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时间:2024-10-28 21:00:00 赛赛 设计 我要投稿

[热]《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16篇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热]《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热]《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16篇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1

  设计思想:

  1、新教材的文言文教学应该有所变化。可以通过让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大意后,在注释的帮助下口头翻译,教师作有重点的点拨。如果再仅仅局限于词法、句法、主旨、写作特色,不仅了无新意,而且会让学生感到疲惫、厌倦,甚至学无所获。因此,本案例既让学生充分活动(理解、翻译),又有教师的即时评价;既重课堂实效,又贯穿情理氛围。

  2、语文课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途径之一就是整合,对三维目标的整合,对教学内容的整合,对教与学方式的整合,在整合中实现学生语文素养最大程度的提升。

  3、语文课堂中,预设与生成应该实现最高程度的统一。预设不充分的课堂不可能是高效率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不可能是人性化的课堂。充分的预设能为生成提供宽广的平台与深厚的知识背景,即时的生成能为预设增添灵动的色彩和跳跃的节奏。

  4、语文课堂应该成为传承和宏扬民族优秀文化的舞台。古代典籍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文言文教学应该引领学生最大限度地走进这种文化,潜心会文,虚心涵咏,熟读精思,切己体察,使这种文化滋养学生心智成长。

  教学内容分析:

  文言文教学本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对文言文有着一定的畏惧心理。应该利用文章本身的特点使学生有一种文言文不难学的感觉。本文故事情节性较强,人物形象突出,易于理解。因此在学习中加强对文章的内容的理解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复述能力。本篇文章属于先秦叙事散文范畴,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人物形象突出鲜明,利于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兴趣,提高其自学能力。因此本课时主要介绍一下有关文学常识,采用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较深入的理解把握,激发学生进一步地探究文章内容地热情。初中学生就已经学过《左传》中的《曹刿论战》,对左传已经有初步得了解,教师不必在课堂开头即作介绍,可在总结课上学生介绍时,适当补充、点拨。

  教学目标分析:

  本文是《左传》中的名篇。学习本文要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学习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所以设定教学目标为:

  1、 掌握《左传》的体例、别名和先秦散文的特点。

  2、 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学会理解文言文词句的方法

  4、 学习烛之武急国家之急、公而忘私和郑伯引咎自责的品质。

  教学准备:

  1、学生自行阅读课文,对照注解口头翻译,提出字、词、句方面的疑问

  2、学生借助资料、网络查阅本文的相关背景

  3、教师提供春秋形势图、秦晋围郑形势图

  教学过程设计:

  一、 激趣导入:

  中国古代就有“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误国”之说,还有“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之论。口才真的这么重要么?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同学们可以举出这样的实例么?

  二、 整体感知

  1、文章题目是“烛之武退秦师”,大家可以再加上一个字,使它更清楚的表现文章的内容么?“烛之武说退秦师”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相互复述故事

  3、在对课文基本熟悉的情况下,请大家从郑国、烛之武的角度出发概括各小节的内容。(此步骤为后面的活动作铺垫)

  教师导引:如:第四小节 逼退晋师

  如果仅仅概括成晋国退兵则角度不对

  如果仅仅概括成郑国解围则不够全面(完全写郑国)

  4、文中攻打郑国的,除了秦师,还有晋师,为什么烛之武不去退晋师呢?

  请用原文中的话来回答:

  5、晋国后来退兵了么?为什么晋会退兵呢?

  请用晋文公的话来回答:

  你认为是什么原因?请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三、质疑探究(解决文言知识)

  在把握文章的整体意思的基础上,我们力求落实文中的文言基础知识,课前对字、词、句的理解有什么疑问,现在解决了哪些?还有哪些疑问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示例①:“夫晋,何厌之有?”如何理解?

  点拨:“厌”根据上下文应该如何理解?根据后面一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有“贪得无厌”的意思,那这里的“厌”应该和“贪得无厌”的“厌”一样理解为满足。

  “何厌之有?”和《陋室铭》的哪句话结构类似?“何陋之有?”联系旧知可知这是个用“之”来提宾的疑问句。

  示例②:“亦去之”中“去”理解为“离开”吗?(以前学过这个义项例如:①游人去而禽鸟乐也。②去国还乡)。还有什么更准确的依据么?“亦”是“也”的意思这个“也”应该是紧承上文秦人回国而言的,所以“去”理解为“离开”。

  总之,引导学生利用两把钥匙:A联系上下文;B联想已知词语、句式。

  四、赏读品味(烛之武说辞的艺术性)

  1、请大家在小组内朗读第三小节,注意读出语气,并说出为什么这样读。

  朗读时不必陷入朗读的技术主义,但应把握一些明显的停顿与变化,如:“郑既知亡矣”欲扬先抑,应该读出下降的、低缓的语势;“夫晋,何厌之有?”“不阙秦,将焉取之?”连续的问句,应读出上升的、急促的.语势。读的目的是为了加深对说辞艺术性的品味,应该多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样读,不能停留于应该怎样读。

  附:第三小节 诵读指导:

  ①烛之武“夜缒而出”,只身赴秦,以他的能言善辩说服了秦君。他的义无返顾,他的胸有成竹,他的不卑不亢、侃侃而谈都需要在诵读中表现出来,例如“秦、晋国郑,郑既知亡矣”一句,要读得心平气和,诚恳可信,博得秦君好感。充分表达出烛之武欲扬先抑的论辩技巧。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句,是言亡郑只对晋国有利。但烛之武采用的是以退为攻的论辩技巧,因此要读得平缓而又委婉。但“焉用亡郑以陪邻?”这一反问句,语调要略高一些,反问语气要读出来;然后缓而较轻地读出“邻之厚,君之薄也”。因为这几句话意在动秦伯之心,点明秦晋联盟的虚伪性。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句,则是烛之武另换角度,从礼仪上引诱秦伯,态度要更加诚恳,用中速读,“若”字要拉长些,注意“共其乏困”中“共”的读音。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句,则是烛之武在析之以利害,诱之以利益之后更为成功的说服,即职责晋国的背信弃义和贪得无厌,因此读时要有激愤之感,速度较前要快,尤其是“夫晋,何厌之有?”“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两句的反问语气一定要读出来。接着用平缓、诚恳的语气读出“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句。

  2、简要分析烛之武退秦师,为何能够成功。

  A、烛之武紧紧抓住了秦穆公的心理:秦、晋围郑,完全与秦无关,秦国所以出兵,一是与晋国有同盟关系,二是秦穆公想借此捞一把以扩张自己的势力。当他知道亡郑只能对晋有利,而对秦不仅毫无好处反而有害的时候,他就会一改以往的所为,反过来帮助郑国。

  B、烛之武斗争策略的巧妙:他奉命去游说秦君,完全是为了郑国的利益在说辞里表现的是处处为秦国着想,处处替秦国说话,这就更使秦君易于入耳。一个面临亡国之危的使臣,面对大国的君主,却能够不亢不卑,从容辞令,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语言的分寸,掌握到好处。

  全部说辞只有短短的125个字,却说了五层意思,说得委婉曲折、面面俱到,从亡郑于秦无益,秦、晋历史关系,说到晋国灭郑之后必然进犯秦国,步步深入,层层逼紧,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五、总结延伸

  《左传》的文学价值很高,作者善于突出事物的重要环节,善于用简洁的语句写出复杂纷繁的过程。《左传》中有许多外交辞令也很出色。这些对后代叙事、议论的文学影响甚大。本文中烛之武的话虽说是外交辞令,但说得透彻在理、实事求是、层层深入、简明得体、令人信服。与战国时代纵横家的危言耸听是不一样的。《左传》的作者能用少量文字把这些复杂曲折的意思记载得—清二楚,这种精炼的文笔很值得学习。

  启发质疑:本文有不合情理之处么?秦穆公作为春秋五霸之一,似乎糊涂地联晋围郑、又糊涂地与郑人盟,他是怎么考虑这件事的?

  六、作业布置

  请分别以秦、晋、郑三国史官的身份重新记录这一历史事件(让学生体会写作目的与文章剪裁的关系,让学生体会本文铺垫的巧妙),可适当加以合理推测。

  素材推荐:

  【背景材料】

  1.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

  晋献公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公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夷吾。夷吾厚礼贿赂秦国,并答应割河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这就是课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即秦穆公,“晋君”即晋惠公,“赐”则指“秦立晋君”之事。

  2.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

  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善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课文“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3.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 ’

  是年四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无礼于重耳,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楚国怂恿楚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人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之“贰”。

  “烛之武退秦师”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只相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实属前战的余波。

  【主要人物】

  烛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养马的长官),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弼马温”吧。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冯梦龙《东周列国演义》

  春秋五霸之二:晋文公、秦穆公

  可选择《晋公子重耳出亡》中有关片断和《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中的有关内容加以介绍。

  【作者作品】

  1.关于《左传》的作者

  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慝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论语·公冶长》

  2.关于《左传》的文学成就

  《左传》文章优美,其记事文对于极复杂之事项——如五大战役等,纲领提挈得极严谨而分明,情节叙述得极委曲而简洁,可谓极技术之能事。其记言文渊懿美茂,而生气勃勃,后此亦殆未有其比。又其文虽时代甚古,然无佶屈聱牙之病,颇易诵习。故专以学文为目的,《左传》亦应在精读之列也。 ——梁启超《中国历史要籍解题及其读法·读左传法之二》

  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 ——朱彝尊《经文考》卷一六九引

  寻左氏载诸大夫词令,行人应答,其文典而美,其语博而奥;述远古则委曲如存,徵近代则循环可覆。必料其功用厚薄,指意深浅。谅非经营草创,出自一时;琢磨润色,独成一手。斯盖当时国史,已有成文,丘明但编而次之,配经称传而行也。 ——刘知几《史通·申左篇》

  左氏之叙事也,述行师则簿领盈视,咙聒沸腾;论备火则区分在目,修饰峻整;言胜捷则收获都尽,记奔败则披靡横前,申盟誓则慷慨有余,称谲诈则欺诬可见,谈恩惠则煦如春日,纪严切则凛若秋霜,叙兴邦则滋味无量,陈亡国则凄凉可悯。或腴辞润简牍,或美句人咏歌。跌宕而不群,纵横而自得,若斯才者,殆将工侔造化,思涉鬼神,著述罕闻,古今卓绝。 ——刘知几《史通·杂说上》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烛之武退秦师的前因后果。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诵读、交流的方法品味烛之武的言辞。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分析烛之武的人物形象,学习他爱国、临危不惧、充满智慧等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烛之武说服秦军退兵的具体内容和逻辑性。

  2.难点:分析烛之武的人物形象。

  三、教学方法:

  诵读体味法、小组讨论法和问答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正式上课之前,老师想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有一次周总理在接待一位美国记者的采访时,这位美国记者无意中发现周总理的桌子上竟然放着的是美国的钢笔,所以这个时候他便以几分嘲讽的口气问道:请问总理,为什么你们中国人要用我们美国产的钢笔呢?这个时候周总理他幽默地回答道:这是我的一个朝鲜朋友送给我的战利品,我本来想着无功不受禄,但是他说让我收下做个纪念,我不好拒绝,于是就留下了。这位美国记者听到周总理的回答之后是哑口无言。周总理用他的智慧挽救了国家的外交尊严。而在中国古代,同样也有一位人物用他的智慧挽救国家于水火之中,这个人就是烛之武。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章,看一看烛之武是如何运用他的智慧挽救国家命运的。

  【板书: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二)整体感知

  1.(资料积累。)

  《烛之武退秦师》一文选自《左传》,同学们对《左传》了解多少呢?嗯,同学们说到了“春秋三传”、编年史。没错,《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作者是左丘明。《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了解说《春秋》而作的,所以它们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的先后为序,非常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的内政外交等大大小小的史实。

  《左传》不仅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编年史,也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是历代散文的典范。在写作特点上,同学们知道《左传》有哪些特点吗?没错,《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人物辞令,它记事条理清楚,详略适宜;写人简而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2.我们在上节课已经梳理了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以及关键句式。现在,请同学们诵读本文,思考文章的四个段落围绕“退”字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好,同学们的诵读还是很流畅的。那这四个段落围绕“退”字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呢?第一排这位同学,请你来回答。嗯,你说第一段写的是为何退,第二段写的是谁来退,第三段写的是怎样退,第四段说的是退的结果,你的概括非常准确,请坐。

  【板书:为何退;谁来退;怎样退;结果】

  通过这位同学的准确概括,我们已经理清了全文围绕“退”字所描写的四部分主要内容。

  (三)深入研读

  1.接下来我们就正式进入文章,看看这四部分都是如何展开的。我们知道《左传》在记事时条理清楚,详略适宜,文论家对它有“言简而要”的,首先请同学们浏览第一段谈谈为什么要退?

  明确:好,这个问题很简单,就是因为秦晋两个大国围住了郑国,郑国为了自己的国家不得不想办法摆脱这样的困境。

  除了秦晋围郑以外,同学们还能从第一段中得出哪些?第二排的同学举手最快,来说说你的理解。嗯,你说第一段还交代了秦晋围郑的'原因以及秦晋驻军的地点,那你能再展开一些作具体阐述吗?好,你的思路很清晰,请坐。这位同学说,秦晋围郑的原因是因为“郑无礼于晋,且贰于楚”,意思是“郑国曾经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然后秦晋两国的驻军地点,一个在函陵一个在氾南。

  好,第一段所交代的内容我们都梳理出来了,请同学们结合这些信息思考一个问题,郑国在当时被两个大国围困的情况下,为何还能够退秦呢?第三排这位同学你来说。嗯,你说首先是因为秦晋围郑的理由,“郑无礼于晋,且贰于楚”,这两件事都与晋国相关而与秦国利害关系并不大,所以郑国可以争取说服秦国退兵;其次是因为秦晋两国的驻军地点,一个在函陵一个在氾南,他们是分开驻扎的,所以郑国有机会单独与秦国接触,从而说服秦国退兵。非常好,你的思维很敏捷,请坐。

  2.第一段围绕“为何退”所描写的具体内容已经分析完了,请同学们浏览第二段并思考,郑国处于被困的危难局势,这样的情况下烛之武为何会出面去说服强秦退师?

  明确:靠窗这位同学,你来说。嗯,你说是因为郑文公的劝说才使得烛之武愿意出面,那郑文公具体是如何劝说烛之武的?好,你找到了,郑文公对烛之武说“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意思是: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但是如果郑国灭亡了,这对您也是没有好处的!于是烛之武就答应了去劝退秦军。你的思路非常正确,请坐。

  3.到这里我们已经把第一段“为何退”、第二段“谁来退”都分析清楚了,接下来我们重点来看看烛之武是“怎样退”的。请同学们诵读第三段,按学习小组讨论,烛之武都使用了哪些方法来说服秦伯退军。

  明确:好,看来各小组都已经有结果了。第二组举手最快,先请你们组的代表来说。嗯,你们组认为烛之武见到秦伯后首先用了个以退为进的办法,你们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很好,就是这一句“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请你结合这句话再具体阐述一下。嗯,你们组的分析很到位,请坐。第二组认为烛之武首先说“郑国已经知道自己要灭亡了”,目的是解除秦伯的戒备心,进而表达出自己是设身处地在为秦国的利益着想,一下子就拉进了二者之间的距离。

  【板书:以退为进】

  第一组,你们接着来说。你们组认为从“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这句话可以看出烛之武接下来分析了灭亡郑国对秦国没有好处反而有害,然后在“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这句话中又许诺如果秦国放弃围困郑国,那么郑国以后将会为来往的使者提供便利,对秦国也是有好处的,以此来劝说秦伯。那你们组找到的这两个点可以分别用哪四个字来概括呢?非常好,可以分别概括为“晓之以弊”、“许之以利”,你们组的分析也很透彻,请坐。

  【板书:晓之以弊;许之以利】

  还有哪个组要来分享讨论成果的?第四组,嗯,你们组找到了烛之武挑拨秦晋关系的句子,是哪几句呢?不错,就是“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以及“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这两句。这两句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挑拨秦晋关系的?很好,先是从回顾历史的角度,说“秦伯呀,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答应给您焦、瑕这两座城池。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到晋国,晚上就筑城防御”,实在是不守信用;说完历史,又展望未来,说“晋国怎么会有满足的时候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的土地亏损,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呢”,如此一来,就使得秦晋之间关系破损。第四组的思路也很清晰,请坐。同学们,烛之武如此巧妙地挑拨秦晋关系,我们又可以用哪四个字来加以概括呢?非常好,就是“巧施离间”。

  【板书:巧施离间】

  在烛之武的一番劝说之下,“退秦”的结果如何呢?没错,秦国退兵,并且还与晋国结盟。

  4.烛之武退秦师的整个过程我们已经梳理完毕,从这件事当中,烛之武给同学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明确:好,课代表,你来说。嗯,你说烛之武是个爱国之士。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很好,烛之武原本是怀才不遇的,但是当国家遇到危难时他却深明大义,不计个人安危,挺身而出挽救了国家命运,你的分析很正确,请坐。除了爱国之外,烛之武在强大的秦国面前又是怎样的呢?左边这位同学,你来补充。非常好,在强秦面前,他不卑不亢,能言善辩,充满智慧,你的分析也是对的,请坐。这两位同学分别分析了烛之武爱国和智慧的形象,总结起来,可以说烛之武是一个爱国、勇敢、充满智慧的外交家形象。

  (四)总结升华

  同学们,今天的课到这里已经接近尾声了。这节课我们都有哪些收获呢?好,请课代表来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很好,你的总结很全面,请坐。这节课我们先是一起了解了《左传》的相关知识,明确了烛之武退秦师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包括“为何退、谁来退、怎样退以及退的结果”四个方面,重点分析了烛之武说服强秦退兵的过程,最后总结了烛之武的人物形象。

  (五)布置作业

  1、在课后,请同学们反复诵读本文,进一步体会烛之武说服秦伯的逻辑过程。

  2、本文在写作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特点,请大家选择一两个方面谈谈你的看法,形成一篇小短文,下节课分享和交流。

  好,同学们,下课!

  (结语:我的试讲到此结束。)

  五、板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为何退

  谁来退 以退为进

  怎样退 晓之以弊

  结果 许之以利

  巧施离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3

  【设计说明】

  1、指导思想:

  ⑴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要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并且应当将人文精神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去。所以,在新课程指导下的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掌握恰到好处的语文知识。

  ⑵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特别是在课堂教学方面,提倡目标的多元性、方法的灵活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强调课堂应该是开放的、生成性的课堂。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设疑、答疑,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实现对文本的解读与知识的落实。

  2、主要特点:

  本篇教学设计,力求准、稳、实,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将老师的教转化为导,通过情境引导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大胆质疑、积极探究,使老师与学生之间,知识学习与技能培养之间形成积极互动的局面,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产生活跃的心理状态和兴奋的思维状态,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双丰收。

  作为文言文教学,加强诵读是引导学生理解文本、把握人物的重要方法,因此,本篇设计注重诵读教学,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知识,形成基本的技能。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的有关知识以及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掌握基本的文言知识,提高文言阅读的能力。

  3、整体把握文章结构,理清思路,根据文意背诵课文。

  4、赏析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学习古人在国难当头时,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方法】

  1、朗读法。自始至终以朗读为教学的手段和依据,运用多种形式朗读,教师诵读、学生自读、学生领读等,力求做到熟读成诵。

  2、问题导读法。教学过程中,以设置问题的方式,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同时,把握文章内容,掌握学习的重点、难点。力求以问带讲,以答带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使其善于动脑,敢于发言。

  【教学重点】

  1、重点理解贰、军、辞、鄙、陪、敢、济、肆、阙、与10个词语。

  2、学习古人在国难当头时,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

  领会和学习烛之武的劝说艺术。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古代有句话:一言九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这句话说明口才的重要性。无独有偶,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口才、力量真的能抵得上五个师吗?今天我们通过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来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二、整体把握

  1、解题:

  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记述公元前630年郑国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前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但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以及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2、复述故事情节:

  让学生根据图片提示复述课文情节(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顺序如下)

  三、研习课文

  第一步,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准字音,听清句读。

  2、学生自读课文,读清节奏,读清句读。对照注释,结合上下文疏通文意,圈画词句疑难点。针对疑难,四人一组,分组讨论。

  第二步,精度课文,质疑探究,解决疑难字词。

  1、小组内质疑,组内自行解答。

  2、组长质疑,学生或教师解答。

  3、教师质疑,学生解答。(教师质疑重点落在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并注重向课外迁移。)

  重点实词:贰、军、辞、鄙、陪、敢、济、肆、阙、与

  重点虚词:之、以

  重点句式:

  ⑴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⑵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第三步,内容研读(在学生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设计问题串连全文,并适时的采用不同形式让学生诵读文章。学生在思考的同时加强讨论与交流,把握课文内容。)

  1、学生齐读第一段,思考:烛之武在什么情况下退秦师的?

  提示:秦晋围郑,郑国危如累卵。

  此时引出对写作背景的介绍:

  背景资料: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无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左传·值公二十八年》:曏役之三月,郑伯如楚致其师)。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五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郑国名义上没有参战,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2、一学生领读第二段,讨论:烛之武是怎样出场的?这一段对表现人物以及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提示:此段为侧面烘托人物形象。佚之狐的推荐,道出了烛之武卓越超群的外交才能,使主人公未出场时,就引起了读者极大的关注。

  3、由男生齐读第三段,全体同学考虑:烛之武是如何说服秦伯退兵的?

  提示:说辞仅125个字,却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地道出了秦、晋联盟的虚伪,亡郑对秦的不利,晋国的贪得无厌和背信弃义,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主题,句句打动对方,不愧是一段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

  (最后,女生齐读。)

  4、学生齐读第四段,讨论:晋侯在秦军撤退时为什么不乘机袭击秦军?

  提示:主要考虑到仁知武的道理。

  第四步,重点难点分析(仍以问题讨论的方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回答问题的同时加强对文本重点内容的把握,完成文章的难点学习。)

  1、细读课文第三段,烛之武具体运用什么方法全退秦师的?请给题目中的烛之武和退秦师之间加上一个合适的字,表明你的观点。(大家讨论)

  可加的字如:

  (智)退:利用矛盾,施攻心术,动之以利,晓之以理。

  (勇)退:烛之武关键时刻深明大义,不计得失,舍小存大,顾全大局,挺身而出,夜缒而出,知难而上,义无反顾。

  (巧)退:既有运筹帷幄、了然于胸之计谋,又有巧舍如簧、字字千均之言辞。

  2、烛之武的这段说辞,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请加以分析。你认为,随着烛之武却说的步步深入,秦伯的内心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请揣摩秦伯的心理,并在烛之武说辞的每一层后,试着补充秦伯的对答之辞。(学生讨论,各抒己见)

  提示: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从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到君之薄也。

  第二层,从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到君亦无所害。

  第三层,从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到唯君图之。

  观点举例:第一层后:这跟我有关系么那又怎样

  第二层后:有道理让我考虑一下

  第三层后:还真是这样我差点上它(晋国)的当

  (说明:通过这一问题的设置,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烛之武的劝说艺术。)

  (讨论之后,让学生反复诵读本段,并力求当堂背诵。)

  第五步,人物形象分析。

  由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发言,师引导学生归纳。

  1、烛之武:

  ⑴ 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⑵ 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

  ⑶ 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2、郑伯:

  ⑴ 善于纳谏。

  ⑵ 勇于自责。

  ⑶ 善于言辩。

  3、秦伯:贪婪,自私,不讲信用,见利忘义。

  4、晋文公:贪婪,但理智,能隐忍不拔,随机应变,审时度势,雄才大略。

  5、佚之狐:慧眼识才的伯乐。

  四、自主、合作,深入探究

  1、大军兵临城下,郑国危如累卵。受命于危难之际的烛之武,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却使秦晋盟散约毁,两支人马自动撤离。烛之武成功地劝说了秦君,凭一己之力,解救了郑国,其劝说的艺术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提示:主要从烛之武的劝说艺术进行分析总结。烛之武的一段说辞,晓之以利害,动之以感情,言辞巧妙。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尊重他人,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对方的利害得失等。

  2、人们评在价烛之武时,有的说他是一个志士,有的称赞他是一个勇士,有人指出他首先是一个辩士,也有人说他具备这三种人的特点。请发表一下你的看法。

  提示:本题为开放题,只要自圆其说即可。

  观点示例:

  ⑴ 志士:烛之武的外交才能通过佚之狐的话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一个退字,尽显烛之武的才华。由于长期未被重用,烛之武满腹牢骚与委屈溢于言辞,以至于以老矣,无能为也已来推辞。但郑伯的一番诚意和对国家形势与个人利益关系的透彻分析,最终感动了他,他决心以国家利益为重,出使秦师。这足以说明他是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⑵ 勇士:两方交战,生死未卜;出使秦师,成败难料。烛之武夜缒而出,勇入秦营,其知难而上、义无反顾的冒险精神也展示了他的勇士性格。

  ⑶ 辩士:烛之武在到了秦营之后,面对强敌,不卑不亢,侃侃而谈。寥寥数语就说服了秦君,凭三寸之舌劝退强敌,可见,烛之武是一位辩士。

  所以说,《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展示的烛之武是一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是一个勇于出使,直入敌营的勇士,是一个机智善辩的辩士、外交家。

  五、归纳写作特色(师引导学生讨论后归纳。)

  1、伏笔与照应:

  这篇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为下文烛之武夜缒而出,出使并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2、波澜起伏:

  这篇课文充满了波澜,显得生动活泼。如,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再如,秦国退兵后,子犯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又紧张起来。晋公讲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场虚惊。课文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3、详略得当:

  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是怎样说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在烛之武夜缒而出的前后,郑国君臣和百姓是怎样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国君臣又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态度接待这位即将亡国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从而做到繁简得当,层次井然。

  六、作业

  我国古代著名学者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曾高度评价口才的作用: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烛之武退秦师再次印证了舌头在战争中的巨大作用──外交是第二战场。对此,你感受如何?请联系你所了解的史料写一段文字,不少于300字,题目自拟。

  提示:可以结合史料从口才的作用等角度入手,阐述自己对口才的认识。具体史料可以联想到毛遂义正词严,说服楚王与赵国缔约;蔺相如用三寸之舌,捍卫了赵王的尊严;诸葛亮舌战群儒等。

  【板书设计】

  秦晋围郑 秦晋退兵

  五 越晋难治 妙

  论 亡郑利晋 语

  救 舍郑利秦 退

  郑 晋人无信 秦

  国 晋人无厌 师

  【教学反思】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往往是老师讲得多,学生听得多,这种授课方式的效果往往只是暂时的。在本设计中,打破传统方式,让学生在阅读中质疑,自行讨论解疑,通过这一形式,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的能力。

  在对重点难点的讲读中,采用比较个性化的方式:让学生在题目的退字前添加合适的字,这样做,可以让学生深刻地了解烛之武在退秦师时所展现出来的精神及其劝说艺术,从而让学生了解烛之武在危难之时挺身而出,救国救民的行为,并学习他学习在国难当头时,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完成情感态度方面的教学目标;同时,还让学生在烛之武的说辞之后想象秦伯的反应和可能有的对答之辞,这样,可以让学生了解烛之武是如何步步深入的进行劝说的。

  总之,本设计遵循新课改的要求,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掌握文言知识,提过阅读能力,并不同层次的对文本内容进行把握和理解。同时,授课过程中,学生积极性高,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谈论与探讨之中,因此,可以说,这一设计(这堂课)还是比较成功的。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4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3、能理解课文内容、层次结构和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着重讨论烛之武说退秦师的理由。

  2、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在掌握字词语句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熟读课文,积累文言知识

  1、学生自读注释1,了解《左传》情况。

  2、教师范读课文

  3、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翻译课文,疏通文意。

  4、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及用法

  ⑴掌握实词:若、鄙、说、辞、知等虚词:之、以、于等

  ⑵通假字 无能为也已 已,同“矣”

  共其乏困 共,同“供”

  秦伯说 说,同“悦”

  失其所与,不知 知,同“智”

  ⑶词类活用烛之武退秦师 退,使……撤退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亡,使……灭亡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军,驻军

  越国以鄙远 鄙,当作“邑”

  ⑷古今异义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把…作为;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行李之往来 行李,出使的人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那人

  ⑸特殊句式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夫晋,有何厌?”

  4、翻译语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

  若郑亡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三、了解烛之武退秦师的相关背景

  背景简介:

  四、研析课文

  1、请大家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秦晋围郑的原因,开篇交待这些有何作用?

  明确:

  2、提问: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使秦的?(用原文语句回答)

  明确:

  3、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兵的?(用原文语句回答并作分析)

  明确:

  4、烛之武的目的达到了没有?何以见得?

  (板书:秦晋退兵)

  5、速读课文,思考郑伯说服烛之武使秦和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有何异同?

  明确:

  6、总结烛之武的形象:烛之武是一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是一个勇于出使,直入敌营的勇士,是一个机智善辩的外交家。

  五、结合课文内容分析本文结构特点

  1、提问:全文四个段落,哪些段落详写,哪些略写,这样安排的好处是什么?

  明确:

  2、找出文章中的伏笔与照应文字,并分析表现效果。

  明确:

  六、小结:由秦晋围郑,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之势,到秦晋退兵、危机解除,总算是有惊无险。但如果烛之武没有过人的胆识,没有非凡的口才,没有缜密的思考,又怎么能使秦穆公化敌为友留军戍守?又怎么能使晋文公偃旗息鼓未敢妄动?正所谓“五论救郑国,妙语退秦师”

  七、作业:背诵并翻译课文

  八、板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秦晋围郑→秦晋退兵

  ↑ ↑

  五 越晋难治——以退为进

  论 亡郑利晋——晓之以弊

  救 舍郑利秦——许之以利 妙语退秦师

  郑 晋人无信

  国 晋人无厌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5

  [学习重点]

  1、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概况。重点了解《左传》作为先秦历史散文杰作的基本内容和语言特色。

  2、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的知识,以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学习难点]

  1、掌握正确诵读方法,养成阅读文言文的良好习惯,在课余拓展迁移中提高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烛之武智退秦师的政治活动,鉴赏烛之武的娴熟而精要的外交辞令。

  [文习赏识]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

  《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作者相传为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有人认为它是一部独立的自成体系具有独立创见的历史著作。它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有关春秋时期各诸候国间的政治、军事,外交以及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大史实都有载述,具体面完整地显示了时代概貌。显然,传统天命、礼教思想时有流露,这是历史局限性。

  《左传》又具有很高的文字价值。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叙事委婉详尽,情节富于故事性和戏剧性,描写人物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性格鲜明、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能力。

  [整体感知]

  本文记述了秦晋联合攻打郑国的一个故事。郑国被秦、晋两的国包围,危在旦夕,郑文公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围,迫使晋国也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出他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文章中的中心人物烛之武,不计前嫌,受命于危难中,义无反顾奔赴敌营。在大国国君面前,不卑不亢,抓住秦晋间互争霸权,权利不一致的基本矛盾侃侃而谈,句句打动对方。终于说服秦君,解除国难,烛之武的言行,体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爱国思想。

  课文按故事情节的发展分为四段:第一段写秦、晋国围郑;第2段写烛之武临危受命;第3

  段写烛之武智退秦师;第4段写晋师撤离郑国。

  本文主要写烛之武说退秦师,因此烛之武的外交辞令是本文记叙的重点,从而塑造了烛之武义无反顾奔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见到秦伯后的胸有成竹,对秦晋两国关系和矛盾的了如指掌,使他的形象跃然纸上。至于其他方面就写得较为简略。文章波澜起伏,亦张亦弛,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叙事中注意伏笔与照应,从而使结构严谨。

  [课文重点存储]

  要重视积累,对常用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要寓词于句,从意义和用法两方面透彻理解,应牢记:积累是运用的前提。

  词类活用

  一、字

  1、字音:

  ①汜,fàn,字的左边为三点水,故其义必与水相关。指汜水,是位于郑国境内的一条河流。另外,范字的读音也是由草字头下面的汜的读音而来。

  ②缒,zhuì,字的左边为绞丝旁,故其义与绳索、丝绸相关。

  意为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其造字法采用形声构字法,左边为绳索之形,右边是其音,缒的读音就是根据追而来。

  ③共,本为象形字,下面两点为盛食物的器皿之足,意为祭祀用的食品等,而文中是一个通假字,通供,供给之意,读gōng。

  ④阙,形声字,门为形,阙为声,读作quē,意即门户受损。

  ⑤逢,是多音字,做姓氏用时,读páng。

  2、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了。)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供应。读gōng)

  (3)夫晋,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4)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读yuè。)

  (5)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聪明。读zhì)

  二、词

  1、词类活用:

  ①烛之武退秦师(退,使动用法,使撤兵。)

  ②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亡,使动用法,使灭亡。)

  ④越国以鄙远(鄙,名词意动,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地。)

  ⑤领之厚,君之薄也(厚,薄,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变薄弱。)

  ⑥即东封郑(东,名词作状语,向东;封名词意动用法,使成为疆界。)

  ⑦若不阙秦(阙,动词使动用法,使削弱。)

  ⑧阙秦以利晋(利,名词使动用法,使获利。)

  ⑨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敝,形容词用作动词,损害。)

  ⑩共其乏困(乏困,形容词作名词,缺少的东西。)

  2、古今异义

  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例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①东道主

  今义:请客的主人。

  古义:出使的人。例如:行李之往来。

  ②行李

  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等。

  古义:缺少的东西。例如:共其乏困

  ③乏困

  今义:疲劳。

  古义:那人。例如: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④夫人

  今义:对已婚女子的尊称。

  三、特殊句式

  1、判断句

  ①是寡人之过也(也表示判断)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否定判断)

  2、省略句

  ①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略介词于)

  ②(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

  (省略主语烛之武)

  ③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略介词以的宾主之)

  3、宾语前置句

  夫晋,何厌之有?(有的宾语何厌前置,之作为标志。翻译时要调整为有何厌)

  4、状语后置

  以其无礼于晋(介宾短语于晋作状语,后置,翻译时要调整为于晋无礼)

  [典型例题激活]

  [例1]下面对文言句式的判断,相同的一组是()

  ①夫晋,何厌之有?

  ②今已服矣,何又求矣?

  ③诸候有在者乎?

  ④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解析:①②句为宾语前置句,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何作宾语,宾语前置。③为省略句,应为诸候子孙其继有在者乎?④为判断句。用者也句式表示判断。

  答案:A

  点评:

  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式的理解。平时多了解文言句子的各种类型(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宾语前置句、省略句等),根据各类句型的特点和文言句式本身的意思来判断。

  自测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A、秦军汜(sì)南夜缒(zhuì)而出佚(yì)之狐

  B、共(gòng)其乏困若不阙(jué)秦许君焦瑕(xiá)

  C、秦伯说(yuè)杞(qǐ)子杨孙戍(shù)之

  D、逢(féng)孙微夫(fū)人之力不及此失其所与,不知(zhì)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贰:两个

  B、晋军函陵 军:驻军

  C、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

  D、以乱易整,不武 易:替代

  3、找出通假字

  ①无能为也已

  ②共其乏困

  ③秦伯说,与郑人盟

  ④失其所与,不知

  4、下列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5下列加点词语没有活用的一项()

  A、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B、越国以鄙远

  C、既东封郑

  D、郑既知亡矣

  6、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B、何厌之有

  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D、以其无礼于晋

  7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与其他各项不同一项是()

  A、邻之厚,君之薄也

  B、行李之往来

  C、君之所知也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课内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812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夜缒(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下来)而出

  B.越国以鄙(偏僻)远

  C.行李(出使的人)之往来,共其乏困

  D.阙(使缺,损害)秦以利晋.惟君图之

  9、以为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

  B.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C.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D.以为得之矣

  10、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君知其难也

  A、共其乏困

  B、又欲肆其西封

  C、吾其还也

  D、失其所与

  11、对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国君知道那是很困难的。

  B、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那是很困难的。

  C、越过秦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晋国的东部边境,国君知道那是很困难的。

  D、越过秦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晋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那是很困难的

  12、烛之武的话表现了外交辞令中婉曲这种表达方式的是()

  A、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C、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D、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8题。

  介之推不言禄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女偕隐。遂隐而死。

  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选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13、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外内弃之

  弃:厌弃

  B、不亦诬乎

  诬:荒谬

  C、焉用文乎

  文:文饰,动词

  D、以绵上为之田

  田:田地

  14、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是()

  ①禄亦弗及

  ②、罪又甚焉

  ③、盍亦求之

  ④、焉用文之

  A、两个亦字相同,两个焉字不同

  B、两个亦字相同,两个焉字也相同

  C、两个亦字不同,两个焉字也不同

  D、两个亦字不同,两个焉字相同

  15、母曰:能如是乎?句中的是指代的是()

  A、上下相蒙,难与处矣。

  B、不食其食,身将隐

  C、介之推不言禄

  D、尤而效之,罪又甚焉

  16、对介之推让禄一事的分析,最确切的一项是()

  A、本篇介之推不居功自傲的态度和在荣誉地位面前的谦让精神。

  B、介母三次设问,表明她是一个关心儿子但并不愿违背儿子意愿的人。

  C、本篇颂扬介之推母子不求赏赐,不图浮名的品行。

  D、晋侯是个卑鄙小人,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

  17、对文章写介母三次设问的目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诱导儿子追求名利。

  B、考验儿子是否坚决隐退。

  C、使文章曲折跌宕。

  D、写介母是个深明大义教子有方人。

  18、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下义其罪,上赏其奸。

  译文:

  ②尤而效之,罪又甚焉。

  译文:

  ③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④译文:

  [创新拓展练习]

  19、仿照下列句子写两句话。

  要求:①句式相同。②内容有联系意义。

  例句:如果爱是左右手,就一只送给儿童,一只送给老人。

  如果爱是左右手,就一只送给早春,一只送给晚秋。

  A、

  B、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6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2、学习《左传》刻画人物的方法。

  3、掌握“若”、“说”、“辞”等文言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教学设计】

  1、介绍文学文化常识,学生自读自译一课时;

  2、教师指正译文,引导学生理解思想内容一课时。

  【教学过程】

  布置预习:请学生熟读全文。

  第一课时

  一、《左传》及其背景介绍

  1、作者: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但文献不足,说法不一。

  2、体例:是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通史。

  3、“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

  4、内容:

  以《春秋》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记述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上起鲁隐公元年,下至鲁哀公二十七年。

  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载了整个春秋时代各国所发生的事件,及一些生活琐事,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

  5、地位:

  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编年史,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是历史散文的典范。

  二、请学生自读课文,并试图口译全文

  1、重、难点句子解释:

  ⑴ 我年轻时尚且不如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了。

  ⑵ 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⑶ 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

  ⑷ 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不必要灭掉郑以增加邻邦晋的土地呢?

  ⑸ 假如放弃灭掉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的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短缺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又没有什么害处。

  ⑹ 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

  ⑺ 秦国受损而晋国收益,您好好掂量掂量吧。

  2、请学生试着完成课后第三题,教师指正:(略)

  三、小结

  四、布置作业

  熟记常用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

  二、本文的`结构

  1、请学生在此基础上概括各段大意:

  第一段:秦晋围郑。

  第二段:烛之武临危受命。

  第三段:烛之武退秦师。

  第四段:晋师撤离。

  三、人物形象

  1、问:本文的主要人物形象是谁?(烛之武)

  2、问:第二段为什么要写他发牢骚,这会不会影响英雄的完美形象呢?

  明确:这一番牢骚使他的形象更显得有血有肉。

  3、概括这个形象的特点:

  ⑴ 长期得不到重用;

  ⑵ 发牢骚,真实的存在;

  ⑶ 义无反顾奔赴敌营的勇气和信心;

  ⑷ 胸有成竹,对矛盾了如指掌;

  ⑸ 言辞委婉曲折有感染力。

  四、写作特色

  1、伏笔与照应:

  秦、晋围郑的原因(矛盾小)──退秦军(伏笔)

  “秦、晋围郑”,“国危矣”──“夜缒而出”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秦、晋联合,貌合神离,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2、波澜起伏:

  大军压境,危在旦夕──烛之武是希望──长期不用,辞──许之,退秦师──晋欲攻──晋退

  3、详略得当:

  详:烛之武推辞;烛之武退秦师;晋文公令退兵原因。

  略:其他经过。

  五、字词总结

  1、通假字:“已”通“矣”;“共”通“供”;“知”通“智”。

  2、古今异义:

  ⑴ 东道主: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主持某项活动的主人。

  ⑵ 夫人:古,那人;今,妻子。

  3、一词多义:

  ⑴ 军:名,军队,军队的编制单位;量词;动,驻扎。

  ⑵ 其:代,第三人称代词,指示代词,“那”,“那些”;连,“如果”,“假使”;句中语气词,表祈使语气;形容词词头,无义。

  ⑶ 焉:代,相当于“之”,疑问代词,“怎么”,“哪里”,“什么”;兼词,“于何”,在哪里,“于此”,在这里;副,相当于“乃”、“则”、“就”;语气词;形、副词词尾,……的样子。

  六、小结

  七、布置作业

  完成本课 《课课练》。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7

  学习目标

  1、理解下列文言词语:贰、军、辞、鄙、陪、共、济、阙、说、行李、肆。

  2、归纳下列文言词的义项:若、夫、微、之。

  3、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难点:

  1、掌握常见的文言现象:实词、虚词、古今异义、句式、词类活用、通假字

  2、体会《左传》的语言魅力。

  自主预习

  一、了解背景

  当时的秦国都城为壅,晋国都城为绛,郑国都城为新郑。晋郑彼邻,秦如攻打郑国,的确如烛之武所言:“越国以鄙远。”当时,晋军驻扎在函陵,即新郑县北;秦军驻扎在汜水南面,离新郑也不远。大军压境,郑国危如累卵。《烛之武退秦师》中所记述的就是秦晋攻打郑国之前展开的一场外交斗争。烛之武是这场外交斗争的.主角,他身负君命,只身赴秦,说退秦军,实属不易。

  公元前651年这一年,晋献公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公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公次子夷吾。夷吾采纳了大臣吕省、却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以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这就是课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即秦穆公,“晋君”即晋惠公,“赐”则指“秦立晋君”之事。

  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这就是文中“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指秦穆公,“许君焦、瑕”则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应予秦河东之地一事。秦晋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此出现了裂痕。

  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这一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这一年四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当时,郑国处作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楚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

  二、春秋时期形势简图

  三、秦、晋围郑形势图

  四、讨论探究

  (1)文中是如何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及形势的?这与整个故事发展有何关系?

  (2)烛之武为了说服秦穆公退师,采取了哪些高超的攻心战术?

  (3)烛之武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8

  教学重点:

  因声求气,通过诵读把握文章的人物形象,抓住左传笔法的神韵。

  教学难点:

  诵读,推究人物心理状态和情感表达。

  教学过程:

  一、导入:秦晋之好: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他的夫人是晋献公的女儿;晋献公的儿子晋文公,也是春秋五霸之一,他的夫人文嬴,是秦穆公的女儿。由于春秋时期秦、晋两国世为婚姻,后人称两家联姻,就叫“互结秦晋”,或称为“秦晋之好”。

  二、说背景

  1、春秋形势图

  2、结合课文第一段,学生梳理背景。

  时间:九月甲午

  事件:晋秦围赵

  原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部署: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三、文言学习诵读法介绍:因声求气

  1、古人论述朗读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宋朱熹

  “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清姚鼐《尺牍》。

  “如《四书》、《诗》、《书》、《易经》、《左传》、《昭明文选》,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趣。二者并进,使古人之声调拂拂然若与我之喉舌相习,则下笔时必有句调凑赴腕下,自觉琅琅可诵矣”清曾国藩《家训》

  2、气:

  含义之一:指作者发话的口气声气,遣词造句的特点;作品里一个个人物说话的口吻。

  含义之二:情绪和感情态度、思想、气质等。

  四、三步诵读法:首正其音,次通其意,再求其气。

  1、齐读全文,正音、掌握节奏

  共gōng通“供”说yuè通“悦”知zhì通“智”

  缒zhuì阙quē逢páng孙

  2、通其意,诵读,用一个字概括各个人物之间的关系。

  五、求其气

  1、用经典论述引出《左传》特色,点明本文学习重点:通过个性化语言揣摩人物。

  “《左传》叙事中人物的行动、对话构成了表现人物的主要手段,而绝少对人物进行外貌、心理等主观静态描写。通过人物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言行,人物性格得以展现,形象得以完成。”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2、学生三人一组分别揣摩佚之狐、烛之武、郑文公语言中的语气、感情。

  (1)“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2)学生诵读,点评

  (3)三个句子里分别寄寓的感情:

  于国事之忧心焦虑(“危”),对烛之武的信任(“必”);才不能用,牢骚满腹(“也”“犹”、“矣”、“也已”);真切自责,指明利害(“是,过”、“不利焉”)

  3、诵读、研讨烛之武说退秦穆公的一段话

  (1)投影古人总体评价烛之武言辞的评论

  如此辞令,真无一字不妙,无一着不老靠圆密。春秋时祖此者甚多,此不特千古辞命之祖,亦千古处难济变之师也。拜服,拜服!【明】魏禧《左传经世钞》卷四

  退秦词令,势透机圆。【清】浦起龙《古文眉诠》卷三

  烛之武为国起见,说秦之词,句句悚动,有回天之力。其中无限层折,犹短兵接战,转斗无前,不虑秦伯不落其彀中也。【清】林云铭《古文析义》卷一

  (2)依据“无限层折”说,学生诵读本段,讨论本段究竟有几层意思。(在赏析中解决重要字词)

  明确:第一层:内容上讲郑国必亡,语气上则体现以退为进的沉着真挚;

  第二层:内容上讲亡郑利晋,语气上则显出平稳、严正;

  第三层:内容上讲存郑利秦,语气上则体现高亢、诚恳;

  第四层:内容上挑拨离间秦晋关系,语气上则显得慷慨激烈。

  (3)引前人具体分析烛之武言辞的评论印证本段的绝妙

  篇中前段写亡郑乃以陪晋,后段写亡郑即以亡秦,中间引晋背秦一证,思之毛骨俱竦。宜乎秦伯之不但去郑,而且戍郑也。【清】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卷一

  得势全在秦、晋围郑,郑既知亡二语,先令人气平了一半;以后纡徐曲折,言言刺入秦伯心窝里去。词令之妙,一至于此!其悦而且戍也,固宜。【清】过琪《古文评注全集》卷一

  皆从利害上立言,反反复复,似深为秦筹者,委婉入情,令人自为心折,极辞令妙品。

  【清】余诚《古文释义新编》卷二

  4、诵读、赏析晋文公的一段话

  (1)“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2)借助“仁”、“知”、“武”三字赏析晋文公形象

  明确:在秦军改而帮助郑国时,晋文公表现出了清醒的认识和理智的判断,(知恩能报求仁义、维持盟国展智慧、战未必胜见谋略),因而语气上应当读出晋文公英明睿智的沉稳自如。

  六、拓展迁移:(运用对对联的方式总结人物形象)

  1、古人言“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烛之武所言所行是也。诵读课文,结合文中各个人物的性格、行事,仿照例句自己拟一副对联。

  如:郑文公诚心悔前过佚之狐慧眼荐英才秦穆公度势盟郑

  烛之武大义缒虎穴烛之武巧言退秦师晋文侯审时班师

  2、“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孙子兵法谋攻》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小结:哲人说:读史使人明智。那么学完《烛之武退秦师》,我们又懂得了什么智慧呢?我想,一是告诉我们外交言辞的重要性,也就是如何说服别人,如孙子所说“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二是明白在国家大义面前,我们应该有“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正气磅礴。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9

  一、设计依据与教学目标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也是一篇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的历史人物传记。根据课标要求,“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能获得自己独特的体验和发现,彰显自己的阅读个性。注重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实践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本文的教学目标:

  1、积累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知识

  2、培养学生阅读鉴赏品味浅易文言的能力

  3、正确认识烛之武的形象,能够历史客观评价,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

  (一)导语

  孙子兵法上说:“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其言实为最高之军事原则,至少可用于战略,若能用于政略,效力尤大。

  在波诡云谲的春秋时期,烛之武就是运用谋略,成功运用了离间计,瓦解秦晋联盟,保全了国家。今天我们一同走进《烛之武退秦师》的缤纷世界。

  (二)自学指导

  要求:

  1、资料检索:《左传》的相关常识;烛之武退秦师的'背景:晋公子重耳之亡、秦晋之好、殽之战;

  2、学习卡片制作,包括通假、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古今异义等。(注:主要落实三维目标中的知识目标)

  (三)课堂交流

  本环节目的是改变以往教师串讲的做法,把课堂还给学生。就知识卡片的示例:

  1、通假

  (1)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

  (2)共其乏困 共通供

  (3)秦伯说 说通悦

  (4)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2、词类活用

  (1)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军:名词活用作动词,驻扎

  (2)夜缒而出

  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3)越国以鄙远鄙:名词作动词,把·······当作边邑

  (4)阙秦以利晋 阙:使动用法

  2、古今异义

  (1)东道主

  (2)行李

  (3)夫人

  3、 特殊句式判断句式:是寡人之过也 宾语前置:何厌之有 状语后置:以其无礼

  于晋且贰于楚也

  4、一词多义

  注:动态交流,采取抢答的方式,关注学生主体地位。如本课的朝、因、封、辞、师等,都有很多例句,让同学抢答能激发兴趣,也能提高记忆的效率。

  (四)合作探究,品味赏析

  1、诵读品味,读出波澜

  在自学交流的基础上,学生对文意应当有了初步了解,但文言教学阅读不可忽视,尤其是学生的感受建立在阅读之上。诵读指导:走进文本,揣摩人物心理,读出波澜。重点品读烛之武推辞的一段和说秦伯的一段。

  2、品味探究:如何看待烛之武的“辞”和“许”?如何评价烛之武?

  生讨论交流。烛之武的话语里有对郑伯不能及时任用自己的不满:“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同学不能误读为烛之武的谦虚之词。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的?“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多诚恳的道歉!“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晓以国家存亡的大义,烛之武焉有不“许”之理。当然啊,“许”也足见烛武能顾全大局,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能抛弃个人恩怨,以国家大义为重,不顾个人安危,前去说秦,不失为大义之士!

  4、 合作探究:烛之武如何说服秦伯退兵的?

  设计学生活动一:探究烛之武打动秦伯最关键的原因(学生讨论,老师相机点拨。烛之武采取了高超的攻心战术来说服秦伯,大体说来分为五步: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第三步:替秦着想,诱之以利: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第四步:以史为鉴,挑拨离间: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之所知也。第五步:预测前途,劝秦谨慎: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设计学生活动二:请同学为烛之武的这段精彩说辞写一段点评,不少于100字。点评示例:烛之武他看准了秦晋联合攻郑各有所图,而若取郑则客观上只会对晋有利,而对秦不仅无利,还会招祸。烛之武抓住了秦穆公这一心理、晓之以利害,终于打动了对方。而烛之武的说辞更妙之处在于他心里处处为郑着想,但口口声声说的是为秦,这就容易被秦伯接受。分析利害,委婉曲折、步步深入、层层紧逼,句句打动对方,显示出极强的说服力。这说明左传在描写人物语言方面,尤其是在描写外交辞令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注:点评的文字主要见于教参,以往教学我多采取静态的处理方法,把答案给学生,直接窒息了他们的思维。现在我运用新理念,让他们去探究,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又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五)迁移拓展

  1、本文展示了烛之武高超的语言艺术,尤其是他的游说艺术。生活中我们经常要去劝说别人接受自己的意见或建议。根据下面的情境,试写一段劝说辞。(任选一题)情境一:父母经常偷窥你的信件,这天你一放学,就发现妈妈又在翻看你的日记本,于是你对妈妈说······情境二:高三了,学习紧张,妈妈包揽了所有的家务,这天你发现妈妈在洗你的袜子,于是你对她说······

  2、同学们在写作文时,经常“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实际上只要我们有心,完全可以开发一些课本素材。试以本文为例,开发一则作文素材。

  示例:《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烛之武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恩怨,临危受命,只身退秦军,维护了国家的安全。他善于利用矛盾,分化瓦解敌人,充分显示出他杰出的外交才能。

  (六)作业

  背诵全文。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10

  教学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词汇,了解文言文的一些重要语法知识。

  2、赏析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培养对文言文词句的语感。

  3、学习古人国难当头时顾全大局不计个人安危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2、难点: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教学方法:

  朗读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自古中国便有“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之说,在一九五五年也有这样一个流传,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五个师是多少人呢,相当于11万人,一个人的力量真的能抵得上11万人吗?今天我们要学的《烛之武退秦师》会告诉我们这个问题的答案。请同学们打开《语文》第一册第16页,跟着录音一起勾出难点字词。(板书: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二、关于《左传》

  在进入课文之前,我先来带同们玩一个游戏(PPT展示内容)。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解题:退:使动用法,使-----撤退师:军队

  2、纠正字音。

  函(hán)氾(fán)佚(yì)缒(zhuì)阙(quē)逢(páng)

  4、刚刚同学们跟随视频录音读了一遍课文,请问: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解析: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只身前往秦国,说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场战祸。

  那么,“烛之武退秦师”为什么要退?怎样退?退的结果若何?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烛之武是怎样退秦师,结果又如何的。

  三、课文分析。

  (一)讲解第一段。

  1、译文:晋文公、秦穆公联合攻打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理,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2、第一段写了什么事情?——秦晋围郑

  3、秦晋为何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补充背景:

  ①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重耳过郑);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退避三舍)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贰于楚也)。

  ②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都很好(秦晋之好);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

  4、重点讲解:

  ①候、伯——指晋文公和秦穆公(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②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倒装句)

  以,是连词,表因果关系;

  其,代词,代郑国

  于,是介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对于”。

  “于晋”,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介宾结构后置,按现代汉语的语序应是:以其于晋无礼。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

  “且贰于楚也”句中的“贰”指从属二主,

  “于”是介词,引出二主之一的“楚”。

  贰为数词动用,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提醒学生从翻译的方面看句子语序的调整,得出本句的介词结构“于晋”、“于楚”本来应在“无礼”和“贰”的前面,但句子中却是在它们后面,所以是倒装结构中的介宾短语后置,也叫状语后置。)

  ③晋军(于)函陵——军,名词活用为动词,驻军、驻扎。(省略句)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这样断句对不对,为什么这样断句呢)”。“军”是名词活用作动词了。同时,也可以明显的看出秦晋是分驻在两个地方的,为什么这样交代呢?(且看下文)(这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5、秦晋围郑,来势凶猛,郑形势危急,渲染了气氛。同时,两事均与晋利害相关,与秦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两军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为烛说秦埋下伏笔。

  (二)讲解第二段。

  1、译文:佚之狐对郑伯说:“国家很危急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王,秦军一定会撤退。”郑伯听从了佚之狐的意见。(烛之武)推辞说:“老臣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不能做什么了。”郑伯说:“我不能早点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您也有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

  2、第二段写了什么什么?——烛之武临危受命。

  3、重点讲解:

  ①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倒装句,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佚之狐于郑伯言曰”;

  ②辞曰:省略句,补充完整后为“(烛之武)辞曰”;

  ③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之:助词,不译;

  ④无能为也已——不能做什么了。无能:不能。已:同“矣”,句末语气助词;

  ⑤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也”字表判断(判断句)。

  4、文中写了个能洞明事理的佚之狐:对烛之武有足够的了解,但是写他是为了写烛之武服务的,烛之武未出场已经引出了读者的强烈关注。烛之武可以说是壮士不遇,英雄末路。他满腹牢骚、满心委屈,但能以国事为重,深明大义。文中还着力写了郑伯,他用于自责,更能以情动人,以诚动人。

  (三)、讲解第三段

  1、烛之武采取了什么方式去游说的呢?有没有效果呢?我们看到第三段,第三段写了什么事情?——智退秦师

  2、译文:

  3、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1)词类活用:

  亡:动词的使动用法;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鄙:名词的意动用法;

  封:名词的意动用法;厚: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东:名词活用做状语;

  盟,名词做动用,释为订立盟约。

  (2)通假字:

  陪:通假字,通“倍”;共:通假字,通“供”;

  厌:通假字,通“餍”;说:通假字,通“悦”;

  阙:通假字,通“缺”或“掘”;

  (3)古今异义:

  以为:古意:把……当作;今意:认为。

  行李:古意:出使的人;今意:出行时带的包裹。

  东道主:古意: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意:请客的主人。

  乏困:古今异义词,古意:缺乏的东西;今意:精神不好。

  (4)特殊句式: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词结构后置,还原后为:若亡郑而于君有益。

  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还原后为:有何厌。

  4、烛之武如何退秦师: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矣”从这个形式图中也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秦的劣势。

  (2)所以,烛之武一开始就摆正自己的位置,“郑即知亡矣”,之后,说“若亡......执事”,从形式图中,也可以看出秦晋围郑,受益的就是晋。欲扬先抑,以退为进。(坦言知亡,避其锐气:郑既知亡矣。)

  (3)晋强,相对的秦就弱了。阐明利害,动摇秦君。(亡郑只对晋有利:邻之厚,君之薄也。)

  (4)要是不灭郑,会怎么样呢“君亦无所害”。替秦着想,以利相诱。(舍郑会对秦有益:君亦无所害。)

  (5)晋国曾经有不讲信义的行为,还能相信吗?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6)(秦——晋——郑)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经过以上这几点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烛之武说退秦师的原因(理由):

  三个角度——现在、过去、未来。

  五个理由:

  A、越地难治论

  B、亡郑陪邻论

  C、舍郑有益论

  D、过河拆桥论

  E、晋国扩张论

  烛之武通过这几个反面的分析,使得秦王心中开始动摇,我们且看结果如何?

  5、说秦的结果是:

  ①秦郑订立盟约;

  ②秦国驻兵守郑。

  6、烛之武的游说艺术:

  (1)为对方打算——不暴露游说目的。烛之武先讲明秦晋围郑,即使攻下郑国,秦国亦无大裨益;进而分析晋侯出征目的在于扩张领土,且欲壑难填。一方面使秦伯觉得枉费心机,一方面顿感危机所在。于是,烛之武“一心为秦”地挑拨离间了“秦晋之好”。

  (2)用婉言相劝——忠言顺耳更利于听。虽然烛之武年岁已高,但在秦穆公眼前岂敢倚老卖老,婉言以说,“良言一句三冬暖”,秦穆公怎能不爱听,又怎能不依计行事。

  (3)巧施攻心术——先对方之忧而忧。烛之武抓住秦伯担忧“帮晋灭郑后反而惹火烧身”之心理,步步深人,层层逼紧,透辟申明围郑对秦无任何好处,晓之以害,动之以利,所以得以解郑国之围。

  7、烛之武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他之所以能说服秦穆公主要原因是处处为秦国着想(表面看来),理由充分。这段说辞仅125个字,却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地道出了秦、晋联盟的虚伪,亡郑对秦的不利,晋国的贪得无厌和背信弃义,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主题,句句打动对方,这就是“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不愧是一段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并且以自己睿智和勇气为郑国解除了秦国这一强大的危机。

  这节课,我们分析了这篇课文的前面三段,下节课我们再来讲解课文的第四段、也就是最后一段,看看晋文公是如何表现出一代霸主的睿智的!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11

  [教学目标]

  1、在掌握字词句的基础上熟读成诵,烛之武退秦师(教案)|教案。

  2、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赏析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

  [教学设想]

  1、自始自终以诵读为教学手段和依据。

  2、适当补充《左传》中篇幅短小的文章作为课外阅读材料。

  3、可结合本课让学生了解说话讲究艺术的重要性,设一堂口语交际课,题为《说话艺术大家谈》。

  [教学设计]

  一、从复习《曹刿论战》引入,进一步认识《左传》。可让学生回忆

  初中的有关知识,然后回答,教师补充。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解说《春秋》而作,故又称作“春秋三传”。

  《左传》大约成书于战国初,与《国语》成书时间差不多,二书在思想倾向上与基本一致,《左传》比《国语》有新的发展,民本思想更加鲜明。

  《左传》中记了众多的历史人物,不论其地位贵贱,职务高低,这些人物包括了春秋时代社会各阶级、阶层的成员,有天子、诸侯、卿士、大夫,也有将相、武臣、学者,有说客、良医、商贾、娼优,也有宰竖、役人、盗贼、侠客等。各种历史人物,形形色色,多彩多姿。其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物有较详细的事迹记录或鲜明的形象描绘。整部《左传》,犹如一幅人物层现叠出的彩画长卷,展示了风云变幻的春秋时代的社会历史面貌。

  二、让学生听本文的录音带或教师范读,让学生注意重点字的读音。

  汜(fàn)南 佚(yì)之狐 夜缒(zhuī)而出

  亡郑以陪(beì)邻 共(gōng)其乏困 阙(jué)秦

  秦伯说(yuè) 逢(páng)孙

  然后让学生以各种形式(自读、领读等)读三遍。

  三、简介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高中三年级语文教案《烛之武退秦师(教案)|教案》。结果是楚国大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仍未感化晋国。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呢?因为当时秦国也要争夺霸权,也需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欲望,于是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四、理清层次

  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课后练习题二,实际上是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各段大意。

  第一段:秦、晋围郑(让学生思考本段的作用)

  寥寥25字,写出了形势(“晋侯、秦伯围郑”,两大国围一小国——兵临城下,形势严峻);写出围郑原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两事与晋利害相关,和秦利害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写出驻军位置(“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

  参照“春秋时期形势图”和“秦晋围郑形势图”,读过下文,就可以看出作者伏笔的巧妙、行文的缜密。

  第二段:临危受命

  本段以简约之笔,涉了人之事。

  ①佚之狐的话对刻划烛之武的形象有何作用?

  “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②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

  当郑伯准备使烛之武见秦君时,却遭到拒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鲜明地流露出对年轻时未被重用而产生的牢骚与不满。而郑伯则表现得大度宽容而不卑不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先屈尊自责,动之以情;后以国家大义警之,晓之以理。于是,烛之武只得“许之”。

  第三段:说退秦师

  “夜缒而出”说明秦晋完全包围了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进一步说明兵临城下的严峻形势。本段的重点在“说”,说辞虽仅百余字,却委婉曲折,开阖跌荡,步步进逼,层层深入。可分四层:

  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坦言知亡,避其锐气。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因为秦、晋目前尚是盟国,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却巧妙地点明秦、晋毕竟是两国这一事实。这样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舍郑会对秦国有益。如果说第三层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则是引诱秦伯了。假如烛之武继续挑拨秦、晋关系,很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攻郑还是友郑,秦王当然要权衡利弊了。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在经边一番拉拢引诱后,烛之武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然后又从历史说到现实,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让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最终退兵,且留兵助守。

  第四段:迫晋退兵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12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及有关文学常识。

  2、相关故事背景。

  3、梳理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秦王威风八面的朝堂,蔺相如轻启三寸不烂之舌,挫败秦王夺璧的阴谋,使宝璧平安归赵;在群儒唇枪舌剑的进攻面前,诸葛亮轻动三寸不烂之舌,折服东吴的饱学之士,使孙刘迅速结盟;在郑国危如累卵之际,老迈的烛之武轻摇三寸不烂之舌,虎狼之师不击自退,铁桶之围不攻自破。

  烛之武在剑拔弩张的敌对情势下,是如何说服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护郑国的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同走进《烛之武退秦师》。

  巧设悬念,利用阅读期待,激发学生急于阅读课文的欲望。

  二、了解《左传》

  《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历代散文的典范。

  《左传》别名 《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

  《春秋》三传 (解说《春秋》) 《左传》《公羊传》《谷粱传》

  三、推进新课

  该环节主要是疏通情节,在文中寻找关键句,由学生自主完成。

  (一)烛之武如何退秦师的?

  明确:①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知之矣)

  ②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

  ③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

  ④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⑤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文言句式及词语

  ①邻之厚,君之薄也。

  ②敢以烦执事。

  ③焉用亡郑以陪邻?

  ④何厌之有?

  ⑤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分组朗读第三段。

  (二)烛之武为什么要退秦师?(齐读第一自然段,然后由学生回答。)

  ①以其无礼于晋。

  ②且贰于楚也。

  补充故事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楚国大败。

  (三)烛之武退秦师的结果如何?

  ①秦伯说,与郑人盟。

  ②乃还。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④吾其还也。

  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四)齐读一、三、四段。

  以上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从诵读和寻找关键句中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脉络线索。

  四、结束新课

  对照板书,回忆故事情节。一、三、四段读熟。

  五、布置作业

  1、背诵一、三、四段。

  2、整理文言词语及句式。

  板书设计

  ① 欲扬先抑,以退为进。

  ② 阐明利害,动摇秦君。

  ③ 替秦着想,以利相诱。

  ④ 引史为例,挑拨秦晋。

  ⑤ 推测未来,劝秦谨慎。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13

  教学目标:

  1、 复习上堂课内容,并归纳总结文言词语及句式。

  2、 分析烛之武形象,并延伸讨论说话艺术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烛之武“ 怎么退——为什么退——退的结果”三个问题引出文章相关语句,

  再次熟悉情节。并归纳一些词语用法及宾语后置句。

  敢以烦执事。

  焉用亡郑以陪邻?

  以 越国以鄙远。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邻之厚,君之薄也。

  之 何厌之有?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焉用亡郑以陪邻。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焉 且焉置土石。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宾语前置句

  何厌之有?(“之”提宾标志词)

  ①何陋之有?

  ②莲之爱,陶后鲜有闻。

  ③菊之爱,同予者何人?

  ④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二、推进新课(从文本出发,逐步引进社会和人生。)

  (一)朗读第二段,思考:

  烛之武究竟何许人也?(学生探讨,分析其个性化及爱国情怀)

  ①佚之狐:“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侧面描写)

  ②(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语言描写)

  ③(烛之武)许之。

  ④(烛之武)夜缒而出。(动作描写)

  明确:①才华横溢、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②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

  ③不卑不亢、机智善辩的辩士、外交家。

  (二)烛之武为什么会成功?

  ①烛之武——委婉,抓住对方心理。

  ②佚之狐——慧眼识英雄的伯乐。

  ③郑君——善于纳谏、勇于自责。

  以上教学环节的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去课文筛选有用的信息,并发挥想象,对烛之武加深认识,使这一形象在学生心目中明晰起来,避免了就课文讲课文的的单调枯燥乏味。

  三、合作探究

  通过本课的学习,谈谈烛之武出色的劝谏艺术对于古人和现代人的处事有什么意义。

  (—)对于古人

  中国有句古话:“伴君如伴虎。”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作为君王,则应虚心采纳,方可成就霸业。

  1、 邹忌与齐威王

  齐王接受皱忌的进谏,听取群臣吏民的意见,于是有“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的美谈。

  2、触龙与赵太后

  抓住赵太后爱子、怜子之心,触龙拿人心比自心,以己子做诱引,动之以情,申明大义,进而解开太后心结。

  3、魏征与唐太宗

  唐太宗虚怀若谷,善于纳谏,终成一代名君。唐太宗“夫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今魏徵殁,朕失一鉴矣!”

  4、管仲与齐桓公

  齐桓公豁达大度,听了鲍叔牙的话,不但不办管仲的罪,还立刻任命他为相,让他管理国政。后来齐国就越来越富强了。

  5、 比干与纣王。

  纣王拒谏饰非、耽于酒色、暴敛重刑,甚至将比剖腹挖心。最终是民怨四起。

  6、召公与厉王

  周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止谤”使得老百姓“道路以目”。三年之后,被“流于彘”。

  (二)对于现代人

  1、注重对方感受,委婉劝说,文明交流。

  2、听取别人意见,完善自我,少走弯路。

  3、宰相肚里能称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通过比较阅读与回忆感受,使学生从更广阔的视野中感受语言艺术的重要性,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关注,鼓励学生更好地把理论用于实践。

  四、结束新课

  烛之武委婉劝说的艺术在今天的人际交往中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给别人提意见和建议时,我们要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同时我们还应学会倾听与交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还要善于自己思考,把好的意见总汇起来,唯有这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五、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14

  教学目的

  1、了解《左传》的成书过程和基本知识,重点了解其语言特点。

  2、掌握文言词“若”、“说”、“辞”、“鄙”、“微”、“之”在本文中的用法。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语。

  2、读背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简介《左传》。

  参见P56注释,补充:《左传》是“十三经”之一,它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释《春秋》而作,所以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不仅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编年体史书,也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成为历代散文的典范。它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人物的言行,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得当。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

  “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

  二、介绍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此前,郑有两事得罪了晋国:其一,晋文公重耳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其二,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出兵帮的是楚国,而此役楚国失败。

  烛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养马的长官),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弼马温”吧。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

  三、学生自读课文。

  阅读注意点:读准音,读顺句。

  四、串讲第一段。

  重点讲清以下文言词句:

  1、且贰于楚也——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2、晋军函陵——军,名词动用,驻军、驻扎。

  概括内容:

  第1段,写秦、晋围郑。原因:晋国要报复其无礼,与秦没有多大的利害关系。敌我双方力量对比悬殊,但晋是有机可乘的。这就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的成功埋下了伏笔。

  五、自读并讨论第二段

  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2、无能为也已。——不能做什么了。无能:不能够。已:同“矣”。

  3、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

  概括内容:

  第2段,写烛之武临危受命。

  文中写了个能洞明事理的佚之狐:

  ①对烛之武有足够的.了解。

  ②对郑、秦、晋三国的形势有充分的预见性。但写他是为写烛之武服务的,人未出场已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关注。

  文中还着力写了郑伯,他勇于自责,从谏如流,更能以情动人,以诚动人。

  烛之武可以说是壮士不遇,英雄末路。但是,他满腹牢骚,满心委屈,但能以国事为重,深明大义。

  六、熟读背诵第1、2段。

  七、作业

  1、翻译句子。

  2、课后作业

  3、背诵课文。

  4、完成练习三。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15

  教学目标:

  1、赏析人物形象,提高学生初步鉴赏文言文的能力。

  2、学习烛之武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分析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

  探究拓展法。

  教具: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曹操有句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古往今来,有多少志存高远之士,哪怕社会、命运对他如何不公,但到了紧要关头,依然挺身而出,为国家为苍生献出自己的一分光和热。烛之武就是这样的一个让我们敬佩不已的人,今天我们来看《烛之武退秦师》。这节课我们重点分析三个人物形象。

  二、第一个人物——郑伯。

  1、找学生读郑伯说的话: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然后让学生说对他的看法。

  (大部分同学会说郑伯是一个礼贤下士、从谏如流的君主。)

  启发学生们是不是还能有别的理解:他平白无故的怎么礼贤下士起来了呢?

  让学生们想一想郑伯和勾践有什么共同之处。(二人都是事到临头才开始求贤。)

  2、让学生们品味他的话:“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言外之意就是:你出来干活,是帮我的忙也是帮你的忙,你如果不肯帮忙,对你也没有好处。

  话里含有威胁的意味。

  再想一想秦晋攻打郑的原因——当年慢待重耳,可知郑伯是个目光短浅又自私的人,如今来求烛之武,也不过是临时抱佛脚罢了。

  3、从郑伯身上可得出什么教训?

  启发学生思考,找人回答。

  明确:一定要不断挖掘和重视人才,不要等到危机出现后再重用人才。

  三、第二个人物——佚之狐。

  他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

  1、找学生读佚之狐的那句话: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让学生谈对佚之狐的看法。多数学生会说这是个伯乐。那么请学生思考如下问题:他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

  据史料记载,说服秦伯的初定人选是佚之狐,佚之狐也未必不能劝退秦师。但他为什么自己不去而举荐了烛之武呢?

  引导学生思考、回答。

  明确:人如其名,佚之狐身上的狐味太重。只身入虎狼之地,能否说服秦伯谁也不敢打保票,稍有不慎,惹恼了秦伯,自己掉了脑袋不算,还可能被牢牢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让后人指指点点。抬出烛之武,既能提高成功的几率,在成就烛之武的同时自己也落个“伯乐”的美名。所以说他是一条狡猾的狐狸!

  2、通过他的话,我们可知他对烛之武是很了解的。那么既然他知道烛之武这么能干,为什么到现在才举荐呢?

  让学生分析他这是一种什么心理。明确:嫉妒、红眼病。

  四、第三个重点人物——烛之武

  1、关于烛之武

  书上的`记载:正史上对他的记述除了《左传》这些文字外,别处似乎很难找到他的名字了。

  《史记》里有简单的几句:“郑使人言穆公”、“乃使人私于秦”、“乃间令使谓秦穆公”。“人”“使”二字使烛之武成了无名英雄。

  《东周列国志》里说他“须发尽白,佝偻其身,踌躇其步,”以至到了朝堂之上,“左右莫不含笑”。

  佚之狐对他的评价是:“口悬河汉,舌摇山岳。”从其后来的表现看,此言不虚。

  2、请学生思考:

  ⑴这样的人为何老不见用?年近七十,也只是个小小的“圉正”(弼马温)?

  明确:当权者不注意选拔人才,有权者的嫉妒。

  ⑵从文中可看出,他对国家大事了解得很透彻。既然烛之武一直不被用,他了解得那么透彻想干什么?

  启发:刘备三顾茅庐见到了诸葛亮,诸葛亮对他畅谈天下大势。可以说诸葛亮未出山前就做着出山的准备。

  烛之武也是如此。尽管怀才不遇,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希望。烛之武不是不想做一番事业,他的心始终没有放弃过“一飞冲天”的渴望,他一刻不停地关注着天下形势,思考着安定天下济苍生一逞抱负的路径。你想,一个小小的“弼马温”,怎么对晋国的历史、对晋国国君的为人那么清楚,对秦伯的心理、对秦晋之间的恩怨又是如此了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无疑是后人敬仰他们的主要缘由。

  3、让学生展开想象,想象烛之武在漫长的岁月里是怎样渴望为国立功,实现自己的报负的。

  可以想象:烛之武向多少人探问过天下的分分合合,路人、行商、政客(其中可能就有佚之狐);可以想象出多少个日夜他翻看竹简的手势与眼神;想象出多少次他侧耳细听能从王宫里传来征召自己的声响时的焦急与渴盼。

  4、烛之武的闪光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

  让学生用烛之武的言行来证实这句诗。

  教师阐述:这样一个才华长久没显出来的人,当国家有难的时候他还是出来解国家之围了。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须发尽白的老者,夜缒而出时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当他拄着拐杖走进秦营时又是怎样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

  岁月给了烛之武太多的落寞与不甘,同时也磨砺了他的沉稳与敏锐,对郑国的最朴素的爱又加固了他的沉稳与敏锐。他与秦伯的交锋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的胜局,几十年积蓄的能量终于在瞬间有了释放和爆发的闪亮时刻。

  “机会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只是这机遇来得太迟了一点儿,而且是冒着亡国的危险。但如果不是秦晋围郑,烛之武恐怕真得“骈死于槽枥之间”,湮灭于历史的风雨之中了。

  5、拓展:烛之武这么能干,以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他是不是也有一些小小的缺点呢?

  如:烛之武为何不在“臣之壮也”的时候,也像三百年后的晚生毛遂那样,大胆地“自赞”于郑伯的驾前呢?

  在推销自己这点上,春秋之“士”远不如战国之“士”放得开。商鞅、冯谖、范睢、苏秦,哪一个不是在竭力运筹、想方设法(有的甚至不择手段)去干谒王侯,以期受到垂青授以大任,创出一番功业而名垂史册呢?我觉得,在烛之武的心里,更多的还珍藏着做为“士”的标志之一的清高与孤傲。“士为知己者死”,如果碰不上一个敬贤礼士、思贤若渴的开明君主,宁可老死家中、默默无闻,也绝不涎皮赖脸的去求人家赏给自己一个板凳、弯腰低头地做一个平庸的官僚。他们人生最年富力强的岁月在磋砣中消磨逝去,我们可以为他们惋惜,但我们必须向他们那高傲的灵魂敬礼!

  可以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看法。

  五、总结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那些鲜活的身影却依然存留在人们的心头。象烛之武这样的识大体顾大局,临危受命的勇士,可以说就是国家的脊梁!让我们以古人为镜来勉励自己吧!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16

  教学目的:

  1.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

  2.翻译文言句子,体会人物对话的语言和特点。

  3.辨析多义词。

  4.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

  体会人物对话的语气和特点。

  教学方法:

  点导法。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

  同学们,从另一个角度看,人类的发展史可以说是一部军事外交的发展史,在我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的军事外交家,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既保国家人民安全,又为中国历史写下一篇篇瑰丽诗章。烛之武就是这样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二.预习检测:

  1.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左传》。它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又称《左氏春秋》,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的史实,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氾(fan)南 佚(yi)名 夜缒(chui )而出 若不阙(que)秦

  杞子(qi)杨孙戍之(shu)失其所与,不知(zhi)

  3.朗读课文注意断句:

  ①晋/军函陵,秦/军犯南。

  ②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阅读分析课文第一段:

  1.侯伯是什么样的职位?(第一段包含什么文化常识?)

  答:春秋时期诸侯有公、侯、伯、子、男等五个爵位,等级依次有高低。

  2.以是什么用法?它还有哪些用法呢?

  答:以是因为的意思,它还有根据(田家侯之,以兴农事)、把(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用(屠暴起,以刀劈狼首)、来(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1.第一段中两个于的'用法是否相同?试具体说说它们各是怎样的意思?

  答:不同,前一个是对,后一个是向。

  2.第一段中两个军字是什么意思?它用法是什么用法?

  答:都是名词作动词,驻军。

  3.晋侯、秦伯为什么围攻郑国?

  答:因为郑国不敬重晋侯,又依附楚国。

  4.你认为晋军和秦军出兵的理由是否正当呢?

  答:不正当,郑国的做法是出于为自己的国家安全着想,并没有不对的地方。

  5.作者开头指明原因有何用意?

  答:为后文写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伏笔。

  小结:本段用简要的文字交代了晋军、秦军伐郑的原因,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设伏,这是先秦散文的常用写法。这是故事情节的开端部分。

  分析第二段:

  1.第二段中四个之是什么用法?怎样翻译?

  答:第一个是代词,代佚之狐的意见;第二个之是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第三个之是结构助词的;第四个之是代词,代郑伯。

  2.第二段中的人物称呼怎么理解?

  答:公对诸侯王的称呼;臣是官员。百姓在帝王面前的自称,子是对别人的敬称;寡人是古代帝王自谦的称呼。

  3.这一段作者既有对烛之武的直接描写,又有对他的间接描写,请指出来。

  答:通过佚之狐来写烛之武是间接描写,说明烛之武有非凡的才能。其余是直接描写,表现烛之武自谦,通情达理、忠诚爱国的品质。

  4.郑伯有着怎样的品格?通过写郑伯也可以表现烛之武,这种写法又叫什么?

  答:郑伯的自责表现了他的大度和坦诚;这种写法是侧面描写,起衬托作用。

  小结:本段写佚之狐推荐烛之武及烛之武临危受命。这是故事的发展部分。

  三.作业 :

  1.练习一(背诵课文)

  2.补充作业 :印发资料。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01-25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02-26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04-02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通用05-31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15篇06-11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18篇05-03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15篇05-03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15篇02-26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分析12-17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集合(15篇)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