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个人反思
第一单元《解决问题》这一内容,课本设置了三个例题。学生对这三个例题所呈现的各个量的关系并不陌生。因为在上学期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出现需要两步才能解决的问题,这个学期重点是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多样化、小括号的正确使用以及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在二年级上册中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中学生已接触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但在教学中并没有强调必须列综合算式。在学习本单元时,部分学困生,还停留在一步计算来解决问题的思维上,有的甚至读不懂题的意思,教学难度较大。只有个别学生能列出综合算式进行计算。尤其是对于小括号,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知道了小括号的作用,但在解决问题时总是不知道该不该添小括号。如碰到先乘再减,并且乘号在后面时,本来不用添括号的,可好多学生一想到后面的要先算,就把括号加上去了。所以在解决问题时,学生对小括号的使用并不真正熟练掌握。我就在练习课中,增加对小括号的专题训练,从而进一步巩固小括号的正确使用。我出示一些分步算式,然后让学生把两个分步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通过专项训练,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列出综合算式,并且能正确使用小括号。
训练题型如下:
列出的综合算式不需要加小括号的:2813=41。41-12=29在列综合算式之前,我先让学生分析两个分步算式的特点,找出两个算式中的中间量,即第一步的得数41,然后分析出先算加法,再算减法。书写顺序根据41-12=29得出是用第一步求出的和减12,说明先写加法再写减法,2813-12=29,加减混合运算中,先算的加法就在前面,不需要加小括号。特别注意强调不能把第一步求出的得数“41”列在综合算式里。和本题类似的题还有:(1)90-13=77,77+23=100(2)6×5=30,30+28=58(3)7×7=49,49-27=22
列出的综合算式需要加小括号的:2812=40,90-40=50分析方法和上面的基本一样,就是考虑书写顺序怎么写,这是个关键。40是第一步的得数,说明先算加法后算减法,根据90-40=50这个算式得出:90减去的是两个数的和,说明书写时,先写减法,再写加法,90-2812,但是根据计算顺序第一步先算加法,加法在后面时,必须在加法算式上加一个小括号,来改变计算顺序。如果不加小括号的话,90-2812,就要先算减法,再算加法,这样就不符合本题的计算顺序,显然是错误的。所以小括号可以帮助我们改变题的计算顺序。出示下面的题让学生体会加小括号的必要性。例如:27-19=8,738=81;1912=31,3831=71;14-5=9,9×6=54;53=8,8×4=32。
把两个分步列式的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分三步:首先根据中间数确定计算顺序,其次根据分步算式确定书写顺序,最后根据计算顺序观察一下整个综合算式是否需要加小括号。
教师个人反思 篇1
在入职的两个多月来,给我最深刻的感觉就是我的不足之处太多了。对于知识点来说,我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也能够根据学生的情况适当的调整教学任务。然而在教学技巧上,我还欠缺很多,需要向老教师学习的地方也有很多。总之,这一个月来我的收获不少,发现的不足之处也很多,接下来我就把这一个月的教学工作,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一、进步之处
1、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能将教学计划调整的更加适合大多数的学生。也让大多数学生习惯了我的教学方式,并且愿意跟着我的脚步努力学习。
2、在听了其他老师的课后,已经可以将一些好的教学习惯,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上。并能做到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提醒学生认真听课。
3、在上课的过程中,能更好的和学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4、提出的问题也逐渐具有引导性,可以适当的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
5、上完课后,能够及时总结本堂课的得失,为下一节课的任务做准备。
二、存在的问题
1、教学过程中的语言不够简练,仍然会出现一些无用的废话。
2、设计的问题仍然不够具有启发性,让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会感觉无从入手,在这一点上,还需多多向老教师学习。
3、要从学生的坐姿开始,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改掉一些毛病,尤其要重视答题的规范性和卷面的整洁度。
【教师个人反思】相关文章:
教师个人反思03-07
教师个人教学反思11-11
教师的个人教学反思08-30
初中教师个人反思01-14
教师个人的教学反思12-14
教师研修个人反思11-01
教师个人教学反思05-12
初中教师个人反思07-04
教师个人研修反思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