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长恨歌》有感

时间:2024-04-16 12:10:44 观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观《长恨歌》有感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观《长恨歌》有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观《长恨歌》有感1

  不管是张爱玲,还是苏青,不管是茅盾,还是王安忆,但凡涉及老上海的繁华锦瑟,心里总是会起一个结,是嫉妒,也是羡慕,是不屑,也是无奈,是忿忿,也是遗憾。北天津,南上海的气势磅礴如今不仅被上海远远的抛在了后面,就连北平也远远不如了。虽然表面上总是用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来渲染地域性的仇视,似乎又可以光明正大的指责政府了,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小肚鸡肠。

  同样,上海女人全国闻名,却不是什么好名,势利,市侩,斤斤计较,好像把女人能有的缺点都套了上去。可是,又有王琦瑶这样静静的邻家女孩儿,淡淡的透着温情,虽然不是极艳的美,却带着风韵,让人上瘾。识大体,明事理,清清楚楚,好像把女人做到了极致。可是这样弄堂里的小家碧玉也是有人不喜欢的,觉得这样的人虽然仪表是端庄的.,谈吐是高雅的,却精于心计,琐琐屑屑,没有大智慧。而这位清晰地画出分界线,拼命证明自己是真诚的,肝胆相照的“大智慧”却天天烹制心灵鸡汤,放那么多盐也不嫌齁儿。

  王琦瑶成长于弄堂,悠闲慵懒,充满着小情调,人生发展顺水推舟,不骄不躁,看似平常,又在平常里透着不平常:天生的敏感中流露出来的是腼腆和沉着。这份含蓄恰恰成为她最有利的武器,男人看重的也恰恰是这份不经意。借着这份不经意,王琦瑶踏入了上层社会,红极一时,可随后便是急转直下,大富大贵后的忍气吞声。也不奇怪,那件武器毕竟是女人的武器,是胭脂水粉小世界的武器,抵挡不住刀光剑影的大世界。

  随后的上海看似斗转星移,骨子里还是透着小情小调的慵懒。王琦瑶看似独当一面,实则还是靠着旧时代的荣耀。旧上海时虽不惊人却忘不掉的美带给了她一世繁华,这繁华又给了她在新上海不曾消逝反而会随着时光生长的美。

  生为人母的王琦瑶明白漂亮的女生想用自己的美貌换取一个好价钱,却难免眼花缭乱地错过了去,所以劝诫张永红不得,心里也遗憾,也可惜。可她王琦瑶年轻时不也是无视一个中共地下党,被眼前的炫目繁华吸引过了去。所以到头来王琦瑶虽然仗着经验怜悯着张永红,可更多的却是惺惺相惜的闺蜜情。

  想来也是,哪个闭月羞花的十分女生不希望自己能过上十二分的生活?可惜大多要么像张永红,自觉有大把时间可以挥霍,游戏人间,哪知却是过眼烟云,稍纵即逝,最后草草了事;要么像王琦瑶,堕入大户,哪知男人们在外厮杀,屋檐下又怎会不染一滴血?就算熬成了正室,也躲不过大宅门里面的明枪暗箭,消磨心智,冷暖自知。真正幸福的,反而是忘掉了自己的十分美貌,过着七分的日子,慢慢酝酿,在时间里缓缓化成三分,反倒成就了十分的生活。

  王琦瑶发迹于这繁华,也亡命于这繁华。在十里洋场的阴柔上海,王琦瑶可进可退,尚且死于非命,现在这个骄淫失道的社会里,王琦瑶张永红们又该何去何从?

  自古红颜多薄命,独留青冢向黄昏。

观《长恨歌》有感2

  人有时需要静一静,让自己静下来的方式,或看看电影,或听听歌,或拿一本书读上一读,倒是一种惬意。

  但是这一次的选择却是错的,她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只因看了这一部关锦鹏导演的《长恨歌》。在这宁静的深夜我看了脑海里一遍又一遍上演着。

  在自己的城市看不见城市,然而在错误的年代总是碰到自以为对的人。 看得让人的心一阵陈楸痛,王琦瑶多么美好的一个名字啊,却有的仅是那么悲惨的一个命运。她的容貌也如名字一样迷人,她的一生至少出现了四个深爱着她的男人。 但是却没有一个人陪她走到了最后。这是她人生的悲哀更是那个变态社会下一个女人的悲剧。

  第一个生命中一直默默守候着她的程先生,他是把她推向坎坷人生路的人,却同时又是最爱她的人。他了解她,他发掘了她的美丽潜力,他成为了在她最困难的时候为她送米送鸡蛋的人,他默默的为她付出着一直为她付出着,但却是唯一一个深爱她却没有和她发生过任何交易的男人。他们之间的爱时那种很纯净,很淡薄的爱,像水像空气,喝着呼吸着都没有特殊感觉但却融入在生活中不能离开。

  深爱她的第二个人,当然这个人可以说也是她最爱的一个人,起码那时她还年轻太年轻所以错误的将一份最纯真的爱交付给了一个自以为值得的人。李先生是国民党的高官在最初的.那个时段风光十足的一个人,他给予她的爱可以说是更接近于一种炫耀,一种像极古代帝王选美为妃一样。他们的爱太权益舍不得却也拥有不了。

  她生命中第三个男人——康先生,这个男人帅气而多金,年纪比她略小,但他是我看到的着四个男人当中最应该和她走到最后的一个人。或许琦瑶也是那么认为的吧所以她愿意为这个男人生下他的女儿。但是人算不如天算,他最终也是离她而去。命运总是挣扎不过时间的考验。直到他最后客死异乡。她最后是很伤心的但是,悲哀不能维持太久,她还要继续生活下去,她是畏惧死亡的。

  所以当她生命中最后男人出现的时候,她明知她和他走在一起会出事但她还是把自己陷进去了。老克可能是真心爱她的但她不是爱他的,她只是想要始终有个人陪在她身边吧,所以当她听到老克要离开的时候。她是那么卑微的乞求他为她留下来,哪怕只是短暂的几年也好。但是,正是由于她那颗不爱他的心自己最后把性命也搭进去了,当老克出事时她不愿收留老克,老克失望了,发狂了,他把他爱着的人用枕头捂死了。

  琦瑶死了。是必然吧。

  剧终了的时候还记得蒋丽莉和王琦瑶说的那段话让我不禁感慨。

  “丽莉,我们那么多同学你想的最多的是谁?”

  “不是你。”

  “那是谁?”

  “本来是你的,但是你老是对人不诚心诚意的,心里黑幽幽的像装着一个洞。” “蒋丽莉,你这样看我,但有一天你老的时候想起我,你是会后悔的。” “我才不要老呢。”

  但有谁有能不想起和自己一路走来一起痛过一起笑过一起奔跑过的人呢?即使相隔再远即使时间再久,有一种叫做回忆的东西总是会和我们纠缠不清的。

  影片结束了,王安忆给我们最后的一句话却让我们又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

  一座城市不会老,因为每天都有人奔向灿烂的青春!

观《长恨歌》有感3

  今年暑假,我们一家人去了陕西,了解了许多历史上的典故和陕西悠久的文化,并吃到数不胜数,琳琅满目的美食。这里有列队工整、雄伟壮观的兵马俑,景色秀美的华清池,壮丽的骊山,人来人往的美食圣地回民风情街……其中,就在陕西临潼的华清池景区,我们看到一场震撼无比的演出《长恨歌》,让经典的历史上唐明皇和杨贵妃凄美的爱情故事又一次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这场演出分为两场,我和妈妈在第二场,第二场的演出时间很晚,天完全黑下来了,灯光效果更好。演出就要开始了,人可真是络绎不绝,挤得仿佛连根针都插不进去。我们排了好久的队,站得脚像灌了铅一样沉重,终于坐到了座位上。眼前是高大的骊山和一座金碧辉煌的古代宫殿,再看左面,是婀娜多姿的垂柳和两座精致的古风小楼。向四周望去,人们争先恐后地寻找自己的座位,没过一会儿就座无虚席。演出开始了,一座桥渐渐升起来,一个美丽的.少女坐着荷叶舟来到桥边,一切都静谧美好。少女上了桥开始跳舞,她就是杨贵妃,她的舞姿是多么美,我看呆了!忽然,她身后的灯光"刷"地一下亮起,哇!原来是灯火辉煌的宫殿,宫殿里多么雄伟、奢华,文武百官齐刷刷地站着列队,宫女站成一排服侍。我的眼睛顿时变得雪亮,恨不得"哇"一声叫出来。宫女们给杨贵妃披上了豪华的宫袍,戴上闪亮的头冠,几个士兵用大轿把她抬到皇帝身边。他们手拉着手翩翩起舞,宫殿倚靠的骊山上忽然亮起了星光,梦幻极了!皇帝和杨贵妃深深地爱着对方,不可自拔。

  杨贵妃的美好生活就这样开始了,没想到噩梦也即将到来。因为皇帝为了她疏于朝政,引起文武百官愤怒,在安史之乱中,唐明皇性命即将不保,大臣和士兵们阵前倒戈,逼迫皇帝下令赐死杨贵妃。皇帝苦苦哀求,但是无济于事,最终痛苦地亲眼看着爱妃被白绫吊死。他仿佛看着贵妃的魂魄升了天,伸手去抓贵妃身上的衣带,但是带子断了,他悲愤地看着杨贵妃离他而去……

  杨贵妃死了,唐明皇整天唉声叹气,魂牵梦绕地思念着爱妃。时间一点一点流逝,唐明皇老了,头发和胡子都变得雪白,他仿佛看到年轻的自己在和杨贵妃跳舞,那时的他们是多么幸福,恩爱!想到这,他的心情不由得沉重起来……看到这里,我的眼睛模糊了,多么珍贵美好的爱情,终究还是毁在纷乱的战火中。不知什么时候,唐明皇看见了一群长者翅膀的天使,又看见对面正站着杨贵妃!他们站在断开的桥的两边,桥渐渐合拢了,他们紧紧相拥在一起,骊山上的星光又起,还有一轮满月,像在歌颂他们之间美好的爱情!

  演出结束了,我和妈妈感悟很深,一同走在回宾馆的路上,第一次说了那么多的话。阴阳两界的隔阂,阻挡不了他们火热的爱情,世间真正值得珍惜的爱情也正是如此吧。

观《长恨歌》有感4

  把长恨歌搬上荧幕,觉得是很有难度的一件事儿,因为王安忆的原著是非常的出色。所以想突破这一点多少也是有一点困难的。不过这35集的电视剧让我很出乎意料,拍的真心不错,呈现出来的效果也非常让人赞叹不已。少年王琦瑶由黄奕饰演,对于黄奕,我只认识她的上错花轿嫁对郎里面的角色让我记忆犹新,尽管我觉得她还是有点不符合王琦瑶的某些气质特征,但在里面的演技还是耳目一新,打破我对她以往的角色扮演的看法。张可颐饰中年及后的王琦瑶,她是我很喜欢的香港女演员,而且把王琦瑶这个角色演得很好,眉宇神情都到位,关键她的气质更加适合演绎。电视剧的结尾王琦瑶没有死,编剧改编了小说的情节,不知道是否对王琦瑶这个人来说是一种仁慈?不过程先生走了,她的未来会很寂寞吧。想来,还是让王琦瑶死在长脚手下,更好。当年看完这本小说,非常不喜欢王琦瑶,如今看完这部剧,又想把书拿出来回味一番,因为对这个人物,我好像有了更多层的看法。他是个可怜可恨又可爱的人。有缺点也有优点,同时也有一种活在时代背景下的悲哀的原因。真心觉得如果当初选择了程先生,她的一生会幸福很多,平淡的过日子。人啊,就是有一种不甘心,想要走的更高的理想,有时候这种理想未必是好的。深刻记得小嫣红那句:你的梦,是永远不会实现的。好似下了诅咒一般。她的'一生,到头来都没有结果。而程先生,陪伴了她大半生的人,我真的相当佩服这个男人,可以好到如此程度,让我又气又感动,王琦瑶真的是辜负了他太多太多。尽管如此,他对她还是无微不至,有时候真的为他觉得不值得。

  看完了电视剧版的长恨歌我又去看了电影版的长恨歌。我觉得电视剧版的长恨歌和电影版的长恨歌还是会有些许的区别的,在我看来我更喜欢郑秀文扮演的琪瑶。在这里插些课外话。现在都很流行复古风,个人也比较喜欢复古风,郑秀文扮演的琪瑶我我更加是又爱又恨,爱的是她的勇敢和现在大多数人缺少的敢爱敢恨,爱憎分明的性格;爱的是即便她已经年过半百都有着一颗敢于突破世俗的心,她依然敢爱,甚至敢爱比他小很多很多的年轻小伙;爱独自一个人也能很好的抚养女儿成人的伟大,我们都知道生养一个人是多么的难,更不用说是一个女子了,敬爱!但对于琪瑶我也挺恨她的,为什么那么说呢,明明他知道程先生一直爱着他,但是她不理不会,更把程先生对她的爱当做是一种理所应当,最后那个年轻小伙离开她之后她反倒来是有一点怪罪程先生的,我觉得琪瑶是有一点利用成程先生对她的爱的,这样对他们两个都很不公平,在我看来!

  书里的程先生剧里的程士砥程是底。第一次看开头的时候,前面序幕有一句程先生的独白,“她在我心里已经十几年了”,是谢叔自己的配音。两位女主演的也蛮好,竟然都有彼此的影子。

  王琦瑶一生都在追梦,而程先生又是那么了解她,并且守护着她,守护着她的梦。

  看到程先生照顾着怀孕的瑶瑶,真的很崩溃!连她亲妈都气得不管她了,可程先生,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最怕的还是把瑶瑶一个人留在世上。一直都觉得王琦瑶她不配,更不值得程先生,还有这么多爱她的人(包括她爸妈,莉莉,吴佩珍……)对他的真心付出,可爱情哪里有值不值啊,只有愿意不愿意。

  程先生一辈子的我愿意,惹得我们一众看官的唏嘘不忿,心疼成海。因为我们也愿意......

  王琦瑶的选择或许虚荣,但也符合常理。即使在现代,漂亮又才干的女生也理所当然拥有更多的选择。

  而在当时环境来看,王琦瑶并没有更多选择,爸爸病倒,家庭失去支柱,很快连现在的生活水平都维持不了。而经历了上海小姐的选美,她的眼界开阔了,迫切的想要跳出自己的圈子,事实上,她除了家世,难道不是比蒋丽丽来的更有灵气?而她的家世不足以支撑她跳出本身生活圈子的那种幻想。

  而在当时那种环境下,难道她还可以靠自己来改变命运吗?不能。

  作为一个漂亮的,见过世面的有点想法的女人,她也只能通过选择另一半来改变这种人生。除了程先生,就是李主任。程先生的性格实在优游寡断,虽然生活很有情趣,人也很好。但就是小职员,也没有更多的事业上的雄心壮志。

  在王来讲,选择程或李,选择的即是一种生活。跟着李,可以让她窥见一点幻想中的生活。

  当然,她太急切了,这样的选择完全可以等自己再成熟一点再做。

  长恨歌,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是百年身。

  那个时代女人的一辈子就是在那么一刻的关键点上,错过了,就很难回头。不得不说,当时就算在上海,仍然是不折不扣的男权社会,对女人的要求相当苛刻,这从王后来的遭遇可以看出。就算是错,也不应该让她付出一生痛苦的代价。王错的是没有拒绝诱惑,而身为当时的她,也只有点头或者摇头的份。

  繁华如梦,梦终醒“那样的繁华,能让人做多久的梦啊。”

  在书里对王琦瑶的不太理解经由电视剧里的演绎拨开了云雾。

  阅读的时候更容易带入自己的情感,随着王琦瑶年岁的增长,自己的心也似乎跟着慢慢变老,想象着年过半百的她,难免再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中年妇女,大多都是安于现世的,一对比,王琦瑶真是很轻浮了。

  剧也许是为了迎合观众,把很多人物隐而不露的方面表现了出来,书中稍显冷漠的人际关系也更加炙热,人物被美化了,连许多悲情之处也借助欢快的背景音乐减轻了沉重。特别是最后一集里,看到一个知命之年的女人那么努力的想要留住自己的青春,虽然做法有些荒谬和离谱,却显出一种遗世而独立的美感,油然而生的是一腔同情与敬佩。

  回想年轻时的她,喝水不喜温吞,要么滚烫,要么凉透,这是她的爱情观,是凌驾于她的人生观之上的。因曾经绽放过,绚烂过,被人追捧过,即使已近繁华凋落,一经触碰,那颗蠢蠢欲动的心也是难以自持的。时光在她身上似乎流逝得特别慢,那未老的容颜与倾人的身姿给了她重享青春的资本,却也蒙蔽了双眼。世间繁花终将凋落,人终敌不过岁月。烫水和凉水她都无福消受了,连那杯温水也没了,往后的日子,失去“退路”的王琦瑶还会继续折腾么?

  合上书的当下,深感王琦瑶的悲源自于她的作,但剧终细想,这只是一个不甘于只是活着而尽情生活的人,人物形象更显高尚了。剧中多次拿她与费雯丽作比,现在回味,她还真就是中国的乱世佳人。

  突出几处历史事件使剧在原有故事基础上更显真实和饱满,选角大多合适,演绎也很到位(味),若拍摄过程能多几分细心,剪辑过程多几分耐心,私以为这部剧必可谓上乘之作。

观《长恨歌》有感5

  长恨歌,歌“长恨”。虽是“欲惩尤物”之立意,却成了一首爱情颂歌。长久不绝的遗憾,诗人“恨”的`是什么? “日高起”、“不早朝”、“夜专夜”、“看不足”,极度之乐,活脱脱一出喜剧。然而正是这样的“爱情喜剧”导致了唐明皇李隆基的荒淫误国,沉迷于倾国倾城。如此看来,贵妃杨玉环似是妲己之流。然而唐明皇原本就“重色思倾国”,自古君王无真情,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爱情是奢侈。直到李隆基遇到杨玉环,“三千宠爱于一身”、“姊妹弟兄皆列土”、“不重生男重生女”。七夕长生殿上李杨共誓“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一出爱情神话。然而此般爱情却是导致君王误国乃至“渔阳鼙鼓动地来”之因。此为恨之所在。因“美人”失“江山”,岂不痛哉!

  安史之乱起,“六军不发”,“婉转峨眉马前死”。此亦为恨之所在。可怜李隆基“回看血泪相和流”。旧地重经,勾起伤心回忆;回宫后,白天睹物伤情,夜晚辗转难眠。日夜思不得,转而寄予梦境。却又是“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长恨”之“恨”如此动人心魄。至此,乃是凄美遗憾的爱情故事。然而诗人笔锋一转,借助想象构思了一个妩媚动人的仙境,“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李杨二人重逢,“天上人间会相见”。然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长恨无绝期。

观《长恨歌》有感6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这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的《长恨歌》。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就在华清池观看了一场激动人心的实景剧——《长恨歌》。

  《长恨歌》讲的是唐玄宗和杨贵妃一段流传千古的爱情故事。进入观众席后,全场熄灯,接着两边的楼阁渐渐升高,灯也渐渐亮起来,然后一位美丽的女子从里边出来,有一位宫女给她换上一件金光闪闪的衣裳,接着有人大喊:“杨玉环入宫。”这时我才知道舞台上这位美丽的女子正是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正是杨贵妃的天生丽质,将唐玄宗迷住了,所以唐玄宗天天都与杨贵妃翩翩起舞,歌舞升平,那富丽堂皇的场景和迷人的舞姿把观众们都吸引住了。在这个有月亮有星星的夜晚,唐玄宗把杨贵妃高高举起,让人看了不禁拍手叫好。

  接着又到“出水芙蓉”的场景,只见水池里升起一个像漏斗一样的东西,杨贵妃就在里面洗澡,那水像帘子一样流淌下来。由于杨贵妃美若天仙,这让唐玄宗一天比一天宠爱她,最后连早朝都不上了,果然是“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不久,安禄山带着叛军起兵反唐。突然天上掉下几颗“炸弹”,烟火师将照明弹投下,就连观众都感受到烟火的热气!后来,唐玄宗的士兵要求把杨国忠和杨贵妃处死,才愿意去抵挡安禄山的叛军。所以唐玄宗被迫让杨贵妃自缢,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爱妃离去,正所谓“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啊!

  许多年过去了,唐玄宗还在想着和杨贵妃一起快乐生活的日子。可是,杨贵妃在天上,他们两个根本无法相聚……农历七月初七晚上,月亮变圆了,鹊桥出现了,杨贵妃和唐玄宗又在一起了……

  看完《长恨歌》后,我感受到了大唐盛世的.气象,感受到了安史之乱带给老百姓的苦难,更感受到了这段帝妃之恋的荡气回肠和大唐乐舞的魅力。

  其实,《长恨歌》的演出是以骊山为实景,显得很“高大上”,山上布满了星星灯等道具,它的舞美、灯光、音响以及服装的效果特别逼真、震撼,让人看了叹为观止。不仅如此,《长恨歌》的编剧、导演和演职人员都非常敬业,让人由衷地敬佩。

观《长恨歌》有感7

  好一首凄凄切切的《长恨歌》!好一个凄怆悲凉的爱情故事!好一代风流倜傥的一国之君!二人的爱情远已超过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到达了常人无法到达的境界。面对这唯美的爱情,怎能不令人发出〝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感慨。〝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在刀刃上广舒长袖,轻歌曼舞,泪光潋滟。都羡一骑红尘妃子笑,谁怜一抔黄土掩风流。马嵬坡上那一别,红颜薄命,帝王之道,何以为堪?!〝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睹物思人,物是人非的人间悲剧,该是怎样的.一种心痛!〝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钢坚,天上人间会相见。〞又包含了怎样的不舍与无奈。〝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从古至今,撩动了多少文人墨客。边塞将领。帝王将相。大家闺秀内心的伤与痛!虽无磅礴的气势,却着实语出惊人。不愧为千古名句!华夏雄风在滚滚东去的黄河长江中,酝酿着扯天阔地,包罗万象的诗情画意。边塞军士与门前闺人执着的守望,高堂明镜额前已为风所缭乱的白发都化作滴滴泪水,却如潮流奔涌狂号,在历史与王朝的堤岸刻下了斑斑刀痕。

  《长恨歌》的确已成成为唐玄宗与杨贵妃的长恨,也终究代表了世间凡人的长恨。问苍茫大地,谁主浮沉?〝天若有情天亦老,月若无恨越长圆。〞一代君王终不能挽留这段唯美的爱情,岂不是人间的悲哀!!

  《长恨歌》以〝情〞为中心的主旋律始终回旋激荡于全诗之中,李。杨之间缠绵悱恻。难舍难分的感情渲染,生离死别的悲痛。绵绵长恨的情思。宛转动人的传说。虚无缘渺的仙境完全将读者带进一个透明的纯情世界,它没有尘世间的喧嚣与龌龊,其中凝聚着诗人的理念,也层层积淀着历代读者的理想,一种对真情向往的共鸣使这首诗获得了永恒的魅力。

观《长恨歌》有感8

  公元806年,伟大诗人白居易创作了千古流传的《长恨歌》,它描写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这曲哀婉动人,缠绵悱恻的爱情神话,就发生在盛唐时期骊山脚下的华清宫……今天晚上,我们要去观赏中国首部大型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了,华清宫外车水马龙,观看场地人山人海,五彩的灯光在闪烁,忽然一片漆黑,演出开始了。

  首先一股股彩色喷泉升了起来,它们在哗哗的弹琴,几朵荷花绽放在清波荡漾的水面上,在粉色的荷花中间,有一个花容月貌的美女,她披着纱裙,犹如仙女慢慢的向水中央漂去,这就是杨玉环,很快又有一位男子出现,长长的胡须,大大的眼睛,他能歌善舞,这就是唐玄宗李隆基,李隆基开创了“开元盛世”。这位古代帝王不仅是个政治家,也是一个戏曲家、音乐家。他继位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国泰民安、繁荣昌盛。但因为有了杨玉环的出现,从此,他懈怠朝政,整天把时间花费在研究艺术上,杨玉环是一个舞蹈家,因为他俩有着共同的爱好,总是恩恩爱爱,形影不离。这样过了十一年,公元755年有一位威武的将军走到了历史的前台,他就是安禄山,发动了“安史之乱”,因为安禄山的造反,惊破了唐玄宗的春宵花梦,群山中,战火纷飞,皇宫里,丽人逃窜,熊熊烈火燃烧着李隆基的“芙蓉帐”,也燃烧了大唐王朝的天子之梦。从此李隆基和杨玉环的情爱不再,大唐盛世走向衰败。李隆基和杨玉环狼狈的逃到了马嵬坡,大家都认为这次的安史之乱是杨家参政造成的,所以逼迫杨玉环走向黄泉,杨玉环无奈,李隆基难舍难分,无情的白绫绕在贵妃身上,在惨淡的月光下贵妃凄美地死去。从巴蜀返回的李隆基支撑不住,就传位儿子,杨玉环死后,李隆基一直都很沮丧、悲伤,他在无限的惆怅与悲怜中梦回蓬莱,与爱妃在仙宫相会。这是多么动人的爱情故事呀!

  演出的结尾无数白鸽凌空飞翔,表达着“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美好祝愿。

观《长恨歌》有感9

  四十年风雨飘摇,四十年物是人非。王安忆以一本书写一个人的一生,以一个人的一生映射了一个时代的故事。

  王琦瑶这一生正如她外婆心中所思一般:头没有开好,开头错了,再拗过来,就难了。她的一生,是穿插了几个男人生命的一生。看这本书的前半本对我而言是种煎熬,我并不能欣赏王琦瑶的矫情,做作,又自以为是中蕴含的美,但男人们却恰好相反,他们喜欢得很。譬如李主任书中多次描写他对王琦瑶产生一种叫“怜惜”的感情。除去她酷似阮玲玉的相貌,或许是这种自以为应付得当如鱼得水,实际上在饱谙世故的李主任面前是稚气未脱的行为取悦了他。于王琦瑶来说,李主任是“初恋”,是依靠,是情怀。他的种种都沾染着旧上海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生活的气息。作为“上海小姐”,人人追捧的姿态又有谁会拒绝呢?他们的感情放在现代小说中大概是一篇总裁文,只可惜这总裁已有妻室,年过不惑。虽说这样,他也是整篇小说中对王琦瑶最有恩有义的男人,毕竟他的金条,是王琦瑶度过后半生的唯一依靠。

  有人说上海女人才是真女人,那么王琦瑶可以说是女人中的女人。优雅,感性,美丽,富于心计却又被自己的心计所惑。书中有这么一段话:长得好其实是骗人的,又骗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长得好,自己要不知道还好,几年一过,便蒙混过去了。可偏偏是在上海那地方,都是争着抢着告诉你,唯恐你不知道的。所以,不仅是自己骗自己,还是齐打伙地骗你,让你以为花好月好,长聚不散。帮着你一起做梦,人事皆非了,梦还做不醒。在上海这样一个声色旖旎,鲜衣怒马的城市,人很难保持清醒,尤其是王琦瑶这样长得好看的女人。这个女人的后半生,也就是后半本书,让人看得惆怅又消沉。她将虚荣当做了自己的生活方式,那是刻在骨子里的小女人姿态。凡事不论大小,一定要与人争个高低,占个上乘才是。但一时上风又有何用?这女人的后半生,不是“悲哀”或者“忧郁”两个字能够概括的。私以为她最大的不幸,就是一次又一次的错过。每一个细枝末节的选择,都成为致命的稻草。于这些事,她也是抱憾的。何以见得?从她不停地告诫女儿的朋友张永红的话中得以窥见。她说:你以为有多少光阴够你用的。别看这一时争先恐后,一眨眼便做鸟兽散了。女人呀,就那么一会的功夫,到最后被耽搁的,其实都是像你这样漂亮聪明的女孩。这句话她不仅是对张永红说的,也是对自己说的。她年轻时就像一团火,只管尽情的燃烧,烧着女人仅有的青春,但烧得越旺,越是什么都不剩。年华是好年华,却是经不得数的。

  品品王琦瑶这一生爱过,或是爱她的男人。一个太不幸,一个太懦弱,另两个追求她,她不予回应,等到她下定决心,却又离她远去了。他们性格各异,却又出奇一致,他们是导致王琦瑶在闺阁中度过苍凉暮年的罪魁祸首。先来说说程先生。他是这几个男人中最早认识与追求王琦瑶的人,也是用情最久的人。整整十几年的光阴啊,从少女王琦瑶到妇女王琦瑶,他的耐心与坚定是其他人不可比拟的。那些留给王琦瑶念想的男人们都不曾虚情,但无人可及他的真心。他在给予王琦瑶的爱中迷失自我,盲目的追求心中的月光,以致忽略了他唾手可得的幸福---一直痴恋他的蒋丽莉。从情而言,王琦瑶追随的轰轰烈烈的爱他无法给予;从时间而言,他的深情王琦瑶无法负担。他是温和,儒雅又多愁。在得知王琦瑶有身孕之后还义无反顾地照顾她,买菜做饭,四处奔波。得知孩子的父亲身份之后他最终还是离开了,离开后才发现他其实一无所有。他的'一生,毫无保留地给了王琦瑶。直到后来文革开始,不堪欺辱的他选择了自尽:你有没有见过卸去一面墙的房屋,所有的房间都裸着,人都走了,那房间成了一行行的空格子。你真难以想象那格子里曾经有过怎样沸腾的情景,有着生与死那样的大事情发生。他的死,是空空荡荡,却又嗡嗡作响。

  再说说“毛毛娘舅”康明逊。在李主任乘坐的飞机失事后,王琦瑶过上了混混沌沌,追忆往昔的生活。回忆对她而言似乎能当饭吃。她变成了包法利夫人那样的人,昔日繁华旧梦在脑海萦绕不去,余生从此用于追随泡影。就是在这样的生活中,她遇见了康明逊。她在他身上嗅到了那种属于李主任的,上层社会的气息。整篇小说中,我最欣赏康明逊的开朗阳光。要说王琦瑶是水,李主任是烈日,那他就是水边的绿树,相映成趣。他与王琦瑶最是默契,有一些只有他们才知的用语,很平常,但对于他们却别有深意;他们心神领会,于无声处听真言。他们相爱相知,相互理解,却挣不脱世俗困扰。两人在一起,本意是抓住眼前的快乐,不想这快乐是掺着一半难过的。都没想到眼前的快乐其实是要以将来作抵押,将来又是要过去来作抵。人生是连成一串的锁链,想独取一环谈何容易。康明逊是王琦瑶经历心碎之后重见的一缕阳光,但也在她的后半生投下一片阴霾。这份感情是劫后余生,又谈何天长地久。王琦瑶也明白,他不可能为了她这样的女人与自己的家庭反目。人无完人,他也是这所有男人中最懦弱的那一个。在王琦瑶怀孕后他四神无主,茫然无措,说到底也是因为自己不能经济独立,走不出家庭的桎梏。这样一个男人,此后再也没有参与王琦瑶的生活,只给她留下了一个女儿,还有那些缠绵悱恻的回忆。

  其实在老客腊之前,王琦瑶还与苏联人萨沙发生了关系。但实际上她只是想利用萨沙来掩盖孩子的来历,因此这个人对王琦瑶来说,只是一个过客而已,可暂且不谈。认识老克腊时,王琦瑶已经老了,她已经迈入中年。老克腊比她年轻二十岁,却有一颗怀旧的心。因此在见到曾经是沪上淑媛的王琦瑶时,自然而然地被她吸引,为她痴迷。而此时的王琦瑶经济的太多,心中早已是伤痕累累。她对老克腊的感情实际上是一种寂寞了太久的依赖感,这样的感情并不可以称作是爱情。最终她对老克腊的深深依赖还是过于沉重,让他负担不起。就这样,老克腊也离开了她。这些男人,为她的一生画上了一个句号,一个不完整的句号。

  王琦瑶在王安忆的笔下实际上指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类人。她们在当下现实中不复存在,是一个梦。她活在旧上海的回忆里,黑白电影里,代表的是一个时代的兴衰。她在天气好的时候拿出衣柜里陈旧的衣服晾晒,坐在木头的欧式桌子旁边抽着细烟,烟雾缭绕中眉眼随和,待到人们再去回忆,只剩下褪色的旗袍,五斗柜中老式的首饰盒,寂寞而凋敝的背影逐渐消散而已。上海弄堂因有了王琦瑶的缘故,才有了情味,这情味有点像是从日间生计的间隙中进出的,墙缝里的开黄花的草似的,是稍不留意遗漏下来的,无心插柳的意思。这情味却好像会晕染和化解,像那种苔藓类植物,沿了墙壁蔓延滋长,风餐露饮,也是个满眼绿,又是星火燎原的意思。其间那一股挣扎与不屈,则有着无法消除的痛楚。上海弄堂因为了这情味,便有了痛楚,这痛楚的名字也叫王琦瑶。上海弄堂里,偶尔会有一面墙上,积满了郁郁葱葱的爬山虎,爬山虎是那些垂垂老矣的情味,是情味中的长寿者。它们的长寿也是长痛不息,上面写满的是时间、时间的字样,日积月累的光阴的残骸,压得喘不过气来的。这是长痛不息的王琦瑶。这样的王琦瑶,让人羡慕,让人怜惜。“爱丽丝”里的王琦瑶,“平安里”的王琦瑶,她们是没有年岁的。王安忆细腻的文字中描绘的是王琦瑶的碎片,一点一点拼在一起,凑成了无数旧上海小女人的影子组成的人物形象。

  王安忆是个细腻的女人,她对于女人之间的那点细碎的心思理解剖析得十分透彻,文字也是细腻繁杂。而她的一个特点就是以与事实不符的笔墨描写食物。李主任的死,康明逊的离开,她用的是平淡的字句,而弄堂中穿过的风与鸽群,每家每户飘出的淡淡灰烟却是用了大量的词藻描写堆砌。或许这才是她眼中的生活吧,由平凡的琐事组成,台上台下的人同流水滑过,却不曾留下任何痕迹。

  对于王琦瑶的结局,我自是感到惋惜的。自古人生长恨水长东,王琦瑶怀着无数的秘密与心事死在了一个窃贼的手下。这让我在惋惜的同时,又感到一些纳闷——这结局过于仓促。前面花费了大量的笔墨描述情景的变化,心理的变化,却对她的死寥寥数笔带过,这让我如鲠在喉。总的来说,《长恨歌》的剧情并不新颖,但王安忆细腻的描写使它不至于落入俗套。它是一个时代的落幕,是一代人的终结。

观《长恨歌》有感10

  有人这样说过,二十世纪写作中文的,有三位女性不得不提:张爱玲。王安忆和安妮宝贝。张爱玲是读过的,安妮也略晓一二,但将这三个人放在一起,总觉得似乎还是有些不妥。开始读王安忆的一些散文和短篇,就觉得这人写东西极其细腻,一读便知是个女人。即使写大历史也是用小女人的笔触,将那血腥味。硝烟味。浓烈得化不开的政治情结都融在细细的实实在在的文字里。读《长恨歌》前几部分时,有一种错觉:这是小说吗?莫不是散文吧。很少能在一部并非巨著的长篇里,看到作者对弄堂。流言甚至鸽子着如此之多的笔墨。但读后才体悟到,唯其如此,才能真真切切地融入到上海这个繁华之地,才能见识它的宽厚与封闭。高傲和孤独,才能循到王琦瑶们的生活轨迹。难怪她毫不吝惜地占用篇幅去写一件衣服的一针一线。

  这部书是写给上海的,写给一个女人或千千万万个女人的从闺房中普普通通的弄堂女儿,到名噪上海的〝沪上淑媛〞,再到令人艳羡的.三小姐,一切都显得那么理所当然。如果这样理所当然下去,恐怕就要与张恨水之流的鸳鸯戏文无异了。但命运不会如此地善意,他不会去同情一个不得不让人怜惜的女子,只会毫无偏颇地执行既定的规则。

  一个女人,经历了两个时代,在不同的人生无奈地周旋几个男人之间。而她的悲哀在于,她永远是时尚的不俗的惹人怜惜的,然后结局便可想而知。阿二。萨沙。毛毛娘舅成了没有结局的结局,再也找寻不来;为她从一而终的程先生死去时不知是否带着一丝牵挂;而她临死看到的几十年前在片场的情景,仿佛是上天的先知先觉,抑或缘定因果。

  尤其让我动容的,是王琦瑶四人约定的聚餐。这让我想起《红楼梦》。有人说小资情调太浓了,而恰恰是这以不稳定为大背景的温馨,更为不久的落幕抹上一色难以逃过的阴冷。无声无响,却让人窒息。张爱玲的《金锁记》或《半生缘》也会出现类似的场景,却不会让我联想到宝玉和他的姐姐妹妹们。从头至尾,王琦瑶都没有老去。我们依稀看到,她依然穿着阴丹士林蓝的旗袍,默默地半倚在半新的沙发上,微卷的额发间露出满是落寞的眼神。用一个不算做传奇的传奇,讲述着她自己的故事,关于女人的,关于上海。繁华和命运的尘埃落定,繁华不老。

观《长恨歌》有感11

  这个寒假,我随妈妈到西安游历了一番,记忆最深的是观看长恨歌的情景。长恨歌的演出地在华清池里,白天,这地是一片池塘,夜里,一瞧,别是另一番场景,下面就跟随我去瞧瞧吧!

  第一场景

  长恨歌开始了!我们都瞪着大双眼欣赏着。突然,在山的顶端出现了三个刚劲有力、类排整齐的字:长恨歌。我被这突如其来的效果给震憾了!紧接着,百余个文官武将快步出现在我们面前。它们舞动着,接着迎来了杨玉环和李隆基。他们被百名武将簇拥着走下台,也一起舞动着,日日夜夜、争分夺秒。我被这欢乐的场面感动了!

  第二场景

  突然,一道惊雷划过场面,大家都吓了一跳!紧接着,数个匈奴像疯狂的魔鬼,“哇哇”地向杨玉环扑来。原来是到了匈奴兵想让李隆基杀死杨玉环!这11年的感情李隆基哪肯答应呢?当即有守卫来保护她,但由于众寡悬殊,只能看着杨玉环被抓走杀害了,整个场面陷入僵局状态。

  第三场景

  一片孤零零的大雨倾盆而下。冰冷的雨水浸湿了李隆基的衣裳,也浸湿了李隆基的心,他悲愤欲绝、痛哭无泪,只好用舞蹈来释放自己的心情。他舞动着,长袍也跟着摆动起来,随着急速的音乐声,心情也伴着音乐越来越低沉。他哭着哭着,慢慢到了美好的'梦境之中……

  第四场景

  睡梦之中,李隆基渐渐苏醒过来。忽然,琴声大起、白雾纷腾,他还没缓过神来,一个身穿着白袍、彩带缥缈、飘飘欲仙、面色红润的女子来到了李隆基的身边。回头一望,啊!那不正是与自己伴舞十几年的妻子杨玉环吗?他顿时百感交集,高兴地和杨玉环一起手拉手、像久违的兄弟一样,恋恋不舍、依依不别。紧接着,数百只天鹅跳着优美的芭蕾舞,随着李隆基和杨玉环一起舞、一起唱。歌声响彻云霄,我们也会唱的唱,一起掺和到舞蹈和音乐当中。突然,一阵音乐喷泉争涌而上,两人相拥着登上鹊桥,永久的在一起!

  音乐已退去,人群已散去,我的心却还停留在舞台上,久久不能离去,这真是一场美好的歌剧!

观《长恨歌》有感12

  这段时间闲来无事,有想着自己要进步,对自己家里的书没有兴趣,自己也没有什么书可读。于是,就向同事找了借了几本,真是书非借不能读的缘故,书还没有读完就想着写一点读书的感受。

  《长恨歌》是小说家王安忆先生写的我以前似乎听说这个人的名字,但是一点都不知道这个人是做什么呢?认识还是从去年开始,确切的说应该说是知道。去年,也是在无聊的时候,就在淘宝网上搜索有什么热销的书可看。发现王安忆还挺热的,查了写的《王安忆小说讲演稿》非常畅销,就买了一本回来拜读。每次阅读,都是中午休息的时候,由于是夏天午休时间比较长,我这样的人又睡不着的,就只好在休息室看书,断断续续的也看完了,只是没有多少想法,也懒的去动手去记忆点什么,以至于现在的印象还是限于书名和书里大概是讲些什么的了。 《长恨歌》我也是断断续续中阅读的,一个多星期了还没看完。开始,我对书中讲些什么并不清楚,书上也没有内容简介,开始就是目录,第一部,第二部的,每部里面都是若干个词,象弄堂,流言,三小姐等之类的,中间用个圆点分开,以示区别,没有表注页码。在开始也尽是描写上海弄堂的情形和王琦瑶是千万个上海普通女孩中的一个,以至于我开始看的时候不知道长篇小说,还以为是散文集呢?看到中间的时候突然看到出现了章,也还以为书里弄错了,翻翻目录并没有几章这样的说法,只有几第几部,当然后来就没有深究,没心没肺的读了下去。开始的情节也不怎么感人和扣人心弦,我也只是平淡的阅读着。描述的老上海的情形,只觉得句子很短,读起来不费力气,但是也算不上十分的流畅。给人的感觉是文字特别的细腻,描述的事物有特别的贴切和真实,仿佛事物就在眼前,文字也都是些稀松平常的文字,感觉经过作者的组合就变的有意义起来,给人一舒服的感觉。

  书中讲的是上海一个女孩子王琦瑶的故事,大概是从他读初中这样的学校开始讲起,他是一个快乐。有点追求。有一点不与众不同的女孩。他有个好朋友叫做吴佩真,两个人因为某中关系而非常的`要好,用书中的话将就是两个人都在对方里看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以至可以维护他们的关系十分的平衡。有点象两只刺猬保持适当距离取暖一样的道理。就这样,她们两个快乐的生活着。交往着。吴佩珍有个表哥在当时的电影制片厂工作,说是个工作,其实就是一个打扫垃圾的但是,由于每次去吴佩珍都穿一件制服似衣服,有能吹上几句,把工作说的如何的有趣和能见到明星等等,总是能吸引少女的心思,赢得她们的好感。在若干次的邀请下,吴佩珍去了一次摄影基地,但是并没有什么好感。但是,也算是个不小的收获吧,于是,好朋友王琦瑶就在第二次与她一起去了拍摄现场。并看到了一些拍摄的画面,但是并没有看到明星,感觉有点失望。但是,王琦瑶的气质被导演看中了,有点象当时的一个明星,导演就要了她的号码,说有机会可以上她上镜。

  当然,后来,导演就给她一次机会,但是,表演的不是很令人满意,整个事情都这样搁置了先来。后来,导演把王琦瑶推荐给了一个拍照片的朋友,那时候拍照片也是个十分时尚。潮流。摩登的职业。王琦瑶还是比较出相的,拍摄的照片被当时的一家杂志看中,选做了一期封面。于是,王琦瑶就出名了,成了学校的名人。

【观《长恨歌》有感】相关文章:

长恨歌作文04-08

长恨歌赏析07-03

长恨歌主题07-04

长恨歌白居易07-04

长恨歌 教案07-03

长恨歌翻译07-04

《长恨歌》赏析12-15

长恨歌诗歌全文06-26

赏析长恨歌的句子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