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险论文(精品15篇)
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医疗保险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医疗保险论文1
1883年,德国通过了《工人法定医疗保险法》,成为世界上最早实行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国家。德国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由法定疾病保险体系和私人疾病保险体系组成,其经办机构按照行业、职业、地区分为七大类,共二百五十余家医疗保险局(基金会或公司),其中,存在着条块分割、缺乏协调合作、效率较低等问题。
1992年,德国颁布了《医疗保险结构改革法》,开始对医疗保险体制进行大规模重组。1996年通过了《法定医疗保险重构法》,允许投保人自由选择疾病基金。20xx年通过了《法定医疗保险现代化法》,建立了全国性的医疗卫生基金并引入风险平衡机制。德国的市场竞争一体化路径主要内容包括:
(1)允许投保人自由选择法定疾病保险机构,通过竞争促进疾病基金的经营效率,并间接影响医疗服务市场。目前,德国更换疾病基金的被保险人人数逐年增加,年平均转换率已达到了5%2。
(2)建立医保基金的退出机制,允许所有的保险机构(包括跨类)自由合并3。由于市场竞争的增强,导致大量规模较小的手工业疾病基金、地方性疾病基金和企业基金等中小型疾病基金被大型疾病基金兼并重组。“19xx年,德国有超过1.2万家法定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近年由于合并等原因大幅减少,到20xx年只剩下二百五十余家,目前还有六大类一百九十三家,而且还在不断减少,预计20xx年将剩下不到五十家”4。
(3)为避免参保人的逆向选择,为其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一方面,建立了全国性医疗卫生基金,取消了法定医疗保险机构自我收缴管理医疗保险费的财政主权5,由医疗卫生基金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对保费进行配置;另一方面,建立了“财政风险平衡机制”,对不同基金之间的风险结构进行调节。从实际效果来看,自20xx年起保费收入已略高于支出,基本实现了收支平衡,同时基金的集中度大幅提高,降低了运行风险。但问题在于,由于竞争所导致的风险甄别、广告等费用增加了,造成管理成本上升,费用与改革前相比增长了近50%2。从长远来看,竞争有可能使管理成本降低,运营效率有所提升。
以日本为例,1922年,日本颁布了《健康保险法》,成为亚洲最早实行医疗社会保险的国家,并在1961年建立了“全民皆保险”的医疗保险制度。日本健康保险由职域保险和地域保险两大体系构成。“政府掌管的健康保险由社会保险厅负责运营,组合健康保险由单一企业或同类复数企业主组织的健保组合负责运营,20xx年共有1561个保险者。市町村国保由市町村负责运营,20xx年共有1835个保险者”6。由不同经办机构运营的医疗保险制度,不仅保险费率有差别,而且财政收支状况也有差异,同时,也带来了财务风险增加、多头管理、制度不公平等严重问题。日本政府遂通过历次修法予以改革以实现一体化,具体改革内容包括:
(1)提高国民健康保险待遇。降低个别组织的健康保险待遇以缩小不同组织间的差距,如1984年修订了《健康保险法》,将被雇佣者的待遇给付从发生额的100%降为80%,对健康保险相比国民健康保险过高的医疗给付待遇进行了重大修改7。
(2)对都道府县的保险机构进行整合以提高基金运营效率。如鼓励组合健康保险在全国范围内通过合并与改组以建立跨行业、跨企业的地区性组合健康保险机构。市町村国家健康保险在地区内进行业务扩展,以实现资源共享,发挥整体管理和运营优势8。
(3)建立保险财政调剂制度。1988年,日本修订了《国民健康保险法》,建立了保险财政调剂制度,从各市町村提取相当于医疗费发生额10%的资金建立调剂基金,平衡地区间的财务负担9。从实际效果来看,日本的医疗保险一体化改革,虽历经半个多世纪,但效果不是十分明显7。
我国医疗保险基金及其经办机构一体化一直采用的是行政干预路径,即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合并不同的医保项目,如天津、重庆、青海、宁夏等地先后出台地方性法规、规章、政策性文件,合并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建立城乡居民医保一体化制度。
这样做虽然提高了基金的集中度,增强了基金的稳定性,但集中在两个、甚至一个经办机构中,使经办机构在医疗服务市场和法定医疗保险市场中就形成了双重垄断地位。由于组织的自利性、信息不对称以及契约的不完备等因素,使其可以通过费用转嫁等方式维护自身利益以实现巨额基金结余,进而将费用控制难题交给患者,或者控制医疗服务价格,最终影响医疗水平的提升。而一旦出现亏空,无异于“将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大而不能倒,最终将国家或地方财政拖入“福利泥潭”。
另外,从给付行政的发展方向看“,相对于传统上国家、权力及阶层制为其特征,行政改革之趋势向市场交换及追求利润、连带或相互援助为特色之非营利组织,或政府与民间共同出资成立之事业体发展。供给体制亦朝向市场化、契约化,使供给主体不限于古典公营造物之组织形式,组织上及任务上,采取与私人协力之模式而呈现多样化”10。
因此,笔者认为,引入经办机构竞争机制,允许参保人自由选择医保基金组织,建立多元自治的经办体制,应作为我国医疗保险一体化路径的选择之一。
突出强制参保,不断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
我国《社会保险法》在第84条规定,对用人单位要求强制参加社会保险,但对于无用人单位的非正规就业人群是否强制参保并未涉及。从政策上看,非正规就业的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采用自愿参加的方式,符合其收入不固定、来源多样化的实际。然而,在自愿参加逐年缴费的原则下,健康的居民多不愿参保,而疾病风险大的居民则踊跃参加,进而产生严重的“逆向选择”问题,这就为基金安全留下隐患。
从征缴程序上看,基层政府逐年动员宣传、上门收缴,不仅工作难度大而且筹资成本高。因此,虽然近几年参合率一直在稳步上升,但并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强制参保还是自愿参保的争论不绝于耳。
在社会保险业的发展历程中,最早的“俾斯麦式”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以“团体性”为特征,仅以职业团体的在职员工作为强制保险对象,于是,国民中若干个体一开始就成为医保制度的漏网之鱼。因此,保障遗漏在医保体系之外的未加保人群就成为医保制度一体化过程中的主要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式则是由政府通过补贴强制保障全民参加医疗保险,使医疗保险制度的社会适当性性格愈形增加,这就在整体的保险制度运作上转向强烈的福利倾向。“一方面在避免保险产生‘逆选择’的情形,避免形成弱势保险的现象,一方面借此达到风险分摊以及所得重分配的理想”11。
如德国在20xx年之前,法定医疗保险和私人医疗保险都没有向因失业、离婚等原因丧失医疗保险的人群提供保障的义务,因而无医疗保障人群数量逐年增加,到20xx年9月,德国约有二十万人完全没有医疗保障。20xx年10月,德国通过了《法定医疗保险强化竞争法案》,强制德国所有人均月收入低于4050欧元,或者年收入低于48600欧元的公司雇员或其他领域工作人员必须参加法定医疗保险12。
20xx年,德国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全民疾病保险,对已有一百二十多年历史的俾斯麦模式来说是一次革命性举措13。而在此之前,日本于1958年修改了《国民健康保险法》,将任意保险改为强制保险,至1961年4月,实现了国民皆保险的目标。韩国在20xx年7月开始实施强制性的全民健康保险。而荷兰则根据新修订的《医疗保险法》,从20xx年1月1日起,除拒服兵役者以及现役军人外,荷兰所有公民以及主要收入来源于荷兰的非荷兰公民都要参加医疗保险。对于推行商业医疗保险型医疗保障模式的美国,根据20xx年《患者保护与平价医疗法案》,每一名美国公民必须投保,否则将面临每年至少695美元罚款;雇用超过50名员工的企业必须向员工提供医保,否则处以每名员工20xx美元罚金。20xx年6月28日,联邦最高法院对全国独立企业联盟诉西贝利厄斯案以5∶4投票结果作出判决,明确了强制参加医保是合宪的。
综上可见,强制参保是医疗保险制度发展的大势所趋。从社会保险法的学理来看,强制参保的依据在于社会适当性原则,所得多者多缴费,低收入者则由政府转移支付来平衡此项负担。笔者认为,由于我国非正规就业人群、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三者本身非法律概念,其中既有高所得者如华西村民,其收入远胜过城镇职工,亦有广大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无力负担保费的,因此,在没有准确收入界定下补贴抑或强制势必两难,所以,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收入的合理界定。
而在现行团体性医保向全民性医保过渡阶段、收入界定机制不完善情况下,为避免强制参保误伤弱势群体,可参考《刑诉法》“存疑有利于被告”原则,采用有利于弱势群体的自愿参保原则,随后逐渐过渡到强制参保,不断扩大医保覆盖面。
整合部门资源,明确主管医保事业的责任主体
在我国,根据国务院的.“三定”方案,新农合由卫生部门管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管理,两个部门职能相似,却分别管理着城乡医保,这不仅造成了管理资源的浪费,而且还造成了居民重复参保、财政重复补贴的不良后果。
据20xx年审计署的《新农合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基金审计情况》,截至20xx年底,547.64万人在三项居民医保间重复参保,财政多补贴了9.23亿元。由此,成都、重庆、宁夏、天津等地开始整合管理资源,将卫生部门的管理职能合并到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医疗保险主管机构。
然而,卫生部门和人社部门在医保管理方面各有优势,人社部门管理的优势在于在保费的征缴、管理和运行方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卫生部门的优势在于长期从事医疗系统的管理和卫生政策的制定,掌握着医疗服务相关专业知识,便于有效控制医疗费用和服务质量。由哪个部门主管更有利于医保的发展,理论上仍是各执一词,争执不下。
从国外医疗保险一体化改革的进程来看,卫生行政管理职能和社会保障管理职能出现整合趋势。20xx年,日本将厚生省与劳动省合并成立厚生劳动省,担负医疗保障、国民健康等职责;20xx年,德国将劳动和社会政策部的社会保障职能与卫生部合并,组建成新的卫生和社会保障部;意大利则在20xx年将卫生部和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合并成立劳动、卫生与社会政策部,综合管理各项社会保障职责。据统计,在人类发展指数较高并建立了法定医疗保障制度的55个国家或地区中,有37个国家或地区(占67.3%)是将医疗保障(或加上工伤保险等)与医疗卫生服务交由一个部门统筹管理的。
此外,经合组织中83.3%的成员国,以及7国集团的全部成员国,也都是实行医疗保障制度与医疗卫生服务统筹管理体制的14。由此,鉴于世界各国卫生行政管理职能和社会保障管理职能出现整合的趋势,结合我国现行“大部制”改革,建议合并卫生部门与人社部门,建立卫生与社会保障部,以明确公民健康权的责任主体,协调医保政策和医疗服务政策,同时将管理成本内部化,避免部门之间的推诿与扯皮。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从“团体性”走向“全民性”,医保制度的一体化成为各国的共同目标,在这一转型的历史进程中,原有的保险机制逐渐淡出,福利倾向日渐明显,这就给经办机构、参保人和主管机构制度建设带来深刻变化。结合我国医改的实际情况,应引入经办机构竞争机制、完善居民收入界定、推动管理职能整合等,以加快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一体化发展的步伐。
医疗保险论文2
摘要:目前,随着国民经济增长,我国医疗保险体系也发生了鲜明的变化,其潜在的弊端越来越突出。如何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推进职工远程医疗保障服务项目发展,尤其保证职工医疗保险远程化顺利进行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论文探究职工医疗保险在企业、医疗机构、政府三方,都牵扯着许多难题。论文在探究职工医疗保险远程化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其职工医疗保险远程化的现状,并发现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对落实管理工作、实施相关措施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最终,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国职工的医疗保险制度而努力。
关键词:职工;医疗保险;远程化
将远程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中,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职工医疗远程化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国家医疗保险政策与人民群众生活实际相结合,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职工医疗保险远程化相关概念
(一)职工医疗保险职工医疗保险,是一项对职工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是在政府政策实施下,企业为了补偿劳动者因疾病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而建立起来的。企业或单位可以建设个人与单位就医保险基金,也就是说,当参保的职员在患病就诊时所产生的医疗费用,然后由指定的医疗保险机构对职员进行相应金额的经济补偿。换一句话来说,依法对职工实施职工医疗保险,是通过法律、法规强制推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一般来说,实行社会统筹医疗基金与个人医疗帐户相结合的基本模式,属于社会保险的一个基本险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实施集聚了单位和社会成员的经济力量,再加上政府的资助,可以使患病的社会成员从社会获得必要的物资帮助,减轻医疗费用负担,防止患病“因病致贫”。
(二)远程医疗保险
远程医疗,指的是通过网络科技,如是计算机技术,或者遥测、遥控等远程技术为载体,最大限度地挖掘出大医院或专科医疗中心的相关技术与优势,如一些先进的医疗技术以及具有优势的医疗设备,这些技术可以远程操控,在一些医疗基础设施以及就医条件相对差的边远地区,进行医疗服务。远程医疗保险医疗健康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价值为基础的医疗健康作为一种产生额外收入的方式,降低成本,提高职工满意度。在过去的十年中,医疗健康中一个最大的变化是远程医疗正在经历快速增长,并且在许多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职工远程医疗则是指针对于职工建立起的一套服务项目体系。
二、职工医疗保险远程化存在的问题
(一)远程医疗报销不足
远程医疗实施的主要障碍就是医疗报销不足,医疗报销不足主要原因在于远程医疗会诊按每小时或每次计费,其报销流程中,经常出现适用范围不明确、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不高、与分级诊疗脱节以及医保支持力度不够等。这些问题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职工医疗保险保险不足。
(二)职工医疗保障覆盖面不够广
目前来看,职工医疗保障覆盖面不够广,尤其从目前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面来看,其覆盖面较窄。而从远程医疗保险这方面来看,我国在这方面有很度欠缺之处。以网络为主要平台的远程医疗技术并不成熟,而且也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首先,我国拥有医院信息系统的医院并不是很多,根本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就医要求。其次,就该系统本身还存在诸多瑕疵有待改进。再来,各个医院对于系统所运行的标准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进而导致了,各个医院之间以及一些社会上的相关部门彼此隔离开来,无法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除此之外,还存在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由于资金不能及时的分配到位,导致该体系不但无法继续向前发展,反而会出现止步不前的现象。相比之下,在发达国家,它们的远程医疗、在线医疗早已凭借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得以壮大,并且日趋成熟,而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职工远程医疗服务包括不应该紧紧局限于一般远程医疗服务,也应该提供一些特殊远程医疗服务,为了满足不同病患的.多种需要。综上所述,以促进企业员工自身医疗保障的满意度以及远程医疗事业得以发展,应该扩大职工医疗保障覆盖面。
(三)看病贵和看病难
职工医疗保险的问题也就越来越明显,看病贵和看病难的问题都成了职工医疗保险工作进行的阻碍。社会大众都在呼吁国家出台新的,进一步自医保制度诞生以来,医保资金如何归集,如何使用,如何避免浪费。例如,有些参保人刷医保卡却刷出电冰箱,造成大量医保资金浪费;有的医院因医保基金不能及时足额结付,不愿接收医保病人;有的大病职工医保费用不够用、又无力自掏腰包,甚至因病致贫返贫,这是在全国许多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
三、职工医疗保险远程化解决方案
(一)提升医疗报销比率
随着目前远程医疗不断发展变化,许多医疗机构已经意识到了远程医疗能节约成本、提高职工满意度。从企业机构以及政府来讲,应该将继续扩大远程医疗的覆盖面作为首要工作任务。报销是远程医疗实施的主要障碍,所以针对远程医疗服务制定完备的新的法律。为此,远程医疗服务供应商应该接受探索支付模型超越费用的服务偿还机制。另外,根据机构之间的合同,提供一些职工愿意支付的方便的、有价值的服务。远程医疗企业为职工提供远程医疗费用的报销,例如,可以增加虚拟远程诊治,让自费的职工客户能够享增值服务。只有提升医疗报销比率,职工医疗保险远程化才能够顺利推进工作。
(二)扩大医疗保障覆盖面
扩大医疗保障覆盖面,就需要坚持吸收国外优秀的科研成果,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在政府方面,应该提倡更多的医疗保险机构和医疗保险计划远程医疗服务的覆盖面。尤其,应该大力引进一些先进的远程技术,来推进职工社会基本保障。在最近的十几年以来,很多医院开始启动网络信息技术,来改善医疗服务。比如,利用计算机、微电子技术以及通讯等信息技术,不仅更加科学精密而且还运用于远距离的医疗卫生服务。例如现在,很多国家的远程医疗服务技术十分成熟,可以采用远程系统来对病患进行异地专家会诊、异地外科手术、心电监护、家庭护理等诸多方面。而且,也应该扩大职工远程医疗保障范围,丰富类目,清晰明了。所以,可以通过以远程医疗信息系统,来构建职工医疗保障服务功能。在信息高度发展的现今,应该将计算机应用技术与医疗体系相结合,这样的技术革新可以大大改善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并且促进我国卫生保险行业革新发展。
(三)解决看病贵和看病难
解决看病贵和看病难就应该规范管理、防止项目滥用、确保基金安全。也就是要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远程医疗服务项目,应在全省统一的远程医疗专网下,通过省级远程医疗平台开展。二是定点医疗机构提请远程会诊前应首先实施院内会诊,远程会诊服务项目仅限于住院支付,原则上每个住院周期支付一次费用。三是参保职工或家属单方面要求提请的远程会诊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四是各地要结合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认真做好项目对应及信息系统数据库更新、医疗费用结算等工作,务必做好及时结付医保基金的工作。同时,还要加强对远程医疗服务项目的监管和费用审核,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维护医保基金安全运行。然而,有时候还存在着职工医疗保险隐性债务,隐性债务也就是评价社会保险基金负债规模的重要指标。例如,据调最新的查数据显示,如果在医保制度当中使用“递推”法,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计算参加医保改革的人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目前正在面临的医疗保险资金的缺口,并且,可以有效地缓解新旧医疗保险制度下形成的隐性债务对医保基金的压力,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隐性债务的措施。所以,也应该加强医疗机构之间的远程会诊、远程医学教育及其医护协作。综上所述,提高职工医疗报销效率、扩大职工医疗保险保障覆盖面、解决看病难的贵的问题是破不急待的。另外,解决职工医疗保险远程控制中的问题,也可以通过多方合作的方式进行,来解决职工看病存在的各方面难题,那么也就从而推动信息化医疗保障发展,进而提升社会整体医疗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丁冠男,李卉.大庆石化职工医疗保险的远程化管理解决方案[J].计算机系统应用,20xx,11(4):52-53.
[2]黄思南.聚类分析数据挖掘方法在企业补充医疗保险中的作用[J].哈尔滨铁道科技,20xx(2):8-11.
[3]朱小龙,杨鹤标,查杰民.职工医疗保险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1997(1):40-46.
[4]杨莹,李超峰,林达峻,等.远程技术对医保结算的优化[J].医学信息学杂志,20xx,35(3):34-37.
[5]顼庆坤,刘彦伟.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传输设计[J].计算机与网络,20xx(3):56-57.
[6]刘云,温晓霞,张建荣.职工医疗保险中医保机构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微电子学与计算,20xx(12):10-11+24.
医疗保险论文3
摘要:本文在研究中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档案管理为核心,从管理制度、培训学习、整理流程等方面入手,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并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档案管理;管理途径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档案记录着保险基金的流向,属于职工参保就医、买药结算的一手资料,为保险管理部门相关决策提供依据。对此,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档案管理中,要以全局眼光看待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管理方式、管理内容和管理理念,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制度,以制度规范管理行为,加大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学习,优化档案管理流程,进而提高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档案管理的综合质量水平。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探究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做法的重构与思考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健全管理机构,完善管理制度
为了提高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档案管理水平,医疗保险机构高层领导要给予档案管理工作足够的重视,根据本地和本单位重点工作内容,构建由主管领导的档案管理队伍,健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档案管理机构,对内部管理结构进行优化,根据员工特点和工作能力,合理匹配管理岗位,制定档案管理人员工作责任制,明确岗位职责,划分工作界限,防止重复性工作而降低档案管理效率。同时要对领导、专职人员、兼职人员等权责进行明确划分,将档案管理中的形成环节、移交环节、利用环节进行审核,及时发现管理中的不足支持,落实具体管理工作和利用业务,完善文件材料归档制度和管理制度,提高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档案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二、重视学习培训,加大职业交流
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中,高素质管理队伍直接影响档案管理水平和管理工作效率,这就要求医疗保险机构要加大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积极鼓励和引导管理人员进行自主学习,了解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充实档案管理知识,并将其应用到日常管理工作中,提高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综合质量水平。以此为思路,一方面要引进管理专家到档案管理岗位上进行指导,带领现有管理人员开展管理实践,丰富管理人员专业培训内容,除了强化基础管理能力之外,还要对管理人员进行计算机技术培训和数字通信技术培训,符合新时代背景下对管理人员的要求。另一方面要提高对人才教育的培育投入力度,组建一批学历达标且热爱档案管理工作的员工,根据员工具体能力水平,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根据培养计划对员工进行档案管理基础知识、业务知识、计算机知识、数字通信知识等方面的综合培训,培养档案管理储备人才,增加管理人员的档案意识和工作责任意识,鼓励管理人员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创新,构建一批高素质管理队伍,提高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综合质量水平。
三、实行分类管理,保证管理效果
在进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档案管理中,遵循文件资料形成规律,维持各个文件资料间的`关联性,为管理工作和档案利用提供便利性。对此,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中形成文字资料,要根据文书立卷方式开展整理工作,会计档案则遵循《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进行文件整理,并结合各类文件的属性和功能进行分类整理,对每一个文件档案进行编号,科学合理,提高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有序性。结合档案特点与文件形成规律,档案号编制以案卷号编号法为主,各个业务部门中的经办员要在每年3月末整理好上年度所有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档案,并在4月末提交到单位档案部门,而档案部门要在6月低前完成档案的整理与商家,重新整理历年来档案资料,遵循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原则,对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档案进行分类整理,分工负责,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所有的管理工作,完成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档案管理任务,提高档案管理的规范性和标准性。本文通过对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档案管理的研究,得出:(1)为了提高档案管理水平,要以制度为保障,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优化内部管理组织结构,划分工作内容和权责,使得各项管理工作顺利进行。(2)为了提高档案管理水平,要加强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从人员培训和学习交流等方面入手,制定档案管理人员培养方案,根据管理人员的实际水平,有针对性进行专业知识、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培训,并加强先进管理技术的学习,引入到实际管理工作中,提高档案管理水平。(3)为了提高档案管理水平,要创新管理方法,引入分类管理法,对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档案文件进行归类、整理、编号,便于日后的查询工作,提高档案利用价值,完成管理任务。
参考文献
[1]徐春荣.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做法之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xx,(17):343-344.
[2]王惠娟.刍议医疗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J].兰台内外,20xx,(06):34.
[3]杜补和.浅谈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档案的管理[J].山西档案,20xx,(04):37-38.
医疗保险论文4
现阶段医疗保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是直接管理参保人缴纳的保险基金的机构,参保人员、医疗服务机构、医疗保险基金经办机构构成了医疗保险管理体系的三方,在这里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参保人构成了委托—代理的关系,而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医疗服务机之间形成了转移支付的关系。由于支付关系和支付方式的复杂性,使得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管理难度加大,同时,医疗服务市场上普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使得在医疗服务过程中的风险加剧,也给有效地医疗保险基金管理带来了压力。患者过度需求加大了医疗保险基金管理压力。
参保人员的过度需求主要是小病大治、夸大病情等,造成患者医疗消费过度需求的原因主要是:一是患者要求用好药。患者在治疗时,医疗服务的作用对象是宝贵的身体,医疗服务消费具有不可重复性、不可更改性和不可逆转性;在接受治疗服务时谁也不敢拿自己的身体“试药”,无论治疗结果是好是坏,都要自己承担,因此在选择医疗机构、治疗方式时往往不能理性对待治疗质量与医疗服务,患者在寻医用药上具有“求快、求稳、求好”的心态,尤其是在一些严重的病症上选择高级别医疗机构、进口药等,很多患者更是想办法去统筹地区以外去治疗,这意味着较高的医疗费用或者是支付一部分不必要的医疗费。二是医疗服务机构的误导。
患者治疗时,医师在治疗时普遍将病情严重化,这样治疗效果好是医疗水平高,效果不好是患者病情重,致使患者提高医疗消费期望值,加大了医疗费用支出。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疾病研究水平的'提高使得满足医疗服务需求的医疗费用开支逐步增大;而且人均寿命的延长、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加大了社会医疗费用增长趋势。
医疗服务机构利益诉求增加了医疗保险压力。医疗服务机构往往为了本身利益诉求提供过度服务。过度服务医疗服务主体在给患者提供医疗诊治过程中提供超出实际治疗需要的服务,只要表现为大处方、不必要的检查、药物滥用等。造成医疗过度服务的原因有:一是医疗机构“谨慎治疗”增加了医疗成本。医疗服务行业的高危险性和现代人们维权意识的提高,使得医疗机构在提供服务时采取谨慎态度,为规避风险,倾向于采用保守性治疗,向患者提供更多更好更昂贵的治疗方案,提供实际上没有太大帮助的医疗服务,例如常规性检查,促使医疗成本增加。
二是医疗服务机构利益与患者医疗消费增长有正相关关系。患者用好药,享受高消费护理条件为医院的利益获得提供了条件,这种“互惠互利”促进了医患双方的利益最大化,进一步加剧了医疗基金支付压力。医疗保险违规现象加剧了医疗保险风险。部分医院和患为了自身利益违规治疗、带药等情况进一步加大了医疗基金管理风险。在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医疗保险制度下,持卡住院结算、刷卡门诊买药为参保人员就诊提供了方便,也给予了部分患者冒名顶替住院、冒卡拿药的机会,再者由于医院与社保机构结算的复杂性,个别医院有伪造住院率等情况的发生,使医疗保险基金有违规支出的现象,导致了统筹医疗基金的损失。
合理有效管理医疗保险的对策
完善医疗保险管理体系,做好制度约束。医疗保险基金的管理涉及了整个医疗服务体系和管理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使这个系统能安全并正常地运转必须协调好多个部门,让多个部门在维护医疗保险合理使用减少浪费的目标下他系统运转,从而减少政策执行阻力。做好制度约束,要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规章制度,建立医疗服务机构信用考评机制,完善医疗保险服务协议和退出机制,规范落实参保住院登记管理制度,使医疗保险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有良好的环境。
加强内外控制,做好监管稽核。完善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平台,通过加强监督稽核减少医疗服务机构、参保人员的寻租现象,建立医疗服务机构与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的良好的合作关系,减少对立情绪,加强医疗保险服务机构和经办机构的内部控制,强化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专业技能素质,严格审核监督机制规范医疗服务机构行为,做好医疗保险住院稽核检查、费用审核、考核结算的全过程管理监督。杜绝参保人员挂床住院、冒名顶替等情况发生,加大医疗服务违规行为处罚力度,对违规现象严肃处理并通报,避免规范医疗服务机构和参保人员的医疗行为,确保医疗保险基金的合理有效使用。
医疗保险论文5
一、引言
根据我国20xx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显示,我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占总人口的8.87%,比20xx年的第五次人口普查调查数据增加了1.9个百分比。随着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普及以及世界领域医学技术的进步,老年人平均寿命已经有了质的提高,据老龄化趋势研究预测,20xx年我国的老年人口数量将会上升至3.34亿,占总人口数量的22.6%。老年人口的增长态势对目前的养老、医疗等相关制度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有学者研究表明,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经济上的主要支出是医疗保健方面的支出,他们的人均医疗支出是65岁以下人群的3至5倍。面对如此庞大的医疗费用和老年人口的激增趋势,现阶段的医疗保险制度能够为老年人口的医疗负担分担多大的压力是目前学界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
二、医疗保险制度对老年人医疗负担的影响
(一)医疗保险制度对老年人就医负担影响显著
医疗保险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按照大数法则的保险原则为解决居民防病治病问题而强制筹集的基金。广义来说,包括补充医疗保险制度以及商业医疗保险制度。王德文、谢良地通过对厦门市老年人医疗负担的实证研究指出医疗保险制度对减轻老年人就医负担影响显著。毛正中在研究中表明,医疗保险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医疗费用负担,这种效应尤其体现在对灾难性医疗支出的影响上。
(二)医疗保险制度对老年人医疗负担影响效果不明确
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医疗保险制度对老年人就医负担的经济效应分析多数属定性分析或是简单的逻辑推理,缺乏实证研究的支持。本文旨在通过对太原市城乡老人走访调查,研究医疗保险制度对老年人医疗负担的影响。医疗保险是一种强制性收费,他对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服务负担存在挤进效应。同时,参保老人可以享受医疗保险制度下的费用报销,这又对老年人医疗卫生服务负担有挤出效应。两种效应都存在的情况下需要进行实证分析论证哪种效应在特定的情行下发挥更大的作用。
笔者通过对太原市65岁及以上城乡老年人口走访调查,发现医疗保险制度对老年人医疗卫生服务负担确实存在不确定性。在走访个例中,阳曲县的一位参保新农合的杨大妈反映自己家庭生活条件不好,儿子女儿常年在外务工补贴家用丈夫5年前去世后大妈一直一个人在家生活,去年她在市医院做了搭桥手术后住院观察了半个月。这期间共花费了3万多元,回到县里拿到政府批准报销的2万多元的分段补偿医疗费用。她认为参加新农合事给自己老年生活的一个保障,是花小钱办大事的好政策。而在走访的'另一位裴大爷嘴里得到了不同的看法。裴大爷是某国有企业退休职工,工龄超过35年,在过去的职业生涯中每月都会被扣少则几十多则几百块的医疗保险,为了给子女减轻养老看病负担三年前又在外购买了商业医疗保险,每月300多元的保险金。他平时身体基本健康几乎不往医院跑,在他看来医疗保险制度并没有减轻自己现在或未来的医疗负担,反而增加了过去和现在的经济负担。所以针对不同群体的老年人医疗保险对老年人经济负担的效应是不确定的。
从本次走访中可以得到以下有益启示:
第一,从整体上来看,多数老人认为医疗保险对老年人家庭医疗负担具有明显的挤出效应且挤出效应大于挤进效应,即最终可以减轻老年人的医疗负担。
第二,老年人健康状况对其医疗负担具有显著影响。一般来说,健康的老年人所需要的医疗服务较少,医疗保险的挤进效应大于挤出效应,医疗保险对健康老人来说反而增加了医疗负担。而对于不健康的老年人来说,医疗保险的挤进效应小于挤出效应,医疗保险减轻了老年人的经济负担。第三,老年人医疗负担具有显著的城乡差异。在农村中,农民收入较少,新农合的缴费比例也较低,而农民医疗保健需求较高,新农合对老年人医疗负担具有明显的挤出效应。在城市中,除公费医保的特殊案例外,由于老年人生活水平相对较高且子女经济能力也较农村家庭高,于是有更多条件和动机支持老年人口购买更多的医疗卫生服务。从总支出来看反而增加了人老年人的医疗负担。第四,年龄因素对老年人医疗负担具有明显的城乡差异。在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城镇老年人口的年龄因素对老年人医疗负担并没有明显的影响:高龄老人和低龄老人同样存在购买更多医疗服务的动机和经济能力。而在乡村调查中,低龄老人更加容易得到更多的医疗支持,高龄老人对政策接触较少,医疗保健理念比较淡薄且多为空巢老人,得到的医疗支持较少。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医疗保险对老年人医疗负担的影响效果并不明确。针对不同群体和不同情形下的同一群体都会有不同的结论。从政策层面上来讲,可以肯定的是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总体上能够减轻老年人的医疗经济负担。是一项值得肯定的普惠制度。另一方面,由于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的影响,医疗保险制度对老年人的医疗负担效应不能明确,需要国家在制定相关医疗保险制度政策时充分考虑群体差异性以及政策有效应。针对城镇职工和农村居民继续实行积极的差异化的医疗保险制度,让医疗保险制度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不同类型老年人的医疗服务需求,最大限度地减轻老年人的医疗经济负担,缓解老年人的看病难、看病贵。同时也为老龄化的到来打下坚定的基础。
医疗保险论文6
摘要: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基本完善,但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本文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和商业医疗保险发展的现状出发,重点研究如何充分发挥商业医疗保险在我国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作用,提出了三个建议。
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现状及不足之处
(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现状
建国以来,我国在着力发展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上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已基本完善,但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尤其在医疗卫生方面,国民所负担的压力依然很大。例如,在全国卫生总费用的测算数据中,全国卫生总费用占GDP的百分比只有5%左右,而个人卫生支出占全国卫生总费用的比例也一直居高不下
。
国民的卫生支出负担之重显而易见。由于我国政府在卫生事业中将城镇医疗卫生事业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而我国的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在近几年刚刚起步,所以将全国卫生总费用及卫生费用构成比例视为近似的城镇卫生总费用及卫生费用构成比例是可行的。
(二)我国城镇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缺陷
1.在医疗保险制度中引入积累制的个人账户,不符合医疗保险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其一,医疗保险所依据的基本原则是社会共济,个人账户的设立显然降低了医疗保险的互济功能。其二,个人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是随机性的,不可能先积累后消费;引入积累制并不符合医疗需求规律。从国际经验看,除新加坡外,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在医疗保险(保障)制度中引入个人账户。况且,新加坡的个人账户功能与我国制度设计中的功能也相去甚远。新加坡个人账户中积累的资金主要用于住院治疗中的个人自给部分;而在我国,却要求个人账户支付平时的门诊费用,实质上是要求个人自己来解决基本医疗服务问题。这种“大病统筹,小病自费”的制度设计,违背了“预防为主”的医学规律。
2.现行城镇医疗保险制度的目标人群只包括就业人员及符合条件的退休人员,将绝大部分少年儿童、相当一部分老人以及其他无法就业的人员排除在外。[1]这样的制度设计会导致如下结果:一是上述人群的医疗需求难以得到制度化的保障,个人及家庭面临的医疗风险难以化解,从而带来经济、社会方面的消极后果。二是在一部分人有医疗保障而另一部分人没有医疗保障的情况下,无法避免体制外人员以各种方式侵蚀体制内医疗资源的问题。
3.现行医疗保险制度设计及相关配套措施没有解决对医疗服务提供者的行为约束问题,以至医疗服务费用仍无法控制。[2]在这种情况下,维持资金平衡就成为医疗保险自身的难题。在实际操作中,主要做法就是强调参保者享受的待遇与缴费紧密挂钩,不能缴费甚至不能及时缴费就无法享受相关保障待遇。长此以往,医疗保险事实上就演变成自愿参加的,且只有具备缴费能力才能参加的“富人俱乐部”。在无法控制服务提供者行为的情况下,有关制度转而将控制重点改为患者,通过起付线、封顶线、多种形式的个人付费规定,实施对患者的全面经济限制,以至于能够进入该体系的参保者也无法得到应有的`保障。
4.现行医疗保险设定的统筹层次过低,以至于无法在较大范围内实现风险共担。在参加医疗保险的不同类型人群中,也存在保障标准上的差异,影响到制度的公平性。
上述问题的存在,影响到城镇医疗保险制度自身的可持续性和实际效果,继续推行下去的难度很大。正是由于我国城镇医疗保险制度存在上述缺陷,所以更需要在保险市场上充分发展商业医疗保险,让商业医疗保险成为老百姓医疗保障水平的有力支柱。
二、我国商业医疗保险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商业医疗保险发展的现状
宏观环境的不成熟和国家保险法律、保险制度、政策的不完善,公民缺乏保险意识,以及目前的险种还不能满足多层次医疗保障需求,且大多数以附加险存在等,这些都是商业医疗保险发展面临的问题,也是其发展的潜力所在。
商业医疗保险比社会医疗保险早二百多年的历史,已经形成较为完备的管理机制、灵活多样的经营手段。它自负盈亏,追求效益的利益刺激,有规范经营的内在约束和严格的审批制度和监管办法,能满足多种、特别是较高层次的医疗保障需求,具备较强的抵御风险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医疗保险能更好地发挥其优势,较之其他补充医疗保险方式,它更成熟、更高级。[3]在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中也提出:“超出最高支付限额的医疗费用,可以用商业医疗保险等途径解决。”可见,基本医疗保险为商业医疗保险留下了发展的空间。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对商业医疗保险的需求越来越大。据调查,健康保险是人们意向购买的主要人身保险产品之一。据20xx年保监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xx年全国的总保费收入为5641.44亿元,其中,健康保险的保费收入为376.90亿元,占总保费收入的6.68%;在对全国30个省份和6个大城市的健康保险保费收入的统计中来看,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北京43.57亿元、广东32.87亿元、江苏32.03亿元、上海31.09亿元、山东21.41亿元,这说明在北京、上海等地,社会对商业医疗保险特别是健康保险的需求十分大,这些数据也显示出商业医疗保险的市场发展潜力之大、需求之旺 。
(二)商业医疗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几年来我国商业医疗保险发展很快,但相对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来说,还存在不少问题,制约了其发展。
1.商业医疗保险发展空间受到制约。目前,社会医疗保险享受许多优惠政策,得到了优先发展,其业务扩张将挤压商业医疗保险的空间。许多地方政府部门凭借行政权利强制推行补充医疗保险,这种做法破坏了市场经济规则,挫伤了商业保险投资者和经营者的信心。
2.医疗费用赔付的不可控性。一是由于现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单一,缺乏有效的竞争,同时,在医疗机构经营效益的利益驱动和缺乏有效监督情况下,助长了医疗资源的浪费,加重了疾病患者和保险公司的负担。二是保险公司对医疗费用无法进行监控,因此,无法保证医疗服务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其结果是医疗欺诈和道德风险在所难免。三是投保人的风险逆选择面较大,带病投保、隐瞒或夸大病情、扩大医疗诊治范围等现象屡见不鲜,保险公司已不堪重负。[4]
3.缺乏高素质和复合型人才。由于商业医疗保险的业务涉及医学专业和保险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专业技术性要求很高。因此,要保持商业医疗保险业务的稳健发展,必须建立一支既懂保险和法律,又有一定临床经验的管理队伍,而保险公司非常缺乏此类人才。
因此,保险业要积极配合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努力提高商业医疗保险的专业化经营水平,必须大力解决上述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商业医疗保险产品与服务,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医疗保障水平。
三、完善商业医疗保险的对策及建议
(一)基本医疗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相结合
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相结合的办法是由我国的国情、国力决定的,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财政困难、企业效率不高,所以为了使医疗保险既能发挥保障生活和安定社会的作用,又能适应不同经济条件下的具体需要,宜实行多种保障模式。而医疗保障改革的进行对于医疗保险充分发挥其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作用是一种极大的推动力量,这在提高健康保险的专业化经营水平,提供更多更好的健康保险产品与服务,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医疗保障水平等方面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几年来,我国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中医疗保险的情况呈现出一个良好的发展趋势。通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与进行,我国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医疗保险的覆盖面逐年扩大,参保人数逐年增加,每年年底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滚存结余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xx年的参保人数较之20xx年的参保人数增加9451万人,这为我国的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开发低保费高保障的商业医疗保险产品,即高免赔大额商业医疗保险产品
为弥补社会医疗保险不负担支付限额以上的大额医疗费用,一些城市医保部门委托保险公司建立了大额医疗费用互助基金,由保险公司承担支付限额以上的费用,比如重庆市参保职工每月只需缴8元,单位缴平均工资的1%,即一名职工平均每年只需100元左右保费,就可保大约3万元限额以上的医疗费用,而且无支付上限。因此保险公司在保险市场上开发高免赔大额商业医疗保险这一险种是有经验可借鉴的,也是完全可行的。[5]
对大量已参加社会医疗保险的被保险人而言,高免赔大额商业医疗保险这一险种特别适合他们。一方面他们可以不用为再重复投保一般商业医疗保险而带来经济上的不合算,另一方面这一险种恰好弥补了社会医疗保险不负担支付限额以上的医疗费用空挡,使参加医保的人的大病和大额医疗费用也有所保障。这也是充分发挥商业医疗保险在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中作用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三)将商业医疗保险作为社会医疗保险的重要补充
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同属社会保障体系的范畴,但由于它们性质不同,因而决定了它们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尽相同。社会医疗保险是基础,商业医疗保险是重要补充,两者优势互补、缺一不可。
我国由于开展社会医疗保险时间短,资金积累有限,个人需要支付的费用多,特别是一些大病和特殊疾病的医疗费用远远超过了基本医疗最高支付限额,使个人背上沉重的负担,而商业医疗保险能承担个人大部分的医疗费用。目前,医疗费用的高速增长已经给社会、单位和个人带来沉重的压力。1982年到1996年的14年间,我国医疗费用支出的年均增长速度超过了24%,1997年,全国职工医疗总费用高达773.7亿元,每个家庭的实际平均医疗保健支出718.3元,而且还不包括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的支出,因此随着我国医疗体制的改革,广大居民需要通过商业医疗保险来化解潜在的医疗费用风险。
对部分经济收入稳定、享受社会医疗保障的群体来说,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仅能提供最基本的医疗保障,保障程度有限,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而商业医疗保险则能适应高层次、特殊的医疗需求。另外,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企业用工制度的改革,社会上还存在大量的缺乏医疗保障的人群,像私营企业员工、自由职业者、学生和农民都不在保障范围内,这些群体尤其渴望购买商业医疗保险。
基本医疗保险遵循“低水平、广覆盖”的原则,主要提供基本医疗保险,这为商业医疗保险留下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满足当前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需要和多层次医疗保障的需求,促进医疗保险市场和商业医疗保险业务的发展,面对潜在的巨大的商业医疗保险市场,商业医疗保险发展的方向应是:一是基本医疗保险没有覆盖的项目和费用,如基本医疗保险“三个目录”之外的药品、诊疗和服务费用;二是基本医疗保险没有覆盖的人群,如城镇失业人员、没有医疗保障的老人和儿童,以及没有被医疗保健制度覆盖的农民。
目前我国商业医疗保险蕴涵着巨大的商机,我国保险业如果适时加强医疗保险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将对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与完善起到推动作用,并最终能够和个人账户、公共基金一起形成我国新的医疗保障体系。
医疗保险论文7
一、构建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运行监管的法制对策。
1、建立医、患、保三方制约的医疗保险基金运行监管机制。
目前,我国的医疗费用上涨幅度越来越大,医疗资源的分配方式不合理,给职工医疗保险的基金支付带来严峻挑战。为从源头上消除这一困难,就应积极构建有效的管理机制,使医、患、保三者之间形成严格的制约,并达到一定的平衡。对于定点医疗机构而言,需确定合理的医疗服务范围,实施标准化服务规范,尽量做到详细可操作,完善药品目录,并对诊疗目录进行管理。同时,应保证医药分开核算,分别管理,避免将医疗程序与药品销售进行捆绑,从而维护药品市场的正常竞争秩序。为对医疗技术进行量化评定,需引进市场化方针,调动起社会医疗服务,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高其使用效率。
2、强化对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不合理支付的监管力度。
目前,我国在职工医疗保险基金的支付手段方面,实行的是后付制度,且在具体实施上,应根据服务项目来进行付费。在这一制度下,只有当医院能够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时,才能提高医院的实际收益,因此对于医院服务水平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这一制度也同时存在着严重缺陷,主要表现为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称,不利于患者掌握有效的'医疗服务动态信息,使患者陷入被动地位。
为追求更高的经济利益,有些医生会对参保人消费行为进行诱导,刺激消费,这样不仅给参保人员带来不必要的医疗负担,同时也导致基金不当使用,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为避免这一现象,对不同情况的医疗需要进行明确管理,规定医疗保险基金的使用范围。对于基金的使用,应有办理部门对社会进行公开,同时加强内部监督,严格履行规定要求,实施有效的资格审查,如果发现有滥用基金的现象,应及时反映,有关部门应对此进行处罚。
3、设立独立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运行监管机构。
在医保基金的运行统筹方面,一般是由县级部门来完成,但由于县级部门层次不高,区域范围较小,使得机构重叠现象十分严重,无论是财政与审计部门之间,还是审计部门与医疗保险办理部门之间,关系往往错综复杂。如果无法实行基金的有效监管,许多地区监管力度不够,基金分配不能得到保障,基金挪作他用的情况屡屡发生。因此,为最大程度保证基金调配的安全,应尽快以省级统筹来代替县级统筹,同时设立基金监管部门,该部门独立行使职权,对基金运行进行严格的监督。另外,还应对监管机构的职能进行重新合理的定位,促使其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例如可设立基金理事会,并聘用资深人员出任理事长,定期发布公开信息。由于理事会不受行政关系束缚,因而能够更客观公正地展开工作。
二、结语。
通过对职工医疗保险基金运行监管的法律制度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指出为维护社会运行的正常秩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应对职工医疗保险基金运行加大监管力度,并从法律的角度予以保障。笔者对我国职工医疗保险基金运行监管的法制缺陷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运行监管的法制对策。
医疗保险论文8
摘要:本文结合固原市医疗保险工作现状,重点分析了固原市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形成原因,以及如何发挥医疗保险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社会保障;医疗保险;扶贫;建议
20xx年,我市在全区率先整合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通过扩大参保率、关注重点人群和重大疾病,协调推进各项管理措施,充分发挥医疗保险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保障功能,有效化解了困难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风险。
一、医疗保险在扶贫攻坚中的作用
(一)改善干群关系,巩固执政地位
医疗保险从本世纪初始阶段政策覆盖几千万城镇职工到实现覆盖超过13亿的全民医保,仅用了十余年时间,不但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而且报销水平不断提高,很好地实现了国人“病有所医”的心愿,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二)防止因病致贫,提高健康水平
医疗保险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保障基本医疗需求,医疗保险通过对重大疾病的集中治疗和慢性病的控制及病后恢复性、康复性治疗支付,解除了危害群众健康的祸患,“大病扛、小病托”的现象不复存在,为实现“健康中国”提供了坚强后盾。
(三)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结构调整
全国近几年公共财政投向卫生健康事业的支出增长率保持在15%以上,远高于GDP的增速。医保制度的建立,释放了广大群众的医疗需求,刺激了医疗消费,带动了经济增长,助推了医疗、医药市场,同时,人们不再向以往那样“存钱防病”,将更多的流动资金投向生产领域,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
(四)提高治理水平,维护社会稳定
医疗保险支付制度改革对医疗服务、药品价格有平抑作用,可助推医改目标的实现;通过“差别报销”促进分级诊疗,均衡医疗资源;协调平衡医患权益,发挥好社会稳定器的作用;通过参保、就医信息和大数据的挖掘,采取云计算手段,有效利用附加在参保就医大数据成果,进一步提高了社会治理水平。
二、医疗保险参保基本情况
20xx年,新农合制度在隆德县试点,20xx年在全市实现制度全覆盖。20xx年2月,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在我市试点,同年7月启动实施,率先在全区建立了基金统收统支的市级统筹制度。20xx年10月,我市建立统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打破户籍界线,实行一制多档,城乡居民自主选择缴费档次。20xx年度全市共参保121.42万人,其中农村居民106.49万人,城市居民14.37万人,参保率为98%。
三、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
(1)门诊保障能力较弱。普通门诊受药品数量、设备设施、诊治能力的影响,群众就医的意愿不高。门诊大病虽在县以上医疗机构实施,但目前病种共28种,有部分病种发病原因明确,治疗手段和用药明晰,需长期依赖门诊治疗,如肺结核、尘肺病、血友病、关节病、包虫病等还未纳入门诊大病范围,患者负担重。住院前门诊费用未纳入医保监管,部分医疗机构为规避违规行为,将可纳入住院报销的费用转嫁到门诊费用中,加重了患者负担。(2)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还不完善。大病保险所需资金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划拨,筹资渠道单一。相对于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药品目录增加了仅209个品种,基本医疗保险不报销的.费用,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基金也基本不报销,重特大疾病和罕见病如器官移植、重型再障、白血病等发生的巨额医疗费用,多属高收费医疗技术和高值耗材,且大部分为自费项目,大病的防风险能力大打折扣。统一的起付线仍是部分困难人员就医难以逾越的门槛,享受大病保险待遇的人员保障水平低于居民平均医疗费报销水平。(3)建档立卡户没有差异化政策。我市有建档立卡户26.7万人,除特殊人群和学生儿童外,一般人员约15.2万人。因经济条件所限和认识不足基本上为一档缴费,大部分个人自付难以达到大病起付线,也不属民政医疗救助对象,影响脱贫和巩固。(4)部分因祸因灾的费用无解决渠道。医疗保险政策规定打架斗殴、自杀自残、医疗事故、交通事故、美容保健、不孕不育及有第三方责任等发生的医疗费用不予报销。个别家庭因灾因祸大额医疗费用支出极易导致贫困,如个别罕见病治疗、农用车交通事故等引发的费用,能使一个家庭短期内陷入贫困状态。
四、医疗保险工作建议
(1)以建档立卡户为重点对象,解决医疗费报销针对性不强的问题。要争取自治区支持,将个人缴费补助范围扩大到建档立卡户的所有人员,实行先缴后补,让他们都能享受二档及以上缴费医疗报销待遇。所需资金由各级财政、民政部门承担。为解决异地就医“三项目录”差异及交通、食宿等就医连带费用造成的区外就医负担过重问题,还可继续争取保留我市保底报销政策。(2)以慢性病患者为重点对象,解决基层医疗保障不力问题。下沉药品供应,完善药品供应保障机制,合并二、三级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目录。下沉医疗资源,畅通双向转诊渠道,推进分级诊疗和县乡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使原在城市就医的门诊患者能下得去,基层能接得住。沉监管重心,在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中将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门诊费用纳入监管范围,防止住院费用向门诊转移。建议自治区扩大医保门诊大病病种,将肺结核、尘肺病、血友病、关节病、包虫病等纳入医保门诊大病保障范围。(3)以丧失劳动能力患者为对象,解决无力脱贫的问题。根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要求,卫生、民政、人社、扶贫四部门组织开展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情况调查,按照医疗方案要求,提供医保基金支持,做好复诊确诊、集中治疗和定期回访工作,打好攻坚战。(4)以重大疾病患者为对象,解决保障水平偏低的问题。建立财政补助、个人缴费、结余基金划拨、社会组织捐赠等多渠道筹集机制,提高抵御风险能力。改进基金运营方式,通过投资增值放大保险效应,提高保障能力。保险公司应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借此出台补充保险,防止巨额医疗支出和极端情况出现。(5)以特大病患者为对象,解决医疗报销无门的问题。广开融资门路,多渠道筹集基金,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制度。瞄准重特大病、罕见病和灾难性医疗支出,坚持保障能力和水平先易后难,由低到高,坚持个人申报、专家评审、社会公示、一事一议的工作程序,对难以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和民政医疗救助制度覆盖范围的疾病和费用予以保障,防止个别患者跌入因病致贫深渊,坚决兜住社会保障底线。
医疗保险论文9
一、在校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后的存在问题
(一)学校医疗机构整体满意度低
校医院是公费医疗的服务提供者和医疗制度实施的执行者,在高校公费医疗制度中曾扮演重要角色。在本次调查中,只有4.3%的同学表示对校医院医疗水平十分满意,54.2%表示一般满意,28.9%表示不满意,12.6%表示十分不满意。对于学校医务人员的态度,只有3.5%的同学表示十分满意,55.0%表示一般满意,29.9%表示不满意,11.6%表示十分不满意。总体来说,只有1.3%的同学对校医院的整体满意度十分满意,70.8%表示一般满意,22.3%表示不满意,5.6%表示不满意,医患双方矛盾较严重。
(二)保障范围狭窄,报销手续麻烦
调查的同学中,对于医保的缺点进行分析,有29%的大学生认为报销手续麻烦,占比最大,而参保价格过高以及医疗资金负担太重所占的比例较少。对于医疗保险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34.7%的大学生认为报销繁琐,30.4%认为报销范围过窄,只有18.1%认为公平性不足和15.7%认为参保费用过高。同时,针对医保存在缺陷的调查,有24.2%的学生认为放假期间的事故不能报销。大学生自身经济能力有限,大学生医疗保险范围不能覆盖全国导致该制度的保障作用受到质疑。综上所述,应该要改进报销手续以及保障范围,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学生来购买医疗保险。
(三)大学生作为消费者,报销的额度不能与居民相提并论
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只属于成年人消费者的角色,医疗保险的报销额度将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参保热情及长远利益。对于医疗保险如何完善的调查,20%的大学生认为必须加强服务水平,其次针对是增强医疗水平和报销金额增加这两个方面,比例各占19%和17%。针对如何完善医保体系的调查,有23%的大学生认为医疗保险必须增加报销的金额。面对当前物价的不断上涨,医疗、药物的费用的逐渐提高,大学生医疗报销的额度不能与居民相提并论,建立符合大学生群体实际利益的医疗保障显得更为重要。
二、在校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后的问题分析
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还是处于初期探讨阶段,存在上述问题只要有如下几点原因:
(一)“低水平”的目标决定了在校大学生看病就医的局限性
政府一直强调目前城镇医疗保障体制的发展目标是“广覆盖,低水平”,其中“低水平”,就決定了即使大学生加入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障体制,所能得到的保障也将是有限的。首先,新的保障体系所能支付的资金数额与实际医疗所需费用存在较大差距。当出现重大疾病或发生重大意外事故时,医疗保障体系只会根据报销额度的多少为参保患者报销其中一部分的医疗费用,同时还有报销的最高额度限制。而且新制度的门诊大病和住院只是对某些特定的病种进行报销,不能够满足大学生全部的医疗需求。其次,医保基金所能报销的药品种类少,一些治疗重大疾病的特效药品却不包括在报销的范畴之内。而且大学生就医通常还要先自垫医药费用后才拿去报销,加之现在药品价格居高的'情況,对于患病学生而言,就医仍然有巨大的经济压力。
(二)放假期间不在本社区发生的医疗事故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在校大学生寒暑期放假或在外实习期间不在本社区发生的重大疾病或重大意外的医疗事故,尽管不同地方的高校因地制宜地作出了适合本地方的相关规定,但是,就目前来说,在全国范围内,关于这个问题的解决,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可行的规定体系。造成许多大学生虽然入保,但是由于其地域距离相差太远和地方规定的不完善等因素,在寒暑假放假或在外实习期间不在本社区内发生的医疗事故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稳妥的解决。这种不完善的制度必然会给大学生的看病就医和各种医疗费用的报销以及问题的解决带来许多麻烦。
(三)政府取消资助后给医疗基金带来负担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的人数将越来越多。而且,把在校大学生纳入城镇医疗保障体制后,便取消了政府的直接资助,缺少了一个重要而稳定的资金来源,这将使原本就捉襟见肘的医保基金的运行负担进一步加重。另外,在校大学生群体的人数相比起城镇居民来说相对少得多,大学生总人数占城镇居民总人数的比例低,那么,缴纳的大学生的医疗保险的费用对于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险的总缴纳费用来说,其所占的比例也是很低的,所以大学生缴纳的保险费用对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险基金的帮助是杯水车薪的。而且,医保的新体制规定了大学生的医疗保险不独立设立账户,而是将剩下的医保基金全部归入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险的基金当中,这样一来,不仅加重了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险的负担和压力,同时也相当不利于大学生的医疗保险基金的储备资金的积累。
三、进一步完善在校大学生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议
鉴于上述问题和分析,为了进一步完善在校大学生医疗保障体系,提出如下建议:
(一)建立健全在校大学生医疗保障的法律制度
国家应出台综合性的大学生医疗保险立法,明确政府、高校、医疗机构和大学生个人四个主体,在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中的权利义务关系;规定大学生医疗保险基金的运营管理中的各地收费标准、给付标准、报销范围与支付方式,明确问题出现以后各方的责任机制,尤其是当医疗问题发生时,能够更快地确认责任主体,高效地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督促各方主体自觉履行自身的义务,保证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的顺利实施,充分保障大学生应享有的基本医疗保险权利。同时要将高校对大学生疾病预防等工作内容及责任纳入法制的范围。
(二)探索构建覆盖全国、贯通所有的在校大学生医疗保障格式
由于大学生群体的流动性较强,尤其是大学生在寒暑假或外地实习期间,若在异地不能够享受到与本地平等的基本医疗保险的报销结算或医疗服务水平,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大学生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不利于他们就医,且甚至有些学生还可能会出现由于治疗费用太大,资金短缺而迫不得已地拖延病情,以至于把小病小痛拖延成重大疾病等的不良后果。因此,国家应该构建覆盖全国的在校大学生医疗保险体系,创新联通全年、处处受保的医疗保障形式,统一医疗保险的缴费金额和报销比例,让在校大学生在全国范围内都能够享受到基本的医疗服务。
(三)引入社会力量,发展大学生群体的医疗保险
足够的资金是保障参保人的最根本条件。在政府力量有限的情况下,为动员和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必不可少。我们要建立一个专门性的大学生医疗救助的公益组织,发挥社会上其他慈善公益组织的力量,利用他们的权威和知名度,来广泛筹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捐款。一方面可以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医疗保险投保上的经济补贴,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患重大疾病的大学生提供医疗方面的资金救助。探索模仿美国的医疗模式,利用蓝盾、蓝十字等数家著名的非营利性保险公司提供多种医疗保险服务,鼓励非营利医疗机构的发展,能够未解决大学生的医疗保险带来方便。
(四)强化政府管理,加强社会监督,提高医疗保险水平
政府不仅要对新制度提供立法保证和加大资金投入,还应完善监管制度,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建立健全各级监督和执行组织,加快形成包括组织监督、民主监督、制度监督、行政监督、业务监督、审计监督等多种监督形式在内的内外部双重监督体制。另外,政府通过政策引导如社会医疗保险经办机构通过招标机制向商业医疗保险机构“团购”医疗保险服务,以优惠的价格、高质量的服务鼓励学生参加商业医疗保险。同时,政府应尽快筹建“大学生医疗救助基金”,建立一个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以社会公益组织和商业保险为支持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医疗保障体系,以便更好地保障大学生在医疗方面的权利。
医疗保险论文10
一、基金收入情况统计分析
20xx年度城镇职工基金合计收入7485万元,其中统筹4578万元(统帐结合3663万元,单建统筹915万元),占总收入的61.2%;个人账户收入2907万元,占总收入的38.8%。与20xx年相比都有增长。收入总体增长的原因如下:一是加大了基金征收稽核征管工作,成立了单独的征管中心,出台全面细致的征管制度,专人专职负责征收工作,应收尽收。二是缴费人数的增加。20xx年缴费人数为25500人,20xx年的缴费人数为26500人,增长3.92%,做到了不漏缴、滞缴,应缴尽缴。三是缴费基数的提高。20xx年人均缴费基数30100元,20xx年人均缴费基数32063.57元,增长6.52%,与经济增长速度基本同步,确保了最低缴费水平又据实征收,应征尽征。四是缴费比例的上升。20xx年的平均缴费比例8.69%,20xx年的平均缴费比例8.94%,增长2.86%,从征收强度上有了强化提高。单建统筹基金负增长主要原因:一是受经济下滑和企业改造升级的影响,20xx年全县破产改制企业退休员工大幅增加,政府制定政策,集中解决了大批破产企业退休职工的社保缴费问题;二是根据皖人社发[20xx]11号《关于延续执行皖政[20xx]5号文件有关政策的通知》精神,继续允许困难企业降低社会保险缴费基数,调整单位缴费基数,全县共有27家企业缴费基数降为人均1900元,3家企业降为人均1250元,2家企业降为人均860元。
二、基金支出情况统计分析
20xx年度基金合计支出5610万元,其中统筹支出2962万元(统帐结合2222万元,单建统筹740万元),占总支出的52.79%;个人账户支出2648万元,占总支出的47.21%。与20xx年支出相比,都有所增长,
1、基金支出增长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对医疗保障水平期望很高,支出水平也自然提高。二是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造成较大以上疾病就诊集中在县级以上的三级医院,统筹基金支出中转院就诊支出很高,20xx年1122万,占统筹支出的37.88%,比20xx年的996万也增长了12.65%。三是申报慢性病职工人数大幅增加,20xx年2500人,20xx年3000人,增加了500人,增长了20%。申报人数的增加导致支出也大幅增长,20xx年支出338万,20xx年支出463万,增长了125万,增幅为36.98%。四是定点医院违规现象依然严重,挂床住院、超标超量开药、变相开药、以病养病、小病大治等难以杜绝。五是定点药店违规刷卡现象严重,单日单次超标刷卡、刷卡购百货、刷卡等现象屡禁不止,导致个人账户支出增幅最大。
2、解决的措施和方法
一是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广大参保职工树立正确合理科学的就医观,既要治好病,又要科学合理,是药三分毒,并不是吃的越多越好,关键要通过体育锻炼来增强体质、良好的`生活习惯来保养体魄。二是加大县及以下医疗资源的投入力度,不但要加大资金和硬件设施的投入,更要加强人员队伍的建设,要让素质好、业务精的医生留下来、扎根基层,要全面提高乡村医生的医疗业务水平,做到小病不出乡村、大病不出县,让职工在家门口安心、便宜治好病。三是继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达到以药补医全面取消,医药价格全面理顺,合理用药用材机制较为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和分级诊疗制度建立健全,药品、耗材、设备回归合理价值,管办分开的医保运行机制探索取得突破,科学有效的医保支付制度基本建立,相互衔接的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更加健全。四是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督查监管力度。医保中心要建立督查领导组,明确分工责任,制定考评细则,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督查相结合制度,建立督查台账,考核通报,及时协调解决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加大对违规情况特别是屡禁不改现象的处罚力度,保障医保基金规范合理有效的使用。五是严格门诊慢性病的审批制度。全年慢性病分年中、年底两次集中申报,成立专家组集中审批,以市医保中心为业务主导,结合本县具体的申报情况,合理确定慢性重症的享受对象。六是合理配置个人账户,提高支付门槛。可采取降低个人帐户比例配置,设置起付标准,避免任意使用;调整门诊给付比,提高门诊起付线;享受慢性病补贴待遇者,取消个人帐户配置等措施。
三、基金结余情况统计分析
20xx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累计结余10954万元,其中统筹基金结余7919万元,占总结余的72%,个人账户基金结余3035万元,占总结余的28%;20xx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累计结余13134万元,其中统筹基金结余9770万元,占总结余的74%,个人账户基金结余3364万元,占总结余的26%,20xx年基金累计结余较上年增长了2180万元,增幅达20%。在考虑医保经办单位与定点医疗机构费用计算后付制的情况下,20xx年职工医疗月均待遇水平为435万元,年末职工医疗保险基金支撑能力为25个月。20xx年职工医疗月均待遇水平为467万元,年末职工医疗保险基金支撑能力为28个月。在待遇水平逐年提高的前提下,支撑能力进一步加大,防范风险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基金的管理运营也得以良性发展。职工医疗保险基金是广大参保职工的“救命钱”,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随着参保职工覆盖面的扩大、统筹层次的提高、人们对享受待遇期望加大,对职工医疗保险基金的运营管理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统计分析体系,及时地发现基金运营中的异常现象,准确地找出异常的原因,针对原因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才能保证基金用到实处、用的科学合理。
医疗保险论文11
【摘要】进行优化医疗保险管理工作是非常具有现实和重要意义的,医疗保险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对医疗保险制度实施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本文通过优化石油业医疗保险管理,提高职工的满意度,同时提高保险管理工作的效率,使医疗保险管理的成本也得到降低,进而让职工的积极性得到提高,这样能够实现医疗金的降低,对企业的长久发展得到促进。
为了给企业员工更好的生活保障,使企业获得更好的效益,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对待医疗保险管理。劳动者在暂时丧失劳动能力时能得到一些必要的物质帮助,解决劳动者在患病而造成的经济困难,让员工能够维持基本的物质生活,并且能够达到康复的保险制度就是医疗社会保险。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个制度在保证社会生产顺利进行和一个国家、民族成败兴衰的问题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社会医疗保险,简称医疗保险。它在调节收入差别、促进社会的生产和维护社会安定,体现社会公平等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它还标志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对社会保险制度进行改革,改革是否成功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稳定有着直接的影响。本文通过调查我国油田企业内部,发现企业职工对医疗保险报销项目的满意度较低,,医疗保险基金有很明显的上升。
为了对我国油田业的医疗保险管理进行调查,本文采取了工作观察、个体访谈和翻阅相关资料的方法。同时对油田员工还进行了医疗保险管理满意度调查,其中共发问卷150份,回收了146份,其中的有效问卷为137份,通过分析问卷的汇总情况,对医疗保险政策不了解甚至根本不了解的员工接近75.91%,仅有2.92%的职工认为非常方便在关于办事程序是否方便的问题上。职工对于问卷中涉及到的关于工作人员的按规章办事的程度、解释清晰程度和热情友好程度都给了很高的满意度,得分分别达到了89.06%、73.73%和58.4%。但是从问卷中看来,对于医疗社会保障部的办事效率仅有80.22%的职工表示非常满意,对职工能起到帮助的只有工作人员对政策流程的解释,帮助率高达85.41%。职工对问卷中对于医疗保险有关事项的办事指南是否明确这一问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认为不明确的比认为明确的54.75%低出9.5%。有85.4%的员工在关于补充医疗保险是否公平这一项中觉得它不公平。
通过上述对问题的分析,导致其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信息的不对称。职工对新的医疗保险管理方法的实施存在过多的疑问是导致医疗保险管理的满意度偏低的原因之一。因为对于原有的`医疗保险制度及管理办法职工对其就不熟悉,出台新的医疗保险管理办法后,相应的就产生了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往往是职工盲目的执行医疗社会保障部下发的通知,对于其中的原因却是不怎么明白。有失公平性。我国油田业补充医疗保险建立是以提高职工的福利,解决职工家属看病难的局面为目的的。它采用的形式是内部医疗卡,由职工在定点医院采用内部医疗卡直接刷卡消费,个人承担超出部分。不同单位的同级别的员工之间也存在着差异,这使得员工福利的内部相对不公平性原则,使得员工产生不良情绪。管理的过程比较繁琐。职工要经过审核,单项录入才能完成对医疗保险的报销,这样繁琐的过程,不仅仅延长报销时间,增加了直接工作量,还会导致严重的内耗。第四,医疗保险信息化管理比较薄弱,医疗社会保障部主要包括参保人员管理、参保人员的账户建立和结转、参保人员的账户使用、参保人员账户的转移和结算、参保人员的账户余额年终计息和参保人员的账户结算等日常业务。第五,存在着道德风险。一种无形的人为损害指的就是道德风险。关于上述的问题,提出几点比较可行的建议:注重信息的交流和沟通。对新的医疗保险管理不了解是导致职工满意度下降的原因之一,因而可以积极主动的宣传讲解新的管理办法。把握好内部的公平,实施统一的标准,不同的级别有不同的计算补充医疗保险金。这样既能给补充医疗保险金计算时统一管理解决,还能构建一个相对公平的福利环境,一定程度上减轻职工情绪。把业务流程理顺。整个流程就是评估-分析-改进-实施,再以此循环。
抓主要的矛盾,对信息化管理进行完善。员工对计算机操作应用知识的缺乏是医疗保险信息化管理薄弱形成的最主要原因,也是需要抓的主要问题。加强监督的管理。我国油田业的医疗保险管理和社会医疗保险管理都一样存在道德风险,是导致医疗保险基金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从我国国情分析,想要达到降低基金支出的目的只能通过有效的措施来尽量减少不合理的支出和控制道德风险。加强医疗保险管理,要使油田医疗保险工作真正步入到良性循环的轨道,只有“患、医、保”三方形成协商共管,良性互动的“双赢”监督管理运行机制才有可能实现,才可能使医疗保险管理服务能力和水平得到提高,使油田医疗保险工作健康快速的持续发展得到促进。
医疗保险论文12
一、淄博市现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比较
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差异主要体现在药品使用范围、诊疗服务范围、定点单位、就医方式、结算办法、医疗监管上。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医疗服务政策对比表居民医保新农合药品目录省城镇医保药品目录2300种和基本药物目录省新农合药品目录1089种和基本药物目录诊疗项目省职工医疗保险诊疗目录省新农合诊疗项目目录定点单位全市范围经审核确定的医院、门诊和药店辖区内公立医疗机构、村卫生室就医方式市内自由就医,市外逐级转诊基本上自由就医结算办法目前住院以项目付费为主,门诊统筹按人头项目付费为主医疗监管信息监管、实地监管、社会监管未建立有效的监管体系从药品目录上来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药品目录范围更广,新农合诊疗项目主要参照城镇职工诊疗项目目录;在定点单位选定范围上,新农合以县医院—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三级医疗机构作为定点首选。居民医保制度可以公开选择定点单位;在就医方式上,居民都选择自由就医;在医疗费用控制上,二者都没有建立强有力的付费控制措施。
二、淄博市城乡医疗保险制度需要把握的关键问题要把新农合和居民医保顺利整合,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一)城乡居民参保征缴方式
淄博市新农合和居民医保在征缴方式上有很大差异:城镇居民主要采取发缴费公告、个人银行缴费、银行统一代扣,学生则由学校代收代缴;而农村居民在规定时间内由村委会统一代收代缴,过期不补。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城镇居民与社区工作人员彼此陌生,缺乏必要的信任,社区工作开展难度大。而农村居民与村委会干部,彼此熟悉,信任程度高,村里工作易开展。因此,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应维持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现行的缴费方式,农村居民选择何档缴费方式上,村干部引导和解释工作将发挥更大作用。
(二)城乡居民医疗待遇设计
由于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在医疗待遇框架设计上都分为门诊和住院两部分,在保障程度上都采用了“三条线”和医疗服务目录管理。因此,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制度整合成功的关键在于医疗待遇如何设计。
1.关于起付线
居民医保住院低起付,门诊高起付,制度设计考虑保大病、保住院。新农合住院高起付、门诊低起付,鼓励农村居民门诊就医。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住院和门诊起付线选择应综合考虑到城乡居民就医选择巨大差异性,以缴费档次不同,确定不同的起付标准。
2.关于封顶线
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制度政策解释迥然不同:以新农合制度规定为标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将出现超支风险;以居民医保最高支付限额折算到新农合规定为标准,给参保人和社会造成城乡居民医疗待遇大幅下降的错觉。建议沿用居民医保政策解释,适当提高当前居民医保支付标准,便于各项制度延续和社会稳定。
3.关于共付段
建议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三个目录”统一使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三个目录”,明显宽于新农合,农村居民在区县级以上医院就医,医疗支付范围将随之扩大。由于今年新农合将出现超支风险,所以,按医院级别医疗支付比例不宜大幅度提高,应当平稳衔接,确保基金的收支平衡。
(三)城乡居民医疗服务便捷化
目前淄博市居民医保制度实行市级统筹,城镇居民就医往往集中在二三级大医院。新农合实行区县统筹,参合居民实行自由就医。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行市级统筹,全市范围内将实现医疗费用即时结算。这样,农村居民就医向上集中趋势不可阻挡。为避免盲目上转,控制医疗费用上涨,应建立双向转诊机制,逐级转诊,通过支付政策、医疗干预等手段引导农村居民合理就医,享受到医疗保险便捷化服务。
三、淄博市统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对策建议
淄博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制定过程中,要坚持筹资标准和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及各方承受能力相适应,个人权利和义务相适应,保障城乡居民基本医疗需求。
(一)建立分档设置、自由选择缴费标准
一是设计多档缴费标准。参照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缴费标准、城乡居民收入差异性,设置多个缴费档次,可以分为成年城镇居民、成年农村居民和未成年城乡居民以及学生三档,缴费标准可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增长适当提高。二是保证弱势群体的参保意愿。为体现城市支持农村、城乡一体的思路,成年城镇居民缴费只能选高档,成年农村居民可以自愿选择缴费档次。对于困难人群个人缴费要给予补助,新生儿参保制定优惠政策。三是建立医疗保险参保登记制度。城乡居民实行强制参保登记,自愿选择缴费。征缴方式上,继续沿用新农合由村委会统一代收,学生由学校代收,城镇居民由居委会负责。
(二)建立适应的待遇水平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在住院、门诊等待遇保障设计沿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规定,要充分考虑群众基本医疗需求、基金承受能力。一是维持住院医疗待遇水平不降低。适当提高城乡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解决参保居民看大病的医疗需求。合理确定起付标准,维持城乡居民住院合规费用的报销比例,确保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内费用支付水平达到70%。体现缴费与待遇挂钩原则,降低低档缴费的.居民医疗待遇水平,各项医疗待遇政策要向困难人群倾斜。二是建立二次补偿办法维持门诊待遇水平。要借鉴居民医保二次补偿办法,对慢性病和门诊统筹采取首次低报销二次再补偿办法,维持城乡居民的慢性病和门诊统筹待遇。三是建立双向转诊机制提高待遇水平。将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机制延伸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中,通过双向转诊机制,促进合理就医,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水平。
(三)建立严格医疗服务管理制度
一是统一使用医疗服务管理目录。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目录和医疗服务设施目录,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使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降低个人负担。二是逐步规范就医秩序。门诊就医严格实行基层首诊,通过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实现就医合理流动。完善差异性支付政策,加大政策宣传,逐步规范和引导城乡居民合理就医。规范市外就医行为,严格就医流程,加大对无序就医行为的惩罚力度。三是加强医疗监管。要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由后付制转变为预付制,建立总额控制为主、单病种、按床日、人头付费多种方式存在的付费制度,提高医疗机构对医疗费用控制意识;要完善服务协议管理机制,保障参保居民合法权益。加强日常监管,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医疗保险论文13
1、存在的问题
程序复杂,效率不高理赔程序过于复杂,投保单位必须经过军师级单位代为办理投保及理赔手续,操作起来不太方便,且时效性差,效率不高,也不能就近就便理赔。部分战士由于身份证丢失,无法提供身份证明,其就医所产生的医疗费用可能无法办理理赔,合法权益将得不到保障。范围狭窄,实效较差一般情况下,部队官兵在就医时大多是感冒等常见症状,所需药费并不高,病历工本费、挂号费等费用却占了近1/5,却不在理赔的条款之中。这样一来,保险理赔金额与实际就医花费不相等,其实效性会大打折扣。保险衔接,仍有盲点《远离军队医疗机构人员商业医疗保险方案》中规定,甲方需要增加或者减少被保险人的,在办理二次保险结算时,向乙方提供被保险人变更情况。这样就只有6月30日这样一个人员变更时间节点,如果上半年新调入的人员没赶上签保险,就只能在下半年参保了。那么,这些人员不在保险覆盖内的时间最长达半年之久,盲点可见。
2、实施商业医疗保险的改革方向
简化手续,理高效赔一是改革就医费用结算制度,官兵就诊时所产生的费用,由部队财务部门先行垫付,列暂付款处理,待部队财务部门将理赔材料上报后,由保险公司将赔付款直接打入部队商业医疗保险专用账户。二是改革投保方式,由独立营以上单位直接与县(市)级保险分公司签订投保协议。如果有人员变动,办理投保事项及办理理赔时会更快捷高效,有效地节约部队经费。扩大范围,增强实效一是扩大就医范围。由于目前的保障模式是在二级以上医院就医,如果投保人在训练、执行任务时出现突发疾病或受伤等情况需要就医,往往不能及时赶到二级以上医院就医,这时其产生的医疗费用将会由个人承担或单位承担,参加商业医疗保险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所以就医范围应扩大到所有医院和卫生所。二是扩大理赔范围。目前,挂号费、院外会诊费、病历工本费、出诊费、手术附加费等特需医疗服务及检查康复费用都不在理赔范围之内,这使得投保人的`权益受限。一方面军人体质都较好,都是在经过严格的体检后才进入到部队服役的,较少出现病理性疾病。另一方面,军人从事的是高危行业,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训练和执行任务过程中极易出现摔伤、扭伤等情况,这就需要进行磁共振等检查及康复性治疗(如理疗等),因此,必须将磁共振等检查费用及理疗费用纳入理赔范围。
3、争取优待,确保利益
由于军队医疗一直是由军队医院提供医疗服务的,地方医疗机构没有保障军人病员的先例,军人优先的服务理念还没有在地方医疗系统树立起来。在这种情况下,为确保官兵能得到优质的服务,部队相关单位应多与地方政府协调,使地方医疗服务人员树立起军人优先的理念,地方医院形成军人就医优先的机制。
一是明确要求地方医院做到军人就医优先,简化就医程序,为官兵热情服务。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病情,实事求是地合理用药,不得拒诊拒治,也不能惜用或滥用药物,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医疗操作常规,严防医疗事故的发生。
二是确定合理医疗范围,根据门(急)诊官兵患病的情况,选择合理的诊疗项目及药品。为杜绝地方医院对部队患者乱收费及部队患者的不合理花费等问题,可以制定合理医疗药品目录。此目录以军队合理医疗药品目录为基础,可以参照驻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严禁开目录以外的保健药品,原则上一次只能开3天的药品,且每次将就诊费用控制在1000元以内。
三是医院给予军人健康体检给予优惠,在100元的保费内,给予尽量多的项目优惠,使有限的保费在保险额度内利益最大化。无缝衔接,节约经费由于每人每年的保费是360元,可以粗略地计算为每人每天的保费是1元,所以在和保险公司签订投保协议时应补充以下条款:在人员变动时,投保单位将人员变动名单发至保险公司,及时增减投保受益对象。在人员减少时,计算出退保人员本年度剩余保费,将剩余保费列入保险公司暂收款一栏;在增加投保人员时,保险公司按照本年度剩余天数追加保费;部队年底与保险公司进行核实,多退少补。这样既能实现无缝衔接,确保每一名官兵的利益,还能有效节约部队有限的卫生经费。
医疗保险论文14
摘 要 为了构建医疗保险数据采集系统,本文从软件实现技术方面探讨了利用分布式应用技术.NET Remoting 去实现远程对象访问的可行性。文中描述了本地过程调用和远程过程调用的原理以及.NET Remoting的体系结构并探讨了利用.NET Remoting 技术开发分布式系统的模型。最后文中详细阐述了采用.NET Remoting 技术开发医疗保险数据采集系统,从而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与可扩展性并解决了采用其他技术时遇到的版本更新与部署困难等问题。
关键词 .NET Remoting技术;分布式程序;医疗保险采集系统
以往北京医疗保险采集系统远程访问采用DCOM(分布式组件对象模型)技术。随着系统版本的更新,采用DCOM技术的系统暴露出了大量的缺陷,如部署困难以及新旧版本更新时容易产生DLL地狱问题。.NET Remoting是DCOM的一种升级。它提供了一种允许对象通过应用程序域与另一对象进行交互的框架,并扩展了通过远程访问对象实现分布式应用程序的模型。
1.NET Remoting结构及原理
1.1 本地过程调用原理
本地过程调用是通过栈实现的。系统调用过程前首先将过程的参数压入到栈中,在过程被执行时将栈中的参数取出作为过程的本地变量,并将其返回的结果压入栈中,这样就完成了一次过程的调用。
1.2 远程过程调用原理
不同的应用程序是无法共享同一个线程栈的,因此不同的应用程序之间的过程调用应当采用基于消息的调用机制。在客户端通过代理对象将过程调用信息封装到一个消息对象中,再根据需要将这些消息对象转化成某个格式的数据流发送到远程对象所在的应用程序域中。当经过格式化的消息到达服务器后,首先从消息中还原出对象,之后在远程对象所在的应用程序域中构建出相应的过程调用栈,此时就可以按照传统的基于栈的过程调用机制完成过程的调用,返回结果的传递则按照之前的方法反向重复一遍。
1.3 .NET Remoting 体系结构
.NET Remoting 服务器应用程序域由传输通道、序列化格式器,服务端对象组成,客户端应用程序域由客户端对象、代理、传输信道、序列化格式器组成。客户端代理负责在客户端处理基于栈的'参数传递模式到基于消息的参数传递模式的转换。格式化器负责将消息对象转换成可在网络上传输的数据流,并将其发送到服务器。透明代理是远程对象的精确副本,真实代理接受透明代理创建的消息并将其通过信道传递到远程对象。
2 应用.NET Remoting 开发分布式系统模型
分布式程序由若干个可以独立执行的程序模块组成,它们分布于一个分布式处理系统的多台计算机上被同时执行。它有两个特点:分布性和通信性。开发分布式系统首先是系统应用层次的划分,N层应用程序将数据库服务、业务逻辑与用户界面分开。这样不仅实现了不同功能模块的分布式执行从而提高了系统得可扩展性同时也在保证客户端功能的前提下,为用户提供一个简洁的界面因此在应用程序修改时只需要对应用服务器进行修改,而不用修改客户端应用程序,从而简化了应用系统的开发、更新和升级工作。
3 北京医疗保险数据采集系统的开发
3.1 北京医疗保险数据采集系统体系结构
医疗保险数据采集系统主要实现各区、街道及公司的参加医疗保险人员的信息采集。系统由数据采集客户端、数据处理服务器、数据存储服务器及安全服务器四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功能如下:
(1) 数据采集客户端:各街道、区的主要负责人通过数据采集客户端汇总本地区的参加医疗保险人员的基本信息。
(2) 业务处理服务器:汇总的人员信息通过业务处理服务器完成数据的处理。如在人员信息修改时完成数据的更新、报盘。
(3) 数据存储服务器:完成数据的存储与一致性校验。
(4) 系统安全服务器:保障数据采集系统的安全。
图5 医疗保险数据采集系统体系结构
3.2 .NET Remoting在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应用
3.2.1 异构数据库访问
图6 数据访问结构
异构数据库访问包括两个层:访问逻辑层、数据库访问层。访问逻辑层负责完成数据访问时用到的标准SQL语句的编码并调用数据访问层中的方法及通过应用.NET Remoting 技术对外提供远程对象。数据访问层负责完成异构数据库的访问。这样的设计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异构数据库的统一管理与访问。
3.2.2 实现远程对象
访问逻辑层中的对象通过.NET Remoting技术实现为远程对象。实现方法如下:
namespace Capinfo.Bjmedicare.DataCollection.SqlService
{
public class ParamService :MarshalByRefObject,IParamService
{ //实现数据访问逻辑的方法
public DataSet GetParameterDataSet(string tableName)
{…
配置文件:
…
3.2.3 客户端访问
客户端访问远程对象通过两个层访问。ServiceFactory 层实现远程对象的激活,并返回远程对象的引用。Facade层采用界面模式包装ServiceFactory层返回的远程对象并通过自身定义的方法统一调用远程对象的方法访问数据库从而为业务逻辑层提供服务。
4 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介绍可以看出.NET Remoting 技术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它提供新的解决分布式系统的方法。在实现医疗保险数据采集系统中,应用.NET Remoting 避免了应用DCOM带来的部署及版本更新时遇到的问题,提高了系统得可靠性、可扩展性及易于维护。总体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谭政,蔡明.基于XML 与.NET Remoting的分布式异构数据库转化.微计算机信息,20xx,22(7-3):230
[2] 李玉凯,朱有产,秦金磊..NET Remoting 及其在SCADA主站系统中的应用.计算机工程,20xx,32(19):246
[3]李东升..NET Remoting 在分布式数据库查询中的应用.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xx,17(2):70
[4]蔡跃进,王美清.基于.NET Remoting 的通用分布计算模型,福州大学学报,20xx,34(5):652
医疗保险论文15
选题依据
医疗保障制度的研究,对实现全民医疗保险意义深远重大。这一研究既利于加强我国1?:疗保障体系的完整性,又有利于统筹城乡二元结构,丰富完善城乡统等理论,从而维护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现代的民疗保障制度最平发端于德国。1833年俾斯麦政府施行了《疾病社会保险法》,治初覆盖的人群十分有限,仅为某些行业中工资少于规定限额的现代化大生产中的劳动名?,医疗保障的范围也丨?分狭窄。之后,英国、法国、奥地利、比利时、荷兰等国纷纷仿效德国,颁布法律建立医保制度。日本于1922年率先在亚洲建立民保制度。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升和发展,早先德国式的医疗保障体制已经不能满足广大社会公众对医疗越来越高的需求。1942年,英国经济学家威廉?贝弗里奇爵」:(william beveridge)起草了《社会保险及相关服务》(report on social insurance,俗称“w弗里奇报告”),报告对以往提供的各种福利进行了反思,并系统勾画了战后社会保障汁划的宏伟蓝阁,源戳巳民医保的先河。二战结c后,英国于1946年实行了《闻民健康服务法》,提出要为每个国民提供均等的民疗服务,建立了城乡统一的k疗保障体系,并首次提出医疗保障体系的覆盖对象是全体国民,这是医疗保障体系的一个?大飞跃。
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站金会通过了著名的《阿拉木图宣言》,明确指出:初级卫生保健是实现“xx年人人享存卫生保健”,说明健康是一项基本的人权,人人都有权享受卫生医疗服务气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广泛受到金融危机和财政支出受限等因素的影响,世界各国均对医疗保障制度进行了改革,但是医疗保障需耍覆盖企民的理念并没有改变。
就我|s|而言,目前设符城镇职工恶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作k疗t丨项民疗保险制度,从政策ff]度看来已经覆盖全民,但是多种制度本身就存在严?碎片化。我们对k疗保障制度城乡统筹改革的研究,实际上是为了完善体制实际执行巾的漏洞,从而记好的实现企民医疗保险,而这对医疗保障制度足否公平公正也丫 着要的影响。
对丨幻保障制度城乡统等改革的研究,是城乡统筹理论半富和完善的重要途径。
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等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簿_内发展和对外苑欠疗保障制度城乡统筹改革足实现城乡统筹战略的f耍突破u之一。关于医疗保险论文开题报告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如上所述,1?疗保障城乡统筹改革已经足n<丨内广泛关注的焦点,研究数::卩少,主要涉及政策而方面的整合。但是从现有的`文献来看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一是未充分认识城乡医疗保障体系统筹发展的规律和制度变迁逻辑,制度为什么要整合,为什么能整合,所需耍的条件;二是缺乏在城乡统筹巾,各政府管理部门之间关系互动和整合衔接发展的整体性的认识,各政府管理部门职能权力未做明确分析。所以,研究推进城乡统簿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研究要从客观条件和主观职责两个方面来进行气以江苏将为例,江苏省已经具备了实施统筹医疗保险的经济实力、医疗保障的制度?础和实1?;运行巾积累的经验。将城乡分割的医疗保险制度、分设的管理体制、分故的管理经办资源等整合为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和经办管理服务体系,是大势所趋,势在必彳产。理应通过各种途径整合出完善的城乡统筹民疗保障体系,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巾所遇见的阻力犹在。何因何果,文中将微观剖析探讨,并设计医疗保险城乡统筹改革方案。
【医疗保险论文】相关文章:
医疗保险论文11-19
医疗保险论文05-16
关于医疗保险的论文07-02
医疗保险论文(优选)05-19
医疗保险论文(精选15篇)01-03
医疗保险论文精选15篇11-22
医疗保险论文15篇11-19
医疗保险论文(15篇)11-19
油田医疗保险体制的管制论文06-23
医疗保险论文(集锦15篇)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