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蜜盐》读后感

时间:2024-05-15 12:43:0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奶蜜盐》读后感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领悟呢?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奶蜜盐》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奶蜜盐》读后感

《奶蜜盐》读后感1

  第一眼看到这本书就非常喜欢,书名和封面都很好,里面的内容也很扎实,简直是近几年家教类图书里的一股清流。作者是位一线教师,整本书读下来感觉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教师在开研讨会,语言风格简单凝练又切中要害。附赠的小册子则是家长自由提问,老师解惑时间。

  第一元素:奶

  本书中“奶”的概念并非简单的母乳喂养,而是可以深入理解为孩子年幼期间父母对他的所有供养和陪伴。

  这种以母爱为核心的“奶”,是孩子一生最重要的开始,也是一种本能的需求。当孩子的这种需求得到满足时,我们看不出这个满足有多大的意义;但当这种需求发生欠缺的时候,我们将会看到这个欠缺对孩子的消极影响有多大。

  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由家里老人抚养,父母则成了不在场的“虚假”父母。这样长大的孩子,表面上衣食无忧,内心却存在一种不安全感。毕竟,父母的爱是无法替代的,母爱更是独一无二。母爱的匮乏带来的影响,让人一生都挥之不去,成年之后的任何情感、物质、社会地位、荣誉都无法满足。

  学界大师季羡林先生,到了80多岁还在感慨:这一生最大的痛苦,就是过早地离开了母亲,如果有机会的话,他可以什么都不要,就生活在母亲身边。

  作者也在文中举例,一次在深圳就亲子陪伴的重要性这一话题讲课,一位家长很反感这样的说法。

  他站起来不满地说:“家庭需要我们,工作也需要我们,社会也需要我们,我们不能仅仅因为家庭需要,就把社会、公司这个责任放弃了。”

  没想到在座的一位老先生也站了起来,反问道:“如果按照你的.观念,把应该陪伴孩子的时间全部拿去‘尽责任’了,那孩子今后因为父母的缺席、教育不周而导致心理出了问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问题,应该由谁负责?”

  这一幕让在场的人深思,也值得我们每一个有孩子的和准备要孩子的人深思。

  很多人自称重感情、爱家人,却每每为了多出几千块钱的薪水而选择忽视孩子。这种行为还被美化为一种在大城市打拼所必要的牺牲。事实上,这只是无知和自私罢了。

  第二元素:蜜

  “蜜”指的是让孩子感受自然成长的美好与甜蜜。

  父母也存在有益和有害之分。有害的父母也许能给孩子提供衣食无忧的生活,但却总在精神上折磨孩子,揠苗助长。而有益的父母,能给孩子贡献“蜜”的父母,除了是世俗意义上的好父母,还必须是自身精神质量高、长期处于积极状态的父母。

  在乡下生活的人都有这么一个经验,很多瓜果在稚嫩的时候,老人都会叮嘱,千万不要去碰它,碰一下它就会萎缩,不会长大了。这跟人性很相似,如果一个儿童在父母的催熟下过早地“成人化”,也就意味着他老得更快,更容易失去生命的弹性和热情。

  我去年开始学巴柔,一种地面格斗技术,在馆里常和同学聊天,其中一位银行柜员说自己小时候学过10年的舞蹈,但现在连劈叉也做不了,这个就属于典型的赶鸭子上架。不过,现在的她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乐趣——格斗。不知她的父母知道了作何感想。

  作者到广东中山办讲座,也遇到类似的事情。

  一个爸爸提问:我的孩子不喜欢弹钢琴怎么办?

  作者就问这位爸爸:你自己弹钢琴吗?

  他说:我不会弹。

  作者又问:那你平时听音乐会吗?或者在家里听什么音乐?

  他说:不怎么听,也没兴趣。

  作者只好告诉他:那你不要太着急,目前能做的,就是开始全家人一起听音乐。

  教育是慢的艺术。人人生来不同,各有志趣。这本应是顺其自然的事情,但是很多父母常常陷于焦虑之中,过于渴望让孩子成为卓越的、成功的人。但他们不明白,除了孩子个人的资质和努力,还需要家庭一代一代的积累。培养贵族尚且需要三代人的努力,培养一个真正的人才,很可能三代人的努力都不够。

  父母们都要反省一下,能不能让孩子活得更自然一点,更从容一点,更像他自己一点,这才是家庭教育的正道。

  第三元素:盐

  “盐”指的是品格与智识。能理性而果断地为孩子加“盐”的父母,会使孩子获得能够惠及一生的生存能量。

  这一部分里面谈到了生命健康的重要性,谈到了掌握基本生活技能的重要性,以及谈了很多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不愿意与父母沟通。这些都很好,但真正的品格与智识应该远远不止这些,可能是限于篇幅没有深入探讨吧。

  说实话,掩卷之余有些小小的失望,市面上同类书关于奶和蜜的探讨不胜枚举,缺少的恰恰是盐的部分,同时也是作为读者最关心的部分,这本应该成为本书的重头戏,却戛然而止,让人意犹未尽!

  但是瑕不掩瑜,这本书读完之后,自己受益良多,也可以放心地推荐给他人。

《奶蜜盐》读后感2

  最近看了一本书,叫《奶蜜盐——家庭教育第一定律》,颇有感触,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我们到底应该给予孩子些什么呢?我想,最重要的应该是三个方面:陪伴、空间和信心。

  一、陪伴

  特别是孩子0-3岁的时候,孩子是最依赖父母的时候,尽管现在很多家长需要工作,陪孩子的时间不多,但是,每天能有3-4个小时高质量的陪伴,也可以连接起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纽带。所谓的高质量,很多人都说过,即是一心一意,远离手机、事务纷扰,说起来简单,可是做起来却又有些困难,就像我儿子在看电视,一般情况,我就会玩玩手机,干点其他事情,可是,儿子时不时就会来问我:“现在是什么出来了呢?这个是什么呢?”我知道在他内心更希望我跟他一起看电视。他自己一个人在玩玩具的时候也会这样,尽管他完全可以自己玩,不过,他过一会就会跑过来拉起我的手,让我跟他一起玩。

  英国著名的儿童精神分析大师温尼科特认为:“从完全依赖到相对依赖,再到趋向独立,是每个孩子个体成长的必经过程。”孩子越小,越依赖父母,越希望父母跟他一起做所有的事情,而不是完全的放任他自己一个人。等他渐渐长大,有了自己的朋友,自己的圈子,孩子自然会没有那么依赖父母,也不希望父母总是围着他团团转,孩子成长的过程是有限的,当他依赖的时候,父母不好好陪伴,当这段时间过去,大概也不会再有机会了。

  二、空间

  当孩子成长了,自然会意识到自己是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自己的隐私,也自然不会把所有的事情都跟父母讲。所谓的给予“空间”,我想,最主要的还是尊重。我们希望孩子好,可“好”这个定义很难,我们不应该把自己的想法、愿望强加在孩子的身上,可以给予建议、意见,却不要强迫孩子。就拿兴趣来说,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喜欢弹琴,都喜欢画画,有的孩子就是喜欢昆虫,喜欢器械,这些看起来都是些不务正业的爱好,可是,孩子既然能有这样的爱好,我们就不应该去泼冷水。

  《自然怪咖生活周记》的作者黄一峰,从小也被其他人认为是个“小怪人”,可是他的妈妈,却用不同的态度去看待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于家长来说,不要去打击孩子的兴趣,每一个“怪”小孩都有异于常人的闪光点,家长应该当发掘他们的伯乐,而不是扼杀他们的恶魔。

  三、信心

  《奶蜜盐——家庭教育第一定律》讲到“1次批评,需要24次表扬才能补偿。”中国家长习惯批评,不善于表扬,过多的批评会让孩子缺乏信心,变得自卑,觉得自己不行。而表扬却可以逐步建立起孩子的自信。

  我儿子不怎么愿意画画,总是说自己不会画,其实,就是缺乏自信,有一次,我让他画画自己感兴趣的电梯,他就尝试地画了,当然画得很抽象,但是我鼓励他说:“画得真好,电梯就是这样的。”很快,在他的眼睛里就闪出了开心的眼神,他就开始跟我说:“刚刚画得是扶手电梯,现在要画升降电梯了。”在我的鼓励下,我发现儿子其实是愿意画的,只是害怕自己画得不好,而只要给予他鼓励,他不仅可以收获信心,还能充满快乐。

  以上所讲的只是个人认为的重点,事实上,作为家长,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例如培养孩子好的品质,好的习惯等等。

《奶蜜盐》读后感3

  一个人的成长需要两种营养:一种是物质营养,一种是精神营养。物质营养,比如:水果、蔬菜、肉类。精神营养,就是张文质老师说的:奶、蜜、盐。

  

  按照我的理解,张文质老师说的“奶”,从字面来讲,就是妈妈的奶水。从精神营养来定义,就是孩子0—6岁,妈妈无微不至的陪伴和关爱。一个足够好的妈妈,不但能提供奶水,而且能把孩子呵护的很满足。这样在妈妈的爱充分滋养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就有足够的安全感,表现得阳光积极,充满爱心。

  如何才能做一个足够好的妈妈呢?

  第一:提供健康的“奶”,从怀孕开始,妈妈就要调整好自我,以一种期盼的、包含浓浓爱意的状态来迎接新生命的到来。在孩子出生0—6个月期间尽量不要想着工作、或者与养育孩子无关的事情,全身心的投入到满足孩子和自我调养之中,自我调养也是为了给自己补充能量,妈妈状态好了,才能给孩子提供高质量的陪伴和关爱。这段时间是孩子与妈妈的共生期,孩子的一切需求都是合理的,妈妈尽量满足,照顾好孩子的吃喝拉撒。

  第二:孩子6个月到6岁期间,妈妈要和孩子一起生活,不要有两周以上的分离,要提供给孩子的成长一个抱持的环境:1,在孩子进步的时候,给予他认可和赞美;2,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给予他鼓励和支持;3,在孩子和妈妈相处的时候,提供给孩子一个精神空间,允许孩子的情感自由的、安全的流动(无论是幸福、悲伤、快乐、愤怒、安全、恐惧、骄傲、自卑等等),和妈妈的情感进行交流。

  第三:家庭的其他成员,尽量支持和满足妈妈的需要。满足妈妈也是给妈妈补充能量,让妈妈以健康的状态陪伴孩子。作为孩子的爸爸——妈妈的爱人,这个角色特别重要,爸爸不但要给妈妈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持,自己也要学习如何养育孩子,持证上岗。

  孩子不是一张白纸,他是上天赐予父母的一粒种子。孩子的成长是他自己的成长。陪伴孩子成长,也是父母自我成长的契机。没有孩子,有些父母可能就一成不变的老去。有了孩子,父母迎来了生命的第二次成长的机遇,可以焕发出新的光彩。从这方面来说,父母要感谢孩子,感谢他给我们自我改善的决心和动力。

  

  我个人的理解:“蜜”就是来自家庭的对孩子的关爱,相对于“奶”而言,父亲的影响力愈加重要,不可缺失。

  父母对孩子的认可、赞美、鼓励、支持都是“蜜”。

  家庭氛围、父母的榜样示范,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活出自我,积极进取,富有爱心的家长,和睦恩爱的夫妻关系,再加上父母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三者合一,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孩子自然水到渠成。(父母的自我成长是树根,夫妻关系是树干,孩子的成长是果实。很多问题看上去是孩子的问题,实际上是父母的问题,只是在孩子身上呈现出来。)

  正如张文质老师所说,孩子的成长是慢成长,养育孩子是慢的艺术。所以父母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耐心,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培养出一个健康的孩子需要20年左右的时间。孩子的每一点点进步,父母尽量都需要看到、感受到,并给予认可、赞美。这样不断被认可、被赞美、被祝福的孩子就能建立起强大的自信心,对成长中的.挫折比较有耐受力,有勇气承担责任。有自己的主见,能够包容他人的不同意见,敢于做出自己的抉择,坚持走自己的人生道路。

  这里我想分享一下我对高级赞美的理解:先发现值得赞美和表扬的具体细节,目光平等对视(视觉的赞美),带着自己的真实感受,告诉孩子值得赞美和表扬的细节(听觉的赞美),倾述自己的心情和感受(内心情感的赞美),最后再用身体语言(抱一抱,亲一下等)让孩子的身体也感受到爱(身体的赞美)。

  比如,孩子让爸爸看他刚画好的一幅画,爸爸拿着那幅画,仔细的端详,发现色彩很协调,人物的眼神很灵动。爸爸蹲下来,目光和孩子平视,眼神的交流,面露欣喜,然后指着画,身体转到孩子身边,说:“爸爸发现你画的这幅画,颜色搭配很和谐,很有美感!嗯,你看,爸爸觉得画上的这个女孩眼睛特别有神,就像活的一样!”,然后,看着孩子的眼睛,告诉孩子自己的感受:哇,爸爸太开心了,你画的这么好!爸爸为你感到骄傲!爸爸太爱你啦!来,让爸爸抱一抱。”如果孩子没有表示出对爸爸抱他的抗拒,就搂住他,结结实实的抱一下。

  这里有一个注意点:很多家长会在最后提出孩子的一些不足之处,期望孩子改进。这个千万不要和赞美连在一起,赞美就是赞美,单纯的赞美。如果夹杂着批评和期望,孩子会感觉到挫败或者压力。

  下面我再聊一个关于专注点方向的论题,父母如果想提供“蜜”给孩子,就要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优势和正面价值上,这样才能发现更多的“蜜”,提供给孩子。同样一件事情,比如:孩子有些内向,话不多,有些敏感。可能大家会认为这是个孩子的缺陷,大多数父母喜欢外向、阳光、积极的孩子。如果我们从另外一面看,内向可能意味着善于思考,专注力高;话不多,可能更擅长于倾听;有些敏感,可能意味着同理心高,感受力强。如果我们表扬孩子善于思考,专注力高,擅长于倾听,同理心高,感受力强。那不就是把“缺点”转化成优点,把性格转化为长处,把花粉酿成花蜜了吗!

《奶蜜盐》读后感4

  前段时间朋友极力向我推荐了张文志老师的《奶蜜盐》一书,告诉我这是一本非常好的家庭教育类书籍。我利用寒假的时间,认真拜读了一遍,果真是受益匪浅。

  起初见到这本书时,我就被它玫红色的封皮和特别的名字所吸引,翻开第一页“全国118位教育名师联袂推荐”的字样映入眼帘,顿时觉得这是一本有分量的教育类书籍。

  这本书没有枯燥的理论,没有太多的空谈,有的是朴实的话语、鲜活的事例。张文质老师结合自身经历、培养女儿的过程和广大的教育案例,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汇集在一起,诠释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核心能量——奶、蜜、盐。

  奶,孩子最基本的生理需求,父母给予孩子充足的原动力,给孩子营造一个充满爱的成长环境;蜜,孩子成长中的生理需求,是父母对孩子的.鼓励与肯定;盐,孩子性格的塑造,是父母对孩子的引导,促使孩子形成良好的品格与智识。

  老一辈的父母总是信奉棒棍底下出孝子,教育孩子的方式简单粗暴,一言不合,非打即骂。儿时的我经常听到邻家婶婶、伯伯责骂自家孩子的声音,哪怕一点点的生活琐事都会招来“横祸”。现在回想起来,仍记忆犹新。后来,家庭的规模从原来的多儿多女,到现在的一家两孩,还有的家庭是独生子女。但家庭教育暴露的问题却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父母也意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有了孩子后,我开始关注家庭教育,读一些教育方面的书籍,学着如何做优秀的妈妈,当时也曾畅想:我肯定会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未来一定都是母慈子孝的场景。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处处被打脸。因为儿子吃饭挑食、作业不认真、做事磨蹭等问题,我们母子之间不断开战,结果都以两败俱伤而告终。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我真的是处处碰壁,头疼不已。

  读了张文质老师的《奶蜜盐》之后,我的内心受到了很大启发。“奶蜜盐”其实是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所实施的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当孩子还在婴幼儿时期的时候,作为父母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奶”。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还小,所有的需要都是本能的需求。当孩子稍微长大一点,父母希望孩子生活在蜜罐中,让孩子感觉到生活很幸福,世界很美好。但是仅仅给予孩子足够的“奶”与“蜜”是不够的,父母还需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给予适当的“盐”,引导孩子明辨是非、承担责任。对于我而言,在教育儿子的问题上,既要给足他“奶”和“蜜”,也要巧妙、精心、适量地注入“盐”。不仅要教会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自己的错误自己承担,同时还要注重培养他的成就感和责任感。其实,人生总是与各种挑战并存,父母教育孩子的同时要学会放手,不经历风雨,彩虹怎能更加绚丽多彩呢?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要像雨露般滋润孩子的心灵,给予孩子足够的“奶蜜盐”,只有这样,孩子的身心才能更健康,才能走得更远!

《奶蜜盐》读后感5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似乎没有阳光。人生中没有书籍,就似乎鸟儿没有翅膀。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上,书是一个人精神上的朋友,是这个世界能馈赠的最好的礼物。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久远”。

  5月21日苏老师给工作室每名成员赠送两本图书,第一本共读《奶蜜盐》。《奶密盐》一书的封面上,概况了文质老师这三个词的理解。奶:给孩子充分的原动力。蜜:童年幸福,才经得起社会摔打。盐:性格塑造打算孩子将来的格局。“奶、蜜、盐”这是滋养着孩子成长的生命元素。

  用生命之初的“奶”,为孩子一生涂上暖和底色

  “奶”,既是真实的乳汁,也是一种象征。这种以爱为“奶”的养分,要灌注在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中。在这抹暖和的底色里,文质老师更多从“亲子关系”的角度强调了“母亲在场、父母陪伴和捍卫童年”的重要。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我们的孩子缺少的不是玩具,不是美丽的衣服,不是书籍,更多的是父母的.陪伴。哪怕是共同看一会儿书,聊一聊学校的事情,去一趟游乐场,做一次快乐的游玩……让孩子从小“享受健康欢乐的童年”。 健康阳光的孩子,是被“蜜”浸润过的

  “蜜”,是指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要把鼓舞、欣赏这些甜美的情感支持方式,变成家庭中最重要的互动方式。其中,对于《一切教育都可以游玩化》我深有感受:“游玩可以让孩子体验乐趣,学习活动规则,激发想象力。父母遵从孩子喜爱优秀的天性,可以寓教于乐,让孩子时时乐学”。不仅父母如此,老师亦如此。 一二年级以“识字”为重点教学,古板生硬的教学方法,不但不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会提高识字效率。很多心理学家的试验也表明,游玩是包含了多种认知成分的复杂的心理活动,是儿童的最佳学习方式。在于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我采用游玩的方式,让孩子主动识字。

  生命之“盐”,让成长举重若轻

  这一部分,文质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适当的“盐”,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品行,担当责任的意义,让他面对某种社会现实有足够的士气去担当,去接收属于自己的任务,从而在熬炼中成长,而不是回避、躲避和退缩。

  在《让孩子知生死——“生命教育刻不容缓”》中,他指出死亡教育越早越好,因为孩子的思索早于父母;要为孩子建立“生命教育第一”的概念,让孩子熟悉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

  对于二年级的孩子,家长很少会提及到死亡的话题。近年来,随着溺水事故的高发,对于孩子的安全教育也越来越重要。在学校层面,全面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讲座,主题班会等。在家庭层面,让家长孩子一起观看防溺水专题视频,做专项题。通过一系列的教育,让孩子正确理解死亡,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 《奶蜜盐》这本书既理性又感性,理性于文字犀利深刻,感性于文字暖和厚重。阅读这本书,我们不能只简洁地去文质老师的做法,重要的是要去思索这些行为背后的现实意义。尤其是我们做老师的,更要有教育眼光和教育觉悟。就像文质老师所说,学习孩子的成长是“慢”的过程,犹如树木需要深深的扎根才能健壮的成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要像阳光雨露般滋润孩子的心灵,给孩子添加足够的“奶蜜盐”。这样,拥有足够的生命滋养,孩子的身心才能更健康,才能走得越来越远,才能更加懂得如何获得幸福,拥有幸福的能力。

《奶蜜盐》读后感6

  在生了女儿之后,我为了能使自己做一个稍微靠谱的妈妈,我买了一本林崇德的《儿童心理学手册》但是那本书太厚太深奥了,读每一个章节好像都是在读论文,读的很痛苦,我只坚持读了半本就放弃了,《奶蜜盐》算是我读完的第一本家庭教育书,这本书用简洁的语言,真实的事例向我们展示了我们应该怎样做最一名合格的父母。

  在读“奶”从满足孩子的本能需求这个章节时,张文质老师阐述了三种不够好的父母,1.还未做好准备就当了父母。2.不懂得如何做父母。3.不在场的“虚假”父母。我一看吓一跳,我竟然是其中两种,孩子半岁时我就上班了,把孩子留给了老家的婆婆,在孩子最需要我陪伴的时候我没有在她身边,孩子3岁前对于孩子教育的'缺失,估计是我今生最大的痛,因为平时不带,只周六周日放假时回去陪伴她,她在我手里是越来越不听话了,而且读书习惯也没有给她养好。以前我以为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很简单,但当我自己在教育女儿时,我发现这是一件很难的事,因为孩子有自己的想法,而且她渴望我按照他的想法陪她玩儿,当我试图让她背《弟子规》时,她脸上马上露出了厌恶的表情。《奶蜜盐》中认为,排在亲子关系里的第1位不是教育,而是满足,我认为是非常正确的。因为我发现当我试图强制教育女儿时,我跟她都是极其痛苦的,但是当我满足女儿的需求,陪她玩时,她就很乐意跟我沟通,在玩的过程中我会或多或少的教她一些基本的东西,比如说认颜色,还有认数字。我觉得满足孩子的需求也是在给我们教育孩子提供前提。

  “蜜”让孩子认识与体察“好的世界”。张文质老师说:“我们要学会与孩子的不足友好相处”看到书中说:“有的父母如果孩子在哪个方面表现的,不像一个优秀的,完美的人,他们就会开始担心焦虑,也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压力。”很不幸我就是这样的妈妈,女儿跟我邻居家的女儿只差一个月,我总是拿着邻居家的孩子跟我的孩子比,邻居家的孩子特别爱跳舞,一个不到三岁的孩子看到别人跳广场舞自己也在哪里学,而且学得有模有样,可是我女儿对于跳舞一点都不感冒,进了幼儿园,当别的孩子跳舞时,我闺女傻傻的站那不动,我看后觉得很着急,周六周日回家我也跟她一起跳,可是她的眼神告诉我她真的不想跳,在引导了好长时间也没有引导成功后,我决定放弃了。我暗示自己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中有九种智能1.语言2.逻辑3.空间4.肢体运作5.音乐6.人际7.内省8.自然探索9.生存智慧,在这9种智能中我女儿只是肢体运作智能不行,其他的还好,我应该用一种正常的标准去对待她,如果她真的对舞蹈不感兴趣我也不逼她了。我可以鼓励她多读书或多数数,多发展其他智能。

  “盐”我们的人生最缺的往往是品格与智识的盐。我觉得这一章是在讲让我们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品质,让她有良好的品格和勇气去面对生活,去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与义务。我的婆婆在人格素养上把我女儿教的很好,嫂子家女儿比我女儿小半岁,而且总是跟我女儿抢玩具,虽然自己也很想玩,但是每次我女儿都会说:“给你妹妹,你玩了我在玩。”而且我去给我女儿买吃的时,女儿总是提醒我要买双份,回家后她要给她妹妹一份。

  从《奶蜜盐》这本书中我学会了陪伴、学会了用正常的标准对待孩子、学会了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刻不容缓。我的家庭教育才刚刚开始,以后我会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学,争取做个称职有学问的父母。

《奶蜜盐》读后感7

  如果一辈子只看一本教养书,那它一定就是《奶蜜盐》,奶蜜盐读后感。我是对照着自己的两个孩子来看这本书的,读完这本书,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孩子,甚至于孩子成年之后的幸福,根源都来自父母,来自家庭,只有父母给予孩子充分的“奶、蜜、盐”,孩子必然会成为一个幸福的,优秀的人。

  本书便是围绕孩子所必需的“奶、蜜、盐”这三部分来展开讲述的。

  “奶”最原始的是指母亲的奶水,更深层的意思,就是指母亲的爱和陪伴,是父母用爱为孩子营造的成长环境。

  在我大女儿两岁的时候,我们准备生二胎。那个时候,二胎政策还未放开,周围朋友中几乎没有生二胎的。在我怀孕五个月的时候,左邻右舍的奶奶们便开玩笑似的对我女儿说:你妈妈要生小弟弟啦,到时候就不要你了!女儿听完便嚎啕大哭起来,从那时起,她便时时粘着我,一步也不离开,还时不时的哭闹。(她自小是一个乖巧,不爱哭闹的孩子)最后愈演愈烈,一直到妹妹出生后,她也不喜欢妹妹,更不允许我们抱妹妹。当时的我们真是手足无措,我们只能假装疏远妹妹,每时每刻陪伴着她,渐渐地,她感受到了我们对她的`爱并没有因为妹妹的到来而减少,慢慢的恢复了原来的乖巧,更是成为了最喜欢妹妹的人,

  但是,这前后经历了痛苦的一年多的时间。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才明白,孩子的哭闹并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因为她没有了安全感。由于怀孕肚子变大,我几乎不再抱她,和她的互动也越来越少,我没有意识到这时候的她是多么地需要母亲的关爱和陪伴,而邻居的话就像是导火索。也许,当时的她会产生“我不再被爱了”“我不重要了”“我是多余的”这种认知,以至于我现在想起来还有些后怕。也许,当时就有《奶蜜盐》这本书的话,我们就不会有这样痛苦的经历了吧!

  “蜜”指的是父母用赞美,鼓励等有益的互动方式和孩子交流,孩子童年幸福,才能认识与体察“好的世界”。

  我的两个孩子,性格截然不同,姐姐性格开朗,热情,阳光,兴趣爱好广泛,家中自然不乏对她的表扬和鼓励。可妹妹生来比较内敛,什么事也不积极,我们就很少去表扬她。可张文质老师说:丑小鸭并非生来就是丑小鸭,要把每一个孩子都当成天鹅一样去鼓励。于是,我改变了方式,试着找她的闪光点,鼓励她,我发现了许多我之前没发现的优点,一段时间以来,她的进步越来越大,也越来越自信了,也许这就是鼓励的力量,爱的力量。

  “盐”是世上最寻常又最不可或缺的食物,它还是一个人坚毅,勇敢与有责任心等优异品格的象征。

  对孩子加“盐”的必须得是孩子的父母,现代社会较我们幼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能再以我们的父母教育我们的方式来教育我们的孩子。现在的社会存在着许多危及孩子生命危险的隐患,我们首先得教育孩子把“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要让孩子学会面对危险的正确方法,拒绝盲目的英雄主义。其次,就是要适时的放手,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劳动意识,成为一个有担当的人。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慢”过程,如同竹子一般,用漫长的时间把根延伸数米,才能茁壮的成长。在孩子扎根的过程中,父母就如阳光雨露般,给孩子添加足够的“奶、蜜、盐”,让孩子的身心更健康,才能获得更大的幸福!

《奶蜜盐》读后感8

  作为一名家庭教育工作者,家庭教育的书籍读了很多,有不少是随手翻翻随意看看。张文质先生的《奶蜜盐》,翻了几页,居然有些爱不释手了,一口气读完,仿佛找到了一个知音,有种痛快淋漓的感觉。

  “奶蜜盐”,很有意思的一个名字,让人看了便要想一探究竟。原来作者笔下的奶,是父母要从满足孩子的本能需求开始,给孩子提供良好的身体和心理成长环境;蜜,是父母的鼓励与肯定,让孩子认识与观察“好的世界”;盐,是父母要引导、促使孩子形成良好的品格与智识。这便是爱、赏识与教育。

  书中有很多与我不谋而合的观点。比如亲子关系的本质,不是教育与被教育,而是共同成长;家庭的目的不是全力培训一个优秀的孩子,而是用最平常的方法培养一个正常的孩子;孩子成长的速度不是越早懂事越好,而是长得快也会老得快。

  只要有机会,我总会在家庭教育讲座中强调陪伴的重要性,陪伴是具体可见的,“父母能给予孩子最好的爱,就是陪孩子吃晚餐,吃很多很多个晚餐。”作者也引用了美国食物教育专家莫里斯说的:“一个孩子,如果每天都能跟父母在一起吃饭,哪怕只跟父母中的一个,只有一餐在一块儿吃饭,都不容易出现逃课、撒谎、抽烟、酗酒、提早性行为、吸毒等问题,更容易养成良好的品格,以及在学业上取得好成绩。”

  我也多次讲到家庭教育不是让孩子成才,而是让孩子成人。作者书中提到一个例子让我印象深刻,江苏一所乡村学校,墙上写着三条:一是要学会走路,二是要学会吃饭,三是要学会说话。我们有了同样的感受,教育终于在慢慢走下神坛,回归真实。

  功利化的.教育让我们都打着鸡血般的教育出一些高分低能的孩子,他们缺乏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生命保护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

  当然,也会有一些值得探讨的,作者推崇赏识教育,而我却觉得教育是因人而异的,每一种教育方式都有可取之处,并无绝对之说。不过,教育本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学习了、思考了,并是一种提高。

  在家庭教育这条漫长的道路上前行,不断摸索不断纠错不断领悟,最后得到成长。这将是一条通往幸福的路!

《奶蜜盐》读后感9

  家庭教育,可以说对于现在的年轻父母们都是非常关注的。可以说几乎每一对父母对于自己的孩子,可以说都是视为自己的掌上明珠,但是在具体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上面,并不是每对父母都能达成一致意见,更别说家里还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一见了。举个可能大家很常见的例子来说,当自己的孩子说饭菜不好吃,不想吃的时候,可能在孩子的爷爷奶奶辈看来觉得孩子的要求是合理的,然后想吃什么就尽量满足;但是在孩子的父母看来却可能是另外的感受,那就是孩子不能这样惯着,就应该从小开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能就不会赞成孩子想要什么想吃什么就给什么。不能简单地说哪一方有理,哪一方没有道理。但是有一点毋庸置疑的是无论哪一方的出发点都是想为了孩子好。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做好家庭教育,在家庭教育方面我们是不是做的都到位了呢?在家庭教育方面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可以说对于准妈妈们来说是一个即将面临的严峻问题,对于那些已经当父母的人们来说都是急需注意的'问题。

  我看到由教育学者张文质编写的《奶蜜盐——家庭教育第一定律》就是市面上众多关于家庭教育,教养的书本中的一本,但是与其他那些简单的要求素质教育的书籍也有所不同。从本书的书名和目录可以看出本书的正文主要围绕“奶,蜜,盐”三个部分来展开的。读者在这本书中可以看到不仅仅是简单的对孩子的‘宠’,还可以看到如何对孩子品格教育的‘严’。当然这里面都是打了引号的。因为在第一部分“奶”里面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在这些文章里面表达的观点是与我们平常的一些年轻父母们所持有的观点还是有一些区别的。例如在“家庭教育不是去‘教育’,而是去还原”里面就强调了一个陪伴孩子的观点,强调了亲子关系的重要性,可以说这种观点对于现在有相当多的打着为了孩子的将来努力,为了孩子能够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的口号而整日忙着工作,以至于对自己的孩子冷落的父母们来说是需要去认真体会的。

  如果说第一二部分对于那些主打对孩子的温情牌的父母们爷爷奶奶们来说是很受欢迎的话,那么第三部分则就是对孩子的‘严’,这一部分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如何建议父母们在品格教育方面正确引导孩子。本书的这些文章可以说都是通过比较生动的事例来为读者做出示范,甚至还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来进行示范。

  总的来说,本书在关于孩子的教育养成习惯上来说是一本相当不错的书,而且书里附上的附册里面对于父母们非常关心的问题选择了八个进行详细解答,对于父母们来说也是有相当大的参考意义的。推荐本书给所有的年轻父母们阅读。

《奶蜜盐》读后感10

  过年期间依旧忙碌,抽出几天的时间边工作边看这本书,昨天终于看完了,经过不断思索,我感悟良多,受益匪浅。 《奶蜜盐》这本书的内容是以温暖的笔触,理性的思维记录作者对女儿的教育,充满慈父的情怀,是一本值得用心阅读的教育典籍。这本书告诉我们会年轻父母育儿先育己,在孩子成长的同时自己在成长,有心的“好父母”会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在生命的各个阶段为孩子及时添加“奶蜜盐”。

  这本书之所以叫《奶蜜盐》,我想有这么几层含义。一是用生命之初的“奶”为生命涂上温暖底色。奶是母亲的奶水,也意味着以母亲为核心的充满温暖、充分照料的生活环境,这个环境以充分的爱和满足感为向导,所有孩子都不可或缺。孩子需要母亲,如同人离不开空气一样,需要时刻围绕在他身边,给予孩子甜蜜的注视,对孩子的表情,动作,声音做出及时的反应,让孩子从小就能产生更多的自我肯定。二是阳光健康的孩子是被“蜜”浸泡过的“蜜”具体是指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要把鼓励、赞赏这些甜蜜的情感支持方式,变成家庭中最重要的互动方式。三是生命之“盐”,让成长举重若轻。“盐”是世界上最不可或缺的东西,人生总是以各种挑战相伴,父母帮助孩子成长,要学会放手,帮助孩子减少对亲情和家庭的'依赖,就是给孩子一种最好品格力的培养。一个人生命中所添加,适当的"盐",能让人处惊不变,让人在不同的环境中形成不同的适应能力,这样的人才具有改造现实的能力。

  本书最后从根本上追本溯源,说到父辈,更上一辈人对父辈的影响,以致父母对我们爱的缺失,让我们有各种各样的不完善。这需要我们自己去克服各种困难,只有完善自己,才能让我们在育儿道路上不再重蹈复辙,教育出美好的下一代。孩子的成长是“慢”的过程,如同树木需要深深的扎根才能茁壮的成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要像阳光雨露般滋润孩子的心灵,给孩子添加足够的“奶蜜盐”。这样,拥有足够的生命滋养,孩子的身心才能更健康,才能走得越来越远,才能更加懂得如何获得幸福,拥有幸福的能力。

《奶蜜盐》读后感11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人生中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上,书是一个人精神上的朋友,是这个世界能馈赠的最好的礼物。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久远”。

  5月21日苏老师给工作室每名成员赠送两本图书,第一本共读《奶蜜盐》。《奶密盐》一书的封面上 ,概况了文质老师这三个词的理解。奶:给孩子充足的原动力。蜜:童年幸福,才经得起社会摔打。盐:性格塑造决定孩子未来的格局。“奶、蜜、盐”这是滋养着孩子成长的生命元素。

  用生命之初的“奶”,为孩子一生涂上温暖底色

  “奶”,既是真实的乳汁,也是一种象征。这种以爱为“奶”的营养,要灌注在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中。在这抹温暖的'底色里,文质老师更多从“亲子关系”的角度强调了“母亲在场、父母陪伴和捍卫童年”的重要。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我们的孩子缺少的不是玩具,不是漂亮的衣服,不是书籍,更多的是父母的陪伴。哪怕是共同看一会儿书,聊一聊学校的事情,去一趟游乐场,做一次开心的游戏……让孩子从小“享受健康快乐的童年”。

  健康阳光的孩子,是被“蜜”浸润过的

  “蜜”,是指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要把鼓励、赞赏这些甜蜜的情感支持方式,变成家庭中最重要的互动方式。其中,对于《一切教育都可以游戏化》我深有感触:“游戏可以让孩子体验乐趣,学习活动规则,激发想象力。父母遵从孩子喜欢优秀的天性,可以寓教于乐,让孩子时时乐学”。不仅父母如此,老师亦如此。

  一二年级以“识字”为重点教学,古板生硬的教学方法,不但不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会提高识字效率。许多心理学家的实验也表明,游戏是包含了多种认知成分的复杂的心理活动,是儿童的最佳学习方式。在于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我采用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主动识字。

  生命之“盐”,让成长举重若轻

  这一部分,文质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适当的“盐”,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品格,承担责任的意义,让他面对某种社会现实有足够的勇气去承担,去接收属于自己的任务,从而在锻炼中成长,而不是回避、逃避和退缩。

  在《让孩子知生死——“生命教育刻不容缓”》中,他指出死亡教育越早越好,因为孩子的思考早于父母;要为孩子建立“生命教育第一”的概念,让孩子认识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

  对于二年级的孩子,家长很少会提及到死亡的话题。近年来,随着溺水事故的高发,对于孩子的安全教育也越来越重要。在学校层面,全面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讲座,主题班会等。在家庭层面,让家长孩子一起观看防溺水专题视频,做专项题。通过一系列的教育,让孩子正确理解死亡,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

  《奶蜜盐》这本书既理性又感性,理性于文字犀利深刻,感性于文字温暖厚重。阅读这本书,我们不能只简单地去文质老师的做法,重要的是要去思考这些行为背后的现实意义。尤其是我们做老师的,更要有教育眼光和教育觉悟。就像文质老师所说,学习孩子的成长是“慢”的过程,如同树木需要深深的扎根才能茁壮的成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要像阳光雨露般滋润孩子的心灵,给孩子添加足够的“奶蜜盐”。这样,拥有足够的生命滋养,孩子的身心才能更健康,才能走得越来越远,才能更加懂得如何获得幸福,拥有幸福的能力。

《奶蜜盐》读后感12

  孩子三岁八个月了,她一天天长大,而我也有越来越多的教育困惑。以前会看一些美文和一些教育心灵鸡汤,学一点,就赶紧用起来,而且自认为有科学理论的支撑,长久下来,孩子没有变成我希望的样子,反而会有更多的问题出现,我变得身心俱疲,而孩子也不高兴,我变得焦躁,甚至还揍了她,唉······

  班主任工作室给我们分享了《奶·蜜·盐》这本书,我第一时间先看了书中的小本秘诀,一下子便被它吸引了,这不是我常遇到的问题吗?奶、蜜、盐,这些都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最普通的东西,恰恰家庭教育也是如此平淡缺不可小觑的,这样的比喻贴切又恰如其分。

  奶的'本义一般指母亲的乳汁,但在书中却有更深刻的比喻,指以母亲为核心的充满温暖,充分照料的生活环境。爱孩子,就要以满足孩子的需求开始。

  我小时记事儿就是父母因为忙生意,把我送到姥爷家去住,唯一记忆就是这些场景。姥爷、小姨都很亲我,但这些都不能代替妈妈在我心中的位置。记得有一次,妈妈说要来看我却没来,托人把好吃的带来了。我巴巴儿地等了一天,得到这个结果,就开始哭了,以为妈妈不爱我,不要我了,闹了一夜要回家。后来长大了,妈妈说只让我去了半年,我觉得不止半年,是好长时间,好久好久,或许是因为我刚刚记事儿吧,所以印象特别深。我长大后,会自卑,会不自信,会很敏感或许和这些有关吧。我的性格缺陷使我特别在意对孩子的教育,想多学一些东西,把好的教育给孩子。

  特别喜欢书中的一个比喻,“当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时,他整个身心都处于打开的状态,孩子对这个世界的感知与探索就像蜗牛的触角一样,如果他感觉安全并能得到鼓励,这个触角就会自然地眼神出去。但如果孩子受到阻碍,受到打击限制,触角就会本能地回缩。”这个比喻真的很贴切,看到这一句话我就觉得深有同感,孩子需要做家长的小心翼翼的呵护。

  这本书帮我解决了很多难题,比如说,孩子想要什么而没有被满足就会闹脾气、哭,一次比一次严重,该怎么办,以前我就会任由她哭,但她越哭越痛,一会儿就会想吐,我疼在心里,但想想如果满足她,下次会变本加厉,会摸透脾气······就会忍者采取冷处理,今天才知道这是不科学的,要蹲下来和孩子交流,让孩子学会判断才是重点,引导很重要。

  每次领她出去玩,她总是什么都想要,比如买奇趣蛋,实际上没什么好玩的,打开后,一半巧克力,她也不爱吃,另一半玩具很小,她他玩一会儿就丢一边儿了。但每次到超市看到就要买,我抓住这个机会,又给她买了一个,打开后,她就不感兴趣了,我就尝试和她交流,问她喜欢这个吗,她说不喜欢巧克力,也不喜欢这个玩具,我就不断地和她交流。现在,她再看到奇趣蛋也不会哭着非让买了,会选择一些真正喜欢的。所以,我觉得沟通真的很重要,坚持适度的交流,让孩子觉得安全,说着容易做起来难。而这正是现在家长们最缺乏的爱,有的家长认为给孩子买贵的、好的就是爱,其实不然,爱是一点一滴的关心,不要等孩子出了问题才给予关心,那就晚了。

  坚持对话、陪伴,给她真正的高质量的陪伴,会让孩子有充足的的原动力。即使不在家,也要想办法跟孩子沟通,这才是真正的“做朋友”,真正的陪伴。我要做的,要学的还有很多,在你最困惑时候,能得到一本实用性很强的书,真的很幸福。

《奶蜜盐》读后感13

  细细品读了张文质老师的《奶蜜盐》这本书,确实让我受益匪浅。

  “奶”从满足孩子的本能需求开始,描述的是对孩子的爱和陪伴,尤其孩子在婴幼儿时期需要母亲的陪伴。

  “蜜”让孩子认识与体察“好的世界”,即父母要时时鼓励孩子,让孩子们度过快乐的童年生活。

  “盐”我们的人生最缺的往往是品格与智识的“盐”,在孩子六岁之后,父母要学会教育和保护自己的孩子。

  奶——我家小宝现在七个月了,记得还是前不久的一天,我和宝爸带着大宝出去理发,小宝则放在家里由她奶奶带了。走之前,她奶奶抱着小宝和我们挥手道别,我笑着回应,刚开始,小家伙也对着我笑。待我们坐进车子后,小家伙便肃着一张小脸不再笑了。回到家,我问她奶奶小宝乖不乖,婆婆告诉我,我走后她带着宝宝去邻里家玩了一会,过不久小家伙便闹着要喝奶了。回到家,一个劲地东张西望找妈妈,找了会儿没找着,便哭了,我听了,心里顿时酸酸的。

  张文质老师在书中这样写道“母亲跟孩子的关系,是一种天然的、本质的关系,甚至是神秘的、不可分割的。母爱的神秘之处就在于,它是最为亲密、牢固的,最不能由他人来代替的情感。”的确,生命之初的“奶”(爱的陪伴)对孩子们来说尤为重要。

  蜜——我家大宝现在四周八个多月了,现在幼儿园的老师已经开始教小朋友们书写数字。前一阵开始教到数字“七”,老师在当天将写得好的小朋友拍下来传到了微信上,我一看,不由地惊讶和赞叹,几个小朋友都写得非常漂亮和工整,简直就像优秀的小学生写出来的字。再翻翻我家大宝以往书写的本子,有的写的大,有的写的.小,有的还歪歪斜斜的,顿时心里有点"失味",不过一会便释然了。之后我便利用双休,陪着大宝练习写字。刚开始小家伙不怎么愿意,我便对大宝说“妈妈小时候也不会,不过后来妈妈多写写,就越写越好看了!”,小家伙听后,想了想便提起笔写了,不过写完半版就没耐心了,我便继续鼓励她,告诉她“宝贝写得非常好,妈妈相信你可以写好一版的,加油!”,在我的鼓励下,小家伙越写越好了,还整整写了一版的字,我真的为宝贝感到骄傲。

  书中这样提到“要把每个孩子都当成天鹅一样去鼓励。对孩子来说,父母给予孩子的鼓励越多,孩子就会成长得越好。父母的鼓励不但会让他们感到快乐,还会成为他们愿意更加努力的一种推动力。”的确,父母的鼓励是孩子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养分。

  盐——书中提到现代社会要用新时代的教育方法,要学会尊重自己的孩子,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更要教育孩子学会负责任,尊重老人,以及体会劳动的美德并养成良好的习惯。尤其有些父母经历了糟糕的童年,一定要学会克制自己,万万不可将自己的糟糕经历复制在孩子的身上。书中还提到父母要将孩子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要教孩子们学会爱惜自己的生命。

  张文质老师这样写道“孩子2岁之前,我们怀抱着他;孩子2岁到6岁,我们牵引着他;孩子6岁之后,我们与他并排前行。孩子12岁之后,他走在前面,我们跟随着。孩子18岁之后,他在远处飞翔,父母就成了守望者。”这段话很真实,却又给我们无限的启迪。

  另外小锦囊中也陈述了好父母的三大准则,陪伴、耐心和鼓励,三个词却包含着很多。要做到很简单却也很难,为人父母也是一门大学问,我们应该不断地学习,与孩子们一同成长。其实,在爱、陪伴以及教导孩子们同时,我们父母也同样获得了爱,智慧以及快乐。

  不管怎样,我会努力地做一个好母亲。现在我的小宝儿七个月了,我会全身心地爱她,照料她,给予她生命之初的“奶”。我的大宝儿,正是享受“蜜”的时刻,我会不断地鼓励她,让她快乐地成长。待她们渐渐长大,我会给她们加“盐”,作为母亲,我会与他们一同成长,直至他们自由飞翔的一天。

《奶蜜盐》读后感14

  育儿,从来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古代有孟母三迁,现在也不乏虎妈猫爸;不喜欢从严育儿的也有放养式教育,当然,还有一种叫留守儿童……任何一种育儿方法都能引起广泛的关注与讨论,侧面反映了家长对这项工作的关注,到底什么才是对的。

  比如母乳本来就是最原始最简单的事情,可经过多年奶粉厂商的宣传,很多妈妈都认为自己奶水不足,奶水不好,生气时奶水有毒,奶水没营养……导致现在母乳喂养需要科普。

  比如陪伴本来就是最好的爱,大自然本来就是最好的老师,经过早教机构的`宣传,我们开始不甘人后,从此,填鸭式教育从娃娃抓起,攀比成绩从幼儿拉开序幕。

  当然,不少家长,如同我一样,一面告诉自己“我一定要保护好孩子的童年,让他好好玩”,但是当看到其他孩子在学习、在早教的时候,看到幼儿园入学还要考试的时候,我还是开始焦虑了,焦虑自己的育儿方法是否真的利于孩子的成长,焦虑自己的坚持是对是错。

  如果早教是外敌,老人带娃就是内患,虽然这个词语听起来不怎么好,但事实差不了多少。我们担心小孩从此养成追着屁股喂饭的坏习惯,担心孩子走路摔倒之后老人拍着地板说“不哭不哭,我们打地板”,担心孩子被邻居三姑六婆要求表演而老人认为这是在逗小孩无所谓……但是大多数的家庭,一人工作还是很难维系家庭支出,不得不让老人帮忙……

  我们担心的太多,顾虑太多,焦虑太多,在是非面前衡量利弊的时候,是非也变得模糊了起来,我们需要一个正确的指导,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我看完《奶蜜盐——家庭教育第一定律》这本书之后,我觉得它可以担此指导重任,认真的。

  他不是成功学励志书籍,给你列出1234项成功人士的终极秘密;他也不是《葵花宝典》,欲练神功必先自宫让你从此过上苦行僧的日子;他是一本简简单单,三观正确的育儿书籍,他倡导2岁以前,以母爱为核心的奶,让孩子永远都不会缺乏安全感;2-6岁,以鼓励与赞赏为主的情感支持方式,让孩子永远珍视自己,肯定自我的价值,奠定一生的自信;6岁以后,通过约束、引导,塑造孩子发展所必须的品格与智识,包括生命安全、身体教育、责任教育、社交训练、习惯教育、惩罚教育等等。

  坦白说,这是我看过所有育儿书里最好的一本,虽然知易行难,但至少我尝试在做正确的事,而不仅仅是正确的做事。什么才是对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评判标准,但不妨看完这本书,再做评判。

《奶蜜盐》读后感15

  寒假期间,我认真拜读了张文质老师的作品《奶蜜盐》。这本书具体诠释了家庭教育的实质内容,用最易懂、最亲切、最熟悉的三种物质奶、蜜、盐组成孩子生命成长的核心元素。这三种元素积聚能量,影响着每一个生命个体的成长。在这本书中张老师让我们探寻到了家庭教育的第一定律,让我们做父母的受益匪浅。

  “奶”是以母亲为核心的充满温暖充分照料的生活环境。它给孩子充足的原动力,为孩子的生活涂上温暖的底色。以爱为“奶”的营养要浇灌在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中,文质老师在这本书中强调陪伴孩子的重要性。很多家长或许认为孩子还小,陪伴他们的时间还很多,然而时间如流水般快速,我们一眨眼的功夫,孩子们已经长大了。有时我们和孩子相处缺乏耐心,玩一会儿就想让他们自己玩,或者看会儿电视,这样能给我们自己腾出点儿时间发发朋友圈,翻翻微信,享受一下手机带给我们的快乐,于是就放弃了与孩子在一起的机会。当时可能不觉得什么,其实会让孩子失去很多。我家老公在外地工作,孩子平时和爷爷奶奶在一起,我也只有下班后陪伴她,有一次,孩子边玩边说:“我有妈妈陪着我,好幸福。”看着她满足的样子,我心里说不出的滋味,“是的,豆豆是个幸福的小宝贝”。“我爸爸什么时候回来呢?”一句话神情暗淡了下来.我告诉她说:“爸爸很爱豆豆,只不过工作单位太远暂时没法陪着我们,不过我们可以和爸爸视频对不对?”“对对,我们可以和爸爸视频,我们视频去了……”她欢快地一蹦一跳的,像只小鸟,开心极了。可见,在孩子的内心深处父母的陪伴是不可缺少的,父母的陪伴才是给孩子最真的爱。现在的孩子缺少的不是玩具,不是漂亮的衣服,不是书籍,而是父母的陪伴。哪怕陪孩子一起看会儿书,去一次游乐场,做一个小游戏,一起画幅画……对孩子来讲也许也就是需要的爱。

  蜜,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鼓励赞赏这些甜蜜情感的支持,变成家庭中最重要的互动方式,他会帮助孩子去探索一个更好的世界,对孩子来说父母给予鼓励越多,孩子成长的就会越好,也会让他们感到快乐,他们会更加努力去完成一项任务。文质老师说:“如果我们批评越多,孩子就会越感受到挫败,就会对自己丧失信心。”我的孩子特别喜欢画画,有一次画了一次植树的画,一不小心把涂料弄到上面,有的小朋友就说“真不好看什么都不像。”孩子伤心极了,哭着像我诉说了这件事,“妈妈我好笨啊,我怎么什么都弄不好?”我看着哭的像个泪人的'宝贝,首先把她抱在怀里,抚摸着她安慰到,“没事的宝贝,能画这么好已经很不错了,下次拿涂料时小心点就行了,现在妈妈特别想和你一起再画一幅植树的画怎么样?”“好啊好啊。”瞬间孩子又笑了,所以文质老师讲的很好,任何一个明智的父母,都要提醒自己多给孩子积极鼓励,少给或者不给消极评价。

  盐,是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品质,让他有勇气去面对现实,去承担接受属于自己的任务,让孩子在锻炼中成长,不回避,不退缩。读完这本书,回味良久,回想育子的历程,守望育子的幸福,我知道,成长是一个慢慢的过程,育人的路漫漫其修远兮,任重而道远。我们仍需继续努力。

【《奶蜜盐》读后感】相关文章:

《奶蜜盐》读后感范文4篇07-02

盐煎肉07-11

盐与康健征文06-28

淘盐的作文06-11

盐与健康作文10-19

溢奶和吐奶如何鉴别07-10

给伤口洒点盐06-24

有关于盐的作文06-26

生爆盐煎肉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