;艺术风景画是形象思维的结晶。两者各司其职,但又通过神经进行交流、合作和互补。一个完整和谐、全面的人,应该同时能欣赏、赞叹并创作出这两种类型的风景画。热爱科学,同时也热爱艺术,才是完美人性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