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的早晨》评课稿

时间:2024-04-08 06:59:59 其他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草原的早晨》评课稿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评课稿,评课的类型很多,有同事之间互相学习、共同研讨评课;有学校领导诊断、检查的评课;有上级专家鉴定或评判的评课等。快来参考评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草原的早晨》评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草原的早晨》评课稿1

  《草原的早晨》是一篇文字优美、内容新颖的散文。听了许颖凡老师上了这一课,感受颇深。细细品味,觉得这是一堂气氛热烈的语文课。本来,对于江南水乡的学生来说,草原是相当陌生的,教学时,教师普遍感到要让学生感悟到草原之美,并进一步把感受到的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是十分困难的,往往会出现教师反复引导,学生反应冷淡的冷清局面,但许老师基本功深,在“导”上激活了学生。

  一、利用多媒体,引导感知。

  上课时,教师先让学生在图片的形象中无拘无束地感受草原景象,再让学生欣赏一段优美的'草原风光片。这两次感知,前者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广阔的想像空间,让学生通过画面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画面产生建立在自己已有经验之上的独特感受;后者给学生提供了真正的草原图景,丰富了学生的表象,弥补了因地域差异、经验缺乏而可能造成的学生想像的缺憾。这样两次感知,层次分明,帮助学生自己用心参与,逐步构建起草原的概念,因而感触是深刻的。

  二、利用教材,引导表演。

  在理解“一只只羊儿涌出了圈门,蹦跳着蹦向无边的草原。”这句时,许老师引导学生表演出“涌出”、“蹦跳”等词,从而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鲜活的画面,体会到了草原上羊儿的欢快。

  三、利用音乐,引导感悟。

  在讲解“回荡”一词时,许老师没有照搬词典里的解释,而是通过读书、欣赏音乐,引导学生想象来意会。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表达了自己的感受,理解了词语,丰富了情感,进一步理解了课文内容。

《草原的早晨》评课稿2

  今天,很高兴能参加咱们共同体姊妹校举行“优课展示”活动,我听了刘静老师执教的《小镇的早晨》一课,刘老师这节课上得很成功,整堂课结构严谨,思路清晰。这是一篇淡雅清丽的散文,描写了水乡小镇特有的风韵。我的理解是:教学这篇课文,应引导学生抓住文本的“美点”,通过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感受水乡小镇的魅力,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使语文实践与人文精神水乳交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具体设计教学活动时,应力求体现“语文教学语文味”、“别出心裁读课文”的特色。这堂课,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学习,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

  1、进行有效扎实的“读”的训练。朗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因为文章的精义妙理,作者的神思妙笔,只有通过反复朗读才能体味得到,成功的朗读可激起学生的感情共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积累语言。《小镇的早晨》这一课,语言生动而准确,字里行间都透着作者对江南水乡这个小镇的深深喜爱之情。在教学中,从刘老师的感情范读,引导孩子们自读、再到齐读,学生动情地朗读,才会加深对文本的把握。让学生充分朗读,读得非常投入,感觉很好,我感受到刘老师平时是很注重朗读训练的.,读得好了,才能懂得更多教师有目的、有层次扎扎实实地进行了读的训练,将朗读和讨论、理解相结合,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会。如朗读集镇上人们忙碌活

  动的特点时,引导读得适当快一点,读出了江南水乡小镇的热闹及忙碌。

  2、尊重学生,导学有术。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原则,避免了生硬的说教方式,每一个教学环节教师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采用了很多方法,一步一步地诱导学生思考,理解文本,疏通学生理解上的难点,同时又不失时机地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学生始终在一种愉快的氛围中读书、思考、表达,语文教学的课堂真正变成了学生学习的学堂。如:这堂课主要体现在小组合作学习之中。学生通过自读-感悟-分析-交流,从而学有所获。

  3、层层铺垫,循序渐进。刘老师以“江南水乡早晨美在哪”为突破口,首先引出第二自然段“安静”特点,引导学生一次又一次地深入文本,抓住重点段落(第2段)与文本展开对话,在讨论中明白总分的写作方法,勤于分析,引导学生们找出中心句。在学习3-4自然段时,引导学生从“热闹、忙碌”两个特点,进行自学。刘老师设计了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的句子,由读达到背诵,有一定难度,所以刘老师利用媒体展示,进行讲解,然后请学生填空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刘老师非常注重细节,将边读边想象画面,培养学生感情朗读,在刘老师的循循善诱下,学生都能顺利掌握。

  4、重视写法的渗透。我们都知道三年级学生起步作文,离不开老师点滴的指导,刘老师在学习第二—四自然段过程中。引导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明白文章段落先总后分的写法,并找出中心句。以及课

  文总-分-总的写作方法,并以仿写课文布置作业,更扎实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当然,再完美的课堂也有它不足的地方,我个人提点小建议:

  1、结合语言学科听、说、读、写四个环节的教学,应留5-10分钟让学生静下心来去写。

  2、注意控制语音的节奏、语调、“激情”教学,包括肢体语言和使用。

《草原的早晨》评课稿3

  这是一堂气氛热烈的语文课,教学时,教师普遍感到要让学生感悟到草原之美,并进一步把感受到的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是十分困难的,往往会出现教师反复引导,学生反应冷淡的冷清局面。

  这堂课,学生的心处于被激活的状态,课堂气氛极为热烈,教师是怎样巧妙地化解难点,激活学生的呢?

  一、读中感悟,激发情趣。

  在教学过程中,重视了学生的读。图文结合逐段指导感情朗读,边读边想象画面。形式多种多样,反复读,学生兴趣高涨,感悟草原的美景。

  二、灵活的板书激起了学生表达的欲望。

  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学生能够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了,教师正是捕捉了这一点,将学生发言时运用的准确优美的语言一一写在黑板上,书写时还加上了简洁而又富有激励性的话语。这样做,将学生的语言当作了课堂评价的.资源,一方面使发言者得到充分肯定而深受鼓舞,一方面又激起了其他学生的竞争热情。全班学生发言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同时,板书的语言也是一种示范,能更充分地发挥师生交流的作用,又避免了小学生发言易重复的问题。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个独特的词语从学生的口中迸发出来。

  本教学片段中,学生的心始终处于被激活的状态,因而,课堂教学的推进就有了不竭的动力。

【《草原的早晨》评课稿】相关文章:

《草原的早晨》评课范文07-03

课文《草原》评课稿03-18

小学语文《草原》评课稿06-30

《草原》的教师评课稿08-11

研究课《草原的早晨》教学实录07-01

小学课文《草原》教学案以及评课稿07-03

优秀评课稿优秀评课稿02-13

“比”的评课稿09-28

评钢琴展示课优秀评课稿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