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定风波·重阳》词赏析

时间:2024-03-27 08:56:33 重阳节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苏轼《定风波·重阳》词赏析

  定风波·重阳

苏轼《定风波·重阳》词赏析

  苏轼

  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

  酩酊但酬佳节了,云峤,登临不用怨斜晖。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

  【译文】

  同客人带酒登山,长江水倒映着秋天景物的影子,大雁刚刚从这里飞过。人活在世上难遇一次开心欢笑的时候,趁年轻时头插满菊花玩个痛快回来。

  以大醉来酬谢重阳节日之景,朝着高耸入云的山登高,用不着去怨太阳快落山了。古往今来有谁不老死,数不清啊,没有必要像齐景公登牛山触景生情而哭泣。

  【注释】

  定风波:词牌名,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为双调小令。一作《定风波令》,又名《卷春空》、《醉琼枝》。格律以六十二字,上片五句三平韵,二仄韵,下片六句四仄韵,二平韵,即欧阳炯所做格律为正体,另有七种变体。

  重阳:即重阳节。

  携壶:带酒。翠微:青翠掩映的山腰幽深处。

  涵:容纳,倒映。

  初:第一次,刚刚。

  尘世:人间。

  酩酊(mǐng dǐng):沉醉,大醉。但:只是。酬:酬谢。

  云峤(qiáo):耸入云霄的高山。

  登临:登山临水。

  斜晖:夕阳。

  多少:数不清。

  牛山:在今山东省淄博市。

  【赏析一】

  上片,以景入情,描叙登高赏菊,饮酒言欢的情景。“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开头两句点明“上翠微”的行踪,描绘“江涵秋影”与“雁初飞”的两幅画面。触景生情,便迅速推出“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的三句人生箴言。趁着这大好的年华、大好的秋光大笑,插黄花。上片即花生情,也为过渡到下片暗示了一笔。

  下片,由即花生情进入到写以酒助兴。饮酒抒情,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传统文化,称之为“酒文化现象”,苏轼也不例外。“酩酊但酬佳节了,云峤,登临不用怨斜晖”。写把酒临风,喝个痛快是为了酬谢佳节。登山临水,同样也是为了酬谢佳节。即使夕阳快落山了,也用不着愁怨。夕阳是自然界中“无限好”的景致,自然人生“夕阳”也应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直言人的衰老死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杜牧含蓄地说人生“只如此”,而苏轼则直言不讳人生“谁不老”。尤其词的最后引齐景公泣牛山的故事,传情达意,精炼入微,可谓妙笔。

  全词,以景入情,即景生情。苏轼虽然感叹世事多艰,但是不消沉,不伤感,充分显示了苏轼对世事、人生短暂的恬淡达观的胸襟。

  【赏析二】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重阳节与朋友登高赏秋的愉快心情。

  首联“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诗人和朋友带着酒登上池州城东南的齐山,登山过程中,仿佛是登在这一片可爱的颜色上。从高处下望江水,空中的一切景色,包括初飞来的大雁的身影,都映在碧波之中,更显得秋天水空的澄肃。诗人用“涵”来形容江水仿佛把秋景包容在自己的怀抱里,用“翠微”这样美好的词来代替秋山,都流露出对于眼前景物的愉悦感受。

  颔联“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诗人面对着秋天的山光水色,脸上浮起了笑容,兴致勃勃地折下满把的菊花,觉得应该插个满头归去,才不辜负这一场登高。这里的“难逢开口笑”暗用晋朝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尘世中难以遇到让人心情愉快的一事,须把握当前及时行乐的心态。“菊花须插满头归”则表达了诗人享受秋景的愉悦心情,“年少”一词则表达了诗人对青春年华的珍惜和留恋。

  颈联“酩酊但酬佳节了,云峤,登临不用怨斜晖”,诗人意识到尘世间像这样开口一笑,实在难得,在这种心境支配下,他像是劝客,又像是劝自己:“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斟起酒来喝吧,只管用酩酊大醉来酬答这良辰佳节,无须在节日登临时为夕阳西下、为人生迟暮而感慨、怨恨。这一句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表达了诗人的人生观和及时行乐的生活态度。

  尾联“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则以一个警句结尾,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珍惜时光及时行乐的感慨。

  总体来说,这首诗流露出诗人对重阳节登高的愉快心情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美景和诗人的心态。

  【背景】

  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九月,重阳节到来,苏轼与徐君猷等客人登高赏菊,饮酒赋诗。苏轼有感于杜牧《九日齐山登高》诗,心境一致,作该词以表达苏轼唯物的生死观。

  【附】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苏轼《定风波·重阳》词赏析】相关文章:

定风波·重阳阅读答案06-16

中秋月 苏轼 赏析06-28

中秋月 苏轼 解释 赏析06-28

苏轼颁奖词07-07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赏析02-22

《重阳》的原文及赏析02-21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原文及赏析04-12

苏轼《阳关曲·中秋月》原文及赏析09-02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原文翻译及赏析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