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策略

时间:2024-03-22 08:00:53 生物/化工/环保/能源 我要投稿

初中生物教学策略模板

初中生物教学策略模板1

  教学的目的不止是让学生了解和记住知识点,还要让学生能够灵活的运用。因此要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也显示出探究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初中生物教学策略模板

  一、营造生活化教学氛围

  在初中科目中加入生物这一门学科,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运用生物知识,用更加科学合理的办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疑问和问题。并且初中生的年龄一般介于13-15岁,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生活能力以及生活的判断力,这时需要他们为未来积累生活经验。除此之外,此时他们对于一件事物的看法、评价、解决方式,都是来自自己对于生活经验的见解和总结。因此,在学校内正式学习生物@门学科之前,他们并不是完全没有接触到这门学科的相关知识,他们已经在生活中有一些直接或者间接的生物学基础,只是在脑海中没有形成知识体系而已。由此,在生物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这个知识点的实际运用方法教授给学生。

  将教学的讲解生活化,给学生的生物学习营造一种生活化的教学氛围,能够更加具体的让学生理解书本知识。同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主动的联系自己生活的经验来理解一些知识点。

  例如在“如何明白吸烟的危害”这个课题中,教师可以将生活中一些吸烟危害的实例展示给学生,将吸烟会引发肺癌的概率、吸烟成瘾的表现告诉给学生。

  二、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活动

  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好处不仅是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生活素质,还能够增加学生在学习中的趣味性和积极性。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的是教师讲授为主的“填鸭式”教育,通过传统教学实例可以发现,学生对于这种教学模式会很快产生疲劳感,逐渐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的效率并不高。

  但是,在教学中引入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与教师互动起来,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一改为“交互性”的新型教学模式,学生能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要想在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生活运用能力,这就给教学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将教学活动生活化。具体的做法就是,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加入课外实践活动。

  在课外实践活动开展之前,可以为学生提出一两个问题,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自己去寻找答案。例如,学习“食品的保存方法”时,我们活动前可以提出“你能想到的食品保存方法有哪些?”,然后学生通过自己在家的实验来寻找答案。由此可见,在生物教学中引入生活化的教学活动,能够减少生物这门学科学习与生活实际运用的距离。

  所以通过各种各样的任务活动,并尽量尝试将任务活动布置得更加有趣味性和调动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同时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活动中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而不是一味被动接受教师的“填鸭”。

  三、布置生活化课题作业

  为学生布置生活化的课题作业的主要目的就是延伸整个生物教学于课后,并且巩固学生对于所学生物知识的掌握。传统的教学策略中,课题作业的布置更多偏向于书面作业,要想优化教学策略,让生物教学更加生活化,所布置的'课题作业应该具有实践性和实验性。由于生物这门学科含有大量的理论知识,每一个知识点的含义也较为抽象,书面的作业也大多是对理论知识的考察。因此,学生在完成书面作业的过程中,还是可能对理论知识不理解,并且还会认为生物的学习是枯燥的。

  总而言之,布置生活化的课题作业,能够巩固学生课后的“生活化”学习,能够增添学生在作业完成中的趣味性,也能在课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开展生活化教学的原因

  1.增加学生的成长和学习经验

  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对于教师的依赖性很强。也正是因为他们没有体会到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以及克服困难后的成就感,才会使他们对于学习逐渐厌烦起来。因此,让学生自主独立的学习,增加他们的成长和学习经验。从而,让他们能够独立的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

  2.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上文中我们提到了学生对学习产生厌烦的原因,正是大量理论知识的枯燥学习,这也表明了,学生提高学习运用能力,自己体会在生活中体验,也是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方式。

  3.让学生在生活化教学中寻找自我

  生活化教学策略不仅给予学生自己探索知识的机会,也是一种对于学生的尊重。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中了解自己真正想要了解的知识,树立自己的目标,引导他们在自主学习中寻找自我。

  4.在生活化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任务进行中,减少教师对学生的干扰,教师应该担任好引导者的角色。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积极进行交流和互动活动。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训练学生的思维逻辑,还能保证学生在任务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初中生想象力丰富、好奇心强,难以集中注意力,这就将教学方法和教学对象的特点联系了起来。

  结语

  本篇文章对于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研究,分析了生活化教学策略的意义和作用,也从中凸显了生活化教学策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用生活化的教学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质。

初中生物教学策略模板2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自然学科,其基本原理都以生物学概念为基础。可以说,生物学概念是生物科学最基本的语言表达单位,也是思维的基本单位。生物学概念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因此,学好生物学概念是学好生物学科的基础。

  新课改后,部分教师过分注重课堂教学形式上的“活动”,而对基本概念的教学有所忽视,对于一些核心概念,有些教师干脆要求学生背诵、默写,这样死记硬背的教学不但不利于学生建构概念,领会概念的内涵,更易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为此,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指出,“要防止轻视概念性知识的体验主义教学。”20xx年审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修订稿)》中,也在原有内容标准的十个模块中,都增加了重要概念的描述,强调“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以下重要概念”。笔者认为,随着修订后的《生物学课程标准》的正式颁布,强化生物学概念教学的教科书就会很快启用,概念教学法会进入初中教师的研修、备课和教学工作之中。据此,笔者根据征求意见稿的精神,结合生物教学实践,进行了概念教学的实践和探索,针对初中生物教材中的核心概念以及与高中生物衔接密切的基础概念,探索一些有效的概念教学策略,以帮助学生构建生物学基本概念的框架,掌握核心概念,为生物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通过实验强化概念教学的策略

  生物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生物实验有较强的直观性和感知性,在实验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分析实验现象,使学生调动各种感官协同活动,充分感知所学内容,形成深刻印象,再上升到理论,形成概念,从而真正理解生物学概念。

  1.学生动手参与教学。如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态系统”的概念,学生往往知道生态系统的组成,即知道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分别指哪些生物,甚至知道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传递规律,但却不知道什么是生态系统,这就是对生态系统的概念没有真正理解。面对该情况,如果在上课前教师能带领学生先动手做几个生态瓶,要求学生想办法尽可能让瓶中的生物生存更长的时间,让他们来考虑必须给其中的生物提供哪些条件。课上再让学生来介绍他做的生态瓶,以及其中的各种生物有什么作用,另外还需要提供什么样的环境条件。通过交流,相互启发,取长补短,集思广益,评出最成功的生态瓶。通过教师点拨,让学生理解一个生态瓶、一个鱼缸或是一个池塘都是一个小小的生态系统,维持这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必须具备哪些基本条件,最后总结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实验,在主动理解和建构概念的同时,还深刻体验了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教师演示引导教学。在学习“食物中的能量”时,学生对脂肪中能储存更多的能量总是将信将疑,这时教师可演示一个简单的实验:燃烧同质量的花生种子和水稻种子,分别测量使试管中的水升高了多少温度。学生通过亲眼见证,就很容易理解食物中的能量这一概念。

  3.师生同步探究教学。学习“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时,对于小肠内表面皱襞和绒毛的结构和作用,学生因为缺少感性经验,而不能很好地理解。这时,教师可出示两张看似同样大小的纸,一张平整的,一张皱皱巴巴的,接着请一位学生把那张皱纸展平,看着皱纸展平后面积比平纸大了很多,学生也就理解了皱襞和绒毛的存在能增大小肠的消化和吸收面积这一道理。这样的教学设计比教师用语言反复强调要有效得多,学生对概念的印象也要深刻得多。

  生物新教材中很多看似难懂的概念都可通过这样的小实验来进行探究,只要教师指导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探索,就能让概念教学化抽象难懂为形象易懂,化死记易忘为理解难忘。

  二、概念图教学策略

  概念图(comcept mapping)是美国康乃尔大学诺瓦克(J . D. Novak)和戈文(D. B. Gowin)提出来的,它实质上是一种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通常是将某一主题不同级别的概念或命题置于方框或圆圈中,再以各种连线将相关的概念和命题连接,这样就形成了该主题的概念图,以帮助学习者形成认知结构,从而加强对某一主题的理解。

  例如,学习“人的生殖”时,许多新知识同时涌入,如果人的生殖系统的组成、受精过程、生命诞生的场所等概念单独要求学生记忆,学生的记忆负担就较重,这时就可利用概念图,把相关的知识串联起来,让学生一目了然,帮助其理解和记忆(见图1)。

  又如,“生物与环境”一章中的基础概念很多,很零散,这时也可用概念图来描述(见图2)。

  三、联系生活实际的概念教学策略

  生物概念是生物现象的本质抽象,是在感知大量材料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而形成的。在概念教学时,可联系实际,把抽象的概念重新转化为形象直观的内容,以促进学生对概念的`学习和掌握。

  例如,学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中的血管、血液及其作用时,可利用一张城市河道图进行教学,血管就像纵横交错的河道,其中流淌的血液就像河道内的河水,血液内的血细胞就像河流中的小船,这样就容易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形象的画面,从而加深理解。

  再如,学习遗传和变异的概念时,可由与学生密切相关的问题情景引入:“亲朋好友们都说你长得像爸爸还是妈妈呢?”“同学中有没有父母都是双眼皮,但自己是单眼皮的例子?”这样联系学生实际引入形象直观,学生就很容易理解。

  又如,学习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时,就可问学生:“米饭粒在口中细细咀嚼,会有什么味道?”学生就会仔细回想,答出有点甜,然后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引入消化酶的作用。

  四、探究式概念教学策略

  新课程标准倡导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师生共同探究的内容很多,在探究过程中,一些基本概念学生就很容易掌握。例如,通过探究光合作用需要光照,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等,学生就很容易掌握光合作用的概念。

  生物学概念教学是学生构建学科概念体系的基础,初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的方法很多,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采取有效的概念教学方法,那么,学生对概念的构建就会容易得多。

初中生物教学策略模板3

  我国现行的教育改革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主动探究、主动学习,辅导学生观察、总结学习方法,启发学生运用这些学习方法形成学习策略。初中生物教学应有意识地渗透科学、实效的学习策略指导,教会学生学习、思考。迈克卡等人提出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本文结合初中生认知的规律和生物学知识结构特点,结合学科学习策略的形成、发展和趋势,从教学实际出发,对学习策略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科学的记忆策略指导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一切知识不过是记忆,而创造不过是应用记忆。”科学的记忆策略是获得知识和技能、形成各种能力的重要基础。

  1.任务策略。初中学生学习动力以表层学习动机为主,以考试、学科兴趣为导向。在课堂上为学生设置阶段性学习任务可以有效提高听课的注意力,将表层动机转化为深层动机。心理学研究表明,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有利于增强输入大脑的信息强度,从而提高记忆效果。“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就是这个道理,课堂上不仅要求学生认真听讲,还要动口读一读,动手记一记、画一画,鼓励在书上多做标记,使各种感官得到充分运用。

  2.复述策略。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可知,知识的遗忘从学习之后就开始,且进度并不是均匀的,是先快后慢。及时复述有利于提高记忆效果,可见知识当堂巩固的重要性,重要的生物学概念和要点,要求学生一定要当天巩固,提高学习效率。研究表明复述的遍数是能识记的为佳,即通过12遍可以记住的知识,复述6遍效果最好。同时提倡在睡前和清晨两个所受影响因素最小的时间段里回顾和复述已学的知识内容。

  3.精加工策略。苏科版教材要求初一学生就使用显微镜观察和实验,显微镜作为生物学研究的重要仪器,学生以前接触甚少,开始掌握并正确规范使用显微镜尤为重要,没有光学物理知识的学生是很难根据原理来理解和记忆实验操作的,生物教师可以将实验步骤进行加工,可以编制一些顺口溜来辅助学生学习,如显微镜的操作流程:一取二放三升筒,四转低倍五对光,六上玻片七下降,八升细调找物像,九退归位十入箱。食物的消化过程:淀粉消化始口腔,唾液胰肠葡萄糖;蛋白消化从胃始,胃胰肠液氨基酸;脂肪消化在小肠,胆汁乳化先帮忙,颗粒混进胰肠液,变成甘油脂肪酸。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自己编制,并将好的顺口溜在班级中推广,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科学的归纳策略指导

  将零碎的生物知识整理归纳,得出一般的规律是学好生物的.可取方法之一。使零碎的生物知识条理化、结构化,不仅能帮助学生记忆,也有利于学生把已学知识纳入到大脑已形成的知识结构中去,在使用时以便更准确、快速地检索和提取。所谓读书要“从厚到薄”,就是强调整理、归纳、总结的重要性。

  1.概念图策略。20xx年新编苏版教材的一个重要变化是,在每章的基础知识巩固中增加了概念图。概念图是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它通常将某一主题的有关概念置于圆圈或方框之中,然后用连线的方式将相关的概念和命题连接,连线上标明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关系。21世纪教育新模式的信息技术和脑科学,为概念图的正确性和无比广阔的应用前景提供了大量的事实说明。例如,在学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后,可指导学生画概念图,以实现对这一部分知识的整合,形成结构化的知识网络。

  2.变量控制策略。大多数生物现象和过程是受多变量影响的,为了弄清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当研究多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时,往往先控制住其他几个因素不变,集中研究其中一个因素变化所产生的影响,这种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它是初中生物实验常用的方法之一,更是一种科学的探究方法、思维方式、解题技巧,在教学中要渗透变量控制策略的指导。从普里斯特利实验学生接触控制变量策略,到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实验中体验,控制变量策略贯穿整个初中生物学习。例如,验证呼吸过程中气体的变化、植物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甲状腺素对蝌蚪生长的影响、烟草浸出液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等,都需要学生用到控制变量策略。在研究多种遗传性状和遗传病中,抛开其他遗传病,集中研究一种遗传病,也是一种控制变量策略的应用。

  3.等效替代策略。《生物的命名和分类》这一课的课后练习第5题,要求学生判断图解中的生物亲缘关系远近、生物共性多少,这对于刚学习生物分类等级的学生来说是有点困难的。教师可以教学生使用等效替代策略,用家族谱替代,如猫与虎相当于亲兄弟,而与豹就是堂兄弟的关系。这样学生就不难知道与猫亲缘关系最近的是虎,最远的是犬。生物遗传学中,在染色体棒上的相对位置做颜色标记来表示一对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基因;用A表显性基因、a表隐性基因;XA表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Xa表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分别表患病和正常男性,分别表患病和正常女性,这样学生在画制基因图解和研究遗传图谱时就直观和方便很多。

  三、科学的自我监控策略指导

  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提出的“学习金字塔”理论表明:学生的主动自我监控策略,比如教别人、实践、讨论等主动学习的学习成效达90%、75%、50%;而演示、视听、阅读等学生被动学习,成效仅达30%、20%、10%。可见,学生的自我监控策略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

  1.资源运用策略。对学生而言生物学资源可能就局限于教材、练习册等,教师要引导学生挖掘生活中的资源。比如在学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让学生收集自己和父母的合照,在收集的过程中学生已经注意到自己和父母的异同,为课堂小组讨论教学做好铺垫。制作生物模型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完成细胞结构、小肠结构、眼球结构、关节等模型制作,在选材、交流、改进等制作中加深生物学结构理解。制作DNA结构模型,拓展学生生物学视角;制作动植物小简报,图文并茂,张扬学生个性,在美化班级文化同时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和科学素养。

  2.自我努力策略。学习信心会使学生在学科学习中表现出很强的学习主动性。教学中运用适当的心理强化可以发展学生的精神和心理调节能力,从而有利于学生自我努力策略和自我肯定。在教学中要肯定学生的学习策略,比如生物适应环境中,有学生利用成语策略:保护色(视而不见)、警戒色(望而生畏)、拟态(以假乱真)。“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又很好地解释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很多学生在学习中“只顾埋头拉车,而不抬头看路”,这种做法是低效率学习的症结所在。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学会对自己所学知识进行监控,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问,如今天学习的知识点我不看书能回忆吗?我今天有什么理解不清楚的问题吗?我能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吗?等等。

  3.寻求帮助策略。寻求教师帮助、同学帮助,共同学习、争取个别指导等学习策略对学生的学习成效最佳。然而越是学习效果不佳的学生越是很少寻求他人帮助,为此,凡是主动到教师这里问问题、寻求帮助的学生,根据帮助的学习成效,会得到一个特制的章印,每月根据印的数量给予一定的奖励,如加平时分、给予物质奖励等。通过这样的引导帮助学生形成并内化学习策略,并从生物学科衍生到其他学科,从特定学科学习策略衍生到通用学科学习策略。

  四、小结

  目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研究教材、学情,过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对教法和学法缺少研究,对学生进行策略指导研究更少。一些开展学习策略指导的学校,在研究与教学中仍存在很多问题,但这些问题已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相信随着这些问题的解决,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不仅是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高,传统的教与学也将产生巨大的变革。

初中生物教学策略模板4

  大部分知识的根源都在生活之中,从生活中总结出规律,继而升华为更为精辟的理论知识,方便他人进行学习与应用。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实现生活化教学策略也十分重要[1]。如何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生物知识充分应用于生活之中,是目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生活化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对生物知识的认识度,激发学生自身的创新、创造能力。

  1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生活化策略教学的优势分析

  1.1生活化策略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生物课堂生活化策略教学中,能够借助增加与生活的联系,来提高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兴趣。当教师能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换为熟悉的生活知识时,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能力,让学生从心底里认为生物知识与生活距离不远。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多会强调书面知识的重要性,有可能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聊,导致缺乏对初中生物课程的兴趣。生活化策略教学方式能够改善传统生物课程教学的不足,达到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能够成为生物学习的主动方,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1.2生活化教学策略能够丰富生物课程内容

  在传统初中生物课堂教育中,主要教学目标为生物相关知识。而在生活化教学策略中,除了基础的生物化教学内容外,还添加了生命教育、道德教育等内容。通过生活化生物课程教学,能够让学生感悟到生命的可贵,丰富了初中生物课程的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2]。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的缺陷,在对学生开展生物教学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学生对生活意义与感情道德方面的感悟。给予初中学生生活化生物教学策略,才能够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促进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1.3生活化策略教学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在生活化策略生物教学课程中,通常会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开展教学任务。学生在活动中可以自主进行探索,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新鲜事物的勇气。通过生活化策略教学不仅能够起到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还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在操作中获得生物知识,能够让知识更加牢固。尤其是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生物课程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大多仍属于基础知识。倘若学生不将基础打好,对后续的学习也会产生影响[3]。

  1.4生活化策略生物教学可提高学生的合作、沟通能力

  在生活化策略生物教学中,不仅能够让学生打下坚实的生物知识基础,还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在初中生活化教学中,教师通常会采用开展自主研究、竞赛活动等方式进行探索式、创新式学习,在该种教育中,学生需要明确的分工合作来完成学习内容。在探索、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锻炼自身与其他伙伴的协作能力。良好的沟通与合作能力不仅可以提升学生自身的学习水平,更能让学生懂得合作、集体精神。提高学生合作、沟通能力能够让学生在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之中获得很多益处。

  2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生活化策略分析

  2.1为学生营造生活化教学的学习气氛

  改变传统初中生物教学中过于沉闷的教学氛围,生活化教学策略中,需要学生能够主动进行学习,改变课堂学习气氛。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当学习到生物知识之后,可以利用生物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部分问题。教师在为学生构建学习气氛前,需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环境、初中生物的教材内容进行精心设计,才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化学习的气氛,将学习与生活充分融合在一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教授《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生物,如花朵、树木等生物,让学生通过观察不同温度对花朵的影响。让学生能够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进行学习,提高生物知识与生活的联系[4]。只有这样,才能建立更好的学习气氛,让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

  2.2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初中生物基础知识的抽象性较高,且分类较为复杂,仅仅通过生物教材文字叙述无法真正了解到所学内容。随着现代技术的进步,在教学领域融入现代科技,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初中生物生活化策略教学中,融入多媒体教学技术成为新型教学的趋势。初中生物课程本质上属于实验科学,利用现代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能够让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加深了学生对生物知识的认识与理解。当通过多媒体技术将生物知识真实的展现出来,利用图片、视频等内容可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可以直观理解的内容。当学生通过多媒体技术观察到所学内容后,可以根据自身的理解将生物知识与生活产生联想,进而更能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度。而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承担着引导者的地位。例如,教师在教授《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准备多种藻类、苔藓以及蕨类植物的图片。在学生能够辨认与认识该类植物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思索,让学生回想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见过哪类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通过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植物,来对藻类、苔藓与蕨类植物进行区分,更深刻的掌握生物知识。

  2.3利用课外活动开展生活化教学

  对于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而言,除了课堂中短暂的集中教学外,课外活动教学对生活化策略教学也十分重要。由于初中生物课程本身就属于一门实验学科,只有通过不断实践才能获得相应的生物知识。教师需要为学生准备相应的课外教学任务,将学生在生物课堂中所学的知识融入生活中去,提高学生的实际时间能力。利用所学生物知识来解决问题,还能让学生拥有自信,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实际价值。例如,教师在教授《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课外调查的方式开展课外活动,来加强学生对生物的认识与理解。教师可以将学生以动物、植物等为主体进行分组,每组成员所负责的内容皆有所不同,让学生通过调查生活中常见的生物特征来提高学生对生物的认识。在调查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班级汇报讨论会,委派每组代表对所调查的内容进行总结。通过课外活动的方式能够不仅能够让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到生物的意义,还可以培B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协作能力,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3结语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生活化策略才能够满足现代教育需求,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理念已经被时代所淘汰。生活化教学方式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加强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在开展生活化教学策略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各式各样的课外活动、构建学习氛围等方式来提高学生对生物课程的主动性。选择生活化教学策略是丰富教学内容的重要途径,能够显著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水平。

初中生物教学策略模板5

  二、初中生物教学现状

  1.对学生的学习特点总结不够。在传统的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着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习惯的脱节情况。截至目前,在进行初中生物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初中生物教师还没有形成对于生物教学的明确目的,相应的教学理念也没有完备的形成,这也就导致初中生物教学难以发挥出应有的效果。与此同时,在进行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够充分考察学生的学习特点,就很容易导致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持续下降,进而影响到初中生物教学的效率。在这样的背景下,可以看出,目前的初中生物课程教学对于初中生的学习特点的把握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2.对初中生物教学内容没有形成合理的组织串联模式。作为理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初中生物知识具有很强的串联性和系统性,如果能够充分把握住这一特点,就可以事半功倍地提升初中生物教学效率。但是,在目前的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对初中生物教学的基本内容进行串联分析研究。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生物教学内容也就难以形成一个整体,进而导致初中生物学习过程沦落为机械的学习过程,学生也就难以真正理解初中生物知识的精髓,这也就导致学生学习到的生物知识只是表面上的皮毛,并没有掌握完备的生物学习思维理念。

  二、没有形成高效的初中生物教学方法

  生物成绩仍然在中考中占据了重头戏,为了满足应试教育的考核要求,初中生物教师格外重视学生的生物考试成绩,这也就导致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是沿用传统的生物教学方法,对于创新性的'高效生物教学方法没有足够的勇气进行使用。同时,在初中生物教师进行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也没有重视到对于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的总结研究。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可以看出,在未来的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要不断重视对于初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的追求,以学生的实际特点为依托,促进初中生物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初中生物教学中“有效教学”策略

  1.结合学生特点设计初中生物教学方法。在进行初中生物教学中“有效教学”的研究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初中生的实际特点,来制定出合适的初中生物教学方法,并在教学的过程之中贯彻“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精神,有针对性地进行初中生物教学中“有效教学”策略探析,促进初中生物教学效率的快速提升。例如,可以在进行初中生物“生物体的结构”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结合学生好奇心比较强的特点,在教学的过程中,向学生展示显微镜,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度。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既不偏离教学的中心目标,也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进而帮助学生更加有效掌握生物知识的基本运用能力,促进初中生物教学效率的提升。

  2.合理规划初中生物教学结构。为了保证初中生物教学中“有效教学”的应用效率,在进行初中生物教学方法设计的过程中,就需要充分结合初中生物知识的具体知识点分布构造,进行初中生物教学中“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首先,要保证生物课程教学内容可以合理串联在一起;其次,要保证生物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紧密结合在一起;最后,要保证规划好的初中生物教学结构可以有效促进初中生物教学效率的提升。例如,在进行初中生物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在PPT课件上建立一个一整册初中生物知识的知识架构图,并在课堂上带领学生进行对生物知识的分析研究工作,让学生自己动脑进行对这些知识点的关系的分析。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既可以防止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死记硬背,又可以保证学生形成对于初中生物知识的总体认知,进而有效促进初中生物教学效率的提升。

  3.博采众长优化初中生物教学方法。在进行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有效教学”方法的实际需要,充分结合初中生物教学的实际需要,高效促进初中生物教学效率的提升。同时,在进行“有效教学”方法研究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的互相讨论,不断完善初中生物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进行初中生物“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就视力生产的原理在初中生物上开展课堂讨论。并让学生对近视产生的原因进行交流,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促进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理解程度的提升。在进行初中生物教学中“有效教学”的策略的制定过程中,通过对于传统生物教学方法存在问题的研究,并结合初中生的实际特点,进行相应教学方法的制定,对初中生物教学效率的提升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初中生物教学策略模板6

  生物课程是一门实验性强的自然科学。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生物教师要想利用生物课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积极利用生物实验开展有效教学是必经途径。

  生物课有效教学的重要性

  教学是课程实施、知识传授的基本途径,所有的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都要通过教学来表现出来。初中生物课是初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生物实验又具有发展智力、培养态度、锻炼技能的重要作用,因此,开展生物实验有效教学可以有效拓展生物教学的发展空间,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提高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坚持基础原则不动摇

  1.1学生主体原则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学生的主体性原则,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通过质疑、操作、探索、解惑等过程树立自主学习意识和探索意识。

  1.2知识技能并重发展原则

  新课改对生物教学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即生物教学要坚持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相统一原则,把课堂当作知识传授的主要阵地,提高学生知识积累,把实验当作学生知识时间和技能训练的重要工具,利用生物实验重点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1.3全体发展原则

  生物实验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目的是提高学生群体的整体素质。学校要加大生物实验资金和设备的投入力度,为生物实验提供基础保障。教师要重视学生个体差异,根据学生认知结构和身心发展需求,认真设计实验,因材施教,深挖学生潜能。

  2提高教师素质

  无论是传统教学中的“满堂灌”还是现代启发式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始终没有改变。鉴于教师的教学理念、思想水平、教学能力在教学中的作用,初中生物教学要重视教师素质对生物实验教学的影响。

  有效教学对教师的教学技巧和教学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如利用显微镜观察装片内容学习中,教师要对本节生物知识的难点和重点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课前要认真专研教学大纲、精心设计教案,准备标本、挂图等辅助工具,课堂上要点面结合、做好知识的讲解,实验前要让大家了解实验目的、重点、规则,做好实验仪器、材料的准备,精心安排实验流程,并教会学生如何制作切片、有序实验。可以想象,如果教师知识储备不够、技巧不熟练,根本无法胜任教学任务,教学效果更无从谈起。

  因此,初中生物教师要树立竞争意识和发展理念,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不断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在教学中,要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引,积极利用网络、报纸、杂志等媒介不断拓展文化事业和信息来源,提高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重视课堂这一重要知识载体的作用,做好教学研究,多动笔、勤思考、努力专研,通过教学培训和教学实践不断提高组织协调能力。

  3深挖教材内容

  成功的教学不在于利用强制的手段给学生灌输了多少知识,而在于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自觉进行知识的探索和学习。要想做到这一点,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对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和智力因素进行深层挖掘,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设计各种趣味实验和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如在讲解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入当今社会比较关注的生态恶化与环境污染问题,让学生就水污染给生活带来危害进行讨论,结合一些重大的新闻事件,如因水污染而导致的家畜大批死亡事件、城市黑河等案例进行教学,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阐述这些现象形成的原因,并让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重污染水,了解消灭细菌和病毒的有效方法,做好疾病预防控制。这种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真实、生动的教学氛围,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认识。

  4善于利用创设情境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否乐于学习直接影响着最终的教学效果。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发挥情境创设的积极优势,通过创设有吸引力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实验前的问题情境可以让学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而实验中的问题则能引起学生深思,能使实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讲到“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知识时,教师可以问大家为什么慢慢咀嚼馒头能体味到淡淡的甜味,这个问题可以让引导学生对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分解成麦芽糖知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在实验中,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两只试管溶液的颜色如何发生变化并做好记录,并针对温度、时间等问题提问,分析如果淀粉糊太稠或太稀了会怎么办,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实验并进行操作、观察。

初中生物教学策略模板7

  随着兴趣培养在基础教育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其已逐渐渗入不同科目教师的教学过程中的方方面面,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要想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就必须更快、更科学地处理初中物理课教学改革,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初中课程的教学目的,在兴趣中学习,在学习中不断地发展自我。

  1兴趣培养教学法理论

  现代兴趣培养教学理论主要来源于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的关于教学的相关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的结构发展教学理论和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最优化理论等。这一系列的理论给我们的启示:在基于兴趣培养教学法理论指导下的初中物理课程教学过程,我们必须着眼于学生学习的长远发展过程,促进情感的培养,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从而更有效率地对知识的掌握,同时能够培养他们全面发展的能力以及智力,应该使用强大的功能,以兴趣培养教学法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况,启发指导教师展开教学,学生进入物理学习情境,积极探索和认知。

  2培养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意义

  基于兴趣培养的教学方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兴趣培养教学法的指导下占主导地位的结构教学的主要类型,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感官刺激,有利于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互动的环境,提供良好的和实际的协调,协作学习,通过各种基于初中生兴趣培养的物理教学内容的设置,是有利于以科学的管理,使用各种教学资源,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现和探索。

  最关键的是在学生学习初中物理过程中要能够让教师合理充分利用各种情境创设,推动深化初中物理教育教学改革,显著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初中物理课程教学和兴趣培养教学方法的不断结合的实践过程中。

  3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

  3.1教学内容分层显示和科学原理审查

  针对初中物理课教学内容分层显示,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知识方面由浅入深,使学生掌握的知识体系更加完善。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情境——探究”的方式,以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为核心,老师仅仅是在引导上提供帮助和支持。当教师为学生确定学习内容模块后,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的`过程,来达到对初中物理教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这种模式最显著的特点是基于兴趣培养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在教学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3.2基于兴趣培养教学理论的初中物理课程教学

  3.2.1课前准备

  每节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深入钻研和组织教材的基础上,在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基础上,精心编制导学案。包括教学资源的选择和使用教学媒体,教学和学习活动的设计过程等等相关的准备工作[4]。

  3.2.2教学实践

  针对选定的教学实践项目、教学设计,设计良好的教学计划,从而对这些项目内容进行实施。一般情况下,先投影给出导学案,以确定明确的任务,学生自主探索或辅助学习,教师和学生可以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和总结。教师在讲评某一问题的时候,除了对于共性的问题详细加以分析,对于某些重要问题也要突出给予强调。以课题《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为例。

  教学目标分析:

  ①初步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

  ②根据教学内容和情境,进行教学三维目标教育。

  在教学活动中,渗透新课程理念,充分尊重学生个性,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使不一样的生命,一样的精彩。

  学情分析:学生刚开始接触物理,对物理学习有新鲜感,学习热情比较高;受长期的传统教学的影响,学生对物理探究课的教学模式可能有某些不适应,这方面兴趣需要教师的培养、鼓励。

  教学设计理念:采用探究型教学设计模式,用探究式实验的方法学习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实验前后分别用课件演示物理振动发声和模拟声音的传播过程,使学生更“直观”和深刻地理解这一过程。同时通过实验探究声现象的产生原因和规律,培养学生用事实说话的严谨科学态度。

  教学策略的选择:采用分组探究合作学习策略。通过小组成员分工和合作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交流沟通能力。培养学生勇于展示自我和客观评价别人的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是教师结合教材中的几个画面,通过口头举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学生觉得单调乏味;而使用教师准备好的多媒体课件,首先播放几段相关小视频(小鸟、青蛙、蜜蜂、知了、人唱歌、小孩哭等),创设情境,请学生辨识。学生听到这些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声音,学习的劲头一下子都提上来了。

  3.2.3课后拓展

  教师在除了直接指导学生课堂学习外,也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课外实践课程时间开??展自主探究和协作讨论,教师可以提供必要的方法和步骤,同时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使物理学习的意义真正达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例如《光的反射》是一节科学探究课,通过实验得出规律,并应用规律来指导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做好探究实验是很重要的。由于学生刚学物理不久,动手能力不是很强,遇到的困难还是不少的,要及时给予指导,帮助他们做好实验。另外,对于光的反射定律要注意它的研究方法,注意用数学方法分析实验现象,以达到学科之间相互渗透教学的目的。

  对于刚刚接触物理课程学习不久的初中生来说,教师要做的除了教会他们基本初中物理技术动作外,还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兴趣,结合不同的生命个体和热爱初中物理的程度进行循序渐进地教学,让他们有很强的初中物理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初中生通过努力学习,相信会达到他们预期的结果,同时也希望本文的创作能够得到同仁们的批评与指正。

初中生物教学策略模板8

  新版课标相对于旧课标最明显变化是更加强调重要概念的教学在生物学教学中的核心地位。建立、理解和应用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知识学习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对生物概念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抓住学生“头脑中的概念”,教学过程中要引导修正认识的错误与偏差,转化建立科学完整的“词典中的概念”。下面,我就如何有效进行生物概念教学的方法策略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认真分析概念,了解影响学生掌握生物学概念的原因

  概念是由内涵和外延组成的,它们是概念所具有的基本特征。教师只有明确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对概念做全面的分析,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概念讲解确切,重点突出,条理清楚,使学生能顺利地形成概念。生物学概念做为生物学知识的基本单位,只有当学生掌握它后,才能对生物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才能正确地进行思维,清晰、正确地表达生物学思想。

  影响学生掌握生物学概念的因素有:

  1、概念本身的影响。有的概念比较抽象如基因;有的概念高度概括如生态系统、花;有的概念既抽象又概括如神经调节;有的则比较具体如生物圈等,学生对具体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快于抽象概括的概念。

  2、感性认识欠缺的影响。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足,生活空间的限制,缺乏对复杂生物学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对事物的本质认识会存在一定差异,甚至是难度。使他们对生物学形成片面的、不准确的,甚至是错误的概念。这样的错误概念对我们以后学习产生很大影响,是学生接受正确概念之前的前概念――学生“头脑中的概念”,是形成“词典中的概念”的障碍和阻力。

  3、日常概念和生物学概念性混淆。日常概念是我们生活中对一些生物学现象习惯性的概括和称呼,这些概念是不科学的,错误的。

  二、针对不同的概念,精心选择教学方法:

  概念教学的策略通过剖析学生形成概念时产生的问题和学生形成知识表象的原理,按“感知―分析、综合等抽象思维―形成概念”的概念形成过程,实施概念教学。在概念教学中创设一定情境,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演示、实验、各种直观材料、教具(模具)、课件,使学生形成感性认识,让学生通过感性认识去学习概念,这样就能达到概念教学的最佳效果。

  生物学的概念繁多,由于生物学概念的特征,内容不同,彼此之间的联系和关系纵横交错,因此,教师只有根据不同的生物学概念,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才能讲好生物学的概念。针对不同的生物学概念常选用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

  1、讲述概念法

  生物学中很多概念是按照它实际的`特有含义来命名的,讲述法就是运用准确、形象的词语,进行概念的讲析。运用讲述法讲好概念最重要的是要做到:确切、透彻、重点突出。例如:染色体,从名称上看就知道是染成颜色的物质,具体含义是“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在讲解“酶”的概念时,抓住“活”,“催化”,“蛋白质”,“高效性”,“专一性”,“多样性”这些重点词语等。

  2、利用感性材料,将抽象概念直观化

  在进行生物学概念的讲解中,充分运用演示实验、传统的模型、挂图、板画以及多媒体技术等教学手段,提供给学生具体的事例和生活中的材料,在建立感性认识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和分析,主动地建构概念。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

  3、引入生活情境,将陌生概念熟悉化

  将陌生概念与学生自身熟知的事物和生活体验通过类比,建立适当的联系,如果运用到教学中,这种联系可以促进学生对新概念认知的内化。所以类比法在概念讲解中有着广泛运用。例如;血液成分的学习中,将血浆和红细胞比作一个正常国家的经济建设力量,白细胞比作和平时期的国家军队,血小板比作社会紧急保障系统。这样理解血液成分所占的比例。

  4、运用已学知识,建立新旧概念体系化

  血液循环对学生来说缺乏直观感受,学生学习具有比较大的难度。教学中根据学生已经学习了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呼吸作用、人的呼吸、人体的营养等概念。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概念同化教学模式,将相关概念引入,同时利用在本章中形成的动脉血、静脉血、动脉、静脉、输送血液的泵等概念同化新概念――血液循环,逐次提出由浅到深的血液循环的概念,将血液循环概念的形成分散在《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整章教学中,强化知识结构,认识概念之间的联系。

  5、展示学生“头脑中的概念”,转化形成“词典中的概念”

初中生物教学策略模板9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提升教学有效性已经成为大家共同的追求。初中生物作为义务教育阶段一门基础课程自有其重要作用。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初中生物新课改的突破口,笔者在此结合具体实践谈谈初中生物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初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校领导思想上不重视生物的教学,生物教学可有可无,集中精力抓好几门大学科的教学,加上疏于管理,最后各门学科教学均没抓好。

  2.从学生这方面来看,为了预定的结果,学生会主动弱化自己的生物学科的学习,在遇到实际问题时不能灵活运用已学过的生物知识来解决,甚至不知道从何思考,对生物学科的学习抱有消极态度。

  3.从教师这方面来看,某些教师对生物教学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教师的基本素质不高,一些小规模的学校只配备兼职教师。教师的教学能力不高,主要是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设计能力,组织、管理和调控教学活动的能力,教育科研能力。

  4.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实施不够齐全。由于各地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也有一些中学的生物学实验条件和设备仍然很差,急需改善和添加。从表面上看,学校配有生物实验室,但却没有实验器材,上头配置的实验器材还在仓库里,甚至多年未动,学生生物实验根本不做,学生从未碰过实验器材。

  二.初中生物教学的策略研究和初探

  1.提高生物教学高效性的具体策略

  树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观念,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以及分析、确定学生的实际情况是高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但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还在于课堂教学的具体操作,即实施高效教学策略。我们把教师根据教学情境,采取教学行为来组织实施教学的过程称为执行教学策略的过程。所谓教学策略是指以一定的教学观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或教学任务,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对影响教学的各个要素进行系统化的总体研究,并最终形成可以具体操作的整体化实施方案。

  教学高效性策略就是指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在对教学活动及其因素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统一的计划、评价和调控的一系列执行过程,并以追求最佳教学效率为目的的谋略,是教师有效教学的谋略。

  2.提高教师的教学技巧

  教师的基本素质是进行高效教学的基础和前提,要确保教学的高效性,教师必须具有经长期训练而形成的娴熟的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并通过不断的实践,上升为教育教学的技巧。

  1994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要求师范生在教育学、心理学和学校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以专业知识为基础,掌握从事学科教学工作的技能,这些技能包括:教学设计技能、应用教学媒体技能、课堂教学技能、组织指导学科课外活动技能、教学研究技能。

  生物教师要提高教学技巧必须要注意: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尊重学生,充分体现学生在实验课中的主体性位置。注重再学习,不断钻研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素质。经常反思:放弃一些不太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助于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要注意"保底",但不能"封顶"。成功的教育是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尽可能大的发展,而不是大家平均发展。这是新课程标准与过去的教学大纲的'最重要的区别。

  3.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生物教师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教学设计能力,提高组织、管理和调控教学活动的能力,提高教育科研能力。

  4.有效上课策略

  要注重目标的全面性,强化目标意识。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创设自由、民主、宽松的课堂环境,由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纪律的维持者向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转化。实践与创新相结合。活化课程,由实验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向实验的组织者、开发者转化。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而教。

  5.注重课堂心理研究,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要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参与心理。合理疏导,调整学生的焦虑心理。改变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期待心理。把握知识和能力落差,维持学生探求心理。设计教学空白,激发学生的创造心理。创设实验情境,激发学生的动态心理。

  6.拓展教学方式,优化教学环境,提高学生实验兴趣

  要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实现实验选题的多元化。以建构主义为指导,实现合作、探究学习的最佳组合。构建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方式的教学模式。由动手实到活动性学习。由自主探索到探究性学习。

  7.强调"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策略

  现代教学观尤其强调"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过程的主体参与者,变传统的被动知识接受为现代的主动知识探索,使学生从知识的奴隶成为学习的主人。作为老师,是课堂教学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指导者,通过老师的有效组织及指导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和全面发展,通过教师的"教"促进学生的"学",使课堂教学成为"教学相长"的双边活动。

  8.媒体辅助策略

  媒体是传递信息的重要辅助工具,多媒体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内容。就生物教学而言,实物及标本的观察及展示,演示实验及学生实验的适时进行,音像教材的选择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合理开展等是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具体体现。当然,不同的内容体系、不同的课堂类型、不同的教学环节应该有针对选择媒体手段且突出一堂课的主要媒体。

初中生物教学策略模板10

  一、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作用

  1.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工作中,教师主要是通过生物实验的方式向学生阐述生物学的各项原理,让学生了解生物学领域的各种变化,从而加强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实验教学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不同,在教学时能够打破传统教学的枯燥性和乏味性,学生在学习时能够在更加轻松和和谐的氛围中获取知识,而且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将生物学的理论知识更加直观和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践行生物知识和原理的探索,使学生也能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获取生物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生物学属于理科学科,其知识内容本身就具有极高的严谨性和逻辑性,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对于生物学知识难以有效理解,而通过实验教学的方式,学生就能够获取更加直观的生物知识。另外实验教学过程中,生物实验本身就是一种十分严谨的探究和学习方式,通过这种实践的方式所获取的知识更加科学和准确,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生物实验,就能够使学生也在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使学生获取更加科学的知识,增强学生对科学和对自然的敬畏,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这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十分有效。

  二、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策略

  1.设计实验情境

  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工作中,生物实验是其中的核心手段,而就是想要让学生融入到生活实践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实验和探究,就必须要为学生设计一个良好的实验情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实验活动中,增强学生参与实验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最简单的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作用,在该实验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个实验情境,为学生准备几块馒头,让学生将馒头分为几部分进行分别的对照实验,与此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拿一块馒头咀嚼,更加直观地感受馒头在口腔内的变化,这样更加灵活和生活化的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设计实验内容

  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实验内容的'设计必须要以实验目标和教学目标为依据,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明确实验目的,然后对实验目的进行拓展,设计相应的实验内容,这样可以使整个实验更加具有针对性,能够对学生的实验进行有效引导。比如在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实验中,教师首先要明确实验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光合作用对植物叶片的影响,然后以此为依据设计实验内容,让学生在家中自行选择一盆绿色植物,将植物的叶片设置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然后在实验组的叶片外部包裹一层不透光的黑布,在24小时之后揭开观察叶片之间的不同,而在该实验进行之前,教师就可以告诉学生该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并让学生对实验的流程和内容进行规划,从而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初中生物教学策略】相关文章:

初中生物重要概念教学策略06-27

生物教学的教学策略06-25

有效教学策略分析06-19

羚羊木雕的教学策略07-03

古诗教学策略分析论文06-21

高段作文教学策略07-02

相遇问题的教学策略分析06-19

有效阅读教学策略07-02

识字的教学总结及教学策略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