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的语文评课稿

时间:2024-05-25 17:54:44 其他 我要投稿

(通用)二年级的语文评课稿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评课稿,评课的类型很多,有同事之间互相学习、共同研讨评课;有学校领导诊断、检查的评课;有上级专家鉴定或评判的评课等。那么评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的语文评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通用)二年级的语文评课稿

二年级的语文评课稿1

  中心小学的张xx老师执教的《丑小鸭》,是丹麦作家安徒生写的一篇童话,本课故事性强,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张老师在执教本课时,充分把握这一点,引导学生采用“个人读、配乐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地读、美美地读,在读中感知课文内容,在读中去体会丑小鸭被欺负时的孤单可怜,在读中分享丑小鸭变天鹅时的`惊奇与喜悦。

  课上,亮点纷呈:

  (一)先学后教,精心设计好预习,发挥预习的最大功能。

  教学前,张老师做了充分的准备,认真钻研了教材,根据导学案,精心设计了预习单和学习单,给学生提供了预习的拐杖,让学生课前的学习不再是盲人摸象,将预习落到实处。

  (二)找准时机,及时渗透学习方法。

  在理解“欺负”一词时,许多学生的回答不够准确,这时张老师引导学生:“大家是怎么欺负丑小鸭的?”

  学生很快从文中找到答案:“哥哥、姐姐咬他,公鸡啄他,连养鸭的姑娘也讨厌他。”张老师说道:“这就是欺负。”

  学生知道了原来通过联系课文可以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激发想象,引导学习练习说话。

  指导学生学完第四自然段,张老师顺势引导学生:“丑小鸭还会到哪儿?会遭遇到什么?”

  学生以:丑小鸭来到了xxx,展开想象,练习说话。孩子们的想象潜能是无限的,有的学生说丑小鸭来到草原上,被狮子追赶;有的学生说丑小鸭来到森林里,被猎人追杀…

  张老师课上给我们展示的让我们受益匪浅,唯一遗憾的是小组合作环节,给学生的时间不够充分,小组汇报有点流于形式。

二年级的语文评课稿2

  《有趣的发现》是一篇充满探索意味的课文。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达尔文在太平洋中的一个小岛发现了岛上的昆虫翅膀都不同。于是,他亲自去岛上观察,终于被他找到了昆虫翅膀不一的答案。在学习此文时,对于天真的孩子们来说,达尔文是一个能够带领他们走向科学,走向生活,探索问题答案的朋友。此文通过讲述这样的一个故事,一方面是在赞扬达尔文仔细观察,勇于探索,亲自实践去找到答案的科学精神,另一方面也在号召我们的孩子要学习达尔文的'这种仔细观察,乐于探索的精神。课文还传达给孩子的另一个信息,那就是我们必须要学会去适应环境。

  听了李老师的课觉得有以下几点优点。

  首先:让孩子带着疑问去读书。老师从课文第一节开始,不断引导学生一步步阅读课文,并且每一次阅读前,她都要为学生布置任务,即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如在执教第二小节时,请小朋友们自由轻声读课文,并想想达尔文发现了什么?这种带着问题去读书便使孩子的读书有了一定的目的性。

  其次:注重孩子的练习。教学中老师还注重学生的说话训练,对于二年级的孩子在语文课上就不断坚持这种训练,如此之后在高年级时学生的听、说、读、写四项技能才能获得不断提高。老师在执教本节课的过程中,就非常注重对学生强化这方面的训练。如在问道“为什么不会飞的昆虫淹死时?”老师请学生用“因为…所以…”来说一说。如能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对学生的写作很有好处。说是写的基础,写是说的深化。

  第三:朗读贯穿始终。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不离读书,用朗读方法的多种形式,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读中求懂,读贯穿本课始终。通过不断的读使学生懂得适者生存的道理,感悟到达尔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科学精神。

  第四:紧抓重点词语体会品味。从如在体会达尔文的执着时,老师就引导孩子紧抓“许多”“反复”“观察”“比较” “终于”这几个关键的词语。低年级阶段老师就开始关注孩子对重点词语的品读。

  如果本节课上朗读时再有感情些,老师也更融入学生些,整堂课将会越来越好。

二年级的语文评课稿3

  9月23日上午第三节课,听了袁**老师一节校本教研课,优点很多。

  1、重视字词句教学。

  这一环节袁老师主要采用比赛的形式,让学生读课文,以及时纠正同学的错误。同时让学生说说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也高,实效也大。

  展示交流部分,在检测一、二类字时,主要采取开火车的形式进行领读及自主强调字音。随后请代表发言,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给予及时的评价,与此同时,她采用了随文识字的方法进行识记。

  2、指导书写

  这一环节,她把生字归类,主要是左右结构、上下结构的字,让学生说一说,这样孩子们开始互动——你说、我讲,由于孩子们已经有所书写的巧方法,所以又呈现出自主、互学的态势。随后老师进行范写,孩子们仿写,达到了预设。

  课堂上,老师安排了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评一评,比一比,说一说,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真正体现对学生的尊重;特别注意学生的参与形式,如同桌讨论、小组交流等等,让学生参与面更广,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参与的满足感、成就感,调动了他们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了教为学的思想,从而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的个性特长有了发挥的机会,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这堂课袁老师采用自主、合作学习的做法,学生领会效果较好。

二年级的语文评课稿4

  大家好,对于叶老师上的《红领巾真好》这节课我主要关注的是单要素评价里边的时间调控。eepo单要素评价时间调控主要关注的是老师上课时时间怎么把握的,有没有达到预设的要求。就叶老师这节课我主要从以下方面来谈。

  一、教案预设时间

  从教案来看,整节课分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谈话导入预设3分钟,第二部分初读生字叶老师预设了12分钟,第三部分再读感悟叶老师预设了16分钟。第四部分写字指导叶老师预设了8分钟,第五部分布置作业预设了1分钟,一共是40分钟。

  二、预设的.合理性

  下面我分析一下这样预设时间的合理性

  1、教学的第二部分是初读生字。这部分内容是帮助学生克服生字关的,使学生能把生字读得准确熟练。因为把生字读得准确熟练是学习理解课文的基础。所以这部分就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来进行练习的。叶老师把这部分预设12分钟是合理的。

  2、第三部分是再读感悟,这部分需要花费一定长的时间来让学生理解课文,叶老师预设16分钟是合理的。

  3、其他环节如第一部分谈话导入、第四部分写字指导、最后一部分布置作业时间预设也是较合理的。

  三、实际操作时间把握

  1、谈话导入用时2分钟,提前1分钟

  2、初读生字用时12分钟,正好。

  3、再读感悟用时21分钟超时5分钟,这部分可能叶老师对于朗读指导比较细致所以用时比较多一些。

  4、写字指导5分钟,提前3分钟完成。

  5、总结作业和时1分钟

  6、总体超时1分钟。

二年级的语文评课稿5

  张校长:吕老师执教的人教版标准实验教材第三册第11课《我们成功了》,描述的是20xx年夏天的那个不眠之夜,我们十三亿华夏儿女为之自豪,激动的北京申奥成功之后的沸腾景象。非常具有时代感。表达了中国人民热爱奥林匹克运动,维护祖国的荣誉,发扬奥林匹克精神的思想感情。

  从教学目标制订准确,重点突出。课文中,作者以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描绘了北京申奥成功这一历史重要时刻。课文中的每一句话,都浸泡着作者浓浓的爱国情。古老师正是抓住了这一特点,确定学习目标为:1、认识18个生字,书写两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申奥成功后人们的欢乐、激动和自豪。对本课的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都做出了简洁而明确的制订,体现了教材的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教学目标明确地体现在之后的每一教学环节中,并为识字和朗读这两个重点内容保证了充分的时间。

  王校长:吕老师教学过程井然有序,思路清晰。这堂课的整个教学以“情”为主,在读中感悟,教学的'思路明晰,线条简洁。教学结构的安排分为创设情境——学习生字——指导朗读——指导书写四个大环节,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也比较合理。给了学生充分活动的时间。

  贾主任: 从生字的学习和朗读的训练中,都能看出循序渐进的层次,比如从词语“不约而同、几十万、聚集、”;到句式“人如海,歌如潮”;再到句群“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老师的指导是层层深入,为学生的感情抒发搭建了一个宽松的平台。

  王**老师: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堂课,让孩子们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图画、语言、音乐来再现、描绘、渲染情境,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再让学生走进文本,收到了预期效果。

  陈**老师:最后提出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对孩子回答问题后或朗读后的评价,还应该更多样化一些,更真诚一些。

二年级的语文评课稿6

  公开课,真是个磨人的小妖精,为了上好它,我们绞尽脑汁,我们废寝忘食。但通过一次一次的磨,我们却也能清楚地感受到自己的变化。为了上好《恐龙的灭绝》这一课,卓老师也是做足了准备,在一次次的试教中改进设计,在改进中提升自己。观看了卓老师的两节《恐龙的灭绝》,明显感受到她的进步。

  在第一节课中,卓老师主要呈现了四个方面的教学。首先以《我是霸王龙》的绘本阅读作为激趣点,让学生说说对恐龙的了解;接着抓“灭绝”二字,理解词语意思的同时走入课文,学习恐龙灭绝的原因,在句子中学词,在儿歌中学词,用“加一加”、“编儿歌”等方式识字、认字,在认字中认认真真写字;然后学习第三自然段,在学生排序的过程中渗透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关注科普小品文的特点;最后以一个排序练习作为拓展延伸。

  整个过程,感觉教师刻意关注学生的学,形式是多样了,可学生得到了好像没那么多。再看这样一节低段阅读课,原本课堂上学生的读书时间总量不能少于10分钟,读书方式要多样。可这堂课除了前面的自由读、第三段3个学生分句读外,读书的时间就非常少了。忽略了读的训练,学生的理解自然无法深入。第三自然段作为这堂课的学习重点与难点,时间上的体现也有所偏移:花了30分钟的时间进行前面的导入、识字、写字,只给了这段话10分钟的学习。为了关注到这段话的构段特点,卓老师采用在黑板上粘贴关键词帮助学生梳理因果关系,以问题:“这些关系中能不能去掉一个?”帮助学生理解句与句之间的关系。看似重点学了,可学生不用老师的教学,也能很好完成后面的拓展练习。这所谓的教,意义好像不大。

  但在第二次的`听课中,却给了我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一回,卓老师主要设计了三个板块的学习:

  一、直接揭题导入;

  二、识字、写字教学;

  三、第三自然段的学习。

  板块越发清晰、明了,学生也有了更多学习的时间,对于段落的特点也有了清楚的了解。特别是在第三自然段的学习这个板块中,卓老师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因为没有阳光照射,植物大量枯萎、死亡,那些以植物为食物的恐龙和其他动物,渐渐地死去了”以及“随着动物的减少,食肉的恐龙找不到足够的食物,也渐渐地灭绝了”这两个句子,抓住关键词“大量”、“枯萎”、“渐渐地”,让学生想象枯萎的画面,借助图片剑龙、马门溪龙、霸王龙、蛮龙的消失,加深对句子的理解。再者,这些恐龙都是学生们了解比较多的,学生学习兴趣比较浓。卓老师为了让学生明白这段话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先让学生给学习单中的内容进行排序,再出示自己的排序,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老师排的是不对的。这样,句子之间的前后关系就被学生找出来了,科学小品文的特点也随之而出。接着是多种方式地读:师生合作读、男女生合作读。在读中积累语言,在积累中运用语言。最后创设情境而进行的复述“黑暗说”,就是对语言积累很好的运用。

  第一节课到第二节课,不论是老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有了质的飞越。但从两节的观课中,也提个人的几点小小的意见:

  1、要根据学生的学情设计教学。如在教学“庞大”这个由近义词组成的词时,师在出示课文中由近义词组成的词让学生认读后让学生也来说说这样的词还有哪些。因为学生之前没有学习经验,对他们而言就成了难题。还有就是在给“孵蛋——浮出”编儿歌分辨“孵和浮”时,学生也没办法完成任务。

  2、在最后一环节“我为大家介绍恐龙灭绝之黑暗说”时,应让多几个学生起来复述,检验是否掌握。

二年级的语文评课稿7

  评课之前,首先要恭喜丹青老师,这学期还未过半,但丹青老师已经得到了两次锻炼和展示自己的机会,一次是电子白板的说课,另一次就是今天的分类合作式赛课,在这节课中我们欣喜地发现丹青老师又成长了。

  《初冬》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课文以时间为线索,描写了初冬雾中和雾后的美丽景色,抒发了热爱自然风光的思想感情。纵观全课的设计,丹青老师用了美文美读的方法,通过以读促悟的手法,使初冬的美景在学生的脑海中展现,真切地体会到作者所描述的情景之美。下面我就本节课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灵活多样突出“读”,使学生乐学。

  《课标》中明确指出:朗读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方法,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方式,它也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蕴藏情感的最佳途径。学生富有感情的朗读本身就是他对语言文字有敏锐感觉的表现。因此,教师应重视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有节奏地诵读,直到悟出只凭语言分析难以理解的思想内容。

  在这堂课上,丹青老师以"读"贯穿始终,但不是没有目的的读,每次读都有具体的目的。如:教学伊始,第一次自由读文时,丹青老师出示读文要求: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看拼音多读几遍。让学生按照要求读课文;当第二次读文时,教师则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文(课文都写了哪些景物?)这样既避免了学生读文的漫无目的,又能使学生更快地围绕问题,解决问题;老师对学生读课文除了每次都有要求外,读的方式也有所不同:集体读,个别读,大声读,开火车读,接读,女生读男生想……等等.不同形式的读也是有不同的功能,指名朗读可以给对文本有不同感悟的学生施展个性的空间;自由朗读可以让学生很好地感受文本,品味语言;集体朗读有增强气势,激发共鸣的功能。还有一个读的亮点就在学习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时,丹青老师让学生一边读一边做动作,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此外,课件中视频、图片和背景音乐的使用,都无一不是在为“读”服务。整节课学生读得兴致盎然,也达到了乐学的目的。

  二、授之以渔突出“法”,使学生会学。

  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既有知识,不如传授学习知识的方法。本节课上,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第 自然段后,便总结学习方法,那就是结合生活实际、抓重点词,一边读一边想,引导学生利用这样的读书方法来学习第 自然段。使学生掌握了理解课文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理解词句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

  三、收放自如突出“活”,使学生想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本节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习雾中的景色时,丹青老师不是逐句地来理解分析课文,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而是让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学生喜欢哪个自然段,教师的课件就出示哪个自然段。而教师对每个自然段的关键性的知识把握的很准确,做到了收放自如。教师的“主导”与“主体”意识很强。

  四、教学技艺突出“新”,使学生爱学。

  丹青老师个人的教学基本功十分扎实,无论是富有感染力的声音,还是漂亮的粉笔字,都令人羡慕。本节课上她又向我们展示了绘画基本功,这里的画,不仅有助于教学,也是教师自身素养的一种展示,它的作用远远超过插图,原因是不言自明的。拥有这样的教学技艺,怎能不让学生喜爱呢?

二年级的语文评课稿8

  听了二年级洪老师上的合作教学《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我们都觉得这是一堂扎实有效的语文课。洪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至始至终以饱满的情绪感染着学生,用富有魅力的语言吸引着学生,为学生营造了一种无拘无束的气氛,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整堂课的亮点很多,下面我代表三年级语文组对洪老师的这堂课谈几点体会。

  1.以图导文,激发学生兴趣。

  每篇课文的教学都有一个切入点。找准了切入点,将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很大的方便。教学《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洪老师从两幅插图入手,让学生找不同,比较葫芦枝叶茂盛的样子与被蚜虫咬过以后的样子,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以“变”理文,明确课文思路。

  在教学过程中,洪老师独具匠心,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力求创新与突破,采用变序阅读法,让学生观察比较两幅图片后找到课文中相对应的自然段,自主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让学生提出质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紧紧围绕文章的主线:“变”。刚开始时叶子长得怎样?葫芦长得怎样?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

  3.以读品文,突破教学难点。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教学中,洪老师无时无刻都在努力营造着一种“我想读,我来读,我要读”的读书氛围。课堂中,洪老师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通过品读、评读、个人读、分角色读、齐读、选择读、表演读等不同方式的阅读,从多个角度引导孩子们体会种葫芦的人的心态,以读悟文,品析词句。特别新颖的是洪老师还设计了“招聘启事”表演课本剧这一环节,让学生来读一读、演一演种葫芦的人与邻居的对话,让孩子们在创设的情景中去感受,去体会。

  一堂课总会留有一些遗憾的地方,我们组老师在评议时也讲到了几点有待商榷的地方:

  1.洪老师在说“一模一样”这个词时,读音有误;理解“自言自语”这个词时,有学生回答说是自己在心里说,这个意思不准确,老师没有及时纠正。

  2.在学生交流种葫芦的人“所想所说”的句子时,课件已经用不同颜色把所想和所说的出示了,应该先请学生回答后课件再显示不同颜色以示区分。

  3.表演课本剧环节的最后,洪老师是请全班同学一起带上动作表情来读句子,这里如果是分男、女生或者分两大组来分角色读会不会更好呢?

  4.引出道理的部分,节奏比较快,个人觉得,是不是可以这样设计:当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时,他一定很伤心,很后悔。这时,请学生来当邻居或者是那个人的朋友,通过对话的形式把道理告诉那个种葫芦的人。

  5.拓展部分环节不够清新,老师的引导有点偏离主题。我觉得这里是不是可以设计一个续编故事呢?比如: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颗葫芦……(后来怎么样?)引导学生进行说话练习。

  还有一些细节之处,比如头饰区别一下可能效果会更好;“招聘启事”的课件上好像出现了“第三关”“闯关”这样的标题,但前面并没有看到“闯关”游戏,课件还可以更严谨一些。

二年级的语文评课稿9

  这次听了二年级两位语文老师都上了《小动物过冬》,这两节“同题作课”让我感受颇深。《小动物过冬》这篇课文极富童趣,贴近儿童的生活。这是一篇拟人体的童话,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了解小动物不同的过冬方式,同时在情感目标上要渗透同伴之间相互关心的情感。这次两位老师课前都做了精心的准备,课件非常精美,一个个动物头饰等都牢牢抓住了孩子们的眼球。板书设计也比较新颖。下面我主要来评一评孙燕老师的这节课。

  听完课后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孙燕老师对整个课堂的把握又更上了一层楼。她用精美的课件吸引学生,用生动的语言去感染学生,通过不同形式地朗读,让学生走进小动物的世界和小动物们共欢乐,同时在开心愉快中学到了小动物们过冬的各种方式,及为什么要这样过冬的'知识。

  整堂课的教学中,最大亮点就是读。表演读、指名读、分角色读、齐读多种读的方式读出了孩子们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自己获得情感体验,有层次性,为学生个性化学生提供广阔的平台,抓住文中的词语让学生品读,方法较好。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课文中只介绍了三种小动物的过冬方式,但这三种过冬方式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过冬方式”,进行课外延伸,使学生学到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培养学生喜爱图书、乐于课外阅读的好习惯,从而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总之,语文教学的本位就是重积累、重感悟、重读书,孙老师努力把握住这一点,让这堂课上得有声有色,有情有趣,让学生真正地爱语文,懂语文,让语文课成焕发生命活力,成为学生的乐园。

二年级的语文评课稿10

  本课本着“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珍爱生命”为主题,开启学生的思维之门,郭老师的课学生掌握游刃有余,以下几点值得借鉴学习:

  一、以境促情

  课伊始,欣赏小鱼在大海里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到鱼到大海里自由自在的快乐生活,激发了学生们对美丽的海底世界的向往,也为下面学生体会小鱼的可怜做好铺垫。

  二、以情渲境

  老师 对“浅水洼”的'讲解、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大海里生活的情景、“假如你是其中的一条小鱼,你马上就要你会想些什么?”创设情景,让学生设身处境地位小鱼着想,从中体会小鱼的难受,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其实也是使学生感悟小鱼的危险处境为小孩子救小鱼埋下伏笔。

  三、以读促理解

  郭老师的课文讲解以第一自然段位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抓重点词句自由度、个别读、师范读、齐读等不同形式让学生逐层深入地体会文章,品析语言,深入地认识了浅水洼里的小鱼的困境。

二年级的语文评课稿11

  评课内容:

  《一分钟》这篇课文是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内容较为通俗。主人公元元因为早上多睡了一分钟,带来的却是20分钟的迟到,是一路焦急的等待和一声声的叹息,是深深的后悔和宝贵的教训。故事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十分紧密。听了戴老师的课我受益匪浅,让我倍受启发。戴老师能根据低年级的教学重点组织教学,通过引导学生识字,使学生能利用“减一减,换一换”等方法来识字,在游戏中巩固识字,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1、稳扎稳打,识字教学扎实。

  在生字词的教学中,戴老师采用多种形式为学生创设了识字平台。有说说记住字的方法识字,如:换一换、减一减、加一加;在游戏中识字,如:组合游戏。这些过程,看似平常,却唤醒了学生以往的识字经验。在识字过程中,戴老师还非常注重正音,尤其是“丁零零”、“哈欠”等词语的轻声正音。在写字这一环节,戴老师花了5分钟让学生写字,并进行展示讲评,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整堂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体验到学习生字的无穷乐趣。

  2、多元评价,学习兴趣高涨。

  戴老师上课始终是亲切地和学生交流,在教学中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对学生的发言总是给予及时的激励与表扬。如“你真棒,都读对了!”、“这会儿,XX终于读对了,给他鼓鼓掌!”等等,使课堂充满了人文关怀;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了学困生的自信心。这就是戴老师的教学艺术,善于激励,善于唤醒,善于鼓舞。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完美的课也都会留下一丝不足,戴老师所上的是第一课时,我认为还有以下的不足:

  1、对本节课内容的整体把握不够完美。 第一课时仅仅安排了识字教学,内容上显得有些单一。

  2、叶圣陶先生说过:“读书务必做到正确、流利,‘字字未宜忽’。首先要读正确,然后才能谈到思考。语文姓小,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首要目标。”然而,在这堂课里缺少了朗读,也就缺少了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对于正确地朗读课文这一目标的达成度不高。

  听了戴老师的这一堂课我收获了许多的教学经验,充分的了解了自己的不足,知道自己还有很多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这一堂课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她的识字教学如此扎实,真正的是一步一个脚印,步步非常扎实。

二年级的语文评课稿12

  语文课要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在教学中,熊老师能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努力体现了以下教学思想:

  (一)营造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

  杨老师能始终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积极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鼓励学生大胆开口,为他们提供表达的机会。通过个人说,伙伴说,讨论说等形式,让他们表达自己感受,表达见解。并且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在看(看图片、看屏幕)读(读过生动的课件去冲击学生的视觉、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体现了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学的服务。

  (二)以读代讲、以读促讲、读中感悟。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只有多读,才能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只形成独立阅读能力。”现在的语文课上大多是教师在唱独角戏,不遗余力地讲解分析,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其中。久而久之,他们也就失去了参与的兴趣,渐渐地疏远了语文课。熊老师在教学中能做到以读带讲,培养学生的语感。力图让学生在读中感受首都北京灿烂迷人的夜景。整堂课上,她让学生全方位的'读书,有个人读,引读、齐读、赛读,小组读,男、女同学分别读,感悟后读等,让学生中在读中自解、自悟。

  (三)以点带面,抓重点词句理解。

  在学习第二段时,杨老师能抓住川流不息、象银河从天而降、光彩夺目等词句,让学生在充分理解这些词的基础上想象长安街的金碧辉煌,当脑子中形成这种影像后,文章的内容、所要表达的情感就都在脑中了。

二年级的语文评课稿13

  今天听了李海燕老师上的《葡萄沟》一课。从这堂课中我看到了李老师精彩的地方,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不足的地方,应该说受益匪浅。李老师执教的《葡萄沟》整节课都落实了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开放而充满活力。

  一、谜语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巧妙的开头,能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教学内容上,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并能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二、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1~2年级要多认少写。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在李老师的课堂上,摒弃了以往常见的读字、组词、繁琐地分析字形等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是教师将要求会认和会写的字以句子的形式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在学生面前,“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同时对生字采用变换字号和颜色的方式,增强对学生的视觉冲击力,让学生直观上整体感受我会认和我会写的字。这样,一方面,让生字始终存在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有助于学生理解字词含义;另一方面,也为学生下一步的朗读课文打下坚实基础。此外,李老师还善于开发和利用课堂的教学资源,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认识、理解字词。

  三、注重对学生朗读能力的训练

  《葡萄沟》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语言生动优美,词汇丰富,是训练朗读的好教材。《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至关重要。李老师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能引导、组织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充分地读,抓住关键词语让学生品读、体会,重难点突出,如对“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处理得比较好,并能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体会、积累一些优美词句,如“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等。就整堂课而言,李老师的课给人的感觉放得很开,又收得很好。

  四、多媒体课件运用恰当、适宜

  无论从课堂开始的范读课文,还是后来的运用课件展示地图、梯田、阴房,整节课课件运用的恰当而不牵强,有实效而绝不做作。课件与课堂教学紧密相连,起到了为课堂教学服务的目的。

  建议:只是内容上有些多,到最后时间有点紧。是不是把老乡热情好客这部分内容删掉先不讲,换到下一课时时再理解。中间的说话和句式训练也有点多。难度上有些难。这里的练习稍做调整。

  以上是我个人的几点肤浅看法,说的不妥之处,望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二年级的语文评课稿14

  本学期我们工作室开展了多次活动,我也拜听了多位老师的课堂。其中,对陈伟老师的研讨课《回声》印象颇深,因我本学期也执教二年级语文,故尤为细嚼陈伟老师的教学风格,她亲切不失中气的课堂语言,活泼而具有张力的课堂氛围,精巧的教学安排和扎实的字词教学都值得我们细细深思回味。

  一、语言文字训练到位。

  二年级的字、词、句训练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本节课在这方面的训练有独到之处。例如:水的波纹是怎样扩散的?问题提出后,陈老师出示了一段原文:“青蛙妈妈带着小青蛙(跳)到岸上,她(捡)起一颗石子,(扔)进河里,河水(激)起一圈圈波纹。波纹(碰)到河岸,又一圈圈地(荡)回来。”并且,在黑板上画出了波纹的形状,直观生动的使学生记住了波纹的意义。在语言环境中训练字、词、句,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语言文字训练与认识事物统一起来,并且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这里的“跳”、“捡”、“扔”、“激”、“碰”、“荡”等一系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学生都在反复诵读和体会中确切理解并掌握了。这样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学生的收益是很大的。

  又如:陈老师对青蛙叫声的语气词进行重点讲解,重复练读三句话,引导学生体会“哪”,“吧”,“哩”这三个语气词的作用。这个环节把语言文字训练、思维训练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体现了教师明确的训练意识。

  二、朗读能力训练到位。

  整节课,根据教学重点和训练需要,教师设计了“配乐范读”、“指名朗读”、“小声齐读”、“自由练习读”、“有感情地读”等训练方法,学生经历了一个由“自读”——学读——练读——美读”的提高过程,训练步骤和层次清清楚楚,这一点是非常可贵的。

  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项目,低年级就应该打好扎实的基础.在这点上,张老师循循诱导,以读贯穿始终,重视朗读能力的培养,并且有要求、有层次、有目标地一步一步落实,这是难能可贵的'。

  三、字词教学扎实而有新意。

  这节课,陈老师富有创新的给学生提供了两大写字法宝:魔法圈,魔法棒。

  在练写“影,倒,游”这三个生字时,陈老师详细讲解了字词的结构,需要注意的笔画,并且示范写字,师生合作共同将这三个字送入田字格。在魔法圈、魔法棒的神奇魔力下,学生们写起字来更有趣,更规范。当然,肖云霖老师也指出魔法圈、魔法棒的运用既有帮助学生写字规范化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可能造成学生对写字模式的形式化,不利于对字词的识记,影响日常写作的实用性。

  总之,陈伟老师这堂研讨课既突出了教学重点,体现了教师导读的思路,又简明实用,各项训练都能到位,是一篇值得学习和研究的好课堂。

二年级的语文评课稿15

  我们都知道王老师是中学转过来的老师,虽然已经从教十年了,但对于教小学语文才短短的三个多月,还是一个新人,非常得不容易。

  这节课,王老师能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孩子们去学课文1到4节,使他们在了解了在太空中宇航员是如何喝水、睡觉、走路的。

  有3个亮点:

  1、抓住难读的句子,做到随文识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

  如教学“绑”,用什么东西绑呢?这个偏旁就好像一根绳子,牢牢地系好。“塑”读词塑料杯,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是用塑料做的?联系生活识字生字。

  2、抓住了文字的空白,激发了学生的想象了,内化了“失重”的`形象感知。

  如“在太空睡觉和在地球睡觉有什么不一样?”,“想一想宇航员都飘到哪里去了?”让学生入情入境的设身处地的去思考、体会、填补文字的空白,感悟“趣”字。

  3、在了解这些航天知识的同时还接受语言文字的训练。

  如:先让孩子自己找找课文里写了哪几件趣事,板书在黑板上。再根据提示的关联词先……接着……然后……最后连起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件事。不仅概括了本文的内容,而且训练孩子说话时可以用上这样的表示先后的关联词来说,培养他们说话的条理性。

  再如:最后在学完喝水、睡觉、走路后,用上这样的句式来说话。不仅回顾了课文的内容,而且加强了句式的训练。

  宇航员要想在太空里喝水,必须——

  宇航员要想在太空里睡觉,必须——

  宇航员要想在太空里走路,必须——

  不足:

  1、孩子读得还不够。

  2、教师自己还不够进入状态,有趣的感觉还没能完全体会到。

【二年级的语文评课稿】相关文章:

语文评课稿【精选】08-16

[精选]语文评课稿10-09

经典语文评课稿01-07

语文评课稿12-24

语文评课稿12-19

(经典)语文评课稿12-14

语文评课稿【经典】12-16

二年级语文评课稿 狐假虎威评课稿06-04

语文课评课稿04-12

小学语文评课《梅花魂》评课稿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