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工作者事

时间:2024-05-24 10:08:06 技工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科技工作者事迹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事迹,肯定对各类事迹都很熟悉吧,事迹可以起到宣扬特定的时代精神、引导读者认识先进,学习先进的作用。那么事迹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科技工作者事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技工作者事迹1

  刘xxx院士出生于1936年,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炮火席卷中华,山河零落,他的亲人希望孩子能拥有一个平安通坦的未来,便取名“xxx”。但他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坎坷未曾缺席,不过多少波折,他都始终坚定脚步,为少时立下的报国志愿而奋斗。

  20世纪70年代,刘xxx回到哈工大,并获得了去英国留学进修的机会,在这期间他接触到了国际上先进的雷达技术,也由此认识到新体制的雷达,是如何克服传统“盲区”,实现了对海域乃至空域的“全面”监测。他在心中立志,要让祖国拥有这一项先进技术。

  归国之后,他将这个想法告诉学校领导,却被反馈筑建新制雷达是个世界级的'难题,而我国目前没有理论支撑。于是,刘xxx带领着团队无数次地提出设想,总结实践经验,根据数万个测试数据,最终成功完成了“新体制雷达关键技术及方案论证”,为研制设备奠定基础。

  然而他并不止步于理论创设,很快便带着团队在一个偏僻的小渔村创建试验站,制作预想设备。物资匮乏、成本昂贵,困难接连不断,但刘xxx带着团队一次次投入新体制雷达站的铺设试验。历经十余载,他们最终成功研制出全天时、全天候、能进行远距离探测的新体制雷达,将我国雷达技术侦测水平提升至国际前列。

  在20xx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他发言:“我亲身经历了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进程。我们始终坚信,国家需要是最强大的动力。我们科技工作者一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攻坚克难、追求卓越,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时代浪潮中,创造出更多让人民激扬振奋、让世界刮目相看的奇迹。”

科技工作者事迹2

  阿兵,男,三峡大学生物与制药学院,植物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他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三峡区域的植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每年均多次深入鄂西南、鄂西北等地进行野外实地考察,潜心本地区的`植物多样性研究,15年来共采集植物标本1.5万余份,拍摄植物照片20万多张,获取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先后出版了《湖北省珍稀濒危植物》和《宜昌木本植物彩色图鉴》,这两项成果不仅是湖北省植物保护与利用的重要成果,也是宜昌市植物保护与利用的重要基础资料。

  为了保护与培育宜昌乡土珍贵树种,他通过对珍稀濒危植物巴东木莲优异种质筛选和繁育关键技术推广,培育出巴东木莲近16万株,在巴东木莲模式原产地巴东县及恩施、宜昌和武汉等多地的进行了种群恢复,实现了巴东木莲种质资源繁育和持续有效利用,实现新增产值约4000万。该项目于20xx年获国家林业局和中国林学会授予的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科技工作者事迹3

  xxxx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xx,将科技工作作为公司安身立命之本,敢于创新,敢于实践,敢于打破传统观念,成功地赢得了市场,公司发展一年一个新台阶。

  xx科技有限公司于xx年9月成立,主营矿用设备的设计研发、制造、销售及智慧矿山云平台开发与应用。xx坚持以高新技术、高技术人才为依托,秉承科技领先和企业创新战略,不断增强自主创新及研发能力,增加研发费用,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及市场应变力。近年来,公司规模不断扩大、经营效益稳步增长,企业在以科技创新引领发展的宏伟目标中砥砺前行。他把公司的科研项目作为公司的第一要务,即便不挣钱甚至赔钱也要搞产品的'科研。短短几年来公司已取得专利15项,在研项目5项,取得国家认证和正在认证的项目7项。

  多年来,xx带领他的科技团队先后与中国矿业大学(xx)、xx科技大学、华北机电、长治技术学院等科研院所共同研发制作了110工法课题中沿空留巷用临时支护循环支架及运架车、煤矿用巷道超前支护滑移支架、巷道超前支护液压支架等项目,受到了各煤矿用户单位的好评和肯定。

科技工作者事迹4

  12月5日下午,攀钢钒轨梁厂办公楼420办公室,一名青年男子盯着电脑屏幕,手指在键盘上跳跃。随着各种代码的不断输入,屏幕上的三维立体模型逐渐清晰了……

  这名青年男子叫朱华林,是轨梁厂一名普通的职工。今年4月,他主研并成功开发“钢轨矫直扭矩数字模型”,实现了对钢轨矫直扭矩的自动控制,大大提高了矫直效率,同时降低了电能消耗和设备损耗,在国内同行业中尚属首创。

  一名普通的岗位工人,是如何成为技术人才的呢?

  勤学,打下技术基础

  朱华林1996年毕业于机电学院轧钢专业,20xx年到轨梁厂万能生产线矫直机岗位工作。

  矫直机岗位处于重轨生产线的中间位置,对重轨质量控制意义重大。万能生产线的平立复合矫直机是从意大利引进的一套先进设备。面对全新的设备、全新的技术,朱华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遇到不懂的就看书学习,或向专家请教。

  爱琢磨,是领导和同事对朱华林最深刻的印象。

  玩电脑游戏是很多年轻人的爱好,朱华林也不例外。但不同的是,朱华林在玩游戏的同时更注重对电脑知识的学习,思考得更多的是游戏的设置和开发。几年下来,他不仅掌握了常用软件使用,能排除电脑常见故障,而且学会了编程等知识,为开发数字模型打下了基础。

  钻研,夯实技术功底

  平立复合矫直机自20xx年投入使用以来,随着产能的不断释放,钢轨在长时间连续矫直时,矫直辊的线速度出现了不匹配现象,使各辊之间相互干扰,产生较大的扭矩值,造成矫直机电机电阻出现过热、烧损现象,严重时造成设备直接停机,不能连续生产。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轨梁厂的科研人员和岗位人员采取一次次调整辊径等方法,减少扭矩干扰,但效果并不理想,矫直辊的线速度不匹配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

  “为什么会出现矫直辊的线速度不匹配现象?”“扭矩值如何减小?”一个个疑问在朱华林脑海中产生,一个个破解问题的方法随之而来,但又一次次被排除……

  “能不能结合计算机数据来控制?”20xx年的一天,朱华林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紧接着,他开始进行大量的数据收集和推演。同年底,他撰写了《矫直扭矩干扰浅探》论文,包括图形、表格、计算公式等。这篇论文中提到的“矫直机各辊线速度匹配公式”,引起了轨梁厂领导和科研人员的高度重视。

  “当得知厂里提供支持,验证我提出的公式时,我高兴坏了,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没有因为我是岗位工人就不重视我的成果。”已过去一年多时间,朱华林讲起当时的情景依然兴奋不已。

  正是靠着这股钻研的劲头,朱华林和该厂型材首席工程师陶功明,以及相关工程技术人员一起,在钢轨生产过程中大量收集数据,反复对数字模型进行分析、模拟试验,成功研制开发出与矫直机线速度相匹配的“钢轨矫直扭矩数字模型”。

  今年4月,“钢轨矫直扭矩数字模型”经过多次上线调试,成功实现了矫直扭矩调整的计算机数字模型控制,解除了人工调整扭矩时因画面显示工艺参数不真实而无法准确判断故障的难题,确保了计算机操作画面上的显示参数就是实际值。参照实际值,工程技术人员和岗位人员能够快速、准确判断矫直工艺对钢轨质量的影响,从而快速进行调整,使设备得到保护,保证矫直机电机无过热现象,有效延长矫直机电机及传动机械的使用寿命,大大提高了设备运行效率和钢轨矫直效率,实现了钢轨矫直生产高效率、低成本。

  勤奋,积淀技术实力

  今年初,轨梁厂本着“人人都是人才,人人都能成才”的理念,成立“首席工程师研发团队”,朱华林成为其中一员。

  当兴趣爱好与工作结合时,能产生巨大的能量。如今,朱华林不仅要在生产现场收集设备运行数据,还要通过电脑软件对生产技术进行研究和改进,参与研究的项目有四五项。

  “加入‘首席工程师研发团队’,是实现自身价值的好机会,我没有理由不努力。”从朱华林不多的言语中,记者深深地感受到他在本职工作中的不懈追求。

科技工作者事迹5

  xx,xx年进入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任xx教授的智能高端制造研究室科研助理,高级工程师,从事精密智能高端装备制造,包括电火花、线切割设备的机械系统设计及制造。从事电加工设备研发30年,在电加工领域拥有深厚的工作经验,获得中国发明专利11项。

  xx参加了清华xx项目先期考察和签约工作,自xx年7月项目启动实施后,他承担着项目样机总体机械结构设计和xx基地的厂房和办公室的筹建工作,为了更好地完成科研设计,他带领研究室的'学生们一起将实验设备和机床从xx学校搬迁到xx基地。

  第一个样机,是xx来xx从无到有的挑战。全新设计的线切割机床,具有的自动化功能是首次开发,没有现成的产品可以借鉴,只能从头开始反复实验、改进。由于是整机项目,装配调试用的设备和工具大部分零部件无法在当地配套,需要到省外去寻找和现场考察,加之在铸造和加工完成阶段也需要检测、验收,避免因为质量问题长途往返运输,xx带领技术团队没少费心,精益求精的态度换来了样机研发的加速度。

  xx年下半年,完成了样机调试,实现了中走丝加工的自动化控制。样机从铸件到自动控制零件、电路板、控制系统、编程软件都是自主设计开发的,具有完全的知识产权。目前正在进行样机的批量生产即产品化工作,完善产品功能和工艺性,引进专业技术人才,筹建生产企业,争取今年下半年实现批量投产。

科技工作者事迹6

  1、努力学习,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自毕业以来一直从事外科临床工作,因工作努力,成绩优异,多年年度考核被评为优秀。任外科主任以后,强化医务人员自身行为建设,着力营造良好有序的医疗环境。狠抓外科的医疗、服务质量,在规范常规手术的同时,不断开展新工作,熟练于普通外科及泌尿外科各种常见手术,专长于甲状腺病、前列腺病及泌尿系结石专科的诊治。十多年来作为外科学科带头人,大胆引进先进技术,在中医院率先主持开展泌尿外科微创手术(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经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使外科工作上了新台阶,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每年都能超额完成医院规定的任务,受到医院领导的好评。在技术创新方面也勇于探索和交流,先后加入成为广西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分会委员会委员、广西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广西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广西中医药学会中医医院管理分会委员、广西中医扶阳研究会会员。

  2、密切联系群众,助力健康扶贫

  到间,担任中医院副院长,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坚持走群众路线,到群众中去。于203月受卫生局的`委派到桐岭镇中心卫生院挂任第一副院长,6个月内就超额完成局领导交给的全年任务;扶贫工作开启的第一年,作为健康扶贫第一人对最边远的河马卫生院进行对口支援,并挂任该卫生院第一院长,主管全面工作,两个月内扭转医院的僵局,使频于瘫痪的卫生院步入正轨,并得到很大发展,改善了当地群众看病就医的环境,也解决了当地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回到总院后在全县首先倡导和落实健康扶贫“一站式”结算服务,得到上级的肯定,群众的好评。

  3、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创新科技

  在科技创新方面,李康同志努力开动脑筋,大胆开展科学研究,带领外科全体成员开拓创新,将中医药理念渗透到临床医疗中。其中“大承气汤直肠滴入防治粘连性肠梗阻”的科研项目已得到专家的考证,“十一方酒在外伤中的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他善于把工作中积累的丰富经验进行总结,书写成文并在省级以上发表了多篇*(《石膏桐油糊辅助治疗阑尾周围脓肿71例》、《半倒立式体外冲击波治疗后尿道结石17例》、《大承气汤直肠滴入防治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观察》、《加味八正散加艾灸双肾俞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应用》、《加味三黄汤在烧伤创面中的应用》、《艾灸联合治疗带状疱疹的研究进展》、《当归生肌膏对下肢溃疡的疗效观察》、《当归生肌膏治疗难愈性创口的临床疗效研究》)。先后获得柳州地区行政科技进步奖(三等);武宣县“科普仙城·优秀科技工作者”;20首届来宾巿名中医;20武宣县第七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武宣工匠”;全区卫生健康系统个人二等功;来宾市事业单位先进个人记功奖励,来宾市优秀共产党员。科研项目《当归生肌膏外治难愈创口的临床疗效研究》于年自治区立项,现已准备结题。

科技工作者事迹7

  杨xx,男,1957年10月生,汉族,河南濮阳人,中共党员,95年北师大硕士研究生,中学高级教师。现任濮阳市油田六小科教主任,兼任河南省科技英才俱乐部高级教练、河南省科技教育讲师团高级讲师、中国创造教育委员会常委,中国科技教育协会理事,中国发明协会理事、中国儿童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常委,教育部社科学术常委与教育科研鉴定评审专家等职。该同志思想政治素质高,有良好职业道德,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潜心从教,精心育人,勤奋敬业,创新奉献,科技教育硕果累累:主讲的创新课获全国优质课一等奖9项;他承担国家重大课题通过国家鉴定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10项,获国家发明一二等奖11项,开发的14项实用技术在全国推广并取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编著《创造性思维训练》、《创造性实践活动》、《创造性教学通论》《学创造》等6套获国家教育部优秀教材二等奖,国内推广应用;国家刊物上发表教育创新论文87篇获全国优秀论文一二等奖。另著《创造发明心理学》、《青少年科学实践活动指南》、《创造发明技法六十八》、《扬起创新的风帆》青少年创新辅导专著。他辅导学生参加3—26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国家创造发明一二等奖86项,获省部创造发明一、二等奖210项,获局市奖创新发明奖1123项,28项发明技术获国家专利奖和国际工程大赛奖;其中6人分别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75人获国际工程大赛、全国小小科学家、宋庆龄发明奖、小院士等,连续6届获濮阳市科技创新市长奖。荣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十佳优秀科技教师,教育部学术带头人和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教专家等。

  一、创新教育研究与技术开发求实协作,硕果累累。

  杨xx坚信科研是开发教育技术的生产力,他甘做“科研兴教,教改强师”领头羊,带头身先士卒,立德诚为本,立业勤为先,他引领教师群体推动教改,用创新求实、协作奉献的人格魅力凝聚了一支创新能力强、勤奋敬业、结构合理的科技教育团队。他承担国家重大项目以及科技部、教育部重点立项课题13项,他负责课题设计、项目申报、项目实施、总结验收等多项工作;他全身心投入,锐意创新,创造力培养实验教学做到了有质量、有经验、有成果,实验中他积累翔实工作资料,在学生创造力培养方式上开创了三条有效途径,创见性地提出12条创新教学原则和18条创造性教学策略,构建出“三维1同步增长”创新教学模式,被国家教育部认定“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创造技能、创造实践和表现能力”,该研究成果在教学中推广效果显著:实验班学生获省创造发明奖210项,获国家发明一二等奖86项,总计1353人次。课题研究中他起草创新教育文件82万字,组织科普活动130次,参加国际和全国创新教育学术交流32次,做专题经验发言25次,创新研究成果应用到10余省市普遍反映很好。在技术创新实施和管理过程中,他把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开拓创新的科学思维有机结合,调动起校内外科技力量的合作积极性,取得了突出业绩。承担国家重点和重大课题通过国家鉴定,其中《青少年创造力教育培养技术研究及开发应用》、《中小学创新发明竞赛的开发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小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心理学研究与实验》、《中小学生创造力培养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青少年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中小学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中小学生创新能力与人格本位培养的实验研究》等10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研究成果得到国家科学规划专家、中央教科所所长朱小蔓的高度肯定,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指出:“该研究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在全国同类课题研究中居领先水平”。他管理的创新教育工作被评为全国创新教育先进集体和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5次。20xx年9月获国家“十五”重点课题“小学生创造力培养先进实验学校”,20xx年9月获“全国青少年创新人格与实践能力培养先进实验学校”,20xx年9月获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先进实验学校,20xx年9月被评为国家重点项目先进集体,20xx年9月获国家重大项目“青少年创新示范基地”和“全国创新教育先进学校”等称号。

  二、帮带青年教师创新率先垂范,培养科教团队成绩斐然。

  杨xx认为:“没有好的教师,就没有好的教育;科教要以育人为本,育人要以教学为重,教学要以教师为主。科教要拥有自己的名师,才能培养出更多科技英才,创新教育会成为影响和推动濮阳发展的重大资源。”杨xx的创新教育工程首先从培养青年教师入手,他悉心指导中青年教师沿着“合格——骨干——名师”台阶式拾级而上,培养教师参加教育创新一丝不苟,倾心付出,他示范引领,主讲的《发明训练》、《统计与可能性》、《平移与旋转》和《联想与创造》获省和全国创新优质课一等奖。作为教育部学术带头人和科教专家,他指导中青年创新教育教师参加教科研活动,亲自参与课题的规划、立项、开题、实验、研究、结题、推广;他主研的《青少年创新人格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心理学研究与实验》、《油田开发生态系统受损机理及其复活重建的综合技术开发》、《智能图像信息处理方法及其在教学系统中的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他发明的《一种新型高效实用的教学信息采编系统》、《微机智能风力实验平台》《静电除尘演示器》、《阿基米德原理演示器》、《智能控制下溶液导电性能演示器》、《模拟生态燃料电池》、《数字化日月地三球运动演示仪》、《一种能提高电池板光电转换率的定日技术》等8项获国家发明一二等奖;他主持的《学生创新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实验研究》和《新课程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研究》等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杨xx分别获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学术带头人和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教专家。作为国家级教学名师他给青年教师创造平台与发展机会,带出了一支业务素质高、敬业精神强的科技师资队伍。他指导教师承担国家科教创新立项课题26项、省部级课题35项,指导教师成获省和国家科技教育成果奖87项,研究成果在国家正式刊物公开发表97篇,获国家优秀论文一、二等奖265篇,科技教师获省和全国优质课、观摩课一二等奖48项,培养省市级科技教育骨干教师68名。受他指导和人格魅力影响,许多人受益终身;他的严谨、勤奋和执着,感染着每一位青年教师。他的引领让一个个学科带头人饮誉濮阳,一批批骨干名扬河南。近年来有46名青年教师参加省、国家优质课和技能竞赛荣获大奖,是全市乃至全省获奖最多的教师群体。如陈丽萍获“河南省优秀科技教师”,吕辉获省级名师和濮阳市青年科技创新奖,陈媛英获全国优秀班主任等等,是科技教师群体中最有影响力的杰出代表。

  三、39年坚执辅导青少年发明实践和竞赛,拿银夺金。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杨xx实施创新教育的`核心。他潜心从教,精心育人,培养青少年创新素质39年如一日敬业于科技教育;他为了强化培养学生创新人格和实践操作能力,编写了860万字的《创造性思维训练》、《创造性实践活动》科技创新辅导用书,主编了《创造性教学通论》高师培训和6套《学创造》实验教材获国家教育部优秀教材二等奖,在全国推广近20省市推广应用;国家刊物上发表科技教育创新论文87篇获全国优秀论文一二等奖;另著《创造发明心理学》、《青少年科学实践活动指南》、《创造发明技法六十八》、《扬起创新的风帆》等专著。每年都积极组织科技活动节和中小学生科技活动周,指导学生参加3—26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奖赛,辅导的《濮阳市人工招鸟入住现状的调查与建议》、《一种植物型除虫济的研制与探究》、《抽油机智能控制系统》、《带声光显示的验电器》、《呵护精灵使者先从学校做起》、《空中穿绳器》、《双动力节能烟道抽气装置》、《带蘸墨的方便书法墨瓶》、《客运车辆风力抽浊换气装置》等86项获国家发明一二等奖;辅导的《激光夜视螺丝刀》、《蚯蚓鉴别濮阳市土壤污染的研究》、《濮阳市绿色植被改善生态环境研究》、《双动力节能厨房烟道抽气装置》、《油气管线套置防盗异形装置》、《自动浇花装置》等210项获省部创造发明一二等奖;辅导的《植物型除虫剂》、《管线套置防盗装置》、《双动力节能厨房烟道抽气装置》、《多用交通安全驾车报警》、《客运车辆风力抽浊换气装置》等28项技术发明获国家专利奖,其发明技术在全国应用推广;辅导杨长澜、卓然、陈钦钦等6人分别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辅导杜辛欣、罗琛、李博、刘子文、杨卓婷等75人获国际工程大赛、全国小小科学家、宋庆龄发明奖、小院士等,连续6届获濮阳市科技创新市长奖。杨xx分别获全国十佳优秀科技教师和全国模范教师。所在学校被国家命名“全国科技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创新教育先进学校”。

  四、科技教育推广应用,成效显著。

  杨xx在科技教育研究和实践方面很有建树,尤其研究开发的创新教学技术和教学模式,对有效促进青少年的创新学习与创造性倾向和人格特质提高产生了积极影响。所著《创造性教学通论》与《青少年创新教育理论与实践》等,对培训教师创新教学实践和教学中培养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重要借鉴与指导意义。实验教材《创造性教学通论》和《学创造》(1—12册)已被国家教育部评为优秀教材并批准在全国推广应用,国内22个省近万所学校作为“校本课程”使用后,普遍反映教学效果十分显著。杨xx创新教学在省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现有省内外上万所学校纷纷要求参与他主持的创新教改实验,有效推动了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近几年他接待国内考察学习团40余次,应邀在国内10余省举办创造教育讲座32次,他代表课题组参加国际和全国创新教育学术交流32次,做专题经验发言25次,创新研究成果省内外推广受到教育部认可与高度评价。他深入探索青少年科技创新特长的培育方式、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方式方法,研究成果被《中国创新教育网》转载,被《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河南电视台》、《河南日报》、《教育时报》、《中国石化报》、《石油教育》等30余家媒体报导。

  树高百尺,离不开大地的滋养孕育;江流千里,离不开源头涓涓细流。相信杨xx在上级领导关怀培养下,提振信心,构建特色,铸造品牌,逐步实现“从优秀走向卓越”!愿濮阳这株创新教育奇葩更加璀璨!

科技工作者事迹8

  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物理系电子技术专业,拥有物理教育和应用物理的专业知识特长为我从事青少年科技辅导工作奠定了一定的知识、能力基础,但在科技辅导工作实践中深深认识到自己的动手能力不足,1995-1996年我毅然停薪留职应聘到浙江001电子集团技术研究所,从事电子产品的开发和生产技术革新工作。两年的产品研发工作培养了我较为敏锐的科技创新意识和较为成熟的创新项目市场价值观。

  1997年回到学校教育工作岗位后,不畏农村中学设备、器材条件差、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不利因素,结合物理教学,采用“瓶瓶罐罐皆器材,拼拼凑凑做实验”的方式,努力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XX年在小路口中学任教,辅导学生xx的(潜水泵无水断电自锁装置)作品参加安徽省第一届青少年发明创新大赛。大赛中我悉心指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大胆展现,主动交流,一路高歌,进入20强、10强,最后杀入总决赛。在总决赛中以总分第一的成绩一举夺得青年组一等奖。(该次大赛只设两个一等奖,青年组、少儿组各一个,总分不分组),作品的创新性、实用性及选手的现场表现赢得了专家评委和观众的一致好评。(决赛实况在安徽电视台的金点子栏目现场录制并播出)本人同时被评为安徽省首届青少年发明创新大赛优秀辅导员。

  XX年辅导学生参加“海尔杯”全国少年儿童创新大赛,历经两个多月的“海选”,获“海尔”科技希望奖(三等奖)并获奖金1000元。(央视一台报道本次大赛参赛作品八万余件,三等奖共200人)

  XX—XX年本人先后数次被评为祁门县优秀科技辅导员。

  XX年本人调到祁门二中任教,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教育,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并取得了少许成绩:

  XX年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投入3000多元资金,由我牵头创建了学校首个科技活动室,开展科技创新教育实践活动,并探索、总结有效的方式、方法。经过两年的努力,我校的科技创新教育活动得以常态化、规范化开展,我校的科技创新教育日渐成为学校的特色教育之一。

  XX年带队参加黄山市第一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本人所辅导的四个学生作品均获奖。xx的作品(太阳能防雨淋自动晾衣架)、xx的作品(水塔抽水自控装置)获一等奖;xx的作品(方便、实用的改进型教学圆规)、xx的作品(多功能水平仪)获二等奖。

  XX年带队参加黄山市第二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本人所辅导的学生作品中,xx同学的作品(无能耗过载自动报警插座)、xxx同学的作品(简易激光水平仪)获一等奖xx同学的作品(碰不倒的吸盘式茶杯)、x同学的作品(音乐报警节能冰箱)、xx同学的作品(磁吸式电学教具),xx同学的作品(方便实用的鞋套式垃圾袋)获三等奖。

  XX年辅导学生参加安徽省第26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作品(太阳能防雨淋自动晾衣架)获三等奖。

  20xx年辅导学生参加安徽省第27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作品(简易激光水平仪)获三等奖。

  XX年12月,我参加了(安徽省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培训),通过培训本人的科技辅导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20xx年我被评为黄山市优秀科技辅导员。……

  10来年的科技辅导工作中,取得的一点点成绩已然过去,上级部门和领导给予的肯定和荣誉却太多太多,细细想来,心有不安,唯有“迈步从头越”,不断努力、进取,让自己的科技辅导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科技工作者事迹9

  闻令而动、夙夜奋战,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是新时代应急管理人的本色与担当。

  为加强队伍建设,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支持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发展的浓厚氛围,中央宣传部、应急管理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先进事迹。

  冲锋在前,扎根煤矿安监一线

  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鲁东监察分局三级调研员张在贵,自2001年从事煤矿安全监察工作至今,有近19个年头了。

  自工作以来,他下井近3000次,井下行程约8万里,查处隐患1万多条,避免重大涉险事故3起,挽救150多名矿工生命;面对企业高薪聘请不为所动,患有严重眼疾却坚守煤监一线。

  鲁东监察分局党总支书记郭守军回忆,有一次,张在贵在辖区某市组织召开安全度汛工作会期间,注意到某矿负责人接电话后神情慌张地离开了。职业警觉让他意识到,可能出现了安全问题。

  他立即赶往该矿调度室,通过监控发现,该矿发生了透水事故,而井下150名矿工仍在作业。在此情况下,他当即下达“停止一切采掘活动、撤出井下所有人员”的监察指令。井下所有人员撤出后不到2小时,井下工作区域就被淹没。

  “为了保护矿工生命安全,自己要扎根煤矿安全监察一线,为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再立新功!”张在贵说。

  坚守初心,竭力护航安全生产

  “难不怕,怕的是做得不到位。”北京市应急管理局监察专员魏丽萍这样描述自己的工作。

  安全生产工作责任重、压力大,并非女性理想的职业选择,但魏丽萍却不离不弃,坚持了30多年。她说:“我就是喜欢它,总觉得有好多迫切需要干的事。”

  职业卫生评价、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及法制建设、矿山监管、工业监管、中介机构监管和综合监管……谈起她负责过的`工作,掰起十个手指头也数不过来。

  在担任原北京市应急管理局监管一处处长期间,魏丽萍带领同事紧紧盯住白酒制造企业隐患治理、涉爆粉尘企业隐患治理,出实招、求实效,通过技术指导、执法处罚、约谈通报等多种手段,督促指导企业实打实地开展隐患治理。

  魏丽萍从监管一处调到监管二处任处长。期间,她不仅带队完成了10余项风险突出领域的评估、调研,还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建立了企业主体责任规范,构建起了严密的责任体系。

  “我和安全的‘约会’还没有结束,有太多问题想去探究。”魏丽萍说。

  立志传承,争做消防救援先锋

  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黄浦支队车站中队是消防队伍中的一面旗帜。

  中队驻守在上海“心脏”地带,承担着黄浦区内3.21平方公里范围内的灭火救灾、抢险救援及社会救助任务。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消防队伍中第一个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模范消防中队”荣誉称号的英雄集体,车站中队已经走过了20年发展历程。

  南京金陵化工火灾远程驰援、汶川抗震救灾8天8夜的生死相依、地铁十号线追尾事故救援中的逆行身影……授称以来,中队接警9000多次,营救和疏散人员1714人,保护财产价值达13亿余元。

  为主动适应“全灾种”“大应急”的职能拓展需要,车站中队积极探索建立高层灭火救援、地铁灭火救援“专业队”组训模式,推进营区“实战化”训练,加强战斗力建设。在_年全国消防体能达标考核中,车站中队代表上海总队出战,取得了全国第一的过硬成绩。

  披荆斩棘,守卫莽莽原始森林

  内蒙古额尔古纳市莫尔道嘎镇奇乾乡年均气温零下3摄氏度,冬季长达9个月,被称为“风停止的地方”。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消防支队奇乾中队就驻扎这里,坚守了半个多世纪。

  奇乾中队是森林消防队伍中唯一独立驻防的中队之一,担负着北部原始林区95万公顷原始森林防火灭火任务,每逢春夏秋三季森林防火灭火紧要期,中队消防队员全天24小时战备,应对随时发生的森林大火。

  2006年仲夏,北部原始林区伊木河林场发生森林火灾,直接威胁到原始森林和边防连队油库安全,情况万分危急。

  “党员突击队,跟我上!”时任中队指导员吴迪冒着被倒木砸伤的危险,带领10名党员骨干在火头必经之地开挖防火隔离带,阻止了火线蔓延。

  “哪里有险情,那里就有我们;哪里有危险,那里就有我们……”指导员王永刚说。1963年建队以来,奇乾中队共出动兵力14000余人次,扑灭火警火灾近400起,为保护国家森林资源作出了杰出贡献。

  迎难而上,攻克地震预警技术

  福建省地震局地震预警工作团队十几年来不断创新,运用科技手段与地震波进行赛跑,决战地震预警系统“最后一公里”,确保预警信息及时发布。

  2007年,韦永祥来到福建省地震局工作,受命组建团队开展地震预警相关技术研究。

  韦永祥说,团队成立没多久,发生了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地震造成的沉重灾难深深刺痛了团队成员。他们全身心投入到这项减灾新技术研究,经常工作到凌晨两三点,并且每年一个月的集中攻关,连续六年,完成了50多万行软件代码编写、上千次软件更新等研发任务。

科技工作者事迹10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朋友们:

  大家好!

  非常感谢领导和市林业局给了我这次与大家交流学习的机会。

  谈到在基层林业站的工作,我和在坐的许多同事一样,既有几多感慨,也有几多欣慰。感慨的是25年的青春活力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走村串户、翻山越岭中度过;欣慰的是25年的辛勤耕耘换来了一棵棵硕果累累的果树和一片片郁郁葱葱的山林。长期的基层林业工作虽然单调艰辛,但也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和能力,也更坚定了自己“服务山区,造福乡亲”的人生轨迹!回忆起25年来在四个乡镇林业站的工作经历,自己有四点切身体会:

  一是学习提高素质。自己生长在洛南秦岭脚下的一个偏僻山村,参加工作后被分配到基层林业站工作,然而现实工作与所学专业根本“文不对题”,面对不会工作的压力,凭着农村娃的坚强毅力,自己认为既已走入社会,那就只有学习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学习政策,学习技术,学习经验,也就是从那时起一直到现已中年的我,始终把搞好学习作为干好工作的基础,从育苗造林到经济林科管,从宣传政策到林业执法,从退耕还林到天然林保护,正是因为学习才使我所干的每项工作都比较满意;也正是因为学习才使我慢慢地成为一名自认为合格的基层林业干部。

  二是服务凝聚热心。基层林业站的工作说到底就是是一种服务。说到服务,多年来自己硬是凭着不服输的性格,把群众不愿接受管理变为自觉要求服务。在石门林业站工作期间,面对黄龙钼业小区乱占林地问题,带领全站人员跑矿山、跑企业、跑县上,从帮企业办理林地占用手续入手搞服务,再到配合县上清理乱占用林地搞执法,既体现执法的原则,更体现服务的诚意,正是我们真诚周到的服务,企业老板从对抗执法到自觉办理林地占用手续,也是从那时起才使全县林地征占用走上规范管理轨道;最初在石门发展良种核桃建园,从群众不理解到要求栽植,从几户到几个组再到几个村,几千亩平地全栽了核桃树,其中的酸甜苦辣难以言表,三年后核桃树挂了果,五年后群众有了收益,从此林业站干部更忙了,搞规划,调苗木,搞科管,正是这样,坚持十年磨一剑,到现在全镇发展核桃良种园1.2万余亩,成为全商洛市最大的.良种核桃基地镇之一;前年我到景村镇林业站工作,当地干部群众把我当作核桃专家,让我带他们到石门镇参观学习,不到两年景村新发展良种核桃园3500亩,高接换优1500亩。这些使我深刻地体会到真诚的服务不仅能凝聚林业干部的热心,更能凝聚干部群众发展林业产业的热心。

  三是责任展现能力。工作就是责任,我觉得有了责任就有了压力,有了压力就能产生动力,有了动力就会展现能力。基层林业站本来人就少,人员素质又参差不齐,但在我工作过的四个站,确从来没有干不了工作的,反而个个都是业务强将,我认为:一是工作中要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做到人尽其才,人人肩上有但子;二是要珍惜在一起共事的缘分,做到坦诚相待做好朋友;到现在曾经和我工作过的大部分同志都进了县级单位成为业务骨干,而我仍然是一名乡镇林业站长。组织调我到景村林业站工作,面对新的环境、新的难题、新的责任,展现的是我们全站4个人的智慧和能力,我们并没有大刀阔斧地处罚和打击,而是访、排、摸、查,掌握重点户和重点人,进而和他们谈心讲政策,寻找致富出路,硬是凭着我们的一身正气,原先的木材贩子变成了现在的核桃栽植大户,从此景村林区恢复了平静,也因此景村镇政府、林业站连续两年被考核为全县天保工程森林管护优秀单位,受到县政府的表彰奖励。

  四是自律磨练意志。乡镇林业站长不是什么官职,但却有很大的权力,从林木采伐到林地占用,从苗木调运到退耕面积认定,从检查验收到政策兑现,都要过林业站长这道关,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很容易滋生腐败。面对这些权力我只有原则,不徇私情,我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这一准则,面对诱惑,自律自强。多年来退耕还林成为基层林业工作者最为头疼的一件事,自己深感责任重大,针对退耕还林面积大、地块多、涉及面广,而且还关系到退耕农户的切身利益,再苦再难自己一心只想如何把工作搞好,始终坚持严把苗木、质量、验收、兑现三到户,每个环节、每次检查自己都坚持块块必到。几年来经手设计、实施的退耕还林达9400余亩,通过国家、省、市、县多次检查合格率均达98%以上,为群众兑现钱粮补助1000余万元,无一差错。我觉得自己的一身正气换来的不仅是一方森林资源的安全,更是农村干部和广大群众对自己的尊重和信任。

  乡镇林业站的工作任务繁重而且点多面广,二十多年来我走遍了石门、景村境内的每一道沟、每一道梁,每年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工作在山头地块。几年来不分白天黑夜,不论日常与假期,自己白天下到田间地头指导群众开展造林、搞经济林科管,晚上带领干部深入林区坡面巡查,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为基层林业事业的发展倾注了半生的心血,但自己从没有感到劳累和委屈。过硬的作风、过硬的技术,较为优异的工作成绩,使我个人先后获得市、县、镇各种奖励20余次,特别是景村林业站工作被县政府表彰为全县“天保工程森林资源管护先进单位”,“林业站目标责任制考核第一名”,“人民群众满意单位”等光荣称号。

  二十年的岁月不算漫长,但却走过了自己人生最精彩的部分,但自己从不后悔。今后自己愿意继续扎根农村,扎根林业,为山区的经济发展,为家乡群众的富裕,贡献自己的余力。

  谢谢大家!

科技工作者事迹11

  在农业战线坚守27年的xx,主要从事种子质量检验、新品种推广、种子管理及本地主要农作物、小杂粮栽培技术指导推广等工作。

  她以做一粒好种子的信念,为xx人民把好种子的质量关,曾顶烈日踏热浪奔波田间,也曾冒严冬迎寒风仔细筛选,为我区粮食增产作出了应有贡献。期间,她将自己在部里、省里、市里学习到的关于常规农作物的栽培新技术新模式,手把手传给乡亲,学以致用。在店上镇邱壁村以及黄牛蹄乡上黄村开展了旱地苦参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使项目区3年生苦参鲜根亩产量达到5000到7000公斤,累计每亩比种植玉米增收500元。

  在长期的推广工作中,她不断地学习,积累经验,摸索更好更实用的.种植新技术。xx年至xx年间作为技术指导,参与开展谷子无公害高产高效种植、玉米高产配套施肥技术旱地西红柿主副支结果技术,均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通过了长治市科技局验收。

  年度被长治市人民政府授予一懂两爱先进农业工作者。

科技工作者事迹12

  为激励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担当科技自立自强使命,肩负起以科技创新主动赢得发展主动的重任,12月17日晚,由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科协、省委军民融合办、省科技厅联合主办的“最亮的星——河南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在郑州举行,10位勇于创新、无私奉献的科技工作者和1个团队获此殊荣。

  省委常委、秘书长穆为民为“最美科技工作者”个人和团队颁奖。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徐济超、副省长霍金花、省_副主席高体健等出席发布仪式。科技之星,光耀中原。10位20河南“最美科技工作者”和1个年河南“最美科技工作者”团队分别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州大学教授吴养洁,鹤壁市农业科学院名誉院长、研究员程相文,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正高级工程师张金良,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名誉院长、正高级工程师李红霞,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张国俊,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吴健,河南师范大学校友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副教授、河南省科技特派员李建军,河南省肿瘤医院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陈小兵,鹤壁国立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级经济师朱明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大数据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郑州分所所长)、研究员王元卓,河南省第五批援鄂医疗队。20xx年河南“最美科技工作者”,有的在抗击_

  最美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精选篇未来的科技是什么样的呢?也许大家都很好奇。未来可能有像人一样的机器人?未来的汽车能在天上飞?电脑也会有思维会说话谈感情?现在让我们一起去畅想未来的世界吧!

  清晨,我正懒洋洋地睡在床上,蒙眬中听见一阵音乐把我给弄醒了:“小主人,起床的时间到了。”家用机器人正拿着我的衣服站在床头边。我漫不经心地说:“我昨天穿的衣服你给洗了吗?”“放心吧,小主人,早就洗好烘干叠好了。”机器人说,边说它还边帮我把衣服穿好。此时我的床慢慢地自动变成了迷你电汽车停到窗外,它悬在空中等候指令。就连洗漱也不用我自己动手,毛巾停在空中,牙刷也停在空中。我洗漱完了之后,机器人又拿了一个食谱给我,那是早餐食谱,我随意点了牛排、汉堡、鱼翅、龙虾,吃完了只要说一声好了,机器人就自动把餐桌收拾干净了。我说:“给我备一艘飞船,我马上要去一下月球。”“小主人,飞船已经在窗外。”,我进了飞船,按了一下月球标志,我说了一声:“开”,飞船就自动飞行了,仅用3分钟就到了月球。

  又过了20年后,走进我的.母校,发现学生的书桌上都没有课本,都是荧幕。原来老师只要在电脑里语音输入题目,就会显示在学生的荧幕里,一切都是全自动的,像我们这么多学生的学校,只要很少的几个老师就足够了,同学们个个学得都非常棒。

  但是,这一切都只是我的畅想,不过我相信只要我们人人努力,这一定会变成现实。

科技工作者事迹13

  左xx,男,现年56周岁。地质专业本科毕业,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工作32年,历任高级工程师、主任工程师。参加过近百个项目的地质勘察工作,担任过二十多个项目的勘测负责人,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和发明专利,撰写了多篇高质量论文并出版专着一部,成果丰富,业绩卓着,是我院地质专业有突出贡献的专业人才。

  一.山水作证,他为水利水电勘察奔忙一辈子

  他1981年7月毕业于xx省水利学校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在学校他是个好学生,担任过团支部书记和学习委员,一米七不到的个子一直活跃在校园内外。当老师向同学们生动地讲述专业前景时,他做梦都想尽快到一线去工作。三年的学习任务结束之后,他被分配到队部位于邵阳市境内的我院第二地质勘测队。从那天开始,无论到哪里工作,他的理想和追求都与白山黑水紧紧联系在一起。

  地质工作是艰苦的工作,而水利水电行业的地质工作更加突出,这项工作目的是为工程建设提供前期服务,比如要建一个水电站,首先要解决选址问题。如果事前不把地质条件、存在的地质问题一一搞清楚,就无法为电站选址作出科学的决策。地质工作中,有一项基础工作是“跑地质点”,是地质调查的基础,是编制地质资料的关键。所有地质点都是靠地质队员一步一步跑出来,而这些地质点往往分布在高山峡谷之中,地形原始,人难走,路难行,荆棘遍地,危险四伏。以城步白云水电站选择坝址为例,在零点几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就跑了3000多个地质点,几乎寸寸节节留下了地质人员的足迹。

  他毕业后第一次出差就尝到了野外工作的艰辛。这年七月,他按照队部的要求,去安化县境内的`敷溪口坝址。这里是个大山沟,不通公路,船是唯一的交通工具。工地离长沙不到二百公里,却要花上一整天时间才能抵达。等他们辗转到达目的地之后,被安排住进了工棚。这种工棚结构简单,黑油毛毡盖顶,竹篱笆立面糊上黄泥巴充作墙壁,稍微用手推一推,整体都能摇晃。这就是勘测队员的“家”。工棚设在资江边,背靠大山,四周是荒郊原野。夏天屋里与屋外一样热得像个蒸笼,白天无法休息,夜里要等到河风吹起才能慢慢入睡。冬天风从墙体缝隙中飕飕刮进来,雨雪从屋顶上趁机渗透进来,满屋子好像冰窖里摇风车——凉得透心刺骨。唯一的取暖方式是挖个地炉烧煤块,但随你怎么烤着,下半身热了上半身始终是凉的。同事们开玩笑说,除了心是热的外,其余都是冰冷的。

  物质生活的艰苦算不了什么,精神生活的匮乏,才是最大的考验。那个时候,业余文化生活是收听收音机。他有一台新华字典大小的收音机,大伙经常围在一起,听刘兰芳说评书,听苏小明唱歌,听马季讲相声,打发时光。偶尔对着江面练嗓门,吼号子;围着江河岸边奔跑,用作释放压力。特别那年过春节,他和三个同事被安排留守工地,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离开母亲身处异乡过年。当深夜来临,四周一片寂静,躺在床上听到远方的农家开始燃放鞭炮时,他惶惶然,无法入眠。然而,这仅仅是个开端。地质工作者的辛劳注定相伴终生。

  左xx一次次从野外工作中,在体验艰苦的同时,实现着自身的价值,他从未言过累,叫过苦。x年至x年他担任了城步县白云水电站的主要勘测负责人,前后4年时间,经历了自身成长、提高水平、成家立业、结婚生子等人生的主要阶段。该项目是个大型水电枢纽工程,地形地质条件非常复杂,他初次担任主要技术负责人,既要向老同志学习技术提高水平,又要负责工地的人员安排和生产调度,肩上的担子可想而知,但他知难而进,从没退缩,白天带头攀悬崖爬峭壁搞地质调查,晚上整理资料做分析研究,还要考虑第二天的工作安排,在他的带领下,排除了许多艰难困苦,做成了优质工程。在深山老林测量时,遇到过一条两米来长的毒蛇从树干上直愣愣地掉下来,掉在他的斗笠上,再掉到他的脚跟前。面对突如其来的“袭击”,他从没考虑退缩。夏天,进山里勘测,必须穿上厚厚的工作服把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否则辣逼子、毛毛虫会毫不留情地伤害皮肤。往往这样一趟回来,身上没有半根干纱,皮肤长痱子甚至溃难也是常有之事。1986年5月,他在野外作业,突然山洪爆发,平常只有10余米宽的河道,洪水咆哮而来,树木、滚石横冲直撞,临时便桥瞬间被冲走,悬崖峭壁下无处藏身的地质队员只能冒险渡河,一个大浪打来,差点夺去了他年轻的生命。在野外,类似的考验几乎天天发生,而对于那个年代的他来说,总是一笑而过,从容淡定,从没跟领导和家人说起。

科技工作者事迹14

  参加工作26年来,我甘做学生追求科学梦想的领路人与导航员,在引导学生发展科学素养、追求科学梦想方面不遗余力。这是区天脊小学科学教师xx的诺言。自1996年参加工作以来,xx一直从事小学科学课教学工作,先后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8项,市级教学成果6项。

  课改伊始,xx摸着石头过河,开始疯狂地泡书店、看电脑,搜索和小学科学相关的资料,并且通过网络与全国其他地方小学科学教师交流。在他的`倡导下,天脊小学结合师资、器材、场地等校情,先后筹划组建了科幻绘画、航模、机器人、3D打印等几个前沿科技社团。每当下午二节课后的社团活动时间,遥控飞机在操场上飞来飞去、科幻绘画、3D作品在创客教室精彩呈现、机器人在预定轨道中自由穿行……近年来,该校的科幻绘画屡屡在省市大赛中获奖,物候监测社团获xx省年度红领巾小社团称号。学校先后被共青团xx省委命名为科技创新体验教育实践基地,被长治市科协命名为青少年科普教育示范学校,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校。

科技工作者事迹15

  xx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物理系电子技术专业,拥有物理教育和应用物理的专业知识特长为我从事青少年科技辅导工作奠定了一定的知识、能力基础,但在科技辅导工作实践中深深认识到自己的动手能力不足,1995-1996年我毅然停薪留职应聘到浙江001电子集团技术研究所,从事电子产品的开发和生产技术革新工作。两年的产品研发工作培养了我较为敏锐的科技创新意识和较为成熟的创新项目市场价值观。

  1997年回到学校教育工作岗位后,不畏农村中学设备、器材条件差、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不利因素,结合物理教学,采用“瓶瓶罐罐皆器材,拼拼凑凑做实验”的方式,努力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20xx年在小路口中学任教,辅导学生xx的《潜水泵无水断电自锁装置》作品参加安徽省第一届青少年发明创新大赛。大赛中我悉心指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大胆展现,主动交流,一路高歌,进入20强、10强,最后杀入总决赛。在总决赛中以总分第一的成绩一举夺得青年组一等奖。(该次大赛只设两个一等奖,青年组、少儿组各一个,总分不分组),作品的创新性、实用性及选手的现场表现赢得了专家评委和观众的一致好评。(决赛实况在安徽电视台的金点子栏目现场录制并播出)本人同时被评为安徽省首届青少年发明创新大赛优秀辅导员。

  20xx年辅导学生参加“海尔杯”全国少年儿童创新大赛,历经两个多月的“海选”,获“海尔”科技希望奖(三等奖)并获奖金1000元。(央视一台报道本次大赛参赛作品八万余件,三等奖共200人)

  20xx—20xx年本人先后数次被评为祁门县优秀科技辅导员。

  20xx年本人调到祁门二中任教,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教育,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并取得了少许成绩:

  20xx年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投入3000多元资金,由我牵头创建了学校首个科技活动室,开展科技创新教育实践活动,并探索、总结有效的方式、方法。经过两年的努力,我校的科技创新教育活动得以常态化、规范化开展,我校的科技创新教育日渐成为学校的特色教育之一。

  20xx年带队参加黄山市第一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本人所辅导的四个学生作品均获奖。xx的作品《太阳能防雨淋自动晾衣架》、xx的作品《水塔抽水自控装置》获一等奖;xx的作品《方便、实用的改进型教学圆规》、xx的作品《多功能水平仪》获二等奖。

  20xx年带队参加黄山市第二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本人所辅导的.学生作品中,xx同学的作品《无能耗过载自动报警插座》、xxx同学的作品《简易激光水平仪》获一等奖xx同学的作品《碰不倒的吸盘式茶杯》、x同学的作品《音乐报警节能冰箱》、xx同学的作品《磁吸式电学教具》,xx同学的作品《方便实用的鞋套式垃圾袋》获三等奖。

  20xx年辅导学生参加安徽省第26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作品《太阳能防雨淋自动晾衣架》获三等奖。

  20xx年辅导学生参加安徽省第27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作品《简易激光水平仪》获三等奖。

  20xx年12月,我参加了《安徽省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培训》,通过培训本人的科技辅导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20xx年我被评为黄山市优秀科技辅导员。……

  10来年的科技辅导工作中,取得的一点点成绩已然过去,上级部门和领导给予的肯定和荣誉却太多太多,细细想来,心有不安,唯有“迈步从头越”,不断努力、进取,让自己的科技辅导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科技工作者事】相关文章:

科技工作者事迹02-27

科技工作者优秀征文07-02

最美科技工作者事迹12-10

最美科技工作者心得10-31

致敬科技工作者作文02-28

科技工作者主要事迹07-02

学习最美科技工作者心得11-04

学习最美科技工作者事迹11-04

优秀科技工作者事迹推荐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