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古诗【精选】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冬至的古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冬至的古诗1
水调歌头·冬至
宋·汪宗臣
候应黄钟动,吹出白葭灰。
五云重压头上,潜蛰地中雷。
莫道希声妙寂,嶰竹雄鸣合凤,九寸律初裁。
欲识天心处,请问学颜回。
冷中温,穷时达,信然哉。
彩云山外如画,送上笔尖来。
一气先通关窍,万物旋生头角,谁合又谁开。
官路春光早,箫落数枝梅。
【作者简介】
宋·范成大,号紫岩,婺源(今属江西)人。嘉熙三年(1239)生。咸淳二年(1266),中亚选,入元不仕。至顺元年(1330)卒,年九十二。有《紫岩集》,已佚。事见《新安文献志》卷八七《紫岩先生汪公宗臣行状》。今存诗十三首,《全宋词》录其词4首。
有关冬至的经典古诗4
满江红(冬至)
朝代:宋代
作者:范成大
原文:
寒谷春生,熏叶气、玉筒吹谷。新阳后、便占新岁,吉云清穆。休把心情关药裹,但逢节序添诗轴。笑强颜、风物岂非痴,终非俗。
清昼永,佳眠熟。门外事,何时足。且团栾同社,笑歌相属。著意调停云露酿,从头检举梅花曲。纵不能、将醉作生涯,休拘束。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冬至的古诗2
《鹧鸪天·冬至阳生才两日》
冬至阳生才两日,欣逢伯氏绂麟辰。鶺鴒原上欢声沸,棣萼堂前喜气新。斟九酝,劝千巡。华途从此问云津。杨前未把耆年祝,且愿青云早致身。
《木兰花慢·腊前冬至後》
腊前冬至後,报春意、动南坡。见葭管浮灰,梅英缀玉,漏泄阳和。阶蓂呈瑞五叶,祥开崧岳耸嵯峨。笑拥两行珠翠,欢腾一曲笙歌。试将铜狄细摩挲。问寿富如何。道寿等冈陵,富连阡陌,福禄多多。德门最堪羡处,有乔松丹桂映婆娑。管取脱身簿领,即登奕世儒科。
《水调歌头·冬至子之半》
冬至子之半,玉管罅微阳。壶中别有天地,转觉日增长。一样金章紫服,一样朱颜绿发,翁季俨相望。翁是修何行,未已且方将。玉生烟,兰竞秀,彩成行。翁无他智,只把一念答苍苍。今日列城桃李,他日八荒雨露,都是乃翁庄。要数义方训,不说窦家郎。
《西江月·冬至一阳来服》
冬至一阳来服,三旬增一阳爻。月中复卦溯晨潮。望罢乾终姤兆。日又别为寒暑,阳生复起中宵。午时姤象一阴朝。炼药须知昏晓。
《西江月·冬至一阳初动》
冬至一阳初动,鼎炉光满帘帏。五行造化太幽微。颠倒难穷妙理。遇此急须进火,速修犹恐迟迟。茫茫何处问天机。要悟须凭师指。
《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冬至夜》
老去襟怀常濩落,病来须鬓转苍浪。
心灰不及炉中火,鬓雪多于砌下霜。
三峡南宾城最远,一年冬至夜偏长。
今宵始觉房栊冷,坐索寒衣托孟光。
《冬至夜怀湘灵》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
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冬至宿杨梅馆》
十一月中长至夜,三千里外远行人。
若为独宿杨梅馆?冷枕单床一病身。
《西江月龙阳观冬至作》
月魄光通四海,龙阳气满三田。一声雷动震山川。迸出飞光闪电。法雨常加有道,慈云广布无边。此时方显太平年。遂我一生本愿。
《江城子龙阳观冬至作》
六阴消尽一阳生。暗藏萌。雪花轻。九九严凝,河海结层冰。二气周流无所住,阳数足,化龙升。归根复命性灵明。过天庭。入无形。返复天机,升降月华清。夺得乾坤真造化,功行满,赴蓬瀛。
冬至的古诗3
邯郸冬至夜思家唐代: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小至唐代: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至后唐代:杜甫
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
青袍白马有何意,金谷铜驼非故乡。
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一别永相望。
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
减字木兰花·冬至宋代:阮阅
晓云舒瑞。寒影初回长日至。罗袜新成。更有何人继后尘。
绮窗寒浅。尽道朝来添一线。秉烛须游。已减铜壶昨夜筹。
至节即事元代:马臻
天街晓色瑞烟浓,名纸相传尽贺冬。
绣幕家家浑不卷,呼卢笑语自从容。
冬至经典古诗词
1
[宋]
胡寅
《冬至前月赴季父梅花之集与韩蒲向宪唐干诸人》
今年共叹物华迟,春信孤根独早知。
未到书云十五日,已看缀雪两三枝。
寒午宛是临风好,冷艳还於照水宜。
莫待江头千树暗,只今携酒正当时。
2
[宋]
胡寅
《冬至前月赴季父梅花之集与韩蒲向宪唐干诸人》
天寒袖薄竹光侵,溪转桥横草阁深。
妃子定应来月窟,宁馨谁说是瑶林。
颜开玉色春光满,香动冰姿冷不禁。
漫道江南好诗句,只夸红蜡与黄金。
3
[宋]
胡寅
《冬至前月赴季父梅花之集与韩蒲向宪唐干诸人》
南人惯识赏来迟,北客相逢胜旧知。
何必粉图争画样,更劳餳糁乱粘枝。
天饶绝品千花外,人换新妆一笑宜。
佳句定非横笛比,温存疎蕊半开时。
4
[宋]
胡寅
《冬至前月赴季父梅花之集与韩蒲向宪唐干诸人》
不管霜威日夜侵,肯教飞蝶到深深。
六花漫尔呈三白,一萼居然映万林。
软玉香冰空自恼,芳心愁思遣谁禁。
市桥江路风流别,枉费千颦买笑金。
5
[宋]
胡寅
《冬至前月赴季父梅花之集与韩蒲向宪唐干诸人》
追陪强韵思犹迟,寄语疏林恐未知。
酒半寻香攀近蕊,夜分然烛照高枝。
莫愁花浪翻天远,且看鲛鮹剪玉宜。
冠冕众芳归独步,固应桃李不同时。
6
[宋]
胡寅
《冬至前月赴季父梅花之集与韩蒲向宪唐干诸人》
冰围风战雪交侵,方是春工属意深。
绿萼已开栽乐谷,一枝那得寄芗林。
展开全文
7
[宋]
胡寅
《冬至前月赴季父梅花之集与韩蒲向宪唐干诸人》
好花不恨好诗迟,国色须蒙国士知。
漫比玉容歌璧月,空将鹭羽斗琼枝。
旁无绰约天仙对,中有甘酸鼎味宜。
闻说北枝开亦遍,一尊相属定何时。
8
[宋]
胡寅
《冬至前月赴季父梅花之集与韩蒲向宪唐干诸人》
爱花从使二毛侵,叹赏孤高与靓深。
调护腊前珠结蕊,荡摇年后玉成林。
莫教三弄飘飘落,剩把千篇得得禁。
姑射肌肤最温润,夜眠无用辟寒金。
9
[宋]
胡寅
《冬至前月赴季父梅花之集与韩蒲向宪唐干诸人》
的皪凝怀开自尺,风亭微馥许君知。
直须藉草倾松叶,绝胜登楼唱竹枝。
韩寿香囊难取似,何郎粉面且随宜。
岂知万颗垂黄实,擢秀前村夜雪时。
10
[宋]
胡寅
《冬至前月赴季父梅花之集与韩蒲向宪唐干诸人》
不辞开后苦寒侵,为与骚人托契深。
可但风光回岁律,更分华色掞儒林。
欲歌白雪词难和,试挽幽香力尚禁。
等是美名无玷染,腊梅何事色如金。
冬至的古诗4
1、减字木兰花(冬至)
宋代:阮阅
晓云舒瑞。寒影初回长日至。
罗袜新成。更有何人继后尘。
绮窗寒浅。尽道朝来添一线。
秉烛须游。已减铜壶昨夜筹。
2、《庚午冬至夜》
宋代:郑刚中
旋寻村酒不须浓,饮少愁多酒易供。
灯下一身家万里,今年恰好是三冬。
3、《冬至后雪夜》
宋代:朱翌
腊前梅蕊未斜横,至后醅香试满觥。
过眼文书开数叶,打窗风雨又三更。
闭门高卧直差易,拥鼻微吟何似生。
稍取湿薪供热弄,住山如此不多争。
4、《丙子冬至夜酒醒》
宋代:李覯
尽道一阳初复时,不期风雨更凄凄。
凌晨出去逢人饮,沉醉归来满马泥。
多恨恐成干斗气,欲言那得上天梯。
灯青火冷睡半醒,残叶打窗乌夜啼。
5、《己未冬至分宜道阻雨今岁冬至新喻道中亦雨》
宋代:彭汝砺
去年冬至入分宜,雨雪思亲泪亦垂。
今日载驰新喻道,大都浑似去年时。
6、《冬至夜旅怀》
宋代:杨齐
乱霜如叶扑窗寒,愁到心如欲断弦。
凤管阳才一声起,蟾轮月已九分圆。
拥炉酌冻酒相对,攲枕背残灯未眠。
乞得晓钟西拜望,露中香为祝亲燃。
7、《冬至汴下早行有感一首》
宋代:刘一止
刺促惊时节,侵寻念物华。
半生多客里,今日又天涯。
晓月看眉妩,飞云乱眼花。
穷途随物感,不必是思家。
8、冬至
宋朝:文天祥
书云今日事,梦破晓鸣钟。
家祸三生劫,年愁两度冬。
江山乏小草,霜雪见孤松。
春色蒙泉里,烟芜几万重。
9、冬至日遇京使
唐朝:杜牧
远信初凭双鲤去,他乡正遇一阳生。
尊前岂解愁家国,辈下惟能忆弟兄。
旅馆夜忧姜被冷,暮江寒觉晏裘轻。
竹门风过还惆怅,疑是松窗雪打声。
10、冬至夜怀湘灵
唐朝:白居易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
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冬至的古诗5
《满江红.冬至》
(宋)范成大
寒谷春生,熏叶气、玉筒吹谷。
新阳后、便占新岁,吉云清穆。
休把心情关药裹,但逢节序添诗轴。
笑强颜、风物岂非痴,终非俗。
昼永,使眠熟。门外事,何时足。
且团奕同社,笑歌相属。
著意调停云露酿,从头检举梅花曲。
纵不能、将醉作生涯,休拘束。
《西江月(丙午冬至)》
(宋)吴文英
添线绣床人倦,翻香罗幕烟斜。
五更箫鼓贵人家。门外晓寒嘶马。
帽压半檐朝雪,镜开千靥春霞。
小帘沽酒看梅花。梦到林逋山下。
《冬至》
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
《蓦山溪(和人冬至韵)》
(宋)朱敦儒
西江东去,总是伤时泪。
北陆日初长,对芳尊、多悲少喜。
美人去后,花落几春风,杯漫洗。
人难醉。愁见飞灰细。
梅边雪外。风味犹相似。
迤逦暖乾坤,仗君王、雄风英气。
吾曹老矣,端是有心人、追剑履。
《小至》
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唐)白居易
独酌无多兴,闲吟有所思。
一杯新岁酒,两句故人诗。
杨柳初黄日,髭须半白时。
蹉跎春气味,彼此老心知。
小至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
邯郸冬至夜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冬至夜怀湘灵
(唐)白居易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
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冬至宿杨梅馆
(唐)白居易
十一月中长至夜,三千里外远行人。
若为独宿杨梅馆?冷枕单床一病身。
冬至日遇京使
(唐)杜牧
远信初凭双鲤去,他乡正遇一阳生。
尊前岂解愁家国,辈下惟能忆弟兄。
旅馆夜忧姜被冷,暮江寒觉晏裘轻。
竹门风过还惆怅,疑是松窗雪打声。
朔旦冬至摄职南郊,因书即事年代
(唐)权德舆
大明南至庆天正,朔旦圆丘乐七成。
文轨尽同尧历象,斋祠忝备汉公卿。
星辰列位祥光满,金石交音晓奏清。
更有观台称贺处,黄云捧日瑞升平。
谪官辰州冬至日有怀
(唐)戎昱
去年长至在长安,策杖曾簪獬豸冠。
此岁长安逢至日,下阶遥想雪霜寒。
梦随行伍朝天去,身寄穷荒报国难。
北望南郊消息断,江头唯有泪阑干。
奉酬中书相公至日圜丘行事合于中书省斋移止
(唐)武元衡
郊庙祗严祀,斋庄觌上玄。别开金虎观,不离紫微天。
树古长杨接,池清太液连。仲山方补衮,文举自伤年。
风溢铜壶漏,香凝绮阁烟。仍闻白雪唱,流咏满鹍弦。
江城子·龙阳观冬至作(元)尹志平
六阴消尽一阳生。暗藏萌。雪花轻。
九九严凝,河海结层冰。
二气周流无所住,阳数足,化龙升。
归根复命性灵明。过天庭。入无形。
返复天机,升降月华清。
夺得乾坤真造化,功行满,赴蓬瀛。
小至(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冬至感怀(宋)梅尧臣
衔泣想慈颜,感物哀不平。
自古九泉死,靡随新阳生。
禀命异草木,彼将羡勾萌。
人实嗣其世,一衰复一荣。
冬至日独游吉祥寺(宋)苏轼
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
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
辛酉冬至(宋)陆游
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
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
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
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
冬至(宋)朱淑真
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
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
八神表日占和岁,六管飞葭动细灰。
已有岸旁迎腊柳,参差又欲领春来。
满江红·冬至(宋)范成大
寒谷春生,熏叶气、玉筒吹谷。
新阳后、便占新岁,吉云清穆。
休把心情关药裹,但逢节序添诗轴。
笑强颜、风物岂非痴,终非俗。
昼永,使眠熟。
门外事,何时足。
且团奕同社,笑歌相属。
著意调停云露酿,从头检举梅花曲。
纵不能、将醉作生涯,休拘束。
冬至感怀(宋)梅尧臣
衔泣想慈颜,感物哀不平。
自古九泉死,靡随新阳生。
禀命异草木,彼将羡勾萌。
人实嗣其世,一衰复一荣。
冬至日独游吉祥寺(宋)苏轼
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
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
冬至(宋)朱淑真
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
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
八神表日占和岁,六管飞葭动细灰。
已有岸旁迎腊柳,参差又欲领春来。
满江红·冬至(宋)范成大
寒谷春生,熏叶气、玉筒吹谷。
新阳后、便占新岁,吉云清穆。
休把心情关药裹,但逢节序添诗轴。
笑强颜、风物岂非痴,终非俗。
昼永,使眠熟。
门外事,何时足。
且团奕同社,笑歌相属。
著意调停云露酿,从头检举梅花曲。
纵不能、将醉作生涯,休拘束。
水调歌头·冬至(宋)汪宗臣
候应黄钟动,吹出白葭灰。
五云重压头上,潜蛰地中雷。
莫道希声妙寂,嶰竹雄鸣合凤,九寸律初裁。
欲识天心处,请问学颜回。
冷中温,穷时达,信然哉。
彩云山外如画,送上笔尖来。
一气先通关窍,万物旋生头角,谁合又谁开。
官路春光早,箫落数枝梅。
江城子·龙阳观冬至作(元)尹志平
六阴消尽一阳生。暗藏萌。雪花轻。
九九严凝,河海结层冰。
二气周流无所住,阳数足,化龙升。
归根复命性灵明。过天庭。入无形。
返复天机,升降月华清。
夺得乾坤真造化,功行满,赴蓬瀛。
小至(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冬至(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
邯郸冬至夜(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辛酉冬至(宋)陆游
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
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
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
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
冬至的古诗6
谪官辰州冬至日有怀
戎昱〔唐代〕
去年长至在长安,策杖曾簪獬豸冠。
此岁长安逢至日,下阶遥想雪霜寒。
梦随行伍朝天去,身寄穷荒报国难。
北望南郊消息断,江头唯有泪阑干。
译文
去年夏至日来之时我人在长安,手柱拐杖的我也曾身居高位,头顶高帽。
今年长安又到冬至日,我走下台阶遥想当年寒冷的霜雪。
夜里梦见我跟随军队在苍天下前进,然而身在穷乡僻壤的我却难以完成报国之志。
身处南方断绝了来自北方的消息,我站在黄河边上涕泗横流。
注释
长至:指夏至。夏至白昼最长,故称。
策杖:拄杖。
獬豸冠:指古代御史等执法官吏戴的'帽子,后指御史等执法官吏。
行伍:指军队。五人为伍,五伍为行。
冬至的古诗7
《小至》——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冬至》——左河水
西北风袭百草衰,几番寒起一阳来。
白天最是时光短,却见金梅竞艳开。
《冬至》——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
《冬至》——贵谷子
日照数九冬至天,清霜风高未辞岁。
又是一个平衡日,子线从南向北回。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冬至夜寄京师诸弟兼怀崔都水》——韦应物
理郡无异政,所忧在素餐。
徒令去京国,羁旅当岁寒。
子月生一气,阳景极南端。
已怀时节感,更抱别离酸。
私燕席云罢,还斋夜方阑。
邃幕沉空宇,孤灯照床单。
应同兹夕念,宁忘故岁欢。
川途恍悠邈,涕下一阑干。
冬至的古诗8
一、杜甫的《至后》
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
青袍白马有何意,金谷铜驼非故乡。
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一别永相望。
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
公元七六二年,杜甫客居在蜀地,他很想念自己的河南家乡,于是写下了这首冬至诗。
第一句“冬至至后日初长”,非常精准写出了冬至的气候特点:冬至之后,白天逐渐变长而黑夜逐渐变短。
杜甫号称“诗史”,这句诗就是冬至时令的珍贵史料。
二、皎然的《冬至日陪裴端公使君清水堂集》
亚岁崇佳宴,华轩照渌波。
渚芳迎气早,山翠向晴多。
推往知时训,书祥辨政和。
从公惜日短,留赏夜如何。
这是中唐着名“诗僧”皎然和尚的冬至作品,诗的第一句“亚岁崇佳宴”,开门见山点出了冬至的别称——“亚岁”。
第三句“渚芳迎气早”,里面的气,可以理解为“阳气”。古人认为,从冬至开始,阴气下降阳气上升,万物重新活跃。
第七句“从公惜日短”,是说冬至时候的白天是一年当中最短的,所以要珍惜。
三、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公元八零四年,白居易在异乡做官。这一年的冬至,他在邯郸的驿站里孤单度过。
长夜漫漫,独对孤灯,白居易望着自己的影子,想起了家乡的亲人,心里想:他们应该也在念叨着我吧。
在中国古代,漂在外地的游子,都会尽量在冬至那天回家过节,叫做“年终有所归宿”。但白居易没法回去,所以他的这个冬至,过得很心酸。
四、王建的《冬至后招于秀才》
日近山红暖气新,一阳先入御沟春。
闻闲立马重来此,沐浴明年称意身。
古人有一种观点:冬至是阴气逐渐消退、阳气逐渐旺盛的开始,叫做“一阳初生”,或者“一阳生”。
中唐诗人王建这首诗,就是“一阳初生”的时令特点:冬至过后天气回暖,靠近皇宫的河流解冻回春。这种景象,还形象反映了冬至三种典型物候中的第三候——“水泉动”。
五、韩偓的《冬至夜作》
中宵忽见动葭灰,料得南枝有早梅。
四野便应枯草绿,九重先觉冻云开。
阴冰莫向河源塞,阳气今从地底回。
不道惨舒无定分,却忧蚊响又成雷。
古人将初生芦苇内壁的薄膜烧成灰,叫做葭灰,放在律管里面的不同位置,用来占卜时令。在某一个节令到来的时候,律管里对应位置的葭灰,就会飞出来。
这相当于古代的时令预报系统。
晚唐诗人韩偓这首诗,就从冬至夜晚的葭灰飞出开始落笔,他写到了天气回暖、早梅盛开、枯草变绿、冷云化开、河流解封,这一切都有一个共同原因——“阳气今从地底回”。
韩偓的思维很跳跃,冬至还没过、春天还没来呢,他的思路就跳到了夏天,开始担心蚊子泛滥的事情了。
六、杜牧的《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
远信初逢双鲤去,他乡正遇一阳生。
樽前岂解愁家国,辇下唯能忆弟兄。
旅馆夜忧姜被冷,暮江寒觉晏裘轻。
竹门风过还惆怅,疑是松窗雪打声。
晚唐大诗人杜牧和他弟弟感情很好,这首诗是他在冬至这天写给弟弟的,表达了自己的亲切问候:冬至到了,天气转冷了,远方的老弟你还好吗?自幼体弱的你要保重身体,记得添衣加被。外面寒风阵阵,大雪将来,老哥我很担心你啊!
杜牧在诗的第二句里,清晰点出了冬至的`又一个别称——“一阳生”。
七、苏轼的《冬至日独游吉祥寺》
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
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
一千多年前的某个冬至,苏轼独自游览了杭州的吉祥寺,写下了这首诗。
第一句“井底微阳回未回”,是非常典型的冬至特征:一阳初生,若有若无,所以是“微阳”。
“冬至三候水泉动”,但苏轼判断不了井底的水到底解冻了没有,所以他说“井底微阳回未回”。
八、 赵彦端的《点绛唇(冬至)》
一点青阳,早梅初识春风面。暖回琼管。斗自东方转。
白马青袍,莫作铜驼恋。看宫线。但长相见。爱日如人愿。
北宋赵彦端的这首宋词,是一首冬至应景作品,里面提到了一种冬至天文现象:斗自东方转。
天上的北斗星环绕北极星旋转,每转一周是一年。它的斗柄冬季指向北方,春季指向东方,所以从冬至开始,斗柄要向东转动。
九、朱淑真的《冬至》
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
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
八神表日占和岁,六管飞葭动细灰。
已有岸旁迎腊柳,参差又欲领春来。
南宋的朱淑真,号“幽栖居士”,是宋代著名的才女,和李清照齐名。这首《冬至》是她的七言律诗。
我们在前面讲过,古人用葭灰放在律管的不同位置,来占卜时令。冬至在农历十一月,对应黄钟律,所以诗人在第一句说“黄钟应律”。
第二句“阴伏阳升”,同“一阳生”一样,都是冬至的典型特征:阴气消退,阳气回升。
第三句指出了冬至的又一个名字——“长至日”,意思是全年时间里,冬至这天的夜晚最长。第四句“梅花先趁小寒开”,委婉地告诉我们:冬至之后,下一个节气是小寒。
朱淑真的这首诗,密集书写了冬至的各种意象,是一幅浓缩版的冬至风情画。
十、汪宗臣的《水调歌头.冬至》
候应黄钟动,吹出白葭灰。
五云重压头上,潜蛰地中雷。
莫道希声妙寂,嶰竹雄鸣合凤,九寸律初裁。
欲识天心处,请问学颜回。
冷中温,穷时达,信然哉。
彩云山外如画,送上笔尖来。
一气先通关窍,万物旋生头角,谁合又谁开。
官路春光早,箫落数枝梅。
南宋的汪宗臣在这首宋词里,同样写了律管黄钟位里吹出了白葭灰,对应冬至的时令。
他还用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比喻:“一气先通关窍,万物旋生头角”,只有先通上一口关键的气,世界才会万物复苏,这口气,就是冬至开始初生的“阳气”。
冬至的古诗9
冬至
《冬至》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
《小至》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邯郸冬至夜思家》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冬至古诗
《冬至》贵谷子
日照数九冬至天,清霜风高未辞岁。
又是一个平衡日,子线从南向北回。
《冬至节假赋愁阴喜霁》黄彦平〔宋代〕
爱日明朝至,寒云此夕同。
预知鸦啄雪,先验鸟呼风。
乡国追随外,年华感叹中。
清愁将浊酒。斟酌并成空。
《戊戌冬至节初赴朝天宫习仪》李东阳〔明代〕
朝天宫阙路逶迤,帝遣儒臣下赤墀。礼重叔孙绵蕝地,恩同文德押班时。
五更清漏闻鸡早,十里红尘恨马迟。馆局幸多閒岁月,敢言筋力是吾私。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唐代〕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冬至
《减字木兰花·冬至》阮阅〔宋代〕
晓云舒瑞。寒影初回长日至。罗袜新成。更有何人继后尘。
绮窗寒浅。尽道朝来添一线。秉烛须游。已减铜壶昨夜筹。
《冬至留滞舒州有怀岁旦泊舟平江门外》曹彦约〔宋代〕
舒郡惊冬节,吴门忆岁时。
天寒城闭早,冻合水行迟。
再拜为兄寿,同声念母慈。
穷年终是客,至日始题诗。
《冬至吟》邵雍〔宋代〕
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
一阳初起处,万物未生时。
玄酒味方淡,大音声正希。
此方如不信,更请问庖牺。
冬至的古诗10
1、春从天上来·冬至日
(元)王丹
兔走乌奔。竞西没东生,四序潜分。亚岁方迎,万户千门。欢笑共庆良辰。
暗推移晷运,正南檐、爱日初新。考丰凶,会银台占候,史笔书云。
玄元大哉造化,渐梅蕊飘香,槛竹偷春。坦坦幽人,百福咸臻,默默养浩全真。
体冲和妙道,自然理、斡运蒙屯。岁功成,六阴爻始尽,复建阳。
2、万年春·冬至阳生
(元)马钰
冬至阳生,迎春拨雪黄芽好。
人惊早。香如芝草。玉碾胜磨捣。
神水烹煎,自是除阴耗。
金童报。绝品珍宝。啜罢游蓬岛。
3、江城子·龙阳观冬至作
(元)尹志平
六阴消尽一阳生。暗藏萌。雪花轻。九九严凝,河海结层冰。
二气周流无所住,阳数足,化龙升。归根复命性灵明。过天庭。入无形。
返复天机,升降月华清。夺得乾坤真造化,功行满,赴蓬瀛。
4、西江月·龙阳观冬至作
(元)尹志平
月魄光通四海,龙阳气满三田。
一声雷动震山川。迸出飞光闪电。
法雨常加有道,慈云广布无边。
此时方显太平年。遂我一生本愿。
5、点绛唇·弧矢休悬
(元)谢应芳
弧矢休悬,举杯聊适栖迟意。明朝冬至。有酒还沉醉。
堪笑神仙,要作长生计。人间世。金鸟西坠。难把长绳系。
6、感皇恩次韵姚牧庵题岁寒亭此首下原附牧庵
(元)程文海
翠节下天来,通明谁侍。地有高斋要名士。相逢恨晚,老矣酒兵诗帅。
岁寒同一笑,千年事。黄鹤羁情,暮云离思。半掬心香火初炽。
梅花满树,又是一年冬至。正相思,恰有江南使。
7、冬至宿杨梅馆
唐白居易
十一月中长至夜,三千里外远行人。
若为独宿杨梅馆?冷枕单床一病身。
朔旦冬至摄职南郊,因书即事年代唐权德舆
大明南至庆天正,朔旦圆丘乐七成。
文轨尽同尧历象,斋祠忝备汉公卿。
星辰列位祥光满,金石交音晓奏清。
更有观台称贺处,黄云捧日瑞升平。
8、谪官辰州冬至日有怀
唐戎昱
去年长至在长安,策杖曾簪獬豸冠。
此岁长安逢至日,下阶遥想雪霜寒。
梦随行伍朝天去,身寄穷荒报国难。
北望南郊消息断,江头唯有泪阑干。
9、冬至汴下早行有感一首
宋代:刘一止
刺促惊时节,侵寻念物华。
半生多客里,今日又天涯。
晓月看眉妩,飞云乱眼花。
穷途随物感,不必是思家。
10、水调歌头·冬至
(宋)汪宗臣
候应黄钟动,吹出白葭灰。
五云重压头上,潜蛰地中雷。
莫道希声妙寂,嶰竹雄鸣合凤,九寸律初裁。
欲识天心处,请问学颜回。
冷中温,穷时达,信然哉。
彩云山外如画,送上笔尖来。
一气先通关窍,万物旋生头角,谁合又谁开。
官路春光早,箫落数枝梅
冬至的古诗11
《冬至》
宋·朱淑真
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
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
八神表日占和岁,六管飞葭动细灰。
已有岸旁迎腊柳,参差又欲领春来。
《冬至感怀》
宋·梅尧臣
衔泣想慈颜,感物哀不平。
自古九泉死,靡随新阳生。
禀命异草木,彼将羡勾萌。
人实嗣其世,一衰复一荣。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冬至夜寄京师诸弟兼怀崔都水》
唐·韦应物
理郡无异政,所忧在素餐。
徒令去京国,羁旅当岁寒。
子月生一气,阳景极南端。
已怀时节感,更抱别离酸。
私燕席云罢,还斋夜方阑。
邃幕沉空宇,孤灯照床单。
应同兹夕念,宁忘故岁欢。
川途恍悠邈,涕下一阑干。
《辛酉冬至》
宋·陆游
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
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
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
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
《满江红·冬至》
宋·范成大
寒谷春生,
熏叶气、玉筒吹谷。
新阳后、便占新岁,
吉云清穆。
休把心情关药裹,但逢节序添诗轴。
笑强颜、风物岂非痴,
终非俗。
轻昼永,佳眠熟。
门外事,何时足。
且团奕同社,笑歌相属。
著意调停云露酿,从头检举梅花曲。
纵不能、将醉作生涯,
休拘束。
《西江月》
宋·吴文英
添线绣床人倦,翻香罗幕烟斜。
五更箫鼓贵人家,
门外晓寒嘶马。
帽压半檐朝雪,镜开千靥春霞。
小帘沽酒看梅花,
梦到林逋山下。
《朔旦冬至摄职南郊,因书即事年代》
唐·权德舆
大明南至庆天正,朔旦圆丘乐七成。
文轨尽同尧历象,斋祠忝备汉公卿。
星辰列位祥光满,金石交音晓奏清。
更有观台称贺处,黄云捧日瑞升平。
《至日登乐游园》
唐·裴度
阴律随寒改,阳和应节生。
祥云观魏阙,瑞气映秦城。
验炭论时政,书云受岁盈。
晷移长日至,雾敛远霄清。
景暖仙梅动,风柔御柳倾。
那堪封得意,空对物华情。
《冬至后招于秀才》
唐·王建
日近山红暖气新,一阳先入御沟春。
闻闲立马重来此,沐浴明年称意身。
减字木兰花(冬至)
宋代:阮阅
晓云舒瑞。寒影初回长日至。
罗袜新成。更有何人继后尘。
绮窗寒浅。尽道朝来添一线。
秉烛须游。已减铜壶昨夜筹。
《庚午冬至夜》
宋代:郑刚中
旋寻村酒不须浓,饮少愁多酒易供。
灯下一身家万里,今年恰好是三冬。
《冬至后雪夜》
宋代:朱翌
腊前梅蕊未斜横,至后醅香试满觥。
过眼文书开数叶,打窗风雨又三更。
闭门高卧直差易,拥鼻微吟何似生。
稍取湿薪供热弄,住山如此不多争。
《丙子冬至夜酒醒》
宋代:李覯
尽道一阳初复时,不期风雨更凄凄。
凌晨出去逢人饮,沉醉归来满马泥。
多恨恐成干斗气,欲言那得上天梯。
灯青火冷睡半醒,残叶打窗乌夜啼。
《己未冬至分宜道阻雨今岁冬至新喻道中亦雨》
宋代:彭汝砺
去年冬至入分宜,雨雪思亲泪亦垂。
今日载驰新喻道,大都浑似去年时。
《冬至夜旅怀》
宋代:杨齐
乱霜如叶扑窗寒,愁到心如欲断弦。
凤管阳才一声起,蟾轮月已九分圆。
拥炉酌冻酒相对,攲枕背残灯未眠。
乞得晓钟西拜望,露中香为祝亲燃。
《冬至汴下早行有感一首》
宋代:刘一止
刺促惊时节,侵寻念物华。
半生多客里,今日又天涯。
晓月看眉妩,飞云乱眼花。
穷途随物感,不必是思家。
《小至》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
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
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
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
教儿且覆掌中杯。
《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
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
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
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
路迷何处望三秦?
《冬至夜喜逢徐七》
【明】高启
君来同客馆,把酒夜相看。
动是经年别,能辞尽夕欢。
雪明窗促曙,阳复座销寒。
世路今如此,悬知后会难。
《辛酉冬至》
【宋】陆游
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
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
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
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
《邯郸冬至夜》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著远行人。
《冬至感怀》
【宋】梅尧臣
衔泣想慈颜,感物哀不平。
自古九泉死,靡随新阳生。
禀命异草木,彼将羡勾萌。
人实嗣其世,一衰复一荣。
《冬至日独游吉祥寺》
【宋】苏轼
井底微阳回未回,
萧萧寒雨湿枯荄。
何人更似苏夫子,
不是花时肯独来。
《冬至留滞舒州有怀岁旦泊舟平江门外》
【宋】曹彦约
舒郡惊冬节,吴门忆岁时。
天寒城闭早,冻合水行迟。
再拜为兄寿,同声念母慈。
穷年终是客,至日始题诗。
《冬至》
【现代】左河水
西北风袭百草衰,
几番寒起一阳来。
白天最是时光短,
却见金梅竞艳开。
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
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
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
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
路迷何处望三秦?
辛酉冬至
宋:陆游
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
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
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
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
小至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
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
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
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
教儿且覆掌中杯。
冬至的古诗12
小至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邯郸冬至夜思家》——唐代: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白话文注释:
居住在邯郸客栈的时候正好是冬至节,而我只能抱膝坐在灯前,与自己的影子相伴。
想到家中亲人今日也会相聚到深夜,还应该会谈论着我这个离家在外的人。
《至节即事》——元代:马臻
天街晓色瑞烟浓,名纸相传尽贺冬。
绣幕家家浑不卷,呼卢笑语自从容。
白话文注释:
到了冬至节,京城中的.天色才刚刚拂晓,浓浓喜气已经弥漫京城了。人们互传名片道贺节日。
大户人家的绣幕完全敞开着,都在冬至节的时候,做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事情。家家趁着冬至,从容地玩耍着。
冬至诗词(一):小至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水调歌头·冬至》
(宋)汪宗臣
候应黄钟动,吹出白葭灰。
五云重压头上,潜蛰地中雷。
莫道希声妙寂,嶰竹雄鸣合凤,九寸律初裁。
欲识天心处,请问学颜回。
冷中温,穷时达,信然哉。
彩云山外如画,送上笔尖来。
一气先窍,万物旋生头角,谁合又谁开。
官路春光早,箫落数枝梅。
《减字木兰花·冬至》——宋代:阮阅
晓云舒瑞。寒影初回长日至。
罗袜新成。更有何人继后尘。
绮窗寒浅。尽道朝来添一线。
秉烛须游。已减铜壶昨夜筹。
白话文注释:
早晨云雾散去,在寒冷的阳光照耀下,周围事物长长的影子又映照在地上,从此以后,白天渐长。
也望这日给长辈“拜冬”,进献履袜的习俗代代相传。
冬至以后,天气转暖,寒意少。影长渐短,量日影的红线也慢慢变短。
从今天开始,夜间秉烛赏游时所携带的记时铜漏壶也将减少筹码。
《冬至》
(宋)朱淑真
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
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
八神表日占和岁,六管飞葭动细灰。
已有岸旁迎腊柳,参差又欲领春来。
《满江红·冬至》
(宋)范成大
寒谷春生,熏叶气、玉筒吹谷。
新阳后、便占新岁,吉云清穆。
休把心情关药裹,但逢节序添诗轴。
笑强颜、风物岂非痴,终非俗。
昼永,使眠熟。
门外事,何时足。
且团奕同社,笑歌相属。
著意调停云露酿,从头检举梅花曲。
纵不能、将醉作生涯,休拘束。
《小岁日对酒吟钱湖州所寄诗》
(唐)白居易
独酌无多兴,闲吟有所思。
一杯新岁酒,两句故人诗。
杨柳初黄日,髭须半白时。
蹉跎春气味,彼此老心知。
《辛酉冬至》
(宋)陆游
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
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
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
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
冬至的古诗13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唐代〕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冬至夜怀湘灵
白居易〔唐代〕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
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冬至
杜甫〔唐代〕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
冬至日独游吉祥寺
苏轼〔宋代〕
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
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
冬至留滞舒州有怀岁旦泊舟平江门外
曹彦约〔宋代〕
舒郡惊冬节,吴门忆岁时。
天寒城闭早,冻合水行迟。
再拜为兄寿,同声念母慈。
穷年终是客,至日始题诗。
小至
杜甫〔唐代〕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至后
杜甫〔唐代〕
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
青袍白马有何意,金谷铜驼非故乡。
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一别永相望。
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
冬至吟
邵雍〔宋代〕
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
一阳初起处,万物未生时。
玄酒味方淡,大音声正希。
此方如不信,更请问庖牺。
冬至宿杨梅馆
白居易〔唐代〕
十一月中长至夜,三千里外远行人。
若为独宿杨梅馆,冷枕单床一病身。
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
杜牧〔唐代〕
远信初凭双鲤去,他乡正遇一阳生。
尊前岂解愁家国,辇下唯能忆弟兄。
旅馆夜忧姜被冷,暮江寒觉晏裘轻。
竹门风过还惆怅,疑是松窗雪打声。
咏廿四气诗冬至十一月中
元稹〔唐代〕
二气俱生处,周家正立年。岁星瞻北极,舜日照南天。
拜庆朝金殿,欢娱列绮筵。万邦歌有道,谁敢动征边。
冬至
朱淑真〔宋代〕
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
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
八神表日占和岁,六管飞葭动细灰。
已有岸旁迎腊柳,参差又欲领春来。
冬至的古诗14
1、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
2、冬至寒食一百五,中有一转平实语。
3、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4、冬宜密雪,有碎玉声。
5、惊飙掠地冬将半,解鞍正值昏鸦乱。冰合大河流,茫茫一片愁。烧痕空极望,鼓角高城上。明日近长安,客心愁未阑。
6、冬至一阳来服,三旬增一阳爻。
7、正是霜风飘断处,寒鸥惊起一双双。
8、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9、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
10、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11、浩汗霜风刮天地,温泉火井无生意。
12、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13、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4、北风其凉,雨雪其雱。
15、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16、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冬至的古诗15
《冬至留滞舒州有怀岁旦泊舟平江门外》
【宋】曹彦约
舒郡惊冬节,吴门忆岁时。
天寒城闭早,冻合水行迟。
再拜为兄寿,同声念母慈。
穷年终是客,至日始题诗。
【赏析】
标题中“冬至“交代了诗人写作这首诗的时间,“留滞舒地”点明了写作这首诗的地点和缘由。
诗歌第三四句描写了诗人回忆去年在吴门时,城门早早的关闭,江面结冰,回家的行程被延误的`情况。最后两句写诗人想到自己身处于异乡、又处在贫寒交迫之中,无暇思念遥远的故乡,在冬至时思乡之情突起,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冬至的古诗】相关文章:
(经典)冬至的古诗01-26
冬至的古诗03-06
冬至的古诗精选06-29
冬至的古诗05-20
有关冬至的经典古诗04-02
有关冬至的古诗03-19
有关冬至古诗03-19
关于冬至的古诗(精选)10-31
关于冬至的古诗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