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日记[实用]
时间过得真快,一天又将结束了,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经验,需要进行好好的总结并且记录在日记里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日记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元宵节的日记,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元宵节的日记1
篇一:有关元宵节的日记500字
农历一月十五日是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流传了上百年的历史,所以各地办起了欢庆元宵节的活动。
在我的家乡里元宵节也是一个特别隆重的节日。村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张灯结彩,每户都挂上写着(詹)字的红灯笼,村理事会还准备了节目如:英歌队唱英歌,放烟花,打鞭炮等等,为元宵节游老爷做好准备工作,等待元宵节的到来。
我简单介绍一下我们我们游老爷的队伍,游老爷的队伍是由两班英歌队各展才艺,许多小孩拿着彩旗,打着锣鼓,提着灯笼,八位大人老爷金身大轿,还有七八十岁的族老爷跟在后面。真像古代皇帝出巡的样子,还是游到哪里,那里就有鞭炮,烟花等等。
元宵节那一天,海内外的村民都会干回来,庆祝元宵。也是我们村里最热闹的一天,也是我最快乐的一天。
篇二:有关元宵节的日记500字
明天是元宵节,我和几个小伙伴们决定在元宵那天展示我们自己做的花灯,所以我们开始准备自己做花灯啦!
今天下午我带来了木棍,小明和小俊带来装饰的纸,小轩带来了剪刀和胶水。一上课我们就迫不及待的干起来。小轩·小俊和小明先粘好了两个三角形的架子,然后用木棍把两个三角形撑起来。做好了骨架我和小明就开始粘纸,不一会儿就把四周粘好了。这时老师来了帮我们用胶布做了一个花灯的底座,我剪下一条条的丝带粘在花灯的棱上。一个花灯就装饰好了。我们为花灯做了一个把柄。一个不成花灯样的花灯出来了。
仔细看了一下我们的花灯,这个花灯是三角形的表面粘满了红色的皱纹纸。每个角都用透明胶贴着虽然外表丑了点但毕竟是我们的一组人的'“心血”。
明天这个花灯肯定不会展示的,因为实在太对不起观众了,出国但是我们一定会争取在明年做一个更好看的花灯,让大家好好观赏观赏我们的成果!
篇三:有关元宵节的日记500字
今天,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日子,那就是我们盼望已久的元宵节。
一放学,我就兴冲冲地买了八个许愿灯。吃完晚饭,我看见了弟弟,他也买了好多的许愿灯,红的、黄的、白的……应有尽有。于是。我们便一起去放许愿灯。
在爸爸的帮助下,我们点燃了一盏许愿灯,只见它在五颜六色的烟花的衬托下,是那样惹眼。远远望去,像是花仙子在百花齐放的时候,慢慢的从花里款款的走来,眼看着那盏灯,越飘越远,越飘越远,渐渐的从一条小船变成一颗耀眼的星星。紧跟着,又一颗“星星”,顿时,夜空中增加了一颗又一颗“星星”,它们给宁静的夜晚,增添了几丝欢笑和喜悦,给黑暗的天空增添了几分色彩和激情,给沉睡的大地带来了几缕生气和希望。
看着那许愿灯,我心里默默想:我一定要努力考上县高级中学,争取考上哈佛大学,成为全镇哈佛第一人!弟弟说:“我要痩十公斤,高20厘米,长大后长得比姚明还高!”许完愿后,我们开心极了。我们在一颗颗耀眼的“星星”下追赶着,奔跑着,呐喊着,”星星”看见了,便也和我们一起互相追赶着,”星星“们你碰碰我,我碰碰你,左一窜,又一窜,真调皮!
今天,真是一个不一样的元宵节!
元宵节的日记2
元宵节是一个热闹而又有着悠久历史的节日。春节热闹的气氛刚刚结束,元宵节又来临了。
关于元宵节,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玉皇大帝的神鸟误落在一个村庄。那时的动物都是很残忍的,所以村里有很多猎人,猎人看见神鸟不知他的来历,以为是只害鸟,就把它杀死了。玉皇大帝知道此事后大发雷霆,下令派3000天兵正月十五去村里防火把村子里的人都烧光。七仙女听到了就让一个神仙去帮人们,人们按照神仙的说法,在村子周围点上篝火,再点上许多灯笼,玉皇大帝从天上看到此景,以为村民自己放火烧死了,也就没派天兵,村民幸免于难。从此,人们每到正月十五就点篝火,挂灯笼,就有了元宵节。
这个传说是假的,元宵节的真实情况是起源于汉朝,到今天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汉朝时,印度佛教流传进中国,佛教中有供奉舍利子的习惯做法。于是汉朝的皇帝就从印度人哪里学来了供奉舍利子,在正月十五的晚上,整个皇宫张灯结彩,满朝文武上朝,供奉舍利子。后来这种做法流传到了民间,民间没有舍利子,只是张灯结彩,放篝火,于是就形成了元宵节最古老的习俗。
到隋炀帝的时候,元宵节就更热闹了。开始演节目,光演员就有30000人,乐队人数18000人,舞台有8里地长。到了唐朝,更是盛况空前,大唐盛世的'元宵节过三天。唐朝是中国古代盛的朝代,唐玄宗年间,皇宫为了元宵节,制作了50000盏灯笼,做了一个大型灯楼,有150尺高,人们在里面可以游玩、喝酒等等,大街上的人们也都提着灯笼。街上还有“宝马雕车香满路”,一辆辆的花车,车上坐着主人,上好的宝马拉车,车还散发着香味,后面还跟着成队列的仕女。人们尽情观看玩耍。
宋朝的皇帝很喜欢元宵节,就把过元宵节的日期由三天改为五天。元宵节的好多习俗都是在宋朝形成的。这时或元宵节的规模也很大,万盏灯火,累成那个金山,百里之内灯火不绝。明朝朱元璋把元宵节扩大到10天,从正月初八到正月十七,那时的元宵节很热闹,很好玩。
我国的元宵节历史悠久,风俗很多,各种各样,很是丰富。全国人民都在早晨吃元宵,那元宵一个个大大的,圆圆的,一尝可香了,馅都往外冒。晚上去大街上闹花灯,猜灯谜,灯笼上挂着纸条让你猜。还有耍龙舞狮子,到空地上放烟花,一个个烟花像大伞一样在空中绽开。还有踩高跷、扭秧歌、跑旱船,都很好玩。
南方人也和我们一样过元宵节。他们会在元宵节这天的白天或晚上走百病、偷菜、送孩儿灯。走百病就是妇女聚集在一起,沿着墙根走,一直走到村外,逢桥,这样把疾病送到村外去,以保身体健康。偷菜就是未婚女性到别人家的菜园里偷菜,希望自己将来生的孩子白白胖胖。送孩儿灯也不错,是长辈或者亲友给已婚未育的妇女送灯笼,祝愿早生贵子。
在我们东北,家乡的元宵节风俗也很有意思你像滚冰和打花脸。小孩在元宵节这天,要到冰上去打滚,意思是滚了冰身体健康,抗冻。打花脸是在元宵节的晚上,把黑色涂在手上,遇见谁就往谁的脸上涂,也有的在家里一伙小孩互相打花脸,谁脸上最花谁就,就有好命运。
啊,原来元宵节真是不错。,又有好吃的,又有好玩的,又有好看的。是的,元宵节是中国历最热闹的节日,人们在一起快快乐乐很有趣儿,我们中华民族一代代的人们都在元宵节里得到了莫大的快乐。
元宵节的日记3
元宵的活动最主要的是灯会和灯猜。
旧日福建,大体说来,从正月初九起,灯市便开始热闹起来,正月十三日后几乎可见各居家门前都挂出花灯。
元宵节给新嫁女送灯,是旧日福建的习俗,各地送的灯品式样不尽相同,但目的一样:为了“添丁”。福州一带已嫁女未生男者,娘家多于正月初以观音送子灯送之,是谓送丁;嫁后已生男者,娘家可送各式的灯,谓“添丁仔”。闽南各地给新嫁女送的是一对白芙蓉灯,给嫁后已生男者则送一红一白的。灯内点有蜡烛,弄不好会把灯烧了。花灯失火,通常被视为喜事,叫“出丁”。白灯失火视为生男吉兆,红灯失火视为生女吉兆。那当然是人们一种愿望的表达。
闽南一些地方,比如漳浦等地,灯节中还有一叫“穿灯脚”的习俗,即在元宵夜里,村中新娶进门的新娘子和当年生男孩的小媳妇,必须穿红着绿,打扮一新,在婆婆或其他年岁大的老妇人陪同下,手拿吉祥物,口中说吉利语,从大祖词堂的.灯棚下走过,一展风采。其所以这样做,目的在于向祖宗也向乡亲介绍新媳妇。至于已生男孩的小媳妇也过灯脚,在于告慰祖宗。
灯节期间各地都热闹非常,有几个地方特别热闹,如福州的南后街,泉州的西门街,都是买灯、送灯、看灯最集中的地方。灯的种类甚多:走马灯、关刀灯、莲花灯、兔子灯、骰子灯、钱鼓灯、薄饼灯,应有尽有。
旧日福州南后街,有一种桔灯(与“吉丁”近音),用纸糊成。形如巨大桔子,形状简朴大方,民众多爱观赏。另外还有一种真的桔子灯,用较大的鲜桔皮制成。做法是在近蒂处切平,取出桔肉,留下空壳,再用小铁丝札一烛托,放入空心桔中,插上小蜡烛,将蜡烛点亮。桔灯烛光透过红红的桔皮,通明绚烂,成为一件具有实物美感的艺术品。曾有人写诗赞道:“何人剖桔空中点,胜看莲花大盏灯。”
灯节期间,有些地方叠灯为山,人称“灯山”或“鳌山”。这鳌山开头只是一些有钱的富贵人家所张设,任人观赏,后来更多设在寺庙、神祠或闹市路口,让更多人看热闹。鳌山中除了干姿百态的大小花灯之外,多还摆设一些名贵的手工艺品、古董等加以点缀装饰,构成“鳖山胜景”,甚为壮观。
灯节中的舞龙灯,是福建元宵节中最受欢迎的节目,龙灯长数1O尺,有头有尾。龙身有九节或十一节,以长帛彩绘鳞甲披盖其上,各节燃蜡烛,前导一灯球,由十数人手执舞弄,屈曲盘旋,随灯球而上下,前后敲锣打鼓以壮声势。龙灯于元宵夜在街头巡回,谁家有放鞭炮以示欢迎者,即进入该家庭院舞弄,让人们观赏,舞毕主人以薄礼相送以示答谢。这种舞龙灯,福州人称为“舞太平龙灯”。舞龙灯的龙灯,由各地寺庙札制,节后收入庙中。来年重加修饰后再用。
灯节中还有一种灯猜颇受欢迎。灯猜也叫“猜灯谜”或“出灯猜”。谜语之题材,大体说来有几大类,一是古书中的语句,二是人物、地点、词牌、剧目等,三是动植物、器具、谚语、成语、术语等,四是字,五是不属于上述的其他内容。各条谜语的谜面多注明属于什么格,以提示和启发猜谜者。
猜灯谜,以前多在私人离宅或某一街巷举行,后来多集中于公共娱乐场所,福州在白塔寺,泉州在开元寺,厦门在中山公园内或工人文化宫,漳州在公园内的文化馆,那些地方多是既有猜灯谜,也有大规模的花灯展览。
灯节原是群众喜爱的传统习俗,寄托着人们祈福的美好愿望。至今福建各地仍年年举行灯节,不过灯内蜡烛以电灯代替,彩灯闪烁,展现一片迷人的夜景。
元宵节的日记4
一、20xx年2月14日 星期五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眉山市将在大道上举行舞狮表演,我约我的小伙伴一起去,走在路上有很大很大的雾,都看不见河水了,也看不见远处的景色,但是丝毫没有减弱我们去看表演的兴致。
我们在那等了一会,到了十一点,太阳已经出来了,不远处就听到敲锣打鼓的声音,然后就看见舞龙狮的队伍向我们走来,有红色的龙,有绿色的龙,有金色的龙......一条条龙像真龙一样在人群中飞舞,一会儿像在云中穿梭,一会儿又盘旋在一起,各种各样的舞龙把我看得眼花缭乱。
元宵节玩得愉快。
二、20xx年2月14日 星期五
清晨,霹霹叭叭的鞭炮声把我从梦中惊醒,我问妈妈:“今天怎么了?又要过年了?”妈妈说“今天是元宵节。”
我拉开窗帘,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北风呼呼地吹,鹅毛大雪漫天飞舞。整个城市变成了北极,到处都像铺着雪白的地毯,银妆素裹。
风卷着雪花整整下了一天。
夜幕降临了,鞭炮、烟花的声音越来越大,妈妈陪我到街上欣赏放花的景色。北风还在咆哮着,鹅毛大雪仍然是飘飘洒洒。但是,这一切挡不住人们节日快乐的心情。看,天空中不时有一条条金龙闪现,礼花有的像七彩喷泉,喷出七色的泉水;有的像天女散花,彩色的花掰笼罩在夜空......
伴随着咆哮的北风、鹅毛般的大雪和人们欢乐的笑声,今年的元宵节创造了历史!
三、20xx年2月14日 星期五
元宵节过得可真快乐啊!我吃了十个汤圆,有各种陷的,有黑芝麻心的、花生心的、红豆馅的等等,我最不喜欢吃的就是黑芝麻心的了。这次,竟然吃了四个!
满天放着孔明灯,像小星星似的。我和妹妹一人提着一个小灯笼,我的一会儿灭了,一会儿,要吃饭吹灭了。我带着一个牛角发卡(是妹妹的),妹妹带着喜羊羊发卡,我们都带着发卡,提着灯笼,别提有多开心了!
这是一个有好吃的、有好看的节日啊!
四、20xx年2月14日 星期五
今天是元宵节,早上奶奶给我煮元宵吃。晚上妈妈负责带我去看灯。我听到轰隆隆的声音感到很振奋。我看到了天上的礼花,有红色的、有白色的、有橙色的`、有绿色的、有蓝色的、有黄色的.......五颜六色。有的像蝌蚪,有的像花朵,有的像星星,天空瞬时就变成了一个光彩夺目的游乐园!路上挤满了人群。我看到了许多彩灯,各种各样的,有牛灯、有鱼灯、还有龙灯,张灯结彩的。
元宵节真有趣,这真是一个欢乐的节日!
五、20xx年2月14日 星期五
终于盼来了元宵节。
元宵节到了,我和妈妈兴高采烈地去镇上的戏台看节目表演。到了戏台一看,已经有许多人正在观看耍狮子。两只狮子使出全身的力气去争红彩球,好精彩啊!一会儿,秧歌、落子也纷纷上场了,他们扭啊,跳啊,可高兴了,围观的人群都给他们鼓掌喝彩。
文艺表演结束了,燃放烟花开始了。五颜六色的烟花在空中绽放,美丽极了。我和妈妈点燃了一盏孔明灯,孔明灯带着我们美好的愿望飞向了天空。
我喜欢这样丰富多彩有文化意蕴的节日。
元宵节的日记5
让人紧张的期末考试被时光老人悄然地带走了,迎来了期盼已久的快乐寒假。在这个寒假里,我们一家老少回老家,过了一个热闹而意义非凡的大年,我还亲手放烟花了。这对于胆小的我,是个突破与的意外收获。
在临近元宵节的晚上,经过近千里的长途跋涉,我们终于到达了我美丽的家乡——湖南。一路上,看着这里郁郁葱葱的大树;闻着这里清新的空气;听着这里鸟儿动听的歌唱,疲劳的感觉顿时消失了,与深圳的繁忙相比,真感觉这是到了世外桃源呀。一下车,外公热情地迎接我们到温暖的屋里,饥肠辘辘的我们,马上就吃上了香喷喷的团圆饭。
团圆饭当然少不了品元宵。元宵主要是由糯米制成的,或为实心,或带馅儿,陷主要有豆沙、白糖或包些核桃仁、花生米之类的,人们一般把元宵放进锅里煮,几分钟后,便煮熟了,把元宵盛进锅里,再加点汤,哇,圆圆的元宵像是一只只小鱼,在碗里欢快地“游来游去”,散发出诱人的香味。咬一口,真是好吃极了。元宵又叫做“汤圆”,因为“汤圆”和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元宵是在晚饭时吃的,吃了这种极具象征意义的东西,寓意来年幸幸福福、团团圆圆。
紧接着,我们看着家家户户到处张灯结彩,我们也不甘示弱,准备放烟花了。走出大院的门外,来到一个大坪上,抬头仰望,只见一轮皎洁的月亮和两盏大大的灯笼,把夜晚装扮的格外明亮灿烂。
开始放烟花了,爸爸拿出了一个“小向阳”放在空地上,点燃了引线之后,迅速地跑了回来。“砰”绚烂的烟花犹如花朵一般在天空中绽放了,放眼望去,天空被烟花占据了,五彩缤纷的,像春天的花儿一样艳丽,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光彩夺目。我们一边观看,一边高声喝彩,就连一岁多的弟弟也被着这美丽的烟花征服了,总是一刻不歇的他竟然站在烟花前发呆。
这时我忍不住要拿出我最喜欢的一种烟花:烟花棒。爸爸点燃了它,它立刻闪烁出迷离的光点,就像无数温柔的小精灵在跳舞。我深深被它吸引了,终于克服胆小的'毛病,在大家的鼓励下,我勇敢地握住它,来回在空中挥舞,在一旁激动的妈妈马上用相机记录了这珍贵的突破瞬间,并不停地夸我,太棒了。太漂亮了,就像花仙子一样。
弟弟看到我这么投入,也在旁边呆不住,闹来闹去的也要亲自来放烟花,于是爸爸也给他点燃了一根烟花棒。他一抓到烟花棒,立刻兴奋起来,随舞动的烟花手舞足蹈的,高兴得哈哈大笑起来,看他那见牙不见眼样子,我们都被逗乐了。你若见了这场景,肯定也会忍俊不禁的。
然后,爸爸又拿出更精彩的“彩珠筒”来,迅速点燃了它,我紧紧地握住彩珠筒的棒子,随着“砰砰”的声音,天空又出现了五颜六色的花朵,就像一把把打开又合上的彩伞,让人看得痴迷。我们振奋地数着每一颗开放的“彩珠”,就像给家人与朋友们送出新年的一个个美好愿望。茫茫的夜空在它的点缀下,更是美不胜收。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一个个烟花相继点燃,让我想起了一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是啊,烟花响起,温暖了大地。辞去了冬天又迎来了春天,新的一年在美丽的祝福声中开始了,我祝福大家在鼠年里平平安安,心想事成,马到功成,多写作文,多活奖品,生活就像烟花一样精彩而美丽。
元宵节的日记6
元宵节日记400字
春节刚刚过去,那欢乐的气氛还没有消失,元宵佳节的气息又扑面而来。
我们一家人早早的吃了汤圆,来到大街上等待着龙的到来。大街上人山人海,热闹极了!忽然,人群中传来一阵异动,一条庞大的舞龙队伍正向我们这边缓缓走来。那龙全身呈火红色,在料峭的春风中给人带来了一丝丝暖意。突然间龙珠舞动起来,龙也就跟着蜿蜒游动,就像一条腾空而下的飞龙。
龙渐渐的来都我们身边,我开始仔细的观察起来。只见那龙一直往自己的身子底下轮番穿越,像一个“8”字,最后龙尾巴一摆,来了一个美丽旋转。那场面,可真是壮观啊!
随着一声巨响,我往边上一看,送别的烟花已经开放,一朵朵就像在天空盛开的花儿。“叭”又是一朵金菊花开了,“嗖”那边的桂花又谢了,接着一朵艳丽的月季花也露出了笑脸……那些礼花如雪花,似蝴蝶,像流星……夜空被美丽的礼花装扮成一个火树银花的世界。
随着锣鼓声和鞭炮声渐行渐远,我们一家人也随着疏散的人群回家了。然后喧嚣的锣鼓,精彩的舞龙,灿烂的烟花……这个元宵节的盛况在我心中至今不曾散去。
元宵节日记400字
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以前都是年,元宵节一过,年也就走远了,所以,这一天是非常隆重和热闹的。
听说鲍店煤矿文化广场七点半要点放烟花,晚上七点多一点,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婶子、小弟弟和我一起走出家门。走在街上,我挤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辟辟啪啪地摔着摔炮,十分高兴。
七点半到了,随着几声炮响,美丽的礼花腾空而起,拉开了焰火晚会的序幕。之后就有几个大的礼花拉响了,漆黑的天空一下子变的明亮万分,礼花在天空上炸开,仿佛一朵美丽的.菊花盛开在黑暗的天空,炸完之后的火星,像是流星向我飞来;最精彩的是四五个礼花同时升空,把天空变成一个巨大的、五颜六色的花园;有的礼花炸完后,又分出了许多无数的小礼花,有的小礼花还在空中四处游荡,引得许多人情不自禁的大叫起来。天空中的礼花有红的、绿的、白的、五彩缤纷,美丽夺目。
今年的礼花真是万紫千红、不同凡响,我可谓是大开眼界,今天过了一个愉快的元宵节!
元宵节日记400字
“卖汤圆,卖汤圆,小二哥的汤圆是圆又圆……”又到了正月十五闹元宵的时候了。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明月高照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以表示祝贺。猜灯谜、吃元宵、出门赏月,全家团圆、其乐融融。
今年元宵节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正月十五,还是十六晚上和同学们一块儿在八字桥广场玩甩炮、放礼炮、“跨火叉”……
一开始我们玩“焰火棒”,放礼花。我们互相“传递火焰”,就这样玩了好一会儿,有趣的是,没过一会儿,我刚从许奕博那“借”来火焰,放出火花不久后,“焰火棒”的头忽然掉了下来,掉到地上后不但没有熄灭,反而在地上“横冲直撞”,吓得我们“抱头鼠窜”……哈哈,玩得太开心了!
到了最刺激的环节,大家将废纸和点的礼花棒点燃,于是就形成了一大团火。这时不知道谁从火堆的这一头跳到了火堆的那一头,于是,我们纷纷来模仿他,连大人们都加入了我们的“跨火行列”。妈妈告诉我,这是兴化的一种习俗,叫“跨火叉”,十六夜,跨火叉,跨了火叉霉气趴。大家围着火堆,一边跨来跨去,一边期盼新一年好运来!等火渐渐熄灭以后,我们才依依不舍的回家了。
这真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夜晚呀!
元宵节的日记7
元宵节是一个热闹而又有着悠久历史的节日。新年热闹的气氛刚刚结束,元宵节又来临了。
关于元宵节,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玉皇大帝的神鸟误落在一个村庄。那时的动物都是很残忍的,所以村里有很多猎人,猎人看见神鸟不知他的来历,以为是只害鸟,就把它杀死了。玉皇大帝知道此事后大发雷霆,下令派3000天兵正月十五去村里防火把村子里的人都烧光。七仙女听到了就让一个神仙去帮人们,人们按照神仙的说法,在村子周围点上篝火,再点上许多灯笼,玉皇大帝玉皇大帝从天上看到此景,以为村民自己放火烧死了,也就没派天兵,村民幸免于难。从此,人们每到正月十五就点篝火,挂灯笼,就有了元宵节。
这个传说是假的,元宵节的真实情况是起源于汉朝,到今天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汉朝时,印度佛教流传进中国,佛教中有供奉舍利子的习惯做法。于是汉朝的皇帝就从印度人哪里学来了供奉舍利子,在正月十五的晚上,整个皇宫张灯结彩,满朝文武上朝,供奉舍利子。后来这种做法流传到了民间,民间没有舍利子,只是张灯结彩,放篝火,于是就形成了元宵节最古老的习俗。
到隋炀帝的时候,元宵节就更热闹了。开始演节目,光演员就有30000人,乐队人数18000人,舞台有8里地长。到了唐朝,更是盛况空前,大唐盛世的元宵节过三天。唐朝是中国古代最强盛的朝代,唐玄宗年间,皇宫为了元宵节,制作了50000盏灯笼,做了一个大型灯楼,有150尺高,人们在里面可以游玩、喝酒等等,大街上的人们也都提着灯笼。街上还有“宝马雕车香满路”,一辆辆的花车,车上坐着主人,上好的宝马拉车,车还散发着香味,后面还跟着成队列的仕女。人们尽情观看玩耍。
宋朝的皇帝很喜欢元宵节,就把过元宵节的日期由三天改为五天。元宵节的好多习俗都是在宋朝形成的。这时或元宵节的规模也很大,万盏灯火,累成那个金山,百里之内灯火不绝。明朝朱元璋把元宵节扩大到10天,从正月初八到正月十七,那时的元宵节很热闹,很好玩。
我国的元宵节历史悠久,习俗很多,各种各样,很是丰富。全国人民都在早晨吃元宵,那元宵一个个大大的,圆圆的,一尝可香了,馅都往外冒。晚上去大街上闹花灯,猜灯谜,灯笼上挂着纸条让你猜。还有耍龙舞狮子,到空地上放烟花,一个个烟花像大伞一样在空中绽开。还有踩高跷、扭秧歌、跑旱船,都很好玩。
南方人也和我们一样过元宵节。他们会在元宵节这天的白天或晚上走百病、偷菜、送孩儿灯。走百病就是妇女聚集在一起,沿着墙根走,一直走到村外,逢桥必过,这样把疾病送到村外去,以保身体健康。偷菜就是未婚女性到他人家的菜园里偷菜,希望自己将来生的孩子白白胖胖。送孩儿灯也不错,是长辈或者亲友给已婚未育的妇女送灯笼,祝愿早生贵子。
在我们东北,家乡的'元宵节习俗也很有意思你像滚冰和打花脸。儿童在元宵节这天,要到冰上去打滚,意思是滚了冰身体健康,抗冻。打花脸是在元宵节的晚上,把黑色涂在手上,遇见谁就往谁的脸上涂,也有的在家里一伙儿童互相打花脸,谁脸上最花谁就最好,就有好命运。
啊,原来元宵节真是不错。,又有好词吃的,又有好玩的,又有好看的。是的,元宵节是中国历史上最热闹的节日,人们在一起快快乐乐很有趣儿,我们中华民族一代代的人们都在元宵节里得到了莫大的快乐。
【元宵节的日记】相关文章:
元宵节日记07-02
元宵节日记06-18
元宵节的日记06-01
元宵节日记06-20
元宵节日记06-23
元宵节日记06-19
元宵节的日记06-12
[经典]元宵节的日记01-24
元宵节赏花灯元宵节日记07-03
元宵节吃元宵节日日记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