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班教育随笔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说到随笔,相信大家肯定都不陌生,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也可以是听课、读书时所作的记录。什么样的随笔堪称经典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学前班教育随笔,欢迎大家分享。
学前班教育随笔1
因为一年级的课本有一定难度,孩子刚刚入学,还不适应。对于孩子来说,每天接触到的都是新知识,需要认真去听,动脑子去记,这是跟以前完全不同的学习状态,需要慢慢去消化。比如一年级的汉语拼音,许多大人还不会呢,更何况六岁的没有基础的小孩儿?我女儿也是这样的,一年级上学期经常倒数第一,卷子上连答案都不知道填在哪里。但是,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四个月、一星期、两学期……孩子就像小蜗牛一样进步越来越大。进入二三年级之后,没有基础的孩子就会和别的同学差距越来越小甚至超过了她们。因为孩子养成了认真听讲、做作业的好习惯,学习态度很端正。
学习了幼小衔接课程的孩子,等于把一年级的功课先学了一遍,老师上课讲的新知识对他来说早就烂熟于心了,考试的卷子也早就做过了,考试情况当然很理想。可是,这样的烫剩饭是很没有意思的,所以,不少学生走神、做小动作、不爱学习甚至厌学。别看有些孩子才六岁,就已经学了一年、两年、甚至三年文化课了。这样的孩子考高分如探囊取物,能好好听课吗?能不厌学吗?进入二三年级以后,老底儿吃完了,要学新知识了,和没有基础的孩子坐在一起,优势不在,甚至会因为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不好而退至中下游。
总之,赢在起跑线再重要,也没有赢在终点重要。一年级的学生家长,不要心急,不要为孩子暂时的落后而沮丧,要相信孩子是会赶上去的',静待花开!
起跑慢并不意味着最后会输
每一个孩子的能力,发育成长过程千差万别,有的孩子学什么都快人一步,有的孩子则是慢工出细活,作为家长,一定要接受这种差异。儿子同班一个小女孩,住我们楼上,每天都会下来玩,超级聪明,家长也没投入多少心思去教,早早就会了好几百个汉字,二三百的英文单词,有一天我问她会不会加减法,她说不会,然后我教了她不到10分钟,十以内的加减法基本就会了。反观我自己的孩子,我每天晚上都会抽时间教他一些东西,到现在也就能记住不到一百个汉字,英文单词和句子就更加少,1-1还等于1呢。
但是一年前,他连数字1 2 3都不认识,更别说别的东西了,相比起来我觉得他进步很大了,我对孩子的评价就是,他什么都能学会,只不过会比别的孩子慢一些,人家五岁会的东西,他可能要到六岁才会,而且估计上小学以后也是这种情况。但是不能抱怨孩子,他可能就是会慢一些,吃力一些,但这并不是他的错,而且一个人的一生那么漫长,走得慢一些也不是什么致命伤,别人会看到的风景他也会看到,别人在20岁能达到的成就,他到21岁也会达到,我又担心什么呢?
我有时候会开玩笑,说别人家养的是飞快的小猴子,我们家是个慢吞吞的小蜗牛,但是看他慢慢但坚定向前的样子,更多的是感动。
我小的时候也是超级聪明的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都是拔尖的那一拨,幼稚的我曾经会去想班级上那些成绩不好,看起来有些笨笨的同学将来可怎么办啊?可实际上,到了这个年龄,再去看,大家都活得很好,有些当年靠后的孩子早就取得了远超过我的人生成就,如果一定要比较,也要放到一生这样的尺度,你会发现起跑的时候,快几步,慢几步,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的差异。
不要总盯着别人家的孩子
问题里面的妈妈是因为对比,才觉得自己孩子不足,才抱怨,那索性就不要对比,你比或者不比,差距都在那里,知道了,短期内也改变不了什么。把这种怨气和焦虑传递给孩子更不是什么好事情。这世上总会有比自己孩子出色的娃,也总会有不如自己孩子的娃,但那都是别人家的孩子,与咱们没啥关系,我们只要盯着自己的孩子就好。
学前班教育随笔2
幼小衔接和起跑线没有必要联系,上幼小衔接也并不意味着就是正确的决策,因此,我的答案是家长不应该抱怨。如果家长在家庭中做好了亲子教育,哪怕小学一开始入门较慢,但也会慢慢爬升上去。收获父母高质量陪伴的而孩子,比起外面报班学习的孩子,更容易产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建立学习习惯、在智力开发方面也相对更加均衡。这里面存在着一些误区,我们来了解一下。
1、幼小衔接班是必由之路吗?很多家长认为别人孩子都在学习幼小衔接班,如果我们不学就输在了起跑线上,真的是这样吗?我们一年级学生中做了这样一个小调研,结果发现,上过幼小衔接班的孩子由于提前接触到了知识,因此在老师讲课的时候,会反应更快,更自信,但这样的优势并不长久,在半年左右的时间,没有经历过幼小衔接班但是有更好学习习惯的学生会逐渐缩短差距,逐渐赶上来。因此,可以说,学习习惯更加重要。
2、孩子的起跑线不在小学,而在家庭。我们经常把上小学的孩子,称为学龄儿童,认为是学习的初始年龄,而事实上,学前阶段,也就是我们说早期教育阶段才是真正的人生起跑线。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可以通过亲子互动实现系统的教育过程,除了传授知识以外,对于儿童的情绪管理训练、人际交往训练、行为规范训练等。这些训练始于0-3岁,影响一生,很多家长忽略了。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加重要。
3、要注意教育节奏,反对功利教育。教育不是为了获得高分,是为了让孩子学会自我教育、自我成长。过早激发功利、强调结果,只会让孩子怀疑自己,畏惧成绩,厌恶学习。学习是一生的,培养对于学习的兴趣与习惯比起赢在起跑线要重要的多。
我觉得孩子抱怨幼儿园就不对了,除了幼儿园之外家庭教育也很重要哦。
1.幼小衔接不是一个必需品
幼小衔接不是一个必需品,很多时候孩子都没有经历过这个阶段,这个阶段都是很多的'培训机构制作出来的需求,国家教育提倡学前教育不要小学化,小学文化知识不减少,那么中间地带就会有培训机构来填补,这个机构就必须放大家长的焦虑,告诉你如果你家的孩子不上幼小衔接那么就会落后。
2.小学暂时落后也不用过于焦虑
小学阶段没有多少知识,孩子暂时落后,家长就好好的辅导一下就可以,一年级用不了一千多字,孩子的生命也不光光就学习这一件事,所以不要焦虑。
3.家庭教育才是孩子教育的根本
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的根本,不要把责任推给其他人,很多时候从自身找原因,给孩子更多的关注,孩子自身会有动力去学习,去探索。
幼小衔接不是必需品,家庭教育不能少,家长多关注,顺利适应小学生活。
学前班教育随笔3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对于3——6岁的孩子来说,不是百分之百的对,也有百分之90的差不多。一个孩子,从出生那天开始,就已经进入了学习模式。父母开心一逗,就知道笑;拿来奶瓶,就知道要喝奶,而且特高兴;父母生气,就知道心情不好。慢慢大了些,就会学着爸爸喝酒、抽烟的样子,学着妈妈穿高跟鞋、走路的样子,再大点就会学奶奶戴眼镜、学爷爷拄拐杖的样子。以至于慢慢学会了去模仿家长更多的习惯,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说到的“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总喜欢悄悄的去模仿,他们很多时候无法分辨好的或者不好的,所以导致很多家长经常挂在嘴边更多的话是“这是跟谁学的”,殊不知这都是他们的罪过,这也是我经常和家长交流时听到的最多的话,我也只能把“言传身教”这句话传送给他们,目的是让他们发现自己身上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去解决,从而教育自己的孩子。
大班的孩子和他们的家长,此时更为紧张,因为开学后他们即将面对升学前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和各种心理压力,所以我利用业余时间一直都在研究这方面的问题,如何缓解各方面压力,有何更有效的方法做好准备,以便应对家长的各种问题,刚刚又读了一本《陪孩子一起幼小衔接》中的一段“分享的成长”,感觉这和我的教育观点一致,里面的事例也出现在我的生活中,也让自己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从家长的角度去理解,如何更好做好孩子的后备力量。对于我们这个班,一路带来,已经走过了将近3个年头了,他们的一切,包括孩子和家长,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特别是即将进入小学的他们,在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等方面是否做好了准备,我想家长比我更急于知道答案,这些绝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而是需要长期的教育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而成的,所以孩子打进入幼儿园第一天开始,家长就要和幼儿园、老师一起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让孩子在三年的'幼儿园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养成很多好习惯,为他们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很多老师会谈到,怎么怎么学习,如何养成好习惯等等,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学习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走向社会,以至于以后的生存,所以我觉得首先要学会做人。现在的家长在这一点认识都很模糊,他们会一味的追求高分,会导致低能,智商是重要,情商更重要。因此,书中也强调了初入园到大班幼升小的孩子,最基础、普遍的教育就是“分享中的成长”。
学前班教育随笔4
做了这么多年的幼儿老师,越来越感到教育的艰辛和责任的重大。从96年开始的第一届大班毕业生到现在我所带的大班孩子,无论从思想、意识、心理、生理方面都发生了太多变化。以前的大班孩子只要在幼儿园快快乐乐的学习,不需要太多的去完成学习任务,就可以顺利升入小学,根本不存在什么提前上辅导班和不适应的问题,这也是当时整个社会趋势所决定的。就像我的童年回忆起来就是没有什么负担,在学校上完课、写完作业就可以玩,那是我人生中一段美好的回忆。可现在的孩子呢从一出生,就被爸爸妈妈套上了固定的枷锁,先是3岁之前的亲子园,接着来到幼儿园,很多从这时候就开始了正规的学习,学英语、学识字、学器乐、学舞蹈、学算术……家长总是不想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总想比别人前进一步,比别人优越,但是一身的“武艺”换回了孩子痛苦的童年,想想从上幼儿园到大学毕业至少有15年都在学习,人一辈子有多少个15年,我始终都在思考:到底什么样的教育才是现在孩子最需要的,是能帮助他们适应未来世界的,我们到底该做些什么?于是在平时的教育生涯中,我会经常思考、总结、做记录,不遗余力的去想出更多有效的方法,再付诸于行动,来帮助一届又一届的家长和孩子们。
“教育即生活”,对,教育来自生活,来自生活的`点点滴滴,这种即时的教育对孩子最为重要。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孩子;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有什么样的孩子,就有什么样的未来。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教育构成了教育的主渠道,三者应该互相配合、互相补充、互相完善,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有幸一位在书城工作的朋友向我推荐了一本书《欢迎来到一年级:幼小衔接家长手册》,我身处双重身份去阅读这本书,既是老师又是家长,很快它吸引了我,书里介绍了很多学校和家庭如何紧密配合搞好进入一年级时的最初的细节教育,有理论有实践,很多大道理和一些大理论都跑到一边,更多的是一些细节,孩子的生活、学习、学校、老师发生的事情等等,都被梳理的井井有条,这本书是教育家精神最好的见证。卓立校长人如其名,他的这本书也有卓然而立的品格,他用一生的学识和教育经验撰写了这本书,见解独到、观点新颖、指导性特别强,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我用一周的时间拜读了这本书,现在正向我身边的幼升小的家长朋友们引荐和分享,希望能提高大家的意识,能更好的起到引导作用,让家长们不再彷徨,让每个孩子都能快乐的走进小学校园。
读到书中第三章《喜欢老师,太重要了》,这点对于我来说深有感触。作为老师,我觉得必须得让孩子们喜欢,只有让他们喜欢,他们才愿意上你上的课,这点我是有体会的,和女儿有同感。从小班一入园,老师对于孩子来说太陌生了,但是再小的孩子也有自己的思想,时间久了,通过慢慢地接触、平时的观察,加上年龄的增长,究竟“好”还是“不好”,他已经有了定论,确定是不是他喜欢的老师后,他会喜于见到老师,观察老师,乐意听老师讲话,当然愿意听老师上课啦,这对课堂学习效果有很大的推进作用,是学习的首要因素。因此孩子也能学得很认真,从而掌握好的学习习惯,学到知识。我觉得,这和我平时的工作习惯有关,有些时候,我会和孩子换个位置,或者坐到孩子中间去,听听他们的谈话,了解他们的想法,设身处地的从孩子角度去想、去做,很多想法的雷同是不受年龄限制的,孩子的想法和创意甚至超过了我们老师,所以我会更多的遵从孩子的意愿。“爱上学”和“爱学习”是两件事,作为老师,要真正把二者结合起来,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学前班教育随笔5
"老师,我的橡皮不见了"。寒寒无奈的走到我的面前说。正在上课的我放下手中的教具,慢慢的走到孩子们面前说:"孩子们,刚才,老师收到一条信息。你们想知道吗"?"想"。我把手机打开,神秘的念给孩子们听:"喂,喂,小朋友们好,我是寒寒的'橡皮,现在我想和小朋友玩捉迷藏的游戏,小朋友们愿意参加吗?如果愿意赶快找一找我藏在哪里了,找到我的奖励一颗漂亮的标志。"话音还没落,孩子们就行动开了。桌子底下;书包里等地方寻找。同时,我在旁边认真观察每一个孩子的表情。等转到学增小朋友身边时,我看到他神情有些慌张,并不时用手摸口袋。于是我蹲下来轻声问:"学增小朋友,是不是寒寒的橡皮被你找到了。如果是你找到的就大声告诉小朋友们好吗?老师会奖给你一颗漂亮的标志的"。学增小朋友听到这,点了点头。不好意思的走到前面,并羞答答的说:"寒寒的橡皮被我找到了"。孩子们在我的带动下给了他以热烈的掌声,并奖给了他一颗漂亮的标志。
这件事虽然就这样过去了,但使我深深体会到了正确教育方式的重要性。如果当时老师不加以引导、教育,孩子会这么做吗?
学前班教育随笔6
我是一个幼儿教师,在这条职业道路上已经走过了十多个春秋,回首这些年的经历,没有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故事,有的只是一件件平常的琐事。虽说自己不是桃李满天下,但学生也是带了一批又一批,我带的第一批学生都已近度过了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了。回想自己做过的每一件事,都是那么平凡和渺小,甚至不值一提,而我却仍在坚持。当你看到这样的成绩时,你会觉得我应该是一个非常出色而且专业技能强教学能力棒等。其实你错了,我只不过是个踏实本分平凡的人。即没有高水平的专业技能,又没有出彩的教学能力,更没有出色的表达能力。
思瑶小朋友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小姑娘,她奶奶身体不好,在家带她的时候,很少领她出来玩,都是关上大门在自家院子里玩,知道上学前很少接触其他的幼儿。每天的入园就成了一大难题,每天哭闹、抓咬、打滚。开始的时候她妈妈抱她一会,再交给我。她妈妈躲在墙角看她一会再走,到后来思瑶妈妈一进门就把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思瑶送到我怀里就走。我抱她一段时间后,就带她和小朋友一起玩玩具,聊天。思瑶的哭泣持续了半年,她的鼻涕也陪伴了我的衣服半年。思瑶妈妈每天接送孩子都向我表示感激和歉意,还买了衣服送我,被我谢绝了。
提起幼儿教师,人们就能很自然的联想到比如;能歌善舞、她们很不简单,尽管她们很平凡。热情活泼、纯洁无虑、青春永驻等字眼,实在美丽可爱的不得了。其实说的没错,只是太表面了。我想正如事物都用两方面一样,任何职业都有它风光的一面,也自然有它艰辛的'一面,作为幼儿教师,来自于她们的职业压力和要求决不是一个简单得人能够从事的。教师的专业理论和技能技巧是是不可或缺的,这是最能体现幼儿教师职业特点的要求,这也是人们心目中对幼儿教师一贯的期望和要求,也是幼儿教师区别于其他教师最鲜明的所在。我们说一个好老师不仅要有高尚的师德,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和熟练的技能技巧,这样工作起来才会得心应手、从容自如,而不是心有余力不足。而我呢,虽然各方面并不出色但也并不是一无所出,在工作中一直都是勤勤恳恳,踏实本分,默默地奉献着自己已有的能力与本职工作。我仅仅是一部电影中的配角,一束美丽鲜花的陪衬……从来不跟与他人争强实力,争夺名利,不是不想做的更好,也不是不思进取,更不是不想上进……
学前班教育随笔7
我在工作中付出了努力,工作回报给我经验的积累;当我在孩子身上付出真诚和爱心时,孩子对我产生了依赖,有了像对妈妈一样的亲近感;‘当我把孩子教育得从开始入园哭闹不止到现在健康快乐的融入到这个大家庭中,学会了自己吃饭,自己穿简单的衣服,并且一部分孩子从开始懵懂的语言到现在能完整的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一件事,唱完一首歌,跳完一个舞蹈等等,都是我在他们身上花费的心血得到的回报;家长见证孩子的懂事和成长,对我感谢的语言和认可,汇报我的是那常人无法匹及的艰辛和劳累……回报与付出就是这样意味深长让人捉摸不透。但是我喜欢回报的痛快和成就感,也在钟情于付出时慷慨、豁达与宽容。只要在孩子需要时给他们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你就会在他们懂事成长中得到回报。
在我们班里我见证了回报和付出成正比的诸多实例:如李枝繁小朋友,刚入园时哭闹不进教室,以自我为中心,好胜心特别强着实让我犯了难。经过我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她变得懂事了,乐于帮助人,学会和小朋友分享。听她奶奶说做梦就叫王老师,还经常给我说自己的小秘密。最让我感动的是当着她爸爸的面说:“王老师我爱你”,让我听了心里有一种油然而的成就感。还有孙刘阳和李雅馨小朋友午休不是很好,前者依赖性特别强,每天午休时她一手抱着水杯、鞋子、枕头,用那渴望的眼神看着我希望我抱着她睡,她用手摸着我的脸、摆弄着我的头发就像依赖妈妈一样依赖我,在我的陪伴下慢慢的放下了手中的东西进入了梦乡,在我的关心和体贴下现在基本上能独立睡觉了。而李雅馨小朋友在家没有午休的习惯,一下子不适应集体的生活,一到午休时她就脱掉鞋子东跑西跑,既影响了其他孩子,对她自己良好习惯的养成也不利,我很是着急。我就想了一个办法,每天坐在她的床边拍拍她安抚她,慢慢的养成了午休的习惯。她还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简直不敢相信还当面感谢我。还有高南媛小朋友,个性很强,自己想做的事就得做很任性。根据她的性格的特点,我经常因一点小事就表扬她、鼓励她、认可她,让她感觉到成就感。现在她改变了很多,她还经常自豪的'和我说:”王老师我和小朋友分享了,我正确搬椅子了。“回答问题也很积极。还有好多家长再接孩子时看到我那么辛苦,她们发自肺腑地说了一句:“这么多孩子老师一天要说多少话呀!王老师的嗓子都哑了,把这些孩子照顾好真是不容易,太辛苦了”。这难道不是对我们的认可吗?还有……等等太多的例子。从孩子身上发生的事情中,我悟出一个道理。我付出了,但我积累了很多教育孩子的经验,让孩子在这里健康快乐的成长,从而也得到了家长的认可,这难道不能证明付出和回报是成长比吗?
幼儿是一群正在成长的孩子,而孩子是允许犯错误的,犯错误是孩子成长的过程。当你因他们的错误敞开你的胸怀给他们关心、爱心教育付出时,人生便已给你准备好了回报。这种回报不许物质和金钱,只需海内存知己,天下若比邻的真心。让我们携一缕回报的阳光,系一丝付出的绸带,踏上实现自我的价值。相信吧!付出是和回报成正比的。
学前班教育随笔8
“老师,佳佳的手流了好多血!”我闻讯跑过去一看,佳佳的手背、手心红红的,可是没有见到伤口。佳佳也没有哭没喊疼,看清后才知道,原来是印泥!这是谁带来的呢?正在这时候我发现佳佳旁边的芊芊好像在往口袋里藏什么东西,我明白了。过了一会儿,通过给芊芊讲道理,做思想工作,她答应把印泥交给我让我保管,晚上再拿回家,并保证以后不带来了。
第二天,芊芊果然没有带来。但是我又发现有几个小朋友的脑门上多了一个歪歪扭扭的`小红点。通过去顺藤摸瓜,我又从星润的口袋时里“收缴”了一盒印泥。没过一会儿,又有小朋友告诉我说阿浩的口袋里藏着一支玩具宝剑!
印泥、玩具宝剑,我明白了,我们班这群小家伙越来越懂得跟好朋友分享了。但是这种把东西藏在口袋里带到幼儿园的方法非常不可取,具有很大的潜在危险。于是,我向全班的孩子们讲述了这件事,并告诉孩子们把小玩意带在口袋里是很危险的,特别是小玩具或尖利的玩具。要是有什么好玩的玩具想给小朋友们一起玩,可以先告诉老师,老师会让大家分组玩。孩子们纷纷表示同意老师的看法,以后再也不带小玩意来了。
晚上,家长来接孩子时,我特意和这几位孩子的家长进行了沟通,把孩子的情况告诉他们。他们都感到很意外,不知道孩子带这些东西来幼儿园,并表示以后要多检查孩子的口袋,以免发生意外。 我想对每一位家长说:请多多注意孩子的口袋!因为口袋里藏着孩子的秘密,装着孩子的心理,暗示着孩子的变化和成长!口袋也是家长观察和了解孩子的“一面好镜子”!
学前班教育随笔9
中午起床后我带着孩子跟平时一样在厕所门口排队等候上厕所,没过一会儿就听见班班里的小朋友跟我说“老师,他哭了”我走过去一看,他哭的小脸都花了,我忙问道“怎么了?怎么哭了?”他沙哑着嗓子“我渴了,想喝水。”
“ 那你为什么不跟老师说呢?”面对我的提问她也不回答,只是用满是泪水的眼睛看着我,我摸了摸他的额头,并不热,于是耐心的询问“我们一会儿就到教室了,到教室就喝水,以后有事情要跟老师说,好吗?不要哭了,小小男子汉要勇敢!”在看到他朝我点头后,我带动幼儿以最快的速度上厕所、洗手、进教室。 喝过水的他还是闷闷不乐,没有精神,担心他是不是感冒了,但是摸了摸还是不热,于是我跟班里的`小朋友开始逗他开心,让他笑一笑。由于马上就要上课了,我们就停下游戏开始上课!
等上完课后他还是趴在了桌子上,问他怎么了也不回答走过去一摸额头,烫烫的,就赶快给他测量体温,当我看到他的体温后呆了38度,立刻给他妈妈打电话。当半个小时后,他妈妈才从地里赶了过来讲孩子接走。
如果我在回到教室后立刻给孩子测量体温,会不会孩子就不会烧的这么严重了?如果我再细心一点就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了!
通过这件事,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幼儿老师,我们就应该从很小的细节开始,去观察每一个孩子,在孩子发生任何事情时都要有所准备,有应急的方案,讲所有情况降到最低点。
小小细节凸显大大学问,希望每一位老师都不要忽视细节。
学前班教育随笔10
如何看待孩子的“告状”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孩子在自己头脑里已经有了一定的规则意识,而一旦有人触犯这些“规则”,就算事情再小也会引发同伴间的一些争执。而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又知道如何处理这些问题,也就开始频繁跟老师“告状”。
大班年龄阶段的孩子,有了一定的同伴意识,也有了一定的行为规则意识。他们常会因一件小小的事情就跟同伴之间发生争执,而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告诉老师去”。在他们的心中,老师是万能的,能给他们解决任何问题。所以才会不厌其烦的一次又一次的.来告诉你其他小朋友的表现。“老师,某某小朋友没有排队”,“老师,某某小朋友推我椅子了”,“老师,某某小朋友没坐好”,“老师,某某小朋友扯我衣服了”,“老师,某某小朋友吃饭的时候在讲话”......面对这些“告状”,我们往往不是很有耐心的去聆听,甚至有时还会觉得心烦,因为觉得这些事情实在太小,不值得孩子们重复的拿来跟自己说。其实这种心态是不正确的,孩子会“告状”那是因为他们不会自己处理这样的问题,所以只能寻求老师的帮助。
对于那些喜欢“告状”的小朋友,我常用的方式是冷处理。孩子“告状”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们还小,又刚从家庭中走进幼儿园,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摩擦、矛盾,很多问题不能自己解决,需要我们经常性的引导和启发。但如果给予那些有事没事就“告状”的小朋友及时响应,不仅不能及时帮他处理矛盾,还会给老师的工作带来负担。喜欢“告状”的小朋友,遇到问题,他们第一时间不是去想如何解决,而是直接就想到找老师。如果老师经常性的给他们帮助,会增长他们的惰性,还会让他们在同伴中留下不好的印象。对于一些合理的“告状”行为,我常仔细聆听他们“告状”的内容,然后把几个小朋友叫到自己身边,询问原因,引导他们自己解决问题。当然,在忙的时候,我可能顾不了那么多的“告状”,于是会跟小朋友说“好的,我知道了,老师待会批评他”,给“告状”的小朋友一个承诺,也给那些“被告”敲个小警钟。
幼儿园,是孩子迈向社会的第一步,能够与同伴友好相处,适应集体生活是他们成长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对孩子今后的心理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孩子的“告状”行为,老师和家长应通过一些实例正确引导、教育孩子在与同伴的交往中要学会谦让、等待、要有耐心,教育他们在与小伙伴有矛盾时应讲道理,要学会尊重别人。当然,这是一件做起来很难的事情,但作为家长、老师必须要重视这个问题,这在孩子们的成长道路上与他们学习科学知识同等重要,让他们学会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
学前班教育随笔11
4月14日上午我们大班所有的孩子及部分家长参观了蔚斗小学,家长的同行目的在于让他们了解一下小学生的学习状况,以便能更好地为孩子上小学做好准备。参观小学活动安排井然有序,重点为二,其一参观蔚斗小学颇具特色的活动——大课间,其二观摩小学生的教学活动,参观哥哥姐姐的教室,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让家长和孩子感触最深的是小学的大课间活动,形式丰富多样,绘画(儿童国画)器乐、合唱、篆刻、泥工等让人应接不暇,孩子们边看边不时的赞叹!具小学教导处主任王老师介绍,一部分孩子参加了社团活动,还有一部分没有参加的则自愿报名参加各种各样的体育项目,比如腰鼓队、球队、放风筝、跳绳等等,像这些体育项目到了学期末都要进行考核。在满足兴趣的同时,促进孩子的发展。看着小学生们琴棋书画样样精通,随行的家长不时地询问着孩子们:你想参加什么啊?孩子们不时的和家长交流着,似乎已经确定自己的选择。
接下来我们还悄悄的来到了一年级的教室,老师正在上课。受到哥哥姐姐的感染孩子们非常安静、有序,站在教室的后排聆听着老师的讲课。最后回到幼儿园,孩子们交流了自己的所见所闻,通过比较进一步了解小学生活与幼儿园的不同,孩子们对上小学充满了期待!
本次活动感触最深的镜头有这么几点:
1、我们刚来到小学的`操场,哥哥姐姐正要升国旗呢!在他们的带领下,幼儿园的孩子们一改往日的活跃变得肃然起敬,还学起了少先队员行起了队礼。分析:场面严肃,哥哥姐姐的示范熏陶带给了孩子不同的感受,潜移默化着孩子。
2、走廊上有一些开放式的图书区,孩子们休息时随时随地自由选择感兴趣的图书,看好后整齐的放回去。分析:开放的图书区、轻松的氛围,让孩子自主选择和阅读的机会,既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又弥漫着学习的氛围。
3、一个四年级学生正在画一幅花卉的国画,侧峰、逆锋等笔法流畅,形象生动,丝毫不受我们参观的影响而走神。分析:这就是功底和定力。可想而知,举一反三,大课间活动搞得如此成功,归因到底就是项目丰富多样,满足孩子的兴趣;社团项目有针对性、指导性,有动有静,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喜好选择;坚持不懈,一个兴趣社团的运营有很多的阻点,需要我们坚持、不断调整。
本次之行,还收到了一些招生情况的消息,本届外地孩子的竞争十分激烈,针对这些我们大班班级可进行一些考试模拟,以往孩子不成功有些是对考试流程不熟悉、怯场,不理解小学老师的要求以至于面试失败,如我们能在幼儿园进行考试模拟相信孩子们会信心大增,同时也加强孩子有关方面的面试能力。
学前班教育随笔12
饭后散步活动时,波波透过院墙看见焚烧树叶的烟,他大叫起来:“老师,着火了!”我没有直接理会,而是弯下腰来问他:“你怎样明白着火了?”我们的交谈吸引了其他幼儿,有的幼儿呈现紧张表情,有的幼儿紧张大叫(这说明幼儿已有初步的自护意识)。为保护幼儿这意识,并在随机中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我立刻蹲下来和幼儿聊了起来:“着火了我们该怎样办呢?”幼儿的回答是找消防叔叔,打110,甚至有的幼儿还真的表演起来。“消防电话到底是多少呢?”幼儿的回答各种各样:有120,有110,就是没有119。这说明:
(1)平常的安全的.教育还是有效的。
(2)实际联系不够,需要在随机教育中加以强化,做到不但有意识,还能助帮幼儿构成自护潜力,尽最大潜力离开火源,找大人寻求帮忙。我便带幼儿去观察火源,让幼儿明白火有好处,也有坏处。看到枯叶还在燃烧并发出很多烟,幼儿的反应还是以为真的着火了,需要请消防叔叔,打119电话。我进一步引导幼儿观察:“烧的是什么?为什么烧它?烧了有什么用处?这种火有没有危害吗?”幼儿七嘴八舌,我相信他们已经明白这种火的好处。正好前面有一片枯草被调皮男孩烧掉,我趁势带他们来到此处观察,“这一大块黑黑的地方怎样了?周围的草漂不漂亮?柔软不柔软?”引导幼儿明白随意玩火的危害。
回来的路上,还讲了一发生在大哥哥身上的事,由于玩火,点着了稻草堆,引燃了房屋,最后是在消防叔叔和大人的帮忙下这场火才被扑灭,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我相信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已经种下了安全意识的种子,使他们明辨是非,明白什么能玩,什么不能玩,明白如何自护。
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是教师的职责,而过分消极的保护有时会产生不良后果。只有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潜力,才能使幼儿避免伤害,甚至终身有益。教师为了保证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安全,使幼儿健康成长,除了常规的安全教育还就应抓住一切直观机会从小班就坚持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和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潜力。
学前班教育随笔13
分享美食与快乐
打开背包,里面全是好吃的,有桔子、饼干、巧克力、面包、橙汁、牛肉干、糖果等等,包里仿佛就是一个百宝箱。有的悠哉悠哉的品着食物,有的交换着食物吃,有的干脆就手拿糖果分给大家吃。再看他们的姿势,也各具风采,有的坐着,有的蹲着,有的盘着腿,有的翘着腿,很休闲。耳边荡漾着孩子们轻快爽朗的笑声,这笑声引来了小区里的.一些小弟弟、小妹妹们,一曲和谐的笑声交响曲,为阳光城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与小虫们来个亲密接触
暖暖的阳光下,小虫们也出来散步了,看,爬得挺有风度。几个孩子聚在一起,一起在商讨着有关小虫的点点趣事,“不知他爬到那里去,会不会也与我们一样出来秋游呀……”呵呵,有趣的想法,孩子们津津有味地观察着、讨论着,我也有滋有味地聆听着品位着。
有人说秋天是一首诗,是一首歌,是一个美丽的梦。我说,秋天是一幅美丽多彩的图画。阳光城里的这幅秋天图画,很美,很清澈,很快乐!
学前班教育随笔14
两天的学前教育专任教师培训,我有幸参与其中,在这短短两天的培训中,我们聆听了锦州市各位专家的精彩讲座。这次的学习,拓宽了学习的视野,更新了教育观念,理论的应用水平与教学的创新潜力得到提升。
这次培训真的让我受益匪浅,在刘科长进行《幼儿园教师教师师德师风》的培训中,让我学会如何爱幼儿,尊重幼儿,宽容幼儿,师德,是一种精神的体现,是一种深厚知识的内涵。
在赵丽华主任培训的践行《指南》主题教育活动的实施策略中,她谈到了践行《指南》中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案,让我深刻体会到《指南》教学的意义,同时在以后的《指南》实施中也给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教育要有法,对于幼儿该教时教,该玩是玩,该学时学。
这次的学习中提到一词“pck”则是:教什么——教学内容,怎样教——教学方法的知识,教谁——教育对象知识。这个词则让我理解到,在开展一节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我们做出充实的准备,首先要选择教学内容,然后在想出要采用的怎样的教学手段适合于幼儿,其次对班级幼儿的情况进行分析、了解,结合活动看看本次活动是否适用于班级幼儿。所以开展一次教学活动不是随便的,而是需要教师仔细思考。
全面系统的学习五大领域核心经验知识,让我知道如何对幼儿实施教育,如数学活动的核心经验与教学组织,学习了集合与分类、模式、计数、数学符号、数运算、量的比较、测量、图形及空间方位。可教给幼儿的.知识是那么的多,这让我感受到一名幼师所担负的责任,我要学以致用,用心教育幼儿。
通过这次培训,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幼儿园教育工作就应坚持各领域教育互相渗透,有机结合。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贴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幼儿教育要面向全体幼儿,热爱幼儿,坚持用心鼓励,启发诱导。
总之,这次培训我受益匪浅,我将把这种感激之情化为一种工作动力,把所学到的知识与感悟运用到以后的培训和教研工作中去,为我园的幼教事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学前班教育随笔15
秋高气爽,正是外出的好时节。 为了扩展孩子们的视野,丰富孩子们的社会经验,让孩子们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感受秋天大自然的美好风光,我们学前班年级族开展了此次“亲子秋游”活动 。一大早,各班小朋友就早早地来到了幼儿园,兴奋地和伙伴、老师分享出游的喜悦,要出发了。各班班主任对孩子们进行了安全教育,向小朋友讲述了秋游的注意事项,让安全深入每个幼儿的`心里。
8:50,全园的小朋友沐浴着清新的空气,呼吸着花草树木的芳香,一路欢歌笑语,开始了秋游系列活动之一――找秋天。在前往东山观的路上孩子们唧唧喳喳就象是一群欢快的小鸟,有说有笑,感受着秋天给我们带来的那份特别情愫。进入东山观山地公园孩子们就开始了他们愉快的旅行:登山比赛、观赏大自然无限的秋色、走上登高亭子、看宁强县城全貌。瞧,孩子们玩得多欢啊。各班坐在指定的亭子里,小朋友分享着自己带来的食物,体验着集体生活的乐趣。活动结束前,孩子们还自觉地整理了他们休息的场地,将遗留下的大小垃圾都扔入垃圾箱里,保持了环境的整洁。
从家长的反馈中,可见大部分家长都提到我们幼儿园的小朋友非常讲文明,不会随便乱扔垃圾,而且还会提醒身边的人将垃圾丢进垃圾桶,更让家长们觉得自豪的是,回到家他们还会把所
见所闻,以图片结合的形式讲解给爷爷、奶奶听,让他们也身临其境,孩子的能力在不断的增长,证明我们的秋游活动,举行得非常具有价值和意义的。
秋天丰富而多彩,是个丰收的季节,是个充满喜悦的季节,是个处处都蕴涵着教育契机的季节。在快乐秋游系列活动中,孩子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锻炼了意志,增进了友情。
【学前班教育随笔】相关文章:
学前班秋游活动教育随笔07-02
幼儿园学前班教育随笔04-22
学前班教师教育随笔03-26
学前班班主任教育随笔07-02
幼儿园学前班开学教育随笔10-22
幼儿园学前班每月教育随笔10-22
幼儿园学前班教育随笔12篇04-22
幼儿园学前班教育随笔(12篇)04-22
学前班教师教育随笔8篇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