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略)
教学重点:
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定义、方向、周期和地理意义。
2.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
3.五带的划分及特征。
教学难点:
1.由于地球的自转所产生的地方时差。
2.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
3.四季的形成。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媒体演示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地球仪若干、手电筒若干
课时安排:
2课时。建议第一课时讲地球的自转及地理意义、公转的方向和周期;第二课时讲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寒来暑往的四季变化,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自然现象。那么大家知道这些现象的形成原因吗?学习本节内容后,同学们就能找到答案了。
[板书]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展示]课件:地球的自转
[教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并思考:地球是绕什么在不停地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怎样?(地轴。自西向东)(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加以归纳,并讲述自转的周期)
[教师]这有一个地球仪,哪位同学能上来给大家演示地球的自转?(请2-3名学生上讲台演示)
[提问]日出日落现象是怎样产生的?日月星辰为什么不西升东落?(由于地转的自转;因为自转是自西向东)
[演示]教师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演示昼夜的产生,并讲解产生的原因;然后再转动地球仪,演示昼夜更替,并讲解产生的原因。
[提问]地球自转一周,地球表面就完成一个昼夜交替,其经历的时间是多少?(大约是24小时)
[活动]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每组一个地球仪,一个手电筒,完成:
①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注意昼夜是怎样交替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观察能力)
②在图上找到中国北京、美国纽约、日本东京,并在地球仪上作好记号。
[讨论]
①当北京是白天时,纽约、东京哪个是黑夜,哪个是白天?(纽约是黑夜,东京是白天)
②北京和东京哪个地方先见到太阳?这说明哪个地方时间早?(东京。东京时间早)
③东边的地方和西边的地方哪个时间早?(东边)
④教材图1.18:在同一时刻,姨妈和畅畅互致问候时,为什么会有时间上的差异?如果畅畅中午12点打电话给姨妈是否合适?为什么?(由于地球的自转导致东边比西边的时间早。不合适,因为这时纽约正是半夜)(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略作讲解)
[教师]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
二、地球的公转
[展示]课件:地球的`公转<一>
[教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并思考:
地球绕什么在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什么?(太阳。自西向东)(学生回答,教师略作归纳,并讲述公转的周期)
[教师]请同学们再观察思考: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地轴是倾斜的还是竖直的?地轴指向是否发生了变化?(倾斜的。没有)
[展示]课件:地球的公转<二>
(教师用鼠标控制,当地球公转到二分二至日点时,单击鼠标,使地球“停”下来,再单击使该区域放大,指导学生观察太阳直射的纬线,然后完成下表。)
节气
日期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纬度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教师]地球绕太阳不停地公转,太阳的直射点就在地球表面不断地移动,这对地球表面的冷热状况产生了什么影响呢?
[提问](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常识入手,激发学生的欲望)
①一天当中,早晨、中午、晚上我们感觉什么时候最热?这与太阳光的照射有什么关系?(中午。阳光照射地面的角度越大,地面得到的热量就越多。)
②一年当中,我们这里最热是什么时候?最冷是什么时候?这与阳光的照射又有什么关系?(7月,因为此时阳光照射地面角度大。1月,因为此时阳光照射地面角度小。)
(学生回答后,教师加以归纳,然后指导学生读教材图1.19,“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表)
北半球的季节
月份
北半球得到光热的多少
春
夏
秋
冬
[提问]南半球的季节与北半球有何不同?(相反)
[讨论](分小组)(①是生活中的地理,②是拓展知识)
①我们这里一年当中白昼时间一样长吗?什么时候长,什么时候短?为什么?(不一样。夏季较长,冬季较短。由于地球的公转)
②如果地球不是倾斜而是竖直的,地球表面有无四季变化?(没有)
[教师]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在同一时间,纬度不同的地方,受到阳光照射的情况也不同,冷热就有差别。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分成了五个带。
三、地球上的五带
(读教材图1.20“地球上的五带”,请各小组完成)
①在图上找出地球上的五带,并找出它们之间的分界线。
②中国主要属于什么带?还有小部分属于什么带?湖南属于什么带?(北温带。热带。北温带)
③完成下表:
五带
范围
有无阳光直射
得到的太阳光热多少
四季变化情况
热带
北温带
南温带
北寒带
南寒带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观察、模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概括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一般特点,包括方向、周期、速度、轨迹等。
②结合“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示意图”,分析全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分布规律。
③说出黄赤交角的意义。
④掌握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拟地球自转、公转运动,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动手演示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观察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现象,养成从现象分析成因、探索事物发展变化内在原因的观念。
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学生对地理空间能力分析较弱,仍然以形象思维为主,理性思维有所启蒙,结合其认知思维特点,以图像动画演示为主。
重点难点
重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一般特点。
难点:黄赤交角对太阳直射点的影响。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
【讲授】地球运动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及意图
学生活动及意图
复习导入:
【课堂活动】
课堂模拟:
学生自主阅读课本
自主学习黄赤交角的相关概念
【课堂活动】
师:初中我们学过地球运动,地球运动有几种形式?
生:自转和公转。
一、地球自转
1.方向
教师给出三幅图,一幅侧视图,两幅俯视图。请两位学生上台合作,一位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一位观察,然后把方向在三幅图上绘制出来
小结:
方向:自西向东(北半球:逆时针;南半球:顺时针)
周期
恒星日与太阳日
讲解恒星日的概念,教师绕着一个同学公转,同时自转,一周后不只360°。——因为公转多出了59′。
小结:
周期:恒星日——23时56分4秒
太阳日——24小时
速度
线速度是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弧长。
角速度是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角度。
小结:速度:角速度——15°每时
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注:角速度和线速度在南北两极点都为0)
二、公转
布置任务:找出地球公转的基本数据:方向、周期、轨道、速度,具体的值是多少?
1.方向
观看公转的视频,自西向东。
周期
周期:一恒星年(365日6时9分)
速度
播放ppt展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
小结: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慢
自转与公转的关系——黄赤交角
出示图片,完成思考题:
1、什么叫黄赤交角?是如何产生的?
2、请在图中注出:
地轴、赤道平面、黄道平面、黄赤交角、南北极点。
四、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观察动画或观察图片,找出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日这个时间太阳分别直射哪里?完成下列表格: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日期
节气
直射点位置
3月21日
春分
赤道
6月22日
夏至
北回归线
9月23日
秋分
赤道
12月22日
冬至
南回归线
【结合黄赤交角,思考问题】:
1.回归线(2326 ′)是怎样得到的,回归线的含义是什么?
2.极圈(6634 ′)是怎样得到的,极圈的含义是什么?
完成活动题: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能不能用一个简图来表示呢?同学们试一试。
思考:
1.回归线以北地区一年有几次太阳直射?
2.北回归线上一年有几次太阳直射?
3.两条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有几次太阳直射?
4.南回归线以南地区一年有几次太阳直射?
运用教具、学具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画图演示
出示材料,学生判断
问题引导,学生自学
动手体验理解自传方向
动身演示,体验自转周期的参照点不同
自主学习公转的特点
阅读教材
观看动画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3
【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第三课,在本课中,学生将通过资料获取地球运动的关键信息,从而认识地球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
活动一:阅读“地心说”和“日心说”两大学说的文献资料得准确的地球与太阳运动信息。
活动二:模拟实验验证昼夜交替现象
(一)根据地球与太阳的运动状态改进原有的地球模型。
(二)通过模拟实验,观察昼夜交替现象。
(三)用连续组图的形式记录实验现象进行解释。
【学情分析】
在前一课学习中,学生发现解释昼夜交替现象成因的关键在于确定地球与太阳的运动关系,因此本课需要学生依据正确的地球运动再次模拟实验,最终形成昼夜交替现象的正确解释。这样的设计,既体现科学的严谨性,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日心说”和“地心说”都是人类认识地球运动以及宇宙的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学说。
2、地球会绕地轴自转,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3、地球还会绕着太阳公转。
科学探究目标
1、学会在阅读过程中使用文献摘要,并能通过阅读文献获取地球运动的相关信息。
2、能通过一系列的研究,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自己最终的观点。
科学态度目标
1、实事求是,勇于修正与完善自己的观点。
2、有证据意识,知道所有科学观点都需要众多证据的支持。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知道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与经济的发展的动力。
2、知道科学技术的进步来之不易。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通过阅读资料获得准确的地球与太阳运动的准确信息,并通过模拟实验验证昼夜交替现象。
难点: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材料一组
小组:反光效果好的小圆贴片、较硬的铁线、第1课中学生自己制作的地球模型、手电筒、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
1、展示班级记录表,帮助学生回顾上一节课中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成因的几种假设。
2、引导学生说出每种假设的根本区别就是地球和太阳的运动状态不同,从而聚焦到研究地球与太阳的运动状态主题中来。
3、揭示课题: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板书)
二、探索:认识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预设20分钟)
活动一:阅读文献资料获得准确的地球与太阳运动信息
1、阅读托勒密的“地心说”和哥白尼的“日心说”比较他们的观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并记录在活动记录表中。
2、比较两种学说,谁的观点更具说服力,你的依据是什么?
活动二:模拟实验验证昼夜交替现象
1、改进地球模型
a、根据地球与太阳的运动状态改进原有的地球模型,增加实现自转的.“地轴”(地球有自转轴且地轴倾斜作为事实直接告知学生即可,不必过度延伸)。
b、在地球模型相对的两个面上分别贴上1个反光的小圆片,使两个小圆片刚好分别处于白天和黑夜,为了方便观察和交流给小圆片编号。
2、学生进行模拟实验,并从地面观察的视角来观察不同的小圆片在地球自转过程中的昼夜交替过程。
3、用连续组图的形式记录小圆片在地球自转过程中的昼夜交替现象。
三、研讨:交流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预设12分钟)
1、交流托勒密的“地心说”和哥白尼的“日心说”的观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2、比较“地心说”和“日心说”,谁的观点更具说服力,依据是什么?
3、再次做昼夜模拟实验与前一次做昼夜模拟实验有什么不同?
4、借助活动记录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
四、拓展:(预设3分钟)
1、你还知道哪些现像可以证明地球在自转?
2、课后收集更多可以证明地球在自转的资料。
【板书设计】
3、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日心说证据:
1、有长期的观测数据支持
2、伽利略通过观测也证明了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
3、傅科用傅科摆证明了地球的自转
地心说证据:
地球上看
日心说
地心说
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是:地球自转
【活动记录表】
活动记录表一:比较异同点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填序号)
1、地球是球形的。
2、地球处在宇宙的中心,并且静止不动。
3、地球是运动的,绕轴自转,并且24小时自转一周。
4、太阳处在宇宙的中心,并且静止不动。
5、日月星辰等所有的天体都围绕着地球运动,并且每天做一次圆周运动。
6、地球和其它星球都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
地心说
日心说
活动记录表二:画出小圆片的亮暗情况
小圆片
自转前半周
自转后半周
亮暗
情况
【作业设计】
1、地球上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是()。
A、太阳绕地球转
B、地球绕太阳转
C、地球自转
D、太阳自转
2、改进地球模型时,穿金属丝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A、从南极穿入,北极穿出
B、从下面穿入,上面穿出
C、从北极穿入,南极穿出
D、随意穿,没要求
3、下面()图,小圆片的亮暗情况与实际观察结果是一致的。
A、
B、
C、
D、
4、下列内容中不属于日心说的观点是()。
A、地球是球形的
B、太阳在宇宙的中心
C、地球围绕太阳转并且绕地轴自转
D、地球在宇宙的中心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4
1.6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内容紧承第四课《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是和第五课并列的内容。地球自转为主要原因产生的地理效应在第五课已有了了较为详细的讲述,而地球两种运动相结合、并以公转为主产生的地理效应难理解,需要有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这一准备知识,所以,本节课安排在第五课之后。
本课的核心内容是地球上的四季和五带的形成、分布及其影响。这部分内容与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由此可见本节课的重要地位。
课文中有关四季和五带的内容不是直接给出的,而是利用前有知识,通过分析其成因得出的,所以本课有两条线索,可以分为两部分内容。
本课是按照以下两条线索组织内容的。
第四课已经学习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这种回归运动造成太阳直射点有两种变化。一是时间变化,二是纬度变化。这两种变化就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这两种变化又影响到一个地点接受太阳辐射能量的大小。
从时间变化这一线索来看,教材内容把地点(或纬度)作为定量,而把太阳辐射随时间(或季节)的变化看作是变量。这样,同一地点不同的时间(或季节),就会有不同的太阳辐射量,据此,地球上的同纬度地带就可以分出四季。这就是本课的第一部分内容。
本课的第二部分内容是五带的形成和划分。这部分内容从地点(或纬度)变化这一线索着眼,把时间(或季节),不同的地点就会有不同的太阳辐射量,据此,地球上不同纬度地区就可以分成五个温度带。
所以说,本节课的内容体现了“变化”两个字,教学中也要始终贯穿“变化”这两个字。
教学设计思路
1.教学设计总体思想
彻底改变“先生讲,学生听”的传统陈旧的教学模式,运用启发式。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自学为主线的“三为主”教学原则,达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科学有机的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重视学生提出的意见,不立刻下判断,鼓励学生多看、多听、多尝试,去探索和操作;教师专心倾听学生的叙述,接纳学生反应,与学生一起讨论,共同评价。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才能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利于知识的内化和学习效果的强化。
2.本课的教学目标
(1)智育目标
了解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及纬度变化;了解四季的划分;了解五带的划分、分布;理解这是地球自转和公转综合作用的结果;理解四季和五带的形成;了解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生产;理解五带的影响。
(2)能力目标
能根据《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分析全球各地的昼夜长短状况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分析同纬度地区不同季节和不同纬度地区相同季节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能准确画出《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侧视图),并能举一反三,理解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极视图。
(3)德育目标
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宇宙观,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的,是发展变化的。
(4)重点、难点
重点: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难点:分析、绘制《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理解黄赤交角的变化导致五带的变化。
3.教学方法
(1)教学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过程,点拨学生,创造条件,创设情境,体现学生的发展,体现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2)精心设计《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多媒体课件,使学生从整体上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窨想象能力的形成,加强知识的内化。
(3)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练习。练习中注意体现学法指导,引导学生从练习中发现规律,使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加强和提高。
(4)学习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中教师不独占整个教学活动时间,同时尽力为学生提供自由、安全、和谐的情境与气氛。教师主动参丐学生活动,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并且要鼓励学生之间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5)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不同角度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做到事半功倍。
(6)德育目标的实现建立在智育目标与能力目标实现的基础上,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渗透性地受到德育教育。
4.教学手段
投影仪、多媒体计算机、自制多媒体动画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同学们,在第四节课我们学习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的有关内容,请大家看图(投影《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图》),完成下列要求:
1.从冬至日到次年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地表如何运动?
2.地表何处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多?
(学生通过回忆思考,在教师的悉心启发下,可以得出正确答案)
[教师导学]由图可知,在太阳直射点上,地表单位面积获得太阳的辐射能量最多。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地球表面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因地因时而变化,这种变化可以通过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来体现。昼夜长短反映了日照时间的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反映了太阳辐射的强弱。二者结合起来,可以定性地表达某时某地太阳辐射量的多少。
那么,在地球不停地自转和公转,特别是在地球公转的前提下,地球上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有什么样的变化,又产生了什么样的地理效应呢?我们本节课来学习有关内容。共3页,当前第1页123
(板书:1.6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讲述正文]
[课件播放]请同学们观看动画《全球各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此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以21页图1.26为基础,以课本上“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文字为画外音,引导学生视听结合学习课本知识)
[自学解疑]请同学们阅读21页图1.26《二分二至日全球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图》,回答课本上提出的四个问题。
(学生回答时,要注意做到发挥学生的合作精神。在学生回答有错误时,不要责备批评,要做到正确评价,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评价学生,共同进步)
(问题的答案:略。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要归纳小结)
[讲解导学]刚才三幅图中的P处,B图的昼最长,A图的昼最短,C图的昼夜等长;
三图的P处,B图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A图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小,C图的正午太阳高度介于A图和B图之间。
由图可以分析得出,全球除赤道以外,同一纬度地区,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而变化,使得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规律,这样,就形成了四季。
(板书: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四季)
[引导自学]关于四季,我国和欧美国家的划分有同也有异,请同学们阅读22页有关内容,
回答下列问题:(投影问题)
1.我国与欧美国家传统的四季划分有何相同之处?有何不同之处?
2.我国丐欧美国家四季的起点各是哪个节气?哪种划分的季节早?早多长时间?
3.我国传统四季和欧美国家传统四季相比较,哪种划分与各地实际气候完全对应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这三个问题难度不大,可以作为自学提示,但自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指导,要有评价)
划分中国
(板书: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四季欧美)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谚语导学]山西省南部农村有这样一句谚语:“立夏小满,麦收晋南”,这说明季节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二十四节气就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而且对黄河流域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具有指示和预告作用。
请大家自学有关内容。
划分中国
(板书: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四季欧美)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重要意义
[问题导学]同学们,请大家完成21页“活动”第一题。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投影练习答案)
[分析讲解]由刚才的练习可以得出,同一季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使得太阳辐射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具有了纬度分异的规律,这样,地球表面就形成了五带。
(板书: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五带)
[读图自学]在初中地理课本上,已经学过了五带的有关内容,请同学们自学23页“五带的划分”,完成下表。
(填表过程中点拨学生,体现学法指导)
[归纳总结]通过填表练习和自学,我们对五带的划分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同时,也了解到五带的划分虽然比较简单,但它是科学家们进一步研究地球表面地域分异的基础,意义重大。
(板书: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划分
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五带意义)
[发展思维]从表中可以看出,五带的划分取决于黄赤交角的大小,如果黄赤交角变小,五带的范围会有什么变化?如果黄赤交角变大呢?
(利用图1.23《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黄赤交角变小时,热带变小,寒带变小,温带增大;反之,黄赤交角变大时,热带变大,寒带变大,温带变小)
[布置作业]
1.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箭头表示太阳回归运动的轨迹)。
(1)写出太阳直射下列各点时的时间。
A B C D
(2)北半球昼长夜短的时间是:
(3)全球昼夜等长的时间是:
(4)南极点太阳高度最小的时间是,此刻,北极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5)党的生日这一天,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点附近。共3页,当前第2页123
2.请同学们阅读23页的“二十四节气”,去生活中调查了解二十四节气的指示和预告作用。
3.当黄赤交角减小为时,五带的范围如何变化?当黄赤交角增大为呢?
一、昼夜长短
二、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
指导教师点评(山西省长治市教委教研室高级教师王富家)
本节课教学注意从原理入手,引导学生分析四季和五带的形成和分布,线索清晰,结构完整,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教学中,能科学地设计课程内容,使之达到结构合理优化,同时,又能创造性地设计课程内容与学生的活动,克服传统课程中的枯燥乏味的说教。整节课体现了对学生自学能力与想像能力的培养。课堂上,注重营造民主氛围,给学生的行为、思想以较大的自由度,变传统的演绎式教学法为现代的归纳式为主、演绎式为辅的教学方法。教学中如能更紧密地和当地实际结合,效果将会更好。
共3页,当前第3页123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5
一、授课教师:
林志(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实验小学)
二、指导教师:
王仙德(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教研室)
三、教材: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
四、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开始指导学生学习有关地球表面地形地貌形成和重塑的内容。地球上,地形地貌的形成和重塑有两个原因,一是地球内部的力量,另一个是地球外部的力量。内力是指由地球的内能所引起的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作用,外力是指地表受太阳能和重力而产生的各种作用,如风化、流水、冰川、海流、波浪、潮汐以及风力等的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等。地球上巨大的地貌形态及变化都主要是内力作用的结果。内力创造了地表形态的基本轮廓,即海陆的分异和大的地形起伏;外力则进行雕塑加工。内力作用造成高山盆地,使地面崎岖不平;外力作用则破坏高山、填平低地,使地面趋于平夷。二者在地形发展方向上是对立的,但又是相互联系的统一过程。
本节课主要通过火山和地震的事例来认识地球内部的力量是如何改变地形地貌的。火山和地震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话题,他们也通过各种途径具备了一些相关的知识。然而对火山和地震怎样改变着地形,学生可能不很清楚。本课教学正是基于学生这样的认识基础进行的。
教科书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火山和地震”;第二部分是“地球内部的运动”本课的教学思路是通过现象寻找原因,从而认识地球内部运动改变地形地貌的事实。教学方式主要是阅读、交流和讲解、模拟实验。学生所认识的地貌现象是本课教学的起点,仅仅依靠上一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地形地貌的种类、特征认识还是不够的,课前的资料搜集活动对本课的教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设定明确的要搜集的资料任务,使得学生有的放矢。建立在学生对地形地貌的认识基础上,寻求现象形成的原因,利用火山和地震学生特别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探究,进一步引出地球内部运动对地形变化的影响的探讨。最后利用模拟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地壳板块的各种形式的运动形成的地貌。
(二)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火山和地震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
火山和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
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的运动,从而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地形地貌。
地球表面的变化有时是迅猛激烈的,有时是缓慢不易觉察的。
2、过程与方法:
阅读资料,了解火山和地震是怎样改变地形地貌的。
做板块运动的模拟实验,想象和理解地球内部的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地球内部是不断运动着的,地表的地形地貌是不断变化着的。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火山和地震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它们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
教学难点:通过模拟实验认识地球内部运动改变地形地貌的事实。
(四)教学准备
分组准备:有关火山和地震的图片或资料、毛巾、报纸、泡沫塑料块、彩色笔,等等。
教师演示:地震、火山对地形地貌影响的照片或多媒体课件、反映地壳板块运动的图片或课件。
(五)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1、课前资料收集
收集不同的地貌照片以及相关的资料。例如喜马拉雅山的地貌以及是如何形成的;东非大裂谷是怎么的,它是怎样形成的;火山爆发会形成怎样的地貌;地震对地貌有怎样的影响,为什么会发生地震;连绵起伏的山川是怎么来的等等。
(资料收集活动既是上一节课的课后延伸,更是本节学习活动开展的基础,有目的地收集本课相关的资料是为了帮助学生在认识本课的难点活动中,能先接触大量的事实,使得学生能将模拟实验和地貌改变的事实有深刻的印象。)
2、了解火山和地震
1) 师生共同交流收集来的关于火山和地震的资料。
2) 借助多媒体资料引导学生阅读分析书本上的'三个相关实例。(借助多媒体或挂图向学生展示)
(火山喷发的实例最好使用视频资料,视频资源与文本资源比较,视频更能刺激学生的感知,学生对火山喷发的过程认识得更深刻,对地貌变化的认识也更为直观。海原地震可以借助地震后地貌变化的图片。)
3) 说一说火山和地震会使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4) 是什么原因引起了火山和地震呢?(学生尝试解析)
5) 教师讲解: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我们知道,地球内部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地壳是有若干个板块拼接成的。
2、探究地球内部的运动
1) 交流汇报收集的其他地貌资料,教师有意识地筛选出由地球内部运动而形成的地貌,如:褶皱山、断层山、喜马拉雅山的隆起、东非大裂谷等。
(模拟实验的现象并不是真实的地貌,如何将实验现象和实际地貌在学生的头脑中“对号入座”是进行模拟实验达到教学效果的关键。对学生收集的相关资料进行交流,使得学生头脑中的地貌特征更为丰富明显,为后面的模拟实验打下基础。)
2) 这些地貌也是火山和地震形成的吗?它们又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呢?
3) 学生尝试解析。
4) 学生阅读资料
许多科学家认为,组成地球外壳的岩石圈原来是一个整体,后来地球内部运动的力量使它分裂成几块,形成了现在的大陆板块。就像漂浮在煮沸的热粥上的柚皮块,这些大陆板块相互碰撞、分离、平移,从而导致地表的巨大变化。如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还会引发火山爆发、地震、海啸等。
5) 大陆板块的相互碰撞、分离、平移会形成我们所熟悉的哪些地貌呢?
6) 指导学生做板块运动的模拟实验。
实验一:几块不同颜色的毛巾折叠在一起表示不同的地层,用手从毛巾的两端向中间挤压。模拟板块的挤压会形成褶皱。
实验二:几块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叠在一起表示不同的地层,用手从两端往外拉,橡皮泥断裂。模拟岩层断裂和错位。
实验三:一块长方形泡沫塑料块,侧面染出不同的层次表示地层,在上面画出一条河,然后从中间斜着切开。模拟两块岩层的上下错动、水平错动等不同的错位方式。
7) 教师小结:两个大陆板块碰撞形成的雄伟的喜马拉雅山;东非大裂谷是两大板块受拉张而形成的断裂谷。它们也是由于地球内部运动而形成的。
8) 这些地貌的形成也和火山地震一样迅猛运动后在短时间内形成的吗?
9) 介绍喜马拉雅山的资料:
有科学事实证明,喜马拉雅山从一片海洋横空出世以后,一直在不断地上升,然而成为今天的世界屋脊却是在最近一至二万年地壳运动的结果。科学家认为这里的上升速度是一亿年以来为0.04厘米/年,五十万年以来为0.2厘米/年,十万年以来为1-1、5厘米/年,7000年以来达到4-7厘米/年。有人根据印度板块的漂移速度计算出喜马拉雅山目前正在以每年1-2厘米的速度上升着。解放后,我国测量工作者在西藏高原东部进行过重复水准测量,测得那里的上升速度为每年0.5-1厘米。科学家们断定,只要印度板的向北漂移俯冲运动不停止,喜马拉雅山的这种上升运动亦不会止息。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6
【核心素养】
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内容是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以及产生的地理现象。地球运动是地理环境形成以及地理环境各要素变化的基础,并影响到人类活动。【学情分析】
学生对地球运动的了解往往更多的是停留在静止的表面化,对于如昼夜交替为什么产生,各地的地方时为什么不同等等还有很多疑问,特别是对各种光照图的判读还有困难。但他们对这些现象有很大兴趣而且和现实有着紧密地联系,因此这节课充分根据学生最想知道的联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完成教学任务。
【课标要求】
1、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公转。
2、用事实说明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公转的概念、方向、周期等特征,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工具演示地球公转。
2、通过师生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知道地球公转形成四季;记住公转中二分二至点的时间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
3、结合生活体验,归纳不同季节的昼夜长短及变化,以及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规律。
4、通过师生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知道地球公转产生五带;记住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的度数、五带的名称和范围。
【教学方法】
演示法、探究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提问:地球在公转吗?
人们在生活中,发现:昼夜除了交替出现以外,还会引起昼夜长短的变化,比如夏季昼长夜短;冬季昼短夜长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古科学家提出:地球可能在公转你觉得地球在公转吗?说说你的看法、方法或依据。
任务1正确演示地球公转,理解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预留2分钟阅读教材,教师出示实验要求,分好小组,按照要求准备实验材料。
边演示边观察:结合课本,说出地球公转的特征。
进一步解释地球公转运动。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观察地球公转示意图发现,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表面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不完全相同,于是产生了季节的变化。
教师播放动画,演示当太阳直射赤道、南北回归线时,北半球的季节变化。学生初步理解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
提问:假设地球直立着自转和公转,这样会产生什么自然现象?
任务2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观察公转中二分二至点的时间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
教师播放动画演示:二分二至日及季节的划分,引导学生在观看的同时能够说出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解释一下什么是太阳直射点,如何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根据表格中总结的内容,教师进一步提问:
1、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一年有几次太阳直射?
2、北回归线上一年有几次太阳直射?
3、两条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有几次太阳直射?
4、南回归线以南地区一年有几次太阳直射?
学生讨论作答,教师再次进行演示,修正学生的答案,总结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规律。
任务3结合生活体验,归纳不同季节的昼夜长短及变化。
教师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提出下列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1)一年中什么季节中午太阳升得高一些?什么季节比较低?
(2)一年中什么季节白昼时间较长?什么季节较短?
(3)一年中我国中午太阳升得高、白昼时间长的`季节是什么季节?此时,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是什么季节?
观察:北半球某一点二分二至日的昼夜长短情况。
观察:归纳昼夜长短的随季节的变化规律。
观察:归纳昼夜长短的随纬度的变化规律。
任务4演示太阳直射点随季节的变化,了解五带的划分原则及范围。
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观察:说出五带的范围。并从天文特征、气候特征两方面归纳五带的范围和特点。
最后,展示不同温度带的机关图片,要求学生说出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哪一带。
【课堂小结】
【课时检测】
读图“3月21日不同纬度地区正午影长示意图”,完成以下3题。
1、这一天,太阳直射点位于(
)A、40°N B、赤道C、北回归线D、南回归线
2、这一天的节气是
()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
3、此时,地球上昼夜情况是()
A、全部昼长夜短B、全部昼短夜长C、全部昼夜平分D、各地长短不一
读图“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以下2题。
4、国庆节期间,地球位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①
5、直射点向北移时,地球可能位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① D、④—①—②
6、读图“五带的划分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位于北寒带B、乙地有太阳直射现象C、丙地四季分明D、丁地终年炎热
二、综合题
1、按照下列程序和要求,完成探究活动。
活动材料:1米长木杆1根、卷尺一把、绘图板及绘图工具1套。实践过程:
①夏季某日12时,在一处有阳光的平地上把木杆垂直竖在地上,用卷尺测量影子长度。
②把测量结果记录下来,并绘图。
③冬季某日12时,在同一地点再一次用同样方法进行测量,记录并绘图。观测结果:
(1)上图是某中学一位同学的测绘结果。遗憾的是,他忘记标注观测时间,现在区分不开了。请你帮助他进行区分。图A是[__](冬、夏)季测绘的。
(2)归纳分析:不同季节木杆影子长短不同的原因是[__]。
(3)拓展延伸:若图A、图B为我国南、北方两位同学同一时间的测绘结果,请你判断:南方同学测绘的是图[__]。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火山和地震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火山和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
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运动,从而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地形地貌;
地球表面的变化有时是迅猛激烈的,有时是缓慢不易觉察的。
过程与方法:
阅读资料,了解火山和地震是怎样改变地形地貌的;
做板块运动的模拟实验,想象和理解地球内部的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地球内部是不断运动的,地形地貌也是不断变化的。
教学重点
地球内部的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是迅猛激烈的,有时是缓慢不易觉察的。
教学难点
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板块运动,板块运动影响和改变着地形地貌。
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有关火山和地震的资料、橡皮泥等。
教师演示:地球仪,火山和地震对地形地貌影响的课件、反映地壳板块运动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前在讲台前摆放一只地球仪)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地球表面的地形是各种各样的。反映在这地球仪上,我们通常说蓝色代表(海洋),黄色代表(高原),绿色代表(平原)。像这些高高隆起的地方往往就是一座一座的(高山)。那么,地球表面的地形是不是一成不变的呢?大海永远是大海,陆地永远是陆地呢?
(的确如此地球并不是一个平静的世界,内部外部都在不停的运动着,变化着。)揭题
二、了解火山和地震
1、火山改变地形
地球内部的运动我们见过吗?
师,是的,我们谁都没有看见过。那我们又如何知道地球的`内部是运动着的呢?请看大屏幕:1963年一艘渔船漂泊在漫无边际的大西洋中,忽然间有渔民看到远处海水汹涌翻滚,转眼间升腾起数十丈烟柱,弥漫了整个上空。结果一昼夜之间在海面升起了一座苏尔特塞岛。为冰岛共和国增加了一块新的土地。
谁来说说大西洋海域里发生了什么?(火山)(板书:火山)从哪里看出来?(海水汹涌,有浓烟产生)火山爆发的结果是什么?(产生了小岛)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这次火山,你决定用哪个词?(猛烈)(板书:猛烈)为什么?
小结:如此可见,火山带给地球表面的地形变化是多么猛烈啊!我们再通过一段视频,让同学们感受一下震撼的火山爆发。
2、地震改变地形
接下来让我们看一组卫星拍摄的照片。这是同一个区域不同时期拍摄的两张照片。可能不是很清楚,老师做一些大概的描述:这是蜿蜒曲折的河流,两边是高山,在高山的峡谷间是城镇与村庄。现在请同学们比较两张照片上地形地貌有什么不同。
(河流堵塞;山体滑坡;村庄掩埋了,公路塌陷了。)小结:一句话,这里的地形地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是哪儿呢?(屏幕出示:四川省青川县)同学们应该明白是什么原因造成地形变化如此猛烈吧?(板书:地震)(课件:细节)
这次地震不但伤亡惨重,而且使当地的地形地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又如:(课件出示)2007年4月2日所罗门群岛发生里氏8级地震,在引发海啸造成人员伤亡的同时,将一座名为拉农加的岛屿突然“拔高”了3米,岛屿周围的珊瑚礁受到影响露出水面。
这次地震又使地球表面的地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老师再来介绍一次地震:1920年,在宁夏的一个地方也发生了剧烈地震,地面出现了许多长达几米到几十米的裂缝(课件出示:裂缝),从山上崩塌下来的泥土、石块把长约2500米的河流堵塞,很快就形成了一个湖泊(课件出示:湖泊),这就是由于地震形成的堰塞湖。
3、小结。
由此可见,每次强震过后,都会改变地球的地形地貌。你们还知道哪些因为火山爆发或地震而形成的地形地貌吗?(补充课件:富士山、唐家山堰塞湖、火山锥、断层)
三、地球内部运动与地形变化关系
每年全球有震感的地震不少于上百次、火山不少于50次。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火山和地震的呢?
教师解释:科学家们对地震和火山都进行了跟踪调查。慢慢的他们发现这与地球内部运动有关。地球内部分地壳、地幔、地核三层(课件出示)。地壳是有岩石组成。它包括岩层上面所有的陆地和海洋。我们人类及一切有生命的物体都生活在地壳上。往下是地幔。地幔主要有流动的物质岩浆组成,我们看到的火山爆发时的岩浆就是从地幔喷射而来。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高,压力也越大。地球的深部物质就像一锅煮热的粥,在不断的运动,促使地球的表层运动,造成地球表层的变化。
许多科学家认为,组成地球外壳的岩石圈原来是一个整体,后来地球内部运动的力量使它分裂成几块,形成了现在的大陆板块。(课件出示:有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及我们国家所在的亚欧板块。)这些板块就如同漂浮在湖泊上的树叶也在运动着,唯一不同的是运动很慢,我们不易察觉。这一学说称之为大陆漂移说。开始很多人质疑不相信。可慢慢的找到了很多很多的证据证明这一学说。(板书:大陆漂移说)
1、探究喜马拉雅山的形成
现在我们来仰望一座高山。它是(喜马拉雅山)世界最高的山。瞧,科学家们在这作座高山上发现了什么?(出示:喜马拉雅上上发现的各种海洋生物化石。)
的确,许多证据表明喜马拉雅山曾经是海洋,你们推测推测:喜马拉雅山是如何产生的?
科学家们认为它是怎样产生的呢?请让我们关注它特殊的地理位置。从图上我们能清楚的看到他处在哪儿?(出示:地形图)
它正处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师:注意这交界处。我们刚才知这两个板块是运动着,它们之间会发生(碰撞)碰撞会发生什么现象呢?我们来做一个模拟实验。(用挤压两本书做实验,发现两本书中间隆起了。)联系喜马拉雅山是怎样形成的。两个板块碰撞,交界处就会抬升,隆起。(板书:碰撞高山)其实这个抬升过程是很缓慢的。是经历了几百万年的地壳运动才造就了今天如此伟岸的高山。同学们相对于地震、火山改变地形的猛烈,这样的板块碰撞改变地形要来得(缓慢)。(在碰撞前加上缓慢一词)
根据科学家测定伟岸的喜马拉雅山现在每年还在以0.33——1.27厘米上升的速度上升。这说明什么?(印度洋板块还在撞击亚欧板块。)
2、预测非洲大陆的未来
了解了高山的崛起。我们一起到非洲大陆随同科学家预测这块神奇大陆的未来。
科学家们在卫星传来的非洲大陆照片惊讶的发现了一条大裂缝。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生:(读图及相关文字)在非洲大陆的卫星照片上,科学家惊讶的发现有一条大裂缝。纵穿非洲东部。裂谷宽约几十至200公里,深达1000至2000米,谷壁如刀削斧劈一般。总长超过8000公里。张裂的平均速度为每年2厘米~4厘米。
科学家们把它称为地球的大伤疤。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的裂谷呢?(原来大陆板块除了相互的碰撞,自身也会在岩石圈脆弱的地方产生分离。东非大裂谷就是一个典型。)也让我们来做一个模拟实验吧。(用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叠在一起表示不同的地层,学生从两端往外拉,橡皮泥断裂,模拟岩层断裂和错位。)那么预测一下,几百万年之后,非洲大陆会出怎样的情境?
(裂谷会更大。非洲大陆分成两块。)
师;老师告诉你们,你们很很能干,你们的预测和科学家预测几乎相同。一起来看看科学家的预测。(屏幕出示)
小结:大陆板块分离产生裂谷。那么在海洋深处板块分离会产生?(海沟)
(板书:分离裂谷、海沟)。这样的地形形成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是很(缓慢)的。
四、总结延伸
1、地球上海陆的形成和分布、陆地上大规模的山系、高原和平原的地貌格局,都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地壳运动的结果。
2、地壳内部的运动能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有的犹如火山、地震一样猛烈而迅速,也有的如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般缓慢而令人难以察觉。
3、地球内部的运动能引起地形地貌发生改变,但还有另外一种缓慢的,在短期内难以察觉的力,也在影响着地形地貌的变化。那就是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它们是怎样影响着地球表面的呢?我们将在以后的学习中进行探究。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8
■学习目标
1.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该学习目标可以分解细化如下。
1.通过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初步建立地球自转的空间概念,认识地球自转的特点(绕转中心、方向和周期)。
2.通过演示、观察地球的自转过程,理解昼夜更替、各地时间差异等现象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3.通过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初步建立地球公转的空间概念,认识地球公转的特点(绕转中心、方向、周期和地轴倾斜方向)。
4.通过演示、观察地球的公转过程,理解中午太阳高低的变化、白昼和黑夜时间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形成、五带的划分等地理现象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5.在实验演示、观察思考、总结归纳等探究过程中,逐步树立求真务实的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教学难点】
1.通过演示、观察地球的自转过程,理解昼夜更替、各地时间差异等现象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2.通过演示、观察地球的公转过程,理解中午太阳高低的变化、白昼和黑夜时间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形成、五带的划分等地理现象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教学方法
【教法】
创设情景法、实验探究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交流谈话法。
【学法】
情景感受法、实验体会法、地图观察法、问题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9
学习目标:
1.利用地球仪演示和多媒体动画,掌握地球自转、公转的基本特征。
2.通过地球仪演示和讲解,并联系生活实际,分析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从而加强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现象和读图分析,掌握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从而学会运用相关图表来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黄赤交角的影响。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前边两节课我们了解了地球的宇宙环境,这节课我们将立足地球本身,探讨地球的运动。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板书)
在初中时我们曾学过一些地球运动的知识,那么你知道地球的运动有哪两种基本形式呢?
学生回答:自转和公转运动。
我们先一起回顾地球的自传运动和公转运动的基本特点。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由初中所学的知识我们了解到,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自转轴就是地轴.它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演示 教师转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运动。转换地球仪的观察角度,分别从北极和南极上方观察转动的地球仪。
提问 描述从北极看和南极看到的地球自转状态。
学生回答
演示利用多媒体动画再次演示地球自转的运动方向,在图一中画出地球自转的正确方向.
图一
提问
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怎样知道地球自转了一周?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呢?
学生回答
刚才同学回答的很好,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随观测参照物的不同而不同。我们一般以太阳和天空中的恒星为参照物,相应的周期我们分别称之为太阳日和恒星日。
演示和讲解
运用“太阳日和恒星日”多媒体动画分析“恒星日与太阳日图”中恒星日与太阳日的关系。
图1图2图3
如图1:假设遥远的恒星(小圆)和太阳(S)同时对着地球上的一点P,设地球只自转而不公转,那么地球在E1处自转一周(电脑显示P点绕圆运动一周)。
如图2先以恒星作参照,动画显示恒星日的长度。
动画的过程是:地球一边自转(即P点绕圆心运动),一边由E1向E2运动(公转),当地球到达E2点停止,此时P点刚好对着恒星。
提问
此时地球是否自转了一周,自转的角度是多少,以什么作参照?
学生回答
点击鼠标,电脑画出SE2的连线和E2与恒星的连线,标出“恒星日”)从E1到E2,地球自转了360°。而因为以恒星作为参照,地球从E1到E2的时间间隔就是“恒星日”,时长23时56分4秒,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投影恒星日与太阳日比较表格,填写恒星日内容
图3以太阳作参照。在图2中可看出,地球在E2处时,P点还未两次对着太阳,即以太阳作参照时,地球自转还不到一周360°。
演示动画:地球继续自转(即P点继续绕圆运动),但地球同时绕太阳公转到E3处时,动画暂停,P点两次对着太阳。
提问
从E1到E3,相对太阳来说,地球是否自转了一周,自转角度是多少?
学生回答:自转了一周多。
点击鼠标显示连线和“太阳日”。太阳、地面上某地点、地心第一次“三点共线”到下一次“三点共线”(注:“三点共线”是指地面上某点位于地心与太阳的连线上)的时间间隔为一个太阳日。从E1到E3的时间间隔称一个太阳日,长24小时,其自转的角度是360°59′。
完成表格内容,总结比较太阳日与恒星日的差异
任何一种圆周运动,总离不开角速度和线速度。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
提问
什么是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呢?
地球在单位时间内自转的角度叫做地球自转的角速度。
提问
根据地球自转的周期,可以计算出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大约为每小时多少度?
学生回答:15°/小时。
地球表面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一样。根据地球自转周期360°/24小时推算,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大约是15°/小时,1°/4分钟,1′/4秒。但南、北极点无角速度,即南、北极点的角速度为零。
我们再看看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是怎样的'。
地球自转时,某点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距离(弧长),叫做该点的自转线速度。
(投影)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图
提问
读图说出地球自转线速度有什么分布规律。
学生回答
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大小因纬度而异(离地轴的距离即圆周运动的半径不同,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大),赤道处最大(1670千米/小时),自赤道向两极渐小,两极的线速度为零。在南北纬60°处,自转线速度为赤道处的一半。
我们已经探讨了地球自转的规律。而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绕日公转。那么地球公转又有什么样的规律呢?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地球的公转。
提问
结合前面我们刚刚所学的地球自转运动,说说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来描述地球公转的规律呢?
学生回答:可从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周期和速度等方面来说明地球公转的规律。
演示
多媒体动画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在观看动画演示时,思考下面四个问题: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什么?
地球公转轨道与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一样,是什么形状?
受公转轨道形状的影响,地球公转的速度是一样的吗?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多长?
(在演示的同时,讲解回答上述四个问题)
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地球公转的轨道与其它行星一样,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形,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每年的一月初,地球距离太阳最近,这个位置叫做近日点,每年的7月初,地球距离太远最远,这个位置叫做远日点。
随着地球的公转,日地距离不断发生思维的变化,公转速度也随之发生变化。在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随后速度不断减慢,到远日点公转速度达到最慢,之后有逐渐加快,至近日点速度最快。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1个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读图思考
阅读教材14页图,思考北半球夏半年的日数是186天,冬半年的日数是179天,造成这种日数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北半球夏半年地球运行在远日点一侧的轨道位置上,因此公转速度较慢,日数(公转所需时间)较长;冬半年运行在靠近近日点一侧的轨道位置上,所以公转速度快,日数少。
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板书)
提问
地球公转时,地轴的北端指向哪颗恒星?
学生回答:北极星
对,地球在公转时是斜着身子在转动,地轴的北端永远指向北极星方向,我们假设地球是正着身子公转的,地球上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地球仪演示
学生仔细观察,说出现象。
太阳永远直射赤道,赤道面和公转轨道面重合
阅读教材图1.18黄赤交角与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北半球)
读图指导
掌握“黄赤交角”的“一轴两面三角度”
(1)“一轴”指地轴。
(2)“两面”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
(3)“三角度”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夹角为23°26′;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66°34′;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90°。
在地球的公转运动过程中,有“三个基本不变两个变”,是指:
(1)“三个基本不变”:地球在公转运动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黄赤交角的大小基本不变,保持23°26′;地球运动的方向不变,总是自西向东。
(2)“两个变”: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线、地轴与太阳光线的相对位置是变化的。
巩固练习
(1)黄赤交角的度数决定了决定了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决定了南北回归线的纬度。
(2)南北极圈的度数是90°- 23°26′= 66°34′,因此也决定了南北极圈的纬度。
2.太阳直射点
由于太阳的体积比地球大得多,因此可以认为太阳射来的是平行光。
假设:假如地球表面是平面,太阳与地面的关系:均是直射。
实际:地球是球体,表面是球形,因此在球形表面只有一处垂直。
我们将太阳光线中与地球球面垂直的这条光线称为太阳直射光线,其延长线穿过地心。
我们将太阳直射光线与地球的交点称为太阳直射点。
在地球公转运动过程中,由于地球所处的轨道位置不同,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也会发生移动。
多媒体动画演示
观看多媒体动画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并思考以下问题
(1)公转的四个重要位置二分二至日的日期分别是在哪一天前后?
(2)二分二至日时太阳直射地球的哪一条纬线?
(3)说出太阳直射点的运动规律。
边演示,边总结结论。
(1)春分3月21日前后;夏至6月22日前后;秋分9月23日前后;冬至12月22日前后
(2)春分太阳直射赤道,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秋分太阳直射赤道,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3)太阳直射点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的(画图讲解说明)
巩固练习
(1)一年中,太阳直射点何时在北半球?提示:从春分到秋分,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2)太阳直射点何时在南半球,方向却是向北移动?
提示:从冬至到次年春分,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但方向却向北移动。
(3)南、北回归线上一年中有几次直射现象?两者之间的纬线呢?回归线之外呢?
提示:一次。两次。没有直射。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10
教学基本理念
1、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初一的学生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缺乏理性认识。本节课教学力求体现素质教学的思想。通过活动、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
2、 采用讨论比较方法展开“活动”
考虑到学生以前学过一些有关地球运动的知识。采用比较法进行讨论,使学生在比较的基础上了解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的异同点,有利于知识的掌握,以及比较分析能力的培养。
3、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教师通过阅读专业书籍,搜集一些关于地球运动的资料,对教材中不容易理解的内容加以补充、说明。
知识目标:
1、 知道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周期、方向。
2、 知道地球公转引起的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的变化
3、 记住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的度数、五带的名称和范围。
能力目标:
1、 初步学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昼夜更替现象;初步学会绘制简略的地球公转示意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通过活动用地球仪演示地球公转,使学生能够初步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四季的变化与地球公转的内在联系。
情感目标:
1、 通过介绍地球运动的形式和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 通过讲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1、 地球自转及带来的影响。
2、 地球公转及产生的影响。
教学难点:
1、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
2、 地球公转且地轴是倾斜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产生 ①一年中正午太阳的高低变化。 ②一年中白昼的长短变化。
地面得到太阳光热的多少 四季的变化
教学用具:地球仪、手电筒等。
教学课时:拟用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感受下列现象
日出日落
日出自东、日落自西
日出日落产生的现象
【讲授新课】
一、地球的自转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9材料“是天转还是地转” 学生阅读后提问:
①、生活中我们感到是天转还是地转? ⑵、哥白尼的“日心说”其主要观点是什么?学生回答问题。
今天,我们就学习关于地球运动的一些知识,首先学习地球运动的一种形式——自转。
演示一:教师展出地球仪,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并思考:地球是绕什么在不停地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怎样?(地轴。自西向东)(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加以归纳,并讲述自转的周期)哪位同学能上来给大家演示地球的自转?(请2-3名学生上讲台演示)
板书:1、自转运动的规律
①概念:绕地轴旋转
②方向:自西向东
③周期:一天(大约24小时)
(承转)日出日落现象是怎样产生的?日月星辰为什么不西升东落?(由于地转的自转;因为自转是自西向东)
演示二:教师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演示昼夜的产生,并讲解产生的原因;然后再转动地球仪,演示昼夜更替,并讲解产生的原因。
板书:2、昼夜产生的原因
地球自转一周,地球表面就完成一个昼夜交替,其经历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地球的自转,注意昼夜是怎样交替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观察能力)在图上找到中国北京、美国纽约、日本东京,并在地球仪上作好记号。 学生讨论:
①当北京是白天时,纽约、东京哪个是黑夜,哪个是白天?(纽约是黑夜,东京是白天)
②北京和东京哪个地方先见到太阳?这说明哪个地方时间早?(东京。东京时间早)
③东边的地方和西边的地方哪个时间早?(东边)
④教材图1.18:在同一时刻,姨妈和畅畅互致问候时,为什么会有时间上的差异?如果畅畅中午12点打电话给姨妈是否合适?为什么?(由于地球的自转导致东边比西边的时间早)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11
一、课程标准解读
课程标准: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这里的“地球运动”指的是地球运动是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包括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及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作用下的地理意义,即昼夜更替、地方时、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偏转、地球形状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昼夜长短变化、季节更替等几个基本方面。
“分析”体现了新课标对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要求,隐含识图、读图、用图和建立空间观念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要求。
二、教情学情分析
(一)教材地位作用分析
本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从本节开始将眼光由宇宙转移到地球,首先研究地球的运动。学生掌握了地球的运动特点与意义,就能懂得身边很多地理现象产生的原因,并为理解大气运动,水循环等其他地理要素知识奠定基础。教材把地球自转与公转放在一起,图文结合,概括性的介绍了两种运动的`方向、周期、速度特点。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本节课中所涉及的很多现象都非常熟悉。
学习了初中地理地球的运动基础知识后,学生已经有了一些零散的知识储备。
本节内容相对抽象、逻辑性强,且要求学生建立空间观念。而学生已具备的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思维迁移的水平有限。
三、学习目标确定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和学生情况,确立如下学习目标和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了解地球的自转、公转的方向、周期、轨道、速度等特点。
过程与方法:在绘图、说图活动中,发展自身读图、析图、图文转换以及用地理语言科学描述的能力;在观察、演示、操作活动中,培养观察和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借助生活案例,养成发现生活、学以致用的思维习惯以及合作探究、科学严谨的学习精神。
教学重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
教学难点: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公转的速度。
四、教法学法选择
根据目标要求,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选择如下教法学法:
教学方法:驱动探究式教学法、互动生成式教学法
教学手段:地球仪、三球仪演示、多媒体演示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法、图表学习法、直观体验学习、发现探究学习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设疑激趣,情境导入
【导入】生活与地理:前不久,有一个天文奇观——“天狗食月”。“天狗食月”是怎么回事?(“天狗”为虚,“天理”——天体运动,是实。)
设计意图:利用最近的天文现象,设置疑问,激发学习兴趣,创设有趣情景,自然导入。
(二)认知驱动,自主建构
【说一说】描述地球运动。
设计意图:温故知新,促进已有知识的再现和重组,进而在已有知识基础上生发出新的知识,促进知识自主建构,促进认知迁移。
(三)活动体验,思维提升
【多媒体展示】地球自转视频。
【教具演示】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后认识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特点。
明确:方向(1)自西向东(2)逆时针——北极看(3)顺时针——南极看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在直观感受中学习。
【练习】下列关于地球自转方向的图示,正确的是()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知识迁移。
【活动】一人充当极点,另一到两人按距极点不同距离站在同一直线上绕“极点”转动,体会不同纬度地点在地球自转过程中的速度差异。观察回答:经过相同时间,几人转过的角度相同吗?转过的弧长相同吗?不同纬度上,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线速度一致吗?分别是多少?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明确:自转速度:(1)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均为15°/小时(2)线速度——赤道处最大,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小(3)南北两极点线速度和角速度均为零
设计意图:通过表演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调动积极性,培养兴趣,加深印象,在体验中获得知识。
诗词与地理:毛泽东有诗云:“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伟人高歌,众人传诵。有人说诗中有地理,你以为如何?又有人说“坐地一日不一定能行八万里”,你怎么看?
设计意图:从欣赏熟悉的诗词,设置疑问,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以致用、加深印象。
【多媒体展示】恒星日与太阳日动画和讲解图片。问:我们通常说的一日24小时就是地球自转周期吗?地球自转360°用了多长时间?称为什么周期?一个太阳日地球转了多少度?又称为什么周期?请比较恒星日和太阳日。
设计意图:通过动画观察,理解自转周期。
【小结】地球自转(方向、周期、速度)。
【过渡】地球公转又是怎么一回事?
【活动】表演地球公转:一人站在中间充当太阳,另一人手持地球仪问绕其转动。其他同学观察。
【多媒体展示】公转视频动画。问:刚才表演与视频中有什么不同?表演有问题吗?(地轴空间指向、公转方向、速度等)
设计意图:通过表演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调动积极性,培养兴趣,加深印象,在体验中获得知识。
【多媒体展示】公转轨道示意图。问:轨道什么形状?什么公转方向?在哪里日地最近?最远?分别是什么时候?速度怎么变化?最近一个月来,地球公转在轨道什么位置速度有什么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读图析图说图,培养从地理图示图片中获取有效信息病利用信息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问题具有启发性,能有效引导学生思考,促进知识的建构生成。
【阅读】了解地球的公转周期。问:什么是恒星年?什么是回归年?
设计意图:自主学习,获得新知。问题启发,设置悬念,为下节课做准备。
(四)新知应用,合作探究
【多媒体展示】探究:我国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一个实验:让一个铅球从35米高的楼顶竖直下落,测量发现,相对于垂直落点,铅球实际落点偏移了11.5毫米。你认为,铅球落点是向什么方向偏移了?(图示)
1.楼顶线速度比地面()。
2.由于惯性,铅球下落保持原来的线速度,落点应在垂直落点的“前面”,即()。
3.此实验,在广州做比在北京做,铅球偏移距离更()若在南半球做实验,铅球落点向()偏。
总结竖直下落物体落点偏移规律:竖直下落物体会向()偏移,偏移距离从()向()增加。
设计意图:有利于培养内在动机;有利于发展多元智能;有利于激发创造潜力;有利于记忆的保持。
(五)图文转换,深化总结
【多媒体展示】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比较表。请填表总结。
设计意图:图表总结,不住学生形成知识结构,加深记忆。
(六)布置作业,开放创新
【多媒体展示】练习题:
1、有关甲地(150°E,40°S),乙地(150°W,30°N)
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随地球自转角速度不相等B.两地的自转线速度相等
C.甲地的自转线速度大于乙地D.甲地的自转线度度小于乙地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年一月初,日地距离最大B、每年一月初,公转速度最慢
C、每年七月初,日地距离最小D、每年七月初,公转速度最慢
3、地球自转360度,所需时间是()
A、一个太阳日B、24小时C、23时56分4秒D、23时48分46秒
4、地球公转360度,所需时间是()
A、一个回归年B、356日C、366日D、365天6时9分10秒
作业:
1.我国正在建设海南文昌航天基地,建成后将一统我国卫星发射。与已有的发射基地相比,文昌有什么优势?
2.地表同纬度的地方,线速度一定相等吗?若绘制地表等自转线速度图,在青藏高原应该向南还是向北弯曲?
3.自制地球仪、公转演示模型。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加深记忆。实践操作,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动手能力。
六、几点设计说明
(一)时间分配
1.设疑激趣,情境导入:1分钟
2.认知驱动,自主建构:2分钟
3.活动体验,思维提升:22分钟
4.新知应用,合作探究:12分钟
5.图文转换,深化总结:2分钟
6.布置作业,开放创新:1分钟
(二)设计特色
自主建构、互动生成、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贯穿始终
强调“生活化地理课堂”“和谐高效课堂”的构建
关注学生学习实践能力、发现创新能力和地理思维方式的培养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火山和地震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
火山和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
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的运动,从而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地形地貌。
地球表面的变化有时是迅猛激烈的,有时是缓慢不易觉察的。
过程与方法:
阅读资料,了解火山和地震是怎样改变地形地貌的。
做板块运动的模拟实验,想象和理解地球内部的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地球内部是不断运动着的,地表的地形地貌是不断变化着的。
【教学重点】火山和地震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它们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
【教学难点】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板块运动,板块运动影响和改变着地表的地形地貌。
【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有关火山和地震的资料、毛巾、橡皮泥、泡沫塑料块、彩色笔等。
教师演示:火山和地震对地形地貌影响的图片或课件、反映地壳板块运动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地球表面的地形会不会发生变化呢?是什么力量在作用它发生变化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好好研究一下吧!
二、了解火山和地震
1、知道火山和地震吗?能把知道的和大家交流交流吗?
2、师生共同交流收集来的关于火山和地震的资料。教师着重引导学生阅读分析书本上的三个相关事例。
3、通过刚才的交流和学习,大家都已经知道了火山和地震会使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发生变化,那么是什么原因引起了火山和地震呢?
三、探究地球内部的运动
1、教师介绍。
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我们知道,地球内部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可是你知道吗?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就越来越高,压力也越来越大。地球的深部物质就像一锅煮热的粥,在不断的运动,驱动地球的表层运动,造成地球表层的变化。
2、学生阅读资料。
许多科学家认为,组成地球外壳的岩石圈原来是一个整体,后来地球内部运动的力量使它分裂成几块,形成了现在的大陆板块。就像漂浮在煮沸的热粥上的柚皮块,这些大陆板块相互碰撞、分离、平移,从而导致地表的巨大变化。如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还会引发火山爆发、地震、海啸等。
3、教师课件演示地表分裂形成六大板块,以及六大板块间的相互碰撞、分离、平移等运动方式。
4、指导学生做板块运动的模拟实验。
实验一:几块不同颜色的毛巾折叠在一起表示不同的地层,用手从毛巾的两端向中间挤压。模拟板块的挤压会形成褶皱。
实验二:几块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叠在一起表示不同的地层,用手从两端往外拉,橡皮泥断裂。模拟岩层断裂和错位。
实验三:一块长方形泡沫塑料块,侧面染出不同的层次表示地层,在上面画出一条河,然后从中间斜着切开。模拟两块岩层的上下错动、水平错动等不同的错位方式。
5、小结。
四、总结延伸
1、地球上海陆的形成和分布、陆地上大规模的山系、高原和平原的地貌格局,都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地壳运动的结果。
2、地壳内部的运动能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有的犹如火山、地震一样猛烈而迅速,也有的如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般缓慢而令人难以察觉。
3、地球内部的运动能引起地形地貌发生改变,但还有另外一种缓慢的,在短期内难以察觉的力,也在影响着地形地貌的变化。那就是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它们是怎样影响着地球表面的呢?我们将在以后的学习中进行探究。
五、课后活动
注意继续收集并和同学交流火山和地震的事例和相关资料。
板书设计: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06-07
初中地理上学期《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06-22
《美丽的地球》教学设计12-30
地球信箱教学设计05-26
《地球的公转》教学设计05-03
《地球的运动》的教学实录06-28
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05-31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10-24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设计11-30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