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文化血脉教案

时间:2024-05-13 12:21:54 文化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延续文化血脉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延续文化血脉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延续文化血脉教案

延续文化血脉教案1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热爱中华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的情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能力目标:描述中华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及力量;列举中华文化的内容;提升思考、分析、综合的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中华文化的产生、内容和意义;知道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丰富内涵,了解中华传统美德产生的影响,知道如何弘扬中华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

  二、教材分析

  (一)内容分析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发展”“认识国情,爱我中华”。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传统,增强与世界文明交流、对话的意识。”

  本课作为本单元的起始课,帮助学生认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东方熠熠生辉,对一个民族而言,其根基在于文化的力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形成了代代相处的美德。

  (二)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中华文化的力量

  教学难点:弘扬中华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

  三、学情分析

  当今时代,中外文化的交流碰撞不断深入,学生对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较浅,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对于中华文脉的延续链条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印象。九年级学生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和力量,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以实际行动弘扬中华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

  四、教学过程

  导入:

  【阅读资料】

  “干支纪年与二十四节气”

  提问:你能说出“二十四节气”或者唱出“二十四节气农事歌”吗? 教师归纳:中国人民勤劳智慧,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就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环节一:走近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

  2.中华文化的内容及特点

  【探究分享】

  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提问:你还知道哪些“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分享交流这些“文化遗产”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教师归纳: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共同组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环节二:探寻文化发展的脉络

  3.文脉的发展与意义

  【探究与分享】

  为了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文化,学校决定组织一次“文化之旅”研学活动,向全校同学征集活动方案。请你设计一条路线,使学生沿途能够学习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提问:请你说明设计思路,并向同学介绍你设计的研学方案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

  想一想,这三种文化之间存在什么样的精神联系? 教师归纳: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中华文化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

  环节三:传承和发展文化

  4.传承和发展文化

  【阅读感悟】

  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

  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从井冈山精神,到雷锋精神,再到航天精神……

  继往开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提问:怎样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教师归纳:新时期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提问:为什么我们需要增强“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的底气何在?

  如何提高文化软实力?

  5.增强文化自信

  教师归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坚定和增强文化自信,既要夯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又要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还要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

  环节四:走近中华传统美德

  【读书漂流瓶】

  6.美德的重要性及内涵

  阅读中华经典,养天地浩然之气。

  任务:请向同学推荐一本传承中华美德的好书,并说明推荐理由。

  教师归纳: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是建设国家的精神力量。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环节五:中华传统美德的力量

  7.美德的影响

  【阅读感悟】

  《朱子家训》摘录

  教师归纳: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

  8.践行美德

  【探究与分享】

  “宁波好人”

  提问:你身边有这样的“中国好人”吗?分享他们的故事,你感受到中华美德的力量在哪里?

  教师归纳: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

  本课小结

  站立在祖国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让我们一起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美德。

  五、板书设计

延续文化血脉教案2

  一、教学目标

  了解中华文化的特点,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理解文化自信的意义,明确文化自信的途径。

  知道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懂得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

  提高对中华文化、中华传统美德的认知和运用能力。立足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辩证认识文化现象的能力,并能做出符合文化自信要求的判断和选择。

  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热爱中华文化,传承并弘扬中华文化。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如何坚定文化自信。

  教学难点: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三、教学准备

  收集与课时内容贴切的相关新闻热点事件(文本、图片、视频均可)、相关图片资源。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激发认同

  课件展示图片:春节、那达慕大会

  教师:同学们图片中是什么节日?除此之外大家还知道我国的哪些节日及风俗?

  学生:结合原有认知回答问题。

  (上图是资源“【课程引入】中国传统节日知多少”截图;如需使用,可下载展示。)

  教师:材料中的春节和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除此之外,还有清明节、中秋节等。这些节日一直传承至今。今天我们就共同学习第五课第一框《延续文化血脉》。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文化传承”这一话题。

  讲授新课

  (一)中华文化根

  1.中华文化的来源、特点及时代价值

  活动一:中华文化的特点及当代价值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59页“探究与分享”

  提问:①分享交流你所了解的我国的文化遗产还有那些?从丰富的文化遗产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②试分析这些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

  学生:结合探究与分享,针对教师的问题,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教师总结:①中华文化包括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瀚如烟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和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遗名录的项目已达40个,也是目前世界上拥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从中华文化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可以发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②弘扬中华文化的意义: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的认知基础,在感受我国丰富的中华文化的基础上,概括中华文化的特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深刻认识中华文化具有很大的当代价值,作为一种精神财富,增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自信。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活动二:结合史实,回顾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教师:展示毛泽东《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提问:长征中蕴含了哪些文化精神?在革命、改革和建设过程中还出现了哪些先进的文化精神?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并展示

  教师总结:长征中蕴含着不怕辛苦、坚强勇敢、坚忍不拔的文化精神。除了长征精神之外,中华还出现过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正是源自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设计意图:从长征精神入手,帮助学生结合史实回顾我国的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再结合活动一,认识并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3.文化自信的含义及意义

  活动三:探究与分享,坚定文化自信

  教师: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61页“探究与分享”和“相关链接”

  思考:①中华文化越来越多地走向世界,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②日益密切的国际文化交流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怎样的时代机遇?我们肩负着怎样的文化使命?

  展示漫画图片:

  (上图是资源“【典型案例】文化自信”截图;如需使用,可下载展示。)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后回答

  教师总结: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并深入讨论作为新时代的少年该为文化自信做出哪些贡献。

  (二)美德万年长

  1.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及意义

  活动四:品味中华文化,感受传统美德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63页“探究与分享”,课件展示《朱子家训》节选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

  思考:从探究与分享的名言中同学们得到哪些启发?朱子家训中包含了哪些优秀传统美德?

  学生:结合教材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并展示

  (上图是资源“【道法广角】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截图;如需使用,可下载展示。)教师总结: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经过长期历史积淀,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

  2.中学生如何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教师:弘扬传统美德意义重大,教材上展示了神秘好心人“顺其自然”践行美德的故事,想一想,你身边有这样的好心人吗?谁来说一说他们的故事?他们的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发?

  (上图是视频资源“【典型案例】宁波好人‘顺其自然’”截图;如需使用,可下载展示。)学生:自由讨论,每组选一个代表分享故事。

  教师总结: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美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感受中国社会中践行美德的力量,同时明白自己弘扬传统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大意义及自己的重要责任。

  六:课堂小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一个民族只有对自己国家的文化有信心才能激发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我们肩负传承文化使命,更好地学习,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七、板书设计

【延续文化血脉教案】相关文章:

文化血脉高中作文06-21

汉字妙解参考:文化血脉之源06-29

文化传承历史,遗产延续未来幸福日志12-17

文化传承历史,遗产延续未来日志06-24

文化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的延续论文06-21

延续的近义词07-11

延续的作文01-27

延续的近义词及造句-延续是什么意思06-21

艺术仍在延续05-01

延续的反义词是什么 延续的意思-近义词-造句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