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读后感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读后感1
我从两年前带领部分教师开始进行“跨界学习”的项目研究,两年来,一直在摸索前行。有曲折也取得一些成就。比如,去年集团办学联合体特色项目评比获得一等奖第一名;今年上半年整理印出了一本《引万物让课堂,以世界为教材》的文集;现在继续深入……我们的研究思路是由点到线到面的方式,逐渐扩展深入。大量的教师和学生的参与,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从蝴蝶开始到牛首山,到学校校园内外湿地文化、南京饮食文化、院士文化研究,从学科内部、学科之间到时空领域。
大家可以发现跨界已经无处不在,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东山黄金海岸一楼厕所的入口处,有这样一句话:商务和休闲已经实现了跨界。是的,周围的景枫、金鹰、太阳城,已经不是简单的购物场所。曾经的大型高档购物场所已经实现了转型,否则就要被淘汰。而我们的学校却停留在学科相对割裂的状况,我们的学生却缺乏这样的意识,显然已经与社会发展相脱节。
在读到魏勇老师的《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的《好课堂要跨界》这篇文章时,他谈到作为历史老师他在昆明上的一堂语文公开课,从研究日本历史文化的角度去上《一碗阳春面》,效果可想而知。令人诧异的是,他写的文章大多数发表在《中学语文教学》上,他结交的朋友也基本上都是语文老师。他的理由是,语文的空间比历史大,历史的空间比政治的空间大……
学校安排我联系历史组,我也就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历史学科的听课,近几年来听了好多历史课。听完课,历史老师可能出于尊重都主动找我评课,也可能程序的要求,有听必有评。虽说政史不分家,但作为政治教师去评历史教师的课还是需要勇气的。于是我就从这样的角度去思考进而去点评: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如何?学校倡导的“少教多学”理念落实得如何?
在评课的过程中,我思考得最多的就是,人为什么要学历史?魏勇老师认同两个观点:一是学历史是为了以史为鉴,借鉴过去的经验教训。另一个就是评判性思维。作为政治老师研究的.就是当下现实的问题,而批判性思维这也是政治学科最基本的素养。
所以,听了“商鞅变法”之后,我就觉得老师没有引导学生去认识当下中国的改革,中国为什么要改革?商鞅变法要因为生产关系需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当下的中国改革不也是如此。商鞅变法从政治、经济、文化着手,当下的改革不也是全方位的吗。商鞅变法为什么成功了?对应可以启发学生思考我国改革三十多年的改革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何在?
听了“美国西进运动”之后,我就觉得我国也有“西部大开发”,老师应当引导学生去思考两者的区别在哪里?
同样,在上政治课的时候也要引导学生从历史角度去思考。比如说为什么我国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回顾世界各国的历史和现状,大多数战争的爆发尤其是局部战争、内部战争都是民族、宗教问题引发的。
国庆节期间女儿为了写一篇参赛作文而苦恼,我就随口问了作文题,题目是“底色”或者是“发现一条河流的隐秘”。太哲学味了,我也不知道怎么写。于是我说两天前我们去了盐城大丰中华麋鹿自然保护区,你知道麋鹿自然保护区为什么会出现在大丰吗?你知道麋鹿的前世今生吗?如果你有兴趣查查,你会发现,中华麋鹿的生存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兴衰史。你就会理解什么是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作文怎么写我不去关心,至少我引导她从地理、历史、政治多角度去思考问题,难道一篇好的作文不需要跨界跨学科吗?
魏勇老师说,学科界限被打破之后,上课的时候老师可以纵横捭阖,很容易找到一个可以给学生惊喜的地方。他还说,学科界限学校可以有,但是作为老师,我们在阅读和思考的时候不要有界限。
《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读后感2
对于教师来说最快乐、最有成就感的应该是学生喜欢上自己的课,能对你的学科持续保持着兴趣并且学得好。很幸运拜读了魏勇老师的《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给我指明了方向。魏勇老师在书中以自己的实际生活和教育经历和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入浅出的分享好课的秘密。
例如要让学生喜欢你的课,教师要以真实的自我与相处;教师要发掘自己的独特优势,选择与自己天性一致的教学方式;课堂是发现的工程,也就是魏勇老师说的“拆围墙,开窗户”。这些心得源于作者独特的思考和实践,尤其是作者作为一名历史特级教师,关于历史方面的思考和感触更使我茅塞顿开,引人深思,给了我很多现有教学模式下不一样的观点和看法。
教书育人,首先是要尊重孩子,这不仅是指要关心孩子的生活,学习,更关键的是,需要把已经上中学的他们,作为一个个完全独立的人来看待,尊重他们的选择,给他们足够的`选择自由。
“千万不要忘记自己曾是学生”,我们都是当过学生的人,我们最喜欢听哪种老师的课呢?第一,风趣幽默;第二,他在课堂上总能给我们一种新的东西,让我们感觉意外,让我们感觉脑袋被拍了一下。我们一直提倡要尊重学生。我理解,最大的尊重,并不只是在日常生活中和学生交朋友,关心他的生命,而是在课堂上给他惊喜。这个惊喜是什么呢?我的理解是,我们课堂当中常常会有出乎学生意料的,又能够让学生感觉很有收获的一些东西,他可能想到了但是他没有我们课堂上所提供的东西那么深刻,于是他成长了。他变得更深刻了,对他来说有惊喜。
关于怎样的课程是好课,怎么教学学生才喜欢,魏老师通过多个精彩的教学案例来阐释,教学中的技巧虽然很重要,但思维的突破与不同,才是教学的精华。魏老师也从自身的经历说到重新回归教育本质的成长过程和经验,让人感觉非常亲切。一切的教师与教学都是从理想跌入现实,在现实的泥沼中苦苦挣扎,再渐渐找到突破口并不断升华的过程。这给予我这个新入职的年轻教师很大的信心,而增强这一信心的途径便是要求教师要有广博的阅读、独立的思考和批判的习惯,还有必不可少的对现实社会与社会人的真切关怀。而魏老师对待读书的态度也使人敬佩,他要求我们在读书时要正襟危坐,必须集中全部的注意力,这样的读书叫“啃”,而我们如果能够静下心来,啃一些好书,也会使我们上课的状态不一样。我想魏老师之所以出众的根源便是有这样读书的态度,而这也使我坚定了以后读书的信念,以书温养身体,以书塑造灵魂!
而最道出我的心声的便是你在学生时代希望教师怎样做,今天你就怎样做。想要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就必须要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来跟学生对话,使教师自己成为学生与书本之间的一座桥梁。而课堂也就成为教师与学生一起经历的一次精神上的旅游,而对于旅游的感触学生与教师也许并不相同。对于学生来说,教师认为的好课并非是学生认识的好课,而怎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你的心意,认同你的付出呢?作者认为只有搭建书本世界和学生的经验世界,使其唤起师生共同的情绪体验,而这样才能使老师的每句话学生都会容易有认同感,学生的每个感受也会使教师能够倾心体会,也就是教师要先有代入感才能成就认同感。
让学生喜欢上自己的课,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真的很难。需要我们从认识上去改变,从行动上去磨练,从实践中去总结,从反思中不断去完善。让每个孩子都喜欢上自己的课,这是我的一个愿望,我也将为了实现这个愿望不断地努力,与学生们共同成长。
《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读后感3
给学生惊喜的课程要有一定的“侵略性”让我很震惊,特别是读到美国孩子的一段历史课,上课的过程是那么的奇妙,这样的课堂我都想去听,孩子们怎能不喜欢呢
什么是好课,回想起自己当学生的时候,如果一节课自己很紧张,心中的弦绷的很紧时,这节课自己的收获其实是非常少的,因为太紧张,思维打不开,迎合老师回答问题,没有深入思考,根本收获不了什么知识。所以,想让学生喜欢你的课,要给学生们创造一个安全轻松的环境,让他们心情放轻松,这样他们的思维才能打开,才能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
记得第一次教九年级时,王校长说:“对于教师来说,九年级这一年可能是我们教学生涯中普通的一年,但对于学生来说,他们一生只有一次九年级,也许就决定了他们的一生,我们要对他们负责”。当时我才感受到老师的影响力,也许你的一个肯定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就能激励一个孩子,让他从困境中顽强的走出来,也许你的一个否定,会让孩子出头丧气,失去信心。所以我们要像魏勇老师说的那样:去高估孩子们创造力,去肯定他们的个性。也许他们没能达到你所期望的`高度,但他们至少会踮起脚尖试一试,这对他们来说就是收获,就是成长。
自己的课堂需要不一样。孩子们从小学直到现在,已经上过许许多多的课,如果每堂课都没有新意,没有亮点,孩子们怎能喜欢呢。每次上课我都在想,我当年想上什么样的课。其实当年就怕上上午第四节课,已经是最后一节,精力不够,并且很饿,大多数时间精神不集中,期盼早点下课。所以现在如果我上第四节课,会给孩子们一点小小的奖励,每人一支棒棒糖,或可以允许吃东西,你会发现,孩子们并没有因为吃东西而影响听课,反而更认真,更集中了。
读魏勇老师的书让我受益匪浅。课堂是拆围墙,开窗户的工程。好课让学生满腹狐疑,好课给学生惊喜!
《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读后感4
每个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上课习惯好,学习成绩好。上课是老师传道受业的重要途径,老师只有上好了课,才能守住讲台这块阵地,才能博得学生的信赖,才能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敬仰,能喜欢自己这个老师,喜欢自己所教的科目。并且多年以后学生回忆起来仍然兴趣盎然。怎样做,才能达到所期望的效果呢?魏勇老师在书中《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为我们指明方向。
翻开这本书,里面没有什么高深的观点和理论,而是魏勇老师作为一线老师对教育现象的反思或是教学随想,真真切切地从课堂、学生、如何上课、如何提问、教师学习等方面娓娓道来。他以粗犷,明晰,大将之风的文笔,向人们揭示出教育的本质,给老师点亮心中的迷惑:别忘了!自己曾经是学生;学习书本知识,要从学生的"经验"出发;上一节好课,才是尊重孩子!
"别忘了,我们都是当过学生的人,我们最喜欢听哪种老师的课呢?第一,风趣幽默;第二,他在课堂上总能给我们一种新的东西,让我们感觉意外,让我们感觉脑袋被拍了一下。"书中这段文字给我感触最深,我们当学生的时候就喜欢有趣的老师上课。现在我也是一位老师了,应该回想一下当学生时对老师的期许,我们可以成为我们学生时喜欢的老师,那应该能给现在的孩子们惊喜。
魏勇认为课堂其实是师生共同经历的精神旅行或者精神探险,在此过程中,学生始终在惊喜中享受发现的乐趣。在这种探险中,教师的角色接近于导游,始终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引领游客有计划地领略未知的.湖光山色,去探寻茂林修竹中的某一处幽静。教师要善于从教师这个高冷的角色转换为平和的共同学习者,时刻提醒自己曾经也是一名学生,以学生的视角拨开横亘在师生之间的雾霾。=
一节好课,才是尊重孩子!魏勇老师说,如果一节课平庸的上下来,没有给学生以惊喜,没有给学生带来礼物,对学生就是不尊重。因为学生是多么渴望老师能给他们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收获啊!我感觉,就是在组织教学上,也要经常变花样,学生注意力才集中。经常一种方法下来,学生没了新鲜感,课堂就没有了活力。上好一节课,是需要老师多学习,多思考,多讨论,多用心的。
认真学习,不断思考,是老师在教学上不断成长的前提!继续读魏勇老师的书《怎样上课,学生才喜欢》,让我们不断进步!
《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读后感5
第一次拿到魏勇老师的这本书,一看是历史老师写的,就饶有兴趣去阅读。读着读着,愈加钦佩,一位历史老师知识如此渊博,对语文、哲学、法律、政治等方面的知识都十分了解。所以,他的文字是吸引人的,而他的课堂想必也是精彩的。
到底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我觉得魏勇老师在书中并没有给出标准的答案,因为这不是一本工具书;但是他的文字能启发我们的思考,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
一、千万不要忘记自己曾是学生
魏老师说,当你是学生时,希望老师怎样做,今天你就怎样做。是啊!我是学生时,最喜欢哪些老师呢?希望老师怎样做呢?我喜欢知识渊博的老师,不仅仅把教材上的知识讲的透彻,也能时刻拓展课外知识;喜欢亲切、幽默、负责任的老师。于是,我开始思考,我离自己当时所喜欢的老师距离多远呢?还是需要继续成长呐。这也令我更加清晰了自己奋斗的方向!
二、好老师要关注学术前沿
只有关注了学术前沿,教师的思想才能够高度来俯瞰教材。教师要始终站在自己所属学科的学术最前沿,永远不要把自己当作一个中学教师,而是要把自己当作这个学科的一个学者。教师关注学术有利于打造开放式的课堂,指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增加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所以,我不能“坐井观天”,而要做到“见多识广”、“高瞻远瞩”。而这也让我再次确认了一件事,作为一名道德与法治教师,我需要经常关注《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思想政治课教学》等期刊,或者时常浏览优秀论文和核心期刊等,以便于关注学术前沿。
三、让学生有思考的欲望和能力
“活”的课堂并不仅仅是学生七嘴八舌的讨论和热闹的发言,而应该是思考后的表达。对于道法学科而言,会表达和会思考都很重要。现在的考题非常灵活,注重考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是很多学生不愿意思考,不会思考,认为本学科背背书就行了,即使他一直得不到高分、享受不到本学科的.乐趣。那么,如何让学生有思考的欲望和能力呢?我想,训练的主舞台应该在课堂。课堂上问题的设置很关键。问题不能是针对教材上的话去设置的,而应该是具有启发性和开放性的问题,意在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多角度分析问题等。因此,上一年我的教学策略有一部分是正确的,比如,提前发送给学生知识点提纲,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做好预习任务,完成课本笔记。这样,就不需要花费课堂时间去做笔记了。课上,可以侧重于通过深入剖析时政资源、案例等,理解相关知识,通过高效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从而逐渐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那么,什么样的课堂资源以及怎样的问题设置能容易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和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呢?这将是我下一阶段要着重研究的问题了。
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这应该成为我时常思考的问题。我将一直学习、时常反思。
《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读后感6
翻看魏勇老师的《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这本书,收获颇丰。就其中两点简单谈一谈我对“如何上好一节学生喜欢的课”的思考。
第一点,不精确的课堂才是好课堂。魏老师认为,好的课堂不应该放弃和我们预设不相吻合的东西,而是要马上对这些答案做出判断,如果有闪光点,立即找出闪光点,然后产生新的思考、新的争论,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和回答问题的乐趣。
对于我们的课程来说,课堂就应更开放一些。例如,在烹饪课中,有的学生在家里已经对包饺子的流程非常熟悉,且做得很好,那我们就可以大胆地让学生尝试不同的体验,比如包出不同于以往的饺子形状,去激发孩子们对包饺子更深层次的探究兴趣,积极思考,去实践,去创新。这样,也对应了魏老师提到的让学生有思考的欲望和能力,有了新奇的精神历险,相信也能激发更好的表达。
第二点是魏老师提到好老师要关注学术前沿,要在每节课中,都给学生带来惊喜,所以老师特别需要有广阔的知识背景和深厚的学术素养。我们在给学生上课的前提,就是要先亲身实践,多学习、多接触、多积累经验,才能给学生提供知识和技术的指导。
就像之前上古琴课时,学生们关于古琴的问题,天马行空、层出不穷,他们对古琴的喜爱表露无遗,想要解答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不仅了解古琴的相关文化知识,还要了解与古琴有关的其它乐器及其历史等,对于任课教师来说,这是对其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的挑战。同时,这也明确的告诉我们,想要上好一节课,靠的不仅仅是课堂的设计,更考验教师内在的文化底蕴和实践积累。
作为教师,我们的工作是育人,是助力孩子们的成长。但成长同样也是我们一生的课题,不能蹉跎,也不可懈怠。
愿我们一同成长。
《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读后感7
每个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有良好的上课习惯和良好的学习成绩。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的重要途径。一个老师只有上好课,才能站稳讲台的位置,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才能让学生发自内心地佩服他。他可以喜欢作为老师的自己和他所教的科目。 .多年后,学生们饶有兴趣地回忆起它。怎么做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魏勇老师在《怎样上课学生喜欢》一书中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翻开这本书,没有高深的观点和理论,只有魏勇老师作为一线教师对教育现象或教学思想的反思。他真的是从课堂上,从学生身上,从如何教,如何提问,从老师的学。等等。他以粗犷、清晰、笼统的文笔,向人们揭示了教育的本质,照亮了老师心中的困惑:勿忘!我曾经是一名学生;学习书本知识要从学生的“体验”开始;好好上课,才是对孩子的尊重!
“别忘了,我们都是学生,我们最喜欢听什么样的老师的课?第一,幽默;第二,他总能在课堂上给我们带来新的东西,让我们很惊喜,它让我们觉得自己的头被打了一巴掌。”书中的这段话最让我感动,当学生的时候,我们都喜欢有趣的老师教课,现在我也是老师了,应该回想一下学生时代对老师的期望,我们可以成为老师当我们还是学生的时候我们就喜欢,那应该能够让今天的孩子们感到惊讶。
魏勇认为,课堂其实是师生共同经历的一次心灵之旅或心灵探险。在此过程中,学生始终在惊喜中享受发现的.乐趣。在这样的探险中,老师的角色接近于导游,总是带领游客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领略不为人知的湖光山色,在茂林修竹中探索一处幽静之地。教师要善于从高高在上的老师转变为平和的共同学习者,时刻提醒自己曾经是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拨开师生之间的阴霾。
《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读后感8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老师,我们只有上好课才能坚守住自己的三尺讲台,而仅仅是上好课还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是,我们都在思考如何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堂。我有幸拜读了北京十一学校魏勇老师的《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让我受益良多,也开始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怎样才能让英语课成为学生的学习乐园?
一、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
魏老师在书中说到了作为一名老师千万别忘了自己也曾是学生。他上学时,内心对于老师上课时的期待,对于学校建设的期待。当然现在他的学生内心也是同样有各种想法,但能否让其充分表达这就是老师的教学手段。魏老师的课堂设计总能别出心裁,这些都来源于魏老师从学生的经验来上课,这不仅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能让学生们将所学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素养。记得一次与我侄女交流,说起上学时期最喜欢的老师,侄女脱口而出:“李老师。”于是我就追问,“为什么?”“李老师,上课总能给我们一些惊喜,在他的课堂上我们很轻松,而且老师幽默风趣,我们都很喜欢他。”也许这位李老师就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出发,让自己的课生动活泼,让自己的课被学生所喜爱。曾几何时,在邱叶芬听完我的课后,对我说了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你上课太像个老师了!”那时我很疑惑,我本来就是一个老师啊,难道这样上课有错吗?或许就是这句话,唤醒了我,让我明白,为什么多次赛课总是名落孙山。作为教师,我们无需总把自己摆在至高无上,甚至不可侵犯的位置,这无形中让自己与学生有了距离感,我们要懂得以最真实的自我去面对学生,与他们分享自己的人生体验与思考,对他们施加教育的同时,我们也从学生的身上受到一定的教育及影响。我们是平等的,我们应该相互尊重。
二、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思考
究竟怎样的一节课才能称得上是好课?相信这是所有老师都会思考的问题。魏老师认为好课应以学生为中心,具有一定模糊性,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同时又是有边界的。课堂的主角是学生,课堂要服务于学生的成长,一切为顺应学生的发展而设置。而只有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时,才能在课堂上说出自己的想法,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生成新的知识和见解。但课堂上自然生成的一些话题以及各种突发状况并不是老师所能预料到的,而老师如何处理这一系列的状况是非常重要的。在我们的课堂上不要仅仅局限于某一学科的教学,学科间是融会贯通的,这样的课堂学生受益良多。记得在一次上课,课上到一半,讲到季节,说到冬天的天气寒冷,单词的教学比较枯燥,学生的注意力也开始慢慢地被别的东西所吸引,听得不是很认真了,于是我就给学生讲了一部纪录片《帝企鹅日记》,告诉帝企鹅生活的环境非常恶劣,帝企鹅爸爸和帝企鹅妈妈要孵化出帝企鹅宝宝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蛋是不能离开帝企鹅爸爸,更不能碰到冰冷的地面。没想到这个故事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后半节课学生反而听得更专注。更大的惊喜是,在期末考试的试卷中,这个故事居然以阅读理解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当然我不能说这样的课就是一节好课,但是开放性的课堂要求我们吸纳更多不一样的内容,要给学生们拓宽知识面的课堂。
三、站在老师提问的角度评价
魏老师认为好的问题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好问题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课堂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内心。好问题是激发学生好奇心和饥渴感的关键。而作为英语老师的我,对于该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才能算作好问题我也不是很清楚。但是好问题应该具有挑战性,自然包含基础知识,和基础知识的延伸。我们在课堂上要擅于抓住有价值的信息提出问题,要多给学生表达的机会,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多多追问,引向深入,让学生有了自我展示的.舞台,更让其的思维在课堂上得到拓展。在我们进行故事板块的教学时,我们都会在进入文本前找一个切入点,然后利用一个主旨性的问题把学生引入课文的教学,然后根据课文内容设置一些紧扣课文的问题来帮助学生理解,但在我们提出问题时,不同的老师会有不同的方式,引发的效果也是不一样,这就取决于怎么铺垫。而这取决于老师自身,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学习,充实自身,找到适合自己天性的教学方式,要关注学术前沿,切不可闭门造车。尽管如此,我更倾向于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提出问题来,让大家一起讨论,或许,这样更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吧!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要像魏老师一样懂得站在学生的立场去看待和思考问题,课堂教学的设计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丰富自己的课堂,让我的学生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有所收获,更让他们喜欢上我的课堂。当然作为年轻教师要懂得丰富自身,与时俱进,做一个新时代的老师。在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的这条漫长道路上,我要时时思考,不断鞭策自己,努力做到上好课,让学生喜欢。
【《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读后感】相关文章:
《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的读后感06-27
《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读后感12-12
怎么睡眠才养生12-17
粽子怎么吃才健康06-25
对联怎么贴才正确01-17
对联应该怎么贴才对06-28
怎么教育小孩才听话07-02
长裙怎么搭配才时尚09-21
眼镜怎么戴才时尚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