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菌和霉菌教学设计

时间:2024-03-05 12:52:08 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酵母菌和霉菌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职工,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酵母菌和霉菌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酵母菌和霉菌教学设计

酵母菌和霉菌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使学生识记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的特点,知道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结构,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命现象的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

  观察酵母菌、霉菌,培养学生热爱生命、乐于探索生命奥秘的探索精神。

  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形成生物学的基本观点,能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生命世界。

  教学重点和难点

  观察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

  认识酵母菌和青霉的结构特点,概括真菌的结构。

  教学方法

  实验法、观察法、归纳法

  学法指导

  利用实物激发兴趣导出主题 →学生实验、观察实物、培养能力,强化知识→利用实验,使学生识记酵母菌、霉菌的形态结构和生活特点→分组讨论,归纳真菌的结构。

  教具准备

  酵母菌培养液,培养好的青霉,显微镜,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吸管,镊子,稀释的碘液,吸水纸,放大镜,纱布。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学生自带的面包、馒头,思考问题

  面包、馒头为什么暄软多孔?

  直接引出主题。贴近生活,使学生对本节内容产生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新课讲解:

  一、观察酵母菌

  (1) 取一滴酵母菌培养液,滴在载玻片盖上盖玻片,用显微镜观察,就能看到一个个 椭圆形的细胞,细胞中有明显的液泡,这就是酵母菌。

  (2)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碘液,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对酵母菌染色,在显微镜下能看到酵母菌细胞中染上颜色的细胞核和淀粉粒。有的细胞上长出大小不一的突起,这是酵母菌在进行出芽生殖。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展示观察提纲和酵母菌的图片,结合实验步骤,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观察,边观察边纪录。

  ①你找到酵母菌了吗?确认吗? 它与气泡有何不同?

  ②酵母菌的形状 。

  ③酵母菌的颜色(染色前)。

  ④你看到酵母菌的哪些结构?

  ⑤你能绘出一个酵母菌的结构图吗?请绘出来,并注明各部分的名称。

  ⑥酵母菌含叶绿体吗?

  ⑦你观察到这种形状(带有芽体的酵母菌)的酵母菌了吗?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讨论。并指出:酵母菌细胞上长出的突起,比母细胞小得多,好像母细胞上的一个芽体,所以叫做芽。

  酵母菌的营养方式,酵母菌的细胞中不含有叶绿体,营养方式是异养,学生不太容易理解,教师设计小实验来解决这一难点,如:

  在一杯温开水中加入一勺糖和适量的干酵母,进行搅拌。将液体倒入透明的饮料瓶内,再往瓶内加一些温开水。将一个小气球挤瘪后套在瓶口。放在温暖的环境中,观察瓶中的情况。

  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瓶中有气泡的产生,气球胀大,取掉气球,能闻道酒

  味。说明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无氧时产生部分酒精。再启发学生分析总结面包、馒头暄软多孔的原因。

  关于孢子生殖部分,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图片分析,不难理解。

  在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时,由于酵母菌是无色的、较透明的,所以要将显微镜的光线调得暗一些,视野太亮不易观察。待用稀释的碘液染色后,再将显微镜调得亮一些,这样,就便于观察了。

  二、观察霉菌

  教师:青霉素治疗某些病的效果很好,你知道它的来历吗?它是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的,在20世纪40年代初被称为灵丹妙药,价格比黄金还贵,它就是从霉菌中提取出来的。

  展示观察提纲,结合实验步骤,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观察,边观察边纪录。

  (1)从培养皿中取出一块长有青霉的橘子皮,垫上白纸,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一条条直立生长的白色绒毛,这就是青霉的直立菌丝,菌丝的顶端长有成串的 青绿色的孢子。

  (2)用解剖针挑取少许长有孢子的菌丝,制成临时装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注意观察直立菌丝的颜色是无色的,直立菌丝的.顶端有扫帚状的结构。

  在用针挑取青霉时,除了注意挑选颜色外,不要挑得过多,以免聚集成堆不利于观察,在剥离展开时要顺着菌丝生长的方向,否则破坏了菌丝影响观察的整体效果。

  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青霉的结构图,认识青霉的结构。

  青霉的菌体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菌丝构成。每个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青霉细胞内也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分析与结论:

  1 酵母菌细胞和青霉的细胞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点?

  2 真菌的主要特征。

  实验结束,学生对实验器材进行整理、清洗、摆放等。

  课堂小结

  观察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结构,概括真菌的结构: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用孢子繁殖。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酵母菌和霉菌教学设计2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

  (l)通过学习使学生识记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的特点,知道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学会观察酵母菌、青霉或曲霉(认识酵母菌的形态结构和出芽生殖,认识霉菌的形态结构和孢子)。

  2.能力方面

  通过观察酵母菌、霉菌,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命现象的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3.思想情感方面

  (1)通过观察酵母菌、霉菌,培养学生热爱生命、乐于探索生命奥秘的探索精神。

  (2)通过学习本节知识,使学生初步形成生物学的基本观点,能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生命世界。

  重点难点

  1.酵母菌在生活中的应用为本节教学的重点之一,因为它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初中学生很容易产生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的情感。

  2.观察酵母菌和霉菌是本节教学的另一个重点,因为通过本实验过程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生命、探索生命奥秘的思想情感,还可以给学生创造互相学习、协作共进的机会。

  3.酵母菌获得能量的方式是本节课的难点,因为酵母菌分解葡萄糖的过程是化学变化过程,由于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知识,所以理解起来有难度。

  教具准备

  酵母菌培养液,培养好的青霉和曲霉,显微镜,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吸管,镊子,稀释的碘液,吸水纸,放大镜,纱布。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设计思路

  利用实物激发兴趣导出主题

  →

  学生实验、观察实物、培养能力,强化知识

  →

  利用实验,使学生识记酵母菌、霉菌的形态结构和生活特点

  →

  分组讨论、代表发言、理解总结

  2.教学过程说明:

  (1)本节课所涉及到的“真菌”一词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课上自带面包,然后开门见山:面包、馒头为什么暄软多孔?直接引出主题。这样,更贴近生活,对本节内容产生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关于酵母菌部分的教学,最好结合实验同步进行,因为酵母菌个体微小,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教师可以拟定观察提纲,让学生有针对性地仔细观察,避免盲目性,边观察边纪录,提高学习效率。观察提纲要依据教材内容,可适当调整,要科学、具体,形式不限,起到指导观察的作用。如:

  ①你找到酵母菌了吗?确认吗?它与气泡有何不同?。

  ②酵母菌的形状。

  ③酵母菌的颜色(染色前)。

  ④你看到酵母菌的哪些结构?

  ⑤你能绘出一个酵母菌的结构图吗?请绘出来,并注明各部分的名称。

  ⑥酵母菌含叶绿素吗?

  ⑦你观察到这种形状(带有芽体的酵母菌)的酵母菌了吗?。

  酵母菌出芽生殖的芽,与绿色开花植物的芽不是一个概念,教师应明确地指出,酵母菌细胞上长出的突起,比母细胞小得多,好像母细胞上的一个芽体,所以叫做芽。

  酵母菌的营养方式,学生不太容易理解,教师可以设计两个小实验来解决这一难点,如:

  <实验1>:教师在培养酵母菌培养液时,分别放在敞口的广口瓶和盖严的广口瓶中,课上让学生比较、区别(后者可嗅到酒香味)。

  <实验2>:取盛有质量分数为5%蔗糖溶液的三角烧瓶两只,其中一只投入一小块新鲜酵母或发面、葡萄糖等,另一支摇晃后塞好瓶塞,都置于温暖处,一日后取出。或者取三角烧瓶两只,一只放入加有酵母的玉米粉湿面团,另一只仅放入玉米粉湿面团,都塞好瓶塞,皆置于20℃处,一日后取出。演示时先将有酵母的瓶塞换上带导管的'瓶塞(注意速度要快),导管一端插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顿时冒出气泡,石灰水不久变混浊,而对照的一瓶也按上述方法重复实验,则石灰水无变化。

  通过这两个演示实验说明酵母菌有氧无氧都能生活。无氧时产生部分酒精。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再启发学生分析总结面包、馒头暄软多孔的原因。

  关于孢子生殖部分,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图片分析,不难理解。

  在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时,由于酵母菌是无色的、较透明的,所以要将显微镜的光线调得暗一些,视野太亮不易观察。待用稀释的碘液染色后,再将显微镜调得亮一些,这样,就便于观察了。

  (3)关于霉菌部分的教学,可以这样引入:青霉素治疗某些病的效果很好,你知道它的来历吗?它是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的,在20世纪40年代初被称为灵丹妙药,价格比黄金还贵,它就是从霉菌中提取出来的。

  霉菌的教学最好与实验课结合起来(把实验拆开分别加在理论内容中),采用边观察、边讲解、边讨论的方式。要说明,青霉和曲霉所呈现出的不同颜色,都是孢子的颜色造成的,它们的菌丝不含叶绿体,都是无色的,在指导实验时最好强调让学生分清青霉和曲霉成熟孢子的颜色。

  关于观察青霉和曲霉的实验,教师可组织部分学生,如课外活动小组成员或实验小组组长都可以,在课外提前培养出霉菌,以备课上使用。这对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有很大的作用。培养霉菌的操作方法比较简单,可以让学生亲自做,取潮湿橘皮或半腐烂的一小块苹果或一小块新鲜馒头,置于培养皿或小碟里,上面扣上一个玻璃杯,放在阴暗、潮湿、温暖(约20℃左右)的地方。几天以后,橘皮、苹果或馒头上便长出各种霉菌来。为了保证学生真正看清楚青霉的无色分枝的菌丝以及生长在菌丝上面成串的分生孢子,教师要指导学生,取材时必须挑取少量的、颜色很浅的绿色部分做装片(如果挑取颜色较深的部分,在视野里看到的只是大量绿色的青霉孢子;如果是挑取白色部分,在视野里看到的只是大量无色的菌丝)。这样,在视野里既能看到无色的分枝的青霉菌丝,又能看到生长在菌丝顶端的成串的绿色孢子。为了实验效果更好一些,可以在上述培养的基础上进行第二次人工接种培养(挑取第一次培养的青霉或曲霉,接种在橘皮上进行再次培养)。进行第二次人工接种培养的青霉或曲霉,不仅比较纯净,而且生长得很快,两日后可以供观察使用。

  当材料准备好以后,教师起草拟定观察提纲,也可以组织学生在学习酵母菌的基础上自拟观察提纲,提纲要有利于霉菌和酵母菌的比较,主要提出二者的区别来。如:酵母菌是单细胞的,青霉和曲霉呢?为什么?

  在用针挑取青霉或曲霉时,除了注意挑选颜色外,不要挑得过多,以免聚集成堆不利于观察,在剥离展开时要顺着菌丝生长的方向,否则破坏了菌丝影响观察的整体效果。

  在观察结束时,教师把内容引到霉菌与人类的关系上来,指导学生从有益、有害两方面认识霉菌,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板书设计

  第二章真菌

  第一节酵母菌和霉菌

  一、酵母菌

  观察酵母菌

  目的要求:认识酵母菌的形态结构和出芽生殖。

  材料用具:酵母菌培养液,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管,镊子,稀释的碘液,放大镜,吸水纸等。

  方法步骤:a.制片,观察形态和颜色;

  b.染色,观察结构;

  c.绘图。

  1.形态:无色、卵形单细胞个体。

  2.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

  3.营养方式:腐生生活。

  有氧分解

  酵母菌————→葡萄糖—→二氧化碳十水十能量

  无氧分解

  酵母菌————→葡萄糖—→二氧化碳十酒精十能量

  4.生殖方式:出芽生殖和孢子生殖。

  二、霉菌

  观察霉菌

  目的要求:认识青霉和曲霉的形态结构和孢子。

  材料用具:培养好的青霉和曲霉等。

  方法步骤:a.用放大镜观察形态和颜色;b.制片,观察。

  1.形态:由菌丝组成,多细胞。

  2.营养方式:靠营养菌丝进行腐生生活。

  3.生殖方式:孢子生殖。

  青霉:直立菌丝顶端呈扫帚状,孢子绿色。

  曲霉:直立菌丝顶端呈现球状,孢子黄色、橙红色或黑色

  4.与人类的关系:

  有益方面:提取青霉素、制酒等。

  有害方面:某些种类黄曲霉能使人、畜致癌。

  三、匍枝根霉与酿造江米酒等甜酒有关。

【酵母菌和霉菌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初中生物酵母菌教案设计06-22

比和比例教学设计03-06

大树和小草教学设计06-25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07-03

《古诗和新诗》教学设计06-23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07-04

蚂蚁和蝈蝈教学设计07-04

我和企鹅教学设计06-28

将相和教学设计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