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给予树》教学设计优秀11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给予树》教学设计优秀,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给予树》教学设计优秀1
教材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四篇课文都写的是发生在儿童之间的故事,都体现了“美的情感,爱的奉献” 这一专题,都是从儿童的经验世界出发,让学生实实在在感受这种感情。《给予树》是本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的是在圣诞节到来之前,小女儿金吉娅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需要帮助的女孩。课文叙述角度独特,从妈妈“我”的角度来叙述这个美丽的故事,通过“我”的观察、心理变化及行为来体现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整篇课文处处洋溢着爱的思想、美的情感,时时闪烁着人文的光彩。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给予、担心、沉默不语、如愿以偿”等词语。
2、通过关键词句的品读,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和仁爱,培养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获得美的精神享受。
3、学习抓住人物心情的变化来体会人物形象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创设美的情境
1、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为什么?(学生***回忆春节欢快的生活。)同学们都非常喜欢过春节,西方的小朋友也和你们一样非常喜欢过节日,不过她们不是过春节,而是圣诞节。圣诞节是西方最重要的节日,也是最快乐的节日。想不想看看他们怎样过圣诞节?(播放西方圣诞节欢乐的情境,教师和着音乐与画面简介圣诞节。)在这欢乐的节日里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情,有一位作家把其中的一件事情写成了一篇优美的文章,想不想读这篇文章?(生齐喊“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板书:给予树
2、质疑课题:这个课题好特别啊。谁能把它读好?指名生读课题,正音给(ji),学生简单地说说对“给予”一词的理解。请同学们再用心地读一读这个课题,想一想,读了这个课题以后你能发现什么问题?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归纳为两大问题:
(1)为什么以给予树为课题?
(2)这是一棵怎样的树?对于这些问题让我们从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好吗?
[点评:从儿童生活世界入手,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回味生活的快乐,再次感受节日生活的美,身心获得愉悦,在愉悦中拉近与文本的距离,激发学习的兴趣,带着美的心情对课题进行质疑,引发探究的欲望,在个性化建构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梳理,凸现共性的认识,整合出有价值的、统领全课的问题,搭建出新的探究平台,自然地走进文本,与文本展开对话]
二、初读,感知美的语言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一想你能解决刚才所提的问题吗?
2、读后交流。
(1)指名学生读书后生字所组成的词语,要求不但要读正确而且要读出感情。
(2)指名学生读课文重点段落,要求读正确、流利。
(3)通过与课文对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点评:不仅仅引导学生“口诵”,更要求学生“心维”,带着问题、明确要求去读书,“字字入目,句句铭心”。通过自读,对给予树获得整体的感性认识,初步了解给予树的含义。同时根据中年级段特点,引导学生借助对词语的认读,进一步夯实基础,积淀语言。对词语的认读,凸现厚度,不仅仅读正确,更能引导学生从读的情感中透出对词语的理解,感受到语言所蕴含的美。]
三、深读,交流美的情感
请同学们再认真地读一读课文,用心地去发现妈妈心情有什么变化,画出有关词句。
1、学生默读课文,在课文中相关词句上做上记号。
2、小组交流阅读心得,尝试小组合作学习。
3、全班交流妈妈心情的变化,并用上“先……接着……最后……”等关联词语。(担心————生气————激动)
[点评:学生在自主研读的基础上,与主人公进行情感交流,从整体上感受文本情感的变化线索,“航拍”妈妈心情变化的过程,初步感知妈妈美的情感。在自主感悟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升学习的整体效益。整个活动以学生的学、思为重点,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教师适时为学生的合作呈现清晰的材料,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学习的情思,理清文本情感变化的线索,孕育良好的人际关系,养成团结互助的品质,培养全体学生的学习力。]
四、品读,感悟美的心情
(一)品读“担心”,感悟忧中之美
妈妈担心什么?
1、学生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划出相关语句。
2、抓住“并不、只攒、却要、分享、怎么可能”等词语理解妈妈的担心,重点体会“他们怎么可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呢?”这句话所蕴含的情意。
3、从妈妈的担心中,你体会到妈妈是一个怎样的人?
是啊,人们常说母爱在下雨时是雨伞,在跌倒时是拐杖,而在圣诞节时却是担心,谁能把这“担心”读好。
4、指导朗读,体会爱意。
[点评:学生紧紧抓住“担心”一词,品读课文重点词句,用美好的心灵去感受心灵的美好,用美好的亲情去感受亲情的美丽,用对母亲的爱去感受母亲对子女的.爱,真切地感受到“担心”一词所折射出的仁慈、关爱、奉献等美丽的品质,使词句段篇都诠释出人类的文化精神,流淌出滋润生命的情感之水。]
(二)品读“生气”,感悟矛盾之美
妈妈的担心是多余的,孩子们拿到二十美元,就分头去采购圣诞礼物了。两个小时过去了,孩子们该回家了,在回家的途中孩子们表现怎样?
1、学生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抓住“兴高采烈”一词,体会手足之情。
2、引读,孩子们都兴高采烈,只有金吉娅————(沉默不语),如果你是她的哥哥或姐姐,你能告诉我们她为什么沉默不语吗?
3、看到金吉娅沉默不语,如果你是妈妈,你会怎么想?妈妈生气了,如果你就是金吉娅,你如何向妈妈解释呢?
4、学生反复朗读第四自然段,尝试解释,体会金吉娅的内心世界。
5、播放音乐,师生角色表演,情境对话。
(1)抓住“一回到家、立即”等词语,教师扮出生气的样子说道:“金吉娅,你过来一下,再不过来,我可要生气了,告诉妈妈,你的二十美元买了什么?”(与学生面对面而坐,进行对话)
(2)抓住“难过”一词,引导学生挖掘金吉娅的内心世界。并通过与老师的对话表达出来。
(3)在师生个别对话的过程中,引导全班学生参与,整体互动,随机提问,如,从金吉娅的话语中你听懂了什么?(善良、仁爱、同情别人、关心家人……)她难过什么?(没给妈妈、哥哥、姐姐买象样的礼物……)金吉娅你在拿卡片时是怎么想的(教师出示一张卡片渲染情境)?看到卡片上写着19美元50美分,你决定买吗?你知道这19美元50美分意味着什么?(陌生女孩得到了洋娃娃,得到了金吉娅的爱,金吉娅放弃了给家人买精美的圣诞礼物的机会,被家人责怪……)是啊,给予就是这样,在获得的同时,还意味着放弃呀,这实在令金吉娅为难,谁能用自己的朗读,表达出金吉娅的这种内心感受?
6、指导朗读,体会金吉娅的内心。
7、深化给予内涵。金吉娅虽然放弃了给家人买漂亮礼物的机会,然而她却得到了————(小女孩的感谢、美好的心灵、妈妈的拥抱、善良、仁爱、同情、体贴、友谊……)是啊,给予不仅仅是放弃,也不仅仅是得到,给予更是————(善良、仁爱、同情、体贴、友谊……)
[点评:教学的着眼点立足于发展学生的智慧,引导学生抓住表现人物矛盾心情的关键词语,步步深入,从感性的认识走向理性的体验,在自我建构知识的同时,掌握更多的摹会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去挖掘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建构教材所蕴含的精神价值,并通过角色表演与文本、作者展开精神、情感、生命的对话,在对话中增添新的信息,内化语言,加深情感,对“给予”一词赋予新的生命。]
(三)品读“激动”,感悟梦圆之美
听了金吉娅的话,妈妈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千言万语涌上心头,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你能代妈妈说吗?
1、学生自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联系上下文,自己练说妈妈激动的话语。
2、全班交流,在交流中抓住“如愿以偿”一词,深层探究陌生女孩、金吉娅、妈妈三人的内心世界。如果你是那个陌生女孩,当你拿到了梦寐以求的洋娃娃时,你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也会象金吉娅一样仁爱、同情、体贴别人,回报社会对我的爱,关心天下所有需要帮助的人,做一个善良的人……)如果你是金吉娅,当你看到和听到陌生女孩的言行时,你又会怎么想?(使别人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小女孩得到了洋娃娃,我帮助别人的心愿也就实现了……)如果你是妈妈,当你看到这一切,你又会怎么想?(自己的孩子已懂得关爱他人,有一颗仁爱、同情、体贴别人的心,这正是妈妈的心愿……)
3、指导感情朗读。
[点评:学生紧紧抓住“如愿以偿”一词,在感悟语意的基础上,“寻言以明象”,以读见悟,展开想象,进入语境,领悟文情,理解教材内涵之美,进行生命对话,在对话中还原人性之美,感受到使别人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进一步丰厚文化与精神底蕴。]
三、拓展,升华美的意蕴
1、升华给予树的形象。刚上课时,有同学提出:这是一棵怎样的树?课文学到这儿,在你的心目中,你认为这是一棵________树(希望、同情、快乐、爱心、友谊、美满、体贴、高兴、热心、愿望……)
2、走进现实生活。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随机画出一棵圣诞树。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象陌生女孩一样需要帮助的人,当你看到或听到她们的情况后,你愿意将自己的爱心献给她们吗?(教师发放爱心卡)
3、播放音乐,学生将自己的爱心写在小卡片上,并进行交流。这样一棵美丽的给予树,应该把它种在哪里呢?(种在每个人的心里)只要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棵给予树,那么我们的世界就一定会充满——————善良、仁爱、同情、体贴、友谊……
[总评]:
马克思说过,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让美代代相传。语文教学作为一门艺术,其审美价值不仅仅在语言上,更重要在精神上,美的精神是语文教学的灵魂,语文课应成为孩子“精神的天堂”。这篇教学设计,以“情”为纽带,以“美”为目标,以“思”为核心,着眼于学生精神的唤醒,潜能的显发,注重引导学生在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的过程中通过鲜活的学,灵动地进入文本角色,借助多种生活情境的创设,再现文本情境,把握文本主人公的形象,做到以文启人,以情动人,以美育人,努力让孩子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展现语言的美,还原人性的美,享受生命的美。尤其是课堂结尾,借助对“给予树” 形象的丰满,进一步丰富爱的内涵,给爱赋于新的生命,使每个学生都明白给予树本身就是善良、仁爱、同情、体贴,要使自己成为有益于社会的参天大树,并为自己的心灵修筑一座符合自己梦想、适合自己精神生活的理想家园,一片葱茏的净土———美的精神殿堂。
《给予树》教学设计优秀2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会认10个,会写12个;理解“沉默不语”、“兴高采烈”、“如愿以偿”等词语的意思。
2、能在教师的指导体会思想感情,感受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和感染。
3、积累语言,练习写话。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师:小朋友,你还记得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吗?西方也有与我们的春节一样盛大的节日,是──(生接)圣诞节。在那样美好的节日里,孩子们最希望得到什么?(礼物、团聚、快乐、爱……)有一年的圣诞节,在一个仅有8岁的孩子身上发生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这节课上,如果你能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认真听讲,你一定能收到一份珍贵的礼物。
2、师板书课题,指读,纠正读音。
从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入手,引入新课,勾起学生美好的回忆,进而建构阅读的话题;同时,将课堂常规要求和文本中的“礼物”结合起来,非常巧妙;对题目中出现的多音字,及时指导,很有必要。
二、整体感知
1、自由地、大声地读课文,要求:
⑴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⑵ 边读边思考,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⑶ 读完以后向同学或者老师请教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自学要求清晰而明确,有目标要求,也有方法指导。
2、出示以下词语,说说意思:
沉默不语 如愿以偿 仁爱 体谅
3、再读课文,从文中找出含有以上词语的句子:
“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
“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以词入课,看似乎顺手捎带,实则匠心独具,由一串词,拎起重点段落,王老师深谙“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实质。若能在这个环节前面加上检查其他词句和学生读通的训练,则学习更为扎实。因为5册孩子毕竟还有不少的识字任务,读通课文,也是一个重要的目标,当然,若学生课前做了充分的预习,则另当别论。
三、导学悟情
1、直奔重点,品读感悟:
⑴ 品读第3自然段:
以“沉默不语”为切入点,学习运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方法,理解该词背后所蕴含的意思,体会“沉默不语”中隐含的体贴和善良。
① 师:“沉默不语”是什么意思?(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她的内心在想些什么?自由读读1~3自然段。
(她想:哥哥姐姐买了那么多礼物,而我只买了棒棒糖,他们会不会失望呀?我把钱给别人买礼物,妈妈会怎么想呢?……)
② 随机理解“兴高采烈”、“猜测”等词义,指导朗读相应的句子。“回家途中,孩子们兴高采烈。你给我一点儿暗示,我让你摸摸口袋,不断让别人猜测自己买了什么礼物。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
在这个地方,王老师为我们示范了如何抓关键词语深入人物内心世界的教学策略。人物心理细腻的变化,是这个文本的特点,王老师抓最能表现金吉亚内心世界的词语,通过正面体会和侧面对比,引导学生走进小女孩的心灵深处。学生的理解就此走向丰满而深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对文本的解读和捕捉关键词的能力,对于一个语文教师来说是多么重要!
2、品读第4自然段:
师:我们通过金吉娅“沉默不语”的外表走进了她的内心世界,感受到她的心里想着家人,体贴家人。这么体贴,为什么只给家人买了棒棒糖?让我们再来默读课文第4自然段,并划出相关的句子。
重点出示:
“我的钱就……只够买这些棒棒糖了。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没有。”
(故意少“什么都”三字,使学生体会那个小女孩的一无所有。)
⑴ 说话:那个小女孩没有……没有……没有……(礼物、鲜花、欢乐、爱……)
⑵ 朗读。
⑶ 师:多么可怜的小女孩,在圣诞节前夕什么都没有。如果你就是金吉娅,你来到这棵挂满心愿卡的树前,会说什么?(学生自由说话──师生情景对话)
师:孩子,我们家并不宽裕,这点钱是让她帮哥哥姐姐实现愿望的。
生:……
师:金吉娅,这是妈妈辛辛苦苦才攒下的钱,你该为自家人买礼物的呀。
生:……
师:孩子,哥哥姐姐都给你买了礼物,你却要为一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花钱,值得吗?你可要想清楚啊!
生:……
师:孩子,你是多么善良,多么仁爱,多么体贴,多么富有同情心啊!
⑷ 出示:
“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学生齐读。
⑸ 那个陌生的小女孩收到的仅仅是一个洋娃娃吗?
(说话:不仅……还有……还有……还有……还有……)
⑹ 再次齐读“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四、想象说话、写话
1、如果金吉娅就站在你的面前,你会对她说什么?
2、那个陌生的小女孩会怎样表达对金吉娅的谢意?
尽量用上以下词语:如愿以偿、善良、体贴、仁爱、同情、不仅……还……
让孩子们在语境中学习迁移词语,这是这个设计的一大亮点。词语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表现”。表现,是人固有的言语生命的欲求,作为教师,要唤醒、顺应、和养护这种欲求。学生学习词语,不能只停留在“理解”的层面,更重要的目标是指向于“言语表现”,缺乏表现力度的词语,是没有生命力的僵死符号。因此,教学词语,要结合课文内容,创设“语用”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写话说话,在说和写的训练中,让词语在表现中最大限度地增殖。这样,学生大脑中的“消极词汇”能很快地转化为“积极词汇”,这样的词语,才是有效度的词语。王老师让孩子们借助这些词语来抒发情感,则将词语教学提升到了新的境界。
《给予树》教学设计优秀3
教学目标
①认识“予、圣、诞”等10个生字。会写“予、担、宽”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给予、试探、心意”等20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①学生看录像(或图片),了解圣诞节。
②谈话:你了解圣诞节吗?
③出示课题。今天我们来读一篇发生在圣诞节前夕的感人故事,齐读课题:“给予树”。
④理解课题。“给予”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这个题目的呢?读了这个题目,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整体感知
①按要求把课文读两遍。
要求:
a。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特别注意生字的`读音。
b。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c。把自己不懂的词句画出来与同学讨论。
②检查读书情况。
③学生讨论: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生自主再读课文
教师提出自主阅读要求:请你认真读读想想,看看对哪部分内容最感兴趣,你从中能感受到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可以用笔在课文上画画写写。下节课我们来讨论交流。
四、指导写字
①屏显要求会写的12个字,先读读,再组词。
②请学生做小老师,指导写字。
这12个生字,你哪个字写得最好?请你上黑板在田字格中板演给大家看,再谈谈写好这个字的经验。
③学生写字写词。
先把生字写两遍,再把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词语抄写一遍。
《给予树》教学设计优秀4
【教学要求】
1、能说出文章大意。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练习上下文,分析母亲的心情变化,体会金吉娅善良之心、仁爱之情、体贴之意。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分析母亲心情的变化,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
2、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结尾的意思。金吉娅的善良之心、仁爱之情、体贴之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师:出示图片(音乐圣诞树、圣诞歌曲)同学们,由此你想到什么?
(由此,我想到了圣诞节。)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发生在圣诞期间的感人至深的故事──《给予树》
二、初读课文,把握大意
1、分段朗读,大家想: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
把握文章大意是本学期的训练重点:
这个故事讲的是“我”家里并不宽裕,给每个孩子20美元到商场里去给大家选购圣诞礼物,金吉娅却买了50美分的棒棒糖。我很生气,金吉娅告诉我,她把大部分的钱给一个陌生女孩买了洋娃娃,我激动的拥抱了她。
2、文中的“我”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圈出相关的词语。
3、指名交流:
“我”先是担心,继而生气,最后激动。
三、细读课文,寻求答案
1、面对“我”这样的心情变化,你们有什么问题产生?
(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寻找答案,划出相关的词句,写简单批注。
3、同学交流、汇报:
⑴ 关于“我”担心的原因:根据学生的理解,出示文字课件:
我只攒了100美元,却要由五个孩子来分享,他们怎么可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呢?
① 学生结合具体词句,体会到“我”担心自己没有经济能力让孩子们买到好的礼物,她真是一个好妈妈。
② 比较句子,体会情感,指导朗读:
“他们怎么可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呢?”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他们不可能买到好的礼物。)
出示:
我只攒了100美元,却要由五个孩子来分享,他们不可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
你们读读这两句话,体会那个句子更好,为什么?
学生在品读、思考后认识到反问句更能将妈妈的担心表现出来,继而有效指导朗读。
③ 你能把这种担心用朗读表达出来吗?
⑴ 关于“生气”:我担心孩子买不到好的礼物,可当孩子买到礼物时,她为什么又生气了?
① 学生交流:
因为她看到金吉娅只买了50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我”又疑惑又生气。
② 金吉娅辜负了妈妈的一片好心,看来,她不是一个好孩子,你们同意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文字课件2:
“妈妈,我拿着钱到处逛,本来想送给您和哥哥姐姐一些漂亮的礼物。后来,我看到了一棵援助中心的‘给予树’。树上有许多卡片,其中一张是一个小女孩写的。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于是,我取下卡片,买了洋娃娃,把它和卡片一起送到了援助中心的礼品区。”金吉娅的声音很低,显然因为没能给我们买到像样的礼物而难过。
③ 指导朗读时让学生注意到她是“声音很低,显然因为没能给我们买到像样的礼物而难过。”把她的内疚、难过读清楚。
④ 此时此刻,你们就是金吉娅,在给予树前看到这张卡片时,你会想到什么呢?
进行口语交际1教师可以一个旁观者的角色来语学生交流、对话,从而做到师生与文本对话,让孩子体会到这个小姑娘的善良、仁慈。
⑤ 金吉娅,当你怀抱着洋娃娃,你一定有许多话想对那个陌生的女孩说,就请写出来吧。(音频:秋日的私语。)
当学生读自己写的句子时,教师故意以他们没有写自己的名字为问题,进一步教育、启迪孩子们“做善事不必告诉别人自己的名字”。
⑥ 我多想做你们的妈妈,您能不能再向我倾诉你的.心声呢?指导朗读:
“妈妈,我拿着钱到处逛,本来想送给您和哥哥姐姐一些漂亮的礼物。后来,我看到了一棵援助中心的‘给予树’。树上有许多卡片,其中一张是一个小女孩写的。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于是,我取下卡片,买了洋娃娃,把它和卡片一起送到了援助中心的礼品区。”金吉娅的声音很低,显然因为没能给我们买到像样的礼物而难过。“我的钱只够买这些棒棒糖了……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
⑴ 听到你的诉说,我多想紧紧地拥抱你呀!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为什么如此激动吗?
随即出示:
我激动地紧紧拥抱着金吉娅。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① 指导朗读后,请学生用“不但……还……以及……”把我激动的原因说清楚。
② 指导背诵最后一自然段。
五、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口语交际2:
圣诞的钟声敲响了,金吉亚带着礼物来到我们中间,作为她的哥哥姐姐,这时,你最想对她说什么呀?
将课后思考题:你认为金吉亚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有机融入口语交际,既亲切又自然。
2、老师版画,把板书连成一课圣诞树:
孩子们,这个故事学完了,你们知道给予树到底想让人们送出什么呀?
《给予树》教学设计优秀5
一、教材分析:
《给予树》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个主题单元“爱的奉献”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课文写的是在圣诞节到来之前,金吉娅用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一个素不相识的需要帮助的小女孩,赞扬了她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并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本文故事情节简单,学生较易读懂。关键是阅读故事的同时,仔细品读金吉娅对妈妈说的话,体会她丰富的内心情感,从而唤醒学生心中沉睡的爱。教学设计是以金吉娅的内心变化为切入点,通过仔细揣摩重点词句,领悟文字背后的声音,在诵读中、体悟中及拓展中体会浓浓的爱意。
三、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正确读写“给予、担心、宽裕、兴高采烈、猜测、仁爱、同情、体贴”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内心情感变化。
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读中悟情,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并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4、培养关爱他人的感情。
四、教学重点、难点:
揣摩重点词句,通过妈妈的感情变化,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理解课文最后一段。
五、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感知爱的情境。
1、以单元主题引入:
29课《掌声》告诉我们:爱是掌声,它能改变一个残疾女孩的命运。30课《一次成功的实验》告诉我们:爱是教育家的“逃生”实验中互相谦让获得成功。31课《给予树》告诉我们爱又是什么呢?让我们用心地去体会在这爱意浓浓的日子里让我们感动的故事。
板书课题,正音。(指导“予”字的书写)
2、给予树是一棵怎样的树?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要是遇到难读的句子怎么办?多读几遍。一会儿我们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3、师生合作读文。
4、检查读书情况,解决生字词语,读通难读的句子。
(1)重点指导的词语:
担心 宽裕 分享 给予树 金吉娅 陌生 如愿以偿
(2)重点解决的句子:
让我担心的是,家里并不宽裕,我只攒了一百美元,却要由五个孩子来分享,他们怎么可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呢?
在圣诞节来临时,( )看到( )上的卡片,就用给大家买礼物的钱,给一个( )的小女孩买了一个洋娃娃,让她终于( )的事。
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抓住文章的重点词语连词成句就是概括课文内容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点评:由字到词,由词到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训练,初步帮助学生理清课文主要内容,并渗透学法的指导,扎实有效。课伊始,教师以单元主题引入,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深读课文,感受爱的语言。
走进小女孩的内心:
1、小女孩终于如愿以偿了,她的愿望是什么?课文中没有直接告诉我们,但她的愿望就藏在金吉娅说的话中,让我们静静地默读第四自然段,把它画下来。
2、理解“援助中心”。
援助中心的叔叔阿姨在商场最醒目的地方设立了一棵与众不同的树,树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心愿卡,这棵树就叫——给予树。一个小女孩的卡片引起金吉娅,来,请你把卡片摘下来,读给大家听?
3、小女孩的愿望是什么?谁来读一读?小女孩一直盼望,什么是一直盼望呢?从清晨到梦中,小女孩每时每刻都盼望着: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小女孩就想———————;把小女孩的想法读出来;
每当孤单寂寞的时候,小女孩就想———————;把小女孩的盼望之情读出来;
每当开心快乐的时候,小女孩就想———————;我们一起读出小女孩的心愿。
走进金吉娅的内心:
4、小女孩的愿望深深地打动了金吉娅,此时此刻的金吉娅,在想什么?
老师把“什么都”去掉,谁来读一读?“什么都”去掉行吗?为什么?
过圣诞节最快乐的就属孩子,他们可以收到各种各样的礼物,沉浸在快乐之中,可小女孩什么都没有,小女孩都没有什么呀?
随机指导朗读。
5、想到这,金吉娅是怎样做的?谁来读?
6、看到了心愿卡,想到小女孩的可怜,金吉娅就做了这件事,让小女孩如愿以偿了。下面让我们再把事情的经过完整地读一遍。这回咱们变一变,老师引读,同学们接读:
7、金吉娅放弃了给家人买一份好的圣诞礼物,却给一个素不相识的小女孩买了漂亮的洋娃娃。金吉娅送给小女孩仅仅是洋娃娃,还是什么?爱是人类最美的语言,爱让我们看到了金吉娅有一颗金子般的心,是善良、同情、体贴。(板书)
走进金吉娅的兄弟姐妹:
8、小女孩终于如愿以偿了,可是金吉娅怎样面对兄弟姐妹的?自由读第三自然段,画出描写金吉娅的句子。
9、沉默不语的金吉娅想些什么?相机指导朗读。
10、金吉娅是不是不关心她的兄弟姐妹?金吉娅给予兄弟姐妹的是什么?仅仅是棒棒糖?这是什么样的'爱?(这份真挚的爱就是手足之爱。)
【点评:本课的教学以金吉娅的内心变化为重点,教师改变了常规的教学,采用了直奔重点段的方式,抓住了金吉娅的语言、动作及心理活动,感受到了她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在读读说说中,体会到兄弟姐妹之间的爱,从而更深刻的认识到金吉娅对陌生女孩的爱。语文课,是诗性的,是童趣盎然的,更是语言文字彰显魅力的圣地。教师能将重点词语提炼出来,在孩子们的眼前幻化出绮丽的景致,文章的灵魂更加鲜活。】
(三)品析段落,感悟爱的情感。
走进妈妈的内心:
1、作为妈妈的我,曾经担心孩子们买不到很好的礼物,看到金吉娅的棒棒糖却有些生气,不知她做了什么?可是听了金吉娅的讲述,我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当我拥抱着金吉娅的时候,我是一个什么心情?大家猜一猜?那么哥哥姐姐听到事情真相时,又是什么样的心情?(角色转换,感受爱的美好)
句式训练:(作为读者的我) 极了,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
2、我们被金吉娅地言行感动了,让我们饱含深情地读最后一段:
3、在圣诞节前,孩子们互相赠送礼物,这是一种给予,体现的是手足之爱;妈妈攒了一百美元送给孩子买礼物,这也是一种给予,这是怎样的爱?(母子之爱)金吉娅给小女孩买洋娃娃这更是一种——(给予),金给陌生人的爱,体现的是什么爱?(无私的爱)正是因为我们心中有爱,我们才能读懂了母子之爱,感受到手足之爱,才能深深地体会到无私的爱。正是这么多的爱凝聚在这棵特殊的树上,我们才称之为——(给予树)。这棵给予树,在这一家人心中搭成了一座爱的桥梁,让我们把爱融入话语中,再读这段话。
【点评:课堂上一次又一次动情的朗读,使本课推向高潮,情感得以升华。这样的设计不仅给孩子表达善意的机会,而且使善意的表达更真挚,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博大的爱。】
(四)拓展延伸,升华爱的意蕴。
1、小女孩收到了梦寐以求的洋娃娃,我们仿佛看见了她久违了灿烂的笑脸。请你们想象一下,小女孩会对金吉娅说什么呢?
2、小女孩仅仅只是感谢吗?爱是会传递的,小女孩还会怎么说?
3、爱是奉献,爱是给予,让我们去创造爱,去传递爱,让这棵给予树开满的爱的硕果。
《给予树》教学设计优秀6
【教材简说】
课文写的是在圣诞节到来之前,小女儿金吉娅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需要帮助的女孩。课文赞扬了金吉娅的爱心和她的善良品质。
课文从妈妈“我”的角度来叙述故事,通过“我”的观察、心理变化及行为来体现金吉娅的善良品质。特别是通过孩子的做法和“我”开始对金吉娅的误解,衬托了金吉娅的美好心灵。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并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二是继续学习体会课文中人物思想感情的训练要点,积累语言。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妈妈感情的变化,体会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难点是理解课文的最后一段话。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给予、试探、心意、祝福、甜蜜、担心、宽裕、前夕、提醒、兴高采烈、暗示、猜测、立即、卡片、盼望、显然、拥抱、仁爱、同情、体贴”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培养关爱他人的感情。
4、积累语言。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妈妈感情的变化,体会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2、难点是理解课文的最后一段话。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了解圣诞节,教师搜集圣诞节的背景音乐和西方过圣诞节的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展示一些圣诞节的图片,播放圣诞节的音乐。
2、介绍一下你了解的圣诞节。
3、同学们看过或听说过各种树,可是你们见过“给予树”吗?(师板书课题),你能想象出“给予树”是什么样的'吗?它又有什么作用呢?
“给予树”是不是像我们同学讲得这么神奇呢?那就让我们一起找开课本轻声读读吧。
二、初读课文
1、学生听课文的录音,边听边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2、自由读课文,要求:
⑴ 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⑵ 边读边思考,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3、检查读书情况:
⑴ 出示生字卡片读生字。(自己练读,指名读,齐读巩固)
⑵ 出示词语卡片读词语。(开火车读,齐读)
⑶ 提出不理解的词句,讨论交流并介绍自己是怎样理解的。
⑷ 根据学生的读书情况,相机出示有关的句子指导读。
4、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一读这个故事(可以独自读,也可以和同座合作读),看看哪些地方使你受到感动,做做记号,再有感情地朗读体会。
三、布置作业
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读下面的词语:
沉默不语、如愿以偿、仁爱、体贴。
2、说一说上面四个词语的意思。
二、理解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用“──”画出这四个词语所在的句子,再读一读,体会体会。
2、指名读出所画的句子并出示:
⑴ “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
⑵ “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3、联系上下文,思考讨论这两句话:
⑴ 金吉娅为什么沉默不语?相机指导有感情朗读有关的句段。
《给予树》教学设计优秀7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援助中心、宽裕、沉默不语、如愿以偿”等词语。
2、通过关键词句的品读,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和仁爱。
3、学习抓住人物的神态和语言体会人物形象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
通过关键词句的品读,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和仁爱,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教师板书课题——给予树,谁来读一读。强调多音字“给”和生字“予”。全班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看似简单的朗读课题,却一举两得。既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教学了一个多音字“给”和一个生字“予”。
二、初读课文,理解字词
1、请同学们翻开书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
(1)、出示“援助”一词,指名读。“援”字还可以怎么组词?书上有一个词叫“援助中心”,谁来把这句话找出来读一读。“援助中心”指什么?(专门帮助人的一个机构)
(2)每年的圣诞节,援助中心都会想方设法关心、照顾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这些孩子把自己的愿望写在卡片上,挂在圣诞树上,让有爱心的人摘下卡片,并根据自己的能力给这些孩子帮助,这种树叫——给予树。
(3)出示“宽裕”,谁来读一读。“裕”字什么旁?右边是个“谷”字,“谷”字代表粮食。有充足的`衣服和粮食,说明这家人的生活很——“宽裕”,换一个词,也可以说——“富裕”。课文指谁家不宽裕?你能找出文中这句话读一读吗?谁能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句子的意思。
(4)再出示“沉默不语”“仁爱”“体贴”“如愿以偿”,指名读。
【设计意图】:解词的方法有很多,我根据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了组词解意(如:援助中心),根据字形解意(如:宽裕)。对离学生生活较远的词语(如:给予树),则由教师以故事的形式告诉学生。这一环节还巧妙地穿插了找近义词、反问句改陈述句的练习。在具体的语境中学习,学生也就不感到困难。
三、精读课文,走进金吉娅
1、学生接读课文,边读边划出文中有这几个词语的句子。
2、出示句1: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
“沉默不语”什么意思?沉默不语的她在想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1—3自然段,边读边想。
3、如果我们把这句话与哥哥、姐姐高兴的样子相对比,就更能明白金吉娅为什么沉默不语了。
出示句子:回家途中,孩子们兴高采烈。你给我一点暗示,我让你摸摸口袋,不断让别人猜测自己买了什么礼物。
(1)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想想看,你过新年时穿新衣,拿红包,高兴吗?朗读这句话,体会哥哥、姐姐的高兴。
(2)此时,只有八岁的金吉娅沉默不语,是因为(她没给家人买像样的礼物,怕家人责备她)。
(3)男女生互读这两句话,作比较。
4、我们通过金吉娅沉默不语的外表走进了她的内心世界,感受到她的内心想着家人,体贴着家人。可她为什么在快乐的圣诞节到来之际,只给家人买棒棒糖呢?学习第四自然段,划出相关句子。
(1)出示句子:“可是妈妈,……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
(2)重点体会“什么都没有”。就像你们喜欢过年一样,西方的孩子最喜欢过圣诞节了,他们唱呀,跳呀,沉浸在幸福之中。可小女孩却什么也没有,想想看她没有什么?
(没有礼物、没有关心、没有快乐)
也就是说小女孩——“什么都没有”
(3)假如你就是金吉娅,来到这棵挂满心愿卡的给予树前,看到这个小女孩写的卡片,你会想些什么?
5、多善良的孩子啊!圣诞的钟声敲响了,给予树下有一个八岁的小女孩金吉娅,我现在就是金吉娅的妈妈,我担心过,生气过,可是现在我要紧紧地拥抱金吉娅。
出示句子:我 ——极了,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填上一个词,表达一下妈妈的心情)
(1)“开心”,学生读句子,师接:“因为这个圣诞节”,生再齐读——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
(2)“激动”,为什么激动?师接:“因为这个圣诞节”,生再齐读——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
(3)“骄傲”,为有一个出色的女儿感到骄傲,因为,生接读“因为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
【设计意图】顺藤摸瓜,从找文中有这几个词语的句子入手,通过反复品读,角色转换,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和仁爱,并学习抓住人物的神态和语言体会人物形象的学习方法。
四、拓展写话,情感升华
八岁的金吉娅善良、仁爱,让一个素不相识的小女孩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也就是让小女孩——如愿以偿。想想收到礼物的小女孩会怎么说呢?请你替小女孩写几句感谢的话,尽量用上黑板上的这些词语。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听、说、读、写”是最基本的。通过写话,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也能突出文章的主旨—给予也能收获幸福。
《给予树》教学设计优秀8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沉默不语”“仁爱”等词的意思。
2、通过阅读课文中描写金吉娅和妈妈神态、语言的句子,感悟人物的心情和内心变化。
3、有感情朗读,感受金吉娅美好的品质,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和感染。
4、积累词语,练习写话。
重点:
通过品读金亚娅的话和妈妈的变化,体会金吉娅美好善良的品质。
难点:
对课文最后一段话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3分)
1、复习课文主要内容:
导入:孩子们,知道12月25日是西方的什么节日吗?老师今天也给大家带来许多圣诞礼物,喜欢吗?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这篇课文也跟圣诞礼物有关,题目叫什么?一起书写课题:给予树。δ出示多音字:给g?i给jí形近字:予矛学生复习巩固
2、检查生字
给予圣诞分享
宽裕猜测棒棒糖立即
援助中心卡片盼望仁爱体贴
兴高采烈沉默不语如愿以偿
二、品读“沉默不语”,感受金吉娅心情(10分)
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圣诞)到来之前,(金吉娅)用妈妈给的(20)美元,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陌生)的女孩,只给自己家人买了(棒棒糖)。
2、同学们,你们帮助了别人心情会怎样?(高兴、开心),可是金吉娅帮助了小女孩后,又是怎样的?请在课文中找出句子或词语说说。
3、交流:金亚娅为什么沉默不语?
出示课件1:δ对比“兴高采烈”和“沉默不语”,理解“沉默不语”
学生朗读,读出两种心情的不同。
追问:金吉娅为什么沉默不语,你能猜出她在想什么?(担心妈妈生气,担心没用礼物给哥哥姐姐)难道她不想买漂亮的礼物给哥哥姐姐吗?是什么改变了她的想法?找出课文的句子读读
生:我看到一棵援助中心的“给予树”。树上有许多卡片,其中一张是一个小女孩写的。
4、老师把这个小女孩写的卡片带到这里了,你们想知道,这张卡片写了什么?
(课件2)老师读。
师;同学们,假如你就是金吉娅,此时此刻,你读到这张卡片,会怎么想?怎么做?
(学生交流)
三、品读金吉娅,体会人物品质(10分)
1、对呀,金吉娅也是跟你们一样想的,她用买礼物的钱买了洋娃娃送给小女孩,可是,没有礼物给哥哥姐姐,她又是怎么跟妈妈解释的呀?(课件)
课件3: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没有。
δ对比: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
师:小女孩没有什么?没有什么?(可怜的小女孩呀,她没有亲人的关怀,没有礼物,甚至连一句温暖的祝福都没有,更不会有圣诞节的快乐。)
2、是呀,金吉娅有太多的理由要把这个洋娃娃送给小女孩了,谁愿意当金吉娅,把你的理由跟妈妈说一说?(指名读,读出感情。)
再读句子“于是,我取下卡片,买了洋娃娃,把它和卡片一起飞达到了援助中心的.礼品区。”
3、金吉娅送给陌生小女孩仅仅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洋娃娃吗?
课件4:她送给小女孩的还有一份,一份一份一份。
4、老师也被你们这么多金吉娅的爱心感动了,那金吉娅的妈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四、品读妈妈的变化,感受母亲的心情(8分)
1、当妈妈知道金吉娅只买了棒棒糖时,心里是怎么想?怎么做的?找出句子读读。(生气、疑惑)
2、可是,当妈妈知道金吉娅为什么只买了棒棒糖的原因后,又是怎样想?怎样做的?
我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
3、此时此刻,妈妈是这样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能用一个词形容妈妈的心情吗?
(激动、开心)上学生说。
课件6:是啊,妈妈极了,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因为这个圣诞节,金吉娅不但送给我们,还送给我们,以及。
δ理解:如愿以偿、仁爱
齐读该这段话,体会含义。δ用“不但……还……”说一句话
4、圣诞节的晚上,当妈妈把这件事告诉哥哥姐姐后,他们拿着金吉娅送的棒棒糖,会怎样?
哥哥极了,因为这个圣诞节。
姐姐极了,因为这个圣诞节。
5、课件7:读了这个故事,我们也收到一份的礼物,心里极了,因为这节课,我们学到了。
6、升华感情(5分)
(a)这棵给予树让我们认识了一个美丽善良的金吉娅,也让一个陌生的小女孩如愿以偿,在你心中,你觉得这棵给予树还可以叫什么树?
(b)给予树已在金吉娅的心中生根,相信它也在同学们的心中生根,今后还会在我们学校,在世界的每个角落扎根。
(c)圣诞节那天,陌生小女孩收到了金吉娅的礼物非常开心、激动,她有很多话想对金吉娅说,δ请你替小女孩来写一写吧。
学生在小卡片上写话。(播放音乐)
(d)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课后把给予树贴到黑板上的圣诞树上,让这棵充满爱心的树在我们班生根发芽,用我们的热情,用我们的爱心装扮棵给予树,装点我们美好的世界。
五、推荐阅读文章:《给予是快乐的》、《小音乐家杨科》、《凡卡》、《穷人》
同学们:这棵给予树上还有其它的卡片,你们想摘下来,帮助写卡片的孩子完成他们的心愿吗?
*“我叫扬科,我喜欢音乐,可是我家很穷,妈妈没有钱给我买小提琴,小提琴的声音多么美妙呀!我用树皮和马鬃,自己做了一把小提琴,但是怎么拉,也不象真的小提琴那样好听。要是能有一把小提琴,我真愿意用自己的一切去交换。只要让我摸一摸,哪怕只摸一下,我也够满意的了。”
*“我叫凡卡,我的爷爷是一个善良的老人。他死了,我很伤心。我盼望圣诞老人能带带给我一个爷爷。”
*“我是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我盼望圣诞老人送给我一只火炉,一只烤鹅,一双鞋子。”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予、圣、诞”等10个生字。会写“予、担、宽”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给予、试探、心意”等20个词语。
2、通过阅读和收集资料,或观看录像,了解圣诞节是个什么样的节日,有些什么风俗。
3、理解“宽裕”“分享”“沉默不语”“援助中心”“如愿以偿”等词语的意思。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会用自己的话归纳课文内容。
教学建议:
1、让学生熟读课文,尽量做到每一个学生都能读准字音,读流利。
2、学习十二个生字,并进行书写指导,通过读课文,理解:宽裕、分享、沉默不语、援助中心、如愿以偿等词语的意思。
3、通过读课文,让学生明白这篇课文讲了什么,能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可用以下提示:
在(圣诞)到来之前,(金吉娅)用妈妈给的(20)美元,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陌生)的女孩,只给自己家人买了(棒棒糖)。
4、让学生课后查找资料,或课堂上老师提供有关圣诞节的视频,让学生充分感受西方人过圣诞节的浓重,相当于我国的春节。
5、有时间的话可以让学生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联系小女孩的遭遇,想象课文中小女孩的处境。
《给予树》教学设计优秀9
【教学要求】
1、能说出文章大意。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练习上下文,分析母亲的心情变化,体会金吉娅善良之心、仁爱之情、体贴之意。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分析母亲心情的变化,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
2、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结尾的意思。金吉娅的善良之心、仁爱之情、体贴之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师:出示图片(音乐圣诞树、圣诞歌曲)同学们,由此你想到什么?
(由此,我想到了圣诞节。)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发生在圣诞期间的感人至深的故事──《给予树》
二、初读课文,把握大意
1、分段朗读,大家想: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
把握文章大意是本学期的训练重点:
这个故事讲的是我家里并不宽裕,给每个孩子20美元到商场里去给大家选购圣诞礼物,金吉娅却买了50美分的棒棒糖。我很生气,金吉娅告诉我,她把大部分的钱给一个陌生女孩买了洋娃娃,我激动的拥抱了她。
2、文中的我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圈出相关的词语。
3、指名交流:
我先是担心,继而生气,最后激动。
三、细读课文,寻求
1、面对我这样的心情变化,你们有什么问题产生?
(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寻找,划出相关的词句,写简单批注。
3、同学交流、汇报:
⑴关于我担心的原因:根据学生的理解,出示文字课件:
我只攒了100美元,却要由五个孩子来分享,他们怎么可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呢?
①学生结合具体词句,体会到我担心自己没有经济能力让孩子们买到好的礼物,她真是一个好妈妈。
②比较句子,体会情感,指导朗读:
他们怎么可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呢?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他们不可能买到好的礼物。)
出示:
我只攒了100美元,却要由五个孩子来分享,他们不可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
你们读读这两句话,体会那个句子更好,为什么?
学生在品读、思考后认识到反问句更能将妈妈的担心表现出来,继而有效指导朗读。
③你能把这种担心用朗读表达出来吗?
⑵关于生气:我担心孩子买不到好的礼物,可当孩子买到礼物时,她为什么又生气了?
①学生交流:
因为她看到金吉娅只买了50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我又疑惑又生气。
金吉娅辜负了妈妈的一片好心,看来,她不是一个好孩子,你们同意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文字课件2:
妈妈,我拿着钱到处逛,本来想送给您和哥哥姐姐一些漂亮的礼物。后来,我看到了一棵援助中心的给予树。树上有许多卡片,其中一张是一个小女孩写的。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于是,我取下卡片,买了洋娃娃,把它和卡片一起送到了援助中心的礼品区。金吉娅的声音很低,显然因为没能给我们买到像样的礼物而难过。
③指导朗读时让学生注意到她是声音很低,显然因为没能给我们买到像样的礼物而难过。把她的内疚、难过读清楚。
④此时此刻,你们就是金吉娅,在给予树前看到这张卡片时,你会想到什么呢?
进行口语交际1教师可以一个旁观者的角来语学生交流、对话,从而做到师生与文本对话,让孩子体会到这个小姑娘的.善良、仁慈。
⑤金吉娅,当你怀抱着洋娃娃,你一定有许多话想对那个陌生的女孩说,就请写出来吧。(音频:秋日的私语。)
当学生读自己写的句子时,教师故意以他们没有写自己的名字为问题,进一步教育、启迪孩子们做善事不必告诉别人自己的名字。
⑥我多想做你们的妈妈,您能不能再向我倾诉你的心声呢?指导朗读:
妈妈,我拿着钱到处逛,本来想送给您和哥哥姐姐一些漂亮的礼物。后来,我看到了一棵援助中心的给予树。树上有许多卡片,其中一张是一个小女孩写的。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于是,我取下卡片,买了洋娃娃,把它和卡片一起送到了援助中心的礼品区。金吉娅的声音很低,显然因为没能给我们买到像样的礼物而难过。我的钱只够买这些棒棒糖了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
⑶听到你的诉说,我多想紧紧地拥抱你呀!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为什么如此激动吗?
随即出示:
我激动地紧紧拥抱着金吉娅。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①指导朗读后,请学生用不但还以及把我激动的原因说清楚。
②指导背诵最后一自然段。
五、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口语交际2:
圣诞的钟声敲响了,金吉亚带着礼物来到我们中间,作为她的哥哥姐姐,这时,你最想对她说什么呀?
将课后思考题:你认为金吉亚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有机融入口语交际,既亲切又自然。
2、老师版画,把板书连成一课圣诞树:
孩子们,这个故事学完了,你们知道给予树到底想让人们送出什么呀?
《给予树》教学设计优秀10
《给予树》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个主题单元“献出我们的爱”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是在积累语言的同时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并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教学理念】
本课的设计重在凸现语文课的“文”味。“语文教学的目标,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在“听、说、读、写”的活动中习得语文。让学生在“听说”实践中锻炼听说能力,在默读、朗读中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心灵世界,同时引导学生理解具体词语的“画外之音、言外之意”。
【设计特色】
1、抓住“词串”导读:
在整堂课的构思中,三个词串将课堂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情”因品词析句读文而起,情境与文境有机相生。
2、创设多个情境场:
创设了一个写的情境和多个口语交际的情境,为学生创造了听、说、写的实践机会,从而感受语言学习的魅力和由此带来的快乐。
【教学目的】
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读中悟情,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并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2、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悟词语与色彩、情感的关系,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洞察力。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品词入境,对比激疑
1、揭题导入:
(课件出示圣诞节的画面)我们都知道,圣诞节是西方国家最隆重的节日。每当圣诞节即将来临,人们都以兴奋的心情期待她。《给予树》这个故事就发生在圣诞节前夕。
2、品读第一个词串:(课件出示词串,红色显示)
热烈地讨论 诚挚的祝福 甜蜜的笑容 兴高采烈
请学生用声音和表情读出对词语的理解。
设计意图:圣诞节是快乐的,红色是令人振奋的`,在这样的背景下读上述词串,不仅有助于理解词语本身,还烘托了圣诞节的热闹氛围。
3、品读第二个词串:(课件出示词串,灰色显示)
担心 沉默不语 生气
4、质疑:
第二个词串与圣诞节的气氛是不是不相吻合?
设计意图:两组词串感情色彩对立,红、灰色对比鲜明,促使学生产生阅读期待。
二、读文悟情,探究释疑
过渡:想知道他们为什么“担心、沉默不语、生气”吗?请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相关的语句。
1、揭秘“担心”,体会母子间的深情厚意:
⑴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试读“担心”一词所在的句子。
⑴ 思考、讨论:妈妈担心什么?为什么担心?
⑴ 读出妈妈的担心。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己比较感受到这些词语背后的意思,从而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阅读的方法蕴含在引导中,学生以后阅读的时候也会注意追索词句,体会词语背后隐含的意思,读书会不断深入,最终实现自能读书。
2、揭秘“生气”,体会母亲对孩子严中有爱:
⑴ 过渡:
当妈妈带孩子们到商场去购物时,孩子们都很高兴。回来的路上,我们却发现妈妈很生气,这又是为什么呢?指读“生气”一词所在的句子。
⑴ 议论:
一些棒棒糖需要多少钱?妈妈会往哪些坏处想?
3、揭秘“沉默不语”,体会金吉娅对陌生人的关爱:
⑴ 听“沉默不语”背后的画外音。
⑴ 品读直接写“给予树”的句子,说说到底什么是“给予树”?
⑴ 围绕“卡片”理解“给予”与“被给予”:
① 是啊,给予树上除了树叶,还挂满了卡片,其中有一张卡片是一个小女孩写的,卡片上有她的一个小小的愿望。这张卡片是这样的:
课件出示小女孩写的卡片:
圣诞老人:
又到圣诞节了,我还是什么也没有。我一直盼望拥有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呀!我想做她的妈妈,不要让它像我一样成为孤儿。
爱您的小爱丽斯
② 卡片中哪个词深深地打动了你?
结合实际理解“一直盼望”。
③ 在圣诞快乐的音乐声中,以金吉娅的身份写卡片。
设计意图:以金吉娅的身份来写卡片,给学生一个总结和思考的机会,此时金吉娅会写些什么?这样的思考,有利于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深处。同时,又让学生把学习以后的感受融合进写的过程中,学生既有一次精神之旅,同时拥有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思想的机会。
④ 师扮演工作人员,一生扮演金吉娅,就金吉娅捐赠洋娃娃的场景开始交际。
4、品味妈妈的感动及其原由:
⑴ 师生诵读最后一段。
⑴ 联系上下文理解“如愿以偿”。
哥哥、姐姐知道真相后会对妹妹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为学生创设了两个口语交际的情境,以不同的身份来表达,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说出具体的人物应该说出的话,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样的情境中应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学生在不断的角色转换中,无形中锻炼了听和说的能力。
5、呼应设疑,小结解疑:
⑴ 师生集体感悟:
透过“妈妈的这份担心”,我们看到了妈妈对孩子的无比怜爱;透过“妈妈的生气”,我们看到了妈妈对孩子的严中之爱;透过“金吉娅的沉默不语”,我们看到了金吉娅对陌生女孩的关爱。
⑴ 在课文的最后一段找出几个特别温馨的词:
如:紧紧地拥抱、善良、仁爱、同情、体贴、如愿以偿。
⑴ 如果把它们添加在“担心、沉默不语、生气”下面,在使用颜色上有什么建议,并说说理由。
设计意图:颜色和语言的共性在于都能传达感情,师生一道在“情”场中走了个来回,相信这会是一个更温馨、更幸福,给人带来更多憧憬的圣诞节,因此,选择的颜色可以是大红、粉红、翠绿等。借助颜色表达情感,符合美学的原理。
三、爱意回荡,总结升华
1、给“给予树”起名。
2、给予树到底应该种在哪里呢?
设计意图:学生对“给予”的理解是多元的,其中还包含了愿望、快乐、友谊、真情等,起名满足了学生表达的愿望。生活中,人与人的相互给予是无时不在的,那么这样的一棵“树”应该深植在每个人的心中。这样的设计拉近了文本与生活的距离。
【教学板书】
略
《给予树》教学设计优秀11
一、谈话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第31课。
1、板书课题:
这个“给”以前读什么?送给的给,这儿读“给”,给予的给。来,一起把课题念一下,学生读题。
2、学习这一课,咱们首先要做的事是:正确认读生字词。请大家拿起笔,划出书中带有拼音的词,要边读边划。划后交流。
3、我也给你准备了几个生字和新词,你会认吗?出示:
圣诞、享、逛、援、仁、偿、宽裕、试探、暗示。
二、通读课文
1、接下来要做的事是:读通课文。怎么读呢?听我读第一段:
师示范。
我读的怎么样?我对自己的评价是:字正腔圆,一字不差。要知道我能读到这个水平,是反反复复练出来的。你们呢,也要象我一样,反反复复的练。
2、指名分节读课文,注意正音。
三、深究课文
1、读通了课文,我们再来说说金吉娅。金吉娅是个怎样的人,他做了些什么,他家人又是怎样的。这些都可以说,甚至还可以这样说,比如,圣诞节前夕,金吉娅得到了20美元钱用来买礼品。会说吗?看着课文,准备准备。学生交流。
2、在这个故事里,金吉娅做了一件很漂亮的事,什么事?关于这件事,金吉娅自己有一个说法,他是怎么说的呢?指名同学反复读金吉娅说的话。他为什么难过,这象样的礼物应该是怎样的?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得联系上下文来读书!请大家默读课文第1~3段。想一想,这究竟是因为什么?金吉娅难过是因为他看到了、想起了一些事。他刚才看到了什么?
(他看到了哥哥姐姐兴高采烈,看到了他们你给我一点儿暗示,我让你摸摸口袋,不断让别人猜测自己买了什么礼物。他看到了他的妈妈生气了。)
追问:给“兴高采烈”换个词。妈妈为什么生气?看到的同时他又想起了在这之前发生的一些事,什么事?圣诞节快到了,哥哥姐姐们热烈地讨论……这句话告诉我们象样的礼物应该是怎样的呀?
(很显然,棒棒糖不是哥哥姐姐们想要的,那个东西五十美分一大把,太普通了,平时也能得到。)
圣诞节前夕,妈妈也曾担心,担心什么呢?圣诞节前夕,妈妈也曾说过……想起这些,金吉娅就难过,但是,难过归难过,金吉娅这时要说服妈妈。所以,在妈妈把他叫到房间时,不等妈妈开口,金吉娅先开口了……学生齐读金吉娅说的话。
3、齐读最后一段:
想一想,应该用什么口气读?为什么?我激动是因为我想不到啊,我想不到什么?再读这一段。哪些词用的好?是啊,看的见的,看不见的都送来了,美啊!跟这句差不多美的句子还有啊!你能把它找到吗?齐读找到的句子。
小结:学语文就应该这样,既要明白课文说什么,又要知道课文是怎么说的。最后让我们用朗读来结束今天的课堂。课件出示美句,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
总的指导思想是把课上得朴实、平实一点,尽量地贴近教学的实际,所以教学时就是一本书,一支粉笔,其它什么都不用。这一课的教学,从教学进程上看,运用的是一种“板块式”的教学思路。分三步走:
第一板块的教学活动主要是朗读,采用的是“小步轻迈,层层推进”的方式,先是读好生字、新词,然后是朗读课文,要求是读得字正腔圆、一字不差。
第二板块的教学活动主要是说,说中提取信息,说中了解主要内容。
第三板块是品,这里的品主要是品析、品读。
由于教学的内容、教学的过程都是呈板块状分布排列的,因而,整个教学思路表现出几个比较明显的特点:
1、有序:
它不象当下普遍采用的“导入课文──熟悉课文──课堂讨论──收束教学”这样一种流程,而是在一节课中,从不同的角度有序地安排几次呈“块”状分布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使课堂教学清晰地表现为“一步步地向前走”,将整堂课的教学板块连缀起来看,呈现出一种层进式的教学造型。
2、简洁: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给予树》的教学问题很少,整堂课的教学实际上只有一个问题:金吉娅为什么难过,这象样的礼物应该是怎样的?象这种有质量的立意高远的课堂教学问题,人们也把它称为主问题。由于它的设计着眼于整体地带动对课文的'理解品读,着眼于引导学生长时间的深层次的课堂学习活动,每一次提问或问题设置都能形成和支撑课堂上一个时间较长的教学活动“板块”。因此,它显得很有力量,在教学中省掉了成串的“连问”、简单应答的“碎问”以及对学生随意的“追问”,使整个课堂教学呈现出一种简洁的风貌。
3、高效: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这是我们经常性的话题,而“板块式”的教学就在这方面迈开了扎实的一步。由于板块的有机划分,其中必然有让学生充分地占有时间,充分地进行活动的板块,也就是说,有些“板块”是明确的归属于学生活动的,因而课堂上学生的活动量很大。以上讲的是教学思路上的一些特点,坦率地说,这种“板块”教学我正在摸索中,有待完善、改进的地方很多。比如,如何优化、整合课文内容,提炼出可供教学的内容板块?板块的切分与连缀如何更趋合理等等。
【《给予树》教学设计优秀】相关文章:
《给予树》优秀教学设计07-04
《给予树》教学设计优秀12-18
《给予树》教学设计(优秀)03-17
给予树教学设计07-01
《给予树》教学设计05-31
《给予树》的教学设计07-04
给予树教学设计04-11
《给予树》教学设计05-03
《给予树》优秀教学实录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