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随笔【经典15篇】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对随笔应该都不陌生吧?随笔通常作者通过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的一种文体。那么,怎样才能写出好的随笔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节的随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节的随笔1
春节到了!阵阵诱人的香气扑鼻而来,我循着香气来到了饭厅。饭桌上摆满了美味佳肴;饭桌旁充满了欢声笑语。那一对对金黄喷香的油炸鸡翅,一个个肥嫩鲜美的卤水鸡腿,一只只油光闪亮的椒盐草虾,一瓶瓶五彩缤纷的饮料,看得我垂涎欲滴,迫不及待地开动了。我的嘴里塞得满满的,却还不停地夹菜。家人看见我狼吞虎咽的样子,哈哈大笑。
吃饱了,喝足了,满意的我打了一个响响的饱嗝,突发奇想,问起了母亲:你小时候怎么过年啊?
母亲望望天花板,好似又回到了自己的童年,羡慕地看了看我,苦笑道:我小时候啊,家里穷,我7岁就自己赚钱了,每天就只能用点咸菜,混着饭吃。只要有个豆腐呀什么的,那简直是‘千载难逢’啊!所以一年到头,就只有春节才能闻到肉的味道,而且我的新衣服都是过年的时候才有的.,我穿三年,接着给你三姨穿,哪像你?从来不会因为没有新衣服穿而发愁过,也从来不会因为好不容易有了一件新衣服穿就高兴得活蹦乱跳。
我猛然惊觉:不是吗?在二十、三十年前,我的父母也是坐在饭桌上,也是一家老小,但是,他们没有大鱼大肉,也没有洋酒、饮料,他们只有一点点的肉,些许小菜,但是他们却已经满足了。而我呢?我却在到处挑三拣四,说这个不好吃,又说那个不合自己的胃口,还经常因为伙食不合胃口而浪费。衣服呢?他们只有布衣服、棉布裤、破布鞋,但这些在他们的眼中,却是只有他们在春节里才能得到的享受。而我却从来不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凉风习习,皓月当空,意犹未尽的我正回味着母亲说的话,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吗?
春节的随笔2
今年和爸爸妈妈一起在郑州过年,除夕的传统美食当然还是饺子了。妈妈和我、弟媳坐在一起包饺子,老爸下饺子,弟弟炒菜,孩子们跑着玩,一大家人配合默契。做好了一桌子菜,下好了饺子,祭祖供香,放鞭炮,然后坐在一起吃,说说笑笑。
正吃着,二伯伯的孙媳妇端着两碗饺子过来了,说,“三爷三奶,给你们送饺子来了!”妈妈忙接过来,让她坐下来一起吃点东西,她笑着说,“还要去给我爷送呢,你们先吃吧!”说完端着另外一碗饺子就走了。
好多年不再妈妈这里过年,这个习俗几乎都忘了,除夕夜,给长辈送饺子,以前是我们这里的传统,至于现在,我真的`不知道究竟有几家还在做。
小时候,爷爷奶奶跟着我们过,所以大伯和二伯家的孩子都会在给父母送饺子时也给爷爷奶奶送,除夕夜我们家就会多好几碗饺子,各种馅料的,形状不一,大小各异,还会在我家堂屋挂着的列祖列宗族谱那里祭拜,烧纸钱他们,让他们在另一个世界有一个安稳的生活。
记忆里,每当堂兄堂姐们送饺子来时,爷爷奶奶都很高兴,高兴于孩子们都记得自己,在节日送来一份问候,老人们会尝一下各家送来的饺子,夸孩子们孝顺,说自己有福!至今我还记得我们家饭桌上的那些饺子,一碗碗地摆在那里,每一碗都透着来自孩子对老人的敬和爱,一份孩子对长辈深深的情。
现在想一想,在以前缺衣少食的年代,有好吃的,在过节时,先给长辈吃,让老人感受到一份子孙们的孝心和尊敬,是孩子们对老人的孝顺,是孝道。在今天,哪一家都不缺这碗饺子,仍然有这个传统,仍然是孝心使然。对于一个家族来说,一碗饺子传递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
春节的随笔3
“啪!啪!啪!”鞭炮的歌声响彻天空。春节里最快乐、最有趣的当然是放鞭炮啦!
春节那天晚上,我们刚吃完饭,爸爸就说:“走,我们去楼下放鞭炮去!”“好啊!”
我们来到楼下,爷爷先拿出一根长长的又细又结实的竿子,再将鞭炮挂在竿子的一端,拴得紧紧的。接着,爸爸拿起杆子的另一端,爷爷拿着刚被打火机点燃的香往鞭炮最下面的引信上轻轻一碰,便赶紧跑开。“噼里啪啦!噼里啪啦!”鞭炮便唱着歌燃了起来,我赶紧捂住耳朵,看着鞭炮的火花,像一道黄色的闪电,像金灿灿的稻子,还像金黄的'金子!
放完鞭炮,我们便开始放烟花。我拿着点燃的香,小心翼翼地靠近引信,心里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要知道,这可是我第一次放烟花呀!我看到香已经碰到引线,赶快掉头跑了几米,接着捂耳朵,30秒、一分钟过去了……咦?怎么没响?“哈哈,笑死我了!小笨蛋,你没点到!”啊?没点到?我再跑过去,这次确定香已经碰到引信才捂着耳朵跑。“砰儿啪!砰儿啪!”烟花放出一朵朵美丽的花朵,路人都喊了起来。我和家人拍了一张照片留作纪念。
这次放鞭炮,真是太有趣了!令我久久难忘。
春节的随笔4
回到老家的那几日,才真正领略到冷的概念,北风呼啸,天寒地冻,万物萧条,天地间一片苍白。刚到家,真是不习惯,冷的直跳脚,幸亏没有电脑,可以不停走动,增加运动的热量。
年前一天,才忙好所以的事,天气太冷,婆婆也没要我做什么事,但我也没闲着,看着孩子,不让他们跑到风头上去玩,新春佳节,感冒可不是什么好事。这个春节,也预想差不多,没什么新颖的,甚至有点孤单吧,村里的人都各忙各的,我平时很少在家,彼此间都不怎么熟,见面打个招呼,互相寒暄几句,就没话可说了,我老公就不一样了,到家就没影了,到处找人打扑克,炸鸡,那些同村,同学,三朋四友,这家请那家带的,乐得整日不归家,我们那男人就是王,厨房里永远没有他们的身影,他们什么事都不用做,就长张嘴留着吃饭。过年那几天更是得意忘形。
没结婚在家时,母亲是最忙碌的,现在婆婆是最忙碌的。春节那天,婆婆就早早忙着洗菜,切菜,打点着零碎的事,天太冷我就没参与,我就负责烧菜就行了,在他们家,我烧菜是公认的好吃,虽赶不上丰富的盛宴,也不算色香味俱全,但吃起来,还是不错滴,全家人围在一张大圆桌上,还有我老公哥哥家也在一起做满的了一桌,孩子喝果汁,大人们喝白酒,红酒。席间不时笑语连连,一大家子人其乐融融感受着只有春节才能相聚在一起的喜悦。
由于家里的近亲有人老(死了)了,所以春节不贴春联,不贴福字,不放鞭炮,烟花,所有和喜庆有关都不得有,而且整个村子每一家都得如此,所以这个春节显得异常冷清,除了家人团聚,没一点春节该有的喜气。大年初一,天气特别好,阳光绚烂,我就跟着老公到朋友家看别人“炸鸡”(一种赌钱游戏),因为不懂,觉得一点意思都没有,就看着他们个个乐翻了天。村里的女人也不知跑哪去了,连聊天的人都没有,我就坐在门前晒着太阳,磕着瓜子,有阳光相伴也算是享受吧,也只能这么认为吧。
初二,才是我对于这个春节最具有意义的一天,回娘家喽,天气依然很好,迎着阳光,老公开着车奔驰在回家的路上,心生感慨,以前回家,都是我妈妈家,只是现在换了位置,但还是憧憬待会见到我母亲的喜悦,毕竟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怎能不激动呢。一路上都是走亲访友的行人,带着新年的祝福,赶往各自目的地,年礼当然必不可少,车行至镇上,买了礼物,正好和我妹妹一家相遇,一起到了我妈妈家,上次见我妈妈还是在病床上,因为眼睛动了手术,这次见她精神很好,眼睛也早就痊愈了,只是脸上的皱纹一点也没少,一家最能干的人,也是一家最忙碌的`人,真希望她以后不要在那样辛苦了。 一辈子任劳任怨,不知疲倦 ,也该是享享清福的时候了。
姐姐一家早已提前到了。终于我们全家人又一次相聚在一起,也只有每年春节这个时候,才能有机会在妈妈家聚全了,每个人都特别的高兴,孩子也不例外,大大小小七个孩子,虽彼此间不常见面,不熟悉,但毕竟是孩子,就是比大人间容易沟通,很快就玩到了一起。男人们很快围成一桌打起麻将来。我们姐妹们边拉家常边做饭,菜都是现成的,只要烧一烧就行,不知怎么的,这又成了我的工作。一桌丰盛的午餐摆上桌,人太多,分成两桌,大人一桌,孩子一桌,菜是好菜,酒是好酒,可是男的都要开车,不敢多喝,也都不怎么贪杯,所以也是好事,少喝酒,多吃菜,够不着站起来哦,呵呵呵,随意的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多幸福啊……
虽说现在过年没那么有气氛了,年味也没那么足了,这可能是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吃的,用的,穿的,不用等到过年才能拥有,所以到过年时,一切就显的那么随意,没有了期盼,就会少了热情。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没有减少,反而在这特定的节日里成了联络感情的盛宴,成了家庭团聚,朋友相聚最好的大联欢。美好的日子就从这一天开始,生生不息,绵绵流长。
在此:恭祝全家人:
新年快乐,吉祥如意。
春节的随笔5
红红火火中国年!挂灯笼,赏烟花,贴春联。来吧,咱们一起去贴春联吧!火红火红的纸映衬着黑墨发亮的毛笔字,真是好看极了!上联是:一元复始荡春风;下联是:四季更新迎福祉;横批是:万象吉祥。在这里我祝愿大家:新年快乐,万象呈祥,平安如意!
“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又是一年除夕夜,又是一家团圆看春晚的时候了。我们一家也不例外,零食摆上桌,大家团团坐,开始看春晚咯!今年春晚现代、传统相结合,非常震撼人心,很吸引人。弘扬中华文化,京剧是我国国粹,这个节目真的.让我叹为观止。“甩发舞,水袖飘”,一面面旗子,一片片水袖在我眼前若隐若现,那场面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忘不了啊!
“花花,你在哪里?”不一会儿,花花就迈着慵懒的步子过来了。可是花花一见到我,就像张着了魔一样乱跑乱跳,不听使唤,幸好家里添了一直新小猫豆豆。花花看到豆豆立马安静下来,两只小猫依偎在一起相亲相爱。豆豆第一次看到我,瞪着那黄澄澄的大眼睛看着我,很陌生。我走过去温柔地在它那黑得发亮的皮毛上抚摸起来,不一会儿它就和我熟悉起来。以后还经常让我帮它挠痒痒,不知道花花有没有吃醋。花花豆豆是我春节里最好玩的小伙伴!
春节的随笔6
春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历史悠久。关于过春节的来历,习俗也因为地域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我在过春节时也有一些有趣的事,这就说出来盒大家分享一下。
今年除夕,我协助爸爸贴春联,我当助手;爸爸先贴横批,我一手拿着上联,一手拿着糨糊,嘴里还说着“糨糊话”:“贴反贴正都是‘福’”。不料,爸爸让我给他拿的糨糊,我右手往上递的时候,糨糊突然一股脑地洒在了我的脸上。我还没反应过来时,爸爸就已经笑得前俯后仰了。他一边笑一边说:“你这个样子还真像猫吃浆糊?”我听了爸爸的话,边洗脸上的糨糊,边在心里偷笑。心里想:糨糊粘脸上居然是这种滋味!
贴完春联后,妈妈便动员我们包饺子,弟弟也赶来凑热闹。他嚷嚷道:“我也要包!我也要包!”妈妈没办法,就拿出小半盆面粉,让他独自玩去。想不到弟弟去放水的''时候,一起身,不小心把面粉全撒了。他本能地一躲闪,脚有绊住了接线板,“扑通”一声摔倒了地上,恰好,面粉全洒在弟弟的脸上,他一下子就成了“大花猫。”我赶紧拿来毛巾帮他擦脸。看着弟弟的狼狈样,我情不自禁地捧腹大笑。
我春节里的趣事,大家听了是不是也觉得挺有趣的呢?
春节的随笔7
一年一度,从不失约的“年”,再一次如期莅临乡村农家。
今年的“年”,似乎来得有点仓促,有点潦草,农家人大多还没有从阳历新年的闲适与散淡中缓过神来,旧历的“年”,便静悄悄地登堂入室了。农家人的年,不像城里的年那般火热,那般豪放。城里人过年,又是赶庙会,又是唱大戏,又是舞龙狮,又是办展览,花样百出。
乡村过年,讲究的是一种平实,一种随意,一种从容,不张扬、不摆谱、不虚荣,自娱自乐。四里八乡透着年味,像纹火熬出的老汤,总是在人们尚未十分留意的时候,静悄悄地透出香来。就连那些准备在大年前后火一把的农家小店,在进年货的时候,也是悄然不觉中进行。等开始意识到年关将近的时候,那些琳琅满目的年货,大红的喜庆,早就摆满了货架和柜台。
年三十到了,乡村依旧平静如常。农家人过年所有的仪式,都是在一种悄无声息的秩序中进行。红春联是悄悄贴上的,红灯笼是悄悄挂出的,财神爷是悄悄被搬上供桌的......这一切里透出的丝丝喜庆气息,也都是淡淡的,像自家土法酿制的谷酒。只有孩子的追逐,惊慌了村子的狗,不时提醒,真的是过年了。
城里过年讲热闹、讲排场、讲档次,高跷满街踩,扇子满街舞,锣鼓满街敲,彩绸满街耍,彩旗满街飘......要么就是拖家带口,一家老小赶大集般一股水地往那些人满为患的风景名胜区拥挤,说得时尚点是旅游过年,说得粗俗点是凑热闹,受累不说,有时还会凭空惹出一肚子的闲气。
农家人重年俗、重礼仪、重传统。过年忌讳远行,忌讳奔波,连远在万里之外的游子,也得在年前风尘仆仆地往家赶。农家人过年,图的是个团团圆圆,图的是个家人团聚,无论老小都得守在家里,守在父母双亲身边,做年糕、杀年猪、办年货。年关要大扫除,要除旧迎新。除夕夜的饭是团圆饭,得精心准备上八荤八素的一大桌,得一家人围在一块热热乎乎地吃喝。吃年夜饭前,还要由一家之长领着大伙拜祭祖先,敬奉家神。万不能像城里人过除夕,为图方便,图省事,随便找个酒楼饭馆什么的草草了事,让祖先挨饿,让家神冷落。
农家人最讲究的是守岁仪式,它充满了一种特别的温馨。窗外是满天的寒星,屋内是温暖的炉火。全家人聚在一起,泡一壶浓茶,温一蛊小酒,喝着、呷着,或总结过去一年的得失,算计未来一年的'生计;或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谈心叙旧,一起等待新年的来临。旁边的春节联欢晚会是央视送的年大餐,但一家人谁也不把心思全放在上面,难得聚在一块重温亲情的机会,这远比联欢晚会更有吸引力。年初一要赶早开财门,然后是挨家挨户地拜年。初二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每天不是走亲戚,就是相邀上平日间相处融洽的邻里街坊,轮流做东家。
城里人过年,重形式,重表演,花样迭出,怪招连连。农家人过年,则追求的是一种感悟,注重的是一种心态,讲究对一种民俗文化的传承。
城里人过年,像喝酒,求一个醉字。农家人过年,像品茶,重在一个味字。
春节的随笔8
正月初一,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早晨,天刚亮,我就被“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吵醒了。这预示着,正月初一已经到了!
我急忙穿好了衣服,跑出了房门。呵,院里一片热闹的景象:大人们正在放各种各样的鞭炮、大炮、礼炮等等,院子里成了炮的.海洋。小孩子们也有一席之地,大家聚在一起,放起了旋转炮,还伴有隐隐约约的绿色、红色、黄色和“哧哧”的响声,有些小孩子有点害怕,就放起了喷花炮。看到这里,我的手痒痒了,急忙回去拿鞭炮……
回到家,家里人都在包饺子,全家人和谐、幸福,多么温暖的一家人!
这一天,我过得很快乐,除夕之夜,我们家更是欢乐多多!
除夕之夜,8点来了,春节联欢晚会也开始了。看着一个个搞笑的小品,听着一首首动听的歌曲,我们全家八口人,一边拍手,一边笑。啊!我多么希望我们家天天都这样!我好期盼过年,我好期盼过春节呀!
过春节了,我长大一岁,我觉得今年长大一岁后,我应该更加努力学习,更加孝敬父母。我一定会做到的,我一定会做到的!我不会让父母失望。
最后,祝大家天天快乐,天天如意
春节的随笔9
花一年比一年少,年味一年比一年淡。
一群朋友在一起,说起春节,记忆里埋得最深的便是吃。儿时春节的吃食,或许没有现在这样丰富,却绝对比现在更讲究,并且因有平日里的粗茶淡饭作比较,而滋生了一种宗教仪式似的隆重。
往往在春节前的一周,父母便忙碌起来。即使平日里最急躁、最怕麻烦的父母,在年夜饭上,也会端出几道做工精细的菜。一切的情与爱,皆幻化为舌头上那一缕香甜麻辣,每个人皆自觉地回避任何不快的话题,无论这一年是忙碌的还是充实的,压抑的还是满足的。
年龄渐长,与父母兄妹一日日疏远,年夜饭的味道似乎也一日比一日淡了。对于离家的游子来说,年夜饭有时倒成了一种沉重的期待。在跨越千山万水去赶一场团圆的年夜饭,与自己随便弄几个小菜或去饭馆吃一顿,只有形式没有回忆的年夜饭之间选择,我们竟然常常会选择后者。
只是,霜花已经染白了父母的头顶,接到儿女告知“过年不回家”的电话时,他们甚至羞涩懦弱得无法说出一句:回来吧,我做了你小时候最爱吃的菜。落寞地放下电话后,他们默默地拿起那张写了年夜饭菜谱的格子信笺,用墨色的笔删减菜名。那一道又一道的笔迹,像冷酷的风,吹过往年的岁月,直杀到了眼前。
永远不要被父母“无所谓”的.说辞迷惑,那是他们对于这个世界已经不再属于他们,不再属于过去那些热闹的团圆夜的妥协。对于年夜饭,始终是父母一年中最大的期盼。
岁月在他们身上留下越来越多的痕迹,花白的发,不灵便的腿,坚强而又敏感的心,回忆越来越远,便越嚼越苦。对于后辈,他们是不忍心提哪怕一丁点要求的,包括回家吃顿年夜饭,不仅仅因为他们明白年轻人生活不易,更因为害怕被拒绝后的雪落南山的落寞。
“如今的年夜饭不如过往了。”几乎每个人都这样感叹。当我们的味蕾被太多味道浓厚的食物刺激得越来越懒惰,年夜饭的滋味,无论如何都无法如儿时那样惊艳。
然而,年夜饭的意义不是美食而是记忆。除夕那顿饭,吃的不是味道,而是感情。留在味蕾深处的,不是某位大厨的技艺,而是亲人淋漓尽致的挂念。
一点点一滴滴,由味蕾所感受,却由大脑来记忆。在某个你以为已经忘记的时刻,它们却忽然一股脑儿地涌上舌尖,令人措手不及,令人泪如泉涌。
纵然世界冰冷,我们终究还拥有一些可以一同吃年夜饭的人,拥有几个愿意给我们做年夜饭的人。即使再不容易的人生中,也有一些唾手可得的幸福。只是,我们常常因为轻易得到而态度轻漫;因为错觉再也回不到从前,而忽略亲人始终如一的等待。
舌尖上的爱,值得你跨越万水千山而来,值得你停下脚步而来,值得你留一段安静的时光,留一个空置的胃,留一张温暖的笑脸,留一句爱的表达——撒娇亦可,赞美也行。
我们的一生,究竟能与亲人吃多少次年夜饭?那样残忍而冷酷的一个小小、小小的数字,伫立在浩渺宇宙尽头,看一眼就会让人想落泪。
春节的随笔10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在中国千百年的历史开展中,还有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相传至今。比方,扫尘、贴春联、贴窗花、倒贴"福"字、画年画和守岁等等。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在古书《吕氏春秋》中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习惯了,此外,扫尘还有"除陈布新"的含义。
春联也叫对联、桃符,它以对偶、精巧的文字抒发美好的愿望,是我们中国独特的文学形式。春节贴春联这一习俗起源于宋代,春联分为上联、下联和横批。
"福"字,指的是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是为了表达对亲朋好友的一种祝福。可是为了更充分地呈现这种祝福,人们干脆把"福"字倒过来贴,表示"福“倒”了"。
现在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已很是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家家户户带去了兴盛和欢乐的喜庆场面。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
在此我再送大家一副对联:"焰火耀长空,色彩斑斓欢度除夕度,金龙腾大地,人声鼎沸喜迎桔祥年"!
说到永康的春节习俗,那可真是多啊!让我给你细细道来。
掸尘:农历腊月二十四,这一天各家各户都要掸扫去室内、家具及厨房各角落的灰土尘埃,以免留下魔鬼的.爪印,于来年不利。
贴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等。每逢春节,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添加喜庆气氛。
倒贴"福"字:在贴春联的同时,大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予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将来的祝福。为了更充分地呈现这种向往和祝福,人们干脆把"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谢年:在除夕,永康城乡各地鞭炮阵阵,家家户户按照传统习俗摆出了方桌,点上了红红的蜡烛谢年,祈福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收。
祭祖:在我们这里,正月初一,不是先拜年,而是先去祭祖。
每拜完一个祖坟,就在坟前放鞭炮,为了让祖宗保佑我们。
拜年:祭完祖,就是拜年了。人们穿上最美丽的衣服,装扮得整整齐齐,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怎么样,看了我们这儿春节习俗,才知道各地习俗每什么太大的差异吧。
春节的随笔11
除夕,一家相聚,共进晚餐,没有比这更美好的事了。
“吃饭先喝汤,不用请药方”,我狼吞虎咽,风卷残云,碗很快就见底了。“上菜喽!”我压抑不住兴奋的心情,手中的筷子蠢蠢欲动。终于等到开饭时间了,餐桌上的食物令我目不暇接:长寿菜、螃蟹、龙虾……应有尽有,丰富可口。我一边迫不及待地夹菜夹肉,一边听着大人们分享着一年来的辛酸苦辣,嘴里的菜肉竟然也随着大人们的话语变换味道,我的舌头上仿佛打翻了五味瓶,别有一番滋味!
辟邪驱鬼,保佑平安,是压岁钱的寓意,同样寄托了人们想要在新的一年健康吉利、平平安安的美好愿望。
“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嘻嘻!”过年了,大家都在发红包、领红包!我的压岁钱积少成多,已经高达一千多元,再看兄弟们,也不少,大家都收获颇多!
春节的“年味”妙不可言,我爱春节!
春节,在中国人心中具有特殊分量,而对于一名守卫边疆的军人来讲更是如此。
1993年是我入伍的第三年,也是我第一次过年回家探亲。为了给亲朋好友带些驻地的土特产,我提前一个月忙着采购物资,当时部队管理严格,除了周末请假外出采购外,很多时候还需请其他战友帮忙采购。这样断断续续采购了多次,土特产终于装满了两个野战背囊。
火车票也是一票难求,需提前一个月订购。出发当天,由于担心现金被偷,我就把钱放于袜子里和内衣口袋等数个隐秘之处,路上怕行李丢失,我少吃饭、少喝水。无论是中途购票转车,还是上洗手间,行李一直都在我的视线里。
经过二十六个小时的奔波,我终于到达了我的家乡——河南许昌。回家后,亲朋好友收到我带回的土特产,别提有多高兴,很多土特产还是他们生平第一次见到。在家的日子总是幸福和短暂的,假期很快要结束了,我又开始忙着采购家乡土特产,准备归队赠送给战友们。
每次回家和归队,内心总是矛盾重重。一是不知道这次离家后,多久才能再回来;二是因为每次探亲路途遥远,让我饱尝奔波劳累之苦。类似的探亲之旅一直持续到20xx年,才慢慢得以改善。
回想二十年前,春节想要寄些特产给父母,需要提前一个月或者二十多天开始采购物资,当时快递也不像现在这样便捷,邮寄到家至少需要半个月时间。后来当地邮局拓展了代购代邮业务,有时索性不再去超市选购物品,直接让邮局代购代寄。
再后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全国道路交通建设的大力完善,从成都到河南许昌老家的时间也大大缩短,仅需八个小时,没有以前那种在火车上紧盯行李不敢睡觉的情景了。各地的物资也丰富起来了,快递也四通八达了,父母索性不让我再邮寄东西回家。现在回家探亲的路越来越畅通,速度也越来越快,昔日偏远的乡村早已焕然一新,乡亲们的`脸上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处处洋溢着幸福的气息。
回想往事,当初那么坎坷的回家之旅,图的是什么呢?我想,图的是与家人团聚,吃一碗妈妈煮的饺子,和爸爸下一盘棋。
春节的随笔12
小时候,家里穷。厨房是竹编的瓦房,清爽透风。每逢春节,每个人挤在狭小的空间里忙活。吃食也只是两条活鱼,一只鸡鸭,外加一碟糖烧的花生米。等着爸妈回家,自己添个下手,然后在昏黄的灯光下嗅着香甜的味道。这是当年最美好的时光。这个味道至今甜腻诱人。
其实,我真的`很感谢春节这个节日。不仅是团圆,更重要的是年味呀。我可是个十足的吃货。
若说我最想吃的,就是妈妈包的粽子,那可真是绝妙。自家碧绿的粽叶煮过一晚,清洗晾干,晶莹剔透的自腌鸭蛋,个大的红枣,拌好酱的五花肉,白花花的糯米,经由母亲的巧手翻折,完美出炉,然后大火烧煮,香飘四溢。最好吃的时候就是趁热。黏糯的口感,甜甜的香味,酱料的丰腴,肉质软烂可口……糟糕,流口水了!我十分期待除夕夜的粽子啊!
我讨厌街上的闹哄哄,喜欢呆在家里,拿个米糊粘住对联,扫扫地,喂喂鸡,擦擦板凳,洗洗碗,望一望远处的青山,呼吸新鲜的空气,然后投进火热的厨房,挥洒汗水。最后呢,洗个香喷喷的热水澡,喝着饮料笑眯眯地守夜,收红包。哈哈,数一数钱包,喜滋滋地入睡,等第二天的鞭炮声掀开你的眉眼。
春节的随笔13
春节,这个富有中华民族气息的节日,就在爆竹声中拉开了帷幕。在我眼中,春节就是一个带有幸福充满希望的日子。
在春节里也有许多习俗,比如挂灯笼、烧狮子、舞狮子、放鞭炮、挂彩灯,而我们小孩子最希望的就是穿新衣服,收压岁钱 了。不过在古代小孩子过春节收到的就不一定就是压岁钱,有时也会收到压岁物。
在春节里有很多人都会有希望,例如:出租车司机的希望是有更多的人来乘座他的车,清洁工希望的是大家不再乱扔垃圾,让安康变的更加美好成为园林城市和旅游城市,自己也不用那么忙碌的打扫,也不用整天那么累了。家长的愿望也就不用猜了,肯定是努力工作为我们挣更多的钱,而我的愿望就不同了,我是希望能考一个好成绩,比今年的要更好。
春节的颜色为什么是红色的',这个问题许多人都不明白,而我的理解是红色代表团圆、喜庆、希望和幸福还有美好的节日。
春节是个充满希望的日子,也是一个带有幸福的日子,春节又是一个让全家人团聚的日子,春节是多么的让人感到美好啊!
春节的随笔14
除夕晚上,我们全家人自己开车到广东韶关泡温泉。凌晨一点钟出发,路上开了15个小时,又经过了多个服务区,下午三点半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广东云天海温泉度假村,真是千辛万苦啊!
一到房间,我迫不及待换上泳衣去泡温泉了。我兴高采烈地抓着妈妈的手往前冲,到了里面一看我大吃一惊:这里有24种不同的温泉,有莲花汤、中药汤、泡泡汤、硫磺汤、鱼疗汤等等,周围有许许多多的人慕名而来。听妈妈介绍,这里的温泉都是天然的,泡一泡对人体的健康非常有益。我感觉自己已经脚痒痒了,恨不得把每个温泉池都泡上一遍。我马上跳入第一个池子里开始舒舒服服地享受了……
泡完以后走出温泉,我看到周围有一个森林公园,就要求妈妈明天带我去走一走,妈妈一口答应了。
第二天,妈妈果然遵守约定带我去了森林公园。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植物,形态各异,有的姿势像丫形,有的像S形,有的笔直笔直的……。这里的.气候湿热,还有很多叫不出名字的花朵盛开着。
比起家乡的冬天,这里也太暖和太好玩了,明年我还想到这里度假!
春节的随笔15
今天是农历腊月二十七,按照习俗,今天是购置年货的日子。一大早,我和父亲母亲一起来到超市,这时超市里已是人山人海。
我们都有自己想要的东西,我首先把父亲母亲拉到了卖鞭炮的地方,因为父亲母亲想让我过一个快乐的新年,所以同意我买一些花炮。我选了一些炮,有飞天鼠、有铜墙铁壁、火柴炮……然后又到了糖果区,我挑选了我最喜欢旺旺牛奶糖,阿尔卑斯巧克糖和一些水果糖。最后,我们又来到图书区,我选了一本我最喜欢的杨红缨阿姨的作品《马小跳之暑假奇遇》和一本《男孩日记》。
我所需要的东西已经买齐了,接下来,我要陪父亲母亲买家里过年需要的东西,我们分别买了:疏菜、水果、鸡鸭鱼肉,我们已经买了很多年货,这时,我已经累的气喘吁吁了、筋疲力尽了,一看表,现在已经是中午12点了,唉,原来购年货也是这么辛苦啊!
这次购年货,让我知道了过年所需的东西,还有购年货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到处是红彤彤的灯笼,五颜六色的彩旗在天空翩翩起舞,给节日增添了喜庆的色彩,到处都能听到祝福的话语。家家户户都贴上了春联,窗户上都贴上了大大的福字。
我和爸爸、妈妈来到姥姥家,姨妈、哥哥、姨爸也来了,她们不但给我压岁钱,还给我买我喜欢看的书,让我好好学习,增长更多的知识。
到了晚上,我们全家人一起动手做年夜饭,我择芹菜,那嫩绿色的芹菜像一棵小树,上面有许多芹菜叶,我左手拿来着芹菜,右手把芹菜叶给择下来,我把嫩一点的叶子挑在一边,妈妈说嫩一点的叶子可以拌着吃,我还择了油菜、豆角……,虽然择的时候很累但是我择的时候非常认真,非常高兴,因为这是为年夜饭准备的,我把择好的菜给了妈妈,妈妈洗菜,爸爸切菜,姨妈炒菜,我们有说有笑,不一会儿我们就做了一桌子的菜有糖醋排骨、红烧带鱼,还有我最爱吃的番茄大虾、水果沙拉等十多个菜,我们围在餐桌旁边津津有味的吃着年夜饭,观看着丰富多彩的春节晚会。
说起过年,大家可能都会有些莫名的小激动吧,可是你们知道过年的习俗有哪些吗?哈哈,答案就是吃年夜饭、放鞭炮、看春节晚会、收压岁钱等等。这还不算,我们山东还有自己的习俗,比如蒸饽饽、蒸大包子、炸丸子这些习俗呢!其中我最喜欢的习俗就是放鞭炮啦!
半夜十二点,正是我们小孩子们活跃的时候,我和表妹当然也不甘落后。我马上拿上一盒擦炮放了起来,我刚点着擦炮,妹妹就赶紧捂上了耳朵。哈哈,真是个胆小的表妹。我扭头一看,表妹也点燃了一颗“小灯塔”,里面绚烂的火花便迫不及待地蹦了出来,看得我们真是眼花缭乱。这时爸爸点着了一个大礼炮,灿烂的礼花在天空中绽开,有红的、蓝的、紫的……煞是好看,有的像大红花,有的像一排排稻穗,有的像一片绿叶……真是千姿百态、千奇百怪,我们都陶醉在这美丽的夜景中。
阵阵鞭炮声让我们迎来了新的一年,我也长大了一岁。我下决心,在新的一年里,我一定要改掉自己拖拉和不稳重的这些坏习惯,我坚信我一定会在新的一年里做得越来越好、越来越棒!
新年,这个富有中华民族气息的节日,就在爆竹声中拉开了帷幕。在我眼中,春节是一个带有幸福充满希望的日子。
在春节里也有许多习俗,比如挂灯笼、烧狮子、舞狮子、放鞭炮、挂彩灯,而我们小孩子最希望的就是穿新衣服,收压岁钱了。不过在古代小孩子过春节收到的就不一定是压岁钱,有时也会收到压岁物。
在春节里有很多人都会有希望,例如:出租车司机的希望是有更多的人来乘座他的车,清洁工希望的是大家不再乱扔垃圾,让安康变的更加美好成为园林城市和旅游城市,自己也不用那么忙碌的打扫,也不用整天那么累了。家长的愿望也就不用猜了,肯定是努力工作为我们挣更多的钱,而我的愿望就不同了,我是希望能考一个好成绩,比今年的要更好。
春节的颜色为什么是红色的,这个问题许多人都不明白,而我的理解是红色代表团圆、喜庆、希望和幸福还有美好的节日。
新年是个充满希望的日子,也是一个带有幸福的日子,春节又是一个让全家人团聚的日子,春节是多么的让人感到美好啊!
语言智能
1、讨口彩、唱年谣(适合1—6岁的宝宝)
过年见面总要讲吉利话,人们希望通过此给新的一年一个好兆头。如果宝宝刚学会讲话,那么简单的“新年快乐”、“恭喜发财”、“身体健康”之类的吉利话就够他记了。再大一点的宝宝,可不满足copy大人。如果家里有这样一个“小人精”宝宝,父母可以在年前找个机会,和宝宝一起来策划——新年里,遇到不同的人应该讲什么样的话。对于长辈而言,身体最要紧,所以宝宝一定要讲“身体健康”;对和爸爸妈妈差不多大的叔叔、阿姨而言,宝宝可以讲“心想事成”、“幸福美满”之类;至于对宝宝的小朋友讲什么,宝宝可以想想自己希望听到什么好听的话。
2、给宝宝讲过年的故事(适合3—6岁的宝宝)
一次完整的过年,从年前的办年货、祭灶、扫尘、贴春联、贴年画,到年三十的守岁、吃年夜饭,到新年里的拜年、接财神,有太多的习俗、传说、故事可以让宝宝了解。父母可以配合过年的时令,买些关于过年的图书、连环画、磁带、VCD/DVD,和宝宝一起探索、讨论过年的'故事。
3、宝宝写“春联”、画“春符”(适合4—6岁的宝宝)
有好奇心强的宝宝看到新贴的春联就会去撕。父母见了自然头疼,会阻止宝宝。与其大家不开心,不如给宝宝满足好奇心的机会。买点红色彩纸回家,备好毛笔、墨汁,全家一起来写“春联”吧。如果宝宝还不会认字,那么正好抓住宝宝对春联的兴趣点,让他认识几个简单的字,比方“大”、“春”、“福”这些字,然后不妨让他自己在纸上“写”。尽管宝宝嘴上告诉你,他写了什么什么,事实上却是鬼画符,但他开始有了最初的文字意识——知道一些符号表示着特别的意思。
当然,细心的妈妈最好在宝宝用毛笔写字之前,在桌子、地板上铺好报纸,让全家穿上易洗的衣服。这样之后,妈妈打扫“战场”才不会太辛苦。
肢体运动技能
1、作揖恭喜(适合0岁宝宝)
如果小宝宝话还讲不清楚,那就用肢体语言来表达新年祝福吧,父母可以教会他一边拱手作揖,一边点头。这样的动作,配合春节里宝宝穿的小唐装,最有喜庆兼搞笑效果了。
2、过年吃什么?(适合2—6岁宝宝)
每个地方都有过年时吃的特殊食品,像江南的米粉团子、浙江的水磨汤圆、北方的饺子。过去,都是全家在一起置办这些吃食。宝宝可以在旁边看,或者拿团米粉、面粉之类的自己玩,或者捏个什么出来。不管怎样倒都是锻炼小肌肉的好机会。现在的双薪家庭的父母无暇做这些,不妨在长辈家做这些传统吃食的时候,让宝宝去瞧瞧、玩玩。宝宝能明显感受到,手工做的和超市卖的一样哦。
3、乒乓乓乓踩气球(适合2—6岁宝宝)
以前过年的时候,总有乒乒乓乓的鞭炮声。小孩子最开心的莫过于放鞭炮。可是,现在不少城市因安全、噪音和污染等问题而禁放鞭炮。(关于鞭炮的利弊可以都和宝宝讲讲。)这种风俗只在没有“禁放”的城市和农村沿袭。但如果父母懂的变通,在城市一样可以让宝宝感受到放鞭炮的乐趣。父母可以买几串工艺品鞭炮挂在厅里,让宝宝知道鞭炮样子。现在的工艺品鞭炮还自带响声,很以假乱真呢。如果觉得不过瘾,可以在年前买些小气球回家——如果爸爸的肺活量够大,就有的表现罗。吹好的气球可以先放在家里作为装饰。(而且气球搁了一段时间气就不那么足,宝宝踩的时候受到的冲击也比较小。)等到除夕夜12点,就可以全家一起踩气球,“乒乒乓乓”很有气氛。不但安全又一点儿不影响情绪,还给家里另添了几分喜庆呢!
春节这几天气候很冷,天空一直飘着雪花,但寒冷不能阻隔人们之间的新年祝福,春节回家。按照我们老家的习俗,三十与大年初一是不出门的,初二就开始出门拜年了。
这天(初二)早上,我对妻子说:“我们去父母家拜年去吧!”,还不等妻子说话,躺在床上的女儿就急忙答话:“恩,好的!妈妈,我们去吧!我早就想去爷爷奶奶家了!”侍侯女儿吃完早饭,我就带上新年礼物,领着妻子女儿打车去了凤凰山。
一路上,女儿都很兴奋。看着车窗外路边的积雪,我在回味着过年的心情。因为每次过年都遇上妻子做透析的时间,所以我已经有好多年没有回家陪父母,过一个开心的除夕之夜了,春节祝福语《春节回家》。也不知道父母春节过得是否快乐?虽然除夕的当天,女儿已经打过电话给爷爷了,但我也想去看看老人家,陪父母说说知心话,聊聊生活中的事情。
经过40多分钟的颠簸,我们终于来到了凤凰山父母的家。下了车,女儿就笔直地往爷爷家跑。见到爷爷,女儿就扑进爷爷的怀抱,“爷爷,新年好!”女儿娇嫩的话语,好让爷爷激动!爷爷抱着女儿,一个劲地说:“你怎么才来看我啊?我都想死你了!”我与妻子站在一旁,看着他们亲密的样子,我们也很感动!这就是亲情的魅力啊!
进了家门,我的妈妈就忙着为我们煮饺子、剥茶叶蛋,妻子也去厨房帮忙,我则陪着父亲与女儿说话。有了女儿的到来,父亲也就不怎么理睬我了,只顾着为女儿拿这拿那,忙得是不亦乐乎!我也不闲着,既然他们不愿意陪我说话,我就自己看电视吧,欣赏春节的快乐气氛!
日子虽然是一天天地好了,但是联系我们的亲情也一天天地浓厚了。我们春节来父母家,不是为了吃点什么,而就是为了感受一下平常很难获得的好心情!什么是生活的快乐?在喜庆的日子里,能安心陪陪父母妻子女儿就是我最大的幸福事情!
春节是个令人高兴的日子,放鞭炮,吃饺子……这都是过年的习俗。
今天,我奶奶特意准备了一桌丰盛的晚餐,看了就让人流口水,我和弟弟早就眼馋了。
在“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中,我盼望已久的春节来到了,大年三十吃团圆饭,这可是少不了的事情。
我们全家围着桌子坐了下来,有说有笑,沉浸在欢乐幸福的气氛中。这时,爷爷举起酒杯,意味深长地说:“又过了一年,真快呀,今天我们一家聚的真齐,来,干杯。”“是啊,干杯。”爸爸随声附和着。大人们都纷纷举起酒杯,一饮而尽,脸上挂满了喜悦,我喝了一口杯中的饮料,深情地说:“祝爷爷,奶奶在新的一年里越过越年轻,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祝爸爸,妈妈工作顺利,吉祥如意。”
“过年啦,这又是新年的开始,并不表示可以松懈了,你一定要更加努力呀。”爸爸叮嘱我说。
晚饭后,我们一起来到院子里放孔明灯,孔明灯在火的驱使下缓缓上升,似乎照亮了黑漆漆的夜空,也似乎照亮了我们明天的路。
每年春节来临之际,学校都会组织书法社团骨干成员去社区开展“写春联,送祝福”活动。要知道,我可是头一次有资格参加,心里既兴奋又忐忑。兴奋的是我的书写技艺受到了老师的肯定,可以有机会用亲手书写的大红春联为“父老乡亲”们捎去新春祝福,忐忑的是众目睽睽之下,我能发挥出色吗?万一写不好出丑怎么办?
带上笔墨纸砚,我们师生一行10人步行来到西新桥三村附近的银丝面馆门前空地上,摆好桌椅,铺好红纸,大家开始挥毫泼墨。
隆冬清晨的风透着刺骨的寒意,我们的周围却暖意融融。过往的大妈、大爷、叔叔阿姨把我们围了个水泄不通。他们边看边啧啧称赞着。那位上了点年纪的大妈对着她旁边的叔叔说:“哟,芦墅小学的孩子毛笔字写的不错呀!”站在我前面的老奶奶对着我竖起了大拇指:“不得了,这么点大的小女孩字写得这么好,我可要拿一幅回家贴起来!”附近店里的营业员阿姨也跑了过来,“给我来一幅,我要带回去给老家的孩子看看,常州教育水平高,孩子有出息……”听着这些称赞的话语,我的担心和紧张缓解了,反倒不好意思起来。同时心里也有了些窃喜,浑身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哪里还顾得上已经冻红的手指,一心只想着要写漂亮一点。
再看我对面那位六年级的学姐,她面对眼前的两条红纸,沉思片刻,大笔一挥,“得意春风催快马,解人新岁献灵羊”几个飘逸潇洒的隶字像变魔术似的出现了。她身旁的男同学呢,一副镇定自若,久经沙场的模样,好像正指挥着汉字组成的千军万马驰骋疆场呢。和我同班的赵艳正在写“福”字,她写完一张,细细端详一番,摇了摇头,又拿起笔在练习纸上仔细揣摩,可真是个完美主义者啊!
我们边写边送,一并说着吉祥的话语。看到年纪大的就祝他们寿比南山,碰到中年人就说身体健康,阖家幸福,遇上年轻人就愿他们事业有成,节节高……社区居民们回应着感谢的话,表扬着学校活动搞得好。大红春联和张张笑脸交相辉映,衬托出即将到来的新年的味道。人们轻声念着联上的文字,念完便像中了大奖一般眉开眼笑着。他们的心中这时一定充盈着幸福的滋味!
春联是中国年的象征,是中国人心中无法忘怀的年味,它承载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期许。此时我想起了王安石的《元日》中“总把新桃换旧符”一句,我在心里默默地说:愿祖国更加繁荣昌盛,家家户户生活更加美满幸福,还有我的书法水平也节节攀升,明年我还要参加这项活动!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别时微风,醉后梦境,一抹清晖洒入寒舍。虚窗半掩,夜拾心情,玉盘皎皎似亲人,天涯独处念故乡。
不知从什么时候,回家的渴望凝成了一缕乡愁,织成了一幅墨画,涌上心头,风儿绕窗,牵动着我思乡的韵律琴弦。此刻,回家成了我最无助的奢求。
背上行囊是流浪,放下行李是故乡。
故乡犹如天上的一轮明月,始终照亮着我回家的路。
离家近三十年了,每次都是匆匆地来,匆匆地走,像一个过客。
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觉得故土难离,乡情难舍。
乡愁是故乡的那口老井,那一抔黄土,那一树枯枝,那泥泞崎岖的乡野小路,那一间间的瓦房,时常忆起让我甜蜜又悸动。
因中秋临时决定回家有事,第二天下午便能走在家乡的水泥马路上。
一眼望去,到处都是杂草丛生。隐隐约约地还能看到远处的一些隆起的小山丘,那是已故家乡人的另一个国度,早已被枯黄的芭茅草覆盖着。
那荒了长满草的田地里换醒了童年暑假在田间与父母劳作的场面。
每天放学回家都在田间里和父母收获着一年的劳动果实。
那时候的我未能体会到土地对农民有着深厚地感情色彩,但从父母早出晚归,那面朝黄土背朝天,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种艰辛有些切身同受,更加珍惜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劳动成果。
希望自己快些长大,长大就能帮父母分担劳力,减轻父母的劳累之苦。也暗自下决心寒窗苦读,因为在那时考上大学似乎成了我们农村人摆脱命运的唯一出路。
远眺,蹙眉,思绪万千。
远处的那条水库下的小溪还是那样静静地流淌着。
表哥前几天晚上还打电话说起我们小时候在小溪河里捉螃蟹的情景。
我知道,到我们这尴尬的年纪渐渐地都开始怀念故乡了。
几十年的颠沛流离,总是在莫名地时候想起家乡的山水,怀念昔日的童年时光。
而此时我仿佛看见了在夏天与儿时的玩伴整天浸泡在小溪河里。眼睛泡得通红,嘴巴微微紫,从岸上跳下水里,打猛子,在水里比憋气,还比谁游得快,再从水下爬到岸上……直到远远地看到大人拿着小木棍向我们走来才善罢甘休,可心还是依依不舍。
还有山上的树林,掏鸟窝,捡拾干柴,放牛,小学同学在上下学的路上你追我打的嬉闹,以及寒冷的冬天雪地里,拿着一根比自己高的木棍,两片长长的竹片,找一个有陡坡的地方,一玩就是一整天,手冻得通红,鞋子,裤子都打湿了也不知道,在那时没有什么比溜冰滑雪更有趣了。
伫立,思量。
激烈地回味着躺在家乡山水花草树木给我的温暖,犹如躺在母亲身上。
我始终怀念深夜里儿时的喁喁呓语,还有那家乡的乡村小路,那远处波叠起伏的山峦,那一处梯梯形的田野,还有儿时睡觉前父母亲充满爱意的那一吻,都会在此时得到重温,得到实现。
多希望时间的脚步放慢些,再放慢些,让我静静地躺在她的怀里,沐浴着她那慈爱的温柔和温暖的胸膛,在此不愿醒来。
乡愁是乡邻的眉间笑话,是那平凡和朴素的一句问候,是那你借他一碗米他还你一袋的浓厚乡情。
临近村口了,看到只有依稀地两三个老人在忙着收拾刚从田里收回的稻谷,彼此简单的问候与你寒暄后又继续忙着手上的农活。
偶尔见到几个在水库边上从城里钓鱼的鱼迷们,此时耳边又响起了车子的汽笛声,乡亲们都知道那是接送村里小孩在镇上幼儿园读书的汽车。
远处偶尔传来零稀地狗叫声,除此之外,又恢复了昔日的沉静。
现在打工或许成了稍微好的谋生方式了。
村里青少年几乎都外出务业去了,大部分还背井离乡的。儿时出现的嬉闹场面或许只等到春节前后,那时所有在外漂泊,工作,经商的村里人都大部分回家与亲人团聚欢度春节。
近几年,村里的生活水平渐渐地提高了。昔日的瓦房己被一幢幢两层半的新房所取代,水泥马路,小汽车,光纤宽带网也进来了,在这信息化的今天,村里的父老乡亲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可我们小时候的一些民俗风情依旧没有多大的改变。
小时候谁家建新房都会请来亲朋好友聚一聚,吃上一顿美味佳肴。
主人便爬上屋顶去抛钱扔糍粑略显好客之情,更望平安富贵。于是在屋檐下争先勇夺的嬉闹情景是童年里最开心的事情。
那时谁家嫁娶女或媳妇都会提前一两天叫邻居亲朋好友来帮忙,杀猪宰鸡鸭,搬厨具搭建场地,贴对联帖囍字,个个忙得热火朝天。还有去迎新娘的村里人会提前一天把聘礼送到新娘家中,一二十个有力气的年轻小伙子不管路程多远,多崎岖难行都会把新娘的嫁妆完好的抬回来,而现在不同的是用小汽车去迎亲了。
村里面谁家老了老人,邻乡们都会来看望悼念,陪着守夜,与做法事的师傅们共同抚慰主人失去亲人的疼痛之情。
春节是中国一个传统节日。它名字也叫年。那是因为有一个古老传说。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怪兽。他每年都要到村庄里吃小动物或者小孩子。许多人都十分害怕他。他们知道这个怪兽十分害怕红色,所以他们家家都在墙上贴对联,当那只怪兽再次来到村庄时,他看到墙上都贴满对联,他十分害怕那种红色东西。后来,有一位老者走出来,这位老者手里拎着一挂鞭,他一下用火棍点燃他。怪兽一听见这种声音吓得就跑掉,之后就再也没有来过。这个传说一传十,十传百,最后人们都知道这个传说。所以,我们现在也依然将传统留用至今,把对联贴在门上,把倒福贴在窗户上,因为许多人都想着未来一年要很幸运。
在除夕那一天,整个家庭都会团聚在一起包饺子并且庆祝新年到来。我们会守夜,然后观看春节联欢晚会。
在农历新年第一天(大年初一),我们会穿上新衣服,走街串巷,彼此问道新年好,就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压岁钱。新年会从除夕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结束,在这期间,我们将会度过一段美好时光。
大年初一是我回乡过年的第一天,家人让我睡装修过的大房。我不忍让家人挤在堆放杂物的小房间,自己抢着搬了过去。
小房间摆放了一张小床,颜色班班驳驳,与大房间崭新的大床极不相称。正在疑惑家里怎么还有这么旧的床。仔细一看,这床怎么那么熟悉,好像26年前我大学毕业后工作时的那张床。
向家人求证,原来正是当年那张床,许多年用不上,也没舍得扔,这次家里盖了新房安了新屋,在外多年的一家人春节回家团聚,想起闲置多年的这张床可用,也能省下一张床的钱,就从几十公里外我曾工作的孝感市拉了回来。
这是一张绷子床,宽仅1米多一点,是那个时代的单身床。仔细端详,一侧床头靠背顶部接合处曾经松脱,两角被钉上三角板重新固定;绷子已有部分腐烂,露出拳头大小的破洞。
我很奇怪,孝感原单位的一间小宿舍早在20年前就退了,后来家人在孝感租房六七年,直到我资助家里在孝感买了商品房,才有了容身之所,但工作6年的重要资料全部被丢弃,何以完整留下了这张不值钱的小床?大约在家人眼里,从农村到城市立足,总也离不开一张床,所以不肯扔掉,一直带在身边。
只是,过去10几年回孝感多次,3间房里不曾摆放这张床,也没有留意到这张床收纳在什么地方,这次怎么突然现身?还是家人揭开了谜团,这张床存放在床底,很久没有用。
其实,20面年前从孝感机关麻雀南飞,最大的损失是不曾带走的学生时代日记和工作后的日记,还有陆陆续续被邻居借走不还的满架图书。反倒是这张床最不具保管价值。但这张床的实用价值超越了这一切,因此被不离不弃这么多年,成为个人一段历史的最重要物证,想来颇有几分伤感。
在许多个怀旧的夜晚,我会想起中学时代开始的日记,那是我情感的发泄场,有时一天会用几页纸的篇幅抱怨一个室友自私刻薄,会不厌其烦地给自己打气,唱自己的励志歌,甚至记录自己朦胧的初恋。因为那时的日记实在太长太多,不像如今的记事体三言两语日记。但南下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最初2年,没能将这些日记带走,等到稳定下来之后,原单位的小房间早就变成了旧同事的居所,日记书本连同杂物,被家人拉回租屋和乡下老家,逐步被散弃。
当岁月将许多记忆抹去的时候,我越来越强烈地怀念那些日记,那是我人生的一段重要轨迹,藏着自己的青涩记忆。每每想起,心就被撕裂一般疼痛,痛感丢失文字记忆的那段日子白活了,甚至因此后悔当年的出走。
如果有再一次迁徙,我最想做的事情也许是随身携带所有的日记,我不想自己的生命留下一段新的文字空白!
春节到了,我们一家人就要团圆了。爸爸决定做出他最拿手的菜。妈妈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我做的事情是把自己的小卧室收拾好,把被子叠整齐,把我的学习桌上的文具和书摆整齐。我拿抹布把每个桌上的灰尘都擦干净,还把窗户上的灰尘擦干净。
我的弟弟还小,不能干这些事。我们家有一个圆形台阶,它很大,上面放着许多玩具,我就让弟弟去那里玩。傍晚到了,我和爸爸把年前买的大桌子搬来。妈妈把凳子搬来。爸爸把家人都请来。有爷爷、爸爸、妈妈、弟弟、老奶奶以及我。爸爸把他做的菜端上来,“哇,好像呀!”我说。等菜都端来以后,我发现有鱼肉、红烧肉、白菜粉条、素小炒、青椒肉······爸爸把茶杯端来,往老奶奶和爷爷里面倒了白水,往妈妈和我里面倒了可乐,往他自己里面倒了啤酒。我们一家人就干杯,吃喝起来。
今天是除夕,阖家团圆的日子。吃完中饭,我给爸爸打去了电话。一番问候之后,爸爸说:“没有什么事,就挂了吧!”
我问:“您有什么事吗?”
爸爸说:“我要收拾桌子,洗锅、洗碗了。”
我问:“弟弟和弟媳呢,怎么是您收拾?”
爸爸说:“我让他们回你弟媳父母家了,他们俩在家也……”
父亲的话没有说完整,但我明白他的意思:弟媳的父母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在南京,我弟媳是小女儿,嫁在身边。今年大女儿一家没有回来,如果弟弟和弟媳及孩子再不过去,二老自己这个除夕过得确实有点冷清!
感动于父亲的周全,我却心疼了。父亲过了这个年,才55周岁。可是凡事他都想得全面,之前我们回去,弟媳说:“你们今年就在这过春节,家里人多热闹”。父亲却说:“不行,你姐夫家还有老人。”
这就是我的父亲,宁愿自己冷清,也不愿让儿女心理有负担。可是,父亲也不容易啊,母亲在零四年的时候,因为一场车祸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这十几年来,是父亲又当爹,又当娘地把我们姐弟俩拉扯成人、成家、成人父母。但他从不叫苦、叫累、更不多言,只用属于他的方式,传达着爱的正能量。也因为有这样的父亲,我和弟弟在工作和生活中一直都是积极、乐观和进取的人。这也是父亲最引以为豪的事情。
在即将挂电话时,我和父亲开起了玩笑:“爸,是儿媳妇让您收拾桌子、洗锅、洗碗的吧?”
爸爸说:“鬼丫头,是我自己主动的,她说收拾之后再去吧!我说,你先去,晚上回来再收拾也不迟啊!这孩子对我也不错(夸儿媳妇了),我又没有事,这些活我又不是不能干,还真等他们晚上回来收拾啊?!……”
这就是我那亲爱的父亲,处处替儿女思虑周全。感恩于这么朴实而又伟大的父亲,是您的爱,让我们在人生的路上积极进取,没有后顾之忧。新的一年,祝愿我亲爱的父亲,健康快乐!
过年是中国习俗,不仅仅是那喜庆热闹气氛,更是因为一年到头,各行各业人都可以休生养息,与家人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
实实在在说,我喜欢过年原因是——可以放假。假期在家里看看各个地方台春节联欢节目,与家人吃年夜饭,没事采购一些年货、零食,上上网,睡睡懒觉,实在是颇为惬意。如果在北方老家,说不定还可以和同伴们打雪仗、堆雪人、滑冰。年夜饭更是丰盛令人垂涎三尺,各色美味佳肴,是平时鲜为少见。
国家似乎早就有过明令要禁止燃放烟花炮竹,但在我看来,是不可能治住。要知道过年期间,执法人员也是要休息,很难腾出空来管制,当然,这只是一个方面。最主要原因是,如果禁止,那么国家自己就要先以身作则。万不能“只许州官防火,不许百姓点灯”。在各种节日上,很多大型晚会上,在这些大公开场合,甚至是国家,也会放烟花炮竹。而遏制住人们习俗,那春节气氛也会大打折扣。尤其是除夕夜守岁时,那声声不绝鞭炮声,眼花缭乱、绚丽多彩烟火,让人难以忘怀,处处洋溢着过年喜庆。
过年逛庙会自然是不二选择。庙会是一种集吃喝玩乐于一体民间性娱乐活动。由于起源于寺庙周围,所以叫“庙”。庙会上热闹万分,有舞狮子、踩高跷、唱戏、猜灯谜,花样繁多有趣,也有许多各色民间小食出售。
这就是我喜庆而又简单新年,虽然简单,但却乐趣充实。
【春节的随笔】相关文章:
(精选)春节的随笔07-16
【精选】春节的随笔07-15
春节的随笔06-13
春节随笔07-10
春节的随笔06-30
春节的随笔06-10
春节随笔11-09
春节开心的随笔03-03
春节高中随笔03-07
学生春节随笔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