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时间:2024-03-19 11:18:30 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数学《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试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3页“圆的认识一”。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都相等、直径都相等”,体会圆的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2、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3、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1、圆的特征。

  2、画圆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1、三角尺、直尺、圆规。

  2、教学课件。

  【教学设计】

  一、观察思考。

  1、欣赏生活中的圆:棋子、桌面、钟面、车轮、中国结。

  2、观察这些图形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有什么不同?

  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面是圆形?

  做套圈游戏,哪种方式更公平?

  二、画一画。

  你能想办法画一个圆吗?

  用手比划着画圆。

  用一根线和一支笔画圆。

  用圆规画圆。

  2、教学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三、认一认。

  学生用圆规画一个圆。

  讨论:圆规的“尖”、圆规张开的两脚之间的长度所起的作用。

  告诉学生半径和圆心。

  四、画一画、想一想。

  要求学生画一个任意大小的圆,并画出它的半径和直径。

  观察比较得知:圆有无数条直径,无数条半径。

  在同一个圆内直径都相等,半径都相等。

  以点A为圆心,要求学生以A为圆心画两个大小不同的圆。

  画两个半径都是2厘米的圆。

  五、讨论。

  圆的位置与什么有关系?

  圆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使学生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建立正确的圆的表象。

  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会圆的本质特征。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圆的本质特征。

  让学生认识到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圆的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六、观察与思考。

  1、播放课件。

  动物王国自行车比赛。分别有圆形、椭圆形、正方形的车轮。

  思考:车轮为什么是圆形?

  操作:

  用硬纸板分别剪一个圆形、正方形、椭圆形。

  小组合作描出运动轨迹。

  七、练一练。

  课本练一练题目。

  八、全课小结。

  【教学反思】

  圆的认识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学生很快能找到圆的主要特征,而且能从本节课里掌握圆的特征,掌握圆各部分的名称,以及直径半径等之间的关系。

  小学数学《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制小学五年级下册P93-94例1-例3及P94练一练、练习十七第1、2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发现同一圆内半径、直径的特征及关系,学会用圆规画圆。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进一步提高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自主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数学知识解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1、学会用圆规画圆。

  2、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归纳圆的特征。

  教具准备:

  自制多媒体课件、圆规、直尺。

  学具准备:

  1个圆形物体、圆规、白纸、直尺、图钉、线、2个大小不同的圆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初步感知圆的特征

  1、找一找(多媒体出示平面图形)

  师:同学们,这些平面图形大家还认识吗?在这些平面图形中,有一个图形与众不同,你能把它找出来吗?为什么?(学生说出弯曲的后多媒体演示)

  2、看一看

  师:古希腊有一位数学家曾经说过,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下面请你欣赏。(多媒体出示教材97页的你知道吗图片:自然现象、工艺品和建筑物、运动现象、生活用品)

  2、 说一说

  美不美啊?圆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请你说说哪些地方还能看到圆。(学生举例)今天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进一步的认识圆(板书课题)

  二、实践操作,探索圆的特征

  1、画圆:同学们,圆这样美,想不想把它画下来?

  师:请你借助老师提供的工具画一个圆。(小组合作)

  反馈:你是怎样画的?(学生回答后多媒体随即动画演示)。

  (1)借助圆形实物画:你是这样画的吗?还有不同的画法吗?

  (2)借助图钉和线段画:你是怎样画的?

  (3)借助圆规画:你是怎样画的?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用不同的方法画了圆,但是通常我们会借助圆规来画圆。请拿出圆规。师简单介绍:圆规有2只脚,一只脚是针尖,另一只脚是用来画圆的笔,两脚可以随意叉开。那怎样用圆规画圆呢?谁能说一说?(然后老师边示范边讲解)

  (4)请你用圆规画一个圆

  2、体验:在画圆的过程中,你觉得圆是怎样的一个平面图形?

  3、认识圆心、半径、直径

  (1)结合圆规画的圆(屏幕),师介绍圆心、半径、直径的`概念。并分别用字母表示。

  半径有什么特点?直径呢?

  (2)学生在自己的圆上画一条半径和直径,并分别用字母表示圆心、半径、直径。

  看一看、比一比: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和半径的长度(同样长)

  (3)画一个半径是2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多少)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圆心、半径、直径。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圆的特征。

  4、探索圆的特征

  (1)小组合作探索

  出示例3:在圆形小纸片上画一画、量一量、比一比、折一折,思考下列问题。

  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

  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呢?

  同一个圆的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

  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它有几条对称轴?

  (2)交流

  (3)电脑演示,加深理解。 (多媒体将学生验证的圆的特征运用了旋转、重合等手段,进行动态演示)这些都是圆的特征。多媒体出示::所有的直径都相等,所有的半径都相等,d=2r,R=d/2)

  通过验证,你们发现的这些圆的特征正确吗?

  质疑:那老师的圆的半径和你的圆的半径相等吗?(强调:在同一个圆内)

  (4)学生概括,总结特征。谁能把圆的特征用自己的语言来归纳概括一下。

  三、巩固练习(多媒体出示)

  1、练一练第1题(指名说一说,说出理由)

  多媒体出示

  2、练习十七第1题:多媒体出示,学生口答

  3、判断题(指名说一说,说出理由)

  (1)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

  (2)圆有无数条半径

  (3)通过圆心的线段是直径

  (4)画直径4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4厘米

  (5)半径2厘米的圆比直径3厘米的圆小。

  4、练习十七第2题

  四、实际应用

  1、体育老师要画一个半径是3米的圆,怎么办?(商量商量,帮老师出出点子)学生交流后看动画演示,说明和圆规画圆的道理是一样的。(固定点就是圆心,绳子长就是半径)

  2、师:同学们,圆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美,还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所以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设计成了圆形,比如:车轮为什么要设计成圆形,车轴应装在哪里?(学生讨论)

  (多媒体播放车轮是圆形的行进动画)

  附板书:

  圆的认识

  画圆:两脚叉开、针尖固定、旋转成圆

  (圆形图)

  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直径的长度等于半径的2倍。

  小学数学《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组织学生通过画一画、折一折、观察体验圆的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理解在同一个圆内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能力目标:让学生了解、掌握画圆的多种方法,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德育目标:让学生养成在交流、合作中获得新知的习惯。

  教学重点:探索出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及关系。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圆的特征。

  教具准备:硬币、线绳、图钉、铅笔头、圆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运动会吗?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场紧张而又激烈的塞车运动。看,它们已经来到了起跑线上,一号、二号、三号谁将会成为最后的冠军,请同学们大胆预测。

  师:让我们把掌声献给冠军,送给一号车手。同学们预测的很好,那么一号的赛车为什么成为了最后的冠军呢?

  生:因为一号的赛车,轮子是圆的。

  师:其它的车手为什么会比一号的赛车慢呢?

  生:因为它们的轮子是方形,是三角形,有棱有角的。

  2、联系生活、举例说明

  师:你在生活中,哪些物体上还有圆?指名学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含有圆的物体。

  师:圆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汽车作为现代工业化的产物,正是因为装上了圆形的轮子,不仅极大的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出行,也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效率;家庭用的圆形套装餐具,满足我们审美需求的同时,也更让我们味口大开,看来圆在我们的生活中的确很重要。下面就让我们对圆作更进一步的认识吧!揭示课题:圆的认识

  二、自主探索,初步体验:

  1、第一次自主探索画一画。

  师:你能创造出一个任意大小的圆吗?

  生:能。

  师:同学们真有自信,下面就请同学们前后四人小组为单位,可以利用学具袋中老师给大家准备的工具,也可以自己想办法去创造圆,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想到的方法最多?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分工创造圆。

  生:进行小组反馈。

  教师注意将各种方法进行概括分类,学生可能会出现的答案有①利用硬币或其它圆形轮廓描圆;②利用图钉和线画圆;③用圆规画圆;④用圆形物体用力在纸上压印圆;⑤线一头系上重物旋转形成圆……

  师:这么多的方法都能创造出圆,那么这些方法有什么缺点吗?

  学生说一说各种画法的缺陷:(

  1、利用圆形轮廓描和印圆,方便但圆的大小固定。

  2、线画圆,比较麻烦但可以画很小的圆也可以画很大的圆。

  3、旋转形成圆不能留下痕迹。

  4、圆规画圆,方便且一定大小的圆都能画)

  师:那你认为这么多方法中用什么画圆最科学最方便?

  生:用圆规画圆最方便。

  2、第二次尝试画一画-----用圆规画圆。

  师:那请同学们用圆规自已尝试画一个圆。

  没有画成功的同学把图案展示,我们愿意帮助你寻找原因。

  生:(

  1、画移位的,

  2、重新画又找不到位置的,)如:问为什么会移位,为什么会找不到原来的位置?

  学生回答问题的原因,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所以画圆的时候要先确定位置,点上一点,把钢针戳在点上,用手捏住圆规的头,岔开圆规两脚的开口,将圆规略微倾斜一点,旋转一周,一个圆就画好了。请大家也一起试试看。(板书:定点、定长、旋转一周)

  师:学生根据老师的`讲解独立画圆。

  师:大家画的圆的位置都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为什么会不一样?

  生:因为刚针戳的位置不一样,(或点的位置不一样)

  师:看来这个点能决定圆的位置,(板书:能决定圆的位置)

  师:请同桌再互相比较一下你们刚才画的圆大小完全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为什么会不一样?

  生:因为我们圆规的开口大小不一样。

  生:圆规的两脚开得越大,所画的圆也就越大,圆规两脚间的距离能决定圆的大小。(师板书:能决定圆的大小)

  师:那请同学们把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定为3厘米,来画一个圆,并用剪刀将你所画的圆剪下来。

  三、认识圆各部分名称及探究其特征:

  ①学生跟老师一起操作:把圆对折、打开,换个方向,再对折,再打开…这样反复几次。(也可进行一下小竞赛,看谁折得快、折得好。)

  提问:折过若干次后,你发现什么?(在圆内出现了许多折痕。)

  师: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折痕总在圆的什么地方相交?(圆中心一点)

  教师指出:我们把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贴出纸圆,点出圆心,并板书:圆心)

  师:圆心一般用字母o来表示。(板书:o)

  教师领学生读字母“o”,说明“o”的写法,让学生在自己的圆里标出圆心并用字母“o”来表示。

  游戏过渡:下面让我们放松一下,玩一个“食指点圆”的游戏,游戏规则:教师说出圆的位置(圆外、圆心、圆内、圆上)让学生用食指来点,看谁点的快,点的准。尤其强调“圆上”的概念,指圆的边缘上。

  ②师:强调之后,让学生说圆上有多少个点?(无数个)现在请同学们用尺子量一量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看一看,可以发现什么?

  通过测量引导学生发现: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教师指出:我们把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教师在圆内画出一条半径,并板书:半径)

  提问:谁能说一说什么样的线段叫做半径?

  教师说明:半径一般用字母r来表示。(板书:r)

  教师领学生读“r”,强调“r”的写法,让学生在自己圆里画出一条半径并用字母r来表示。

  学生做完后,教师提问: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出多少条半径?所有的半径长度都相等吗?

  启发学生说出: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的半径长度都相等。(并板书)。

  ③同学们接着观察,刚才我们把圆对折时,每条折痕都从圆的什么地方通过?两端都在圆的什么地方?(每条折痕都通过圆心,两端都在圆上。)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我们把这样的线段叫做直径。(在圆内画出一条直径,并板书:直径)

  提问:谁能说一说,什么样的线段叫做直径?

  启发学生说出:通过圆心并且两段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教师说明:直径一般用字母“d”来表示。(板书:d)

  教师领学生读“d”,强调"d"的写法,让学生在自己的圆里画出一条直径,并用字母“d”来表示。

  学生做完后,教师提问: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出多少条直径?自己用尺子量一量同一个圆里的的几条直径,看一看可以发现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的直线的长度都相等。

  ④练习:出示课件请观察下图中哪些直径,哪些是半径。哪些不是,为什么?

  ⑤小结与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也都相等。那么,在同一个圆里,直径与半径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组织学生讨论)

  引导学生得出: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

  师:如何用字母表示这种关系?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d=2rr=d/2。

  师:这就是说,在同一个圆里,知道了半径的长度,乘以2就可以求出直径的长度;知道了直径的长度,乘以1/2就可以求出半径的长度。(组织学生说半径或直径的长度,让其他学生说直径或半径的长度,然后组内互说互评。)

  ⑥练习:出示课件填表。

  ⑦巩固练习:出示判断题。

  四、转回课前问题:

  为什么车轮做成圆形的能得冠军呢?

  (让学生结合今天所学知识解决此题。)

  五、课后作业:

  用今天所学知识画出各种大小、不同颜色的圆,组合出一幅美丽的图画。

  六、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

  圆心O ——能决定圆的位置(定点)

  半径r

  ——能决定圆的大小(定长)

  直径d

  同圆半径

  无数条且长度相等

  (等圆)直径

  d=2r或r=d=

  小学数学《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4

  一、教材说明;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十一册《圆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

  2、会用字母表示圆心、半径、直径;理解并掌握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3、能正确熟练地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操作步骤。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究、自主发现、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

  (1)学生活动(边玩边观察)。

  ①球、球相碰玩具表演。②线系小球旋转玩具表演。

  [教师要求学生将观察到的形状告诉大家,学生异口同声回答:圆形。这里,教师采用学生感兴趣的'玩具表演活动,既直观形象,又易于发现,进而抽象出“圆”。学生从“玩”入手,不知不觉进入学习状态。学习兴趣浓厚,乐于参与,利于学习。]

  (2)师生对话(学生可相互讨论后回答)。

  教师:日常生活中或周围的物体上哪里有圆?

  学生:在钟面、圆桌、人民币硬币上……都有圆。

  教师:请同学们用手摸一摸,体会一下有什么感觉?

  学生用眼看一看、用手摸一摸,感觉:……闭封的、弯曲的。

  教师(多媒体演示:圆形物体→圆):这(指圆)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以前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共同特征,都是由线段围成的直线图形。而我们现在看到的(指圆)这种图形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

  教师(鼓励表扬学生):对,这个图形就是圆,你能说说什么是圆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这时,教师请同学们把眼睛闭上,在脑子里想圆的形状,睁开眼睛再看一看,再闭上眼睛想一想,能否记住它。)

  教师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并请学生回答:你还想认识圆的什么?学生说:还想认识圆的圆心、直径、半径……

  [这里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互动,形象感知、抽象概括,帮助学生正确建立“圆”的概念。]

  2、探索新知。

  (1)探究——圆心

  ① 徒手画圆。

  教师请两个学生一同在黑板上徒手画圆,然后请同学们评一评(3个人)谁画的圆好呢?……师生认为用工具画圆才能画得好。[师生共同表演、平等相待、大家评说、其乐融融。]

  ②用工具画圆。

  教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工具画圆。学生画圆:a.用圆规画圆;b.用圆形物体画圆。[画圆方法任学生自选,既体现因人而宜、因材施教,又体现尊重学生(个性)、教学民主。]

  ③找圆心。

  学生动手剪一剪、折一折,再议一议、找一找……自我探索发现圆的“圆心”。[教师放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探索,在探索中发现新知,培养探究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圆中心的一点叫做圆心,圆心用字母“O”表示。(学生在圆形纸片上点出圆心,标出字母。)

  ④游戏趣味题。

  在操场上,体育老师在地上画了一个大圆,给同学们做游戏。老师说,不管你站在什么位置,都会派上用场。你喜欢站在什么位置呢?请你点出来。

  [教师请学生边点边说明这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同时给予评说。如学生点到“圆心”,师评说:“你很有雄心,喜欢别人围着你转,将来必成大器。”如学生点到“圆内”,师评说:“你比较守规矩,喜欢在一定的范围内活动,将来不容易犯错误。”如学生点到“圆上”,师评说:“你做事很有规律,能够遵循原则,同时与‘上司’相处喜欢保持一定距离。”如学生点到“圆外”,师评说:“你很了不起,思维活跃,思路开阔,做事不愿受条条框框的束缚,喜欢创新,有开拓精神,将来定会大有作为。”……这样教学,生动有趣,其乐无穷,激励性强,学生乐学,学得轻松愉快、积极主动。学生对圆、圆心、圆内、圆上、圆外等基本概念能够有深刻的理解。]

  (2)探究——圆的直径、半径及其关系。

  教师:你还想知道什么?

  学生:还想知道圆的直径、半径,直径与半径之间有什么关系?……

  小学数学《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5

  第一课时:

  圆的认识

  教学内容:

  科书第85~87页例1、例2,以及随后的“练一练”,练习十三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画图、讨论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基本特征,知道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的含义;会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能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游戏:摸图形。

  出示装有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圆形纸片的袋子。

  提出要求: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袋子,里面装有很多平面图形。请一位同学把它们依次摸出来,其他同学一起说出图形的名称。

  2.出示学生摸出的圆形纸片,指出:这是一个圆形纸片(板书:圆)。圆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三角形、长方形等多边形相比有什么不同?它有哪些有趣的特征?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些问题。

  板书:圆的认识。

  二、教学例l

  1.提问:你在生活中见过圆吗?举例说一说。

  学生交流时,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如果学生说的圆形物体就在身边,可以让他们指一指物体上的圆;第二,课前要准备一些典型的、大小不同的圆形物体或图片,当学生说到这些物体时,可及时呈现出来;第三,如果学生把球当成了圆,可以通过比较让他们知道球是立体图形,而圆是平面图形。

  2.追问:说了这么多的圆,看了这么多的圆,大家想不想动手画一个圆呢?先动脑筋想一想,再用手头的工具动手画一画。

  3.学生独立画圆。组织交流时,可结合教材所列的画法,有针对性地介绍一些典型画法。如果有学生想到了用圆规画圆,不要急于让他们说出具体的操作过程。

  4.启发思考:圆和以前学过的三角形、长方形等多边形相比有什么不同?

  在交流中相机明确:以前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而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

  5.介绍圆规:刚才,我们用不同的方法画出了圆,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通常我们会借助一个专门工具来画圆,这个工具就是圆规。圆规有两只脚,一只脚是针尖,另一只脚上装着用来画圆的笔,两只脚可随意叉开。

  6.提出要求:你能试着用圆规画出一个圆吗?

  进一步要求:边画边想,用圆规画圆一般分为哪几个步骤?需要注意些什么?

  7.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画圆的过程,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画圆,适时板书:两脚叉开。固定针尖。旋转成圆。

  引导反思:你认为画圆时应注意些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有针尖的一只脚要固定在一点;旋转圆规时两脚间的距离必须保持不变。

  8.组织练习:请大家把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统一确定为4厘米,按上述步骤再画一个圆,在小组里比一比,谁画得好。

  9.介绍圆心、半径和直径。

  结合介绍在图中画出相应的线段,标出相应的字母,提醒学生注意每个字母的写法。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画圆的过程,说说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并在自己所画的圆中标出圆心、画一条半径和一条直径,并分别用字母表示。

  (1)圆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画圆时圆的大小是由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决定的。

  (2)指名在黑板上的圆中表示出两脚的'距离。

  教师总结并板书: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就是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作半径,用字母r表示。

  (3)教师画出直径,说说这条线段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板书: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作直径,用字母d表示。

  10.探究圆的特征。

  (1)出示例2的问题。

  (2)学生在小组里操作、讨论,形成结论。教师巡视。

  (3)小组,教师板书

  ①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有无数条,直径有无数条。

  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③同一个圆中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

  ④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

  (4)说说你是怎么得出每一条结论的,指名验证。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l)出示三个图形。

  (2)指名说说各圆的半径和直径。

  (3)评议:为什么其他的线段不是半径或直径?

  2.完成“练~练’’第2题。

  (1)学生独立画圆,并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2)指名说说画圆的过程。

  3.完成练习十三第1题。

  (l)学生独立填表。

  (2)指名说说思考过程。

  4.完成练习十三第5题。

  (l)学生独立操作后,在小组里交流。

  (2)集体汇报交流。

  5.作业:练习十三第2、3、6题。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教师点评。

  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

  ①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有无数条,直径有无数条。

  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③同一个圆中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

  ④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

  小学数学《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6

  设计说明

  圆的认识是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扩展。由直线发展到曲线,是知识的一个升华,一个质的飞跃,对新接触圆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本教学设计遵循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具体突出以下两点:

  1.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

  实践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之一,它能加深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操作机会,学生通过摸一摸、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等活动,获取圆的有关知识,掌握圆的基本特征,实现自主学习。

  2.在合作交流中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

  学生积累的知识、经验及个性差异会导致对知识理解的侧重点不同,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能够使学生实现优势互补,从而实现知识的建构。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重视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发现圆的基本特征,以及同一个圆中直径与半径之间的关系。在不断地交流、讨论、探究中明确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这样的设计能让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各种平面图形卡片 圆规

  学生准备 圆形实物 平面图形卡片 圆规 直尺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圆)关于圆,同学们一定不会感到陌生,请你们想一想,生活中你们在哪里见到过圆?(生自由回答)

  师: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课件出示教材57页主题图)

  师:圆把我们的世界点缀得如此美丽、神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探寻其中的奥秘,好吗?(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到身边各种圆形图案带来了美的享受,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自然而然地引出课题,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圆的欲望。

  ⊙探究感悟,掌握特征

  1.直观感受圆的曲线特征。

  师: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发了一个布袋,里面放了一些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卡片,闭上眼睛,你能很快摸出圆吗?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内的成员说一说。

  活动后汇报:你为什么一下就能说出摸到的是不是圆?圆和我们学过的其他的平面图形有什么区别?

  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

  师:请同学们再次闭上眼睛摸一摸圆的边,想象一下圆的形状。

  设计意图:通过摸圆的活动让学生认识圆,通过想象、验证、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初步感知圆的基本特征。

  2.交流反馈,形成概念。

  (1)自学画圆。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认识了圆,那么,想不想把它画出来呢?

  老师引导学生每四人一组尝试画圆,看谁的方法多。

  (学生用手画,借助圆形物体画,用圆规画……)

  (2)尝试用圆规画圆。

  学生操作,每个学生用圆规在白纸上画一个圆。

  学生完成后,教师让学生每四人一组,把四个人画的圆放在一起,相互欣赏。

  师:欣赏完刚才四个同学画的圆以后,你们发现四个人的作品有什么不一样吗?

  (四个圆的大小不一样,画在纸上的位置也不一样)

  师小结: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不能改变,有针尖的一脚不能移动,旋转时要把重心放在有针尖的一脚上。

  (学生练习用圆规画圆)

  3.探索圆心。

  (1)明确圆心:老师示范画一个完整的圆,然后对照圆讲解:用圆规画圆时,针尖所在的点叫做圆心。

  (2)开展活动: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圆形学具,上下对折、打开,出现一条折痕;左右对折、打开,又出现一条折痕;换个方向再对折、打开,如此做几次,你们发现了什么?

  (这几条折痕相交于一点)

  师:这几条折痕相交的这一点在圆的中心,圆中心的这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引导学生在学具圆上标注圆心。

  (3)明确作用:同学们刚才画的圆的位置不一样,你们认为这是由什么决定的?

  同桌之间讨论后汇报。

《小学数学《圆的认识》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小学数学《圆的认识》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01-06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02-24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03-17

小学数学圆的认识教学课件06-25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集合】12-19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优秀12-23

小学数学认识圆课件06-25

小学数学圆的认识课件06-24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15篇04-02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15篇02-16

小学数学《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试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3页“圆的认识一”。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都相等、直径都相等”,体会圆的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2、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3、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1、圆的特征。

  2、画圆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1、三角尺、直尺、圆规。

  2、教学课件。

  【教学设计】

  一、观察思考。

  1、欣赏生活中的圆:棋子、桌面、钟面、车轮、中国结。

  2、观察这些图形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有什么不同?

  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面是圆形?

  做套圈游戏,哪种方式更公平?

  二、画一画。

  你能想办法画一个圆吗?

  用手比划着画圆。

  用一根线和一支笔画圆。

  用圆规画圆。

  2、教学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三、认一认。

  学生用圆规画一个圆。

  讨论:圆规的“尖”、圆规张开的两脚之间的长度所起的作用。

  告诉学生半径和圆心。

  四、画一画、想一想。

  要求学生画一个任意大小的圆,并画出它的半径和直径。

  观察比较得知:圆有无数条直径,无数条半径。

  在同一个圆内直径都相等,半径都相等。

  以点A为圆心,要求学生以A为圆心画两个大小不同的圆。

  画两个半径都是2厘米的圆。

  五、讨论。

  圆的位置与什么有关系?

  圆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使学生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建立正确的圆的表象。

  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会圆的本质特征。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圆的本质特征。

  让学生认识到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圆的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六、观察与思考。

  1、播放课件。

  动物王国自行车比赛。分别有圆形、椭圆形、正方形的车轮。

  思考:车轮为什么是圆形?

  操作:

  用硬纸板分别剪一个圆形、正方形、椭圆形。

  小组合作描出运动轨迹。

  七、练一练。

  课本练一练题目。

  八、全课小结。

  【教学反思】

  圆的认识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学生很快能找到圆的主要特征,而且能从本节课里掌握圆的特征,掌握圆各部分的名称,以及直径半径等之间的关系。

  小学数学《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制小学五年级下册P93-94例1-例3及P94练一练、练习十七第1、2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发现同一圆内半径、直径的特征及关系,学会用圆规画圆。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进一步提高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自主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数学知识解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1、学会用圆规画圆。

  2、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归纳圆的特征。

  教具准备:

  自制多媒体课件、圆规、直尺。

  学具准备:

  1个圆形物体、圆规、白纸、直尺、图钉、线、2个大小不同的圆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初步感知圆的特征

  1、找一找(多媒体出示平面图形)

  师:同学们,这些平面图形大家还认识吗?在这些平面图形中,有一个图形与众不同,你能把它找出来吗?为什么?(学生说出弯曲的后多媒体演示)

  2、看一看

  师:古希腊有一位数学家曾经说过,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下面请你欣赏。(多媒体出示教材97页的你知道吗图片:自然现象、工艺品和建筑物、运动现象、生活用品)

  2、 说一说

  美不美啊?圆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请你说说哪些地方还能看到圆。(学生举例)今天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进一步的认识圆(板书课题)

  二、实践操作,探索圆的特征

  1、画圆:同学们,圆这样美,想不想把它画下来?

  师:请你借助老师提供的工具画一个圆。(小组合作)

  反馈:你是怎样画的?(学生回答后多媒体随即动画演示)。

  (1)借助圆形实物画:你是这样画的吗?还有不同的画法吗?

  (2)借助图钉和线段画:你是怎样画的?

  (3)借助圆规画:你是怎样画的?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用不同的方法画了圆,但是通常我们会借助圆规来画圆。请拿出圆规。师简单介绍:圆规有2只脚,一只脚是针尖,另一只脚是用来画圆的笔,两脚可以随意叉开。那怎样用圆规画圆呢?谁能说一说?(然后老师边示范边讲解)

  (4)请你用圆规画一个圆

  2、体验:在画圆的过程中,你觉得圆是怎样的一个平面图形?

  3、认识圆心、半径、直径

  (1)结合圆规画的圆(屏幕),师介绍圆心、半径、直径的`概念。并分别用字母表示。

  半径有什么特点?直径呢?

  (2)学生在自己的圆上画一条半径和直径,并分别用字母表示圆心、半径、直径。

  看一看、比一比: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和半径的长度(同样长)

  (3)画一个半径是2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多少)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圆心、半径、直径。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圆的特征。

  4、探索圆的特征

  (1)小组合作探索

  出示例3:在圆形小纸片上画一画、量一量、比一比、折一折,思考下列问题。

  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

  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呢?

  同一个圆的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

  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它有几条对称轴?

  (2)交流

  (3)电脑演示,加深理解。 (多媒体将学生验证的圆的特征运用了旋转、重合等手段,进行动态演示)这些都是圆的特征。多媒体出示::所有的直径都相等,所有的半径都相等,d=2r,R=d/2)

  通过验证,你们发现的这些圆的特征正确吗?

  质疑:那老师的圆的半径和你的圆的半径相等吗?(强调:在同一个圆内)

  (4)学生概括,总结特征。谁能把圆的特征用自己的语言来归纳概括一下。

  三、巩固练习(多媒体出示)

  1、练一练第1题(指名说一说,说出理由)

  多媒体出示

  2、练习十七第1题:多媒体出示,学生口答

  3、判断题(指名说一说,说出理由)

  (1)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

  (2)圆有无数条半径

  (3)通过圆心的线段是直径

  (4)画直径4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4厘米

  (5)半径2厘米的圆比直径3厘米的圆小。

  4、练习十七第2题

  四、实际应用

  1、体育老师要画一个半径是3米的圆,怎么办?(商量商量,帮老师出出点子)学生交流后看动画演示,说明和圆规画圆的道理是一样的。(固定点就是圆心,绳子长就是半径)

  2、师:同学们,圆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美,还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所以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设计成了圆形,比如:车轮为什么要设计成圆形,车轴应装在哪里?(学生讨论)

  (多媒体播放车轮是圆形的行进动画)

  附板书:

  圆的认识

  画圆:两脚叉开、针尖固定、旋转成圆

  (圆形图)

  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直径的长度等于半径的2倍。

  小学数学《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组织学生通过画一画、折一折、观察体验圆的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理解在同一个圆内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能力目标:让学生了解、掌握画圆的多种方法,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德育目标:让学生养成在交流、合作中获得新知的习惯。

  教学重点:探索出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及关系。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圆的特征。

  教具准备:硬币、线绳、图钉、铅笔头、圆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运动会吗?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场紧张而又激烈的塞车运动。看,它们已经来到了起跑线上,一号、二号、三号谁将会成为最后的冠军,请同学们大胆预测。

  师:让我们把掌声献给冠军,送给一号车手。同学们预测的很好,那么一号的赛车为什么成为了最后的冠军呢?

  生:因为一号的赛车,轮子是圆的。

  师:其它的车手为什么会比一号的赛车慢呢?

  生:因为它们的轮子是方形,是三角形,有棱有角的。

  2、联系生活、举例说明

  师:你在生活中,哪些物体上还有圆?指名学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含有圆的物体。

  师:圆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汽车作为现代工业化的产物,正是因为装上了圆形的轮子,不仅极大的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出行,也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效率;家庭用的圆形套装餐具,满足我们审美需求的同时,也更让我们味口大开,看来圆在我们的生活中的确很重要。下面就让我们对圆作更进一步的认识吧!揭示课题:圆的认识

  二、自主探索,初步体验:

  1、第一次自主探索画一画。

  师:你能创造出一个任意大小的圆吗?

  生:能。

  师:同学们真有自信,下面就请同学们前后四人小组为单位,可以利用学具袋中老师给大家准备的工具,也可以自己想办法去创造圆,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想到的方法最多?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分工创造圆。

  生:进行小组反馈。

  教师注意将各种方法进行概括分类,学生可能会出现的答案有①利用硬币或其它圆形轮廓描圆;②利用图钉和线画圆;③用圆规画圆;④用圆形物体用力在纸上压印圆;⑤线一头系上重物旋转形成圆……

  师:这么多的方法都能创造出圆,那么这些方法有什么缺点吗?

  学生说一说各种画法的缺陷:(

  1、利用圆形轮廓描和印圆,方便但圆的大小固定。

  2、线画圆,比较麻烦但可以画很小的圆也可以画很大的圆。

  3、旋转形成圆不能留下痕迹。

  4、圆规画圆,方便且一定大小的圆都能画)

  师:那你认为这么多方法中用什么画圆最科学最方便?

  生:用圆规画圆最方便。

  2、第二次尝试画一画-----用圆规画圆。

  师:那请同学们用圆规自已尝试画一个圆。

  没有画成功的同学把图案展示,我们愿意帮助你寻找原因。

  生:(

  1、画移位的,

  2、重新画又找不到位置的,)如:问为什么会移位,为什么会找不到原来的位置?

  学生回答问题的原因,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所以画圆的时候要先确定位置,点上一点,把钢针戳在点上,用手捏住圆规的头,岔开圆规两脚的开口,将圆规略微倾斜一点,旋转一周,一个圆就画好了。请大家也一起试试看。(板书:定点、定长、旋转一周)

  师:学生根据老师的`讲解独立画圆。

  师:大家画的圆的位置都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为什么会不一样?

  生:因为刚针戳的位置不一样,(或点的位置不一样)

  师:看来这个点能决定圆的位置,(板书:能决定圆的位置)

  师:请同桌再互相比较一下你们刚才画的圆大小完全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为什么会不一样?

  生:因为我们圆规的开口大小不一样。

  生:圆规的两脚开得越大,所画的圆也就越大,圆规两脚间的距离能决定圆的大小。(师板书:能决定圆的大小)

  师:那请同学们把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定为3厘米,来画一个圆,并用剪刀将你所画的圆剪下来。

  三、认识圆各部分名称及探究其特征:

  ①学生跟老师一起操作:把圆对折、打开,换个方向,再对折,再打开…这样反复几次。(也可进行一下小竞赛,看谁折得快、折得好。)

  提问:折过若干次后,你发现什么?(在圆内出现了许多折痕。)

  师: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折痕总在圆的什么地方相交?(圆中心一点)

  教师指出:我们把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贴出纸圆,点出圆心,并板书:圆心)

  师:圆心一般用字母o来表示。(板书:o)

  教师领学生读字母“o”,说明“o”的写法,让学生在自己的圆里标出圆心并用字母“o”来表示。

  游戏过渡:下面让我们放松一下,玩一个“食指点圆”的游戏,游戏规则:教师说出圆的位置(圆外、圆心、圆内、圆上)让学生用食指来点,看谁点的快,点的准。尤其强调“圆上”的概念,指圆的边缘上。

  ②师:强调之后,让学生说圆上有多少个点?(无数个)现在请同学们用尺子量一量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看一看,可以发现什么?

  通过测量引导学生发现: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教师指出:我们把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教师在圆内画出一条半径,并板书:半径)

  提问:谁能说一说什么样的线段叫做半径?

  教师说明:半径一般用字母r来表示。(板书:r)

  教师领学生读“r”,强调“r”的写法,让学生在自己圆里画出一条半径并用字母r来表示。

  学生做完后,教师提问: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出多少条半径?所有的半径长度都相等吗?

  启发学生说出: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的半径长度都相等。(并板书)。

  ③同学们接着观察,刚才我们把圆对折时,每条折痕都从圆的什么地方通过?两端都在圆的什么地方?(每条折痕都通过圆心,两端都在圆上。)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我们把这样的线段叫做直径。(在圆内画出一条直径,并板书:直径)

  提问:谁能说一说,什么样的线段叫做直径?

  启发学生说出:通过圆心并且两段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教师说明:直径一般用字母“d”来表示。(板书:d)

  教师领学生读“d”,强调"d"的写法,让学生在自己的圆里画出一条直径,并用字母“d”来表示。

  学生做完后,教师提问: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出多少条直径?自己用尺子量一量同一个圆里的的几条直径,看一看可以发现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的直线的长度都相等。

  ④练习:出示课件请观察下图中哪些直径,哪些是半径。哪些不是,为什么?

  ⑤小结与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也都相等。那么,在同一个圆里,直径与半径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组织学生讨论)

  引导学生得出: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

  师:如何用字母表示这种关系?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d=2rr=d/2。

  师:这就是说,在同一个圆里,知道了半径的长度,乘以2就可以求出直径的长度;知道了直径的长度,乘以1/2就可以求出半径的长度。(组织学生说半径或直径的长度,让其他学生说直径或半径的长度,然后组内互说互评。)

  ⑥练习:出示课件填表。

  ⑦巩固练习:出示判断题。

  四、转回课前问题:

  为什么车轮做成圆形的能得冠军呢?

  (让学生结合今天所学知识解决此题。)

  五、课后作业:

  用今天所学知识画出各种大小、不同颜色的圆,组合出一幅美丽的图画。

  六、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

  圆心O ——能决定圆的位置(定点)

  半径r

  ——能决定圆的大小(定长)

  直径d

  同圆半径

  无数条且长度相等

  (等圆)直径

  d=2r或r=d=

  小学数学《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4

  一、教材说明;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十一册《圆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

  2、会用字母表示圆心、半径、直径;理解并掌握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3、能正确熟练地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操作步骤。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究、自主发现、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

  (1)学生活动(边玩边观察)。

  ①球、球相碰玩具表演。②线系小球旋转玩具表演。

  [教师要求学生将观察到的形状告诉大家,学生异口同声回答:圆形。这里,教师采用学生感兴趣的'玩具表演活动,既直观形象,又易于发现,进而抽象出“圆”。学生从“玩”入手,不知不觉进入学习状态。学习兴趣浓厚,乐于参与,利于学习。]

  (2)师生对话(学生可相互讨论后回答)。

  教师:日常生活中或周围的物体上哪里有圆?

  学生:在钟面、圆桌、人民币硬币上……都有圆。

  教师:请同学们用手摸一摸,体会一下有什么感觉?

  学生用眼看一看、用手摸一摸,感觉:……闭封的、弯曲的。

  教师(多媒体演示:圆形物体→圆):这(指圆)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以前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共同特征,都是由线段围成的直线图形。而我们现在看到的(指圆)这种图形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

  教师(鼓励表扬学生):对,这个图形就是圆,你能说说什么是圆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这时,教师请同学们把眼睛闭上,在脑子里想圆的形状,睁开眼睛再看一看,再闭上眼睛想一想,能否记住它。)

  教师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并请学生回答:你还想认识圆的什么?学生说:还想认识圆的圆心、直径、半径……

  [这里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互动,形象感知、抽象概括,帮助学生正确建立“圆”的概念。]

  2、探索新知。

  (1)探究——圆心

  ① 徒手画圆。

  教师请两个学生一同在黑板上徒手画圆,然后请同学们评一评(3个人)谁画的圆好呢?……师生认为用工具画圆才能画得好。[师生共同表演、平等相待、大家评说、其乐融融。]

  ②用工具画圆。

  教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工具画圆。学生画圆:a.用圆规画圆;b.用圆形物体画圆。[画圆方法任学生自选,既体现因人而宜、因材施教,又体现尊重学生(个性)、教学民主。]

  ③找圆心。

  学生动手剪一剪、折一折,再议一议、找一找……自我探索发现圆的“圆心”。[教师放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探索,在探索中发现新知,培养探究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圆中心的一点叫做圆心,圆心用字母“O”表示。(学生在圆形纸片上点出圆心,标出字母。)

  ④游戏趣味题。

  在操场上,体育老师在地上画了一个大圆,给同学们做游戏。老师说,不管你站在什么位置,都会派上用场。你喜欢站在什么位置呢?请你点出来。

  [教师请学生边点边说明这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同时给予评说。如学生点到“圆心”,师评说:“你很有雄心,喜欢别人围着你转,将来必成大器。”如学生点到“圆内”,师评说:“你比较守规矩,喜欢在一定的范围内活动,将来不容易犯错误。”如学生点到“圆上”,师评说:“你做事很有规律,能够遵循原则,同时与‘上司’相处喜欢保持一定距离。”如学生点到“圆外”,师评说:“你很了不起,思维活跃,思路开阔,做事不愿受条条框框的束缚,喜欢创新,有开拓精神,将来定会大有作为。”……这样教学,生动有趣,其乐无穷,激励性强,学生乐学,学得轻松愉快、积极主动。学生对圆、圆心、圆内、圆上、圆外等基本概念能够有深刻的理解。]

  (2)探究——圆的直径、半径及其关系。

  教师:你还想知道什么?

  学生:还想知道圆的直径、半径,直径与半径之间有什么关系?……

  小学数学《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5

  第一课时:

  圆的认识

  教学内容:

  科书第85~87页例1、例2,以及随后的“练一练”,练习十三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画图、讨论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基本特征,知道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的含义;会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能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游戏:摸图形。

  出示装有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圆形纸片的袋子。

  提出要求: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袋子,里面装有很多平面图形。请一位同学把它们依次摸出来,其他同学一起说出图形的名称。

  2.出示学生摸出的圆形纸片,指出:这是一个圆形纸片(板书:圆)。圆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三角形、长方形等多边形相比有什么不同?它有哪些有趣的特征?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些问题。

  板书:圆的认识。

  二、教学例l

  1.提问:你在生活中见过圆吗?举例说一说。

  学生交流时,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如果学生说的圆形物体就在身边,可以让他们指一指物体上的圆;第二,课前要准备一些典型的、大小不同的圆形物体或图片,当学生说到这些物体时,可及时呈现出来;第三,如果学生把球当成了圆,可以通过比较让他们知道球是立体图形,而圆是平面图形。

  2.追问:说了这么多的圆,看了这么多的圆,大家想不想动手画一个圆呢?先动脑筋想一想,再用手头的工具动手画一画。

  3.学生独立画圆。组织交流时,可结合教材所列的画法,有针对性地介绍一些典型画法。如果有学生想到了用圆规画圆,不要急于让他们说出具体的操作过程。

  4.启发思考:圆和以前学过的三角形、长方形等多边形相比有什么不同?

  在交流中相机明确:以前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而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

  5.介绍圆规:刚才,我们用不同的方法画出了圆,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通常我们会借助一个专门工具来画圆,这个工具就是圆规。圆规有两只脚,一只脚是针尖,另一只脚上装着用来画圆的笔,两只脚可随意叉开。

  6.提出要求:你能试着用圆规画出一个圆吗?

  进一步要求:边画边想,用圆规画圆一般分为哪几个步骤?需要注意些什么?

  7.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画圆的过程,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画圆,适时板书:两脚叉开。固定针尖。旋转成圆。

  引导反思:你认为画圆时应注意些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有针尖的一只脚要固定在一点;旋转圆规时两脚间的距离必须保持不变。

  8.组织练习:请大家把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统一确定为4厘米,按上述步骤再画一个圆,在小组里比一比,谁画得好。

  9.介绍圆心、半径和直径。

  结合介绍在图中画出相应的线段,标出相应的字母,提醒学生注意每个字母的写法。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画圆的过程,说说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并在自己所画的圆中标出圆心、画一条半径和一条直径,并分别用字母表示。

  (1)圆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画圆时圆的大小是由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决定的。

  (2)指名在黑板上的圆中表示出两脚的'距离。

  教师总结并板书: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就是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作半径,用字母r表示。

  (3)教师画出直径,说说这条线段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板书: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作直径,用字母d表示。

  10.探究圆的特征。

  (1)出示例2的问题。

  (2)学生在小组里操作、讨论,形成结论。教师巡视。

  (3)小组,教师板书

  ①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有无数条,直径有无数条。

  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③同一个圆中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

  ④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

  (4)说说你是怎么得出每一条结论的,指名验证。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l)出示三个图形。

  (2)指名说说各圆的半径和直径。

  (3)评议:为什么其他的线段不是半径或直径?

  2.完成“练~练’’第2题。

  (1)学生独立画圆,并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2)指名说说画圆的过程。

  3.完成练习十三第1题。

  (l)学生独立填表。

  (2)指名说说思考过程。

  4.完成练习十三第5题。

  (l)学生独立操作后,在小组里交流。

  (2)集体汇报交流。

  5.作业:练习十三第2、3、6题。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教师点评。

  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

  ①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有无数条,直径有无数条。

  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③同一个圆中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

  ④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

  小学数学《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6

  设计说明

  圆的认识是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扩展。由直线发展到曲线,是知识的一个升华,一个质的飞跃,对新接触圆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本教学设计遵循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具体突出以下两点:

  1.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

  实践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之一,它能加深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操作机会,学生通过摸一摸、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等活动,获取圆的有关知识,掌握圆的基本特征,实现自主学习。

  2.在合作交流中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

  学生积累的知识、经验及个性差异会导致对知识理解的侧重点不同,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能够使学生实现优势互补,从而实现知识的建构。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重视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发现圆的基本特征,以及同一个圆中直径与半径之间的关系。在不断地交流、讨论、探究中明确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这样的设计能让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各种平面图形卡片 圆规

  学生准备 圆形实物 平面图形卡片 圆规 直尺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圆)关于圆,同学们一定不会感到陌生,请你们想一想,生活中你们在哪里见到过圆?(生自由回答)

  师: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课件出示教材57页主题图)

  师:圆把我们的世界点缀得如此美丽、神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探寻其中的奥秘,好吗?(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到身边各种圆形图案带来了美的享受,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自然而然地引出课题,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圆的欲望。

  ⊙探究感悟,掌握特征

  1.直观感受圆的曲线特征。

  师: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发了一个布袋,里面放了一些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卡片,闭上眼睛,你能很快摸出圆吗?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内的成员说一说。

  活动后汇报:你为什么一下就能说出摸到的是不是圆?圆和我们学过的其他的平面图形有什么区别?

  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

  师:请同学们再次闭上眼睛摸一摸圆的边,想象一下圆的形状。

  设计意图:通过摸圆的活动让学生认识圆,通过想象、验证、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初步感知圆的基本特征。

  2.交流反馈,形成概念。

  (1)自学画圆。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认识了圆,那么,想不想把它画出来呢?

  老师引导学生每四人一组尝试画圆,看谁的方法多。

  (学生用手画,借助圆形物体画,用圆规画……)

  (2)尝试用圆规画圆。

  学生操作,每个学生用圆规在白纸上画一个圆。

  学生完成后,教师让学生每四人一组,把四个人画的圆放在一起,相互欣赏。

  师:欣赏完刚才四个同学画的圆以后,你们发现四个人的作品有什么不一样吗?

  (四个圆的大小不一样,画在纸上的位置也不一样)

  师小结: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不能改变,有针尖的一脚不能移动,旋转时要把重心放在有针尖的一脚上。

  (学生练习用圆规画圆)

  3.探索圆心。

  (1)明确圆心:老师示范画一个完整的圆,然后对照圆讲解:用圆规画圆时,针尖所在的点叫做圆心。

  (2)开展活动: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圆形学具,上下对折、打开,出现一条折痕;左右对折、打开,又出现一条折痕;换个方向再对折、打开,如此做几次,你们发现了什么?

  (这几条折痕相交于一点)

  师:这几条折痕相交的这一点在圆的中心,圆中心的这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引导学生在学具圆上标注圆心。

  (3)明确作用:同学们刚才画的圆的位置不一样,你们认为这是由什么决定的?

  同桌之间讨论后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