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评课稿

时间:2024-05-25 17:04:32 其他 我要投稿

三年级评课稿15篇[必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评课稿,评课有利于帮助和指导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形成教学风格,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怎样写评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评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评课稿1

  11月12日,我参加了区数学骨干教师教师,聆听了著名教师何瑜姝老师的讲课“什么是周长”,我从这堂课中学到了很多。

  一、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什么是周长”,教材只给了几幅图,2句话。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创造性的将材料进行加工。何老师用孩子们喜欢的“神舟七号”发射场景和卫星绕地球一周的视频,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动态的蚂蚁跑树叶的一周,进一步保持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多种方式、有层次的感知“周长”的含义

  理解“周长”,揭示周长的意义:①卫星绕地球一周;②蚂蚁跑树叶,并用手势跟随;③摸书的一周;④描图案的一周等,让学生充分理解周长就是围绕图形一周的长度,适时揭示概念并加以巩固反馈。通过两只蚂蚁赛跑“一只蚂蚁跑树叶,一只蚂蚁跑大的荷叶”让学生浅显地理解到周长是有长度,是可以比较的。

  三、充分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体现方法的多样性和策略

  在测量树叶周长的时候,刘老师提供了很多工具:直尺、软尺、棉线等,让学生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测量,从中感受到了方法的多样性,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思维灵活性“你觉得选用哪种工具更好?用软尺哪里不好?那该用什么工具呢?”一个个富有启发的追问,让学生在思维的选择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四、巧妙运用课堂的生成、灵活调控课堂

  何老师在处理P45找三角形的周长时,首先需要理解到周长的概念,要测量出三角形的各边的长度并进行计算。在此环节中学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直接出现三角形的周长,而测量的`数据则在图中没有。何老师巧妙地运用这一课堂生成“你对这位同学有没有建议?怎样做才能让大家都明白?13cm是怎样来的?”于是学生很快明白了该怎样去做:测量并表数据,用算式表达思维过程。这些都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这是一节“常态下的课”,“扎实的课”,“丰富的课”,让我学到很多,再好的课也有需要完善的课。

  首先是测量腰围、头围的活动能不能在感知周长感念的环节中展开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理解“一周”“周长”;

  其次是当比较两个图形周长的时候,学生本能的说乙更大,甲更小,他们比较的是面积。能否让学生描出图形的周长在比较为以后计算组合图形的周长做知识铺垫。

  另外我还有一个问题想请教,在比较周长时,很多学生会用重叠、平移的,但也有用计算的。此题是要学生明白“图形形状不同,周长有可能相同”,前两种学生不难达到目的,用计算的方法,难免会产生误差,从而导致结果不等,怎样处理这样的结果更好?

  这只是个人观点,不足之处还需原谅!

三年级评课稿2

  《平行四边行的面积》一课的教学,老师着重培养了学生通过剪、拼、摆等动手操作的活动来让学生主动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掌握了平行四边行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积极参与、团结合作、主动探索的精神。我觉得这是一堂充满生命活动力的课堂,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堂,体现新课标理念的课堂。从中我们得了一些鲜活的经验和有益的启示,具体概括以下几点:

  一、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地制定了教学思路。这节课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指导探究——电脑演示等”为线索,整个教学思路清晰。教师突出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究的训练,通过剪、拼、摆等活动来加深对面积计算的'理解,突出重难点的内容,整个教学做到详略得当,重、难点把握准确。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创设情境,重视操作活动,发挥主体作用

  教师能创造机会,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让学生获得丰富感性认识,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由新课开始,如,卢老师用电脑演示一个不规则的图形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来计算它的面积,让学生猜测平行四边行面积可能与它的什么有关?然后,让学生随意拿一个平行四边行翦拼,看能不能把它转化成学过的图形,从而证实学生的猜想。最后,老师又让学生动手去剪两个完全相同的平行四边行,一个剪拼,一个不动来比较,然后去转化,并组织学生讨论:平行四边行和转化后的长方形有什么关系?在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基础上怎样去计算平行四边行的面积?整个操作过程层次分明,通过剪、拼,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不是为操作而操作,而是把操作、理解概念、表述数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看自己剪拼的图来说数理,降低了数理表述的难度,落实减负的要求。通过操作,让学生既学得高兴又充分理解知识,形象直观地推导了平行四边行的公式概念,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同时,又在课堂上通过学生选择清洁区时对此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

  三、教师素质

  教师教态自然,语言清晰,数学语言表述准确,电脑操作演示熟练,提问率达到85%,体现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

  四、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科学、凝炼。

三年级评课稿3

  李老师执教的这节课,主要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在教学中,老师先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学生之前已经对这些图形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让学生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和正方形,这样不仅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和生活的联系,而且引出本节课的研究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这样的引入简单,直入主题,效果也不错。接着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先猜测长方形和正方形边和角的特点,然后指导学生如何验证猜测是否正确,在验证环节中,方老师充分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独立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边和角的特征。采用了先猜测后验证的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教给学生研究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研究能力,学生参与的面广,积极性也高。整节课学生经历了量一量,比一比,折一折等活动过程,他们在活动中观察,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中发现,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

  细节决定成败。认为老师在这节课上有几个细节处理得很到位。第一个是老师在总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之后都追问“你现在会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长方形(正方形)了吗?怎么判断?”这里的追问很有必要,不但巩固了新知,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运用意识。第二个是老师的板书设计得简洁、明了,图文结合,重点突出。

  但也有需要和大家商榷的地方,是否可以帮助学生准备好方格纸,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就更加直观的看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难度也降低了。在验证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时,学生在投影下用折一折的方法验证时,后面学生可能看不清楚,教师可准备一张大正方形纸,在黑板上演示验证过程,就更加清晰了。

三年级评课稿4

  《画杨桃》这课比较抽象,今天听了李老师的课,深有感触:

  1、在这节课上,老师通过让学生自己找出在看到“我”的画后,老师和同学们的各自反应,重点找出他们说的话,动作和神情,通过不同的态度进行对比,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借此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读好人物的话。尤其是同学的两次回答,第一次回答:“不像!”“像五角星!”,第二次回答:“不……像。”“像……五……五角星。”两次回答,内容相同,但是语气却不同,这里既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又让学生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从中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这一环节中,学生在课文中找得很准确,而且在朗读时孩子们的语气很好,让听得人很容易感受到文中人物的心理,这达到了学生文字理解和朗读的训练目标。

  2、课的结尾,老师用作者的话、老师的话、老师的老师说的话作为结束语,把课文中的道理引入生活,升华了课文的.意义,揭示了学习的目的。

  3、课结束后,我悟出了老师开头的游戏完全是为本课服务。缩词、缩句、缩段都是为了概括文章内容,找到段落中的主要意思,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为学习做好了铺垫,这样的设计秒。

三年级评课稿5

  今天,聆听了艳伶老师执教的《小乌鸦爱妈妈》一课,感受颇深。艳伶老师虽然是一名年轻的教师,但是经常做观摩课、优质课,在课堂上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深受大家的喜爱。现将我听课的几点感受在这里和大家分享。

  艳伶老师特别善于调动学生的情绪,驾驭课堂的能力也特别的强。她运用鼓励性的语言、肢体动作、小道具、唯美的课件等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乐学、会学。

  本课的'教学环节设计巧妙、新颖,背景音乐的使用也恰如其分。在歌曲的情景导入环节用《世上只有妈妈好》做背景音乐,教师在音乐声中声情并茂的讲述乌鸦反哺的故事,引人入胜。在《感恩的心》音乐声中结束本课,教育孩子要有一颗回报父母恩情的感恩之心。所有这些都是经过艳伶老师精心设计的,在每一个细小的环节上都是花费了心思的。

  艳伶老师在音乐课中注重学生声音的训练。在学会视唱歌谱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lu”哼唱,把声音竖起来,并且把声音的训练始终贯穿整个歌曲教学。通过聆听学生的歌声,有一种美的享受,可以看出这是老师长期训练的结果。

  通过聆听艳伶老师的这节课,我看到了她的努力、进步,相信艳伶老师一定会在音乐教学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三年级评课稿6

  昨天参加了把握年段教学特点,创设有效训练情境——武进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听了马玲芝老师执教的《赶海》,领略了马老师的教学风采。

  马老师的教学语言生动、简洁,富有感染力。课文写了一个孩子在舅舅的带领下来到海边赶海时的情景,生动展示了赶海的乐趣,表达了作者对大海、对生活的热爱。全文语言清新活泼,充满了童真童趣,作者赶海过程中的调皮、天真感染者每一位读者。马老师的教学紧扣一个“趣”字,趣读、趣讲、趣谈,带着孩子们在愉悦中赶海,构建了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灵气飞扬的课堂。 上课伊始,马老师就问:在我的记忆里,赶海是件怎样的事?引导到“趣”字上。寥寥数语后就转入本课主题,让学生说说课文写了赶海的哪些事?没有拖泥带水,进行无味的过多的导入情节。接着马老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课文中描写的自己认为最有趣的事情。

  “趣”字开始闯入学生的视野,学生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深深感受到了赶海的“趣”,这一点从孩子们对课文段落的朗读就能看出来。学生放声朗读之前,马老师对学生说要想把课文读得生动有趣,就要放慢速度,用心体会,读出自己的感受。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一个个开始声情并茂地读起了自己画出的句子,听着孩子们的朗读就能感受到学生已经读懂了课文,已经在与作者产生共鸣,所以他们交流的时候才会说出自己认为有趣的理由,把初见大海时追逐浪花的喜悦、捉螃蟹时的快乐、逮大虾时的好玩通过自己的朗读展示出来。尤其是几个语气词的朗读,更是显示出作者的惊奇、读者的领悟,赶海的快乐时光感染着学生,使他们身临其境。在理解“把大虾比作武将”时,出示了大虾和武将的图片,找一找相同之处,并用词形容他们,“耀武扬威、神气活现、威风凛凛……”一个个词语从孩子们口中脱口而出,学生们体会到了比喻的恰当、巧妙。在交流完趣事后,马老师还让同学们找找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有趣的',接着安排了一个仿写训练。学生们模仿作者的写法,结合自己赶海时的一些经历,写得挺有趣。但是我认为赶海这样的经历可能只有少数人有,如果能播放一段赶海的视频,相信同学们对赶海会有更多了解。最后马老师让学生欣赏了歌曲《大海啊 故乡》,紧扣着课文内容,在配乐朗读全文中结束了教学。

  从整节课的教学来看,马老师指导学生时时在与文本进行着对话,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文本中,让学生在朗读中产生独特的体验,感受读书的乐趣,实现着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亲密接触,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着,享受着语言的魅力。

三年级评课稿7

  今天上午聆听了贾老师的一节公开课,心里感触颇多。作为一名初出茅庐的老师来说,能不温不火地、且颇有条理地完成这堂课非常得不容易。相比较她刚来时课堂上的青涩与生疏,现在的她已经慢慢地走上了正轨。这与她一学期以来孜孜不倦地学习与脚踏实地地工作密不可分,当然,她的师傅更是功不可没!

  纵观这堂课,教师的设计比较合理,知识的储备含量也比较符合三年级学生在第一课时的掌握情况。教学伊始,老师以有趣的谜语导入,能够迅速地抓住学生的眼球,接下来的自由提问更是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有效地将全文的核心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孩子面前,为接下来的提炼文章内容埋下伏笔。教师的板书设计也很有趣,巧妙地概括了故事的核心内容,更能学以致用,让学生结合板书再次地复述课文内容,而不是单纯地仅仅为了板书而板书。这些优点可圈可点,值得保留,值得坚持。

  对于这节课,我也有一些个人的'看法。开头的谜语导入很有吸引力,但一开始的“向日葵”谜语和本课关系没有必然的联系,完全可以去之。在生字词教学时,老师请孩子们说出自己的“记字”方法,但很明显,孩子们的方法都怪怪的,或者说不能称之为“记字”的方法,这还需要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加以引导。作为三年级的教学,一些重点词语的理解必不可少,像“气势汹汹”、“一拥而上”等词语,完全可以在第一课时进行一些词意的渗透。在接下来的范写环节中,老师比较含蓄,一带而过。其实,在范写生字时,老师应该放慢速度,关键部位更要边写边渗透,这样才能真正地起到指导写字的作用。另外,由于田字格较小,范写的生字显得不够清晰。复述课文内容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建议老师可以将“分自然段读课文”放在“结合问题写板书”之前,这样学生对于课文内容会更加熟悉,无论是答疑、还是复述都会更加得得心应手。展示学生的作业,是一个很好的环节,但仅仅是“描红”,效果不明显,如果让学生动手“写一写”生字,会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老师是一堂课的灵魂所在,亲切自然的教态非常重要,也许因为比较紧张,她整个人显得比较拘谨,情绪也不够高。但听了贾老师的课,我还是很激动,因为课堂的些许不成熟掩饰不了贾娟老师良好的自身素质,我相信,假以时日,这颗星星一定会更加闪亮!

三年级评课稿8

  《同伴进行曲》是三年级上册第二课中的欣赏曲目。这是一首用管乐器演奏的进行曲,作者泰克早年在军队中供职,在此期间创作了此曲,也称《老朋友进行曲》《旧友进行曲》等,用以表示对旧时军乐队同伴们给予他的关心和帮助的感激之情。乐曲曲式结构为复三段体。徐建霞在本课的教学中,有以下特点。

  1.从节奏入手开展教学。节奏是音乐的基石,徐老师从学生已学的四分、八分、十六分节奏和四分休止符中进行组合拍击,让学生模仿拍击,熟记节奏,开展多声部的节奏练习。从单声部的节奏到多声部的节奏,丰富的音响效果,锻炼学生的耳朵,感受多声部的'魅力,同时也为乐曲的欣赏做好铺垫。

  2.在对比中听辨乐段。整首乐曲曲式为复三段体,而对三年级学生来说,只要求能听出相同和不同的乐段就可以了,也就是只需听出ABA大致的三段体。乐曲中的A段和B段是完全具有对比性质的乐段,A段明朗活泼,旋律向上,很有精神,由高音乐器,如长笛小号等来主奏;B段则抒情平和,旋律上下回旋,由重低音乐器中音号萨克斯等乐器主奏。教师通过多种手法,如借助画图形谱,冷暖色调,用不同的衬词演唱旋律让学生形象感知AB两段音乐旋律和节奏的特点。A段明快用橘色的圆点画出图形谱,用bong来演唱旋律,B段舒展则用蓝色的长线来画,用lu来唱,学生通过看、画、唱、动等一遍遍聆听中熟悉了旋律,理解了对比乐段的各自特点,培养巩固旋律听辨的能力。

  3.体验归纳进行曲体裁。进行曲风格是感受与体验是本堂课的重点,要感受体验进行曲风格,一定要紧密结合相关的音乐要素:如旋律进行的特点、节奏特点以及节拍的强弱特点来感知。对于三年级的孩子让他一遍遍坐在座位上聆听,肯定会枯燥无趣,所以我设计了不同的律动,让学生在音乐中边动边听,感受进行曲的特点,用双手食指轻轻交叉敲击表示断音,通过从腰、肩、头部等不同位置感受旋律向上,双手向上缓缓打开表示连音,律动动作的设计必定是符合节奏、旋律及节拍的特点的。听辨同伴进行曲中的相同乐段时,按音乐的节奏或段落的变化来表演,如A段边听边做行进表演,B段则在原地律动。进行曲风格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运动员进行曲》《玩具兵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等等介绍学生熟悉的音乐,对此类风格的归类不难。

  整节课的教学整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符合学生的特点每个孩子都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在律动中聆听,在聆听中思考,在思考中总结,课堂效果较好。如能在拓展部分进行一些队列的律动表演则更佳!

三年级评课稿9

  林雄勇老师执教的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蚂蚁》是一节观察课,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用简单的工具对动物进行比较细致的观察,本节课的观察重点是让学生动手观察蚂蚁的身体结构,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教育,认识昆虫,从而让学生理解昆虫的共同特征。林老师的这节课突出了小学科学课以“探究——体验”为核心,目的在于使学生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

  在林老师的课堂中我感受到林老师准备相当充分,不仅“备”教材,更“备”学生。本节课的导入环节,教师没有过于华丽的语言,引导他们思考他们从前观察过得蚂蚁是怎样的。

  蚂蚁对于学生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的,说它熟悉,是因为学生在很多地方都见过蚂蚁,比较了解,有的还甚至观察过;说它陌生,是因为学生对蚂蚁的认识是浅层次的,知识停留在表面现象,并没有对蚂蚁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很难对蚂蚁的身体结构描述清楚。教学中,林老师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较多的运用激励语言和评价。如:你真棒、你是善于观察生活的孩子、你知道的真多等等,调动了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带动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同时林老师还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自己动手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身体长什么样,这对孩子们来说可能是第一次,因此学生都想探个究竟,观察的非常投入,真个探究过程是真实的,学生们能够自己总结出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从而让学生理解昆虫的共同特征。主动探究而得出的结论,所以对学生来说是经历了一个真实、完整的探究过程,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在拓展延伸这一环节,老师提出了个开放性的问题:“关于蚂蚁,你还想知道哪些知识?”这时学生思维活跃,纷纷发表自己的想法,这样激励学生课下继续研究。科学探究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这个开放性问题的提出,体现了科学课中以提出问题开始,再以生成问题结束这一教学思想。这样,就不断培养了学生长时间观察、探究的兴趣和能力,科学素养也会随之提高。

  总之,听了林老师的课让我受益匪浅,我感受到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要从学生角度备好每一节课,不断的学习和反思。作为年轻教师的我,要不断的学习,特别科学学科更要研究学科特点,要以课标和策略为依据,加强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喜欢上科学学科。

三年级评课稿10

  听了许老师执教的《植物有哪些相同特点》这节课,我简单地谈自己的看法:

  本课是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植物单元的第七课。学生通过前六课的学习,已经对几种植物有了一定的了解,从这些植物中知道了它们的相同和不同。这节课是整个单元的小结,主要内容是对整个单元的学习进行一个梳理和整理。

  因此在课前许老师播放了很多植物的图片,加上学生前面的学习和了解,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写出很多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的名称。对植物共同点的概括,学生基本能够得出:植物都生长在一定的环境中,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营养等;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对于植物的一生,以向日葵和大树的`一生进行比较来学习这块内容。通过探寻植物的共同特征,学生深入地认识了生命体的基本特征,开始关心生命的点点滴滴。

  在学生学习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环节如果能让学生看到实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能会更高,在以后的教学中注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学科学的方法,例如观察、探究、讨论等方式。

  课上到这个时候,引导学生总结植物的相同特点已水到渠成。许老师组织学生根据他们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概括归纳,已经能够基本说出有哪些共同特点。植物一生的变化过程,植物的生长需要差不多,植物都会繁殖和死亡等等,只不过条理不够清楚,描述的语言还不能做到准确、科学化。但是从儿童化的描述中,已经能够归纳和说出植物的共同点,并且指向植物是生命体这样一个核心概念。在此基础上,老师再提炼归纳板书,形成科学概念:植物都生长在一定的环境中,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通过探寻植物的共同特征,学生深入地认识了生命体的基本特征,开始关心生命的点点滴滴,实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总的来说,这节课能让学生整理已有观察、分析和研究的结果,进行概括和总结,得出植物共同特征,达到教学的要求。

三年级评课稿11

  《放飞蜻蜓》评课5月13日,听了沈玉芬老师的《放飞蜻蜓》第二课时。

  这一课叙述了陶行知先生发现一群孩子在捉蜻蜓,他没有呵斥,没有批评,而是因势利导,跟学生讲起了蜻蜓的有关知识,教育孩子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让学生自觉自愿地放飞了蜻蜓的一个小故事。

  在课上,沈老师跟孩子们一同探究着,感悟着先生的亲切的态度,启发引导的巧妙。学生们喜欢上了这位离他们原先较遥远的先生。可亲可敬的陶先生就这样走进了学生们心间。沈老师在学生的座位间穿梭着,倾听着,启发着,点拨着。课上,学生们眉飞色舞地介绍着蜻蜓,那些数字,那些小故事在他们的唇间动情地倾吐着。

  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陶先生对学生充满爱心、循循善诱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沈老师突出了“慈爱”、“小心”、“商量”、“抚摸”等词语,同时也突出了“七嘴八舌”、“入神”、“放了它”等词语。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展开讨论。学生进入角色,边读文、边体悟,因此学生能独立思考,体悟得较深,讨论时也是有话可讲。

  在学完整篇课文以后,沈老师出示了图片,让大家欣赏,目的`是引导学生想象,重回蓝天的小蜻蜓会说什么,并让他们自由表达:你们有什么想对小蜻蜓说吗?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临下课时,沈老师问孩子们学完了这一课有什么收获,学生们谈了许多,有说关于蜻蜓的,有说关于陶行知的,有说要保护动物的等等,看来他们的收获还真不少。

  兴趣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内部动力。作为一名教师,要设法去调动他们的兴趣,不断让他们感受学习的乐趣。只有这样“寓教于乐”,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不是负担,而是享受,从而提高语文课的教学效果。

三年级评课稿12

  10月29日上午,受学校领导指派参加“四校教学研修共同体”的第二次教学研讨活动,一上午学习了两节三年级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课,一因为是新教材,二因为我是任六年级的数学课,对教材的把握可能不够准确到位,所以说对两位上课教师的课,谈不上是评课,只是向大家汇报一下自己的收获吧。

  这两节课各有所长,各有特点,王xx老师的课侧重于学生对问题的解决,王奕老师的课侧重于培养学生对学习方法的形成。王xx老师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在学生初步探索一些事物隐含的规律,掌握一些找规律的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以及由此而引申出来的数量关系,为以后学习更多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知识打下基础。课堂中教师注重让学生动起来,以学生为中心,如:让学生动手操作(摆小正方形和圆片,要做到一一间隔等),动笔圈一圈(一只小兔和一朵蘑菇圈成一组等),动手画一画、数一数等这些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能力,这一点就很值得我学习,我平时在这方面做得就不够好。但是我觉得这节课中教师讲的有点多,学生说的太少了,低年级的学生爱表现,学会了一点知识他们就爱炫耀,练习时就应该鼓励他们,让他们把学到的内容向老师、学生好好显摆显摆,这样不就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了吗?

  王奕老师上的是“从条件出发,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段内容并不是给学生建空中楼阁,学生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从条件出发”的知识,而且在一年级的第八单元10以内的`加减法的第一课时中,已经渗透有关这方面的知识,例题是图中有2个小朋友在浇花,又走来3个小朋友,问一共有几个小朋友?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从条件出发(又走来),只不过那时学生的思考还处于经验阶段,并不知道解决问题时隐藏在“背后”但又支撑着问题解决所应用的策略。而王奕老师在处理这段内容时,他把例题的条件一个一个的出示,每出示一个条件,就在下面划上红线做上标记并且写上条件一,给学生以适当的暗示,而且教师没有直接出示问题,而是问学生从这些条件当中你获得了那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教师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引领学生走向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个地方不论是对教材的处理,还是对学生的引领,都值得我学习,也许对于一些老师来说还不知道该怎么向学生讲明这是“从条件出发,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内容,王老师就是这样潜移默化地抓住了本课的重点,突破了难点,多么精彩的一次学习大餐哪!

  学习完这两节课我的最大感触是:教师怎么教可能只是一种形式,如何能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内化吸收才是根本。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的共同活动,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才是最好的,也就是课堂上我们对学生的参与度究竟关注了多少?

三年级评课稿13

  《周长》一课是人教版标准实验教程第五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如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对空间和图形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学习的。学习这一课的目标:

  ①是让学生理解周长的含义;

  ②让学生探索测量不同形状的图形的周长方法;

  ③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这位老师执教的这节课,注重让学生经历现实的活动情景,在具体情境中,联系身边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学知识的含义,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具体的说来,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重视创设情景。

  数学知识的学习有时是枯燥的,特别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课的开始就吸引每一位学生的眼球,抓住每一个学生的心往往对整节课的成功与否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本节课中,老师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图形入手,接着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给小像框镶上丝带要准备多少材料,用什么办法可以知道”这样的问题,驱动了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来,对制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思考,从而自然的引出周长。这样的引入,为学生学习周长提供了一个亲切熟悉的.环境,激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为周长概念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重视开展数学实践活动。

  活动是儿童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也是儿童社会交往的最初方式。切实有效地数学活动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为了确实达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老师组织学生经历了一个理解图形周长的含义;探索一般图形周长测量方法的过程。设计了许多活动,比如“直观感知”层面上的说一说、摸一摸;比如小组合作的测量周长活动,而且每种活动都有明确的目的,同时给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体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多样性,也为下节课求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做好准备。

  3、尊重学生,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标准》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对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可以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本节课中,这位老师做的比较好。比如课的开始,教师让学生说说怎样可以知道准备多少材料,有个学生说到了“周长”一词,其实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对物体的周长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这时,教师没有回避,继续让学生指一指、摸一摸、比划一下;对周长的实际含义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问学生你认识周长吗,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周长?这些都充分尊重了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比如在探究不同图形周长的测量方法时,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想法,对于每一位学生的不同回答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当学生找到测量的方法时,教师特别重视学生思考的过程,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将学生的思维过程充分地暴露出来,有利于教师及时地了解学生的情况适时的进行评价!

  4、特别重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标准》指出,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主要表现在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本节课中,教师组织了许多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教学活动,如课开始创设的问题情境,是生活中遇到的实际例子,又如,教师让学生开展在生活中找周长的活动,开展测量活动之前,让学生说说你想测量生活中的什么?这些问题或活动的设计,充分地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了数学的价值,增强了应用数学的意识。

  在本节课中,我个人认为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是,教师组织自主探究时,如何更好的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课中放手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测量图形周长的方法很有必要。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只关注测量几个图形,测量的结果如何,而忽略了每一位学生在测量过程中是否对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进行了科学学有益的探索,如何更好的发挥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指导作用,引导学生开展更深层次的探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我想这是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三年级评课稿14

  课堂教学是一门有遗憾的艺术,正因为有遗憾,我们才会不断进取和探索。对于评价一堂课,我觉得可以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评价它。那么,艺术创作的过程可以分成几个阶段呢?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分别是:艺术体验、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小孩子也好、艺术家也好。在创作艺术作品时,首先要学会细致观察,接着要思考和概括,最后才是实践表现。

  曾老师的这堂课,我把它分成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让学生欣赏《清明上河图》《泰顺廊桥》录像,让学生具体的观察、感受虹桥、廊桥美,这是体验阶段,只有具体体验了,学生再通过对比,才能在接下去的思考、讨论阶段很好的归纳出泰顺廊桥与虹桥在建筑材料、结构、形体上的特点。最后让学生现场练习用筷子搭造桥的构造模型。通过搭造桥的构造模型练习,很好的将学习内容转化为学生个人经验,学生对桥、对世界有了亲身体验。这正是超越了学科课程的逻辑体系,提倡与实践活动的紧密联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操作、探究能力,曾老师以上三个过程非常符合艺术创作中的艺术体验、构思、表现的三个阶段。

  下半部分,曾老师先是让学生听音乐欣赏廊桥,接着说说廊桥,赞赞廊桥,最后让学生为保护廊桥出谋划策,通过这一环节的练习,培养了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产生服务家乡、建设家乡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曾老师的下半部分是再一次的进行了艺术的体验、构思和表现。所以不管是什么课,都是有共通点的。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学习各科知识才有现实意义。

  曾老师的这堂课是成功的,他不是单纯的在传授知识,而是学习知识为我所用、为社会、为国家所用。

  台湾一位著名艺术工作者蒋勋老师说过一段话,知识并不等于美,太多的知识变成了负担以后,更容易空虚和忧郁!一般的民间庶民反而不容易忧郁,因为在他们的生活里有很多嗅觉和触觉,但是你会发现,越是高级知识分子越容易忧郁,因为他在知识部分的发展跟他感觉的系统有了巨大的落差,他缺乏了感觉的满足。所以知识丰富的朋友,要注意你的嗅觉和触觉世界,不要让他荒凉。比如夫妻之间经常拥抱拥抱,牵手散散步,你会发现感情越来越好。孩子放学回家,不要先问功课之类的.,可以先抱抱他,传达简单的爱的信号。跟别人吵架时,通过友好的触觉,都可以化解双方之间的矛盾!搭搭朋友的肩膀,你会发现彼此之间的友谊。或者自己双手合十,这个动作有爱自己的触觉、也有尊敬他人的触觉,你会发现左手和右手是这么彼此的相爱。——读蒋勋《美的觉醒——触觉》有感!

  蒋老师说的多好啊。但是现在的应试教育很大一部分,是在不断的给孩子填塞一些无用的或者难度太大的知识。最后书呆子自然就多了。

  老师们,不要以为地方课程只是让学生学到很多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探索、研究。学生自主的在活动中感受到疑惑和经历的困难,并能通过思考和探究去消除与克服。虽然在探究过程中会遇到失败,但这恰恰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认识社会生活的复杂性与深刻性,进而适应社会的发展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何况失败本身也是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

  地方课程的教材是以问题中心,兴趣中心或儿童中心的,而非知识中心的。所以地方课程的开发不要编成"地方版"的学科教材。

  我们的校本课程、地方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正是弥补了单纯传授知识的不足之处。曾老师的这堂课是成功的。谢谢!

三年级评课稿15

  《蚂蚁》是《科学》三年级上册动物单元中的一个教学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能确定观察主题,并能有顺序、有目的、仔细地观察蚂蚁,会积极动脑筋、采用多种办法进行观察,了解蚂蚁基本的身体构造和生活习性。

  2、能用语言、文字、图画、表格等多种形式记录和呈现观察结果,并愿意与同学进行交流和相互评价。姜老师设计了一个教学环节,哪位同学先来介绍蚂蚁呢?然后老师拿出自己准备好的蚂蚁图片贴在黑板上,分开展示在黑板上,可以让学生清晰的看到蚂蚁的三个部分,头部,胸部,腹部,比较直观。而从实际的检验来看,这一个教学设计,贯穿了整个科学观察过程,也同时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我不由得想起,原来,教学就需要点拨啊。思路或许就在一瞬间产生,而影响一堂课的教学,这个地方是这节课很重要的一个亮点。

  3、能积极查找关于蚂蚁的相关资料或通过饲养蚂蚁来了解更多关于蚂蚁的知识。

  而姜老师在上这节课时,首先让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有关蚂蚁的资料,而后老师直接播放有关蚂蚁的视频,让学生说出蚂蚁的身体构造,我觉得这一环节应该放在学生观察自己采集的蚂蚁标本之后进行,对于身边的昆虫,先让学生凭感觉说出,然后可采用竞赛的方式一一判断出哪种生物是昆虫,哪种动物不是昆虫,并说出理由,而不是由教师自己一一判断出。

  一节实验课的成功与否,包括了很多方面:课前的材料准备,教师的合理引导和必要讲解,教学设计,学生的已有经验等,所以更加体会到备课的`重要性,不仅要备教材,很重要的还要备好学生,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也就是说,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一节课是否有亮点,关键是看自身的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否引起其探究的兴趣;另一方面,就是看执教老师能否不断的挑战学生思维,让其自觉不自觉地跟着老师走,不断的挑战自我,迎接老师的挑战,从而师生配合,共同完成本课的探究任务。

【三年级评课稿】相关文章:

优秀评课稿优秀评课稿02-13

“比”的评课稿09-28

评钢琴展示课优秀评课稿07-01

课赛评课稿03-08

复习课评课稿04-08

语言课评课稿04-23

素描课的评课稿06-29

《掌声》课评课稿07-30

课赛评课稿06-28

心理课评课稿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