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情况报告(必备)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与我们愈发关系密切,报告包含标题、正文、结尾等。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情况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情况报告1
一、延安市应急队伍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我市按照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的原则,初步构建起了覆盖全市区域的市——县(市)、区——乡镇(街道)三级政府应急管理队伍体系。社区、村和许多企事业单位也纷纷建立应急管理机构,由所属地政府管理和指导应急管理具体工作。在市防汛抗旱、供电、消防和社会治安等领域也组建了一批实力较强的应急救援和处置队伍。在完善应急管理体制同时,我们随着各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各种救援队伍也纷纷建立,队伍系统逐步得到完善,应急处置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一是应急领导机构不断得到完善。全市通过有效落实各类应急预案实现了应急队伍建设的不断完善。截至目前,市政府共发布了25个专项应急预案,对应成立了25个应急领导机构、组建了25支应急队伍,职责都做了明确规定。其中,延安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委员会(简称市应急委)是全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机构,主任由市长担任,常务副主任由市委专职副书记和常务副市长担任,副主任由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担任,成员由市各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相关部门和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组成。在市长领导下,研究决定和部署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各专项事故灾害应急组织都设立专门的应急领导机构,统一领导、指挥、协调全市对应的危机灾害的应急救援工作。
二是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得以加强。2013年7月延安市遭遇自1945年有气象记录以来过程最长、强度最大、暴雨日最多且间隔日最短的一次持续强降雨,大灾面前,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科学引导、精心组织,各部门迅速采取应对措施,积极协调,有力有序应对暴雨灾害。市政府各部门在应急管理和救援过程中的职能发挥和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更为默契,已经初步构建起了政府应急管理体系。
三是专家库越来越成为各应急队伍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专家队伍的支撑是应急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必备条件,专家在应急管理过程中发挥着参谋助手、专业咨询、科学指导和技术支持等重要作用。我市在市、县两级应急队伍建设过程中充分吸纳了专家、专业技术人员等,这些专家有政府单位的,有医疗和卫生防疫单位的,有企业的,也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来自各种不同的单位。在市政府领导的关怀和市应急办的协调组织下,应急专家在应急管理制度建设、应急预案评审和演练评估、应急知识培训教育以及一些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是专业队伍建设得到了较快发展。全市形成了专业专职、专业兼职、非专业兼职等多种形式的应急队伍,同时,组织和动员大型油气集团、大型危险化学品企业、大型建筑企业等单位、社会团体和社会公众组建应急救援队伍,专业应急队伍内部也有细致的职能区分。初步形成了社会多元参与建设应急队伍的良好局面,全市各类队伍的数量不断增加,正在成为重要的有生力量。特别是我市石油化工企业众多,有许多由大型企业为主体建设的专业特种消防队伍,在应对燃气泄露、化学品灾害、管道爆炸、火灾等方面有着很强的实力,不仅拥有先进的专业消防装备,而且拥有相当数量的专业专职消防人员,这些专业消防队伍接受专业的消防训练,有着丰富的抢险救灾实战经验。
二、延安市应急队伍建设的不足
(一)应急常设机构的设置不合理。目前,全市各应急队伍常设机构主要负责应急日常事务的管理与处理,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主管或牵头单位中设置专门的应急管理办公室,如市政府办公室的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另一种是由主管或牵头单位的某一部门承担应急日常事务,如食品安全事故的日常监管工作由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的食品安全协调监察处承担。这种设置形式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应急常设机构的人员配置较少。根据本研究的调查,延安市的市级和县级政府应急办工作人员数量较少,常设机构的人数数量普遍较少,现有的人员数量只能维持日常事务,很难开展建设性的工作。部分政府应急常设机构和绝大多数专项应急常设机构的人员为兼职,人员兼职则很难保证应急管理成为日常工作的重点。二是应急常设机构多挂靠。各专项应急组织较为普遍存在常设办事机构挂靠的现象,有两种挂靠形式:一种是将整个应急常设机构放在主管或牵头单位的某个部门,另一种是由若干来自主管或牵头单位不同部门的人员共同组建应急常设机构。常设机构的挂靠也会产生应急管理工作与相关部门本职工作之间的冲突,造成应急管理相对于部门职能的弱势地位,不可避免地对应急管理活动的开展产生制约。
(二)应急专家队伍结构和职能配置存在不足。目前,我市正在逐步完善应急专家库的建设。目前,专家支持应急行动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应急处置行动中由指挥系统根据需要临时成立专家组。二是从专家库中抽调相应的专家开展决策咨询和技术支持工作,既没有明确的职责规定,也没有一个有效的应急专家组织平台,专家的工作表现出较强的临时性和被动性的缺点,很难通过一个开展计划性的、主动性的服务,因此,现有专家服务形态很难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另外,各个层级的专家队伍还普遍存在专家结构不合理的状况。首先,普遍没有设定能够成为应急管理专家的条件,许多专项和区县的应急系统只从关联单位中寻找自认为适当的人员担任专家,并没有考虑专业、技术、经验等因素;其次,许多应急队伍系统只是从直接管辖区的有关单位中挑选专家,一般不会到高校、无业务交往单位和管辖区之外寻找专家;再次,许多应急队伍系统的专家之间技能互补和数量规模也存在严重问题。另外,受条块分割管理的影响,专家队伍大多只为所属的应急组织服务,很少跨区域、跨领域服务的,各级政府缺乏专家资源整合管理措施,各应急主管单位之间缺乏相互支持的行动机制,专家功能的发挥不可避免地受到了限制。
(三)综合性、专业化的应急队伍较为缺乏。突发公共事件往往具有连带性和叠加性,各种风险常常发生耦合。单灾种导向的专业应急救援力量分散于多个部门,缺乏协同,不能有效地应对复合型的公共突发事件。目前,全市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基本上都是分灾种、分部门、分系统建立的,救援力量分散,缺少综合性,存在着“多队单能”的弊端,体现了部门分割、条块分割的行政体制特点。不仅如此,应急救援力量的分灾种、分部门建设造成了应急救援人力资源配置的不均衡,不能实现一队多能,导致了巨大的人力、装备及资金方面的浪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要体现成本——效益的原则。救援队伍分灾种、分部门建设要重复配置装备,不能实现统筹协调。同时,在应急处置过程种,应急管理部门临时组织、抽调的应急救援力量之间因职责不明、机制不顺等产生了巨大的交易成本,建设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刻不容缓。
(四)志愿者队伍整体建设水平较低。从近些年的重特大突发自然灾害的救援活动来看,大规模的灾害救援处置离不开志愿者队伍的支持。我市虽然有各种志愿者队伍,而且也开始出现一些应对社会灾害危机的新型专业志愿者队伍,如延安市雷霆应急救援中心等民间志愿组织,但是,全市应急志愿者队伍整体建设水平还很低,主要表现在:一是政府没有将志愿者队伍有效纳入应急救援体系。几乎没有任何应急预案规定志愿者在灾害危机处置各个环节的任务、职责、功能和作用。在绝大多数预案中,志愿者力量被严重忽视了。二是志愿者队伍缺乏应急援助功能。目前,全市各种志愿者力量主要是提供一些常态志愿服务,很少参加应急救援行动。这些志愿者队伍基本没有太多的应急援助意识,也缺乏应急援助的技能。而专门的应急志愿者队伍还没有组建。三是志愿者保障机制缺乏。灾害危机救援不仅需要付出时间、精力、金钱和物资,还有一定的危险性,目前,还没有一部法律规范对志愿者的权益提供有效保护。志愿者一旦在应急行动中受到损伤,志愿者很难获得合理的赔偿。
(五)应急队伍联动机制的建设尚不成熟。市县两级在应急预案中对应急管理领域的应急联动作出了一些规定,其重点主要是明确联动各单位的职责任务。目前,还没有一种制度规范对联动的启动条件、主体责任、沟通机制、合作方式和配合细则等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主要表现为:一是各级应急组织、特别是区(县)以下应急组织内各责任单位之间的联动主要依靠各自领导人和业务关联单位,应急办难以在其中充分发挥作用。各单位的领导人既是应急联动的责任人,又是联动管理的执行者,繁忙的协调事务会影响领导人的决策、指挥工作。另外,有些区(县)应急组织还存在由业务关联单位负责跨系统联动的情况。业务关联单位为主导的应急联动,更多侧重于某些局部的应急职能,而不是整体的应急行动,因此,有时会造成局部联动与整体应急之间的冲突。二是应急救援队伍之间缺乏协作。灾害危机的综合性往往要求各方救援队伍分工协作做好应急救援处置工作,虽然应急预案对各应急救援队伍之间的协作关系作了规定,但是由于各类救援队伍都是由主管单位按职责分工组建的,主管单位职责运行的相对独立性妨碍了应急救援队伍之间协作交流活动的开展,影响应急联动中各救援处置队伍之间的默契度。具体表现在:各应急救援队伍之间平时缺乏交流互动;缺乏由多种队伍参加的综合性应急演练;应急行动中各方的联动流程缺乏规范。
三、延安市应急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队伍结构,完善救援布局
1.加强专家队伍建设,实现优势互补。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必须与专家队伍建设相结合,以完善救援队伍的专业性。成立应急管理专家组是推进应急管理工作科学民主决策、探索应急管理规律特点、为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提供专业和技术支撑,全面提高应急管理工作水平的需要。这就要求专家组一定要履行好市政府应急管理工作参谋助手、专业咨询服务、应急理论研究指导和专业技术支持等职能,努力为有效预防和科学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是要充分发挥参谋助手的作用。应急管理专家要明确自己承担的职责是市政府应急管理工作的参谋和助手,应当努力为市政府加强应急管理的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果断决策提供智力支持,特别是要从专业知识方面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和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积极建言献策,多提权威管用的专业意见和建议。
二是充分发挥专业咨询服务的作用。专家要当好应急知识的宣传员和辅导员,要积极为基层和各级机关的应急管理咨询做好服务工作,还要积极参与基层和机关组织的应急管理教育培训及相关的学术交流活动,特别是要加强对特种危险行业的专业技术指导,培养和扩大应急管理人才队伍。
三是充分发挥应急理论研究指导的作用。专家一定要重视加强应急管理理论研究,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应急管理工作思路,要参与应急管理工作的调研活动,不断提高对各类突发事件发生、发展规律的认识,潜心钻研,大胆探索,结合实际,总结经验,指导实践,进一步提高公共安全服务水平。四是充分发挥专业骨干的带头作用。专家组成员在本部门、本单位都是应急管理工作的骨干,不仅要在本部门、本单位的本职岗位上参加应急,而且需要的时候在市应急办的协调组织下,还要参与全市的应急管理工作,无论是参加本部门、本单位还是参加市应急办协调组织的应急管理工作,都要发挥专业骨干的带头作用。尤其是参加全市性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技术专家一定要大胆发表专业意见,为领导提供决策建议,在关键时刻充分发挥专家的专业权威作用。
2.强化综合应急队伍建设,强化协同救援。随着延安市应急管理工作的深入推进,应急管理机制得以不断完善,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问题越发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2007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对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然而,目前延安市综合应急队伍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尽快建立相应的制度,加以有效解决。
一是增加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提高救援队伍标准化建设。按照国务院和省、市要求,组建以消防队伍为应急救援主力军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接受市政府的领导和指挥,服从市应急委和市应急办的管理与调度。同时,承担起针对其他专业应急队伍、辅助应急队伍的技能培训,综合性应急预案制定和修订,以及组织开展联合应急演练等任务,提高协同作战能力。
二是加强专业应急队伍建设,提高队伍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明确应急救援的指挥关系,赋予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相应的临机处置权;在保持现有管理体制不变的情况下,整合医疗卫生、防汛抗旱、交通运输、城建、民政、农业、地质灾害、气象、林业、农业、环保、电力、安监等相关部门的救援力量,统一纳入应急救援调度和指挥体系,建立紧密协同、快速反应的工作机制,整体推进应急救援工作的开展。
三是完善辅助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发挥队伍整体合力。要充分整合包括预备役人员和民兵、基层警务人员、医务人员、物业保安、企事业应急队伍和保卫人员、志愿者等在内的现有力量,充分发挥各部门基层站所(中心)工作人员的重要作用,同时进一步吸收有关专家和相关救援经验人员参加,发挥辅助应急队伍人员多、分布广、接近基层等优势,形成覆盖城乡的应急保障力量体系。
3.完善志愿者队伍建设,动员全民参与。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包括政府在内的任何一个公共组织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它无法单独满足应对灾难的所有需求。因此,有效地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各种社会力量的能动性,是对紧急状态下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及时补充,志展者和志愿者组织就起到这样的作用。尤其在应急救援过程中,专业救援队伍人数有限,并且主要是从事一线的救援工作,因此大量繁重的后勤服务保障工作应由其它人员来完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立一支组织性、战斗力较强的志愿者队伍来提供人力资源。因此,延安市各级政府都应注重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在进行专业的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同时,应依托村庄、企业、社区、学校进行全民培训,开展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和必要的应急演练来增强全民的`公共安全和防范风险的意识,提高全社会的避险救助能力。具体来说,各级政府要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应急志愿者管理:
一是界定应急志愿服务范围,适当限制从事危险性应急志愿服务;
二是加强应急志愿服务法规制度建设,促进应急志愿服务工作规范化,明确应急志愿者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
三是加强对应急志愿者组织的指导,强化志愿者自救、互救知识培训,增强服务技能;四是建立志愿者参与应急服务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大对应急志愿者宣传报道力度,对表现突出的志愿者和志愿者组织给予必要的奖励。
另外,政府责任部门需要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给应急志愿者组织提供支持,确保应急志愿者组织为志愿者办理伤害保险,并协助志愿者组织为造成伤害的志愿者处理各种善后事宜。
(二)进一步加大投入,完善队伍装备
1.加强投入力度,拓宽投入渠道。人员与装备是应急管理工作的基本要素,应急装备是应急力量执行任务的物质技术基础,特别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各种救援装备所发挥的作用是人力无法替代的,各种救援机械也可以提高救援效率。因此,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过程中,
一是要加大投入力度,提高政府储备。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现在的应急装备储备已经无法满足各类灾害事故的多元化需要。尤其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各类灾害、突发事件对城市的潜在威胁与日剧增,对应急救援技术与装备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迫切。各级政府应根据本地经济发展和灾害事故特点,将应急救援专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逐年加大应急救援装备经费的投入力度,重点增强对处置石油、化工、有毒有害等特殊灾害事故特别是生命救助类特勤器材装备和通信设施的投入。
二是要与企业建立联系,明确企业责任。随着突发公共事件发生频率的提高,危害程度的增加,单靠政府提供大型救援装备设备,需要的资金投入将越来越大,因此在以政府为主导扩大储备的同时,应明确企业的责任和义务,形成“回租”机制,即在灾害发生的时候将其原有的一些设备“回租”给政府,以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但是在实际的应急救援过程中,由于没有相应的制度规定说企业必须参与救援行动,灾害发生时,许多企业都有愿意救援的想法,但马上付诸于实施却动作不一。
2.坚持按需配备,健全调配机制。
首先做好需求对接,解决好“要什么、有什么、在哪里、是谁的”等基本问题,为各级政府统筹规划应急装备保障建设提供有力的决策依据。要根据不同地区易发的灾害类型进行针对性的配属,如在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地区,其救援装备应以救生器材、冲锋舟等水上救援装备为主,而对于易发生暴雪及冰冻的地区,其救援装备应以大型推土机等清障破冰机械装备为主。
其次是要实现各区域之间救援装备的有效调配,各类灾害发生的地区、时间可能是出乎我们预料之外的,加之应急救援队伍的装备是按一定的标准有区别配属的,因此在一些灾害来临时往往会因为缺乏救援装备而导致救援效率大幅下降,因此必须实现各地区之间救援人员及装备的合理调配,争取时间上的主动权才能全面提高救援效率。再次,按照“相称相适应”的原则,牢牢抓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机遇,规范工作运行机制、健全完善法规体系,逐步构建科学合理的应急队伍装备保障建设新格局。最后,制定配套政策。各级政府以省市相关文件为基本依据,结合自身实际,研究制定层次分明、斜街配套的相关标准,明确装备器材的保障渠道、供给方式和保障经费标准等内容,使应急队伍装备配备保障工作有章可循。
(三)加强队伍培训,提升救援能力
1.加强对应急管理人员的培训。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培训重点是增强应急管理意识,提高统筹常态管理和应急管理、指挥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水平,在领导干部培训主体班次中安排专题培训内容;对公务员和有关新闻发言人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和案例教育。对基层干部的培训重点是开展增强公共安全意识,提高排查安全隐患和第一时间应急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各地要依托和利用现有条件,将应急管理内容纳入政府系统领导干部培训、轮训课程体系,有组织有计划地举办培训班。另外,还必须对政府主管部门人员进行整个应急救援过程的培训,以确保其他参加培训的人员能更好的熟悉政府主管部门人员的应急救援计划的实施方法,以便更好的配合其进行应急救援工作,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协调、有序、高效。
2.强化对专业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首先,各级各类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重点是熟悉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并熟练掌握相关突发公共事件处置救援和安全防护技能,提高在不同情况下实施救援和协同处置的能力,最大程度提高在不同情况下与不同部门配合实施救援的协同应对能力。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按照隶属关系和管理责任,由相关部门应急管理机构分别组织实施。其次,提高专业队伍训练的前瞻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地下工程、公众聚集场所大量涌现,各种新材料、新工艺、新能源、新技术被广泛开发利用,在这些领域首次出现的一些突发公共事件面前,现有的救援队伍往往存在经验不足、设备落后的现象,从而带来较大的损失。因此,对于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来说要进一步提高专业队伍训练的前瞻性,提高灾害防范意识和学习能力,从而提升队伍的救援应急能力。
3.实现非专业救援队伍训练实战化。目前延安市专职救援队伍人数有限,在各类突发事件救援过程中需要动用大量的如武警在内的各种力量共同战斗,这些人员参加应急救援的频率较低,且人员更换较快,因此针对他们所展开的训练必须以提高实战能力为根本出发点,进行专门的训练。一是加强基本技能培训,提高自身救援能力。非专业救援队伍也必须掌握一定的应急救援技能,否则其作用将会大打折扣,甚至会增加政府的负担。二是要与专业救援队伍进行合练,提高协同作战能力。非专业救援队伍必须了解各项工作开展的程序,并接受专业救援队伍的指导,协助其进行救援,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通过俩支队伍的合同演练才能实现,否则在实际救援中各自优势难以有效发挥。三是加强心理的训练,缩短其心理准备时间。如果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良好的心理训练,面对灾后的惨景及大量的遇难者,救援人员会产生恐惧的心理,如果克服不了恐惧,就无法进行救援。
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情况报告2
一、背景
随着晋宁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志愿者队伍也在不断发展壮大,但晋宁地区的自然灾害形势也依然严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这种形势下,应急救援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由于财政资金缺口压力较大,导致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资金不足,一旦发生地震、洪涝、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我们会积极向社会发出捐助倡议,利用社会力量对备灾救灾和应急救援工作进行适当补充。为此,区红十字会通过查阅资料、借鉴省、市及其它区(县、市)经验,对我区应急志愿者队伍的建设与发展进行了初步探索,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二、晋宁区志愿应急救援队伍现状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我区发生的灾害日益频繁。旱灾、涝灾、风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侵袭,灾害造成了人民生命财产不同程度的损失。面对日益严峻的自然灾害,对救灾减灾防灾和应急救援的能力建设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区应急救援工作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增多,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基层应急救援力量薄弱。我区现有近30万人口,共2个乡4个镇2街道共133个行政村,农村人口近20万。基层灾害应急救援志愿者大部分是村干部,救灾装备储备不足,缺乏专业培训,也缺少工作经费,导致基层应急救援能力不强。区红十字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的人员也只有39名,来自全区工、农、学、商、政各个领域,小者年方垂髫,长者岁逾古稀,今年刚组建,还要经过长期严格训练,才能承担一定的救援任务。
2.存在着重救灾轻备灾思想。雨情、水情风云变幻,汛情、灾情从天而降,昆明市时常遭受强暴雨袭击,全市境内发生汛情、山体滑坡、泥石流的情况时有发生。晋宁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次数不多,时间长了人们往往会产生了一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总觉灾难离我很遥远,对防灾减灾的科普宣传,备灾工作重视不够、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不够,尤其是应急救援志愿队伍的建设几乎为零,动员社会救援力量参与救援的意识不强。
三、借鉴先进区(县、市)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建设经验
昆明红十字救援队、东川分队、嵩明分队、石林分队、呈贡分队、寻甸分队、安宁分队在以志愿者为主体的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方面具有许多特色的做法,其经验对于处于探索性建设阶段的晋宁分队具有不少启示性意义。
1.救援与救护相结合。各区(县、市))红十字志愿者救援队是应急救援的第一响应者,肩负着突发事件的第一时间应急处置工作。所有红十字救援志愿者都需要掌握必备的基础性应急救护知识,便于应急救援时对伤者进行第一时间的应急救护。
2.综合与专业相结合。由于红十字志愿应急救援队伍是一支社会力量,是政府应急救援力量的补充,处置的事件多种多样,因此要求其必须是一支综合性的救援队。而“综合”的必然结果是,无法做到各种救援技能都很专业,只能是“广而泛”,所以还需要专业的救援力量的支持。
3.专职与兼职相结合。应急救援队伍完全通过专职人员是不能实现的,必须是大量调动社会力量,利用好志愿救援服务。目前区(县、市)级应急救援力量有消防救援队、森林扑火队、民兵预备役队伍、驻晋解放部队和武警部队,社会救援力量有蓝天救援队、云南黑豹救援队、红十字救援队等,社会救援力量里面绝大部分都是志愿者。
4.政府与社会相结合。应急救援多采用政府资源与社会力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具体做法是:政府出钱、社会出人。救援人员大部分都是来自社会的志愿者,他们自身的管理采取社会自治方式进行。政府对救援队伍建设所需的场地、设备及维护、人员培训等提供一定的财政支持,部分救援队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接受赠款。
四、壮大志愿者救援队伍方式及措施
现阶段,我国各种灾害高发频发,在政府财力有限,专业救援力量不足、民间救援组织专业化不充分,志愿者参与热情高涨的前提下,我们晋宁区有必要借鉴先进地区经验,采用政府主导、社会成员广泛参与的模式,建立专业化的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既节省政府开支,又能满足公民参与应急救援的愿望和要求,同时又能提高我区应急救援效率和水平。
1.应急救援与防灾减灾相结合。应急救援队伍除了需掌握相应的救援知识,进行专业的救援技能培训外,大部分时间还可以进行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可以对人民群众进行救援培训,在社会上多宣传相关防灾减灾的知识和政策,确保人民群众在发生灾害时,能够采取有效措施去应对,同时也可以提高整个社会应对灾害的.能力和水平。
2.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要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原则。政府要加大应急救援队伍的投入,确保救援队伍能够高效运转。与此同时,要加大对参加应急救援队伍的宣传,吸引更多的志愿者加入队伍,壮大应急救援队伍的规模。
3.加大对应急救援志愿者招募、激励的力度,壮大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政府可以通过官方网站、借助于各种媒体加大对应急救援志愿者光荣使命和神圣义务宣传的力度。与中小学合作建立应急救援志愿者后备队伍。同时依托各部门如消防、地震、水利等部门的应急救援组织招募志愿者。政府也可以对志愿者给予物质或者精神上的奖励,鼓励人民群众加入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建设中来。
4.完善培训体系,加强对应急救援志愿者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政府负责指导应急救援志愿者的专业化培训工作,设置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的培训内容,依托各部门、各系统的职业救援队的培训基地,对应急救援志愿者进行分层次、分专业的培训和演练。
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情况报告3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上级会议和有关文件精神,高度重视应急队伍建设,整合资源,强化管理,在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现将我市应急队伍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
去年以来,我市按照上级要求,成立了xx市应急管理委员会,构建了由市应急委统一指挥协调、各部门应急联动的处置与救援机制,基本形成了以“综合性应急救援大队为主、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为辅、镇级救援中队为补充”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
(一)综合性应急救援大队建设情况。坚持整合资源、规模适度的原则,以公安消防队伍为主体,以相关部门现有人力资源为基础,整合形成规模适度、精干高效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作为市政府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的骨干力量,xx年xx月xx日,我市举行了综合性应急救援大队揭牌仪式。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在人员、装备、车辆、经费、硬件建设等方面予以保障。一是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应急救援经费保障问题,我市的应急救援大队基础设施建设经费以及合成演练等工作经费纳入市级财政预算,由市财政根据应急救援市级需要统筹安排。市政府常务会专门研究应急救援大队基础设施建设经费及合成演练等工作经费,纳入市级财政预算。二是加强硬件设备建设。在财政经费紧张的情况下,xx#年我市又拨款近xx万元购置了抢险救援车,进一步提高了全市应急救援能力。xx#年,我市结合城市建设,我市投入xx#多万元建设新消防中心站,今年年底前该工程即将竣工投入使用。三是加强应急物资储备。依托应急救援大队,建立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库和社会救援物资动态信息资源库,与其他专业救援队伍、相关社会单位实现了“资源共享、信息互通、联勤保障”。四是强化应急演练。我市始终坚持“未雨绸缪”的.原则,将应急演练作为常态化工作来抓。今年以来,我市安监、人武部等部门相继举行了应急救援演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情况。成立xx支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按照“统一指挥,协同作战,分级负责”的原则,纳入全市应急救援体系统一调度、作战和训练,切实做到“三定一有”:即“定指挥、定人员、定制度,有保障”。一是定指挥。选择责任心强、业务精的分管领导担任应急救援队伍队长、指导员以及副队长,具体负责各专业救援队的日常培训、演练等工作。二是定人员。每支专业队伍都选择了综合素质高的人员作为专业队伍人员。xx支队伍原则上每支队伍xx人,不少于xx人,人员相对固定,并登记在册。三是定制度。从应急管理、应急指挥的实际需要出发,就应急救援队伍的“责任主体、组建形式、人员构成、工作程序和综合保障”等作出了明确规定,保证了应急管理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四是有保障。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物资、装备和日常运行管护经费由各主管部门自行解决,市财政根据应急救援工作实际需要提供必要的补助。目前,我市xx支专业救援队伍均配备了应急车辆等装备器材,保证了突发事件发生后得到及时有效处置。同时,我市交通、水利、供电、xx车务段等多家单位均按要求储备了必要的应急物资和设备,为应急演练和突发事件处置提供了物质保障。
(三)镇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情况。一是明确属地责任。在平时的应急管理工作中,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属地镇的责任,因此虽然我市镇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暂未启动,但我们要求各镇充分依托镇级机构人员,如派出所、综治办、安全助理、联防队员、村级安全联络员等,组建应急救援中队,确保突发事件发生后,属地镇能够快速反应、及时进行先期处置,从而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二是充分发挥基层应急队伍的先期处置作用。去年xx月xx日下午#:xx分左右,在xx省道我市双塘镇境内,发生一起载有大量氢气瓶组的重型货车刮撞事故,导致连续爆炸,发生大火,爆炸产生的冲击波震碎路边一家服装企业和附近民房的近二十处窗户玻璃。在应急救援大队到达之前,双塘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迅速组织镇级人员,及时疏散了道路周边群众和事发现场附近一家服装厂职工,为事故处置争取了时间,为减少损失创造了条件。
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市应急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受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还存在着问题和不足:一是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标准化程度不够,与突发事件处置的实际需要还有较大的距离。今年以来,我市没有发生较大的突发事件,但一般性的突发事件发生呈现经常性特点,在处置突发事件的过程中,暴露出应急救援大队人员较少、装备不足的特点;二是专项应急救援队伍缺乏专业人才,各专业队伍的培训、学习还没有形成制度化;三是镇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工作尚未正式启动。四是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经费投入不足。我市综合应急救援大队基础设施建设经费以及合成演练等工作经费纳入了市级财政预算,但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物资、装备和日常运行管护经费是由各行政主管部门自行解决,个别单位不够重视,导致一些工作没有按照计划有序开展。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是加强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认真传达贯彻会议精神,并结合实际,抓好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一是实现队伍素质提升和体系完善相结合。我们将以应急管理办公室成立和运转为起点,狠抓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演练、培训、学习,切实提升综合性应急救援大队的综合素质和水平。同时,我们将进一步组织协调各相关单位充分利用各单位退伍军人、业务骨干等人力资源优势,合理、配齐、配足专业应急救援人员,并形成制度,制订计划,切实加强应急队伍的演练和训练。同时,我们也讲在上级应急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力争年底前组建完成镇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实现市、镇、村应急救援队伍的全覆盖。
二是实现物资保障和经费投入相结合。完善经费保障机制,拓宽应急救援大队经费来源渠道,积极动员社会力量,采取捐赠、赞助等方式筹集应急救援装备和日常运行管护资金,保障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需要。加强物资储备,确保各应急救援队伍装备、物资、器材等配置到位,确保平时应急演练、战时应急救援有装备、有物资。
三是实现常态工作和突发事件处置相结合。制订工作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管理日常工作,推动应急管理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同时,切实做好突发事件的处置,为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情况报告4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以上率下的应急救援体系。我县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近期处于全国两会期间,县委、县政府两位主要负责同志在多个场合强调安全生产、森林防火、安全维稳等工作的重要性,并率队到各镇各行业企业进行督导检查。针对应急救援体系的健全情况,我县一是及时调整议事机构。严格落实“双主任制”,县安全生产委员会及时调整由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同时任安委会主任;县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已调整由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指挥长,县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拟调整由县长担任第一召集人,目前正在呈批中;县三防指挥部、县消安委调整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任总指挥,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全县应急救援相关工作的组织协调。二是严格落实“三级联系人”制度。实行县领导挂镇、镇领导挂村居、村居干部挂户的“三级联系人”制度,以上率下,做好应急救援工作。制度已在去年“龙舟水”强降雨及春节期间森林防灭火工作中得到检验,县四套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到基层一线,到挂钩镇指挥调度协调各项工作,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三是完善了方案预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健全应急预案体系的通知》,确定县级预案由1个总体预案和29个涉及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等方面的专项预案组成,明确了负责编制或修订预案的牵头部门。目前《和平县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已完成征求意见,专项预案已完成备案19项,完成拟稿5项,其余5项正在抓紧制定中。我县将对各牵头部门加强督查督办,确保于20xx年3月底前完成县级应急预案的编制或修订工作。各镇均对应印发了突发事件总体预案,各村居均已建立一页纸预案或明白卡,明确了转移人员、转移路线、转移责任人、安置点。四是加强应急演练。我县严格按照国务院办公厅《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坚持每年对森林灭火、消防救援、防汛等重点应急工作进行演练。20xx年我县各级各部门共开展了76场应急演练,其中县级演练13场,部门演练23场,镇级演练31场,共计87300余人参加,有效提高了应对突发性事件的组织和处置能力。
(二)加强部门联动,建立条通理顺的应急救援运行机制。一是理顺职能体系。调整优化县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和专项应急指挥部,坚持一岗双责,由各行业部门分管领导担任各专项指挥部指挥长。近两年已顺利完成三防指挥部和森林防灭火指挥部的职能划转,将县水务、林业部门的相关人员、设备、物资交接给县应急部门,并补充加强了人员力量。二是建立各部门间的沟通协调和联席机制。县应急管理部门与县人武部、武警中队等当地驻军每半年定期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完善抢险救援协同体系;与气象、水务部门在强降雨来临前均会举行会商会议,分析研判形势,作出预警预报;与发改部门联合制定了《关于建立县级救灾物资应急保障联动机制(试行)的通知》,健全完善了统一指挥、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确保紧急情况下救灾物资及时调拨到受灾地区,全力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三是健全县镇两级救援联动队伍。我县统筹全县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健全了由县应急管理部门统一协调、各部门应急联动的处置与救援机制,形成了以“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为主、部门救援为辅、镇村救援为补充”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体系。目前,全县综合性应急抢险救灾队伍主要有5支共269人,分别为县森林消防大队80人、县消防救援大队49人、县武警中队20人、县人武部基干民兵连100人、县医疗救援队20人,配备有橡皮艇、冲锋舟、救生衣、消防车、破拆工具、对讲机、无人机等救援设备。各镇均按规范要求组建了半专业扑火队。接下来,将按照省市工作要求和部署,有计划、有组织、有重点地建设应急专业救援队,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
(三)加强资金投入,建立标准化的应急救援平台设施。一是优化县级应急指挥平台。县级应急指挥中心将在原县工业园管委会大楼重新建设,预计上半年实现搬迁。在配齐其他设施设备后我县将一改原县级指挥中心面积狭窄,条件简陋的现状,建成技术先进、标准统一的县级智能应急指挥平台,有效提升我县自然灾害防治、安全生产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指挥调度能力。二是完善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仓库建设。我县已设置1个救灾物资仓库和1个应急物资仓库,其中救灾物资仓库设置在县粮食仓库,面积可根据物资储备数量灵活调配,各项设施设备较为完善,救灾物资能够得到有效保管;应急物资仓库为临时租用店面,面积约200平方米,设置有防潮、消防、照明和给排水等设施设备,能够基本满足目前物资储备要求。接下来,我县将加大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力度,并加快标准化应急物资仓库建设,目前新建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仓库项目已立项,项目计划用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目前正在县工业园二期进行选址工作。三是强化资金保障。我县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严格按照预算法要求设置预备费,20xx年设置预备费4100万元,保障我县防灾减灾救灾相关工作。每年投入大量资金采购防汛、防火各种装备,20xx年春节期间我省森林防火形势严峻,为切实提高灭火能力,我县临时投入县级财政资金146万元,先后紧急采购了两批水车、灭火机、无人机等装备。20xx年我县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实现了消防救援大队指战员的医保优待政策,指战员在医院就诊享受军人待遇。同时我县在东山岭下已新建一栋专业森林消防队营房,目前正在完善余坪、道路等市政工程建设,近期将可投入使用。
二、存在问题
我县认真落实省、市关于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相关要求,大应急救援的管理体系初步形成,但与上级要求和群众希望相比,仍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应急救援专业技术力量还不够强,各行业专家短缺,应急管理专家队伍尚未配齐。二是镇村级力量相对薄弱,镇村的人员队伍和应急指挥中心、装备物资仓库等设施设备的标准化建设资金压力大。三是应急预案体系不够健全,部分专项预案的针对性还不够强。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完善各类应急预案。统筹做好各类应急预案的修订汇总工作,建立本级应急预案数据库。督促各行业部门及时修订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立足问题导向,指导各镇村和企事业单位科学制定应急预案和演练计划,真正做到按预案快速妥善处理突发事故。
(二)进一步强化应急队伍建设。按照“专兼结合、一专多能、一队多用”的原则,建设一支“除患必先,救援最前,应急为民”的高素质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在加快建立县级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的同时,推动交通运输、水务等部门充分发挥各自行业领域的专业优势,组建各自专业抢险队伍。支持社会应急救援队伍融入到应急救援体系,全面提高应急处置队伍协同作战能力。
(三)进一步夯实基层应急基础。全面推进基层应急管理标准化建设,充分整合乡镇现有人员,建强乡镇应急管理办公室。逐步将乡镇现有护林员、辅警等力量整合,组建镇级综合性救援队伍。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保障力度,进一步完善乡镇应急指挥中心和装备物资仓库的标准化建设。
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情况报告5
一、应急救灾队伍建设情况
xx应对地震、消防、水上应急救援等应急救灾等突发事件分别成立领导小组。由xx任组长,分管副xxx任常务副组长,其他副xxx任副组长,xxx主要负责同志(副局长兼任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由该单位分管日常工作的领导同志)为成员。
二、应急救灾设备配备情况
(一)道路运输保障储备情况。
20xx年道路运输保障储备应急车辆共计50辆,其中货车29辆,危货运输车10辆,客运车辆11辆。
1.货物运输方面。配备平板货车9辆,最低载货质量8.7吨,最高核载质量19.5吨,合计运力127.53吨;重型半挂牵引车5辆,均为额定载货量40吨,合计运力200吨;普通货车15辆,单车额定载重12吨,合计运力180吨;危险货物运输车辆10辆,最低载货质量10吨,最高核载质量33吨,合计运力171吨。普货运输车辆和驾驶员均为多家货物运输企业提供,危险品货物运输车辆及驾驶员为xxx公司、xxx公司提供,均为正规营运车辆及具有相应驾驶资格的驾驶员提供驾驶服务。
2.旅客运输方面。配备客运大巴11辆,其中53座大巴4辆,50座大巴4辆,47座大巴2辆,38座大巴1辆,合计运力544座。车辆及驾驶员为xxx公司提供,均为正规营运车辆及具有相应驾驶资格的驾驶员提供驾驶服务。
(二)水路运输保障储备情况。
xxx水上应急仓库救援物资采购项目于20xx年9月15日,在xx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公开招投标,9月30日与景洪市恩硕商贸有限公司签订采购合同,20xx年12月8日项目完成验收。
水上应急仓库选址于xxx,管理所属于xxx下属的单位xxx,采用两块牌子一套人马进行管理,应急仓库的物资有专人负责领取(还)登记。目前,通过前期采购,应急救援物资有冲锋舟10艘、救生衣1000件、行业救援无人机、水下无人搜救机等66种设备。
20xx年3月、11月,xxxx分别购入执法监督艇共7艘,其中1艘为9座,目前因未完善相关手续暂储备与xxx;6艘为8座,目前已全部投入使用,分别储备与xxx区各库区及相关水域,驾驶员配备及舰船保养均为xxx统一向企业采购服务,以上7艘执自有法监督艇同样做为水上应急救援储备使用。
(三)道路抢通抢修保障储备情况。
道路抢通抢修保障根据设备调配及管理区域分为四个单位进行保障储备,分别是xxx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xxx、xxx、xxx,配备情况分别是:
一是xxx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装载机2台、挖掘机2台、皮卡车1辆、程力威牌餐车1辆、应急电源(发电机)1台、高杆照明2个、应急手持专用终端2台、应急手持普通终端10台、车载布控球及pad1套、无人机2架、排用帐篷2顶、班用帐篷4顶、个人携行装备60套。以上设备均为西双版纳公路局自有物资,储备于西双版纳公路局应急物资库(景洪市嘎栋工业园区旧G214景洪至勐海老路K3132+800)
二是xxx,装载机8台、挖掘机1及、各类安全警告标牌1206个、各类抢险保通装备294把、抽水机3台、发电机1台。以上设备为xxx相关单位设备,为非自有设备,分别储备与xxx仓库及各xxx辖区xxx中心仓库。
三是xxx,挖掘机2台、装载机5台、压路机3台、发电机6台、平地机2台、铣刨机机1台、沥青洒布车2台、洒水车1台、各类安全警告标牌240个、各类抢险保通装备120把、闪爆灯6个、抽水机6台、电锯4台。以上设备均为非自有设备,为xxx公司提供,储备于xxx公司仓库。
四是xxx,挖机10台、装载机7台、压路机2台,非自有设备,为xxx公司提供,储备于xxx公司。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自有应急设备短缺。除xxx,xxx应急仓库储备的水上应急救援物资,xxxx主管部门均无自属应急设备储备。如当前xxx应急物资和人员运输车辆均为社会车辆,一旦发生紧急情况,需要调动企业参与紧急运输,车辆人员组织难度大、耗时长。xxx应急抢通等所需工程机械设备也多为企业所有,停放位置、设备保养情况等难以把控,如遇紧急情况调用存在一定难度。
二是设备日常保养维护及运行难度较大。如xx应急仓库管理维护资金缺乏,应急保障资金投入机制滞后,不能适应应急队伍、装备、交通、通信、物资储备等方面建设与更新维护所需资金的要求,同时缺乏具有相应资质的水上救援舰艇驾驶人员。目前除xxx有水上应急仓库外,xxx均未设立,辖区内长期以来水上搜救硬件设施设备严重匮乏,无搜救装备配备,无水上搜救指挥平台,无搜救基地(站点)等,无正规化水上应急搜救队伍,严重制约水上应急搜救能力,一旦出现应急事件,仅能依靠民间队伍和民用物资进行简单应对,应急效果严重打折扣。
四、对策建议
一是强化舆论宣传。积极鼓励引导相关企业、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和志愿者队伍有序发展,积极整合辖区其他可投入应急救灾行动的`救援设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等社会人力、物力资源,加强应急救灾社会力量建设,强化对专业力量的补充,完善应急救灾力量格局。加强和政企衔接,达成应急设备紧急征用或者调用协议,一旦发生紧急情况,立即按照应急预案协调社会组织配合应急处置。
二是完善救灾储备站点建设及相关培训。统筹建立xx应急救援中心,并合理选址建立县(市)一级救灾储备站点,同时配备必要的自有应急机械设备,并安排专门资金进行日常维修保养,使储备设备处于良好的备战转态。适时开展对应急救灾设备使用培训,如水上舰艇驾驶技能,确保设备有储备,储备能使用。
三是逐步建立跨地区、跨部门、多专业的应急协调机制。加强与毗邻市、县的沟通协调,加强多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共享应急救援设备、专家等救援力量,建立相应联系机制,适时开展联合应急演练,有助于根据灾害发生地就近调配应急救灾设备及救援人员,以及完善相互之间的专业人才储备及应急救灾设备互补。
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情况报告6
一、我市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建设现状
(一)队伍基本情况
我市社会应急力量有2支,即新余市红十字蓝天救援队和分宜蓝天救援队,均为民间公益专业应急救援队伍。
新余蓝天救援队于20xx年筹建,20xx年3月经新余市红十字会正式批准备案,20xx年5月注册成立。新余蓝天救援队现有注册队员65人(其中正式队员36人),志愿者170余人,注册队员均有救护证,部分考取了无线电操作证及船员证。新余蓝天救援队现有冲锋艇3艘、皮划艇2艘、无人机1架、声呐1台、马达5台,拖车2辆,其他救援装备若干。
分宜蓝天救援队筹建于20xx年3月,并于当年获得中国蓝天救援队的正式授权,20xx年4月1日在分宜县民政局正式注册,现有32名正式队员和61名志愿者,下设水上救援、城市救援、山地救援三个救援工作组,配备有浮力马甲6件,救生橡皮艇1艘,救生头盔6个,救生艇动力马达1台,急救包若干。
(二)活动开展情况
新余蓝天救援队组建以来,先后参与20xx-20xx年连续四届新余仙女湖国际马拉松安保,20xx年泰和垮桥救援、丰城电厂坍塌救援,20xx年修水水灾救援、樟树翻船救援,20xx年遂川泰和水灾救援、广东中山、台州“山竹”台风灾后救援及各种溺水人员搜救、走失人员寻找、大型活动安保、水上救援演练、消防应急演练、防灾减灾救灾知识宣传等任务,得到了政府及社会各界人士的赞扬和好评,并获得了20xx年“新余有爱”年度人物称号。20xx年6月支援吉安抗洪抢险,7月参与新余防汛抗洪抢险救援,出动41车次121人次15艇次,转移群众5000余人,运送发放物资60余船,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分宜蓝天救援队多次参与分宜本地的应急救援行动、防灾减灾宣传以及大型群体活动安保,并多次受总队派遣及友队邀请参与域外自然灾害救援及大型群体安保活动,累计参与洪灾救援出队7次、搜救走失人员47次、群体安全保障出队59次及其他救援7次,累计出队人数达到1204人次。
(三)经费财务状况
两支救援队没有任何收费服务或救援项目,所有资金来源主要为政府支持、社会捐赠及队员自筹。新余蓝天救援队自组建以来累计收到政府支持和社会各种捐赠82.66万元,队员自筹65万元。分宜蓝天救援队成立至今共收到11540元捐款。两支救援队所有队员个人救援装备、出队费用(含出队车辆油费、人员保险、食宿等费用)均来自队员自筹。
二、面临问题
近年来,在政府部门和各界爱心人士的支持下,我市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得到了快速发展,救援队伍不断壮大,救援装备不断完善,但目前仍面临六大突出问题。
1.政府管理相对滞后。目前新余蓝天救援队挂靠在新余红十字会,分宜蓝天救援队挂靠在分宜县应急管理局,与公安、应急管理、水利等部门沟通联系密切,但更多限于突发事件或临时有事“兴之所至”地打个电话,救援队再召集队员出动任务。政府没有将救援队参与救灾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没有与之签订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如政府对救援队参与救灾工作发生的物资及装备损耗给与补助,救援队救援情况如何考核等都没有明确,没有任何纸质文件,还停留在不“管”没有“理顺”的阶段。
2.队部条件较差。如新余蓝天救援队队部位于新余市高新区,距离市区近10公里,严重影响了救援任务的高效开展。分宜蓝天救援队没有办公用房,借用某小区一门面房堆放设备。两支救援队都存在队部场地狭小且简陋,无法改造和装备专业训练装备,不能满足救援技能学习训练的需要,影响了队伍专业化的发展速度。
3.装备保障不力。新余蓝天救援队现有装备大多购置于20xx年,大部分装备服役时间长、损坏严重、性能退化,急需更新换代,仅有救援专用车一台,出任务就要征用队员私家车,出动人员较多或托运较大救援装备时,无法满足救援要求。分宜蓝天救援队没有救援专用车、冲锋舟等大型救援设备。救援车辆装备滞后对救援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影响了救援队的迅速紧急出队。
4.救援经费短缺。两支救援队所有服务均为无偿服务,现在主要经费来源为政府支持、社会捐赠及队员自筹。随着队伍壮大和救援任务增多,救援队在队伍业务培训、技能提升、救援装备更新维护、后勤保障、公益宣传等方面因经费原因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影响了队伍的稳步壮大发展。
5.救援人员安全没有保障。《江西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民政部关于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救灾工作的指导意见》都有“鼓励保险服务机构为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提供保险服务”“对社会力量参与救灾工作发生的.妊娠保险等费用,可视情给与适当补助”方面的规定,但现实是新余的保险公司由于救援队队员是“主动涉险”的“高风险”人员,为其办理保险积极性不高。目前,两支救援队队员基本上都没有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6.自身管理不规范。如党员管理方面。新余蓝天救援队现有党员38人,经常在一起训练、救援,但由于没有设立党支部,从未开展组织生活,不能发展党员以满足队员入党的政治需求,更谈不上管理、监督党员。财务管理方面,目前两支救援队都存在财务管理不规范问题,仅限于接收捐赠后,专款专用(一般用来购买器材装备),向捐赠人提供发票;没有专职的财务人员,出勤靠私家车,救援培训、外出救援用餐、个人防护用具靠救援队队员自掏腰包,救援资金缺口靠队员自筹……财务管理不规范一方面无法完全打消捐赠者疑虑,减少捐赠收入;另一方面也让救援队员在背负时间成本、人身意外伤害风险之外,还要负担巨大的经济压力,阻碍了队伍的发展壮大。
三、政策建议
1.建议尽快出台《社会应急救援力量管理办法》,为社会力量参与救援提供正式的、制度化的渠道和途径,进一步规范社会应急力量日常管理、应急调用、培训选拔、激励考核等制度,明确社会救援力量的权利义务,推动社会应急力量专业化的发展水平。
2.建议尽快将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明确购买服务项目、内容、标准;建立社会力量参与救援工作发生的物资及装备损耗、人身保险等给与补助的制度,提高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的积极性;探索政府购置救灾设备、装备提供给社会力量用于应急救援的办法,提升社会力量参与救灾能力。
3.新余市各级应急管理部门要切实担负起指导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建设的责任,解决其实际困难,如协调保险公司为救援队员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加强救援队队部建设,加大对救援队装备、物资、资金等支持力度,将救援队发展壮大,纳入国家救援队伍体系。
4.救援队要不断完善自身管理,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增强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能力,严格落实救灾捐赠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公开款物接收数量、款物使用计划、项目实施进展等信息,自觉接受捐赠人和社会监督。
【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情况报告】相关文章:
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情况报告01-15
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情况报告05-15
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情况报告(精选6篇)11-18
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情况报告12篇01-15
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情况报告(12篇)01-15
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情况报告(精选12篇)01-15
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情况报告(精选17篇)11-16
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情况报告精选12篇01-15
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情况报告集合12篇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