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教师跟岗研修总结

时间:2024-02-27 15:37:46 教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骨干教师跟岗研修总结

  总结是在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给我们下一阶段的学习和工作生活做指导,为此我们要做好回顾,写好总结。那么总结应该包括什么内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骨干教师跟岗研修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骨干教师跟岗研修总结

骨干教师跟岗研修总结1

  一、严峻的客观现实

  在中国的传统教育思维的背景下,现在的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仍然处于弱势,教师队伍建设也存在着总体上结构不尽合理、实践操作能力偏差、专业基础理论和实践、实训指导教师的配比不平衡、培养渠道和资金相对贫乏等问题和困难,都严重制约了高职院校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培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要抓在校专职教师的培训;另一方面要大力引进校外有实践操作经验和厚实理论基础的精英人才走进校园给学生授课。既蓄水养龙,又筑巢引凤的这种“内外兼修”的培养模式,通过内部专职教师的校外培训、工厂锻炼和外部工程实践人才的引进,并适当对师资队伍建设进行优化调整,构建相对稳定的骨干专职教师层和进出校外培训及校外引进的兼职教师的有序的流动层相结合的师资队伍管理模式。

  二、“内外兼修”的师资管理模式的创立、探讨与实践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社会人才交流中心的建立,教育资源的配置随之改变,受到影响、冲击最大的是职业院校的教师队伍的改变。职业院校不满足自身师资团队的现状,更不能单靠自身办学条件来培养的师资团队,更要利用社会上的培训机构及一切可以动用的资源来培养师资团队。一方面要抓在校专职教师的培训,另一方面要大力引进校外有实践操作经验和厚实理论基础的精英人才走进校园是笔者提出的“内外兼修”师资队伍管理模式,把学校的师资团队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校内骨干教师为主要力量的骨干层,一类是要培养的新进教师以及校外引进的兼职教师的流动层。这种管理模式既迎合了时代的迅猛发展,也适合专任教师的彼此竞争,更强化了高职院校的教师团队。培养一批理论基础扎实,有较强操作应用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团队,是高职院校教育师资团队建设的目标和方向。但在现实操作做,建设这样一个高要求、高质量的团队,需要克服很多困难和解决不可预见的问题。深入探讨和分析这些困难和问题,就能够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建设好“双师型”教师队伍,对推动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骨干层的培养

  多年的办学积累,大部分职业院校都积累了一笔巨大的财富,那便是相对稳定的骨干专职教师团队,这个团队主要由学校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组成,他们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中流砥柱。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知识更新周期也变的越来越短,学校中有一部分专任教师的保守思想、陈旧观念、知识老化等元素的显现,阻碍了学校发展和改革。要彻底改变这种现状,只有对这些骨干层教师深入企业学习最新的技术、让他们从不同渠道得到相应的培训,师资团队才能得到锻炼,思想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浪潮。一是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努力培养学科带头人是教师团队的建设、高职院校迅速发展的根本,也是提高高职形象的关键所在。如何培养学科带头人,关键在于选拔的方式与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完善。高职院校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拟定出学科带头人的选拔标准与条件,提倡竞争,在公平基础上实行优胜劣汰式的竞争上岗机制。对于学科带头人的培养,高职院校要制订培养计划,创造良好条件,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和奖励,提供相关软硬件设施,并设立科研基金,资助学科带头人开展学术研究。同时实行奖励政策,提高学术带头人的收入水平,提高学科带头人的自身积极性。二是骨干教师的培养。教学是高职院校的中心和主体,而骨干教师团队是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骨干教师的培养是高职院校教师培养建设中的重中之重,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对人事进行定编、定岗、全员聘任等措施,打造出以教授、副教授、(高级)讲师、(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等高、中级职称教师为骨干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同时鼓励骨干教师提高自身学历的提高(例如攻读硕士学位、博士学位),让骨干教师掌握最新、更深层次的理论知识学习。其次,通过在学校内部开展讲座、教学观摩、授课比赛等活动,加强内部培训,让骨干教师较好地掌握现代教学技术。三是青年教师的培养。青年教师是教师团队的新鲜血液,培养好青年教师特别是培养好具备较高资质和巨大潜力的优秀、能力突出青年教师,是关乎高职院校以后立身之本、长远发展的后备力量。高职院校要为他们设计灵活多样培养方案,为青年教师创造出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激发青年教师在工作上的成就感,在学习上积极性。支持、鼓励青年教师面向社会、走向社会,有计划地安排他们下到企业、工厂的车间进行实践操作的锻炼,支持他们开展科研和从事教学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理论素养和实践科研能力。让青年教师真正成为学校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团队的后备军。

  (二)新进教师和兼职教师的.流动平衡

  为了给教师团队带来新鲜血液,充实、壮大、优化教师团队,在对校内在职教师培训的同时,学校可以招聘高学历、应用操作能力强的青年人才进校园,对其他社会有专车或特殊实践能力的人才进行长聘、短聘等多种形式的引进,面向社会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建立人才选聘的新机制、新模式。一是招聘引进急需又优秀的人才。高职院校在发展途中,要及时补充和充实某些薄弱专业的师资力量。通过网络、新闻媒体刊登招聘信息,重点招聘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具有专业技能强、富有教学经验的优秀专业人才,或招聘研究生以上学历,有扎实理论基础的重点高校毕业生。二是短聘、长聘优秀但不急需的人才。在实现聘用过程中,高职院校要注意淡化外聘教师的“身份”管理,重点强调、强化岗位、工作方面的管理,而让外聘教师逐步抛开我不是“主人”的身份的不利因素,实现外聘教师由“外人”向“主人”转变。对外聘教师实行告诫管理制度,对聘任期内不能完全履行聘任合同条款的外聘教师首先进行告诫,责任限期改正,告诫期满仍不能达到合同要求的予以解聘。

  三、结语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团队,就没有高素质的学生。为建立一支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基础扎实、学术水平高、实践操作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团队,高职院校应不断探索创新“双师型”师资团队建设的新模式,努力提高教师团队的理论教学水平、实践教学能力,让“双师型”教师团队真正成为促进学校改革和发展的中坚力量和坚强后盾。

骨干教师跟岗研修总结2

  这次远程研修培训我学到了很多新知识,真是受益匪浅。我将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完成自己所制定的研修计划,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努力提高课堂效率,现将这次培训体会总结如下:

  1、通过远程研修,我的观念得到进一步更新

  2、通过远程研修,我学到了先进的教学理念

  3、通过远程研修,强化了课堂教学能力及教学评价、教学反思能力。

  4、通过远程研修,增强了导师和学员之间的相互了解及情感交流,增强了学员之间的合作精神及集体凝聚力。

  通过这次研修,我们不但收获了知识更收获了友情。期间,我充分利用网络研修活动的.平台,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这对于今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下面,谈谈我研修以来的感受和体会。

  首先,我觉得要全面且充分地去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个性,优缺点等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因为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

  其次要重视朗读品评感悟,让课堂教学“活”起来。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

  最后,我们还要注重课内外结合。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已把语文教学的触角伸向了广阔的天地。

  总之,短暂的网络研修,很忙碌、也很劳累,但在这里我的收获是沉甸甸的。

骨干教师跟岗研修总结3

  教师课程领导是指具有引领学校课程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能力的教师。课程领导的主体是综合的、多元的,包括各级行政部门、机构及其相关领导者、教研员、学校校长、教务长、教研组长和教师等各个不同方面与层次。其中,教师的课程管理与实施是最直接、最微观的课程领导,但其课程领导却是最具体、最重要的;因为其他课程领导力的存在是为了教师课程领导力的形成,其提升也要通过教师课程领导力来体现。教师课程领导者具有多重意义上的角色:课程意识的主动生成者、课程实施与开发的引领者、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者、同侪教师的帮助者和学习共同体的营造者。

  因此,在教师发展项目中需要培养能够“启动教师团队学习支点”的教师课程领导者;使他们具有高于经验之宽广视野,能够挑战常规共识以及掌握引领问题发现和问题解决的思路与方式。教师培训要以平等、合作、分享的学习方式,将教师课程领导力的形成视作一种交互影响的历程,为学校课程实施和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农村英语教师课程领导发展的问题

  具体来说,农村英语教师课程领导有别于传统的学校课程领导,即校长、教务主任等行政领导;而特指农村中小学英语学科教师中的教学引领者,主要包括优秀一线教师、骨干教师、研究员级教师和特级教师等。但是,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存在着英语教师课程领导数量不足、潜在课程领导发展缓慢和成长环境不适等问题。

  (一)农村英语教师课程领导严重缺乏

  由于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等历史性原因,农村中小学英语学科教师专业发展和城区相比要落后不少;因而农村英语教师课程领导数量十分不足。以重庆为例,根据英语教师培训项目实施前的调查,虽然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师占了全市的48.6%,但各类教师课程领导所占比例非常小。全市义务教育阶段特级英语教师共25人,贫困地区有6人,占24%;全市义务教育阶段研究员级英语教师(正高职称)共25人,贫困地区有1人,比例为4%;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市级骨干英语教师共201人,其中贫困地区有36人,仅占18%。

  (二)农村英语教师课程领导成长困难

  在农村地区,制约英语教师引领新课程改革与发展质量的因素多种多样,其中既有内在的,也有外在的。虽然整体上存在专业不对口、结构不合理、专业水平不高等不足,绝大部分教师还是希望自身获得发展而不断学习的;但苦于农村落后的英语教育条件和成长环境而力不从心。这些条件包括学校地理条件、教学设备、学生水平、时间经费、学校管理、课程设置、课程结构、教学模式以及评价方法等因素。同时在职培训方面也存在培训经费紧张、工学矛盾突出和培训范围较大等困难。

  二、农村英语教师课程领导培训策略

  (一)构建梯级培训框架

  教师培训项目要着力于教师专业发展,充分考虑教师个体的情境需求,融观念改变和经验操作于一体。但基于上述问题以及现行教育体制背景,促使农村英语教师大范围的持续性转变,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为此,采用可纳人大规模在职教师以及促进各方主体密切合作的培训框架就显得十分必要,该框架要使“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合作得以实现。梯级培训框架首先注重专业人员的选择与选拔,通过考核确定培训专家、准教师课程领导、一线教师等人员。政策制定者和各级管理人员遵循“对话协商”的工作理念为培训提供专业服务。该培训框架是一种合作性教师发展模式,各方主体共同参与和协商相关培训决策,从而优化教师课程领导成长环境的有效性。

  为提高农村地区中小学英语教师的整体素质,推进城乡中小学英语教学均衡发展,中国香港田家炳基金会从20xx年起设立专项基金,对重庆市4个部级和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中小学英语教师进行为期3年的扶助培训(以下简称田家炳项目),旨在通过港渝英语培训专家的协作和交流,努力创造出英语教师培训的新模式,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英语教师培训做出示范。

  (二)系统化培训设计

  一个培训项目能否取得成功,学员课程领导力是否能得到塑造并且辐射推广,既取决于培训导师和学员的投入和支持,同时也依赖于理念先进和操作有效的培训方案设计。统筹分析,有效的课程领导培训包括三个层次:

  1.意识觉醒。在项目初期,所有学员需要适量的理论输入,阅读有关的书籍材料,进行综合测评;并由培训导师和学员就测评结果进行沟通和指导,让受训者对自己的实践经验及能力和理念的落后缺失有清晰地把握,从而明确参与培训项目的目标。通过理论认知强化教师的自我认知动机,觉醒课程行为。

  在田家炳项目的培训者学员选拔和培训中,学员需要与港方和渝方培训导师直接进行面对面的正式交流,导师们会提出与其个人专业发展和具体课程行为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常常触及教师们的痛处,颇具挑战性,难以回答。导师们的质疑和点评一语点醒梦中人,是一种很好的唤醒课程意识和领导力的方法。此外,学员先理解课程理论和观摩优秀范例,然后参加主城影子培训,最后香港老师送教到项目区县,整个过程中培训导师提供360度的反馈,推动受训者寻求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之间的差异,并进行深刻反思,寻找真实原因并改善课程实施方案和塑造课程领导行为。

  2.技能提升。这个阶段要纳入反复多次的集中培训和送教研讨。主要目标是帮助学员们有效运用学到的理论和技能,推动个人的课堂实践,同时激发大家的课程领导者角色,以及学习如何辐射个人影响力,共建英语教师成长共同体。

  潜在课程领导者要完成从“知道目标是什么”过渡到“知道如何实现目标”。田家炳项目包含4个方面的培训模块:英语专业素养的提升、教学领导力的.塑造、英语资源中心的建设和区域发展共同体的构建,培训组织设计多样化方式帮助教师掌握知识和技能,包括集中培训、自主研修、远程指导、送教研讨等。所有培训提供丰富课程资源和课程活动,包括书籍、视频材料、优秀课例、工作坊、示范学习、同行评价、角色模拟、在岗反馈等。

  然而,这些活动和资源都只是支持性的,要想塑造和提升课程领导力,还是要靠教师自己,而持续学习是最关键一环。因此,培训组织除了设计合理课程体系,还要关注教师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风格。每种学习风格有不同特点,因此,在教师培训中对教师学习风格需要进行匹配和失配的培训策略设计,以便提高教师课程领导力塑造的能效。针对英语教师课程领导,属于典型的NF(自我表达型)和SF(人际型)学习风格,可以将团体项目、个人表达、角色扮演、艺术性活动、开放性讨论和具有启蒙和提升价值的故事等作为培训方式。

  3.效能持续。这个环节为评估和提升环节,它包括经常性的集体和小组交流。在交流中,“直接沟通”、“公开透明”和“求同存异”应为沟通模式。在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基础上纳人培训导师团队和对口支援团体的跟踪指导与评估。

  野中郁次郎(Ikujiro Nonaka)教授认为,在知识的社会化和共享过程中,存在四种不同的知识转换模式:从缄默知识到缄默知识的社会化模式、从缄默知识到明确知识的外在化模式、从明确知识到明确知识的合并模式、从明确知识到缄默知识的内在化模式,这样知识从缄默流向明确又流回缄默,形成知识整合转换创造的螺旋式上升过程。长达3年的田家炳英语教师培训项目就是以培训学员的内生性知识转化为目标而设计的培训项目。首先,港渝培训导师团队是对课程领导者的课程行为进行评估,根据新课程标准,了解课程领导者的行为是否有利于新课程的实施和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是否有助于影响学校同事同步提高。其次,是为期数天的课程示范与批判性研讨,准培训者们边学习边讨论如何用有效的方式帮助学校组织和教师共同体实现课改目标和专业发展,并着手制定计划。最后,各受训学员要向项目办提交学习反思和效果记录,将学习转变为行动。但是仅仅依靠一两次简单的集中培训几乎不可能实现课堂行为的改变和课程领导力的塑造和提升。所以,教师培训组织需要构建一种长效学习机制,使课程领导者的新知识和技能能够反复地得到运用和强化,从而内化行为模式。

  (三)多元化培训方式

  为实现贫困地区英语教育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项目围绕“培养一些‘培训者’,通过一批‘骨干教师’,带动一片‘一线教师’”的思路,设计了三层培训,即培训者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和一线教师培训。为得到区、县及校长的有力支持,项目还在有效实施三类培训基础上,为校长、教研员设置赴港研修项目,帮助学校决策者、区县培训实施者。能更加深刻、直观地理解项目理念,为今后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最给力的支持。

  项目强调知行结合、学以致用、学用结合。每一层次培训均采用集中研修与实践研修的形式交叉排列进行,通过不断地在实践中体验理论学习能力,强化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升教学能力。在每一梯阶培训中,轮流实行集中培训与送教(影子)培训,将学习内容通过讲解反思与实践运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教师掌握培训内容、提高教学技能、增强项目辐射引领。具体如下:

  1.集中研修、素养提升。参训学员接受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教育学院的集中脱产培训,在提升专业素养和提高教学技能的基础上加强英语教学理论和学科前沿知识的学习,主要采取听课、观摩、研讨、工作坊式实践操作等方式进行,强调院校资源共享,学员主体参与。

  2.分散研修、成果巩固。参训学员回到学校,在导师的指导下,依托学习共同体,将培训成果内化并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进一步巩固集中研修成果,强调区域内资源共享、教师互助学习、小组共生成长。

  3.影子研修、以跟促学。培训者学员进入主城对口帮扶教师进修学院及有关中小学开展影子研修,跟着“影子教师”学习主城的先进做法与实践,与“影子教师”探讨教育教学技巧。强调学员主动、支援跟进、密切课堂。

  4.送教下乡、走人课堂。港方聘请的外籍教师、在渝高师院校及四所教师进修学院助教,开展以课堂教育教学技能提升为重点的送教指导和驻校跟踪。送教下乡重在实践研修、辐射区县、反思提高。

  5.合作学习、反思成长。学员以区县为单位,组建田家炳基金会项目区县中小学英语教师合作学习组织,依托英语学习资源中心,开展多种形式的英语教育教学研讨活动,以区域资源整合培训模式和校本培训模式为主。

  三、“赋权承责”,辐射课程领导力

  田家炳项目是采用“意识觉醒-技能提升-效能持续”培训模式的典型。培训效果非常明显,已经为各区县培养了一批理念新颖和技能扎实的英语教师课程领导者。思考当前教师培训模式,笔者认为要保持效果的有效性和延续性,必须转换培训理念,把以单纯获得知识和消化理论为目标转变为以塑造和辐射教师课程领导力为目标,并以此为出发点设计教师培训项目,创新教师发展。

  在农村英语教师课程领导力的塑造和提升过程中。培训组织者和教师个人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组织者更像是宣传培训理念的“蛊惑”者,用各种制度、体系、方法等手段迫使其“就范”;但究竟能不能成功,还依赖于教师课程领导者的内在动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个人要同自己本性奋争,组织则要为这种奋争提供土壤和环境。

  对于培训组织者来说。“赋权承责”应是重要手段。完成培训的农村英语教师课程领导者在培训团队和自我努力的共同作用下,其专业素养有了提高,无论是课程意识或是课程实施技能都有新的改进。但当被问及回到自己学校,他们是否有足够信心把自己学到的东西传授给其他人时,答案是不确定的。因为他们说自己虽然在教学上有一定成绩,可以得到一些学习访问和与课程专家合作的机会,拓宽视野,但是往往没有权力调用更多的教育资源去直接有效地帮助同事改进课程实践。

  这要求相关组织赋予教师课程领导们更多的权力,让他们可以分享决策,愿意承担责任来影响他人,辐射课程领导力。其实,适度的教师授权是可以很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内在要求。此外,从知识转化过程来看,如果有更多的人参与,学习共同体中知识增值的幅度会更大;知识从个人水平上升至组织水平,甚至跨越组织上升至更高水平,就能呈现一种放大效应。所以,学校等组织单位应进行有效的知识管理,充分发挥农村英语教师课程领导的作用,共建学习型组织。

骨干教师跟岗研修总结4

  20xx年即将过去,新的一年就要来到,为了明确自己一年来所做的工作如何,我特意对照去年的计划一一查看,现将一年的研修总结如下:

  在个人校本研修期间,本人能够积极借鉴别人的经验,虚心学习,收集别人的好的教学经验,用于自己的教学,在教学中乐于进取,积极总结和积累,把教学发生的事情以教育叙事的写下来,或新的体会,学习感受等,积极听课、参加评课,根据自己的教学积累做好笔记,积极立足于个人校本研修,以这个平台来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一)积极参加听课、评课活动。

  通过校本研修培训,外出培训学习,我的教传授方式得到转变,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技能和方法,也能围绕学生喝教材内容设计课堂教学,体现了《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根据校本研修的要求,听课、评课是我的个人研修中最平常,最频繁的一项工作。别人有很多的优点我都记下来,结合自己也发现自己讲课的不足,借鉴别人的经验优点用于自己的教学,同时和同伴交流听后感受,达到共同进步。

  (二)积极参加公开课。

  新课标教学是给学生更加自由的学习空间,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教学课堂是民主、和谐、自由,尊重个体发展的一个活的课堂,公开可也是提升教师业务水平的一个平台,只有经历和磨练教学能力才能提高,我们才能在教学中成长起来。

  (三)网络学习方面

  网络学习是最快捷的一种形式,在线研修好的一种研修学习方式,我做到网上在线找相关的课题的视频学习,找相关研修主题的资料查阅学习,也可以和同伴在微信和qq上、博客交流个人校本研修的过程分享其他同行的个人研修成果,吸取了他们很多有用的经验,效果好。

  (四)教学反思方面

  每次听完同伴的课或者听专家的课,我都要把对我启发最大的.课的感受写下来,把我每次平时上的感触最深也写下来,把我公开的课的评课和建议意见也写下来,我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课堂调控,师生互动,学生学习效果等方面去写,作为以后的教学经验的积累。我还在上完课经常反思自己是否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有没有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等。

  (五)读书学习方面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是我们老师成长的精神粮食,都市能明理、读书能开阔视野,能充实我的生活,能指引我的从教之路,随着时代的前进,教师应当是自来水,这样就可以给学生一桶水。要想使自来水就得学习,就得充电,才能源源不断的给学生一桶水。所以在这一年的个人研修期间我读了《致教师》、读了几期《小学数学教师》刊物、读了《新教育》以及与研修主题有关的专家教学论文,还撰写了心得体会,随笔。

  (六)研修论文成果方面

  我一年来结合自己在校本研修实践中的经验,在教学中不断总结和反思,结合自己外出学习和网上国培的理论知识,撰写了一篇《小学数学课堂巡视的有效性研究》的论文,反响良好。

  (七)狠抓基本功练习

  我觉得我的理论知识还是欠缺,有时候的教学实践不能用理论来指导,所以还要向专家请教、向同行学习,才能够完成好个人校本研修这项任务。

  我经过一年的研修,深深感到自己在教学的实践活动中攒在着不足:教育理论知识不是那么丰富,教学资源利用的不那么投入、挖掘的不够,我的某些教育思想没有太大的提升和改变。我多么希望我将来是个研究型的老师啊,带着研究走向讲台,带着教育的新理念走进学生的心灵,带着所有的期待当好一名小学老师!

【骨干教师跟岗研修总结】相关文章:

跟岗研修总结07-02

“国培”跟岗研修总结07-02

国培跟岗研修总结07-07

骨干教师跟岗学员跟岗总结范文06-24

跟岗研修总结(通用6篇)05-22

跟岗研修总结范文(精选5篇)05-27

骨干教师跟岗培训总结02-24

骨干教师跟岗学习总结05-15

2016小学英语跟岗研修总结范文3篇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