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作文优秀(3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春节》作文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节》作文 篇1
一年一度的春节终于来临了。今天,爸爸妈妈说要带我去外公家拜年,我高兴地一蹦三尺高。
一路上,小草对我微笑,小树向我招手,过了一小时,我们就到了外公家,外公急忙搬出糖果给我们吃,我一看见诱人的糖果就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吃过中午饭,外公就带我去街上买烟花。街上可真热闹,到处人山人海,车子川
流不息,每个人都赶着为自己的亲人拜年呢!
我和外公来到了卖烟花店,烟花的品种各式各样,有“小火轮”、“火树彩花”、“冲天炮”……经过我细心的`挑选,选出的烟花肯定非同一般。被我选出的烟花分别有三样,是“五彩游春”、“小鸟”、“大礼花”。
快到傍晚了,我们也要和外公告别了,我们依依不舍地坐上车子,走后,我一直抱着外公给我买的烟花,这虽然是一些普通的烟花,但是外公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呀。
回到家了,我迫不急待的叫爸爸去点外公给我买来的烟花,爸爸首先拿出“五彩游春”点燃它的引线,过了一会儿,只听见“嗖”的一声,五只彩色的蝴蝶立刻飞上了辽阔的天空,去寻找奇妙的大自然了。接着,爸爸又点燃“小鸟”烟花,“扑”的一声,小鸟冲破了笼子,飞了出去。最后,爸爸叫我们上顶楼去,原来,要放大礼花了。大礼花好美啊!五颜六色的星光照亮了大地,像天上的七仙女下凡来到人间似的,撒下朵朵神花,整个广昌笼罩在欢乐之中。
“当、当、当……”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全家人都沉浸在欢乐和幸福之中。
《春节》作文 篇2
春节悄悄来临,带给我的不止是快乐和吉祥,还有一个崭新的365天。说到底,过年就是为了两个字——团圆,古往今来,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很珍惜亲人团聚时的那份幸福,不管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贫民百姓,在这节骨眼上是绝不吝啬的,买年货成了首当其冲的事情,拜年要按时去的,而给孩子们发压岁钱是不能少的。可我却在享受着过年的无聊和寂寞了。
在我的家乡有很多习俗,尤其是在春节,家乡成倍的裸露出特色来,除夕这一夜,每家每户都要打糍粑,之前要把春联贴好,为的是迎接新年的到来,新年的前一天要将房屋四周打扫干净,财路疏通,财神爷才愿意送财进门,然而也不能让财神老爷空手回去,在祭祖时一同给他烧些纸钱,并乞求来年再来。在这天人们很忙碌,但心里却很甜,晚上吃饭时,要在供桌上摆上酒肉,门外也要摆一点的,是给那些死得不正常的亲人吃,因为他们没有资格进屋吃。然而夜晚却是另一番景象,一家人围在一块看春晚听音乐,或是把一年来的收成当众汇报一下,或是遐想新一年的打算,其乐融融的样子,很让人羡慕。这时孩子们欢快的做起各种游戏来,最引人注目的是用纸做灯笼,点上蜡烛,可好看啦。家乡沉睡在新年的快乐中,显得幸福知足。
大年初一这天还是玩,人们乐开花了似的,大大方方的.摆起阔气来,无论是在哪家都能享受到平日不能得到的优惠,瓜子和糖果不断地送上来,所以大多小孩子都喜欢过年,刚过了小年,又急切的盼望过大年,十五元宵节,因为到时他们可以肆无忌惮的放鞭炮和烟花了。在我看来天上的明月比烟花美,大概这时我远在异地他乡的爸爸妈妈也在看月亮吧,突然间天空闪出一道道美丽的色彩,打断了夜空的寂静,也打断我对亲人的思念,回屋悄悄扔掉几滴眼泪,写上对爸爸妈妈的祝福,深深的埋藏在心里,像小孩子一样盼着下一个春节了。
唉,今年这个春节。
《春节》作文 篇3
“传承”是什么?中国式的“传承”又是什么?在中国家庭中父母与子女间特有的“传承”方式更是引得无数人的疑问。
中国古代歌颂母爱父爱,子女孝顺的例子数不胜数,不说先贤,单是鲁迅、朱自清、史铁生、莫言等许多近代作家都表达过类似情感。鲁迅的《药》,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朱自清的《背影》,这种表达对父母深沉爱意的和父母对子女无私奉献的,似乎早已成为板上钉了。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种观念从出生就开始萌芽,可随着这个物欲纵横的世界的发展,我们是否少了些什么?
还记得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对年轻的夫妇,想把他们的年迈多病的老父亲赶走,于是他们找了一条薄薄的毛毯扔给了他们的父亲,正当他们推着父亲到门边时,他们刚生下来没多久的婴儿叫到:‘爸爸,别全给了,留部分给你将来用呢。’无疑,这个故事十分荒诞,但是却十分深刻的揭示了当今社会所存在的父母与子女之间的问题。三代人中总有一代会被欺压,被榨取。犹如封建时期的阶级关系,孩子被称为希望因而被供为皇帝,而老的一代只能被压迫,殊不知皇帝被宠坏了便成了昏君。这种三级阶梯似的关系在慢慢地变成一种新的“传统美德”,形成中国式的“传承”。
“你砍,你妈有的是钱。”这句话出自一位母亲之口,他的儿子在网吧与人争吵,被对方打了。母亲听了,二话不说,背着一袋子钱带着儿子来找打他的人,让儿子去报仇,并为他助威。这显然有些助纣为虐的味道,却不可否认这正是中国家庭的普遍现象,虽然没有这么夸张。中国父母太爱孩子,这种爱更像是被下了定义,好像不为孩子付出所有就不是合格的父母。父母是孩子的保护伞,但并不意味着要为孩子遮挡全部的风雨,记得电影《洋妞到我家》讲的是一个外国的大学生到北京一个家庭做互惠生,中国父母的做法让她十分吃惊。影片中的父母怕孩子吃的不干净,出门自带碗筷,过滤网,消毒液,洗手液等等,五岁的孩子不会吐骨头,剔鱼刺。父母为了孩子不得不长期分居而睡诸如此类的现象。父母太爱孩子,爱的`忘乎所以,爱的是非不分。即使得不到回报,即使将来被扫地出门,却依旧心甘情愿。这是中国式的“传承”。古代的孝顺慢慢在退化,渐渐与社会脱节,转而成了物质的,名誉性的。只剩下父母对子女流水般的爱。
那么我们是否应该停下来,细细想想自己的父母,为他们理理鬓角略有斑白的头发,爱他们,宠他们,像他们当初爱我们一样,让中国式的“传承”变成正真的中国式的传承。
【《春节》作文】相关文章:
我家的春节作文_春节作文04-23
回忆春节作文-春节作文01-25
春节的作文07-02
春节经典的作文06-25
《春节》作文04-07
春节作文02-05
春节的作文01-05
[精选]春节的作文07-09
春节的作文[精选]07-07
春节的作文(精选)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