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论文

时间:2024-05-29 13:30:43 心理学 我要投稿

心理学论文(精)

  现如今,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心理学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心理学论文(精)

心理学论文1

  一、海员健康心理的重要性

  “心理素质”直接影响人们所从事的工作的效率和成败。航海作为一种特殊行为尤其如此。在航海理论知识、实职操作技能和心理素质三者中,心理素质至关重要。健康的心理能使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得到正确的发挥,某种程度上还可以弥补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的不足,同时又可以感染周围的航海人员,尤其是职务较高者,如果一个指挥者的心理素质不过硬,遇事就会惊慌失措情绪急躁,正常的水平都无法发挥。而且他的不良情绪还会影响下属,使大家感到应对这种局面的信心不足,局面陷入混乱。

  英国伦敦保赔协会希望海事界对船员中容易导致事故发生的压力和负面情绪给予更多的关注,在其最新发布的信息中.保赔协会特别强调对海员心里紊乱的认识与关注,并对目前数量众多的海员的心理隐患表示担忧。并在最新的报告中表示.心理隐疾的形成因素比想象的更加复杂,更重要的是船员的心理隐疾对船舶安全有极大影响。因此.伦敦保赔协会呼吁必须更加注意保护可能具有心理隐疾的船员的相关利益.给船长和船员提供更多帮助和建议来正确处理所遇到的心理疾病。

  二、 船员的心理特点及原因

  中国远洋船员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较普通人群要差,心理症状阳性检出率远高于普通人群,总体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海员长期生活在大海这个特殊的自然环境和船舶这个特殊的人造环境中,工作和生活环境与陆地有着非常大的区别。因此,海员的心理特点与其它行业也有很大的不同,有它自己的特点。

  ①模式化。单调、寂寞的船员生活及相对艰苦的工作环境。由于船上的等级、职务和分工是固定的,一旦岗位确定后,工作性质和范围也随之确定。人际交往的局限性以及人际关系的不协调。海员是24小时都生活在船上,因此,海员在船工作期间,不论上班时间还是业余时间都无法忘记各自的职务和职能,扮演的是近乎同样的角色。而在陆地工作的人,在不同的时间里扮演的是不同的角色,他们在单位是领导或是员工,履行着各自职务所要求的职责,在社会上有自己的社交活动,并且在不同的社交活动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在家庭里又是儿子、丈夫、父亲,角色经常发生转换。海员在相当长时间内角色相对固定,与心理学理论中倡导的角色变化要求相左。这就造成了海员心理活动模式化的趋势,并且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②紧张综合症与精神疲劳。随着船舶向大型化、现代化、高度自动化的方向发展,船上定员逐步减少,海员平时工作量大,工作上的压力也大,又要随时应对各种严格的安全检查,

  有时还会遇到海盗、机械故障、紧张局面、发生事故及其他突发事件。海上特殊风险使他们产生了不安全感以及事故后心理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调适,这些都使海员在较长时间内始终处于心理紧张的状态。油轮船员还有长期与有毒有害物质打交道的特点,因而他们又增加了一层对生理健康的担忧。所有这一切都需要海员做出很大的努力去适应,有时甚至会超出他所能承受的适应能力,从而出现反应迟缓、无所适从、惊慌失措等心理障碍。很多海员在上船工作一段时间后出现失眠、掉头发、食欲不振等症状,并且长期得不到缓解,而下船公休后卸去了心理负担,这些症状都会不治而愈。

  ③ 情绪波动大,并且随着在船工作时间的延续表现得越发明显。在一般情况下,初期的三个月内比较稳定,三个月以后,由于生物钟节律经常被破坏,有些船员就会产生情绪不稳定、生理活动指标下降、易急躁、睡眠障碍、能力下降、对家庭思念加重、职业倦怠感明显等现象。个别船员甚至会表现得缺乏理智,乃至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拔刀相向、大打出手,事后又追悔莫及。还有些船员则表现为沉默寡言、心事重重。船员将这些情况戏称为“远洋综合症”。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驾驶员情绪状态量表(DPOMS),对随机抽取的235名中国海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Ⅰ、中国海员的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主要的心理问题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和偏执,达到或超过中等严重程度者约占8.9%。Ⅱ、中国海员的年龄、工种和职务等因素对SCL—90的少数因子有显著影响,对大多数因子无显著影响。Ⅲ、中国海员的社会支持因子与SCL—90的大多数因子呈显著负相关,主观支持分显著高于客观支持分。Ⅳ、中国海员的消极情绪因子与SCL—90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积极情绪因子与SCL—90的躯体化、强迫、抑郁、敌对等因子呈显著负相关。Ⅴ、由愤怒、疲劳、慌乱及支持利用度等预测变量建立的标准化回归方程对中国海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具有良好的预测力。

  三、对保持海员健康心理的建议和思考

  ①人机关系的和谐

  当人们身处某一环境的时候,这时的人机关系就体现为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人机关系,不仅要满足人的生理需求,而且要满足人的心理需求。机器的色彩、材质等都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都影响人的心理感受,如果能在机器设计中注意满足人在这些方面的`心理需求,就可以将人机关系处理得更好。视觉主要获得形状、空间关系、色彩等方面的信息。

  人与机器的互动过程就是人与机器之间信息传递的过程,即人机之间运用信息语言交流的过程。改善信息传递的途径能够获得更好的人机关系。为了形成良好的人机关系,就要让人在使用机器时,能够方便施力、有足够的空间等。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减少人体疲劳,提高效率,满足健康、舒适的要求。

  ② 模式化的改变

  由于船上的等级、职务和分工是固定的,一旦岗位确定后,工作性质和范围也随之确定。海员在相当长时间内角色的相对固定,与心理学理论中倡导的角色变化要求相左。这就造成了海员心理活动模式化的趋势,并且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因此,拓宽信息渠道,丰富船员的业余生活,尽可能使船员在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转换不同角色,改善船舶的小环境,创造良好的氛围。

  ③ 船舶政委应当成为船员的心理指导师。

  应当创造条件加强对船舶政委进行心理学知识的培训,使船舶政委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建议分步骤组织船舶政委参加国家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和考证,并逐步把掌握心理学知识作为船舶政委的任职条件之一,把对海员进行心理指导作为船舶政委的工作职责之一。

  ④ 建立每个船员心理健康档案

  从事航海职业的船员几乎都没有经过心理素质方面的测试,包括个性特征、神经类型、能力倾向、职业与性格等,所以不免在生理上、心理上存在不适合船员这一职业的特征,因此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偏差。对心理问题严重的同学采取个别的心理辅导;对于大量的共性问题采取团体咨询的方式;对于大多数心理基本健康但又希望心理素质能得到进一步提高的同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为其提供专题的心理训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气质,不同个体的不同气质在心理学中归属于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四种类型,不同类型气质的心理活动强度、速度、灵活性方面各有特色,他们的思维或敏锐或迟钝、情感或外露易变或深沉稳定、意志或坚强或脆弱。如果掌握了船员的气质特征,便可针对不同情况帮助船员克服情绪低落、意志消沉、抑郁寡欢,以至厌世轻生等心理问题,使他们振作精神,积极投入工作和学习。

  ⑤学习心理学的有关专业知识

  心理知识比较缺乏。这主要是由于受农村教育条件的限制,大多数航海类专业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几乎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心理教育,心理学等知识普遍缺乏,当遇到挫折时,不会用心理学的知识进行自我调节。要把帮助船员逐步形成健康的心智模式作为船员培训的基本内容之一,纳入建设一流船员队伍的规划,加强对海员的心理训练,使海员具备稳定、健康的心理素质。从某种意义上讲,每个船员都是一个思想库,如果言语阻塞,远洋船员心理上就会有压抑的感觉,或者牢骚满腹随意宣泄,或者憋在心里不说,这些都会导致他们心理状态恶化,影响工作积极性。建设世界航运大国,航运强国。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相对稳定的船员队伍,高素质中也包括良好的心理素质。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船舶创建一个安全、经济、高效的工作环境,为船员及其家属营造一个工作中,情绪高涨、责任感极佳,生活中,能尽享天伦之乐的良好氛围。

  四、参考文献:

  [1] 王有权. 航海心理学[M]. 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xx.9.

  [2] 严飞,范中州. 关于航海类专业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若干探讨[J]. 航海教育研究,20xx(3):72 ~ 73.

  [3] 顾永健. 航海心理学[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0 . [4] 王有权. 航海心理学[M]. 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xx .

心理学论文2

  一.恋爱心理

  女人的心变化多,让人捉摸不透,使好多数男性追求者无从下手、错过实际、半途而废,无功而返、功亏一篑。以下我们就来分析女性的心理风味和客观,让男人们去增强破译女人芳心的才干。

  1. 直抒胸臆: 对于理智型的女性,要是论道,不如直抒爱意。追求理智型的女性,须先以强烈的爱情魔力相吸她,采用豪爽的方式先头,或是直抒胸臆。用感情胜利理智,是追求理智型女性的慧黠才智途径。

  因为,一般来说,理智型女人以其布满智谋的气质给人一种望而生畏之感,雅量男人时常若即若离。理智型女性收下爱的时机较少,而她们在被爱的时候,更能认识爱情的保留。

  2. 开门见山: 好多数女性偏好公开的外露,虽然她们会对初次约会就公开的外露有点糙手含义,但她们却会感到这样的男性布满魅力,而对开门见山的外露难以拒绝。相反,她们可恨那种说法弯路抹角、藏头露尾、欲言又止,过甚含蓄的男性。因此,男性在邀请女性时,口吻要公开,与其对手不偏好,她不见得路过暗示,或找另外理由来加以拒绝,与其对手默默沉默,你就可以推断她是不会拒绝你的邀请了。

  同时,你还要让她认识是“因为固然找不出理由拒绝才履约的”,这样做,可以使她完成慰问,她不是一个随和的女孩,只是因为你苦苦的恳求,她才去履约的。

  3. 巧留余地: 与其追求自爱心强的女人,要在被拒绝时巧留余地,给她以自爱心上的纵情,然后趁其由衷态度变化时,抓住机遇涵蓄外露小含义,时常会收到奇效。这是因为自爱心强的女人时常对切身的容貌很守信念,当有追求者时,她们时常会给以冷漠冷漠的工资。也正因为如此,她们新奇关爱切身留给旁人的记忆。

  她们在拒绝追求者后,一般会有一番检讨感性,原来超乎感觉之上的感情渐渐降温、冷却,一种忧虑在她们心中油然而生。她们会想,假设诚然证明切身太无义,就会被对手认为切身心肠太狠和缺点教养。这正是她们很留心、很不想倾听的,这种忧虑会使她们权衡得失,从而产生对追求者重新评议的意愿。而现在,也是追求者表白的大好时机,千万不可错过实际。

  4. 心诚既灵:女性偏好真挚的体恤,对于姿态过甚殷勤的男人反而会有一种“居心不良”,“别有企图”的觉得。因此,开封女人芳心的好办法就是善良真挚的殷勤。 女人的.心态千姿百态,交叉融合。其实,人世并没有一把解开女性之谜的钥匙。

  上面所描述的只是女性一些关键的心理个性。作为恋爱日月的男人,应多懂一点女人的心理,依照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恰好宜,因人而宜,利用高超的技巧,抓住女人的芳心,摘到诱人的爱情之花。

  二.理财心理

  一提到女性,人们似乎都普遍认为她们是天生的理财高手。女性比男性更严谨、细致、感性,这些都是女性理财的优势,然而在经济飞速发展、观念日新月异的今天,女性如果仍保持传统的“勤俭持家”的理财观念不变,不用说无法享受今天的快乐,就是未来生活中可以预见的风险也无法规避,更不用说去创造一个幸福美好的未来。所以作为新时代的女性,不仅要高质量地过好每一天,更要计划好未来的消费和需求,并制定一套合理的中长期理财规划,才能以小搏大,未雨绸缪。

  1. 女性理财的特点

  如果要谈论女性理财的话,很多人或许会觉得,女性理财只是小打小闹。她们最关心,或最斤斤计较的是眼前的那几文钱,虽然精明但不聪明。尽管存在着许多偏见,明白人只要进入生活,就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女性是当今绝大多数家庭的理财舵手。中国有所谓“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说法,真正细究起来,许多人似乎有这种直觉,那就是女性仿佛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理财本领。逐渐提高理财热情的女性多数以“严谨”、“稳健”、“保守”来归纳自己的风格,注重积累,不摈弃细水长流的小利。

  与男性相比,女性的这些特点,也决定了女性在理财方面的优势:对家庭的生活开支更为了解;投资理财偏向保守,能很好地控制风险等。但是,过于“严谨”、“细致”,易使女性“本末倒置”,忽视在投资和理财上的长期规划而过于“感性”。优柔寡断,更让女性的投资“跟着感觉走”---感情用事和盲目跟风。但是,实事求是地说,女人主管家庭理财事务,既有顾家、细心、周到等独特的优势,也有容易受情绪影响、凭感觉消费、有时不够理智等弱点。为了更好地发挥优势,克服缺点,帮助不同类型的主管家庭理财事务的女人,确立正确的家庭理财模式。面对这些理财弱点,女性朋友们似乎应当从现在开始为自己或为家庭做做理财功课了。

  2. 女性在个人中长期理财过程中存在的误区

  ①. 能挣钱不如嫁个好老公。大量女性往往把自己的今后寄托于找个有钱老公,以往把活力都用在了穿衣美化和美容上,却忽略了个人首创、积聚财富压力的升级。俗话说,伸手要钱,矮人三分。大量女性凡事都确信老公,认为养家糊口是男人入情入理的事端,但长此原先,势必会受制于人,女性在家里的“半边天”地位也就会发聪明摇。所以,作为当代女性,应当依仗为自己充电、支配理财和生存技能等方式,自爱自强,在立业理家上展现“巾帼不让须眉”的当代女性风度。

  ②. 会员卡花费俭省开销。女性们对各种会员卡、掉价卡可谓情有独钟,几乎每人的包里

  都能掏出一大把护短万象的卡。大量事端下用卡花费确凿会省钱,但有些时候用卡不尽忌讳省钱,还会过犹不及。有的商家规定必要花费达到一定金额后才智得到会员资格,如果只是是为了办卡而突击花费的话,就不一定省钱了;有时商家推出一些所谓的“回报会员”优惠准备,实际上也并不一定比其它平时商家省钱;还有一些美容的会员卡,以超廉价吸引你缴足年费,可事后要么服务打了折扣,要么干脆睹物思人,让你的会员卡变成废纸一张

  ③. 性在理财的同时,有一个不容忽略的问题:消费。“女人天生爱血拼”,几乎成了真理一样深入人心。而女性在血拼时,往往又表现为冲动不理智,例如:“贪小”的念头让购物本末倒置。为了买个超级限量版的化妆包,而买了一堆自己不适用的化妆品;作为会员卡的易感人群,为了得到会员资格享受折扣而突击消费;贪图便宜的心理,让女性的购买力瞬时在低价的诱惑下无限膨胀;仰慕虚荣,盲目攀比,不顾自己的经济承受限度,追逐流行,模仿名人。这些正折射着新时代女性的心理变迁:希望尝试不同的生活方式,希望改变身份,希望经历各种体验,表现在日常生活方面,即要求在服饰、发型、装饰方面多样化;是女性挑战动向的驱使,希望不断尝试想要做的事情,希望向某些事物挑战,希望自己能亲身体验时代发展。一些标新立异的商品、服务正是顺应女性这种想突破被约束的现实而产生的。

  尽管女性无节制的消费有各种理由,但从理财的角度说,适度控制消费,健康消费,是规划理财的入门,而要做“财”女的第一步,必须先提升自己钱财运用的智慧!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女性为了个人及家庭的财产增值保值做好中长期理财规划意义深远,我们应当予以足够的重视,并不断的学习和提高相应的理财技巧,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只有学会克服自身的弱点,熟练地掌握各种理财策略,才能成功地躲避未来生活中的险滩暗礁,才能实现我们理财的长远目标,才能使我们的生活蒸蒸日上!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在当前的经济生活,尤其是在引领消费时尚、改善消费构成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我们的消费现状、消费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前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和价值取向。作为莘莘学子中的一员,作为深切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的一群朝气蓬勃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尽早做好理财规划以面对未来漫长的人生道路。这样我们便拥有了更多的信心,未来的十年乃至更长的时期,中国经济仍将保持高增长、高通胀,如何规划自己的中长期投资理财计划,轻松面对未来所必须面临的养老、医疗、购房、教育等压力,这已经成为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要想成功的投资理财,我们就需要更细致地去考虑自己的未来。只要弄清自己一生中各个时期可能需要什么,自己才能够制定出一个有效的邮资计划来帮助自己达到目标。

心理学论文3

  高校德育教育实效性与学生的心理状况存在很大联系。为此本文从心理学视角对德育工作做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并在这样的基础上对产生心理障碍的机制和相关因素进行分析论证,以此为依据提出了解决德育教育的心理影响因素的措施。

  高校德育工作对我国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程度越来越高,德育工作水平继续提升。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高校德育效率与教育对象的心理特征具有非常重要的联系,如果学生存在心理障碍或者其他心理定势,那在接受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势必造成一定的抵触或者其他不良反应。

  因此,从心理学研究重新研究高校德育教育工作对学生和高校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道德接受的心理阻抗与心理障碍

  道德接受是指在道德领域中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道德立场或者某种原则给予全盘接受并主动奉行的一种特殊状态。在高校德育教育工作中道德接受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高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看学生的道德接受能力和接受机制十分顺畅。因此在这样的条件和背景下他们不但能够依赖道德的影响力对学生的知识结构给予一定的影响和变革。而且这些活动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利用工作基础的一个重要条件。并且这对学生的影响也会随着德育教育的实际环境发生相应的'变化。当前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学生心理阻抗和心理障碍成为影响整个教育工作的关键原因,并且在这样的工作过程中我们还应当深入研究产生这些心理阻抗和心理障碍的原因,并在一定程度上给予相应的解析。

  而且这些研究过程也可能成为提升道德接受能力的关键原因所在。当前由于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水平和创新能力不高,导致一些学生对已经成型的德育模式产生和审美疲劳,而且这些影响因素也逐渐成为导致学生成绩下滑的原因所在。可以说,学生对于德育课程已经产生了抵触情绪,所谓德育课程对他们来说不过是拿学分的工具,而且德育理论对他们的行为指导效果非常不明显。究其原因就是大学生心理阻抗和心理障碍影响了他们对德育知识的接受。

  二、心理障碍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机制

  受教育者的心理障碍是影响高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短板以及心理教育科研工作的不力,导致高校德育工作无法从心理学角度给予深入的剖析和全面的解决。具体而言,高校德育部门应当从心理学角度深入分析心理因素对德育工作的影响机制。例如在研究工作中我们还应当以更加有效的机制和层面对整个教育工作给与全面的重视,在工作中能够以更加有效的层面和心理措施给学生进行全面的疏导教育,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从而形成对德育知识的全面深入接受。

  心理障碍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机制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德育课程本身的枯燥性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接受没有满足大学生追求新事物的心理特征。而出现这些现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机制和因素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不能很好的面对学生在分析过程中存在的提携重要障碍性因素。

  此外,德育工作和教学人员的教学措施和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无法满足学生对新的授课方式的新需求也是造成教学过程中学生接受程度无法全面满足要求的重要基础,而且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是产生各种困难的重要影响因素。这对他们的发展也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搞下德育工作应当从更深入的层面对学生的接受心理全面分析,首先应当知道学生心理现状,他们对德育工作行程的心理接受定势是否正确。

  而且这种影响机制和因素也是非常不利与德育教育工作机制和水平的。

  三、解决道德教育低效的措施

  (一)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的结合

  德育教育首先应当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而且在这种心理过程中还应当对造成这些心理特征的原因做深入的分析。这些工作可以在心理健康教育框架内完成,同时也可以在德育工作框架内完成。

  但是无论在哪个方面完成都需要结合德育工作的实际要求,能够确保学生在不同心理健康教育话语情况下完成这些教育内容。而且教育的方式也应当对这些教育内容给予更为广泛的支持。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的结合就是要不断加强他们之间的联系,注重以心理疏导教学排除学生道德接受过程中的心理障碍以此增强德育效果,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充分深化和利用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作用。

  (二)着力排除学生心理障碍

  德育工作当前面临的最大一个问题就是学生的心理障碍。

  他们无法一正确的形态对待德育课程,同时在教育过程中也没有形成很好的教育机制。因此着力破除学生在这些方面的心理障碍是影响他们工作先进性的重要基础。而且这为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基础和具体措施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同时这些教育作用和教育心理学对整个课程的影响力也在不断加深。

  (三)增强德育工作者的心理疏通能力

  德育工作者也就是高校德育教师的心理疏导能力是影响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是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体现。

  增强德育教师的心理疏通能力首先应当通过专业的心理学培训增强教师的心理学知识和基本素质,确保教师能在掌握基础知识和一定的心理学技能的基础上开展德育工作。

  高校应当充分利用校本资源和教师专业发展计划,对二者的合作模式和合作框架给予深入分析研究。

心理学论文4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经历很多风风雨雨,从出生到离开这个世界。对于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而言,更多时候面临的是所谓的挫折,挫折会使我们感到痛苦,但同时也是一种挑战和考验,激励着我们不断成长。如果把挫折比喻成人生的风雨,把大学时代比喻成多雨的季节,那么,当雨季来临时,我们要做的是主动撑起自己手中的伞,而不是等到倾盆大雨湿透全身才后悔莫及!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挫折?

  一、学会从容面对、掌控快乐

  对挫折我们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挫折的存在是具有普遍性的',生活中挫折无处不在,逆境无时不有;二是挫折和人一样,具有两重性,它一方面会使人痛苦、难受、忧郁、失望甚至堕落,但从积极方面讲,它也是在磨练着我们,给人以教益,让我们不断从中成长、成熟,不断地使我们走向坚强,促进心理素质的发展和提高。所以,面对挫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与其闪避、畏惧,不如迎面而上。唯一可取的态度就是从容面对,做到快乐地去掌控挫折带来的烦恼。

  二、学会适度宣泄、摆脱不良情绪

  宣泄是一种自我心理救护,它可以消除因挫折带来的精神压力,当然,当我们在宣泄的时候,不但要讲究一定的方法,还要把握好宣泄的分寸。培根说过:“无论你怎样地表示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我身边有一个朋友许多时候宣泄的方式就太过极端了,经常一遇到小事情心情不好就会摔东西,会甩门,会写一些很极端的话。在我看来,这样不考虑时间场合随意宣泄任意宣泄,不仅伤害了他人也伤害了自己。所以,每个人都要了解自己的情绪,寻找一种适当的宣泄方式,并且要很好地把握“度”,宣泄完了,就应该冷静下来做自己应该做的正事!

  三、适当取舍、寄托心灵

  其实,来大学这几年里我还发现有时候挫折的出现是由于自己想要成功、占有的欲望太强了,不管在学习、工作还是感情上都想获得“大丰收”,但往往想要的太多就更加适得其反了。由此一来,失落感、挫折感又会油然而生,会使我们深感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后还可能会导致迷失方向,走向绝望。所以,我们还必须学会取舍,在感情上不需要做到让每个人都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在学习上不必永远都做第一名;在工作上不必永远是胜者,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只有在明白了自己有何求之后,去明智地取舍,并学会放弃,才能摆脱无谓的烦恼,拥有自在的生活。另外,不仅把目标定的太高太多会使我们产生挫折感,往往我把精力太投入一个人或者一件事情却又得不到相应的回报时同样会让我们感到失望,悲伤。因此,在平常时我们可以多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树立理想信仰。痛苦,挫折是我们成长的必经之路,要得到快乐和成功,就必须学会承受痛苦和挫折。生活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像一面镜子,我们没有能力改变社会,改变别人,只能调整自己,去适应环境。有些挫折看上去很可怕,但是,更可怕的却是我们对它的屈服。人生不可免有缺憾,逃避不一定躲得过;面对不一定最难受;失去不一定不再有;转身不一定最软弱。

  面对挫折时,我们应该要正视它感悟它,只要我们有勇气,有信心,我们就有路可走,我们就能够踩过泥泞,走过雨季,迈向成熟。只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相信雨过天晴有彩虹!

心理学论文5

  “天性”与“教养”(抑或先天论与经验论)的关系问题是心理学的永恒主题。在整个西方心理学史中,关于“天性”与“教养”的问题之争经历诸多曲折反复,其实质是“科学追求”与“事实本身”二者孰为研究之正色而此消彼长、渐趋融合的过程。期间,由于“科学目标”之设定,学院心理学以科学主义的主客二分为研究立场,但却缺乏对民众自身如何观待此类问题的揭示与反映,因而产生诸多遮蔽与疏离。至于生活世界中的一般民众如何观待此类问题,则是以往研究所忽视与缺失的,而这也正是本土心理学所理应揭示与诠显的。

  俗民语境,是民众真实生活情态的观念显现场域,包含着民众对于社会、心理及生活现象的丰富理解。因此其理应成为人文社会科学关注的重要层面。在西方心理学的历史演进过程中,由于“科学”目标的设定与遮蔽,导致长期以来对“俗民语境”的漠视与无注。然而恰恰是俗民语境却蕴涵着至为丰富的本土心理资源。譬如,在西方民众的日常话语体系中常有这样的表述:“‘她的奢侈是从她母亲那里继承来的’,或者,‘他是一个像他祖父那样的无赖’。还有,‘ 这种音乐天赋来自他的父亲’。” 这些都是俗民语境层面的民众“心理”理解,代表了民众在“科学”话语系统之外的常识观念认知。关注并挖掘俗民语境,有助于丰富中国本土心理学的原生性概念资源库。本文正是以“俗民语境”为研究展开的基本背景,力图真实地揭示民众视角的“天性”理解。

  “随”,是中国俗民语境中再平凡不过的一个字眼,它在中国民众生活世界的口耳相传中绵延了数千年。虽然它从未在书面世界以“文字”形式显示其重要性,但其却在“文化小传统”的世界中绵绵不绝地生发着观念生命力。作为中国俗民社会中的素朴心理观念,“随”表征着民众对于自身生活世界的原生性心理理解。因之,有必要将其从俗民的常识世界中提取出来,使之成为一个表征中国本土特质的“实质心理学”概念。

  一、“随”及相关语词的界定与区分

  本研究对于“随”之选取,有其特定的语境及语义限定。这就需对“ 随”之语义选取以及“ 随”与“像”的异同之分进行必要的说明。

  1“随”之语义选取及概念界定

  在当代中国的语境中,“随”字常嵌入在词语之中使用,这些语词主要有:随后、随从、跟随,随便、随顺、顺随,随心、随意、随性、随心所欲,随和,随缘,随礼、随份子,随遇而安,随波逐流等。这些语词中的“随”的确包含有中国特有的文化心理。今后,本人亦会著文对此路向的“随”之文化心理蕴涵进行阐释分析,故此处不再详释。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文所欲研究的“随”与上述语词中的“随”之含义截然不同:本文选用的“随”并非以两个或四个字的语词形态存在,而是以单字形式存在于民众的日常话语体系中。而且本文所采用的“随”并非有跟着、顺从、任凭、顺便、就着等含义,而是类似于西方生物学中的“遗传”之义,代表了“遗传自谁”的理解方式。

  本文对于“随”之概念界定暂移用前文的观点:“‘随’主要是指个体与其父母双方或父母一方基于血缘关系,先天秉承而来的生理、心理特征方面的相似性;同样还指个体与其父亲或母亲的上代及同代直系亲属如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伯父、叔叔、姑姑、舅舅、姨妈等在生理与心理方面的相似性。”它是西方科学遗传学传入以前,操持汉语的多数中国民众,基于日常生活观察及自身生活体验所形成的一种模糊的、直觉性的观念认知及现象归因。其中,个体所“随”的特质既可表现为生理性的相貌、身高、体重、体质等,也可体现为心理性的智力、性格、能力、品质、行为风格等。在俗民语境中,个体所“随”的特质,既可被归于其父亲或母亲中的一方(或双方),也可被归为其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中的一方(或几方),亦可被归为其伯父、叔叔、姑姑或舅舅、姨妈等。总之,“随”是个体秉承基因性状而显现出来的,与上一代或上两代直系血亲在生理及心理方面的相似性。它与民众日常话语中的“像”之含义接近,但二者又有较大差异,这是特需说明的。

  2.“随”与“像”的同异之别

  本文所选取的“随”与“像”有着近乎相同的含义,“随”在很大程度上可理解为“像”。然而正因为二者相似,才更容易相混,更需要进行专业的区分。在俗民语境中,“像”既可指涉任何两类事物间的相似,也可指涉同一类事物不同个体在颜色、形貌及其他方面的相似。就指涉的对象而言,“像”既可以指向人,也可以指向自然界或社会中的事物。此处所要区分的“像”常包含在如下语境中,如:“这孩子长得像他爸爸”“这孩子说话办事像他妈”“这哥俩长得很像”“他俩长得很像”“他俩性格很像”。在上述含“像”的五个句子中,前两句中的“像”可以置换成“随”;而后三句则不能。这是因为:第一,“随”在汉语语境中仅用来指涉“人”与“人”之间的相似;而“像”还可以用来指涉“人”之外的一切相似。第二,就二者同指“人”的相似而言,“随”只表征基于血缘关系的相似性;而“像”还可以表达血缘关系以外的相似性。第三,“随”所表达的是一种基于血缘的“自下而上”的相似关系;而“像”除了可以表征这种相似之外,还可以表征同一家庭或家族同代人的相似以及家族成员“自上而下”的相似。具体而言,“ 随”所表达与指涉的含义更为明确,内涵也更为丰富。它表征了同一家庭(或家族)成员基于血缘关系而呈现出来的,民众以“自下而上”的话语方式指称的相似关系。除了“相似性”,“随”还兼有“秉自‘谁’而来”的理解,表达了一种“血缘性”征相的传承理解,而“像”并无上述含义。此外,就民众话语中“某人随某某人”的猜测及判断的.形成过程而言,生理与心理性的“像”是“随”之判断形成的前提与中间阶段。民众首先是观察到“相似”与“像”,之后通过“他者”的言说印证自己的琢磨与揣测,最终形成“ 某人随谁”或“ 不随谁”的判断。

  二、民众“随”之观念的本土心理蕴涵

  “随”作为俗民生活世界中的心理观念,是中国民众在长期生活基础上的语言凝练。它不是凭空而生的心理臆想,而是因象而生、因象而起的观念凝结。经过本人不断的挖掘与梳理,现将“随”之本土心理蕴涵归纳为以下几点。

  1“随”与基因的遗传之“隐”与遗传之“显”在中国民众的日常话语体系中,“随”主要可分为:随父/母,随爷爷/奶奶、随姥姥/姥爷,随叔伯、姑姑、舅舅、姨妈等,以及“随根儿”这四种类型。其中第一种:随父亲或随母亲。此种“随”所指涉的关联对象最容易理解。随父亲或随母亲,也就是指父亲/母亲(或二者)的基因相状在子女身上有明显的相似性体现。用遗传学的术语可理解为“显性遗传”。

  第二种:随爷爷/奶奶(或随姥姥/姥爷)。此种现象,是个体在生理、心理方面与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有较高的相似性,往往被言说为“随他(或她)爷爷/奶奶;随他(或她)姥姥/姥爷”;而不被言说为“随他(或她)的父亲/母亲”。此类现象用现代遗传学来理解,是基因的隔代遗传,也即基因的隐性遗传。也就是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的基因相状在个体的父亲/母亲身上体现得不明显,而在个体身上却有鲜明的相似性体现。第三种:随叔伯/姑姑或舅舅/姨妈。此类现象是基因的复杂性与遗传的偶然性的又一形态。其中一类是: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的基因相状既在个体身上有着相似性显现,又在个体直近的叔伯/姑姑或舅舅/姨妈身上有所体现。第二类则是,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的基因相状的相似性在个体身上体现得不明显,而叔叔/伯父/姑姑或舅舅/阿姨的外显基因相状在个体身上却有鲜明的相似显现。

  第四种:随根儿。此种现象一般表现为某些生理、心理的遗传相状在个体自身、个体的父亲/母亲、个体的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甚至更上一代人身上有着一贯性的绵延体现。“随根儿”现象体现的是一种遗传的家族相似性,而此种相似性在家族的几代直系成员身上都有历时性的具身体现。此种现象,在西方的卡利卡克家族研究中有着鲜明体现。在中国,此类现象也不鲜见。在朱晓阳所著的《罪过与惩罚——小村故事:1931—1997》中亦有类似描述:“四十年代的保长中有一个叫刘贵的,说他因为胆小,支应不了兵役和丁粮而上吊。在三十年后的1975年,刘贵的孙子刘耀祖正是小村生产队的政治指导员。小村人称他‘大囊栋’,意思是又傻又大。村里人认为从刘耀祖能看到他祖父的影子。”……“刘耀祖在小村人眼中是一个头脑简单的老实人,人们在背后叫他‘大囊栋’,意思是个子大,但是为人窝囊,没有头脑。刘耀祖的祖父刘贵在四十年代,村中无人愿意当保长时,被村里人推出来当保长。现在刘贵的孙子也在领导危机中被推上了前台……”

  2.“随”作为同一家庭中子女差异的一个解释依据

  个体差异,尤其是同一家庭不同子女的个体差异是人格心理学关注的一个重要层面。但心理学却较少从“遗传”的角度进行研究。“心理学最悠久的研究领域——例如知觉、学习和语言——从未重视过个体差异,因此还没从遗传的角度进行系统探索。”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同一家庭中的不同子女在智力、脾气、秉性、能力、性格、品质等方面殊异迥然。此类差异,民众往往根据眼观耳听及其生活经验做出相应的归因解释。

  在俗民语境中,“随”往往被用以解释同一家庭不同子女“生就”之差异。排除异常胎内环境及早年意外因素的影响,同一家庭中的不同子女往往存在先天的差异倾向,而此种差异往往在其父/母(或上一二代亲属)之间即有鲜明的体现。生活世界中的民众,往往将其释之为“随……”,也即分别“随”不同亲属所致的差异性后果。以下暂以两个实例辅证之:在本人少时的生活经历中,曾有一对亲兄弟。二者与本人年龄相仿,哥哥较弟弟大两岁。在相貌方面,哥哥明显“随”其父亲,较为普通;弟弟则“随”其母亲,长相较好。但在脾气、秉性、社会智力、人际交往等方面,哥哥多随其母亲,踏实、稳重、不张扬,而且实在、勤奋、务实;而弟弟则被认为几乎完全随其父亲,体现出明显的父系家族的性格特点:头脑灵光,灵活圆滑,能说会道,社会智力极高,很有“事应头儿”。此其例一。

  此外,另有三兄弟的事例可佐证之:三兄弟都是农村人,目前均已年过四十,他们的父辈及祖辈都是农村人。三兄弟的父亲个子较矮,头脑较为灵活,勤劳肯干,爱吵吵巴火儿的,为人善良但较为张扬;他们的母亲个子很高,性格内向、腼腆,不爱说话,过于老实,爱发脾气,循规蹈矩且缺乏人际灵活度。在相貌方面,三兄弟多随其母亲;在身材方面,老大、老二随其父亲,个子较小,老三则中等身材。在社会智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方面,老大、老三在外人看来均随其母亲,而老二被认为随其父亲(及其爷爷家人)。在性格特点方面,老大、老三过于内向、腼腆,木讷、老实(虽然他俩也有具体差异所在);老二则外向、活跃,善交际、懂人情。除了不够勤劳以及长相这两方面外,老二多随其父亲家族的人。老大一直是个老实本分、安于现状的农民;老三很晚结婚,后离婚,又再婚,在外靠体力打工,维持生计;老二虽然早些年生活条件较差,但经其不停地“折腾”,后来在市区做了一份小买卖。此其例二。

  3“随”作为中国民众的一种归因方式

  “随”是中国民众对同一家庭(或近支家族)不同代际间的直系血亲,在生理、心理方面之遗传相似性的一种语词指称。在这个意义上,它有具体的指称内容。另一方面,“随”还是中国民众在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对日常生活中现起的真实现象,基于其所能够运用的观念资源所做的一种素朴归因。作为俗民语境中的常识语汇,“随”表达了中国民众素朴的观念认知,表征了在“科学”的常识话语尚未达至,农业社会及以前民众的一种素朴归因方式。

  中国民众的“随”之观念,主要是对自身生活世界中现起的相关现象的素朴归因,同时它还是对他人常识观念的传承理解与内隐认同。此种观念的得出是以大量日常观察与生活经验为参照依据的。“对于现实生活中的民众而言,‘随’还是他们理解日常生活现象的一个重要观念参照,是他们对此类现象做出解释与归因的必要观念资源。”无论是个体的身高、外貌、体质,还是个体的智力、能力、性格、习性、品质等,都能在“随谁”或“不随谁”的现象关联中找到最基本的归因解释。

  在以熟人为构成主体的俗民生活场域中,民众以“随谁”来归因某人在现实生活中生就的能力与品质、性格的优缺点、必然性的人生境遇等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此类相关现象往往被归为“ 随谁”或“不随谁”最终所致的一种结果。当然,民众并不会以“随谁”或“不随谁”作为唯一的解释依据。

  三、“随”之研究展开需关注的基本问题

  以上对“随”之本土心理蕴涵的探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总体性探究。而问题是,只有进行更进一步的细究与深研才不至于让后来者迷惑,这就需要厘清以下问题。

  1.“随”到底是取“遗传”解?还是兼含“家庭影响”之义

  在西方,“行为遗传学家们开玩笑说,只生一个孩子的人是环境论者;生一个以上孩子的人是遗传论者”。在今日中国,自然也会有类似的现象与问题。这里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在此类汉语语境中“随”到底应仅仅被释为“遗传”,还是应兼括“家庭影响”之义?二者如何细分?这是“随”之研究的一个难点,同时也是关键点。对此本文依然采取前文的观点,取其“遗传”解,对于后者采取悬置的态度。至于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在本人看来,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就此问题向合宜的民众展开调查。通过调查来反映民众自身的理解,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仅仅止于揭示并传递他们的真实想法,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做“研究”。不能因为我们是“研究者”,就在民众不知情的情况下替他们下结论,用我们的逻辑推论代替他们的生活见解。我们所应达致的是与民众的视域融合。

  本文的观点是:“ 随”是否含括“ 家庭影响”之义?可立一反例,若是此一反例能被驳倒或被破解,则亦可含括“家庭影响”之义。此点类似于自然科学中的“判决性实验”。也即:如何理解同一家庭中的不同子女会有如此之大的差异?而此种差异的相似性又可以在其上代或上两代直系血亲之中找到?

  之所以立此反例,是因为多数人会认为在同一家庭中不同子女的成长环境是基本相同的,受到的父母影响也是大体相当的。但我们更需注意到的是,虽然每个人的具体经历会有差异,也即非共享环境并不相同,但这些都不足以解释(不同)子女分随不同亲代所致的差异。因此,必须确保的是:无论“随”是取“遗传”解,还是兼含“家庭影响”之义,最终都要保证这个问题是在心理学的论域范围内,保证涉及与探讨的应是心理学问题。

  2. 从“随谁的姓”到“随谁”

  “ 随”本身原为一生物性现象,但它却是经由“生物性”而体现出来的“社会性”。这也印证了费孝通先生所讲的:在中国文化中,“生物性”与“社会性”往往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国传统家庭多实行“单系偏重”,“我们对父亲方面的亲属记认得很广很远,而对于母亲方面的亲属则很多就不认账了”。父系姓氏的继嗣传承是父姓制社会“家庭制度”的一种总体性规定,而父系宗族传承下去的一个保障就是子女“应随”父系之“姓氏”。

  “随谁的姓”纯然为一“社会性”问题,属于一种礼俗规定与社会共识。在中国俗民语境中,“随谁”的语用方式很可能正是从“随谁的姓”转化而来。但在性质上二者却截然相分:“随谁的姓”表征的纯然为“社会”属性,是人的社会性表征,可因社会性的因素而发生改变;而“随谁”的问题则首先是一种生物性之实然,是一种生物性基质的定然倾向,表征的是人的自然属性。每一个体,自其出生之日起,其所“随”的特质就是“既定”的。只不过随着时间的延展,个体所随的特质及与“所随对象”的相似关联才慢慢呈现。作为一种实然,“随谁”不会像“随谁的姓”那样可因社会性因素而加以改变。“随谁”与父姓制是无关的,与个体的家庭结构亦无关联。这是因为个体所显现出来的“随”,其关联对象可以是其母亲,而不是父亲;可以是其姥姥、姥爷、舅舅、姨妈,而不是爷爷、奶奶、叔叔、姑姑。当然,更多的情况是个体既随其父也随其母,这是因为,任何一个人的身上都兼有其家人甚或其本身都无法分清的“到底随谁”的“混成”的特质。最最重要的是,“随谁”是一种经由生物性而显现出来的心理性与社会性,是基于生物性而混杂着的心理性与社会性。

  3.“ 随”之于“ 基因与人格关系”研究的可能价值

  “基因”与“人格”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人格心理学与行为遗传学研究的重要主题。“基因”与“人格”关系研究的困难性在于,研究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环境、文化及个体经历等因素。人所共知的事实是,“人格”不仅受基因的影响,同时还受到环境、文化、经历的作用,而问题在于无论是基因、人格,还是环境、文化、经历都具有极大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以及难观察性。目前,关于“基因”与“人格”关系的研究主要有两大方法体系。其中一种是心理学所采用的双生子和收养法,也被称之为数量遗传学技术。另一种则是生物学、医学中采用的分子遗传学技术。其中,前一路径一直是心理学人格研究的经典方法,并兼具科学取向与人文色彩;缺点是易被生物遗传学者诟病为不够细致与精确。后一路径作为纯粹自然科学的研究取向,其优点显而易见,近年来更是进一步验证了影响人性和人格的个别基因,有力地促进了研究的进展。但分子遗传学研究也存在其固有的困境与局限,主要表现为:第一,由于研究费用巨大,研究样本一般数量较小。不仅研究工作繁琐,而且研究结论的代表性也值得商榷。第二,由于基因的复杂性,很难发现某种人格特质由某单一基因决定的研究结果。第三,研究方法及样本构成等差异所致的变异可能远超过基因的影响,使得相同的研究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甚或是完全相反的结果。

  归纳来说,分子遗传学的研究方式可以称之为“纯粹科学”的客观研究,是在分子层面展开的“科学研究”,其研究的困境与局限也是科学主义范式本身所固有的。而对于民众“随”之观念的调查研究,显然不同于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路向,与传统心理学的双生子法、收养法也有一定区别。“随”作为“遗传”偶然性所致的同一家庭血亲在智力、能力、品质及人格子维度等方面的代际相似性,体现的是俗民的常识理解。不同于分子遗传学的纯客观探究方式,民众的“随”之观念研究所应采取的是主观调研的方式,具有面向民众心理理解的本真特性。作为兼具社会性、人文性的研究取向,它本身采取的是对“基因”与“人格”关系研究的外围路线。透过民众原生的、直观的心理理解,这种研究或可得出新的学术理解,对于“基因”与“人格”的关系研究亦或有新的启示。至于通过这一外围路线具体能为“基因”与“人格”关系研究提供怎样的借鉴,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揭示。

  四、对于民众“随”之观念的理性反思

  “随”,是中国民众对相关生活现象的一种语词指称与归因理解。在俗民语境中,民众自然而然地使用“随”而不加反思。这样就有一些问题需要在研究过程中加以注意:

  1. 民众的“随”之语词指称与“随”之现象实质的关系

  研究中必须分清的是:民众用“随”来指涉现实生活中的一类现象,是因为有其“事实本身”在先。但同时还应看到,“随”同时亦是民众的一种归因和理解方式。它与归因者的性别、年龄都有关联,同归因者对被归因者及其家庭的熟知度也是不可分的。而且个体自身所作的归因,父/母的归因,身边他人的归因,以及个体在不同人生阶段及境遇下的归因,都会有所不同。这就需要注意:“随”既是一种遗传偶然性所致的相似,同时还是民众对此类现象的归因,而这两者又未必完全对应。民众的归因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现象之实质?这是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需要加以细分的。

  2.“ 随”之归因作为民众思维简单性的一种表征

  不得不承认的是:民众在俗民语境中所作的“随”之归因乃是简单性思维的一种表现。简单性思维不可避免地具有直觉性、模糊性的特点。而学术研究,正是要破除简单性思维,就是要把这种简单性背后的复杂性解释清楚。因此,需要进行复杂性思考。民众“随”之归因的简单性体现在:在现实生活中,民众在以“随”去解释身边现象时,往往不是具体细分其哪些特征分别随“谁”,而更多是关注其“主要特质”随谁,就名之曰“随谁”;往往用个体的主要特质“随谁”来指涉问题的全部。这种思维方式多是一种总体性归因,缺乏清晰性与明细性,具有以偏概全的特点。

  3. 对于“某人随谁”的归因会因“归因主体”而有所不同

  在现实生活中,民众对“某人随谁”的归因会因“归因主体”之不同而得出不同的结论(至少不完全相同)。此类归因按“主体”之不同可细分为:自我归因、父母归因、兄弟姐妹归因、其他直系亲属归因、邻里归因、友人归因等。而且,个体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对自身所“ 随”之归因的认识亦会有所不同。这又涉及到“随”之现象显现与自身(及他人)对“现象”的主体感知问题。不厘清这些细节,就很难发现民众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归因谬误。要之,民众的“随”之归因乃是一种意会之知,他们自身很难说清楚。在现实生活中,民众也不会对其进行对象化的认知关注与理性反思。

  五、结语

  总之,“随”是俗民语境中民众对个体与生即有的先天特质与潜能倾向之现象溯源的一种语词指称。它是现代西方科学遗传学传入我国之前,汉语民众在常识生活中对相关现象的语词凝练与现象归因。正因其是俗民的日常生活语境,故难以免去民众日常语用的模糊、笼统甚至以偏概全等思维特点。虽其如此,我们并不能因此而忽视“随”作为本土研究的价值,不能因此而忽略民众作为现实生活的“实然主体”所特有的观待生活世界的视角与观点。恰恰是民众视角的现象揭示,才正是本土心理学作为一种方法论的宝贵特质所在。

  当下,中国本土心理学要想实现真正的发展,就决定了其既不能一味地走中国“古代哲学”心理学研究的道路,亦不能蜂拥于已有的实质概念资源诠释,更不应是对西方心理学的简单文化改造。中国本土心理学必须开拓出崭新的学术领域,因此就有必要发展中国本土的实质心理学,就有必要尝试建立具备中国本土特质的实质心理学。因之,就有必要将“随”从俗民语境中擢升出来,使之成为一个本土心理学概念。

  以往中国心理学关于“天性”与“教养”问题或是采取回避的策略,或是倒向行为主义“环境万能论”的怀抱。尤其是后者以环境、教育甚至教养来解释一切,以专家的“科学”作为“权威”的话语,根本上忽视乃至漠视民众在生活世界中的素朴理解。近些年来,随着后现代话语的兴起,社会生物学的传播,以及分子遗传学的影响,学者们在观念上已不再唯“行为主义”马首是瞻,多数研究者转向更热门也更具魅力的问题领域。“天性”与“教养”问题因其早已过时,目前已鲜有人去问津,更遑论民众自身如何观待此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民众成为学术热潮时代“软弱的芦苇”,他们随风飘摇,却鲜有学者尤其是心理学者关注他们的“理解”与“思考”。尤其是他们那缺乏逻辑、含混不清且不便于“问卷”作答的思维特点,更是让学者难以认为他们能对“学术问题”有所理解。但问题是,学者们忽视了“天性”与“教养”问题首先是一种常识,它来源于常识,来源于生活中的常识这样一个事实。尤其是在现时代,“学术”在某种意义上已成为学者与专家们的文字性或数字性的“话语权力”。“学术”已成为专家对于外行的独断权威,而“知识”也已成为学术对民众的权力游戏,成为“科学”对“常识”的遮蔽游戏。但问题是,“事实本身”究竟是如何呢?而“事实本身如何”不亦很重要吗!

  特需说明的是,虽然“随”在实质上关联着“天性”与“教养”问题,但我们在研究中径可放弃“天性”与“教养”这样的字眼,径以“随”为调研或访谈的门钥与主线。通过民众自身乃至家庭系谱的口述,或可更好地窥见民众视角的“天性”与“教养”问题之真几。通过对民众视角的天性与教养问题的揭示与诠显,通过“随”的门径,中国心理学界的天性与教养研究或可更好地获得民众的“认同”。至于研究如何展开,笔者粗疏地认为不必过于限制方法,这样或许才能更好地获得“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到民众中,在实践中,去认识与揭示“随”所内蕴的样态实然。

心理学论文6

  摘 要 教育是有系统的影响下一代的社会实践活动,心理学是揭示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20世纪教育的发展需要许多学科的支持,心理学与教育的关系尤为密切。

  关键词 心理学 音乐 教育 关系

  对学生进行教育,首先需要掌握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并针对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采取适合一定学科结构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从而使教学实践达到预期的目的。音乐教育,尤其是高校音乐教育,同样需要遵循心理学原理,根据高校学生心理发展过程,结合音乐结构的心理学特征,将音乐教学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

  下面来阐述一下心理学与音乐教育两者的关系:

  一、提高教学质量需要懂得音乐心理学知识

  学生在音乐课堂中,首先涉及的是听觉和动觉,接着便是发展丰富的想象力并对音乐做出反应。学生由感知客观音响到对音乐对出主观的心理反应,都是心理活动的结果。因此,了解音乐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并且将其应用于实践,才会使得音乐教学更加符合人对音乐的认知和感情过程,才会获得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二、提高教学质量需要懂得音乐学习的心理学原理

  音乐教学和其他学科的教学一样,需要一定的教学理论来指导实践,其中有关学习心理学的原理更为重要。懂得音乐学习的规律,掌握音乐学习的理论,是成功进行音乐学习的必要条件。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学习是行为的改变,面对这种改变,心理学家提出了许多理论,如发现学习法、强化学习理论,等等。因此,懂得当代有关学习的理论,并将之与音乐教学实际相联系,对于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三、提高教学质量需要运用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懂得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根据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段,采取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这样教学的效果才会更为有效。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了解每个学生的音乐水平,根据他们不同的程度分别教学,因材施教,以使每个学生的音乐水平有所提高,进而充分发挥。

  音乐心理学是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汲取生理学、物理学、遗传学、人类学、美学等有关理论,采用实验心理学的方法,研究和解释人由原始(初生)到高级的音乐经验和音乐行为的心理学分支。

  音乐心理学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如声音的物理特征在人听觉上的反映,音乐记忆、音乐想象、音乐才能,以及音乐技能的训练和音乐表演的心理状态等。由于它采用实验心理学的方法,各种理论重视科学实验的根据,从而逐渐修正了音乐上的纯理论推测和凭主观印象产生的理论,并且与音乐美学的理论联系起来,构成音乐学中的一个部分。

  二十世纪初,西肖尔与他的学生发展了许多测验视、听和运动知觉的仪器,可以把演唱和演奏中的音高、音色以及颤音等的波谱印录下来,对其中的任何特定因素抽出来进行单独分析。他特别注重颤音的分析,提出了音高辨认中存在的“正常错觉”现象。苏联心理学家捷普洛夫对音乐心理学的研究也颇有贡献,他认为在音乐才能中,调性感、节奏感、音乐听觉的观念等是音乐才能的核心。

  根据不同的理论基础和研究目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又可以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大类。定性研究指采用书面的、言语的和观察的方法,取得相关的心理特征及行为表现的描述性资料,并对其作定性的分析。定性研究大致又可分为思辨性研究和质的研究两种,后者需要运用调查、访谈、录音等方式收集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理论。定量研究则是对事物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者关于该事物的某些理论假设,它有一套完整的操作技术,包括抽样方法、资料收集方法及数字统计的方法等。

  人对声音的知觉包括四个要素:音高、强弱、音色和时值。这些要素是根据人对声音的频率、振幅、波形和时程等物理特征的感受而形成的。不同的知觉各与相关的物理特征相对应。但决定某种知觉的物理特征并不是单一的,它同时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强弱的感觉虽主要来自振幅,但同时也受频率、时程、波形的影响。

  音乐记忆既包括一般记忆,如知觉的、认识的`、情绪的和运动的各种经验;也包括音乐中特有的问题,如单音记忆、旋律记忆、和声记忆、乐汇掌握及理论知识与记忆的关系、几个无联系的单音先后出现的记忆,以及记忆的音域与语言的关系等问题。

  音乐记忆是音乐想象的基础,丰富的音乐想象能力是音乐家的重要心理特征。阿格纽在《大音乐家的听觉影像》中收集了舒曼、莫扎特、柏辽兹、瓦格纳等大音乐家听觉影像的记载。音乐家想象中的音乐世界,比现实世界里的音乐丰富很多。

  音乐感是表现音乐才能的主要因素。心理学家对音乐感的看法不同。雷维斯认为它是统一不变的素质,西肖尔认为它是一系列单个能力的组合;施通普夫认为它表现在对和弦的分辨;捷普洛夫、科瓦列夫以及米亚西谢夫把音乐感看成是特殊的能力、爱好和个性的一种独特性质的结合。

  音乐感在个体中的表现有早有迟,表现出来的深度和广度基于个体的音乐经验及经验对他的影响。对于音乐感是天生的还是从学习中获得的问题,各家主张不一。雷维斯、西肖尔倾向于来自先天的看法,但训练可以揭示出这种先天的潜在能力。

  音乐感与音乐技能是两个不同的范畴,音乐理解及表现的深度不受乐曲所需的技术程度的限制,一首很浅易的乐曲可以表现得很深刻。但是一位音乐家,尤其是音乐表演艺术家,必须具备发挥某种音乐技能的优越的生理条件,并且进行严格刻苦的正规锻炼后,才能具有较高的水平。

心理学论文7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合理运用心理学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能够促进高校学生全面发展,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但是,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当前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仍存在一些问题。积极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学探究,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探究策略

  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新形势下,将心理学有效地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增强思想教育的科学性、预见性以及针对性。本文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内涵特征、重要意义等内容进行全面分析,积极探究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有效结合的主要途径

  一、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内涵及特征

  心理学是专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顾名思义就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心理学融合而成的一门新兴的应用型学科,主要研究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具体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就是依据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把心理学融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的一门新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基本原理应用于实践的产物,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人的心理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作为研究对象,具有交叉性、应用性、实践性等诸多特点。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学的重要意义

  1、心理学不断地充实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实现高校的培养目标

  高校培养目标不仅仅是为社会培养大量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分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忽视了心理教育,通过这种方式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尚的道德品质的专业人才,但是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缺陷。因此,只有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合理运用心理学,才能够丰富高校思想教育的内容,使教育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完整的人格。

  2、心理学能够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预见性与目的性,实现学生的因材施教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有思想、有主见的大学生,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就要全面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因此,在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前,就要运用心理学对大学生进行全方位分析,这样可以准确地掌握学生心理活动规律以及思想发展状况,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奠定基础,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预测性和主动性。同时,在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也可以根据大学生的实际心理状况进行因材施教,合理有效运用心理学,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目的性。

  3、心理学能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实现教师的有效管理

  心理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一门重要学科,是以人的思想动态和心理活动为重要研究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依据人的思想活动与规律,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充分发挥心理学自身的优势,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与措施更加科学合理,从而在思想上产生明显的效果。因此,借助于心理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使高校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思想管理。

  三、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心理学的应用范围狭小,缺乏针对性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校已经深刻地认识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许多高校积极转变思想观念,不断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很少高校能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心理学,即使有些高校在积极探索心理学理论知识,只不过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形成理论体系,并不真正懂得如何运用心理学。

  2、缺乏心理学专业人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心理专业人员缺失现象。当前,多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配备数量不足,尤其是心理学方面的人才缺乏,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参差不齐,大都是没接受过系统训练的非心理学专业人员,心理学水平较低,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

  3、心理学课程建设滞后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还没有建立完整统一的心理学教学与指导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还没有达成共识,这就导致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理论依据,难以熟练地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与规律。同时,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仍处于初级水平,心理学课程建设滞后,实用性不强,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特点的有效发挥。

  4、缺乏关注学生的心理

  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当前高校思想教育中仍存在重知识轻能力和重思想教育轻心理教育的现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分注重学生的政治、思想以及道德方面的教育,忽视学生的心理教育,对于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活动规律缺乏全面的了解,学生心理方面出现的问题难以针对性及时进行解决,这样很容易使学生形成各种心理问题,影响了心理健康发展。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结合的必要性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坚强的意志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由于大学生思想意识已经趋于独立,在这种情况下,借助于心理学的优势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1、学生的特点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的结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当前教育的对象大都是“80后”和“90后”,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这些学生或多或少的都存在一些不利于其健康成长的心理因素,诸如不善交往,独立意识差,心理脆弱,缺乏社会责任感等。作为担负着培养现代化建设合格人才的高校,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从学生的特点出发,努力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形式和方法,积极借助心理学的有关理论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充分发挥心理学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有效落实高校思想教育工作。

  2、心理学自身的优势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的结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通过运用心理学教育,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这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而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仅仅靠观察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借助于心理学具有预测功能的优势,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科学合理地预见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从而采用合适的方式,及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前解决学生的心理和思想问题。

  3、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的结合

  针对性、科学性、预见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特点。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想遵循这些特点,就必须全面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心理特征。只有了解了学生的性格、思想、爱好,才能有针对性、预见性地制定措施,解决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而学生的性格、思想、爱好等特征往往表现在学生的情绪和言行举止上,因此,可以借助于心理学理论知识及时掌控好学生的情绪、言语和行动,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从而实现因材施教,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实效性。

  五、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学有效结合的措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满足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能为社会培养大量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心理学,能够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趋向于科学化和合理化,更具有目的性。因此,要积极采取措施,努力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学的有效结合。

  1、积极转变思想,对心理学教育进行正确定位

  传统教育观念过分重视教学内容的传授,忽视学生的心理学教育,这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不明显。这种情况已引起了许多高校的重视,把心理学教育看成高校德育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积极运用心理学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心理学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观念,因此,要使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必须对转变观念,对心理学教育进行正确定位。

  2、加强心理学知识的培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已不仅仅是心理学专业教师的事情,而需要每一位高校教育工作者都具有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这就需要高校领导加大人力、财力、物力的投资力度,让每位高校教育工作者有机会参加有关心理学方面的培训,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对于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能够及时解决,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健康有序的进行。

  3、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咨询与疏导,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当前高校学生常常会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如果不能及时地进行心理疏导,长时间就会形成心理问题,因此高校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对于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时解决。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邀请一些专家开设专题讲座等形式开展心理咨询,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同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心理咨询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心理咨询,能够把心理健康辅导和思想教育有机结合,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结束语:

  总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系统和复杂的育人工作。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只有遵循学生的心理规律,采取多种有效心理策略,逐步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的有机结合,才能进一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全面发展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学俊.心理学理论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初探[J].思想政治教育.20xx(3):25-27

  [2]王齐.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学的有机结合[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xx(3):5-7

心理学论文8

  文艺社会学是有关文艺社会行为和社会效用的学科,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文艺生产的社会条件和社会动机,文艺传播的社会媒介和社会手段,文艺消费的社会功能和社会价值,文艺管理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制度。1976年版的《苏联大百科全书》认为,文艺社会学有两重涵义:在广义上,它研究整个社会生活状况同作为特殊的社会活动领域——文艺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在狭义上,它是社会学的一个部门,借助社会学研究的所有方法,考察文艺对观众的影响、文艺作品传播的社会机制和手段、观众的趣味、观众的分类,以及这种趣味对文艺作品的影响。广义的文艺社会学由来已久,譬如史达尔夫人所著《从文学与社会制度的关系论文学》、马克思以希腊神话为例探讨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之关系的研究,均属此类。而狭义的文艺社会学,则不仅要有社会学的视野,而且要有社会学的方法。

  我们知道,“社会学”一词最早见于孔德1839年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一书。在他看来,人类的智力发展大致经历了神学、形而上学和实证科学三个阶段,而只有用实证的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描述、归纳和概括,才能建立起具有科学意义的社会学。如此说来,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社会学不是形而上学的延伸,而恰恰是作为其反动出现的。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尽管社会学以后从其他社会科学、尤其是从自然科学中引进了许多新的方法和手段,但却始终保持着现象描述和经验实证的基本特征。受其影响,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有关文艺生产与种族、环境、时代之关系的研究,即开始了由广义的文艺社会学向狭义的文艺社会学过渡。

  进入20世纪,尤其是“二战”以后, 社会 学成为西方世界的“显学”,运用社会学 方法 来从事文艺现象的 研究 渐渐多了起来。这其中以法国波尔多大学教授埃斯卡皮在1958年出版的《文学社会学》最为著名。该书不仅首次从文学的产生、传播、消费等方面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其社会活动的全部过程,而且采用了大量的统计资料和调查数据。例如,他试图从书籍种类和数量的统计中来确定一个国家的文学生产和消费能力;他试图通过作家的出身、职业、成名年龄和受资助情况的调查之中来 分析 文学创作的社会条件;他试图找到19世纪上半叶英国戏剧舞台萧条与版税低廉之间的内在联系;他试图将数据统计转换为图表分析,以预测不同作家群体出现的年代周期……。尽管依现在的标准看,该书的材料有些琐屑甚至凌乱,该书的论点亦不乏简单甚至幼稚之处,但是从学科的 发展 来看,它所使用的方法,它所开辟的领域,在当时确乎给人以耳目一新、甚至振聋发聩的印象。作为对此项研究成果的肯定,当时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乔治·古尔维奇在其主编的《社会学概论》中为“文学社会学”设立了专章;在官方的支持下,波尔多大学文学系正式成立了“文学事实研究中心”,后易名为“文学和大众 艺术 技术研究所”。显然,前者意味着社会学界已承认了文学社会学作为其分支学科的存在;后者则在“事实”和“技术”这两个关键词中体现出了在传统的 历史 文献 研究方法之外,社会学的统计和调查方法在文艺研究中得到了应有的重视。

  在此之后,西方的文艺社会学研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首先是成果众多,据1973年的统计,该类著作已多达250余种;其次是机构众多,不仅许多高校和地方成立了文艺社会学研究中心,而且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领导下,国际社会学协会还成立了专门的文艺社会学委员会;最后是学派众多,不仅出现了文学社会学、 音乐 社会学、电影社会学、戏剧社会学等分支学科,而且出现了一些富有特色的研究手段和学术派别。

  受其 影响 ,我国的文艺社会学在近些年来也有了一些发展,先后有刘崇顺、王铁、马秋风的《文艺社会学概说》、司马云杰的《文艺社会学论稿》、滕守尧的《艺术社会学描述》、花建、于沛的《文艺社会学》、姚文放的《 现代 文艺社会学》等专著和一系列文章问世。但与西方相比,还有着很大的差距。首先,在学科定位 问题 上,尚存在一些分歧甚至偏颇。例如,李泽厚1981年在《美学的.对象和范围》一文中就曾指出,美学是美的 哲学 、审美心 理学 和艺术社会学三者的某种形式的结合。这种将艺术社会学隶属于美学的观点,在很大程度上取消了其独特的学科属性。其次,在研究方法上,尚处在不够自觉的阶段。或许是受李氏观点的影响,不少从事文艺社会学研究的人相当轻视全方位的社会视野和统计与调查等实证手段,只是忙着演绎什么命题,建构什么体系。而这一切,恰恰与真正意义上的文艺社会学相去甚远。最后,在研究手段上,还存在着严重的滞后现象。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建立一家严格意义上的文艺社会学调查机构。以上述论著为例,我们关于文艺社会学研究所使用的数据,或借助于相当简略的统计年鉴,或借助于翻译而来的国外资料,像花建和于沛《文艺社会学》那样真正从一个地区的文艺社会实践入手,从抽样调查、民意测验、数据统计等做起,然后再归纳、分析、 总结 出结论的工作,却很少有人去做。

  将上述问题仅仅归咎某种思想的影响,似乎并不公允。这其中,既有 经济 条件的滞后,亦有传统观念、甚至科研体制的影响。长期以来,我们既缺乏严格的逻辑思辨,又懒得进行调查研究,只是习惯于“举例说明”式地撰写文章。美其名曰是用宏观的视野来统驭微观的材料,实际上则是用经验的材料来佐证先验的观点。这种研究最简便、最快捷、最容易出成果,但却由于经验材料的多样性和先验观点的随意性而无法保证二者的结合有什么意义。说到底,举例只能说明问题,但却无法证明问题。事实上,许多具体的文艺问题,是不可能依靠“举例”来加以“证明”的。例如,对影片中的暴力镜头所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这一问题,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见解。一种意见认为,暴力镜头的出现 自然 会唤醒人们的犯罪欲念,从而诱发社会犯罪。另一种意见则认为,人们的犯罪欲念是社会造成的,而不是电影造成的;影片中的暴力镜头不但不会诱发犯罪,反而会使人们的暴力情绪在欣赏电影的过程中得到必要的宣泄,从而减少犯罪。这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不仅都能自圆其说,而且都可以举出各自的例证。对此,我们既不能依据某种 理论 体系来证明孰是孰非,也不应根据一己的经验和爱好而决定谁对谁错,唯一合理的办法是进行认真细致的社会调查。在调查中我们也许会发现,对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传统、不同文明程度、不同年龄层次的观众来说,影片中的暴力镜头所产生的社会效果可能是不尽相同、甚至截然相反的。于是,这些调查结果又反过来引发出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以及对电影实行分级管理等社会手段。这一切,正是文艺社会学研究的意义所在。

  在此,我们可以简单地对比一下文艺美学和文艺社会学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之间的互补关系:在对象上,前者注重研究文学艺术的审美特征和美学 规律 ,而后者则侧重研究文学艺术的社会功能和社会影响。埃斯卡皮认为,文学社会学不应为此而受到指责,因为“文学”一词原本就是指一种社会文化事实而不仅仅是一种审美的存在。因此,完全可以“将作家当作某种职业的人来研究,将文学作品当作交流方式来研究,将读者当作文化商品的消费者来研究”[4](P270)。在研究方法上,前者从抽象命题出发,进行“自上而下”的演绎和推论,它要在范畴的严密和体系的完整之中体现出理论自身的逻辑力量;后者从具体的经验事实出发,进行“自下而上”的归纳和总结,它要在经验的真实性和数据的可靠性之中来确证学术研究的现实品格。正像李斯托威尔所说的那样,“社会学派对美学的永恒贡献,不在于它关于艺术和美的一般理论,而在于它对艺术和社会的历史关系所作的勤勉的、详尽的研究”[5](P187)。正是由于上述互补关系,才使得这两门学科各有各的弱点,也各有各的长处;各有各的适用范围,也各有各的发展空间。

  但是,如果说我们的文艺美学研究在观念的抽象程度、范畴的严谨程度、体系的严格程度上有所欠缺的话,那么我国的文艺社会学研究则在经验的具体程度、调查的深入程度、数据的准确程度上存在着不少问题。因此,正像许多冠之以“文艺美学”的论著缺乏美学的高度一样,不少冠之以“文艺社会学”的文章则缺乏社会学的品格。结果搞来搞去,制造了不少名词和术语,而实际上却与苏式文艺理论的研究模式相去不远,无法在两个学科之间形成必要的张力。

心理学论文9

  舞蹈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应具备扎实的教育心理学知识,每个教师都应有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方法,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来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的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提高学习。

  教师的性格也会影响到教育过程,很多老师倾向于传统教学法,课堂气氛不是很活跃,笔者认为老师更应该采用新式教学法让学生在老师面前更自由地展示自己,这样课堂会更加有教学气氛和更加活跃。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中教育学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也就是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心理活动现象,以及产生变化和规律的心理学科。而舞蹈教育是区别于其他教育的,它的最大特点在于口传身授。它是实践与理论的相结合,它需要教师运用身体运动与心理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将知识传递给学生。因此舞蹈教学更加需要教师去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在姿势、语气、声调、手势、表情上下功夫,引导学生进入舞蹈意识状态,帮助学生理解舞蹈。

  一、舞蹈教育者除具备专业知识和能力外,还应具备教师的职业情感

  (一)舞蹈教育者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及能力

  作为一名教育者,教师除了懂得教书还要懂得育人,掌握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以外还要懂得以身作则的道理,以自身的优良道德品质教育学生,使学生在学习中学到做人的道理,达到德艺双馨这才是最终的教学目的。

  (二)舞蹈教育者应具备的职业感情

  一个合格的教育者除了有相应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较高的能力水平外,还要有责任心,具备良好的人格,平易近人,这样才能发挥教育教学的功能。

  这些方面的品质主要表现在:有专业的精神,“敬业”,忠于教育事业,有良好的师生和同事关系,情绪稳定,学生和教师有一定的依赖感,有坚定的信心,有耐心,始终如一地坚持教育教学的工作,积极向上,活泼乐观,对学生不能有偏见,要公正不自私。

  二、舞蹈教育者在教学实践中怎么样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心理学家认为,动机是在需要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动机越强烈,人的行为目标也就越明确,在舞蹈教学中,心理暗示是舞蹈教师用来间接,含蓄地对舞蹈生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的一种方法。而舞蹈教师应用积极心理暗示可以解决许多学生在学习舞蹈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同时也可以避免教学中教师自身带有的不良情绪。

  当学生接受了教师积极引导或者暗示,就可以养成很好的学习习惯。舞蹈教师选择恰当言语暗示学生,并激励学生,努力创设环境影响学生,积极关注学生,那么学生只要有了积极的学习动机,就会集中注意力,思维也会更加敏捷,这样就可以努力地学习。

  教育者从外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诱发学生增加自我激励,形成学习动机的自我调节系统,使学生真正地转变观念,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从“我肯学”到“我能学”。怎样才能使学生做到这一点呢?首先教育者要学会培养学生的自我有效感,平时就应该激励学生,让学生克服消极情绪,确立成功的目标和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其次教育者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合理地评价,让学生判断自我反应,教师肯定的评价和判断可能引起学生积极的自我反应,也可能引起学生消极的反应。这时教师应该加强引导学生利用正确的理论来分析问题。然后教育者可通过对学生的评价,判断自我反应,让学生把有效感与学习动机联系起来。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评价,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动机水平而达到更好效果。

  舞蹈课程的训练是很艰苦的,现在的子女大多都属于独生子女,长期在家人的呵护中成长,因此很多学生刚开始学习舞蹈练习基本功时,因为怕苦怕累、因为疼痛而掉眼泪,而这时舞蹈教育者可以经常引导学生向高年级的同学学习,给学生讲诉舞蹈家和体育健将的感人事迹,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吃苦是为了什么,还可以引导学生认识“苦尽甘来”的道理,只要经过自己的努力,所有的付出都不是白费力气的,终究会换来相应的回报,这样学生自己也会有成就感,还能增加对舞蹈的兴趣和自信心。

  很多学生刚开始训练时,一到下叉、下腰就怕,有的还不愿意做,有的不怎么用心去做,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选出好的学生来做示范,从心理上激励害怕的学生,并让其他学生一起鼓励她,这样就会激发学生的好胜心,从而克服生理上的一些小问题,并且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为大家都在很努力的练功。舞蹈教育者选择正确的时间教育学生锻炼自身的意志力,增强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让学生有自己的目标,从而使其在学习过程中更加积极。

  三、舞蹈教育者如何培养学生注意力、记忆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在舞蹈教学中,如果教师只给学生讲解动作的顺序与要点,却忽略了学生对舞蹈动作的理解。教师强调的是学生对动作的记忆与完成度而不在意学生是否对这些舞蹈课程感兴趣。这种教学方式,只有舞蹈教师在滔滔不绝地讲解,不断地示范,而学生却无精打采,学习气氛消沉,形成了一种老师疲惫,而学生却还是学不会的状态。这种状态也消磨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学习信心受到打击,无法对舞蹈课程产生兴趣。然而原本应该是轻松愉快的舞蹈课程也变得让人不敢接近,甚至产生排斥心理。

  教师应运用激励性的语言调动学生的思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与动力,这便可以让学生感受舞蹈的快乐和优美,让学生融入到表演当中。因此舞蹈难以接近的想法将渐渐消失,甚至有些学生想要主动挖掘舞蹈的奥秘,感悟舞蹈情感。在学习中慢慢体会舞蹈的博大,了解到舞蹈内在表演的重要性,久而久之,学生会对舞蹈产生爱意,同时产生足够的信心,可以大胆地发挥,不再害怕做错或者动作不标准而遭到批评。

  在教育方法运用得当的时候,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信心都得到提升,学习动机也得到强化,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增添新的事物,会使学生对新事物有很好的接受能力以及快速的反应能力。

  四、舞蹈教育者如何培养学生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力

  在舞蹈课程中需要基本功训练,需要身体软开度。但这些并不是舞蹈的全部,舞蹈教师如果把它无限放大、扩大,容易造成许多学生形成错误的观念。他们会认为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增强自己的软度训练,往往忽略了舞蹈表演与肢体协调能力的培养,而“肢体训练”已经渐渐成为他们的家常便饭。长此以往,学生只是在做着无用功,对自身舞蹈能力的提升一点帮助也没有。况且学生每天像机器一样只知道训练,会丧失思考能力。

  每个学生都应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学生的情绪也非常多变,教师应该调动学生活跃的一面,从而更加积极地去学习舞蹈,每位教师都应该具有很好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这样才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学生,才可以帮助学生。在舞蹈课堂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状况经常出现,因此舞蹈教师不仅仅要用丰富的肢体动作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受,还要运用恰当有力的语言引导学生领悟,适时观察学生情绪,激发学生舞蹈的表演欲望,必要时还应结合一些特定的舞蹈情景,让学生能深入解读舞蹈,从而开拓学生思维,使其发挥想象空间,进入创作领域。

  当今的教育越来越关注心理教学,因为只有好的启发和培养才能达到好的教学目的,舞蹈教育也不例外,心理学教育作用于舞蹈教育是舞蹈高等教育面临的一项重大问题,我相信舞蹈将会发展得更快更好,因为美好的心灵塑造美好的品格,有了美丽心灵的舞蹈才会更美丽!

心理学论文10

  摘 要:

  很多初中生对数学学习产生畏难情绪,如果任其发展,必定对学习成绩产生负面影响。本文从主体因素和客观因素两个方面提出预防初中数学学习畏难心理理由进行研究,并提出具体策略。

  关键词:

  预防;数学学习;畏难情绪;心理理由

  初中数学与其它学科相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很多初中学生对学习数学都会产生畏难情绪,一旦有了这种畏难情绪,必定对数学成绩产生负面影响,很难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笔者认为应该从多个方面对这个理由进行疏导,防止学生对初中数学的学习产生畏难情绪。

  一、针对主体因素的策略

  中学生对数学产生畏难情绪的理由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初中数学与小学相比更具有抽象性,更难以理解。另一方面是由于学生缺乏成功的体验,没有在成功中找到胜利的喜悦,再加没有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长此以往就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基于这种情况,教师要帮助学生调适学习策略,通过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升学生面对挫折的勇气,端正学习态度。

  (一)自我暗示,增强信心

  一个人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信,而自我暗示可以提高这种自信心。有关调查显示,八成以上的学生对学习数学没有信心,认为数学太难,没有能力学好,长此以往就会对数学产生畏难情绪,很难提高数学的学习成绩。而初中阶段正是培养数学学习能力和打下数学基础的关键时期,鉴于此,教师要教会学生自我暗示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曾经,我班里有一个学生数学考的比较差,我与他进行过一次交谈,倡议他积极的自我暗示,制定科学的学习目标,仅半年的时间,成绩明显提高。

  (二)面对挫折,学会适应

  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挫折,不能在挫折前一蹶不振。中学生也不可能在每次考试中都取得好的成绩,面对挫折的时候不能灰心丧气,要找出理由,重拾信心,要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评价,提高面对挫折的适应能力。大量的研究表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大多数存在着一定心理理由,而这种心理理由正是影响学习成绩的关键因素。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很多成绩好的`学生在面对挫折的时候会从找到理由所在,而成绩差的学生把挫折归因为自己能力差,脑子笨,智商低,总是伴随着无能为力的消极因素。鉴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给学生竖立榜样,讲科学家遇到困难是如何面对的,同时结学生重新归因,帮助学生找到没有考好的真正理由,总结一些提高数学成绩的有效策略,并且督导和强化学生对这些归因的正确认识。

  (三)端正态度,减轻压力

  初中的数学学习只有在一定的宽松的没有太大压力的学习环境中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减轻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压力,多让学生体会一下成功的体验,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方面下功夫。要让学生把学习数学,提高成绩看作是一种快乐,一种愿望,一种追求。而且笔者与学生交流中发现,优等生学习并不比差生用的时间多,主要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提升了学习效率,而那些喜欢开夜车,学习到深夜,效率低下的学生成绩是最不稳定的。这是因为打时间战的学生学习压力普遍比较大所致。因此,要帮助学生减轻学习数学的压力,同一类的题型不需要做很,主要是要学习举一反三,把握精髓,提高效率。

  (四)了解数学,认识价值

  很多学生认为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考学,没有太多在实用价值,因此很难提高学习数学的紧迫性。而数学是其它学科的基础,马克思说过,一门科学只有能够成功的应用数学时,才真正的走向了成熟。因此,教师在学期开始的时候要灌输给学生一些知识,告诉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作用,告诉学生只有克服学习数学的畏难情绪,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才能在今后的人生发展中不落后,才能有更多的机会继续深造,才会有丰富多彩的人生。

  二、针对客观因素策略

  (一)家庭因素策略

  在与学生的家长交流中,笔者发现很多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很高,基本上超出了孩子的能力范围,有些家长对孩子要求苛刻,是一种粗暴的教养方式,给学生的心理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现在的中学一般是设有家长会的,教师可以通过这个交流平台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也可以聘请一些知名的专家给家长讲解,介绍家庭教育成功的经验,同时数学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找个别家长进行谈心,让家长知道家庭教育也是提高学生的重要因素。要让家长知道对孩子的教育不能采取粗暴的压制,要以鼓励为主,不能打骂孩子。父母的 可以推动孩子活跃思维,可以培养孩子创新能力,可以提升孩子责任感和自信心。

  (二)学校方面策略

  学校要按照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引导,要抛弃那种“填鸭式”的教学策略,要放弃仅追求升学率的那种管理思想。上体的做法就是不要增加数学课的补课时间,不要额外延长学生的学习时间,不要分快慢班,以免给一些学生造成心理压力,考试结果各班级不排名,转变对教师的考评方式,转变分数论英雄的评价模式,重视学风建设。

  (三)教师因素策略

  很多研究发现,数学成绩不好的初中生往往难以找到解题的成就感,也就缺乏了学习的动力,时间长了就会对数学产生畏难情绪,进一步恶化了数学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消除学生学习数学时的恐惧心理,首先在教学过程中要投入情感,让学生感觉到数学虽然不好学,但教师是很可亲,学生因为喜欢数教师,可能就会爱屋及乌。其次,对学生比较害怕的数学理由,教师要开专题进行引导讲解,多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解决理由的能力,通过一个专题,解决一类理由,再让学生在此基础上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经过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数学的两极分化基本上是从初中开始产生。因此,防止学生数学成绩在这个阶段被落下,也是我们每个数学教师重要的研究课题。只要我们能够用心研究,找准策略,就能有效的预防初中生数学学习畏难情绪的心理理由。

  参考文献:

  [1]李莉.浅论课堂教学中学生积极兴趣的培养[J].中等职业教育,20xx(12)

  [2]王俊红.构建素质教育从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做起[J].内江科技,20xx(06)

  [3]颜亚红.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广东教育(教研版),20xx(04)

  [4]饶茂.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尝试[J].科技信息,20xx(02)

心理学论文11

  摘要:

  在人类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环境心理学属于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就系统论的观点看,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统一的,二者都对人的行为发生重要影响。本文用环境心理学的理论为指导,对二者的有机接轨做一些探索。

  关键词:

  风景园林;设计;环境心理学;空间环境

  1环境心理学的内涵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又称人类生态学或生态心理学。环境心理学之所以成为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应用研究领域,是因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环境中的人的行为,而从系统论的观点看,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统一的,二者都对行为发生重要影响。把环境、行为关系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着重从心理学和行为角度,探讨人与环境的最优化。

  2环境心理学在国内外研究应用简况

  在园林刚萌芽时,我国的园林设计就非常重视人居环境的和谐,园林名著《园冶》就是一部系统地论述如何营建和谐的人民居住环境的巨著,中国的《风水学》也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揭示了环境给人的心理作用;西方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初期,由于环境恶化、自然资源减少,科学家、心理学家更加重视环境对个体心理、行为的影响,纷纷研究与环境心理学有关的课题。由于环境问题的心理学研究仍然滞后。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完全摆脱强烈的人类中心主义和功能主义。心理学保持并合法化了这样一种世界观,即个体是与环境相分离的。

  3用环境心理学指导园林要素设计

  3.1园路。

  园林道路系统引导人们方便的到达各个景区、座位区或观赏区。园林道路设计时蜿蜒环绕的穿过不同景区的小路,环绕整个山林的旅游观光车道,以及不易攀登的栈道。

  3.2水。

  无水不成园,水为园林之魂,古代造园家顺应自然,因地制宜,构筑自然生动的山水景观,水的设计在园林景观中成为空间的视觉焦点,水环山而流从而起到引导的作用。水作为视觉对象,有丰富的视觉层次。灵活的组织点线面式水景,构成三维空间增加层次感。达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空间效果。

  3.3建筑。

  建筑的高度、色彩、材质和形态对游客的心情会带去较大影响。周围建筑如若太低矮狭小,会使得周围空间显得逼仄,通常居住近的人交往频率高,容易建立友谊。在建筑设计的时候采用围合形式的邻家小院,这种空间形式不仅仅能增进住户之间得友谊,还能让人有一定的安全感。

  3.4植物。

  在设计中利用植物的不同色彩、质地、形状和味道来创造四季的景观,例如道路的转弯,地形的高差,不同的景点区域等,用植物的变化来引导人群;同样利用植物来创造小尺度的空间,起着分隔空间的作用。3.5小品。小品在园林设计中起到点景或划分景区的.作用。同时也起到过渡和引导的作用,设计小品时紧扣主题,满足人交往需要及符合个体尺度的小品,增加园林空间的趣味性。

  4用环境心理学指导园林空间布局设计空间设计效果。

  园林设计的目的是从人的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创造安全、舒适、宜人、保护个人领域和富有关感的环境。园林设计中应尽可能的满足不同人群的心理需求,划分出公共、半公共、私密、半私密的空间,以满足人的多样化活动。在保持原有的自然状况下,包括它的原始植被状况,随山就势,因势利导。体验园林带来的“幽”。在尊重基地条件下,对整个园林进行空间功能的设计,使各分区景观具有以下空间特性。

  4.1景点游览区。

  从入口的广场设计开始,较大面积的空地,需要满足人流得集散、表演、集会、庆祝等组织的大型活动提供场所。通常情况下,人喜欢看别人活动。当你看别人时,有相当部分的被看者也在看你。

  4.2观赏游览区。

  运用多种的游览方式私密性强的散步道,露天的水路,游览路以及穿梭在林中栈道和塔楼增加人们游览的视线,加强了人们的视觉冲击力,游览的时候将人们带进封闭,半封闭,开敞等各种空间(这中空间是靠不同的植被的群落,道路的有机分割,各种构筑物的和谐统一塑造而成的)让人们回味无穷。

  4.3安静休闲区。

  巧妙的运用景墙的遮挡,植被的空间组合(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的有机构成)有序的营造适合人静心养神的安静休闲区域,设计中将亭子或凳椅放在角部或边界明显处,因此凸出或凹进的角部,如L形长凳和花池,特别吸引人就座休憩或面对谈话。设计能移动的座椅可成组灵活布置,有利于群体交往。

  4.4体育活动区。

  宽敞的露营区由植物围合形成半密闭空间,优点是与外界有视线交流,而空间形式仍较密闭,不致有人贸然闯入,有较强的限定感。开敞式空间视线通透,围合感不强,可以利用高差或地面材料划分来限定空间,但至少有一面(最好是背后)作封闭处理,使人不致过分分散精力。私密幽静的散步道、骑游道、刺激的攀爬运动场所,以及滨水的野外探险、露营、跑步场地等合理地布置在一起让人充分体验运动养生的乐趣。

  5结语

  人对环境的心理感受作为依据融入设计中。环境即“周围的境况”,相对于人而言,环境可以说是围绕着人们并对人们的行为产生一定影响的外界事物。以人为本,合理细化功能组织,使空间布局自由流畅、富于变化,同时各空间元素具有内在的有机衔接,让园林景观更加人性化。

心理学论文12

  一、高等学校传统心理学教学方法分析

  我国高等学校教学历来是重视教学内容的学科化与科学性,而忽视了教学方法尤其是教学组织形式与培养目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契合性。在教学方法上重视不够导致了以下一系列后果。首先,在心理学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讲授比例过高。理论教学是传授知识最直接的途径,也是每一个学科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和根本,然而,单纯的理论教学,尤其是单纯的教师讲授,仅仅把理论知识灌输给在校学生而忽视在校学生的个人体验,会极大的影响在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在校学生学习到的是支离的理论知识而缺乏对学科整体的认知,从而导致他们无法真正理解心理学的意义。其次,心理学虽然在教学形式上偏重理论教学,但同样不能忽视实践的作用,否则,空洞的理论说教而不与在校学生实际相结合,容易造成在校学生喜欢心理学而不喜欢心理学课程。这样既不能有效调动在校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也无法提高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知识的应用能力。第三,传统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在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地位。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于知识的传授,在校学生更多的是被动学习和记忆理论知识,限制了他们的主动性以及与教师之间的互动,降低了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高等学校心理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建议

  1.明确教学目标。高等学校心理学教学的目标定位于培养并提高在校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健康,及掌握必要的与自身学习和生活相关的心理知识。这样,既可以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赋予在校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问题的能力,又可以进一步提高在校学生的认知水平,发展在校学生的心理能力,改善在校学生的心理素质,使他们能够更好的应对现实社会的挑战。

  2.改善教材和课程。心理学教材的选择应该尽可能从实际生活出发,根据在校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激发在校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在课程设计层面,将心理学课程教学分为理论知识学习、团队活动与分析、心理测试与实践调查等多个封面,最大化培养在校学生的综合能力,激发在校学生的学习兴趣。

  3.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改革传统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师不再将理论讲述当作最重要的教学内容,把在校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根据在校学生的学习需求来灵活变更或者添加教学内容,并注意教学过程中与在校学生的沟通、注意教学氛围的'预设与教学情境的再现、强调在校学生自主学习,尽可能地增加师生之间交流的机会。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关注在校学生群体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先着眼于如何帮助在校学生解决这些心理问题,再传授在校学生们心理学知识。因此,教学重点将不再是单纯的理论学习,而是教导在校学生如何运用心理学理论来解决身边的问题。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进行小组讨论,在此基础上穿插启发式教学、心理学实验等,提高在校学生的参与度,提高教学效率。

  4.改善在校学生学习方法,引导在校学生应用心理学。在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中,教师应该在保证理论知识教授完整的基础上,根据在校学生的学习特点有针对性地改善在校学生的学习方法同时开展丰富的理论实践活动。这要求整个教学过程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之下,突出在校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使在校学生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开展自我学习,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对这个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讲解。在小组学习中,鼓励在校学生在活动中积极沟通与交流,最大程度地发挥各成员的创造性,共同分析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而使在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自主地发现问题并研究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培养在校学生的研究意识,让在校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渐掌握运用心理学知识应对现实问题的技巧和能力。

  5.完善课程考核机制。在在校学生的学习评价过程中,要改革传统教学评价中以试卷考试方式为评价唯一标准,这样的考试方式标准过于单一,没有顾及在校学生的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因此,将多种评价标准为一体,实施多元化的、综合性的、发展性的评价指标,以在校学生自身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为重要标准进行综合考核。具体到学习成绩的评定中,要突出在校学生的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成绩等以充分调动在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表现方面,教师应依据在校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和课堂参与度给予分数;试卷考试方面,可以在标准化试题之外加入一定比例的开放性和创新性的题型;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评价可以依据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定,条件具备的学校可以采取课外实践等,条件不足的也可以采用课堂模拟等方式考查在校学生解决各类心理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单纯的传统课堂理论教学已经难以培养出高等学校优秀的心理学人才,无法适应时代的需求,只有对心理学课程进行全方位改革,使其更加贴近实际,发挥在校学生在心理学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才能建立心理学教学的整体价值理念,保证心理学教学效果。在传统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不断加进新的教学元素,让在校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应用,提升知识运用的能力。实现教学过程中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推动心理学教学的深入改革与创新发展。

心理学论文13

  论文一:浅析软件测试中的心理学应用

  在人类的所有活动中,人的心理因素对活动行为都有着直接的、不可忽视的影响。所以,很多经济较发达的国家都非常重视心理学的研究。心理学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也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成熟的体系,其应用也逐步渗入到各个行业领域内。比如犯罪心理学、软件工程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等。心理学的成功应用在各行各业逐步凸显出来。

  但将心理学应用到软件测试领域中的研究是稀少的,在知网上搜索“软件测试心理学”关键词,从查询结果可以看出:近20年中,这方面的论文数量较之其他计算机专业方向的研究是少之又少,与关键词完全符合的论文仅有5篇。这也说明在国内对软件测试的心理研究还不够重视,软件测试中的心理问题容易被大家忽略。大多数程序员、产品经理都觉得只要软件能够通过测试找出bug,并对bug正确的处理,不影响使用即可。

  其实,软件测试是软件系统开发中一个重要环节,测试人员在测试时的既定目标、心理因素对测试用例的选择和测试结果都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必须要重视软件测试中的心理学问题。

  1 软件测试的目的

  软件产品在交付使用或发布上线前,都必须经过大量的测试: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等等。在梅尔斯所著的《软件测试的艺术》一书中对软件测试是这样定义的:所谓的软件测试,就是一个过程或者一系列过程,用来确认计算机代码完成了其应该完成的功能,不执行其不该有的操作[1]。

  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对软件测试的定义是:使用人工或自动手段来运行或测定某个系统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检验它是否满足规定的需求或是弄清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别 [2]。

  根据上述对软件测试的定义可知,测试的真正目的是:发现并修改缺陷、满足用户需求以及优化软件品质。其中bug只是这个过程中的产品而非目标。测试人员需要以滿足用户需求为依据去发现更多程序中隐藏的错误,以达到优化软件品质的目的。在心理学中认为,人们的行为特点是有目的性的行为。与无目的性的行为相比两种行为的结果是大不一样的。一般说来,没有目的性的行为无成果而言;而有目的性的行为,才可取得最大最满意的成果。在软件测试开始之前,只有抱着测试就是为了验证需求的心理,才能设计出好的和有价值的测试用例,发现更多的错误;如果测试是为了证明程序很强壮,没有错误,那么就会导致设计的测试用例较为简单,容易让程序通过测试,发现不了或者只能发现很少的错误。

  但实际的情况是很多公司在开发软件中并不重视软件测试。一些小型的软件开发公司甚至没有专门的测试部门和测试人员。他们在软件交付客户或发布上线前,往往是由程序员完成测试工作的。这种做法弊端很多。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让程序员去测试自己编写的代码,就像让一个人对自己进行自我批评一样,虽然了解自身的缺点所在,但改正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程序员对自己开发的代码,经过编程、调试之后,一般都认为代码无错或者错误不大,

  在这种心理作用下,测试的目的就会朝着“证明程序完成了应有的功能”走偏,编写出的测试用例意义不大,甚至可能连一些常规错误都发现不了。

  笔者曾参与过某公司开发的一款APP软件的测试。在使用真机测试软件的过程中发现:编辑框在输入时,如果输入内容超过50个字后,输入的内容便无法自动换行。类似这样的错误开发人员在测试时根本没有发现,他们只是简单输入几个字,觉得实现基本输入就认为这个模块没有bug了。可见在测试软件时,测试人员的既定目标有着很明显的导向作用。

  2 测试人员的素质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程序员的工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把一个软件产品从无到有创造出来,这样的工作总能给人以信心、希望。反观测试人员的工作,似乎总是在一件成品上到处找错误,把好好的一个产品测得处处是漏洞(当然,这些漏洞本来就存在,只是刚好被测试人员发现而已),这样的工作本身就具有破坏性,而人们对破坏性的事物心理上往往难以愿意接受。所以“勇敢”是测试人员应该具备的首要心理素质。敢于表达,敢于指正错误。因为错误确确实实地存在于软件中,如果测试人员找不到,那么最终交付给用户使用时,就会暴露问题,最终为企业带来损失。但测试人员在敢于找错的同时还要注重沟通方式。由于被测试人员找出的bug,通常会交付给研发人员去修复。因此,测试人员与研发人员是紧密联系的,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良好的沟通方式会让别人更易于接受错误。

  3 软件测试中的“成功与不成功”

  在软件公司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程序员和测试人员相处总不太融洽,尤其是在软件项目进入到测试阶段,这个现象就更加明显了!程序员编写好的、经过初步调试看似没有问题的代码,如果测试人员测出来bug,程序员就会郁闷,有时甚至会抱怨测试人员设计的测试用例不好!

  那什么是好的测试用例,什么是坏的测试用例呢?

  测试本身就是为了尽可能多的发现程序中隐藏的'错误。一个好的测试用例能发现程序中包含的不易发现的错误,这样的测试用例才算是设计成功的测试用例。如果设计的测试用例查找不出程序的任何问题,这可能在程序员看来是个好现象,但对于软件测试而言,只能说明测试用例设计得很失败。要知道没有完全正确的程序,只是目前还没有测试出来问题而已。

  4 把握软件测试中的“度”

  文献[2]中指出了软件测试基本原则之一是:穷尽测试是不可能的。由于将程序的各种可能的输入进行排列组合需要大量的时间,有时甚至根本无法做到全部的罗列。所以,测试人员根本不可能找出程序中的所有的错误,进而也无法做到彻底的测试。再加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的软件缺陷数量会逐渐减少,如果一直不断地测试,势必会增加测试的成本。由此可知过度的测试是不可取的。当然,不充分的测试势必不会揭露隐藏在软件中的缺陷。那么在测试过程中对何时才能停止测试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即便是大公司开发的成熟软件产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出现不同的错误。面对这样的事实,测试人员就需要分析测试停止的依据。一般来讲,通过软件测试,可以把程序的错误限定在一定范围内。通过单位时间内查出的缺陷数量和严重程度来判断是否停止测试。这里面还要强调一点的是软件必须要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如果没有把握好这个“度”,测试人员就会觉得测试工作本身就是一件无法完成的工作的。從心理学角度分析,如果人们一开始就觉得某件事情无法完成,那么心情就会变得十分沮丧、对这件事就会非常抵触。所以,掌握好测试的度,可以让测试工作本身变得容易被人接受、认可。

  综合上述几点来看,从心理学角度考量软件测试这项工作,测试人员在测试前必须确定有正确的目标,就是尽可能多的发现程序中的错误;在测试时,必须有坚强的心理素质,找到错误后,要和程序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对于何时结束测试,也需要把握好客户的需求,才不会使测试工作陷入泥潭。最有效的做法就是尽量找第三方软件公司来协助完成测试工作,往往软件能达到较好的预期效果,坚决避免程序员身兼数职,测试自己开发的代码。

  5 结论

  软件测试不仅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测试工具、测试人员能力、测试方法外,测试中的心理问题对测试结果都会有直接影响。尽管测试方法、测试工具都在不断发展更新,但测试中的心理影响很少引起人们的重视。相信随着测试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心理学在软件测试方面的应用也会引起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论文二:论在社会中应用心理学的影响探讨

  一、应用心理学与社会之间的关联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应用心理学在社会中被逐渐應用,是一项新发展起来的重要学科,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应用心理学设计范围广,包括临床心理学、消费心理学、工业心理学一集法律心理学等多方面内容,其与社会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临床心理学方面,心理学家会从不同方面对病人开展诊断治疗,不论这些病人的病情是多么严重,临床心理学医生都会选择出正确的方式对病人进行治疗,并在潜移默化中开发病人的运动潜能,帮助其找到生活真谛,正确认识到自己能力和聪明才智。其次,在工业心理学方面,由于工业心理学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心理学专家需要需要针对不同的工业职业开展不同的诊疗方法,心理学专辑爱可以对工业内容进行详细规划,从而让职员能更好的开展工作,完成工作目标。再次,在消费心理学方面,心理学家可以对日常生活中的细小事情进行研究,从而根据消费者的心理倾向设计出相应产品包装,保证其产品如何消费者信息需要,从而增加消费者购买欲望。最后,在法律心理学方面,心理学专家通过对犯罪人员的犯罪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出犯罪人员心理特征,从而绘制出犯罪人员肖像,帮助警察对犯罪案件进行侦查,同时,心理学家还可以对罪犯进行心理辅导,从而挽救犯罪人员,使得犯罪人员可以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二、应用心理学对社会的影响分析

  (一)人际关系方面

  我国人际关系就是指人与人之间和谐友好的相处,但是现阶段,还存在一少部分做事愿意以自我为中心,从来不去考虑他人的想法,就会直接导致这部分人的人际关系弱化,从而影响我国人际关系交往质量。因此,在此情况下使用应用心理学对自恋的人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其构建一种新的交往体系,提升其追求意向,从而实现个人价值的提升,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自卑心理方面

  当人们生活在一个大环境下,面对诸多条件影响就会产生自卑心理。例如,在学校中,如果一个班级内学习好的学生占有百分之八十,那剩下的百分之二十的学生面对那些学习好的学生就会产生自卑心理,从而对学习就产生厌倦心态。

  (三)积极心理方面

  积极心理具体包括人的勇气、人的希望、人的感恩、人的公平公正等多方面积极的内容。人们在这些积极心理的影响下,可以克服掉以往的自卑心理,从而促进人们健康心态的形成。积极的心理可以为人们提供一种健康的咨询服务机制,从而帮助人们在社会中养成顽强的意志力,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三、应用心理学在社会中的具体应用分析

  心理学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我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工作休闲方式都有着重要影响,所以在社会中被广泛进行应用。例如,警察在进行案件侦破过程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困难,从而给警察办案增加难度,所以警察就会在进行案件侦破过程中使用犯罪心理学进行案件侦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犯罪心理专家会通过犯罪人员留下的线索进行详细分析,从而描绘出犯罪的人格特征,同时在将人格特征与罪犯的作案习惯、作案手法等内容相结合,从而刻画出罪犯的大致肖像,缩短罪犯追捕范围。其次,在罪犯抓捕归案后,有一些罪犯会出现严重的逆反心理,此时就需要范围心理学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从而帮助罪犯认识自己行为的错误性,悔过自新,重新做人。另外,在进行建筑过程中,建筑设计人员经常会请教环境心理学家一同对建筑进行设计,在建筑过程中通常会设置一些“防御空间”,从而保证建筑可以有效防止罪犯进行作案,保证人们的生活环境具有安全性。

  四、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心理学在社会中逐渐被广泛应用,对人们的生活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应用心理学对社会影响、应用心理学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展开分析,并探索出心理学在社会中具体实践路径,以期为心理学在社会中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论文三:人机界面设计中的心理学因素

  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发展以及人民日常生活的需要,对提高人机界面设计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心理学对人机界面设计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在设计过程中融入相应的心理学因素,促进人机界面设计由物质设计向信息化、非物质化转变,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1 人机界面

  人机界面是指人和机器在信息交换和功能上接触或互相影响的领域,是人机系统中的中心一环节,主要由安全工程学的分支学科安全人机工程学去研究和提出解决的依据,并过安全工程设备工程学,安全管理工程学以及安全系统工程学去研究具体的解决方法手段措施安全人机学。它实现信息的内部形式与人类可以接受形式之间的转换。目前,我国的人机界面的已经能够基本满足人们的功能需求,故此在追求人机界面自身发展的同时,还应充分考虑人们的心理需求。对此,就需要将心理学因素融入到人机界面设置中。人机界面学主要是两大学科--计算机科学和认知心理学相结合的产物,此外还涉及到一些其他的学科。所以,从广义地讲,人机界面主要研究分支和内容包括认知心理学、人机工程学、 智能人机界面等。

  2 人机界面设计中的心理学因素

  2.1 认知心理学在人机界面中的应用

  认知心理学是最新的心理学分支之一,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作为人类行为基础的心理机制,其核心是输入和输出之间发生的内部心理过程。它与西方传统哲学也有一定联系,其主要特点是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知识是决定人类行为的主要因素。认知心理学把人的感觉器官对信息的加工过程作为研究对象,故此,这种心理学知识在人机界面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为人机界面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计算机的接受符号输入与编码的决策储存都依赖于认知心理学的人来加工信息理论,并且在任职心理学知识的引导下,人机界面有最初的机器语言、 汇编语言发展到高级语言、 图形用户界面,越来越适应人的思维方式。并且在认知心理学的人机界面未来发展过程中,人机界面正在向着使人身心愉快、兴趣盎然工作的目标发展。此外,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了现代人机界面的设计之中。例如:基于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现代科学技术在设计人机界面和广告时,运用能够吸引人眼球或是令人视觉舒适的颜色作为背景、标记等。通过色彩搭配或者冷暖色调的调节来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

  2.2 审美心理学在人机界面中的应用

  审美心理学是形成于20世纪中叶,是一门美学、文艺学、心理学、生理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交叉的边缘科学。是研究和阐释人类在审美过程中心理活动规律的心理学分支。所谓审美主要是指美感的产生和体验,而心理活动則指人的知、情、意。因此审美心理学也可以说是一门研究和阐释人们美感的产生和体验中的知、情、意的活动过程,以及个性倾向规律的学科。在人机界面的设计过程中,界面的美不仅要作为一种审美形式的美,更主要的是作为一种人和机器之间信息交换平台,在进行具体操作的基础上,满足人的目的性和愉悦性。故此,人机界面的美不仅仅只是一种表象,更是一种实质的体现,通过色彩、形态、形式等给人带来心理上的愉悦。但是。在进行人机界面的设计时应注意,不能忽视了人机界面的实用价值,应将实用价值放在第一位,而审美价值应隶属于实用价值。可以在保障实用价值的基础上,将审美价值独立出来,在充分满足人的审美感受的基础上,实现人机界面的使用价值。通过界面外观的色彩、形态、形式,与界面的信息、符号等相结合,二者之间交相呼应,将人类的意识活动带入更高一层的精神领域,从而满足人们的更高层次的需求。审美心理学在人机界面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乔纳森在进行苹果iMac电脑的设计时,更加注重人性化的设计,打破了以往高科技产品冷漠、令人生畏的传统,使得高科技产品开启了亲切、易操作的人性化时代。

  3 人机界面设计中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3.1 满足人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心理学在人机界面设计中的应用必然会越来越广泛。在当今时代背景环境下,人机界面已经由物质化设计开始向信息化、非物质化设计转变。同时,新的软件开发设计应接不暇,人机之间的'交互越来越通道化、虚拟化,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网络化、虚拟化。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信息服务和非物质化产品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所以人机界面设也应朝着这一方面发展。故此,就需要将给更多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应用于人机界面设计之中,以满足人的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

  3.2 加入更多的文化因素

  在我国目前的人机界面设计过程中,设计师过多的强调了设计形式,忽视了设计作品本身的内容和意境。故此,在人机界面的未来发展过程中,应在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融入更多的文化因素。例如,在人机界面的设计过程中,可以融入具有中国特色的图画或文字符号,充分体现出人文精神,从而引起用户的情感共鸣,满足用户更深层次的心理需要。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人机界面的设计和发展过程中,心理学因素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在进行人机交互操作时的审美需要,在人机界面设计的未来发展过程中,应将心理学知识与人机界面设计更深层次的结合起来,从而为人们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心理学论文14

  幸福感是幸福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幸福感研究存在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三个方向。文章通过梳理三种幸福感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目前幸福感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未来幸福感研究的发展趋势。

  幸福感研究涉及哲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和文艺学等相关学科领域。目前,心理学关于幸福感的研究主要包括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以主观幸福感为主流。三种幸福感侧重研究幸福感的不同侧面,其理论相互关联和补充,未来存在整合的趋势。每一座城市都因为它独特的型格而自成一派,成就了其独特的美。生活中的美真实地散落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感受于每个市民的心中。可是有的时候,当你走在所生活的城市里时,却似乎不那么容易发觉,而这样的感觉其实源于你对这座城市的陌生与不了解,因而创建一个生动的精神家园会让一座城市温暖、鲜活、灵动起来。

  一、心理学中幸福感研究主要理论取向

  (一)主观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well-being,SWB)是指人们根据内在的标准,对自己的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所获得的感觉或评价,也即是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及其各个方面的评价。

  (二)心理幸福感

  心理幸福感主要指人心理机能的良好状态,是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成就和自我潜能的完美实现。心理幸福感以亚里士多德的实现论为哲学基础。心理幸福感的提出和研究从自我成长的侧面来界定和诠释幸福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主观幸福感概念和程度测量上的局限。

  (三)社会幸福感

  所谓社会幸福感(SociaiWell-BeingSWB)是指个体对与他人、集体、社会之间关系质量以及对其生活环境和社会功能的自我评估。

  二、幸福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一)幸福感的概念界定不清晰

  由于研究者不同的研究取向,心理学界对幸福感的感念界定还没有达成共识,甚至存在概念界定不清的问题。如用幸福感的概念代替主观幸福感,将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混用等。幸福感的最初研究范式采取不给其下定义的做法。在实证研究中,多数研究者认同幸福感由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三个成分构成。PWB的六个维度理论和社会幸福感的五个维度理论也都没有清晰地界定幸福感的定义,没有研究各个维度存在怎样的关系,怎样结合为一个整体、全面的幸福感。

  (二)忽略了幸福感的文化特性

  在幸福感研究之初,研究者并没有意识到文化对于幸福感的决定性影响。随着研究的深入,有研究者证实了文化对于幸福感的决定作用,笔者也感受到幸福感是与文化背景文化品位乃至文化传统密切关联的。

  (三)混淆了幸福感的来源与结构

  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把幸福感的来源等同于幸福感的结构本身。幸福感作为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虽然不同个体的幸福感的水平不同,但是却有相似的结构。在PWB的研究中,心理需要的满足能够带来幸福感,但心理需要并不是幸福感本身。社会幸福感的研究也存在类似的问题,社会整合、社会认同、社会贡献、社会实现和社会和谐能够增强个体的幸福感是幸福的来源,但不是组合在一起就是幸福。

  三、幸福感研究的趋势展望

  (一)进一步对幸福感的概念进行界定

  能否对幸福感概念科学全面地界定,关系到幸福感研究的方向和意义。幸福感的定义应体现其统一性、整体性和可操作性。幸福感的界定应重视幸福感获得的过程,推动对幸福感的干预研究。例如有研究者将三者结合起来,提出了综合的幸福感定义。

  (二)三种幸福感的整合

  随着幸福感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拓展,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出现整合的趋势。现有幸福感的理论模型侧重单一成分,缺乏全面性、系统性,分离了幸福感的整体性,且相互之间出现矛盾和重复交叉现象。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三者的整合将有利于建构出更加合理的幸福感的理论模型。国外Dierendonck、Ryff、Keyes和Waterman等以及国内苗元江、金玲玲、宛燕等都进行了三种幸福感关系研究,证明三种幸福感在理论结构上相互关联,而且初步确定出整合的幸福感理论结构,形成未来幸福感研究的新方向。

  (三)深化幸福感的本土化研究

  文化是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不同文化中的个体对幸福的认知、感受和追求方式不同。关于幸福感的研究,国外的研究成果颇多,而国内的研究目前缺乏系统性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说明本土化的具有民族品位的幸福感的研究亟待关注。

  四、幸福感研究的重要意义

  幸福感是人的精神文化建设之一,是精神情感的重要因素。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主要是指对校园历史传统的择优传承,以及对积极、健康、团结、向上的获得全体师生员工共同认可的(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的创设。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充满创新精神和创新活力的过程,其不仅能够激发学生探究奥秘、求知解惑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能够契合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的幸福感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论文15

  1心理护理发展现状

  1·1心理护理视野正在拓宽

  心理护理目标已不局限在病人和疾病本身,而是扩大到病人家属、社区、预防保健和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等多方面。例如刘蓉华等[2]在护理烧伤患儿的同时,关注患儿母亲的应激状态,进行准确的评估并恰当干预,保证患儿母亲的健康心态,共同促进患儿康复。李乐之等[3]研究表明腹部手术病人术前焦虑与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护士应尽可能支持、理解病人,并采取力所能及的措施帮助其优化社会支持网络,加强与家庭的联系,提高手术耐受力。方逸等[4]对双胎妊娠围生期心理健康状况采用SCL-90问卷调查分析,以便针对性进行双胎妊娠孕妇的心理健康保健。朱树香等[5]对122例婴儿智力发展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促进和保障婴幼儿智力发展。

  1.2心理护理的方法更趋科学化

  心理护理从宣教式的经验之谈过渡到注重心理学知识和技能的发挥和运用。护理工作者开始关注不同病情、不同病人的个体差异,采取科学的心理护理理念,拓展心理护理的深度。例如音乐疗法已广泛地应用于重症颅脑损伤、癌症、心身疾病、围手术期和终末病人,取得了理想效果。苏晓茵、林征等成功地运用了生物反馈训练矫正肿瘤病人和慢性便秘病人不良的身心反应。放松疗法用于冠心病和哮喘病人的辅助治疗取得了显著效果。黄秀英、郝天羽等[15,16]通过正性暗示和常规心理护理对照研究,结果表明积极暗示法明显优于一般的心理护理。王延文采用Ellis理性情绪疗法、Meichenbaum自我指导训练和Beck认知治疗理论成功地对1例意外眼球破裂合并面部毁容病人进行心理干预。董冰等研究表明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方法对缓解术前焦虑、加速术后康复的效果优于一般心理护理。

  1.3应用量表评价的论文明显上升

  本调研显示,1997年应用心理评定量表的论文仅占9.3%,而20xx年16月已达56.6%。准确的心理评估是心理护理的前提,胡军等[19]研究发现主、客观两种评估方法差异非常显著。若使心理护理具备科学性和可信度,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科学的心理评估方法,科学地测定病人的心理状况,有的放矢地开展心理护理,真正使病人受益。

  2心理护理的展望

  2·1心理护理深入开展是护理成为自主性专业的必要条件

  护理要想成为自主性专业,摆脱依赖和束缚,必须有独到的理念和能力。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之所以不尽人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欠缺心理护理的技巧和能力,相当程度上还停留在机械操作状态,阻碍整体化护理的完善和进展。护士与病人有着密切的接触,能及时发现病人的心理问题。解决病人的`心理困扰,这是不该忽视的护理范畴。

  2·2心理护理科研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本调查结果看,论文多数倾向于调查分析、调查报告,对心理护理具体方法和措施的论述仍然较少。有的只是理论上提及,可操作性不强。心理护理科研的重点应立足于为临床护理服务,而不要停留在调查的表面。心理护理和心理干预的具体措施和策略乃是心理护理科研的重点,应该抓紧、抓实。同时应该抓好心理护理科研的连续性和跟踪性研究,逐渐形成完善的心理护理科学体系。另外,护士所掌握的心理学知识和技能尚不充分,应用时呆板、机械,这就要求护士不断加强心理学的学习,把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运用于护理工作中。

【心理学论文】相关文章:

心理学论文07-03

心理学的论文08-04

精选心理学论文06-28

心理学论文08-08

心理学论文05-28

大学心理学论文06-24

心理学论文提纲06-24

心理学的作用论文06-24

创业心理学论文06-27

教育心理学论文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