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动手做一的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动手做一的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动手做一的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 通过折纸、剪纸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初步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
2. 通过操作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 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猜一猜,信封里是什么图形?
生1:第一个是圆。
生2:第二个图形是长方形。
生3:第三个图形是三角形。
生4:第四个图形也是三角形。
生5:不对,这不是三角形,是正方形。
师:没错,正方形也有像三角形这样的角。
生6:第5个图形可能是三角形,可能是正方形,还可能是长方形,因为它们三个都有这样的角。
师:说的很好,那我们一起看看到底是什么图形?
生:是长方形!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复习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名称和特征导入新课,唤醒学生已有认知,为本节课进一步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奠定基础。
二、探究新知
1. 剪一剪,比一比。(折正方形)
师:把附页图1中的正方形的纸折成一样的两部分,怎么折?
师:动手操作剪一剪,比一比。
学生独立动手操作,完成后全班分享。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折的?
生1:我是像这样上下对折的,折成了2个一样的长方形。
生2:我是像这样左右对折的,也折成了2个一样的长方形。
生3:我是这样对角折的,折成了2个一样的三角形。
师:大家说的都很对,你们看老师这样折可以吗?
(出示课件4页图5)
生:可以。(不可以。)
师:我们剪开看一看,比一比,验证一下。
师生共同操作,得出结论。
生:可以折成一样的两部分。
设计意图:本环节先让学生折正方形,探索折的方法,帮助学生体会一个正方形可以分成两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三角形等。
2. 剪一剪,比一比。(折长方形、三角形和圆)
师:把附页图2中的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的纸分别折成一样的两部分,怎么折?
师:动手操作剪一剪,比一比。
学生独立动手操作,完成后全班分享。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折长方形的?
生1:我是像这样上下对折的,折成了2个一样的长方形。
生2:我是像这样左右对折的,也折成了2个一样的长方形。
生3:我是这样对角折的`,折成了2个一样的三角形。
生4:还可以这样斜着折,也能折成一样的两部分。
师:非常棒,那三角形是怎么折的?
生:我是像这样左右对折的,折成了2个一样的三角形。
师:圆呢?
生:把圆对折,能折成2个一样的半圆。
师:其他同学呢?
生1:我也是对折后,形成了2个一样的半圆。
生2:我也是。
师:我们发现,圆不管怎样对折,都能折成一样的两部分。
设计意图:本环节将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的纸片分别折成一样的两部分,体会很多图形都能分成同样的两部分,为以后学习“对称”积累活动经验。
3. 用剪出的图形照样子拼一拼。
师:利用我们刚刚剪出的图形照样子拼一拼。
学生独立操作。
师:这些图形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拼成的图形想什么?
生1:第一个图形由2个三角形拼成的,拼成了1个大三角形。
生2:第二个图形也是由2个三角形拼成的,拼成了1个平行四边形。
师:你真棒,都知道这是平行四边形。
生3:第三个图形由1个半圆和1个长方形组成,像1个小蘑菇。
生4:第四个图形由2个长方形和1个三角形组成,像旗子。
师:与同伴合作,还能拼成别的图形吗?
学生小组合作,在动手操作中完成。
设计意图:本环节模仿拼图形,用减出的图形照样子拼组合图形。把操作与思考探究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操作中学习,充分发挥想象力,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
4. 出示动画,让学生动手拼一拼,涂一涂。
注:此图片是动画缩略图,通过实际操作拼一拼,拼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同时了解更多平面图形的特征。如需使用此资源,请插入动画“【数学探究】拼图”。
三、巩固练习
1. 折飞机。
2. 下面的拼图像什么?利用附页中图3剪一剪,拼一拼。
3. 你能用一张长方形纸,折出一个正方形吗?试一试。
4. 用这些三角形可以拼出哪些图形。
设计意图:第1、2、3、4题帮助学生再次经历折纸、剪拼等活动,进一步感受平面图形特征及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空间观念。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通过折纸、拼接等活动,进一步认识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大家都表现的非常棒。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总结,梳理本节课所学,帮助学生构建相应的知识体系。
动手做一的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从伊琳娜的做法中受到启发并真正理解之万的话的意思。
2、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
3、认识9个生字。
教学重难
理解科学家郎之万所说话的含义。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动脑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建议
1课时
教学流程
1、谈话导入:
使用这种导入方式,使师生首先互动起来,达成默契,为更好学习本课打下基础,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
2、自主阅读:
初读课文时,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方式来读。让学生明确自己可以选择多种读书方式,避免长期选择单一读书方式。
初读课文后,教师用适当的方法激发读书兴趣,再由学生提出好的阅读方式,征得大家同意后,师生共同朗读。
3、读课文。提示学生读到感兴趣的地方动笔画一画,写一写;把有疑问的地方标出来。然后自由汇报自己读懂了什么;有疑问的提出疑问,师生共同讨论解决。最后自由读了课文后自己收获。
4、延伸升华:
想像伊林娜长大后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当她再次遇到郎之万时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请同学们插上想像的翅膀续编故事,看谁的作品最吸引人。
5、检查识字:
动手做一的教学设计3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初读课文,认识10个生字,会写2个字。
2、正确地朗读课文,抓住伊琳娜的情绪变化的语句,感受故事的趣味,并通过动手做实验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你知道哪些科学家?
2、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法国科学家,他叫朗志万。教学“朗、志”,给“朗、志”组词,出示图片用“朗志万 法国 科学家”说一句话。
3、出示伊琳娜图片,再来认识一个女孩 “伊琳娜”。教学“伊”,给“伊”组词。
教学“琳娜”,有什么特点?(形声字,左中右结构)。指出“琳”读前鼻音。
4、在他们两人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学完课文13课 《动手做做看》 你就会明白。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
①学生大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读好对话。
②标出课文的小节。
2、检查反馈
学生分节读课文。
ⅰ)朗志万向伊琳娜提了哪个问题呢?请一生来读第一节。出示这个问题“一个杯子装满了水,再放进别的东西,水就会漫出来。如果放进一条金鱼,却不是这样。这是为什么?”
请别的小朋友也来提提这个问题。
我们一块儿来读读这个奇怪的问题。
ⅱ)面对这个奇怪的问题,小朋友们有哪些不同反应?
请一生读2、3节,请一生读4、5节,请一生读6、7节。
ⅲ)点评学生朗读
三、探究学文
1、对科学家朗志万提出的问题,小朋友们有什么反应呢?
学生交流,指导朗读。
2、伊琳娜怎么想?她又是怎么做?
学生交流。妈妈怎么说?指导读好妈妈的话。
出示伊琳娜怎么做的句子。抽生读、齐读。
3、让我们也来动手做做看。怎么做呢?
第一步:杯子里装满水;第二步,把金鱼放进去。
请学生上台做实验。要一边说,一边做。大家仔细看,水有没有漫出来呢?
4、看到这个结果,伊琳娜非常----(惊讶),让,我们用惊讶的语气读这个句子。
出示句子“哎呀,和郎志万说的不一样,水漫出来了。”指导朗读
5、拓展说话,出示句子:伊琳娜非常生气,她想:( )。
第二天,她就去找朗志万,谁能来读一读伊琳娜的话。齐读伊琳娜的.话。
6、你觉得朗志万是不是在哄骗小孩呢?出示朗志万的话,读一读。同桌分角色读6、7节。
7、拓展说话,出示句子:伊琳娜听懂了朗志万的话,高兴地笑了,她对朗志万说:( )。
8、小结:现在,你们明白朗志万提这个问题的目的吗?(预设:他就是想通过这个问题告诉我们,平时要动手做做看。不轻信、不盲从科学家。)
伊琳娜就是居里夫人的女儿。我们小朋友也要学习伊琳娜,遇到事情都要动手做一做。
四、巩固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 抽生读 开火车读 齐读
2、给哄、骗组词
五、写字
1、哄、骗:分析字形、结构特点。
2、师板写“骗”。
3、学生书写。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朗读深化。
1、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小组练习读----竞赛读。
2、伊琳娜值得你学习吗?为什么,你想对她说什么?
三、拓展
1、从课外书或网上收集科学家说过的一些名言,想想对我们有什么指导意义。
2、读童话故事〈小马过河〉,再把自己读后的感受说给小朋友或爸爸妈妈听。
四、写字
反思:上好这堂课,简单理理自己的思路,有以下几点:
一、感觉今天同学们学习状态比较好,因为后天学校安排同学们去春游,心中不免担心,可能会有个别同学分心,会坐不住。看来,我的担心是多虑的,同学们在课堂上表现比较好,不仅都静下心来,专心听讲,还积极开动脑筋,举手发言。
二、感觉今天上课比较顺。从谈话揭题,到随文识字,到探究学文,直至完成写字教学,师生配合比较默契,达成预设教学目标。
三、在本课中,识字教学比较扎实。能联系学生旧知,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自主识字。同时,在教学中,结合文本,结合低年级学生实际,安排了几次比较有效的说话练习。
四、在教学中还是有些遗憾。如在引导学生读、说朗志万提的问题时,忽视了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奇怪”在哪里?要是能落实“奇怪”,可能效果会更好。
探究关注点:课堂教学高效性,识字教学的有效性的探究
动手做一的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本课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的内容。
《动手做(一)》主要是在学生认识几种常见的平面图形后,通过折、剪、拼的活动,让学生对简单的图形进行分解和拼补,以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学生分析
学生对平面图形已经有了大量的感性认识,在前面学习的《认识图形》中,学生已经在操作观察中认识和了解了常见的平面图形,在这个基础上学习《动手做(一)》。这是学生们非常喜欢的一节课。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很强,在课前会用纸折出好几种作品;也有的学生能折一种作品;还有一些学生什么也不会折。针对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在教学设计中各有侧重。
设计思路
以促进学生自我发展为主,创设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初步形成自觉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观察、想像和语言表达的能力,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及表现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折、剪、比、拼、说等活动,让学生在操作、探索、观察的活动中学习知识,为学生提供充分发挥自我想象力的空间。
在课中从学生的感知入手,设计大量的动手操作活动。同时注重把操作与思考探究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操作中进行思考,把操作作为探索知识的一种手段,以操作为载体,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目标
1.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圆拼图。
2.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主动探索的精神,学会欣赏他人,树立与人合作的意识。
3.初步培养动手操作、观察、想像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折纸对简单的图形进行分解和拼补。
课前准备
教师、学生每人准备8张不同形状的彩色纸。
教师准备3幅简笔画,彩色纸若干张以及磁性黑板、视频展示台。
教学流程
一、展示作品,发挥想像,激发兴趣。
1.教师:同学们,老师自己画了几幅画,请同学们来欣赏一下。
教师逐一展示三幅图画,请同学们充分说一说,每一幅图像什么?出示最后一幅图,让学生说说这幅图是由我们学过的那些平面图形组成的。
【在展示简笔画作品的同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充分说“像什么”时,发展学生的想象力。通过简笔画复习学过的平面图形。】
2.教师: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许多同学们折好的精美的手工制品。请同学们来看一看,猜一猜他们像什么。
【展示学生的折纸作品,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3.教师:同学们的.手可真巧啊。今天就来上一节《动手做》(板书课题),请同学们也来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看看哪些同学在这节课上能做到又动手、又动口、又动脑。
二、折一折、剪一剪、比一比。
1.请学生拿出1号图形(等边三角形)。
教师:你会把这个三角形折成一样的两部分吗?请你试一试。(学生试折。)
教师:你是怎样折的呢?(请学生陈述。)
教师:这两部分一样大吗?请动手剪一剪、比一比。(请一些同学展示操作过程。)
2.接下来拿出2号图形。
教师:这是什么图形呢?(学生回答:圆形。)你能动手把这个圆折成一样的两部分吗?请你动手折一折、剪一剪、比一比。(学生展示、汇报。)
【把两个比较简单的、只有一种折法的图形放在教学之初,便于学生探索掌握折的方法,为下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3.教师:刚才,我们是分哪几步把1号、2号图形分成一样的两个部分的?(生答,师板:1折,2剪,3比。)
【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自己总结学法,以利于后面的内容用这种方法进行探究式学习。】
4.教师:请拿出你的3号、4号图形,说出是什么图形?(学生回答:正方形。)您能用刚才学习的方法把正方形折成一样的两部分吗?看谁的方法多?
(学生折,然后汇报结果:一种横折,一种竖折,还有一种把相对的两个角对折。)
5.教师:请同学们按上面的步骤把5号、6号图形(长方形)折成一样的两部分。
(展示不同的折法,并请一名同学上来剪、比。)
【把正方形、长方形折成一样的两部分,有很多种折法。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探索出不同的折法,在小组中展示、交流、学习,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及表现自我的时间和空间。】
三、拼一拼。
1.教师:你能用刚才剪出来的图形拼一拼吗?(学生拼图。)
2.教师: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40页,给你的同桌说一说,这些图形是由哪些平面图形拼成的?拼成的图形像什么?
【在同桌说的过程中,让每一个人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尝试接纳别人的观点,分享成功的体验。】
3.教师:请你动手拼出你最喜欢的两个图形来。
4.教师:这里有六幅图,分别请六位同学上来拼。
请上来拼的同学说一说,你用什么图形来拼的?它像什么。
5.教师:你还能拼成别的图形吗?拼好后,粘在大白纸上。
选择有创意的能构成一幅情境的图形粘在黑板上。请同学们说说像什么,再请作者介绍一下。
【让学生先模仿拼,再进行自由创意,既有助于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又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
四、折一件自己喜爱的物品。
1.教师:喜欢折纸的同学请举手,你们会折什么?
2.教师:请一位同学边折边说你是怎么折飞机(或青蛙或纸鹤)的?
【请一位同学折纸,起示范作用。】
3.教师:请同学们评价这位同学折得怎么样。
【目的在于让学生懂得评价要有一定的标准,学会评价自己,同时也能客观地评价他人。】
4.教师:请同学们组成四人小组,推选一名代表,教其他三位同学折一件物品,折完后在小组内互相评价一下。
五、自由创作。
1.教师:你会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折成正方形吗?请学生折好后汇报一下自己的折法。
【拓展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2.教师:你能把这一张正方形纸剪成四个一样大的部分吗?你有几种方法?(四个三角形,四个正方形。)
3.教师:你用这四个一样大的图形可以拼出哪些图形?
【发挥想像,自由创作,展示学生们的作品。】
动手做一的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3、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要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正确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2、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科学家说过的一些名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一、导入新课:
1、初步谈话:
同学们,你喜欢发明创造吗?敢于怀疑科学家的话吗?
2、谈话质疑:
同学们,你们看老师这里有一个装满水的杯子。我放进一颗石子,水就会怎样?(观察后回答)如果我放进一条金鱼,水却不会满出来,这是为什么呢?想不想知道你回答的对不对?好,请同学们读一下课文吧。答案就在课文中。
二、初课文,学习生字。
1、自主选择读书方式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轻声读课文。要求:边读边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做上标记,多读几遍。
3、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没有读通的句子再读几遍,然后听听学习伙伴是怎样读的。
(通过学生反复读文感知,既提高了学生阅读的水平又巩固了识字,读通了故事)
4、合作识字。在小组内讲一讲自己会认的字。然后读音并组词,并告诉小伙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
识字方法引导:
(1)换偏旁识字:慢----漫、篇----骗
(2)偏旁归类识字:哎、哄
(3)利用形声字特点识字:琳、娜。
(4)联系学生生活识字:考试的“考”。
(5)编写字谜识字:士兵的心(志))
5、课件出示带音节的生字词。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6、去掉音节。用多种形式检查认读生字词的情况如:抢摘“丰收果”“夺红旗”“猜字谜”等。
7、全班交流汇报:你认识了哪些字,是怎样记住的?
(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引导学生交流识字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识字效率)
三、感悟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动手做做看”是谁给我们的建议?
(2)为什么要强调动手做?
2、结合交流以上问题,朗读课文有关段落。
要求:让学生反复读一下“妈妈说: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体会“光”在句子中的.意思,并用这句话随时提醒自己。
3、课件出示伊琳娜生气和微笑两张头像,带着“伊琳娜为什么生气”和“为什么又笑了”两个问题自己读书思考。
(1)、读出写伊琳娜生气和微笑的有关段落,然后说说对上面两个问题的理解。
(2)、结合上下文理解“哄骗”并说说理由。
(3)、在交流“伊琳娜为什么生气”的过程中教师相机指导学生用肯定、想当然的语气读好伊琳娜的话。妈妈说的话要用鼓励的语气来读。
(4)、在交流“伊琳娜为什么又笑了”的问题时,引导学生练读科学家说的话。了解他这样做的用意,使学生明白善意的哄骗能激发孩子动手操作的欲望;不过也要谨防生活中恶意的哄骗,提醒学生正确区别对待。
4、围绕郎志万的话,进行发散思维训练。
(1)读课文结尾郎志万的话课件出示,说说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话。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提示下面几种理解:
a、科学家讲的话我们都应该尽可能的去试一试。
b、我们要怀疑科学家讲的话。
c、当我们对科学家的话有怀疑时,一定要想办法证实一下。
d、我们应该好好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和思维方式。
四、拓展延伸:
从课外书或者网上搜集科学家说过的一些名言,想想对我们有什么指导意义。
动手做一的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骗”。
2、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中受到启发。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通过动手实验初步唤起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认识10个生字,感受故事的趣味,初步具有不迷信权威、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2分钟)
1、谜语导入:两棵小树,十个树杈,写字画画,全都靠它。
(双手)猜对了,我们的双手可能干了,有时大脑想不明白的问题,只要动手
做做看,就能找到答案呢。
2、板书课题:13、动手做做看
3、质疑课题:课文的主人公都有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今天我们学习13课《动手做做看》。读了课题,我们不禁产生了些疑问,小
朋友们有什么想知道的呢?
二、初读课文(3分钟)
1、带着问题读课文。
2、回答对课题的质疑。板书:朗志万 伊琳娜
3、他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呢?
引导学生明白朗志万是大科学家,伊琳娜是小姑娘。
三、识记生字(10分钟)
1、从主人公身上导入生字:朗、志、伊、琳、娜
我们可得记牢故事的主角啊,来读读他们的名字吧。这里面可藏着不少的生字呢。(课件出示五个生字)
带拼音朗读,去拼音朗读,比比谁的识字方法巧妙易记。
联系生活识字:朗读课文的朗,
出谜语识字:士兵的心---志
换偏旁识字:笋---伊
熟字加偏旁:林—琳,那---娜
给志找找朋友:志气、志愿、同志、立志、志向、志同道合
2、引出另外五个生字:鳞、哎、哄、骗、漫(课件出示)
除了主人公名字里的生字朋友外,课文里还有五个生字朋友,看谁最快找到他们,在书上用铅笔画起来。
3、刚才我们用了很多巧妙的识字方法,这五个生字的识记一定不在话下吧。下面请小朋友们在小组里,交流识字方法,再给他们找到新的朋友就更棒了。
4、学习小组交流识字方法并给生字组词。
5、检查交流情况。抽读生词。(课件出示)
朗志万、伊琳娜、鱼鳞、哎呀、漫出来、哄骗
老师看见同学们交流得可认真了,基本上全认识了这些生字朋友,下面我把他们藏在词语花里,不知你们能不能准确地念出来呢?
6、从“哄骗”导入课文内容。
我就知道光读准他们的字音是难不倒你们的,里面每个词的意思你们都明白吗?那我再考考你们。“哄骗”是什么意思?(用假话或手段骗人)你是怎么知道的呢?(查词典)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查工具书是最快捷、准确的方法。我们都要向他学习呢。
注意“骗”的字形。
哎呀,骗字藏起来了,小朋友们能找到真正的骗字吗?(课件出示三个不同的哄骗,让学生分辨,从而明确正确的写法。)
学生书写“骗”,教师巡视。
四、朗读感悟(18分钟)
1、再读课文,找出朗志万说的话。
刚才我们已经了解了哄骗的意思,那么在这个故事中,是谁哄骗了谁呢?朗志万是怎么哄骗伊琳娜的?他为什么这样做呢?想知道的话,赶快读课文吧。把朗志万说的话画出来。
2、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他读得好吗?(读出奇怪的味道了。)
朗志万的问题奇怪在哪里呢?
课件出示朗志万的话。
“一个杯子装满了水,再放进别的东西,水就会漫出来。如果放进一条金鱼,却不是这样。这是为什么?”
你们说这是为什么呢?还有没有同学能回答这个问题呢?
生甲:是因为鱼的重量很轻,它浮起来,水就溢出来了。
生乙:是因为杯子很小。所以水会溢出来。
生丙:是因为鱼占据了杯子的空间,所以水溢出来了。
生丁:要知道答案,就应该做做实验!
……
评析:给学生充分说话的空间, 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
二、动手实验,解决疑问
师:看来同学们的看法不一,同学们说得好,百说不如一做,我们做做实验来看看结果,怎么样?
生(齐答)好!
师:(把一玻璃杯放在高凳上,再当场装满水)让一名学生把鱼缸里的金鱼轻轻放入杯中,其他同学观察实验结果。
师: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结果是——
生:(兴奋地齐答)水溢出来了!
师:做了这个实验,你有什么感受?
生甲:我很高兴,知道了朗志万说的话是不对的。
生乙:通过做实验,我知道了如果自己不知道问题的答案,就要做实验。
评析:尊重学生的心理需求,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形式,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没有烦琐的分析讲解,而是充分满足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自己在动手实验、观察中得出结论。体现了语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相结合,语文教学活动化的现代教学理念。
三、回归课文,感情朗读。
师:伊琳娜和我们做了同样的实验,请同学们找到她做完实验后对朗志万说的话,想想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呢?
生:(找到伊琳娜对朗志万说的话)小声自读,并陆续举手。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体会,并读给大家听?
生甲:我觉得应该用生气的语气来读这句话,因为伊琳娜觉得自己受了骗。(生用生气的语气读。)
生乙:我觉得应该用质问的语气来读。(生大声用质问的语气朗读这句话)
生丙:我觉得应该读出急匆匆的感觉,因为伊琳娜一定是跑着去找朗志万的,她想知道朗志万为什么骗他们。(生用较急促的语气读这句话)
……
(师表扬他们读出了自己的感受。)
师:他们的体会各不相同,也读出了自己心中的独特感受,让我们像他们一样,读读这句话,读出自己的'体会。
生:齐读这句话。
师:课文中还有两个小朋友,他们是怎样说的呢?请同学们找到两个小朋友说的话,同桌分角色练习读一读。
生:同桌分角色自由练习朗读。
师:请一组同桌分角色朗读两个小朋友的话。
生:一组同桌起来朗读。
评析:师让其他同学评读,把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生生互动,共同提高。
生甲:他们读得很流利,
但我认为第二个小朋友的话应该读得肯定一点,像我这样读
(生大声读,师表扬他的自信与对角色的理解)
生乙:我还认为这两个小朋友的话应该读出想也不想的感觉来。
师引导:想也不想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哪个词来代替?
生答:不假思索、毫不犹豫!
(师相机指导,让学生读出自己的这种感觉)
生:分男女生读这两句话。
生:齐读这两句话。
师: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我也想加入你们的行列,和你们合作读好这篇课文,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
(师导读,生接读)
师:法国科学家朗志万有一天给小朋友们提了一个奇怪的问题——
生:“一个杯子装满了水……这是为什么呢?”
师:一个小朋友毫不犹豫地说——
生:“一定是金鱼身上有鳞。”
师:另一个小朋友肯定的说——
生:“一定是金鱼把水喝下去了。”
师:伊琳娜觉得他们说得都不对,于是回去问妈妈,妈妈鼓励她说——
生:“动手做做看”
师:伊琳娜做了实验,觉得朗志万说的不对,她找到朗志万,大声质问他说——
生:“你为什么要哄骗我们小朋友呢?”
师:朗志万听了哈哈大笑,说——
生:“我不是……科学家说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
评析:教师毫不吝惜地给了学生充分读书的时间,
同样是读课文,一次次形式都不一样,而每一次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同时,教师的激励语言无疑为学生注入了催化剂,学生读得那么投入,那样认真,真正从学习中体验到了成就感,自我价值和成功自豪感。教师领着学生一起读书,既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和概括能力,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又凸现了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走向教材的新教学理念。
四、质疑过渡,深化认识
师:现在,你们赞同“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句话吗?(师板书)
生甲:我同意这句话的说法,因为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
生乙:我也同意这句话,科学家也不是万能的,也有可能出错!
……
评析:没有教师的说教,学生通过自主合作,从读书、质疑、实验、探究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得出正确的认识。教师合理地、科学地处理了文本与价值观之间的关系。饱含哲理的话,一定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五、拓展实践,深入探究
师:科学家的话不一定都是对的,那其他名人说的话是否都是对的呢?
六、联系生活,以知导行
师:在生活中,有许多人(板书)都会对我们表达自己的观点或看法,这时候,你是怎样想,怎样做的呢?小组内交流。
生:组内交流
(生谈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事)
生甲:我哥哥告诉我说金字塔是外星人建造的,我不是很相信。后来,我看《探索》这个节目才知道,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为自己修建的墓。(师板书:看)
生乙:我同学说蝙蝠是一种鸟,后来我看了一篇童话故事,才知道蝙蝠是哺乳动物。(师板书:读)
生丙:我外婆说用手指月亮,月亮就会割你的耳朵,我问老师才知道,根本不会这样。(师板书:问)
生丁:爷爷告诉我说天上打雷是因为雷公和雷母生气了,后来我查资料才知道,雷是由于带着不同极的云相撞才形成的。(师板书:查)
……
师:看来,其他人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而同学们也采用“看、读、想、问、查”等也是“动手做做看”,真不简单。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收获呢?
生:谈自己的收获……
师:(总结)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听到别人表达自己意见时,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去判断,敢于大胆质疑,遇到有疑问的地方,要动手做做看。把心中的问号变成经过实践解决后的大大的感叹号!(完成板书)
师:让我们一起再读读课文中朗志万对伊琳娜说的话,相信你一定有了新的感受!
生:齐读
七、静思名言,深化认识
师:在本节课将结束的时候,老师送给大家一句我国伟大领袖毛泽东的名言:“实践出真知。”(师出示名言)希望你们永远记住它,让它指引你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生:齐读名言,背诵名言。
伊琳娜是怎么想的呢?她又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找到有关语句,读一读。 指名读第5自然段。做金鱼放进装满水的杯子里的实验。 伊琳娜怎么做的呢?她动手做了这个实验。结果怎样?指名朗读。我们也来动手做做看吧。
做完实验。问:我来采访一下小伊琳娜,你此时的心情怎样?为什么觉得气愤?
8、学习第6、7段。
是啊,你一个堂堂的大科学家怎么可以说假话来哄骗我们小朋友呢?太过分
了。要不是我亲手做了这个实验,我还不相信呢。越想越气的伊琳娜第二天一早就去问朗志万了。谁来读一读伊琳娜和朗志万之间的对话?(指名分角色朗读)
她读得好不好?把小伊琳娜的一腔委屈和气愤都读出来了。还有谁愿意来试试?请女同学读一遍。
面对小伊琳娜的质问,朗志万没有生气,反而哈哈大笑。我们来听听他是怎么说的吧。这回我们请男同学来读一读。(伊琳娜的话读出生气的语气,朗志万的话读出鼓励、高兴的语气。)
理解朗志万的话。 出示朗志万的话:我不是哄骗你们。我是想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
读出了朗志万的宽容和智慧,也读出了他对小伊琳娜的欣赏。小朋友们,你们读懂了些什么呢?(联系妈妈的话理解)明白:在生活和学习中要善于质疑,注重实践,不要迷信权威。
10、整体感悟。有感情分角色朗读全文。
课文学完了。那么有趣的故事老师真想再听一遍,小朋友们讲给我听听吧。想读哪个角色就读哪个角色。全班分五组。
五、小结全文。(8分钟)
1、小练笔。
小伊琳娜听懂了朗志万的话吗?刚才还十分气愤的她会对朗志万说些什么呢?故事带给我们许多启发,尤其是伊琳娜,你想对她说些什么呢?请你选择其中一个问题,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待会我们来交流一下。(课件出示要求)
2、全班交流。
3、是啊。正因为有了敢于质疑权威,肯动手实践的科学态度和坚持主见,不轻信盲从的思维方式,小伊琳娜的妈妈和朗志万才成了科学家,伊琳娜长大后也成为了大科学家呢。颜老师相信,我们班的小朋友也懂得了这些道理,以后也会有了不起的成就。对吗?对!好,下课。
板书: 13、动手做做看
不会 金鱼图
朗志万 →→→
鼓 漫出 水杯图
励
(伊琳娜生气头像)
(伊琳娜头像) (伊琳娜高兴头像)
(金鱼放入杯中,水漫出图)
【动手做一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02-23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02-24
动手做做看的教学设计04-13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06-22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04-14
《动手做做看》优秀教学设计07-03
动手做做看的教学设计15篇04-13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15篇05-28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15篇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