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故事

时间:2024-05-23 13:47:32 春节 我要投稿

(精选)春节的故事15篇

春节的故事1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

(精选)春节的故事15篇

  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春节的故事2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又是过年时,千家万户团聚在一起共度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一声祝福、一顿年夜饭、一幅对联、一挂鞭炮、一次与父母的围炉家话……这些都是浓浓亲情的象征,也让游子漂泊在外的乡愁得到了诸多慰藉。

  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请您讲一个过年的故事,分享返乡路上的别样经历、走亲访友的趣闻感受、漫话家常时的心得感悟,透过今朝和儿时“年味”的不同,说说在岁月流变中家的变化、国的发展。

  年夜饭前的祭拜

  每年三十的年夜饭之前,我们家有一个祭家谱的仪式。仪式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准备祭祀物品,通常是过年食材中最好的。2、年三十午夜前要全家组织祭拜仪式。3、仪式结束后父亲端坐在家谱前,讲述家族家训及家族中最灿烂的历史和最深刻的教训。4、所有人面对家谱向父亲汇报一年来为家所做的贡献。(这一项是儿时最害怕的,因为要汇报当年期末考试成绩)。5、最后一项发红包。祭家谱的活动,每年都会进行,父亲的讲话就好像年终总结一样,包括粮食收成、亏盈情况、子女成长、明年打算等等吧。祭拜家谱的仪式,很传统,很精髓,是一个家庭家风的绵延传承。

  一张“神秘”的家谱

  记得小时候,过年不仅仅是放鞭炮,贴春联,吃年夜饭,还有一项重要的仪式拜祭祖先,那时候家里有一张很“神秘”的家谱,上面密密麻麻地记载着前辈的名字,我们要把这个家谱世世代代的传递下去,也要把世世代代的良好家风传递下去。

  廉洁的家风没有变

  又到春节的氛围了,我非常留恋老家的“麻糖爆米花”。

  每到腊月二十以后,老家都会把玉米放进大锅内加上麦芽,靠大火熬上一天一夜,最后成为麻糖。然后把玉米用火灰炒成爆米花,再把麻糖熬稀与爆米花粘成球状,老人告诉我,这叫“链接”(意喻廉洁),又香又脆。现在条件好了,年货多了,但老家廉洁的家风没有变。

  “春联”与“家风”

  说起春节,印象最深刻的是春联。记得小时候,别人家都是去买春联,我们家是由爷爷自己写。爷爷是个老党员,抗日战争期间就参加了革命。退休后喜欢练毛笔字,一到春节也成了他“大显身手”的时候了。爷爷家有本关于对联的书,以前不懂,现在想来,这算是一个老党员的情怀吧,我就是在这样的教育,这样的家风影响下长大的。爷爷现在的年纪大了,没法再自己动手写了,但我们去买春联时挑选的也肯定是表达爱家爱国、勤勉奋斗的内容,想通过这种方式将家风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网友“红的发亮”)

  守着老奶奶立下的`家风家规不逾矩

  仔细想想,孝敬老人,勤俭持家,行善积德,做有出息的人,这就是我的老奶奶身体力行,给我家立下的家风和家规。我活了六十多岁,如今还守着她老人家立下的家风家规,不逾矩。女儿在国外生活,但从小耳濡目染,这么多年来,每个周末必有定点电话打过来问候父母,这已经成了她生活的一部分。就在大年三十晚上零点时分,她从国外给正在吃饺子的外祖母拜年,姥姥乐得合不拢嘴。想到我家的家风后继有人,我和孩子她妈的心里更增加了一丝甜美。家风家规关系民风,民风淳,政风清,我觉得很好。

  新媳妇的第一次年夜饭

  作为新媳妇,今年春节我和老公一起参加了家族聚会。家里一共有十几个人,满满坐了一大桌,其乐融融、全家和睦。年龄最长的爷爷坐在主位上,全家人依次向长辈敬酒,恭祝身体健康、新年快乐。这样的热闹场景我已经很多年没有经历过了。特别是80多岁的爷爷一席话让我印象深刻。爷爷战争时期是一名老支前民兵,过年了,家里子女孙辈都聚在一起时,他就会兴致勃勃地讲自己的故事。爷爷说逢年过节来讲这个历史,就想着让孩子们知道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怎样对国家有利。家里人都知道爷爷常说的规矩就是:尊老爱幼,爱家爱国。老人家这简单的八个字,作为家庭新成员的我深深记在了心里。

春节的故事3

  在爆竹声中,我们应来了春节,春节是我们最喜欢的日子,因为这是个赚钱的好机会!

  除夕家家户户都忙着置办年货,而小孩子自然帮不上什么大忙,但是我也有自己的任务——写作业。早写完、早收工、早玩耍。大年三十,我看爸爸妈妈都在忙着包饺子,我便上去凑热闹,我对妈妈说:“今天的饺子皮我包啦。”我迫不及待的开始干。刚开始时,什么样子的都有,一点都不圆,经过妈妈的精心教导,饺子皮终于被我征服啦!晚上我们说着话,等待春节晚会的开始……

  大年初一这是我最开心的日子,因为可以穿新衣,可以收压岁钱。在春节期间,我还可以尽情的玩耍,我就像脱了缰的马儿一样跑的`比谁都快。

  正月十四可以品油茶,正月十五可以尝元宵,正月十六可以赏烟花……

  这个春节,很有意义,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春节的故事4

  小朋友,你知道年的传说吗?

  相传在远古时期有一种怪兽,头顶上长着一只角,嘴巴大的像个脸盆。一到腊月三十的晚上,它就会从山林里窜出来,挨家挨户地吞食家里的牲畜,甚至会伤害人的性命。每到这一天村子里的人们总是需要携家带口的逃向深山。

  又一年除夕的这一天,村子里的人们正在准备往山里避难。

  这时从村外来了一个小孩,这个小孩儿在村子里问大家:为何会如此惊慌?

  一个老婆婆就回答他:哎,那个怪兽又来捣乱啦!

  小朋友就告诉这个婆婆:我的名字叫做年,而且我可以帮助你们抓住这个凶猛的怪物。只要你们让我在你们家中待一个晚上,这个怪兽我肯定就能把它撵走。

  老婆婆当时忙着逃跑,一时没多想就答应了。

  怪兽闯进村子的时候发现,村子里这位老婆婆的家中门口贴着大红色的纸,而且在屋子里点满了蜡烛,就浑身发抖,发出很大的怪叫,随后便大叫着扑向老婆婆的家中,但是在接近门口的时候,院子里突然传来噼里啪啦的响声,而这个怪兽就因此感到害怕,而不敢再往前了。

  因此,人们才知道:它原来是害怕红色,害怕火光以及害怕炸裂的声音。

  村子里的'人在了解之后就非常敬佩这位小朋友,所以才会有了拜年的这种习俗,而人们在知道驱赶这种猛兽的方法之后,就会在过年前放鞭炮和在门上贴福字这种习惯。

  因此在代代传承演变之下才变成了我们今年过年的种种习俗,因此现在很多人一些看起来让人费解的习惯,原来在过去都是有很深的渊源的。

春节的故事5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旧的一年走了。我穿上新衣服,迎接新年的到来。下面是我今年春节的几个片段,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快乐的节日氛围吧!

  我和爸爸妈妈来到老家,一下车,爸爸就拿扫把扫地,我和妈妈来到厨房,开始包饺子,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左捏一下,右捏一下,就包好了,我的饺子虽然包的不是那么好,但是我还是很开心,因为它是我包的第一个饺子。对了,我还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小毛头”。妈妈听了,笑了,还说这个名字可真有意思。

  吃完午饭,我就和爸爸一起贴春联,春联有几个部分,分别是:上联、下联和横联。我想:上联和下联其实没什么区别,为什么不能把下联改成下联呢?爸爸告诉我:“下联是上联意思的升华,也有平仄之分。我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春节玩的是什么?当然是爆竹啰!下午,我到表弟家,发现他买了许多爆竹,这时,表哥也来了,表弟还买了许多烟花,放完爆竹后,我们开始放烟花,烟花的样子可真多,有的像喷泉,有的像一闪一闪的`星星,还有的像臭气蛋,会有一条彩色的痕迹。……

  傍晚,妈妈把我们三个人喊进来吃饭,晚上的饭菜可丰盛了,有我最爱听吃的炸鸡腿,吃完晚饭后,我们津津有味的看春晚,真是有趣极了!

  晚上上床睡觉的时候,奶奶给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个名叫年的怪物……”听着听着,我就进入了梦乡。

春节的故事6

  “老鼠嫁女”的民间传说,在我国很流行。但是,各地“老鼠嫁女”的时日有所不同。

  江南一带的民间传说中,说老鼠是害人的,不吉利,所以旧历年三十夜要把它嫁出去,以确保来年平安吉祥。上海郊区有些地方说老鼠嫁女是在正月十六,这天晚上,家家户户炒芝麻糖,就是为老鼠成亲准备的喜糖。

  在北方,老鼠嫁女是在正月二十五日的晚上。在这天夜里,家家户户不点灯,全家人坐在炕头上,一声不响,只是摸黑吃着用面粉做成的“老鼠爪爪”、“蝎子尾巴”和炒大豆。不点灯、不出声的意思是为老鼠嫁女提供方便,生怕惊扰了娶亲喜事。吃“老鼠爪爪”表示人们期望老鼠的爪子发痒,好早些起来行动;吃“蝎子尾巴”即是为了老鼠嫁女出洞时不会受到蝎子伤害。吃炒大豆发出嘎嘣的脆响,似乎是给老鼠娶亲放鞭炮。

  在老鼠嫁女夜晚,有的地方在屋角、过道遍插蜡烛,意思是将老鼠娶亲途经之路照得通亮。

  春节,也叫过年,是中华民族最传统的节日。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也有许多关于春节的传说和各地的习俗。

春节的故事7

  传说,很多很多年前,森林里有种非常凶恶的野兽,叫做“年”。每年夏历腊月除夕那天,它都要出来大吼大叫,专门吃人和牲畜。当时没有人能够制服它。为了躲避“年”的灾难,人们都要在除夕那夭杀猪宰羊敬供年,让它胀满肚子,才不伤害人畜。

  有年腊月除夕这天,人们忘了杀猪宰羊来敬“年”,“年”一来就大吼大叫,要想吃人。人们没法只好关上大门,爬到竹楼上去躲着。“年”从这家走到那家,到处转来转去找东西吃。它见到处空空荡荡的一无所得,不由气得发疯嚎叫。这时,邻近一家的竹楼失火了,火势很大,烧得竹子“劈劈啪啪”地乱响。“年”听到这突如其来的响声,吓得逃回森林去了。

  躲在楼上的人们发现了这个秘密,以后每到腊月除夕这一天,便去砍许多竹子来烧,竹子“劈劈啪啪”一爆响,“年”就被吓跑了。同时,人们还发现“年”拍鲜红的颜色,于是又把桃木板染成红色,挂在大门的两边,这就是批符。以后发明了鞭炮和纸,鞭炮就代替了爆竹,红对联代替了批符。

  春节的习俗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春节的意义

  1.传统文化的传承

  大家过春节,其实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因为春节并不是近代才有的节日,从古代就有,是当时是舜继王位之后,带领民众进行祭拜天地的时候,慢慢演变而来的,因此从古至今就有这样春节这样一个传统的节日。到了今天,大家在一起过春节,其实也是将古代传承下来的这种传统文化进行传承。

  2.代表阖家团圆

  春节是定在每年腊月的30日,这一天过后,就是告别旧的一年,迎来新的一年了。所以这天不仅是春节,也是全家团圆的日子,在外求学或者是工作的人都会回到自己的家乡,回到自己的家庭,与家人们一起来吃上一个团圆饭。所以春节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代表着阖家团圆的日子,所以大家对春节是非常期待的。

  3.祈求幸福

  在春节很多地区都会有祭拜神灵,祭拜祖先的这样的传统祭拜习俗,是希望得到祖先神灵,天帝的保佑,在新的一年了能够家庭幸福,生活美满,事业有成,阖家团圆,是对新年的一种期望,以及对新年的一种祈祷,充满着非常美好的希望。

  4.欢腾庆祝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日,所以在春节的时候,举国欢庆,所有的商家,还有各个地方都会挂上红灯笼,或者贴上春联,然后还会举办各种民俗活动,比如会举办一些灯会,或者会舞龙等等民俗活动庆祝这样的节日,这也是体现了中国的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潮汕人的春节吃什么

  1.春节吃鱼

  很多地方在春节的时候都要吃鱼,潮汕也不例外。潮汕人的春节首先要有鱼,美味的鱼肉不仅吃起来味道好,而且充满寓意,春节吃鱼,寓意着“年年有余”,潮汕人吃鱼非常有讲究,吃鱼的时候都需要剩一些,代表着年年有余和富足有余。

  2.春节吃大蒜

  潮汕人春节吃大蒜,可以将大蒜独自炒成一盘,或是将蒜叶和蒜头与鱼、虾、肉食材一起用来烹饪,当然,春节吃大蒜,也是有美好愿望的,寓意着来年“有钱可算”,同时也代表着有丰厚的收入。

  3.春节吃鸡

  鸡肉吃起来肉质细腻,酥松可口。春节吃鸡,鸡同“吉”,春节时候吃鸡,图个大吉大利。同时还有“金鸡报晓”以及“金鸡报春”的寓意。也希望下一年,有一个好的开始。

  4.春节吃鼠曲粿、红桃粿

  在潮汕,逢年必吃稞。这道美食制作方法比较简单,但是寓意不同,在潮汕人的心中,鼠曲粿、红桃粿等寓意着好彩头,粿的味道不一样,有甜味的,还有咸味的,鼠曲粿被人们印成桃子形状,代表着健康与长寿,而红桃粿呢,就是被人们染成红色的粿,有“吉祥如意”的美好祝愿。

  5.春节吃血蚶

  在潮汕和漳州等沿海地区的人们,都有吃血蚶的习俗。在春节的年夜饭上吃血蚶这道美食,寓意着来年财源滚滚。

  6.酥饺

  酥饺是潮汕地区传统的美食,深受人们的喜爱。在潮汕,每当过隆重的节日的时候,家家户户做酥饺,做好的酥饺,光是看着就让人充满食欲,吃起来香香脆脆的,咬上一口馅料,让人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7.卤鹅

  潮汕人每到过年的时候都会购买卤鹅来祭祖拜神,并且在事后一家人会把卤鹅一起分享,并且制作卤鹅和吃卤鹅的顺序也是非常讲究。

春节的故事8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的一种方式。拜年,又称走春、探春,指春节期间,向别人祝贺新年。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到宋代,亲朋好友之间会相互送贴致贺,这就是早期的贺年片。到了明代,贺年片设计更加完美、精致,帖上不仅印有送者的姓名、地址,还写上了“新年快乐”、“吉祥如意”的祝辞。 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拜年是过去一种习俗,更是一种礼仪。新的一年换上自己最新最好的衣裳,向长者、同辈送上祝福,挨家挨户的走访,这是一副多么热闹喜庆的画面。现在虽然没有过去那么注重礼节,春节拜年的礼仪也依旧在延续,相信在不久的以后春节的拜年礼仪会更为受到人们的重视。

春节的故事9

  春节年俗故事:扫尘

  扫尘习俗起源于尧舜时代,从古代驱除病疫的一种宗教仪式中演变而来。至今民间流行着“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谚语。

  在民间还流传着一则传说,扫尘习俗是因通州(今南通)佃农为迎接玉帝的年粮而来。早先,这里的佃农一年忙到头,除纳粮交租外,所剩无几。他们祈求灶王爷在腊月二十四日上天奉本时多说好话,以便玉帝开恩,从天仓拨点恩赐,在除夕前降下年粮——米雪,让他们饱饱地吃顿团圆饭。为了迎接玉帝的恩赐,佃农们每年都在腊月二十八日前,将宅院里外打扫得清清爽爽,以迎接天赐年粮,这样年复一年,春节扫尘的民族风俗一代代延续流传下来。

  春节年俗故事: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春节年俗故事:放爆竹

  放爆竹是我国人民春节时借以助兴的习俗。这一习俗源于汉魏时期,南北朝风俗书《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据说古时,住在山区的人,常得寒热病(可能是今天的疟疾)。当时被认为是恶鬼作怪,于是为了一年平安无事,便在农历元旦时就用火燃烧竹子,发出巨大响声,把山鬼驱走,因最初的爆仗是烧竹子,故称“爆竹”。唐朝称“爆竿”,后亦称“爆仗”。

  火药发明后,爆竹采用硫磺做火药,外面裹有厚纸,并插上引线,用火燃放引线后,体积骤然扩大,结果把外面厚纸炸开,因而发出巨响。放爆竹在消灾去邪的同时,亦有了庆祝之意。现在放爆竹只有象征欢乐的意思了。

  春节年俗故事:贴春联

  春联的起源还要从桃符说起。古代传说东海度朔山有大桃树,桃树下有神荼、郁櫑二神,主管万鬼。如遇作祟的鬼,他们就把它捆起来喂老虎。后来,民间在春节的时候,为驱避鬼怪,便在桃木板上画上这两个神像,这就是桃符。

  到了五代的时候,蜀主孟昶亲自在桃符上题了“新年纳余庆,佳节贺长春”一联,一般人都把它看作是最早的春联。到了宋代,春节贴对联已经成为一种风俗了。王安石诗中就写过:“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用红纸书写春联始于明朝。

  春节年俗故事:贴门神

  以前,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要买张门神贴在门上,一是表示吉庆,二是为了“避邪驱魔”。

  关于门神的来历,战国时代的一部著作里有这样一个神话记载,东海度朔山中,有一棵盘曲3000里的巨大的桃树,其枝伸向东北方的鬼门,所有的鬼怪来往皆从此出入。树下有二神,一名神荼,一名郁櫑,专门监视鬼的行为,发现哪个鬼胡作非为,便用草绳捆起来喂老虎吃。于是,人们就在两块桃板上,画上神荼和郁櫑的像。置以门侧,以御百鬼骚扰。这是传说中最早出现的门神形象。

  经过历代演变,门神的内容也不断发生变化。唐代的门神已不是神荼、郁櫑,而换成了秦琼和尉迟敬德。相传有一次唐太宗李世民因噩梦而生病,半夜三更时分,常听到鬼叫。这事被大臣们知道后,就推荐开国名将秦琼和尉迟敬德全副披挂,在门外彻夜守卫。没出几夜,太宗的病果然好了。尔后,他就命画工画了秦琼和尉迟敬德的像,贴在门上,借以镇邪避祟。

  这个作法,很快在民间流传开来。后来,门神又不断增加了新的内容。人们把秦琼和尉迟敬德的像(也有其他圣贤的像)贴在前门迎客,把传说中的捉鬼能手钟馗的画像悬于后门上赶鬼,自以为前后把得紧,野鬼钻不进了。

春节的故事10

  “老鼠嫁女”的民间传说,在我国很流行。但是,各地“老鼠嫁女”的时日所不同。

  江南一带的民间传说中,说老鼠是害人的,不吉利,所以旧历年三十夜要把它嫁出去,以确保来年平安吉祥。上海郊区些地方说老鼠嫁女是在正月十六,这天晚上,家家户户炒芝麻糖,就是为老鼠成亲准备的喜糖。

  在北方,老鼠嫁女是在正月二十五日的晚上。在这天夜里,家家户户不点灯,全家人坐在炕头上,一声不响,只是摸黑吃着用面粉做成的“老鼠爪爪”、“蝎子尾巴”和炒大豆。不点灯、不出声的意思是为老鼠嫁女提供方便,生怕惊扰了娶亲喜事。吃“老鼠爪爪”表示人们期望老鼠的爪子发痒,好早些起来行动;吃“蝎子尾巴”即是为了老鼠嫁女出洞时不会受到蝎子伤害。吃炒大豆发出嘎嘣的`脆响,似乎是给老鼠娶亲放鞭炮。

  在老鼠嫁女夜晚,的地方在屋角、过道遍插蜡烛,意思是将老鼠娶亲途经之路照得通亮。

春节的故事11

  妈妈老家在一个偏僻的农村,她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初,那是一个“残残猪肝切五角”的年代。据妈妈讲,那时候过年流传一句口头禅:细娃盼过年,大人盼开春。可想而知,妈妈小时候是多么地盼望着过年。

  妈妈说,只有过年的时候才有新衣新鞋穿。那时候的衣服是破了又补,上面几乎全是补丁,衣服一般都是老大穿不了给老二,老二穿不了给老三……更可怕的是没有鞋子穿,一到冬天,一双破布鞋露出脚拇指,双脚冻得麻木,有事无事就跳,以此来驱寒。而过年的时候,妈妈会给娃儿们缝一件新衣服,做一双新鞋子,新衣新鞋只能等到初一天穿,爱美的.妈妈可高兴了。

  当然,过年最开心的还是有好的吃。平时每天只吃两顿饭,顿顿是红薯、玉米、咸菜这些,而且没有多的,经常吃个半饱,一年半载很难吃到肉,那时家里养一头猪,只不过百把斤,过年杀了后还要交一半给国家,一年到头靠剩下的几十斤肉。但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舍得,什么猪老壳、猪脚脚都能吃到,但猪尾巴是吃不到的,大人们说,那时留给挑水的父亲吃的,还有猪蹄也不能给女娃儿吃,说是不好嫁人,因为“猪蹄叉”会叉落婆家。现在想起来,那都是大人骗孩子们的。

  过年的时候,娃儿们最开心的还是“走人户”,回外婆家,这时候,外婆总要把家里的瓜子、糖果拿出来,还有个小小的几毛钱的红包,妈妈小时候特别爱吃糖,特别是那个白糖,一看到就垂涎欲滴。

  还有就是外婆家里的饺子、年糕、鸡蛋,每一样都是妈妈爱吃的。

  妈妈说,那时候虽然穷,但“过家家”的游戏却让她们开心得不得了。

春节的故事12

  “老鼠嫁女”的民间传说,在我国很流行。

  但是,各地“老鼠嫁女”的时日有所不同。

  江南一带的民间传说中,说老鼠是害人的,不吉利,所以旧历年三十夜要把它嫁出去,以确保来年平安吉祥。

  在北方,老鼠嫁女是在正月二十五日的晚上。

  在这天夜里,家家户户不点灯,全家人坐在炕头上,一声不响。

  只是摸黑吃着用面粉做成的.“老鼠爪爪”、“蝎子尾巴”和炒大豆。

  不点灯、不出声的意思是为老鼠嫁女提供方便,生怕惊扰了娶亲喜事。

  吃“老鼠爪爪”表示人们期望老鼠的爪子发痒,好早些起来行动。

  吃“蝎子尾巴”即是为了老鼠嫁女出洞时不会受到蝎子伤害。

  吃炒大豆发出嘎嘣的脆响,似乎是给老鼠娶亲放鞭炮。

  在老鼠嫁女夜晚,有的地方在屋角、过道遍插蜡烛,意思是将老鼠娶亲途经之路照得通亮。

春节的故事13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年的怪兽,他每次过年的时候就会出来吃人。

  又要过年了,村里人们忧心忡忡、愁眉苦脸,有的躲的躲,有的逃的逃,年来了,看见大树就撞,看见房就砸,看见人就吹。新年过去,年走了,人们回到村子。一位老人过来说:“告诉你们,新年的时候,你们到别的地方避难的时候,我还在家里呢。”人们说:“那你为什么还没有被年吃掉呢?”老人说:“所以我就要告诉你们这个啊,你们去避难的时候,我想自己年老了,走不动了,看子的手很冷,就去火炉旁取暖,年来了,后来我把竹子放进火炉,后来满天都是烟,年就吓的跑回了家了。”人们将信将疑,有的说:“这玩意不可能把年吓走的。”有的说:“当然能把年吓走了,证据就是这位老人啊。”结果,村里的人们都准备去试试。过年了,人们有的挂红布,有的挂红灯笼,有的烧。年来了,他嘴巴入血盆,牙齿如钉耙。看见村子里一片火红,年惊呆了,后来,响起了噼里啪啦的'响声,烟花四射,年被吓的逃跑了,它慌不择路,它家在左边,它跑到右边,右边是悬崖,它掉下悬崖摔死了。

  过年,人们就挂红灯笼,放鞭炮,这样的风俗习惯的,慢慢流传了下来。

春节的故事14

  大钵子里那段青葱岁月。

  1994年的春节,是我人生中永不磨灭的一段岁月。是年,我从四川省绵阳市丰谷师范放寒假回家过年。这一年我成为村里人的骄傲,在那个考上中师中专就脱了农皮,端上“铁饭碗”的年代,我自然成为全村人的骄傲,更是大婶们教育儿孙的活教材:“你看人家安娃儿,无爹无妈,靠自己硬是考起中师,吃上了皇粮。”初一的早餐,条件好的家庭吃汤圆鸡蛋,寓意团团圆圆又一年,我们家吃面条,寓意顺顺溜溜过一年。与往年不同的是,我破天荒第一次端上了心仪已久的“大钵子”。

  大钵子,就是土大碗,相信六七十年代的农村人都还记忆犹新。我家的大钵子有小面盆大,在那个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我家的大钵子只有在贵客来了的时候才能派上用场,平时总是在老旧的碗柜里面“关禁闭”。奶奶曾经说过,“安娃儿,等你哪天考起学了,过年就给你端大钵子”,于是,很多一个人在家的时候,我就会小心翼翼地把大钵子捧在手心,闭着眼睛感受那沉重的.分量,千百次假想大钵子散发出的喷香。

  “我一定要努力学习,考上中师中专”,从奶奶为我郑重承诺的第一天起,我就暗暗下定决心,在那个年代里,能吃饱穿暖就是我的理想。于是,半夜三更,别人早进入甜蜜梦乡的时候,我在冥思苦想几何题,借着柴草在灶堂里的光背英语单词,晨曦初露的时候一边采摘桑叶一边背“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我就像被上了发条的时钟,围绕端大钵子这个梦想不停地转动。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1993年的秋天,我收到绵阳师范的录取通知书。当乡亲们奔走相告的时候,我却悄悄捧着大钵子,“奶奶今天晚上会不会给我端大钵子呢?”结果,考学的惊喜并没有带给我什么变化,大钵子还是安安静静地躺在碗柜里。在开碗柜的时候,我故意弄大响声,以提醒奶奶,“什么情况?难道奶奶忘记了吗?”带着一丝遗憾,我踏上了去绵阳的求学路。

  “安娃儿,你要好好学习,取得好成绩,过年回来,我给你端大钵子!”班车发动的瞬间,奶奶像是鼓起勇气般终于憋出了这句话。不知为什么,那一刻我潸然泪下。

  奶奶没有失言,我也在“取得好成绩”中如愿以偿,一次次回家端上了大钵子。

  这些年,我的人生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无论是成家立业、结婚生子,还是乔迁新居,每添一喜,第一件事都是精挑细选买碗。如今,碗越端越小,现在的饭碗还不及大钵子的三分之一,甚至有时候已经不再用碗了,盘子、叉子、杯子,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餐具。但,始终找不到端大钵子那样的幸福感。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我知道,这么多年,无论岁月多么沧桑,无论遇到多大困难,我之所以能够从容应对,挺了过来,正是得益于奶奶那句“取得好成绩,过年回来,我给你端大钵子!”

  如今,大钵子早打碎了,奶奶已入土为安,但大钵子里那段青葱岁月却留在心里,时不时梦回当年,总鞭策着我勿忘初心、砥砺奋进。

  “走,回老家,给奶奶上坟去!”奶奶,今年春节我们又要回来看您老了。

春节的故事15

  “三句话”反映年味中的家风传承。

  很快就是“小年”,我家的年味愈发浓郁起来。年味在回望和期盼之中,反映出亿万普通人家之一的“小确幸”,我试着从悠悠岁月中采撷出“三句话”,可以反映家风中变与不变、革故鼎新的传承。

  “洗的洗、浆的浆,得利利索索的,日子不能囫囵着过。”

  这几天,母亲在家里每天忙得腰酸背痛,我劝她,年前还有时间,赶那么紧做什么?母亲说,要过年了,家里得收拾得利利索索,衣服鞋子该浆的浆、该晒的晒,被褥铺垫都要赶着天气全部晒一圈,全部收拾干净了,才叫正儿八经过次年。在母亲心目中,这是打小就有的规矩,不这么做压根不行。母亲的观念在我媳妇身上也有体现,就这样,娘俩个从早忙到晚,只为有一个干干净净的家,只为过一个整整齐齐的.节,这或许就是生活的“仪式感”,也可以视为一种传承吧!这也提醒我,屋子要经常打扫,节前还要彻底清洁,初心也当时常擦拭,逢了春节更要一尘不染,要过个一尘不染的春节,走出一尘不染的人生!

  “焚狼烟杀鞑子,贴对子放鞭炮,当父亲的要教会孩子怎么过节。”

  每一年三十的早上,我都没能睡个十足觉。一度,我曾经对母亲表示质疑,怀疑她的坚持是不是已经不合时宜。我觉得过节就是乐呵就是放松,干嘛非要这么一板一眼的,尤其是我不得不在这一天,天不亮就披衣起床,去燃起狼烟,放上拦门棍,点上一挂鞭炮,才能返回被窝,在迷迷糊糊之中睡个囫囵觉。睡不多会儿,吃了早饭就得贴对子、挂灯笼,待里里外外装扮得喜气洋洋、红红火火,也就接上年三十的大餐,才算可以一门心思地喝酒吃饭。待到晚间还要打起精神头“守岁”,所以,年三十于我而言并不轻松,即便我当了父亲,打算说说我的“新观念”,却被母亲直接拒绝,并且上升到了教育孩子的高度,让我明白,我不要设想以自己的“新观念”去行“偷懒之实”,该干的活计,该走的步骤“一步也不可少”。这份坚守中的传承,一年一年过下来,便有了底蕴,有了一个普通中国家庭事关春节的底蕴与传承。我想,无论将来我的孩子走到哪里,他一定清楚记得他的家,记得有关春节的这份传承。

  “一家人一桌饭,斟满酒、举起杯,这才叫三十,这才叫春节。”

  春节期间,其实最忙碌的是母亲,她除了节前的浆洗,还负责一大家子的美食。在我们家,母亲的主厨地位一直稳如泰山,即便有些时候,我们不愿她累着,在饭店就餐,母亲还是要坚持三十亦或初一摆上一大桌。这是属于母亲的领地,也是她施展厨艺的舞台,或炒或炖,或凉调或热炸,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食材有多少不同,母亲总能用她的一双巧手,给我们全家提供一顿丰盛的大餐。在母亲看来,这做菜的过程,就是享受一大家齐心做一件事的过程,心思那么纯正而又真挚。母亲常要提早备齐食材,一大早就开始制作,这时间常要延续到正午的那最后一条鱼,在一挂长鞭炮声中,一场精彩从母亲的妙手中以一碟碟的形式摆满圆桌,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这一刻的幸福离不开辛勤的付出,离不开母亲那双粗糙的手,幸福都是劳动者奋斗出来的,平凡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就在这份用劳动支撑起的和谐之中涵育、闪光。

  三句话自然不能代表全部,但可以见出母亲的坚持。我家传统春节的流程,正是在母亲一步一步引领下,才一年一年有条不紊、热闹非凡地延续下来,而孩子们也在这种有序的操持下,在成长中记住并习惯了春节该有的步点。今天的我早已明了母亲的坚持,感恩感谢于母亲的付出:一个家庭还是应当有传承的,在这多变的世界中能够多出一丝定力,拥有一份耐得岁月咀嚼与回味的味道,这不正是一种绵长的幸福?

【春节的故事】相关文章:

春节的故事 春节故事集锦04-13

春节家风故事|春节的故事04-13

春节的的故事03-02

春节的故事07-23

春节的故事10-26

春节的习俗故事07-02

春节的传说故事02-26

春节的传说故事03-13

春节故事的作文08-19

关于春节的故事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