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论文

时间:2024-05-29 10:58:01 心理学 我要投稿

心理学论文(优)

  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心理学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心理学论文(优)

心理学论文1

  1从赌徒的谬误谈起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个有趣的例子:一名赌徒在打赌硬币是正面朝上或是背面朝上时的情景。如果硬币正面朝上或朝下确实是随机的话,那么该名打赌者在任何一次压注时赢的概率都是0.5。假设这个人接连赌了5次,每次他都赌硬币正面朝上,而每次结果却都是背面朝上。现在他要赌第6次了,他该赌正面朝上还是背面朝上呢?或者说这时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大还是背面朝上的概率大呢?显然,投掷硬币时连续5次背面朝上是很不寻常的,这样的事件发生的概率非常低,赌徒注意到了这一点,所以,在下一次压注时,他加大了筹码,依然赌了正面向上,在硬币连续5次背面朝上后,他愈发相信硬币将正面向上了。结果很不幸,这位打赌者又一次输了。打赌者的错误就在于对概率规律的应用,一枚真的硬币应该有一半的时候正面朝上,这些规律只有在无数次大量的事件后才可能成立。对于很少的尝试次数而言,这些规律不适用。那名赌徒所忽略的是,每次硬币投掷都是一个独立事件,前面抛掷中发生的情况对接下来将要发生的事件没有任何影响。其实,赌徒对于第6次的尝试不会比前面的5次更有把握。正面朝上的概率依然没变。从某种程度上讲,赌徒的错误是很自然的事,他们确实是依据正确的概率规律所作的结论,经过大量的投掷,对一面真正的硬币而言,的确有50%的结果是正面向上,错就在把适用于大量事件发生时才有效的规律运用到了很少的事件上。在6次投掷中全部正面朝上或全部背面朝上并不是绝对不可能,因为概率还没有小到可以忽略不计。赌徒的谬误同样可能发生在心理学研究中。

  科学心理学的目的在于理解人们的所思所想。为了达成此目的,心理学工作者收集信息和提供理论解释时使用的是大量的完备技术。正是对这些技术的恰当运用和对所得数据的合理分析构成了科学心理学的支柱。科学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因为科学心理学强调经验观察,而只有科学方法所确立的信念才是建立在经验观察之上,其他方法所确立的信念都不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经验观察的正确方法包括收集数据的科学程序和分析数据的科学程序,因而对数据加以分析的程序——统计的使用和理解在心理学研究中就变得非常关键和重要的。正如Wells所言:统计思维的能力有朝一日将如同阅读与书写的能力一样,成为一名合格公民的必须[1]。但是在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着大量统计误用和乱用的现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时仅仅是研究者出于某种目的和需要,有时是对统计学本身理解得不透彻、不深入,有时则是由于统计学本身的逻辑性造成的。统计在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不能成为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可以误用或乱用统计学的理由。如果不对这些现象作深入的剖析,如果容忍这样的错误一犯再犯,那么统计学在心理学研究中的作用越大,造成的后果也就越严重。甚至可能为阻碍心理学的发展。因此要警惕心理学研究中的各种统计误用和乱用的现象。应该使自己在从事心理学研究时不会因为不小心而落入统计学的陷阱,也不人为地为别人设计统计学陷阱,同时在阅读他人的研究报告时也要注意不落入别人设下的统计学陷阱。本人把该文定名为警惕心理学研究中的统计学误用,其用意也正因为此。

  2心理学研究中常见的统计误用

  统计的方法是如此地有用,以至于有时我们似乎可以借助统计的方法使任何的观点站住脚。许多人都用统计来支持他们各自的观点。难怪有人这样说,世界上有3种谎言——谎言、该诅咒的谎言和统计。统计会说谎吗?其实统计本身并不会说谎,但它们却可以被人利用而给人以误导。以下是本人认为容易发生在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些统计误用和乱用现象。

  2.1小或有偏样本的使用

  在心理学研究中,我们希望利用统计分析推论出普遍的结论,因此我们常常使用大样本的研究范式。在大样本研究范式里,有非常多的被试,因而任何一个不寻常的参与者都不会对结果形成多大影响,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相对普遍的结论。大样本研究设计已经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标准。因此取样问题是心理学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在对数据作统计分析时就要想一想这些数据是怎么得来的,它的取样合理吗?所有的统计分析都是建立在数据的取得是合理、正确的前提下,如果取样不合理,无论多么高深和精美的统计方法都是无计于事的。合理的样本、准确的测量是使统计结论正确可靠的前提。但我们在进行研究时,有意无意地,在取样的'合理性问题上总会打折扣。下面两种取样的问题在研究中就经常会发生:(1)样本过小;(2)有偏样本的使用。许多广告就会用小样本或有偏样本来误导消费者,比如说在电视上有一位明星说他喜欢喝某一品牌的饮料。广告商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给大家一个印象,因为这位明星喜欢这种品牌的饮料,所以所有的人(总体)也会喜欢它。而回归假象效应这一现象也说明了有偏样本的使用会导致我们得出错误的结论。所谓回归假象是指向平均数的回归,当我们从总体中挑选出极端分数组进行重测时,第二次测得的分数更接近于整个总体的平均数。我们在研究中经常会使用匹配技术,这时就可能有回归假象效应存在。如果在第一次测验的基础上对两组进行匹配,倘若研究者从通常做得很差的组中挑出高分者,从通常做得很好的组中挑出低分者,即使没有给予两组不同的实验处理,研究者仍可以预期他们在第二次测验中得分会很不同,其原因仅仅是因为向平均数回归。这方面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的一个“领先计划”研究。因此,无论何时你自己在进行研究和阅读别人的研究报告时,你都要问两个有关抽样的问题:(1)样本有多大?(2)样本是如何被选中的?

  2.2在统计学的基础:概率的理解上存在偏差

  应用于心理学研究中的定量研究方法大部分是基于概率理论之上的,概率是统计学的基础。我们借助于概率达到对未来的预测。如气象学家会说,明天有80%的几率会下雨,或有20%的可能会下雪。如我们前面提到的赌徒的例子。但倘若我们对概率的理解不透彻,就有可能犯错误,赌徒的谬论就是典型的例子。即使给予事件将要发生的先决条件,我们也很难有绝对的把握认为此事件必然发生,我们所能知道的仅仅是发生机会的比率或是一特定的概率。如根据我们的研究发现具有某一心理特点的人中有90%难以完成某一水准的学业,我们能否就可以据此来预测一个具有这样心理特点的人就不能完成学业呢[2]?显然我们并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基于概率和统计学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是从总体中得出的,我们在总结自己的某一研究时,总会这样表述:从总体上说,什么是怎么怎么样的……总体上得出的结论在具体用到某一个人身上不能过分绝对化。

  鉴于此,人们对大样本研究范式也提出了批评,认为个体的心理活动是非常独特的,这种独特性并非都能作出普遍的概括。经过充分混合个体分数的“统计磨合机”的加工,这些独特性就丧失殆尽了。单靠统计未必就能够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3]。斯金纳就曾呼吁在操作性研究中使用小样本设计,因为他想强调削弱统计分析的重要性。他认为人们把统计的作用夸大了,统计分析通常被看成了目的而不是帮助实验者推出实验结论的工具。

  2.3显著性检验问题

  众所周知,统计显著性检验在心理统计学教科书中是作为推断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引进的,它和参数估计组成了推断统计的两大基石[4]。心理学家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定,即如果统计检验的计算表明虚无假设可能正确的概率小于0.05,那么我们就可以拒绝它而接受另一个假设。因为拒绝虚无假设可能犯错误的机会如此微小,我们有理由认为这么做是安全的。简单地就,推断统计被用于确定两种条件的结果差别是由自变量还是随机因素造成的。如果不同实验条件下所得的结果之间差异很大,而且这种差异由偶然因素导致的概率低于0.05时,那么研究者可以排除偶然因素导致该结果的可能性,而认为结果是自变量造成的。心理学家一般都认为推断统计比描述统计更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因为它用了概率论的知识,从样本数据到总体性质作了科学的推断。但是简单的显著性检验在应用中却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尽管结论在统计上被认为是可信的,但由偶然因素(统计信度仍保持5%的错误概率)、一些未被注意到的混淆因素、或者实验者误差所造成的可能性仍然存在。例如,大多数聪明或大多数低智商的被试碰巧被分在一种条件中。尽管这些可能性不太容易出现,但有时它们确实发生了。

  不少人对显著性检验存在误解,误认为经过显著性检验后其科学性就得到了保证,自己的观点就万无一失了。但事实上并非如此。近年来,人们对心理学研究中的显著性检验有诸多争议,Cohen在其著名的《地球是圆的(p<.05)》[5]一文中对此进行了列举。有鉴于此,美国心理学会统计推断特别工作小组发表了《心理学杂志中的统计方法——指导方针及其解释》[6]一文,以期引起人们对于显著性检验的思考。流行于研究者间的一句格言是“重复一次抵得上一千次t检验”,这句格言的要旨是许多研究者都相信实验验证要好于应用于初次实验结果的推断统计,这是非常有道理的。

  2.4夸大的统计图

  统计作为一种工具,往往为受到使用者本人主观意愿的制约。有人曾感叹统计学家会说话。确实,人们在统计指标的选择、统计图表的制作、统计方法的选用上都可能会带有自己的个人目的,具有一定的功利性。这一点可以从下面的例子中可见一斑。有一所高校近3年内因心理问题而被迫中断学业的人数从13增加到17、20人,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为了呼吁人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因而想让人们知道该校学生的心理问题正变得越来越严重,单单因心理问题而中断学业的人数就在不断增加,所以他们以年份为横坐标,以心理问题而中断学业的人数为纵坐标绘制了一张统计图,通过把Y轴的标尺拉得很短,使学校心理问题而中断学业的人数的增加看上去很突出。而学校当局则往往不愿意这样来宣传自己的学校,于是根据同样的数据可以绘制了另外一张统计图,他们通过把Y轴的标尺拉得很长,给人以学校因心理问题而中断学业的人数相当稳定的感觉。两张图显示的结果都是正确的,但要说明的问题却大相径庭。

心理学论文2

  摘要:要深入浅出地采用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感兴趣的形式进形教学。II:利用实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启发学生思维。III:精心设疑,激发思维。IV:适当应用正反对比方法引发学生思维。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中学物理;教学手段

  本人通过对教育心理学的学习,结合自己教学实践,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不仅要掌握一定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努力结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反复钻研教材,区分教学重点,认清主要和本质的东西,同时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对教材进行分析加工,化繁为简,深入浅出地采用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感兴趣的形式进行教学。

  一、利用实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启发学生思维

  众所周知,物理是一门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联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利用适当的实验去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究,是我们教师教好物理,学生学好物理的关键。在初二学生学习物理的第一节课,我就要求学生回去自己通过实验验证摆的等时性,重现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通过用长短不同的绳子和轻重不同的石块研究摆动规律,并做实验记录。学生积极性很高,他们有的分组实验有的家长协助,虽然所得结果略有出入,记录方法各有不同,但学生通过此次实验初歩体验了科学家们研究问题的方法以及实验技巧,他们的判断分析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人的感知与思维总是联系在一起的,对物理现象亦是如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课本每章后配有的学生实验,选择适当的实验布置给学生回家实践,如在热学中可让同学自测自己一天中早,中,晚的体温,了解人的体温的变化规律;光学中可自制针孔相机,了解小孔成像原理及特点等。这些我都让学生做过,收效都不错,学生积极性很高。如在做小孔成像时,书上是个圆筒,可生活中很难找到,在我布置实验的第二天很多同学拿给我的有方型,三角型,做得很成功。

  二、精心设疑,激发思维

  人们的思维活动,求知欲望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应该深入了解学生实际,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和教材,善于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一改以往满堂灌的疲劳教学法。例如:在讲光的折射时,可先将一硬币放入碗中,让两位同学各找一个刚好看不见硬币的位置保持不动,然后向碗中加水,要求学生仔细观察重见硬币的现象,并由此引入新课,学生的好奇心一下调动起来,便会带着解决问题的心情去关注老师的教学,在获得新知解决问题后,学生就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愉悦心情,觉得学物理挺有意思,再由学生的亲身体会讨论解释为何在游泳时看见池水很浅而实际下水却很深这一现象,进一步解释碗中筷子弯折现象,达到巩固新知目的。再如在讲大气压强一节中,可先提问为何我们吃的田螺要剪掉尾部?为何家中吸盘式挂衣钩能悬挂一定重物?由此引入大气压强的教学,解开学生心中疑问。这种在教学过程中恰当运用学生熟悉生活现象设置悬念,激发思维,即由旧知引入新知,从“熟”引入“生”的教学方法是符合认知过程中循序渐进原则的,也为很多教师所采用。

  三、适当应用正反对比方法引发学生思维

  任何事物都是在与它的对立面作斗争中巩固和发展起来的。我们可以编写典型错例,引起争论,让同学们在争论过程中辨明事非,明确概念。例如:在讲功的计算时,可举二例,

  (1)某人用一只手托着一只鸡蛋(50克)在水平方向移动1米,问此人做了多少功?

  (2)某人用100牛的'力将一球踢出30米远,试计算此人的脚做了多少功?同学们有的或计算或讨论,这时可由回答正确的同学指出别人的错误讲明自己的观点,老师同时正确引导,进一步明确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的含义,知道有力作用而在力的方向上未通过距离属“劳而无功”,而虽移动距离却在此移动方向中上无力作用属“不劳无功”。这种做法可以达到以反面强调正面,分析错的树立正确概念的作用,不但学生思维活跃,理解深刻而透彻,而且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态度和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四、讲练结合,以练促思,切忌欲速而不达

  目前,由于学生试卷等复习资料太多,且学生分不清哪些是重点难点,这就要求教师依据教纲要求有所取舍地选编习题,注意易错易忘,易遗漏易混淆之处,注意规范解题格式,教学生抓住解题要领,明确解题思路,总结解题规律,分清重点主次,切忌欲速而不达。这一点在我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就犯过急躁的毛病。在考前复习过程中,给学生的试卷太多而未加选择,学生囫囵吞枣而没来得急消化,这样既占用学生时间又不能收到良好效果,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一定得吸取教训,做到教学有轻有重而忌面面俱到急于求成。另外,对于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我们应重点训练,如有许多学生遇到简答以及实验题时往往显得思维无序而混乱,理不出头绪,不能切重问题要害本质。如某些实验题要求用相关字母表示你认为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并推导出所求物理量的表达式此类题型时,很多同学感到棘手,可经过类似专题训练后他们应用物理概念的概括总结和公式推导能力都有很大提高。

  [参考文献]

  [1]金威.中学物理情境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xx.

  [2]郝志方.从情感维度优化高中物理教学的研究[D].扬州大学,20xx.

心理学论文3

  《旅游:一种进化心理学的解释》

  [摘要]心理机制之所以表现出现在的形式,是因为它曾在进化历史长河中,成功地解决了许多反复出现的有关生存与繁衍的适应性问题。运用进化心理学研究旅游现象及其行为就成为旅游研究的起点。旅游世界与原始世界存在共同特征,旅游心理事实上发挥着远古适应器的功能,旅游活动则实现了人类心灵的回归。文章在构建旅游“适应器一环境”响应模型的前提下,通过分析认为,旅游异地性与暂时性的特点类似于远古的生产生活,旅游追求愉悦的本质是心理适应器进化的结果,旅游体验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认同感和炫耀,良性自虐是旅游的显著特征之一。以进化心理学为视角的旅游研究,不仅有助于拓宽旅游研究体系的时空范畴,也赋予了旅游更为深远的人类学意义。

  [关键词]旅游;进化心理学;适应器

  人类共同的行为特征成因能够追溯到遥远的过去。旅游活动的动机和目的早已在远古人类的基因里潜伏。本文采用进化心理学理论及功能分析方法研究旅游现象和行为,并对旅游的本质与特征等概念进行解释,力求在远古世界、生活世界与旅游世界之间搭建起时空桥梁。目前,学界尚无人采用进化心理学理论及方法对旅游进行分析研究。假定旅游者为一般意义的具有共性的游客,不再区分类型、结构、偏好等特征,即可采用进化心理学的观点和方法

  对旅游现象及行为进行剖析,也为在更大时空尺度上构建旅游基础概念体系提供了可能。

  1 进化心理学主要观点

  进化心理学(evolutionary psychology)是自20世纪80年代逐渐形成的交叉学科。它以达尔文(Darwin)的进化论为指导,对人类的心理起源和本质进行研究,通过进化的心理机制来解释人类行为的适应性,旨在分析自然选择过程中不断进化的认知加工机制是如何指导社会行为的,从而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人类行为的综合观点。

  1.1 人类携带着远古的大脑生活在现代环境当中

  数百万年来,人类的思维为了应付环境挑战而不断进化。狩猎一采集的生活方式则是心理进化的自然选择的途径。通过狩猎一采集生活方式的自然选择,人类的身体和心理向着适应远古环境的方向不断进化。但当今世界人文事物几乎都是在最近一万年中出现的,与变化的环境相比,人类进化的速度太慢了。人类携带着远古的大脑,生活在现代环境当中。

  1.2 人的某种心理是为解决某种适应问题的产物

  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类进化过程中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是生存和繁衍,通过自然选择,不断淘汰不利于生存和繁衍的心理特征,保留下有用的适应机制,并最终形成了现代人所拥有的心理特征和适应机制。在进化过程中,适应的行为来自自然选择而产生的稳定发展的遗传特征。

  心理机制是在人对生存与繁衍压力的适应和选择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心理也就是一系列的适应器,其具备解决某种专门问题的功能性特征。因此,热带草原法则蕴藏着“真相”的核心内容,而且能够解释许多人类行为。

  1.3 人的行为是心理机制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解释人类社会行为考虑心理因素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环境因素,外显行为都是背景输入和心理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环境作为背景因素来激活心理机制,从而使有机体表现出行为。人的行为是心理机制和环境互动作用的结果,心理机制是社会行为的前提,而社会环境又会反过来影响心理机制的表现方式、强度和频率。

  1.4 人类心理进化史是了解现在心理机制的钥匙

  心理机制受进化规律的制约,人们现在所拥有的适应机制中留下了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种种痕迹,揭示了关于祖先生存环境的诸多信息。现代人的行为举止和基因有关,相当于事先在人类大脑中安装了“模块”,代代相传。借助现有适应机制所具备的种种特性,可以去推断祖先在过去生存环境中面临着哪些适应性问题(选择压力),以及他们该如何解决这些适应性问题才能成功地生存与繁衍。利用这种方式来理解适应机制的结构和运作,可以了解人们的各种心理机制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所以,过去人类进化发展的历史以及个体成长史是了解现在心理机制的关键。

  2 进化心理学与旅游相结合的意义

  2.1 进化心理学本身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进化心理学透过人类进化的历史背景研究心理和行为,符合当代科学发展的趋势。它虽然在某些方面不能使用经验的论据,但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许多独特和重要的见解,这对任何一个试图对人性有真正理解的人都是探索性的、不可缺少的。有学者甚至认为,进化心理学已为心理学者打开了寻找心理机制“终极解释”(ultimate explanation)的大门。

  国外的诸多研究为进化心理学提供了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实验经济学方法验证了进化形成的“互惠一作弊一处罚”的心理机制适于处理社会两难问题,环境和遗传因素有助于对制度偏好的研究。进化心理学方法实证分析表明,人们对绿色广告中的'洁净水源、绿色环境有天生的偏爱。进化心理学也能够解释人类追逐资本是为了获得繁衍成功这一论断。进化心理学的观点不仅有助于研究人类的正常行为,也同样有助于对犯罪及其他反人类行为的理解。尼克尔森(Nicholson)前瞻性地提出,应该根据进化心理学的新人性观来进行组织和生活设计,以改善人们的生活与工作。

  国内研究虽然起步晚,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加大。赵敦华按照进化心理学的方法,对道德起源这一道德哲学的重大问题进行了研究。陈芮探讨了现代社会主观幸福感与经济增长“失配”现象的成因与对策。刘志超等运用进化心理学解释了消费行为的性别差异。刘歌等学者探讨了抑郁症的进化机制,并认为抑郁症是正常心理机能运作所带来的主观困扰,产生了不符合社会预期的行为。人的许多压力源于某些非适应性观念或信念,抑郁则让人放弃,这是抑郁症积极的一面。张卓业等研究分析认为,人类的厌恶情绪源于抵御寄生物和保持种群规模的需要。

  2.2 拓宽旅游研究概念体系的时空范畴

  进化心理学有效弥补了传统心理学仅对近因探讨的不足,把目光指向心理和行为的根本原因,对于全面深入地认识心理和行为的原因具有积极的意义。谢彦君教授认为,尽管旅游者出行的具体目的可能不同,但在最概要或最基本的层次上,所有旅游者的目的都是为了寻求愉悦。但旅游这种人类行为的起源与根本动机是什么?旅游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进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和发挥着怎样的功能?迁徙、旅行、旅游是否存在共同的心理动机,都是值得探索的问题。

  从进化心理学的视角来分析旅游,有助于将旅游研究的范畴拓展到整个人类历史长河,探索旅游的起源,从而不再局限于从纵向上生产力发展和横向文化差异来理解旅游的起源和特征。

  2.3 回到“过去”是研究旅游心理的起点

  按照进化心理学的逻辑,活着的人都是一部复杂的记录,其心理设计提示着过去的选择。若要理解旅游活动的起源,就要看促成旅游活动的原始心理机制在远古承担着何种适应功能。因此,回到“过去”成为研究旅游心理的起点。

  旅游活动通过其本质与特征与其他活动相区别,也因此成为进化心理学解释旅游现象的切入点。旅游是在闲暇时间追求愉悦的活动,由于异地性和暂时性,不能不让我们联想到远古人类对陌生环境的向往与敬畏。为生存繁衍,人类“走出去”的原始冲动不断进化形成的适应器在今天仍然存在,旅游冲动远古有之。

  3 进化心理学分析旅游的路径

  人是由生理和心理这两部分构成的受进化规律制约的有机整体。旅游动机是人类远古留下的心理种子,在现代环境条件下激发和发展。闲暇为重温基因记忆提供了时间条件,信息与交通方式变革则加速了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在远古适应心理的驱使下,现代环境里的旅游行为表现出诸多特征,并与其他行为相区别。

  3.1 旅游世界与原始世界存在共同特征

  远古时期,具有狩猎、采集竞争优势的个体,在群体中有良好的地位,有助于获得更多的性机会和性选择权利,其基因遗传的几率较大。从狩猎、采集等原始生产生活,到部落迁徙,到帝王巡游、僧道云游、文人访学,直到现代旅游活动,外出、出游能力显示生存能力和社会地位的功能都非常明确。因此,旅游是人类在长期社会交往过程中显示自身优势和建立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器的反映。出游是地位和身份的象征,旅游活动是获得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的重要方式。

  旅游活动对应于狩猎、采摘、竞争、繁衍活动,旅游环境类似于热带草原环境。旅游的内驱力是匮缺补偿和自我实现,而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某种旅游活动是对保留在基因里的某种远古行为习惯的补偿。旅游虽然并不直接提供生存和繁衍的斗争,但能够实现人们回到过去、逃离现代和体验自然的诉求。

  旅游世界活动与原始世界的狩猎、采集活动都具有异地性和暂时性。所不同的是,原始世界的生产生活已经无法存在,但当时环境条件下,经过自然选择产生的适应器或者说是原始记忆仍然在发挥作用。只是在今天,人们要通过付费才能体验百万年前的行为,而收获由物质为主转为精神为主。

  3.2 旅游心理承担着远古适应器的功能

  生存与繁衍的欲望促使人类不断探索新的世界,这是旅游体验形成最原始的冲动。“旅游者的目光是借助符号建构起来的,而旅游充斥着符号的采集过程”。旅游体验、记忆、留影、纪念品等,在功能上与狩猎和采集活动是相似的。从认同和价值角度来看,消费攀高、炫耀、模仿等行为,则与男性渴望获得更多的性接触机会,女性希望获得更多的亲代投资回报的功能与目的,有密切的联系。

  旅游的探索、冒险、干涉及道德弱化等行为特征,表现出远古适应心理对现代环境的响应。旅游活动有助于解决环境压力问题,这一点表明了旅游虽然是现代活动,但却有着古老的适应功能。当人们不再为生活所迫时,生存与繁衍的心理适应器仍然在发挥功能,旅游就有了产生的环境和心理条件。

  3.3 旅游体验实现了人类心灵的回归

  旅游世界是对生活世界的逃逸与背叛,是游客意象中的舞台。“在空间上,旅游世界总是生活世界的一种暂时的隔离,先是离开它,然后再回归它;在这个背离和回归的过程中,旅游者发生了变化”。现代核心家庭与工作环境带来的压力,激发了人们“走出去”的心理适应机制,通过回归人类祖先的原始生活大家庭来寻求关怀和安全感。旅游世界成为对原始世界的追溯与再现。旅游世界搭建起了现实与过去、生活世界与远古世界的桥梁,从而实现了人类心灵的回归。

  3.4 构建旅游“适应器一环境”响应机制

  以生存与繁衍为目的进化而形成的心理适应器在现代文明条件下仍然发挥作用,这是旅游活动本质与特征形成的最基础原因。由于文明进步快于生理和心理进化的速度,人类在原始世界形成的适应心理机制处于现代社会时就会失衡,失衡就要寻找出口。远古适应器与现代环境的矛盾导致出游,旅游就是适应心理机制与环境作用的结果。

  “旅游作为一个表面上具有开放性和结构张力的行为,实际上它却在构筑一个相对封闭的世界:展开来,就是人们生活世界的延伸;掩闭上,就是一个与日常生活迥异的世界。”“远方世界”,也就是“旅游世界”,成为心灵寻求平衡的目标之一。生活世界是每个人心目中的世界,在旅游者看来它是灰暗的、沉闷的、忧郁的和枯燥乏味的,而旅游是梦想中的假期。当我们对日常生活世界怀有如此的认识时,旅游世界就翩然而至了。生活世界提供的压力与有效需求,刺激了原始适应行为的发生。旅游环境异于生活环境,起到了替代陌生环境、原始世界的功能。而旅游世界的产生来自适应心理机制的作用,即对生活世界的逃逸和对原始世界的回归。

  在旅游世界里的体验与日常生活相异,从而拉开了人与现实世界的距离,仿佛回到了“过去”,走近了远古的人类。现实生活压力替代了远古生存与繁衍的压力,也打开了藏在心灵中对自然环境探索和依恋的基因阀门。“走出去”这个本来以“狩猎、采集与繁衍”为目的的自然选择条件下形成的适应机制,在旅游世界下发挥了功能。旅游活动的现代化和普及,则是外部力量激发的结果。外部力量包括闲暇、可支配收放增加与城市病等推力,也包括交通改善、旅游资源吸引等引力。

  4 进化心理学对旅游体验行为的解释

  旅游行为实现了现代社会建立在生存和繁衍基础上更为高级的精神层面的需求。借助进化心理学理论,可以对旅游的概念与特征进行功能分析与解释。

  4.1 旅游追求愉悦是适应心理进化的结果

  旅游在根本上是一种主要以获得心理快感为目的的审美和自娱过程。旅游的世俗愉悦与生存繁衍密切相关。同时,大量的证据表明,美丽标准是人类适应的结果,美意味着环境适宜和身体健康。因此,全人类在旅游审美的标准以及由此而获得的愉悦方面也存在共性。利于增加生存与繁衍机会的远古适应器在今天还发挥着提高生活质量的功能。因此,旅游是在实现了生理与安全需求基础上的,情感和归属、尊重、自我实现的高层次精神需求。

  当旅游者、旅游吸引物和环境达到有机统一时,主客体间不再有距离,旅游者在精神上高度自由,进入了极度愉悦的状态,即表明他获得了高峰体验——这就是我想要的。此时,游客精神上进入了一种悠远无限的“游”的境界。这种境界是人对生命和宇宙的瞬间感悟,是一种“致乐”之境。这种心理机制适应了整个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方向。

  4.2 认同和炫耀是旅游体验的目的

  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类的终极任务是生存与繁衍,遵循社会认同原则是个体行为的优先策略。通过自然选择,社会认同作为心理模块以基因的形式遗传。旅游活动中的交往、模仿、冲突、角色扮演等行为是获得认同的途径。旅游成为游客实现认同的一种仪式。

  笔者认为,认同危机或认同都有导致出游的倾向,目的是为了获得认同和扩大认同的范围。从目的地认同、角色认同、文化认同到自我认同,表现出旅游的独特价值。从古代的吟游诗人到现代的旅游者,都是在寻求与其生活环境相悖的某种补偿。这种心理经过长期的历史沉积以及环境变化对它的强化,便出现了现代旅游的两种明显倾向:旅游的现代化与原始化。认同反映了游客的价值观。

  旅游活动追求认同的同时,也伴随着炫耀特征。炫耀心理在人类的进化策略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炫耀是传递有能力提供丰富物质资源以保证后代生存(解决亲本投入问题)的信号,过度消费有助于吸引同样期待将自身基因最大限度传承下去的异性(解决配偶选择问题),并将在与不能提供同样资源的同性竞争中胜出(解决同性内竞争问题)。因此,旅游活动是社会地位和能力的明证。炫耀能够带来愉悦,它在传递和证明一个远古时期的适应机制,即更强的生存与繁衍的能力。在现代社会,通过旅游炫耀行为也能够实现认同带来的愉悦感。

  4.3 异地性与暂时性模拟了远古生存环境

  由于时空的位移,使得旅游者潜意识中总是有种“离家感”和“漂泊感”。旅游性质上总是短期的和暂时的,用不了多长时间,旅游者“回家”的心情就非常明显了。旅游体验的异地性与暂时性特点模拟出了远古生存环境,形成的新鲜感、自由感、陌生感、离家感、解放感和漂泊感等体验,构成了其他各种体验的基础。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们之所以追求异地的新奇怪异,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生存与繁衍机会。但寻求更多的性接触机会仅仅是现代旅游活动的目的之一,生存与繁衍的目的已经更多地表现为对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追求。

  需要指出的是,进化心理机制都有持久度与强度范围。游走在常住环境与陌生环境之间,并且在持久性和强度上达到合适的度,这也是进化选择的结果。外出太久或者待在家里太久,都会失衡。这也表明了旅游的异地性和暂时性对人类心灵寻求平衡的合理响应。

  4.4 道德弱化源于适应器与环境的矛盾

  人类学家认为,旅游者类似于朝圣者去拜谒“远方的中心”,心怀敬意,只是旅游者被容许“在远方”嬉戏,能做一些“不严肃”的事情。由于远古与现代人文环境的差异,“出游”的原始冲动并没有为现代文明约束下的异地性的活动做好“文明”准备,游客与目的地的矛盾不断发生。人类大脑的进化远不及文明进化得快,在远古适应器控制以及现代环境激发条件下表现出的“生存竞争行为”,在当今文明社会来看,则可能被认为是道德弱化行为。

  远古环境与现代环境之间的差别可能改变了适应性问题的主要特征。当进化形成的心理机制仍然正常地发挥它们的设计功能的时候,这种功能反而可能被认为是一种功能性障碍。心理机制的正常功能可能会不符合社会预期的行为。根据热带草原法则,人类的大脑无法理解不存在于远古的法律和道德,从而做出责任感松弛的行为。因此,不能把道德弱化简单地理解为文明本身发展或者地域差异的问题。

  4.5 痛并快乐着——良性自虐的旅游

  从痛苦中获得快感的良性自虐是人类特有的行为,比如饮酒、吃辛辣食物。在热带草原生存竞争法则下,焦虑和惊恐等负面心理活动的适应性功能有助于人提高生存几率。对外部世界的敬畏是心理进化的结果。远古环境条件下,由担心到收获,由竞争到胜利的不断反复筛选,形成了经历痛苦,实现生存与繁衍喜悦的心理适应器。

  多数情况下,旅游体验是吃苦受累的过程,体验的差异性越强、刺激越强烈,获得的快感反而会越大,其中也包括返回居住地获得的解脱感。以蹦极为例,“良性自虐”就是游客身体发出的危险信号越强烈,平安无事后得到的快感就越大。当然,吃苦受累的负面作用会降低旅游满意度。旅游体验的快感往往在痛苦一快乐两个极端之间。因此,对不同消费倾向的游客来说,自虐的“度”也不一样。

  5 结论

  5.1 旅游心理机制远早于旅游概念的形成

  旅游动机形成于人类心理机制进化的道路上。“走出去”是人类社会形成以来基因记忆,同时,现实社会归属感又迫使人们必需回到原来的群体。虽然旅游是一个现代概念,但旅游心理机制的起源非常古老,现代旅游活动中仍可以看到狩猎、采集和繁衍的影子。由此,旅游活动可以认为是建立在生存和繁衍基础上的人类对外部世界的实践探索和价值追问。在现代旅游活动产生之前,旅游的心理机制已经存在。

  5.2 旅游满足了生存与繁衍的原始诉求

  旅游是现代环境激发的人类心理适应机制的反应。热带草原法则在旅游活动中仍然发挥作用,比如,男性显示获取更多资源的能力以吸引女性,而女性则倾向于发现这种拥有资源的男性。成功的旅游项目或者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往往都包含有优越环境、生存竞争、同性竞争、配偶选择等基础要素,以及含有不确定性因素等内容或者噱头,为游客取得认同感和高峰体验提供了条件。

  5.3 进化心理学可用于解释旅游需求偏好

  远古形成的心理适应器是形成旅游需求与偏好的前提。旅游开发则首先要迎合适应器的功能。旅游从资源开发、产品设计、形象设计、产业布局到项目落地,需要满足市场导向。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养生旅游、探险旅游等产品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也是人类回归自然和历史的愿望。例如,西方游客对中国古老文化的向往,多数怀有一种探秘心理;对归国侨胞和港澳台同胞来说,多数意在寻根访旧,重温故梦。相当多的证据表明,自然环境总比人造环境更受欢迎,因为自然环境曾经是人类的收获与藏身之所。

  5.4 旅游是解决心理适应矛盾的重要途径

  人类心理进化滞后于文明进化,并由此产生了诸多矛盾。文明的进化越快,基因与文明的鸿沟便越大,人类遭到的适应性挑战难度便越高。旅游则是解决基因进化与文明进化失调的重要途径。因此,当文明进步反而引起适应性功能矛盾的时候,旅游发挥提升幸福指数与建设和谐社会的功能的空间就越大,旅游的社会价值就越高。因此,旅游不仅是远古时期埋藏在人类心灵的一颗种子,这种移动的生活也在人类发展的道路上承担巨大的创造新文明的功能。

  5.5 进化心理学对旅游的解释仍有不足

  旅游不是与“人”俱来的行为,以推论为主的方法导致结论无法进行真实的科学验证。借助进化心理学对现有的旅游本质及特征进行分析,尚不足以构建整个旅游概念的大厦。旅游是多元化的,游客结构与需求都是多样化的,不同类型的行为特征成因不能一概而论。过分地依赖生存与繁衍的适应器作用容易陷入遗传决定论。另外,由于忽视文化对人的影响,进化心理学在旅游文化多样性方面也无法给出满意的解释。

心理学论文4

  摘要:心理健康是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四大领域目标之一,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体育课堂教学进行研究,运用优化教学措施、教学环境手段,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心理气氛,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各种教学因素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心理学;教学法;教学行为

  较以往体育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一项特别的是心理目标,成为了新课程标准目标领域的4个领域之一。其目标主要有4个方面的解释:第一是让学生了解体育活动对自身的心理健康有什么样的意义,认识身心发展的方法;第二是通过体育活动,了解什么是自尊、什么是自信,体育活动与二者之间的关系;第三是要加强体育锻炼,并了解在活动中形成调控情绪的方法,并在生活中学会调控情绪;第四是在体育活动中学会克服遇到的困难,并在生活中运用自己的顽强意志品质去克服遇到的生活问题。我们从心理领域目标的这4个方面的要求就知道新课标非常重要,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形成良好的自信心、意志品质和调节情绪等方面的心理目标。所以,我们要在体育教学中既要重视对学生的技能方面的教学,又要防止忽视心理健康目标达成的现象,要在实践教学中,引导学生形成这2个方面的能力,运用较好的教学手段,加上具有科学性的情境创设,促进学生的心理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所以,我们在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中,都要努力向学生的心理健康方向发展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1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优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心理品质、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既重视学生的智力能力的形成,还要考虑学生的非智力能力形成,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干预,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对学生的心理激励,引起学生的学习重视,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心理激励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刺激学生心理的手段,形成一种内驱力,促进学生的行为活动的方法,从而使学对体育学习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激励的来源有2个:一是来自于学生内部的自我勉励,二是来自于外部对学生的影响产生鼓励,二者合一,促使学生的学习更为有效。在体育学习中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如学习兴趣、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运用的能力等,都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的心理鼓励。心理学研究发现,如果一个人喜欢一项工作或者学习,那么他往往会对这些有着浓厚的兴趣,是兴趣推动着他去探究,从而提高自身的学习质量。所以,我们要研究学生的心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激励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

  1.1优化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

  教师是体育教学的组织者,对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体育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一定要进行优化,因为好的教学行为才能与学生一起造就一个更好的体育课堂。良好的教学行为对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师教学行为的作用下,可以对学生施加影响,与学生之间产生互动,有了这种互动,课堂上便会有积极健康的体育课堂心理气氛。由教师作为主导,创造一个建设性的、积极健康的体育课堂心理气氛,其中包含着2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教师的自身的因素,另一个就是学生的因素。这种课堂的心理气氛相对于学生的原来的心理环境来说,是外在的环境、是新的环境,并且对学生的内在的心理环境产生作用。如果是好的外部环境施加给学生而生成的内部环境,那么学生的内部环境也是好的,而且这种好的内在的心理环境的重复发生,就会使学生的心理发生重构并得到优化,以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1.2在体育课堂上营造良好的教学心理氛围

  在体育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与学生一起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中自由学习、自由成长。只有具备良好的教学气氛才能保证有效教学的真正实施,这也是进行有效教学的条件。但是,良好的教学气氛的创造者是人,即教师、学生,所以就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是形成良好课堂环境的基础。在体育教学中形成良好的心理环境所需要的.积极健康的体育课堂心理气氛是由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多种互动下形成的,教师与学生的这种关系虽然是一种知识的学习活动,但这不是唯一的活动,而是情感与情感传递与影响才得以产生的,所以其中包含着很浓厚的情感因素。换一种说法,就是良好的体育课堂心理气氛是靠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情感作为扭带而产生的。所以,教师在体育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技术的教授不是唯一的任务,而是要营造一个积极而健康的体育课堂心理气氛,注重与学生民主交流,把学生的学习与自己的学习看成是一体的,教师帮助学生,学生也在帮助教师,只有在平等的关系中,才能构建起一个具有优化的体育课堂心理环境,教师要非常重视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1.3运用最优的教学方法,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环境

  1.3.1鼓励法

  在体育学习中,学生是需要鼓励的,因为在学习上的一帆风顺是不可能的,学生可能会遇到学不会的技术,也有可能学习的情绪不高,这时他们往往表现出沮丧、忧心的样子,此时学生最需要教师的鼓励,才能树立学好的信心。比如,在小学高年级进行山羊分腿腾越教学时,不仅这个动作难度大,而且学生的力量有限,他们在学习中具有心理上的畏惧情绪,并想在同学、教师面前表现却有心无力,此时教师的鼓励非常重要。教师可以把不敢跳的学生集中起来,让一些能力强、胆子大的学生试做,并让他们说一说自己的感受,从心理上打消不敢跳学生的顾虑。然后,在教师的保护与帮助下让学生试跳一次。教师对这部分学生要求很低,无论用什么样的方法,只要从山羊头的这边跳过去就可以了。教师给学生的保护力度要加大,一是要保证学生的安全,二是要保证能让学生跳过去。当这些从来不敢跳的学生一旦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一次动作后,那么,他们就可以做第二次、第三次等。

  1.3.2诱导法

  教师在教学中可能也会有一种不好的心理,就是技术难度高的内容往往不愿意上,上的时候课堂上也没有很好的气氛,从这一点来说,难度大的运动项目教学时并不是项目自身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需要教师有信心地教会学生,从心理上给自己打气。所以,教师以自己的信心去引导学生的信心,在上课时信心十足地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在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在这里,教师对学生的鼓励非常重要,鼓励学生排除一切困难。对于难度大的项目,我们可以运用分散难点的方法,把消极因素暂时放在后面或者隐蔽起来,把重点与难度逐个突破,之后整合完成教学任务。比如,在武术的套路教学时,学生会出现动作多而遗忘的现象,这正是学生所担心的。所以,教师要把套路分解,把分解的动作分散到课的每个部分中学习,然后尝试进行两两的整合,最后合成一个完成的套路,使用这种方法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套路。

  1.3.3示范法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表率,也是学生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学习起决定性作用。教师的各个方面包括道德品质、专业知识、教学水平、组织管理、性格特点等都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影响因素。所以,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智能水平,运用好教学机智,提高学生的注意力,用好自己的示范能力,给学生做出优美的示范,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在学习模仿与探究中出现问题,教师看出问题的具体情况,再有针对性地进行特别示范,而且让学生注意观察要注意的点,这样学生在下次的练习中就会刻意地对此不好的地方进观察与练习。教师这种根据学生的情况示范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使学生从内心钦佩、尊重教师,从而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

  1.3.4成功法

  学生只所以对一件事物感兴趣,是因为他在这件事物上尝试到了甜头,还想再对其进行深入的探索,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他尝试到了成功的体验。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变换,在每一个环节技术教学中让学生在技能上得到很好的训练,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比如,在教学支撑跳跃时,为了让不同的学生个体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教师可采用不同教学难度的分层教学。对年龄小的学生运用难度小的要求,如山羊的高度低一点,踏跳距离与山羊近一点,对动作没有过高的要求;对高年级的学生则可加大要求,适当调高山羊高度,距离拉大,运用要求提高;对能力弱的学生要求可低一点,能力强的学生要求高一点,让他们都能在自己所能承受的范围内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样就可逐步培养他们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1.3.5组织法

  新课程标准要求改革内容的同时,也要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在课堂上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如果我们的教学还是按原来的方法,学生的注意力不会立即集中到学习中来。在课开始时教师也不能按以前的老方法,让学生围绕田径场跑上几圈,再做一套徒手操就算完成热身活动了,这样的方法过于单调枯燥,学生的学习热情难以被调动,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所以,在课的开始部分,要运用既新颖又丰富多样的教学法,如可以运用游戏教学法引导学生进入体育课堂。小学生都好动,更喜欢做游戏,有趣的游戏能提高他们的参与热情,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好基础。基本部分是学习技术的关键环节,在这一部分的教学对学生学习的组织好坏,决定了教学质量的高低,为了组织好教学,教师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做到精讲多练,讲解生动有趣,有启发性。练习要有针对性,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对重点非常明确。运用的组织教学法一般是分组教学法,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比如,运用分层分组法、按性别分组、按能力分组、按兴趣分组等等。多采用竞赛的方法,让竞赛激励学生学习,通过竞赛培养他们的学习热情。在结束部分的教学时,也不要做几节放松操就可以了,此时学生已经很疲劳了,教师可以运用有趣的放松方式,如音乐放松法、游戏放松法等。在小结时要对学生的优点进行肯定,对没有达成目标的学生要鼓励。对学生有一个正确的评价,鼓励他们下节课再努力学习。

  2结语

  在体育教学中,由于教师加入了心理教学的各种因素,学生在学习上较没有心理干预的情况下有更为明确的效果。实践证明,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心理干预是非常重要的。在体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中,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是重要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加大心理教学目标的研究,对教学对象进行心理教学,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边静波,诸海明.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方法的运用[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xx(2).

  [2]俞连池.浅析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改革[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xx(29).

  [3]吴玲.体育新课程标准与体育教学改革[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xx(3).

  [4]金飞.主体性发展:体育教学的追求[J].新课程:新高考版,20xx(2).

  [5]贾海涛.浅谈体育教学中的队列练习[J].新课程学习小学,20xx(3).

  [6]徐会珍.体育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J].中国学校体育,20xx(6).

心理学论文5

  大学生作为一代新生的消费群体正在逐渐的为整个消费全体注入新的思维,由于他们处在社会过度阶段,由于群体的个性化,使大学生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大学生们有着强烈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步入社会,没有经济来源,消费水平受到很大的限制,由于各个方面的影响,处在不同的地区,家庭经济状况和性别的差异会导致大学生在消费方面也存在区别。

  一、大学生消费观念现状

  1、合理消费是主流。合理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因为大学生没有步入社会没有经济来源,发部分的经济是来自于家长的提供,做兼职的也很少,这使他们每月的生活费用都是有限的,而这些钱的主要用途就是用来吃饭和一些基本的生活需求,他们会尽量选择那些经济适用的生活用品。

  2、消费方式多元化。如今的大学已经不再是宿舍、教室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手机、旅游、电脑等是大学生的消费热点,女生的消费方式要比男生更加多元化一些,消费的项目也比较多。

  3、消费透支减少。由于性别差异使得男女生在消费透支方面也存在差异,女生的透支和借钱现象要比男生小很多,但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在自己非常热衷方面的活动也不会控制不住自己大肆花钱,这点男女的观念都比较统一。

  4、消费的情绪性。消费的情绪性表现在消费的连续性,一方面是消费的不理智性,容易受媒体宣传的影响和商家促销方式的感染,另一方面是大学生前卫性消费,消费观念日益超前。大学生接受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容易接触和理解先进的事物,消费观念相比较其他群里要前卫,变化也比较快,对西方的提前消费也比较容易接受,而且现在大学生的业余生活多样化,很多大学生有新的想法参与到创业活动中,宿舍楼群成了他们创业的丰富的基地。

  二、大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

  1、储蓄观念淡薄,理财观念薄弱。

  当问及对“理财”概念的时候,很多学生表示经常听说但具体怎样理财都不理解,当被问及学期结束后个人的财政情况时,大部分的学生都不太清楚每月的费用具体用在哪些方面,没有记账的习惯,每月对自己的生活费也没有具体的规划和安排,略有剩余的同学也会在假期回家之前将剩余的费用消费完,只有小部分的同学有储蓄的`意识,可见,大学生的理财意识需要培养和加强。

  2、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男女存在差异,女生更为突出。

  大学生的生活消费有史以来都是比较相似的,90%共同的支出都是以生活费用和学习材料。在生活费用中,饮食费用又是占比重最大的方面。在被调查的女生中显示,80%的女生为了保持身材的苗条和节约支出用于其他用途选择低价的饭菜或者选择减少餐顿,而男生中也有33%未达到饮食标准,当问及他们是否注意过自己的身体健康和营养饮食方面问题时,90%的同学表示赞同,但是并把它没有在饮食生活的主要位置。而且女大学生的不合理消费也和她们的思维方式有很大的关系,36%的女大学生遵从了女性消费者对时尚、护肤、美容、装饰等外在打扮上更感兴趣。逛街是享乐的观点被绝大部分女同学以现实表现推翻了。

  3、攀比心里男女有差异。

  当今的大学生在消费中促发你在攀比现象,男生中的攀比心里比较少,但是在女生中53%的人认为存在攀比之风,攀比现象在性别差异中还是有明显的比例,这可能与社会现象对女生的影响有关系。

  三、培养大学生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的策略

  我国社会虽然经济与以往比较取得了卓越成就,但是纵观全球经济发展的现状,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我们要继续引导大学生保持勤俭朴实的消费观念,反对铺张浪费、过度攀比等不良消费风气,对大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形成有重要的意义。

  1、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里和行为的研究

  教师要在常规教学中,将正确消费心理逐步渗透到教学中,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方法,举出实际的案例,使莅临教学真正拜托照本宣科的说教,注重研究消费心理与行为,从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

  2、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消费风气

  大学生良好消费习惯是一个学校良好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学生健康生活观,人生观的重要部分。学校应该把培养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作为校园文化基础的主要的保证,举办一些与大学生消费理念心理有关的沙龙活动,以良好的消费心里和行为促进良好生活作风的形成。

  3、发展个性消费

  世界上也没有性格相同的两个人一样,来自不同家庭和社会背景的人产生的消费心理和表现出来的消费行为也是完全不同的,更何况是处于彰显个性时期的大学生们。对大学生的消费应以人为本,遵循大学生的个性心理发展特征,因此,我们不宜阻止大学生的正常消费,相反,在经济条件足够支持的前提下,我们应该促进大学生的个性消费。

  4、消除不良消费,提倡适度消费

  消费需求的内心满足是没有尽头的,有些大学生存在攀比心理,为了满足和其他同学的竞争需要和虚荣心的作祟,不考虑个人和家庭的实际经济情况随心所欲消费等过度消费的情况,他们有消费的冲动性却缺乏理性。适度的消费是保证大学生的正常的生活需求的前提条件下,在不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的基础上产生的合理消费,对于远离家长独立生活的他们,基本上都没有理财的思维,造成了很多学生不健康的消费方式,甚至个别学生不顾个人家庭条件的困境,欺骗家人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因此,倡导适度消费,必须让大学生从我们的国情、社会发展状况和家庭教育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学习。

  5、倡导消费文明

  消费文明强调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强调适度消费,提高消费组成中的文化、教育含量,实现消费利益最大化。通过倡导正确消费文化,使大学生建立科学的消费价值观,从而可以对自己的消费行为是否正确进行科学的评价和选择。

  从表面上看,消费是独立行为的表现,但从进一步的层次,消费心理、消费情绪、消费意识、消费理念、消费行为是社会文化的体现。所以。应该在大学校园里形成良好的消费氛围,引导大学生监理正确的,科学的,顺应时代要求的消费观。

心理学论文6

  心理学在营销中的运用研究

  摘 要:研究和利用消费者心理对于营销决策非常重要,营销人员只有掌握一定心理学才能了解客户的态度,最终促成产品的销售。文章拟针对心理学在营销活动中的一系列的表现提出了一些具体针对消费者心理的营销措施和建议。

  心理学是研究人们的心理、意识和行为以及个体如何作为一个整体,与其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发生一定关系的一门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人。而人是市场营销活动的主体,也是市场营销学活动的主体,也是市场营销学研究的对象之一。由于心理学和市场营销学的研究对象存在相同之处,因此两者的关系十分密切,心理学的应用贯穿了整个市场营销管理过程。心理营销已经成为继定制营销、网络营销、知识营销、绿色营销之后日益崛起的市场手段。

  一、心理营销的目标与作用

  心理营销,是一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应用心理学原理,研究客户心理活动及其变化,从而相机抉择的市场营销理念。心理营销不仅把客户看作有一定经济地位的人,也看作有一定心理特征的人。客户个体是人的个体,具有普通人的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规律。同时,作为客户,其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绪、观念、态度、兴趣、气质、性格、能力等心理现象和心理品质,常常融于购买欲望、动机和行为之中。

  1、心理营销的目标:包括相互联系的两方面:一是要适应客户的心理要求、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不仅要适应客户当前的心理需求,还要适应客户的超前心理需求。二是要影响和激发客户的心理需求、购买动机和购买行为。二者都要应用某些心理学原理和方法,通过有心理针对性的营销方式,使企业形象、产品或劳务服务更好地让客户接受和满意,同时让企业得到更好的收益。

  2、心理营销的作用:在以竞争和客户统治为根本特征的买方市场,在竞争日趋激烈、市场日益细分、客户越来越难以伺候的今天,心理营销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地凸现出来。客户往往对值得他们忠诚的公司保持忠诚。海尔成功经营的经验证明,建立客户忠诚体验的方法并不复杂。商家卖出商品后打个电话给客户,看客户有什么问题,提醒他们随时可与公司销售人员取得联系。一方面打消了客户的顾虑,坚定了客户的购买决定,另一方面通过祝贺或支持信息的情感影响,加强了客户的忠诚度。所有人都会受到诸如归属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之类心理需求的吸引,引发购买动机。中国市场最独特的地方是,中国客户正在经历的演化速度惊人,让人感觉瞬息万变。因此,积极研究客户的心理变化规律顺应这种变化规律和趋势,改进和完善自己的.产品与服务,不断满足,甚至诱导和创造客户的各种类型、层次的需求,将自己的产品永久地根植在客户的心灵之中。

  要更好地组织市场商品流通,提供人们的生活需要,就必须充分了解市场,特别是了解客户市场,掌握支配客户行为活动的各种心理现象,了解客户的消费特点、消费习惯和消费需求,这样才能更好地组织生产。做到按需生产、按需经营和销售,即只有按客户的需要制定生产计划,调整生产结构,改进产品设计,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才能产出更多更好的、受客户欢迎的产品。现代市场竞争,既是市场、技术、经营管理水平的竞争,也是商品销售手段和服务水平的竞争。掌握渠道的心理规律与特点,在交易、服务及与渠道的交往中,正确而有效地运用心理策略和技巧、融通与渠道的关系,使渠道获得满足感和享受感。这样渠道就会对经营者产生非常好的印象,并通过口头传播广为宣传,从而在广大公众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商业信誉是最为宝贵的软资产,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获得长期发展的生命线。

  二、心理学在营销中的具体应用

  随着生活水平和需求层次的不断提高,心理方面的需要较之生理方面的需要对购买动机及其购买行为所起的作用更加重要。作为营销人员应更加注重心理学在营销中的应用,以下主要介绍心理学在营销过程中的具体运用:

  1、抓住消费者的求新心理促成销售成功。通常人们对新鲜事物总是有一种好奇感和新鲜感,容易被新奇事物所吸引,新奇的商品交易可使客户产生一种强烈的购买兴趣和欲望,新的东西往往很容易在人的心目中达到“先入为主”的效果,而对已有的事物往往觉得习以为常而不会给予很多注意,然而正是这种需求心理,成为了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具有这种心理的客户崇尚个性化的独特风格,作为经营者来说,只有去满足客户这种心理需求而不是去违背它。这就要求经营者必须有一种市场领先的勇气和追求第一的精神,而不是在领先者后面进行模仿,即要求经营者要有创新精神。

  2、抓住消费者的求名牌心理促成销售成功。随着客户收的提高,很多高收入者和赶时髦者,在购买商品时追求名牌,信任名牌,甚至忠诚于名牌,而对其他非名牌的同类商品,往往不屑一顾。同时,他们对商品的品牌往往非常敏感,名牌形象一旦受损,他们就可能放弃购买此类商品,而转向购买另外的名牌。新一代的客户有强烈的品牌意识,求名心理一般来说最多表现在人们对轿车、服饰、烟酒等品牌的追求上。客户一旦形成了对某个品牌的认知,就能从品牌中满足自我形象、社会地位等方面的需要,同时通过移情作用,获得情感上的寄托和心理上的共鸣,对品牌产生情感。

  3、按照客户需求导向定价促成销售成功。以客户的需求强度及对价格的随能力为依据,通过研究客户对商品价值的感受与理解程度来定价的方法。在策略上可应用心理定价策略;如声望定价、尾数定价、习惯定价等策略。另外,在特定市场环境中对价格的调整必须考虑客户的心理反应,在调价时附以必要的说明解释,以便消除客户的误解与不满。

  结论:有人将客户心理形象地喻为暗箱,谁能通过客户外在的表象洞察客户内在的心理秘密,并遵循一定的原则应用于的具体营销活动之中,谁就能真正掌握市场的主动,真正做到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基础之上实现最终的存续与发展,这者是现代营销者应有的经营哲学与经营理念。

  参考文献:

  张小青,武志嫘,陈红兵.基于消费者购买行为趋势的企业营销策略探讨[J].井冈山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xx.3:113-115

  梁琳.奢侈品的营销策略研究[J].商场现代化.20xx.(2下):118

  樊春阳,葛新旗.基于消费心理学的企业营销策略浅析[J].安徽农业科学.20xx.27:8716-8717

心理学论文7

  中国古代人格心理学对当代中国人格的完善作用及影响

  “人格”一词其实是一个外来引进词,在我国文化中表示人的能力、气质品质、德性、才性等等内在的特征规范的概括和总称。中国古代人格心理学对当代中国人格的影响是相当深远的。文章就中国古代人格思想的理想人格思想的基本内容作为总起,浅要论述了当代社会中国人格的概括,针对性提出了中国古代人格心理学思想的延伸和中国化人格理论模型的构建。

  一、中国古代人格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重义轻利的价值观

  儒家的传统文化中对于物质文明具有一定的排斥,主张贵理斥欲、重义轻利的人生原则。儒家在追求塑造德性、伦理价值的人格方面,不能对经济伦理具有一定的重视,所以对人身权、财产权的认识,也一直被抛弃在伦理道义之外[1]。

  (二)注重守志持节、自尊自爱

  中国古代的人格思想中,对于坚守志节道德自觉非常注重。要求个体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需保持自身操守,经受住勇达生死、威逼利诱、声色货利、饥寒愁苦的考验。如果召侮取辱、自暴自弃,必会收人鄙夷、排斥。

  (三)注重推行仁爱精神、主张人格独立

  对物、人、天三界,中国古代人格思想非常注重对人的意义,认为人作为社会、宇宙的核心。人的主体资格、主体地位,也成为人高于一切的思想基础,不会受到外界的任何支配。

  (四)追求自强不息、见贤思齐的完美人格

  自强不息、见贤思齐的完美人格追求作为中国传统理想人格的重要内容,在中国的传统道德思想文化中,一个道德健全、完美的思想人格需要有永不懈怠、努力向上的精神追求。

  二、当代社会中国人格概况

  (一)我国当代人格的现状

  1.道德精神

  对个体的价值人生奄度教育,包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培养人的勇于挑战、敢于创新、不断奋斗的道德精神。

  2.意识教育

  对个体进行自我完善、环境意识以及科技意识的现代意识教育,进行法规意识、安全意识等的基本公民道德教育,从而能够对社会充分了解。

  3.情感认知

  使个体具备对情感变化规律的认识,认识自身情感变化,并能对其进行合理的控制和调节,从而具有良好的交往关系。

  (二)当代国民人格中传统与现代特质的比较

  传统的人格主要包含:男性优越、宿命自保、安分守成、孝敬长辈、遵从权威。现代的人格主要包含:两性平等、尊重感情、乐观进取、独立自顺、平权开放等[2]。人格进行现代化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人格在进行塑造的同时具备一定的稳定特性,人格进行现代化的转变必须经过量到质的转变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人格的现代化转变是环境与个体相互互动的结果,人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决定其即会受到环境影响又会受到个体的制约[3]。一方面,个体需要不是被动消极的适应社会变化,而是根据自己的意愿有选择性的适应社会变化,另一方面在变化过程中需要不断的适应新的环境变化。

  三、中国古代人格心理学思想的延伸

  (一)中国古代人格思想与当代人格教育的承接

  1.理性对待历史和现实

  当代人对于理想人格的实现既要了解历史,又需关注当下,同时还需把握未来。因此他们必须肩负一定的历史责任,具有对社会的义务感也强烈的责任心,一切向前看。

  2.继承古代人格思想的优秀品质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形成了扶困济贫、诚实守信的精神,以及坚韧不拔、耐劳、吃苦、勇敢、勤劳的优秀品质,都是当代人的人格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代人只有吸收古代人所传承下的古老优秀品质并不断积淀,才能使自己丰盈而具有时代的气息。

  3.必须有对整体顾全的现实意识

  这需要个体将自身与国家和集体紧密联系在一起,用哟和谐整体的.现代理念,即具有顾全大局、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现代意识,能用整体的意识去分析认识问题。

  (二)中国古代人格思想对当代人格教育的促进发展

  现代化的理想人格需要在社会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形成,不仅需要我们放眼于世界,更需要我们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中国人的理想人格应当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当代中国的理想人格应当具备相应的纪律和法制意识。当前社会不同与以往时期,在当代,对纪律、法制的重视已经超越以往的任何时期,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在不断完善,这也就需要在经济、社会管理方面依照相应的纪律、法律来进行[4]。因此,培养良好的纪律和法制意识,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当代中国的理想人格应当以传统儒家思想为基础。对儒家传统理想人格的继承主要有自尊、自强、自主、独立的人格。对民族、个体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当代中国理想人格的构建,需要在不断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以自尊、自强、自主、独立的优秀品格振兴中华民族。

  四、建构中国化的人格理论模型

  当代人格教育所能产生的良好效应,对个体甚至对集体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人格作为人生价值观念中的稳定心理思想基础,也是能够形成稳定人生观、世界观的内在心理基础。人格作为能够形成特定优秀道德品质的主要原动力,也是作为个体真正成熟的标志。所以,进行的人格教育过程中,需要建立相应的人格理论模型。

  首先,个性品质的优化。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千姿百态必定形成多种多样的个性人格,健全优良的人格个性作为时代向前发展的动力。提高个体的优秀品质,也就需要我们摒弃以往的传统塑人模式。个性作为个人的心理品质,同个体的非智力要素相关联。因此必须注重个体的非智力要素的科学培养,从而能够形成优秀的个性品质[5]。

  其次,人格意识的优化。在现行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代人格同古代人格的必然会有一定的冲突。人格意识的优化必定会成为需要注意的重要问题。理想人格的塑造,必须能够对人生意义及本质有正确的理解,理想的人格品质需要个体吸纳积极向上的思想价值取向,不断的将其转化为内在的思想价值体系[6]。

  结论

  中国古代的人格心理学思想其中就含有对人性论的深入探讨,即对人本性的探讨。人性本善、本恶还是中性,儒家学派中经典的《大学》中就表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我国的传统文化非常注重人格的教育,将情感、意志、知识以及相关的各类学问集人格于一身的全面完善和发展,注重人与人通达的教育理念,重视成才与成人的教育结合。古代的思想人格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出现了种种的人格缺失所导致的道德滑坡现象,因此,从古代人的思想人格当中取其精华应用在当代人的思想人格教育至关重要。

  政治心理学中的意识形态研究

  政治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为意识形态。本文对政治心理学中关于意识形态的研究进行了大致的梳理,并重点探讨了意识形态下的政治态度,对政治态度的主要维度进行了分析,从而建立健全了意识形态的主要认知模型,为意识形态的进一步研究积累一定的基础。

  一、政治心理学中关于意识形态研究的介绍

  (一)意识形态的内涵

  “意识形态”一词源于两个多世纪以前的欧洲,其内涵经历了多次发展。不同的学者对意识形态的理解也不同,意识形态的内涵也随之变得复杂。我们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思想观念体系,这个体系包含价值理念、政治信仰、理想信念,且能反映一定时期内社会阶级或政治集团的根本利益。社会中往往存在多种意识形态,且这些意识形态可同时并存于某一特定历史阶段,不同的意识形态分别处于主导与支配、非主导与边缘地位。

  (二)意识形态研究中的批判和价值中立两种取向

  意识形态研究存在批判和价值中立两种取向。一方面,大量的研究者对意识形态持批判取向与观点:自法国政治家特拉西提出“意识形态”后,拿破仑对其进行了猛烈的批判,这使得原本“思想的科学”沦为“虚幻的形而上学”;针对德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在根本上的颠倒本末,马克思与恩格斯就起虚伪性进行了批判,并指出了产生这种虚伪性的根源——社会存在,这为后期研究者提供了出路;自马克思、恩格斯之后,学术界从未停止对意识形态的批判,例如,一是部分学者对马克思意识形态学说进行研究且指出忽视意识形态领导权是直接导致无产阶级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二是承认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真理就意味着丧失阶级意识和阶级利益,以哈贝马斯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提出了科学技术意识形态理论,并认为意识形态没有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而衰落,相反意识形态以更为强大的力量支配着人们的思想;曼海姆、奇洛克等人也从各个角度对意识形态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批判。另一方面,还有大量旨在从中立角度对意识形态进行研究的研究者,这类研究对意识形态持中立态度。任何一个社会都具有主流意识形态,这种主流意识形态往往以中立的姿态出现,凡是与这个中立意识形态不合的其他意识形态都被冠以“极端”的称谓。福柯就曾对意识形态的中立性进行阐述,明确表示意识形态的中立性与本国意识形态的整合有关,意识形态整合越完整,国家的中立性越强;社会各团体、组织将影响社会意识形态的中立性,主流、主导性意识形态往往会影响民众,使社会其他团体或组织中的人都具有与起支配作用的意识形态相同、相类似的想法;一旦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具有相类似的想法时,意识形态的中立性就会转化成葛兰西所说的霸权。

  二、意识形态中的政治态度的维度

  (一)传统的单维度左-右维度取向

  政治态度是社会成员的一种心理倾向,这种倾向主要针对政治权利与权力及其形态而言,具体表现为赞同或反对政治权力、政治权利与政治制度。政治态度由政治认知、情感与动机组成,体现在政治意识、政治价值与政治信仰中。所以,政治态度集中表现在政治观念与政治主张中,广泛存在于社会存在。

  意识形态中的政治态度的传统维度为单维度,即从左-右维度对意识形态进行分析与研究。根据政治主体的不同,我们可将意识形态按照个体、社会、国家三个政治主体与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四个要素进行匹配。我们也可以从政治客体的角度对政治态度进行分析,即将政治、经济、文化与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保守主义进行匹配,从而得出政治态度的一般性区分。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从政治主体与政治客体两方面出发,对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保守主义的政治态度做出更为充分的说明。这种区分维度可以称为单维度,即左-右维度取向,非此即彼的态度为意识形态的谱系分类奠定了基础。

  (二)多维度模型取向

  不同意识形态、政治态度的比较一般从积极、消极两方面进行,但更为深入的研究则可按照左、中、右的层级进行分类。早期的左右划分主要源于法国大革命时期人们的政治立场,即按照政治立场与态度的不同,分别坐在议会的左边与右边。这种划分具有其积极意义,但其所带来的问题也十分明显:左派或自由派为推行政策,更倾向于中央政府的角度调整资源分配,从而实现福利倾斜倾向;右派与保守派则反对中央政府干预经济,但不否认集体权威。为更有效地推动政治态度的维度分析,我们可充分考虑各种政治意识形态的积极性,将各种政治观念、政治制度与政治态度区分开来。为此,范德伯克、索巴本则从左、中、右三个角度对意识形态下的政治态度做出区分,从而建构起相对完善的多维度模型取向。另外,还有人从自由、平等、秩序三个维度出发,将自由主义者、共产主义者、保守主义者、自由至上主义者同时纳入到一个相对完善的体系中。

  (三)单维度和多维度模型的调和取向

  多维度模型与单维度都存在一定的弊端,即难以快速、全面地认识意识形态中的政治态度。所以,我们主张在单维度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多维度模型,为意识形态的演变与发展奠定基础。一方面,分别从政治观念、政治主张两个维度出发,对意识形态下的政治态度进行分析。另一方面,从政治观念出发,设立增加经济自由、增加社会自由两个维度,将社会主义、自由主义、自由至上主义、保守主义、权威主义、无政府主义纳入其中,综合分析政治观念各维度;将政策、价值、意识形态整合起来,建立健全意识形态-价值-政策的互动模型。

  三、结语

  政治心理学是一门交叉性学科,意识形态是其重要研究内容与主题,探索意识形态的各要素对推动政治心理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抓住意识形态的本质,不断探讨意识形态中的政治态度,从而构建相对完善的认知模型,完善意识形态的研究体系。

心理学论文8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关涉人们“幸福”的研究。积极心理学力主心理学应该而且必须转换为研究人类优点的新型科学。积极心理学是一种全新的理念和行动,其目的是研究人类积极品质,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实现人文关怀与科学精神的统一。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概念框架;主观幸福感;自我决定理论

  作为心理学的范式转换,积极心理学博得了人们的好评,也取得了许多新成果。本文选择该领域的核心研究进展做简要述评。

  一、积极心理学的出现

  毫无疑问,积极心理学的源头起自哲学。因为哲学的终极问题是追问人的意义,而绝大多数哲学家的答案是“美好生活”(good life)。哲学的道理和通路太显深奥,并不能使人人有“悟”。作为研究人的心理问题的心理学义不容辞地承担了这个重任。许多传统心理学,对人类积极经验的理解都有贡献。特别是人本心理学更是主要研究人类的积极精神。人本大师罗杰斯、马斯洛等都问过相同的问题:“什么是好生活?”“什么时候是个体最好的时间?”等。1958年,嘉合妲写了一本在当时颇具争议的书《积极心理健康的当代概念》,开启了对心理幸福感的研究。

  十年后,卡罗瑞福(Carol Ryff)和他的同事们发展了幸福感的心理成分。他们辨认出交互的6个点,其中大部分与嘉合妲提出的概念重合。但是他们的贡献在于方法论上,他们提出了自我报告法使后来的研究者能科学地探究这个领域。随后,越来越多的心理学研究发现,开发与培养人性的优点,促进人的健康成长等等,成为当代心理学知识新的增长点与兴奋点,在这种思想与观念影响下,积极心理学思潮终于在新世纪伊始爆发出来。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发表的《积极心理学导论》,既是对前期积极心理学发展的总结,同时又吹响了积极心理学进军的号角。从此,揭开心理学从消极心理学模式向积极心理学模式转折的历史序幕,宣告一个新的时代――积极心理学时代的来临。

  二、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积极心理学体系中首当其冲的是Diener所引导的主观幸福感领域的研究。主观幸福感是试图理解人们如何评价其生活状况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其是人们根据内化了的社会标准对自己生活质量的肯定性的评估,并由此而产生的积极性情感占优势心理状态。主要有三个组成部分:生活满意,高水平的正性情感和低水平的负性情感。另外一个积极心理学研究领域是自我决定理论。自我决定理论涉及人的三个基本需要,能力需要,关系需要,自主需要,这些需要满足导致人们幸福感和社会发展,支持自主、能力与关系的社会能够促进个人发展。三种基本的心理需要(自主,能力和关系)的满足会促进人的发展,因此被视为人本质的生活目标。积极心理学的其他研究思路有认知方向研究。认知理论包括选择模型、保护水平,目标理论、社会比较和应对方式理论,这些均涉及主观的认知心理过程。有关的认知研究发现人们对常规和非常规的事件两者的反应导致不同的幸福感水平。因此,理解人的认知差异具有重大理论与实践意义,这种研究途径为实施积极的心理调控与干预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向和可行的策略。

  三、积极心理学的发展态势

  积极心理学与其说是一个完善的心理科学体系,倒不如说是一个有待开拓的处女地。要完善积极心理学思想,建构积极心理学体系,发展积极心理学技术,促进积极心理学应用,还有很长一段路程要走。首先,拓展积极心理学研究领域。第一个研究方向是以主观幸福感为核心的积极心理体验。Daniel Kahneman指出,目前体验的快乐水平是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建构基础。包括主观幸福感,适宜的体验,乐观主义,快乐等等,正如Diener (20xx)所言:虽然人们已经对幸福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有了相当的了解,但幸福主题本身仍然存在众多值得研究的地方。特别在我国,幸福感研究刚刚起步,这方面更有待开拓;第二个方向是塑造积极的人格品质,这是积极心理学的基础,积极心理学要培养和造就健康人格,个体的人格优势会渗透着人的整个生活空间,产生长期的'影响;第三个方向应该注意到人的体验、人的积极品质与社会背景的联系性,必须把人的素质和行为纳入整个社会生态系统考察。其次,发展积极心理学研究技术。

  现代积极心理学则是以科学的实证研究为基础的研究体系,它强调与崇尚人文精神与科学技术的统一。同时,它也强调对消极心理学的扬弃,而不是全盘否定。积极心理学与消极心理学有着很深的历史联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积极心理学是在消极心理学体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它有义务和责任继承和发展消极心理学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分类标准,标准化测量工具,严密的实验设计技术,以及卓有成效的心理干预技术,并服务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目的。同时,积极心理学在过去几十年中,也积累与创造了众多的研究工具与干预技术,为积极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后盾。因此,必须重视人文精神与科学实证的统一,技术继承与发展创新的统一,从而建构富有价值和效率的积极心理学体系,从而更有效地服务于人类与社会。第三,促进人类生存与发展。积极心理学的本质与目标就是寻求人类的人文关怀和终级关怀。在这里,心理学不再是一个冷冰冰的技术领域,而是一个富有激情同时又理性严谨的新型学科,所表达的是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注。

  积极心理学崛起,不仅仅是寻求与发展心理学的理论,而且是更加关注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仅仅是个人的幸福,而且也是更广泛的人类福祉,是更广泛意义上的社会发展研究的一部分。因此,积极心理学,其理念、其行动,势将会对现代心理学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使现代心理科学更加面向社会、面向未来、面向应用,并卓有成效的开辟人类通向光明,造就幸福的阳光大道。

  参考文献:

  [1]Johoda M.Current Concepts of Positive Mental Health〔M〕.New Yok :Basis Books.1958

  [2]Diener E.Subjective Well - being〔J〕.Psychology Bulletin.1984,95(3):542-575

  [3]Diener E.Subjective Well -being:the Science of Happiness and a Proposal for National Index〔J〕.American Psychologist,20xx,55 :34- 43

心理学论文9

  音乐教育是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对学生自身素养、审美能力、创造能力等提高都有较大的帮助。然而在我国正如火如荼进行全民音乐教育的同时,也出现了大量的问题,如灌输式教学理论、应试性教学制度等。这对国民接受音乐教育起到很大的抑制作用,阻碍了音乐教育的发展。

  这些问题都归结于对音乐的认知程度还不够。因此,在认知心理学向艺术拓展的背景下,文章站在认知心理学的视角下重新诠释音乐课程和教育理论,从认知心理学中得到对音乐教育的新启发,以尝试构建音乐教育的良性循环机制。

  一、认知心理学与艺术

  1967年,美国哲学家纳尔逊?古德曼在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设立了“零点计划”的研究项目,其目的是为了研究哲学和心理学在人体符号上存在的缺陷,所谓人体符号即音乐、诗歌、美术等。这些符号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人类的心理有特殊的影响,对艺术概念和学习也产生了新的观点和启发。“零点计划”的理论基础是形成于这时期的认知心理学,计划的实施意味着认知心理学拓展至艺术领域。艺术类别中的认知主义表现在:艺术不是作为知识存在,而是大脑活动的一部分。

  即一个从事艺术工作的人能够用抽象的形式表达出喜悦、悲伤等心理状态,而艺术“读者”也能够分辨并且明白这种抽象表达。20世纪70年代后,“零点计划”研究转向学前至大学阶段的艺术教育,并获得大量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应用于艺术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论证了艺术对人类所产生的重大影响。“零点计划”在心理学、教育学,尤其是艺术教育观念都造成了巨大冲击,形成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目前该理论在我国得到学术界的认可并应用于教学实践。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与传统智能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前者加入了心理和行为,产生了音乐、人际关系、空间信息等更多元化的自我认识。

  音乐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其被证实为人类智慧的形式存在,为音乐教育方向点亮了一盏明灯。认知学习理论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成果之一、其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基本一致,但在其基础上丰富了学习过程方面的研究。

  认知学习理论强调意识的重要性,学习的过程:提出学习者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认为主体的学习效果除了已有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之外还包含外部刺激和个体主观意识;思考、认知等意识性活动在学习中能发挥重要作用;强调学习者的创造力;重视主体内在强化的作用;强调心理和外部环境对主体学习的影响。认知学习理论就是照亮音乐教育前方的明灯,对音乐课程和教学理论有很大的启发。

  二、认知心理学与音乐教育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启发,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应该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刺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创造能力。同时,创设有利的音乐教育环境,开放的音乐课程,进而发展音乐教育,提高教学成果。

  (一)认知心理学对音乐课程的启发

  第一、开设音乐课程,完善音乐课程。在我国中小学当中普遍存在忽视音乐课程,重视文化课程的“应试体态”。除了一些艺术生之外,文化生几乎与音乐隔绝,这直接阻碍了学生对音乐进行认知行为,也构成了中小学跨越大学的音乐教育断层。音乐教育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如此状况下根本无法实现全民音乐教育的愿望。大学中尽管开设了音乐课程,但仅仅只是单线条的存在,在课程结构上并没有把学生的心理需求考虑进去。

  中小学缺乏对音乐的认知能力,大学音乐教育又未考虑这一因素,课程结构设置较难,导致大部分的学生对音乐课程不太满意,进而失去兴趣。大学的音乐课程应该根据普遍大学生对音乐的认知能力,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课程内容也不能只停留在音乐欣赏方面,应该结合一定的理论知识,调动学生思考和分析的主观能动性,使其通过音乐认知世界。

  第二,音乐教材的极端性。在中小学中不乏在课余时间进行音乐教育的学生,但是这些学生接受音乐教育很多都不是出自主观意愿,而是把音乐作为一种知识,为了接受家长、教师、社会的'考核而学。进而也就有了音乐考级一说,所配套的还有考级教材,完全将“应试教育”搬到了音乐教育中。考级教材尽管是专家为不同程度的音乐学习者所精心编写,但是从认知心理角度来看,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习者的行为意识,更不用强调学习者的创造能力。而普通高校中,则缺乏相对应的音乐教材,有些教师要么凭个人喜好选择教材,要么直接把专业音乐院校的教材作为教学内容。教材的极端性使普通高校的学生无法接受适合自己的系统音乐教学,造成不良心态,形成恶性教育机制。教育者应该努力编写适合音乐教育各个阶段的教材,其目的主要调动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让其对音乐进行不同阶段的认知,而非目的性的应试。

  第三,开放性“音乐课程”。这种课程的形式自由,没有强制性的内容和课程地点,纯粹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以及刺激学生对音乐的创造力为目的。无论是中小学,还是普通高校都可以开设音乐社团,一切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社团活动,教师只作为辅助指导而存在。课程内容方面则可打破传统的音乐知识灌输,而是交流大家对音乐的认知程度和水平,沟通音乐学习过程中的难点,积极调动学生意识的发展,让其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

  (二)认知心理学对教学理论的启发

  认知心理学对教学理论最大的启发就是要将理论建立在学生的心理之上,遵从学生学习的自然发展规律,重视不同年龄的心理特征,不拔苗助长,不强加教师主观意识。比如幼儿在学习音符时,首先学习四分音符,因为这个节奏与其走路的节奏一致,幼儿容易接受;学习音阶时则从二声音阶人手,即“sol-mi”,因为这个音调和幼儿最早掌握的词汇妈妈的音调一致,随后再慢慢加入la、do、re,以形成完整的五声音阶。如此教学理论则充分体现了学生自然发展的规律。

  其次小学生大都有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静止的音乐教学对其不太适合,教师则需要采用“游戏教学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寓教于乐,在玩乐的过程中让学生认知音乐,感受音乐。普通高校的大学生心理、认知能力各方面都发育成熟,对其进行音乐教育以启发主观意识为主,大学生一旦主观意识上对音乐进行学习认知,就能自我探索创造力等。教师可从火爆的选秀节目中吸取精华,采用“PK教学法”,让学生在PK的过程中,认知自我音乐学习能力、学习水平和创造力,进而自我开发探索,以求PK获胜。

  三、总结

  综上所述,从认知主义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待音乐教育,有助于提高教学理论的创新以及音乐课程的完善。认知心理学从心理角度出发,突出重视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意识和主观能动性,主张从从内至外地刺激学生对音乐认知行为的意识和主观能动性,进而开发其创造力。

  音乐教育的目的本身也就是让学生获得终身的兴趣、素养、审美能力以及传扬音乐文化。学生主观意识的形成有助于其主动认知音乐,探索音乐和创造音乐,为自身音乐能力以及音乐发展带来了无限的可能,可见认知主义心理学的积极作用。长期以来,家长、教师都没能从学生心理的角度出发,让其学习音乐,传统的灌输型教学和强制性手段反而减退了学生对音乐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至此,希望教师、家长能够站在认知主义心理学的视角下看待音乐教育,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教学理论,最终达到音乐教育的目的。

心理学论文10

  一、对民族心理学不适合采用实验方法观点的反驳

  (一)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民族心理”

  这个概念本身蕴含的问题和争议使得它难以满足科学实验研究的要求关于“民族心理”的定义方式存在多种可能性。其中一种定义是以整个民族群落为主体,这个主体在社会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整体性的心理和行为倾向性即是民族心理。这种定义方式强调民族的整体性和集群性,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定义策略。比如,冯特以黑格尔的“时代精神”概念为基础,将民族心理定义为民族整体的精神活动特征;另一种定义方式则是通过寻求同一民族的大多数个体在类似社会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共同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来界定民族心理。这种定义则强调个体是构成民族的基本单元,采取的是自下而上的定义策略。近年来,有研究者试图通过对隶属于不同民族的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特征进行实验研究或量化测评,从而考察不同民族的整体性心理特征。他们所依据的就是民族心理的第二种定义方式。持前一种观点的研究者对后者的研究结论不以为然。他们认为,个体的简单叠加不能形成群体,对个体的实验研究或测评结果不能用来描述民族整体。即,自下而上的研究只能考察个体心理而不能描述真正的民族心理或群体心理。对民族心理的研究必须要采取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等社会科学研究的宏观的、整体的视角。也就是说,民族心理学研究只能发端于关于民族心理的第一种定义方式。而在这种定义下,民族心理作为研究对象缺少了进入实验研究的必要限定条件与确定性,因为实验研究者只能对具体的个体进行精确测评,却不能对民族整体进行测评。辩解:除了民族心理学之外,还有很多学科都存在核心概念界定分歧而导致研究策略与研究方法的差异。这种现象在自然科学领域中也不少见,比如牛顿经典力学与量子力学之间的区别。

  因此,核心概念定义方式的多样性本身并不构成实验研究的障碍。质疑意见的中心议题是,民族心理学的两种主要概念定义方式中,只有自上而下的整体性的策略才能够真正言说民族心理的课题。那么,这种理论建构策略是否与实验研究不相容呢?固然,实验研究的实施过程只可能针对个体而进行,实验研究遵循的是从个体到整体的归纳方法。那么归纳的方法是否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障碍呢?不可否认,人类全部知识的基础正是归纳的方法。人的认识过程正是通过对个别对象的考察而形成一般性结论。与自上而下的演绎法相比,归纳法不能保证结论的确定性,但是归纳法是为演绎法提供前提的认识方法。民族心理学是我们认识民族群体共同心理和行为特征的研究,同样需要归纳法和演绎法的配合才能形成新的知识。因此,断言民族心理学只能采用自上而下的研究方法,即演绎法,并不符合人类的认识规律。再者,是否存在这样的分别,归纳法是属于自然科学的而演绎法是属于社会科学的?经典的自然科学实验通过在实验条件下观察事物的变化而形成结论,研究者应该保持中立,客观地描述观察到的现象,不能事先持有某种理论或假设,这就是传统实验研究只做描述不做解释的法则。社会科学的研究者往往是带着某种预设介入研究主题,他们会用自己的预设或理论对观察到的现象做出解释。社会现象纷纭复杂,也需要研究者对其做出解释。于是,在传统的学科分类标准中,描述与解释是两个不相容的思维体系,只能分别适用于不同的研究领域。

  20世纪后半期以来,在现代科学体系中的解释与描述之间的界线逐渐模糊。一方面,社会科学理论,包括哲学也在寻求通过观察与描述的实验来验证其命题;另一方面,自然学科的研究也更多依赖演绎法,用理论去做解释和预测。比如当代进化心理学的理论建构就是从自然选择理论出发,通过演绎法推导出操作性假设,再运用这些操作性假设去预测社会现象,最后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去检验操作性假设的预测。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学科属性与核心概念的定义策略并不构成民族心理学使用实验研究方法的障碍。

  (二)民族心理是一个高度生态化的概念,其所涉及的大多数内容只能在真实的社会条件下才会展示出来

  在实验室的控制条件下所观察到的被试的表现不能准确地再现其民族心理特征辩解:对实验研究的生态效度的质疑并不局限于民族心理研究领域。在所有的实验研究中,研究者都要事先考虑实验条件下得到的结论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推衍到一般。比如经典力学的实验,研究者在实验室中营造了一个理想的环境,在其中物体不受力时可以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但是在现实条件下我们不可能观察到始终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摩擦力很快会使得运动的物体停下来。那么这是不是物理学的实验缺乏生态效度呢?任何实验都建立在一个理想态模型的基础之上。这个理想态模型的建构则有赖于对现实的`形式化表征。也就是说,当我们难以言说纷繁复杂的现实时,需要将其中无关的,或不那么重要的因素先剔除,只留下我们认为对我们了解现实最重要的因素,然后对这些重要因素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个因果关系的假设,这就是形式化的模型。实验的目的就是检验这个因果模型假设是否成立。因为假设模型是在剔除了大量无关或不重要因素后才提出来的,所以对它的检验也只能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那么,在理想条件下获得的实验结果如何返回现实环境呢?让我们再以经典的物理学实验为例。在实验室的理想条件下,实验结果显示物体不受力时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我们把这个模型称为模型一。现实的环境中存在摩擦力影响物体的运动,于是研究者需要另外建构一个关于摩擦力与物体运动的假设模型,这是模型二。模型一和模型二结合就可以描述存在摩擦力的条件下物体的运动特征。现实中物体的运动轨迹往往不在一个平面上,于是物理学家还需要建构一个斜面与运动关系的模型,模型三。模型一、二、三结合就可以言说在不平坦的,有摩擦力的表面上的物体的运动特征。随着加入的模型的增加,实验描述的对象越来越接近现实。面对民族心理的研究课题,实验的生态效度自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但是生态效度也不应该成为民族心理引入实验研究方法的障碍。从上述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实验研究需要从现实中抽离出来,同时,实验结果也能够返回现实。民族心理实验研究的生态效度可以通过,最终也必须通过实验设计的改进,多组实验的相互配合、印证等方式来得到提升。

  (三)在面对文化影响的问题上,民族心理学的和实验心理学存在分歧

  民族心理具有高度的文化渗透性,以至于在很多场合民族心理与文化心理这两个名词具有几乎同样的涵义。因为文化是“民族”构成的最重要条件,所以民族作为主体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不可能离开文化而抽象成为某种具有超越文化限制的一般性概念。在实验心理学的基础性研究中,文化渗透却是需要被仔细地排除的干扰因素。也就是说,在研究目标上,民族心理学与实验心理学存在分歧。民族心理学需要考察文化对心理和行为的影响,而实验心理学却要尽量避免文化因素对研究结果的渗透。辩解:将实验研究与文化因素的影响对立起来其实是一种误解。事实上,文化对个体或群体心理的影响也是可以通过实验方法来研究的。在一些基础性研究中,比如有关痛觉的研究,研究中需要尽量避免文化因素对被试痛觉体验的影响,从而精确界定人的痛觉阈限。之类研究是对人的最一般意义上的身心特征的考察,因此避免文化因素的渗透是必要的。比如,被试的性别、受教育程度、职业,以及被试对实验目的的认识,被试与主试之间的关系等因素都会影响到被试的痛觉体验。为了获得精确的结果,研究者需要精确地控制每一个因素。同时也有研究者专门考察某一类文化因素对痛觉阈限变化的影响,比如在测试前让被试听不同风格的音乐,结果发现音乐影响了人的痛觉阈限。由此可以看出,文化因素在实验中的渗透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实验研究中要控制哪些文化因素的影响是依据研究的目的来确定的。今天的心理学研究者越来越重视基础性实验研究的跨文化比较。这样的跨文化比较可以帮助研究者分辨出哪些心理特征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而哪些是特征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文化因素在实验心理学的研究中既可以作为一个自变量,也可能是需要控制的干扰变量,也可能出现在因变量之中。因此,文化因素也不是民族心理学开展实验研究的障碍,相反,民族心理中的文化成分正是实验研究的目标。在涉及文化或跨文化的研究中,研究材料或工具的跨文化一致性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无论是实验还是量表,在一种文化背景下有效的研究工具或材料在另一种文化中未必适用,这就是研究的跨文化效度问题。这个问题提醒着研究者,即使已经在一种文化中获得了有效的结果,也不能对研究工具或材料做简单的语言翻译就投放到另一种文化中施测,并且还把这两个结果直接进行比较。当然,跨文化研究效度问题不仅仅出现在实验、测量等量化研究中,社会学、人类学等人文学科的质性研究同样也会遭遇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和前面提到的生态效度问题一样,即,通过改进实验设计、重复检验、多组研究相互印证等手段来提升研究的效度。总体上,对民族心理实验研究的质疑意见涉及到了这个领域的主要困难,但这些困难不是不可能逾越的,相反,它们只不过在提醒着从事这类工作的研究者应该时刻警惕,不要犯技术上的错误。回顾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规律:很多过去认为不能通过实验来研究的议题后来都被列入实验研究的名单内。冯特最初断言记忆不能通过实验来研究,但是在艾宾浩斯以后,关于记忆的实验就不再新奇了;弗洛伊德理论以潜意识概念作为基础,直到20世纪50-60年代,心理学家都认为潜意识是不能用科学的方式来认识的,因此弗洛伊德的理论缺少必要的科学性,但是当內隐研究技术被发明以后,对潜意识的实验研究也不遥远了。类似的课题还有自我、思维、决策、推理、社会认知等。在某一阶段,实验研究遭遇到理论与技术的困难,突破这个困难的力量来自对研究课题做出恰当的操作性定义,以及采用合适的技术手段。本文已经对民族心理实验研究的质疑意见做了辩驳,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

  1.类比实验研究的历史,我们有理由相信,民族心理的实验研究尽管在今天正面临一些困难,这并不意味着用实验手段研究民族心理问题是不可能的;

  2.从研究历史看,研究技术的进步,提出核心概念的恰当的操作性定义是心理学实验研究进步的原动力;

  3.实验研究的本质是模型模拟,这个特征与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在逻辑上是一致的,因此,实验民族心理学与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等人文学科的研究之间并没有矛盾。

  二、民族心理学有必要采用实验研究技术

  前文已经讨论了民族心理学有采用实验研究的可能;接下来,本文还将论证,民族心理学的研究有采用实验方法的必要性。人类获取知识的目的一是为了满足对世界的好奇心,期待获得关于未知现象的解释;二是为了满足对世界的控制欲,通过知识预测世界的变化,进而达到对世界的掌控。

  每一门学科都承担了解释某一个领域内的现象、传承领域知识的责任,即,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内尽可能地达成人们的愿望。为了实现解释、控制的目标,人们必须建构一个关于世界的假设模型,通过对模型运行机制的考察来解释世界的变化,同时,也是通过对模型运行特征的评估从而实现对世界变化的预测和控制。人们建构的模型是对真实世界的模拟,这个模型是否能够担当准确描述世界的任务呢?于是,对模型的检验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可以将已知的世界变化特殊输入模型,观察模型运行结果与世界的现实变化之间是否契合。这是验证性实验;如果我们的模型已经通过验证,那么我们可以将当前的现实数据输入模型,通过模型运行结果来预测世界变化的特征,这是预测性实验或叫住探索性实验。自然科学是对物理世界做出描述与解释的知识。在模型建构与检验方面,自然科学已经积累的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研究规范,这种规范就是科学范式。按照库恩的分析,自然科学已经进入范式阶段,即在某一个历史时期总有一个具有统治性的世界模型,大多数研究者都信奉一个主流的范式。这时,研究者的主要任务就是用这个范式所规定的方法去描述和预测世界;关于这个模型或范式本身的质疑和争议则常常被忽略。目前的心理学处于什么阶段呢?研究者对这个问题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目前的心理学已经进入范式阶段,也有人提出心理学还处于前范式阶段。存在这种争论暗示了目前心理学缺乏统一的理论模型,也没有被大多数同行所认可的主流范式。与当前处于范式阶段的自然科学所不同的是,心理学以人和人类社会作为研究对象,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范式,甚至有研究者认为心理学永远也不可能像今天的物理学、化学那样成为一门真正的范式科学。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实际上还处于前范式阶段,即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用以描述和预测世界的模型,也没有形成得到公认的主流研究规范。在这个时期,各种声音彼此争论,相互竞争。因此,常常听到对某一种研究方法的批评就不奇怪了。要公正地评价某种研究方法在这个学科中的贡献,我们需要跳出这些争论本身,在元理论的层面上,从学科的研究目标的角度来评价研究方法的取舍。如前所述,每一个学科知识都是对世界某个领域的描述和预测,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学科知识必须要建构理论模型。心理学当然也不例外。同样,为了检验模型的有效性,验证性实验是必不可少的;为了将经过验证的模型用于描述与预测未来,探索性实验也是必要的。

  因此,在学科建构的元理论水平上,心理学的实验性研究方法是必要的。所不同的是,由于心理学还没有形成统一的主流范式,各种实验规范之间还存在竞争与争论。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争论的焦点在于某种实验规范是否可行,而不是实验本身的元理论价值的评价。民族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的研究应该遵从心理学的学科规范。如果实验研究对于心理学来说是必要的,那么对于民族心理学而言同样是必要的。第一,如果说心理学需要实验,而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的民族心理学却不需要实验,这个判断在逻辑上和学理上都是不成立的。在逻辑上,如果民族心理学是隶属于心理学的下位概念,那么心理学的所有属性都会体现在民族心理学之中。如果实验研究对心理学而言是必须的,那么对于民族心理学而言也应该是必须的。在学理上,这个判断意味着将心理学研究分成可以用实验的和不可以用实验的两部分。这个分割表面上看起来没什么问题,因为通常我们也会将不同的研究课题与适合的研究方法对应起来,比如,一些课题适合采用这种方法而另一些课题则适合采用另一些方法等。但是,当我们讨论研究课题与研究方法的对应关系时,是在操作层面上对研究方法的划分。即,用什么方法控制变量、用什么技术收集反应数据等。所有这些区别或差异都是在统一的元理论之下衍生出来的变化。如前所述,心理学的元理论模型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其有效性。于是,在统一的元理论之下,心理学的各个研究领域都要遵循实验研究的基本准则,这就是让心理学成为科学的那些规范。如果研究者强调某一个领域可以不受此条件限制,那就意味着这个领域的研究已经被划分到了心理学的领域之外了。正如冯特将民族心理学与他自己创建的实验心理学分开一样。在他断言高级心理活动不适合通过实验来研究时,实际上是将研究高级心理活动的民族心理学和研究基本心理过程的实验心理学看作两个相互独立的学科。其中实验心理学属于科学,而民族心理学则应该属于人文学科的研究。两者赖以描述和解释行为的假设模型是不一样的。冯特的实验心理学遵循的是自然科学的解释模型,而他的民族心理学则遵循社会学和文化人类的模型。而今天的民族心理学的理论建构如果不希望脱离科学心理学的主流范式而独立经营,就应该遵循心理学统一的元理论规范。也就是说,和心理学的其他研究领域一样,采用科学的研究范式是让民族心理学成为科学的前提。

  反对者可能会提出这样的观点:即使民族心理学遵循心理学统一的元理论规范,但是在操作层面上,由于民族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使得它可能采用相应的特别的研究技术,比如,观察法、个案法、质性研究方法等,而实验法则不是民族心理学的必须技术。需要指出的是,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之间并不存在固定的对应关系,虽然某些特殊的研究对象对研究方法会有特别的要求,但是为了获得精确的认识,研究者往往要采用多种研究方法相互配合、印证。即使是感觉阈限研究这样的课题,也不是单单采用实验法就能够应对的,往往需要观察法、访谈法等技术的配合才能获得精确的结果。通常,越复杂的研究对象越是要求多种研究技术的配合。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非常复杂,正因如此才需要多种技术的共同参与,实验法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项。第二,正如数学是人类理性思维的通用语言一样,实验逻辑也是民族心理研究的公用语言。民族心理学研究以民族为主体的心理和行为机制,要识别某一民族的特有心理和行为特征,需要将该民族的心理和行为表现与其他民族进行对比。在心理学研究中,在两个或多个民族之间进行对比时最主要的控制变量是文化因素。因此,民族心理学本质上是研究文化的科学。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者一定持有自己特有文化的在场。

  于是,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实际上是用一种文化去描述自己和他者的文化。当两个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研究者要对话时,各自的文化在场可能成为他们之间交流的障碍。比如,关于地域文化的称谓就体现了这种文化在场的障碍。欧美人习惯将来自欧洲大陆以东的所有文化都称为“东方文化”,而东亚人则习惯将东亚以西的所有文化都称为“西方文化”。那么,介于两个地域之间的西亚和印度文化当属于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呢?显然,所谓东西方文化的称谓在学理上和伦理上都是不严谨的。而认真思考过不同地域文化关系的学者会采用更为客观、严谨的文化识别标准,比如车文博先生提出了一个从整体-分析、神性-理性两个维度来区分“四方文化”的标准。根据这两个维度,文化类型可以被分为四大类别:整体神性、整体理性、分析神性,和分析理性。东亚、西亚、印度和欧美文化依据各自在两个维度上的表达而被识别为不同的类型。由于提出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文化识别标准,各种地域文化的特征才有可能放在同一个体系中来比较、交流。就像在地图上标出经纬度,地图上的任意两个点就可以相互定位了一样。民族心理研究可能采用多种研究手段,包括各种人文研究的手段和自然科学的研究手段。各种研究方法得到的结果要能够相互交流,需要有一个像地图上的经纬线一样的坐标体系。这个坐标系统就是研究的元理论范式。前面已经论述过,实验是支持并验证这个元理论的过程。于是,实验逻辑就成为了界定文化阅读有效性的坐标。在统一的实验逻辑下,民族心理的各类研究才拥有相互比较的可能。

  三、为什么需要建构实验民族心理学

  本文前面论证了民族心理学应该采用,也有必要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建构“实验民族心理学”的构想。现有的心理学研究成果为实验民族心理学建立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但是,实验民族心理学并不等于用实验方法来研究民族心理的课题。实验民族心理学是要建构一个专门化的心理学实验体系。这个实验体系的特征应该体现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课题对实验研究提出了更复杂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控制的要求。从实验心理学发展的历程来看,每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的开拓总有与之对应的代表性实验技术与之对应。比如:最初的心理学基础研究基于传统心理物理学和反应时技术;学习-再认技术则支持了记忆、学习和思维等领域的研究;启动效应开启了內隐问题的研究,等等。

  与基础研究相比,民族心理学研究会涉及更多的变量,更复杂的变量关系。实验控制的复杂水平也相应地提升,单一的实验技术已经不能应对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课题了。从现有的研究看来,民族心理学的实验研究需要在变量的操作性定义、实验规范和实验设计等方面有所突破。第二,民族心理学研究涉及人类精神世界的终极追问,其变量的操作性定义方式和控制方式可能会触及到不同文化关于世界的终结解释。在这个层面上,研究者首先要考虑实验本身的文化意义,然后才能够按照研究目标来设计变量的操作性定义。因此,实验民族心理学不是按照现有的实验技术来定义民族心理中的文化变量,而是要在实验范式的元理论水平上重构心理学的实验规范。第三,实验民族心理学要求更加严谨的实验伦理规范。

  以事实为例:在美国,20世纪30年代有研究者做了跨文化儿童智力测验后报告黑人儿童的平均智力水平低于白人儿童。可见,实验民族心理学的研究伦理除了要遵循传统实验心理学的理论规则之外,还应该有更严谨的限制:研究者的工作旨在提升全人类的福祉而不是对民族之间的差别进行价值判断。综上所述,实验研究不仅仅是民族心理学应该关注的一种研究技术,民族心理学还应该与实验研究的元理论结合,建构专门化的实验民族心理学。实验民族心理学需要多学科的跨领域研究来支持的。实验民族心理学不仅仅是实验心理学与民族心理学的交叉,更是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生物学遗传学等学科的交叉,实验民族心理学反过来影响实验心理学元理论。由于篇幅原因,实验民族心理学的学科建构规则将在下一阶段的研究中予以报告。

心理学论文11

  【摘 要】本文在分析大学生消费心理、行为特点与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了培养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意识、提高消费能力的途径:社会积极倡导正确的消费观;学校教育应进行与消费心理、行为有关的消费的道德认知、道德行为教育;家庭应帮助子女摒弃不健康、不合理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大学生应有意识地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心理;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引导路径

  大学生这一阶段的消费心理与行为有其自身的特征和发展规律。通过对大学生消费心理与行为的分析,对解决大学生消费中存在的理由,对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消费观,树立正确的消费意识,提高消费能力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一、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

  消费心理是在消费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即消费心理是指消费者在寻找、选择、购买、使用、估评和处置与自身相关的产品和服务时所发生的心理活动。

  消费行为是指消费者在寻找、选择、购买、使用、评估和处置与自身相关的产品和服务时所表现出的行为过程。

  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消费心理描述消费者内部的心理活动,是内隐的;而消费行为反映消费者外部的行为举止,是外显的。同时,消费心理又是消费行为的基础,支配着消费行为的形成和发展方向,根据消费心理可以推断消费行为;消费行为则是满足消费心理需要和实现消费者购买动机的过程,反映消费心理的状态和活动过程,根据消费行为可以分析消费心理。消费心理支配着消费行为,消费行为又反映了消费心理。

  在研究消费心理的过程中必定要研究消费行为,而研究消费行为的过程中也必须分析消费心理,所以合称为消费心理和行为。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项目

  1、基本生活学习消费

  包括餐饮支出和生活用品支出等。此费用是大学生必须支出,用以维持和保证正常生活。学习费是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于学习方面的费用,如买书、音像物品等支出。此项的支出是大学生日常生活中重要的支出。

  2、旅游、上网、休闲消费

  旅游消费也是大学生消费行为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购买电脑、手机、上网卡消费;再就是是服装、生活用品消费。

  3、人情、恋爱消费

  主要表现在恋爱及同学间交往的支出。主要包括同学各种聚餐、生日礼物、恋爱消费等支出。

  4、考证费用、投资

  三、大学生消费心理与行为的特点

  1、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多样化、提高自身的消费成为新趋势

  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已经不满足于衣、食、住、行的消费,而是追求精神上、心理上的消费。如人际交往消费、学习知识消费、娱乐消费等;大学生个人需要的多样性,需求强度的差异和需求层次的不同导致消费在消费层次、消费数量等方面会表现出多样性。

  2、大学生消费的具有主导性与合理性

  主导性是大多数大学生是在满足生活消费的基础上,尽可能的满足学习消费需要,必要的娱乐消费来调节自己的生活,合理性是主要表现为大多数大学生能根据家庭收入水平和自身的实际需求,量入而出。

  3、大学生消费心理与行为的追求个性化、时尚化

  当代大学追求自我价值,思维敏捷、灵活,见多识广。追求个性化生活,显显示自我个性。这种消费心理与行为更多表现在生活方式、生活用品上。网络上消费。如大学生网购,新颖的购物环境和购买方式可以满足追求时尚的心理要求,按照自己的想法有选择的消费,充分地表现自我。

  4、大学生消费心理与行为缺乏理智

  从众、攀比和对追求品牌时尚也都在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中体现。许多大学生只为了享受或时尚,不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消费。对物质欲望和感官快乐的追求与满足,作为人生幸福和快乐的目标。

  5、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差别较大

  消费水平的差异主要是受到家庭状况的影响。富裕家庭学生消费水平高,个别学生极高。处在贫困线的同学还在为生活学习费用伤脑筋,出现消费两极化。

  大学生在地区、家庭、家庭结构、性别、年级不同存在消费差异。

  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家庭,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导致家庭收入的不平衡,再就是各自家庭结构的不同,也会带来大学生消费心理与行为的差异;男生在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消费支出大,女生则在意自我形象和他人印象,在服装、穿着等方面的消费比较大;低年级学生刚刚进入大学,在保障平常学习所需、购买生活用品上花费较多,高年级学生即将毕业,在择业应聘、考试、培训、购买资料方面的经济投入较大。

  6、不平衡性

  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家庭,而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行业的不平衡,导致家庭收入的不平衡,再者各自家庭结构的不同,也会带来大学生消费心理的不平衡;

  四、产生大学生不良消费心理及行为的理由分析

  1、社会环境因素影响

  大学生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具备可塑性。因此,社会风气或学校环境都使他们受到影响。随着我国社会的变迁,多元文化与价值观的并存, 不良思想、文化的出现。网络与媒体的多样性与弊端;传统消费观念受到了强烈冲击。享受主义 炫富、虚荣心、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消费心理滋生。

  2、学校环境影响

  学校教育注重知识的教育,品德教育缺失。使大学生消费道德观念淡薄化。不良的校园消费环境如校园里普遍存在着消费结构不合理、攀比奢侈消费等现象也加重了大学生不良消费心理理由。

  3、家庭因素影响

  家长自身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家长对孩子消费的教育和引导不够,对不健康、不合理的消费心理与行为没有及时予以纠正。对大学生的理财能力培养不够。

  4、个人心理因素

  大学生是消费的主体,大学生消费中的理由,主要是由自身心理因素造成的。

  没有形成良好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习惯。思维能力不足与性格的'不成熟是造成不良消费的主要理由。使得大学生在面对外界的物质诱惑和误导时无抵御能力。从而出现攀比性、从众性、享乐性等非理性的消费心理理由。

  五、引导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与行为的倡议

  1、社会积极倡导正确的消费观

  社会应建立良好的消费环境和消费风尚,净化校园周边消费环境,为大学生良好消费观念、消费心理与行为的形成提供保障。社会可通过网络、电视、报刊等媒体向大学生宣传正确消费心理与行为。

  2、学校教育应进行与消费心理与行为有关的消费道德认知、道德行为、道德情感、道德意识的教育

  通过开设有关课程,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不良消费心理危害的严重性,树立正确的消费心理。学校要形成良好消费风气,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应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3、家庭应帮助子女摒弃不健康、不合理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

  引导子女科学、合理地消费,形成健康、合理的消费心理,帮助大学生提高理财能力,培养正确的消费习惯。

  4、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的消费观

  培养良好的消费行为习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的消费。为自己的开支做出合理的计划。在消费实践中,学会消费,提高消费能力。

  【参考文献】

  [1] 高宏利.“90后”大学生消费观及教育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xx.2.

  [2] 申红艳,邹念.论当代大学生科学消费观的培养[J].高教研究与实践,20xx.5.

  [3] 江林.消费心理与行为(第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xx.

  [4] 田波.大学生奢侈性消费刍议[J].中国商贸,20xx.27.

  [5] 向欣.当前大学生消费行为分析与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xx.2.

  [6] 尹璐.大学生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的研究探析[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xx.11.

  [7] 兰桂萍.女大学生消费道德教育的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xx.11.

心理学论文12

  论文摘要:通过对西方发展心理学的学习,主要从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的道德心理发展理论,以及这些理论对于处于不同阶段的个体的道德教育的借鉴意义方面,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感想。

  论文关键词:西方道德;发展心理学;有感

  道德心理学是一门集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的多学科相互渗透融合的交叉学科,通过研究主体的道德心理发展及其结构特点,从而更好的服务于道德教育的实践。正如当代著名道德教育理论家科尔伯格说过:“道德哲学和道德心理学乃是探讨道德教育的两个基本领域。道德心理学研究道德是什么的问题,道德哲学则考虑道德发展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要为道德教育提供一个合理的基础,就必须把心理学上的‘是’和哲学上的‘应该’这两种探讨结合起来。”在阅读了部分道德心理学的书籍和理论之后,个人比较感兴趣的还是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的道德心理发展理论,以及这些理论对于处于不同阶段的个体的道德教育的借鉴意义。

  一、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机制理论

  皮亚杰的理论是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他认为在每一个连续的阶段中,认知发展都发生了质的改变。他根据儿童这一主体的认知发展把认知分为了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得以发生的主要机制被称为平衡(equilibration),指的是认知结构与外界环境需要之间达到的平衡。当儿童与外部世界发生相互作用时,他们遇到的情境与自己对世界的预想或者关于世界的观念不相匹配。皮亚杰在这里主要是以儿童为研究主体探讨了儿童的认知发展机制。事实上不仅仅是儿童,在人类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根深蒂固的道德观和价值观的时候,人们的道德认知是不会停止的。也就是说,道德认知的不平衡状态不仅仅是儿童所特有的,随着现代社会道德危机的出现,多元价值观的碰撞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各种伦理的非伦理的信息不断的刺激着人们的已有的正在发展的认知行为。如果这种不平衡状态没有外力的介入(及时的纠正等),那么那些新的违背伦理价值的观念很可能会被这一群体顺应为自己道德认知的一部分加以储存。由于新接收的低俗信息将会完全有别于原先儿童和青少年所接受的教育信息,因此他们很难通过同化这一过程获得新的平衡状态,如果他们试图将接受的新的低俗信息与原本已经树立的但还不稳定的道德框架进行同化,那么就会产生一种道德同一性的混乱。同一性与对同一性的混乱这一概念最早由著名的人格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他提出了所谓的个体人格发展的心理社会理论。其中同一性和对同一性的混乱时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处于这一时期的青少年正在形成一些概念,如他们是谁,对他们来说什么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他们的价值何在,他们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等等。他们试图将自己的多方面整合起来——智力、社会、性别和道德从而达到一个整合的自我同一性。出现同一性混乱的人将不能顺利的进入到下一个阶段的发展,同时也会导致他们对于道德的认知出现混乱从而引发各种道德危机的出现。在青少年或者儿童对周围虚拟环境中出现的新的信息进行认知的时候,由于虚拟社会的低俗信息会与处于认知发展阶段的儿童和青少年在现实世界中的.道德理解产生排斥,所以他们只能采取顺应的过程,如果采取了强制同化的过程那么就会出现道德同一性的混乱。在没有外力介入的情况下,对低俗信息的顺化会导致在道德认知中出现现实道德与虚拟道德两种道德认知的矛盾。最终究竟是从外界或者虚拟世界所接受的不良信息和伦理规则在主体内心进行内化还是现实世界中正确的伦理道德观被内化为精神,就取决与外界对于主体的各种规制和道德教育,这也就是道德教育在这种方面的重要性。它将会直接干预处于认知发展阶段的主体的的道德认知和内化机制,从而达到事前预防或者事后补救的效果。

  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柯尔伯格倾其一生心血从不同的角度对道德发展进行深入的探讨,在借鉴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心理学成果基础上,他围绕人的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分析。1958年在一篇论文中提出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并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进行了修正,为西方道德心理学和道德教育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科尔伯格按照道德判断结构性质的不同将个体的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水平一:前习俗道德

  阶段一:以惩罚和服从为定向,对于个体要么顺从规则,要么受到惩罚。

  阶段二:个体往往采纳个人主义和交换取向,以自己最大利益为出发点来考虑是否应该遵守道德规范。

  水平二:习俗道德

  阶段三:个体愿意按照大家对自己的道德期望行事。

  阶段四:个体重视社会体系,包括法律和履行义务。

  水平三:后习俗道德

  阶段五:个体意识到社会契约和个人权利的重要性并试图找到平衡点。

  阶段六:以普遍的公正的伦理原则为定向

  所谓“习俗”一词是指个体作为社会的单元,应遵守的社会相关准则。科尔伯格认为大多数7—10岁的儿童、一些青少年及成年罪犯的道德发展处于前习俗水平上,此时各种准则和社会期望对于前习俗水平的个体自我来说是一些外在的东西,个体仅仅是通过这样或者那样的行为来获得奖惩或者避免惩罚,比如他们随人意识到未成年人出入网吧是会招致惩罚的,但是他们会采取偷偷摸摸的行为来避免被发现。10-17岁的青少年一般处于习俗发展水平。此时,各种准则及他人尤其是权威人士的期望与处于习俗水平的自我是一致的,或者说已被个体所内化,他们将会遵守哪些他们认为正确的规则与伦理规范。多数成年人(一般是20岁以后)达到后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的个体已经能将自我从各种准则及他人的期望中分离出来,并会根据自我选择的原则做出他对社会准则的评价。此时他们已经意识到良心和社会体系的重要性,知道遵守法律和履行道德义务的重要性。道德发展阶段与人的年龄没有必然联系,这如同与人的道德水平一样,并不是人的年龄越大,道德发展阶段就越高。科尔伯格看来,阶段六是最高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心中自有行为准则,并且自身潜能得到最大发挥。这一最高阶段的首要原则就是公正,只有经过一定阶段的发展才可以使个体形成公正的道德原则。因此这个发展阶段在道德认知和行为上具有很高的一致性,是道德发展的最高程度。

  三、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的启示

  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是迄今为止最全面的道德发展理论,心理学家已经发现不同情境下的道德发展过程几乎都与科尔伯格所认为的发展脉络相符。杜威曾经说过:“教育的目的就是生长或发展———理智的和道德的发展。受杜威的启示,科尔伯格主张以发展作为道德发展的目的。正是在这一前提下,科尔伯格进一步制定了以道德两难问题的讨论作为促进道德心理发展的实施程序。科尔伯格指出:“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道德阶段的发展,而不是灌输特定学校、教会和国家的固定的习俗。”因此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对于教师对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学生的道德教育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一)教师对学生道德思维和行为水平的预期应符合这一阶段学生的年龄额点

  根据道德发展阶段理论,预期过高与过低,都无助于帮助学生的道德发展到合适的水平,应当根据儿童道德认识发展过程的规律来实施道德教育。在他看来,个体的道德认识的形成过程是在受教育者自身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下道德经验的不断结构化过程。因此,道德教育既不能低于也不能高于学生现有道德发展水平。低于现有发展水平,显然就没有教育意义了;高于现有发展水平,往往就成了空洞说教。在这两种情况下,教育都不会有多少效果。从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教育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出,在道德教育科学化、系列化的过程中,建立道德发展的阶段模型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二)道德教育的侧重点不仅仅是简单的规则灌输,更应当是道德理性的启发与道德情感的启发的结合

  科尔伯格在提出他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的引子就是一个著名的关于丈夫为病重妻子偷药的道德两难问题。科尔伯格认为这类两难问题的引入,有助于启发受教育者的道德推理能力,并促使其向更高阶段推进。但是,在实际情况中,人们面对不同的环境和需要,其道德行为会出现某种倒退,表现出与道德认知不相符的情况。在实际情况中,除了要借鉴科尔伯格理论中的精华之外,也不应当忽视道德情感教育等其他教育手段的结合运用。

  综上,伦理学与心理学的结合更侧重于对个体道德心理机制的研究,因而初读还显得十分粗浅陌生,今后我还应更加努力学习这方面的书籍。

心理学论文13

  摘要:课程认同问题是课程有效开展的基本问题,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访谈职教师范生对职业教育心理学的课程认同,从课程价值认同、课程目标认同、教材认同、教学认同、课程整体认同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了解职教师范生对职业教育心理学的认识、态度和行为意向,为改善职业教育心理学的教学提供参考,为提高职教生的课程认同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职教师范生;职业教育心理学;课程认同

  一、问题提出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职业教育面临深化改革,职教师范专业获得发展的机遇。改革的目标是提升质量,形成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色。在影响职教教师教育质量的诸多因素中,职教教师教育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灵魂,其质量的高低起着关键作用。查阅我国目前八所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工科专业师范方向的教师教育课程发现,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而职业教育心理学是体现职技高师办学特色尤其是师范性特色的一门重要课程。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化和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职业教育心理学在职技高师培养合格中等职教师资方面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1]课程作为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的载体,职业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特色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可使不同专业的师范生掌握教学心理、学习心理等内容,目的是培养他们的教学专业素养,为将来成为一名理想教师提供充分条件。[2]课程是否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学生对课程的认同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李子建教授认为,课程认同感应该包含“态度”和“行为意向”两个因素。[3]解月光进一步对学生的课程认同作了界定:“指学生对课程所表现出的主观上的接受程度,即正面的态度、行为意向和课程认知。”[4]学生课程认同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进行考量,可以从课程价值、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课程认同问题是课程改革推行过程中的基本问题,在理论上对课程认同的专门研究还很少见。[4]本研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访谈法考察职教师范专生对职业教育心理学的课程认同,了解职教师范生对职业教育心理学的认识、态度和行为意向,为改善职业教育心理学的教学提供参考,为提高职教生的课程认同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提高职教师范生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上过职业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学生为被试,采取随机取样原则选取被试16名,因伦理道德,分别命名为C1~C4、L1~L4、M1~M4、W1~W4。其中女生8名,男生8名。

  (二)访谈法

  本研究采用访谈法,以深度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以Nvivo8.0质性分析软件作为其辅助工具,采用扎根理论的范式和引入量化分析的方法进行深入分析材料。1.访谈提纲编制。结合已有的理论和研究,编制结构化的访谈提纲。访谈提纲通过研究团队多次讨论、修改而确定。访谈提纲包括指导语,开放式的访谈问题等。如:“请问你对教材内容感兴趣吗?”“你觉得这门课对以后你从事职业教师这个职业有用吗?”“对于这门课,你有什么具体的建议?”,等等。2.预访谈。在正式访谈之前进行预访谈,并将访谈录音转化为文本,供分析和讨论。以完善访谈提纲。根据预访谈结果,并通过有专家参与的团队讨论,进一步完善访谈内容,将提纲做进一步的修正,形成正式访谈提纲。同时,可以为正式访谈提供经验教训。在预访谈的基础上,总结正式访谈中需要运用的沟通技巧和需要注意的事项统一访谈要求,提高访谈技术。3.正式访谈。研究者通过预约安排等,以正式访谈提纲为依据,对访谈对象进行一对一的深度访谈,在访谈开始前声明访谈仅是用于学术研究,绝不会用于任何其他的用途。4.转录文本和分析资料。访谈后将录音转录为Word文本,用Nvivo8.0质性分析软件对转录文本进行分析。

  三、统计结果和分析

  结合已有研究和本研究预访谈的分析结果,本调查从课程价值认同、课程目标认同、教材认同、教学认同和课程整体认同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一)职业教育心理学的课程价值认同

  1.课程价值的了解情况不容乐观。职业教育心理学的课程价值就是育人为本,具体来说,是指引导未来职业教师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学生观、教师观与教育观,掌握必备的教育知识与能力,参与教育实践,丰富专业体验;引导未来教师因材施教,关心和帮助每个学生,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5]作为职教师范生,应当对职业教育心理学的课程价值有所了解,但通过访谈可以看出,了解情况不容乐观,如表1所示:在访谈的16名学生中,了解的学生有4人,仅占25%。了解一部分的学生有4人,了解一点的有7人,不了解的有1人。虽然对课程价值的了解不容乐观,但是学生还是意识到课程价值的重要性,如L3说:“这门课对于我们还是意义蛮大的,因为我们刚上这门课,很多东西都不懂,所以这门课还是蛮好的。为以后做教师这一行做一些准备。即使自己以后不教书,在心理素养方面或者教育孩子方面,都有一定的好处。”2.课程价值的认同情况很高。虽然职教师范生对职业教育心理学的课程价值的了解不容乐观,但是在学习了职业教育心理学的课程价值后,认同度很高。如表1所示:在访谈的16名学生中,完全认同的有14人,高达87.5%,部分认同的2人。可见学生对课程价值很认同。如C1:“认同,我觉得职业教育心理学是一门比较重要的课程,就职校生来说,他们的青春期通常比较叛逆。如果说老师不从学生的角度去想,去了解他们的心理,就不能很好地教育好他们,职业教育心理学这门课的学习就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职校生的发展心理和学习心理。”

  (二)职业教育心理学的课程目标

  1.课程目标的了解情况不理想。职业教育心理学的课程目标是引导未来职业学校教师认识职校生心理年龄特征及其对学习生活的影响,理解职校生认知特点与学习方式,指导职校生以多种学习方式学习专业知识,形成职业能力并在多样化的教学与社会活动中发展社会实践能力。作为学习了职业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学生应当对课程目标有所了解,但通过访谈可以看出,了解情况也不理想,如表1所示:在访谈的16名学生中,了解的学生有6人,仅占37.5%。部分了解的学生有4人,了解一点的有4人,不了解的有3人。虽然了解情况不理想,但是还是有学生意识到职业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如L1:“我们是师范类的`,必须要学心理学,所以肯定要开这门课。学习这门课,它能让我们在面对各种气质的学生如黏液质的时候,应对方式也不同;更好地因材施教。”M2也提到:“更多地了解学生心理是怎么想的,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课程目标还有就是帮助我们更好的辅助学生适应学校生活。”2.课程目标的认同情况很高。同课程价值的认同一样,虽然职教师范生对职业教育心理学的课程目标的了解不理想,但是在学习了职业教育心理学的课程目标后,认同度很高。如表1所示,在访谈的16名学生中,完全认同的有14人,高达87.5%。如C3提到:“我是比较认同这种价值的,因为职业教育心理学不仅是让一个教师懂的如何在自己未来的职业上教育学生和引导学生,同样也是对我们即将成为老师的一种教育,能够拥有一些理论一些必备的素质,能够让我们将来更好地适应这个岗位,能够带给学生更好的体验。”3.课程目标较难达到但尽力还是能达到。课程目标的实现标志这学生教育目的的达成,针对职业教育心理学的课程目标,职教师范生普遍表示,课程目标的实现较难。如表1所示:在访谈的16名学生中,认为较难的学生有12人,占75%。如M1谈到:“肯定是有难度的,因为理论和实际还是有差距的。了解他们心理特征这方面我相信我能做到,因为我本身是职教生,职教生爱玩不喜欢学习这点我比较了解,但是根据他们的心理特征让他们爱上学习这点对我来说比较困难。”虽然学生们普遍认为课程目标的实现不容易,但是当问到:“你觉得您能达到这些目标吗?”16名学生中有13名表示如果自己尽力就能达到,高达81.25%。如C3谈到:“对我来说短时间内达到这些目标是有点难度的,但是这是一个努力的方向。”可见,学生认为课程目标虽然有挑战,但是通过努力还是能实现的。

  (三)职业教育心理学的教材认同

  教材是一个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教材是为了传递课程,使文件课程走向实施课程的课程文本。一个好的教材可以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课程思想和课程内容。因此,教材认同也是课程认同的重要方面。本文将从学生的视角,对教材的了解程度、对教材内容的兴趣程度、教材的难易程度、教材内容实用性以及对教材的整体看法和建议等五个方面来分析。1.教材的了解程度不理想。只有系统看过教材,才能把握整个课程的逻辑和内容。当问到学生:“你有系统地看过职业教育心理学这本教材吗?”职教师范生对教材的了解程度不理想,在访谈的16名学生中,系统看过的有4人,仅占25%。有12名学生表示没有系统看过教材。但是,也并不是说没有体统看过就表明学生不认同,如L3提到:“没有系统的看过,但是内容还是了解的。每一章大体讲什么内容还是懂得。”2.对教材内容兴趣程度一般。虽然职教师范生对教材不是系统完整的看,但他们对教材内容还是感兴趣的:在访谈的16名学生中,有9名同学对教材内容比较感兴趣,占56.25%。如L4提到:“比较感兴趣,尤其是对学生心理方面,还有如何教导学生方面很感兴趣。”L3提到:“我觉得教材还是比较详细的。一开始看目录的时候还是比较详细的,例如学生的心理归纳的都是蛮好的,还举出一些例子。我们是从职业学校过来的,所以书上说的那些自己深有体会。”3.教材难易程度不是很难。对于学生来说,教材的难易也影响着学生的课程认同。在访谈的16名学生中,有5名觉得不难。如L2提到:“教材难易度还好吧,文科东西难易度体现不了多少。”不是特别难得学生有8名。觉得难的同学有2名,如W2谈到:“对我来说,太抽象了。”4.教材内容实用性很高。虽然访谈的同学普遍没有系统的看完教材,对教材内容兴趣一般,但是普遍认为教材内容对于以后成为一名教师有帮助。在访谈的16名学生中,有14名觉得有用,高达87.5%。如C1谈到:“有帮助。比如,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案;比如说,学生做了什么事情,有的老师会直接惩罚,但如果是我的话,我就会从他们的内心去考虑,去思考他们在想些什么;还比如,职业学校学生的一些心理特征,以及一些困难之处,我觉得我们了解这些是有好处的。”M4也赞成:“有用,因为以后要接触学生,学生不可能什么话都对老师讲。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心理学知识对他们的行为进行判断。通过学习心理学知识也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利于进行教学和班级的管理。”5.教材的整体看法和建议。对于教材好的地方或者觉得需要改进的地方,被访谈者们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些方面都可以为我们选用教材和编写教材上提供参考。如M1提到:“教材好的地方就是,它对于整个一些现象或者方法的总结概括的比较好,还有一些相契合的例子,也会给出一些相关问题的解决办法,如果非要说问题,就是知识点多,比较枯燥,一些知识点比较有难度。教材例子少,不够结合生活。学术化强。”M4也说:“我大致地看过这本教材。第一次看我会觉得比较枯燥,因为它是纯文字的方式体现在课本上。有一些情景分析会看着联想到自己,贴近生活。希望他多一些图片或者是其他的方式而不是要成文字的方式呈现。这样会避免太枯燥。”可以看出,学生需要的教材是结合案例结合生活的教材,过于枯燥会让学生失去看书的兴趣。教材应当理论和技术实践相结合。有学者也指出,职业教育心理学的教材特色应注重师范性和操作性。这门课程不仅应当教给师范生必要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和原理,而且要使学生掌握应用心理学原理与技术的基本技能。[1]

  (四)对教学过程的认同状况

  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的特殊的认识过程,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教学作为课程实施的有效途径,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能动地进行认识活动。因此,学生对课程的认同中,对教学过程的认同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学生的视角,从对教师的满意度、教学内容的兴趣、教学方法、评价方式建议以及教学整体状况和建议上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1.对教师的满意度高。对教师满意度往往影响着学生上课的兴趣,因此,在课程认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表1所示,在访谈的16名学生中,有16名觉得有用,高达100%。如L3谈到:“我们任课老师特别幽默,对于那些晦涩的概念,用自己的话转述。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的,从来没有缺过课,都坐在一二排。”L4也说:“他在讲课的时候引入了大量的实例,让我们感觉到与生活息息相关。”可见教师的幽默、理论联系实际等方面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教师的教学态度也影响着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在被访谈的16名学生中,有15名学生提到教师的敬业,如C4提到:“我们的任课老师很敬业。其实从一个老师的上课态度就可以看出来,他上课很积极,而且他讲的那么好,一看就知道有充分的备课。”2.教学内容的兴趣较高。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决定着学生是否认真上课。如表1所示,在访谈的16名学生中,有9名感兴趣,部分感兴趣的有4名,共占81.25%。如M1提到:“对教学内容比较感兴趣,老师不仅讲知识点,还讲一些案例,而且会调动课堂气氛,当同学们显出疲惫时,老师就会举一些他遇到的典型的有特点的案例,而且他讲得都是我们生活中的,比较有共鸣。另外,老师会做测试,让同学们感到很有趣。”学生对教学内容是否感兴趣与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程度分不开,理论联系实际即有利于学生理解理论,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表1所示,在访谈的16名学生中,有14名同学提到教师有理论联系实际,高达87.5%。如M2:“老师联系实际,因为我们本身是职高生,他就会讲一些他接触到的职校生的案例以及职教生遇到的问题,比较有共鸣。”有学者指出,职业教育心理学的教师要突出课程教学的实用性和操作性,关注职业教育实践中的问题解决,可组织学生到职业学校去参观考察、教学观摩,给学生增加了解职校生的机会,增强感性认识,为理论学习奠定基础,同时,可要求学生应用所学心理学知识分析与解决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6]3.教师的教学方法多样。教师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从访谈的结果来看,教师的教学方法还是比较多样。如表1所示,在访谈的16名学生中,有4名同学提到教师运用PPT讲授,7名同学提到案例法教学,3名同学提到小组讨论。如C1提到:“我们老师案例法用的比较多,我觉得案例法还行,不至于那么枯燥,自己看课本的话可能会比较无聊,但举个例子什么的就会让我们深刻的记住,并且更加容易理解。”可见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对课程更感兴趣。4.学生对闭卷评价方式褒贬不一。通过了解职业教育心理学的评价方式是期末闭卷和平时成绩结合考察。对于闭卷考试,学生褒贬不一,对建议运用什么方式进行期末测评,有7名同学依旧赞成闭卷考试,如C2提到:“我们采用闭卷考试。闭卷考试能够考验学生们的记忆能力,由于老师监考比较严,如果你学的不是很好的话,就会很难通过。我觉得应该继续执行闭卷考试,如果是开卷考试的话,那么大家就会学得不是那么用心。”有3名同学提出用开放式问题进行考察,用上台论述展示考察的学生有2人。有学者也指出。职业教育心理学的课程考核形式可由传统的纸质闭卷考试拓展到上机考试、口试、现场教学等。课程考核还可采取“基本分+技能分”,“基本分”是指考察学生课程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技能分是考察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7]采用多样的评价方式会更有利教学的反馈和学生素质的提高。5.教学建议可以更灵活。什么样的课堂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学生最有发言权。访谈的学生中提出灵活、有互动、多样教学形式的课题更受欢迎。如L4提到:“我认为加入一些课堂讨论会更好,活跃一下课堂气氛。”C4也说:“我认为就是要灵活一些,多一些案例,要更有助于学生理解。”W1提到:“教学方面,我觉得互动应该多一点。互动少,光是听老师讲,会比较乏味。如果调动大家互动多的话,大家会更感兴趣。”C2也说:“我觉得除了课堂讲述之外,还可以做一些实践。如可以进行角色扮演。我们现在不是老师,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活动体验一下当老师的感觉,然后提升一下自己。”可见虽然学生对教学较为满意,但是课堂还是有提升的空间。

  (五)对职业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整体认同状况

  一门课程的开设都有其必要性,对一门课的课程认同,其实用性和重要性必不可少,所以对职业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整体认同状况,本文从实用性和重要性两方面来分析。1.职业教育心理学开设的实用性较高。职业教育心理学授课的对象是职教师范生,他们之后的专业方向是作为一名职业教师,通过访谈他们:“对于你之后从事职业教师这个职业,你觉得这门课有没有用?为什么?”如表1所示,在访谈的16名学生中,有15名同学认为有用,高达93.75%。如C1说到:“我觉得学了这门课可以让我以后教学的时候采用新的教学方法,相比其他没有学过这门课的老师更加多样。这门课的学习也让我更加了解职教生,我觉得只要你的方法到位,任何一个学生都能够被教好。”L4也提到:“有帮助的。因为这能帮助我们把握学生学习的方向,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通过他们各方面的反应来进行教学。学习了这门课使我有意识的观察会更细致一点,也更专业一点。”可见开设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必要性。2.职业教育心理学开设的重要性高。职业教学心理学开设对于之后成为一名职业教师的职教师范生是否重要,也是学生课程认同的重要方面。如表1所示,在访谈的16名学生中,有12名觉得有用,高达75%。如C1提到:“很重要,非常重要,学了这门课可以更好的去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帮助我们更好的去做一名教师。”W3:“还是挺重要的。因为,如果这门课不开的话,我觉得以后步入那些职业学校,是不会理解那些职业学生心理发展。我们也是从职业学校上来的,我觉得职业学校的学生,心理方面是比较脆弱的,需要这门课知识的引导。还有这门课也讲授了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心理和能力,所以这门课开的还是挺有意义的。”

  四、小结

  本研究通过访谈职教师范生对职业教育心理学的课程认同,从课程价值认同、课程目标认同、教材认同、教学认同和课程整体认同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得出如下结论:(1)学生对课程价值的了解情况不容乐观,但认同度很高;(2)学生对课程目标的了解情况不理想,但认同度很高,学生认为,课程目标较难达到但尽力还是可以达到的;(3)学生对教材的了解程度不理想,对教材内容兴趣程度一般,认为教材不是很难,但认为教材内容实用性很高;(4)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高,对教学内容的兴趣较高,认为教师的教学方法多样,学生对闭卷评价方式褒贬不一;(5)职教师范生认为,职业教育心理学开设的实用性和重要性都较高。

  参考文献:

  [1]崔景贵.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定位与教材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xx(04):40-43.

  [2]张长英.职业教育心理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J].职教通讯,20xx(10):65-66.

  [3]李子建.香港小学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同感:目标为本课程与常识科的比较[J].课程论坛(香港),1998(2):71—83.

  [4]解月光.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课程认同状况及其归因分析[J].中小学电教,20xx(10):20—23.

  [5]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Z].[20xx]6号文,20xx-10-8.

  [6]蒋波,崔景贵.职业教育心理学课程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职业技术教育,20xx(32):80-83.

  作者:刘礼艳 张长英 孔博鉴 王超奇

心理学论文14

  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疏导对策

  【摘 要】当前,我国正在实施全民性的素质教育,它强调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那么,我们就必须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关注每个孩子的身心健康。心理健康对于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于还处在未成年阶段的中小学生来说显得更为突出。心理疏导是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因此,创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有效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推动学生的心理健康、实现学生的心理和谐,成为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学习、生活、择业理由和人际关系,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成为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维护团结稳定、推动社会和谐的重大课题。作为一名教育管理者,一名教育工作者,结合工作实践,对这一课题提出一些看法仅供探讨。

  【关键词】心理疏导;障碍策略;溯源

  1 中小学生中出现的不良心理特征以及行为表现

  学习成绩相对差的一部分同学,绝大部分都是考试的失败(利)者,因为在学校和家长眼里他们在学习方面长期受到否定,部分同学心态失衡,他们的心理素质尤其是思想认识,意志品格上存在着严重的障碍,或多或少地导致行为习惯较差,整体素质明显偏下。具体表现为:有着畸形的好奇心,过早涉足男女情爱;讲江湖义气,好拉帮结派,打架斗殴;吃喝玩乐,贪图享受,盲目攀比;行偷摸,搞敲诈,善撒谎,以及各种各样的勒索….尽管这些现象不是主流,但肯有一定的倾向性。这部分学生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小学校素质教育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影响到有心理理由的学生本人的健康成长和学习。因此,探究其成因,寻求出策略乃是当务之急。

  2 追本溯源及应对策略

  2.1 形成理由

  为什么这部分学生会有上述不良现象呢?我认为可从以下方面来分析:

  2.1.1义务教育阶段的客观因素

  中小学阶段学生学习压力较大,而学校又相对重视升学率,“精英教育”和选拨淘汰式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特别是“差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忽视了对学生的青春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身心健康关心不够,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久而久之诱发了各种不良行为习惯。

  2.1.2 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协调理由

  部分学生家庭条件较好,又是独生子女,有的`家长对孩子要求不够严格,无限制地满足孩子的 ,使孩子养成了贪图安逸和享受的习惯;有的家庭忙于工作,父母出外打工,无暇留意孩子的思想状况,学习习惯,疏于管理;而单亲家庭、寄养家庭、经济困难家庭留守孩子等特殊家庭,学生严重缺乏亲情的关爱,少数家长文化层次低,行为粗鲁,常讲脏话;有的家长作风不正,行为放纵,给孩子直接树起了坏榜样。对孩子的成长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2.1.3 社会风气及社会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中小学生尚未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易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虽然社会法制逐步健全,政策逐步配套,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威力逐步加强,但相关部门对 、 色彩的电子游戏室、KTV、台球室、网吧等营业性娱乐场子所的管理力度仍然不够,青少年学生可随意出入其中,极易在不良社会青年的教唆下形成恶习。不管出于什么理由,我们部分学生目前的状况已阻遏了学校的发展。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理念”,我们必须要采取措施,做好这部分学生的主观思想意识上的教育与管理工作。

  2.2 正视理由大胆探索,采取积极有效的策略

  2.2.1 关爱每一个学生,用和慈爱促使、带动学生健康成长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不爱学生,那么你的教育一开始就失败了。”老师要容得下性格各不相同、兴趣爱好有差异的所有学生,不仅要做学生的良师,而且要做慈爱的长者,更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也要关心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更要把学生喜怒哀乐放在心间。这就需要有深沉的爱生情感,深沉的爱心情感,是老师取得教育成效的关键因素,是转化差生的有效途径。用我们的爱心,在我们的差生中就会有奇迹出现。

  2.2.2 关注中小学生心理,多途径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应当深刻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形容学生的心理,书报心理学知识,他才能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能手。“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在加强自我学习的同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帮助学生排解心理理由。

  首先,要积极地对学生进行了心理引导。从某种作用上说,中小学里的差生事实上就是“应试教育”的受害者,存在的心理理由众多,我们必须对其进行积极帮他们重新找回自信和自尊,我们可以对他们进行心理测试,举行仪式心理咨询讨论,使他们认识到自己以前失败的理由在于意志,毅力,兴趣和习惯等非智力因素,同时我们要有一双发现闪光点的眼睛,能及时展示表扬学生的每一个进步和优点,这样学生就会越做越有信心,在自己不足的方面他们也会奋起直追。

  其次,让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冰心说得好“世界上没有一朵金玉其外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试想工作上我们只注重那些优秀学生,这样会忽略那些性格内向,各方面表现差的学生,从而走入教育工作的盲区。其实越是表现差的学生越需要老师的关注和引导。如果我们能给这部分学生一次爱心奉献,让他获取一片刻的心理满足感,他可能应付铭记一生,甚至影响着他整个人生。

  再次,于细微之处平衡学生的心理。作为差生犯了错,如果非当众批评不可的话,我们就不要犹豫、心软,为了规范班级行为,学生心理暂时“失衡”是必要的。但我们还可以利用课堂或者班会找机会表扬他某方面的优点,让全班同学都知道老师并没有因为批评他面嫌弃他。这样,不管任何人这时心理就完全平衡下来了。

  最后,多采用“心理暗示”这一疗法。在教育界,有一个比较重要的理论叫“心理暗示”。这一理论作用非常大。有学校在军训结束时,让学生分别给家中父母寄出一封信,信中要写到:“来到这里我觉得自己比以前有了很多进步。我变得遵守纪律了,变得能吃苦耐劳。一学期下来,学生们发生了很大变化,是军训时表现就挺差的几个学生转变了不少。是什么力量在转变着这群“后进生”的面貌呢?正是地使用了心理暗示的策略。信中、电话中,“我进步了”“老师说我行”之类的语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按照自己所定目标的暗示来约束自己。朝着所示方向前进。

  总之,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永久的教育理由,随着信息的便捷、社会的复杂、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强烈,中小学生心理教育日趋复杂,社会、教师、家长需不断提高自身心理教育水平,对孩子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国家培养出身心健康、能为国家为人民造福的接班人。

心理学论文15

运动心理学实践应用问题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体育运动心理学理论逐渐为我国民众所认知,早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我国相关部门还设立了体育运动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我国体育运动心理学实践与理论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同时也加快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脚步。体育运动拥有极强的专业性,从专业性层面来看,对体育运动心理学实践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提升运动心理学应用人员的专业素质,可以促使体育运动心理学与体育竞技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运动心理学实践应用过程中的问题

  (一)跨文化与本土化问题

  随着政治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间体育理论的交流也愈加密切[1]。我国当下运动心理技能训练的体育训练理论大多为西方移植的运动心理理论,一方面这些跨文化的理论存在着其先进性,极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运动心理学研究就实践应用工作的发展;但是另一方面这些移植的西方理论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着文化差异问题,由于身体素质与体育文化理念的不同,西方先进的运用心理学理论无法完全适用于我国运动心理技能训练。

  (二)运动心理学学者的素质有待提高

  运动心理学的服务对象主要针对运动员群体,进行科学性的心理训练与心理辅导,旨在提升运动员在体育运动过程中的心理素质与体育运动适应性。随着体育运动心理学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运动心理学涉及的学科范围越来越广,这就要求我国运动心理学学者提高自身的职业综合素质,然而我国运动心理学学者在进行运动心理技能训练过程中存在单一性,仅仅利用心理学理论,没有结合社会学、运动生理学的相关理论制定适合运动员实际运动状况的运动心理技能训练,这种主观性的研究设计与技能训练,导致实践应用成果难以提高运动员的体育运动适应性。

  (三)运动心理技能训练存在功利性

  在运动心理技能的训练过程中,运动员与教练员往往存在着较强的功利性,在训练过程中盲目地要求运动心理技能训练快速地完成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忽视运动心理训练的过程性与客观性。这种功利性的心态导致运动心理技能训练难以达到预想的实践应用效果,难以满足运动员赛前心理辅导的需要,这直接导致运动员与教练员对运动心理学理论的怀疑与漠视,为运动心理学的实践应用带来了困难。

  二、运动心理学实践应用的策略

  (一)进行本土化运动心理学研究

  鉴于西方运动心理学理论同我国国民身体素质与训练实际状况存在差异性,无法有效的适用于我国运动心理技能训练[2]。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运动心理机能训练的过程中注重对西方运动心理理论的“求同存异”,从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入手,立足于我国国民的身体素质与训练实际状况,对国外现有的运动心理学理论进行消化与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行本土化运动心理学研究,运用与中国文化相适应的实践方法与训练手段帮助运动员提升运动心理素质,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提升运动心理学学者的综合素质

  作为运动心理学的专业研究人员,运动心理学学者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发展性的目光看待运动心理学这一体育科学领域。在实践应用运动心理学的过程中,除了运动心理学相关知识,也应该有机地结合相关学科,建立健全的运动心理学学科理论体系。在研究过程中深入体育运动现场,积极同运动员与教练员交流体育项目的'运动特征,使运动心理学理论结合运动项目实际,提高运动心理学理论的适用性,使运动心理学的科学理论与科学方法服务于运动实践对象。

  (三)培养运动实践人员量效性意识

  运动心理学理论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它不但可以有效地帮助运动员掌握相关运动技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运动潜能,而且可以培养运动员的挑战意识,提升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这种运动心理训练同运动生理训练一样,同样需要阶段性的训练对运动员心理素质进行提高,这就需要运动员与教练员培养自身的量效性意识,纠正运动心理技能训练过程中急功近利的心理,积极配合运动心理学学者完成系统性的运动心理技能训练,从而科学合理地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与体育运动适应性[3]。

  (四)进行系统性的运动心理技能训练

  科学的运动心理学实践应用,应当进行系统性的运动心理技能训练。在运动心理学研究过程中综合运动员比赛成绩的提升程度与运动员心理素质的提升程度,进行客观性的运动心理指标评测,改善运动员的运动心理状况。在提高比赛成绩和改进竞赛行为方式的过程中,科学地辅以运动员心理技能训练,建立健全的运动心理学理论体系。

【心理学论文】相关文章:

精选心理学论文06-28

心理学的论文08-04

心理学论文07-03

心理学论文08-08

心理学论文05-28

心理学论文范本06-27

心理学与教育论文06-27

教育心理学论文06-28

创业心理学论文06-27

心理学的作用论文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