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评课稿经典【1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评课稿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评课的反馈信息可以调节教师的教学工作,了解、掌握教学实施的效果,反省成功与失败原因之所在,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创造性,及时修正、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那么你有了解过评课稿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学评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评课稿1
上课语言生动精练,课堂组织很好,教学上紧密围绕着教学目标组织教学,通过课件让学生形象的体验到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特点,并与生活相联系,用了许多生活中的照片,让学生去进行判断,加深了学生对这一概念的理解,教学效果很好。
从教学目标来看体现出了认知,技能,情感的多元教育视角;从学习内容看,重点突出了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增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能力,符合二期课改的教学新理念;从设计的环节来看,整个活动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和学习特点,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用生动形象的分类,取名等教学手段巩固学生所学知识,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虽然没有制作华丽的课件,但是她的每一个知识,每一个练习的呈现都很体,自然,而且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这就是在数学中所要求的实在的课堂教学。本堂课从对角的认识引发并过渡到新授三角形的分类,既复习巩固旧知,又引出了新知识。而且始终遵循着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已知到无知,从简单到复杂。在课堂上时刻体现出学生是真正学习的主人,每一个知识点的引出都是由学生或从学生的思维角度来引出,同时还很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联系生活实际,使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动手实践,经历“数学化”的过程,让学生在操作中发展数学能力;鼓励猜想,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合作学习,让交流擦出思维的火花,让学生在发展的共同体中共同发展;这些都是这堂课中的闪光点。所以我觉得这是一节好课,值得我们学习!优点:
1、整体感觉是学习过程逻辑清晰,小组分工明确,学生主体地位体现充分,学生配合好,课堂气氛活跃;
2、学生充分小老师角色非常到位,有讲有问,学生回答积极配合;
3、教师穿插点评、补充、总结、讲解,少好精;
4、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四部分:基本知识、知识应用、扩展部分、总结部分。前后紧密相连,由易而难,步步推进;
5、充分体现了杜郎口模式的10+35原则、学生为主体原则、分作协作原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课。
建议:
1、第5组在提出如何用简单的办法画函数图像是,老师不应代为回答,动员其他学生回答,并把结论板书在黑板上;
2、第6组有个同学在讲解不清楚,老师不应代为讲解,应动员其他学生来讲;
3、扩展的题目有点偏难过繁,拔的太高。评课过程:
各位领导及教师点评
(1)对学生课前准备的习惯培养较好,重点把握好,学生都掌握好了,难点突破自然
(2)本节课难点在于正确进行计算,课堂环境好,使学生静下心来认真做、思考方法
(3)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到位,整节课贯穿其中
(4)学生对出错的地方能及时找到并谈一下,教师即发现了学生知识的薄弱点,也使学生总结了错误的原因,吸取教训
(5)整节课关注学生,题目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急不躁,教师具有亲和力,师生的交流融洽
(6)与小学时比较,学生的精力集中了,跟着教师思路走了,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了严密的数学思维,解题习惯好了
(7)课堂驾驭能力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课时保证了学生能够参与课堂,学生主体参与是提高课堂实效性有了保证。
(一)从教学程序上看
教学目标要在教学程序中完成,教学目标能不能实现要看教师教学程序的设计和运作。
1、看教学思路设计
这个教学思路由易到难,不断拓展。既完成了教学目标所规定的知识内容,又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方法和能力。在记忆三角函数值的过程中,让学生思考当时,正弦值是怎样变化的?利用这个结论,给出一个问题,比较xx和sin17°35′的大小,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三角函数值的变化规律。上课的脉络和主线清晰,他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方案。做到各知识点的合理编排、组合、衔接、过渡。
2、看课堂结构安排
以课程目标为主线,教师采用复习、引导、启发、探究等教学方法,课堂安排紧凑。绕满远老师上课特点鲜明,节奏快语速并不快,不是给人以慌里慌张的感觉,相反却使听课老师感到轻松自然,没有担心感和压抑感。
教学过程中层次分明,语言稳重得体,不失诙谐和幽默。在课堂上既有老师的理论阐述,又有学生的独立思考,既有问题的不断抛出,又有学生的奇妙对唱,一曲和谐,给人一份享受。总体感觉这堂课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高。
(二)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看
1、看是不是量体裁衣,优选活用
把关注学生放在第一位,时时处处以学生的课堂表现为自己下步教学的出发点。对于三角函数值的理解和记忆既能充分让学生暴露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又实时扑捉到学生存在的问题,发现学生的思维缺陷。
2.学生的演板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最好方法。绕满远老师对此很重视,不惜利用宝贵的时间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矫正和耐心的指导。关注学生课堂表现,让学生充分暴露问题,暴露教师教学问题是绕满远老师特别设计和关注的。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将获取的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真正懂得将本学科的知识与其它相关的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并让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灵活运用到相关的学科中去,解决相关问题,加深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掌握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这节课有很多地方都是要联系生活实际,把生活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
能适时、适当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的辅助作用得以体现。
(三)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看
板书设计科学合理、语言精练、言简意赅,条理性强,字迹工整美观,板画娴熟。教态明朗、快活、庄重,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热爱学生,师生情感交融。语言准确清楚,说普通话,精当简炼,生动形象有启发性。教学语言的语调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数学语言表达正确。
(四)从教学效果上看
教学效果好。学生学到了知识,体会来思考问题的常用方法。使学生养成注重细节,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作风。同时学到了课本以外的许多知识方法和态度。教师的榜样作用得以体现。
数学评课稿2
这周周二在我们学校听了一位资深老师的一节随堂课,说是随堂课但按一般惯例都是稍微提前通知了的,内容是《条形统计图复习课》,课上要讲的内容很少,就只有新教材第45页第3题、第4题和“你知道吗?”,因为学生已经学习了条形统计图的一般绘制方法,这部分内容如果是“放心”的老师,10分钟就可以搞定结束。
但是这位老师的课在听前15分钟内容时,当时我没翻教材,以为今天将的是什么新授内容呢,学生都在老师精心设计的问题中思索。因此这节课也给我提出了另一条思路,练习课也可以一样精彩。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想法:
一、精心加工教学材料,灵活处理教材
第一个问题:从表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第二个问题: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第三个问题:这里为什么没有合计?
第四个问题: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流,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流,珠江是我国第四大河流,老师告诉大家黑龙江是第三大河流,你能猜猜它的长度吗?
学生估计后在给予数据计算。
第五个问题:(打开书第45页第3题)这里的统计图是条形统计图吗?
……
上面的教学环节中,第一、二个问题是对于“统计”知识老师常用的问题,而第三个问题则是老师特意提出的,这里渗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合计”是很多统计知识的常常解决的问题,可“合计”在这里就没有实际意义了,如果平时不加指导,就像我们五年级的学生还会提出“两天的气温一共多少摄氏度?”“两人一共多高?”等无意义的问题。第四个问题则充分体现了老师对新课标解读的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推理能力,可见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处处留心创设条件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
经过上面对教材的有效处理,才算进入正式的第3题的练习指导,但我相信学生进行上面的问题思考比老师直接要求完成第3题练习再交流得到的数学本质思考要多得的。
二、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作为资深的老师,在平时每一节课的教学中都能给予学生学习习惯的指导,我从几个细节中看到可以看出丁主任的用心。
细节一:学生好像特别喜欢做作业,尤其是动手操作的画图题等,拿到作业也不看题目就开始写,老师在课中多次提醒、强调让学生先看图,看懂了再画。
细节二:在组织交流学生所画的条形统计图时,老师用“你能给大家提个醒,我们画图时要注意什么?”这样的问句,既提醒了学生,又没有直接告之那么枯燥无趣,而且的这样的另类强调更易于同学们接受。
细节三:课上当有个别学生抢着说或抢着做时,老师偶尔采用“表扬×××”来提醒大家注意,这招对于中低年级的小学生还是很有效果的,这样课中就没有充满批评和指责,个别学生也能在部分习惯好的学生的带动下,主动的学习。
三、几点思考
下面是我的两点思考,可能是吹毛求疵一点。
1、虽然乡镇小学家庭电脑普及率没有那么高,但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家庭能够自主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我国体育代表团在第24-30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获得金牌的数量,也许在查阅的过程中学生可能还会了解到其他的相关奥运知识。
2、课上老师没有用多媒体,可能是很多班级电脑有问题,如果课上配上多媒体讲“你知道吗?”展示各中变式的条形统计图时就更直观了。交流作业时也可以用展台,部分学生能从其他同学的作业中获得画条形统计图注意点和技巧。
数学评课稿3
这节课讲的是自行车里的数学,齐老师的引入简洁明了,直接告诉同学们生活中处处是数学,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自行车里的数学,然后紧接着出示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非常简洁,这正好符合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可能有的课题需要激起学生兴趣的情景设置,可就这节课来说,学生的兴趣已经很高了,而且教师也准备了实物教具,所以我认为直接引入会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来研究本节课的重难点问题。不过后来高老师说我们可以插入一个小情境,先让学生开放性的找找自行车里的数学知识,然后老师再给予适当的引导,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自行车蹬一圈走多远?这样可能对于本届的重难点并没有多少帮助,甚至会占用一些宝贵的时间,但是这样的思考可以培养学生的质疑特质。犹太人堪称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了,他们教育孩子每天都要质疑,父母每天必须问孩子的一个问题就是:今天你提问了吗?所以,孩子的智慧来自于提问,这远比让孩子掌握一些简单的知识要珍贵的多。
齐老师对于“自行车蹬一圈走多远”这个问题,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放在了自行车的工作原理,这是很不错的。学生回答也很好,教师直接板书了自行车的工作原理:脚蹬——链条——后齿轮(个人认为应该在最后加上一个“后车轮”,根据初中孩子的思维发展规律,抽象性还是有些欠缺的,可能由后齿轮转动直接联系到自行车的滚动还是有一定困难的,开始的模糊就会给学生后来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压力。下课后,听见后面几个孩子在议论说听了一节课也没听懂,大概原因就在这里),也就是说,可能自行车的工作原理学生还了解的不够。 可能是由于有个孩子思维稍微灵活一些,把问题直接引入到了前后齿轮之间的关系。这时候学生可能还不明白自行车走多远跟齿轮比有什么关系,齐老师已经带领大家在研究前齿轮转动一圈后齿轮转动几圈了。其实我觉得可以带领孩子们走这样一个思路:
首先要用最通俗的语言告诉学生自行车的工作原理,脚蹬一圈,带动前齿轮转动一圈。由于前后齿轮用链条连接,前边过一个齿数,后面也跟着过一个齿数,这样前齿轮的转动带动了后齿轮的转动,后齿轮是和后车轮连在一起的,也就是后齿轮转动一圈带动后车轮也转动了一圈,后车轮的转动驱动了前车轮的转动,这样自行车就工作起来了。
学生在充分了解了自行车的工作原理后,剩下的工作就只剩下前齿轮转动一圈后齿轮转动几圈(后齿轮转动的.圈数也就是后车轮转动的圈数),这个问题我觉得我们要充分相信我们的学生, 大胆交给学生去完成就可以了。
如果知识是学生自己探究出来的,那么原理也自然会了解的很透彻,后面的变式题也会深入本质的去理解和变通。练习部分的【学以致用】的题目,如果让学生理解前后齿轮的齿轮数之比就等于周长之比,也就等于半径之比或者直径之比,那么这个题目就不会出现学生简单模仿公式形式的问题了。
另外,数学其实是一门很抽象的学科,它来源于生活,却远远高于生活。数学知识的应用可能会有一定的滞后性,也许数学研究出来的结论会在几万年后才能用上,这完全得益于高度概括后的升华。齐老师就是特别注重知识的总结和升华。发现学生的问题后,敏锐的捕捉并加以总结和提升。就像在【学以致用】题目中,学生容易将前后顺序比错,于是齐老师迅速的捕捉到学生的这个困惑点,然后加以总结,并提升成为一条规律。
数学评课稿4
“解方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简易方程”中的重要教学内容。本节课陈老师能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重视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交流,注重学生的想法。通过小组讨论、同桌合作交流学习方式,给学生提供自主的活动空间和交流的机会,引领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来获取知识,体现出主体性教学的课程新理念。教学过程有条理性,教学效果显著。我个人认为陈老师执教的《解方程》一课有以下几个亮点。
1 、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灵活地处理和利用教材。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如:在具体指导学生解方程的过程中,(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陈老师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接着展示小组合作探究的结果,请小组里的同学口述解方程的过程,同时教师用课件演示或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陈老师利用小组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大胆地放手学生自主探究本课的教学重点,同时做到有的放矢,能很好归纳总结,这一点做得非常好。在此过程中陈老师突出强调两点:其一是解方程的依据是什么;其二是注意解方程的格式。突出了这两点,为以后解稍复杂方程做准备。
3、课堂结构安排的非常合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几方面:
(1)、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的很合理,并且讲与练时间搭配也很合理。
(2)、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时间分配合理,陈教师占用时间与学生活动时间刚好相等。并且学生的个人活动时间与学生集体活动时间的分配也很合理。
除了以上几点外,陈老师执教的这节课还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师教学语言准确、严密;对学生的启发、点拨恰到好处,与学生的交流亲切自然。
然而,这节课上也有值得探讨的地方,如:在教学“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两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时,教师讲得过多。我个人认为这个教学环节以学生自学的方式来完成可能效果会更好些。
以上是我的一点粗浅认识,有不当之处,请各位同仁指正。
数学评课稿5
一、 教材分析(说教材):
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38页39页。
2.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课程标准把空间与图形做为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初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认识图形》这部分内容,是本册教材《有趣的图形》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是在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这些立体图形的基础上,来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这些平面图形,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认识这几种图形,不仅是今后学习他们的特征及他们的周长还有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初步的观察能力、交流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能辨认四种图形,并体会“面在体上”。
能力目标:通过操作、观察、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并渗透审美情趣的教育。
从上面确定的教学目标出发,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如下:
4.重点: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并会辨认这四种图形。
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很容易将体和面混淆,所以本课的难点是面在体上 难点:体会“面在体上”。
在教学信息与感知材料的呈现上我选择多媒体课件演示,这样更直观易懂。
5.教学准备:
在教学前我为学生准备了各种立体模型,以及多种平面图形的学具,还有彩色笔和白纸等等。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直观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他们对新鲜事物比较感兴趣,课堂注意力有效保持时间很短,不随意注意占优势,课堂上喜欢操作类的活动。本课时教学内容是他们在一年级上册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四种简单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且根据他们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都已经基本上认识这四种平面图形了。
最后我来具体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流程:
三、教学流程
根据上面的分析,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我将本课的教学设计为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三、联系生活,巩固新知;
四、游戏激趣,总结评价。
下面我就分别从这四个方面来谈一谈: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屏幕显示:交通标志(由生活中图形引入新课)
师:笑笑在上学路上发现了很多交通标志,你们知道这些标志的意义和它们的形状吗?(适时进行交通安全教育。)
2.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些图形,并与它们交朋友,好吗?揭示课题——认识图形
【设计意图:这里利用信息技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入新知,会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也会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愿望。】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这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在这个环节中要完成知识目标:初步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能辨认这四种图形,并体会“面在体上”。
因此在这个环节我设计了找一找、摸一摸、学一学、比一比、画一画五个活动。 活动一(找一找):在“体”上找“形 ”
1找长方形,哪个图形藏长方体的面?(长方形)
2.找正方形,正方形藏在哪个“体”的面上,(正方体)。
3.找三角形和圆,三角形和圆藏在哪个“体”的面上,(三棱柱、圆柱)
【设计意图: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课件演示面从体上滑下,进一步体验到“面”由“体”得,帮助学生建立平面图形的空间观念,突破本课难点。同时使学习的内容更有情趣、更直观,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
活动二(摸一摸):摸“长方形”学具感知它的特征
1. 认真的看一看它长得什么样?再仔细的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2. 数一数长方形有几条边?几个角?
活动三(学一学):自主合作学习正方形、三角形、圆感知其特征
1.小组合作学习:用刚刚学习长方形的方法先认真的看一看他们长的什么样?再仔细的摸一摸有什么感觉?再用数学语言在小组里说一说他们各有几个角?几条边?
2.学生汇报,解决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新课标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懂得合理的表述与认真的倾听,并产生智慧的碰撞。通过摸、看了解长方形的特征之后,又提出用学习长方形的方法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正方形、三角形、圆,这是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先扶后放,使学生从具体实物操作发展到抽象地认识图形。】
活动四(比一比):“形”与“形”比,“形”与“体”比
1.“长方形” 与“正方形”比
2.“长方体” 与“长方形”比
3.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比
活动五(画一画):从“体”上画“面”
1. 谁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把这些平面图形从立体图形上请出来,留在桌上的白纸上呢? 2. 汇报、交流不同的方法
3. 用描的方法挑一个自己喜欢的立体图形画下它的.一个面,并说一说从什么体上描出了什么形?
【设计意图: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他们需要通过各种活动来学习知识,发展自己的智慧。因此,采用实践操作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看、摸、画、说等活动,自主地探究,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三)联系生活,巩固新知
活动一(看一看 说一说 ):
屏幕滚动放生活中的物体,
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可以找到这些图形朋友,仔细观察你从哪个物体的面上找到了
我们今天认识的新图形?
活动二(想一想 说一说 ):
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面上也有这些图形朋友?在小组里说一说。
【设计意图:利用信息技术挖掘现实生活素才,加深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引导学生观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把所学的新知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使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有用,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四)游戏激趣,总结评价
活动一 游戏激趣.
1.打地洞游戏
地洞里藏了很多图形,快来打吧!看谁找到的图形最多。
2.数图形游戏
数一数闹钟里的图形各有几个?
3.小小粉刷匠
学生可以先点击画框中相应的图形即可进行涂色,点击右三角为下一幅图。
【设计意图:在练习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调节学生大脑兴奋,减少疲劳,焕发精神,让他们利用自己的无意注意愉快地接受知识,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达到拓展思维,提高练习效率的目的。】
4.小小设计师
1.这幅画中缺少了什么图形?你能把它找出来并把它拼上吗?
2.你们能用这些图形拼出一幅漂亮的画吗?
【设计意图:“小小设计师”这一环节,利用信息技术网络的教学功能,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构思一个主题,利用计算机中给出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拼出具有小组特色的图案,通过人机交互平台,教师把学生在计算机上拼出的丰富多彩的图案在大屏幕展示,激发学生潜在的智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活动二 总结评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今天这节课你能评价一下自己表现得怎么样吗?你能给自己打多少分? 在你心中这节课谁表现得最好?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从尊重学生人格、关注学生个性差异、满足学生不同需要出发,既有学生间的评价,又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与教师在共同的评价活动中充分展现自我,张扬个性,取长补短,树立自信,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和提高的评价目的。】
数学评课稿6
一、设计游戏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初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找规律”这一案例,老师设计了让学生做游戏,有意识地按规律呈现,让学生在猜测中意会,积累感性经验,从而初步感知规律。这一环节以学生喜爱的游戏形式激发学生参与,同时人人能够参与,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思考、尝试的机会,在猜想中感知到规律的存在,帮助理解知识。
二、转变学习方式,强调合作与交流。
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本节教学内容的活动性和探究性比较强,所以在教学设计上,老师多采用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通过课前感知规律——情境中发现规律——操作中深化规律——体会中创新规律——生活中应用规律这五个环节,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进行教学。她能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借助课件创设学生喜爱的'情境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到探索规律的各种活动中,自主探究、主动地去发现,创造规律。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同时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数学的作用。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因此,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老师从主题图——学生熟悉的学校举行联欢会的具体情境引入,让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中的有规律的排列原来包含有数学问题,有利于产生学习和探索数学的动机;还有在学生掌握初步的规律之后,从自己的身边着手,寻找生活中的规律现象,让学生在举例中初步感受到数学的奇妙和无所不在,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会数学的美和作用,以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需要,促使学生主动的学习数学。
数学评课稿7
朱老师执教的《连加、连减》一课,教学环节比较清晰,教学过程比较流畅,学生也学得比较顺利。这节课的成功之处主要有:
1、发挥直观教具的优势。新授部分的例题,朱老师利用书上的插图和自己亲手绘制的小鸡,化抽象为具体,非常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小鸡的变化只数和相应的计算过程,帮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感知题意,正确列式和知道运算的顺序。
《连加、连减》评课稿 - 盼雪 - 雪中漫步《连加、连减》评课稿 - 盼雪 - 雪中漫步2、 加强叙述的指导。 在用教具进行演示的时候,朱老师反复提醒学生仔细观察,让学生记住在每个演示过程中,小鸡的数量发生的变化,再引导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表达。并在学生加以叙述的时候,引导他们用比较规范的数学语言:原来有( )只小鸡,跑来了( )只小鸡,又跑来了( )只小鸡,一共有几只小鸡,在让学生反复的叙述图意中,将生动的情节转化为数的计算,为掌握正确的计算顺序打下基础。
3、关注细节,提高习题的正确率。
连加、连减是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重要基础,也是本单元的难点之一。特别是第二步计算要用第一步算出的得数。有的学生经常会忘记或记错第一步算出的得数。为了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朱老师非常强调让学生把第一步计算的得数写出来,从而克服了学生由于记不住第一步算出的`得数而造成的计算错误的情况,起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4、强化训练,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在学生学了连加法之后,朱老师马上让学生进行连加法的一系列相关习题运算,从而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明确连加的运算顺序,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学了连减之后的方法同上。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是: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老师没有让学生在具体的题目中说连加(连减)法的含义,因为虽然学生能正确表达图意,能正确列式计算,但作为连加,连减这种应用题教学来说,理解含义还是至关重要的。
数学评课稿8
今天参加了县小学数学研究班下各组的业务培训活动,王薇薇老师上的《最小公倍数》(五下)一课给我留下了较深的印象。合理清晰的思路、简洁明亮的风格、灵活有效的调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谈话引入——自然贴切
1.从春游话题引入信息:小兰想让爸爸妈妈带她去春游,四月一日起,妈妈每4天休息一天,爸爸每6天休息一天。
2.讨论“每4天休息一天”的意思。
3.出示问题:在这一个月里,他们可以选哪些日子去呢?
这一情境的创设至少有三点好处:一是适时,三月底,正是春游的好时候;二是激趣,一家子出游是学生感兴趣的`事件;三是切题,爸爸妈妈共同的休息日就是4和6的公倍数。
二.建立概念——联系生活
1.(一学生回答是12日或24日)问:你是怎样找到的?
2.师生共同寻找:
30以内4的倍数有:4、8、12、16、20、24、28(问:为什么要加“30以内”)
30以内6的倍数有:6、12、18、24、30
30以内4和6的公倍数有:12、24
3.根据上面的信息,她们最早可以哪一天去?(这一生活问题对应的数学问题是“最小公倍数”是多少。)
4.(4和6的最小公倍数有:12)在这里为什么不用加“30以内”?
5.尝试用集合图来表示黑板上的内容。
30以内4的倍数30以内6的倍数
这一环节之后是否要拓展?如果把“30以内”去掉,集合图里的数据该怎样修改?省略号表示什么?(两个数的公倍数是无限的)
三.探究求法——重视技能
努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探究过程,重视数学技能的形成。特别是倍数关系和互质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求法,让学生经历了猜测——举例验证——归纳的学习过程,学生思维活跃,如在找对象11和13的最小公倍数时,11的倍数从1倍找到11倍还能口算,老师问12倍不能口算怎么办,一生能够提出只要再加上11就行了。在求一般关系两数的最小公倍数时,引导学生归纳步骤:首先多写其中某一数的倍数,然后再写第二个数的倍数,当出现和第一个数相同时就是这两数的最小公总数了。
其外,老师也非常重视书写格式的规范,虽会多花了点时间,也是一种好习惯。
四.巩固提高——突出重点
探讨一个问题:练习的侧重点应该是一般关系还是特殊关系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求法?
特殊关系两数的最小公倍数探究过程费时费力,但规律出来之后是容易掌握的,关键是在求之前先判断。一般关系在概念教学时就已完整呈现了方法,理解较方便,但从我们平时经验看,出错的往往是这一类。
另外,照应开头,回归生活,也有补一些应用性的解决问题。
数学评课稿9
这节课的亮点:
1、充分运用教材,在运蔬菜这个情景主线的贯穿之下,让学生充分认识估算的意义,掌握除法估算的'方法,并能用除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2、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知识,学生乐学,爱学,使学生从学会变成“我要学,我会学”。
3、在培养学生估算能力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充分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其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意识。
4、复习题设计得好,让学生知道在求近似值时,应该根据题目的实际情况来估算。
5、课件设计优美,充分利用“班班通”设备,教学效果很好。
6、补充例题实用性强。
我认为本节课需要改进的地方:
1、复习题中求近似值时,要复习一下用四舍五入方法来求。
2、老师喜欢重复学生说的话。
3、要设计好教学中各个环节教学时间。
数学评课稿10
本节课在简约化的课堂中还原数学本色,复原学科的本位,做到了让课堂返璞归真。
1、课堂教学体现数学知识的生活化。
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刘老师通过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见过的圆柱,然后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圆柱体,这一环节选取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素材,吸引学生的注意,通过观察、交流、介绍,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由此导入新课,到课的结尾,展示圆柱体在世博会建筑中的应用,首尾呼应。特别是强调在生活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辨别圆柱的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观察、操作、交流的空间,通过学生观察、思考、归纳,在充分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学习新知,亲历探索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中,刘老师淡化了活动的形式,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尽情展示的舞台。通过让学生摸一摸、量一量等方式初步感知圆柱的特征。再通过剪一剪、撕一撕等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索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什么平面图形,然后在小组合作交流中探索沿高剪开的平面图形与圆柱的关系,充分体现了课标提出的“有效的教学,学习活动不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作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的教学理论。这样设计,既能激发学生探索的自信心,有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3、重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三维目标得到充分体现。
课标中把“空间观念”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一个重要学习内容。刘老师在本节课中以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为基础,从直观的圆柱体实物,抽象出几何圆柱体,通过让学生观察测量,动作操作等方法,感知圆柱的特点,然后又以梯形、半圆、直角三角形等圆形的一边旋转,看能不能得到圆柱。通过课件演示类比,猜测等手段,让学生体会面动成体这个概念,发展了学生的三维目标。
4、以有效的练习使新知学习及时巩固。
练习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新知并逐步形成技能,进而发展数学思维,进而发展数学思维,形成数学思想,刘老师的练习,设计了基本层,辨认哪一个是圆柱,综合层切完或剪完后的截面是什么图形,哪个图形是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拓展层算一算圆柱形饮料罐的长度、高等练习设计,结合学生的已有经验和所学新知,进一步巩固圆柱的知识,适当拓展,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总之,本节课学生在倡简、务本、求实、有度中经历一个探究和发现的过程,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一个师生互动、合作共享的过程。
数学评课稿11
在学习了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后,要计算经过的时间,这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难点,今天听了两位王老师的同课异构课,大家又进行了评议,有几点感触:
时间与时刻:
“时间”是表示两个日期或两个时刻的间隔。如“一节课上40分”,这里的40分就是时间。“时刻”是指钟面上所指的刻度数,它是表示一天内某一个特定的时候。如“上午7时40分上课”,这里的“7时40分”就是时刻。所以在教学时应该让学生明确这一点,而这也是学生计算经过时间的最基础的知识。
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
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一般有以下方法:数一数、拨钟面、计算,而计算方法中也有两种,分别是直接相减(结束的时刻-开始的时刻=经过的。时间)和分段计算的方法。而对于计算的两种方法在学生理解起来是有一定的难易之分的,在第一节王老师的课上,先出示了在两天内的经过时间的问题,学生分别用数数、拨钟面和分段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师也很好地进行了指导,但在之后出现一天内的经过时间时,学生反而不用直接相减的方法;在第二节王老师的课上,与第一课不同,她先出示了同一天内的经过时间的问题,学生明白了直接计算的方法,也尝试运用了分段计算的方法,但出现了情况是学生理解得不够透彻。分析两个课堂上出现的情况,对于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应该是由具体到抽象,可让学生先数数、拨钟面,再向直接相减和分段计算的方法上进行引导,这样更易于学生接受。同时,对于分段计算的方法,需要让学生弄清楚如何找清楚时间的界点,如“正午12点”“晚上12点”等。
数学类知识的渗透:
学生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成长,也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新知识,对于往高年级去的孩子来说,适当的数学术语、数学方法和思维的渗透是很有必要的。如在本节课中,学生用到了两种计算方法,为让学生思维更加清晰,教师可明确两种计算方法的名称,如“直接计算法”“分段计算法”,这对学生之后的数学学习应该是有一定的帮助的,特别是对于其对数学知识的概括归纳能力提高有帮助。
数学知识系统化,但在“点”上也要注意突破,对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也是促进和提升。
数学评课稿12
秋雨微凉,**中学任老师及其领导却冒着霏霏细雨,给我们送来了一节数学课:《探索与表达规律》,我们组就听了本节课后的感想谈几点:
一、教材处理不同:
任老师的本节内容是北师大版第二章代数式的一节课,她把这一节课分成两个课时。今天所讲第一课时,完成了课本知识和课后拓展题7。十一届常规编剧课。而人教版把这个知识点放在数学活动中。,为一个实践活动课,对于实践活动课,我们一般不做过分探究,基本上用自习把它学成一个题解一解就行。没认真对待过,形成了数学思维培养的不足,故学生多在“找规律”的题中出问题。
二、课题引入自然,符合学生认知。
近几年来,我校要求每节课出示学习目标,所以我们的开课多以齐读学习目标开始,机械呆板,好像在提示本节课学生要翻越的大山,而任老师以《青蛙跳水》儿歌引入:“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要学生按规律说下去。学生开始声音既洪亮又整齐。慢慢地,声小了。最后没声了。老师笑了:“这里面有规律的,请思考其中的规律,进而引入到学习中和我们的开课相比,前者是‘要找学’后者是‘我要学’!”充满了师生共同探索的人情味。
三、微课的引入,让人耳目一新。
本节课中,任老师引入微课,讲述了月历中的数学规律。直观、形象且能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让老师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下一环节的教学中去。这种资源共享的方式更加节省了资源,有效为教师减负。在教堂中,任老师建议大家找已有的微课,也可以分组合作,制作共同问题的.微课。这样可以有效的把老师从重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
四、课堂中的引领、示范作用,堪为表率。
在上课中,任老师耐心引导,细心关注每个学生的反馈,对于同一个题,从不同的角度和学生讨论,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学生不会的问题,能耐心,引导学生思考,对于不规范的书写,能幽默指出,这样,每一个学生都从老师的眼中看到了不同的自己,他们勇于坚持自己的观点,全身心投入到讨论这种严谨的态度,温和的声音,执着的探究,起着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总之本节课任老师不仅给学生传授了一些知识,还给我们学校的数学教师带来了一种精神,那就是严谨细心,耐心的做好每一个细节,成为一个平凡的名师。
数学评课稿13
景老师的课是理念新、模式新,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我校“问题学导六步”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他的教学特点如下:
1、学生在课前深度预习的基础上总结出课堂口号,口号囊括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经过学科长解读以后老师能及时给出学习目标,这让学生能够更加准确把握本节课学习内容。
2、在学生明白老师给出的学习目标以后,经过短暂的.思考和讨论,解决了预习时遗留的问题,同时生成新的问题。
3、生成的新问题每个小组展示在黑板上,每小组以抢题形式圈画自己小组能够独立解决的问题,这样调动了同学们学习的主动性,在展讲环节,学生能够把知识技能很快内化成综合素质,即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课堂学生讲解表现看,学生综合素质得到长足发展。
两点不成熟的建议:
1、给学生给出每一个任务时,都要限制时间,让学生学习有紧迫感,这样长期坚持,学生能够在考场上把握好时间,分配好时间。
2、学生在展解完给出解题思路以后,应该给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每一道题,同时抓学困生,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解题步骤。
数学评课稿14
李老师的这节课,奇思妙想层出不群,让我受益匪浅。整个课堂,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发展,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学生在轻松的自主探究学习中认识了四边形,研究、思考、归纳、概括出四边形的概念及特征,获得了新知的'同时,更培养了学生积极参与、团结合作、主动探索的精神,知识和能力得到同步发展,这是一堂充满生命活动力的课堂,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堂。
1、导入新奇,用小动物铺地,猜谜的方式,激发了学生了学习热情。
2、边讲边练,及时巩固,扎实有效。
3、李老师在学习中渗透了猜测验证的数学思想。注重学生的观察和动手操作。
4、练习很精彩,是本节课的点睛之笔。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其中“我是形象代言人”设计很出彩。
建议:在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的环节,可以集体发现,小组证明来节约时间,还有前面判断四边形的环节不必每个图形都说原因,这样就可以吧精彩的练习呈现出来了。
数学评课稿15
《梯形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上年级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按教材进度第一次系统认识梯形,要求学生不仅能根据“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特征直观判别,而且能与前面学过的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进行比较和沟通。本节课温老师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比较为主线,以师生互动、自主探究为主要方式,辅之以多媒体教学,让数学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原有经验,使学生主动学数学,探究学数学,快乐学数学,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以学定教的结构模式,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主要表现在:
一、充分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与联系,关注知识形成的`过程
对梯形的特征研究,温老师努力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建立梯形表象过程中,让学生不断把梯形与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进行比较,加深两种图形之间的区别,也为学生沟通四边形之间的联系作好铺垫。
二、精选习题,整合知识点,用足用好每道习题
本节课的知识点是比较多的,包括梯形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的特殊性、画梯形的高等,为此,该如何能够选好习题,整合知识,给学生留足思考和探究的空间,显得尤为重要。温老师判一判,变一变、猜一猜这三个练习即让学生掌握了重难点又发展了学生思维。
三、精心设计课堂中的每个问题
让学生自学书本66页的上底、下底、腰和高之后,我没有简单地让学生说答案,而是请一位学生上来边指边说:上底是……下底是……,这样,既有了认识的结果,同时也是对梯形各部分名称的巩固。在汇报第二个直角梯形时,我问:“为什么它的高就是它的一条腰?”使学生在以往学习的旧知上,更明确地知道了:如果梯形的一条腰和梯形的底互相垂直,那么这条腰就是梯形的高。同时学生也了解到并不是在上面的就叫上底,在下面的就叫下底。
总之,温老师这节课的能落实贯穿小学数学新课标的基本教学理念,精心设计学生的操作活动,充分利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师用发展的眼光来教学,关注知识形成的过程,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未来能力。如果在练习方面,学生动手的练习量能再有一点,我觉得就更好了。
【数学评课稿】相关文章:
数学评课稿07-03
数学评课稿01-28
数学评课稿(精选)10-01
数学评课稿03-01
数学课评课稿03-08
小学数学评课稿06-25
小学数学评课稿精选06-25
《数学广角》评课稿12-10
初中数学评课稿12-28
小学数学评课稿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