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习俗

时间:2024-04-13 13:33:06 清明节 我要投稿

清明节的习俗合集(14篇)

  清明节的习俗 篇1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清明节的习俗合集(14篇)

  其它起源传说:

  介之推的传说

  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一碗肉汤让公子喝,重耳渐渐恢复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流下眼泪。

  在十九年后,重耳做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好行装,同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

  当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在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节气清明与清明节

  清明节的名称与此时天气物侯的特点有关。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

  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虽然作为节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为时序标志的清明节气早已被古人所认识,汉代已有明确的记载。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与民众在生活与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气候规律,比较适宜地反映一年四季气温、物候、降雨等方面的变化,对人们依时安排农耕、蚕桑等活动有不可或缺的指导意义。到清明,气温变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所以清明对于古代农业生产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节气。农谚说 “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正是说的这个道理。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记载:“清明节,命蚕妾,治蚕室······”说的是这时开始准备养蚕。其中的“清明节”还只是一个节气,不是节日。

  清明节气在时间与天气物侯特点上为清明节俗的形成提供重要条件,该节气被看作清明节的源流之一。

  清明节的习俗 篇2

  在文学巨著《红楼梦》中,作者描写了贾府的各种节庆活动,几乎涉及到了中华民族的每个重要的岁时节令,清明节当然也不例外。

  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气,又是我国传统习俗比较浓厚的重要节日。古人过清明节,祭祀扫墓是主要活动之一。伴随着扫墓,人们还要进行郊游踏青、荡秋千、放风筝、蹴鞠、拔河、插柳、植树等多项活动。清明节的大多习俗,在《红楼梦》中都有所反映。

  《红楼梦》第58回《杏子阴假凤泣虚凰茜纱窗真情揆痴理》中,有两段文字专门描写了清明祭祀,一段写的是祭祀宗亲:“可巧这日乃是清明之日,贾琏已备下年例祭祀,带领贾环、贾琮、贾兰三人去往铁槛寺祭柩烧纸。宁府贾蓉也同族中几人各办祭祀前往。因宝玉未大愈,故不曾去得。”贾府聚族而居,祖茔远在金陵,铁槛寺是都中暂寄灵柩之处,所以清明节要去铁槛寺祭柩烧纸,祭祀先祖。另一段写的是小戏子藕官悼念亡友菂官:宝玉“正自胡思间,忽见一股火光从山石那边发出,将雀儿惊飞。宝玉吃一大惊,又听外边有人喊道:‘藕官,你要死!怎么弄些纸钱进来烧?我回奶奶们去,仔细你的肉!’宝玉听了,益发疑惑起来,忙转过山石看时,只见藕官满面泪痕,蹲在那里,手内还拿着火,守着些纸钱灰作悲。宝玉忙问道:‘你给谁烧纸钱?快别在这里烧!你或是为父母兄弟,你告诉我姓儿,外头去叫小厮们打了包袱写上名姓去烧。’”文中提到的.“烧包袱”,是满族沿袭成俗的一种祭奠亡灵的特殊古礼。

  除了描写清明祭祀,《红楼梦》中还记录了采百草、放风筝、荡秋千等清明游戏,其中提得最多的是放风筝。其实曹雪芹本人就是一位风筝高手,他曾撰有《南鹞北鸢考工志》,内有几十种风筝的制作方法。据说曹雪芹在乾隆二十三年还曾在北京太平湖边做过精彩的放风筝表演,观赏的人无不叫好。他还做了一个逼真的美人风筝挂在屋檐口,过往行人都以为是真人。曹雪芹将其这段真实的生活经历折射在小说中,在第70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中,用了很长的一段文字去描述贾宝玉、林黛玉等人在大观园放风筝的欢快场面。他们放的风筝有“大蝴蝶”、“美人”、“大雁”、“软翅子大凤凰”、“大红蝙蝠”等等。“黛玉见风力紧了,过去将籰子一松,只听呼啦啦一阵响,登时线尽,风筝随风去了。黛玉因让众人来放。众人都说:‘林姑娘的病根儿都放了去了,咱们大家都放了罢。’于是丫头们拿过一把剪子来,铰断了线。那风筝都飘飘摇摇随风而去,一时只有鸡蛋大,一展眼只剩下一点黑星儿,一会儿就不见了。众人仰面说道:‘有趣,有趣!’”

  清明节的习俗 篇3

  雨。很重地打在伞上,像是心跳的旋律,眼前朦胧了一片,只看见零零碎碎的绿,铺张了一整个世界;清明、清明,像是一首忧伤的歌曲,祭奠那些逝者的灵魂。

  车停在这里。我的爷爷在那里,触不到,闻不到,我们相隔的已不是几个月那么简单,而是一个世界那么遥远。雨依然下着。我踏着的'这片土地,有泥土的芳香,有身边树木深深扎进的根,本是土地,却因为生命而庄重起来。

  有很多人来祭奠,每个人手里拿着祭品,我看见有人笑着,那是一种生活的坦然;我看见有人泪流,巨大的悲伤仍在他生命中留下阴影……我低着头,看父母从塑料袋里拿出许多的食物来,那些食物工工整整地摆在那里,父母很小心翼翼地将筷子搁在上面,然后拿出酒杯来,恭敬地倒上酒;最后点燃蜡烛。这时,爸爸又多点燃了三支烟……平日看来最平常的食物,对于爷爷来说,会不会是一顿美味佳肴呢?爷爷平生如此贪恋美酒,那么此时,他会不会开心地小酌呢?那么烟呢?爷爷,你抽烟的时候,总习惯从鼻子里喷出灰色的烟雾来,然后笑着咳嗽几声,现在,还是这样吗?……

  ——这一切,应该都还是的吧,只是我看不到了。

  于是,我带着无限的思念、无尽的忧伤与真挚的希望,意味深长地向爷爷拜了三拜。然后,我沉默,雨声依旧,孤零零地寂静着。

  我站在一边,看蜡烛慢慢地燃烧,烛油滴滴地落下,火焰忽烈忽暗,姑姑开始烧纸钱,土黄的纸湮灭在橘红的火苗里,渐渐变成了黑色。一瞬间的灰飞烟灭,像是一种消散的痛,空气中飘着刺鼻的烟味,熏得人流泪……犹记得,送爷爷离开的那天,有鞭炮声,有喇叭声,有花香,有青烟……日子一天天过去,才发现自己失去的不仅仅是一个亲人那么简单,还有一并逝去的关于童年的记忆,关于回忆的声音,关于曾经的形影……

  清明节的习俗 篇4

  转眼间,今年的清明节又到了,奶奶又该忙起来了。

  早上,奶奶正在翻抽屉,嘴里还自言自语地说:“我前段时间买的纸钱呢?怎么这个时候找不到了,人家都为清明节准备好了。我倒还没呢,得快点 了。”翻箱倒柜捣腾了半天,终于找到了。然后拼命地折了起来。我走过去问了一句:“奶奶,你这又折纸呢。”奶奶喊了一句:“什么折纸呀,这叫折元宝!你愿 意折就帮我折,不愿意就算了。”我当然是不愿意的,于是就坐在旁边看。奶奶的手倒也灵巧,这么多纸,该剪的剪,该折的折。一张张纸在她手里翻来覆去,一折 再折,变成了一个小巧玲珑的元宝。不一会儿,也就折完了。

  然后,奶奶又把倒酒的小杯子找了出来,虽然很古老,但却别有一番韵味。小杯子是用来装酒的,奶奶说,那些酒是给逝去的.祖先喝的。接着又去买香。 香是要烧的,元宝也是要烧的。那场景,烟雾缭绕,还很呛鼻。光烧纸钱还不够,还要准备很多好吃的东西去祭拜祖先,真麻烦!不过,该办的还得办。

  现在一切准备就绪,就等着清明节的到来了。

  清明节的习俗 篇5

  清明节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祭祖、扫墓和踏青的日子,关于其历史由来和民间习俗,记者近日采访了区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向明阳,听一听他的讲述。

  “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向明阳介绍,清明对于农业生产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节气,除了播种、植树之外,人们也开始准备养蚕了。然而,清明转变为一个节日,与另外一个节日和几个历史人物有关。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文公重耳流亡期间受尽了屈辱,只剩下少数几个臣子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就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用火烤熟了给他吃。

  后来,晋文公执政,介子推却隐居山中不受封赏。晋文公搜寻不见,便放火烧山逼其出来,不想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介子推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下令全国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

  由于清明与寒食节的日子接近,渐渐地就合二为一了,这个节日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人们在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清明节古时又叫踏青节、祭祖节、扫墓节、鬼节等。”向明阳介绍,其传统习俗包括扫墓祭祖、踏青春游、放风筝、荡秋千、插柳、蹴鞠等。

  向明阳记忆最深刻的是,小时候上山采摘清明菜,一种叶片上有白绒的`野生植物,洗净、切碎,和米面揉成团,制成绿莹莹的清明粑,“以红糖、咸菜、腊肉等为馅,用蒸笼蒸熟,味道鲜香。”

  “现在清明菜、清明粑可以放入冰箱,保存得更久,八九月份还能吃到,也曾见有餐馆推出清明粑。”向明阳说,我区高桥、麻柳、三汇口一带的乡村,还保留吃清明粑的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 篇6

  祭扫祖先是对先人的缅怀方式,其习俗由来久远。据考古表明距今1万多年前,古人已具有明确的有意识墓葬行为和礼俗观念。清明祭祀在清明前后,各地有所差异,清明祭祀按祭祀场所的不同可分为墓祭、祠堂祭。墓祭,是指到墓地祭祀祖先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属于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按照习俗,一般在上午出发扫墓,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修整坟墓、培添新土、清除杂草,将食物供祭在祖先墓前,再将纸钱焚化,然后叩头行礼祭拜。中国人受传统文化心理的影响,有着强烈的`家庭观念,尤其重视家族、祖先,对祖先的崇拜、返本归宗的意识特别浓厚,在祭扫祖先是对先人的特殊缅怀方式。

  中国人讲究慎终追远,与此观念相适应的有关祭祀活动曾多得不胜枚举。随着历史的推移,这类活动现已大多式微,唯有清明时节的扫墓,传承至今依旧不衰,因而被专家视为生命力量最为悠久的民俗事象之一。

  祭祖除扫墓的"山头祭"外,后世还有祠堂祭,称为"庙祭",庙祭跟古代春礿之祭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者虽然在时间上相距遥远,血脉确实相通。庙祭是宗族的共同聚会。扫墓祭祖习俗在先秦以前就有了,由于古时南北风俗各异,有些地方扫墓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唐代以前北方一些地方扫墓主要在寒食节与寒衣节,到唐宋后清明扫墓才开始在全国范围盛行,唐代是各地墓祭风俗融合时期,沿袭清明墓祭风俗,并扩大到全国各地。南方很多地方在重阳、清明或冬至扫墓,如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云南昆明等地方。

  清明节的习俗 篇7

  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类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

  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原来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类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类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响,人类认为柳可以却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着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类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汉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李白有词云:“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古代长安灞桥两岸,堤长十里,一步一柳,由长安东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别,折柳枝赠别亲人,因“柳”与“留”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这种习俗最早起源于《诗经。小雅。采薇》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离别赠柳来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中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就蕴含着“春常在”的祝愿。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喻意亲人离别去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它是一种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古人的诗词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赠别之事。唐代权德舆诗:“新知折柳赠”,宋代姜白石诗:“别路恐无青柳枝”,明代郭登诗:“年年长自送行人,折尽边城路旁柳。”清代陈维崧词:“柳条今剩几?待折赠。”人类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曲,也会触动离绪。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其实,柳树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征意义,古人又赋予柳树种种感情,于是借柳寄情便是情理中之事了。

  寒食究竟在清明的前几日?有几种说法。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称寒食节,这样正好是清明节的前二天。唐代元稹的诗云:“初过寒食一百六”,认为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清明节与冬至本身所处的日期,就有一天的差异。由于寒食和清明的日子相近,而古人在寒食中的活动又往往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寒食和清明也就没有严格区分了。

  清明前后流传着很多传统的风俗活动。如寒食赐火,清明扫墓,踏青郊游,打马球,放风筝,荡秋千,斗鸡,拔河等。这些活动随着岁月的赓续交替,社会的嬗递变化,有的习俗已被淘汰,有的仍遗留至今并赋予了新的内容。

  清明节的习俗 篇8

  清明节,这个富有诗意的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个日子里,人们常常扫墓祭祖,缅怀先人,同时也传承着丰富的习俗和文化。

  清明节的起源可追溯至两千多年前的周朝,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节日习俗。这一天,人们通常会扫墓祭祖,以表达对先人的尊敬和缅怀。此外,还会进行一系列的户外活动,如踏青、赏花、插柳等,以庆祝春天的到来。同时,一些地方还会举办盛大的庙会、游行等,将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相结合,展示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风貌。

  对于我来说,清明节是一个反思生命、缅怀先人的重要时刻。回忆起过去的清明节,我与家人一同回到故乡,为祖先扫墓祭拜。在那个过程中,我深感家族的凝聚力与传承的重要性。我们共同回忆先人的事迹,讲述家族的历史,这让我更加珍视这份亲情和传统。此外,在清明节期间,我还能看到人们在田野间欢聚一堂,共同参与农事活动,感受到这个节日与农业文化的紧密联系。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清明节的传统习俗逐渐被淡化。人们开始注重物质生活的享受,而忽视了传统文化的传承。这种现象引发了我对清明节传统文化的担忧。我们应当深入了解和传承这一节日的精神内涵,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总的来说,清明节是一个充满情感与意义的日子。它不仅让我们缅怀先人,表达敬意,同时也提醒我们要珍视家庭、传承文化。在面对现代化发展的冲击时,我们应当如何在保持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让更多的人了解并传承清明节的精神内涵?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首先,我们可以将传统习俗与现代生活方式相结合,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清明节的活动中来。例如,可以组织一些具有现代特色的活动,如诗词朗诵、文艺表演等,让人们在享受节日氛围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网络祭祀、虚拟庙会等,让无法返乡的人们也能感受到家乡的温暖和节日的氛围。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教育的方式来传承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在学校教育中,可以设置相关的课程和活动,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起源、习俗和现代意义,从而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传承意识。同时,也可以通过家庭教育的形式,让家长向孩子们讲述家族的故事和先人的事迹,让他们更加珍视家族的传承和文化底蕴。

  最后,我们还可以通过媒体宣传和文艺作品的形式,来传播清明节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例如,可以制作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纪录片、影视作品等,让更多的人了解清明节的传统习俗和现代意义。同时,也可以通过文艺作品的形式,如诗歌、散文、歌曲等,让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清明节的情感表达和文化内涵。

  总之,清明节是一个富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节日,也是一个反思生命、缅怀先人的时刻。在面对现代化发展的冲击时,我们应该努力传承和弘扬这一节日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通过将传统习俗与现代生活方式相结合、教育传承以及媒体宣传和文艺作品的形式多样性的表达方式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到清明节的活动中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让清明节这一具有特殊意义的节日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清明节的习俗 篇9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这是白居易《寒食野望吟》。古往今来,清明节是祭奠去世的亲人,寄托哀思的日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的《清明》诗里,上坟祭奠者,行色匆匆“欲断魂”,“路上行人”似乎都在匆匆忙忙,赶清明节的最佳祭奠,生怕耽误了祭奠时间。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从诗句看,行人匆匆忙忙,贡酒没有带,也许是家里没人喝酒,平时家里没有酒,所以,上坟路上去买,找了半天也没见着有买的,又怕耽误上坟祭奠,遇到牧童,上前急问,哪里有买酒的?

  溆浦的清明节,古时叫清明挂青。一直延续至今。又叫踏青节、挂青节,日期是每年的阳历4月4日至6日。

  按溆浦老辈传下来的规矩,溆浦清明挂青,懂习俗的都是赶头不赶尾,提前10天上坟祭奠。等真正清明节的日子到了,已没有人上坟了。按溆浦习俗,清明节日后是不能挂青的。

  溆浦清明挂青,为什么赶头不赶尾,提前10天上坟祭奠呢。

  听长辈人讲,古时,溆浦有在朝廷为官的人,回家挂青,皇帝准了假。等清明节日未到就到了老家,算算时日,提前10天到的家,想想,要是等到清明节日挂青祭祖,还要等10天呢,回朝廷复命就得误行程了。黄命难违,耽搁了归期,那是要杀头的。为了在规定的行程里赶回复命,只有把挂青提前了。

  从此,清明节提前10天上坟祭奠,在民间也效仿之,也就跟着流行起来。

  这是不是清明节提前挂青的来历呢,不得而知。

  但溆浦清明节确实如此。而且,在溆浦的清明节可以验证这个习俗。

  小时候,在我的记忆里,在溆浦,清明节还没到,大家就开始挂青了,问,老辈人说,都是清明挂前不挂后,提前10天就中。

  溆浦的清明节里,随处可见飘着白色旌旗的坟墓,有的是古坟,有的是新坟。

  挂白旗的,那是已挂完青的坟墓,没有挂白色旌旗的坟墓就是还没有挂青。所以,小时候,我们就都能识别。

  有的坟墓是亲人还没来得急挂青的,有的呢,是失主坟墓,孤零零散在一偶。

  不过,溆浦习俗是人们挂完自家亲人坟,知道是失主坟的话,也会给失主坟挂青,摆三牲烧纸钱表示哀悼之情,不管墓主何许人也。

  溆浦挂青人判明是失主坟后,方才能去挂青,当然是不能给有主坟挂青的,你挂错了,人家会骂你的,你抢了人家祖宗,你说骂不骂你啊。

  当然,你一旦挂了失主坟一次,你就得年年清明都得给失主坟挂青,这是做人的大度。溆浦人心性善良,可见一斑。

  溆浦清明节前10天里,山上、岗坡、屋前堂后,人们络绎不绝,都忙着给自家逝者亲人挂青。

  溆浦的习俗是清明节过后,到来年的清明节前,这一年的时光里,坟墓上一草一土都不能动,只有清明节期间怎么挖砍填砌都可以,百无禁忌。所以,溆浦修坟,在清明节期间是最佳修坟时间,不用找阴阳先生算日子。

  溆浦近100万人口,是个大山区县,一直沿续老祖宗的死法,去世的人还是土葬和悬棺葬。

  溆浦的土葬是将尸体装入棺材挖坑埋入地下的一种丧葬形式,也是自灵魂观念产生以后沿续时间最长、礼俗最为繁杂、流传最为广泛、使用民族较多的一种传统葬法。

  考古发掘的材料证实,中国土葬最早开始于北京山顶洞人,他们在自己居住的山洞深处,用土覆盖死者的尸体,距今7000到5000年的仰韶文化遗址中,2000多座墓葬中土葬已占绝大多数;到4000年前,无论是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还是远离黄河、长江东北、东南沿海等地都已采用了土葬。

  溆浦习俗亲人临近断气时,必须抬到中堂,一家大小、堂侄人所以亲人等立于跟前“送终”。死人面部盖被,不让见天地。遗体按男左女右放在竹席上,给洗澡、理发、穿三、五件上衣,一、三条裤子,但必须是奇数。再以青、白麻线圈腰,依年龄一岁一根。然后系鞋,随后烧“落气纸”入棺。棺材底垫几层白布,遗体上面盖几床“寿被”。

  丧期,设灵牌摆供品,亲属戴孝守灵七天不等。所有亲人头包白麻布身穿白麻布衣,亲戚族友熟人来“烧清香”悼念,所有女人们啼哭以示悲痛。家境好的人家请超度做道场,日诵经三次,灵堂内挂设“十殿阎罗”画像,举行家祭,用唱读的形式宣读祭文,追叙死者生前对儿孙晚辈的教诲操劳的事迹。期间,摆宴席,扎台唱戏。

  出柩时,杀雄鸡将血洒在大门槛边,吉时二班各12人轮换抬柩喊着号子出殡,亲人叩首前后,入墓穴处,道士念念有辞,洒芝麻铺石灰,掩土安葬。

  葬后三天。儿孙上坟垒土祭拜。孝子四十九天内不理发,守孝三年不成亲,素服淡装。第一个春节用绿白纸写孝联张贴。死者的第一年生辰那天亲属要做“亡生”,纪念亡灵。

  说溆浦的土葬很奇,那么,溆浦的清明节更是别样。

  溆浦的清明节里,溆浦人带上祭品,蜿蜒在羊肠山路上,到了逝者的坟墓后,先把坟墓及坟墓四周的杂树杂草清理干净,用簸箕给坟墓垒上新土。

  溆浦雨水多,泥土易流失,所以,每年清明节给祖坟加土是一件大事。

  然后,挂青仪式开始,由懂祭奠仪式、声望高的亲人任祭奠主司。

  祭奠主司从竹蓝里,拿出四分熟的猪肉,祭奠用的猪肉是有讲究的,一斤左右,不肥不瘦,猪肉呈四方块状,用瓷碗盛着,摆在逝者亲人坟前,再摆上绿芬芬的,孩子们等着抢吃的蒿菜糍粑。

  这种糍粑,是清明挂青祭奠用的专用食物,因为,只有春天这个季节,山花烂漫,水草丰美,野菜鲜嫩。

  溆浦有一种可以治脚衰老的野菜,叫蒿菜,叶底是白色,长得茂盛高大,风一吹,底白露,煞是好看。

  蒿菜是耐旱植物,溆浦自古春雨水好,溆浦蒿菜到处都是,随便采摘。

  清明节来时,溆浦女人把蒿菜叶在溆水河漂洗干净,用开水一撩,把香香嫩嫩的蒿菜叶雷碎成泥,和甄熟的檽米一起和成团,加上溆浦漂亮女人的巧手,鸭蛋大的蒿菜檽米团让巧手一压,翠绿色糍粑就成了,翠绿色糍粑放在荷叶上,那个蒿菜荷叶的清香兮满屋留香。

  接着,祭奠主司神情庄重地在摆好的三个小酒盅,倒上清凌凌飘香的白酒,点燃三柱香,站在坟头对着坟墓,带领众亲人作三个揖祭拜逝者,祭奠主司悲伤地念叨着对逝者的'祭奠词。

  尔后,把三柱香插在坟头,把酒盅里的酒徐徐地洒在地上,恭敬地念叨着逝者的名字,恭请逝者品尝酒肉及其生前喜欢的贡品,希望逝者保佑亲人,护佑亲人健康平安。

  众亲人呢,各自把思念的话语默默祷告,把自己及家人酸甜苦辣向逝者诉说,不能跟别人交流的苦闷心里话,合着思念让泪水洗刷。

  亲人特别是女人们,受此渲染,也忍不住轻声哭泣起来!

  逝者若是长辈,侄儿侄女们则备上幂屋幂车金童玉女等幂物,这是溆浦篾匠用竹子片精细做成的。

  祭奠主司焚香洒酒祷告完,大家一起把备好的鞭炮点燃,鞭炮霹雳巴拉过后,再焚烧幂屋幂车金童玉女等幂物,大家等灰烬熄灭殆尽,在坟头插上白色幂旗,仪式才算真正的结束,大家再作揖三次告别逝者。

  这时孩子们等急了!

  祭奠主司把绿芬芬香甜甜,贴着荷叶的蒿菜糍粑,向空中抛洒。大喊,抢蒿糍粑啊,抢蒿糍粑啊哦……

  亲人们瞬间忘了思念和悲伤,带着泪水的脸,露出了笑容,孩子们和大人们都疯了似的,为抢到蒿菜糍粑而上串下跳,抢得多的大方的喊,谁要谁要啊!

  山间的回声跟着悠扬“谁要谁要啊!”

  须臾,大家从清明的哀伤里走出来了,有说有笑的,把悲伤思念撂放一边。

  亲人们迎着山里的和风翠绿,回到相约的尊长家。

  尊长家早已备好了美食和酒肉,亲人们摆开架势,和谐认真的饱吃一顿。

  亲情融融中,亲人们互相叙叙旧,想起不放心的事,又各自叮嘱一番,大家诺诺,少许,各自恋恋话别,相约在来年的清明再聚!

  诗人张绍舟简介:男,汉族,湖南溆浦水隘人,师范大学古汉语文学专业,文学博士,中国、中国诗歌网、中国网络诗歌网、西部作家网、中华诗词网等认证诗人。各类媒体发布诗歌等若干首。曾任电视台资深编导记者、当代人新闻信息服务中心董事长、央级新闻网站总编辑、燕赵新闻信息中心董事长。主要作品:中篇小说《他呼唤黎明》,诗集《花香漫溪》等。

  清明节的习俗 篇10

  清明是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早在唐代,清明就已成为法定节日。

  我国人民有“饮水思源”的传统美德。据《梦粱录》记载:在古代,每到清明节这一天,无论达官贵人,还是普通百姓,都会去上坟、扫墓、祭祖,表达对先人的敬意和怀念。这一天,扫墓是最重要的活动。不过至今在我国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饭的习俗。

  相传在春秋时代,晋国的君主晋献公有一个年轻美貌的妃子骊姬。她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将来继承皇位,就用毒计害死了太子申生。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骊姬的迫害逃离了晋国,一路上受尽屈辱。有一次,重耳因为饥饿晕倒了,大臣介子推就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后捧给重耳吃。就这样,他们颠沛流离,历尽艰辛,终于在19年后回到了晋国,重耳后来成为历史上很有名的晋文公。

  晋文公做了国君之后,对那些和他一起流亡的臣子进行了封赏。也许是大意了,他唯独忘了介子推。后来有人提起此事,晋文公猛然想起,内心十分不安,马上派人去请介子推。可是去了几趟,介子推都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可来到介子推家,却见家门紧锁,一问邻居才知道,介子推已背着老母亲躲进了绵山。于是,晋文公便让士兵上山去找介子推,可找来找去也不见踪影。这时,有人出了个馊主意:干脆放火烧山吧,火着起来,介子推就会自己走出来。于是,晋文公便下令烧山。谁也没想到,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也没见介子推走出来。等火熄灭后,人们再次上山寻找,发现介子推和母亲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名为“介山”,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告知全国百姓,每年的这一天都要禁烟火,只吃冷饭。

  第二年,晋文公和大臣们来到介山祭奠介子推,发现那棵烧焦的柳树竟然复活了。晋文公为柳树赐名“清明柳”,并把这一天定为清明节。

  其实,“清明”在我国是有双层意思的一天,它既是节日,又是节气。民间有这样的谚语:“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谷雨紧相连,浸种春耕莫迟延”。就是说,一到清明春耕播种就要开始了。清明节日的寒食迎来的却是清明节气的播种。

  清明前后各地食俗大观

  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不过,对于当今的人们来说,吃的含义早已不仅仅是“糊口”,当然也不只局限于享“口福”。现在之所以将“吃”上升为“文化”,是因为它本身包容着民族的、历史的、地域的丰富内涵。

  寒食节

  寒食节又称“禁烟节”、“熟食节”、“冷节”(在冬至后105日,即清明前的一两天),相传是源于春秋时代的晋国。这一天,民间禁止生火,只能吃备好的熟食、冷食,故而得名。

  这个风俗的来源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为了纪念晋国公子的臣子介之推。春秋时,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列国,介之推护驾跟随立下大功,相传他曾经割下大腿上的肉给重耳充饥。重耳返国即位,当了国君,就是晋文公。而此时介之推却与母亲隐居绵山(即现在的山西介休县),晋文公派人请他,但他躲在山中不肯出来。于是晋文公下令烧山,想把介之推逼出来。不料介之推死也不愿出山,结果和母亲一起被烧死了。晋文公非常难过,将介之推葬在绵山,还修了庙,并将绵山改称为介山。为纪念介之推,晋文公又下令把介之推被烧死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以后年年岁岁,每逢寒食节都要禁止生火,吃冷饭,以示追怀之意。

  另一种说法认为,寒食节源于周代的禁火旧制。当时有逢季改火的习惯。春末出火,在这之前告戒人们禁止生火,要吃冷食。

  旧时寒食节主要吃粥。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另外还有“桃花粥”,这是唐代汉族寒食节的.食物,流行于河南洛阳地区。《广群芳谱》中说:当地民间在寒食节,采摘鲜桃花,配上好米煮成粥,味道鲜美,富于营养。这个风俗一直流行到明末。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寄扇》一出就有这样的唱词:“三月三刘郎到了,携手儿下妆楼,桃花粥吃个饱。”

  此外还有“青精饭”。青精饭也叫“乌饭”,主要是为滋补身体,祭祀祖先,相传为道家所创。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中有这样的记载:“此饭乃仙家服食之法,而今释家多于四月八日造之,以供佛。”原先朝廷也给大臣赐食青精饭,嘉靖十四年间,皇帝认为其名不雅,于是改为赐百官于午门食“麦饼宴”。

  汉代还有一种名菜,叫“五侯鲭”。唐代韩有一首《寒食》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这五侯是汉成帝母舅王谭、王根、王立、王商、王逢。《西京杂记》上说,这五个人互不和睦,他们的门客之间不得往来。只有一个人叫娄护的,很会说话,五侯都很喜欢他,纷纷送给他新奇的食品。娄护把五侯送给他的食物调和在一起,结果成了难得的美味,人们称之为“五侯鲭”。其实,这所谓的“鲭”不过是鱼和肉的杂烩,只因由美味的食品调和而成,味道自然就格外鲜美了。

  今天,有关寒食节的食品大多已经失传。然而,若是有人认真地研究一下,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收获呢!

  清明节

  每年的阳历4月5日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清明节除扫墓祭祖外,其食俗也是丰富多彩的。

  吃青团子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这便大功告成了。青团子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青团子还是江南一带人用来祭祀祖先必备食品,正因为如此,青团子在江南一带的民间食俗中显得格外重要。

  吃馓子

  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的喜爱。现在流行于汉族地区的馓子有南北方的差异:北方馓子大方洒脱,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在少数民族地区,馓子的品种繁多,风味各异,尤以维吾尔族、东乡族和纳西族以及宁夏回族的馓子最为有名。

  吃清明螺

  清明时节,正是采食螺蛳的最佳时令,因这个时节螺蛳还未繁殖,最为丰满、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鹅”之说。螺蛳食法颇多,可与葱、姜、酱油、料酒、白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炝,无不适宜。若食法得当,真可称得上“一味螺蛳千般趣,美味佳酿均不及”了。

  此外,我国南北各地在清明佳节时还有食鸡蛋、蛋糕、夹心饼、清明粽、馍糍、清明粑、干粥等多种多样富有营养食品的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 篇11

  节日简介

  春风拂煦清明节,踏青祭祖念先人。清明扫墓祭祀,缅怀先人寄托哀思,根据至真道人讲述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留下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庭共同记忆,促进家庭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然而,如果缅怀先人方式不当,与父辈沟通不足,反而会疏离亲情,冲淡家庭感情。

  习俗起源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

  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的正确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两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日。

  在墓前祭祖扫墓,这个习俗在中国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时对墓葬就十分重视。东周战国时代《孟子·齐人》也曾提及一个为人所耻笑的齐国人,常到东郭坟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见战国时代扫墓之风气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时,下诏定寒食扫墓为当时"五礼"之一,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与许京兆书》)扫墓遂成为社会重要风俗。

  《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就中国人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发达、强固来看,严延年的举动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后世把上古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五礼之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得到官方的认可,墓祭之风必然大盛。

  扫墓祭祖

  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为习俗。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于是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节俗传统。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宋朝诗人高菊卿也曾于《清明》一诗中描写道:"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就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踏青

  清明之时,正是春回大地,人们乃因利乘便,扫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回家时顺手折几枝叶芽初绽的柳枝戴在头上,其乐融融。也有的人特意于清明节期间到大自然去欣赏和领略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郊外远足,一抒在严冬以来的郁结心胸,这种踏青也叫春游,古代叫探春、寻春。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

  清明前后正是踏青的好时光,所以成为清明节俗的一项重要内容。古时妇女平日不能随便出游,清明扫墓是难得的踏青的机会,故妇女们在清明节比男人玩得更开心,民间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之说。

  游乐

  清明节除了上述扫墓祭祖、踏青插柳的习俗之外,还有大量游乐的风习,千百年来,倍受人们的喜爱,如延续至今的牵钩、放风筝和荡秋千等,也还有曾盛行一时,惟今已不复见的射柳和蹴鞠(音:cù jū)。

  牵钩

  "牵钩"是古称,其实就是现代的拔河运动。据说春秋时,楚国为了进攻吴国,以牵钩这种运动来增强人民的体质。它主要是以一根麻绳,两头分为许多小绳,比赛时,以一面大旗为界,一声令下,双方各自用力拉绳,鼓乐齐鸣,双方助威呐喊,热闹非凡。

  放风筝

  放风筝是清明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将其病况写或画于扎制的风筝上,用线系着风筝在空中放飞,让它飞至高空就拉线剪断,疾病灾难便会随着风筝一起飞走。后来,风筝亦逐渐发展成广为流行的郊游娱乐活动。

  清人潘荣陛所著《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古人还认为清明的.风很适合放风筝。《清嘉录》中说:"春之风自下而上,纸鸢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断鹞'之谚。"在古人那里,放风筝不但是一种游艺活动,而且是一种巫术行为:他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所以很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

  荡秋千

  秋千最早叫"千秋",相传秋千为春秋时齐桓公从北方民族山戎所传入,汉以后成为清明及其它如端午节、寒食节等节日的民间游戏。秋千最初是用一根绳子,以手抓绳而荡,后发展成于木架上悬挂两绳,下拴横板而成。

  秋千之戏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荆楚岁时记》记载:"春时悬长绳于高木,士女衣彩服坐于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秋千。"唐代荡秋千已经是很普遍的游戏,并且成为清明节习俗的重要内容。由于清明荡秋千随处可见,元明清三代定清明节为秋千节,皇宫里也安设秋千供皇后、嫔妃、宫女们玩耍。

  今日的公园和游乐场仍然有秋千,供儿童玩耍。

  射柳

  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据明朝人的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蹴鞠

  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之外,还有各项户外活动,像踏青、郊游、荡秋千等等,在祭奠追思的感伤之余,还融合了欢乐赏春的气氛。在这些活动中,"蹴鞠"就是一项十分有趣的活动。蹴鞠,就是现在足球的前身,球皮是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相传蹴鞠早于商代已有,战国时期流入民间,至汉代更成了军中用以练身习武,并列于兵书。

  "蹴鞠"就是用脚踢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故都临淄,唐宋时期最为繁荣,经常出现"球终日不坠","球不离足,足不离球,华庭观赏,万人瞻仰"的情景,《宋太祖蹴鞠图》描绘的就是当时情景。杜甫的《清明》诗中写到,"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也说明了当时蹴鞠活动的普及。在讲求"中庸"的传统文化背景下,蹴鞠逐渐由对抗性比赛演变为表演性竞技。到了清代,在史籍上有关蹴鞠活动的记载,就寥寥无几了。

  蹴鞠的发源地山东淄博又兴起蹴鞠热,许多市民参与其中,既锻炼了身体,又传承了两千多年的民俗。

  斗鸡

  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我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上也参加斗鸡。如唐玄宗最喜斗鸡。

  蚕花会

  蚕花会 "蚕花会"是蚕乡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过去清明节期间,梧桐、乌镇、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项民俗活动。其中以洲泉的马鸣庙和青石的双庙诸的蚕花会尤为精彩隆重。马鸣庙位于洲泉镇西,在当地有"庙中之王"之称,每年蚕花会人山人海,活动频繁,有迎蚕神、摇快船、闹台阁、拜香凳、打拳、龙灯、翘高竿、唱戏文等十多项活动。这些活动有的在岸上进行,绝大多数在船上进行,极具水乡特色。近几年乌镇香市活动中的蚕花会,仅有迎蚕神、踏白船、翘高竿等几个项目,大有潜力可挖。

  清明节的习俗 篇12

  1)清明节习俗

  清明节是传统的纪念祖先的节日,其主要形式是祭祖扫墓。这一习俗相沿已久,据史书记载,秦汉时,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随着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越来越发达和强固,远古时代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了"五礼"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朝廷的推崇使墓祭活动更为盛行。古人有描写清明扫墓的'诗:"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民间广为流传的孟姜女寻夫小曲也有"三月里来是清明,桃红柳绿百草青;别家坟上飘白纸,我家坟上冷清清。"唐代杜牧的名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些诗句都十分真切地反映了当时清明扫墓时的情景和氛围。

  为什么要在清明扫墓呢?这大概是因为冬去春来,草木萌生。人们想到了先人的坟茔,有否狐兔在穿穴打洞,会否因雨季来临而塌陷,所以要去亲临察看。在祭扫时,给坟墓铲除杂草,添加新土,供上祭品,燃香奠酒,烧些纸钱,或在树枝上挂些纸条,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至于祭扫的日期,各地风俗不同,有的是在清明节的前十天后十天;有的称"前三后三";有的在清明前后逢"单"日举行;有些地方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

  (2)祭扫烈士墓

  清明祭祖扫墓,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品德的具体表现。自古以来,清明扫墓不光是纪念自己的祖先,对历史上为人民立过功,做过好事的人物,人民都会纪念他。清明节祭扫烈士墓和革命先烈纪念碑,已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形式。

  一般活动程序是:全体肃立在纪念碑前聆听领导讲话;代表在碑前演讲;全体向烈士宣誓;向革命英雄纪念碑敬献花圈;奏乐默哀三鞠躬;瞻仰烈士墓;参观事迹展,缅怀革命烈士的丰功伟绩。

  注意的礼仪事项:烈士陵园庄严肃穆神圣,是革命英雄长眠的地方。革命烈士为了我们的今天所付出的巨大牺牲,我们到烈士陵园举行祭扫活动,首先穿着整洁,要佩戴着鲜艳的红领巾;活动中态度要庄严肃穆,不能在烈士陵园中嘻嘻哈哈,打打闹闹;要怀着崇敬的心情参加活动,认真观看了解烈士事迹;注意卫生不能在陵园内乱吃零食,乱丢垃圾;不能在陵园内乱跑,行走要按顺序,不破坏青草绿地。

  清明节的习俗 篇13

  韩国留学生活之清明节习俗一:禁火寒食

  在韩国清明节这天,跟华人一样人们也有禁火吃冷食的习俗。相传,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外国19年,介子推护驾跟随,并在重耳重病体弱时把自己腿上的肉割下来煮成肉汤给重耳吃,使他恢复健康,因此立下大功。重耳返国即位,介子推因伤心晋文公忘记他对他特殊帮助便背着老母,躲入绵山。晋文公前往寻找,却怎么也找不到。于是他放火烧山,想把介子推逼出来。不料介子推却和母亲双双抱庄大树被烧死了。晋文公非常后悔,于是下令把绵山改称介山(即山西介休县境内的介山),又下令把介子推被烧死的那一天定为寒食节。为了纪念晋国臣子介子推,每逢寒食节这天大家都会不举烟火,吃冷饭。

  韩国留学生活之清明节习俗二:祭祀扫墓

  韩国祭祀一般就是摆上酒、鲜花、水果、艾草年糕等祭品,然后规规矩矩地行礼祭拜。但是祭品里的酒不是白酒,而是韩国清酒,这种酒用纯米酿造,口味清冽醇香;艾草年糕是以糯米粉和艾草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而鲜花则都是用像兰花类的高贵素色花。

  韩国扫墓一般就是将不完善的地方修缮一下,将墓地周围杂草清理干净。

  韩国留学生活之清明节习俗三:植树

  韩国清明节和华人一样都有在墓地附近植树的`习惯,但不同的华人喜欢种植柳树和松树,而韩国人一般喜欢种植银杏树。

  清明节的习俗 篇14

  来源

  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好行装,同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历史沿革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寒食节是中国古代较早的节日,传说是在春秋时代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其实,从历史的实际来看,禁火冷食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人改火习俗的遗迹。原始社会,先民们钻木取火,火种来之不易,取火的树种往往因季节变化而不断变换,因此,改火与换取新火是古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春三月正值改火的时节,人们在新火未到之时,要禁止生火。汉代称寒食节为禁烟节,因为这天百姓人家不得举火,到了晚上才由宫中点燃烛火,并将火种传至贵戚重臣家中。

  寒食节期间的习俗,主要有禁火冷食和后来成为清明节主要内容的祭扫坟墓。中国古人对祭祀祖先十分重视。上古时候,家中有人去世时,只挖墓坑安葬,不筑坟丘标志,祭祀主要在宗庙进行。后来在挖墓坑时还筑起坟丘,将祭祖安排在墓地,便有了物质上的依托。战国时期,墓祭之风逐渐浓厚起来。

  秦汉时代,祭扫坟墓的风气更盛。据《汉书》记载,大臣严延年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定期还乡祭扫墓地。在唐代,不论士人还是平民,都将寒食节扫墓视为返本追宗的仪节,由于清明距寒食节很近,人们还常常将扫墓延至清明。诗人们的作品,也往往是寒食、清明并提,如韦应物有诗句说:“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白居易也有诗句说:“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朝廷鉴于民间寒食、清明并举已相沿成习,就以官方文书的形式正式规定,清明到来时,可以与寒食节一起放假。这项规定距今已经1200多年,说明从那时起清明开始具有某种国家法定节日的色彩。

  宋元时期,清明节逐渐由附属于寒食节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地位。这不仅表上坟扫墓等仪式多在清明举行,就连寒食节原有的风俗活动如冷食、蹴鞠、荡秋千等,也都被清明节收归所有了。

  习俗

  1、扫墓祭祖

  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为习俗。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于是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节俗传统。就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2、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3、插柳

  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据说柳枝具有辟邪的功用,那么插柳戴柳不仅是时尚的装饰,而且有祈福辟邪之效了。今天看来,随意折取柳枝是对树木的一种损害,是不宜提倡的。

  4、射柳

  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据明朝人的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5、放风筝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6、斗鸡

  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中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上也参加斗鸡。如唐玄宗最喜斗鸡。

  清明节还有大量游乐的风习,千百年来,倍受人们的喜爱,如延续至今的牵钩(现今叫拔河)、放风筝、斗鸡和荡秋千等,也还有曾盛行一时,惟今已不复见的射柳和蹴鞠。对于放风筝来说,4月这个时节放风筝最佳。

  7、蚕花会

  “蚕花会”是蚕乡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过去清明节期间,梧桐、乌镇、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项民俗活动。其中以洲泉的马鸣庙和青石的双庙诸的蚕花会尤为精彩隆重。马鸣庙位于洲泉镇西,在当地有“庙中之王”之称,每年蚕花会人山人海,活动频繁,有迎蚕神、摇快船、闹台阁、拜香凳、打拳、龙灯、翘高竿、唱戏文等十多项活动。

  8、植树

  清明节植树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9、荡秋千

  这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10、蹴鞠

  蹴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现在已经绝迹了。

【清明节的习俗】相关文章:

清明节习俗06-22

清明节的习俗12-31

清明节习俗02-24

清明节习俗11-05

清明节的习俗04-03

清明节的习俗04-01

清明节的习俗09-03

陕西清明节习俗04-03

有关清明节的习俗06-22

2016清明节的习俗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