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调查报告

时间:2024-05-29 14:32:57 调查报告 我要投稿

旅游调查报告集合15篇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与我们愈发关系密切,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一起来参考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旅游调查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旅游调查报告集合15篇

旅游调查报告1

  一、**景区基本情况

  **位于中国东南沿**部,是浙江省省会,副省级城市,人口近千万,是长三角第二大经济城市,南翼经济、金融、物流、文化中心,中国东南重要交通枢钮。也是中国最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之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表达了古往今来的人们对于这座美丽城市的由衷赞美。**有着2200年的悠久历史,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自然景点与人文景观众多。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西湖、文化主体公园宋城、西溪湿地公园、安曼法云度假村等。

  二、**旅游景区发展的行业分析

  **景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全新的经营理念,独特的旅游品牌,颇具吸引力的促销办法和高起点的开发档次,是成功的关键:

  1、旅游做大靠投入

  宋城建于1993年,开发之初占地面积只有30亩,投资亿元。在十多年的发展中,扩建到90亩地,带动**西**区房地产、酒店、旅游业的全面发展,道路等基础设施都有较快的发展。目前,宋城景区票价150元/人,日接待游客量在2万人次,日门票收入超过200万元。

  随着宋城景区的发展壮大,2002年宋城集团董事长黄巧灵又投入巨资6000万元建造宋城大剧院,倾情打造一台立体全景式大型歌舞——《宋城千古情》。年平均演出800多场,每年观看演出的游客超过150余万人,且呈现逐年增长的强劲势头。2007年度,集团又投入3000余万元资金对《宋城千古情》进行全面提升。截止2007年底,《宋城千古情》已累计接待游客1300余万人次。年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近2亿元,有力地推进了**旅游产品结构的升级,带动了逾200万游客的**城夜游市场消费。

  到2011年7月底,《宋城千古情》演出已达11580场,每场2200个座位几近爆满,当前票价260元/人,按80%上座率计算,每场收入45.76万元,每日7场,日均收入可达320万元,年收入逾10亿。所以,《宋城千古情》已经成为国外友人了解**、了解中国的窗口,成为了**旅游市场的一张新的“金名片”,成为了来杭游客眼中**城市的一个旅游物文化标志。

  西溪湿地公园计划总投资110亿元,一期投资已达70亿元, 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以彰显。

  2、旅游做强靠品牌

  品牌是给拥有者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的资产,他的载体是用以和其他竞争者的产品或劳务相区分的名称、术语、象征、记号或者设计及其组合,增值的源泉来自于消费者心智中形成的关于其载体的印象。这些要素及一系列市场活动而表现出来的结果所形成的一种形象认知度和品质认知感,以及通过这些所表现出来的稳定客源市场,它是一种无形资产。具有地域性、文化性和不可替代性。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是对**城市旅游品牌的最好定位,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优美的环境给人以休闲度假、陶冶心情、探古颂今的美好印象。

  安曼集团(全球顶级的小型精品(Boutique)度假村集团之一)在全球十三个国家拥有19家酒店,具有较高的品牌和社会知名度。安曼法云度假村是阿曼集团在国内开设的第二家度假酒店。酒店针对高端消费群体,是身份和尊贵的象征,客房出租率接近100%,46套房间每套每天5000元,日收入23万元;餐饮消费最低标准是每人300元,到访的客人在享受Aman度假酒店提供的多种富有特色的餐饮服务、水疗和休闲设施的同时,客人还可以领略到Aman具有江南特色和山地民居特色的建筑风格。

  3、旅游做久靠文化

  宋城景区,是中国人气最旺的主题公园、首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建筑为形,文化为魂”是宋城的经营理念。怪街、**、市井街、宋城河、千年古樟、九龙广场、城楼广场、文化广场、聊斋惊魂、南宋风情街等景点一步一景。宋城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聚地,王员外家小姐抛绣球招婿表演更是闻名遐迩,新春庙会、火把节、泼水节、桂花节四大节庆活动精彩纷呈,更是挖掘了文化、演绎了文化、传承了文化。

  大型歌舞《宋城千古情》是宋城一绝。《良渚之光》展示了**远古时期刀耕火种的原始文化;《宋宫宴舞》以“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的大型舞蹈表现南宋国泰民安,歌舞升平的景象;《金戈铁马》以真实的事件为背景,融入真实的人物,历数了国破山河碎的历史场景,诠释岳飞精忠报国抵御金兵的英雄气概;《美丽的西子、美丽的传说》以悲戚的历史传说婉唱亘古不变的爱情故事,荷花仙子舞翩跹、断桥相会、梁祝化蝶……,以千古名句“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等名句来忆江南,最忆**!《世界在这里相聚》诉说着改革的大潮涌动在钱塘大地,给江南古都带来了勃勃生机。**正以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人文精神和广阔胸襟,每年迎接来自世界各地3000万朋友,一幅饱含文化的历史卷轴展现在每位游客的眼前。

  西溪人文,源远流长。西溪自古就是隐逸之地,被文人视为人间净土、世外桃源。秋雪庵、泊庵、梅**庄、西溪草堂在历史上都曾是众多文人雅士开创的别业,他们在西溪留下了大批诗文辞章。深谭口百年老**下的古戏台,据说还是越剧北派艺人的首演地。

  西溪民风,淳厚质朴。每年端午节在深潭口举行的龙舟胜会,历史悠久,形式独特,被誉为“花样龙舟”。烟水渔庄附近的“西溪人家”、“桑·蚕·丝·绸故事”重现西溪原居民的农家生活劳动场景,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水乡典型的民俗文化。

  4、市场开拓要宣传

  宣传促销是旅游业开发的重要关键。能否把旅游的市场做大,不仅决定于旅游产品能否适销对路,而且决定于宣传促销是否搞好。宣传促销对于旅游产品销售,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国内外客源市场占有率,促进旅游业成为新经济增长点来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好的产品是基础,要有市场认同,还需进行必要的宣传促销,一份的宣传可以带来六份的收入。

  宣传需要创新 “给我一天,还你千年”,是宋城的广告词。从最新版的《宋城千古情》演出已在今年三月份全新亮相;民俗表演推陈出新,作坊表演对景区所有店铺统一包装,创建出“七十二行老作坊”的文化品牌。

  宣传需要包装 西溪湿地公园与非诚勿扰栏目组长期合作建立,专题拍摄基地,起到较好的影视拍摄效果;打响刺绣招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宣传江南民俗、手工艺品和江南小吃吸引游客。

  宣传需要合作 据悉,宋城先后应邀赴西安等地考察,寻求演艺产品的推广合作。目前,宋城集团已初步确定把西安作为文化演艺品牌输出的第一站。

  三、对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建设的的启示

  1、重视校企合作的课程开发。

  核心课程特别是岗位技能课程需要面向当地旅游业发展实际,通过校企合作,遵循景区工作流程和工作任务,开发基于工作过程和典型工作岗位的课程。与行业保持紧密联系,根据旅游业最新发展,不断优化课程整体结构和单元设计,使学生学习内容来源于旅游业实际工作任务,引导学生通过反复开展做中学、学中做,熟练掌握各种技能。

  2、提倡小组团队学习形式和项目化课程。

  根据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课程特点,开发和设置有针对性的学习项目,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教师挂职锻炼与学生顶岗实习相结合。

  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指派教师指导学生实习,同时教师可在相应单位挂职锻炼。

旅游调查报告2

  实践时间:20xx年-2-月-7-日至20xx年-2-月-12-日共-6-天

  改革开放以来,党团结各族人民努力奋斗,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近几年来,华侨新村公寓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地提高,物质生活也越来越殷实,但是居民的法律意识并没有和人们的生活状况成相应的比例,不过现在居民的法律意识淡薄现象大有好转。培养和提高我国公民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是时代的呼唤和历史的责任,也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对于这种现状,我将对面前坡居民法律意识的变化做出调查。

  一、居民法律意识的现状:

  经过和部分居民的谈话采访中了解到,以前人民对法律这个名词很陌生,认为这是一个很遥远的事情,因为当时的人们生活并不很富裕没有把过多的心思放在如何增强法律的意识,而是如何使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加好。加上大部分居民没有什么事情会牵及到法律方面的事情,就算是遇到问题也不会对簿公堂{法庭}觉得去法院的事情一定是见不得人的事,怕邻居怕其他社区内的人民的闲言闲语。总结以上种。种原因便导致了居民法律意识的淡薄和陌生。不过在近几年中社区的委员会通过一些方法和途径提高了人民法律意识,使得人民对法,对法律拉近了距离。我总结了居民法律意识的现状如下:

  (一)千年传统思想和现代思维的交织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传统封建的也是法律意识极浓的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法制建设和法制理论研究工作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公民的法律意识现状也有了很大的改观,但中国几千年封建意识以及建国后“左”的思想的影响,现在的大部分居民的思想依然是属于封建的,一些封建的不开放思想依旧根深蒂固,使公民的法律意识还存在着与时代精神相冲突的若干传统观念相交织的状况,特别是产生有法律制度的现代化与法律意识滞后的矛盾。例如在建国初期人民对毛的崇拜,出现了“两个凡是”。十年的正是人民对法的意识不足才会酿成惨剧。某种程度上现在还有存在,给某些公民造成了一种畸形的法律观念,认为“领导人讲的话就是法”。这表明,法律权威的削弱和法律观念的动摇成为法制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二)积极态度与消极态度并存

  由于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在我国居于统治地位,因此,我国公民对现行法律的态度总体上还是积极的。但由于传统习惯的影响,我国公民又对现行法律存在着不可忽视的消极态度,以前社区的居民不会没有主动去了解如何提高个人的法律意识,也就是居民觉得法律离他们很遥远。不需要懂法也不愿主动去了解、咨询法律。同时在自身合法利益受到侵犯时不会通过法律去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对一些法制机关的不信任。这说明了法制机关自身的发展不足和人民的交流很少导致公民的不信任还是选择私了。从这方面讲,我国社会主义的法治之路才刚刚起步

  (三)不断提高的意识

  在一些破旧的思想存在的同时,人们的意识也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在社区委员会的努力下,居民的权利意识慢慢苏醒。居民对权利的认识上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居民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自己应享有的各种权利,越来越多的人们主动参加了普法宣传教育,关注广播、电视、报刊的法制节目,主动接受法律方面的宣传教育。其次,人们对权利的主张要求日益强烈,权利的主张范围在不断扩大。人民也会通过法律途径去维护自身权益,这也表明人们已习惯于寻求法律援助的救济方式。近年来,居民的意识不断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更上一层楼。

  二、居民提高法律意识的途径:

  (一)开展法制宣传,普及法律知识

  社区会组织大量法制教育活动,鼓励居民参与,在实践中提高居民法律素质,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在社区中,社区图书室、德育活动室等都是举行法制教育的主要形式。通过在德育活动室内展览一系列关于法片,法律知识来扩展人民对法律的进一步认识。此外社区可以举办收看法制讲座,让居民参加法律知识竞赛,举办“模拟法庭”,使法制教育得以延伸。可以在社区的宣传栏定期宣传相关的法律知识。

  (二)提供法律咨询处

  在社区里有提供法律咨询的地方,在平常生活中居民如何遇到关于法律上的困难,可以咨询社区的法律人员,那里可以无条件帮助居民了解法律的过程和法律的知识,从而保护人民的自身利益。提供帮助人的人可以更加了解法律可以帮助人民,而受帮助的人也能从法律中获益,这个方面是一个深入民心的切实的办法。

  (三)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媒介

  利用大众传播媒介进行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公民法律意识是一种涉及面最广、运用最多、影响最大的途径。所谓大众传播就是通过某种媒介(如广播、电视、报刊等)向众多对象传递思想和观点的'过程。例如居民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自己应享有的各种权利,越来越多的人们主动参加了普法宣传教育,关注广播、电视、报刊的法制节目,主动接受法律方面的宣传教育。这种通过用看,听,读的过程让居民更加觉得通俗易懂,所以只要居民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媒介,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就能产生迅速广泛的影响,同时极容易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强大的舆论和氛围,使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深入人心

  (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提高居民的整体素质

  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内容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和互相促进的。在文化建设上要注重发展多种形式和多层教育,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法制观念。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异向,弘扬正气,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在思想道德上,要用科学思想和理论武装全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道德建设要努力培养“四有公民”,并且要在全体公民中广泛进行“道德规范进万家”和遵纪守法宣传活动,普及法律常识,增强全民的法制观念,使群众懂得公民的权利、义务和与自己工作生活相关的法律知识,促使他们依法办事、依法律己、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样可以逐步提高公民的整体素质,进而达到真正从根本上提高全民法律意识的目的。

  三、居民法律意识提高的意义:

  加强公民的法律意识,提高司法、执法水平和公民自觉遵纪守法、参与法律监督的积极性,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实现依法治国的前提。

  在调查中我发现近几年,近几十年中在社区的不断努力下,华侨新村公寓区居民的法律意识不断在改变,从原来的陌生到现在的熟悉,从原来的被动变成了如今的主动,从原来的消极到积极,说明了居民在社区举办的各种活动和措施中,法律意识不断的增强,对自己权利的意识也在苏醒,居民的精神生活也相应的提高,在学习法律的过程中也不断完善自身,保护自我,既帮助了自己也帮助了别人。我从而引发了全社会的公民应该加强法律意识的思想,这不仅仅是对华侨新村公寓区的居民带来深刻的意义,更是对社会,对司法机关,对司法人员,乃至政府人员的意义,对此,我的总结如下:

  (一)居民的法律意识在不断提高的时候人们的思想道德,法律基础也在相应的提高,居民们的法律意识增强,国家的整体法制建设也会随之强大起来,但是居民的法律意识不高,人们的法制思想淡漠,就会作出一些违法犯罪的事,在危害自己的同时也会危害社会,对个人对社会都是有害的,因此,我们应该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法律意识,也要带动全社会的法制建设。

  (二)法律意识在司法机关和司法人员中的外在表现,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如果执法人员不具备良好的法律意识,就会表现出执法素质差,执法水平低,就会造成执法不公、徇私枉法、执法犯法等现象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再好的法律也无济于事。法律意识是国家司法人员正确理解和掌握法律,准确、及时适用法律的必要因素。司法人员在办案中,如果是不知法、不懂法或者对法律作出歪曲理解,那么势必会造成冤假错案。因此,司法人员也要具备较高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

  (三)法律意识是公民守法、依法办事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法律是我国工人阶级和各族人民群众共同利益的体现,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客观反映和要求。因此,公民能否自觉守法,做到依法办事,在很大程度上,与公民的法律意识有着密切关系。一般说来,当公民具有较高的法律意识水平时,他们就能认识法律中规定的权利、义务、禁令都是与自己的利益紧密相联的,就能做到自觉守法,坚决维护法律的尊严,从而就能做到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否则,则相反。

  (四) 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在实现依法治国、严格依法办事中,具有重要作用。报告中指出要“着重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能力”。而实现依法治国,关键是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正确处理好权与法的关系。在平常生活中,在报纸上经常看到的一些中高级领导干部,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淡薄,把党和人民赋予给他们的权力,作为自己贪污、腐败的专用工具,视党纪国法和人民群众利益而不顾,铤而走险,最终走上不归之路,他们带给自己身边的班子成员的是上梁不正下梁歪、共同犯罪与集体犯罪,在某种意义上讲,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往往起到了主要作用。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当家做主,法大于权,而不是权大于法。因此,领导干部,尤其是主管政法的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是正确处理权与法的关系、实现依法治国的现实前提。

  在建国以来的实践中,我慢慢的明白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其公民的法律意识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国家的法制建设。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公民法律意识与依法治国的关系就是这样,所以,只有我国公民法律意识之“水”涨了,依法治国之“船”才能真正地高起来。

  我认为,提高公民法律意识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不仅仅是一个人的责任,是全社会的一个责任,是大家的责任,我们大家应该共同提高自身法律意识,提高学习修养,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为社会主义道路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旅游调查报告3

  1、调查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以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出问卷10张,收回10张。其中有效问卷10份,无效问卷0份。为了使这次调查更加公正合理,且考虑闲暇时间,大一发放4份,大二发放3份大三发放三份。

  2、数据统计与分析部分

  一、基本态度(1---2题)

  分析:

  1、调查对象中,男女比例比较平均,无较大差距。

  2、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比较喜欢旅游,喜欢和比较喜欢的人数占了72%以上。

  结论:1、大学生旅游市场还是很大的。开发这一市场是极具潜力的。

  2、当然,那些暂时不喜欢的是潜在的消费者,同样不可以忽略。

  二、旅游的时间方面

  分析:1、大学生旅游旅游时间一般选择在五一、十一以及寒暑假。同时选择上半年的五一以及暑出游的又大于在下半年五一及寒假出游的人数。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出行多集中在春夏季。

  2、这与大学生的旅游频率以及旅期时间的选择情况是相符合的。其中,出游频率集中在每学期一次以及每年一次,而每次的旅期时间安排也集中在3---7天。结论:1、大学生旅游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时间的固定性,选择的集群性(旅期长短,频率以及交通方式的选择)。

  2、在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时应注意以下:

  2-1、时间选择在寒暑假比较合适,因为五一和十一是黄金周,旅游人流量大,交通、住宿、活动等都处在过度需求状态。在寒暑假的话,可以避开黄金周的高峰,并可以节省成本,获得更大利润。

  2-2、旅期时间则尽量安排在10天以下,符合大学生的心理需求。

  2-3、对于旅游频率的调查,除了可以了解消费者市场容量的大小以外,对宣传时间的安排上也需考虑。在寒暑假之前,学期中的时候进行说明性的宣传活动

  三、旅游水平方面

  分析:1、旅游范围分布比较广泛。就近希望在承德市内以及其周边地区旅游的人数将尽一半,而选择国内其他城市的也有32%多。

  2、费用水平处于一般水平。选择比例最高的在100~500元之间。31.94%的人能够承担100~300元,30.32%的人选择了300~500的范围,这一部分占了60%以上。

  3、交通方式的选择比较传统,新兴出游方式有待开发。火车和汽车的选择比例明显大于其他的选择。但徒步、自行车的发展前景也不容小觑。

  结论:可以见到大学生选择旅游地点的因素,以及个人消费水平的。差异,旅途距离长短,个人爱好等等原因,大学生们选择了不同的出行方式。总体来看,大学生的旅游消费水平中等偏下,旅游范围及方式也趋向保守。

  首先: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时,考虑综合因素,选择承德周边的旅游地点,可以通过汽车、火车,比较实惠。

  其次:选择徒步及旅行自行车出游的人数也占了一部分的比例,显然大学生旅游有这一方面的需要,旅行社可以考虑开展徒步、自行车旅游的相关项目,满足市场需求。

  四、旅游目的方面

  分析:调查统计结果表明:

  1、目的以休闲、求知为主。26.77%的人选择游玩,28.39%的人选择丰富阅历,35.16%的群体选择放松心情。

  2、在调查中还发现,由于不同学校的大学生专业的差异,有些同学是出于专业的.目的而选择去哪里旅行,例如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学生,他们由于学习目的而选择旅游。

  结论:大学生要面对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的更多压力,因此大部分人选择去游玩来放松心情,为自己减压。所以旅行社的各项旅游安排(包括时间、方式、活动安排等等)应以休闲放松为特点,尽量释放紧张神经。并以此为宣传主题之五、旅游选择倾向性(10-12题)

  10、请您按照对下列景区的喜好程度,由强到弱进行排序(仅需排出前三项)

  A名胜古迹B名山大川C园林景区D海滨沙滩

  E民俗风情F考察探险G游乐场

  所

  表——1

  1、在第1位的选择情况如下:名山大川,名胜古迹,海滨沙滩、民俗风情、考察探险、园林景区、游乐场所。

  2、排在第2位的选择情况如下:名山大川、海滨沙滩、民俗风情、名胜古迹、园林景区、考察探险、游乐场所

  3、排在第3位的选择的情况如下:民俗风情、名胜古迹、园林景区、海滨沙滩、考察探险、游乐场所、名山大川。

  结论:大学生的旅游景点的选择倾向于自然风景以及人文景观,而对于人为的,以游乐为主的旅游景点则倾向比较低。这表现了大学生追求心灵契合、汲取知识的高层次的消费需求。这对于我们这次调查的主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1、旅行社在计划旅游线路时以此为指导,开发适合大学生胃口的旅游景点和线路。

  2、在向大学生进行推广和宣传时,以此为消费者利益,作为中心向大学生传达。

  五、大学生旅游形式偏好:(11题)

  分析:1、选择结伴出游的人数占55%,说明大学生对于陌生环境的排斥以及对于追求情感交流的需要。同时看出,由于大学生社会经验的不足,倾向选择较安全、涉入程度高(包括旅游线路,旅游安排、旅游的环境的信任等等)。

  2、选择自由行的也占29%左右,说明大学生喜欢探索以及追求自由感觉的精神需要。

  结论:对于这种情况,结合调查主题与目的,可以得到几点:

  1、旅行社提升自己的知名度以及知晓度。

  2、最重要的是提供给大学生消费者透明的旅游信息,提升信任感。

  3、同时可以也开展相应的结伴出游形式的活动。

  12、您外出旅游考虑的因素主要有(按照程度从高到低排出前三项)

  A费用B旅游地点C安全D环境(住宿、交通)E活动安排F便利性G同行旅伴H气候因素

  表——2

  分析:

  1、在第1位的选择情况:费用、安全、旅游地点、环境、通行旅伴、气候因素、活动安排、便利性。

  2、排在第2位的选择情况:旅游地点、环境以及费用、安全、同行旅伴、活动安排以及便利性、气候因素。

  3、排在第3位的选择情况:便利性、环境、费用、旅游地点、同行旅伴、安全以及活动安排、气候因素。

  结论:

  1、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外出旅游考虑的因素主要有:费用、安全、环境以及旅游地点。对于气候以及活动安排则考虑较少。

  2、表现出的市场特点:

  2-1、费用的弹性较小,追求价格实惠,服务优质的旅游服务。

  2-2、安全要求高,充满不信任。(这同样体现在环境与同行旅伴的选择上)

  2-3、旅游地点的选择也是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见10题)

  3、旅行社应该对于这些市场特点,可以寻找服务以及利润的平衡点;树立安全旅游的形象;(具体见建议部分)。

  六、选择旅行社的倾向性(13-16题)

  分析:1、大学生外出旅游以亲友推荐和网络搜索为主,而涉及到旅行社的咨询(6.45%)与广告宣传(5.48%),则显得比较低。

  2、结合十四题结果可以看出,原因是旅行社对大学生旅游市场的不够重视,无专门针对大学生相应的服务产品,而使大学生市场对旅行社反应冷淡,以至搜集信息时排开相关渠道自行搜索。

  3、从15题的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专门针对大学生市场的产品在大学人群中是有市场的,在调查结果中只有24.19%的人明确表示不会考虑这方面的服务。

  4、旅游时段:大一~大三基本相同(大三偏少),考虑到大三的实习,企业的宣传应按大三到大一的顺序的逐级加重,大一是争取印象的一年,会影响到以后三年的消费行为,应该投入较大精力。

  5、旅行社应以服务质量为重点:仅靠前期宣传是不够的,要想打出自己的品牌还得了解消费者最需要的是什么。

  结论:1、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一半以上的人选择的是服务质量,服务质量无疑成了培养消费者忠诚度的最重要的一个要素,从消费者行为与服务营销的观点上看并不是越高越好,服务质量的理想标准是等于或略高于消费者的期望水平,这样既节省了成本,又达到产品销售以及培养忠诚度的目的。至于旅游线路以及价位等可以参考前面所提出的建议。

  2、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价格,服务可选择性两方面,价格方面可以分不同档次的旅游行程进行价格的区分,划分不同的细分市场。服务则采取自由为主题的方针,旅行社可以按消费者提出要求的难易和提供该服务的成本高低将其与价格挂钩,按一定的标准实施灵活的定价原则。

  你对当前旅游出行中存在的问题有何具体意见与建议?(25题)

  总结:这是一道开放题。在调查统计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大学生对于旅行出游的担心与建议,这对于我们的调查目的是很有意义的。主要集中在一下几个方面:

  1、旅游环境;包括卫生、住宿、交通、景区、安全因素。

  2、旅行社方面:包括服务质量、服务内容、服务关系的平等、诚信(服务信息以及费用的透明)等等。

  3、社会环境:包括政府行为、社会民众行为、违法行为的遏制。

  4、优惠与特殊对待。

  5、自身因素的调节。

旅游调查报告4

  调查目的:

  通过这次的旅游资源调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理论结合实际,对旅游行业的资源开发、产品设计、服务与管理工作有较实际、深刻的感性认识,加深和巩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能提高观察、调研、分析、评价、规划设计以及归纳写作等诸多方面的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能经由思考和凝练,形成毕业论文的研究主题和范围,为论文开题做好准备;能增强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拓宽视野,更好更快地适应旅游行业的需求,为今后的学习和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调查要求:

  ⑴ 要求学生认知各类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阐述其在地域空间的分布位置、变化规律、数量、特色、特点、类型组合匹配、组成结构和功能价值等,并对其进行评价。

  ⑵ 以花溪公园旅游资源为基础,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规划、景点设计,形成内容丰富的旅游路线,以期能有效地发挥旅游资源的潜力和价值,塑造高原明珠——花溪公园的特色空间形象,为其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使花溪公园独特的喀什特地形地貌得到全方位的绽放。

  ⑶ 收集、熟悉、了解我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14)标准。

  ⑷ 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查。

  ⑸ 保证成果质量,强调科学性、客观性、准确性,并尽量做到内容简洁和量化。

  1、花溪公园概况

  花溪公园坐落于贵阳市南郊的花溪区,花溪区北临南明区、乌当区,东与龙里县相邻,南接长顺县、惠水县,西与清镇市、平坝县接壤,全区地貌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土地总面积957.6平方公里。花溪是一个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海拔1100米,气候温凉,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花溪公园,位于贵阳市南郊17公里花溪区内,建于1937年,占地800余亩,是贵州著名的旅游胜地,它融真山真水、田园景色、民族风情为一体,是贵州三颗“高原明珠”之一。公园内形成了主要以地貌景观、水文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主的特色城市休闲旅游地带。不但是附近的居民优良的休闲娱乐场所,也是花溪区重要旅游景点之一。

  2、 花溪公园周围环境概况

  花溪乃取其繁花似锦、溪水长流之意。花溪河畔有小山数座参差其间,或突兀孤立,或蜿蜒绵亘。那里山环水绕,水清山绿,堰塘层迭,形成方圆十多公里的名胜风景区域。它包括“十里河滩”、“天河潭”、“高坡民族风情和自然风光”、“青岩古镇”、“黔陶幽境”等8个景区。

  “高坡民族风情和自然风光”出自于景区的高坡乡,那里是贵阳市海拔最高的地方,居民均系苗族同胞。高坡乡的苗族有不少传统的民族节日,其中,以“四月八射背牌”、“正月跳洞”、“七月牛打场”最富魅力,观看、参与的游人络绎不绝。那里,古代苗族的悬棺葬和崖洞葬,也给人留下难解之谜。

  花溪以南12公里处的青岩镇,是贵州四大古镇之一,始建于明初。镇四周原建有城墙,分内城、外城,用方块巨石垒砌,筑有敌 楼、垛口、炮台,因年久失修,成为残垣 。现修复的定广门城楼,巍然耸立,气势恢宏,与古道、石坊、寺庙交相辉映。西镇的3架古石牌宏伟壮观。 古镇的古建筑栉比鳞次,有“九寺、八庙、五阁、二祠、四溶洞”,保存完好。

  “黔陶幽境”位于崇山峻岭中,因两座山峰间凌空飞跨着一座天然石桥--鬼架桥而出名。鬼架桥桥长约11米,宽约60厘米,系石岩与树根相伴天然生成。从桥面到谷底足有10多层楼高。站在墙上往下看,令人心惊胆颤。不少游人最初抱有“不过此桥非好汉”的决心,但到了桥头都却步不前了。从花溪到黔陶,一路环境幽静,山风吹来,林涛起伏,响声不绝。在鬼架桥的山后,还有一个直径数十米的仙人池。每年雨季,飞瀑灌池,吼声灌耳,十分壮观。

  其中花溪天河潭风景区、青岩古镇景区为国家AAAA级国家旅游区,花溪城市湿地公园已经成功申报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并对外开放。这些景点共同组成了花溪独特的.风景网络,给花溪区的旅游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3、花溪公园主要景点

  花溪公园经过多年的改变之后,仍旧保存其原始的自然风貌,山水自然融合形成了一个位于城市中心的秀丽风景。目前其主要景点包括音乐广场、马鞍桥、百步桥、东舍、西舍、坝上桥、牡丹园、碧桃园、水杉路、红枫园、葫芦坡、松柏园、南湖、蛇山、麟山、龟山、儿童乐园等。主要以贵州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为主配合花溪河水的流动,形成的一副动态的山水画。在公园内你能体会到自然的风光,也能看到现代城市的气息。在麟山顶,还可以俯瞰花溪的全貌。

旅游调查报告5

  最近,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相继召开,会议提出的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绿水青山保留给城市居民。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的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中国要强,农村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村必须富。”学习领会这些精彩表述,令人振奋,记忆深刻!城镇和乡村应该是城镇化发展的两翼,新型城镇化肯定是城镇与乡村的共同发展,中央会议的精神,对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为依托,以农村为主体,以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田园风光、生产形态、民俗风情、农耕文化、乡村聚落等为主要吸引物,满足旅游者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健身、娱乐、餐饮和购物等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央和全国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依托旅游业、农业等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国的乡村旅游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在发展共识、政策基础、市场需求、产业规模、带动效应和推进机制等方面出现了可喜的景象。如何在小康中国、美丽中国建设的旗帜下,加快发展我国的乡村旅游,我以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是一股强劲的东风,“美丽乡愁”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标尺。

  “记住乡愁”是铭记历史的精神坐标,是构建区域特色的文化符号,是老百姓小康家园的心灵慰藉,是乡村旅游差异化发展的魅力所在,是休闲旅游时代的文化体验。是我们小康社会品质生活的向往,也是中外游客品质旅游的追求。

  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和学习研究,我以为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美丽乡愁”的实现有多种途径可以探索:

  一是把“科学发展”的理念,渗透进乡村旅游的发展战略。

  推进新型城镇化,要首先从地方官员的观念更新着手,从牢固确立科学发展观,从经济社会有规律的阶段发展和环境资源可持续的健康成长入手。坚守科学的理念、科学的主导、科学的管理。世界发达国家普遍首先将环境保护、旅游组织、休闲行为、康乐选择、就业机会、生活质量作为政府政策干预的考量。欧盟以乡村旅游为抓手,推动地区发展和结构调整。欧洲乡村旅游发展的著名战略就是积极倡导乡村“社区参与”的发展模式,公众与私人联合,共同制定发展战略和一系列公众、私人在社区尺度上乡村发展的革新。

  二是让“乡村意境”带着社会、文化因素融入规划。

  乡村旅游在全球蓬勃发展的趋势,是从风景名胜区发展为各种乡村区域,并深入小镇村庄,使之更加乡村化。政府视休闲旅游为社区发展与变革过程中的重要机制。乡村旅游特色化、品牌化,乡村社区旅游规划成为休闲乡村与社区变革的主要举措。工作中,我有个重要体会:项目建设坚持规划第一,规划工作坚持文化第一,文化挖掘坚持特色第一,特色物化坚持市场第一。“乡愁”是精神文化层面的情感代码,要保护好这份珍贵的记忆,必须始终坚持让“乡愁”带着社会、文化因素融入规划的“底线”,尤其是休闲乡村产品开发和主题小镇建设中。前不久召开全国人居工作现场会的浙江省桐庐县,坚持科学统筹、生态为本、文化引领,既塑造了形神皆备的乡村旅游意象,延续了“道法自然”风景桐庐的历史神话,又勾勒出走向未来的人文山水画卷,被称之“中国画城”。

  三是使“见山、见水”成为生态保育的基本要领。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的“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就体现了对传统乡愁文化的保护。宁波市的东钱湖镇十余年来一贯坚持规划为纲,基础先行,生态保育,见缝插绿、见缝插色,打造大地景观和林相艺术,从而使乡村旅游开发建设力度不断加大,资源环境品质同步提升。福建省泰宁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国家级森林公园的资源禀赋,呵护生态环境,开发特色产品,赢得了“安养小城”的赞誉。“见山。见水、见人、见物”是乡村发展旅游的最重要基础,我们应该尽力让生态文明、文化传承与乡村旅游结伴而行。

  四是使“文化符号”成为资源整合的统领。

  纵观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不少地区明显存在着“低”、“散”、“小”等问题。低水平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无序竞争。究其根本原因,是政府缺乏统筹的力度,规划缺少整合的招数。我们特别希望一个地区的文化特色、“美丽乡愁”能够成为资源整合的主线。山东省蓬莱市委市政府推进乡村旅游发展时,就很好地抓住了仙境、海岸、葡园、酒庄等特色文化元素,既很好地营造了“醉美蓬莱”的文化氛围,又扎实推进了美丽乡村建设。

  五是让“美丽乡愁”印记品牌塑造的标签。

  “乡愁”是忧伤的,也是温暖的;是怀旧的,也是美丽的。“乡愁”是乡村旅游最重要的文化体验,没有文化的旅游是没有灵魂的。乡村旅游品牌的塑造,来源于特色“乡愁”的挖掘。只有这样才能从“低、散、小”,走向“新、聚、大”,才可能从产品创新走向业态多元,进而实现产业融合。浙江省鄞州区的湾底村在发展中,就让“乡愁”印记品牌标签,乡村旅游的“天宫庄园”既成了都市里的村庄,又成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在这方面,国际休闲产业协会以及国际休闲产业协会休闲乡村专业委员会的规划设计研究中心,城乡互动研究中心、乡村文态研究中心和乡村音乐创作研究中心都有不错的研究和探索。

  我在工作中曾经提出乡村旅游的发展——“用景观的概念建设农村,用旅游的理念经营农业,用人才的观念培育农民”,对于区域的乡村旅游发展、特色品牌打造和农村美丽家园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体会特别深刻。

旅游调查报告6

  炎炎夏日,酷暑难熬,各大中小学校早已放假。在众多的学生中,他们为了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纷纷去各地、各处游览观光,以充实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修养,拓宽自己的眼界。因此,笔者来到省旅局,对我省假日旅游做了详细的调查:

  去年以来,新的休假制度形成的春节、 “十一”、“五一”三个假日旅游“黄金周”,极大地刺激了人民群众的旅游热情,国内旅游空前火爆,自去年国庆至今年春节、“五一”,接连出现了公众旅游消费热的几个高潮。假日旅游有力推动了我省旅游业及铁道、交通、民航和餐饮、商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刺激了消费,拉动了内需,增加了财政收入,满足了公众的旅游需求,丰富了节假日生活,对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繁荣地方经济,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受到全社会的普遍欢迎和关注。 假日旅游带动假日经济大发展,其主要表现在:

  (一)假日旅游带动旅游业的发展。“五一”期间全省共接待中外游客32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20亿元人民币,日均近3亿元,比去年国庆增长12%。全省各地的热点旅游区再度火爆,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厦门共接待海外游客5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16亿;去年刚刚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的武夷山市接待游客达到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5000多万元,均创历史最高记录。“五一”期间,适逢湄洲岛举办妈祖文化旅游节,七天时间上岛人数达12万人次。三明市有卖票的48个景点共接待万人次,较去年比增200%,收入5350元人民币,比增215%。过去属温冷地区的连城冠豸山接待3万多人次。由于假日旅游的迅速升温,旅行社生意红火,各地宾馆饭店频频告急。

  (二)假日旅游带动民航交通业的发展。“五一”期间,厦门机场进出港114343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56%;飞行航班837次,其中增加航班142次。武夷山机场起降航班达170架次。5月1日,进出福州长乐国际飞机乘飞机出游人数达4900人。从5月1日开始进出福建的各趟旅游专列整天持续高峰,日均到发客流量达4万余人,超过春运,全省增开了30多对旅游专列。福州、厦门、泉州始发的中短程旅游列车趟趟爆满,其中观光游客占80%以上。福州至武夷山的“武夷之列”专列在原有基础上又加挂四节车厢,仍超员30%。节假日期间,厦门火车站发送旅客71294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公路客运也不逊色,如厦门特运总公司节日客运量达113065人次。据测算,交通费在旅游花费中所占比例最高可以达到70%以上,铁路、民航、公路以及水运已成为假日旅游最大的受益者。

  (三)假日旅游带动零售业的发展。厦门、泉州等地大型商场销售平均增幅约42%以上,客流量比平日成倍增长,其中一半顾客是来闽旅游的外地人。1999年全国的社会零售总额比1998年增长6%,但接节假日的销售却增长了70%。这就表明,假日旅游带动旅游消费已趋明朗化,消费者正在逐渐形成假日消费的习惯。因此,假日商场的火爆可以说是假日旅游推动零售业追上国际潮流的表现。

  (四)假日旅游带动餐饮的`发展。“五一”到我省旅游的人数320万人次。这么多认得吃喝必然给饮食业带来巨大的商机,假如按40元/人天的标准计算,这将是一笔可观的数目。无论是“五一”、“十一”,还是元旦春节,许多城市、许多景点,出现人流如潮、、疯狂热卖的火爆场面,不少洒楼、餐馆、快餐店要排队预约。而且,游人在饮食过程中,还可领略全省各地的饮食文化。

  (五)假日旅游带动休闲娱乐业的发展。假日旅游的启动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城镇居民的消费模式逐渐向休闲娱乐转变。休闲娱乐不仅让游客参与各种游乐设施和娱乐活动,体验其中的知识与乐趣,而且以休闲娱乐为载体,将休闲文化、体育运动等形式与游乐主题融为一体,使“娱”变得丰富多彩,满足了游客休闲、娱乐、健身的愿望。调查显示,节假日50%的人考虑外出旅游,在外出旅游的人群中,%参与人休闲娱乐。为了适应这一新的需求,各地兴起了许多休闲娱乐行业,如茶馆、陶吧、酒吧、迪吧、氧吧、健身房、射击、水上运动、网球、高尔夫和跳舞机等,到了节日这些地方都是处处爆满。另外,假日旅游还带动金融业、网络电信业、农牧业和建筑制造业的发展。

旅游调查报告7

  随着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消费变得越来越热,出外旅游已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旅游群体当中,大学生是整个旅游市场的一个重要而又独立的组成部分。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具有一定的经济独立能力和自我生活能力,有相对宽松的时间,具有更多的冒险精神和追梦遐想,这些促成了大学生旅游热。因此,大学生作为一支旅游生力军的地位确实不容忽视。当今全国高校数量已达xx多所,在校生人数超过xx万人,可见中国的大学生旅游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同时,国内的旅行社达1.6万个,竞争非常激烈。但是大学生旅游却很少选择旅行社这条途径,是大学生的原因还是旅行社的原因呢?另一方面,旅行社对于大学生市场的潜力不是很明了。鉴于这两点,对当今大学生旅游的调查就显得是有必要的。 通过对部分地区、部分城市的调查,得出了一些数据和建议,谨供参考。本次调查采取抽样调查方式,通过调查,现就江西省南昌市的几所高校进行了调查得出了写建议。

  一、大学生旅游的意向

  在旅游意向上,有接近95%的大学生表示非常喜欢旅游,另外5%的大学生表示一般喜欢。但来自城市和农村的学生却有明显的差异,几乎100%来自城市的学生有旅游意向,而只有接近85%来自农村的学生非常旅游。引起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来自城市与农村的学生的经济条件的差异造成的。对旅游没感觉的大学生有66%主要是没有钱,其中来自农村的学生占74%。 去旅游的目的是欣赏景观、增长见识(62%)和休闲散心(21%),另外找同学、熟人玩接近16%,而纯粹娱乐性质上的游玩、观光不大受大学生的欢迎。

  同时,调查也显示8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影响出游最重要的是金钱,15%左右的大学生认为时间是影响他们出游的重要因素,而5%左右的大学生认为伙伴、宣传地、朋友意见影响他们。 在调查中还发现,由于不同学校的大学生专业的差异,有些同学是出于专业的目的而选择去哪里旅行,例如旅游管理专业,勘探专业的大学生,他们由于学习目的而选择旅游。

  以上调查结果显示由于大学生受到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的压力,故对旅游的喜爱不同。但大部分人喜欢旅游是来欣赏景观、增长见识,同时金钱是影响着多数大学生出游的主要因素。

  二、大学生旅游的消费方式

  在选择旅游消费方式上,更多的大学生选择自助游,约占51%;其次是选择个人游的,占21%;而只有28%的大学生选择跟旅游团。

  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意识。在选择自助游和个人游的学生中,高年级明显多于低年级,这可能是高年级有更多的社会知识和经验;来自城市的学生明显多于来自农村的学生,这可能与学生的个性有关。

  三、大学生旅游的方式

  在调查中,大学生以往出游时,出游方式选择与同学结伴而游的(约52%)占大多数,与男(女)友一起的约占21%,数字表明大学生大多数喜欢跟同年龄段的人一起外出旅游,而与家人一起(约6%)和独自一人出游(约21%)也占一定比例。在旅伴的选择上,部分人选择跟男(女)友一起去旅游,这可能是大学生旅游的一大特点。大学生正处于感情萌发的时期,与情侣同游一方面可以体验生活,增加旅游乐趣,共同解决旅途中的困难,另一方面又可以促进双方的了解,培养共同兴趣、增加双方的感情。相反,选择与父母亲人同游的人很少,只占6%,这也表明大学生自主独立的意识在不断增强。

  大学生选择旅游地点的因素,以及个人消费水平的差异,旅途距离长短,个人爱好等等原因,影响大学生选择了不同的出行方式。

  四、大学生旅游的消费状况

  在以往外出旅游的花费上,游览、门票占其主要,占总数的约67%,其次是吃的,约占14%,交通约占19%。而对旅游地的风味小吃上,感觉一般约占33%,喜欢约占46%。而特别喜欢仅约占13%。由此可见,当地的风味小吃没有将其特色表现出来,就深入了解,许多大学生对在没有品尝时给予的期望值偏高,而真正品尝之后,其期望值大打折扣,毕竟青年人对新鲜事物在感官上都会给予很高的评价,而一旦去体验之后,没有其想象的好时,将会大所失望,这也许是其感觉对其旅游地的风味小吃上感觉一般的比例占较高的原因。在住宿上,一般学生(约53%)选择30元左右(人/每晚),可见,大学生旅游消费的要求体现了节约原则,这可能表明现代的大学生保持着俭朴节约的优良传统,也有可能是大学生的旅游费用大部分还是处于家庭资助。因为有80%左右大学生的生活费是来自家庭资助的。

  五、大学生对旅行社的满意程度

  从调查显示的结果看,大学生对随团旅游的评价的确不高,约75%左右的大学生对旅行社不满意。导致大学生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导游未尽职责”和旅行社“降低等级标准”。这两项的比例分别约达到34%和28%。其次是“擅自变更行程安排”约占23%,和“配套设施不完善”约占15%。

  在整个旅游过程中,游客与旅行社的接触更多的在出游前期的报名环节。而在旅行途中,导游则很大成分上充当了旅行社的代表。游客对旅行社服务的不满意在得不到导游的妥善处理后,则很容易转化成对导游的不满。

  六、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前景

  根据学生旅游市场的现状以及学生特点,结合旅游电子商务的可重复消费的特性,完全可以将两者结合,为旅游电子商务企业的现在和未来创造利润。因为,大学生群体对于旅游电子商务的贡献,不仅是现实的,而且在未来还会产生更大的回报。

  1、大学生是现实的目标客户

  今日的大学生,不再是原来“穷学生”的概念,奖学金、勤工助学、社会兼职、家教等一系列的社会活动,已经提高了大学生的消费能力,大量的旅游产品,在大学生的消费能力之内,旅游电子商务相对于大学生的营销,本身就能收到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

  2、大学生毕业后成为消费主体

  大学生群体是社会中相对素质较高,对络知识较多,使用电子商务的障碍较少的群体,几年之后当他们步入社会,将会成为旅游电子商务的主力军之一,并对周边人群形成带动。旅游电子商务与其等到他们毕业之后再考虑如何营销,倒不如在他们相对较为集中、营销成本较低的时候开始,为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 3、大学生是将来旅游项目的经办人

  今日的大学生几年后都要走向各个工作岗位,从基层做起的他们之中,将会有办公室文员、董事长秘书、人力资源部的主管等等。本单位的旅游事项,他们虽然没有决策权,但都会成为经办人,是否使用电子商务,使用哪一家的服务,选择权在他们手中。能否在将来形成更稳固的群体,就要在现在让他们加深对服务的认知与体验,固化他们的使用习惯。

  大学生市场的开拓,对于旅游电子商务而言,意味着现在和未来,即学生对于旅游电子商务而言,不仅是马上能够创造利益,更是旅游电子商务未来的主力军,因此做好学生市场,对于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不可估量。

  七、建议与结论:

  如何才能抓住大学生旅游市场?

  1、提升附加值,形成大学生旅游的新模式

  目前在大学生旅游人群中,结伴自助游、班级集体旅游、同学居住地互访旅游,三种形式占了绝大部分比例。大学生喜欢运用身边的资源,运用电子商务的比例很少。主要原因,在于电子商务离他们很远,没有合理的引导,没有体验的机会。

  在此方面,就需要针对学生群体,提升服务的附加值。要在目前的观光游、休闲游之外,提出“大学生体验旅游”的概念,如社团主题活动与旅游的结合、校际交友与旅游的结合、假期社会实践与旅游的结合、对热点就业城市的考察与旅游的结合等,以此为切入点,亮出独有的模式,吸引大学生群体的试用与体验,从而形成使用电子商务的新习惯。

  2、设计针对大学生的旅游产品

  对于学生市场而言,设计恰当的产品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旅游电子商务中最占重头的机票和酒店,就能组合出针对大学生市场的产品。针对学生经济状况,酒店最好是以青年旅馆为代表的廉价旅馆;机票是红眼航班或冷僻时间段;目的地的选择不要考虑常规的旅游线路;增加班级、支部或社团为单位的团购产品等。

  3、推出大学校园营销活动

  旅游应该走近校园,通过线下活动,聚焦学生的课余生活,形成精确传播、深度传播,完成自身的营销推广,例如高校旅游线路设计大赛、大学生最喜欢的十大景区评选、校园旅游大使选秀、高校足球嘉年华等活动,都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立足长远,固化大学生群体的使用习惯。

  旅游调查报告在众多的学生里,他们为了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纷纷去各地、各处游览观光,以充实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修养,拓宽自己的眼界。因此,笔者来到省旅局,对我省假日旅游做了详细的调查报告:

  (一)假日旅游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五一”期间全省共接待里外游客32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20亿元人民币,日均近3亿元,比去年国庆增长12%。全省各地的热点旅游区再度火爆,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厦门共接待海外游客5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16亿;去年刚刚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武夷山市接待游客达到10.5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5000多万元,均创历史最高记录。“五一”期间,适逢湄洲岛举办妈祖文化旅游节,七天时间上岛人数达12万人次。三明市有卖票的48个景点共接待26.8万人次,较去年比增200%,收入5350元人民币,比增215%。过去属温冷地区的连城冠豸山接待3万多人次。由于假日旅游的迅速升温,旅行社生意红火,各地宾馆饭店频频告急。

  (二)假日旅游带动民航交通业的发展。

  “五一”期间,厦门机场进出港114343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56%;飞行航班837次,其里增加航班142次。武夷山机场起降航班达170架次。5月1日,进出福州长乐国际飞机乘飞机出游人数达4900人。从5月1日开始进出福建的各趟旅游专列整天持续高峰,日均到发客流量达4万余人,超过春运,全省增开了30多对旅游专列。福州、厦门、泉州始发的里短程旅游列车趟趟爆满,其里观光游客占80%以上。福州至武夷山的“武夷之列”专列在原有基础上又加挂四节车厢,仍超员30%。节假日期间,厦门火车站发送旅客71294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57.85%。公路客运也不逊色,如厦门特运总公司节日客运量达113065人次。据测算,交通费在旅游花费里所占比例最高可以达到70%以上,铁路、民航、公路以及水运已成为假日旅游最大的受益者。

  (三)假日旅游带动零售业的发展。

  厦门、泉州等地大型商场销售平均增幅约42%以上,客流量比平日成倍增长,其里一半顾客是来闽旅游的外地人。1999年全国的社会零售总额比1998年增长6%,但接节假日的销售却增长了70%。这就表明,假日旅游带动旅游消费已趋明朗化,消费者正在逐渐形成假日消费的习惯。因此,假日商场的火爆可以说是假日旅游推动零售业追上国际潮流的表现。

  (四)假日旅游带动餐饮的发展。

  “五一”到我省旅游的人数320万人次。这么多认得吃喝必然给饮食业带来巨大的商机,假如按40元/人天的标准计算,这将是一笔可观的数目。无论是“五一”、“十一”,还是元旦春节,许多城市、许多景点,出现人流如潮、、疯狂热卖的火爆场面,不少洒楼、餐馆、快餐店要排队预约。而且,游人在饮食过程里,还可领略全省各地的饮食文化。

  (五)假日旅游带动休闲娱乐业的发展。

  假日旅游的启动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城镇居民的消费模式逐渐向休闲娱乐转变。休闲娱乐不仅让游客参与各种游乐设施与娱乐活动,体验其里的知识与乐趣,而且以休闲娱乐为载体,将休闲文化、体育运动等形式与游乐主题融为一体,使“娱”变得丰富多彩,满足了游客休闲、娱乐、健身的愿望。调查显示,节假日50%的人考虑外出旅游,在外出旅游的人群里,64.8%参与人休闲娱乐。

  虽然假日旅游火爆,但是由于旅游业涉及面广,关联性强,因此,假日旅游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通知放假时间太迟;

  (2)受到旅游交通的制约;

  (3)热点旅游区住宿床位供不应求;

  (4)个别宣传媒体误导消费者。

旅游调查报告8

  随着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消费变得越来越热,出外旅游已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旅游群体当中,大学生是整个旅游市场的一个重要而又独立的组成部分。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具有一定的经济独立能力与自我生活能力,有相对宽松的时间,具有更多的冒险精神与追梦遐想,这些促成了大学生旅游热。因此,大学生作为一支旅游生力军的地位确实不容忽视。当今全国高校数量已达2000多所,在校生人数超过2000万人,可见中国的大学生旅游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同时,国内的旅行社达1.6万个,竞争非常激烈。但是大学生旅游却很少选择旅行社这条途径,是大学生的原因还是旅行社的原因呢?另一方面,旅行社对于大学生市场的潜力不是很明了。鉴于这两点,对当今大学生旅游的调查就显得是有必要的。

  所以,我通过自己搭建的个人网站“一起旅游吧-大学生自助游”做了相关调查。此次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当今大学生旅游的大体情况以及大学生对旅行社的态度,为了解大学生旅游市场状况提供最直接最有效的数据。同时通过对调查结果分析,为大学生的旅游市场开发提供可行的建议。

  一、大学生旅游的意向和目的

  在旅游意向上,有接近95%的大学生表示非常喜欢旅游,另外5%的大学生表示一般喜欢。但来自城市与农村的学生却有明显的差异,几乎100%来自城市的学生有旅游意向,而只有接近85%来自农村的学生非常旅游。引起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来自城市与农村的学生的经济条件的差异造成的。对旅游没感觉的大学生有66%主要是没有钱,其中来自农村的'学生占74%。

  旅游的目的是欣赏景观、增长见识62%与休闲散心21%,另外找同学、熟人玩接近16%,而纯粹娱乐性质上的游玩、观光不大受大学生的欢迎。

  同时,调查也显示8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影响出游最重要的是金钱,15%左右的大学生认为时间是影响他们出游的重要因素,而5%左右的大学生认为伙伴、宣传地、朋友意见影响他们。

  在调查中还发现,由于不同学校的大学生专业的差异,有些同学是出于专业的目的而选择去哪里旅行,例如旅游管理专业,勘探专业的大学生,他们由于学习目的而选择旅游。

  以上调查结果显示由于大学生受到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的压力,故对旅游的喜爱不同。但大部分人喜欢旅游是来欣赏景观、增长见识,同时金钱是影响着多数大学生出游的主要因素。

  二、大学生旅游的地点与时间

  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偏爱自然风景区,占了总人数的54%,表明大学生更愿意与大自然亲近。

  其次,旅游目的地选择民族风俗区有30%左右;有相当一部分人选择繁华城市区与海滨城市区,分别约占总人数的9%与5%。反而红色旅游革命区与高校校园不大受大学生的欢迎。

  在对于旅游时间段的安排上,最多人选择的时间段是不定期,想去就去,占了总人数的56%左右,说明了大学生都喜欢把外出旅游的时间由自己自由安排,不受约束。在具体时间段上,最多人选择的时间段是国庆、五一长假,约占了总人数的52%。选择寒暑假期以及平常的周末出游的人少,分别约占总人数的20%与24%。原因可能是一方面寒暑假的假期长,大多数学生都喜欢留在家看电视看书而不外出旅游;而普通周末由于时间较短,没有充分时间做好旅游前的准备工作与旅行后的休息调整,不利于出游;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的课业比较重,一般会利用周末进行复习或预习新知识,还有相当部分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做兼职或参加各种活动;故国庆、五一长假是大学生旅游的高峰56%,大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可以自由分配,而且还可以趁黄金周的时间休息调整。

旅游调查报告9

  一、前言

  加强旅游企业的亚运商机策划意识。策划经济是亚运经济的一个突出特征。 只有策划得当, 才能抓住亚运商机, 才能在发展亚运经济中取得更为直接的效益。 树立机遇意识,着力打造和提升各旅游地形象品牌。最大限度地扩大旅游业的机会,争取成功的效果。旅游业应该抢抓机遇,及早出击,先声夺人,快速树立各 地亚运旅游形象品牌,在未来旅游市场竞争中占据显著有利位置,做大、做强国际、国内两大市场。加快培养高质量的涉外旅游人才。发展入境旅游,突出的矛 盾是涉外旅游人才的严重不足。 建议在全国高校、中等院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中,突出加强关于涉外旅游的电子商务。信息和多语种翻译以及导游、领队人才的精 心培养,为我国涉外旅游和新世纪国际旅游的迅猛发展储存、聚集一批高质量的 各类涉外旅游人才。未了解涉外旅游的市场占有率,评估东华理工大学的环境,制定响应的营销 策略,先进行东华理工大学及各高校市场调查大有必要。本次市场调查将围绕市场环境、消费者、竞争者为中心来进行。

  二、调查目的

  要求详细了解东华理工大学及各高校市场各方面情况,为该活动的扩展制定 科学合理的营销方案提供依据,特撰写此市场调研计划书。

  1、 全面摸清涉外旅游在消费者中的知名度、渗透率、美誉度和忠诚度。

  2、 全面了解东华理工大学及各高校涉外旅游的现状。

  3、 全面了解目前涉外旅游主要竞争对手、广告、促销等营销策略。

  4、 了解东华理工大学及各高校消费者的观点、习惯。

  5、 了解东华理工大学及各高校在校学生的人口统计学资料,预测涉外旅游市场容量及潜力。

  三、调查内容

  市场调研的内容要根据市场调查的目的来确定。市场调研分为内、外调研两 个部分,此次市场调研主要运用外部调研,其主要内容有:

  (一)行业市场环境调查 主要的调研内容有:

  1、涉外旅游市场的容量及发展潜力;

  2、东华理工大学及各高校该行业的营销特点及行业竞争状况;

  3、学校教学、生活环境对该行业发展的影响;

  4、当前东华理工大学及各高校对涉外旅游的态度及运营状况;

  (二)消费者调查 主要的调研内容有:

  1、消费者对涉外旅游的`地点状态(看过什么景色、到过什么地点、选地点的标准等)与消费心理(必须品、偏爱、 经济、便利、精彩等)。

  2、消费者对涉外旅游的了解程度(包括时间、地点等);

  3、消费者对时间的意识、对景点及竞争景点的观念及景点的忠诚度;

  4、消费者平均月开支及消费比例的统计;

  5、消费者理想旅游景点的描述。

  (三)竞争者调查 主要的调研内容:

  1、主要竞争者的地点及景点设计;

  2、主要竞争者的营销方式与营销策略;

  3、主要竞争者市场概况;

  4、旅游景点在主要竞争者的经销网络状态;

  四、调研对象及抽样 因为涉外旅游在高校的独特性,全体在校学生都是调查对象,但因为家庭经 济背景的差异,全校学生月生活支出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导致消费购买习惯的 差异性,因此他(她)们在选择涉外旅游的地点、时间、价格上都会有所不同。 为了准确、快速的得出调查结果,此次调查决定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先按其住 宿条件的不同分为两层(住宿条件基本上能反映各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公寓学生与普通宿舍学生,然后再进行随机抽样。

  消费者样本要求:

  1、 家庭成员中没有人在涉外旅游的工作单位

  2、 家庭成员中没有人在市场调查公司或广告公司工作。

  3、 消费者没有在最近半年中接受过类似产品的市场调查测试。

  4、 消费者所学专业不能为市场营销、调查或广告类。

  五、调查员的规定

  1、 仪表端正、大方。

  2、 举止谈吐得体,态度亲切、热情。

  3、 具有认真负责、积极的工作精神及职业热情。

  4、 访员要具有把握谈话气氛的能力。

  5、 访员专业素质好。

  六、人员安排

  根据我们的调研方案, 在东华理工大学及市区进行本次调研需要的人员有三 种:调研督导、调查人员、复核员。具体配置如下: 调研督导:1 名 调查人员: 5 名 (其中 3 名对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2 名对经销商进行深 度访谈) 复核员:1—2 名

  七、市场调查方法及具体实施

  1、对消费者以问卷调查为主,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在完成市场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制作以及调查人员的培训等相关工作后, 就可 以开展具体的问卷调查了。把调查问卷平均分发给各调查人员,统一选择中餐或 晚餐后这段时间开始进行调查 (因为此时学生们多刚呆在宿舍里, 便于集中调查, 能够给本次调查节约时间和成本)。调查员在进入各宿舍时说明来意,并特别声 明在调查结束后将赠送被调查者精美礼物一份以吸引被调查者的积极参与、 得到 正确有效的调查结果。调查过程中,调查员应耐心等待,切不可督促。记得一定 要求其在调查问卷上写明学生姓名、所在班级、寝室、电话号码,以便以后的问 卷复核。调查员可以在当时收回问卷,也可以第二天收回(这有力于被调查者充 分考虑,得出更真实有效的结果)。

  2、对经销商以深度访谈为主: 由于调查形式的不同,对调查者所提出的要求也有所差异。与经销商进行深 度访谈的调查者(访员)相对于实施问卷调查的调查者而言,其专业水平要求更 高一些。因为时间较长,调查员对经销商进行深度访谈以前一般要预约好时间, 访谈前调查员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列出调查所要了解的所有问题。调查者在访谈 过程中应占据主导地位,把握着整个谈话的方向,能够准确筛选谈话并内容快速 做好笔记以得到真实有效的调查结果。

  3、通过网上查询或资料查询调查东华理工及市区人口统计资料: 调查者查找资料时应注意其权威性及时效性,以尽量减少误差。因为其简易性,该工作可直接由复核员完成。

  八、调查程序及时间安排 市场调研大致来说可分为准备、实施和结果处理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它一般分为界定调研问题、设计调研方案、设计调研问卷或 调研提纲三个部分。

  2、实施阶段:根据调研要求,采用多种形式,由调研人员广泛地收集与调 查活动有关的信息。

  3、结果处理阶段:将收集的信息进行汇总、归纳、整理和分析,并将调研 结果以书面的形式——调研报告表述出来。 在客户确认项目后,有计划的安排调研工作的各项日程,用以规范和保证调 研工作的顺利实施。

旅游调查报告10

  调查地点:

  庐山

  调查方法:

  抽样调查法

  调查时间:

  xx年9月16日至10月1日

  抽样人群:

  来庐山旅游的人

  根据蓝天学院的分工要求,我于xx年9月16日至10月1日期间对游客在庐山的花费情况进行抽样调查,现将所调查的有关内容综合并分析如下:

  一、庐山旅游市场的总体情况

  (一)客源市场呈现分散化趋势

  庐山客源市场呈现分散化趋势。虽然全国范围内市场面扩大了,但主要客源市场的地位不稳定,给宣传促销带来一定的难度:客源流量增长缓慢,近年来一直在一百万左右徘徊。

  (一)人均消费适合自助旅游者,停留天数下降。

  来庐山旅游者,可根据景点不同进行消费。庐山门票一共180元每人,其中景点包括王老峰。花径,锦绣谷。仙人洞。大天地。龙首涯。三宝树。芦林湖等。学生票约在135元每人,其中三叠泉80元每人,来回缆车80元每人,美庐25元每人。现役军人免费,庐山恋电影25元每人,庐山园优惠有待于新规定。在校学生来庐山旅游。实习,凭有效证件在园门登记后,实行7。5折优惠,教师在教师节期间,凭有效政见在园门登记后,实行5折优惠。据消费结果显示,来庐山旅游者大多属于自助旅游者。

  (二)旅游形式以”自助旅游”为主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自由自在的旅游方式成为节假日全家或朋友们出游的最佳选择,庐山接待的游客中,自助旅游占80%,而团队旅游仅占20%,比xx年下降40个百分点。

  (三)“吃。游。行”占游客花费的'绝大部分

  旅游花费是指游客在庐山浏览期间的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支出。从调查结果显示:游客主张宁可少玩几个景点,但每个玩到的景点必须尽兴!游玩第一,品尝当地特色美食第二,方便交通第三,住宿第四,购物第五。从游客花费构成看,游玩占30%,餐饮占25%,交通占15%,住宿占10%,购物占8。2%。以上数据充分说明:游玩(游),餐饮(吃)。交通(行)等刚性支出一直占大头。

  (四)庐山旅游人数创新高

  “十一”黄金周临近将至,庐山游客持续攀生。9月28日,来山人数1.4万人,同比增长21%,9月29日,来山人数3.05万人,同比增长38.6%,创造了庐山黄金周以来游客人数之最。

  (五)绝大部分游客对庐山旅游环境和服务质量给予充分肯定

  所有游客综合满意率90%,从满意的程度看:”很满意”占28%,”基本满意”占69%,”不满意”占6%。说明庐山旅游环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旅游服务质量在旅游者心中的总体形象良好。

  二、庐山旅市场常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近年来,庐山在改善旅游环境,创建旅游城市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且取得显著的成绩。但是对游客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还有一些滞后于旅游发展的现象存在。具体情况如下:

  (一)庐山匡城宾馆的环境有待于改善

  当前,来庐山旅游的游客对庐山旅游环境总体印象是比较好的,对庐山旅游服务质量也比满意,但也有不少游客对庐山软硬件提出意见。如:一些游客认为匡城宾馆价钱不实惠,不太值得推荐,宾馆内的灯光很昏暗浑浊。

  (二)在住宿方面的消费是比较昂贵的

  从抽样调查结果看,游客在住宿方面消费相对于游玩等方面的消费是比较少的,大部分游客是因为宾馆住宿价格较贵,这充分显示庐山的旅游产业依然停留在吃,行。游的发展阶段,而忽略了改善住宿价格上。

  (三)思想道德建设持续深入。

  从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文明素质着手,全面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实施”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坚持不懈地对干部群众进行培训和教育,引导游客遵守《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不断提升景区整体文明程度。

旅游调查报告11

  1、前言

  20xx年xx月xx日,为了更好的了解xxxx的古镇历史和民俗文化,为古镇的发展提出推荐和构想,旅游师101全体同学与两位老师驱车前往位于贵州省凯里市雷山县xx千户xx,四小时车程过后,我们最后到达了这个风景秀丽令人如此如醉的xx古镇,开启了我们为期两日的旅程。

  2、调查点状况

  xx位于凯里的东南,从雷山路口折向东北,是凯里周围规模最大的xx,

  约有1000多户人家,所以称为千户xx。xx的房屋大多是木吊脚楼,都是用枫木搭成,依山势向两边展开,暗红色的枫木板壁在夕阳照射下一片金黄,如果游客秋天来此,可看到屋前屋后的巨大枫木红叶片片,丰收的景色真的很美.xx还有远迎闻名的银匠村,银饰制作巧夺天工。xx千户xx姑娘的挑花刺绣,制作相当精美xx每年的苗年节、吃新节,十三年一次的牯藏节等均名扬四海。一座露天博物馆,展示着一部苗族发展的史诗成为观赏和研究苗族传统文化的大看台。

  3、具体调查资料

  我们透过这两日的游玩和考察,不论是闲逛在古镇街头,购买古镇刺绣特产,吃长桌宴,喝苗家米酒,听苗姑娘唱祝酒歌,夜幕降临时登上观景台瞭望古镇美景,晚上与三五好友跳舞狂欢,在吊脚楼里一觉睡到天亮,每一种玩法都各有各的趣味。我们身在其中,身临其境的感受xx的独特氛围,游玩的同时也注意到xxxx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

  (1)保护传统文化是xx旅游发展的前提

  那么到xx究竟要看什么,xx的自然风光本身就是很美的,贵州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开车经过雷山梯田也是十分震撼。但是xx的民俗风情更美,各种各样的苗族风情诸如建筑,服饰,银饰,刺绣,蜡染齐聚一堂。最值得一提的是规模宏大的苗族建筑,第一次见到的话必须会被这样粗犷古朴纯美大方的成片建筑盛景震撼!它不是孤零零的一座,而是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小径,菜地,堡坎,草树穿插在寨子间的缝隙中。xx的美正是美在它的古朴自然,它作为旅游资源的魅力也正在于此,因此,xx旅游发展的前提是保护好传统的民族文化。

  (2)别无选取,发展是xxxx唯一的出路

  从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来看,xx持续它的原生态是最好的,但是xx不仅仅仅是个只有物质组成的村寨,它是由人组成的,所以我们不得不站在人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保护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代代相传的文化形态,社会在发展,xx人民也需要发展。所以旅游开发必然成为xx人民发展的需要。旅游师把双刃剑,固然有许多的缺点,但却也是xx必然要面临的选取。从前的xx还是农耕民族,以种植水稻为主,基本能够自给自足,但是此刻,由于外出打工应对社会的人越来越多,受到外界的诱惑也越来越多,对钱财的需求也加大。那么钱从哪里来,很明显,发展旅游业是促进xx经济发展的必然选取,也似乎是xx人民致富的'必然途径。xx是声名显赫的名镇,有一千多户人家,极具旅游价值。

  4、调查体会及收获

  2012年10月12日,在宋晓红老师和罗健老师的领导下,我们来到了xx千户xx,进行了两天一夜的旅行。我们不只是游玩,还是带着任务来的,对于xx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发展,我们也有自己的一些看法。

  xx旅游资源丰富大家都有所耳闻,那么在这次游玩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哪些xx在旅游开发中的问题呢

  (1)旅游纪念品独特性不够

  全国西南地区不止贵州有xx,广西云南湖南四川都有,那么为什么我们非要来到xx呢除了风景需要有足够的独特性,旅游纪念品和宣传品也十分重要。独特的纪念品是宣传景区最好的载体和工具。在xx,青岩等等许多古镇我发现许多旅游纪念品都是重复的,银饰都是那些银饰,乐器也是那些乐器,照相的景点也基本差不多,还好xx有银饰村,不然就要和万千古镇的银饰混为一谈了,我们需要旅游纪念品能够让游客过目不忘,极富纪念好处,在馈赠亲友的时候显得别致大方同时又为景区取得很好的宣传效果,吸引更大更多的客源。所以我认为xx的旅游纪念品就应用心打造,争取让人不仅仅仅是眼前一亮,甚至要久久不能忘怀。

  (2)现代化娱乐设施对传统民俗风味的冲击过大

  在xx的夜晚,我们很多年轻人选取了酒吧和KTV等都市气息浓厚的娱乐场所,当时只图热闹好玩,回来后仔细想想,又觉得有些不妥当。xx珍贵就珍贵在它的古朴静谧,而许多酒吧K歌房的存在却使古镇的夜晚变得喧闹不堪,苗家米酒是一种会客礼仪,但是绝不是要人贪杯大醉。我们来到古镇,或许就应抛却繁华都市的喧闹,静静享受古镇的宁静就好,那些太过现代的东西,终究是和古镇的气质不搭配的。

  (3)旅游项目不够多样化

  除了逛,吃,住,喝,买,还是否有什么别的旅游项目能让游客发自内心的感受苗族的风情呢要想拒绝走马观花的游人如织,打造真正宜居令人向往的世外桃源,还需要开发更多更丰富的项目让游客深刻的感受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

  (4)古镇氛围的营造不够

  为什么同样是古镇,同样规模宏大历史悠久,丽江就能受到无数人的追捧我们xx在旅游资源方面绝对不比任何地方差,只是在旅游开发之后,原本浓郁的古镇气质被不知不觉的冲淡了,xx要怎样做才能让游人不仅仅是走马观花,而是真正想要居住在此次好好感受古镇风情,留连忘返呢这也是个值得众人思考的问题。

  (5门票收费太高

  xx的门票是100元一个人,这个价格还是有些高了。就应拒绝用门票创造收益的景区经营模式,把目光放长远一些,用其他更精彩的旅游项目刺激旅游消费,门票价格则能够适当调低,把景区的门槛调低,反而能够刺激更多的人来到景区,创造更多的收益。

  如何利用xx丰富的旅游资源,建造一个为旅游者能够流连忘返的xx苗族生态旅游呢我在那里提出一些推荐:

  (1)让游客深刻感受苗族文化。xx是全国最大的xx,让游客感受苗族文化是xx旅游的卖点之一。苗族文化大致分为显性和隐性部分。显性就是很明显能够感受到的,比如服饰、歌舞、建筑等。隐性即是游客从表面上感受不到的,比如苗族尊老爱幼的伦理道德观念、苗族宗教的象征符号等等。为了使游客能够感受到苗族独特的文化内涵,既要让游客感受显性文化,也要将其隐性文化赋予其形式,让游客真正地理解和感受。

  (2)让游客亲身体验苗族文化。每位游客都具有本民族固有的文化,xx在进行旅游文化推荐是,应从游客固有文化的角度思考,让游客观赏理解体验苗族文化,比如手抓苗族喜欢吃的糯米饭,也能够让游客到一个苗族农家中参与自作酸汤鱼的全过程,让游客参与到苗族村寨的生活习俗中,这样就能满足游客体验异样生活的愿望。

  (3)让游客真正留念苗族文化。游客每到一个旅游地,都期望得到几样能够留念的纪念品,这些纪念品也是一种旅游宣传品,它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到苗族村寨来旅游。当然,纪念品必须要具有特色,而不是在其他地方随处可见可买的。比如是能代表xx村寨吉祥物银饰品、刺绣、图腾,一些特有或具有象征符号的植物,能够制作成标本等等。

  这次的旅程十分愉快,我们寓教于乐,既学到了知识,又观赏了迷人的景色,深刻的感受到了苗家的风情和文化,远离平时生活的城市,来到那里感觉心灵得到涤荡和净化。从中,也引发了我们很多思考,也增进了同学之间和老师的感情,这样的机会十分难得,我在其中得到许多思考和体会,也发现我在专业知识上的不足,下一次的社会实践,我想我们会做得更好。

旅游调查报告12

  社会的高速发展为人们带来了优厚的薪酬,同时也让人们生存在巨大的压力当中。空气的污染,快速的生活节奏,升迁的“动力”,让生活在大都市的人们常常感到喘不过气来,渐渐成为生活的奴役。而深圳作为一个经济特区,生活在这个大都市的人们更是饱受压力的困扰,因此选择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是必不可少的缓解方式。旅游已逐渐成为人们娱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除了能享受到旅游过程中的惬意与放松,其实更多的是对生活的体味,在辛苦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携手亲人,爱人共渡美好时光,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旅游可以让你身心释怀,陶冶心灵。

  1、旅游市场的特征

  中国出境旅游是一个增长很快的市场,也是一个不够成熟的市场。在过去5年中,中国出境人数的年平均增长率是22.7%。2014年中国的出境人数为4095万人次,与2014年同期增长18%。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是中国出境旅游快速发展的强大助推器。中国已经成为亚洲第一大客源输出国,中国出境旅游的发展正在改变亚太和世界旅游的格局。未来几年中国的出境人数还会持续高速增长,出境旅游市场将以12.4%的年同比增长领跑整个亚太市场。

  1.1、旅游动机激烈,各年龄层分布较均学生群体,作为年轻人,追求新鲜,追求刺激,探索精神强,不甘于墨守成规,易接受新事物,而旅游作为新的生活方式更易被年轻人所接受。青年人在激烈的竞争压力下,多数愿意出外旅行放松心情,娱乐身心。中年人与老年人朋友们更是欣喜这一年一度的假期,分享家人团聚,共同出游的快乐。

  1.2、旅游出行方式选择短线旅游的市民们多选择自驾游,但更多的游客选择跟随旅行社出游,这样省钱、省事、省心。自驾游在资金上略显浪费,在出游方式上有其不安全性,路上行车和景区停车安全都存在不少的问题。另外,广大游客也认为自驾游、自助游浪费资金、浪费人力,路上开车极易疲劳,到景区后无法尽兴游玩,安全上无法保障。有少数年轻人喜欢冒险、刺激、挑战自我、挑战极限,因此徒步、探险就成了他们的最爱。

  1.3、家庭收入越高,随团旅游经历的人所占比例趋势越大在家庭月收入低于1000元时,52%左右的人没有选择随团旅游,而在家庭月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时,则超过70%的人会参加随团出游。看来,尽管对旅行社而言,价格的`可调节余地不太大,但普通工薪阶层对旅游费用的可支持能力依然有限。

  1.4、出境旅游者基本情况与2014年比较变化不大,仍然是中青年人数占到一半以上,大学学历以上占到大多数,在企业中工作的人所占比例较大,多为三口之家。2014年出境旅游者的家庭月收入比2014年有所升高。

  2、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

  2.1景区太过拥挤,人头攒动据调查显示,33.3%的群众表示景区太过拥挤是引起他们旅游期间不快的重要原因。小长假是旅游高峰期,游客人群过于集中,在外经常造成交通道路堵塞。而景点的服务人员又未限制游客的数量,景区内人员过多,游客有时寸步难行,可能还会出现一些意外事故,如争抢或踩踏。多数市民对景区的安全问题很是担忧。

  2.2景区的环境遭破坏个别商贩利用景区内的动植物制作成商品出售,或是有些游客随意涂抹、乱扔垃圾等破坏了景区内的环境,破坏了景区整体环境的美观,影响游客的旅游心情。调查显示,16%的人群最不能容忍的就是环境被破坏。

  2.3游客被强迫购物旅游市场中的购物服务方面存在众多问题,引起了多数游客的强烈不满。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

  (1)购物点过多,时间过长。基本上每天都安排购物,有些还美其名曰“参观学习,增长知识”。同时,与游览景点相比,在购物点花的时间太长。有时一些重要景点的游览时间仅为二、三十分钟,而大多数购物点花的时间则在一、两个小时以上。

  (2)购物点“单门独户”,无法“货比三家”。所安排的购物点一般为单门独户、旁边并无其它商店供选择或比较,游客无法“货比三家”,购物容易存在盲目性。

  (3)商品价格偏高。旅行社或导游安排的购物点出售的商品,价格普遍偏高,有些甚至高出数倍。

  (4)个别购物点限制游客人身自由。在“新马泰游”线路中,旅行社安排游客在马来西亚的一家珠宝中心购物,该中心里面人头攒动,空气混浊,但游客若想出去并不容易,因为都被锁在里面,须由中心的人员打开门锁才可出去,这种做法明显限制了游客的人身自由。

  10.4%的被调查者,非常反感旅游时餐饮、门票价格突然上涨。游客们认为每年黄金周的涨价都是“想涨就涨”,涨得不明不白不清不楚,自始至终都是景区景点在自说自话,未曾想过给出点安慰性的理由,丝毫消费者当外人。大有趁机“捞一把”的嫌疑。

  3、旅游市场的旅游策略目前,很多旅行社缺乏明确的企业标志,口号和文化。难以对客户形成深刻的印象,不容易拥有客户黏性。

  3.1鲜明的标志确立一个能够吸引游客的标志,形象鲜明,对顾客形成深刻的印象。这样会对客户有一个潜在的影响,使他们日后在选择旅行社产品及旅游中介的时候会首先想到本旅行社;另外通过一切渠道获取政府机关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商务会议信息;此外要充分利用自身资源,提供周到而丰富的系列服务。

  旅行社在组织旅游的过程中,要把旅行地的优势是什么分析清楚,以及周边景物都有什么标注清楚,以便旅行者更好的安排好自身时间,由此旅行社的服务满意度也会提高,会提高老客户的比率。在旅行者中,显然跟团旅游是一个很大的群体,所以在这方面的服务及花销应当增加,为旅行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包括旅行中的酒店费用合理,旅游景点多样性;此外,还可以举行旅行优惠活动以吸引更多的旅行者。

  3.2高效的反馈信息旅行社在提供各种产品及旅游地地点外,主动与游客联系,主动向他们提供最新的价格及线路的变化,还要经常对游客进行回访,哪里满意、哪里需要改进,以便及时的得到客户的反馈,改进旅行社的服务。

  3.3针对各个的人群的不同需求,推出专项旅游产品

  推出多种有特色的旅游产品,满足旅游者的需要,这是从根本上有效地开发旅游市场的途径。基于游客心理和生理的特点,以下旅游产品值得关注:

  3.3.1探险旅游年轻人追求个性化,喜爱标新立异,且好奇心重,喜欢进行探险或令人惊心动魄的旅游活动。旅游企业在安全有保障的条件下,可开展漂流、攀岩、探秘等探险旅游活动。

  3.3.2生态旅游新时代的人民群众环保意识很强,许多中小学校、居民社区还多次组织环保活动。针对人们崇尚自然、保护环境的心态,设计生态旅游产品,一定会得到广大群众的青睐。近年我国城市近郊农村经济发展很快,生活水平提高。城里人审美观念也开始改变,从繁华、热闹、现代快节奏到自然、恬静、朴实。乡村空气清新宜人,田园风光迷人,乡情淳厚感人已使城里人改变过去下乡受罪的偏见。条件较好、环境优美的乡村发展乡村风情游,市场看好。保健是当今社会的另一时尚,这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所产生的必然现象。随着我国xx的开展,健身运动会倍受青睐。建设和开放公共体育设施,加强指导和培训是应时之举,同时也会为周末休闲增添好的场所。节假日还是重要的调节身心、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的时间,可相应开办森林疗养、沙泥疗养、日光浴等项目。

  祖国的河山,处处闪耀着革命的光芒,印记着红色的史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特别是学习活的知识,学习做人的好方法。游客在观光赏景的同时,还可以了解革命历史,增长革命斗争知识,学习革命斗争精神,培育新的时代精神。

  4、竞争者市场市场竞争愈演愈烈是深圳出境旅游市场的显著特点。竞争的加剧将使得出境旅游很快步入“微利时代”。从长远看,市场主体的增加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是利大于弊,但是从近期看,竞争者数量的增加必然导致竞争强度的加大,因此很多旅行社采取了价格竞争手段。这一现象在低端的出境旅游市场上表现尤其明显,如港澳游和东南亚产品,因为这些产品的市场进入门槛较低。

  此外,由于常规线路对游客的吸引力逐渐减小,越来越多的旅行社开始重视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欧洲游市场已经从尝鲜式的旅游方式向一两个国家的深度旅游方向发展。旅行社对不同兴趣、不同消费档次的客户进行有针对性的细化分类,真正实现对欧洲国家历史及风情的精细品味和体验。

  大量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对服务产品而言,除消费者亲身经历外,他人的口头宣传比任何其它信息来源更加重要。若旅游地希望消费者为自己作良好的口头宣传,就必须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旅游经历。如果具有无限资源,旅游地也应该象工业生产部门一样在质量上追求“零缺陷”,使旅游者在各方面都得到满足。

旅游调查报告13

  引言

  为了在世界各地积极推广生态旅游,联合国把20xx年命名为“生态旅游年”。作为联合国“生态旅游年”的活动计划之一,世界生态旅游峰会于5月19日——22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召开。会上来自132个国家的公有、私有及非政府部门的1000多名代表就生态旅游发展问题进行了研讨并提出了建议。大会发布了《魁北克生态旅游宣言》,并拟提交给20xx年8~9月份在南非举行的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WD)。作为对联合国“生态旅游年”的积极响应,许多国家和地方机构也在20xx年举办了各种类型的研讨会。

  联合国“生态旅游年”以及围绕主题年的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推动各国政府、生态旅游的经营者、消费者之间的更好合作,为生态旅游在世界范围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也必将促进我国的生态旅游研究和实践发展。

  早在1999年,我国国家旅游局就确定该年为“生态环境旅游年”,各地也借机推出了一些生态旅游产品,在我国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生态旅游实践活动。随着环保观念的日益深入人心和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生态旅游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特别是近年,很多开展生态旅游的区域地处西部或者边远贫困山区,旅游业被资源禀赋良好的西部和贫困地区当成了优势产业,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替代产业。生态旅游这种兼顾经济、环境、社会效益的旅游形式更是倍受推崇,成为西部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

  但是,由于生态旅游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因此,生态旅游在倍受关注、并被寄予厚望的同时也招致了很多的非议。什么才是真正的生态旅游?怎样实现生态旅游诸多目标的和谐统一从而推动生态旅游的成功实践?值此联合国“生态旅游年”之际,在我国“生态环境旅游年”实施后的第四个年头,对我国生态旅游发展中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为下一步我国的生态旅游发展扫清障碍,成为当前紧迫的任务。

  一、生态旅游概念的提出和实践发展

  (一)生态旅游概念的提出

  关于“生态旅游”这一概念是由谁最早提出的,目前尚未有定论[1][1]。大多数观点认为“生态旅游”一词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os-Lascurain)在20世纪80年代初首次提出的。但是,直到1992年“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大会”的召开,在世界范围内提出并推广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之后,生态旅游才作为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形式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的研究和实践。

  “生态旅游”概念一经提出之后,世界上很多组织和研究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对生态旅游进行了界定,至今尚未有一个统一认可的定义,对生态旅游的内涵也众说纷纭。不过,关于生态旅游的目标却得到了基本的认同:生态旅游应该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的多样性、维持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更好的实现这一目标,生态旅游应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唯有经济发展之后才能真正切实地重视和保护自然;同时,生态旅游还应该突出对旅游者的环境教育意义,生态旅游的经营管理者也更应该重视和保护自然。

  正如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弗朗加利在世界生态旅游峰会的致词中指出的“生态旅游及其可持续发展肩负着三个方面的迫在眉睫的使命:经济方面要刺激经济活力、减少贫困;社会方面要为最弱势人群创造就业岗位;环境方面要为保护自然和文化资源提供必要的财力。生态旅游的所有参与者都必须为这三个重要的目标齐心协力的工作。”

  (二)国际生态旅游实践

  生态旅游目前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热点,生态旅游的实践区域也在不断的扩大,较早发展生态旅游的地区和国家也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生态旅游实践的主要地域和内容

  非洲是世界生态旅游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野生动物资源为世人瞩目,尤其是南部非洲成为当今国际生态旅游的热点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有肯尼亚、坦桑尼亚、南非、博茨瓦纳、加纳等国。

  在美洲生态旅游较发达的地区是亚马孙河流域,代表国家有哥斯达黎加、洪都拉斯、阿根廷、巴西、秘鲁、智利、美国、加拿大等。

  在亚洲,最早开展生态旅游活动的地区出现在印度、尼泊尔和印度尼西亚以及马来西亚等地。

  此外英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生态旅游也有所发展。

  这些地区和国家开展的主要生态旅游活动有野生动物参观、原始部落之旅、生态观察、河流巡航、森林徒步、赏鸟、动物生态教育以及土著居民参观等。

  2、国际生态旅游发展的主要经验

  在生态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以上的国家和地区都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主要做法有:(1)立法保护生态环境。例如1916年,美国通过了关于成立国家公园管理局的法案,国家公园的管理纳入了法制化的轨道。在英国,1993年就通过了新的《国家公园保护法》,旨在加强对自然景观、生态环境的保护。自1992年里约会议以后,日本就制定了《环境基本法》。1923年芬兰颁布了《自然保护法》。(2)制定发展计划和战略。美国在1994年就制定了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以适应游客对生态旅游日益增长的需求。澳大利亚斥资1000万澳元,实施国家生态发展战略。墨西哥政府制定了“旅游面向21世纪规划”,生态旅游是该规划的重点推介项目。肯尼亚政府就制定了许多重要的国家发展策略,其中特别将生态旅游视为重点项目。(3)进行旅游环保宣传。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很多国家都提出了不同的口号和倡议,例如英国发起了“绿色旅游业”运动,日本旅游业协会召开多次旨在保护生态的研讨会,并发表了“游客保护地球宣言”。(4)重视当地人利益。生态旅游发展较早的国家肯尼亚,在生态旅游发展的过程就提出了“野生动物发展与利益分享计划”。菲律宾通过改变传统的捕鱼方式不仅发展了生态旅游业同时也为当地人提供了替代型的收入来源。(5)多种技术手段加强管理。在进行生态旅游开发的许多国家都通过对进入生态旅游区的游客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并不断监测人类行为对自然生态的影响,利用专业技术对废弃物做最小化处理,对水资源节约利用等等手段以达到加强生态旅游区管理的目的。澳大利亚联合旅游部、澳大利亚旅游协会等机构还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生态旅游的指导手册[2][2]。此外,很多国家都实行经营管理的分离制度,实施许可证制度加强管理。

  二、中国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

  虽然生态旅游所阐发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依稀可以在我国古代先哲们那里找到思想的源泉,但是,作为明确的“生态旅游”这一提法,却是完完全全的舶来品。生态旅游在我国的发展可以从理论界的研究发展和我国各地实践两个方面来概括:

  (一)关于生态旅游的研究

  虽然旅游与环境这个与生态旅游密切相关的问题早在70年代初就引起了旅游界的注意,但是“生态旅游”这一概念是经由国外传入我国并逐渐被接受的。直到1993年9月份,在北京召开“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会议”通过了《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的文件,才标志着生态旅游概念在中国第一次以文件形式得到确认[3][3]。

  1995年在西双版纳召开了“中国首届生态旅游研讨会”,此次大会是由中国旅游协会、生态旅游专业委员会与有关单位共同组织的,有118位学者出席研讨。会议就生态旅游的定义、内涵;生态旅游与自然旅游保护的关系;如何在生态旅游中开展环境教育;中国生态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和持续利用的总体战略;生态旅游线路的优选等问题进行了研讨,会上还发表了《发展我国生态旅游的倡议》,标志着我国对生态旅游的关注和生态旅游研究的起点。研讨会后有关生态旅游研究的文章在各个刊物上频频发表,使“生态旅游”这一概念迅速在国内被普遍地接受。

  此后,在近十年中,有关生态旅游研究的大量文献和资料都集中在对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内涵的解释、功能的探讨、特征的描述等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很多的专家和学者根据中国国情,赋予“生态旅游”概念以中国特色。国内出现的“生态旅游”的定义达几十种之多,有些概念和定义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甚至是争议,一时间对生态旅游的内涵众说纷纭。

  近期更多的关注中国生态旅游实践的研究。在对实践的研究上,大致形成了两个热点,一个是对我国开展生态旅游条件的判断和注意问题的研究,一个是针对特定区域的生态旅游规划案例研究。

  (二)关于生态旅游实践

  我国的生态旅游是主要依托于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发展起来的。1982年,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建立,将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此后,森林公园建设以及森林生态旅游突飞猛进的发展,虽然这时候开发的森林旅游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生态旅游,但是为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至1999年初全国已经建起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森林公园近900处。从1956年开始建立第一批自然保护区以来,至1997年底,共建各类自然保护区932处,其中国家级的有124处,被正式批准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有14个。我国共有512处风景名胜区,总面积达9.6万平方公里。

  99昆明世博会和1999年国家旅游局的“99生态环境旅游”主题活动大幅度推进了我国的生态旅游实践。在1999年,四川成都借世界旅游日主会场之机推出了九寨沟、黄龙、峨眉山、乐山大佛等景点,开发生态旅游产品。随后,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举办国际森林保护节,推出武陵园等生态旅游区。以湖南和四川为起点,生态旅游逐渐在全国范围内发展起来。在20xx年对全国100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的调查结果显示,已有82个保护区正式开办旅游,年旅游人次在10万元以上的保护区已达12个。

  1、生态旅游开发实践的主要区域

  目前,在国内,开放的生态旅游区主要有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旅游开发较早、开发较为成熟的地区主要有香格里拉、中甸、西双版纳、长白山、澜沧江流域、鼎湖山、广东肇庆、新疆哈纳斯等地区。按开展生态旅游的类型划分,我国目前著名的生态旅游景区可以分为以下九大类,1)山岳生态景区,以五岳、佛教名山、道教名山等为代表。2)湖泊生态景区以长白山天池、肇庆星湖、青海的青海湖等为代表。3)森林生态景区以吉林长白山、湖北神农架、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等为代表。4)草原生态景区以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等为代表。5)海洋生态景区以广西北海及海南文昌的红树林海岸等为代表。6)观鸟生态景区以江西鄱阳湖越冬候鸟自然保护区、青海湖鸟岛等为代表。7)冰雪生态旅游区以云南丽江玉龙雪山、吉林延边长白山等为代表。8)漂流生态景区以湖北神农架等为代表。9)徒步探险生态景区以西藏珠穆朗玛峰、罗布泊沙漠、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等为代表[4][4]。

  2、我国生态旅游产品的主要类型

  早在99生态环境旅游年的时候,当时推出的生态旅游的类型主要包括了观鸟、野生动物旅游、自行车旅游、漂流旅游、沙漠探险、保护环境、自然生态考察、滑雪旅游、登山探险、香格里拉探秘游、海洋之旅等十大类专项产品,共193项,向世界推荐开展生态旅游的森林公园119个,《世界遗产名录》中的中国风景名胜区7个,中国生物圈保护区19个,中国植物园11个。1999年,国家旅游局同有关部门逐步规划开发,建设了一批生态旅游区,主要类型包括了海洋、山地、沙漠、草原、热带动植物等。目前,我国生态旅游形式已从原生的自然景观发展到半人工生态景观,旅游对象包括原野、冰川、自然保护区、农村田园景观等,生态旅游形式包括游览、观赏、科考、探险、狩猎、垂钓、田园采摘及生态农业主体活动等,呈现出多样化的格局。

  (三)关于生态旅游研究与实践的矛盾

  虽然生态旅游的实践在不断地进行,但是针对我国目前的生态旅游开发,许多专家和学者仍存有异议。大多数研究者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应当把生态保护作为既定的前提,把环境教育和自然知识普及作为核心内容,是一种求知的高层次的旅游活动。首先,在开发经营上,生态旅游是科技含量很高的产业,应该在科学技术的密切参与下运作,要求旅游开发者和经营者必须要对所处地区生态系统的特点非常了解,具有生态环境保护的专门知识。其次,在市场方面,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要求参与者具有较高的环保意识。并且生态旅游市场多在偏远、生态系统脆弱地区,这决定了生态旅游消费远远高于一般的大众旅游消费。因此,参加生态旅游的旅游者多是文化程度较高、环保意识强的经济富裕者,与大众旅游形成了明显反差。而目前我国很多生态旅游实践并没有达到生态旅游的本质要求,着重强调了生态旅游“认识自然、走进自然”的一面,而忽略了生态旅游“保护自然”的目标,有些生态旅游产品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产品,而是自然旅游或者是观光旅游的另一种形式,对这种产品的开发要慎重和缓行,否则这样的生态旅游开发必然会引发大量的问题。

  三、中国生态旅游实践中的问题

  我国的生态旅游实践的确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很多专家学者都对此表示了忧虑。但是在目前对生态旅游开发引发的问题的概括中,大多在讲生态旅游问题产生的原因而非问题本身。笔者拟从生态旅游要实现的目标来看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从生态旅游的基本目标——环境保护来看:环境破坏严重

  生态旅游开发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主要来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由于规划开发不当造成的生态系统破坏;第二,游客过度进入超过环境承载力造成破坏;第三,消费者进入以后产生的垃圾污染没有得到很好的回收和管理而造成的破坏。目前,有关开展生态旅游对环境造成破坏的报道常见于各种媒体,据我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的一份调查资料显示:一些自然保护区违反有关管理条例,在缓冲区,甚至核心区内开展生态旅游活动。一些地区还大兴土木,大造人文景观,破坏了自然美。在已经开展生态旅游活动的自然保护区中,有44的保护区存在垃圾公害,12出现水污染,11有噪声污染,3有空气污染[5][5]。据对全国100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的调查表明,有22的自然保护区由于开展生态旅游而造成保护对象受到损害,11出现旅游资源退化[6][6]。一些研究人员对卧龙自然保护区研究后认为,每年5万人的旅游活动是造成保护区内大熊猫种群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很多保护区尚未设定游客容量的上限,所以游客接待量已接近或超过极限值。九寨沟在开发生态旅游之后,水流中的有机质比刚刚开发的10年前大大增加。

  (二)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生态旅游被当作标签

  通过发展当地经济从而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是生态旅游目的所在。因此,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成为生态旅游的又一个重要目标。生态旅游是通过吸纳当地企业和个人参与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以及经营与管理、通过生态旅游利益的回馈机制、甚至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和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实现当地对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从而促进当地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最终达到开发一方,造福一方的目的。可是在现实发展中,很多地方没有认真研究开发的可行性,而是把生态旅游当成了一种标签和市场上招徕客源的幌子,以迎合旅游者向往自然、回归自然的心理。甚至,有些企业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利用生态旅游概念上存在争议的机会,在主观上有意识地曲解生态旅游含义。虽然,在生态旅游发展的初始阶段,这种做法一时间吸引了众多的“眼球”,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但是这种做法不仅对旅游者产生了误导,还严重损害了当地的声誉,造成环境的永久性破坏,不利于当地旅游业的长远发展,更有悖于生态旅游发展的初衷。正如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弗朗加利所说,“不能把生态旅游看作是一时流行的时尚或者是骗人的把戏,而应当把它看作是发展未来旅游业的有生力量”。

  (三)从对旅游者进行环境教育方面来看:旅游者满腹抱怨

  从旅游者角度来看,生态旅游是通过旅游者的走进自然、认识自然,从而达到自觉保护自然的目的。因此对生态知识的普及教育应该是生态旅游活动的关键环节,也是生态旅游区别于一般自然旅游的一个关键因素。但是,目前我国的生态旅游开发远未达到这样的标准。首先,缺乏必要的环境教育设施。据问卷调查显示,在全国建立的932个各类保护区中,仅有38个建立了自然博物馆或展厅,59个设置了知识讲解标牌。而且这些设施许多已经陈旧不堪,野外的知识性标牌数量稀少(阮美勤,20xx)。同时,设施所提供的知识内容也残缺不全,挂一漏万,展示手段更是保守落后、形式单调,无法满足游人的需要。其次,缺乏专业人员。不仅生态旅游区的许多导游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不能把地质地貌的形成、动植物的分布及保护区生态系统的意义等自然知识讲解给游客,而是牵强附会,胡编乱造,达不到让游客认识自然、增强环保意识的目的,就连生态旅游区的经营管理人员有时候自己也不是十分清楚生态旅游的本质内涵。这种现状必将使旅游者对生态旅游产生误解,乘兴而来,扫兴而归,牢骚满腹。

  (四)从吸纳当地人参与来看:当地人尚未真正参与其中

  我国生态旅游的开发是依赖于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资源基础的。以自然保护区为例,保护区的建设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当地社区对资源的利用,由于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经营合一的体制原因[7][7],而当保护区开发利用资源时,往往会导致资源的再度争夺,进一步加剧保护区与当地社区的矛盾。根据抽样调查,在3年间,被调查的85个保护区内发生违法利用资源的事件2117起,最多的保护区发生500起,其次分别为226、200、158、156起。社区非法利用与开发保护区资源已成为保护区管理的主要问题[8][8]。由于目前管理体制的原因,社区还未真正参与到生态旅游发展中去,当地人参与的主要形式只是停留在卖些旅游纪念品的阶段,这种游兵散勇式的参与又导致市场管理混乱,有时候还给游客留下了极其恶劣的印象。此外,生态旅游要求要高素质专业化的从业人员,而很多生态旅游区尚未建立起生态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体系,使当地居民因缺乏相应的知识而难当重任。

  四、中国生态旅游实践中问题成因剖析

  综观我国目前生态旅游实践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两大原因引发的:其一是外部原因,是由目前我国国情决定的。在目前经济水平不高、环保意识较差、国内旅游市场仍处于大众观光、度假旅游阶段,尚不完全具备开发生态旅游的条件[9][9]。在这种情况下,盲目引导旅游者进入生态系统较为脆弱的地区必然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其二是生态旅游自身发展中的问题。由于生态旅游概念和实践在我国发展历史较短而产生的内涵认识不清、设施设备缺乏、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

  (一)外部原因

  1、生态旅游的市场不成熟

  生态旅游的发展应该定位于高收入、高教育背景和高环保意识、具有环境责任感的旅游者群。正如1990年加拿大做的一项调查表明,加拿大一般旅游者有20.7的人具有大学文化程度,而生态旅游者中,这个比例高达64.9,具有经验的生态旅游者(已经参加过)则有96以上都上过大学。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首先,我国国际入境旅游的主要兴趣点还在于中国的古老文明而非自然风光。我国国内旅游市场需求还主要集中在观光、度假旅游,虽然大多数旅游者都向往自然、希望回归自然,但自然保护意识却不强,而且追求娱乐是其主要的目的。生态旅游的开发经营者为了迎合这种需求从而在生态系统脆弱地区大力开发各种度假娱乐设施,再加之目前环境技术手段和监测的缺乏,对环境造成损害在所难免。

  其次,从国内旅游者的环保观念来看,国内旅游者的环保观念较差。在一般历史文化景区,乱写乱画、践踏草坪、乱扔垃圾的恶习尚难以完全杜绝,要求其在生态旅游区主动保护生态,特别是在没有明确约束的条件下,更是难上加难。

  2、生态旅游企业存在的外部环境欠缺

  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不仅仅是一个概念,而是需要有实实在在的产业支撑。真正生态旅游活动的完成有赖于无数个把环境保护纳入战略目标的企业的支持。而目前,在我国现有的统计制度和会计制度下,企业经营成果完全是以经济收益来衡量的,这就与生态旅游的多重目标产生了本质上的冲突。在绝大多数的其他企业尚未考虑环境成本、经济成果的衡量也不考虑企业经营的环境收益时,独独要求从事生态旅游经营的企业把环境目标纳入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可能的。但是,作为生态旅游区的企业如果在经营中不考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势必会出现大肆招徕客源、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弊病。

  (二)自身发展中的原因

  1、对生态旅游认识不清

  我国对于生态旅游的内涵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分歧,不少人对生态旅游旅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走向大自然,而忽视了生态旅游的环境教育和文化保护意义。这种认识上的误区直接导致很多问题,首先是对生态旅游产品市场定位不清晰。生态旅游发展的经验表明,生态旅游应该定位为高层次的具有责任感的旅游者群。而目前在国内,对传统大众旅游客源和高层次的生态旅游客源没有区分,大批观光游客的进入,对生态旅游区的环境造成了破坏。其次,把大众旅游的开发方式和经营管理方式套搬到生态旅游区,开发管理不当造成环境破坏等。例如面对黄金周对大众旅游市场广泛招徕,致使景区过度进入。

  2、生态旅游的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这是导致生态旅游问题的又一大原因。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对产品

  设计有专业化的要求,技术较为复杂。而我国生态旅游发展实践尚短,生态学和旅游学又相对独立,既懂生态学知识和旅游学知识,同时又能正确把握生态旅游内涵的专业人才缺乏。更为重要的是,生态旅游的开发依托的资源基础多分属不同部门管辖,作为旅游管理机构的旅游局没有权利对其生态旅游开发和管理参与意见。大多是保护部门又同时搞开发,无论从专业背景或经营管理水平均不能满足生态旅游对开发经营人员的多样化要求。

  3、缺乏真正科学的生态旅游规划

  首先是开发队伍的问题,生态旅游专业性很强,同时要考虑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社区经济的发展等多重目标,所以不仅需要多方面的专家、还要吸纳当地居民代表参与,而我国现在的生态旅游开发规划队伍仍沿用传统的大众旅游规划的人员结构和规划方法,这已经不符合生态旅游规划的要求。其次,规划中保护意识淡漠,缺乏必要的保护手段和技术。

  4、生态旅游区归属不清,管理混乱

  作为生态旅游主要载体的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在部门归属上述多头领导,分别归林业部门、建设部门、环保部门、水利水电部门等管理。作为主要行业管理者的国家旅游局很难有所作为。以自然保护区为例,生态旅游诸多问题的产生有着更加深刻的体制原因。目前我国的自然保护区采取的分部门、分类型、分级别管理的管理体制。在管理上,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规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其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管理。”但实际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除卧龙、白水江及佛坪3个自然保护区由国家林业局直接管理外,其他保护区均是由保护区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林业、环保、资源、农业等行政部门管理,或市、县林业、环保、资源、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管理,有的国家级保护区由乡镇政府管理(欧阳志云等,20xx)。在保护区一哄而上搞开发的时候,这种管理上的错位和缺位必然引发对环境涸泽而渔的利用。

  五、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的建议

  针对生态旅游实践中的一系列的问题,应该着力构建我国生态旅游适宜的开发和经营模式,以纠正目前生态旅游发展中的偏差。而就目前的现状和问题来看,适宜的生态旅游开发经营模式着重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构建生态旅游区发展的利益驱动机制

  在我国直接参与生态旅游活动过程的以下几个利益主体,第一个就是参与生态旅游活动的游客;第二个就是生态旅游区所在的当地居民;第三个就是生态旅游区的管理部门;第四个就是在生态旅游区经营的企业,针对生态旅游者开发和经营生态旅游产品的旅游企业。了解每个利益主体的目的并合理划分各个利益主体的合理权限和职责,建立生态旅游区发展的利益驱动机制,协调和保障各方在生态旅游发展中的利益,是我国生态旅游实践的关键所在。生态旅游者的旅游目的在于亲近自然、享受无污染的自然环境、认识自然、增长环境自然保护的知识,从而保护自然,因此生态旅游者希望参与的自然环境是独特的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环境教育价值,多数情况下并兼具审美价值。对于国家生态旅游区或者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旅游资源的管理部门来说,对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合理的利用是其主要目的,在此基础之上,由于有些生态旅游资源直接归地方管辖,资源所在地区的经济增长和社区的稳定也是其关注的目标。对于生态旅游资源所在的社区来说,在生态资源被保护之后,如何找到替代的经济来源,是其所最关心的。因此,在构建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的利益驱动机制时,以自然保护区为例,在用于旅游开发的自然保护区建立国家公园、自然公园和森林公园,国家或者各地相关管理部门作为执法机构进行监管,防止资源的不合理使用和破坏,这就必然要触及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现行的管理体制,把经营和管理截然分开,保护区内的执法人员和科研人员实现公务员制。这些区域的经营采取许可证制度由企业承担。企业旅游收入的部分回馈给当地以求获得当地政府和社区的支持。管理机构也可以通过增加当地人管理旅游的权限更多的吸纳当地参与生态旅游开发。由于生态旅游企业承担了部分环境保护的责任和社区就业的压力,所以国家应该在相关的政策上给予倾斜。企业在管理部门的环境要求框架内经营并对旅游者进行规范。管理部门对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和检查。旅游者在享受企业提供的生态旅游产品的同时也要遵守行为规范,在生态旅游过程中培养自然保护的意识。

  (二)加强生态旅游立法、加强环境管理、科学规划

  由于生态旅游区涉及生态系统脆弱敏感地区,因此要加强立法。在现有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的立法基础之上,迫切需要建立有关开发和生态旅游监管的法律法规。

  在生态旅游区的管理方面,应该加强管理审批和环境管理。例如,根据《自然保护区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需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后,报国务院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地方级自然保护区开发生态旅游需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特别要重视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加强环境管理。以自然保护区为例,针对生态旅游的环境管理可以分阶段进行,在立项阶段的环境管理、施工期环境管理以及运营后的生态监测和后评估,不同阶段的环境管理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在生态旅游规划方面,具有专业水准的生态旅游规划队伍是良好规划的保障,在规划过程中要注意听取各利益主体的声音,并在规划中得到协调。同时作为专项规划的生态旅游规划应该服从于保护区或者森林公园的总体规划。在生态旅游规划之前,进行可行性研究,对旅游资源价值和市场潜力以及旅游开发将会造成的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调查和评估,制定符合生态旅游目标的土地利用规划、景观规划、水资源和能源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各种专项规划。

  (三)建立生态旅游开发和经营企业的特殊运营模式

  由于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同时要兼顾多重目标,因此进行生态旅游开发和经营的企业也不仅仅是直接利润的追逐者,而应该在其战略的目标中渗入更多的人文关怀的色彩,在其经营中坚持绿色经营,以绿色为品牌在市场上树立自己的形象,把自己与传统的旅游企业区别开来。

  生态旅游企业的发展是对把环境保护目标纳入企业战略目标、承担环境成本的尝试,这必将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产生良好的推动作用,因此在生态旅游企业的开发、筹资、税收等方面,政府应该给予相应政策上的扶持。政府还可以出面争取国际机构的援助。政府也可以采取更加有效的鼓励投资政策,把企业对环境保护的收益转化为特许的经营权,这样,形成开发和保护的良好循环,必将产生良好的外部性作用。在生态旅游企业的开发经营过程中,尽量采取对环境影响最小的一种开发方式和经营方式,实现绿色经营。例如住宿问题的解决上可以考虑投入较小、对环境影响较小的青年旅馆和家庭旅馆等形式的适用性。又如在饭店不出售任何受保护的野生动植物,不提供与本地区社会文化相违背的服务项目等等,创建绿色饭店。在生态旅游企业的

  市场营销中,可以采纳一个可靠的认证制度或其他自愿性的规范制度,比如生态标识,以便向潜在客户表明其坚持可持续原则和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的可靠性。

  (四)建立生态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体系,吸纳当地社区参与

  生态旅游区的开发要带动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不可能在开发和经营中把当地人排除在生态旅游开发之外。吸纳当地人参加生态旅游开发和经营,这不仅是生态旅游发展的群众基础,也是当地就业和经济来源的替代选择,是决定生态旅游开发成败的关键。

  但由于生态旅游开发和经营对专业化的要求较高,这就使得建立生态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教育培训成为当地劳动力就地转化的重要桥梁和当地社区真正参与的重要环节。生态旅游区培训体系可以主要考虑以下三个层次:首先,管理人员的培训。管理人员包括景区环境管理的主管部门工作人员以及生态旅游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这种类型的培训可以采取“借用外脑”的形式,邀请生态学专家、旅游专家等来举办定期讲座、培训班等。其次,一般工作人员的培训。一般工作人员应该主要坚持就地转化的原则,对生态旅游区的规范要求和生态旅游企业的操作规范进行培训。这一层次的培训应该通过生态旅游发展的利益回馈机制,建立旅游职业技术学校、旅游专科学校等得到解决。此外,也可以通过企业内部的在岗培训完成。第三,对当地社区普通群众的环保知识教育。运用宣传教育栏、广播、电视等形式,把生态旅游环境保护的观念和当地文化、风俗等结合进行宣传,便于当地居民接受。在当地人参与的形式上要不断探索。当地人不仅要能够参与生态旅游的开发和经营,如当地人参与住宿接待、发展特色交通、旅游购物以及参与反映当地文化特色的旅游项目等,还要在生态旅游的开发决策时考虑当地人的意见。

  (五)加强游客管理,进行生态旅游的市场教育

  目前我国旅游者的环保意识还不强,很容易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开展生态旅游必须要加强游客管理。加强游客管理可以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

  第一,要根据景区内环境承载力的状况,利用门票等经济手段、利用线路设计、分区规划等技术手段对游客进行引导,使其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合理布局,以达到不破坏景区内生态系统的目的

  第二,借助景区的宣传栏、宣传画、演播厅、书籍、手册指南以及导游解说系统对旅游者进行环境教育。旅游之前就应明确告诉旅游者应遵守的规范。特别是通过生态旅游企业服务人员的身体力行和生态旅游区周围社区的环保氛围使旅游者受到教育和感染。

  第三,生态旅游景区建立一定的法律、法规、制度,对旅游者的行为进行约束,避免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例如有的景区实行旅游者携带物品的检查制度,又如美国旅行社协会(ASTA)提供的生态旅游者十条“道德标准”(张建萍,20xx)。

  第四,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但塑造了负责任的旅游者,也是在进行我国的生态旅游市场教育,必将加速我国生态旅游市场的兴起和成熟。

  (六)建立生态旅游专家规划和指导的辅助系统

  生态旅游要求专业化的开发经营人员,必然要求强大的科研支持,而目前我国多数旅游企业难改小弱散差的局面,企业负担大量的研发人员是不现实的。但是生态旅游作为专业性的旅游形式,一方面,应该随着环保产业的不断进步,也不断地进行技术革新,把环保产业的新技术不断地应用到生产中去。另一方面,为了保证把旅游对生态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就要求不断地进行环境的检测、研究和比较。而生态旅游科研机构作为研究机构,也不可能长期的驻留景区进行经营,因此,建立生态旅游专家规划和指导的辅助系统就显得很必要了。

  具体在做法上,第一,应该建立生态旅游区与生态旅游研究机构之间的良好联系。聘请这些机构和专家担任生态旅游区的顾问或者组建智囊团,提供指导和咨询服务。从生态旅游区的规划开发前期考察开始就不断地为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建议,定期为生态旅游区的管理部门提供必要的环境情况报告,并不断对现实发展中的偏差提出纠正意见。

  第二,加强生态旅游管理部门同研究机构的联系。建立生态旅游主管部门通科研单位的合作机制,加强生态旅游的理论创新研究、推动生态旅游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制定科学的生态旅游规范和技术标准。

  通过两方面的合作,充分吸收生态旅游研究的成果,把大量的专家和学者纳入生态旅游发展的辅助系统。

旅游调查报告14

  旅游纪念品,顾明思义,是为游客在旅游购买过程中设计的富有吸引力的工艺品。发展旅游纪念品,对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宏观效益,增加就业机会,满足游客需求,形成产业优势都具有重要意义。

  全市拥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7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58处,拥有博物馆45座,全市14个综合档案馆向社会开放档案29.5万卷(件)截止2005年底,全南京市共有旅游景点75处,全年游客接待量5061万次。这一连串的数值也清晰地展示了南京旅游旺盛的生命力南京的纪念品产业作为南京旅游产业的重要主成部分,在整个旅游业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就当前的旅游纪念品市场存在很多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

  1.旅游纪念品竞争力有待提高

  旅游纪念品种单一,无论是雨花台还是夫子庙,纪念品的品种都过于单一,多是一些未经过加工的原材料,就以雨花石为例,市场上千篇一律地只是利用了雨花石的观赏价值,诸如5元抓一把雨花石,或者是将雨花石作为配饰,钥匙扣,也有稍微加工一点的,将雨花石组合起来制作成具有按摩作用的鞋子,但这样的'纪念品与其他非南京地区的雨花石相差无几,不能体现南京作为雨花石故乡的特殊性。更让南京作为革命圣地的革命精神不能得到很好发扬与继承。

  2.纪念品的质量低劣,

  3.旅游纪念品的文化价值体现不够,缺乏应该具备的文化内涵

  4.旅游纪念品低价竞争

  5.有创新意义的纪念品不够

  对于旅游纪念品的发展我的建议如下:

  旅游购物、美食业和旅游娱乐业的发展成熟是旅游产品升级换代的必经途径,也是对旅游资源进行深层次开发的重要手段,但目前在来宁旅游的国内游客的旅游消费中,旅游购物、美食和娱乐等方面的支出所占比例普遍不高,在当前南京市传统观光型旅游产品的开发已近饱和的状态下。

  要遵循这个原则就要重视市场调查,加强对旅游纪念品市场和旅游者心理的研究,将市场调查作为旅游纪念品开发的先导。旅游纪念品生产企业应通过市场调查,分析、研究国内外旅游者对旅游纪念品的需求情况,及时调整商品结构,并对原有商品进行改进、完善和提高,积极开发适应国内外旅游者需求的旅游纪念品。地方特色文化特征越鲜明,文化品格越高的旅游纪念品,其价值越高,也越受欢迎”。

旅游调查报告15

  9月7日,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发布了《中国公民出境(城市)旅游消费市场调查报告(XX-XX)》(以下简称“报告“)。

  该报告以中国出境游客为研究对象,针对不断变化发展的旅游业态新热点、新诉求进行调查与分析,力求指导旅游目的地城市如何提升对中国出境游客的吸引力和旅游体验。

  本次调查的项目内容达97项,必填的问卷内容416条。通过线下以及互联网和微博、微信等手段,对17810个在XX年4月之前一年内出境的旅游者作了定向问卷调查,其中有效问卷7813份。调查中的出境游客不包括前往港澳台的游客。

  XX年,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出境客源市场。XX年,中国出境游客人数在国际游客中的比重达到9.58%,中国出境旅游消费总额达到1650亿美元,出境旅游消费在国际旅游收入中的比重达到11%。报告分析认为,中国出境游呈现以下发展趋势:中国出境游客人数必将持续增长,二三线城市出境游市场潜力巨大;选择长线旅游的中国游客出境旅游更为频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收入的增加,中国出境游客旅游热情逐步提升,在旅游上的投入也较大,41.59%的游客将生活总支出的20%以上用于旅游;中国出境旅游形式更加多元,游客对旅游的个性化与差异化要求逐步提升,“私人定制“式的组团旅游、跟着“达人“去旅游、特种主题旅游,最具市场吸引力;本次调查显示,67%以上的游客通过互联网预订酒店机票、搜索旅游攻略、查询旅游目的地信息和购买门票。

  本次调查执行方益普索中国区董事总经理李海岚在表示,很多调查结果非常有趣,比如,超过1/3的受调查者认为,旅游在生活中与恋爱婚姻、家庭财富、事业发展、学习教育、健康保障、子女成长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是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提升的重要内容。中国游客一旦走出国门前往境外旅游,脚步就不会停止。有37.7%的'受调查游客每年至少安排一次出境旅游,每年安排多次出境游的占比达36.86%。另外,对于亚洲热门目的地的选择与出游者的收入基本无关,而选择欧美目的地则与游客家庭收入正相关。

  情感因素对中国出境游客旅游决策及行为的影响重大。调查显示,情感影响一方面来自“他人“的传播,另一方面来自“自身“的体验。良好的体验和旅游归来的意犹未尽是中国游客再次出游的最大动力,也是他们互相推荐传播和建立口碑的原动力。

  “口碑“在中国出境游客选择境外旅游城市的过程中作用明显,有74.64%的受调查者会加入相关的微信群、qq群和论坛获取相关信息,44.12%的受调查者会向亲友咨询。“传播“已经成为中国游客境外游归来后的自发常态行为,有90.52%和84.40%的游客通过电脑或移动设备进行传播。87.05%的人在境外游结束后会发微博、微信传播,67.23%的人会制作图片和音像资料在网络上发布,65.30%的受调查者通过论坛和博客发布游记,77.60%的受调查者会向他人推荐。

  李海岚介绍,与其他国家游客不同,中国出境游游客通常会兼顾多个目的,其中旅游观光为首要目的(占比83.60%),其次为休闲度假(占比67.57%),第三为购物(占比35.95%)。有趣的是,中国游客在选择境外旅行目的地时,是否是知名旅游城市是他们考量的重要因素,XX年~XX年,超过一半受调查者因为“知名“而前往某个境外旅游城市。

  降低签证门槛、简化签证程序、缩短签证审批时间(占比70.51%),依然是中国出境游客最期望的改善签证政策的措施。有58.92%的受调查者希望减免签证费用,57.10%的受调查者希望实现免签/落地签/过境免签。46.14%的受调查者表示开通直飞航班、邮轮、包机或专列会吸引他们出境旅游。43.99%的受调查者表示,提高商品退税比例或折扣比例会吸引他们出境游。

【旅游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旅游的调查报告11-09

旅游调查报告12-17

旅游调查报告(经典)03-30

旅游专业调查报告07-03

有关旅游的调查报告06-30

旅游消费调查报告06-24

假日旅游调查报告06-30

旅游景区的调查报告07-01

有关旅游的调查报告09-27

有关旅游调查报告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