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哲学史》有感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中国哲学史》有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中国哲学史》有感1
我喜欢买书,但不是爱读书的人,每次读书都是虎头蛇尾,一旦不能一气呵成,就从此搁置了,于是家里、办公室到处都是看了一半的书,或将书翻扣着将封面封底统一向上,或夹个书签等待下次能把它想起,理论书籍更是如此。要“照镜子,正衣冠”,我应该老老实实承认,每次写个人评价“能够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其实是撒了谎的,对于我这种说假话已经近乎习惯的人,的确应该“红红脸,出出汗”好好进行一下批评与自我批评了。
儿子读高三,经常会在网上买书,中学封闭管理,无法收快递,地址常常留我的。鉴于此,我比儿子早一步接触到了冯友兰先生《中国哲学史》的中文版。冬日的午后,天气格外好,太阳暖暖的照着,大院里的银杏树叶子飘落下来,一地金黄。水池边的长椅被晒得暖暖的,四周静悄悄的,应了一句俗话:太平时代“连午后的阳光都是安宁的”,我干脆坐到长椅上,打开快递包裹拿出《中国哲学史》,四周一片静谧,内心的世界仿佛一下子变得安静乃至干净,“一篇读罢头飞雪”,不知今夕何夕。我这样一个无知的躁动者,第一次与冯友兰先生慈父般的目光深切对望。
不得不说,《中国哲学史》是一本很好的哲学读物,它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我对哲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开始思索人生。
冯有兰先生说,“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有些时候,人们常常受到生活环境的限制。在特定的环境,以特定的方式感受生活,不同的哲学也就有特定的强调之处和省略之处,构成某种哲学的特色。中国特定的社会背景,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哲学,中国哲学有着众多的门派和不同的发展完善阶段,在中国,哲学与人人有关,中国哲学支撑起了中国信仰的半壁江山。
《中庸》第一章上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人的感情还未迸发出来时,内心无所谓“过分”或“不及”,这时称为“中”。人的感情倾泻出来,保持恰如其分,达到“和”。“和”来自“中”,“中”又是“和”所必须。这个思想适用于表达人的感情,也适用于表达人的欲望。每个人的.行为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都有一个平衡点,使人在表达感情和满足欲望时,知乎所止。如果在一个社会里,各种人都懂得对自己的欲望和感情适度地满足,社会便达到和谐、安定、秩序井然。当然,有些事情争取是好的,在现在的这个社会也必须要去争取,没有人愿意做行尸走肉或仅仅是人生过客,这是一个好时代,我们应当通过努力来成就自己。而现实的欲望常常让人疯狂,不择手段让自己的房子、车子、票子等等各种财富最大幅度的增长,或以自己拥有的各种权力为荣耀,争一时之高下,此刻,是否应该静下来想一想:为了什么?那真是我们想要的吗?富贵也好,贫贱也罢,最后只不过或无或有的一块墓碑而已吧!
中国与西方的差异归根到底是哲学上的差异,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不是宗教,而是伦理。记得有一次在领导宴请西班牙客人时,席间听到这位客人说,中国的问题是“管了太多的穷人,所以富人的负担很重”。此刻,这个问题用中国哲学观点便能回答:“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就是“仁”,这个“仁”就是“共同富裕”的政治基础―“王道”,中国需要富强、渴望富强、离开了“富强”国家便会陷入积贫积弱,这是中国近代史最惨痛的经验教训,但中国的问题显然不是简单的“富强”所能解决的,把富强建立在王道的基础上,实现王道与富强的统一,才是更高层次的富强。
中国哲学的使命就是使人得以发展内圣外王的品格,中国哲学讨论的问题就是内圣外王之道。
如果说读史可以明智,那么读哲学,可以让人活得通透。
此文有感于冯友兰先生《中国哲学史》。
读《中国哲学史》有感2
“中国哲学史”,实际上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指在中国历史上所出现过的实际的哲学运动,另一层则是指哲学史家们通过对中国历史上的实际的哲学运动进行研究、反思与概括,而对这一运动所作的自己的叙述与书写。前一层含义上的“中国哲学史”是不可能重复的,后一层含义上的“中国哲学史”是不断重写的。
中国哲学是世界几大类型的传统哲学之一。它致力于研究天人之间的关系和古今历史演变的规律,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自然观、历史观、人性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特别重视哲学与伦理的联系。它以本民族特有的理论思维形式表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相互斗争、相互影响的过程,曲折地反映中国历史上的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
中国近代哲学,包括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哲学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哲学。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是中国近代哲学的酝酿准备时期,主要以龚自珍、魏源、洪秀全、郑观应等人的哲学思想为代表。在戊戌维新时期,资产阶级改良派康有为、谭嗣同、严复等人都比较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哲学思想,标志着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哲学开始形成。后来,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章太炎等人适应民主革命的需要,把资产阶级哲学推进了一步。孙中山的以进化论为特征的哲学思想,达到了较高水平。新文化运动中涌现出来的一批激进民主主义者如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在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启发下,先后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从此,中国近代哲学史的'发展进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在中国逐渐传播、发展起来,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即毛泽东哲学思想。它的产生是中国历史上的哲学革命,为正确解决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同时,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如J。杜威等人的实用主义、E。马赫的实证主义、罗素等人的新实在论,H。柏格森的生命哲学、A。叔本华的唯意志论、F。W。尼采的超人哲学等等,也陆续传入中国。一些人构造了“唯生论”、“力行哲学”;20世纪30~40年代,一些学者把中国传统的唯心主义与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结合起来,提出了所谓“新理学”、“新唯识论”等哲学体系。有的则运用现代的方法在逻辑学、认识论等领域进行新的探索。哲学领域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面,发生了多次论战。其中最著名的有“问题与主义”的论战、“科学与人生观”的论战、“社会主义”的论战等。马克思主义者内部也开展了反对教条主义、主观主义的斗争。
这门“中国哲学史”教材,正是在后一层含义上讲的,即是将我们对中国历史上的实际的哲学运动所作的自己的叙述与书写,向同学们进行介绍和说明。我们介绍和说明的内容,涉及中国哲学发生发展的全过程,着重讲授从先秦到近代的中国哲学历史的基本线索、主要人物及其基本思想。
中国与西方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条件,而在近代以前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亦无机缘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因此,中国哲学在历史上具有不同于西方哲学的特点。在世界哲学发展中,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是两个不同的系统。中国哲学有哪些自己的特点呢?概括起来,有四个方面:立足现实的态度、非实体性的思维、内圣外王的追求和不拘一格的表达。
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我收获颇多。首先,我借此了解中国哲学的历史,了解这个历史中的众多的哲学家、思想家,他们的多姿多彩的人生,他们的独特深刻的思想,他们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智慧。其次,通过这种了解,我们能够从往圣先哲那里获得关于宇宙人生的启迪,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人生的意义,省思做人的责任,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再次,通过这种了解,我们能够对往圣先哲提出的哲学问题及解答这些问题的思考有深入的认识,从而获得进行新的哲学创造的思想资源与思想启示。哲学是一门奇特的学问,它的创造是离不开哲学史的研究的。
读《中国哲学史》有感3
突然有一天我瞥到了“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我才幡然醒悟,如果我不懂得学习,那么无论如何思考,我都无法找到答案,反而困惑还将越来越多,因而我翻开了《中国哲学史》。
在我的脑海中有这样一段回忆:幼儿园时我总会被老师打骂,有时是因为看窗外走神而没能回答她的问题,有时是因为不知道字该怎么念,有时是因为算数算错了……总之,在讲台上,伸手即耳光,毫无底线畏惧,亦无师道操守。那时候傻,没告诉家长,也没想过怎么解决。
这段回忆无疑是苦涩的,但苦涩的回忆亦不止这一段。在理想社会诞生前,每个人在这一辈子里都或多或少会成为受害者;有时也正是因为当过受害者,体会了这种痛苦,才不忍心再施害于他人。
孔子一生倡导的“仁”,就是希望人们都能以己之所爱推己及人,以己之所恶勿施于人。
因为我了解那种痛苦,因此后来我也总是提醒自己要努力、不让别人承受相同的痛苦;不过那时仅仅是出于同情而并不明白自己的思想根源,并且有时也仍会因为过去的经历而感到痛苦。
但在体会了孔子对仁的解释后,我终于明白了自己在做什么,也明白了这种行为的意义是什么。所以每当我感受到一种痛苦,我就把这种感觉记住并提醒自己将来不许这么对别人;每当我感受到一种快乐,我也会提醒自己尽己所能让别人也拥有之,就像我们得知歹徒行凶时会义愤填膺,而看到弱者获助时会心满意足。这样的观念让我经常活在阳光之下,因为这就仿佛是在拯救自己,同时也是在践行一种伟大的价值情怀。
现在人们总觉得生活没有安全感,总是害怕别人会伤害自己,究其根本,在于社会尚未能很好地践行“仁”的观念。试想中国之十三亿人,任何一个小小的善意举动乘以十三亿,其社会意义都会是巨大的;然而虽然所有人都知道人性向往的是什么,却不能都做到推己及人。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社会变得更加美好,但是怎么才能让这个世界更美好呢:当年孔夫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而当今吾辈亦应取其思想精华继承并发扬之!
何时才该感到幸福?怎样才能算作成功?其实问题的答案高中时就已经从我的眼前掠过,但直到读到《中国哲学史》中庄子那一章时我才意识到。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纵然鹏拥极致之大而蜩与学鸠仅极致之小,但其是否快乐应以是否顺应了天性为标准,如果从顺应天性的角度来评判快乐,则“大鹏无以自身贵于小鸟,小鸟无羡于天池”、“小大虽殊,逍遥一也”。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性和独一无二的追求,故我们应当以此作为真正的生活准绳,所谓“盖物之性至不相同,一物有一物所认为之好,不必强同亦不可强同”。然而现在又有多少人的生活是否被束缚于不适于自己天性的规范或要求中呢?
很多人会以“我这是为你好”为理由去强迫你执行或是接受一些东西,或许后来你妥协并确实拥有了他们眼中的“快乐”和“成功”,但你真的可以做到听不见心里的声音吗?
“譬犹中央之帝,名曰混沌,本无七窍;若强鉴之,则七窍开而混沌已死矣”。如果他们真的是为你好,那就让他们明白这个道理;如果你真的在追求成功与幸福,那就鼓起勇气飞向适合自己的天空,去做自己能用心感受到的事情:想父母了就给他俩打个电话,遇到中意的人了就去追求,想出去走走就不要考虑白天或者黑夜,想去闯荡了就不要耽于忧虑与羁绊……当所有人都被裹挟着过着自己不喜欢的生活,而你能放下外物去追求真我时究竟谁更幸福呢?
电影《无问西东》的片尾有一句话:请你无论何时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珍贵。其实这句话再引申一下,就是不要忘记每个人都很珍贵。故鹏之大无可羡慕,蜩与学鸠之小无可羞耻。你看,即便贵为中央之帝亦会为开七窍而死,所以真正可怕的是强求和迷失,真正可贵的是“顺其自然之性,则幸福当下即是,不须外求”。
能从好书中收获多少,往往取决于读书人的能力。这篇读后感只不过是各取孔子和庄子的一个观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写了一些浅见,实际上这远远不够,而我对此书乃至中国哲学史的理解亦连皮毛都尚未达到。
冯友兰先生倾其毕生所学著成的《中国哲学史》于我而言,就像“九万里”之于“学鸠”,但是倘若我能从书中得到哪怕一点启发、解决了我现实生活中的困惑并让我能够学以致用,那即便是难以企及“天池之远”,“抢榆枋而止”亦足以令我倍感幸运。
读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收获,是我明白了自己应该时刻对生活保持虚心,并懂得虚心学习,不要妄议生活。知道了自己有多渺小,又知道了外面有多辽阔,而且自己还愿意去外面汲取营养,生活不就充满了希望?此亦读史目的之一。
我从不觉得探索生命的意义没有意义,相反,哲学观就像现实生活的图纸,画好图纸才能知道怎么盖楼,才知道什么是未来,才谈得上拥有幸福。
读《中国哲学史》有感4
冯友兰先生在其《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将人生划分为四境界。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我个人觉得,现实生活中我们大部分人都处于功利境界。即我们所做的事都是出于利己考虑,尽管结果可能会对他人产生有利的影响。
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为自己谋取利益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同时作为社会成员的每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难免对他人的利益造成或多或少的有利或不利的影响。其中关键的`是这种影响引发了人与人之间一系列的问题,对此我有几点粗浅的想法。
一、人与人之间信任在逐步减少,诚信危机不容小觑。现代社会的人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有时掌握信息资源的多少会直接影响人在社会中的利益分配,因此,人与人之间慢慢就会产生欺骗,从而减少信任感。再者,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诱惑的时代,人在各种利益的驱使下,难免会心理扭曲,为谋利益不择手段,直接导致诚信危机。
二、人与人的关系受利益因素影响增强。人们由于在社会中的分工不同,进而引发了人与人之间社会地位的差别,而人总是向往好的事物的。处于底层的人为获取相对高的社会地位,处于高层的人为保住既得利益。总言之,人际交往大部分是掺杂着利益的。纯粹的亲情或友谊正在流失。
三、人际交往处于一种矛盾状态。一方面现在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真心对待,对纯粹的亲情和真诚的友谊即人与人之间的纯真是向往的;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对他人处处设防,为防受到伤害而谨小慎微的保护自己。简言之,现在的人总是在互相依赖与互相提防中小心协调。
我认为不论是孟子的“人性本善”还是荀子的“人性本恶”都不足以解释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
作为人类社会的一分子,我真心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达到人生的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会真正的成为名副其实的和谐社会。
【读《中国哲学史》有感】相关文章:
读《中国哲学史》有感范文06-23
《中国哲学史》浅析对中国哲学的认识论文07-03
中国哲学史研究评述论文07-04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06-30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范文07-03
《中国哲学史大纲》读后感07-02
《中国简明哲学史》的读后感1200字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