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认识图形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1
总复习的编排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中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四种立体图形,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的几何图形的认识。
2、一方面巩固钟表中整时和半时的认识,另一方面通过看接近整时的钟面,使学生进一步说出大约是几时。
3、练习生活实际学习数学,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图形,并能够形成对这些图形的表象
教学难点:辨认所学的几何图形
一、认识图形
二.认识钟表
三.游戏:
四、课堂小结
1、出示第106页第3题,
(1)学生看书并回答有哪几种图形,教师板书: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2)问: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各有几个?学生再书上完成,集体订正。
(3)教师分别指出每种图形的名称,学生举起对应的几何图形。
(4)教师出示实物,让学生说出每种物品是什么形状?
(5)指名说一说日常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2.出示第109页第12题
(1)学生看书并回答有哪几种图形,有几个?
(2)并填写在书上。
3.完成书上第109页第13、14题,集体订正。
1、拨钟
分组活动,让学生利用钟表的学具拨出每个整时和半时,小组中同学相互检查。教师巡视,提醒学生在拨表时,时针和分针一定要拨到准确的`位置上。
2、认钟
教师拨钟,学生认;指名拨钟,学生认。
(1)引导学生观察整时:
时针和分针没有正对着钟面上的数,而是稍稍偏了一点。
告诉学生:像这种差一点不到几时,或是几时刚刚过一点,我们就不能说正好是几时,应该说“大约是几时”。
(2)问:你们认识电子表上的时间吗?
请学生说一说怎么认的?
如果我们要把钟上的时间跟电子表一样表示,你会吗?
老师拨时,学生用电子表形式表示出来。
在盒子里摸图形,学生摸出来后,告诉大家这是什么?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1、课堂作业本
板书设计:总复习:复习认识图形、认识钟表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2.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
2.过程与方法: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化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重难点、关键:
1.重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这五种常见的平面图形。
2.难点: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3.关键: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图形的变换。
课时划分:
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1课时
2.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1课时
3.练习四 ……………………………………………………1课时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3
一、学习目标
1.通过网络学习活动,学生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并能正确区分这些图形。
2.通过学生自主拼、摆、画、折、找等活动,能直观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体会平面图形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在经历观察、比较,描画活动过程中,感悟到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别与联系,丰富直观体验,发展空间观念。
二、学习重难点
1.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
2.从立体图形中“拓”出面、借助“拓”出的面认识平面图形。
三、学习过程
1.教师带领学生回忆立体图形的特征
2.播放微视频,学生观看
(课件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以及三棱柱,播放从立体图形中“拓”出平面图形的过程)
3.组织学生利用课前准备学具的不同形状在练习本子上描、画、印、拓出平面图形。画的又好又快的的同学,可以连麦老师分享他的作品。
4.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和三角形
5.认识平行四边形(引导学生观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
师:你能把一张正方形、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的纸折成同样的两部分吗?有几种折法?谁愿意介绍自己是怎么折的?折出来的是什么图形?请大家动手做一做,准备好的同学可以连麦老师哦
6.归类整理(1)课件呈现多个图形,让学生分别跟家长说说每个是什么图形?
(2)说一说:你是怎么记住每种图形的样子的?
四、教师直播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巩固应用
1.课本第3页“做一做”的第1题。
跟爸妈说一说,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
2.课本第3页“做一做”的第2题: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你能用今天所学的平面图形画一幅自己喜欢的画吗?
3.学生利用立体图形拓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同学们,请爸爸妈妈把你们画好的作品拍照分享在班级群里吧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球和圆柱体。
2、在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实践、创新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会辨认这四种图形
教学难点:
区分长方体和长方形,区别正方体和正方形。
教学准备:
课件,多个四种不同形状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导语:同学们,我们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智慧爷爷送给你们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
2.提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物体。(板书课题:认识物体。)
(二)进行新课
1.活动一:分一分。
(1)桌面上有许多这些物体,摸一摸它们,你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跟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
(2)刚才小朋友发现了很多不同的地方,那你们再想一想,能不能把他们分分类?
(3)谁来说一说你们组分了几类?怎么分的?
(4)我们来听听这个小组是怎么分的?
(5)你们组分了几类?你们组把这一类(正方体)举给大家看看。这类有些什么?
(6)他们把这些方方正正的物体归为一类,我们给这类物体起一个统一的名字吧!
(7)请你们举这一类(长方体)给大家看看。这类有些什么呀?
2.活动二:认一认。
(1)现在请大家看大屏幕,电脑把这四类物体的形状画出来了,你们还能认出它们吗?我们一起来认一认。
(2)小朋友学得很认真。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我们请四个小同学来扮演这四个伙伴。
a.他演谁?(长方体)他的朋友在哪里?
b.你演谁?自我介绍一下吧。(正方体)
c.你演谁?(圆柱)
d.下面该谁出场了?(球)
(3)小朋友,你们真能干,都找到了好朋友。那你看看我们周围,还有哪些东西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呢?
3.活动三:记一记,想一想。
(1)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先让学生辨认,然后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贴在黑板上,最后再拿出相应的'实物。
(2)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四种图形的样子(教师说图形,学生想)。
(3)让学生闭上眼睛按教师的要求摸出四种不同形状的实物。
(三)巩固练习
1.做“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拿出长方体和圆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学生发现圆柱会滚动。
2.游戏:“看谁摸得准”。
(1)每小组一人说出物体的名称,其他同学按指定要求摸袋子里的物体,看谁摸得准
(2)教师说物体形状,学生摸。
(四)课堂小结
提问:今天我们和谁成了好朋友?(引导学生小结)
小结:我们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些好朋友,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朋友,大家去找找它们吧!
(五)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体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教材43-45页例题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的:
1、通过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等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知道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的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对图形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世课我们认识了正方形、长方形以及圆,今天我们将继续来认识一些理面图形。
二、新授
1、认识三角形
(1)教师出示一张正方形纸,提问:这张纸是什么开头你能把一张正方形对折成一样的两部分吗?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折纸的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你是怎样折的',折出了什么图形?
板书:三角形
(2)出示教材第43页第二组图,教师介绍:下面是生活中见到的三角形(想一想,你还见过哪些有三角形面的物体。)
出示教材40页积木拼搭,认出有三角形面的积木,指一指哪个面是三角形的?
2、平行四边形
板书:平行四边形
(2)出示教材44页例题说明:下面都是生活中见到的平行四边形,你能从这引起物体上找到平行四边形吗?并把图中的平行四边形涂上颜色。
想一想,你还见过哪些有平行四边形面的物体?
三、巩固练习
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题至第五题。(分小组比赛)
四、全课小结
五、作业布置
六、教学后记:以游戏形式.比较直观的教具,学生的学习兴趣强.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知识: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形状和名称
能力:能够辨认这些图形
教学重难点:能够辨认这些图形
突破方法:讲解法、练习法
教具:小黑板、投影机、
教学过程
一、新授
1、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
2、初步认识正方形
3、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4、辨认正方形、长方形
5、联系实际加深认识书上98页做一做第2题
二、小结
三、练习
1、做练习二十一的第一题
2、动手涂色让学生看练习二十一第3题
四、有余力的学生选做书上98页思考题
板书设计:
教后经验与失误分析:
第二节:认识三角形、圆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书上99页练习二十一的.4、5题
教学目标:
知识:使学生知道三角形、圆的形状和名称
能力:通过实际活动使学生知道三角形有三条边能够辨认出三角形和圆
教学重难点:学生知道三角形有三条边能够辨认出三角形和圆
突破方法:讲解法、练习法
教具:小黑板、投影机、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1、听算20道2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题
2、长方形正方形的形状名称和边的特点
二、新授
1、初步认识三角形、圆
(1)初步认识三角形
(2)初步认识圆
2、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三角形圆的认识
(1)做书上99页做一做第1题
(2)做书上99页做一做第2题
3、联系实际加深认识
做书上99页做一做第3题
三、达标测评
1、练习二十一的第4题
2、动手涂色,练习二十第5题
四、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和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和特征,能识别这些形体。
过程与方法
通过看一看,摸一摸,从实物抽象出图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发展初步的实践能力,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0页、第31页的有关内容。
教具、学具准备
1.形状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以及放置这些用品的用具(纸盒或竹篮))。
2.投影仪和相关的投影片。
3.相关的图片或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图片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呢?生:玩积木师:图片上的小朋友都拿着什么样的积木呢?
生:自由发言。
师:图片上还有什么不同的积木、生:有…,还有……
师:看来积木朋友的种类真多,今天老师就正式介绍4位积木朋友给你们认识。(出示课题,板书并出示4种图形的图片)
二、动手探索,体会领悟
(1)师:分别拿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并指名让学生分别说出它们的.名称、(说明:长方体有不同的摆放行式)、
生:相互评价问题的回答是否有误、师:给4种物体正名。
(2)小组交流
师:请小朋友们拿出你们自己准备的图形,先仔细的看一看,再用手摸一摸,最后比一比看看它们有什么区别。
生:小组合作,自己动手,感受这几种图形、师:小朋友们,你们刚才已经看过了,摸过了,也进行了比较,那么小朋友们能不能准确的在把它们找出来呢?
(3)师:指名由学生发口令,让全班同学拿出相应的图形、(看谁拿的最快,给予口头表扬)
三:深化巩固,练习体验
(1)想想做做第1题
找朋友
师:老师觉得小朋友们都非常聪明,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道题,请你们帮它们找朋友,连一连、另外老师还有一个问题,你还能在生活中找到它们的朋友吗?
生:独立完成。(老师评价)
(2)想想做做第2题、分一分。(请同桌合作找一找)
(3)想想做做第3题、寻一寻。(学生独立完成)
四:学生相互评价
这节课谁表现的最棒?棒在哪里?
五、板书设计
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体
球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中,通过有趣的活动和游戏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辩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及初步感知各种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懂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若干袋各种形状的物体,图形卡片,课件。
【教学方法】
实物演示法、讨论交流法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你们玩过积木吗?说说看你们都玩过哪些形体的积木?
师: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类似积木的形体,你们想认识它们吗?
【设计意图:引起学生联想以前玩过的积木,激发他们学习本节课内容的兴趣】
二、操作感知,探索新知:
1、分一分,初步感知。
(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
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学生可能回答可分成这样几组:一组是长长方方的;一组是四四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
【设计意图】学生对各组物品进行分类整理,使学生经历认识各类物品特点的过程。)
(3)出示课件,揭示概念。课件出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实物图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随机板书名称。
(4)齐读图形名称。
(5)板题:认识图形
【设计意图】从实物到图形名称到立体图形的认知,是本节课的重点,利用多媒体形象化教学的功能,展示出抽象过程,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的生成,解决本课重点。)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分别出示实物,让学生辩认。
2、学生按教师要求拿出四种不同形状的实物。
3、亲身体验,感知特点。
(1)学生选一个喜欢的物体做好朋友,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学生可能说出: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圆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
球:是圆圆的。(如果学生说出长方体、正方体有6个面等,教师应给予肯定,但不要求学生必须说出来。)
4、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
5、课件展示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初步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又调动起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四、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1、“想想做做”第一题
师:魔方是一个什么样的形体?(正方体)所以题目中,它就和正方体用线连起来了,你们能把其他的连一连吗?(教师巡视学生完成情况)
2、“想想做做”第二题
师:找一找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各有几个,再填一填。看看哪个小朋友最聪明,填的是又快又好。
教师指导孩子按顺序找,找一个划掉一个,提醒孩子要细心仔细。并指导孩子上黑板找一找。
3、“想想做做”第三题
先引导孩子辨别左右,并注意纠错。指导孩子正确答题。再指名学生说一说,谁的左面是谁,右面是谁?
【设计意图】给每个学生提供练习的机会,在数数的过程中加深对立体图形的认识。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
五、分组活动,体验特征
1、让学生拿出长方体和圆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或者参与运球游戏。使学生发现圆柱会“轱辘”,球能任意滚动。小组交流,汇报。
2、游戏 “看谁摸得准”。 小组游戏。每小组一人说出物体的名称,其他同学按指定要求摸,看谁摸得准。
【设计意图】
1、分小组进行合作完成,既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机会,逐步体验各种立体图形的特征,调动起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次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2、游戏是大家都喜欢的活动,容易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通过多种感官加深对各种形状形状物体的体验。
六、小结:
1、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些好朋友?他们的样子你都记下了吗?
2、猜一猜。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9
设计说明 :小学生在入学前就接触过各种形状的物体,生活中也到处都是这些形状的物体,但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要抽象出直观的立体图形,建立表象,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并不容易。本节课主要从形状这一角度来使学生初步认识图形。一年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比较弱,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弱,针对上述特点,本节课的教学在设计上主要有以下两大特点: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动手操作机会,学生通过摸一摸、分一分、说一说、比一比、看一看、摆一摆等活动,获取立体图形的有关知识,掌握立体图形的特征,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知识,培养了自学能力。 3、重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用学生喜欢的动画形象喜羊羊引入新课,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思维活跃起来,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课前准备 :积木 教具 箱子 两个盒子 学生准备 积木 球 各种形状的小纸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今天,喜羊羊想请同学们到图形乐园去玩一玩,你们愿意吗? 师:图形乐园里的景色可真美,喜羊羊最喜欢玩积木了,你们喜欢玩吗?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认识图形”。(板书课题:认识图形)
师:观察这些不同的图形,想知道它们能变成什么吗?
【 设计意图:本节课以“玩积木”引入,选取的是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际内容。这一情境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了轻松的学习氛围,为接下来的各种体验活动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二、探究新知
展开活动,提出问题
师: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有一堆这样的积木,现在,你们就一起玩一玩吧!(分小组活动)
师: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先玩到这里。为了便于下一次玩的时候挑选起来更加方便,我有一个建议,能不能把你们手中的积木先分类,再整齐地摆放回去呢?(出示课堂活动卡)
师:小组汇报,请同学们将积木分组的情况一一展示。(有的按颜色分组,有的按大小分组,还有的按形状分组……)
师:这节课我们就按他们分的这种情况来研究。(出示按形状分组的情况)
【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让学生自己玩。这是随意的玩,是学生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的玩。这时,学生眼中的积木仍旧是玩具。收积木时,老师建议学生把积木分类摆放整齐,这时学生开始关注积木的形状。】
三、引导体验,合作探究
(一)球的认识。
师:我发现咱们班的很多同学都喜欢球。请每人拿一个球,放在桌子上。
师:(问一名学生)你拿的是什么球?(小皮球)你呢?其他同学呢?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手中不同的球,说一说它们都是什么形状的。
小结:我们把这样的形状统称为球。
师:除了刚才你们手里拿的这些形状是球,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也是球?
师:请同学们把球放在桌子上。
师:老师刚才提的要求是把球放在桌子上,可是我发现有的同学总是用手扶着球,这是为什么?(怕它掉在地上)
师:为什么球放不好就容易掉在地上?
师:对,球是能滚动的。(板书球是圆形的,易滚动)
【设计意图:通过把球放在桌子上,使学生发现球易滚动这一特征。从实物到图形名称再到立体图形球是圆形的,易滚动的认知是本节课的重点,利用多媒体形象化教学的功能展示出抽象的过程,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
(二)圆柱的认识
师:(拿起一个圆柱形的积木,放在硬纸板上,滚一滚,问学生)这块积木也能滚,它的形状是球吗?(不是)为什么不是?
师:球是圆形的,易滚动请同学们拿一个圆柱形的积木,先摸一摸,再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教师用教具演示上下两个面一样大) 师: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圆柱。(板书:圆柱)
师:生活中你见过形状是圆柱的物体吗?
(三)正方体的认识。
1.教师指着图画中堆积在一起的形状相同的积木,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形状。
师:拿一块形状是正方体的积木,用手摸一摸,说说你有什么感觉。
小结:通过摸,感觉到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平的。
2.列举学生不同的`发现。 (学生发现正方体的6个面都一样)
师提问:你是怎样知道正方体有6个面的?能上前面来给大家数一数吗?
师:还有的同学说正方体的6个面都一样大,大家看一看是不是一样大?小结:通过数,知道了正方体有6个面。用心观察发现正方体的6个面一样大。
[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摸一摸、看一看、数一数,体会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是平的,并且大小一样,亲身感受正方体的特征,培养了学生的自主能力。]
(四)长方体的认识。
师:(教师指着图画中长方体的积木)这些积木的形状是正方体吗?
师:请你从桌子上的积木中任意拿出一块,用刚才研究正方体的方法来研究一下这样的积木有什么特征。
汇报交流。
(1)每个面都是平的。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发现的?(摸一摸)
(2)长方体也有6个面。
师:你是怎样知道的?(数一数)
请你上前面来给大家数一数。
(3)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一样大。(学生发现这一特征后,教师用教具演示长方体的这一特征)
师:这些积木的形状叫什么?(长方体)
师:我们把这种图形称为长方体。(贴图并板书)
教师举起两块长方体(一般的)的积木,让学生判断它们的形状。
教师再举起一块长方体(特殊的)的积木,让学生判断它的形状。(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总结出的研究正方体的方法独立研究长方体的特征,从而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师:下面请同学们收学具,各组把积木装回袋子里。看来我们在玩积木的过程中也能学到数学知识。
想一想,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些图形?
四、巩固练习
师:看图形,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展示各种图形)
五、课堂小结
【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六、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
球 会滚动
圆柱 会滚动 能直立
玩、看 、摸发现 正方体有6个面,是平的
长方体有6各面,是平的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10
教学内容: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课本人认识图形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辩认识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各种形状的物体,计算机软件、投影片。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给大家带来了新朋友,瞧,是谁来了,你们喜欢机器人吗?(机器人导入)机器人皮皮觉得同学们都非常棒,给大家带来了礼物,他们是什么呢?开火车分别说出是什么物体,那这些物体又分别是哪些形状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些图形(板书认识图形),揭示课题。
二、操作感知:
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3)揭示概念。教师拿出大小、形状、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板书名称。
2、摸一摸,感知特点。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滚一滚,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学生可能说出: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圆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球:是圆圆的。(如果学生说出长方体、正方体有6个面等,教师应给予肯定),教师引导学生简单的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面大小一样,有尖尖的角,可以推动。正方体:有6个大小一样面,尖尖的角,可以推动。圆柱:上下两个大小一样圆形平面的,中间的是弯曲的面,可以横着滚动。球:没有角,滑滑的,可以随意滚动3。感知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1)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
三、形成表象,体验特征
1、视频展现立体图形
(1)动画播放立体图形的自我介绍
2、游戏“看谁摸得准”,感知物体形状特征
(2)学生闭眼摸出四种图形。(教师说图形,学生摸。)3。看谁举的对
(1)教师说名称,学生举出相应物体;教师举物体,学生说名称。
四、闯关练习
第一关:做一做1题。
第二关:数图形。投影出示练习五第2题,问:这只小动物是由
什么图形拼成的?各用了几个?让学生完成在课本上认识新的朋友(机器人由哪些形状物体组成)
五、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11
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级下册P98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基本特征,知道不同立体图形之间的异同点,理解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2、能够灵活运用立体图形的特征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培养实验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认识立体图形的基本特征,知道不同立体图形之间的异同点,理解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教学难点:
能够灵活运用立体图形的特征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具准备:
每小组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和球的实物各一个。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各一个。
橡皮泥一盒。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老师在网上下载了几张图片,非常漂亮。同学们想不想看?请欣赏!
(点击出示课件。)
师:从画面上,你看到的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是建筑物。)
师:如果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这些建筑物,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我看到的一些建筑物都是由长方体、正方体、……构成的。)
师:对,这些建筑物都是由立体图形构成的,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立体图形,进一步认识它们的特征。
(板书课题:立体图形的认识。)
二、新授。
(点击,出示例3的四幅图。)
师:首先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把这些立体图形分两类,你打算怎样分?说说理由。
(学学生讨论后汇报,长方体和正方体为一类,圆柱、圆锥为一类。)
师:能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分吗?
(学生回答:因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都是平面分为一类,而圆柱、圆锥都有曲面分为一类。)
探究一: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各部分名称及其特征。
1、摸一摸,体验立体图形的特征,并归纳填表。
师:好!我们就按照第一种分类来整理复习,先研究长方体、正方体,再探讨圆柱、圆锥。
师:(宣布复习要求)摸一摸你准备的长方体和正方体,记一记它们各部分名称是什么,它们在点、线、面上各有哪些特点?小组展开讨论,交流意见,整理归纳。合作完成表格一。注意用简练的文字归纳。看哪个小组第一个完成。好,小组活动开始。
(点击,出示表格。)
长方体特征 正方体特征
顶点
线
面
(师及时发现并表扬最先完成的小组。)
2、展示汇报:
师:谁上台将你们讨论的结果给大家看看,向同学们汇报一下。
(学生汇报,点击,出示表格内的内容。)
长方体特征 正方体特征
顶点 有8个顶点 有8个顶点
线 有12条棱,相对的四条棱的长度相等 有12条棱,每条棱长度都相等
面 有6个面都是长方形(有时有相对的两个面都是正方形),每相对的两个面
面积相等 有6个面都是正方形,并且每个面的面积都相等
3、共同讨论:
师:想一想:长方体与正方体有什么共同特征呢?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小结:相同点:长方体与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
不同点:(1)“线”上的不同点:长方体相对的棱分别相等,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而正方体的12条棱都相等,叫做正方体的棱长;(2)“面”上的不同点:长方体至少有4个面是长方形,而正方体的6个面都是正方形。
师:长方体与正方体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板书: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探究二:复习圆柱、圆锥各部分名称及其特征。
1、师:你们对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掌握的非常好,真不错!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不会忘记圆柱、圆锥的特点。现在请各小组拿出圆柱、圆锥,摸一摸,感受一下它们的特征,小组交流,合作完成表格二。
(点击,出示表格。)
圆柱 圆锥
底面
侧面
高
2、汇报交流
(学生汇报,点击,出示表格内的内容。)
圆柱 圆锥
底面 2个大小相等的圆 1个圆
侧面 曲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 曲面,展开是一个扇形
高 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 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
3、小结:圆柱是一个立体图形,有三个面,上、下两个圆叫做底面,大小相等,另一个曲面叫做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它有无数条高,长度相等。圆锥也是一个立体图形,它有两个面。它的底面是一个圆,它的侧面是一个曲面,展开是一个扇形,只有1条高,即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
三、练习
师:你们能不能利用立体图形的特征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呢?
1、看图回答:(课本P109/练习十九11、)
2、填空:
(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个顶点,()条棱,()个面;长方体相对的面(),相对的棱()。
(2)用一根长132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立方体的模型,棱长应是()厘米,如果围成一个长方体的模型,长、宽、高的和是()厘米。
(3)()叫做圆柱的高,圆柱有()条高。
(4)()叫做圆锥的高,圆锥有()条高。
(5)圆柱的侧面沿着一条()展开会得到一个(),它的长等于圆柱的(),它的宽等于圆柱的()。
四、总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立体图形的特点。
(点击,出示表格进行小结。)
五、作业。
(1)海关大钟时针长2.7米,时针绕一圈的长度是多少米?(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2)右图中,ABCD是边长为a的正方形,分别以AB,BC,CD,DA
为直径画半圆。求这四个半圆弧所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12
【教学内容】
平面图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分类、比较、辨析,使学生巩固直线、射线、线段和各种角以及垂线和平行线的有关知识,进一步认识它们之间
的联系与区别,能画出相应的图形。
2.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及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自主整理的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
将分类、比较、辨析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纳,突出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
【谈话导入】
教师:从今天起,我们复习图形与几何初步知识。这节课先复习线与角及平面图形的知识(板书课题)。通过复习,我
们要进一步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一步认识角和角的分类,能比较熟练地用量角
器量角和画角,平面图形的分类。
【归纳整理】
1.复习直线、射线、线段。
课件出示问题1:直线、射线和线段有什么区别?
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有几种位置关系?
(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2)指名学生汇报。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①用直尺把两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一条线段;把线段一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射线;把线段两端无限延长,可以得
到一条直线。
教书板书:
②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与联系: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予以板书:
③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予以板书。
④组织学生做教材第86页第2题第(Ⅰ)小题。
指名学生回答,订正。
2.复习角。
课件展示问题2:我们学过的角有哪几种?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2)指名学生汇报。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②角的大小要看两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所画出的长短没有联系。
(4)组织学生练习:教材第86页“做一做”。
(5)指名学生汇报,订正。
3.复习三角形、四边形、圆。
课件出示问题3:说一说什么是三角形和四边形?圆有什么特点?
①学生分组议一议,相互交流。
②学生汇报。
③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并板书
教师指名学生说出每种图形的特征。(较差的学生多让他们说)
④还能用其他的方法表示三角形、四边形的分类吗?组织学生议一议,写一写。
指名学生把写的过程予以汇报。
教师加以总结,用课件展示教材第86页第1题的图示。
组织学生练习,教材第89页练习十八第1题。
指名汇报,订正。
【教材释疑】
教师:刚才复习了平面图形的有关知识,想必同学们可能还有些疑难,请同学们互相提问,互相交流。
【课堂作业】
填空。
(1)一个等边三角形,从一个顶点起,用一条线段把它分成大小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其中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
(2)圆的'位置是由()决定的,圆的大小是由()或()决定的。
(3)把一个等边三角形沿一条高分开,分成的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的度数分别是()度和()度。
(4)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一个底角是64°,顶角()。
(5)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顶角是50°,两个底角各是()。
(6)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一个底角的度数是顶角的2倍,它的顶角是()。
先独立思考,后指名一一回答。
答案:(1)180°(2)圆心半径直径(3)3060(4)52°(5)65°(6)36°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13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第二册第56~57页“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现实情境,使学生在实际操作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欲望,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通过摸、找、画、说、拼等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多样性,并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表达及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协作精神,在拼图实践活动中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观察、操作与讨论,使学生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初步认识什么样的图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能根据它们的特征从具体的情境中辨别出这四种图形,初步运用这些图形进行拼图。
教学过程
活动一运用现实素材引入新知。
师:我们学习过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谁能说说日常生活中你所见到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同学们也可以看看我们上课的这个礼堂的周围有什么形状的物体。
生:在老师的讲台上有长方体,有正方体,还有圆柱体。
生:讲台上的黑板是长方体。
生:易拉罐是圆柱体。
生:我的笔盒是长方体。
……
师:你们的桌面上也有很多物体,请找出你喜欢的物体。
(学生在桌上各自拿起自己喜欢的物体)
师:谁来告诉大家,你拿的是什么形状的物体?
生:我拿的是长方体。
生:我拿的是圆柱体。
生:我拿的是正方体。
生:我拿的是三角体。
师:你为什么说这是三角体呢?
生:因为这个物体有一个面是三角形,所以我就叫它三角体。
师:你能给它起这么一个名字真不错,其实这个物体叫三棱柱。
(教师根据学生所拿出来的物体,随机性地在黑板上粘上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
师:这些都是我们自己认识的物体,请小朋友摸一摸这些物体的面,有什么感觉?把你的感觉告诉同组的小朋友。
(学生摸各物体的面,并和同组的同学交流自己的感觉)
师:谁来告诉大家你有什么感觉。想说的就站起来说。
生:我觉得这些面摸起来滑滑的,如果不小心,它还会从手上掉下来。
生:我觉得这些面摸起来冰冰的。
生:我摸的是圆柱,它的上下两个面摸起来感觉平平的,中间这个面摸起来是圆圆的、弯弯的。
师:小朋友通过摸一摸,发现这些物体有的面是平的,有的面是圆圆的、弯弯的,也就是曲的。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平面图形。
(教师出示课题:)
评析学生在上学期已经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初步认识了这些几何图形,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同时,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比较关注自己周围的事物。在导入新课的活动中,教师并没有局限于书本,而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来选择学习的素材。教师所选的素材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物品,这些形状多样的素材,体现了学习内容的趣味性和信息的多样化,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调动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这样就激发起学生探究新知的强烈欲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同时,教师创设了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找一找、摸一摸的学习活动,既注重让学生以自己内心的体验来学习数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运用数学进行交流的意识,又使学生初步感知这些实物(模型)的表面,获得对平面图的感性认识,为学生在下一个环节的学习中更好地体验出“面”在“体”上,作了很好的铺垫。
活动二感受“面”从“体”得。
师:哪一位小朋友知道长方体的面是什么图形?
生:(齐)长方形。
师:对了,我们可以从长方体的一个面上找到长方形。(从长方体的一个面上拿下一个长方形纸片,贴在黑板上长方体模型的旁边,并板书:长方形)
师:下面请每个小朋友从桌面上找一个长方体。
(学生动手找)
师:请把你找到的长方体举起来给大家看看。
(有的学生举的是教师给的学具,有的学生举的是自己的书或笔盒)
师:你能从自己手中的长方体上找到长方形吗?找找看。
(学生认真地从自己手中物体的面上找长方形)
师:谁找到了?
生:我从这块橡皮上找到了长方形。
师:在哪儿呢?你能摸给大家看看吗?
生:(边说边摸)在这里。
师:还有谁找到了。
生:我在笔盒上找到了6个长方形。
师:你真了不起,在长方体上找到了6个长方形。其他的小朋友呢?
生:(齐) 找到了。
师:好,下面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你找到的长方形。
(学生认真地摸自己找到的长方形)
师:好,大家都很能干,都能从长方体上摸到长方形,那么你们能不能从其他的物体上找到其他的图形呢?
生:(齐)能!
师:好。大家找找看,并把你找到的图形和同组的小朋友说一说。(学生从物体的面上边找图形边告诉同组的同学找到了什么图形)
师:谁来告诉大家你找到了什么图形?
生:我在圆柱上找到了圆形。
生:我在正方体上找到了6个正方形。
生:我在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
生:我在长方体上找到了长方形。生:我在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还找到了正方形。
师:这个小朋友真能干,在同一个物体上找到了两种不同的图形。
师:刚才大家从正方体上找到了正方形。(从正方体的一个面上拿下一张正方形纸片,贴在黑板上正方体模型的旁边,并板书:正方形)从圆柱上找到了圆。(从圆柱的一个底面上拿下一张圆形纸片,贴在黑板上圆柱模型的旁边,并板书:圆)从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拿出一张三角形纸片贴在黑板上,并板书:三角形)
师:(指着贴出的图形)这些都是小朋友找到的图形,认识它们吗?
生:(齐)认识。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今天我们认识的图形和过去认识的物体有什么不同?
生:一种是形,一种是体。
生:长方体突突的,长方形扁扁的。
生:长方体能站起来,长方形站不起来。
生:正方体有6个面,正方形只有1个面。
师:大家都很了不起,今天我们认识的图形都是平平的,它们都是物体的一个面。
评析在此教学活动中,教师先引导学生从一个长方体物体上找长方形。接着让学生从各种各样的长方体上找出不同的长方形,之后,提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那么你们能不能从其他的物体上找到其他的图形呢?
”体现了教师先扶后放的策略,有效地突破了学生探索的难点。教师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想象力,学生通过观察、触摸等活动,将原有的生活经验数学化。教师还注重了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了从“体”上找“面”的方法。教师又通过引导学生比较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异同,深化了对两类图形特征的认识,使学生从具体实物操作和形象感知发展到抽象地,进一步体验到“面”由“体”得和“体”与“面”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特别是通过让学生充分参与操作性和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观察能力、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分析、比较、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三:学会用“体”描“形”。师:下面,请小朋友利用桌面上的物体在纸上描出今天学过的图形。同一小组的小朋友也可以互相合作。
(学生有的自己描,有的两个人合作描,不会的学生有的主动请教会的学生,有的自己打开课本看看书上的小朋友是怎样描的)
师:这个小组的小朋友描得最快,我们就请他们来把描的图形展示一下,并说说是用什么物体描的。生:我用圆柱描出了圆形。
生:我用三棱柱描出了三角形。生:我用正方体描出了正方形。
师:你们真能干。
评析教师在学生初步学会了从“体”上找“面”的方法,弄清了“体”与“面”关系的`基础上,又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尝试找出怎样利用物体来描出平面图形的策略,既体现了教学设计的层次性,又培养了学生合作的意识,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图形特征的认识。同时,由于摆在学生面前的几何形体是多种多样的,学生描图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学生要描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必须懂得从各种各样的几何形体(多种信息)中寻找自己喜欢的几何形体(
有效的信息),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描,这样,学生学会了探索性的学习方式,感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样化的,每个人都从众多解决问题的策略中选择了适合个人的学习方法。
活动四:体现知识应用于生活。
师:在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这些平面图形呢?请同组的小朋友相互说说。(同组的学生互相说出自己在哪儿见过这些图形,场面非常热烈)
师:谁来向大家说说?想好了就说。
生:我家电冰箱的面是长方形的。
生:铅笔上下的面是圆形的。生:电脑的显示屏是正方形的。生:窗户是长方形的。生:黑板是长方体。
师:对,那黑板的面是什么形?
生:长方形。
生:有些屋顶的面是三角形。
生:有些窗帘是长方形的。
师:确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到处都可以看到这些图形,小朋友要学会仔细观察。
评析教师通过提问“在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这些平面图形”,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把所学的新知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使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有用,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增进了学生对数学的价值和作用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活动五:注重探索与实践。
师:小红利用今天认识的图形拼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电脑出示奔跑的动物和节奏感强的音乐,接着屏幕中出现了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小女孩说:“小朋友,你们好,我是小红,我利用今天认识的图形拼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你们能从这幅美丽的图画中找出今天学的这些图形吗?”)
师:找到的小朋友请说说。生:屋顶是三角形的。生:屋子的门是长方形的。生:屋子的窗是正方形的。生:太阳是圆形的。生:树的叶子是三角形的。生:草地是长方形的。师:对,这幅图的草地是长方形的。师:下面请小朋友小组互相合作,利用老师给你们的图形拼出自己喜欢的漂亮的图画,要尽可能和小红的不一样。
(学生合作拼图形,教师巡视,并把拼好的图画展示到黑板上)
师:(问其中一组同学)你们拼的是什么图形?能上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该组的学生选派了一名代表上台说:“我们组拼的是一枝铅笔。用了圆形、长方形和三角形。”接下来各组小朋友都各自纷纷派了代表上讲台来向大家说明本组拼的是什么,用了什么图形)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拼出了这么漂亮的图画,你们个个都成了小小的发明家和设计师了。
评析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索性学习,从事“再创造”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教师在此教学活动中,先呈现出一幅漂亮的图画,创设出一个具有较强趣味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在各组学生发现并找出图画中的各种图形后,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转向下一个实践活动,让各组学生讨论,寻找设计出本组拼图的方案,互相合作,共同完成拼图。再让各组学生将本组所拼得的图画向全班展示,介绍制作的方法和所用的材料。学生表现主动,拼得的结果丰富多彩,而且能把拼的方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这样组织教学,不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集体智慧,体现出了学生间的合作与互助、探索与创新,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活动六:体现课内向课外开放。师:这节课我们都认识了什么图形?
生:(齐)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
师:下面请小朋友闭上眼睛,在脑子里想想今天认识的图形。
(学生闭眼想图形)
评析让学生闭目想像所学的图形,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发展空间观念的有效途径。
师:小朋友都记住这些图形的形状了吗?生:(齐)记住了!师:在生活中我们到处都可以见到这些图形,小朋友回到家后仔细观察家里的物体,看看能在哪些物体上找到这些图形,把你的发现告诉你的爸爸、妈妈,好吗?
生:(齐)好!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14
一、教材分析
《认识图形》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中有关图形的知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这些常见的平面图形。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为以后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合作和交流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操作、观察、比较等活动,让学生体会“面”在“体”上,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实践能力,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各种活动,渗透审美情趣教育,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体会“面”在“体”上
三、教法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发展”,最主要体现在教学模式的转变上。根据一年级小学生的好奇好动的特点以及本课的内容特征,我采用了:
教师活动:创境设疑——协作指导——拓展延伸
学生活动:体验感悟——自主探究——应用创新
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设置了教学流程的三大环节。从学生的认知需要出发,把操作与思考探究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操作中进行思考,把操作作为探索知识的一种手段,而学生在大量的动手操作中,通过亲自感知,亲自体验,从初步认识,到头脑中建立模型,最后到解释与应用创新的一次知识的飞跃。
四、教学过程
(一)创境设疑,体验感悟
我们的好朋友机灵狗带我们来到了一座漂亮的城堡,在这座城堡里,住着各种形状的图形,请小朋友们认一认,说一说这些图形的名字。
学生分别指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贴出这几种图形。
接着,我抓住学生爱交朋友的心理,问:“你们愿意和这些图形交朋友吗?”在学生兴致高昂的气氛中,我导入本节课的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图形”。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年级学生对漂亮的动画片特别感兴趣,所以一开始,我采用了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城堡上找出自己认识的平面图形。与图形交朋友又使学生产生急于探索的情感,为整堂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自主探究,协作指导
1.新朋友的家——面从体来。
同学们,这些新朋友都藏在大家桌面上的物体中,请大家找一找、摸一摸、互相指一指,赶快行动吧!
课前,我让学生事先准备了一些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实物学具。学生在物体上找到图形后,指给小组内的同学看一看,摸一摸,说说自己的感觉。学生可能会说:“我在牙膏盒上找到了正方形”也可能会说:“我在饼干盒上找到了长方形,长方形摸起来很平”
学生通过在实际物体上找平面图形,初步体会了面在体上,通过摸平面图形,对平面有个初步的感知。在这一系列小组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给新朋友照相——体上有面。
同学们,想不想给这些新朋友照张相,把他们留在纸上,在学生兴趣高昂地回答了“想”后,让学生到组长那儿找几个自己最喜欢的朋友,把它描下来,并激励学生“比赛看看谁先描完,谁描的朋友最漂亮”。
给先朋友照相,这一发散性的问题让学生亲自动手,充分给学生“做”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通过这种“做中学”,让学生积极参与操作过程,亲身体验面的形成过程,在上一个环节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面”从“体”来,从而突破本课难点。
学生可能会用描的办法,也可能会用印的。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我到各小组巡视。对先完成的同学,我会鼓励他“你还能想到其他的办法吗”充分体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多样性,对于一些有困难的同学,我会请其他的小朋友帮助,使这些学生感受到集体的'爱,增进同学间的情感。
3.介绍新朋友——平面图形的特征
这些都是我们今天认识的新朋友,怎么把新朋友介绍给爸爸、妈妈呢?
我先给学生示范:妈妈,今天我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它长得长长的,平平的,它不像长方体,因为它不能装东西,它是谁呢?然后,学生小组内互相介绍。
学生介绍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时候,有可能都会说:“方方的,平平的。”这时,我问:“长方体和正方体一样吗?”经过学生的再次观察,再次描述,引导学生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不同。
一年级的小朋友在父母面前的表现欲望很强,可是由于他们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不够,也怕出错。而此处介绍新朋友的活动提供他们说的平台,增强了学生的表达意愿和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巩固了对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的认识,使用学生对这一知识的把握更准确,也使学生的思维更深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图形的介绍会慢慢说得更清楚,更有条例,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15
【教学内容】
人教版新课标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立体图形第 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和观察活动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他们的名称,会辨别和区别,这些物体和图形。
2、通过摸、滚、推各种立体图形光感受他们的特征
3、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交流的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4、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逐步养成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些立体图形的特征,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会区分长方体、正方体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投影仪 白板 图形卡片 立体实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引题
哇!同学们从家里搜集了这么多物品,你能给小伙伴们说一说吗?
生:牙膏盒,饮料罐,积木块,皮球,乒乓球,魔方,色子等。
师:同学们带来了这么多有趣的物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些物品的形状吧!(板书 认识图形)
【过程评价】学生自己介绍自己的物品,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学习素材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学生感到亲切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合作分类,初步感知
学习任务一:同桌合作分一分,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1、分一分 课件出示,老师的物品这么多物品堆放在这里,太乱了,小朋友,动动手,动动脑,与同桌合作,把形状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
2、交流汇报:你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教师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适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分类的情况,指导更细的分类。
3、小结:我们能把这些物体按照形状可以分成四类。课件出示
【过程评价】让学生大胆尝试将形状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学生在动手分类中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各类物品的外形有了初步的认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合作的能力。
三、自主探究,认识特征。
学习任务二: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你觉得每组图形分别有什么共同的特征,然后把你的发现告诉小伙伴们。1、观察活动:看一看、摸一摸,你发现了什么,然后把你的发现和同桌说一说。
2、汇报交流:你觉得每组图形分别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预设汇报:
(1) 长方体
师:拿出你准备的长方体,仔细观察,说一说它们的特征。生:我看到长方体有六个面
每个面都是平平的
长方体都是长长方方的
对面相等 它们的面有大有小
(学生们汇报完一种物体的特征,老师提醒小朋友们看一看、摸一摸,你的是这样的吗?并随孩子们一起利用多媒体帮孩子们验证,孩子们直观感受。)
(2) 正方体
师:课件出示正方体的物体,教师明确其名称为正方体,请孩子们拿出手中的正方体,看一看、摸一摸,说出他们的特征。
生:正方体也有六个面
每个面都是平平的
这些面是正正方方的
这些面的大小都是一样的
(学生汇报每一种特征老师跟随孩子一起验证,并提醒孩子仔细观察)
3、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仔细观察看一看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你能把长方体变成正方体吗?
(3)认识圆柱、球
①课件出示圆柱、球,形状像他们一样的物体叫圆柱、球,仔细观察它们的特征。
②汇报:学生拿出圆柱、球,并汇报特征。
圆柱:有两个面,平平的,是圆形的,
两个面一样大 只能朝一定的方向滚动
球: 没有平面 任意滚动
(教师跟随孩子们的发现课件展示其特征)
找出圆柱、球的相同与不同。
【过程评价】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合作探究的过程,通过交流汇报,让学生区别不同形状物体的不同特征,初步建立各类物体的表象,符合学生爱说爱动好胜的特点,让学生参与了知识面的形成过程,在玩中学习了数学,体会到数学的`乐趣和数学的价值。
四、抽象图形,认识特征
课件出示
1、猜一猜,并说一下你是怎样猜到的?
2、引导辨认,区分实物和图形。课件出示图,学生找生活中的实物立体图形。
3、数一数,机器人图由哪些立体图形拼成,各用了几个图形?
【过程评价】学生初步认识了各种立体图形的特征后,适时引导学生从实物中抽象图形,有利于学生理解形状的本质,特征,通过引导学生辨认图形和实物,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沟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五、全课总结,情知共融
小朋友们,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怎样的学习的?
六、作业布置
七、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一)
有六个平平的长长方方的面
上下
长方体 对面相等
左右
前后
有的面大,有的面小
有六个平平的正正方方的面
每个面都一样大
正方体
有两个平平的圆形的面
上下一样大
圆柱 能沿一定的方向滚动
没有平面
能任意滚动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09-21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12-06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06-28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06-24
认识图形的教学设计06-23
认识图形的数学教学设计06-26
《认识图形》的优秀教学设计06-25
认识图形一教学设计05-28
《认识物体和图形》的教学设计07-20
教学设计《认识图形二》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