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雷雨的语文评课稿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评课稿编写工作,评课有利于帮助和指导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形成教学风格,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评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雷雨的语文评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雷雨的语文评课稿1
李老师执教的《雷雨》一课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内容。课文描述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界的景象变化。李老师在教学《雷雨 》时上的是第一课时,即识字教学。
首先,通过一则谜语引入新课的学习,接着出示学习目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画下来。初读课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李老师重点进行识字教学。在指导学生对字、词、句的研读非常到位。比如,在指导“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一句时,李老师借用学生的问题“为什么用垂下来,而不用挂下来”让学生换词理解,加深体验,体会中华文字的精妙。并让学生联想哪些东西可以用“垂下来”。而且在对垂字讲解方法时利用分一分的方法来进行,这点非常好。在理解“杂乱”时,自己通过摆放较乱的作业本让学生很生动地记住了这个词。学生在从字到词到句的理解中读得更有味道、更有感情。也让人感到老师对教材的'深刻把握和灵活处理教材的功夫。
其次,老师重视对学生的写字教育。李老师通过让学生从形和意的结合理解来记忆,还让学生通过观察来记忆、分析字形,通过书空来记忆笔画和笔顺,在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时要求学生姿势和笔顺正确。这样的训练,既让学生学会了写字,还让学生形成了良好的书写习惯。
最后,在处理完识字教学后,让学生想想哪些自然段写得是
雷雨前,哪些是雷雨中,哪些是雷雨后。整堂课的设计紧密,环环相扣。不足之处在于:学生交流讨论的时间太少,引导不够。
雷雨的语文评课稿2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的学习重点之一。汪老师在教学中设计了“朗读带生字的句子”这一环节,接着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学法指导及时引导学生正确的方法,特别是小组合作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及表现自我的欲望,确保了学习的高效,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汪老师在教学《雷雨》一课时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积累运用语言,让学生通过对关键语句的朗读,借助多媒体展示图片,启发学生与现实生活经验相结合,处处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逐步加深理解和体会,有所感悟和思考,同时又十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教学,思路清晰形象。特别是第八自然段的'自主学习,教师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按前面的方法学习,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汪老师还注重了说话训练,她利用课本资源,教会学生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例如:运用课堂生成文本拓展进行说话练习,使学生的说话能力得以提高。
这堂课很好地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汪老师自觉融入自主性课堂的实践中,学生始终被放在学习主体的位置,在教师营造的课文情境中主动积极地朗读、体验、
感悟,学有所乐,学有所得。
在赞赏之余,我想对汪老师提一点建议:在教学中,老师忽视了写字教学,特别是要指导学生写好“垂”这个生字,让他们掌握写法,并注意书写的姿势。这样处理,使教
学与写字教学结合起来,才能相得益彰,教得活,教底扎实。
雷雨的语文评课稿3
雷雨是夏日的精灵,是人们身边熟悉的一种自然景象。《雷雨》一课,用精练的文字,精美的插图,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瑰丽景象。夏日炎炎,一阵雷雨,为人们送来一阵清凉,迎来清新的空气,美丽的彩虹高挂天空,蛙声阵阵,淘气的孩子光着小脚丫,乐呵呵地在水中嬉戏。雷雨为孩子们的生活增添多少乐趣啊!本节课,薛老师巧妙地运用多媒体,结合课本资源,创设了生动、形象、的课文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细细品味,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现就本课设计中的几个精彩之处,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导入时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快!
雨是孩子们司空见惯的一种自然现象。老师直接和孩子们聊起了雨精灵,各种雨,再引出雷雨,一下子如话家常般拉进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为深入学文做了极好的铺垫。
二、课件丰富多彩,紧扣文本,好!
为了使学生整体感知全文,本课的多媒体课件,显现课文情境的一幅幅生动逼真的画面,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的变化。黑沉沉的乌云、轰隆隆的雷声和哗啦啦的下雨声,以及鲜艳夺目的雨
后花朵图,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感受颇深,既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器官,也促发了形象思维活动的展开,从而,激起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起到有效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作用
三、品词析句,训练多样,妙!
学生初步读文后,引导抓住重点词句品悟,通过画一画,读一读,换一换,品味文字的精粹之处,如理解句子:“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师结合平时学生的个人感受,结合课件,深入体会。并引导学生品词析句:“黑沉沉”写出了乌云怎么样的变化,做个动作理解“压”的意思,并说明当时的云层怎么样?黑沉沉的乌云向你直压过来,你有什么感受?在引导学生理解 “垂”这个较抽象、难理解的动词时,师课件演示和动作表演蜘蛛垂下来的动作,将抽象变为直观,学生很容易理解。理解“叶子一动也不动,蝉一声也不叫”一句时,通过对比,很快让学生理解了本句描写的精妙之处。此外,本课结合课文内容,设计了很多词句说话训练,充分体现了新课标提出的阅读教学要注重感悟、积累和运用这一教学理念。
四、朗读表演,拓展升华,精!
结合课文内容,朗读,指名表演,有效地再现课文内容,领悟课文意境,学生们兴趣盎然。最后,来了个总结拓展,延伸到课外,使学生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这里,提出自己的几点小建议,和大家商榷一下:朗读形式可再多样化些,朗读的要求可再明确点,指导要更到位些,如指导“哗,哗,哗”,表明雨下得急,下得大,应强调要读得重一点,停顿短一点。“渐渐地、渐渐地”,表明雷雨由大到小、由急到缓有一段时间,要读得稍慢一些。三处的“越来越”有一个变化,并逐渐呈现天气变化的快,读得语速可加快,才能读出感情,读出味道。课堂中应保持在寻美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审美的情趣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欲望。另外,让学生上台板书,不但浪费孩子们的学习时间,而且效果不佳,不如让全班学生交流后,师板书,可能会更好些!再者,表演时,表演外的其他学生注意力均被台上的表演所吸引,所以不建议让台下学生边读边看,一心二用,可让学生用心观察表演,当小导演结合课文内容点评,效果可能会更好。
【雷雨的语文评课稿】相关文章:
雷雨的语文评课稿01-17
《雷雨》的小学语文评课稿06-24
小学语文《雷雨》评课稿(精选)11-24
小学语文《雷雨》评课稿09-25
雷雨评课稿06-01
《雷雨》评课稿03-03
雷雨评课稿03-04
雷雨评课稿范文06-24
《雷雨》评课稿集锦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