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的变迁评课稿

时间:2024-05-08 14:22:34 其他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海陆的变迁评课稿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评课稿,通过评课的反馈信息可以调节教师的教学工作,了解、掌握教学实施的效果,反省成功与失败原因之所在,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创造性,及时修正、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写评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海陆的变迁评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海陆的变迁评课稿1

  刘老师作为一名年轻的地理教师,能够在众多的不是学生的学生——地理教师面前落落大方,激情满怀地进行地理教学,可以看出刘老师扎实的教学功底,对待地理教学的热情与认真态度,这绝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练就的,她真的用“心”老构建一节精彩的地理课堂教学。通过听刘老师的这节课,我真正地感到只有用“心”,才能涉及出让学生喜欢的、收获最多的、终身难忘的地理课堂。这节课刘老师把学生放在心上,用“心”搜集资料,用“心”设计问题、设计活动,用“心”与学生交流,用“心”设计导语与结束语,用“心”构建了一节课:

  1、导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结束语引发学生更多思考。刘老师利用短片“幽灵岛”来导入本节课:你觉得这种现象可能吗?你有什么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因其学生无限遐想,学生带着问题开始了本节课的学习,经过一节课的探索、解密,终于理解了“幽灵岛”并不是幽灵,其中有着必然的地理原因:火山地震——板块运动——海陆变迁。学生能够逆向运用所学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结束语的“探索空间”更是学生大展身手的阵地,使学生具有不断探索的激情与动力。

  2、充分体现了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优势。 “海陆的变迁”是一种宏观的地理现象,“地壳运动”是地球内部的运动,学生无法看到,无法感觉到。因此,刘老师用心准本大量图片资料、视频资料,充分发挥了其直观性,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同时,拓展了学生知识面,加大了课堂容量。

  3、以学生为主体,注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刘老师以下几方面体现了她非常关注学生,把学生放在“心”上。

  (1)注重培养读图获取知识能力、分析能力:如板块构造学说“我的发现”活动,汶川地震多方震感的原因等。

  (2)注重培养发散思维:发散思维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学生更具有主动性,而不是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如观看“幽灵岛”影片后,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假设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不碰撞,我国的'地势、河流特点会怎么样?猜想未来海陆分布格局什么样?等等。

  (3)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方法:利用书本上的每行字来类比地层,形象易理解:“学以致用”环节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习惯。运用手边的实物模拟地壳变化,培养学生利用演示法来学习地理。 “探索空间”引发学生不断地思考地理问题,养成思考的习惯。

  (4)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利用魏格纳寻找证据证明自己的假说的故事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引导学生分析未来世界海陆分布的格局,使学生意识到万事万物在不断运动变化之中,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4、我的浅薄建议:“教学是一种遗憾的艺术。 ”我认为,刘老师在要求学生例举海陆变迁的实例时,有些难为孩子,因为孩子的经历、阅历很难涉及这方面的知识。可以举些例子,让学生判断;在演示科学家假说时,给学生一个扮演科学家的机会,让他们模拟魏格纳的语气来发表假说,我觉得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具有成就感。

海陆的变迁评课稿2

尊敬的各位考官:

  大家好!我是初中地理组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海陆的变迁》。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教材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先谈谈对教材的理解。《海陆的变迁》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主要讲述了“沧海桑田”“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板块的运动”三部分内容,重点让学生体会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造成海陆变迁的实例,板块的运动使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本节内容是第一节《大洲和大洋》内容的延续和深化。学习本节内容可以让学生认识全球的海陆面貌,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的意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我所面对的学生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刚刚学习了“地球与地图”和“大洲和大洋”的相关知识,对地球的形状和海陆分布状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必备的知识基础。但是他们综合分析、归纳总结能力还不够强,地理探究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需要教师采取自学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地理学习能力以及归纳、迁移的地理思维。

  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2.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同时也是本节课的重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理解板块运动的基本观点,培养科学的探究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

  2.通过分析相关示意图,培养读图能力、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同时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大陆漂移学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变化,进行科学兴趣、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和追求真理的勇气。

  重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难点:通过模拟实验,理解火山、地震的发生原理。

  新课程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基于此,我将引导学生采用以下的`教学法:地图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讲授法。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教师指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原则,设计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良好的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求知欲和探究心理的有效方法。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海洋变成陆地,陆地变成海洋的图片,让学生思考“沧海桑田”这一成语故事所表达的含义,从而引发对海陆变迁的思考,让学生明白地球自形成以来,海陆变迁就一直在不断的发生,由此引入新课——《海陆的变迁》。

  环节二:启发诱导——探求新知

  接下来进入启发诱导,探求新知的教学环节,我从总体把握知识,着重讲解板块运动的基本观点以及与地震带的关系。首先我会利用多媒体播放大陆漂移的视频动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地球表面上的陆地和海洋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也为后面学习板块运动奠定基础。接着我会多媒体展示《板块示意图》,引导学生了解六大板块分别是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在认识了六大板块之后,我会大屏幕展示《板块示意图》和《世界地形图》,并提出两个问题,一板块之间是怎样运动的?二板块运动对地形有哪些影响?针对这两个问题,我会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展开教学,请同学们前后四人为一组,讨论5分钟,在同学们讨论的过程中,提示学生结合图例,观察板块交界地带的箭头,并及时予以点拨引导,讨论结束后,在学生代表分享交流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得出:张裂运动,易形成裂谷和海洋,比如说东非大裂谷、大西洋。碰撞运动,易形成山脉,比如喜马拉雅山脉、科迪勒拉山系。

  【设计意图】通过这种讨论的方法,可以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对问题的钻研精神并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地图法,可以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体现地理学科的教学特色。

  紧接着我会通过播放日本地震的视频片段,并引导学生思考地震发生的原因是什么?紧接着通过展示《板块示意图》和《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理解,板块内部比较稳定,而火山地震带基本位于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例如,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设计意图】以热点视频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对该知识点的理解。

  环节三:巩固提高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本节所学知识,我设计一个活动“小小预言家”请学生结合六大板块的示意图,红海和地中海的位置,预测地中海和红海的未来发展趋势。

  环节四:小结作业

  为了使学生更加系统、全面的认识本节课,我采用师生共同总结的方式,对本节课的知识沧海桑田、大陆漂移、板块运动进行归纳和梳理,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

  为了拓展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我布置了如下作业:搜集本地海陆变迁的资料,写一篇小报告。下节课分享交流。

  板书设计要突出重点、难点,使学生一目了然。所以我的板书是这样设计的。

  海陆的变迁

  一、大陆漂移学说

  二、板块的运动

  1.名称

  2.运动

  张裂——裂谷和海洋

  碰撞——山脉

  3.活动情况

海陆的变迁评课稿3

  一、教材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述大陆的漂移和板块的运动两大部分内容,通篇文字语言优美、通俗、生动、易懂。

  二、教材编排意图:本节内容是对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的扩展和延伸。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注意了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为基本宗旨,内容安排简明、扼要,弹性大,给我们老师上课留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三、教材特色:

  1、教材图文并茂,对于知识点,不是简单地将现成结论强加给学生,而是先出图,图后附上思考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感知、然后分析得出合理的推论,这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掌握读图用图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2、 教材联系生活实际,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给学生提供了探究学习的机会。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用实例说明海陆处在不断地运动和变化之中。

  (2)正确理解“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能运用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解释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阅读讨论“大陆漂移假说”的创立,培养发现问题、钻研问题的主动学习精神,感悟“假说”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作用,体会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在实践中不断深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从现象到本质的研究,提高学生对探究事物本质的科研兴趣;

  (2)通过讲述魏格纳创立大陆漂移假说的故事,使学生初步懂得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五、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板块的'运动

  2、教学难点: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运用的例证

  这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一学生,由于年龄的局限性,他们的接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理解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都较弱,学习方法比较单一,但他们好动,好说,爱表现,学习积极性高。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以达到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一、教学方法: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根据初一学生年龄小的实际情况,我在教学中采用观察-设问-启发-讨论-归纳结合的方法。注意联系学生实际生活,让学生多讨论生活中的现象,并用多媒体展示来解释原因,从而突出重点、分解难点。尤其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文系统,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将教材中没有的但地图中蕴含的信息尽量挖掘出来,尽可能提高学生以图析文的能力。我在指导学生读图的时候,还努力创设条件,采用发现法教学,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展开小组讨论、提出质疑、然后进行探究学习。

  二、教学手段:板块构造学说是重点也是难点,为了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我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实验,课堂讨论,课后活动,使问题直观化。

  第四部分——说教学:

  一、创设情景,培养兴趣——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成语“沧海桑田”由来的动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出问题:海陆真的可以互相变迁吗?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海陆的变迁

  二、展示三幅海陆变迁的图片,通过对图片的分析,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海陆是变迁的。

  三、通过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假说的故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认真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1、学生读图思考: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是固定不变的吗?

  2、看世界地图,观察海陆轮廓,你有什么发现?

  3、魏格纳找到了哪些证据来证明大陆漂移假说?

  4、安排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四、展示“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图”,引导学生分析板块的运动,推导出“板块构造学说”。

  1、首先让学生了解六大板块的名称,位置,以及各板块主要包括的大洲和大洋名称。

  2、然后提问:六大板块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运动方式主要包括哪两种?板块的运动会引起地表的哪些变化?学生通过读图、探究、讨论,得出结论。在学生探究发现的诸多结论中,注意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出 “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

  3、为体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的理念,让学生利用板块构造学说来解释一些地理现象,把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体会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

  学生思考、讨论:喜马拉雅山是怎样形成的?据观测它每年还在不断长高,这又是为什么?

  五、为培养学生整理归纳知识能力,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安排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列出本节课板书,帮助学生熟悉,巩固这节课内容。

  为使学生对整个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结论,每一个知识点的印象深刻,特设计提纲式板书,在课堂总结进行小组讨论时列出,引导学生回顾这节课的知识网络,使学生明确重、难点。

  一、课堂练习:为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及时掌握知识点,安排2道课堂练习:

  【1】展示板块分布图,说出板块名称。

  【2】你知道喜马拉雅山是怎样形成的吗?根据观测,它还在不断地长高,这又是为什么?

  二、巩固练习:为了使学生熟悉、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达到知识的综合运用,安排3道巩固练习题:

  【1】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

  【2】请运用大陆漂移假说解释下列现象:寒冷的南极洲发现煤层分布。

  【3】现代测量表明,位于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在不断地缩小。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地中海将会消失;而非洲和亚洲之间的红海却在不断地扩张,将成为另一个新的大洋。你相信吗?

  三、课后活动:为了使课堂知识延伸到课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布置这一课后活动:

  课后讨论:今天的海陆轮廓在漫长的地质年代后,又可能变成什么样?

  结束语: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注意学生能力和技能的培养,注意分析问题的方法指导。每一部分读图、用图,每一个结论的得出都是学生活动在先,教师指导在后,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

【海陆的变迁评课稿】相关文章:

地表的变迁评课稿范文06-30

高一历史《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评课稿07-01

中考地理知识点之海陆变迁06-23

优秀评课稿优秀评课稿02-13

“比”的评课稿09-28

评钢琴展示课优秀评课稿07-01

素描课的评课稿06-29

课赛评课稿06-28

心理课评课稿01-18

《掌声》课评课稿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