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小故事

时间:2024-05-09 09:13:37 教育 我要投稿

教育小故事必备15篇

教育小故事1

  一天,一位病情严重的妇女被转到了那位著名的外科大夫所在的医院。大夫顺利地为妇女做完手术,救了她的'命。 无意中,大夫发现那位妇女正是多年前在他饥寒交迫时给过他那杯热牛奶的年轻女子!他决定悄悄地为她做点什么。而一直为昂贵的手术费发愁的那位妇女硬着头皮办理出院手续时,医院告诉她手术费已经被人结清了,她在手术费用结算单上看到的是这样七个字:手术费:一杯牛奶。

教育小故事必备15篇

教育小故事2

  提到挫折教育,大多数父母想到的可能就是与孩子对抗,从物质上、心理上全面“打击”孩子。但是,那种硬碰硬的方式很可能让孩子一蹶不振,带来更多负面的作用。相反,如果以迂回的方式给孩子“施压”……

  挫折教育何必针尖对麦芒

  宋人方岳诗云:“不如意事常八九”。

  心理学家说:“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人生一帆风顺者寥寥无几。让孩子从小就学会用积极的心态面对挫折,用耐心和智慧去克服困难,则是我们进行所谓“挫折教育”的目的。

  但如何进行挫折教育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我对琛琛的挫折教育始于饭桌。吃饭向来都是令我很头痛的事情。因为错过了味觉敏感期,琛琛 在吃这个问题上变得很挑剔。而这也正好为我对他进行挫折教育创造了机会。某日,午餐时间。白白的米饭、香喷喷的排骨、色泽翠绿的豌豆、红得诱人的胡萝 卜……然而,面对那一桌子的好菜好饭,无论我们如何劝说,3 岁多的小家伙就是不肯下筷。“我要吃红烧鱼!我就要吃红烧鱼!”望着蛮不讲理的琛琛,先生逐渐失去了耐性——训斥,随后体罚。一巴掌下去,小家伙老实了。 看着琛琛小屁股上那一记红红的巴掌印,我心疼极了。晚餐时,我特意为琛琛做了红烧鱼作为补偿。然而,他吃红烧鱼的时候完全没有我想象中应有的喜悦,看他爸 爸的眼神,依然有些畏缩。那一刻,我的心猛地抽搐了一下,难道这就是我们期待的挫折教育吗?如果小家伙在我们的高压下变得畏畏缩缩,挫折教育又有什么意义 呢?与孩子对着干,我们会不会挫过了头?畏缩、封闭、不自信……那样的一个孩子,是我期望的吗?

  那天晚上,我失眠了。天快亮的时候,我脑子里灵光一现,突然有了主意。或许挫折教育还有别的路子?

  还是在餐桌上。某个周日中午,望着那盘刚出锅的糖醋鱼,我都垂涎欲滴了,可小家伙竟然不知好歹地将小勺往桌上一搁,随口来了一句:“妈妈,我不 吃鱼,我要吃饺子。”我二话没说,拉起他就出了家门。“好,我们去买菜买肉,回来包饺子。”趁着先生出差的机会,我正好可以实践一下我的新招数。到了菜市 场门口,我掏出一张5 元人民币,交到琛琛手里:“你到那边买一小块姜,两根大葱,其他东西我去买。”自认为与妈妈斗法成功的小家伙兴奋劲儿还没过,居然爽快地接过我手中的钞 票,径直往卖菜的小摊走。我用余光瞥着小家伙,向卖肉的摊位走去。快走到菜摊时,琛琛似乎有些胆怯了,忍不住回过头来看我,我故意将头别了过去。卖菜的小 伙子笑呵呵地招呼着琛琛,小家伙犹豫了片刻,终于鼓起勇气将钞票递了过去。当我买完其他东西,走向他的时候,他也捏着找回来的零钱,提着生姜和大葱向我走 来了。我轻轻拍拍琛琛的头,随后又向他竖起了大拇指。

  回到家,我们手忙脚乱开始包饺子。和面、洗菜、剁馅……擀皮儿,对我这个南方人来说,包饺子可是个大工程。前前后后折腾了整整两个小时,我们的 饺子还没有下锅。我的肚子也叽里咕噜造起反来。饭桌上的饭菜早就凉了,但那诱人的香味还在不断地往外扩散。小家伙终于熬不住了,突然冒出一句:“妈妈,我 饿了,我们还是吃糖醋鱼吧。”

  趋利避害是人类的本能,本无可厚非。抗挫折能力应该也包含了这一层含义吧。抗挫折能力强未必就一定要一条道走到黑,既然小家伙在肚子饿得咕咕 叫,短时间里又吃不上饺子的时候,他能改变主意去吃糖醋鱼,这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那次包饺子事件之后,类似的事情一件接一件发生了。不管琛琛提什么样的 要求,我都毫不犹豫地满足他,只是在答应他每一个要求之前,我都会为他设置些障碍。比如,琛琛想要某个玩具,我给他的钱可能不够数,于是他必须学会等待, 或者放弃买另外一些东西,以凑够所需的费用;琛琛不想吃糖醋鱼,想吃饺子,他必须克服畏惧心理与卖菜的叔叔打交道;他必须自己付出劳动和妈妈一起择菜洗菜 包饺子,同时学会耐性地等待;琛琛想去游乐场玩,他得自己去买门票,他得自己去与管理人员和其他小朋友交涉……

  当我很爽快地答应他各种要求的时候,我首先给了他一个愉快的心境。有了这个愉快的.心境作为铺垫,在遭遇挫折的时候,无论能否度过难关,他都不会 过分在意结果了。大多数的时候,小家伙都能很顺利地跨越我为他设置的障碍,偶尔也有不能的时候。当他无法跨越我为他设置的障碍的时候,他可能也会在短时间 里感到沮丧,但他很快就能找到别的替代的方法来排解他的沮丧情绪。就这样,琛琛愉快地经受着各种挫折体验,在与挫折斡旋的过程中,他的心理承受能力也一点 点增强了。

  一提到挫折教育,大多数父母想到的可能就是与孩子对抗,从物质上、心理上全面“打击”孩子。但是,那种硬碰硬的方式很可能让孩子一蹶不振,带来 更多负负面的作用。相反,如果以这种迂回的方式给孩子“施压”,我们就可以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经受住锻炼,还能将他关注的重心放在做事情的过程中,降低他的 挫败感,帮助他更加勇敢地去面对眼前的困难。琛琛上了一个传统的幼儿园,又上了一个普通的小学。受应试教育这个大环境的影响,大多数的老师都会将乖巧、成 绩优异作为衡量孩子好坏的最高标准。琛琛不是那种乖巧的孩子,他有非常多自己的想法,不会盲从,也不会轻易就屈服于权威,这就使得他从上幼儿园开始,就成 了老师需要时时敲敲警钟的孩子。也因此,没少被“请家长”。好在我心态平和,不会太在意老师的那些评价。

  每次被“请”,我都会很诚恳地对老师说:“谢谢您,我了解这个情况了。回家我会好好跟孩子沟通。”毕竟,老师所做的一切出发点都是好的。对于他 们,我会心存感激。但回到家,我对琛琛却会这么说:“今天老师跟我说你……等方面表现不错,老师觉得你会成为一个很优秀的孩子。老师之所以要批评你,是担 心你骄傲。他是期望你能做得更好,我也相信你一定会做的越来越好。如果我们在……等方面如何如何做,你就更出色了。”

  当我将老师的批评以这样的方式回馈给琛琛的时候,我帮助他从那些令他沮丧的事件中看到了光明,获得了前行的力量。我相信,与其鼓励孩子苦不堪言 地与挫败感做斗争,不如引导他从那些不利环境与事件中看到积极的一面。一旦孩子因此获得一种正面的能量,他的抗挫折能力自然就提升了。

教育小故事3

  及时调试目标也是一种智慧

  一位老和尚,他身边聚拢着一帮虔诚的弟子。这一天,他嘱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一担柴回来。弟子们匆匆行至离山不远的河边,都目瞪口呆。只见洪水从山上奔泻而下,无论如何也休想渡河打柴了。弟子们无功而返,都有些垂头丧气。唯独一个小和尚与师傅坦然相对。师傅问其故,小和尚从怀中掏出一个苹果,递给师傅说,过不了河,打不了柴,见河边有棵苹果树,我就顺手把树上唯一的一个苹果摘来了。后来,这位小和尚成了师傅的衣钵传人。

  世上有走不完的路,也有过不了的河。过不了的河掉头而回,也是一种智慧。但真正的`智慧还要在河边做一件事情:放飞思想的风筝,摘下一个“苹果”。历览古今,抱定这样一种生活信念的人,最终都实现了人生的突围和超越。

教育小故事4

  一天过去了,总得理一理。一个学期过去了,总得理一理。

  打开“学生习作”文件夹,重读一篇篇习作,长的、短的,稚嫩的、老道的,甚至还有不少毛病的,而我总觉得那么亲切,那么可爱。因为它们都属于孩子自己的`,自己的总会倍感珍惜。

  一个学期下来,才11人的班级,孩子们写了不少习作,打印成电子稿的逾45000字。习作的种类也很多,有读后感,有演讲稿,有想象作文的,有写给西部小朋友的书信。我一边审阅,一边构思栏目的名称。渐渐的,一个个栏目名称诞生了:梦想天堂、行走天下、心灵花园、读后有感、环保演讲等等,那些或模仿或原创的还谈不上是诗的,那一行行的语句就叫“青涩小诗”吧。突然想到,期末测试时同学们写的习作还过的去,也把它们编入文集吧,也取个四个字的栏目:考场习作。

  可这得增加多少工作量啊!眼睛在试卷与屏幕间来回移动,一行行手写的文字慢慢流入电脑;手指在键盘上敲击着,“嗒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让我觉得并不孤单。

  一个字一个字地敲完“考场习作”,一篇一篇地汇总完毕,看看时间,已是1月29日零点30分了。“你这么努力,图什么啊?”妻打电话责问。我不知怎样解释。记得国际班创建的第一个学期,我便向同学们承诺,一个学期出一本文集。《风筝》如期编印,《六月》已捧在手中,今天的这本文集就是对同学们的承诺。

  该给这本文集取什么名呢?我想到了“璞”字,它是含玉的石头,也指没有琢磨的玉。“玉越琢越美,文越改越精”,我就叫它《集璞》吧。

  走出办公室,才发觉天已下雨。重回办公室,取来雨伞。撑着一把雨伞,骑着自行车,飞奔回家。“冬风似虎狂,书斋皆掩窗。整日呼呼响,鸟雀尽潜藏。”可我不点也不觉得冷。

教育小故事5

  小学校园,是儿童生活的地方,一定要充满美与情趣。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在学校金葵花文化和向阳教育理念引领下,持续开展向美校园建设,努力让校园充满美与情趣。我们珍惜和儿童在一起的时光,倾听他们,看见他们,和他们一起演绎出许多美好有趣的故事来。

  儿童的世界从不缺乏美与情趣

  儿童是天生的创造者,他们的心灵充满纯真、善良和顽皮,他们的大脑里充满自由神奇的想象。儿童的世界里从来都不缺乏美与情趣。

  故事一,老师的口红。

  下课铃声刚落,一个小男孩跟着年轻漂亮的乔老师进来了。“小刚,你觉得今天上课表现如何啊?”小刚噘噘嘴,微微摇摇头:“不太好……”“是啊,上周我们才聊过的,要积极举手,注意听讲,才好了几天……”乔老师语重心长,春风化雨,绵绵不绝。小刚抬着头,紧盯着老师的嘴巴,眼珠子一动不动。看到老师停止了教诲,小刚伸出了手指头指向老师的脸庞,嘴巴里嘟囔出一句话:“乔老师,你的口红涂到嘴唇下边来了。”整个办公室的老师哈哈大笑起来。

  故事二,冰屑的味道。

  滑冰课是我们学校与附近的奥林匹克中心滑冰场合作开设的,在一年级整体实施一年,每周一个半小时,深受家长欢迎和学生喜欢。一天上完滑冰课回学校,一年级班主任马老师迫不及待地分享了一段小视频:一群孩子像小企鹅蹒跚地在冰面上向前挪动。队尾一个小姑娘慢了下来,她抬起头朝四周望了望,突然蹲下身子伸出戴着手套的手指,从冰面上抹了一些冰刀铲下来的冰屑,快速放到嘴里尝了尝,然后加紧几步朝前方的队伍赶去。孩子们的好奇心引起老师们的好奇心,大家为此讨论了好久。

  为儿童设计:让美与情趣自然发生

  我们常说要把儿童放到学校中央,要以儿童为中心,这样的理念、这样的儿童立场,如何在校园环境建设中体现出来呢?让校园的布置充满设计感、趣味性、感召力,是我们秉持的理念。于是学校整个建筑群设计成了向日葵的形状,金葵花文化由此而来。

  故事五,科技长廊建成了。

  学校想在科学教室附近打造一条科技长廊,我们事先征求孩子们的意见和建议,有不少收获:有的说整个长廊要设计成一列动车组列车,有的说要设计成航天飞机,有的说要随时可以来玩,有的说要有高科技的东西,有的说要有许多好玩的……这些意见和建议融进了初步的设计方案。建设方提供了一大批具有互动性、体验性的科技设备,请孩子们遴选。暑假过后,科技长廊建成开放了。学生奔走相告,每个课间这里都挤满了人。每天放学都有学生借着上厕所等各种理由溜出路队,到这里尽情地体验一番。一个月下来,科技中心统计设备损坏了50%。修好,再损坏。科技中心老师有点着急了。我宽慰大家,这样的损坏与品德无关,与习惯无关,恰恰是因为我们的设计太让孩子们喜欢了,这是一个成功的设计。让儿童参与设计,让儿童喜欢,增强互动功能,这些经验在后来陆续建成的红领巾文化长廊、劳动展厅、音乐长廊、美术长廊里都得到了体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故事六,小花园的故事。

  学校由南向北共有三个庭院,最后一个庭院最僻静,种了许多树木,还有云梯、双杠、健身单车等运动器械,这里是孩子们的乐园。一次下午自由活动时间,我远远看到一棵杏树上蜷缩着一个小男孩,他转头看到我,露出惊恐的神色。担心他惊慌失措从树上掉下来,我赶紧故意用轻松的语气说:“不要怕,不要怕,我小时候也很喜欢爬树的。小男孩不会爬树可不行。但是一定要小心,别摔着。”一听我这么说,蜷缩在树上的小男孩立刻神气起来,直朝下面几个也准备爬树的男生做鬼脸……几天后,我让工人在几棵适宜攀爬的杏树下铺上了厚厚的一层沙。

  灿烂的教师:美与情趣藏在师爱里

  向阳教育的核心价值是向善、向上、向美,基于这样的价值追求,我们提出培养向阳的儿童这一主题目标,描摹出我们的教师群像——灿烂的教师:默默地爱着、灿烂地笑着、智慧地教着,是我们心目中灿烂教师的理想状态。

  故事七,穿着睡衣来上学。

  这天轮到我在校门口迎学生。一个高挑的女生从我身旁走过,上下穿的都是毛茸茸的'睡衣。我一惊,怎么啦?衣服都来不及换?一定是起床迟了,忙中出乱。咦?又来一个!又来一个!怎么好多孩子穿睡衣?我叫住了其中一个男孩询问。原来是语文老师要求他们今天穿睡衣来上学,说今天有作文课。我一听,松了口气,也明白了。男孩说的是夏莉老师,她是“百变作文老师”,经常组织一些“稀奇古怪”的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

  故事八,作业本里的棒棒糖。

  班上有个女生基础不好,周老师经常给她辅导。孩子成绩有了进步。一次课后辅导结束,这位女生接过作业本塞到书包里就回家了。回家意外发现作业本里夹着一支扁扁的、带包装的棒棒糖,棒棒糖下面还夹着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XX同学,今天是你的生日,祝你生日快乐!你一直很棒哦!”根据妈妈的描述,孩子当时激动地大声呼喊着爸爸、妈妈,开心得眼泪都流出来了。后来,这个孩子一直在学习上很努力。

  故事九,“女生先上,女生优先”。

  这是春秋游过程中发生的故事。我是一个业余的摄影爱好者,喜欢在校园里捕捉老师和学生幸福快乐的瞬间。学生春秋游肯定是拍摄的好机会。一次春游快要结束时,孩子们纷纷排队上车准备返程,纷扰声中传来一个女老师的声音:“女生先上,女生优先。”我循声望去,三年级柏华老师站在车门边,学生分男女列队上车。果然,女孩子在男孩子的注目下优雅地率先上车。男孩们微笑地看着,有的还伸手做出“请”的动作,绅士一般。我一看,哇,真好啊!赶忙用相机拍了下来。女生优先,长大以后女士优先,关爱女性,照顾弱小,礼让老人,这样的道德教育在生活中发生,那么自然,那么入心,那么生动。

  自我领导力:用思维创造美与情趣

  20xx年底,我校加入了全球自我领导力教育学校联盟,和40多个国家共5000多所学校一起学习、分享自我领导力教育实践故事。人人都可以是领导者,相信每个人的天赋和潜能,改变从我做起,自己主导自己的学习。主动积极,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不断更新,这七个习惯行为准则帮助我们更好地领导自己,更好地与他人合作,不断创造校园生活的美好。

  故事十,主动积极的力量。

  男孩小泽长得帅气,表现力强,多才多艺,但缺点也明显:课堂专注时间远低于一般孩子,在集体活动时缺乏起码的规则意识。班主任赵老师如实把情况反馈给孩子妈妈,听惯了夸奖的孩子妈妈难以接受,一直强调不是孩子的问题,一定是老师的问题。沟通不欢而散,孩子的表现也没有好转。后来,赵老师主动请小泽妈妈共同学习自我领导力的理念和工具,达成一个重要共识——只有老师和父母都率先改变,孩子才能改变。教育的美好发生在我们的思维改变之后。慢慢地,孩子的优点越来越多,缺点越来越少,学习习惯和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改善,家校之间形成了教育合力。

  故事十一,以身作则就是领导力。

  先领导自己,再领导他人,以身作则就是领导力。这一思维习惯和行为准则被高新翠老师演绎得淋漓尽致。学校越来越重视劳动教育,如何让学生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呢?光靠说教肯定是不行的。高老师每天到学校都比较早,她到学校第一件事就是把教室的桌椅挪开,拎来水桶,甩开膀子认认真真把教室地面拖得干干净净。刚开始早到的学生就这么看着高老师拖地。高老师也不招呼他们,只管自己兴致勃勃地干活,把劳动当成早锻炼,大冬天里干得浑身热气腾腾。慢慢地,孩子们被感染了,纷纷加入,也找来拖把拖地,帮着搬桌椅。高老师开始仔细地教他们怎么洗拖把,怎么有顺序地拖地。现在高老师没来之前,早到的孩子进教室把书包放下就去拖地。任何时候,高老师的班级里都是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因为孩子们都像高老师那样热爱劳动,积极劳动。

  故事十二,一封求助信。

  柳谧老师教一年级。一天上班,办公桌上放着一个信封,信封上写着三个大字“求助信”,内容是这样的:

尊敬的柳老师:

  您好,我最近yu到了一个难ti。我的爸爸喜欢抽烟、喝酒,我非常不喜欢他抽烟。我对烟味很反感。我gāi怎么quàn他呢?bāng我想想办法,好吗?

  柳谧老师给他回了一封信:

亲爱的XX小朋友:

  你好!你的信我已经收到了,柳老师知道了你的烦恼。“解铃还须系铃人”,解决问题的钥匙不在柳老师这儿,而在你爸爸手上。不过,柳老师会帮爸爸找到这把钥匙。

  爱你的柳老师

  XX年XX月XX日

  后来柳老师把隐去孩子名字的这封信拍照发到了家长群里。立刻引起一群妈妈的热议,估计那阵子会抽烟的爸爸们日子都不太好过。第二天,一个爸爸给柳老师打电话,告诉柳老师他就是孩子投诉的对象,并且表示没有想到自己的不良习惯给孩子带来如此烦恼,一定会注意改进,不在孩子面前吸烟。群里的其他家长也给出建议:守住不在孩子面前吸烟的底线。后来,柳老师在班级学生面前表扬了这个孩子,肯定他遇到问题主动积极解决,解决问题善于寻求别人的帮助。

  其实,柳老师这件事的处理值得赞赏的地方有很多:首先,她是一位语文老师,她用回信的方式来处理,这也算是语文的方式,让孩子从小懂得学习语文是有用的,写信可以帮助我们沟通交流、解决问题。其次,她引导孩子懂得要事第一,懂得抓关键,抓主要矛盾,“解铃还须系铃人”,“解决问题的钥匙在爸爸手上”。再次,以小见大,用一件事影响一群人。多么能干的孩子,多么有趣味的老师。

  我们校园里的美与情趣就这样藏在一个个有趣的故事里。

教育小故事6

  在现实中,常常有教师抱怨,现在的孩子真是“难教”、“难管”,尽管自己把满腔的热情和爱都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却仍能看到学生在课上不认真听讲,随意说笑,课后不按时完成作业。当老师苦口婆心地与学生谈话时,看到的却是无所谓的表情或无理的顶撞。那么,教师如何让学生能够“听进去”自己的意见,优化师生关系,达到有效的师生沟通,我们可以从以下三点着手。

  有效表达,适时倾听

  有效的沟通应是信息的有效传达和收集,其原理就像人的双手鼓掌一样。我们的.一只手代表想要陈述自己的观点,另一只手代表需要倾听别人的观点,当双手击掌时,才会发出清脆响亮的声音。有效的沟通就是教师向学生传达清晰、有说服力的信息,同时又要通过适时的倾听来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这样的师生沟通才是双向的、平等的。如果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只有真诚、善意的说教而没有倾听,就不会有清脆的击掌声,得不到学生的真实反馈,这只能是单向、被动的教育,也就不可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变“你向信息”为“我向信息”

  由于教师的角色特点,言语习惯上常常不经意地带有命令、警告和训诫等语气,如“你是学生,就应该按时完成作业”、“真不明白你上课都在想什么”、“你为什么这么马虎”。当我们用这样的口吻与学生对话时,往往都是自己一厢情愿地在说,学生并不能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造成学生的逆反和抵触心理,师生关系势必更加紧张。因为这些言语都是“你向信息”的表达,明显地把问题的重心推给了学生,带有教师强烈的主观意识,使学生在沟通中处于防守位置。

  当教师在沟通中减少随意评价的“你向信息”,而更多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不作评估和价值判断时,学生才会真正领会教师传达的真实信息,即“我向信息”的表达。比如课堂上有很多学生在随意讲话不听讲时,教师很生气地说:“你们简直太不像话了,这是课堂,不是自由市场。”这是“你向信息”的表达,它侧重于带有否定的评价,并不能带给学生积极的暗示。反之,教师这样说:“我希望我在讲授时大家都能认真地听,而不喜欢你们和我同时说。”这就是“我向信息”的表达方式。这样的表达可以使教师尊重自己的内心感受,也使学生清楚当时的状况,理解老师的话针对的是某种情况和行为,而不是学生本人。“我向信息”可以使师生关系引向更具有建设性的方向,因为不涉及评价,不会让学生产生对立情绪,还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改变行为,做出积极的应对。

教育小故事7

  1、父子二人经过五星级饭店门口,看到一辆十分豪华的进口轿车。 儿子不屑地对他的父亲说:「坐这种车的人,肚子里一定没有学问!」父亲则轻描淡写地回答:「说这种话的人,口袋里一定没有钱!」

  (注:你对事情的看法,是不是也反映出你内心真正的态度?)

  2、晚饭后,母亲和女儿一块儿洗碗盘,父亲和儿子在客厅看电视。突然,厨房里传来打破盘子的响声,然后一片沉寂。是儿子望着他父亲,说道:「一定是妈妈打破的。」「你怎么知道?」「她没有骂人。」

  (注:我们习惯以不同的标准来看人看己,以致往往是责人以严,待己以宽。)

  3、有两个台湾观光团到日本伊豆半岛旅游,路况很坏,到处都是坑洞。其中一位导游连声抱歉,说路面简直像麻子一样。说而另一个导游却诗意盎然地对游客说:诸位先生女士,我们现在走的这条道路,正是赫赫有名的伊豆迷人酒窝大道。」

  (注:虽是同样的情况,然而不同的意念,就会产生不同的态度。思想是何等奇妙的事,如何去想,决定权在你。)

  4、同样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作文中说他们将来的志愿是当小丑。中国的老师斥之为:「胸无大志,孺子不可教也!」带外国的老师则会说:「愿你把欢笑带给全世界!」

  (注:身为长辈的我们,不但容易要求多于鼓励,更狭窄的界定了成功的定义。)

  5、在故宫博物院中,有一个太太不耐烦地对她先生说:「我说你为甚么走得这么慢。原来你老是停下来看这些东西。」

  (注:有人只知道在人生的道路上狂奔,结果失去了观看两旁美丽花朵的机会。)

  6、妻子正在厨房炒菜。丈夫在她旁边一直唠叨不停:慢些。小心!火太大了。赶快把鱼翻过来。快铲起来,油放太多了!把豆腐整平一下!「哎?」妻子脱口而出,「我懂得怎样炒菜。」「你当然懂,太太,」丈夫平静地答道:「我只是要让你知道,我在开车时,你在旁边喋喋不休,我的感觉如何。」

  (注:学会体谅他人并不困难,只要你愿意认真地站在对方的角度和立场看问题。)

  7、理由充份:一辆载满乘客的公共汽车沿着下坡路快速前进着,有一个人后面紧紧地追赶着这辆车子。一个乘客从车窗中伸出头来对追车子的人说:“老兄!算啦,你追不上的!”“我必须追上它,”这人气喘吁吁地说:“我是这辆车的司机!”

  (注:有些人必须非常认真努力,因为不这样的话,后果就十分悲惨了!然而也正因为必须全力以赴,潜在的本能和不为人知的特质终将充份展现出来。)

  8、原来如此甲:「新搬来的邻居好可恶,昨天晚上三更半夜、夜深人静之时然跑来猛按我家的门铃。」乙:「的确可恶!你有没有马上报警?」甲:「没有。我当他们是疯子,继续吹我的小喇叭。」

  (事出必有因,如果能先看到自己的不是,答案就会不一样在你面对冲突和争执时,先想一想是否心中有亏,或许很快就能释怀了。)

  9、误会某日,张三在山间小路开车,正当他悠哉地欣赏美丽风景时,突然迎面开来一辆货车,而且满囗黑牙的司机还摇下窗户对他大骂一声:“猪!”

  张三越想越纳闷,也越想越气,於是他也摇下车窗回头大骂:“你才是猪!”

  才刚骂完,他便迎头撞上一群过马路的猪。

  (不要错误的诠释别人的好意,那只会让自己吃亏,并且使别人受辱。在不明所以之前,先学会按捺情绪,耐心观察,以免事后生发悔意。)

  10、后生可畏:小男孩问爸爸:“是不是做父亲的总比做儿子的知道得多?”

  爸爸回答:“当然啦!”

  小男孩问:“电灯是谁发明的?”

  爸爸:“是爱迪生。”

  小男孩又问:“那爱迪生的爸爸怎麽没有发明电灯?”

  (很奇怪,喜欢倚老卖老的人,特别容易栽跟斗。权威往往只是一个经不起考验的空壳子,尤其在现今这个多元开放的时代。)

教育小故事8

  居安思危——洪水未到先筑堤,豺狼未来先磨刀。

  一只野狼卧在草上勤奋地磨牙,狐狸看到了,就对它说:天气这么好,大家在休息娱乐,你也加入我们队伍中吧!野狼没有说话,继续磨牙,把它的牙齿磨得又尖又利。狐狸奇怪地问道:森林这么静,猎人和猎狗已经回家了,老虎也不在近处徘徊,又没有任何危险,你何必那么用劲磨牙呢?野狼停下来回答说:我磨牙并不是为了娱乐,你想想,如果有一天我被猎人或老虎追逐,到那时,我想磨牙也来不及了。而平时我就把牙磨好,到那时就能够保护自我了。

  圣杯提示:做事就应未雨绸缪,居安思危,这样在危险突然降临时,才不至于手忙脚乱。书到用时方恨少,平常若不充实学问,临时抱佛脚是来不及的'。也有人抱怨没有机会,然而当升迁机会来临时,再叹自我平时没有积蓄足够的学识与潜力,以致不能胜任,也只好后悔莫及

教育小故事9

  杞国有一个人,整天担心天塌地陷,自己没有地方容身,因此愁得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有个人看他这样忧愁,很为他担心,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很厚很厚的气积聚在一起罢了,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气。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从早到晚都生活在天的中间,怎么会担心天塌下来呢?"

  那人忧天的人听了,又说;"如果天是很厚的气,那么太阳、月亮和星星不会掉下来吗?"。

  前来开导他的.人说:"太阳、月亮和星星,也都是会发光的气积聚而成的,即使掉下来,也不可能把人打伤。"

  那个忧天的人又问:"如果地陷塌了怎么办呢?"

  开导他的人回答说:"大地是土块积聚而成,它充塞四野,无处不有,你在它上面随便行走、跳跃,整天在它的上面生活,怎么担心它会陷塌呢?"

  那人听了朋友的话,如释重负,非常高兴;那个前来劝他的人放下心来,也很高兴。

  原文: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趾踏,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教育小故事10

  在英语课堂上,教师机敏的教学机智应表现在对孩子主体的尊重,表现为对孩子的体验的理解等,而更多地则表现在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主角。

  英语课上,每次积极举手的往往都是那些英语佼佼者,但是那些不敢举手的中等生或差生更需要关注。

  记得一次,我上课提问,有一个学生平时成绩很一般,上课极少举手,可这一次我从他期待的眼神中,发现他很想回答,但又不敢举手。我带着鼓励的语气叫了他,他的回答有些紧张,发音也有些错误。我纠正了他的发音,鼓励他再说一遍。他看看我,又看看其他同学,低着头想了想。正在我以为他会放弃的.时候,他抬起了头对我说:“老师,你能不能把问题再说一遍。”

  我笑着又说了一遍,他盯着我勇敢地说出了答案。虽然他仍然有些紧张,但是讲得很准确。坐下时,我给了他一张贴画。从他自豪、兴奋的表情中,我坚信他在学习英语的征途中已经迈出了成功的一大步。

  老师对学生的关注和尊重,能使一个学习困难的学生产生成就感,树立起学好英语的信心。

教育小故事11

  张兵是班里的“小霸王”,喜欢动手,常为一点小事就与人打起来。比如女同桌超过了他划的“三八线”,哪个同学走路不小心碰到了他的胳膊,哪个同学动了用他的书本,他都可能跳起来,给上一拳。别看他个子不高,声音却特别大,脾气却特别坏。要是抓住了他做错事,总是会听到他的大嗓门叫喊着:“不是我,是他先!”在同学们心中,他是个爱惹事,不好相处的孩子,因此谁也不愿和他交往。在老师眼里,他是个顽固不化,惹是生非的“麻烦生”。而在他心里,也充满了对同学,对老师的不满,对于老师和同学的提醒,他总是说:“别人也这样,为什么总说我?”

  有一天,张兵的臭脾气又发作了,为了一点小事竟和高年级的学生打了起来,毕竟是高两个年级的学生,没几下张兵身上就受了伤,脸上被划花了,手腕也肿了,可是,明显处于劣势的张兵却不可就此罢休,还硬是和那个高年级学生纠缠不清,几个老师生拉硬扯才把他俩分开。可是张兵并没有就此罢休,扬言一定要对那个学生进行报复,并发誓“血债要血还”。 我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于是,我把张兵的爸爸叫了过来。

  张兵的爸爸来到学校,见儿子又“闯了祸”,气急败坏,黑着个脸,狠狠地熊了儿子一顿,父亲的严词厉色,并没有让张兵低头认错,反而对父亲怒目相向,于是怒火中烧的父亲对着孩子就是一顿拳打脚踢。看着张兵父亲“恨铁不成钢”却又简单粗暴处理方式,我知道问题根本无法就此解决。果然,在张兵高仰着头,冷漠的眼神中,他父亲愤愤地离开了学校。临走时,落下这么一句:“你再不悔改,不要回家了!”……

  一节课后,学生来告诉我,张兵拿着一把美工刀,说要割腕自杀。我急急赶到教室,夺下了他的美工刀……

  分析:

  法律规定:

  《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要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这是我国法律规定的父母应当担负的责任。动手打小孩,这本身就是违法的。

  张兵不良习惯的原因:

  张兵原本聪明,但父母亲离异前常年的吵架打闹给孩子心灵带来了极大的伤害。父母由于离婚,在生活上对他百依百顺,可是当孩子犯错时就常常一顿暴打了事,对孩子的思想行为的正确引导几乎没有,再加上,父母离异后孩子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爷爷奶奶对他的溺爱更造成了他目前这种敏感脆弱、骄横跋扈、争强好斗的状况。在他的心目中武力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对于这样的学生,显然仅靠学校的教育是不够的。

  老师的办法:

  下班前,我给张兵的父亲打了个电话,把张兵的极端行为告诉了他,并诚恳地表达了我对他教育孩子的看法,希望他回去能和孩子多进行心灵的沟通,真正从身心、生活上关心孩子,不要简单粗暴地去以“暴”制“暴”,这样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给孩子心灵的伤害,而且给孩子树立了很坏的榜样,孩子会认为,任何事情只有靠武力才能去解决。最后我还告诉他,依照《未成年人保护法》,张兵父亲的这种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听了我的一番肺腑之言,张兵父亲意识到了自己教育上的欠缺,表示愿意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回去好好和孩子沟通,并保证每天抽一定的时间和孩子相处,用自己的爱与行动纠正孩子的过激行为。

  取得了家长的配合,我又找了张兵,和他进行了一次推心置腹的交流,我告诉他,作为未成年人他具有的权利以及如何运用自己的权利去保护自己,并告诉他,他这样的暴力行为的危害性……最后我和张兵也悄悄定下了个“君子协议”:想要发脾气的时候,转身放松攥紧的拳头!第一时间把委屈告诉老师,老师是站在他身边的,老师会为他主持公道!

  然后我又召开了一次班干部会议,成立了一个互帮小组,让互帮小组的同学和张兵去交朋友,帮助张兵改掉坏习惯。之后又组织学生观看了一些《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视频故事、画报宣传,并开展了一次“珍爱生命”的主题讨论会,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增强法制意识。一系列的教育活动之后,张兵开始有了笑声!张兵开始有了朋友!张兵脾气温和了许多!……好消息接踵而来。

教育小故事12

  有一个人喜欢喝酒,在每天工作之前,他都会去镇上的酒馆喝上一盅。

  一天,天空下着鹅毛大雪,他穿戴完毕后,向自己的妻子告别,和平常一样唱着小曲向酒馆走去。走着走着,他总是觉得后面有人在跟着他。回头一看,竟是自己年幼的儿子。

  儿子顺着父亲的.脚印走了过来,兴奋地喊道:“爸爸,你看,这雪多厚啊,我正在踩你的脚印呢!”

  儿子的话令他心头一震,他想:“如果我去酒馆,儿子顺着我的脚印走,也会找到酒馆的。”

  从那以后,这位父亲改掉了饮酒的习惯,再也没有去过酒馆了。

教育小故事13

  小川是个懂事的孩子,平时爸爸妈妈在外面工作,他和奶奶生活,所以对奶奶有点“黏糊”。由于上学期学期末要回老家,所以提前一个月就放假了,待在家里的时间比较长。这学期对于他来说就像是新生刚入园一样,有很多的不适应,但他在学校也不表现出来,直到后来有一次,小川在家不肯来幼儿园上学,奶奶问他为什么,他说教师骂他。

  奶奶来到学校询问我们教师,教师说,这段时间小川特别调皮,经常和小朋友打闹,所以教师批评了他一下,并没有骂他。奶奶知道了原因,并教育他,让他上课要认真,在幼儿园要听话,这样教师就会喜欢他了。小川奶奶还乘小川不注意与我们两位教师交流,说:“小川这孩子蛮听话的,就是有的'时候需要鼓励,多表扬表扬,要说他好。”刘教师说:“我们知道了,您放心吧,我们会多关心他的。”上课时,小川坐的很好,我就表扬了他,其他小朋友也很快坐端正了。良好的情绪一直延续到吃点心,吃点心时,我又一次鼓励小川,结果小川快乐而又快地吃完了点心。

  放学时,奶奶来接小川,小川特别的高兴,飞快地跑到奶奶身边,抱住奶奶说:“今天教师表扬我的,说我表现好。”

教育小故事14

  身为一名小学教师,我认为从幼儿园升到一年级的小学生,虽说大都是天真烂漫、懵懂可爱的,但毕竟也都是接受过幼儿启蒙教育的。所以一年级的小学生并不是带着白纸式的心灵走入小学的,所以我认为同一年级的小学生沟通时,不能仅是用“告知和管理”的固定方式,同时老师还应该在平时为他们补充一些浅显易懂、意味深长的.哲理小故事,这样的话不但会很好的帮助小学生成长,而且可以避免让小学生迷失方向。

  记得在我教学的第二年,有一节课我晚了几分钟,于是一到教室呈现在我面前的就是一片乱哄哄。而孩子们一看到我站在门口,也顿时都停止了吼叫声,我强压住自己的怒火走进教室,并给他们讲了一个小故事。

  从前有一位木匠活干的非常好的老木匠,凡是出自他的手的房子,不但美观而且结实牢固。所以他的老板也是一直都很赏识他,眼看还有三个月后老木匠就要退休了,但是他的老板却再要他建一座房子,对此老木匠非常的生气;于是他便用最次的木材,和最差劲的建房手艺建筑了这最后的一座房子。老木匠建好之后,就把这座危房交给了他的老板,但是他的老板却给了他一把钥匙,并且还说了一句:“这是我为你准备的退休礼物。”老木匠听后顿时会很后悔。

  同学们老师的故事讲完了,其实你们平时每一分、每一秒的学习都相当于在建房子,而你们的每一次作业,或者考试都要看大家用什么“材料”来“造”。房子建的漂亮坚固的,住进去就会舒适安全;但是建的粗滥的,住进去一定非常危险。

  故事说完之后,我发现小朋友们也都理解了,因为大家都惭愧的低下了头,而且班上的小班长更是站起来对我说了声“老师我们错了”。

  可见一个小的、富含哲理的故事对孩子们是很有帮助的。

教育小故事15

  土拨鼠哪去了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因为痴迷于电脑、电视、小说等往往放松了学业,忘记了最初的追求目标,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不妨给他们叫这样一个故事:

  有三只猎狗追一只土拨鼠,土拨鼠钻进了一个树洞。这个树洞只有一个出口,可不一会儿,从树洞里钻出了一只白色的兔子,兔子飞快的向前奔跑,三只猎狗围追堵截,兔子急了,"噌"的一下爬上了另一颗大树。兔子在树上,仓惶中没有站稳,一下子掉了下来,砸晕了正仰头看的三只猎狗,兔子乘机逃跑了。

  故事讲完后,教师要问学生:"这个故事有问题吗?"

  学生可能说:

  "兔子不会爬树。"

  "一只兔子不可能同时砸晕三只猎狗。"

  ......

  直到学生找不出问题了,教师才说:"可是,还有一个问题,你们都没有提到,土拨鼠哪去了?"

  趁学生思考之际,教师由此引发话题教育学生:

  "土拨鼠,猎狗追求的目标,可是由于兔子的出现,猎狗改变了目标,我们的思维也在不知不觉中打了差,土拨鼠竟在我们的头脑中消失了。

  "在追求人生的'目标中,我们有时会被风光迷住,有时会被细枝末节打断,有时会被一些琐事分散精力,在中途停顿下来,迷失了方向,或走上了歧路,从而了最初追求的目标。

  "同学们,人生的路很长很长,既有奇花异草的诱惑,又有山峦叠嶂的阻挡,你一定要常常提醒自己——土拨鼠哪去了,不要忘记你最初追求的人生目标。"

【教育小故事】相关文章:

教育小故事05-12

教育的小故事05-15

教育人的小故事07-02

我的教育小故事12-14

我的教育小故事09-13

孔子教育的小故事06-18

有关教育的小故事02-21

关于教育的小故事02-21

教育哲理小故事02-21

我的教育小故事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