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1》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练习1》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练习1》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这次练习共安排了7道题,包括按笔顺写字、比较四组字的读音、区别形近字和同音字并组词、认识打比方的句子、熟记成语、看图说一段话和写毛笔字。
教学要求:
1. 按笔顺正确书写“隶”、“族”、“嘉”3个字。
2. 读一读,区别“沉”与“城”、“劲”与“敬”、“阻”与“主”、“蓝”与“南”的读音。
3. 区别同音字、字形相近的字并练习组词。
4. 认识打比方的句子,体会打比方的表达作用。
5. 熟记8条成语。
6. 回忆过春节的感受,并按要求根据图意做口述。
7. 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 审题。
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2. 指导。
(1)指名认读“隶”、“族”、“嘉”3个字。
(2)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每个字的笔顺。
(3)让学生按照书上的.笔顺练习书写,了解笔顺。
(4)让学生说说哪个字难写,难在哪里。
(5)重点指导:“隶”的第四笔是“竖钩”;“族”的最后一笔是“捺”;“嘉”的第七笔是“横”。
3. 练习。
(1)学生练习。
(2)根据练习情况,教师及时小结。
4. 反馈。
展示写得好的字,评点好在哪里。
指出不足,根据情况进行矫正强化练习。
二、教学第二题
1. 审题。指名读题,说说这一题应怎样练习。
2. 指导。
(1)学生各自轻读8个词(找出每组加点字读音的区别)。
(2)指名读词(教师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
3. 练习。学生边读边记,读准字音。
4. 反馈。打乱顺序后“开火车”读。
三、教学第三题。
1. 审题。指名读题,说说这一题应怎样练习。
2. 指导。
(1)指名分别读一读这四组字(注意纠正学生读得不准的字音)
(2)引导学生比较四组字的异同。
3. 练习。先口头组词,再选择最有把握、最合适的词语写在书上的括号里。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
1. 审题。指名读题目,明确训练要求。
2. 指导。
(1)各自轻声读这三句,分别找出句中表示比喻的词。
(2)指名读,想一想这三句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
(3)思考:是否句中带有“像”就是使用了打比方的用法?
小黑板出示:小玲长得像她的妈妈。(要求学生辨别。让学生明白:同类事物不可作比,打的比方要贴切、生动)。
3. 练习。反复朗读,加深印象。
二、教学第五题
1. 审题。指名读题目,明确训练要求。
2. 指导。
(1)学生自由读8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或问老师。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理解8条成语的意思,只要大体说说成语的意思即可。对一些理解有难度的成语,教师给予讲解。
3. 练习。学生自由练读。同桌练习背诵。
4. 反馈。集体背。指名背。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六题
1. 审题。
(1)谈话揭示话题:快乐的春节。
(2)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3)教师进一步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 指导。
(1)分组讨论:今年的春节,你过得好吗?
回忆春节中的情景,谈谈过春节的感受。
(2)用投影出示教材中的五幅图,分别用一句话概括这五幅图的主要意思。
(3)选取五幅图中任意一幅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准备进行口述(引导学生选取自己最感兴趣、印象最深刻的事来说,才能说得生动、具体)。
3. 练习。
(1)引导学生按照顺序,抓住重点来说(选择其中一幅图的内容用小黑板出示主要顺序,重点内容,帮助学生打好腹稿)。
(2)学生分小组练习口述。
(3)任意上台来说。
(4)同座互说。
4. 反馈。
(1)教师对学生的口述进行点评。
(2)鼓励每一个学生大胆练说,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练习1》教学设计2
教学资料:
北京市京上海市沪、申重庆市渝河北省冀
山西省晋天津市津江西省赣九江市浔
四川省川、蜀成都市成、蓉重庆市渝
山东省鲁广西省桂南宁市邕柳州市柳、龙
湖北省鄂湖南省湘宁波市甬江苏省苏南京市宁
河南省豫洛阳市洛开封市汴
贵州省贵、黔贵阳市筑
云南省滇
陕西省陕、秦
甘肃省甘、陇
福建省闽
宁夏回族自治区宁银川市银
西藏自治区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
乌鲁木齐市乌
周总理曾编成诗歌以便记忆:
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云贵福吉安,四西二宁青甘陕,还有内台北上天。
教学目的:
1、了解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简称的基础上背诵简称歌,理解带有简称的句子。
2、熟记8个成语和背诵诵古诗《夏日田园杂兴》。
3、创设交际环境,让学生有一定条理地说出想说的话。
4、钢笔字:书写时注意写好捺画。毛笔字练习两个笔画及含有这两个笔画(横撇、撇点)的字。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简称的基础上背诵简称歌
2、指导学生熟读成诵,大致体会成语的意思。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中国地图简称对照卡
课时目标:读熟并背诵简称歌
教学过程:
一、熟记并背诵简称歌。
1、出示中国地图。
(中国地图像一只傲然挺立的雄鸡)
2、借助地图了解我国有34个省、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
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
少数民族自治区:新疆、西藏、广西、宁夏和内蒙古
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
(教师让学生了解就可以,不应讲过多的地理知识)
3、介绍有关简称的知识。
让学生说出自己所知道的简称
4、出示句子。
指名读出句子,带学生读简称歌,疏通其中的生字。[
5、实践活动
分小组合作做简称对照卡,师检查指导。
学生用做好的对照卡,相互练习巩固对简称的记忆。
二、运用简称
1.出示句子。
启发学生边读边想:通过刚才的学习,哪些原本不理解的内容现在理解了?
(恰当地运用简称能使语言表述更简洁)
2、运用简称的词句。(留心观察、记录简称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如:黔驴技穷、湘江、滇池、京沪铁路等。
三、总结
1、背诵简称歌
2、对照卡的运用。
作业:
1、找两个运用简称的句子或词语。
2、课后游戏(运用对照卡)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写好钢笔字(“遮、越、处”三个字)注意写好捺画;进行读读背背。
一、写好钢笔字
1.看看写的字。(“遮、越、处”三个字)要注意什么?
(生自由讨论要注意的地方)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三个字的捺画的不同走势。
正确把握三个字的捺画起笔走势。
“遮”字一捺走势平缓;“越”字一捺比“遮”陡;“处”字一捺更陡。
3、指导学生认真、仔细、规范地描红、仿写。
4、督促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二、读读背背。
1.熟记8个成语。
2指导审题。指名读题目,明确训练要求。
(1)学生自由读8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理解8条成语的意思,只要大体说说成语的意思即可。对一些理解有难度的成语,教师给予讲解。
3.练习。学生自由练读。同桌练习背诵。
4.反馈。集体背。指名背。
三、学写毛笔字
1.笔画练写:
横撇:要注意拐弯处的提笔与顿笔,横要短,撇要长而舒展。
撇点:注意起笔时要顿笔,收笔时回锋,至折处主要用的是笔锋,此时以提笔为主。同时还要注意撇与点的长短与倾斜度。
2.写字练习:
夕:第一画“撇”要短,起笔从竖中线开始;第二画“横撇”,横从短撇的腹部落笔,横画不能长;第三画“点”是圆点,位于米字格中心便下一点。
女:整个字要向四周舒展。横画在横中线上,要写长些,撇点的起笔与撇的`收笔基本在一条线上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六题
1.审题。
(1)谈话揭示话题:快乐的春节。
(2)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3)教师进一步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指导。
(1)分组讨论:今年的春节,你过得好吗?
回忆春节中的情景,谈谈过春节的感受。
(2)用投影出示教材中的五幅图,分别用一句话概括这五幅图的主要意思。
(3)选取五幅图中任意一幅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准备进行口述(引导学生选取自己最感兴趣、印象最深刻的事来说,才能说得生动、具体)。
3.练习。
(1)引导学生按照顺序,抓住重点来说(选择其中一幅图的内容用小黑板出示主要顺序,重点内容,帮助学生打好腹稿)。
(2)学生分小组练习口述。
(3)任意上台来说。
(4)同座互说。
4.反馈。
(1)教师对学生的口述进行点评。
(2)鼓励每一个学生大胆练说,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练习1》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练习1》
教学目标:
1、复习本单元所学生字的笔顺。
2、掌握带有撇和捺笔画的字的写法,写正确,写美观。
3、学习字词句,知道小动物保护自己的措施,根据所给句式写一句话。
4、能够利用拳头区分大小月份,会背口诀。
5、口语交际:学会介绍自己。
教学重难点:
1、 学习字词句中借助图画让学生认识几种动物,了解这些动物怎样进行自我保护的常识。籍此培养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索。
2 、口语交际进行自我介绍,这是一年级小学生第一次接受口语交际的训练,要鼓励学生大胆到讲台当众说话。
教学准备:1、小动物图片。2、生字词卡片。3、田字格黑板。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指导学生按笔顺写字,学写铅笔字。
2 学习字词句。
一 兴趣导入
1出示 一 二 十 七 八 九 三 下 上
太 牙 鸟 五 六 四 早 衣 阳
马 木 水 火 红 花 小 山
2认读。
3小组检查掌握笔顺情况。
4指导容易错的笔顺。
5按笔顺描红(p64)
二 学写铅笔字
1出示 八 太 木
2指读汉字
3指导这三个字中撇和捺笔画的位置关系。
4描红
三 学习字词句
1出示动物图片:乌龟 山羊 刺猬 乌贼,认识动物。
学生10分钟
2 你知道它们遇到危险时怎样保护自己?
先小组讨论,相互补充。
汇报讨论结果,各抒己见。(强调句子要说完整,按书上给的句式说)
说说你遇到危险时,会想出什么办法保护自己?
四 读读背背
指名读题,说说题目的要求。
出示 一月大 二月平 三月大 四月小 五月大 六月小
七月大 八月大 九月小 十月大 十一月小 十二月大
▲自己试读,读给小朋友听
▲指名读
▲小组读
▲齐读
▲伸出拳头帮助记忆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让学生在师生互动中学会清楚地介绍自己,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一 激情导入
小朋友,我们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我们又多了许多好朋友,你能告诉我,你新
交的.好朋友是谁吗?(生自由回答)
你能向你的好朋友做一下自我介绍,让大家更加了解你吗?
二 引导说话
1 老师给你出了几个问题,把这几个问题说清楚,小朋友就能更加了解你。
出示:介绍自己叫什么名字?今年几岁?自己的名字是谁起的?为什么起这个名字?
2 小组自由交流
3 指名把这几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老师给予一定指导)
4 再次小组练习,这次要求把几句话连起来说。
5 请人上讲台说。要做到:声音响亮,态度大方,口齿清楚,语句连贯。
学生10分钟
三 练一练,写一写:(选择性填空)
通过读题,我知道了要写的是 (必填) ,我的名字叫 (必填) ,
(必填)岁了,我名字的来历及含义是 (必填) ,关于我名字的故事有 ,我名字的烦恼有 ,不过我还是很喜欢我的名字
板书设计:
练习1
名字
自我介绍 年龄
名字的来历
名字的含义
智慧瞬间:
《练习1》教学设计4
教学要求:
1、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处处留心,随时都能学习语文的习惯。
2、背熟八条成语及一首古诗。
3、照样子,练好钢笔字,在实践中体会“有撇有捺时,撇要收一点”的写法。
4、明白当别人帮助了你,表示感谢的方法很多,学习在生活中受到他人的帮助应表示感谢。
5、学写毛笔字,学习“术字旁、提手旁的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处处留心,随时都能学习语文的习惯。
2、明白当别人帮助了你,表示感谢的方法很多,学习在生活中受到他人的帮助应表示感谢。
教学时间:4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处处留心,随时都能学习语文的习惯。
2、照样子,练好钢笔字,在实践中体会“有撇有捺时,撇要收一点”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处处留心语文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处处留心语文。
(1)学生看图,教师讲述:星期天,爸爸带小芳去动物园,这里的动物可多了,小芳看到“水獭”的标牌,便喊道:“爸爸,快来看水lai!”爸爸指着标牌说:“你再看看上面的拼音。”小芳拼了拼,不好意思地说:“原来是水ta ——没想到在这儿也能学习语文。”爸爸说“只要你处处留心,随时都能学习语文。”
(2)、从这个小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学生交流。
2、于是,小芳一边欣赏动物,一边留意动物标牌,认识了不少字,小芳考考大家这几个动物标牌你认识吗?
(1)学生认读
(2)小结:在生活中我们还能从哪儿学习语文呢?师生对话交流。
预案
生:我可以从电视中学语文,收听新闻,在《少儿频道》中学习成语故事。
师:从电视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学习语文,不过可要注意保护视力。
生:暑假里,我随爸爸、妈妈去旅游,长了不少见识,写了两篇日记,我觉得这也是在学语文。
师:这方法好!在生活中观察,并及时积累素材,提高写作水平。
生:我利用电脑学习古诗,看童话故事。
生:我走在街道上,从路牌、商店名中认识生字。
生:我在商场、菜场里也能认识一些生字。
师:在生活中,我们学习语文的渠道很多,但我们也要明辨是非,掌握正确的信息。
3、小芳参观完动物园后,写了一篇日记,她对其中的一段总感到不满意,请你帮她改一改。
(1)学生轻读,交流修改建议。
(2)学生在本子上或书上修改。
(3)交流修改后的习作。
二、写好钢笔字
1、审题指导
(1)读读“我的提醒”。
(2)教师小结并示范:写“右边有撇与捺时,撇要收一点。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2)根据描红情况,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请该同学介绍写好这个字要注意什么?
(2)对写得不够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练习。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积累八个成语。
2、积累古诗《风》
教学过程:
一、学习成语
1、谈话导入:这是一组带有“人”字的成语歌。请同学们自由地响亮地读一遍,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指名朗读。
3、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文思敏捷:形容非常聪明,思维迅速而灵敏。
青出于蓝:比喻学生胜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
一鸣惊人:比喻平时没有特殊的表现,一干就有惊人的成绩。
百年树人:百年指很长时间或很多年。常指一个人要很长时间的培养加上勤奋努力才能成才。
4、指导有感情地诵读成语歌。
5、背诵成语。
6、练习:
选择成语填空
(1)妹妹是个( )的孩子,身受大家的喜欢。
(2)他平时不声不响的,可在这次联欢会上的表现真是( )。
(3)看到这群活跃在赛场上的小将们,我为体育事业( )感到欣慰。
二、积累《风》
1、学生自学《风》,要求: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能理解古诗的意思。
2、指名学生朗读古诗,要求读正确。
3、指名交流对诗意的理解。
预设:
生:我读着这首诗,感受到:秋天的.树叶在风中飘落,风能吹开二月里的鲜花,当风吹过江面,能掀起层层浪花,风经过竹林,能吹斜千万根竹子。
师:在风中,万事万物都有了变化,诗人借飘落的、春天的鲜花、浪花、竹子,这些有形的的事物来表现无形的风。
4、背诵古诗。
5、拓展预设:
师:风的确很神奇,《咏柳》中就有描写春风的诗句,指名学生背诵。
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生:诗人赞美柳叶的细小,也赞美了春风的神奇。这些都是大自然的杰作。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明白当别人帮助了你,表示感谢的方法很多,学习在生活中受到他人的帮助应表示感谢。
2、通过活动,体会到对别人表示感谢的快乐,并能在人际交往时有意识地学习运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在平凡的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得到别人的帮助。请观看一段录像,一边看,一边思考:小丽和小军遇到了什么困难,当别人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时,他们分别是怎么做的?
2、学生观看录像。
主要内容:
镜头一
小军和小丽是邻居。清晨,他们分别由家长骑着车送入学校。在校门口,小丽真诚地对爸爸说:“谢谢爸爸。”爸爸对小丽说:“上课专心听讲。”小丽说:“好的。”而小军跳下车飞也似的跑进校园。爸爸在身后叮嘱:“上课专心听讲。”可他不耐烦地嚷着;“知道了,烦死了!”
镜头二
小丽遇到难题,小明耐心地讲解,帮助小丽解决了难题。小丽微笑地说:“谢谢你。”
镜头三
小军忘带了橡皮,同桌小芳借了一块,他用了以后朝小芳桌上一扔,连个微笑,连声谢都没有,小芳见状,噘着嘴自言自语:“下次不借给你了。”
3、学生观看录像后交流。
预设:
生:每天小丽的爸爸送她上学,小丽能发自内心地感谢父亲,并与父亲说再见。我感到她很懂事。
生:小军认为父母应该送孩子,没有对爸爸表示真诚地感谢,还把父母的叮嘱抛之脑后,嫌烦。
生:小芳遇到难题,小明帮助她,小芳能微笑地感谢他人。这样,小明心里一定甜滋滋的。而小军向同桌借了橡皮,也不表示谢谢,没礼貌。
师:从小丽和小军身上,你明白了什么?
学生交流。
小结: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感谢每一个向我们伸出援助之手、奉献真诚之心的人。
二、在实践中学会感谢
1、小军也意识到自己的缺点,觉得很惭愧。他也想做位懂事的孩子。
(1)师生互动,在实践的情境中练习。
早晨,妈妈送小军上学,(由老师扮演)下了车,小军对妈妈说——
指名学生练习。
(预设)
生:谢谢您,妈妈再见。
师微笑地摸着孩子的头:“呦,长大了,孩子再见。”
(2)同桌互动,当小军忘带学习用品时,同桌主动地借给他,小军向同桌表示谢意。
教师小结:无论是一个礼让的示意,一个美丽微笑,还是一句称赞的话语,都能表达你真诚的谢意。
三、拓展交际,伸向生活实践。
1、在生活中,你还遇到什么情况,需要感谢别人。
2、交流。择取典型的生活情境师生、生生互动练习:
如父母忙碌地做完家务,关心着孩子的学习。又如同学曾帮助过自己,可组织学生下座位向对方表示谢意。
四、作业
在以后的生活中,真诚地感谢每一个向我们伸出援助之手的人。
第四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木字旁、提手旁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欣赏书中的优秀书法作品,交流感想。
二、出示木字旁、提手旁的字样,揭示今天学写毛笔字的主要内容。
三、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观察二字,尤其注意横,竖钩的位置。
2、教师示范,学生读贴并练习在大字本上书写。
3、教师巡回辅导,抓住共性的问题集体指导。
4、生生间相互评价,并展示优秀作业。
《练习1》教学设计5
教学重点:
第4、5、6题。
教学难点 :
第4题,要确切地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分辨出差别,恰当运用。第6题,改变句式的练习,要理解改变后的句式,强调的对象不同了。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
1.能用部首查字。
2.能熟练第拼读音节,正确地书写生字。
3.学会正确搭配词语。
教学过程 :
1.学习第1题。
指名说说用部首查字法的方法步骤。
分三组各查一个带点的字,按要求填写。
交流、讨论,纠正错误。
指名中等生说说词语“宁静”“题词”的意思。
2.学习第2题。
自由拼读,作好答题的准备。
指名拼读音节,并组成词语说说。
指名在小黑板上正确填写相应的字。
封锁继续波涛平衡安危欢腾集体改错。
3.学习第3题。
读题,明确题目的.要求。
自学准备,想想两大组词语怎样搭配才恰当。
指名搭配词语并说说为什么。集体订正。
指名说两大组左边的词语还可以跟哪些词搭配。
完成作业 。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
1.能恰当地选择近义词。
2.能把三句话合成一句话,懂得怎样把句子写得简洁、明白;能照样子把“把”字句改成“被”字句。
教学过程 :
1.学习第4题。
辨析词义,指名说说。
指名说说选词填空的情况。
指名说说“坚定、坚强、坚决”的情况,并说为什么选这几个词语填写。
2.学习第5题。
读题,明确题目的要求。
出示小黑板,提问:第(1)句中有几个句子?都是讲谁?讲了几个动作?这些动作是否可以连起来?
指名把三句话合成一句话说说。
自学准备第(2)句。
3.学习第6题。
读例句,明确练习要求。
指名读例句,说说句子的意思。
比较上下两个句子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指名改写第(1)句。先说说“罗盛教把崔莹救出来了”这个句子,强调的对象是谁。再说说如果把强调的对象改成“崔莹”该怎样改写。(被字句)
指名中等生改写第(2)句。
完成练习。
4.自学短文《为邓爷爷表演》。短文中注音的是生字,用的方法理解意思。
读全文,了解短文的主要意思。
填空:()月()日,我(在什么地方)为邓爷爷表演(什么),邓爷爷看了我的表演(怎么样)
按照“表演前--表演时--表演后”的顺序分段,说说各段的段意。
第1段(1、2):主要写“我”来到工业展览馆为邓爷爷做电子计算机演示,心情十分激动。当看到邓爷爷和蔼可亲的样子,心情渐渐平静下来。
第2段(3、4):主要写“我”沉着地为邓爷爷做电子计算机演示,,邓爷爷鼓励我。
第3段(5):主要写“我”兴奋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默读全文,在文中划出邓爷爷和蔼可亲的句子和邓爷爷说的话;把划出来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
《练习1》教学设计6
一.审题
1.揭示说话的话题:9月10号是教师节,小朋友给老师祝贺节日,还亲手做了贺卡送给老师,大家都是尊敬老师的好孩子。那天,你最想对老师说什么?
2.板书课题;老师,祝贺您
二.指导
1.指导观察。
投影出示图画,问:教师节到了,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小朋友怎样做贺卡?贺卡上会写些什么?
2.指导说话。
(1).看看图,想想你自己在教师节来临之际,是怎样做贺卡的'。
说话时用上“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怎样做,卡片上写了些什么”等,用几句连贯的话说说。
(2).你把贺卡送给哪位老师?送贺卡时,你对老师说了什么?老师又会怎样?
(3).分角色扮演老师和学生,练习对话。
3.句式训练。
(1).你去送贺卡,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干什么?
(2).句子练习。
找老师
a.你去送贺卡,怎样找老师?
b.你看见老师正在干什么?你有什么想法?
把“找老师”是这部分内容连起来说说。
送贺卡
a.你找到老师,把贺卡送给他,当时你是怎么做的?
b.全班讨论,板书动词。
c.要把内容说具体,还可以加上:你怎样走到老师那儿,怎样把贺卡递给老师,怎么说的,是什么神情?
d.出示句式:我()地说:老师()。
把“送贺卡”的经过说说。
收贺卡
这时,老师非常高兴,脸上是什么神情?会对你说什么?
句式:老师()地说:“()”。
4.练习说一段话。
个别练说、指名说、集体评议。
《练习1》教学设计7
教材分析:
本次联系安排了5个板块,内容包括看清笔顺、写好铅笔字、学用字词句,读读背背和口语交际等。学用字词句和口语交际是训练重点。
教学目标:
复习本单元所学生字,能按正确笔顺书写。能独立分析田字格中的生字,正确进行描红和仿影。能根据图画、联系实际学习字词句,懂得如何自我保护。读读背背“月份歌”。
教学重难点:
了解动物的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准备:
小黑板、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笔画名称,复习笔顺。
学生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前几天,我们学习了“识字1、2、3”,从中我们认识了不少汉字,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
二、复习基本笔画。
1.小黑板出示笔画。
ㄣㄧ一丿丶
2.学生自由说说笔画的名称。
3.指名说。齐说。
三、复习汉字,逐个说出笔顺。
1.自学书上的笔顺表。
(1)读读汉字。
(2)说说笔顺。
2.逐个出示笔顺,指名按顺序说出汉字的笔顺。
3.重点指导。
鸟:第四笔一笔写成。
四:末笔为“一”。
水:右边的“撇捺”为两笔写成。
五、写好铅笔字。
1.独立分析范字,辨析字形的异同。
“八…‘太”“木”这三个字都有撇、捺这两种笔画,但高低不同。
2.指导写字。
八:捺要高于撇,撇和捺之间要保留一定的距离,起笔都在左上格内。
太:先写一横,在横中线上方,再写“人”字。与“八”不同,撇要高,撇和捺之间要连接,且相交在竖中线上。点在竖中线左侧。
木:竖在竖中线上,撇和捺起笔同高且相连。
3.学生描红,仿影。教师巡回指导。
作业设计:
复习生字笔顺
板书设计:
练习1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练习1中的学用字词句、读读背背等内容。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揭题。
继续学习“练习1”的内容。
二、学用字词句。
1.看图,说说书上画了哪几种动物?(投影出示图片:乌龟山羊刺猬乌贼。)
(1)自己读读图下的汉字,不认识的字读读拼音。
(2)指名读动物的名称。
2.说说动物遇到危险时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1)看拼音读句子,说说乌龟遇到危险时是怎样保护自己的?为什么要把头和脚缩进硬壳里?有什么好处?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平时的观察来说一说山羊、刺猬、乌贼遇到危险时是怎样做的?
(3)出示黑板题目。
山羊遇到危险时,就
刺猬遇到危险时,就
乌贼遇到危险时,就
(4)小组讨论交流后,派代表口答题目。
(5)除了这几种动物,你还知道哪些动物遇到危险时会怎么做?
(6)学生展开讨论,相互交流补充。
3.说说自己遇到危险时,能用什么办法保护自己?
(1)举例:一天放学后,你一个人回家时,路上遇到一位陌生人,请你给他带路,你会怎么做?
(2)分小组讨论,说说用什么方法最合适?
(3)指名回答。
(4)再说说遇到另外一些危险情况时,该怎么做?
三、读读背背。
1.(投影出示月份歌。)学生自己拼读。
2.指名读。纠误音。(注意读准“四”和“十”。)
3.齐读。
4.(投影出示拳头图。)请大家伸出左手,对照图上的数字,看看能发现什么?(儿歌中说的“大”是拳头的突出部分,“小”是拳头的凹进部分。)
理解“大”和“小”:一年有12个月,但每个月的天数不同,有的有30天,有的有31天,有的只有28(29)天。只有30天的月份就是小月,如4、6、9、11月。有31天的就是大月,如1、3、5、7、8、10、12月。2月例外,只有28(29)天,称为平月。
5.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再次读读月份歌。
作业设计:
背诵“读读背背”中的内容。
板书设计:
一月大,二月平,
三月大,四月小,
五月大,六月小,
七月大,八月大,
九月小,十月大,
十一月小,十二月大。
口语交际:自我介绍
教材分析:
本题配有一幅彩图,画的是一位同学在教室里面对全班同学作自我介绍。“自我介绍”就是把自己的有关的情况告诉别人。
教学目标:
在口语交际中,表情举止要大方,说话声音要响亮,口齿要清楚。在表述过程中,通过多方评价,培养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的能力。学会尊重他人、倾听不同的声音。
教学构想:
“自我介绍”是一年级学生第一次接受的口语训练。如何鼓励学生大胆地到讲台前当众说话?如何让每个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如何让学生在敢于表达、学会表达的同时学会尊重他人、倾听不同的'声音?本课在设计上着力从这三方面下功夫。通过交流曾用名、学名和自己想起的名字,尽力给学生创设一个乐于表达的空间,与此同时也提供给学生说话时的一个例式,让学生学会表达。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同桌交流、小组交流等形式l尽力创设一个生生互动的学习环境。
教学准备:
了解自己刚出生时的名字是什么?为什么起这个名字?了解自己现在的名字是谁起的?为什么起这个名字?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每个人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变的?你想让同学、老师了解你吗?今天我们就从名字开始,向全班同学作一下自我介绍,好吗?(板书:自我介绍。)
二、交流曾用名。
名字是变化的,有的同学刚出生时和进学校时的名字往往是不一样的,你们能相互介绍一下吗?如果刚出生时和进校读书时的名字是一样的话,你可以认真地倾听别人介绍。
1.刚出生那会儿,全家人叫我——,那是因为——。(同桌相互交流。)
2.为了让同学了解你,你在介绍的时候要做到什么?(大胆,口齿清楚。)为了更好地了解别人,我们应该怎样尊重别人?(认真倾听,眼睛看着作介绍的同学,身体坐端正。)
3.指名回答,教师给予画龙点睛式的评价。
三、交流学名。
名字虽然是可以变化的,但上学后所叫的名字往往又是固定的。
1.上学了,大家管你叫什么?为什么叫那个名字,你能谈谈吗?
2.在小组内介绍一下自己,好吗?说完后,大家评一评,推选一名代表在班内交流。(教师巡视,及时给予指导。)
3.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教师捕捉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
四、交流自己想给自己起什么名字。
不管是刚出生时的名字,还是上学时的名字,往往是长辈给你们起的,其中包含着很多很多的希望。假如要你自己给自己起名字,你想给自己起什么名字?
1.自己练习说。
2.指名回答,教师适时点评。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从名字开始进行了自我介绍,通过这样的介绍,相信大家相互之间一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板书设计:
自我介绍
自己叫什么名字?
今年几岁?
自己的名字是谁给起的?
为什么起这个名字?
《练习1》教学设计8
训练内容
1、认识汉字的笔画和笔顺。
2、练习按先撇后捺的'笔顺规则。写字。
3、学习字词句
4、朗读背诵儿歌。
5、口语交际----自我介绍
训练重点
1、按笔顺写字。
2、了解小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并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按笔顺写字。
1、审题。
(1)读题目
(2)说明题目要求
2、指导
3、其余两组可按上述步骤进行教学
4、反馈
二、教学第二题:学写铅笔字
1、审题
读题,明确要求。
2、指导练习,描红仿写。
3、指导练习临写
三、教学第三题:学习字词语句
1、教学题1:你认识这几种小动物吗?不认识的字读读拼音。
(1)审题。
(2)指导练习
2、教学题2:你知道它们遇到危险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1)审题
(2)指导练习
(3)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读读背背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说说题目要求
2、指导学习的方法
3、练习:读读背背
二、教学第五题:口语交际----自我介绍
1、课前准备
2、审题
明确要求
3、指导
(1)看图说一说
(2)同桌说一说
(3)指名分角色表演
(4)评一评
小结:注意创设情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注意将学生的听说读写结合起来。
《练习1》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补充特定构词方式的成语。
2、 能通过补语的形式把句子补充完整;能用“惟一”和“一边……一边……”造句。
3、 能认真阅读短文,在此基础上明确句子前后关系,正确填写关联词语;能正确理解多义词,联系上下文写出多义词在不同句子中的不同解释;在读懂全文的前提下,写下自己的真实感受。
4、 说自己童年的故事,了解自己和别人的童年故事,积累相关素材。
5、 能熟记三句名言。
6、 正确书写书名号,认真抄写两句话。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在读懂全文的前提下,写下自己的真实感受。
2、围绕主题,流畅地介绍自己童年中的故事;并能认真倾听别人的故事,了解别人的童年。
教学过程:
一、在括号内填字,这两个字应是一组反义词。
1、出示例题,指导审题。(反义词、成语)
2、独立完成练习。
3、交流
(1)指名交流词语。
积(少)成(多) 转(危)为(安) 名(副)其(实)
弄(巧)成(拙) 争(先)恐(后) 口(是)心(非)
(小)题(大)做 (阳)奉(阴)违 (明)争(暗)斗
(2)选择你了解的一个成语,说说意思并造句。
4、拓展:说说你知道的类似结构的成语。
说明:
这些成语应该都是耳熟能详的,对于五年级的孩子填写应该不难。教师可引导学生独立审题,找寻规律,并适当补充类似结构的成语。在交流词语时,可在理解的基础上,适当运用。这些成语虽然常用,但一些学生对词语确切的意思实则并不清楚,运用仍有困难,所以教师的指导评价很重要。
二、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1、独立审题,说说你“审”到了些什么。
(1)出示题目和例句。
(2)理解补语。(要点:关注“得”的使用,体会补充部分的作用)
2、完成练习。
3、交流,评议。(要点:是否补充说明;恰当否)
如:
(1)严冬季节,屋子里冷得像冰窖。
(2)家里的.钥匙不见了,妈妈急得头头转。
(3)经过一番苦战,陈明获得了乒乓比赛的单打冠军,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4、拓展:平时作文中你也一定用过这样句式,你能否介绍一些自己满意的句子。
(1)交流
(2)评议,体会恰当补语的使用在文章中的意义。
说明:
虽然小学语文教学中不讲一些语法术语,但教师必须了然于胸。尤其是这样的补语在作文中被经常运用。“得”的随意书写与这样的句式结构不理解有着一定的关系。体会“补”的针对性,也是极有讲究的。让学生回顾曾经作文中用到的这样的句式,一则引发学生的兴趣,更多的则是将综合练习与作文勾连起来,使得今后提笔写到时,要有所思考。
三、读下面的句子,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1、理解句中带点词语的意思,体会用法。
出示例句1:华罗庚一边在小店里干活,一边刻苦地、顽强地向命运挑战。
(1)体会“一边……一边”这个并列式关联词的作用。
(2)思考:什么情况下可以用这样的句式。(可伴随动作或事件)
出示例句2:惟一能挣钱的方法是上山砍柴。
(1)理解“惟一”,以及在此句中的意义。
(2)思考:这个词一般可与哪些词语搭配
2、生交流造句,评议是否恰当。(完整、正确、不宜过长)
说明:
这两句句子在运用中需关注的地方是不同的,前者作为并列式的关联词,更多的是需要提示学生这两个分句间必须是可伴随性的事件或动作;后则在关注搭配是否合适的同时,更要重视句子在加上此词后语意上的差异和情感上的不同。在评价中,还要引导学生造句尽量不要采用过长的句式,表意要清楚,句子要完整。
四、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1、静心读文,了解大意。
(1)默读短文,独立完成练习。
(2)组内朗读,交流练习结果。
2、指名朗读,说说文章大意。
3、全班交流,重点解决最后一题。
(1) 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既……又……;一边……一边……;只要……就……)
(2)写出句中带点词的意思。(等到;对待;整理;消灭)
(3)读了这篇短文,你懂得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说明:
综合训练中的阅读更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读”依然是前提,所以时间的保证是必须的。组内的交流是培养合作和倾听所必须的,班级的交流是基于此,且应高于此的,这需要教师的培养。这部分的难点为最后一题,如何围绕“惜时”“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分钟”等观点结合课文内容或生活中的事例阐述清楚是关键。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语言表述的正确流畅与否非常重要。教师不能仅仅满足学生的“说”,更要落笔写,并指导修改。真正做到“实”处。
五、语言实践活动
1、课前准备:回忆自己童中值得回忆的故事,可选择有趣的、愉快的、有意义的;也可选择令自己烦恼的、苦闷的的故事自己先说一说。
2、组内交流,并选出最佳故事。
3、班内交流,评议。
说明:
这是一次很好的相互学习的过程,倾听十分重要。同时,这又是一次极好的作文材料的收集,归类和整理的过程。教师可借助这一活动,通过点评进行选材等相关作文知识地讲解。建议可另设一教时,有条件的班级在交流后可作为一次练笔。
六、熟记名言
1、出示名言,自由读。要求:读准名言的字音,读通句子。
2、说说这些名言都是围绕什么主题的?(爱读书、有雄心壮志)
3、这些名言使你想到了谁,说说理由。
4、读读、背背。
说明:
这是每个综合训练都有的“常规项目”,仅仅背诵似乎还不够。将名言和文章中的人物,身边的榜样联系起来,多方面,多角度的诠释名言,理解名言。对提升综合素养,及积累、运用名言都是极有益处的。
七、写字
1、读题,说说要求。
(1)书名号的用法
(2)书名号的写法
2、独立书写。
3、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作品,集体评议。
说明:
这部分可借助写字教学,复习书名号的用法。经过较长时间的写字指导,教学中可去掉一些不必要的说教,通过欣赏点评等方式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可能更有激励和促进作用。
《练习1》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能熟练的拼读音节,正确的书写汉字;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并能从字典中选择合适的字义。
2、能照样子搭配词语;按要求补写句子;会根据现有的语言材料用“这样”连句。
3、知道逗号、句号、问号、叹号以及顿号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单元要点
1、 听写本单元的生字、词语
2、 开火车说生字的`部首
3、 复习部首查字法
二、练习第一题
1、 读题目,明确本题的要求
2、 先读准拼音,再写字,指名上台写,核对
3、 读词语,拼音要注意“型、豪、浑”等词的声调,第二声应该读得稍快一点。
三、练习第二题
1、读题目,明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
3、核对,反馈
四、练习第三题
1、 读题,明题意
2、 在“齐声”后面跟的是动词,即“干什么”,而且这一种行为或动作会发出声音的,如:“歌唱”“欢叫”。
3、 独立完成
4、 核对,反馈
五、完成作业本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第四题
1、读题,补写内容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讲小小的一样东西“来得不容易”,后面部分是讲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样的东西。
2、独立练习
3、核对,反馈
二、第五题
1、首先要帮助学生读懂例句,理解“这样”在这句子中意思。
问:这样是指怎么样的一种做法?
2、要先让学生说说、议议可能出现的结果,再写下来。
3、同桌核对
三、第六题
1、自由选择方式反复读
2、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3、练习表演读(同桌练——找好伙伴练——指名上台练快板)
四、第七题
1、认真读句子,把句子的停顿和语调读正确。
2、让学生说说这样停顿和这样的语调应该用什么标点。
3、独立尝试做题。
五、完成作业本其他练习
《练习1》教学设计11
教学目的:
1、积累关于“感受”“幻想”“质疑”“发现”“验证”的名人名言。
2、在锻炼孩子们口语交际的同时,使孩子们真正学会辩论,培养正确的人生观。
3、利用创设的想象情景,写想象作文,培养学生大胆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孩子的感悟能力、交际能力、想象能力、写作能力。
教学具准备:相关的名人名言或名人故事、口语交际、写作方面的材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学习名人名言
师:课前老师布置了搜集有关“感受”“幻想”“质疑”“发现”“验证”方面的名人名言作业,这节课大家交流一下。
生交流自己积累的名人名言,在交流时畅谈自己的感受。
师:今天我们再学习几句名人名言,你收获会更大。
师出示书上的名人名言,引导学生读。
让学生畅谈自己读名言后的感受和收获,也可以试着用一两句富有哲理的话总结自己的感悟。
师朗读。
师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感情。
(设计意图:在交流中读、感悟,反复这样,激发学生用心感悟自然,热爱自然,感恩自然,欣赏自然。)
2、进行“口语交际”——我心目中的美好。
(1)教师介绍口语交际的活动方式。
学生围绕书上的口语交际内容进行整理,交流,说出自己的观点。
(2)师生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相互交流,不仅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还使学生受到热爱周围环境的教育。)
第二课时 我的小笔头
设计理念:
“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理念。因此本次设计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和思想的实际,抒发本单元中《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和《楼兰的忧郁》读后感,自由表达,写出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作前准备:
熟读选择的其中的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1、选第一单元《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和《楼兰的忧郁》中一篇文章写读后感。
2、能结合书上的感触最深的地方,清楚表达自己的感想。
教学重点:、能结合书上的感触最深的地方,清楚表达自己的感想。
教学难点:怎样围绕课文重点写出自己的读后感。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具准备:范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堂导语
引导回忆:同学们,你们最近看过哪些课外读物,看后有什么感受吗?(抽几名同学谈)
点拨话题:刚才大家讨论的很热烈,今天我们就根据自己的体会,写一写读后感好吗?什么是读后感呢?(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二.读习作提示,明确习作要求
1.本单元围绕回归自然的内容让我们欣赏了五篇课文,再者五篇课文中有两篇课文你读后一定会有很多感受,那就是《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和《楼兰的忧郁》,本次作文就是把对这两篇课文中的其中一篇写出自己的感受,要联系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写自己的真实感受,也可以对其中某些内容谈谈自己看法。
2.读一读例文,想一想,小作者是怎样写读后感的?(注意分清哪些句子是复述,哪些句子是写感想)
3.题目可以用“《****》读后感”或“《****》有感”,也可以根据写的内容拟定题目。
三.习作指导
1、紧扣原文抓住重点。
必须是从原文引发出来的'感想、体会,不要面面俱到,泛泛而谈。应集中到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或两点上来发表议论。
2、联系实际,情感真实。
这个“实际”可以是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实际,也可以是别人的思想和生活实际,也可以是社会实际,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事写并结合切身体会,体会才真切,文章才具有说服力。
3、读感结合有侧重。
正确处理好“读”“感”的关系。“读”是“感”的前提和引子。“感”是“读”的结果和目的。因此要有读有感,读感结合,比例协调。不能只读不感,一味抄写课文,没有体会,也不能只感不读,离开原文意思漫无边际地胡思乱想。通常情况下,侧重于写自己的感受。
当然交代所读文章的名称和主要内容是必写的。
4、引导探究,总结写法:
夹叙夹议,叙中有感,感应中有叙。
四、学生选材,互说。
五、打稿。
第二课时
一、朗读习作,评议修改。
学生完成习作草稿后,各自朗读一遍,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议修改。
二、文后指导。
1、结合学生的作文进行讲评。以表扬为主,哪怕是一句话或者一个好词语用得好,都要进行表扬,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2、范读两篇作文:
一篇佳作,出示佳作欣赏,学习写法。
一篇带有共性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作文中出现的共性问题。
三、修改作文。
四、誊写作文
板书设计:
读后感“读”“感”
《练习1》教学设计12
一、教学目标:
1、能区别并正确读出平舌音和翘舌音;能用组词的方法,区别形近字;能运用据词定义的方法,给句子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能给事物选择与它的形态相适应的`量词。
2、能仿照例子,用“把”字改句子;能辨别句子是否完整,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
3、能独立阅读一段话,说出它的主要内容,能背诵这段话,
二、教学时间: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第1题。
(1)指导学生比较上一行注音的字和下一行注音的字,声母各有什么共同点。
(2)让学生上下对比的拼读,体会,再归类读,强化平舌音翘舌音的不同。
(3)把词语的次序打乱,让学生独立辨析,正确读出,
二、第2题。
根据“单元学习提示”,独立选择,再进行校对。
三、第3题。
所填的量词可以单用,也可以重叠用。
教师可以课外延伸,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再说几个。
四、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互相校对。
五、完成课外作业。
第二课时
一、第5题。
(1)先把例子读懂。
(2)允许学生增删个别词语。
(3)教师讲解第1小题,学生独立完成2、3小题,再反馈。
二、第6题。
(1)复习一下一个完整的句子所必须具备的两个部分:“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是什么)”。
(2)逐句仔细读,找出两部分都具备的完整的句子,并在句后加上标点符号。
(3)适当增加机动练习。
三、第7题。
(1)数一数这段话一共有几句话,在每一句的前面加上序号。
(2)说说每一句各写了什么?
(3)知道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4)熟读成诵。
四、完成作业,巩固知识。
《练习1》教学设计1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本单元词语,能读拼写汉字,解释带点字在词中的意思
2、能在语言环境中,给多音字定音,给多义字定意
3、能仿照例句改写句子,使句子表达得更具体、形象
教学重点、难点:
能仿照例句改写句子,使句子表达得更具体、形象
教学过程:
一、 读拼音写汉字,并解释这个字的意思
1、 指导书写
春意盎然 跋山涉水 震耳欲聋 心急如焚
奋不顾身 身患绝症 迫不及待 赞叹不已
2、 说说词义
3、 齐读
二、 多音字,据词定音
假jiaˇ(假货) 干gan (饼干)
jia (假期) gan (干活)凡表事物的主体,能干或做的意思
调tiao (调皮) 散san (散会)表动作
diao (调查)表调动分派音调等意 san (松散)表名物状
三、 一词多意
1、 出示多意词概念:一词或一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含义
2、 指名读“身”的五种解释,根据句子选择正确的解释
四、 比较句子异同,能按样子写句子
1、 出示例句,指名读思考:两句话有何不同
用比喻句更形象、具体、生动
2、 指导朗读:用上比喻可适当地读快一点、重一些
3、 尝试练习第一句,独立完成2、3句
五、 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1—4题
课后小结:习作中的一字多意是比较简单的,可多几个字的练习,提高据词定义的能力;比喻句要写得恰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在一段话中恰当地使用关联词,能修改病句
2、复习巩固单元阅读训练重点,能借助课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能借助课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 在一段话中,能正确使用关联词
1、 关联词的`意义及常见的类型
表因果关系: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
表转折关系:虽然……但是……
表递进关系:不但……而且……不仅……还……
表条件关系:只要……就……如果……就……
只有……才……无论……都……
2、 自由读这段话,思考:
这段话主要讲了什么意思?一共几句话?
每句话中前后之间的关系怎样?
3、 交流,选择
4、 朗读指导
二、 修改句子
1、 复习病句的常见类型及修改符号方法
病句类型 修改方法 修改符号
句意不完整 补 └│┘
意思重复 删
意思前后矛盾 删 改
词序颠倒 换
2、 修改病句
三、 阅读短文
理解文章主要内容,概括主要内容,独立完成问后练习
四、 课堂练习
完成作业本5—7题
课后小结:关联词运用有一定难度,特别是只有……才……,只要……就……
修改符号需要好好强调
《练习1》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
2、百以内加减法的竖式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对本单元所学习的内容作一个简单的回顾:
1、在小兔请客一节里学习了算式30+20=50和50-10=40,还知道了加减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2、在采松果一节里,我们能看图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时,我们用到了算式25+4=29和25-4=21。
3、在青蛙吃害虫一节里,我们会用计算器演示计算过程,在计算56+30=?和56-30=?时,我们知道十位和十位相加减,个位和个位相加减。
4、在拔萝卜一节里,学了用竖式计算百以内加减法,竖式计算时数位要对齐。
5、这一单元我们学得很有趣,小兔、松鼠、青蛙成了我们的好朋友。
二、做练习
第1题,直接写出得数,对于口算有困难的同学可以用竖式算。
第2题,提醒学生注意数位对齐,教师可以再多出一些类似的'练习。
第3题,(1)从家到学校,再到少年宫:
42+35=77(m)
(2)从家到学校比从家到少年宫少走12米:
54-42=12(m)
如果小明从家经过学校到少年宫,那么从家到学校比从家到少年宫少走35米。
第4题,把算式和结果68连线,其中52+12是多余信息。
第5题,
(1)空格处画苹果;
(2)空格处画
(3)空格处画
第6题,给出了结果,请学生写出算式,如:
27+10=37
49-12=37等。
教学时可以多出几个得数请学生做。
第7题,引导学生有条理思考。如:
先取4,看53元的裤子能和哪件上衣搭配,只要3;再取5,看41元的裤子能和哪件上衣搭配,有2和3。这样可以做到不重不漏。
《练习1》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读例句,说说每组句子是怎么扩的,再照样子写句子。
2、熟记八个成语。
教学准备:
图片、投影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四题
1、审题。
(1)读题。
(2)弄清本题要求
2、指导。
(1)出示小黑板例句(1),指名读句子。
(2)比一比:每句多了什么词,在书上用“——”画出这些词,有了这些词,把什么说具体了?
⑶指名回答:第二句多了“向我们”,表示向谁走来,第三句又多了“沿着红地毯”,表示走的状态,都加在“走来”的前面。
⑷那么练习句“小船驶去”在哪儿加?第一次加什么?第二次呢?
(5)指名试说:小船向岸边驶去。
小船缓缓地向岸边驶去。
(6)讨论,说出不同答案。
(7)小结学法:①看懂例句。②思考练习句说法
3、练习。
(1)看例句(2),再说说两次补充了什么。
(2)思考练习句,说说第—一次、第二次可怎么补充。
(3)汇报。
4、根据同学汇报修改自己的答案。
二、教学第五题
1、审题。
让学生说说本题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8个成语,不认识的字可查字典或问老师。
(2)教师范读。再让学生注音:
(3)学生自由练读。
(4)弄懂成语大意,有难度的.教师讲解,可以提示每一行说的是哪方面的。
拨乱反正:治平乱世,回复正常。(可稍讲背景,提到邓小平的讲话)
礼贤下士:尊重有才能的人,降低自己身份结识有知识的人
周公吐哺:形容求才心切。
家给人足:家家生活富足。
3、练习。
(1)放声自由读,齐读,再自由背
(2)同桌互背。
(3)抽背。
4、反馈。
齐背,指名背。
三、课堂作业
完成第四题,照样子写句子。
【《练习1》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单元练习1》教学设计04-03
小学语文《练习1》的教学设计07-04
《 练习1》教学案例07-03
《练习1》教学案例07-03
《练习》教学设计07-07
《练习4》教学设计07-11
《练习6》教学设计07-13
练习课教学设计08-02
《练习5》教学设计08-11
《练习四》教学设计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