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的认识》评课稿

时间:2024-09-27 18:39:41 晶敏 其他 我要投稿

[精品]《毫米的认识》评课稿7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评课稿,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课堂教学,对探讨课堂教学规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优秀的评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毫米的认识》评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毫米的认识》评课稿 1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属于计量单位的教学,是在学生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并有了一定的度量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安排的本课教学内容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并且通过学生的实际测量感悟并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但鉴于学生年龄较小,分米和毫米在生活中接触得比较少,费老师调整了教学内容,把“分米和毫米的认识”分为2课时进行教学,本课只要“认识毫米”,减缓了学习坡度,降低了学习难度,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回顾课堂,费老师在设计上对学生对学生认识长度单位这类抽象的知识引导地很细致,这样的教学更容易让学生建立一个空间模型,让他们在头脑中形成毫米的概念。

  1、对二年级学生来说,计量单位的学习比较枯燥乏味,费老师能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看一看”、“数一数”、“量一量”等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从而对毫米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活动中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并且课堂气氛融洽,学生联系生活,深化概念,对于学生的后阶段的学习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2、十分注重对细节的引导。如在引导出1毫米后,教师问:“1毫米有多长呢?”问题抛出后,先让学生在尺子上找一找1毫米,再和同桌说一说1毫米有多长,引导学生在通过独立思考找到1毫米之后,在进行同桌交流,最后再组织全体讨论,对1毫米的概念认识十分到位。

  3、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费老师举了很多例子:1分硬币、电话卡、信用卡、一沓纸等物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还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用毫米作单位的物品,加深印象。同时学生能感受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体会数学与周围生活的密切联系。

  4、环节设计扎实有效。特别是在教学在练习本上画一条8毫米的线段时,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直尺,充分利用直尺上的5毫米线,既教给知识,又培养技能。

  总体而言,这节课教学流程重点突出,层次清晰,教学效果好。

  《毫米的认识》评课稿 2

  本节课刘老师思路清晰,语言简练,能运用多媒体技术为教学服务,并且做到重、难点突出。

  1、“毫米产生的意义”在本课中是以已有知识为前提引出的问题,当原有学习经验在实际学习中受困时,必然会产生一种新的认知,即毫米的出现。

  2、在“毫米的认识”时,先认识1毫米,再到1厘米=10毫米,这个过程始终围绕学生的动手在直尺上找,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毫米与厘米的关系,这样直观的体会比死记硬背更记得牢。这个环节的重点是学生的动手操作:a.在直尺上找出1厘米=10毫米。B.利用1元硬币、身份证等物品让学生切身体会1毫米有多长,产生一种直观感受,为日后填写单位做准备。

  3、在“实际测量”环节中,首先先复习了物体的长是如何测量的?一端对准“0刻度”,另一端对准几毫米就读几毫米。注意的地方:

  a.一端对准“0刻度”。

  b.直尺的`边缘要与被测的物体的边缘对齐。这个必须在测量前要复习到。在这设计了8毫米,有两种方法:

  一、找到5毫米的地方往后数三格就是8毫米。

  二、1厘米=10毫米,10毫米—2毫米=8毫米,这里5毫米的认识非常关键。

  《毫米的认识》评课稿 3

  今天听了一节《认识分米和毫米》。“认识分米和毫米”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的,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分米和毫米的概念,并且通过学生自己的实际测量,感悟并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了解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在实际生活中提高估测能力;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这节课田老师上得很精彩,也很扎实,我感触颇深。下面我就这一节课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教学长度单位时首先要引出单位。田老师从学生已经认识的两个长度单位入手,先让学生回顾米和厘米两个长度单位,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有利于学生新知的掌握。比如:让学生比划出一米和一厘米的长度,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然后让学生再去填上合适的单位,一幢楼房高20();一盒饮料8()。在“饮料盒8厘米后,设计了一个吸管1()”,由此激起学生探寻厘米以外的长度单位的强烈愿望,这样就非常自然地过渡到了新课分米的认识。在讲授1分米有多长,教师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分米”变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表象——找1分米的实际长度,放手让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扩大学生的探索空间,让学生对问题进行独立探索发现、讨论交流,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成果。田老师在教授分米,知道单凭听讲接受是不够的,一个长度单位的建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有效的环节,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地感受,逐步地强化。通过让学生认一认、找一找、量一量、、画一画等一系列多种感官参与的活动,帮助学生比较清晰地建立了对分米和毫米的表象,所以在让学生交流一分米到底有长,让学生看着直尺找一找一分米是从刻度几到刻度几,有学生回答从刻度“0”到刻度“10”,有学生回答从刻度“1”到刻度“11”等等,教师的问题具有启发性,带动了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回答的丰富多彩。在让学生画一分米时,让学生交流画的时候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是从刻度几画到刻度几,要画上端点,画完后要标注一分米。田老师还让学生用手比划,对着直尺比划出一分米有多长,用大拇指和食指捏着吸管的两端,感受一分米有多长。再让学生找一找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宽度或厚度大约是一分米的。

  在新授毫米时,田老师让学生量一量数学书的厚度,学生就说出了数学书的厚度大约是1厘米。田老师说如果不用“大约”这个词,怎样精确地表示出数学书的厚度呢?这就需要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它就是——毫米。就非常自然的过渡到了毫米的学习。在这里田老师“注意细节”,这也是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教师把握了教学中每个细小的环节。“大约”一带而过,既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长度单位,也培养学生对数学的严谨意识。接着田老师就讲述:直尺上1厘米中间有一些小格,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你能用自己的手指比画一下1毫米的长度吗?这样巧妙地引导会防止学生觉得知识传授过程的做作。教师学生用已学长度单位量的活动,让学生意识到不足1厘米时,为了测量的精确,我们需要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在实际操作中逐步建立起毫米的概念。在认识一毫米之后,又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一毫米的物品,比如胸卡的厚度,硬币的厚度等等。小朋友们在操作叙述中,进一步加深了对1毫米的感知,很能体现操作与感知的实效性。通过以旧引新,激活了学生的知识储备,激发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在练习中,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发展,在练习中比较,在比较中练习,强化对长度单位的认识与应用,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如活动情境——让学生找长度是1毫米的物体;生活情境——让学生了解生活中与毫米有关的.信息,以上这些教学设计,不仅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中亲身感受数学,让他们体验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萌发一种“数学真有趣,我要学数学”的心理。

  本节课的教学重在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情感和体验,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真是其乐无穷。在教学中,让学生在一个积极主动学习的课堂环境中,不仅真正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空间观念,而且使他们真正体会到数学好学,数学真有趣。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数学不再是抽象、枯燥的知识,而是充满魅力和灵性、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数学教学给学生带来的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探索的魅力、发现之余的喜悦和无穷的求知欲。整个教学流程重点突出,层次清晰,可以感觉到教师在备课时下了一番工夫。教师通过量一量、画一画、数一数、找一找等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了知识,参与面广,活动量大,在活动中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并且课堂气氛融洽,学生联系生活,深化概念,过程不做作也体现了数学美、符号化,对于学生的后阶段的学习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田老师这堂数学概念课,教与学都做到了以“做”为中心。“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让学生动手测量,亲身经历,用心总结,才能学得会,辩得请,记得牢。如果真要说一些我的个人看法,我觉得有些学生忙了一节课也还是似懂非懂的,练习中却会出现很多错误,班级人数多,操作活动多时,学生的注意力易分散

  《毫米的认识》评课稿 4

  杨老师执教的课题是《分米、毫米的认识》。杨老师幽默风趣,亲和力强,课堂上能较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节课在猜一猜、比一比、量一量、读一读、找一找、估一估、议一议等操作活动中认识毫米与分米,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各种感官参与其中,形象的演示、抽象的概括,达到让学生真正理解、真正掌握的目的,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这节课有两大亮点值得学习:

  一是精彩的导课。杨老师是这样导课的:老师肩上背着一根长长的队旗旗杆(金箍棒),做动作,让学生猜一猜,老师表演的是哪个电视剧的人物。学生猜测:孙悟空。然后教师把金箍棒变短,观察,说说现在的金箍棒有多长?(1米),再变短(1厘米),说说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1米=100厘米。教师问:“还有其它的长度单位吗?”引领孩子们自然而然的进入新知的学习之中。这样的'导课,即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较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富有趣味性,同时也较好的回顾了前面学习的知识:米与厘米的认识,为下面的学习做好准备。我在想:如果我来设计这节课,我是做不出美猴王的动作,也想不到用金箍棒的变化把旧知的复习隐含其中的。相比之下,直接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远不如杨老师的这种设计活泼有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是毫米的感知。在感知1毫米大约有多长的时候,杨老师是这样设计的:先量出约1毫米长(厚)的物体,如硬币的厚度、银行卡的厚度等。用拇指和食指捏住物体,然后抽出,观察两手指之间的长度,然后再放入,再抽出,这样反复操作,反复观察,经过不断的感知之后,杨老师提出问题:“你想对毫米说什么?”孩子们纷纷说:“你太小了”、“你太短了”、“你怎么这么短呀”。然后得出结论:毫米是用来测量较短物体长度的。在我教学毫米认识的时候,这一环节我却没有这样让学生捏一捏,而是让学生直接根据自己的感知用手指比一比,相对来说:直接用手指比一比远不如这样捏一捏的感知更具体,更形象,感知也更加准确、充分。看来,一节课的各个环节都需要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精心的设计和思考,很多时候,换一种设计方式,会更适合孩子,会让孩子的理解更深刻。

  一点值得商榷的地方:课堂上,在杨老师开始引领学生认识分米的时候,到下课还有5分钟的时间,到进行练习的时候,已经下课了,感觉对分米的认知有些仓促,而相对来说,分米也是学生不容易感知、理解的。在学习之前,我与杨老师进行交流过:可不可以这节课只认识毫米。这样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感知与操作,从而更全面的认识。很多时候,我们在解读教材的时候,不仅仅要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与安排,更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的使用,让我们的教学设计更加适合我们的学生,更利于学生的学习。

  《毫米的认识》评课稿 5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分米和毫米不仅是认识长度单位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学生逐步掌握测量方法和技能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本节课的重点是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分米、毫米做单位测量或描述物体的长度。纵观本节课,田老师巧妙构思,精心安排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猜测、交流等活动,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建立毫米和分米的表象,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能力。与上节课相比,教学流程更清晰合理,语言表述更准确到位,具体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巧妙导入,激发探索欲望

  强烈的探索欲望是学生学习最好的动力。课的伊始,田老师通过简单的复习,让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且用手比划出它们的长度。再通过填合适的单位,既巩固了学生对米和厘米的认识,又通过“一根吸管长1()”,这一问题引发了认知冲突:米太大,厘米又太小了,进而激起了学生认识比厘米大、比米小的长度单位的欲望,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下一阶段的探索学习。这样的导入简洁、有效。

  二、注重体验,建立清晰表象

  低年级的学生容易接受直观形象的事物,对于分米和毫米表象的建立教师重在让学生体验和感悟。田教师在引出分米和毫米的概念之后,分别让学生在学生尺上找1分米和1毫米,用手比划出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闭上眼睛想长度,找出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宽度或厚度大约是1分米或1厘米,再画出1分米长的线段等,通过丰富多彩的体验、感知活动,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分米和毫米的表象,学生的认知更加真实,更加清晰。

  三、联系生活,体现学习价值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成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因此在教学中在不违背教学宗旨的基础上,应尽量优化以生活为背景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从中感受数学是从生活中来的。因此,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内容的生活性,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主动思考,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本课教学中,教师把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安排了多次观察直观教具,测量身边物体的实践活动,学生对1分米的实际长度有一个初步的直观印象,并且通过手势帮助学生形成1分米的表象,接着通过找一找、看一看、数一数,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到分米和厘米、分米和米之间的关系。毫米的认识也是通过测量数学书的厚度引发出学习需求,教师同样组织了多样的“找一找”、“量一量”、“数一数”等体验活动,让学生建立了1毫米的表象,并结合身边的物体,如“胶带纸的厚度”、“手机的厚度”等,丰富学生的体验,体会出分米、毫米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现出学习的价值所在。

  四、关注发展,活跃学生思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兼顾差异。田老师充分关注到这一点,交流时注重让学生展示不同的方法,如画1分米长的'线段,在学生展示画法后,继续提问:有没有不一样的画法;量回形针长度时交流不一样的想法。这样既给了学生展示的机会,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深化了学生的认识。

  五、优化练习,增强应用意识

  学生建立清晰的表象后,田老师紧扣教学重点设计了多样的练习,有填合适的单位,有实际的测量活动,从而更好地落实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会用分米、毫米做单位测量或描述物体的长度。发展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当然,个人觉得本节课还有一些方面做得不够到位:

  一、忽视了估测意识的培养。概念教学应与估测相结合。如在实际测量时,应让学生选择单位后先估一估长度,再进行测量。

  二、语言的表述还需进一步准确。如让学生说胸卡的厚度大约1毫米时,教师让学生实际测量,发现不足1毫米,教师说:以后我们还要学习更小的长度单位来测量胸卡的厚度。这样表述合适吗?

  三、问题指向不太明确。如当学生画完1分米的线段,第一位学生展示画法后,教师问:有没有画法不一样的?学生总是围绕刻度0—10说自己的画法;直到问:你是从几画到几,有不一样的吗?学生才说出了很多不一样的方法。课堂结构就显得不太紧凑,导致练习拖延了时间。

  四、灵活应变能力有待增强。本节课已经拖延了时间,应在交流测量结果后用一句话结束本节课,如:课后同学们可以继续选择感兴趣的物体去测量。而不要再总结本节课学了什么知识,要灵活应变。

  《毫米的认识》评课稿 6

  《毫米的认识》这节课,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有效地达成了教学目标。以下是对这节课的具体评价:

  一、教学目标明确

  教师在本节课中明确了教学目标,即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 1 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 1 厘米 = 10 毫米,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这些目标明确具体,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教学方法得当

  1.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通过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情境,如测量铅笔的长度,引出毫米这个长度单位。这样的导入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2. 直观演示,建立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直观演示,如展示 1 毫米厚的物品、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 1 毫米的长度。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建立 1 毫米的长度观念,加深对毫米的认识。

  3. 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通过测量身边的物品,如书本、文具盒等,进一步感受毫米的实际长度。这种动手操作的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4. 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在教学的最后,教师设计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巩固练习和拓展应用题目,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流畅

  1. 导入自然

  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引出毫米这个长度单位,过渡自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 新授扎实

  在新授环节,教师通过直观演示、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认识了毫米这个长度单位,建立了 1 毫米的长度观念。同时,教师还引导学生进行了简单的换算,使学生对毫米的.认识更加深入。

  3. 练习适度

  在练习环节,教师设计的题目难易适中,既能够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又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同时,教师还注重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教学效果显著

  1. 学生参与度高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动手操作,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

  2. 知识掌握扎实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毫米这个长度单位有了深刻的认识,掌握了 1 厘米 = 10 毫米的换算关系,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测量和计算。

  3. 能力得到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

  总之,这是一节非常成功的数学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目标明确,方法得当,过程流畅,效果显著。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对长度单位毫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毫米的认识》评课稿 7

  《毫米的认识》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节课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以下是对这节课的评价:

  一、教学目标明确

  教师在本节课中明确了教学目标,即让学生认识毫米,建立 1 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 1 厘米 = 10 毫米,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教学目标明确具体,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教学方法多样

  1. 直观教学法

  教师通过展示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毫米的长度,建立 1 毫米的长度观念。例如,教师展示了 1 毫米厚的`卡片、硬币等物品,让学生用手指比划 1 毫米的长度,加深了学生对毫米的认识。

  2. 操作体验法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通过测量身边的物品,如书本、铅笔等,进一步感受毫米的实际长度。这种操作体验法不仅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了知识,还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 小组合作法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学习,共同探讨毫米的认识和单位换算。这种小组合作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三、教学过程清晰

  1. 导入新颖

  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谜语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谜语的内容与毫米有关,让学生在猜谜语的过程中初步了解了毫米这个长度单位。

  2. 新授扎实

  在新授环节,教师通过直观教学法、操作体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认识了毫米这个长度单位。教师首先让学生观察直尺,认识毫米的刻度,然后让学生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加深了学生对毫米的认识。接着,教师通过演示 1 厘米等于 10 毫米的过程,让学生理解了 1 厘米和 10 毫米之间的关系。

  3. 练习有层次

  在练习环节,教师设计了多种形式的练习题,如填空、判断、选择、测量等,练习题由易到难,有层次,有针对性。通过练习,学生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提高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效果良好

  1. 学生参与度高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动手操作,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2. 知识掌握扎实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毫米这个长度单位有了深刻的认识,掌握了 1 厘米 = 10 毫米的换算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学生的测量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能够准确地测量物体的长度。

  3. 能力得到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通过实际操作,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通过观察和思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总之,这是一节非常成功的数学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目标明确,方法多样,过程清晰,效果良好。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毫米这个长度单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毫米的认识》评课稿】相关文章:

《毫米的认识》评课稿03-12

《毫米的认识》评课稿05-27

《毫米的认识》评课稿【推荐】07-06

【精】《毫米的认识》评课稿07-11

《毫米的认识》评课稿(5篇)03-12

《毫米的认识》评课稿(精选7篇)10-18

《毫米的认识》评课稿(精选8篇)03-28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评课稿02-01

《毫米的认识》评课稿(精选11篇)11-02

《毫米的认识》评课稿汇编7篇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