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教育随笔

时间:2024-04-25 09:52:03 教育 我要投稿

五年级数学教育随笔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都写过随笔吗?随笔,顾名思义就是随笔一记,篇幅一般比较短小。想要找更多优秀经典的随笔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五年级数学教育随笔,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五年级数学教育随笔

五年级数学教育随笔1

  新课程数学五下教材在数学广角中安排了“找次品”这一内容的教学,其目的是通过“找次品”这一探索性操作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再通过归纳、推理的方法体会运用优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基于以上认识在进行“找次品”这一内容的教学时,对教材进行了处理,以求更好的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精选研究数量,逐步优化找次品的方法

  教学过程中我放弃的了教材中以3个物品、5个物品再到9个物品的研究顺序,将其改为3个物品、4个物品、8个物品、9个物品进而扩展到10个、27个物品中找次品的研究。操作过程简述如下:

  1.探究3个物品中如何寻找轻的一个,利用学会已有的知识经验,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和思维能力,在体验了找次品方法的多样性后,以用天平称作为实践操作,第一次优化找次品的方法,使学生得出找次品用天平称最方便。并在教师的指点下完成数字化的分析方法:

  平衡1次3(1、1、1)

  不平衡1次

  2.利用不同的分法探究出4个物品中找一个次品的方法,在学生实践操作和数字化的分析过程后,质疑利用天平称找次品时,一般要将物品分成几分?两份还是三份?引出用较大数量来进行研究的必要性,并随机引导学生用数字化的方法去研究8个物品中的次品应如何找。当学生得出方法后,将学生的所有方法罗列在学生面前,利用观察让学生发现数据大时分两份的方法次数不是最少,第二次优化找次品的方法,是学生初步得出用天平称找次品时一般要分成三份,两份在天平上、一份在天平外。但同时有给学生制造一个悬念:同样分三份,有些称的次数少,有些却反而更多?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3.以9个物品为例继续研究,第三次优化找次品的方法。在关注学生用数字化的形式来分析问题的同时,反馈出学生的解题方法,几关注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又为方法的优化提供可做分析的蓝本。(其中部分方法不做全面展示)

  9(4、4、1)4(1、1、2)2(1、1)3次

  9(3、3、3)3(1、1、1)2次

  9(2、2、5)5(2、2、1)2(1、13次

  9(1、1、7)7(1、1、5)5(1、1、3)2(1、1、1)4次

  而后教师重点指导交流:哪种分法能保证用最少的次数称出次品?这种分法有什么特点?从而得出平均分能够保证找出次品且称的次数最少这一结论。随机使学生产生不能平均份的数量应该怎样处理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刚才8个物品找次品的方法,思考其中分三份的几个情况?从中发现“利用天平找次品,如果待测物品的数量不能平均分成3份时,我们要尽可能的使每一份的数量差不多,其中必须有两份要一样多,另一份的数量尽可能与之接近。”最终优化找次品问题的解题策略。

  猜想验证,探究规律

  回顾前面找次品的研究,让学生发现在3个物品中找只要1次,4个物品中找只要2次,8个、9个物品中找也只要2次。并猜想5个、6个、7个物品中找的话,要用几次才可以了?并进行分析验证,得出在4个到9个物品中找一个次品只要用天平称2次的结论。随后让学生研究10个和27个物品中找一个次品的次数,既做为前面所学知识的巩固练习,又让学生进一步探究找次品的规律,得出相应的结论。

  五年级数学教育随笔篇3五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人教版新课标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向来被老师们认为没有什么难点,但是学生很难掌握好,计算的正确率极低的一个数学难题。在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中带分数的计算已经从新教材中剔除出去,相对而言被减数是1的连减或加减混合运算难度大一些,学生也比较生疏,在这被减数是“1“往往内隐在数量关系之中,这种实际问题在生活中普遍存在,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难以理解的。所以在新课之前我设计了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使学生加深对单位“1”突破隐含条件“1”这个难点。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学生进行思考的时候,他才能掌握教材,怎样才能把现在学习和即将学习的东西,变成学生乐于思考、分析和观察的对象吧。”对课本上的例题呈现稍作处理,就为学生的创设提供了一定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易激发学生的内驱力,满足学生的成就感。生列式解决第1和第2个问题时,既对上节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巩固,也为进一步学习新知作好了准备;在解决第3个问题时,学生有了第1个问题基础,很容易得到1/4+1/3=7/12,1-7/12=5/12。“谁能列出综合算式?”“这个问题还可以怎样列式解答?”在动态的问题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呈梯度上升,在此老师所作出的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调整,就是为了不断地靠近学生,让学生从容去认知、从容去研究、从容去建构。

  “计算不等于死算,计算追求巧算”,是课堂极力宣扬的主张,在通常情况下,分数加减混合计算可能按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逐步通分,逐步计算,也就是分两次通分进行计算。如果能够很快找出三个分数的公分母,也可以采用一次通分的方法进行计算,这样有时可以使得计算比较简便,减少不必要的过程,对提高正确率相对也有保证,基于这一点,我在一次通分的方法上作了延伸,教给了学生一般的解决方法。如练一练计算5/9+2/3-2/5,先要求学生观察三个分数的分母,发现9是3的倍数,那么这三个分母的公分母就是9和5的最小公倍数;虽然教材没有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教学要求,但是通过这样的举例说明学生很快就能掌握了,效果也不错。另外在计算过程中,着力渗透一边计算一边约分化简的思想,让学生在追求巧算思想引领下,积极主动地去思考。这样的安排既不违背教学要求,也让学生在计算方法的选择上留下一定的思考余地,也有利于学生去创造、去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品质,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到数学学习过程的探索性,获得成功的体验,享受成功的乐趣。

五年级数学教育随笔2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以及认识了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基础上教学的,因此本课通过一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来引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唤起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已有经验,并深刻体会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也就是同分母分数才能相加减,接着,根据学生心理和思维的特点,让学生“猜一猜”,自然会联想到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实现自然过渡,揭示课题,而且在思维上留给学生探究的线索。同时,由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的现实存在而导入,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在备课时,我充分意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这节课,是在学生已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与上一节课有很多相似之处。重点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回顾这节课的教学情况,我觉得在对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方面还做得不太够,仍然停留在教师让学生做什么,学生就做什么的层面上。而且有些教学环节的设计,显得有些多余,缺乏对总体目标的把握。虽然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已经确定,但是我却没有去考虑每一个环节的设计目的,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最终能为总目标解决什么。例如:在复习导入这一环节中,要求学生对一个个的出示分数回答该分数的'分数单位,然后对两组分数进行通分。对于这一环节的设计,我显然是没有好好的分析,因为本课的重点在通分,分数的分数单位是很早就学的知识已经没必要在复习了。

  还有在讲解1/2+1/3的算理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这两个分数相加的“算理”演示课件,但在课件中没有讲透为什么分数单位不同就不能直接相加的道理。如果我在教学中设计添加这样一环节,应该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也就是当出现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一的两个图形时,把它们重叠合并成一个新的图形,并提问学生现在这个图形可以用什么样的分数来表示了。学生自然是无法对这个既有二分之一又有三分之一的图形用分数来表示的。这样反过来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分母不同的分数是不能直接相加的道理了,从而也就更加深刻的掌握了先通分在计算这一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了。

  如果我能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充分重视学生原有认知水平,抓住这一教学契机,有准备地计划和选择一些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学习材料,设置恰当的教学情景,直接抛出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归纳、自己体验,那肯定比教师一步一步引导发现更有价值,更能调动学生的兴趣。

五年级数学教育随笔3

  在我所执教的五年级下学期,学生们开始接触到更复杂的数学问题,需要运用更多的数学思维来解决。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相遇问题”的应用题。

  相遇问题是数学应用题中的一种常见题型,主要描述了两个物体在某个时间段内的运动情况。例如,“甲、乙两人同时从相距1000米的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5千米,乙每小时行3千米,多长时间两人相遇?”这类问题需要学生理解相对运动的概念,并运用速度、时间、距离之间的关系来解决。

  一开始,我通过讲解和练习来帮助学生理解这类问题。但很快,我发现很多学生仍然感到困惑。他们常常无法理解题意,或者在计算过程中出现错误。

  后来,我意识到这是因为这类问题涉及到相对运动的概念,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过于抽象。于是,我开始尝试更直观的教学方法。

  首先,我让学生们分成小组,模拟甲、乙两人相对而行的情景。他们用玩具车代替人,在地上画出起点和终点,并计算出每辆车的.速度。这样,学生们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相对运动的概念,从而更好地理解相遇问题的解法。

  其次,我鼓励学生们用画图的方式来表达题意。通过画图,学生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甲、乙两人的运动轨迹和相对位置,从而更好地理解相遇问题的解法。

  最后,我让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和互相批改作业,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我纠错能力。

  通过这些方法,我发现学生们对相遇问题的理解有了明显的提高。他们的解题速度和准确率也有了显著的提升。更重要的是,他们开始主动思考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数学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和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教育应该注重直观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同时,我也认识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总的来说,五年级数学下的相遇问题是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课题。我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索和反思,帮助他们逐步理解并掌握这一复杂的应用题。这个过程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数学能力,也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为教师,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的需求和挑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在数学的世界里不断探索和成长。

五年级数学教育随笔4

  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学生不管是在知识和技能上,或是情感和态度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顺利地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以下是本人在本学期的工作总结:

  一、认真备好每一堂课

  作为一名教师,认真备好每一堂课是最基本的。我在本学期担任五年级数学教学,多数学生对于老师所授的内容很快就接受了,而个别学生底子薄,基础差,有些内容要不断重复的讲才能被消化。所以在备课时,我针对不同的差异选定不同的重点和难点。在备课前,我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难点,精心设计教案,了解每一人学生的情况,做到因材施教。

  二、常抓课堂管理,营造良好氛围

  没有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水中望月,可望不可及。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因此,本学期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坐、听、说、讲、练提出具体要求。课堂上,提倡动静相宜,动时,积极热烈,敢于动手操作、乐于参与实践活动,畅所欲言。静时,勤于思考。有时还采用比赛的形式激活课堂气氛,比如进行小组互动比赛。那些平时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学生这时候也特别专心。一堂课下来,动则不乱,收到了良好的课效。

  三、及时做好教辅改的工作

  作业是检查学生在课堂上掌握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但不是业量越大学生对知识掌握就越好,应结合课堂教学,设计出合理的`作业。数学是相容的,有些题型只不过稍微变了一下内容,思路、解题的方法还是一样,这样的题可以只选典型的例子来做,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学生的作业,我及时批阅,对于学生反馈回来的问题及时辅导,不把问题留到第二天。课堂教学面对的是全体学生,有时难顾及到一些学习比较吃力的学生,我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个别辅导。

  四、多练、多听、多交流

  作为一名新教师应该多向那些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多听优秀师的公开课、观摩课,写听课笔记,并参与评议,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虽然教无定法,但好的教学风格,好的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本学期我紧扣新课程标准,和我校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模式,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五、尊重学生,真正做到以情动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活动的个体。教师应本着尊重学生前提为出发点,尊重学生的人格,特别是差生,他们更需要教师的关注。尊重学生,首先做到“真诚”二字,即我在学生面前不敢有丝毫虚伪与欺哄,做到言出必行;其次做到“接受”,即能感受差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如对学习的畏惧、犹豫、满足、冷漠,错误的想法和指责等,信任中差生,鼓励他们自由讨论。学生只有认可你这个教师了,他才会有信心学好这一科。由于我能善意理解他们,高兴地接受他们,因此促进了中差生不同程度的进步和发展。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们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做得更好。

五年级数学教育随笔5

  在五年级数学下期的课程中,我遇到了一个非常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小数除法是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除法,但遇到小数时感到困惑的问题。他们往往觉得,如果将被除数和除数都转化为小数,再进行计算,似乎更为简单。然而,这并不是正确的做法,因为小数除法本质上是一种整数除法的扩展,需要按照整数除法的规则进行计算。

  我尝试了多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小数除法的计算规则。例如,他们可以计算30除以4的结果,然后将这个结果应用到3.5除以2.8的运算中。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理解小数除法实际上是整数除法的延伸。

  其次,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让他们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我鼓励他们思考:如果我们将3.5除以2.8转化为35除以28,那么我们是否能够使用整数除法的规则进行计算?通过这样的讨论,学生能够理解到小数除法实际上是整数除法的`扩展,需要按照整数除法的规则进行计算。

  最后,我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他们的理解。我设计了一些小数除法的题目,让他们进行计算和讨论,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总的来说,这个教学经历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一个复杂的概念,需要大量的实例、讨论和实践操作。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理解这个概念的本质,并将其应用到新的情境中。

五年级数学教育随笔6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踏进了五年级的教室,带着新的知识和期待,开始了我新的教学旅程。五年级的孩子们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热切地期待着我能带给他们什么样的数学体验。

  我们的课程主题是“分数”。对于五年级的孩子来说,分数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他们需要理解分子、分母以及分数的意义。我首先让孩子们通过实例来理解分数,比如一盒巧克力的三分之一,一片饼的五分之一。然后,我引导他们通过操作、画图和讨论等方式来探索分数的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对分数的理解存在困难。他们常常混淆分子和分母的含义,无法正确地读写分数。于是,我调整了我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通过游戏和互动来加深对分数的理解。我们玩起了分数接龙游戏,还一起制作了分数的卡通形象。

  在课程的最后阶段,我设计了一个名为“分数世界”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们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应用他们所学的分数知识。他们设计了一些有趣的问题,比如“如何把一个蛋糕分成四份?”、“如何公平地分配一周的作业?”等等。

  回顾这次教学经历,我深深感受到了孩子们的`潜力。他们不仅能够接受新的知识,而且能够通过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引导,他们就能发现数学的魅力,数学的乐趣。在五年级下册的旅程中,我们一起探索、一起学习,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和深深的友谊。

五年级数学教育随笔7

  我一直相信,作为教师,我们的职责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点燃学习的热情,激发探索的欲望。在五年级数学下学期的教学过程中,我深深地体验到了这一点。

  那是一个晴朗的早晨,我们在学习小数乘法。学生们对这一主题并不陌生,但他们仍然感到困惑。我注意到,一些学生在小数点处理上出现问题,而另一些学生则在处理复杂的多位数乘法时感到困难。

  我意识到,如果只是反复强调规则和公式,他们可能只会记住表面的知识,而无法真正理解其背后的原理。因此,我决定改变策略。

  我设计了一个名为“宝藏猎人”的游戏活动。学生们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个“宝藏图”,图上标有小数点位置的“宝藏”。他们需要通过解决小数乘法的问题,找到这些“宝藏”。

  学生们热情高涨,积极讨论和思考。他们不仅理解了小数乘法的规则,还理解了规则背后的原理。他们的问题解答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造力都得到了提升。

  在游戏结束后,我让学生们分享他们的体验和感受。他们兴奋地说,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了所有的“宝藏”,而且他们理解了小数乘法的原理。

  这次教学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创造力。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活动,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更全面的能力。我感到非常自豪,因为我能够帮助学生们发现数学的乐趣和价值。

五年级数学教育随笔8

  我是一名五年级数学教师,记得当我第一次走进五年级教室时,看到那些聪明、好动、好奇的孩子们,我知道这将是一场充满挑战与乐趣并存的旅程。五年级数学下册的教育叙事将从最基础的加法到最复杂的几何问题,是一场充满思考和探索的冒险。

  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激发孩子们的潜力。在我的课堂上,我鼓励学生勇于提问,积极探索,通过问题导向学习来激发他们的思考能力。例如,在教授“四则运算”时,我不仅教他们如何计算,还引导他们理解四则运算背后的逻辑和原理。当他们开始解决实际问题时,他们很快就理解了这一点。

  几何的学习对孩子们来说可能更具挑战性,但通过互动和实践,他们逐渐掌握了三角形的特性、周长和面积的计算等复杂的概念。我让孩子们用彩色纸制作三角形,通过触摸和感知,他们能更好地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通过拼图和搭建活动,他们理解了周长和面积的含义,并在实践中学会了如何计算。

  最后,我让孩子们分组设计图案,用他们的创造力来巩固所学的知识。他们兴奋地互相分享和讨论,每个人都充满了学习的热情。看到他们的进步和成长,我深感欣慰。

  五年级数学下册的教育叙事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启示的过程。我鼓励学生们大胆提问,积极探索,用好奇心去挖掘知识的深度。我坚信,通过这种教育方式,他们不仅掌握了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如何思考和学习。在我的课堂上,每个孩子都是主角,他们的每一次探索和发现都让我深感骄傲。我期待着在未来的教育中看到更多的挑战和启示,我相信,只要我们始终保持对知识的热爱和对孩子们的尊重,我们就能创造出更美好的教育未来。

【五年级数学教育随笔】相关文章:

数学教育随笔07-02

数学教育随笔05-14

初中数学教育随笔07-27

数学教育的随笔叙事06-28

数学教育教学随笔05-14

小学数学教育随笔05-12

教育随笔-游戏中数学09-26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随笔05-30

初中教育数学教学随笔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