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

时间:2024-05-11 11:41:59 设计 我要投稿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1

  一、教学指导思想

  本节课的教学本着以学生自主发展为宗旨,以合作探究为主线,充分利用多媒体的音像效果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最大限度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在教学中注意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并充分给予学生思维时间和创新空间,展开“猜想—实验—发现—验证”的探究学习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观察、分析、操作、概括的能力,努力利用信息技术环境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科学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说教材

  1、教材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长方形面积的计算》(P97、98)

  2、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的特征,知道了面积单位和会用面积直接量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学会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不仅是今后学习平面图形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空间观念。

  3、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通过观察与实验,自主发现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初步理解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渗透“猜想—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今后学习科学知识打好基础。

  4、本节课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学关键是理解长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数,正好等于长和宽所含厘米数的乘积。

  三、说教法和学法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方法比知识更重要”,为了突出重点、分散难点、解决关键,本节课采用网页型课件为学生的探究活动创设氛围,使学生从探究中自主感知、体验长方形面积与边长的关系,促进知识的迁移。

  1、充分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启发和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前提。西谚说:“你可以把马拉到河边,但你却无法迫使它饮水。”虽然教师可以通过纪律或训斥的方式把学生“拴”在教室里,你却无法使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状态,因此,我充分运用多媒体来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给学生创造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提供给学生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为其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借助多媒体分析事物的特征,有利于学生形成丰富的表象和完整的概念。

  在教学中,许多无法用语言描述的事物,或者对学生来说是高度抽象的知识,就可以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显示出来,将复杂问题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问题。如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用动画动态展示了长2厘米、宽1厘米的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变化过程,让学生形成丰富的表象,马上就猜想出长方形的面积的变化可能和它的长和宽有关。

  3、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教学的机会,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中,十分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尽可能地淡化教师教的痕迹,突出学生学的过程。我利用电教媒体呈现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和语言描述去再现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能力。如我采用多媒体软件模拟用摆面积单位的方法测量客厅面积的过程,帮助学生感知求面积的计算方法,深刻理解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含义,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得到了有效的培养,抽象思维不断发展。

  五、说教学过程设计

  在本节课中,我共设计了以下4个环节: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在这一环节中我依据儿童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中引出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我特点采用了小老虎要为客厅铺地砖的故事,让学生发现用面积单位去量地板的面积是很不方便的,由此引出我们必要寻找一种更好、更简便的方法来计算长方形物体的面积。

  (二)实践探究、寻找方法。

  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是本节课的核心问题,顺应小学生好奇、喜动的特点,我采用了“猜想—实验—发现—验证”的方法,运用多媒体的辅助功能突破核心问题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我充分利用flash动画为学生提供猜想材料,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学生们通过观察长2厘米、宽1厘米的长方形的长、宽以及面积的形象变化,形成丰富的表象,马上就猜想出长方形的面积的变化可能和它的长和宽有关。

  然后,我设计了用12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长方形的实验,通过分小组、动手操作实验,使学生领悟、感知长方形面积与长和宽有密切关系。按照学生的汇报,我形象地用flash动画直观展示出6种不同的摆法,给予学生强烈的视像效果以及示范作用,方便学生观察比较,帮助学生迅速得出长方形面积公式就是长乘宽的结论。

  接着,学生们试用“长方形面积=长×宽”这个公式,计算前面猜想环节中的变化所得的3个长方形的面积,以此验证他们所发现的公式是否能用于其它的长方形。学生的计算结果与多媒体展示摆方格的数据相同,由此证明公式是成立的。

  在新课完成时,我引导学生进行小结,深化对新知的理解和培养学生原认知能力,让学生们进一步明确学习了什么知识、通过怎样的方法学习,并指出在学习知识时我们应该经常使用这种探究的方法。

  (三)练习应用

  练习环节的设计本着立足基础,力求变化,适应发展的原则,使练习有层次,有梯度,是学生在基础中巩固新知,变化中深化新知,发展中内化新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得。为此我安排了以下练习:

  首先是基本练习,我运用多媒体软件展示了小老虎房间的长方形物品,并出示数据让学生口算出它们的面积,目的是让学生感受长度单位要与相应面积单位对应,并且进一步熟练运用公式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然后进行加强练习,指出其实长方形是一种很常见,很实用的图形,在我们的周围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长方形,运用多媒体动画我校的小操场、走廊、游泳池、篮球场等图片,最后以篮球场为例,出示数据让学生们求出它的面积以及半场的面积。

  最后让学生进行“小侦探”练习,测量身边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并计算面积,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生活,最后把调查的结果贴在课室后面的黑板上,让同学们相互检查验证。

  (四)总结评价

  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中,我让学生回顾并总结今天所学的知识,以及运用学习的方法是科学探究的方法,并给予学生再次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们相互分享和提醒,进一步突出本节课学习的知识要注意的要点。

  在作业的布置中,我采用了必做题和选做题,其中选做题是请学生选用网站上课外拓展的数据来计算学校游泳池、跑道、小操场的面积。

  在本节课中,我采用网页型课件的目的,是为了方便把课件挂在自己的个人站上,让学生在课后仍可以交流使用,延伸教学的时空。

  实践证明:在教学活动中,结合学科特点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发挥电教煤体的辅助教学功能,将能很好调动小学生的多种感官进入学习最佳状态,优化课堂结构,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掌握新知,培养思维能力,拓宽思维渠道,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现代教学媒体进入小学课堂,并与数学学科教学地有机地整合,它以其独特的魅力,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开辟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创设了条件。教师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打造现代信息技术这道亮丽的风景线吧!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应用公式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观察思考,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发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实践操作发现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长方形面积与“长×宽所含单位数相等”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问: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你们会用什么方法求平面图形的面积?

  如果有一个很大的足球场,要求它的面积,也用这种方法去量,还行吗?对,这种方法太麻烦,能不能找到一种更简便的方法呢?这节课我们共同探讨学习: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板书课题)

  二、激疑:

  猜想:请同学们猜一猜,长方形的面积可能与它的什么有关呢?

  三、探究新知:

  1、认识长方形的面积与长有关。

  ①教师演示:用两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问:这个长方形的成、宽、面积各是多少?

  ②出示图形: 问:这个长方形的长、宽、面积各是多少?与

  上一个长方形比,它的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③出示图形: 请同学们继续观察,长方形又发生了什么变

  化?宽变了吗?

  ④启发学生发现:通过这组长方形的变化,你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什么有关?

  小结:长方形的宽没有变,长发生了变化,面积也随着变化,这说明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有关。

  2、认识长方形的面积与宽有关。

  ① ①教师演示:出示由4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

  问:它的长、宽、面积各是多少?

  ② ② 出示8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

  让学生观察:长方形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什么没有变?

  ③ ③ 再出示12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

  再让学生观察:长方形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长有没有变?

  ④问:从这组长方形的变化中,你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什么有关?

  小结:长方形的长没有变,宽发生了变化,面积也随着发生了变化,这说明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宽也有关系。

  3、探究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怎样的关系。

  ①学生操作:用12个边长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摆长方形。先想一想:摆之前应该先做什么?摆时应注意什么?

  请4个同学上台摆在黑板上,其余的分小组进行,能摆多少种不同的长方形都摆出来。

  ②小组进行交流,看看有多少钟摆法。

  ③填表:说出所摆的长方形的长、宽、面积。填入表中。

  ④观察表格:你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同桌互相说一说。

  ⑤讨论,共同理解:长方形所含的'面积数,正好等于长和宽所含厘米数的乘积。

  4、归纳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板书)

  长方形的面积=长× 宽

  指出:今后我们只要量出了长方形的长和宽,用“长× 宽”求出长方形的面积。

  四、阅读教材第97页——98页,在书上填出相应的内容。

  五、转化应用:

  1、 1、完成98页的“做一做”。

  2、 2、有一块长方形的草坪(如图),中间有一个小长方形的花坛,求草坪的面积。

  六、总结:

  3、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是通过哪些方法探讨出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

  4、 2、要求长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

  七、作业:

  练习二十六:1——3题。

  板书设计: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02-04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设计04-19

梯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12-13

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教学设计06-28

《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的教学设计06-26

《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教学设计10-27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教学设计04-05

长方形的面积教学实录07-01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教学设计11篇04-05

《面积与面积单位》教学设计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