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线统计图的评课稿

时间:2024-04-17 07:28:09 其他 我要投稿

折线统计图的评课稿

  作为一名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评课稿,评课是对照课堂教学目标,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变化进行价值的判断。那么优秀的评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折线统计图的评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折线统计图的评课稿1

  集团层面推进现代课堂研究实践已开展一个月,各学科任课教师都很快融入到了课堂改革的风潮。3月20日,集团数学组进行组内的第一次任务型课堂教学展示教研活动。活动中听了孙彩萍老师执教的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课堂上孙老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退居幕后,创设情境任务,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形式在一种开放、和谐的氛围中进行感受、体验、发现和探索新知。35分钟的课堂紧紧围绕三个随堂任务的实施,师生共同演绎了一堂精彩高效的数学课。

  一、相比以前的课堂,孙彩萍老师的课堂展示,让我看到了这样三个变化:

  (1)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孙老师的《折线统计图》这一课,她设置的教学目标是通过3次小组合作讨论完成的,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的过程中自己就完成了知识建构,这比老师单向地向学生灌输知识效果要好很多,课堂上学生求知欲变强了,可以说孙老师的课堂让我看到了学生对学习更加主动了,从“要我学”转变成了“我要学”。

  (2)第二个改变是课堂评价形式变得多样化了:孙老师的35分钟的课堂展示,完成了小组互评、成员互评、师生互评三种评价形式:通过给表现优秀、积极的小组发送小花实现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通过小组汇报展示,其他小组补充回答等,实现了小组间的互评;在探究折线图和条形图特点这环节时,课堂上学生间互评进行地非常好,学生间精彩的互评顺利地突破了本课教学的`重难点。这些多元化的课堂评价形式有效地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3)师生关系发生了改变:课堂上,孙老师一直都扮演着指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师生间关系不再是临高临下惟命是从的那种。孙老师课堂用语“哦,原是这样的”“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呢?”等肯定和询问的语气,体现了师生间平等的关系。《折线统计图》这节课中,孙老师通过精心设计前置性学习任务单、随堂学习任务单围绕统计最近每天的气温,给学生创设了真实的学习情境,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从教学目标和课堂实施效果来看,我觉得她的教学设计有以下几大优点,值得我学习和揣摩:

  (1)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正确把握学生认知能力与教材内容要求的关系

  折线统计图对四年级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在前面已经学过统计表,条形统计图,而在平时生活中对折线统计图也有着朦胧的感知。在前置性任务设计上,孙老师设计了让学生统计了近一周的日气温,由统计表引出所学的折线统计图,转化过程直观、自然。另一方面在探究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时又将其与条形统计图的结构相联系,激发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促进知识的迁移,有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2)提供富有现实意义的生活素材,关注统计的现实意义

  数学教学必须由书本数学走向生活数学,对教材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加工,恰当选择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和问题,把鲜活的题材引入教学中。孙老师在随堂任务内容的设计上充分考虑到这一点,统计数据来源于生活。从让学生统计日气温、分析气温的变化情况,让学生感受统计就在自己的身边。提供这样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让学生在分析数据、解读数据的过程中,探究、发现数学知识,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产生积极的情感。

  总之,我觉得孙老师的基于小组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从实施过程和效果上看,都挺成熟的还是挺完美的;从教学设计上来看,随堂任务内容设计源于日常生活、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小组合作气氛活跃、学生课堂参与度高。随堂任务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上有层次性,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完成了新知的建构和理解;在我看来,虽然集团推行任务型课堂时间虽然短暂,但是孙老师近乎完美的设计和演绎,让我看到原来学生是如此的出彩和智慧。

折线统计图的评课稿2

  最近观看了李静老师的《折线统计图》一课。有几点体会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一下。

  整节课看下来,觉得李老师的教学设计过程明确,教态从容不迫,很亲切自然,让孩子能够很顺利的融入到良好的课堂的学习气氛之中。在引入阶段时引用了学生熟悉的条形统计图,接着再引出本课要学习的《折线统计图》,过渡的很自然,有层次。通过小组之间的讨论和交流,学生能够比较清楚的阐述了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说出点表示数量,点和点的连线表示数量的变化等知识点。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让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观察表达出统计图上数量的变化趋势。

  现在我们的数学已经越来越接近我们的日常生活,本节课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李老师把生活中的数学有效地引入教学设计中。在课上列举的数张折线统计图都是来源于我们的生活,这些生活中的学习素材是学生在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也是对他们的`生活有意思的。所以学习起来很能激发他们的兴趣与热情,这就是一直在提倡的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寓于现实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是在数学与生活中架起一座桥梁。

  我自己也上过这节课,但是没有象李老师那样从生活中选取学生感兴趣的或者是熟悉的素材,只是按照书上的习题进行了讲解,这点我要向李老师学习的,将数学和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能够更好的掌握知识。

  建议:目标中说到的根据折线统计图提出问题的要求在本节课的过程中似乎体现的不够明确,大多还是学生根据统计图说出结论,并没有提出什么问题。

折线统计图的评课稿3

  同课异构是一种新的教研方式,充分发挥了我们教师的创新才能,使课堂教学别开生面,杨尚荣老师上的《折线统计图》,使我们听课者真正感受到数学教学艺术的魅力。

  我觉杨尚荣老师对新课程理念的领会是深刻的,教学方法把握得当,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

  关注学习起点是对数学教学传统的继承与发展。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全面准确地理解教材与把握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现实学起点,有的放矢地设计教学才能让孩子更有目的,更轻松的学习。杨老师在新课导入时,先出示学生学过的条形统计图,观察统计图你能获得哪些信心,为下面学习折线统计图打下基础,再由条形统计图,让学生用手比划数量的变化,从而引出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让学生用手比划踢毽子的数量变化,这个环节,非常巧妙地让学生初步体会了折线统计图的特征。转化过程直观、自然;另一方面在教学折线统计图的结构时又将其与条形统计图的结构相联系,激发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促进知识的迁移,有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因为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基础,所以柳老师就让学生尝试画折线统计图,很多学生都会画,在学生画的统计图上再进一步学习如何画统计图,这样印象更加深刻,而且也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二、关注统计的现实意义

  数学教学必须由书本数学走向生活数学,对教材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加工,恰当选择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和问题,把鲜活的题材引入教学中,赋予教材以新的内涵。柳老师在设计的时候特别注重统计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选取学生身边的、熟知的生活材料,让学生感受统计就在自己的身边。从出示学生跳绳数量到中国体育代表团的金牌数,再到病人的体温变化情况,都富有现实的意义,让学生在分析数据、解读数据的过程中,探究、发现数学知识,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产生积极的'情感。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关注统计的数学价值。

  新课标指出:人人要学有价值的数学,使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层面有不同的发展。在折线统计图的教学中,柳老师将理解数据的合理性,根据统计数据做出正确的判断也是作为重点。比如在了解和分析了2个同学的一周踢毽子情况,让学生根据跳绳数量的多少选择让哪个同学去参加比赛。事实证明学生能够根据生活实际,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做

  四、修改建议

  1、在导入部分对统计表的分析中,教师就问学生气温升得最快的是几时到几时,导向性太强,虽然学生在对统计表的观察中不易想到这点,但可通过对统计图的分析中与统计表做比较得出结论。教师不宜操之过急,使学生的独立自主性得不到充分体现。

  2、在导入中可以同时出现统计表和折线统计图,让学生自己进行对比,发现各自特点,比较异同,教师再适时点拨。让学生充分体现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3、在巩固中,可以让学生先思考完成本题需要画一些什么,标注一些什么,然后发给学生一张操作纸,提供网格,纵轴横轴做好必要的标注。或者可以在标注上空出一两个让学生填空。

折线统计图的评课稿4

  分别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下面各表中的数据。

  根据课时目标,我将教学重点放在如何引导学生选择统计图上。可是备课时,我感觉选择统计图的选择性并不明显,提供的例题不能促成学生一定选择应用哪一种统计图。从提供的数据与内容来看,使用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都可以。考虑到学生独立选择统计图的难度,教材每组数据后面的“萝卜老师”都作了选择提示:要反映各月降水量的变化情况,用折线统计图更合适;要比较各个城市降水量的多少,用条形统计图更合适。备课起始阶段,我并不认可这样的两句话,我觉得这两句话是多余的。一是这样两句话的呈现让学生选择的思维没有了;二是第一小题题目中并没有要求反映降水量的变化情况,第二小题本来就是要比较各个城市降水量的多少。这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初步学会根据实际问题,恰当地选择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直观地表示相应的数据,并能对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有选择就要有判断,有判断就要有理性的分析。这道题该如何让学生去理性地分析?不去分析仅让学生去看“萝卜老师”的话,那么这道题的选择性又体现在哪里?

  看来,选择统计图要让学生学会理性地分析与选择是必要的。因此教学中,在出示例题之后,我就启发学生思考:第一小题你打算选择怎样的统计图来表示?第二题呢?学生反应基本一致,第一小题使用折线统计图,第二小题使用条形统计图。我知道这主要得益于学生在学习的间隙已经“会晤”了“萝卜老师”。为了引发学生的理性思考,我进一步提问:例1和例2为什么一个使用折线统计图,一个使用条形统计图?这次全班学生应者寥寥。偶有学生提出第一小题用折线统计图表示很清楚,我说条形统计图表示更清楚啊;也有学生说第二小题要表示6个城市的降水量,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合适,我说表示12个月的降水量与表示6个城市的降水量不是一样吗?也可以用12个条形图来表示。怎样才能辨清是该用折线统计图,还是用条形统计图呢?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我试图让学生比较两道题目的区别。例1是要反映一年内各月的降水量情况,除了可以清楚反映各月的降水量情况,还可以将12个月看成一个整体,反映出全年各月降水量的`变化情况;例2是统计6个不同城市在同一月份的降水量情况,这6个城市之间没有关联,所以使用相对独立的条形统计图似乎更合适。从学生平淡的反应中可以看出学生的“认可程度”。凭什么一年12个月就可以作为一个整体呢?难道这6个城市就不能成为一个整体?看作一个整体是一种相对的思维,在平常人看来毫不相关的事物在某些人看来却紧密相关,而平常极其相关的事物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又极其不相关。这样的道理显然不能让学生信服。数学是讲理的,这个理学生不认可,教学效果就不会好。

折线统计图的评课稿5

  【设计理念】

  本节课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统计”中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单式折线统计图、复式统计表、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在设计过程中,我尽量做到以下三个“关注”。

  1.关注统计意识,培养统计能力。

  新课标中对“统计与概率”内容进行了调整,强调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要求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得更加紧密。通过前期对学生的调查我了解到,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读图及制图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并不困难,因此,本节课的目标更多地落在了激发学生统计分析的意识和增强学生统计分析的能力上来。

  2.关注统计需求,感悟统计价值。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激发学生产生学习新知的需求。因此,让学生观察了南北方两张降水量的单式折线统计图之后,我引导他们进行比较,使他们产生了把两张统计图合并成一张的需求,并在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了复式折线统计图。

  3.关注多元比较,凸显系统构建。

  注重知识间的联系,渗透比较的意识也是这节课应该予以关注的方面。通过比较南北方的降水量、南北半球的气温、统计表与统计图、单式统计图与复式统计图以及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在比较中掌握知识、了解生活,使得整个数学课堂既有生活味又有数学味,充满了数学文化味。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产生使用复式折线统计图的需要,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读懂复式折线统计图。

  2.使学生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表达的信息进行相应的分析、比较和简单的判断、推理,进一步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他们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过程及意图】

  一、激趣引入,讨论交流

  介绍:同样是春天,南北方的降水量是有区别的。北方:春雨贵如油。南方:好雨知时节。

  分别出示北京市和常州市2007年各月降水量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

  提问:哪张图表示的是南方常州?哪张图表示的是北方北京?你还能看出哪些信息?

  小结:从这两张折线统计图中,不仅看出了数量的多少,还看出了数量增减变化的趋势。

  二、突出矛盾,产生需求

  考考眼力,很快看出:北京和常州哪个月的降水量最接近?哪个月的降水量相差最多?有没有什么好办法一眼就能看出来每个月相差多少?

  根据学生的想法形成、完善复式折线统计图,完整地演示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制作过程。

  【两个城市降水量的比较问题让学生产生了把两张图合起来看的需求,而学生已经有了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将第二条折线添上去,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

  三、统计分析,体验意义

  1.感受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引导:通过这两组数据的比较,从图中你还能看出哪些信息?

  比较:与之前学习的单式折线统计图相比,你觉得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优势?

  2.分析生活中的复式折线统计图,练一练。

  回忆:生活中,你见过这样的复式折线统计图吗?纵轴最下面用曲线把0~110中的数据省略了,为什么?

  概括:因为6~12岁男女生的平均身高数据集中在110厘米~145厘米之间,这样处理能让有效数据的变化更加明显。

  3.激发学生继续进行统计分析的需求。

  要了解12岁以后男女生的平均身高情况,就需要继续收集资料、整理数据、统计分析,根据统计表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

  提问:(1)男生的平均身高大约在哪个年龄段开始超过女生?(2)比较在这一年龄段里男女生的.身高变化有什么不同。(3)总体看一看6~18岁男女生身高的变化情况。

  四、主动分析,科学判断

  (情境:暑假去澳大利亚悉尼游玩)

  1.判断:带什么衣服合适?

  出示:2002年常州、悉尼各月平均气温统计图。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2002年常州与悉尼各月平均温度的变化趋势正好相反。2002年悉尼7月的气温是最低的,是因为2002年特别冷吗?还是悉尼的气候变化就是这个规律?

  让我们再次用数据来说明。(出示1858-2002年这145年间悉尼市各月平均气温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

  根据这些信息,老师暑假去悉尼玩的话应该带些什么衣服呢?

  【老师抛出“带什么衣服”的问题后,部分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感觉到了两地气候可能不一样,但具体原因、具体温度并不确定,要给老师提供建议的话必须要有数据支撑,于是,学生再次产生了统计分析的需求。这里有了两次比较,第一次是2002年常州与悉尼的各月平均气温比较,第二次是悉尼2002年与2002年之前145年间各月平均气温的比较,严谨的研究态度传递给学生一个信息:统计分析是有趣的、科学的。】

  2.判断:买哪种保温杯?

  不锈钢保温杯和陶瓷保温杯,哪一种保温效果好一些?

  用不锈钢保温杯和陶瓷保温杯做了一个对比实验,出示数据统计表。

  为了更清楚地看出两种杯子的保温效果并进行比较,又制成了复式折线统计图。

  小结:再次根据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做出了科学的判断。

  【学生在一次次统计分析的过程中,统计分析的能力逐步提高,统计分析的意识逐步增强。】

  比较:统计表与统计图。

  3.预测:奥运会举办。

  2008年8月,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矛盾:北京是一个夏季多雨的城市。

  为了确保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在此之前,国家气象部门做了周密的统计。

  对2003―2004年和2005―2006年8月的降水量进行了统计。根据统计的数据分析,奥运会如期举行,就在8月8日至8月24日。

  4.比较: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中美两国近几届奥运会的金牌数。(出示统计表)

  如果要看得更形象,可以制作成什么统计图?

  像这样要比较出两个国家各届奥运会金牌数的多少,制作成复式条形统计图比较合适。

  【对学生进行数据分析训练,为日后他们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奠定基础,使他们初步有了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的意识。】

  五、全课总结

  闭上眼睛,现在头脑中印象比较深的就是你今天这节课的收获,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总结: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如身高的变化、一次旅行的准备,大到重大的国际事件,我们都能通过收集数据,制成统计图,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应用这些数学知识,成为生活中的智者。

折线统计图的评课稿6

  单式折线统计图

  今天听了吴老师的一节数学课《折线统计图》,本课是在学习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来学习折线统计图的优点、特点和制作方法。整节课看下来,觉得吴老师的教学设计过程明确,教态从容不迫,很亲切自然,让孩子能够很顺利的融入到良好的课堂的学习气氛之中。在引入阶段时引用了学生熟悉的条形统计图,接着通过手的比划再引出本课要学习的《折线统计图》,过渡的很自然,有层次。有几点值的我学习

  1.注重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现在我们的数学已经越来越接近我们的日常生活,本节课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李老师把生活中的数学有效地引入教学设计中。在课上列举的数张折线统计图都是来源于我们的生活,这些生活中的学习素材是学生在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也是对他们的生活有意思的。所以学习起来很能激发他们的兴趣与热情,这就是一直在提倡的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寓于现实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是在数学与生活中架起一座桥梁。

  2.注重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课程标准》中要求使学生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推断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吴老师在学生解读完温度变化的统计图后,请学生预测20时的气温并让学生阐明预测的理由。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3.注重了新旧知识的迁移和对比。

  知识的迁移也叫学习的迁移,心理学上把已获得得知识、情感和态度对后续学习活动的影响称为学习迁移。本节课注重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和迁移,把学过的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进行比较: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有什么异同?使学生在比较中认识了折线统计图,学会读折线统计图,明确了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在认识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把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进行对比,在观察、比较中,体会到了折线统计图的优势:不仅能清楚地反映数据的多少,而且能更好地看出数据增减变化地情况,培养了学生地统计意识。

  本节课也有不足之处:

  1.学生“悟”的太少,自主性体现不足。本节课教师引导的多,不敢放手。统计图的优点应是学生在读图、比较中感悟到的,而不是老师硬生生强加给的。在学生细读第一幅折线统计图时老师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对折线统计图能直观地看出数据的增减变化这一特点体会不够。

  2.读图时缺少整体性的指导。在练习中老师只注重于问题的解决而忽略了统计的意义,在学生完成问题后应从统计图的整体来感知事件的变化,体现出统计给我们带来的作用。

  3.根据折线统计图提出问题的要求在本节课的过程中似乎体现的不够明确,大多还是学生根据统计图说出结论,并没有提出什么问题。

  关注学习起点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将它看成是一种植根于我们脑海深处的教学理念,让它同实践一起引导教学走向深入。三元实小联合体一方面在新课导入时,先出示学生学过的统计表,再由统计表引出所学的折线统计图,转化过程直观、自然;另一方面他们在教学折线统计图的结构时又将其与条形统计图的结构相联系,激发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促进知识的迁移,有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2、关注统计的现实意义

  数学教学必须由书本数学走向生活数学,对教材进行必要的调整

  和加工,恰当选择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和问题,把鲜活的题材引入教学中,赋予教材以新的内涵。因此,三元实小联合体在设计的时候特别注重统计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选取学生身边的、熟知的生活材料,让学生感受统计就在自己的`身边。从让学生统计气温的变化情况过渡到气温变化对人体产生的影响,引出小军体温情况统计图。提供这样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让学生在分析数据、解读数据的过程中,探究、发现数学知识,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产生积极的情感。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此外,对以下几点我们有着自己的看法:

  1、在导入部分对统计表的分析中,教师就问学生气温升得最快的是几时到几时,导向性太强,虽然学生在对统计表的观察中不易想到这点,但可通过对统计图的分析中与统计表做比较得出结论。教师不宜操之过急,使学生的独立自主性得不到充分体现。

  2、在教学制作统计图的过程中,三元实小联合体对教材进行了改编,将想想做做第二题作为例题来讲,随后又设计了让学生根据统计表独立完成统计图,这点可能对学生提出了过高的要求,因为在教学用书上明确指出:在要求学生制作统计图时都先提供了网格,而且横轴和纵轴也已经做了必要的标注,学生所要做的只是根据数据确定相应点的位置,并连线。这是考虑到学生学习是为了学会用统计的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发展统计观念;况且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用纯手工的方式来制图越来越少。因此适当减少构图,画横竖线等繁琐的操作,而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于画折线这一关键环节,就可让学生更好的体验统计过程,进而掌握统计方法。

  修改建议:

  1、 在导入中可以同时出现统计表和折线统计图,让学生自己进行对比,发现各自特点,比较异同,教师再适时点拨。让学生充分体现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2、 在巩固中,可以让学生先思考完成本题需要画一些什么,标注一些什么,然后发给学生一张操作纸,提供网格,纵轴横轴做好必要的标注。或者可以在标注上空出一两个让学生填空。

折线统计图的评课稿7

  一、抓准学生的学习起点,有效设计教学。

  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说过:如果我不得不将教育心理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作为成长中的学生,他们所经历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主动探索,自主构建,不断完善与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已有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和对社会的理解等因素将会影响学习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密切关注学生的起点,并据此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胡老师设计的几个教学环节都体现了这种生本理念。

  1、课始,胡老师从旧知入手,出示一幅张明7---15岁身高情况统计表,问“从这个表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让学生在读图中唤起对折线统计图的记忆,随后出示同年龄男生的平均身高的折线统计图,追问:“有什么办法让我们一眼看出几岁时张明和同龄男身身高相差最多?”由此产生了画复式折线统计图的需求,并顺利过渡到对复式折线统计图认识的教学。

  2、改变原有先认后画的顺序,而是让学生按自己的`想法画出折线统计图。并在交流反馈中初步构建完整的复式折线统计图。接着,胡老师又安排了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使学生紧抓它的主要特征:点和线,学会正确读图。

  二、注重知识的对比认识,环环相扣,扎实有效。

  我们知道,对比,就是运用对照的手段确定事物异同关系的思维过程,对比教学就是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做文章,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对比类推、举一反三。具体而言,对比教学法就是指在教学中将一些具有某种联系和区别的教学内容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其相同和不同之处,使学生在明确了一个内容之后能够自然地联想到另一个内容,并能自行理解和掌握,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本节课中,胡老师进行了2次的对比。

  1、单、复式折线统计图对比,使学生在比较辨别中二次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

  2、选择用哪种统计图更合理,这是学生对两种统计图区别认识的一个练习巩固,以此深化学生对复式折线统计图应用范围的认识。

  通过对比,不仅可以将新旧知识、事物关系沟通组织起来,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还能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和秩序,是一种非常适合学生汲取知识的学习方法。对比教学的运用可以使学生在面对新知识的学习时,有效摆脱陌生感,迅速找到轻松入门的途径,增加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优化学习效果。

折线统计图的评课稿8

  时间:xxxx年5月31日周二上午第四节

  授课班级:五(4)班

  教学目标:

  1·通过与条形统计图的比较,认识折线统计图及其特征。

  2·读懂单式折线统计图所反映的数据信息和变化规律,能对图中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能初步进行判断和预测。

  3·经历数据的分析与表示的过程,能根据提供的数据,在方格中有条理的绘制单式

  折线统计图。

  教学重点: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并能绘制折线统计图。

  教学难点:读懂折线统计图。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题导新

  提问1:由于中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参与了这项赛事,展现自己的智慧。大家想了解一下近几年的参赛情况吗?

  二、探究新知

  提问1:我们已经将这些数据进行了初步的整理制成了统计表,还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哪种统计图来表示这些数据?

  提问2:谁能说说,通过这幅条形统计图,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提问3:仔细观察,从xxxx年到20xx年参赛队伍的数量是怎样变化的?

  提问4:比画时,手指放在条柱的什么位置更恰当?为什么?

  提问5:想象一下,如果把这些点依次连接起来会是什么样子?

  提问6:看到这个研究内容,我想大家心里一定都有一个个小问号吧?关于折线统计图,你有什么想问的?

  提问7:仔细观察两幅统计图,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呢?不同的'地方呢?

  提问8:这一段一段的线都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提问9:再看这两段线,它们上升的一样吗?上升的角度是谁决定的?

  提问10:这一段一段的线在向我们透露着什么信息?

  提问11:刚才同学们是一段一段的看,现在从整体上看,又有什么新发现?

  提问12:你能预测一下xxxx年的参赛数量吗?如果按照这幅统计图的趋势,哪种可能性更大一些?

  提问13:除了这个折线统计图,生活中哪里还有它的影子?

  提问14:这是一位病人的体温记录,如果你是医生的话,怎么分析病人的病情?

  提问15: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认识了两种统计图,各有各的优势,那么,下面有两张统计表,选用哪种统计图刻画更合适呢?

  三、动手绘制,阅读思考

  提问1:在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时候先干什么,再干什么?

  提问2: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四、拓展延伸,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出示xxxx年某商场凉鞋销量统计图。

  五、课堂总结,回顾反思

  提问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的收获是什么?

  收获:

  1、杨老师阳光帅气,气场十足,整节课语言简练,教态大方。

  2、本节课的风格很像名师黄爱华老师的大问题教学,让学生充分地去思考去说去理解。

  3、本节课所举的例子非常贴近生活,孩子们兴趣很高,比如爸爸的股市折线统计图、小明的体温记录,特别是用现场杨老师本节课的心情折线统计图做结尾很精彩。

  科学技术,多媒体,统计图,青少年,统计表

折线统计图的评课稿9

  我听了徐老师执教的研究课《复式统计表》,听后受益匪浅。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统计表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复式统计表。让学生经历、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在整个教学中,徐老师紧扣统计教学的本质进行教学,总结起来有以下三大亮点:

  一、站在统计的大背景下进行复式统计表的教学,重视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

  复式统计表的.认识,是学生在认识了简单的统计和单式统计表的基础上展开的。但是我们的教学不能因为学生多次经历统计的过程而忽视统计现实性和科学性的本质。在本节课中,徐老师将教学置身于统计的大背景下,结合五年级学生的特点,让学生自己经历统计数量的过程,这有得于学生对统计本质的理解。姚老师考虑到复式统计表的结构、表内数据的填写和分析,都要比单式统计表复杂,没有直接给学生提供了结构完整的复式统计表,而是结合学生的要求把四张单式统计表合成一张统计表、使学生认识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的关系,了解复式统计表的结构。

  二、让学生探索和经历将四张单式统计表合并成复试统计表的过程,在动态中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复式统计表与简单的统计表相比较,很多方面发生了变化,特别是表头。如果简单的一味的依靠教师讲解,五年级的孩子也是无法真正理解的。徐老师充分关注到了这一点,有意让学生将几个数据进行对比,让学生感到从四张单式统计表里无法比较数据,巧妙的引出了复式统计表,再加上课件的动态演示和“观察表格,你觉得需要改进的吗?”化抽象为具体,化静态为动态,让学生在经历和探索复式统计的产生过程中体会复式统计的价值。

  三、巧妙的练习设计,将统计教学引向更深处。

  教学中,徐老师安排的两个练习都是非常恰当到位的。特别是第2个练习的安排,统计第25~28届奥运会我国金牌、银牌和铜牌的获奖数据,这样设计既巩固了新知,又巧妙地学生进行了爱国教育。

  总之,徐老师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民主、和谐的空间,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获取知识,得到发展。

折线统计图的评课稿10

  本次学习汇报活动中,王泽霞执教的《折线统计图》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课堂上,学生兴趣盎然,课堂气氛活跃,每位同学都能积极动脑,主动参与到数学的学习中,并学有所获。

  首先是教师亲切的话语、适时的评价都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享受到快乐,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敢说、想说,在生生、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学习数学。

  本课由学生熟悉的“五一蒙山旅游”引入,通过教师统计游客的数量,从而统计近几年游客的数量。这个环节,教师没有直接展示折线统计图,而是通过多媒体课件,先展现了条形统计图,进而生动形象地演示了整个折线统计图的绘制过程。这样做既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知了折线统计图的特征,也为后面自己绘制折线统计图,提供了正确的方法。

  接下来,教师让学生找出折线统计图的要素,学生汇报时显得比较零散,于是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着重观察了统计图上的对应点,及对应点之间线段的变化趋势。从而学生感知到数据的变化,即游客数量逐渐增多,呈上升趋势。此时教师抛出“根据上升趋势,你又什么感想?”,激起学生的深入思考,让学生联想到今年游客的数量应该会更多,由此体现折线统计图的应用价值,对未发生的事件进行合理的`预测。

  第三个环节,特意出示了原来的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学生通过对比,小组讨论二者的异同,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征:绘制简便,能更好地看出数据的增减变化。

  此外,教师还注重了数学与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到折线统计图的实例,如心电图、学生跳绳统计图、身高统计图。进而感知折线统计图在现实生活的广泛应用。

  最后绘制统计图的过程,可先让生自己讨论要注意的问题,再通过课件演示,指导他们正确画图。

【折线统计图的评课稿】相关文章:

《折线统计图》评课稿11-19

折线统计图的评课稿04-05

折线统计图评课稿11-15

《折线统计图》评课稿12-27

《折线统计图》评课稿【经典】09-26

【精选】折线统计图评课稿01-17

【精】《折线统计图》评课稿02-17

【热门】《折线统计图》评课稿02-17

《折线统计图》评课稿【推荐】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