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小学数学评课稿1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评课稿,通过评课,可以把教学活动的有关信息及时提供给师生,以便调节教学活动,使之始终目的明确、方向正确、方法得当、行之有效。那么你有了解过评课稿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评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评课稿1
植树问题是一种情况较为复杂的问题解决,这一教学内容本身具有很高的数学思维和很强的探究空间,既需要教师的有效引领,也需要学生的自主探究。对吕老师吕老师执教的这一堂课,我提几点自己的看法。
先来说说这节课的亮点:
一、教学目标明确。
教学目标是这一节课的灵魂所在,是学生在一节课中学习的方向,吕老师详尽、明确地表明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内容贴近生活。
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寻找手指上的数学信息,引出间隔数的概念,通过植树问题寻找其规律,然后欣赏有类似的现象的图片,从而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情操,最后运用所学的规律去解决实际问题,符合新课标中“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理念。
三、例题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课本上的例题是“在100米长的路一侧每隔5米栽树”。让学生理解并算出这么长的公路一侧能植几棵树?比较抽象,特别是特困生就会没兴趣。在这里吕老师先把100的小路改为20米的小路,让学生通过画线段图就能找出答案,让学生知道用线段图的方法,也是一种数学解题方法。然后引导学生用计算的方法得出植树问题的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因此在下面的练习中学生很自然的想到用得到的规律来计算结果。最后把这种利用规律解决问题的方法推广到解决其它植树问题上来。这种先降低例题难度,然后在练习中提高难度的动态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我想这种数学思想方法,对于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很有指导意义。
下面我来说说我对这节课的思考:
我认为学习植树问题就是一个建模的过程,即给出与植树问题有关的生活情境,通过一定的数学活动建立数学模型,再应用数学模型这样的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扮演的是引导者的角色,课堂的主角是学生,让学生能够通过充分的自主合作探究发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本节课吕老师的教学思路是由手指中的数学问题引入,再分别探究三种植树情况,最后应用所得规律解决问题。
在第一种两端都种的种植情况展示后,吕老师设计了自行设计其他情况下的植树方案,完成表格1的环节,在这里有的学生出现的疑惑,他们不理解老师的要求,我想在这里可以明确说明其他情况就是同样的米数,不同的间隔数,或者不同米数不同间隔数。在这里我有另外一个思考,在这个环节之前师生已经列出了求棵树可以用总长除以间隔长度的这样的式子,而这是属于我们的猜想,接下来这一环节应该是要验证并明确规律。在这一环节学生在表格上直接填写的时候,很多学生就是已经把这一结论当作是正确的,是在应用规律解决问题。有的学生学习过奥数,在这之前可能已经掌握,而未接触过这一学习内容的学生,对于这样的结论还是将信将疑的,他们需要通过其他的例子来验证这一结果的正确性。
小学数学评课稿2
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能与各级领导、同行们坐在一起,共同讨论交流新课改下课堂教学的点滴体会,共享课改给我们带来的欣喜!
说句实话,听课对我而言,每一次都是很好的学习和自我提高的过程。下面就刚刚听的数学课,把我的所看、所想、所悟向与会领导做以汇报:
下面仅就王秀梅老师的数学课做以具体评析:
这是一堂生动的操作实践活动课!在这节课中,教师的角色转变了,不再是传统教学中的“教教材”,而是主动地寻找教材中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为切入点。以学生所调查的丰富信息出发,灵活地展开教学。使枯燥的数学问题变为活生生的生活现实。增强了学生对数学内容的亲切感,体现了“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知识数学化”这一理念。
在这堂课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真正亲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在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乐趣中,升华了对“克”和“千克”的理解。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魅力,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开心,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节课有三个亮点值得肯定:
一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是一个文本,一个载体,它往往过多地存载着培养学生智商的成分,从而忽略了情商的成分。如何给枯燥的内容生动、情趣化,给理性的知识情感、人文化。王老师这堂课通过学生交流购物收集到的信息,称物品,猜想,验证2分硬币。掂手中精盐袋的重量来体会、感悟“千克”和“克”的关系。既迎合了小学生好奇争胜的心理,增强了学习乐趣,类化了知识,丰富了视野,又让学生充分享受了学习交流,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是关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王老师不仅重视了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更关注了学生的情感。我们惊喜地看到学生的思维活了!情感丰富了!合作意识增强了!这与教师具有激励性的评价离不开,更与教师的设计活动离不开,学生生动地、积极地经历了构建新知识。
三是较好地体现了数学课“活中学,活中乐,活中悟,活中索”的.特点。
具体体现在:
(1)以活的导入激发学生的乐趣。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内在动力。王老师从课伊始就进入到用口交流购物的重量,用手掂量物体的重量,用心感悟物体之中,探究的兴趣油然而生,达到以乐导情,以情启思的目的。
(2)以“活”的形式调动学生乐趣,启动学生的思维。一步一步向深入发展,从课开始的说、看,课中的掂、猜、称,课尾的掂、想、称、议的活动中,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在活动中合作学习,团结互助的精神。尝试到成功的乐趣!
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王老师这节数学课“小活动”这一环节,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中,学生再能实际操作会更完美。当然,真实的遗憾比虚假的完美更有现实意义!
由于本人知识水平,学识能力局限,难免孤陋寡闻!评课上剖析不一定那么深刻,点评也不十分精确到位。还请领导、同行多多批评指正!
小学数学评课稿3
xxxx年10月17日,本人有幸参加了全区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教学专题研讨活动,听了两节精彩的数学课。两位老师精心准备,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了丰富、生动的教学情境,设计了新颖、活泼的学生活动,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风格和教育教学理念,深深地打动着我,听了这两节课,让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就谈谈我对吴凌艳老师这节《分段整理数据》这节课的几点看法。
一、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吴凌艳老师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教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她的课让人听起来耳目一新,非常得贴近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教师先是提供了为鼓号队员买服装这一现实情境,引导学生要先收集数据,使学生能想到要按身高数据分段整理,感受分段整理的必要性。由此可以把他们的服装分为三类,大号、中号、小号,引导学生思考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记录,想到可以用画“正”字法来记录,让学生体验画“正”字法整理数据的优越性,最后引导学生自主分段整理数据,完成统计表,分析整理后的数据,根据分析结果解决实际问题。吴老师选择学生所熟悉的、蕴含数学内容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结合亲身经历,加深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感悟,从而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探索新知的积极性。
二、探究有效的学习过程,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吴老师在引导学生探究怎样用“正”字法来记录,怎样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这一问题上,让学生通过通过操作实践得出画“正”字法的方法,要按顺序找,可以左手指着数据,右手画“正”字法,还可以在原始数据上面做点标记,让学生在画的过程中,体验怎样做才能保证不重复、不遗漏。这一过程学生做的都很仔细,非常好。吴老师在课堂展示活动中,也都是有目的收集,在统计鼓号队服装型号时候,先是展示了几个只是把正字画出来的同学,让他们说是怎样来整理的,最后展示了一个在“正”字后面把人数算出来的同学,这样就能让人一眼看出来各种型号的服装有多少人了。让学生比较哪种统计的方法更好些,一步一步让学生完善这个表格,这都是吴老师智慧的表现,充分利用了学生的资源作为我们的教学资源。在吴老师的课堂上,学生学的都很轻松,情绪非常高涨,课堂气氛很融洽。
三、合理安排有效的课堂练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这节课中,吴教师能根据教学的需要,设计练习,第1题是让学生来统计一下儿童享受免票、半票、全票的各有多少人?这题非常有针对性,可以帮助学生总结分段整理的方法。吴老师又对统计表作了分析,特别对于制表时间的说明,不能填错了或者是忘记填了,统计的数据是我们现在的时间统计的,随着时间的变化我们统计的数据也会随之变化,这一点我在以前的教学中就没做强调,只是让学生知道要填写现在的时间,而没有讲清楚时间的变化,统计出来的数据也会有变化。吴老师还很善于捕捉信息,能捕捉学生在课堂中的点滴思想,她能从学生回答的问题中及时发现有价值的数学信息,马上进行总结提炼。
小学数学评课稿4
在市小学数学评优课活动中,有幸聆听了魏芳老师《角的初步认识》一课。这节课的教学,主要体现在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每个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一、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注重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这堂课中,在魏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尝试、主动探索,主动了解和发现知识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从而更好地体现了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原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提高。如:在教学角的大小和角的特征时,魏老师通过调动学生观察、动手制作角等,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其中的奥秘,并且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讨论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角有什么特点?从而让学生自己发现了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等这些结论。
二、大胆放手,让学生参与数学活动
这节课一改教师主宰课堂的局面,让学生在各个教学活动中唱主角。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学到知识和思维方法,知识的获得和学习方法的形成是在学生“做”的过程中形成的。如教学“画角”这一部分时,魏老师先不讲如何画角,而是鼓励学生自己试画。开始,学生出现了各种画法,有的没顶点。有的边不直……,最后教师演示了角的'正确画法。这样,让学生在“做”中学,对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习能力十分有益。
三、让数学知识回归现实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两者相互依存。只有当学生体会到数学是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生才学得兴趣盎然,对数学充满亲切感。魏教师这堂课上始终注意了这一点。例如:在课题引入部分,先出示了各种实物画面,再抽象出角,从而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感知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数学就在他们身边。在课的结束部分,学生学会本堂课有关角的一些知识后,魏老师让学生到教室周围去找角,学生兴致勃勃地抢着去找每一个角,有的甚至找到了老师穿的衣服上。这样,无形中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会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商榷之处:教师在让学生制作角时,给的材料太多,学生为了全部能用上,摆弄了好一会儿才制作出角。学生在这点上花费时间较多,并且做的角也不是一目了然。教师对于学生选择材料的指向可否具体些,清楚些。如就一个图钉,两根纸条,让学生制作角,这样学生会很快、很准确地制作出一个角。
小学数学评课稿5
教学中,老师用饱满的热情、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活动材料、富有趣味化的活动形式,为学生创设了独立思考、自我体验、自我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使得教学过程始终民主、平等、宽松、愉快。本节课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亮点:
1、让学生在活动中亲历数学,体验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基于这点,老师创设了让学生抽不同颜色的纸牌的活动,学生在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中,逐步丰富起对不确定及确定现象的体验。如在理解“不可能”这个概念时, 老师先让学生抽红桃,在好几位学生试抽之后,都不能抽到,学生由此产生疑问:为什么这几位同学抽过后,居然没有一个能抽到?由于疑问而引发思考,并作出猜测和推理,原来老师手里根本就没有红桃。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把手中的纸牌转过来让学生观察,从而验证自己的推想。这样,整个教学过程就成为“游戏——猜测——体验——推想——验证”的活动过程,使学生在活动中亲历数学,体验数学。
2、紧密联系生活,突出学以致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是三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在教学本节课时,老师 的整个教学过程始终紧密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了生活化的数学情境。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让学生用形象的词语来描述生活中的事,更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同时还创设了学生喜爱的故事情境,真正做到了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
3、关注情感与评价激励。情感态度与自信心作为数学教育的'目标之一,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本节课中老师的教学语言很少,但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尤其是对学生的情感投入起着积极的激励作用。即有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的评价,也有对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更重要的是有对学生学习情感的评价。比如学生例举生活中的可能性现象时,老师适时的引导和激励,使得学生情不自禁地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同时也一次次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和师爱的魅力。这样的教学,学生不只是学到了一些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用比较准确的数学语言去描述生活中的可能性现象。
总之,这节课充分体现了老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和高超的教学 ,充分体现老师追求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过程,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和借鉴。当然,老师如能在某些环节上,进一步加以改进,比如让学生动手操作,虽然纪律难控制,可能效果会更理想!
小学数学评课稿6
我们数学团队的张xx老师,本周为我们呈现了一节精彩的数学课《找规律》。本节课教师注重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也正是有了导入环节与自主探究环节的有效落实,才创设了合作交流环节的良好的互动交流的氛围。本环节教师设计的合作要求是:先找一找这组图形的排列规律在小组内说一说,再按照这种规律小组同学合作涂一涂。虽然只是一句话,却从多个角度训练了学生的学习能力。首先是”找“,找规律既是对自主探究环节所学知识的一个巩固,又为下面的涂做好了准备。然后是“说”,本节课教师时时注重引导学生用规范的语言来表述自己的发现,注重表述的严谨性。最后是“涂”,在小组同学的共同努力下,抽象的数学知识在孩子们面前变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本节课合作交流环节,正是教师设计了有效的问题,才给学生创造了宽松的独立思考的空间。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运用规律、欣赏规律带来的美感。所以我认为这节课是成功的。
小学数学找规律评课稿9
二年级下册教材《找规律》的内容,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其最大的变化是图形和数列的排列规律稍复杂了一些。本次同课异构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思路都很很清晰,整堂课对教学目标的落实非常到位,我感觉有好多地方值得我好好学习。
其共同点有:
1、注重创设学生较为熟悉与喜欢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里特征。本节课中连碧琴老师创设的“聪聪与明明布置房间”的情境与陈乐清老师创设的“动物王国体操比赛”的情景。都流露出教师在充分考虑二年级学生身心特点的'基础上,重组教材和合适选择教学素材的意识,并能在情境中提炼出主干问题引发学生对新知的探究,使所创设的情境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2、两节课的教学设计都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真正做到了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学生参与了学习的全过程。课堂中学生通过从不同角度的观察、发现找出了图形排列的一些规律,并能应用所雪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发展。课堂中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猜测、交流、验证、推理等数学活动,学会了有序观察、有序思考。进一步掌握和发现了图形的排列规律,积累了相关的数学活动经验。
4、关注练习设计的层次性。本节课的练习设计从基本巩固循环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变式。
不同之处:
1、地面砖的排列规律陈乐清老师比连碧琴老师处理得好。连老师对地面砖排列的规律只是一笔带过。而陈老师能够留给学生充足观察的时间,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其排列规律,并提出问题接着往下排该怎么排?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陈乐清老师练习的设计体现了多样化的特点。练习的内容不只局限于课
本当中的,有图形排列规律、数字排列规律、汉字排列规律等等。
3、连碧琴老师安排“创造规律”环节,能做到让学生学以致用,学生能根
据所学知识创造自己喜欢的规律,思维更开发了,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
其实作为教师我们一直都在追寻有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也在思考:
1、让学生汇报图形排列规律的时候是否可以让学生在黑板上操作,同时让全体学生都跟着操作一次,这样印象更深刻一些。
2、课堂生成的处理。如第一节课有位学生从右往左观察了,老师别打断他,应该让他说完,说不定他的发现也有独特之处。
小学数学评课稿7
汪小波老师执教的《认识比》一课,是朱玉如工作室主张的“自学、交流、应用”教学模式的一次课堂实践,一次对我启发颇深的有效探索。现将自己的想法选择赘述一二。
●以例1为例,谈“自学环节”的“合适性”和“实效性”。
例1有2杯果汁和3杯牛奶,“怎样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开放的问题。“猴子”卡通从相差关系思考,“小鸟”卡通从倍数关系思考。教材接着“小鸟”卡通的思考,由果汁的杯数相当于牛奶的2/3,引出果汁与牛奶杯数的比是2比3;由牛奶的杯数相当于果汁的3/2,引出牛奶与果汁杯数的比是3比2。结合这两个比,讲了比的表示方法(写法与读法)以及各部分名称。可以看出,教材赋予例1的的学习内容较多,不仅要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还要学会比的读写、比各部分的名称以及比、除法和分数之间的关系等,这么多的内容,如果全部由老师教给学生,就会显得多、杂,并且枯燥。汪老师考虑到这些内容的难度不大,学生能够通过看书自学解决问题,所以放手让学生自学,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所学所想,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能拓展课堂的宽度,同时也使教学重点得到强化,于是,“自学”环节设置的“合适性”得到保证。
同时,为了防止自学效率低、走过场等问题的发生,汪老师对自学作了层次分明的引导和提示,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众所周知,阅读是自学的第一步也是必须的一步,但是,“会读,读会”,是低段的老师在“自学、交流、应用”教学模式下的实践任务。自学并不等同于阅读,而是通过阅读启发自己去思考。汪老师几个分层的问题设计处理较好的诠释了高段教学对于“自学”环节的.意义,保证了学生自学时的“实效性”,避免了学生对教材文字、图例的“走马观花,囫囵吞枣”。
●以本节课为引,谈对交流环节的思考:
课堂上出现的自学环节越多,意味着对“交流”环节的处理越难。交流,我个人的理解,从对象上可以解读为是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来梳理知识的重难点,从内容上可以解读为“错误与正确的对话”、“模糊与清晰的对话”、“片面与全面的对话”所谓“越辩越明“。那如何从前者走向后者,让知识逐层清晰地与学生的理解合二为一,是我们目前实践的重点和难点。我在思索,是不是可以从处理好这样几组关系着手?
1.交流,处理好“想说”和“说好”的关系;
2.交流,处理好“复述”和“思辨”的关系;
3.交流,处理好“弱者”和“强者”的关系;。
4.交流,处理好“了解”和“理解”的关系;
5.交流,处理好“开放”和“集中”的关系。
以上只是随感,没有经过细细斟酌,不科学之处留待笔者反思改进,并期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
小学数学评课稿8
在学习了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后,要计算经过的时间,这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难点,今天听了两位王老师的同课异构课,大家又进行了评议,有几点感触:
时间与时刻:
“时间”是表示两个日期或两个时刻的间隔。如“一节课上40分”,这里的40分就是时间。“时刻”是指钟面上所指的刻度数,它是表示一天内某一个特定的时候。如“上午7时40分上课”,这里的“7时40分”就是时刻。所以在教学时应该让学生明确这一点,而这也是学生计算经过时间的最基础的知识。
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
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一般有以下方法:数一数、拨钟面、计算,而计算方法中也有两种,分别是直接相减(结束的时刻-开始的时刻=经过的。时间)和分段计算的方法。而对于计算的两种方法在学生理解起来是有一定的难易之分的,在第一节王老师的课上,先出示了在两天内的经过时间的问题,学生分别用数数、拨钟面和分段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师也很好地进行了指导,但在之后出现一天内的经过时间时,学生反而不用直接相减的方法;在第二节王老师的课上,与第一课不同,她先出示了同一天内的经过时间的问题,学生明白了直接计算的方法,也尝试运用了分段计算的方法,但出现了情况是学生理解得不够透彻。分析两个课堂上出现的情况,对于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应该是由具体到抽象,可让学生先数数、拨钟面,再向直接相减和分段计算的方法上进行引导,这样更易于学生接受。同时,对于分段计算的方法,需要让学生弄清楚如何找清楚时间的界点,如“正午12点”“晚上12点”等。
数学类知识的'渗透:
学生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成长,也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新知识,对于往高年级去的孩子来说,适当的数学术语、数学方法和思维的渗透是很有必要的。如在本节课中,学生用到了两种计算方法,为让学生思维更加清晰,教师可明确两种计算方法的名称,如“直接计算法”“分段计算法”,这对学生之后的数学学习应该是有一定的帮助的,特别是对于其对数学知识的概括归纳能力提高有帮助。
数学知识系统化,但在“点”上也要注意突破,对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也是促进和提升。
小学数学评课稿9
乘法口诀是熟练计算的基础,也是我国古老而特有的计算教学方法之一。研究表明,乘法口诀朗朗上口,简洁明了,对提高儿童的记忆能力有一定作用。“7”的乘法口诀教学是口诀教学的后一阶段,学生学习时已有相当的口诀基础,杨红萍老师教学设计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并提供给学生一定的故事情境和生活场景,让学生学习口诀深得其趣,学有所用。
课前用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的故事导入,学生都耳熟能详,一下子就将问题引到本课的学习重点上来。通过对7、14、21这三个有序排列数字的观察,学生发现了规律,至少得知了两点信息,一是跟“7”有关,二是再往后排应该是“28,35,……”此后老师的思路是这样的:先说这一列数字是由几个“7”构成的,再让学生根据数中有几个“7”来写不同的算式,然后由算式让学生自编“7”的乘法口诀。这一过程紧凑自然,尤其是让学生自编口诀的过程,留下了足够的思考时间,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在编口诀的过程中得到强化。
口诀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先让学生熟练地记住口诀,然后才是用好口诀。杨老师怎么落实这一目标的呢?她在学生自编以后,再同桌交流,然后在黑板上展示出了同学们得出的口诀,说:“看,同学们的劳动成果,一起自豪地读一读!”给学生充分接触口诀、深入口诀学习的机会,还给了学生强烈的学习信心。
写完了,读过了,再来观察一下,“7”的乘法口诀有什么规律呢?第三个同学的规律是:第三排只有第一句是“得”,其它都是数字。师乘势引出数字之间的规律。了解了规律之后,学生的记忆兴趣更强烈了,这时老师再让学生自由读记,并在四人小组里背一背,然后再在班内指名背,背过了之后再交流哪句最好记。这些环节看似繁琐,却十分细腻;看似平淡,却体现重点。学生在口诀记忆的过程中有自主探究,有个性张扬,有活动体验,有情感交流。
在课堂练习的选择上,杨老师也注重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注重与其它学科的联结,如语文课本中的七言古诗有多少个字,《西游记》里孙悟空的火眼金睛练了多少天;科学课本中人的各个成长时期是多少岁,3个七星瓢虫背上有多少个黑点;生活中常见的钢琴上的白键有多少个,七巧板拼的.图案用了多少块板等等,这些层次分明的练习,将本课学习的知识反复实践,不断强化,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让学生对数字“7”有了很深的体验,以至于学生的交流生活中的数字“7”时,都想到了“一个星期有7天”等。
还有,本节课以童话故事导入,再以同题材的编儿歌游戏结束,既是对情境的二次利用,也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自我总结。
不过,在听课时翻开学生的课本,看到书上有这样的练习:6个7比5个7多(),比7个7少(),个人认为这样的练习可以起到锻炼学生思维的能力,应该在课堂上让学生试试。另外,杨老师注意了课堂教学中的强化艺术,如袁汝俊在其他同学发言时坐姿很端正,杨老师表扬道:“看袁汝俊同学的坐姿多好看,老师就喜欢他。”这种课堂强化策略,对于老师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纪律的管理,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大家不妨一试。
小学数学评课稿10
听了XX老师执教的五年级数学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使我受益匪浅,让我深切的感受到只有让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才能发展学生思维,激活学生的智慧点,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分析的能力。具体概括为以下几点:
1.导入部分通过交流问题生成单,让学生提炼出最想提最有价值的问题,找准了学生的问题点,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充分的营造了学习氛围,使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了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2.在小组活动时,XX老师多次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思考,自己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并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交流中,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引发了学生的转化思想。学生积极动手、动脑,从不同角度思考,发现了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长方形进行计算,这一环节使课堂充满了实效性,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3.课末检测的设计有层次、有梯度。设计了A类和B类,有基础性练习,也有拓展思维练习,使不同学生有不同发展。
小学数学评课稿11
看到戴老师总是在电脑上看他的课件细细琢磨,在教室里也能听到戴老师与学生一起学习,的确今天听了戴老师的这节《0的认识及加减法》课,收获颇深。觉得有以下几个地方做得很好。
一、联系生活,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
记得一位数学家曾说过:“喜欢和好奇心比什么都重要。”数学教学活动应该成为喜欢和好奇心的源泉。创设与生活实际有关的情境,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并不难。因此,戴老师在新课引入时出示了一个0的卡通形象,同时播放事先录好的一段0的自我介绍:小朋友好,你们知道我是谁吗?(学生都能说出是0)对了,我的名字叫零,我神通广大,无处不在。想想你在哪儿见过我?学生都被这个可爱的、人物化了的0吸引了。精神高度集中,而且充满兴趣,都争着回答问题。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以发展为本,把握学生的个人知识与直接经验。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已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这就是说,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基于此点认识,在课的开始,我们没有急于展开教学,而是先在学生的'已知的基础上进行0的认识的教学。让学生发表自己对于0的认识。在让学生说自己对0的认识时,我们发现学生对于0的认识是很丰富的。学生们说出了在很多地方看到过0,比如在电话机上,手机上,书本上,门牌上,电视里等等地方看到过0,这足以说明我们的学生平时是很关注生活中的数的,数学课堂上教师能及时肯定他们在生活中善于观察,也许学生就会有了“一双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
三、提供素材,让学生体会探索的乐趣。
在“0的认识”的教学中,戴老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活动素材,并给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发现、探究和讨论交流等等活动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0在直尺上表示起点”的含义,戴老师让学生自己观察尺子,然后让他们说说发现了什么?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不仅发现0在尺上表示起点,而且还发现了尺上各数之间的位置、顺序和大小关系。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探索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小学数学评课稿12
今天上午听了顾老师的课后,我觉得有这几点值得我学习:
一、准备充分。从精美的挂图和头饰中,不难看出顾老师为这节公开课付出了心血和汗水。这些直观教具的运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板书工整。这节课教师在黑板上的板书很多,但并没有因为板书内容多,而字迹潦草。工整的板书与课文的挂图浑然一体、相得益彰,给人以美的享受。
三、结构完整。作为一节阅读课,这节课既有上节课字词教学内容上的回顾,又有故事内涵上的挖掘;既有课文的分析理解,又有课本剧的表演;既有学生与文本的接触,又有师生思维的碰撞;既分析了文中两种动物的形象,又教育了学生。
顾老师以其扎实地教学基本功,敬业的工作态度,比较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但课堂教学,始终是一个令人遗憾的工程。如果想要精益求精,让自己的教学更加完美,我觉得在以下几方面仍要努力改进。
一、第一次让学生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在学生读完课文后,师生合作把该问题解决了,但确切地说是老师把这个问题的答案告诉了学生。这样做剥夺了学生认真思维、组织语言、进行表达的权利,放弃了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机会。如果是我,我会按“读——思——说——评”的环节,组织教学。
二、再读课文时,让学生思考:狐狸对乌鸦说了几次话?分别说了什么?我觉得这个问题的'设计,没有思考的价值。它是帮助教师把一篇完整的生动的故事分解得支离破碎的罪魁祸首。如果我是教者我会设计这样两个问题统率这节课的教学: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和乌鸦?你想对这只狐狸和乌鸦分别说什么?放手让学生阅读、讨论、交流,这样做至少避免了老师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的错误倾向。
三、对文本的表演,应建立在熟读理解、内化吸收的基础上。否则,这样的表演,就会显得很仓促、很呆板。不但会让表演者显得很窘迫,而且也很难赢得观众的喝彩和掌声。另外,我觉得语文姓语,不姓演,没有特别的需要,不要把时间和精力花在高耗低效的所谓课本剧的表演上。在课堂教学中,作为语文教师,首要的任务,也是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创造机会让学生亲近文本,与文本展开深层次的对话,让学生的心灵在阅读文本中受到震憾,让学生在一次次的心灵体验中感受到阅读的快乐。
四、要有对课文的拓展延伸的意识。要让学生观察文中的插图——乌鸦肉被骗走后的情,要充分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此时的乌鸦会是什么心情?它会吸取什么教训?努力实现“课虽终,但意无穷”的效果,让“读、想象、体验、表达”延伸到课外,与学生的生活融为一体。
小学数学评课稿13
下面我就来讲几点我的想法:
一、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素材,创设情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察。
学生对熟悉的、感兴趣的内容,就会全身心地投入,主动参与其中。尤其是在教学的一开始如果老师创设了一个有趣、生动的情境,紧紧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那么这节课也就成功了一大半。所以高老师选择了一段录象《盲人摸象》,让学生感到很新奇,把他们的眼球一下子吸引了过来。
紧接着,高老师出示一个学生最熟悉、最喜欢的布老虎玩具,更加刺激了学生。这时候学生的眼球还会不盯着老师吗?
二、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高老师紧紧抓住了“谁站在物体的什么面,看到了什么”,从而突出了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这样就突出了重点。强调了要全面的了解一个物体,就要从各个角度去观察,而不能只从一个面去观察,这样又突破了难点。所以这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三、让每一孩子都得到了充分的活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建立抽象的方位知识、识图方法是非常困难的。如果光靠传授、讲解学生很难建立三维空间方位的概念和知识。高老师改变了传统教学单一传授的方法,而是舍得花时间、空间给学生去观察、去展示、去评析。这样做学生得到的知识才是真实的、完整的、生动的、牢固的.。
然后让孩子们在小组里观察各自的正方体,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了充分的活动、亲身的体验、自信的展示、以及完整的表达。在培养学生说完整的话方面,高老师也做的很好。
通过展示、交流、评析过程中,不但使学生获得了关于“观察物体方法、方位知识、识图方法”等综合性、整体性的知识。而且调动了学生积极性,真正体现了“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育理念。
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素质教育的数学课堂上不是为学知识而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在学生充分观察的基础上,高老师通过提问:为什么同样是在观察同一个物体,他们三个人却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呢?为什么看到一个正方形的面,有的同学猜是长方体的,有的同学猜是正方体的呢?等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设计,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辨证思维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
下面我再讲一些自己的意见:
1、高老师肯定有些紧张,有些环节记不清,还好在她即将打乱教学环节的时候,她能及时的稳住自己,顺利的将课一个环节一个环节上下去。不留心的话,我们听课老师还不容易察觉。
2、在组织小组活动时,是先请小组长把玩具拿出来再说活动要求,这时候学生的兴奋点全在玩具上,没谁听老师的活动要求了。所以这里的组织教学做得不太好。
3、在本节课的导入部分让学生观看了《盲人摸象》之后,应该有个小结并过渡到本节课要学的内容,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也没有注意回扣这个故事。前后衔接上做得不够好。
小学数学评课稿14
我觉得胡老师对新课程理念的领会是深刻的,教学方法把握得当,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尊重学生的知识体验,找准学生新知的“最近发展区”。
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如何将这一全新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是重要的,它是促使学生从“实际发展水平”向“潜在发展水平”的桥梁,学生的思维从已知世界自然而然滑向未知领域。数学学习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一种自主建构过程。教学时,注重从学生的这一数学现实出发,从学生熟悉的“一半”入手,明确一半是怎么分的,从而引入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所有事物的“一半”。创设具体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知识体验,促进他们有效地开展建构活动。
2、挖掘生活素材,巧妙整合课程资源。
新课程实施的一个突出变化,就是教材不再是教学的唯一依据,不再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而是提倡教师依据自己所追求的,想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组合、再造,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体现的是用教材,而不是拘泥于教材。如胡老师把生活中的'“汽车标志”、“国旗”“巧克力”和一些生活中的图片等搬入认识分数的课堂,可以说这些都是生活中的一些“细枝末节”,放置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场景中简直不值得一提,但我们惊喜地发现,正是这些微不足道的生活事物,成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感悟数学价值的有效载体。学生从这些生活画面中,不仅联想到了等分数,更重要的是结合具体表象辩证地体会到了其中的数学算理。这样的设计更贴近生活,而且将知识化静为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
小学数学评课稿15
根据学校教研工作安排,今天下午在教师会议室举行了以“立足图形与几何,有效开展探究过程中的操作活动”为主题的数学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由郑春华老师执教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一课。这节课的教学,主要体现在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每个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一、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注重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这堂课中,在郑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尝试、主动探索,主动了解和发现知识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从而更好地体现了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原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提高。如:在教学“比较角的大小”时,郑老师通过一个圆片让孩子们自己想想办法,动手折出一个角。第二次折一折,折一个比老师手中大的角,折完与同桌交流为什么现在折的角比老师的角大?通过调动学生动手折角、观察等,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其中的.奥秘,并且采用合作交流的形式,讨论角的大小与什么无关,与什么有关?从而让学生自己发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边的叉开大小有关。
二、注重教师的引领指导与示范演示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郑教师为我们展示了他严谨扎实的课堂。如教学“画角”这一部分时,陈老师先问孩子们可以怎么画角?学生们各抒己见,画法不一,郑老师话锋一转:打开课本第39页,看看书本上告诉我们角是怎么画的。然后郑老师演示了角的正确画法,最后孩子们才拿起尺子正确规范的画角。这样的教学过程步步落实,扎实到位,相信孩子们不仅学到的是画角的方法,更学会了严谨的学习态度。
三、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两者相互依存。只有当学生体会到数学是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生才学得兴趣盎然,对数学充满亲切感。郑教师这堂课上始终注意了这一点。例如:在课题引入部分,先在生活中找一找、摸一摸哪些地方有角,然后出示了3时整的闹钟、折过的吸管、剪刀等实物画面,再抽象出角,从而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感知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课的结束部分,学生学会本堂课有关角的一些知识后,郑老师让学生在长方形上剪一刀,会变成几个角?这样,无形中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会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商榷之处:郑老师在教学“比较角的大小”时,如果运用重叠法,把老师折的角与学生折的角重叠后比较角的大小,再利用活动角演示角的变大、变小过程,相信学生对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边的叉开大小有关这一结论会更明确、清晰。
【小学数学评课稿】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评课稿01-27
小学数学评课稿精选06-25
小学数学评课稿06-25
【精选】小学数学评课稿01-11
小学数学评课稿01-29
小学数学评课稿【精选】12-16
(精选)小学数学评课稿12-20
小学数学课评课稿08-29
小学数学复习课评课稿04-26
【推荐】小学数学评课稿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