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旅行的艺术读后感15篇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旅行的艺术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旅行的艺术读后感1
在《旅行的艺术》中有一幅插图,是英国一位名叫阿舍·布朗·杜兰德的画家在1849 年创作的一幅油画。画面上是两个人并肩站在悬崖边,面对着河流以及树木茂密的大山谷。耐人寻味的是这幅画的画名,叫“相近的灵魂”。为什么是相近的灵魂呢?
记得有一次看一档电视节目,节目中主持人秀出自己在爱琴海工作时拍的唯美照片。啊,爱琴海,多么浪漫的地方!并且那些照片是和一位女同事工作时拍得。有嘉宾调侃主持人当时是不是有过浪漫的想法,主持人打趣说,“实际上当时我们两个都在想,怎么会是她(他)!”虽然是开玩笑,但我非常理解主持人当时的心情,我自己也曾有过很多次类似的经历。在陌生的环境里,通常是在旅途中,总会看到一些孕育着诗意的美丽风景,总有那样一种难以言说的情绪涌上心头。怎么说呢,孤独时越孤独,悲伤时越悲伤。那种情绪有时如潮水般汹涌,很想与人分享。而所谓的“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只有彼此心意相通,谈话才有默契。但“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知心的人儿在哪儿呢?如果这时有一个知心的人在身边,呵,那该是多么幸福的事。
当那潮水般的情绪渐渐消退时,我们不由得开始省察我们的生活,()省察我们的'心灵世界。
“ 两个人站在岩石边,俯瞰着河流及树木茂密的大山谷。这样的景色可能不仅改变了他们与自然的关系,也使得这两人之间的关系更不一样了。 ” 虽然不是绝对的,但极有可能触景生情,尤其在相对陌生的环境下,就像前面提到的 “ 凝固的时间点 ” ,也许在我们以后的日子,不经意间,当时那一幕会突然浮现在你眼前,同时出现在你面前的,还有那个和你在一起的人。
“省察我们的生活,省察我们的心灵世界。”并非随时随地可为,非得有一定的人生阅历,在特定的环境下。能够心无旁骛地思考人生, 有利于 我们理解生命的意义, 帮助我们恢复心灵的和谐,促使我们更加积极向上地生活。
“凝固的时间点”,无疑是我们生命中很重要的时刻。
旅行的艺术读后感2
为什么会在异国被公寓前门这样微不足道的东西诱惑?为什么仅仅因为那里的有轨电车,因为那里的人们几乎不在家里装窗帘,我就深深地陷入对它的爱恋?不管这些由异国的细小(和无声)的事物所引发的强烈反应看上去是多么荒谬,这情形至少同我们的私人生活有相通之处。在个人生活中,我们也会因为一个人给面包抹黄油的方式而喜欢上他,也可能因为他对鞋子的品味而憎恶他。如果我们因注重这些细节的东西而自责,那么我们必将忽视生活中的'细节本身所具有的丰富含义。
我对公寓房子情有独钟,因为这样的建筑让我感受到节制之美。它舒适,但不招摇。从这种楼房可以看出,这是个在财富上偏好中庸的社会。在建筑设计方面,也透出一种淳朴来。在伦敦,建筑物的前门通常倾向于模仿古典庙宇的外观,但在阿姆斯特丹,人们坦然面对生活,他们避免在建筑中采用石柱和石膏,选择的是整齐且不加任何装饰的砖石。这里的建筑最好地体现了现代意识,予人以整饬,干净,明亮的感觉。
异国情调一词包含有一些更细微、更让人捉摸不定的意义,异域的魅力源发于新奇与变化,譬如在异域你看到的是骆驼,而在家乡,你看到的是马匹;在异域你看到的是不加粉饰的公寓房,而在家乡,你看到的是带有装饰性石柱的公寓房。但除此之外,这一切还可能为我们带来更深层次的快乐,因为我们看重这些域外特质,不仅仅是因为它们新奇,而且还因为它们更符合我们的个性,更能满足我们的心愿,相反,我们的故土并不能做到这一切。
我之所以对阿姆斯特丹表现出如此的热情,是和我对本国的不满相关的。在我自己的国家里,缺乏这种现代性,也没有这里朴素单纯的美感,有的只是对都市生活的抗拒和封闭保守的心态。
我们在异域发现的异国情调可能就是我们在本国苦求而不得的东西。
这一整段真的太喜欢了。有产生共鸣的喜悦,也有获得答案的释然。曾经很多次把自己对“异国情调”的爱恋归结于西方文明入侵或者无意识的崇洋媚外,而现在总算是找到了更好的解释。
旅行的艺术读后感3
《旅行的艺术》一书,作者并没有针对读者“如何旅行、为何旅行、怎样旅行”等疑惑给出具体解答,而是讲述一种旅行时的心境。用另一角度告诉读者,只有深刻了解当地风土文化,才能深入探究旅行的心境。比如倘若我们不了解古典音乐,没有聆听过巴顿、莫扎特、贝多芬等古典音乐大师的作品,那么即便我们来到维也纳歌剧厅,也很难感受出其中的韵味:倘若我们不了解古罗马帝国的历史,不清楚古罗马帝国对当今欧洲乃至世界的影响,那么即便我们来到罗马斗兽场,也很难体会出时代的沧桑;倘若我们不了解二战后美国西海岸的人才引进计划,不清楚科技演变的文化传承,那么即便我们来到旧金山硅谷,也很难洞察技术的洪流。
多数人外出旅行,与其说研究当地文化,不如说是从一种熟悉的文化属地,“逃离”去一种陌生的文化属地。书中作者引用《沉思录》的话语:“人类不快乐的唯一原因是他不知道如何安静地待在他的房间里。”无论我们如何热爱旅行,终归还是要回归现实生活,回归到自己的家中来。在自己习惯熟悉的生活中,一种人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另一种则是化神奇为腐朽,绝大部分人选择后者,前者则为数寥寥。
慢慢的,我们发现这种化神奇为腐朽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熵变的过程,有序逐渐变为无序。外出旅行的时间是短暂的,我们要学着从一种令人厌倦的日常生活转向一个奇妙的世界,让自我内心熵逐渐变小,逐渐从无序恢复到有序。探究自我内心的心境,其实也是旅行的艺术,旅行的心境。
旅行的艺术就在于带领读者回归到一种真正自然,而不是被扭曲的状态,一场艺术的.旅行也就是一种内心体验的人生之旅。这部书就像一场完美的旅程,告诉人们如何用好奇之心去观察世界,让人们重新对生命充满热情。
旅行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解答,全书尽管作者没有给出具体的答案,但人们通读全篇后体会到,旅行既是思辨的,也是感性的,既酣畅淋漓,又难以言说。旅行更像是一种情绪,令人沉醉而不自知翻开这本书,踏上的将是一次异乎寻常的阅读旅程。
只要我们具备一种旅行的心境,懂得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无论我们远在他乡,还是身在家中,旅行的心境都会随时存在,熵变更不会增大。这就是“旅行的艺术”,一种回归本我的艺术。
旅行的艺术读后感4
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在《旅行的艺术》中认为:旅行以及对旅行的研究可加深世人对幸福的体验,而幸福的感受程度则与旅行的艺术息息相关。
不同人眼里的旅行不一样。对有些人来说,旅行是一种身体的移动,所见所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到此一游,重要的是谈资,风景的意义在于口中。
如果说旅行的初阶是功能,那么进阶便是技术。有人用眼睛旅行,则眼里处处是风光大片或精致小品。“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有人用双脚旅行,则脚下处处是挑战的快感或征服的愉悦。“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人用耳鼻旅行,则感悟的世界是婉转的鸟鸣和宜人的芬芳。“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不管哪种,都能从技术中获得行走的惬意,风景的`价值在于脑海中。
如果说旅行的进阶是技术,那么高阶便是艺术。旅行是一场浓缩的人生,在短期内接触形形色色的人,遭遇各种各样的事,呈现许许多多的心境,从而确认自己的真爱与喜悦。因此,旅行的艺术是将功能内化,对技术升级,变成一场艺术的旅行,一场心灵的旅行,一场身心合一的旅行,用赤子之心去体悟陌生世界,让梦想飞翔于蓝天白云之间。高晓松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旅行的艺术将旅行回到初心,去重新认识世界和领略世界,去发现“那片海”。
每个人都在寻找心中“那片海”,在这场对未知之境的体味中,终于觉察自己想要什么,不喜欢什么,从而在混沌的人生中划入清晰的界线,让内心达到清明和智慧。胡德夫说:“你我需遍扣每扇远方的门/才能找到自己的门/自己的人。”走最远的路,贴最近的心。如此,每次行走都有发现,每处风景都有故事,每个定格都有情感,都能在心里激起强烈的共鸣,使得风景也有了灵魂,有了香气。可见,在艺术的旅行中,情感变得纯粹,心境变得简单。当温情充实到心世界的每一处角落时,我们便拥有了柔软对待世界的力量。
旅行的艺术也是生活的艺术,你怎样对待旅行,就怎样对待生活。旅行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生活模式,但可以提高生活品质。当墙上巴丹吉林沙漠的照片,书架上黄山的松果,书中红旗渠的银杏叶,花盆里共城遗址的泥土,一个个充盈于家的每个角落时,你已将旅行带入生活中,将曼妙记录在心灵中,将诗与远方带到日常点滴中。在这样的家中生活,何尝不是一种旅行?何尝不是诗意的栖居?
如果说旅行是一种人生,那人生又何尝不是一场旅行?希腊诗人卡瓦菲斯在《伊萨卡》中说:“伊萨卡给了你神奇的旅程/没有她/你就不会去远行/而现在/她已经没有什么留下给你。”也许,最美的风景不在于终点,而在路上;最神奇的旅程不是风景,而是自己。在艺术的旅行中,心灵能去除世俗干扰,不被扭曲,回归自然,回归自我,从而遇见更美好的自己。
旅行的艺术,也许在于成全自己。
旅行的艺术读后感5
读一本书是一种缘分,如若不是《中国国家地理》官方微博的荐阅,我想我有可能与《旅行的艺术》这本书失之交臂。
我花了23天的时间将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撰写的《旅行的艺术》读完。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并没有强烈的想写读后感的意念,可是当我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去阅读它的时候,我就真正摆脱了现实境地里知音难觅的窘迫;我知道我遇上了知音,因为我可以大言不惭地说我也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行者。
从这本书的书名,我可以大胆地想象作者把旅行看成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它告别了传统走马观花式的旅游,用不同于常人的观察力和鉴赏力诠释旅行中往往被人们忽略的细节和事实。恰如其分,读完《旅行的艺术》更加印证了我之前的臆想。
阿兰德波顿是一位富有哲思的旅行家,通读此书,你不难发现对于旅行中人们津津乐道的东西他少有涉猎,反倒是被人们视而不见的事物在文中铺设频频。譬如他对航站楼指示牌的描述:
这个指示牌之所以让我快乐,原因之一在于它是第一个肯定的见证,表明我已经到达了一个“别的地方”。它是异国的一个标志。也许对那些不太注意的人来说,这指示牌并不显眼,但在我的国家里,这类指示牌是绝不会以此种形式出现的。
引人深思,细致而独到的笔调凸显出德伯顿从熟悉的.地方落地于陌生的国土后对细节事物差异感的敏悟。这样的敏悟对于他来说只是一个引发短暂快感的契机,以此得到有助于祖国自我完善的差异才能引发长久的快感。
德伯顿在书中说:“虽然城市的人们生活舒适,却从未放弃追逐新鲜事物,即便他们什么都不缺,而幸福也根本与他们想要追逐的东西无关。”很多人喜欢旅行,以破坏自然的方式来享受旅行的“幸福”,这种“幸福”没有任何幸福的涵义,甚至比那些身处城市助长卑劣情感的人更为可恶。怪不得贾说:人混乱了,人污染了自己生存的地方,又以旅游的名义,到处去污染了。但德伯顿也说,时常走访大自然是解除城市生活中罪恶的必要良方。因此,我们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旅行?这是值得大家深思熟虑的问题。
德伯顿是感性的,他那感性而富有哲思的基调烘托出了另类的穿越时空之旅。正如他对旅途时飞行的描述:
云朵带来的是一种宁静。在我们的下面,是我们恐惧和悲伤之所,那里有我们的敌人和同仁,而现在,他们都在地面上,微不足道,也无足轻重。
有如拨云见日、皴染愈合的淋漓畅快,实非食人间烟火之人。
德伯顿对旅行的思考是多方面的,即使看似宽慰自己的话语也蕴藏着一种积极的正能量和大道的宗教情结:从壮阔的山河中去了悟自身的局限是十分有效的,否则我们就有可能在日常生活的流变中感到焦虑和愤怒。不是么?在淼阔的江河、巉峻的山峰中,我们深刻意识到自己的渺小,也就能对自己一事无成的平凡聊以宽慰和释然,进而不再那么执著。
对于旅行,德伯顿还给了我们一个忠告:用文字记录下你所经历的一切。写作就是用文字画画,这样做可以巩固我们对美的印象。以语言描画完成的作品不一定才华横溢,但至少它是一种探寻真实经验的结晶。
至少我敢保证,如果你认真读完德伯顿的这本书,你一定会对旅行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新的认识。
准备好了吗?我亲爱的读者。
旅行的艺术读后感6
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的《旅行的艺术》一书,是一本关于旅行的书,但它不同于一般的旅行类书籍。它的目的不是向读者介绍有哪些美丽且值得一去的风景地,更不是告诉读者如何做旅行前的攻略。我个人感觉这本书更像是作者自己关于旅行这件事的自问自答。他疑惑于人为何想要旅行、选择旅行地的原因或动机,以及如何旅行、旅行时人的状态、旅行的作用或意义等一系列问题。然后从文学、艺术、等角度出发,以自己的旅行经历为参考,对自己的疑惑进行了自问自答。也许听我这么说你会觉得这是一本有些枯燥的书,有些说教倾向,其实并不。我觉得这本书更像是作者自我解惑的过程,这是一本偏向一个散文或随笔类的文学读物。
原文分享部分:在生活中别的场合,他们原本谨慎,敢于质疑,但在阅读这些图片时,他们却不假思索,变得异常的天真和乐观。
如果说我们往往乐于忘却生活中还有众多的我们期待以外的东西,那么,艺术作品恐怕难逃其咎,因为同我们的想象一样,艺术作品在构型的过程中也有简单化和选择的过程。艺术描述带有极强的简括性,而现实生活中,我们还必须承受那些为艺术所忽略的环节。
我开始发现了一种我所未曾料想到的事实:那个呆在家里郁郁寡欢的我和现在这个正在巴巴多斯岛的我之间是连续的,并无二致;而与这种连续性相对应的是风景和气候上的非连续性——在岛上,甚至这里的.空气似乎都是用一种甜润的、全然不同的物质生成的。
这里出现了另一矛盾情形,只有当我们不必亲临某地去面对额外的挑战,我们方能最自如地置身其中。
读完这本书,让我想起了一句关于旅行的话: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为什么对大多数人来说这种说走就走的旅行很有魅力?我想,也许是因为,对大多数人来说旅行就是一种冲动,一种被照片、宣传册、绘画、文字、音乐等吸引的冲动;或是逃离当下的冲动。这种冲动给了我们一种幻觉或错觉,让我们以为旅行就像是所有完成后的艺术品,只有美好,没有现实的烦恼。
我想起了我几年前的西藏之旅。那次旅行源于我在高中时在《国家地理》杂志上看到的是几张西藏的照片。于是,我对西藏产生了一种幻想,觉得我此生一定要去一次西藏。可真正开始时,过程中有很多不在我幻想中的麻烦和日常,有很多次让我觉得后悔。甚至可以说,当时的我觉得还不如不去,就让自己保留幻想的美好。但事后回想起这次的旅行,我却又觉得很美好,总想要再去一次。
也许这就像作者书中所说的“原来,在这种意义上,回忆和期待一样,是一种简化和剪辑现实的工具。当然,就像也正如作者所说:只有当我们不必亲临某地去面对额外的挑战时,我们方能最自如地置身其中。
旅行的艺术读后感7
果然还是借来的书读得更快,自己买的书却还有一堆没拆封。
余秋雨的序写得很好,基本揭示了本书的主旨,他说“旅人不同于常人,有一种独特的心境,他们在荒漠相遇,在街市邂逅,一抬眼就能彼此沟通。……不同的文化程度和人生基调,会使同样的旅途迈出不一样的脚步。……本书撷取了这些高贵灵魂与自己所遇环境的种种对话,特别是这些对话中徘徊于自己和社会、个人和大众、景物和精神之间的思考。正是这些对话,揭示了旅行的深层意义。对旅行的研究可以加深人们对幸福的体验,就是古希腊哲学家说的“由理性支配的积极生活所带来的幸福”。 何谓积极生活?首先是踏访已知环境的热忱;其次是探测未知环境的勇敢;其三是从自己和环境的斡旋中找到乐趣。……多一些慢吞吞关注各地大量零星风味、琐碎世情的陶醉者和凝思者。”
“旅行中的一个危险是,我们还没有积累和具备所需要的接受能力就迫不及待地去观光,而造成时机错误。”所以,在旅行之前做一些功课是有必要的,同时我也感受到焦虑,觉得自己文化水平太低,不能很好地去体会。
作者的观察非常细微具体,可知其感情非常细腻。比如从出发到目的地之间的`这段时间,大部分人可能就直接忽略了,但作者却能将其中的感受写得细致入微。能从机场、旅馆这些不起眼的地方联想到知名诗人和画家的作品。这一点我还是能产生共鸣的。我也挺喜欢这些地方,特别是在机场等机的时候,感觉是人生最放松的时刻之一,但我肯定不会想到波德莱尔,更不知道塞珀的画作,所以我无法像作者一样得到这么深刻的体会。
置身大自然中,作者会联想到华兹华斯的生平和诗句,能跟伟大的思想灵魂产生共鸣和对话。这个层次是一般人难以达到的。大多数人会几句耳熟能详的诗句,比如到庐山瀑布能念出“飞流直下三千尺”,到黄鹤楼能想到“晴川历历汉阳树”,但少有人知道诗句的作者生平及为什么会创作出这样的诗句,更谈不上跟古人进行思想的交流。
欣赏壮阔的自然景观时,作者说:“这个世界对约伯而言可能缺乏逻辑性,但是这不表示世界本身缺乏逻辑。我们不能用自己的人生去衡量一切,而应该通过壮阔的景致提醒我们人类的渺小和脆弱。…从壮阔的山河中去了悟自身的局限是十分有效的,否则我们就有可能在日常生活的流变中感到焦虑和愤怒。如果我们用更长的时间与它们相伴,它们会帮助我们心服口服地接受那些无法理解而又令人苦恼的事情,并接受我们最终将化为尘土这一事实。”
最后,作者将话题引到日常生活。“我们从旅行中获取的乐趣或许更多地取决于我们旅行时的心境,而不是目的地本身。”我们要把旅游的心境带到日常的生活中。“什么是旅行的心境?感受力或许是它最主要的特征。我们怀着谦卑的态度接近新的地方。对于什么是有趣的东西,我们不带任何成见。”告诉我们要重新去发现身边的美好和有趣,从而更加热爱生活。
旅行的艺术读后感8
《旅行的艺术》是阿兰·德波顿著,在《旅行的艺术》里向我们揭示了旅行的深层意义。他认为,旅行以及对旅行的研究可以加深人们对幸福的体验,而这种幸福,就是古希腊哲学家所说的“由理性支配的积极生活所带来的幸福”。这部书就像一场完美的旅程,教我们如何好奇、思考和观察,让我们重新对生命充满热情。旅行是什么,德波顿并不想急于提供答案,旅行为什么,德波顿似乎也不热心去考求。但,释卷之后,相信每个读者都会得到一种答案-这答案,既是思辨的,也是感性的,既酣畅淋漓,又难以言说,因为,它更像是一种情绪,令人沉醉而不自知翻开这本书,你踏上的将是一次异乎寻常的阅读旅程。深信德波顿无处不在的智慧和机智将影响甚至改变你对旅行的看法,并有可能改变你日后的旅行心态和旅行方式。
“现时的生活正想是缠绕在一起的常常的胶卷,我们的回忆和期待值不过是选择其中的精彩图片”我们在旅行中,往往选择用相机代替我们自己去记录风景,人事,因此当相机拍完照片,我们便认为完成了这次旅行的意义与记录,忘记了旅行之中其实是需要用心去记录风景,用心去感受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
“人类情绪受制于一种僵硬和不宽容的逻辑,若我们想像眼前的美景而已带给我们快乐,而忽略这种逻辑,那我们就错了。无论是赏心悦目的食物,还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我们从中获取幸福的关键似乎取决于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必须首先满足自己情感或心理上得一些更为重要的`需求,诸如对理解、爱、宣泄和尊重的需求。”每次旅行,我们总是设想得如何的完美,却没有考虑过我们的身体适应能力,以为旅行之地必然如自己所想,因此造成了极度的反差而大感失望,其实旅行,景点一直都在那里,一向都如此美丽,只是看你喜欢与否,感受得到与否。
“在任何地方,世纪的经历往往是,我们所想见到的总是在我们所能见到的现实场景中变得平庸和黯淡,因为我们焦虑将来而不能专注于现在,而且我们对于美的欣赏还受制与复杂的物质需要和心理需求”
“在机场,最引人注目的东西莫过于机场大厅天花板下悬着的一排排电视机屏,上面显示着进出港的飞机航班的情况;这些显示屏,不曾有美感上得考量,放在整齐归一的罩盒里,屏上显示的文字板式呆板乏味,却能使人兴奋,出发想象力。”是啊,机场往往是一个令人遐想的地方,但是也是一个可以令人悲伤的地方,飞机的铉窗,映射了不一样的心情,或激动或悲伤,或纠结或喜悦,或痛苦或压抑,这片风景是爱是无奈,都如此而已。
“旅行能催人思索。很少地方比在行进中得飞机、轮船和火车上更容易让人倾听到内心的声音。我们眼前的景观同我们脑子里肯呢过产生的想法之间存在某种奇妙的关联:宏阔的四考常常需要有壮阔的景观,而新的观点往往也就产生于陌生的所在。在流动景观的刺激下,那些原本容易停顿的内心求索可以不断深进。”“旅行的一个危险是,我们还没有积累和具备所需要的接受能力就迫不及待地去观光,而造成时机错误。正如缺乏一条链子将珠子串成项链一样,我们所接纳的新讯息变得毫无价值,并且散乱无章。”
“那么,什么是旅行的心境?感受力或者是它最主要的特征。我们怀着谦卑的态度接近新的地方。对于什么是有趣的东西,我们不带任何成见。我们也许会让当地人感到不解因为我们在马路上或狭窄的街道上,欣赏那些他们认为有些奇怪的小细节。我们冒着被车撞到的危险是因为我们为一座政府建筑的屋顶或是刻在墙上的题字所吸引。我们发觉一件超市或是理发店不同寻常地迷人。我们用很长的时间思索着一份菜单的设计或者晚间新闻里主持人的服装。我们敏锐地感觉到被覆盖于现今之下的层层历史,并记笔记和拍照。”“独自旅行似乎有一个优点。我们对世界的看法通常在极大程度上收到我们周围人们的影响,我们调和自己的求知欲去满足别人的期待。他们或许已认定我们是怎样的人,因此我们不得不有意识地隐藏自己身上的某些东西。”有人说人生就是一场孤独的旅行,没有人能陪你走到最后,有时候尝试一下一个人的旅行,定会收获很多所想所需,自己最真实的。
旅行,不是简单的欣赏风景,是内心之旅,旅行是一门精彩的艺术。
旅行的艺术读后感9
没有无缘无故的开始,也没有随便跌撞的巧合。之所以阅读这本书,是在自己即将毕业之际,在正式踏入社会之前,可以抽出时间出去走走,去做一个毕业旅行。至于为什么去旅行,从旅行中可以收获点什么,我想从这本书中,已经找到了我想要的答案。
旅行的出发点很简单,可能仅仅是因为一幅画中美丽景色的吸引,恰好这时也厌倦了现在的生活与环境,在严冬里想象夏日,在《冬日艳阳》的画册封面中找到了向往的地方,那便决定去吧。或是好奇心驱使我们一探究竟,亦或是认为自己目前的生活有违自己逻辑,去寻求与自己性情与逻辑必然的契合。总之,我们有很多种原因促使旅行,但必须了解自己是为什么去旅行,这很重要,接下来会解释重要的原因,说走就走的旅行是不现实也不可取,极少部分人可以将旅行作为生活的全部,绝大多数人旅行之后还是要回归原本的生活,如果可以,在不打扰目前生活的情况下出去走一走,未尝不可。
影响旅行的因素很多,心态,情绪,矛盾等等。消极的心态在即将踏上旅行的时候,会觉得旅行非常痛苦疲惫,大量地行李,路线的规划,都会否定旅行本身。以及一种恐惧,两种矛盾,即将去曾经仅仅是在书本画册上了解的地方,万一差别很大,有桲脑中的想象,万一一模一样,这次旅行本身是否已经失去了意义。在旅行途中与同伴或其他人发生矛盾,致使情绪上的灰暗。半途而废或是形态或意识上的不完整都不是想要的旅行。我想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当然,风雨兼程的本身已经是旅行的一部分。
真正美的画面很少,常常因为一张一段美丽画面的吸引而旅行,但不得不说,在旅途中真正美的画面就那么几张,寥寥无几,但为了追求这寥寥无几的画面,在其背后付出的艰辛是人们所忽略的,是否可以为此,付出很多,一路坚持,我想一开始就想明白为什么去旅行,那任何困难都不是问题。
应该拥有旅行的心境,什么是旅行的心境?感受力或许是它最主要的特征。我们怀着谦卑的.态度接近新的地方。对于什么是有趣的东西,我们不带任何成见。我们也许会让当地人感到不解。因为我们在马路上或狭窄的街道上,欣赏那些他们认为有些奇怪的小细节。我们冒着被车辆撞倒的危险是因为我们为一座政府建筑的屋顶或是刻在墙上的题字所吸引……。书中给出的答案在我心中无懈可击。
旅行之后,依旧要回归本身,更热爱现在的生活,珍惜现存的美好,不需要准备,不用舟车劳顿,现在完全可以做一个室内旅行家,仔细欣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每个珍惜的画面。能通过旅行对自己的生活有更好的审视和定义,这才是旅行最值得收获的。正如在书的结尾所写,让我们在前往远方之前,先关注一下我们已经看到的东西。
旅行的艺术读后感10
旅行,或者那种漫无目的漂泊过程,其价值在于他们能够让我们体验情感上的巨大转变。——雷蒙德·威廉斯
这是我看的阿兰·德波顿的第二本书,初见此书的书名我还以为是一本旅行指南什么的。看了余秋雨给这本书写的序言才知道,阿兰·德波顿这本书实际上是一本以自己的旅行经历为主,以哲学的视角来描述旅行中个人的感受,旅行的心境。
余秋雨在序言中写道:“旅行是万众的权利,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但是不同的文化程度和人生基调,会使同样的旅途迈出不一样的脚步。”翻开此书,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开始还不太明白,当我将这本书看完的时候,我想我有点明白了。阿兰·德波顿在该书中列举了大量波德莱尔、帕斯卡尔、华兹华斯等大师的例子,阿兰·德波顿在书中的每个章节都为邀请一两位大师作为自己的导游,写下自己旅行的感受的同时也在叙述大师们出游的心境。这本书虽然带有哲学的思考,但是并不是很难懂,看到很多的地方也会有共鸣。
我喜欢旅行,喜欢看美景,去没有去过的地方,可是到目前我也没有去过很多的地方。我是一个对一个将要达到的陌生地方在有一点点了解的基础上有无限的想象,想象着那个地方风景有多么的漂亮,那个地方的是多么的美味,就像于斯曼说的那样:“想象能使我们平凡的现实生活变得远比其本身丰富多彩。”可是,当我们达到那个地方的时候又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让我们失望。就像我去年清明节的时候去凤凰,都说凤凰是湘西古镇,可是当我到那的时候只是觉得整个古镇充斥着浓浓的商业气息,没有想象中的那种古色古香的古镇气息。所以我很同意,阿兰·德波顿在书中写到的“在任何地方实际经历往往是我们所见到的总是在我们所能见到的现实场景中变得平庸和黯淡,因为焦虑将来而不能专注于现在,而且我们对美的欣赏还受制于复杂的物质需要和心里欲求”,不过我觉得我在旅行的途中往往是我的`心里欲求得不到满足。
一个人行进在路上,我想我会觉得我很孤独;当你身处一个你十分熟悉的环境的时候,我有时也会有这种感觉,甚至觉得自己很奇怪。因为自己的不清楚也把这两种孤独的感觉混为一谈,而我在这本书中找到了答案。阿兰·德波顿是这样解释的“地理意义上的孤独给餐厅以孤独隔离的氛围。而此时的孤独不是那种置身于欢笑和群闹中,让我意识到心境和环境之反差并觉得痛苦的那种孤独;它源于陌生的人群,在这里大家都明白,沟通障碍客观存在,对爱的渴求难以实现,而这里的建筑和灯火也无疑凸现了此时孤独的氛围”。陌生的环境,让我们逃离了家庭温馨的气息,我们熟悉的朋友,我们熟悉的事物的陈设,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好好地思考我们自己的问题。因为这个时候不会有任何的思维来干扰你,当我们的思考的问题遇到阻碍时我们可以将我们的视线转移到我们周围的陌生风景,让我们的思维得以继续。
我觉得旅行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旅行会让我们看到很多的风景遇到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情。一个人的旅行是孤独的,但是很自由;多人的旅行中,随你不能随心而走,但是可以收获朋友间的快乐。旅行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在向前,其实我们在向前的时候,也应该关注一下我们已经看到的,或许当你在一次看你看过的风景时,因为你心境的不同会有另一番感受。
旅行的艺术读后感11
通过五一假期把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的《旅行的艺术》这本书看完。看完后最大的收获就是了解了真正的旅行应该是什么样的。
此书是作者通过自身的旅游经历结合很多画家或者旅行家的作品,分析了旅行中的种种感受,通过很多的艺术作品,教会我们很多看待周围事物的角度和旅游的心态。
书中作者表达出来的观点都深有感触,就像书中说的:最好的书能清楚地阐明你长久以来一直心有所感,确从来没有办法明白表达出来的那些东西。如果想让自己热爱旅游和享受旅游,那么这本书我认为一定是好书。
看完这本书,我都有了像学素描的冲动,哈!早晨醒来还画了第一个作品。
书中把人人旅行中都随时“咔嚓”拍照的相机,剖析的如此透彻和有艺术味道!里面把拍照和绘画对比的非常有哲理:
绘画可以教我们去观察:不是走马观花地看,而是关注。在用我们的手再创造眼前的景物的过程中,我们似乎自然而然地从一个以松散的方式观察美的位置转向了另一个位置,在这个位置上,我们可以获得对美的组成部分的深刻理解,继而获得关于美的更深刻的记忆。
照相机模糊了观看和注视之间、观看与拥有之间的区别;它或许可以让我们择取真正的美,但是它却可能不经意地使意欲获得美的努力显得多余。照相机暗示我们,只需拍摄一张照片,我们就做完了所有的功课,然而就清晰地了解一个地方(如一片树林)而言,就必然包含询问我们自己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树干是如何与树根相连的?”“雾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一棵树的色泽似乎比另一棵更深?”——在素描的过程之中,类似的问题不断出现并得到回答。
里面很多这样的描述,比如加油站、骆驼、飞机、乡村、城市、壮阔等都在作者的分析中,让人有种酣畅淋漓的感觉。
有时感觉作者说的就是自己隐隐约约想到过,或者在自己身上发生过,只是自己不能用文字表达出来,还表达的那么富有折思。
此书让我们不管旅行在外,亦或生活在家,最重要的是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而非在外的事物,我们身边的一切都有它有趣的`地方。主要看观看者的智慧和心静。正如书中所说:我们从旅行中获取的乐趣或许更多的取决于我们旅行时的心境,而不是我们旅行的目的地本身。如果我们可以将一种游山玩水的心境带入到我们自己的居所,那么我们或许发现,这些地方的有趣程度不亚于洪堡的南美之旅群经过的高山和蝴蝶漫舞的丛林。
看完之后,感觉自己不在急于去各种地方旅游,以前都是想着该去哪里哪里。感觉自己目前最重要的就是知识的储备和文字表达能力的提高。这样以后去任何地方,碰到的看到的事物才能转化到自己的心境里,让它们变得有价值。正如书中所说:对于任何人来说,一个为求得真知而进行的旅程,远远好于一个四处观光之旅。
关注内心的世界,才是旅行的真正开始。对于旅行来说,真正珍贵的东西是所思和所见,不在于每小时行走多远,也不在于用多么短的时间游览了多少景区,因为它根本不在于行走,而在于亲身体验。
旅行的艺术读后感12
一本《旅行的艺术》。德波顿延续了一贯的风格,这本书依旧不是游记散文,更非导游手册,甚至也不是论述旅行历史和意义的常识读本,更象是用小说笔法写出来的人物传记片断,记录了许多重要人物面对远行的地图、陌生的城市、异国的街道所产生的惊讶、抵拒、喜悦和深思,也留下了作者在旅行中的沉思默想,以及这种沉思默想中升华出的关于旅行的智慧和机智。
在论及“旅行”这一近乎陈词滥调的题材时,德波顿的真实意图并不在于为读者设计一个完整的行程,而是在于营造一种情绪,藉其流动或跳跃,铺展开来,为全书提供整体感。情绪的飘忽和绵续才是他追求的极致。于是他在书中不仅时时表现出理性的悟觉,而且还结合福楼拜、波德莱尔等文学家的创作,参照凡·高、爱德华·霍珀等画家的作品,多方位地观照“旅行”、剖析“旅行”。因此不难发现:德波顿的旅程,以及他所探讨的旅程,更多的是一种哲性的思绪之旅,是一种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他关注的是旅行者的内心世界,而非外在行程。正是如此,这本书其实划分出了旅行的等级,揭示的是旅行的深层意义。
何谓积极生活?首先是踏访已知环境的热忱;其次是探测未知环境的勇敢;其三是从自己和环境的斡旋中找到乐趣。旅行确实能够全方位地满足这种幸福感,而反之,只有包含着理性支配和积极生活的态度,旅行本身才能抵达完满。《旅行的艺术》展示了一种有关和环境厮磨的精神层面,因此也让我看到了旅行的至高等级。在各种旅行指南、各种关于旅行的感想充斥于书肆报摊的当下,德波顿对旅行的诠释可谓独树一帜。
在“乡村与城市”一章中关于“凝固的时间点”的描述,使我感慨良多。在自己过去的旅行中,曾经不只一次有过类似的感触,却从没有找到一个恰当的表述方式。而德波顿借助华兹华斯的,说出了我内心的话:“在我们的生命中有若干个凝固的时间点,卓越超群、瑰伟壮丽,让我们在困顿时为之一振,并且弥漫于我们全身,让我们不断爬升,当我们身居高处时,激发我们爬得更高,当我们摔倒时,又鼓舞我们重新站起。”借用当前更通俗的说法,也可以叫做“心灵鸡汤”。在旅行中,总会有那么一些时刻,当你面对特定的景观与人们,感觉自己的意识被唤醒,从平日惯性的冷漠中解放出来,体验到自然与人性的神奇之美。
“人生就是一场旅行,不在乎终点,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翻开这本书,你踏上的将是一次异乎寻常的阅读旅程,释卷之后,作者的智慧和机智将影响甚至改变你对旅行的看法,并有可能改变你日后的旅行心态和旅行方式,调整你在旅行中的不少心理习惯,去更加注重耳目直觉和具体细节,而不是亦步亦趋,人云亦云。至少对于我,确实起到了这样的作用。虽然自己一直关注旅行,从事过的工作也或多或少与旅行有着不解之缘,但此书仍给予我耳目一新的感觉,正如在推荐序中所说的:“多少年后,如果我们的旅行队伍中少了很多扬旗吹哨的团队、匆匆追赶的人群,多了一些慢吞吞地关注各地大量零星风味、琐屑世情的陶醉者和凝思者,从而大大提升了旅行的整体品质,那么,追根溯源,也许应该感谢这本书。”
可惜的是,在现实生活中,能够领会旅行深层意义的人还是少数。去年秋天,一家著名的外企刊物约我撰写有关旅行的专题文章,于是便结合对此书精华的理解和思考,完成了初稿。谁知被认为过于“阳春白雪”,原话是“太小资了”。只好按照人家的意图重头来过,修改成一篇旅游指南式的常规平庸之作,得以过关。看来要达到德波顿心目中的旅行境界,远非一日之功。
旅行的艺术读后感13
在我的人生中,旅行,是一件必不可少的娱乐活动。如果一个人的视野仅仅局限与他的家、小区、城市,那么这个人的生活便是狭隘的。旅行,便能拓宽人的视野。无论是距离远近、时间长短,旅行都是有意义的,而旅行的艺术,也正在于旅行途中的细节,以及从这些细节发展出的各种想象和体验。
英国才子德波顿的《旅行的艺术》便是这样的一本关于旅行的细节、意义和追求的随笔集。他在文字中常常会流露出一种对于旅行的细节的发现。比如,在第一章里,他便提到:“…一目了然,公路弯曲,绕过山头;河流延伸,通向湖泊;电缆从发电厂一直通到各个城镇…”这些日常在我们的生活中极其容易被忽略的细节之美,在德波顿的随笔集中随处可见。德波顿的旅行,不仅仅是看看风景、拍拍照、感慨两声这么简单,而是在不经意间连续发现的各种各样的细节的精神体验。
德波顿提到:“好奇心像是由一连串向外拓展、并且有时延伸到深远处的小问题所引起……”而细节,便是这样的一个个小问题、小现象,而据此联想出的关于大自然的想象,才是旅行真正的思想上的和精神上的精髓。
在第五章《乡村与城市》中,描述了他在英格兰湖区的旅行中的关于华兹华斯和大自然的联想。这是个令人浮想联翩的段落,在湖区相隔仅仅几公里的两个地方——大朗戴尔河谷和安布赛德镇,景象便是截然不同的。虽然都属于湖区这个大自然中的地方,但是安布赛德镇里,小酒馆、商铺到处都是,报纸和书刊上登的是伦敦的最新政治局势,俨然就是一个喧闹的大都市在乡间的的缩小版,毫无大自然的风景;而漫步于大朗戴尔河谷中,大自然的气息扑面而来,迎风而动的是橡树、松树,雨点砸在淡蓝色的湖面上,溅起水花、泛起波澜,听着那叮叮当当的'声音,在望着远处的郁郁葱葱的大山,人才能真正感受到大自然细致入微的景象。
旅行,是一种艺术,它让人无论是在还未开发、无人居住的野外进行探险,还是在文化古迹、历史名胜里游览,还是在思想里来一场不用行囊、不用出门的德·梅伊斯特式的“卧室旅行”,都能不错过任何一个细枝末节的美妙景象,和这样的美妙所发散出的各人自己的联想,也许这就是旅行的奇妙之处吧!这是多么令人期待的时刻,也是应该在记忆中被永久保存下来的。怎么样,你准备好也来一场有艺术的旅行了吗?作者:不静的静山
旅行的艺术读后感14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广为众人知晓的句子,往往在我们的熟悉中失去了它本该有的光辉色彩。有人把生命比作是一场旅行,一场前途未知却充满希望的探索之旅,我们不能选择未来走向哪里,更不能留恋甚至回到前一站风景,但它仍然是让大多数人欢欣鼓舞的。生活,或者称之为人生,不管是此时此刻还是即将到来的下一刻,永远是充满着无限的可能,美与丑、真与假、好与恶,均在这种神奇的可能之中,对于人人渴望的美好和喜悦,自然亦是如此,所以想要发现与收获这无处不在的美,我们需要做的,仅仅是开启迷惘的心智,睁开混沌的双眼,观察、感受、欣享和长长久久的回味!
作者阿兰·德波顿在《旅行的艺术》一书中,用其轻松自然的方式向我们揭示了旅行的深层意义。他认为,旅行以及对旅行的研究可以加深人们对幸福的体验,而这种幸福,就是古希腊哲学家所说的“由理性支配的积极生活所带来的幸福”。德波顿用一种非常特别的方式去旅行,行程中不仅有巴巴多斯、西奈的沙漠、马德里等风格迥异的怡人风景,同时还有他为读者安排的众多的名作家、艺术家、思想家及深谙旅行滋味的旅行家作为导游,同时加上德波顿本人对其行为与思想的深度分析和感悟帮助读者可以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在他们的陪伴下,风景之旅成了更完美的文化之旅、心路之旅。
《旅行的艺术》就像一场完美的旅程,在带领我们欣赏风景和文化思想的同时,教会我们如何好奇、思考和观察,让我们重新对生命充满热情,至于旅行是什么,德波顿并不想急于给出答案,旅行为什么,德波顿似乎也不热心去考求。但,释卷之后,相信每个读者都会得到一种答案——这答案,即使思辨的,也是感性的,既酣畅淋漓,又难以言说,因为,它更像是一种青训,令人沉醉而不自知翻开这本书,你踏上的将是一次异乎寻常的阅读旅程,深信德波顿无处不在的智慧和机制将影响甚至改变你对旅行的看法,并有可能改变你日后的旅行心态和旅行方式。
相信每个人心底都曾经或者正在深深地渴望能够踏上游遍世界的旅程,在不断地行走中发现更多醉人的风景和有趣的人,以此抚慰我们疲惫不堪的身心,无愧于百十年的人间之旅。对于为什么要旅行,我总是习惯从自己的身上去寻找答案。旅行中肯定有种精神是和我契合的,那种精神在家里、在身旁,我找不到,所以我要出走,我要走到外面的世界去继续寻找。我想我的确是个充满好奇心的人,我追逐美丽,追逐未知,我想知道在远方正发生着什么事情,我想知道别的人正经历着怎样的生活,我想知道在那深深的山谷里清清的溪水旁,是不是有朵美丽的小花在静静开放,只为了等待我的到来?旅行,抛弃过去的一切,哪怕只是暂时,只是片刻,旅行的'途中,我遭遇自己的内心,我可以不用伪装,只是做自己。很多的时候,我们给旅行很多附加的意义,诸如旅行种种的附加值:结交新朋友,增进彼此的了解……我不讳言,旅行是增进感情的很好途径,但这毕竟只是旅行的附加值。我不希望旅行成为一场讲究规则、明确目标的游戏。对我而言,旅行的目的永远只是去寻找我心中的那种冲动,去实现自己的那种渴望。
人的一生,可能都是在寻找生的意趣,用来抵抗对死亡的恐惧。而生的意趣,又无非是构建于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的关系之上。正因为构成这一切的关系具有无穷无尽的可能性,作为一个艺术家,就理所当然地担负起了探索这无穷无尽可能性的使命。在现代社会,几乎人人都不可能避免的旅行绝非人老了一项简单的征服、探索自然的活动。旅行,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照亮存在的一个角度。
其实旅行之美从来都不可能依赖某个地方本身的物质条件,这是作者接下去要告诉我们的,细节之美成了我们暂时忘却尘世的纷繁和日复一日夫人唯一办法,但是对于不同的旅者,细节之美所展开的方式是不同的。人作为主体,只能捕捉他们愿意捕捉并且能够捕捉的美。这真是人的悲哀之所在,却恰恰也是旅行的意义之所在——当你觉得你去的某个地方远不如吸引你去到那个地方的某幅画或某帧照片美,不要沮丧,这就是艺术无法被技术替代之所在。
旅行的艺术读后感15
《旅行的艺术》是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创作的随笔集。在《旅行的艺术》里,阿兰·德波顿揭示了旅行的深层意义,他认为旅行以及对旅行的研究可以加深人们对幸福的体验,这样的体验更主要体现为让自己发现并获取生活的价值。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评论说,这部书就像一场完美的旅程,教人们如何好奇和观察,让人们重新对生命充满热情。
对于目的地的取向,对于事物的取向,其本质与价值是一个内在必要的因素,但在现实世界里,许多艺术品及名人的点缀与渲染,有时则会使一个地方由不为人知到多人慕名而去。名人有意或无意地“倾向”,也容易为缺乏主观的大众提供了“客观”的指导,人们以此为标准,不由自主地走入别人预设的审美框架。
在梵高绘出普罗旺斯的柏树之前,也许人们只是将普罗旺斯的柏树当作普通物种对待,也许已有人发现其树叶的尖硬与挺拔。但后来人们慕名而去的普罗旺斯大抵都张贴着“梵高”的标签,为人们提起时,便可傲气地说出:“那是梵高去过的地方啊!”也许有人还会拿出其画作的仿品,或拿出自己拍摄的照片,以此表示自己见识之广和品位之高。
名人艺术固然可贵,它展现出我们生存世界里最显著,亦或是不为人知的特点,但一件艺术品并不意味着所有,就如尼采所言“世界乃无穷”一样,一幅画作并不能完全包含所绘对象在现实中的细节与所有。艺术家之可贵,正在于从无穷之物中找出最显著、最具有象征的特征,即是其智慧所在。旅客以艺术为标签,得以满足欲求,却少人究其价值。艺术家的价值固然不是一处美景的所有,也不是目的地的所有,尚可借鉴于其中的价值,切莫以虚假来粉饰自己的内心。
大多数人对于目的地的选择是群体心理所致,走马观花式的旅行带来的也许是一时的情绪高涨,尔后是毫无收获。在一处景点人潮拥挤过后依旧赞叹旅途的愉快,实为单纯而又麻木的表现。
人们对于一种美景的喜爱,会由群体暗示心理催生对美的拥有,有人会在景区留下显赫的名字,以此示意后人来满足心理需求;有人也许会透过手机屏幕去拥有,以此证明自己的阅历得到充实。在英国作家和美术评论家罗斯金眼中,这都太过庸俗,是低级的拥有。对于自然的分析和观察,收获的不仅是对喜爱之物更深一层的拥有,更能在探索过程中发现出普通外表下奇妙的、且为少数人所知的美。也许对于单纯以放松身心为目的的旅客来说,罗斯金式对美的拥有未免过于苛刻,但旅行的意义实为丰富自身且拥有新的亦或者更深刻的感受。走马观花式的旅行换来的只是一时的心理满足,过后便索然无味。
阿兰·德波顿在其《旅行的艺术》一书中,通过艺术家以及自身对旅行的见解,予以读者一种全新的态度与感受:旅行不必追随大众,对目的地的选择、自身需求更应是一种细致而微的态度。于当今渐被智能和名利腐化的社会中,人们追求一件事物、享用一件物件时似乎已附上要向朋友、向世界分享的使命。在这种欲望的`驱使下,人们所追求之事物、所享用之物件便会大大失去其价值。久而久之体现的将不再是分享,而会成为一种无聊且乏味的竞争。虽智能予我们以便利,而人的心智却不应随其发展而逐渐变得麻木。阿兰·德波顿《旅行的艺术》和梭罗的《瓦尔登湖》便是在证实,在提醒人们这一逐渐被人遗忘的现实。
“一个人能放下的东西更多,他越是富有。”梭罗在简陋的自制木屋中,感受着自然更加纯真的美,获得的更得以充实自己。洪堡在美洲的历程中以执着的追求去拥有美,福楼拜在埃及的历程中感受当地文化,塞维尔在卧室的探索中逐渐发现新奇,伯克在高山冰川下感受壮阔之美……阿兰·德波顿在自由的探索中予我们以慰藉,让我们踏上哲性的旅途,在一路哲思和自我发现中领悟旅行的意义。
【旅行的艺术读后感】相关文章:
海浪的旅行大班艺术教案06-26
《旅行的艺术》读书笔记07-11
旅行的艺术读后感09-01
《旅行的艺术》读后感06-28
旅行的艺术读后感12-11
《旅行的艺术》读后感04-14
旅行的艺术读后感05-15
旅行的艺术读后感范文07-01
《旅行的艺术》读后感作12-12
旅行的艺术读后感6篇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