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调研报告

时间:2024-06-01 18:08:58 报告范文 我要投稿

(精华)学校调研报告15篇

  在现在社会,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报告包含标题、正文、结尾等。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校调研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华)学校调研报告15篇

学校调研报告1

  定价

  要开店,得提前摸清楚周围同类型店铺各种产品的价格,你的定价最好和他们持平,既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要符合你装修的档次和你的地段。

  第二步是根据定好的价格,除去你预留的利润和其他成本(房租水电),对产品的成本进行计算,根据最后的计算结果来调整配方,容量等,如果成本太高无法用普通的封口杯之类,就得为此产品考虑换小容量的包装,比如小而精致的咖啡杯,看上去高大上但容量小的玻璃瓶子等。总之,在你正式开业前进行成本计算是一项必要的,且需精确计算的`工作。

  成本计算和调整配方是同时进行的,在成本之内,你要反复多次实验出每一种产品各种配方的比例,直到喝到感觉最好的口味,可以请朋友同学来试饮,最后对最佳比例要形成标准的量化标准,可以记下来,一来可以保证产品口味的稳定性,二来提高你的制作效率,三来为培训店员准备。

学校调研报告2

  住校生与走读生相比较,在学业上、生活上都有着较多的差别。在住校生度过最初的心理依赖期之后,在校的生活基本可以安排的妥当。当然受到父母的照顾要少了,与父母沟通交流也少了,大事小事要自己去做,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在自主性、独立性的培养上,与同学的相处,建立起深厚的友情等方面应该说都是住校生的优势。

  从学业上来看,应该说住校生比走读生容易出成绩,有晚自习课,还有老师的答疑,包括在培养高效学习上都有着优势。但是现在看来情况正好是相反的。从对本学期期中的成绩分析来看,走读生的平均分比住校生高3——4分,在班级90分以上的共23人,而走读班90分以上的人数都在全班人数的一半以上。我们该如何看这个数据,也就是说住校生当中自主自觉的,主动学习的学生很少,而被动学习的同学经过学习,没有太大提升。这样的对比需要引起我们和家长的高度的关注。

  对于我班住校生的情况作出如下分析,可能还不够全面,尽请谅解。

  吃过晚饭后和晚自习前自由的时间学生觉得无事可做,哄闹,懒散,觉得一天下来了需要休息,作业懒得写,学习懒得学。

  我们住校的同学总觉得一天下来是辛苦的,住校生每天的时间是固定的,每天刚学习的知识,父母不在身边,不可能像走读生的家长对各位有督促,他们也不明白是靠自己的'。在基础知识上,住校学生能牢牢的掌握住,但对于一些发散思维的、能力提高的、拓展延伸的类型题,住校生的视野显得就提襟见肘,往往失分特多。

  孩子一周在校,很少打电话给孩子,也难得来看孩子,周末才和孩子交流,问的还都是学习。住校生产生的心理的问题远比走读生要高,尤其在这个年纪,所以家长应该多问问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有时间给孩子打个电话问问,或者来问问老师,不要觉得把孩子送到学校来,教育和引导就是学校的事情了,有些东西是老师和学校替代不了的。孩子在这里和同学交往的怎样啊,有没有太大的压力啊,有什么需要父母帮助的啊,都可以问问孩子。学习生活要关注,心理变化也要关注。而回家之后,和孩子聊聊学校,班级,同学,带孩子出去转转,做一些有意义的家庭活动,而且这比让孩子回家后往电脑前面一坐要好多了。

  不能正确看待孩子的学业成绩,出现问题了只顾着斥责,唠唠叨叨的骂等等或者就只说两句不痛不痒的对孩子没有帮助的鼓励的话。

  孩子的学业出现问题,要帮助孩子去进行分析,我们班的大部分孩子是很上进的,了解孩子的情况,也可以问问看课任老师怎么回事?相信孩子,鼓励孩子。有些孩子可能也只是失误而已。

学校调研报告3

  为了解我校家长学校开办情况,促进我校家长学校工作的开展,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校领导,家长学校委员会成员及相关教师于XX年7月通过下发书面调查表、召开座谈会、检查资料、个别交谈、找家长代表及学生了解情况,分组进行实地考察调研等方式,对从XX年至今我校家长学校办学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研。一,沈阳矿务局中学总体情况

  沈阳矿务局中学位于沈北新区黄金地带虎石台开发区,交通方便,北站始发325路,马路湾始发328路,南站始发4325路公共汽车及火车均有停车站。是沈阳市首批市级重点中学。学校现有教学班52个,学生总数2700名,教职工220名。建校二十多年来,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学校规模不断壮大,赢得广泛社会赞誉。学校参加全国、省、市学科竞赛屡创佳绩,共有200余人次获奖。学校先后60多次荣获全国及省、市级荣誉称号。各新闻媒体多次来校采访报道。原国家教委副主任,现任全国人大文教科卫委员柳斌先生曾在北京接见了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对我校的办学给与高度的评价,并欣然题词“杏坛夜雨,槐市春风”,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我校的关怀和希望。

  学校历来以教学上的“低输入、高输出”名扬辽沈地区。现有8500余名毕业生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等全国各类高等院校。升学率一直稳居全市市级重点中学之首,并超过多所省级重点中学。近几年高考成绩又取得历史性突破, XX年高考全员平均分分,列市级重点中学第二位,并超过6所省重点中学,重点大学录取率20%,二批本科以上录取率80%,本科录取率100%,吴晶同学以655分的高分超过十几所省级重点中学高考的最高分,并夺得区高考状元;XX年高考全员平均分分,在市级重点中学遥遥领先,并超过9所省重点中学,重点大学录取率19%,二批本科以上录取率%,本科录取率%;XX年高考,理科全员平均分分,超过13所省重点中学,文科全员平均分分,超过19所省重点中学,重点大学录取率20%,二批本科以上录取率%,本科录取率%。XX年年高考,理科全员平均分分,文科全员平均分分,重点大学录取率%,二批本科以上录取率%,本科录取率%。而XX年,XX年两年来,我校高考成绩更是非常突出,各项指标保持在同类学校中的领先地位.此外, “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是矿中的教学特色。沈阳矿务局中学多年来重视艺术、体育教育,并结出累累硕果。在提高了同学们身体素质,陶冶艺术情操的同时,也为有艺术、体育特长的同学拓宽了升学之路,取得了连续多年数名同学考入体育学院、美术学院的佳绩。XX年美术、体育高考,我校捷报频传。我校参加考试的8名同学经过刻苦训练,均顺利通过体育加试,合格率达100%。其中,谭姜、胡朋飞同学分别取得了和分的高分。我校09年美术统考再创佳绩,省统考合格率达100%,这是我校自XX年辽宁省首次实行美术统考以来,连续创造的第四个合格率100%的奇迹。随着学校声誉的不断扩大,吸引了大量考生踊跃报名,录取线不断攀升,学苗质量不断提高,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学校办学硬件装备精良。有独立的教学楼,实验楼,有先进的理、化、生实验室及电教室、语音室等。学校已经和北京四中等名校建立信息网络,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有300米跑道的风雨操场;有藏书3万册、百余种报刊杂志的图书阅览室。生活设施舒适幽雅,有独立的男、女宿舍各一栋,宿舍为6—8人间的标准寝室。有独立的学生食堂、宿舍、浴池。学生食堂分高中档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

  学校自创建沈阳矿务局中学家长学校以来,教科室深入研究指导,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积极配合,从总体看,家长学校的工作开展还是比较有成效的。一是家长教育观念有了很大转变,科学教子水平有了明显提高。通过家长学校,使家长从家教观念方面进行反思,从家教知识方面进行补课,做到了家长在教育、塑造孩子的同时提高了自身素质,重塑了自我。二是加强了家校联系,形成了育人合力。三是以家长学校为纽带和桥梁,把学校、家庭、社会融为一体,实施对学生的全程教育和管理。

  二,沈阳矿务局中学家长学校建设的主要特点

  经过调研,我们了解到我校的学生家长来自四面八方,职业阶层、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生活经历、思想修养和其孩子的表现各有不同,这就决定了家长学校要有多种形式配合,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家长学校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如下特点:

  (一).家长学校的组织机构健全

  学校领导加强了对家长学校工作的'指导,把家长学校作为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指导学生家长提高家教水平,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实现学校、家庭教育一体化的重要工作内容来抓。学校建立家长学校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实行校长负责制,德育主任亲自抓。家长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由学校党支部书记、德育处主任、教导处主任、年级组长及家长代表构成。由学校党支部书记主持工作,负责指导、协调家长学校工作;家长代表负责收集家长对家长学校组织的活动的信息反馈及对学校的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家长委员会每学年召开两次会议,学习有关文件特别是有关的教育法规,结合学校工作重点,制定家长学校工作计划,针对家教中的热点和普遍存在的问题,确定科研课题及个案研究。

  (二).家长学校的规章制度健全

  家长学校工作制度:1.家长学校要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普及家教知识,提高家长素质和家教水平为目的,把搞好教学,注重实效作为家长学校的生命线。2.在教学内容上,要做到系统性、分层次、有重点。要以《家长必读》为基本内容,结合学校及本班的实际,参考有关资料,确定全部讲授章目并有针对性地安排在各年级。要以起始学年的家长为重点安排教学内容。3.要编写好教学计划,既要制定三年的全程计划,也要制定较具体可操作的年度教学计划。在年度教学计划中要做到时间、内容、形式、目的、要求可落实。

学校调研报告4

  省教育科技工会高校部对我省部分高校教职工身体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期间共发放问卷6000份,有效回收5184份。这次大规模的问卷调查,拟定了50个问题,涵盖了教职工的自然情况、身体状况、心理品质、工作环境、生活质量、建议诉求等方面的内容,其目的在于切实了解和掌握我省高校广大教职工的身体健康状况,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基本情况

  在接受健康调查的人员中,男教职工:2664人,占调查总数的51%,女教职工2520人,占调查总数的49%。其中30岁以下25%,30-39岁30%,40-49岁30%,50岁以上15%。在被调查的教职工中,博士11%,硕士26%,本科41%,大专15%,专科以下人员7%;在职务分布上,科级以下39%,科级38%,处级21%,校级2%;在工资收入情况方面,调查显示,1200-3000元占58%,3001—5000占35%,5000以上占7%。被调查人员绝大部分为一线教职工,切实体现广大普通教职工的生活工作健康状况。

  我们在调查中按不同性别,年龄段,岗位,学历,工作环境等多方面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对数据处理后我们发现,在不断深化高教体制改革的形势下,广大教职工在承担着创新理论,传播知识,教书育人的特殊职责,同时面临更大的挑战,在社会环境的影响,精神和心理的负担,工作的压力等因素下,致使许多教职工身体和心理都处于亚健康状况态,需要很好地去疏导和调理。

  二、健康状况分析

  (一)身体状况让人堪忧

  从数据中反映出:教职工中自我感觉身体健康的只有11%,感觉良好33.8%,感觉一般27.4%,也有9.8%的教职工认为身体较差。患有职业病的情况:颈椎和腰椎病占34%,咽炎、鼻炎占26%,精神紧张占13%,头昏、失眠占13%,静脉曲张占8%,其他占6%(表一)。教职工的常见病主要有:胃病、颈椎病、肩周炎、高血压四种。另外,高血脂、高血糖、高胆固醇的教职工的占57%。从感冒的周期上看,一年只感冒一至二次的教职工占35%,一年感冒好几次的教职工占46%。

  被调查的教职工中,处亚健康状态占有一定数量。突出表现在浑身酸痛无力和精神衰弱失眠两个方面,比例高达50%,经常感到疲惫的教职工占26%,时常烦躁易怒的占19%;在工作中感到精力一般的占45%,精力较差的占15%,精力很差的占2%。近40%教职工认为自己属于肥胖,并导致很多疾病的发生。以上这些疾病的产生,都是与教师职业的特点相关联,由于坐立的工作时间较长,讲课时间长,吃饭不规律,休息没钟点,加上长期精神压力大,又缺乏劳逸结合和适当锻炼,造成高校一部分教职工,特别是一线的教师身体严重透支,不仅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痛苦,也给教学科研等工作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二)工作学习生活压力大

  在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和社会激烈竞争中,教职工面临着发展的机遇和挑战的压力。通过调查显示出,90%以上的教职工从不同程度上认为工作压力大。压力主要来源:29%的来源于科研课题的压力,24%来源于发表论文晋升职称的压力,11%来源于教学科研成果考核的压力,还有16%来源于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的压力,家庭负担的压力占11%。从休息时间表上看,晚上11点前休息的教职工占38%,晚上12点后休息的占40%,凌晨一至二点休息的'占22%;从业余时间的主要用处看,做实验、钻研业务的教职工占19%,备课、完成论文的占21%,电脑前浏览信息的占26%,用于第二职业的占8%,用于其他休闲的占26%;从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看,每周参加体育锻炼5至6次的教职工占7%,每周参加体育锻炼3至4次的占16%,每周参加体育锻炼1至2次的占45%,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占32%。

  从心理症状的调查中看,有46%的教职工平时会感到紧张,有10%的教职工会感到恐慌,有12%的教职工感到终日心神不宁,还有12%有教职工常感到有不幸的事要发生。这些教职工经常会出现头晕、失眠、多梦、注意力不集中、精神萎靡等等现象,还有的教职工出现头痛、耳呜、口干、胸闷、便秘、多汗等症状。

学校调研报告5

  摘要:

  学生是祖国的花朵,社会的未来,学生的身体健康牵动着千万个家庭的心,而学校食堂的食物安全状况更是直接关系到每个学生的身体健康与学校的稳定发展。学校食堂一旦发生食物安全事故,轻者影响学生的学习,家长的工作,重者则会影响到国家的稳定,社会的和谐。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因此,食物安全是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所以铁东区卫生防疫站于2014年5月,对铁东区中小学校的食堂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关键词:

  调研报告 基本情况 主要问题

  1. 中、小学校的基本情况

  铁东区教育局下属共有中小学校36所,其中小学23所,中学13所,共有学校食堂36所,调研发现,近年来由于各级领导的重视,区教育局对学校食堂投入的不断增加,以及多次开展的食物安全整顿和学校食堂专项整治工作,使得铁东区的绝大多数学校食堂食物安全状况得到持续好转,无论是从硬件设施方面,还是从软件管理方面均比几年前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由于资金有限,以及其它多种因素,使得学校食堂不能全部得到改善,还有部分学校食堂基础卫生设施建设还比较薄弱,食堂面积不足,布局及工艺流程不合理;还有个别食堂,由于管理不规范、不科学,人员素质较差等等,致使学校食堂食物安全状况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需进一步改进。

  2.目前学校食堂食物安全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食堂基础设施不完善,食物安全状况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经过调研发现,铁东区的中小学校食堂建设虽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卫生设施硬件不“硬”,基础设施不全,除部分学校食堂配有学生餐厅外,绝大多数学生食堂均没有餐厅,学生需要在教室用餐,这样又增加了饭菜在运送过程中保温、存贮不当而受到污染的安全隐患;另外还有很多学校食堂,虽然各功能间比较齐全,但由于食堂的总面积不足(人均约0.8平),致使各功能间的面积均较小,根本不能满足正常的加工操作的需要,这样就不得不违规操作,经常有各功能间之间混用的现象,这样又增加了食物受到污染的安全隐患;还有的学校食堂,由于建设比较早,多来年一直没有再投入使得食堂的布局及工艺流程不合理,卫生设施设备陈旧或数量不足,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这也是不可忽视的食物安全隐患。

  2.2食堂管理制度不健全,食物安全隐患大

  调研中发现,有个别学校食堂管理制度不健全,也有部分学校虽然建立了管理制度,但形同虚设,根本没有按照管理制度去很好地执行。具体表现为购销台账不完善,不能及时、全面对购进及销售的食物进行登记;食物原料的索证索票不齐全,虽然目前铁东区中小学校食堂的食物原料采购,全部是由区教育局统一招标配送,但由于供货商不愿积极配合,有些管理人员也不太重视索证索票工作,使得食堂的索证索票工作一直做得不好;食物留样工作也欠规范,有的数量不足,有的时留时不留;学生使用的餐具也不能完全达到消毒的效果;日常的加工操作不规范,不能完全按照《餐饮服务食物安全管理办法》去做,这些情况均表明学校食堂的管理仍存在一定的漏洞。

  2.3从业人员卫生安全意识不高,专业知识匮乏

  调研中发现,许多学校食堂的从业人员没有得到很好的培训,卫生意识较差,专业知识匮乏,在日常的操作过程中不能完全按照操作规范去做,怎么方便怎么干,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还有一些从业人员对食物安全知识知知甚少,这主要是由于食堂从业人员的流动性大,经常是来了一批新人,没干几个月,还没等养成良好习惯,就又换了一批新人,致使从业人员素质较低;还有极个别的人员,岗前没有参加健康体检,存在先上车后补票现象。也有的从业人员虽然参加过培训,但对他们自身来说,都是流于形式,培训结束一切照旧,因此从业人员的.食物安全意识亟待提高。

  2.4监管力量不足,工作中存在一定困难

  多年来,由于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少,只有2-3人,要承担全区所有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的食物、公共场所、饮用水、学校和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管理工作,以及各种大型会议、活动、重要接待等,同时还要代管高新区的相关工作,工作量很大,加之近几年全国食物安全问题较多,专项整治工作难度大,从不同层面和层次上说,卫生监督力量比较薄弱,有待进一步加强。

  3.整改意见和建议

  学校食堂食物安全,关系到广大学生身体健康和饮食安全,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加强学校食物安全管理,预防和控制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保障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客观要求。为了加强学校食堂食物安全监管,进一步消除食物安全隐患,有效预防和控制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发生,保障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针对铁东区学校食堂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3.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逐步完善学校食堂基础设施

  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学校食物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学校食堂建设作为学校教育教学不可分割的系统工作,加大对学校食堂硬件设施设备的投入,确保学校食堂功能齐备、设施完善,从根本上改变学校食堂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建立健全学校食堂食物安全责任机制,依法加强督促检查,严格奖惩。学校负责人不仅要讲教学,还要从思想和行动上重视学校食堂食物安全工作。

  3.2健全机制,完善管理,全面提升学校食堂管理水平

  建立以学校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制度,严格落实食物安全工作责任制。加强学校食堂内部管理,特别是在采购、储存、加工、制作、消毒、保洁、留样等环节必须按工艺流程管理到位,避免食物(原料)的交叉污染、腐败变质,防止食物中毒的发生。同时,在聘用人员时,学校应尽量保持从业人员的相对稳定。要加强业务知识、业务技能、食物安全常识和食物中毒预防及应急处理知识的培训,进一步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完善从业人员健康档案,严把从食物原料采购、加工制作到餐桌等环节的各个关口。严格执行索证索票制度,做到逆向可追溯。大力推动学校食堂食物安全主体责任落实,监督其落实索证索票、人员培训、健康管理、设备维护、餐具清洗消毒等制度,强化对重点时段、重点品种和重点环节的管理。督促学校食堂定期认真开展食物安全自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3明确职责,加强监管,确保食堂卫生监管落到实处

  学校要建立完善、科学的食堂食物安全管理制度和各项考核、奖惩办法,强化学校食堂管理。食物安全各成员单位要通力协作,履行好各自职责,充实卫生监督队伍力量,政府加大工作经费投入,配备必要的食物监测设备,加强对学校食堂的日常监管,强化对学校食堂食物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落实,确保广大师生的饮食卫生安全。

  3.4加大宣传,强化培训,打造全社会关注学校食堂食物卫生工作的良好局面

  相关部门要提高认识、相互配合,进一步加大宣传和培训工作力度,采取集中培训和开展讲座相结合的方式宣传普及食物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提升从业人员的食物安全意识。在学生及家长中定期开展食物安全知识讲座,学习食物安全基本常识,使学生养成卫生、科学、健康、安全的膳食习惯,进一步提高学生食物安全防范意识,增强辨别假冒伪劣食物的自我保护能力,监督部门加大监管力度,为全区广大师生营造一个安全放心的进餐环境。

学校调研报告6

  学校是学生接受系统的集体场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就必须有坚实的安全防范工作做保障,否则,不仅会破坏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甚至会危及学生的生命安全。

  一、中小学校园安全现状

  该乡共有中小学7所,笔者通过对这7所学校的实地查看,以及对相关负责人的走访,对该乡中小学安全现状有了初步的了解。

  (一)硬件

  1、校园建筑设施

  全乡义务教育阶段校舍建筑总面积23080平方米,危房703平方米,d级危房占校舍总面积的3.05%。建淮中心小学、万圩中心小学、蚌山中心小学共维修校舍面积521平方米,新建校舍283平方米,共计投入28万元。投入9万元维修三河尖初级中学校舍300平方米,投入7.56万元维修正和希望小学校舍252平方米。并规划投入26.08万元为三河尖乡直小学新建校舍567平方米。就总体而言,校舍安全状况较前些年有了明显的改观。目前多校已经告别了破旧不堪的老房子,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教学楼,校园建筑造成的安全隐患正在逐步减少。

  2、操场改造

  操场是学生活动和体育锻炼的重要场所,在校园安全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三河尖乡直小学新建了水泥地面的篮球场,并新建了环行跑道。新的操场使得学生的活动及体育锻炼多了些安全保障。但是,部分学校的操场还存在安全隐患:篮球架是用石头压住固定在地面,看上去似乎摇摇欲坠;操场凸凹不平,有些地方还堆积有建筑垃圾。

  3、消防设施

  安全有效的消防设施是师生人身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近几年来,教育系统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对消防器材进行维修和更新,仅今年上半年就添置灭火器1000个,维修灭火器300个。现在各基层单位的灭火器数量和质量都达到了消防部门的规定。该乡唯一一所寄宿制学校—三河尖乡初级中学,校园学生宿舍都装有应急灯和安全通道指示牌,。但是有的学校楼房由于建筑年代比较久远,所以没有消防栓,而且因水压不够,建消防井也不起作用,消防隐患比较大,目前采取的硬件措施是增加灭火器数量。

  4、电路改造

  该乡对所有学校的电路进行了全面改造,废除了过去的老线路,同时更新了各种电气设备,消除了过去老线路的各种安全隐患。但是,各种用电器数量猛增,用电量大大增加,所以也要求我们不能放松警惕。通过实地查看,笔者发现有些学校的墙壁上的日光灯的开关有不同程度的损坏,急需改进。

  5、学校饮食安全

  三河尖乡初级中学有在校生1756人,其中在校就餐的学生占多数,学校新建了学生餐厅,采取私人承包的方式进行管理,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饮食卫生,经常就卫生问题召开承包者座谈会,强调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同时对餐厅的食品卫生进行不定期检查。目前,该餐厅未发生一起学生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事故。

  (二)软件

  1、组织机构

  健全高效的组织机构是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的关键,乡教育办公室成立了以办公室主任为组长的安全防范工作小组,同时要求各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负责人的安全防范工作小组,负责校园安全工作。各学校专门配备了保卫人员,负责日常校园安全事务,每天都会安排值班老师巡查校园安全状况,为学校的安全防范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

  2、宣传教育

  宣传教育是作好校园安全防范工作必不可少的有效途径。该乡各学校的都能在日常教学中加入安全方面的教育,各学校每学期都会举办校园安全知识讲座,邀请交警大队或是派出所民警宣传安全知识、普及法制教育,并且通过黑板报、读报栏做宣传工作,使得安全意识深入广大师生员工内心。

  二、对该乡校园安全问题的思索与建议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可以欣喜地看到农村中小学校园安全防范工作取得的成绩:校园危险建筑正在不断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宽敞、平坦的'操场成为孩子们玩耍嬉戏的安全地带;一排排的灭火器成为校园安全的守护神;日光灯、各种教学电器设备走进了教室,让孩子们享受到了科技乐趣;学校的餐厅也总能吃上放心饭;各个学校针对安全工作都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宣传教育工作也做得有声有色。

  但是,与成绩同在的是校园安全防范工作中的不足之处。硬件方面的安全隐患还是很常见的,年久失修的房屋,操场上固定不到位的体育器材,不符合要求的消防设施,裸露的日光灯开关等等都是校园隐型杀手。软件方面,各组织机构对安全问题存在侥幸心理,不够重视。宣传教育工作方式也有待进一步改进,使得安全成为人人乐于关心的话题,安全意识深入每个人内心。

  三、此次校园安全防范工作的调研

  实际地反映了当前一些农村中小学校园安全状况,希望此次调研对三河尖乡中小学校校园安全防范工作的进行有所启示,相信在社会各界的齐力配合下,校园安全防范工作会取得更大的进步,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将得到更有力的保障。

学校调研报告7

  按照中央文明办和省文明办的安排,我对贵阳市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使用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贵阳市高度重视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工作,在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中,坚持做到“四进四在”乡村少年宫,取得较好成效。

  (一)“四进”乡村少年宫。即:领导精力进宫中,资金整合进宫中,师资配强进宫中,特色技能进宫中。

  1、领导精力进宫中。乡村学校少年宫是事实工程,是民心工程。为抓好此项工作,贵阳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将此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上下联动,合力推进工作,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2、资金整合进宫中。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关键在落实资金和场地。为此,贵阳市采取“先易后难、先中心后偏远”的方法,选择现有场地条件具备的乡村学校积极申报中央和省彩票公益金建设乡村少年宫。20xx年度、20xx年度,全市共有32所乡村学校少年宫获得中央、省、市资金支持620万元,开展了标准化建设。其中,20xx年整合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体育局的资金180万元,建设10所市级乡村学校少年宫。此外,贵阳市积极争取上级彩票公益金972万元对105所已挂牌的少年宫进行改造,争取25万元用于乡村学校少年宫辅导员的集中培训。

  3、师资配强进宫中。乡村学校少年宫能否有效开展活动,关键在师资。为解决这个问题,贵阳市采取的方法是:一是在设置教学内容时,充分考虑学校的师资情况,合理设置;在购买教学设备时,要求采购学校教师会使用的,不造成资源浪费。二是根据各校实际,邀请文联各协会会员及“五老”人员、民间艺人、大学生作为校外辅导员,定期到乡村学校少年宫指导学生学习各种技能。三是对辅导员进行培训,20xx年共培训骨干教师210人。

  4、特色技能进宫中。在乡村学校少年宫教学活动中,贵阳市立足在特色上下功夫。在教学内容上,除开设书法、绘画、舞蹈、经典诵读等常规内容外,还根据贵阳市少数民族聚居的特点,开设了花灯制作、风化石雕刻、射弩射箭、舞龙舞狮、猴鼓舞等特色内容。如:花溪区孟关小学少年宫的苗族猴鼓舞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曾受邀到人民大会堂汇报演出;修文县扎佐一小少年宫开设的布依族传统竹竿舞,曾获中国关工委主办的全国校园文艺汇演金奖。

  (二)“四在”乡村少年宫。即:学在宫中,乐在宫中,爱在宫中,梦飞在宫中。

  在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建设中,贵阳市坚持“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开设的活动深受广大农村未成年人的欢迎,乡村学校少年宫已成为农村孩子自己的少年宫。农村孩子也像城市孩子一样,课余时间都能学习在少年宫,欢乐在少年宫,爱心传递在少年宫,梦想放飞在少年宫。

  截止目前,贵阳市200人以上的274所乡(镇)中心学校已全部挂牌成立少年宫。20xx年,将再挂牌成立200余所乡村学校少年宫,提前实现中央文明办“全国文明城市乡村学校少年宫三年全覆盖”的要求。

  人民网、光明日报等中央媒体和省的媒体对贵阳市的乡村学校少年宫进行过多次报道。新华社记者采访清镇市流长小学少年宫,并以《贵州乡村学校里的多彩少年宫》为题进行报道,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

  二、困难和问题

  贵阳市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为:

  1、建设经费不足,标准少年宫建设数量明显不够。目前贵阳市得到中央、省、市项目资金支持建设的标准少年宫仅有32所,无法满足广大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建设需求。

  2、运转经费不足。有的'乡村学校少年宫通过相关部门、单位的支持,虽然把阵地建起了,但运转经费不足,因此有的开展活动不正常。

  3、师资力量不足。部分乡村学校少年宫因地理位置偏僻,校内有特长的师资缺乏,聘请校外辅导员较困难,因此课程设置较简单,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

  三、几点建议

  1、继续加大彩票公益金项目支持力度。建议中央、省的项目多向有需求又有热情的地区倾斜,特别是向落后地区倾斜,让彩票公益金项目真正成为扶贫工程、实事工程、民心工程。

  2、整合资源,齐抓共管建好乡村学校少年宫。各级各部门要将落地到学校的资源进行整合,合理配置到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中,使资源配置发挥效益最大化,解决偏远乡村学校少年宫资源匮乏问题。

  3、继续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使乡村学校少年宫真正发挥作用。目前,中央文明办和省文明建立了乡村学校少年宫的考核评比机制,将每年获得中央和省项目支持的乡村学校少年宫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三个等次考核,按照考核成绩发放不同的运行经费,在各乡村学校少年宫间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建议各级各部门进一步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细化标准,组织各类评选展示活动,对成绩特别突出的优秀少年宫、优秀特色项目、优秀辅导员、优秀学员进行表彰,对少年宫的优秀成果、特殊才艺进行展示,表彰和发掘乡村特长苗子,提高各个乡村学校少年宫办学的积极性。

学校调研报告8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

  我区现有中学、大中专学校23所,在校学生近3万人,团员15104人,占学生比例51%。各学校高度重视共青团工作,能够做到目标明确,措施有力。一是突出主线,加强思想教育。始终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不断创新形式,利用典型示范、主题活动、社会实践等有效载体,将思想政治教育与青少年成长有机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二是强化意思,推进团员发展。各校能够认真学习领会团省委《关于进一步做好团员发展管理工作的通知》,严格把握并执行政策规定,利用重大节庆日、纪念日契机,抓好团的组生织活,增强团员意识,严格落实团员发展管理主体责任,及时按照《团员发展管理问题对照检查表》开展自查自纠,积极履行各项入团程序。三是优化管理,提升干部素质。各校团组织班子建设基本健全,设团委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和干事职位,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达到100%,能够按期换届,落实团委书记

  单位中层干部待遇,纳入学校后背干部管理,解决团干部的发展问题。四是完善制度,强化保障力度。坚持和推进“三会两制一课”制度,建立团务公开制度,规范团委工作档案资料,能够把团内重点工作、活动开展情况、团费收缴及使用情况及时公开,按时收档。五是突出重点,深化活动开展。各学校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结合青少年身心特点、成长规律和教学实际,定期组织各种主题团日活动,及各种书画、演讲、朗诵、唱歌等文艺比赛,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二、存在的问题

  1、团干部兼职比例高,任务繁重。学校团委书记除主持团内工作外还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和诸如升旗仪式、校广播站、学生心理咨询等其他事务性工作,任务繁重,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共青团工作,开展团内活动往往分身乏术,有心无力。

  2、团内活动形式单一,针对性不强。目前学校团组织的活动形式和内容比较单一,存在被动性、滞后性,缺乏独创性和灵活性,不能够较好地吸引团员学生参加。此外,开展活动所需经费主要由团费和学校拨款来解决,且以后者为主,数量十分有限,不能保证活动的次数和质量。

  3、团组织活动阵地匮乏,管理不规范。调研中发现,部分学校团组织没有活动阵地,或者是和会议室、心理咨询室、展览室等共用,无固定场所开展活动,严重限制了团组

  织工作、活动的正常开展。

  4、团员发展存在薄弱环节,有待提高。在调研中发现,部分学校仍存在将部分不满14周岁的.学生发展为团员,8小时团课不达标,“一表一册一簿”填写不规范,不按年度计划发展团员,编号年限与实际发展时间不符等情况。

  三、对学校共青团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是高度重视学生团员发展工作。认真落实团省委关于进一步规范团员发展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坚持标准、规范程序、保证质量,有计划地开展团员发展工作,控制团学比,提升团员先进性,原则上,初中毕业班团员比例按30%左右掌握,高中毕业班团员比例按60%左右掌握。

  二是认真做好团干部的选拔任用和管理。把好团干部入口关,中学团委书记要有活力、有朝气,有服务团员青年的工作热情,初任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0周岁,要加大对学校团干部的培养和培训,将学校团干部培训纳入到团区委培训工作计划中去,引导有条件的学校配备专职团干部,落实团委书记单位中层干部待遇,努力为团干部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三是有针对性的开展团组织活动。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巩固和提升学校团员活动阵地建设,规范管理,专室专用,加强各学校团委间的交流与合作,相互学习借鉴,结合各阶段青少年身心特点,创造性开展各种学生团员喜闻乐见的主

  题活动,充分提高团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

学校调研报告9

  根据全国、省、市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精神以及关于家长校园建设的有关目标要求,充分发挥妇联组织在家庭教育指导和推进家长校园建设工作方面的积极作用,近期,清河区妇联联合文明办、关工委、教育局重点围绕如何利用好家长校园等平台提高家长的道德水准开展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观念发生新变化

  许多家长从自己得失成败的经验和教训中受到启示,认识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对子女的教育普遍比较重视。经问卷统计,认为家庭教育重要的占83%。在子女教育问题上,以往只重视智育而忽视德育的观念也正在发生变化。问卷统计,有72%的家长首先重视的是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其次才是孩子的学习成绩。

  (二)载体得到新拓展

  全区38个社区都建立了家长校园,聘请社区干部、优秀家长、五老以及大学生和教师志愿者等任专兼职教师,不定期进行家教咨询、请优秀家长介绍家教经验;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各社区都开辟了道德大讲堂、妇女儿童之家等阵地。全区13所中小学都成立了家长校园。家长校园定期对学生家长进行与家庭教育相关的内容讲座,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和育人观,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努力提高广大家长的道德水平和家庭教育水平。调查统计,有43%的家长认为是通过家长校园获得家教知识。

  (三)不断涌现新典型

  通过调研,我们也发现了不少社区和校园因地制宜,本着实用、实效的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不断创新家长校园活动内容,丰富内涵,提升了家长道德水准,为家庭教育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街道人民路社区的**,女儿本科考上南京大学,后又被保送清华读研,成为了一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女孩。她经常在社区家长校园与辖区家长分享自己的.育儿理念,与大家共同探讨,协调解决了很多家庭因为教育理念不同而产生的矛盾,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等社区与区法院联合开展驻社区法官制度,法院一名法官与社区保持经常联系,帮助社区对家长进行法制宣传,及时解答家长对青少年维权方面的疑惑和难题;上海路社区成立社区心理咨询室,定期聘请心理专家为家长、青少年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师院附小与所在社区**街道车站社区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整合各自资源,双方联手联办家长校园。校园家长校园开会,请社区干部和五老参加,社区家长校园开课,请校园派出老师授课,这种校社联合办家长校园的形式,受到许多家长和社区群众的一致好评。

  二、问题成因

  调研中,也发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家长对子女教育问题普遍比较重视,但因家庭情况、个人文化素质的不同,也还存在一些困难和困惑。二是各社区家长校园及中小校园的家长校园在提升家长道德水准中做了一些工作,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三是相关部门尽管也意识到家长的道德水准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及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但在履行职能、牵头联动,整合资源等方面,还有很多拓展的空间。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家长观念存在误区。一些家长自身道德文化素养不够,自我感觉良好,不肯主动学习提升。受应试教育影响,少数家长过度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期望值甚高,忽视了对孩子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教育。问卷调查中,尚有近30%的家长把只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作为首选。有些家长由于忙于劳作,一头劲追求做生意赚钱,缺少与孩子交流、沟通,疏于对孩子的教育管理。问卷统计,家长与小孩主动交流的只占50%,有10%的家长从来不与孩子交流。

  (二)常态管理存在盲点。虽然很多社区极力想办好家长校园,但由于上级部门没有出台规范统一的管理机制,也没有专门的资金扶持,使得开展好这项工作较有难度。社区家长校园没有工作计划和统一的考核办法等硬指标,多数只是挂了牌子,没有实质性的内容。家长校园的老师多是由志愿者、家长代表等组成,变动大,没有稳定的队伍。很多年轻家长因为工作忙或者对家长校园的课程不感兴趣,很少出席,使得社区家长校园的生源较少且多为爷爷奶奶辈。家长校园没有经费保障,无法正常有效开展活动。

  (三)部门作为存在差距。主要是认识不到位,普遍存在认为自身没有资源,无行政手段,家长校园的建设不是自己的职能,强调困难多,主动作为少。家长校园还缺少正常的工作机制,工作手段也不够有力。家长校园基本上还是采取报告会、家长会为主,比较传统单一。

学校调研报告10

  教育要发展,教师是根本。幼儿教育与它的从业者——教师,是相互依存的。教师作为素质教育的承担者、实施者,这就要求幼儿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培养一支勇于创新、敢于实践、善于研究、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而每个幼儿园师资都不一样,各幼儿园每年的师资也不一样,以下我就以我所在的幼儿园今年的师资展开的调查情况。

  一、教师队伍情况分析

  目前,我园共计教师72人,教师学历达标情况:本科人数(含在读)5人,比例为7%,大专人数(含在读)65人,比例为90%,中专(高中)人数5人,比例为7%;教师工龄情况:工龄1-5年有44人,比例是61%,工龄6-10年有19人,比例是26%,工龄10-15年有6人,比例是8%,工龄15年以上有3人,比例是4%;教师年龄情况:年龄30岁以下有51人,比例是71%,年龄30-40岁有21人,比例是29%。近几年有多名教师分别被评为“优秀班主任”、 “骨干教师”、等光荣称号。

  二、教师队伍的优势与问题分析

  现象一:教师的年龄结构处于年轻化。

  我园近几年陆续退休与调走了一些老教师,分配了一些新老师,使幼儿园的师资又注入了新鲜血液。根据幼儿教育工作的特点:教师需要有耐心,有口才,活泼好动,多才多艺。就目前我园教师的情况看,这样的年轻化格局很适合幼儿教育的需要。青年教师朝气蓬勃、容易接受新事物,是搞好教育工作的.生力军,但年轻教师的成长还将是一项任重道远之计。老、中、青教师按比例合理组成一个体形模式,各尽所能,取长补短,才能朝气蓬勃,保证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现象二:教师的专业技能与知识结构不均衡。

  幼儿园需要教师在专业技能上,会唱、会跳、会画,还需要又广博的知识。因为知识结构是形成智力和能力的重要因素,幼儿园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应该由学历、相应的文化科学知识、教育理论等组成。从学历上看,现教师本科、大专的比例已经达到86%,已经达标。但其中一部分教师有着扎实的学科知识,知识面也比较广泛,但是专业的技能却不是很好;有的教师在唱唱跳跳等艺术方面的基本功很不错,但是知识面比较狭折,有时难以回答小朋友的提问。除此之外,理论知识也是有个别老师欠缺的,还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提高,只有用理论指导教育实践,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象三:性别结构不合理。

  不管是从在编人员还是外聘人员上看,我们幼儿园没有一名男性教师。由于幼儿园男教师的缺乏,使得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将目光放在幼儿园这个弱势群体上,而且,幼儿园也不免有一些重活都是由所有的女教师揽下,远超出女性所能承担的压力。不光是我们幼儿园,“女性化”迹象已在教师性别比例严重失衡的很多幼儿园出现。这将存在一些负面因素,首先在培养学生勇气、胆量的教育活动不是被忽视就是无法开展,幼儿园缺少男教师,孩子就如同在单亲家庭长大的一样,性格可能产生缺陷,特别是男孩子的阳刚之气无处展示,其次幼儿园女教师总会经历结婚产子这个阶段,女性教师越多,需要请假的教师和需要重新安排人员的情况也越多,这无疑是给人事工作带来不便,也让中途换老师的幼儿、老师有些不适应,所以教育要有女性也要有男性,让教师在性别上趋于平衡可以更好地反映学生所生活的世界。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之我见

  对策一:强调合理的师资队伍结构。首先讲求教师合理搭配;其次性别结构要合理,适当配备一定比例的男性教师,

  对策二:做好规划,关注成长。在做好规划的同时,要关注他们的专业成长,对照计划实现了多少,让他们享受到成长的快乐,看到自身价值所在。

  对策三:注重新老教师的取长补短。新教师思维活跃,老教师经验丰富,在注重新教师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也要注重老教师的“思维点拨”,使其在结合经验的基础上活跃思维,老法新用,利己利幼。

  总之,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原动力就是实施师资队伍建设。我认为,只要确定一个目标,形成一种机制,落实一套措施,那么,一所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一定会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学校调研报告11

  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要前提。浙江省已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全覆盖,在此基础上,20xx年10月,教育部在我省召开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的评估启动会,我省海盐县与宁波江北区作为全国试点县率先通过了评估,全国第一批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在浙江产生。义乌于20xx年获评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20xx年被评为浙江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市,计划到20xx年创建成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市,构建“资源充裕、结构合理、选择多元、质量一流”的优质义务教育体系,20xx年创建成为浙江省教育现代化市。

  为整体评析义乌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践的情况,对标梳理存在的差距和原因,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对我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展情况

  一个时期以来,我市“高起点,大投入”发展义务教育,“抓改革,提内涵”推进义务教育,“重均衡,育品质”提升义务教育。全市义务教育结构与资源不断优化、均衡化,教育改革与创新不断深入,教育质量与效益不断提高,教育事业得到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今年6月,市政府下发《义乌市创建全国义乌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市实施方案》,9月全市教育大会上,市委市政府提出力争20xx年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市,拿到创建教育现代化的“入场券”。主要做法有:

  (一)优化学校规划布局和标准化建设。围绕城乡发展不懈开展学校布局、建设和改造,每年上马学校工程数十项,积极参与“多规合一”,下发《义乌市“十三五”教育设施布局规划调整及后期实施计划》。加快新义乌人子女学校改造提升,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倒逼现有新义乌人子女学校于20xx年底前达到标准化要求。目前11所学校完成“退二进三”,1所学校完成集体土地入市改造,以建代租新建校舍、扩建操场2所,新布局投用3所普惠制民办学校。

  (二)充实教育资源配置。组建了七个紧密型教育集团、七个宽松型教育联盟。通过雇员指标和购买服务指标,缓解正式编制的不足,雇员指标达300名,购买服务指标973名,同时积极引导民办学校施行报备员额制度。各学校的义务教育均衡创建“七项指标”达标率为87%,公办学校已配足配齐体艺专任教师。智慧教育效果初显,“好学义乌”名师云课有16门学科703位名师进驻,免费点播;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帮扶学校24所,开展同步课堂、同步作业、同步备课、同步教研。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出台《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十五条措施》。实施名优校长培养工程、名优教师培育“百千”工程和优秀班主任培育工程。今年新招聘首批银龄教师,引进68名名优教师,培养认定民办学校骨干教师300余位,骨干教师比例提高到10%。打造高素质农村教师队伍,提高了农村特岗教师津贴范围和标准。完善教师表彰制度,架构有义乌特色的教师表彰荣誉体系,设立教育改革发展奖,开展“最美教师”“育人楷模”“双名双特”及农村教师突出贡献奖等奖项评选。

  (四)推进教育质量和内涵提升。出台《中小学、幼儿园“立德树人”德育工作标准化管理体系(试行)》,推出100余门校本特色课程。提升教育品质,推行高效益智课堂建设“四品工程”,即品质课程工程,强化“学为中心”课堂样态培育;品牌学科工程,促进基层优秀教师群体培育;品德学生工程,打造班主任名师工作室;品格校长工程,打造校长论坛平台。建成社区家长学校44所,构建47个课程主题,提供36份讲课菜单。

  (五)加强义务教育发展保障。不断完善教育治理体系,着力构建“管、办、评”相分离的办学机制,形成政府管教育、学校办教育、教育督导评教育的格局。市委市政府、每个镇街每月分别举行一次教育专题会议,重点研究教育发展的短板问题、改革事项,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二、指标差距

  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的创建,对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及履行教育职责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其评估范围不仅是公办学校,而是县域内所有初中小学,包括每一所新义乌人子女学校。目前初步自查表明,我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创建任务艰巨。两年来,我市对不达标指标的攻坚破解取得明显成效,但仍有指标正在努力整改中。

  (一)义务教育学校资源配置的7项指标中不达标情况

  1、每百名学生拥有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数不达标,小学4所;

  2、每百名学生拥有体育、艺术专任教师数不达标,小学与初中分别有3所;

  3、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不达标,小学与初中分别有11所、2所;

  4、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不达标,小学与初中分别有10所、1所;

  5、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不达标,小学与初中分别有3所;

  (二)政府保障程度的15项指标中不达标指标情况

  1、艺术教室配置不达标学校较多。音乐、美术教室要求分别达到96平方米、90平方米。其中小学18所达标,52所学校不达标;初中6所达标,16所不达标。今年通过暑期在全面整改,尚未验收。

  2、学校办学规模超标。要求所有小学、初中规模不超过20xx人,九年一贯制或十二年一贯制的义务教育部分不超过2500人。我市有3所学校(校区)校额超标。

  3、班额超标。小学、初中所有班级学生数分别不超过45人、50人,目前,虽通过各种方式整改,实际仍有110余个班级超过规定班额。

  4、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水平未达标。近几年我市大幅提高义务教育教师的工资水平,但仍未完全达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

  (三)教育质量评估的9项指标中可能不达标的指标

  1、关于课业负担。部分初中、小学可能存在课业负担过重的情况。

  2、关于义务教育质量国测。这几年我市未参加国测,预估我市校际差异率有可能高于0.15(指标要求低于0.15)。

  (四)社会认可度未达标

  20xx年度在省对各县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监测中,我市教育满意度78.2%,未达到85%的标准。

  三、原因分析

  (一)人口流入稀释我市生均教育资源。我市的户籍学生数位居全省县市区前列,户籍新政后的人口输入集聚加快。近三年,每年新增生源20xx人,中心城区每年户籍生源增加近1000人。今年全市学生总人数已达25余万,其中义务教育段14.92万,预计20xx年(二胎后高峰年)达到18.22万。老城区、佛堂、苏溪、廿三里等区块的教育资源格外紧缺,造成学校超设计规模招生,班额扩大、师资紧缺、教室使用紧张。

  (二)非标准化的新义乌人子女学校影响均衡。民办教育占我市义务教育总量的56%左右,其中新义乌人子女办学条件距标准化要求差距较大,学校大多租用厂房、民房办学,场地、设施、仪器、师资等诸多要素资源配置较低。现有2.69万新义乌人子女学校的在校生,其父母常住三年以上占90%,属于入学刚需群体。如果按照省标准(生均建筑、用地),改造前的这类学校只能容纳9900名学生。虽然近两年民办学校有大幅度改善,但工业用地“退二进三”改建办学存在决策链较长、受房东制约大、办学成本较高、厂房结构不尽合理等困难,难以彻底解决学校标准化问题。并且,相比硬件改善,新义乌人子女学校的职称教师的缺口弥补难度更大。

  (三)师资不足短期内难以根本解决。从总量上看,20xx年以来,小学段学生增加了14089人(其中公办5230人),但教师数仅增了526名(公办135名),而公办小学就至少要增加275名教师。雇员制、学员制教师虽有缓解作用,但流动性大,家长不太满意。根据年报标准,工资水平较低的雇员不能纳入统计,而若统计进去,又会大幅拉低职称水平及工资水平。从结构上看,一是农村学校骨干教师比例偏低;二是体育、艺术专任教师配置不足;三是小学阶段本科及以上、中学阶段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偏少。

  (四)教育内涵发展仍有薄弱环节。教育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一是社会教育观念仍相对滞后,素质教育推进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家校社共育体系未完善;二是教育体制机制尚不能完全适应教育发展的需求,一些深层次的.机制问题解决难度大;三是学校发展水平还不均衡,校际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新义乌人子女学校的办学水平尚处在较低层次;四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手段比较简单,课业负担过重的情况依然存在;五是教师队伍建设面临挑战,师德师风和专业素养有待进一步提升。

  四、对策建议

  (一)以化解人口集聚就学压力为焦点,促进区域布局的均衡。

  1、加紧学校项目布局与建设。在我市城乡有机更新、产业转型、户籍新政、二孩政策影响下,出现了人口流动新趋势。跟进人口集聚变化,结合多规合一,及时测算调整“十三五”教育规划布局、制订“十四五”教育规划。锁定中心城区、商贸集聚区、丝路新区、高新区、开发区、高教园区等重大集聚区块,学校项目与整个区块同步规划建设和投用。另外,应大力探索学校地下空间利用方式,积极补充周边停车空间,缓解学生接送拥堵。

  2、努力疏解优质教育资源供求矛盾。严控学校班额和超规模办学,抓紧解决宾王中学、实验小学江南校区、绣湖中学城阳校区等学校超规模办学问题,以及一大批超标班级,以治本为导向攻坚破难,真正疏解入学矛盾。规划要遵循规模适度和就近入学原则,避免学校服务半径过大,避免名校学区住宅过于密集。做实做强中高端民办学校,选准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支持公办民营学校,淘汰低端民办教育。修订义务教育段招生制度方案,制定实施非学区生积分制入学政策。

  (二)以新义乌人子女学校标准化改造为抓点,促进办学条件的均衡。

  1、全面完成新义乌人子女学校标准化建设。督促举办者加大投入,对照标准化要求拓展办学空间、适度压缩招生规模、加大教学仪器设备采购和功能教室配置。镇街与相关部门跟进做好施策解困,积极通过优化布局、区块有机更新、盘活土地存量、工业厂房“退二进三”、土地入市、以建代租、新供用地等,多形式提供用地用房要素保障,“一校一策”“一镇街一专班”支持学校标准化改造。根据办学条件升级后新的发展需求,教育部门牵头及时出台我市新的民办学校扶持政策,对新义乌人子女学校标准化创建给予政策倾斜、奖励补助,国土规划、建设、消防、金融机构等单位也要优化办事服务。

  2、加大公民办一体化管理力度。督促其规范办学、提高质量,强化民办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健全民办学校教师登记注册制度,开展针对性的人才引进、教师培训、技能比武、骨干评选,同时督促提高民办教师待遇。进一步促进公民办学校“结对共进”,公办学校示范引领、蹲点指导、送教下乡,开展带教(徒)、带教研(备课)组、带课题的“三带活动”。

  (三)以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为亮点,促进师资水平的均衡。

  1、落实人才引育政策。完善“专才特聘”机制,大力招引教育人才,完善名师工作室管理和奖励办法,扎实推进“教坛新苗-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名师”四级人才梯队建设。提高教师培训品质,与上海杨浦等先发地区建立培训合作机制,教育骨干挂职跟岗学习;细分培训经费标准,高端项目突破原有培训经费定额限制;各学段、学科海外研修全覆盖,初中小学教师海外研修率从0.3%提高到3%。健全教师全员培训机制,全面提升一线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骨干教师比例及高学历教师比例,搭建义乌教育人才多维成长平台。

  2、加强校长队伍建设。实行校长职级制,定期开展校长办学绩效评估,做实每周一次的校长论坛,实施名校长培养计划,完善“中层干部-后备校长-校长-名校长”的校长梯队培养体系,造就一批“教育家”型校长。

  3、实施农村教育保障行动。加大选派城区学校优秀教师校长到农村任职力度,在职称、评优等方面优先倾斜农村教师,给在地理位置偏远、条件艰苦学校任教并具备一定条件的教师单列评聘高级职称,改善农村学校的教师住房条件,开展农村教师突出贡献奖活动,建立镇街教育基金会。

  (四)以教育集团化改革为支点,促进校际质量的均衡。

  1、组建“名校+”区域化紧密型教育集团。以名校领衔,选择一批办学硬件好、质量相对薄弱的学校,重组教育集团。核心学校加强管理引领,选派优秀管理干部到成员学校任职;加强学科引领,选派骨干教师团队到成员学校任教;共建品牌内核、共享品牌效应,从而推动薄弱学校理念提升、资源注入、管理转型、质量提高,实现文化再造,形成一批“教育星群”。

  2、深化城乡互动型教育联盟建设。以名校为核心,以若干所办学条件、资源禀赋、发展水平不同特点的城区学校为中坚,以部分农村学校为成员,组建教育联盟。建立联盟校学科带头人、名师工作室等学科教师孵化平台,实施“四同三共享教师专业培训机制”(共同教研、共同科研、共同培训、共同发展,共享前沿信息、共享教育资源、共享发展成果)。

  3、加强政策保障力度。把教育集团化纳入乡镇振兴计划、区域规划中统筹落实。结合中心校管理机制改革,培育镇街“领雁”学校,组建镇街教育共同体,强化头雁带动、区域一体。教育部门加大教育集团教师柔性流动,完善名师资源培养和输出的长效机制,健全特级教师下乡支教制度、名师乡村工作室培养乡村教师制度,鼓励骨干教师采取长短期结合、专兼职结合的方式跨校执教,鼓励退休名师到农村学校任教。人社、编制、财政等部门给予集团化改革相配套的保障。建议建立核心学校的考核制度和奖补政策,健全教师流动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政策。比如,建议给核心学校适当增加编制、职称聘任比例、管理职数、提高总校长待遇等激励措施,对支教的名师、骨干给予工作经费,支持其下乡开展课题研究、教师培养、开设工作室等帮扶工作。

  (五)以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为要点,促进群体成长的均衡。

  1、深化立德树人体系。整合研学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德育基地。挖掘以“孝义”为核心价值的地方文化,以“信义”为核心价值的商贸文化,构建彰显义乌精神的地方德育课程体系。文明办、文旅体局、团市委、妇联、关工委等部门、各社区协同,健全家校社共育联动机制。

  2、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关键能力培养为重点,深入践行“高效课堂”理念。初中聚焦规范办学,开足开齐课程,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减轻学生负担;小学聚焦课程育人,关注课程整合,推进STEAM教育。全面落实“减负”三十条,加大社会培训机构综合治理,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深化学校文化建设,培育学校特色品牌。落实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加快配备百名校医,近视率每年至少降低1%以上。

  3、深化智慧教育建设。以“智慧教与学、智能管与治”为目标,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我市教育信息化水平。完善《义乌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实施“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工程、教育大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升级优化工程、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工程四大工程,统一实施校园网络升级改造,统一管理教育数据,培育教育信息化应用标杆学校。深化教育资源共享,做好“名师云课”“网上优课”“微课学习资源包”等线上自主学习平台、远程教学平台,鼓励名师“走网”,在线授课、答疑,推进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的智能化和精准化、学习的个性化,打造义乌智慧教育品牌。全面开展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帮扶,支持教育集团核心学校建设网上学校,构建集团成员网络学习共同体,实现我市同步课堂全覆盖。拓展教师培训网络空间,提升校本培训效益,促进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化发展。

  (六)以20xx年优质均衡市创建申报为节点,加大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各项保障。

  1、加大教育投入。做到两个“只增不减”,健全教师工资待遇稳步增长和长效联动制度,确保教师工资水平不低于本地公务员水平。提高学校生均公用经费,不仅数量有增长,还能提高标准促发展,为学校开展教学改革、育人创新、家校共育、内涵提升提供支持。

  2、破解师资不足瓶颈。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方法,推进教师编制多元化供给改革,建立“合同制教师+银龄讲学教师”为主体的教师补充机制,落实体育、艺术师资,解决百名学生教师配置指标问题,并制定我市劳动合同制教师管理办法,提高编外教师的待遇,稳定队伍。

  3、强化创建任务进展的督导。全面落实镇街教育管理职责,实施镇街履行教育职责评估。切实加强部门、镇街对义务教育编制、经费、规划、用地、建设、机制等各方面的协同服务和全力保障,创建不达标事项“一事一责”交办到位,定期督促工作进度,形成各负其责、协同作战的良好创建局面。

学校调研报告12

  一、课题提出背景:

  水是生命的源泉,水是生命的摇篮,人体的许多生理活动一定要有水的参与才能进行,人对水的需要仅次于氧气。保护水资源对人类的生存有重大意义,刻不容缓。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了解中学生用水情况,并了解中学生对水的重要性的认识。

  2、研究意义:

  有利于加强中学生对水的重要性的认识,提升中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水自觉性,以及提倡人们自觉节约用水保护环境。

  三、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制定问卷,并对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2、采访法:对中学生进行关于用水情况的采访。

  3、实地考察法:到学校一些用水公共场所进行考察。

  四、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

  11月13日—14日,邀请指导老师,对于研究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按小组成员的自身情况进行分工,制定出一套可实施的方案。

  2、实施阶段:

  11月15日—16日,制定调查问卷,准备所需工具,做好调查准备。

  11月17日—25日,把小组成员分为3个小队,分工合作。①小队到不同班级分发调查问卷,进行抽样调查。②小队对一部分中学生进行采访,并准确记录下来。③小队到学校用水公共场所进行实地考察,并记录情况。

  11月25日—27日,小组讨论写下调查体会,研究数据搜提供的关于中学生用水的情况。

  11月27日—30日,根据研究数据,得出结论,并提倡中学生节约用水。

  3、总结阶段:

  12月1日—3日,整理资料(包括文字,视频等),准备结题。

  五、研究结果:

  1、查阅资料整理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收回289份,有效问卷270份。得到了十分有价值的内容,为进一步了解中学生用水情况提供参考。调查的学生分布比例:高一占50%,高二占30%,高三占20%.实验中学占70%,涪五中占20%,涪高中占10%。

  2、调查结果分析:

  有些中学生及家人的节水习惯还是表现良好的。有%的被访者在看见公共场所的水龙头在漏水会主动上前将水龙头关上。要知道中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对于环境污染有着很大的改观。所以我们大力提倡中学生保护生态环境

  一、节约和利用水资源意义重大

  水已经成为中国21世纪的热点问题,水有其自然属性,它既是一种特殊的、不可替换的资源,又是一种可重复使用、可再生的资源;水又有其经济和社会属性,不仅工业、农业的发展要靠水,水更是城市发展、人民生活的生命线。

  “节水”是让人们合理用水、高效率用水、不浪费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城市的.合理用水水平,减少新水的取用和不必要的排放,从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用水的质量,切实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水资源环境,使广大用户认识理解节水工作是一项重大的社会工程。首先是宏观节约水资源,保证国民经济建设。其次减少污染源,减轻供水及污水废水处理基础设施的负担,为城市的硬件载体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再次,使人们真正认识到计划用水的必要性、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浪费水的危害性、破坏水的危险性、缺水的严重性,以此来调动人们保护水资源,维护水秩序、爱护水环境的积极性,增强人们科学用水、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的自觉性,在全社会形成一个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良好环境,造福人类,造福子孙后代

  二、怎样节约水资源和防止水污染?

  1.考虑利用海水作为城市居民区生活杂用水和冲厕用水,兼作城市消防系统用水。

  2.各地农业区发展并推广应用了新的灌溉技术,大大降低了用水量并提高了利用率,节水效果明显。

  3.工厂都必须有污水处理器,污水不可以直接排到河流小溪等等地区。

  4.编制专项治理规划。狠抓规划的控制实施,提出“以发展为中心,以规划为龙头,以法制为手段,以治水为重点,以工程为纽带,以达标为己任”的治理工作方针,进一步明确了运河流域水污染控制的目标任务和基本思路。

  5.市区截污处理工程。将市区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达标后,再排入河流。

  6.家庭只要注意改掉不良的习惯,就能节水70%左右。与浪费水有关的习惯很多,比如:用抽水马桶冲掉烟头和碎细废物;为了接一杯凉水,而白白放掉许多水;先洗土豆、胡萝卜后削皮,或冲洗之后再择蔬菜;用水时的间断(开门接客人,接电话,改变电视机频道时),未关水龙头;停水期间,忘记关水龙头;洗手、洗脸、刷牙时,让水一直流着;睡觉之前、出门之前,不检查水龙头;设备漏水,不及时修好。

  7.用鱼缸里换出的水浇花,用洗完衣服的水冲厕所。

  8.新建供水工程时,新增工业水用量要经上一级城市建设主管部门同意。超计划用水应加价收水费。生活用水按户计量收费。新建住宅安装分户计量水表。

学校调研报告13

  在全校上下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之际,为了切实把学习实践活动落到实处,真正解决学校后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走访、问卷调查和召开座谈会的方式,对学校后勤工作展开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学校的后勤服务工作主要由总务处和后勤服务中心承担,内容主要涉及餐饮、交通、医疗保舰水电保障。基本建设与维修、校园绿化及养护、教学设备与办公用品采购等。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保障了学校的正常运转,为学校的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职工队伍建设与学校发展不相适应。在编职工学历偏低,创新意识不强,守旧思想较强,临聘人员来源广,思想不稳定,流动性大,队伍结构与学校发展需求差距较大。

  2、硬件设备设施部分变化严重,隐患较为突出,学校从1998年举办高中到20xx年晋升省示范性中学,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校基础设施承载负荷超重,特别是教工一二舍的水电管网已使用多年,老化现象较为突出,存在安全隐患,同时,大部分多媒体等教学设施已使用六七年,必须进行全面维修,否则影响正常教学的需要。

  3、服务质量方面,部分职工服务水平不高,服务态度不好,维修不能及时进行,从而影响服务质量。

  三、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1、队伍素质偏低,长期以来,后勤职工文化层次偏低是困扰后勤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进城后学校管理的转型,后勤现有人员难以为师生提供充足的优质服务,一线服务人员(尤其是食堂)大多数是临聘人员,服务意识不强,技术水平不高,从而影响服务质量,再加上劳动用工制度不健全,新的法规提出新要求,也给后勤用工带来了困难和不稳定的因素。

  2、基础设备设施投入不足。教师办公桌椅、学生课桌椅已使用多年,档次不高,不能适应现代学校需要;机房电脑、多媒体大部分已投入作用六七年,必须进行全面维修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学生宿舍设施陈旧简陋,损坏较多,已严重影响学校招生……这些方面,由于学校底子太薄,负债很重,导致投入不足,成为学校发展的障碍。

  3、供求矛盾突出。学校后勤服务的对象是师生,这一群体往往对服务质量与价格有特殊的要求。一是工作学习生活方式对后勤服务有很大的依赖性,对服务质量的要求较高;二是对价格的心理承受能力较低,尤其是部分家庭经济情况不好的学生,以至于学校后勤服务应是“低档消费,高档服务”的观念成为学校师生的思维定势,因此产生的矛盾就是后勤生产水平难以达到师生服务质量的期望。

  四、影响学校后勤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内外因素:

  1、外部因素主要来自于政策支持、市场竞争、经济资源、国家法律法规的变化,社会需求等多方面,如政府对学校的投入问题,新《劳动合同法》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协调处理等。

  在后勤工作中,我们一定要关注市场变化,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积极争取政府的大力支持,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后勤工作环境的优化。

  2、内部因素主要来自于后勤自身的.管理水平,思想认识、运行机制、资金保障等方面。

  五、对策与思路

  影响学校后勤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比较复杂,后勤工作面对的又是比较敏感并具有较高社会关注的群体,所以我们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坚持改革大方向,进一步解放思想,理清思路,因地制宜,脚踏实地,找准问题,根据学校发展的。总体部署,围绕“123工作思路”,加强和改进后勤工作,努力建设一支强有力的保障服务队伍,构建一个适应学校科学发展的后勤保障服务体系,不断开创后勤工作新局面。

  “1”是围绕后勤工作的一个目标:提高后勤工作服务质量。后勤工作的好坏,说到底,就是服务质量高不高。调研中反映比较突出的也是服务质量有待提高,这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后勤工作比较琐碎、辛苦、影响因素比较多,圈外人一般比较难以理解,而师生员工的期望值又比较高,这既是我们工作的难点,但也是我们搞好后勤工作的动力。

  “2”是采取两个措施:一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二是加强管理监督,提高服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更多的是体现在软件建设方面,只有“人”的问题解决好了,服务质量才有可能提高,服务水平才有可能上得去。要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服务意识、服务技能和服务水平,要强化管理、监督机制、建立一套有效的服务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确保服务质量、服务水平的有效提高。

  “3”是坚持三项原则:

  一是后勤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为教学、师生生活服务的方向,遵循教育及经济规律,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

  二是后勤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讲述效益,量力而行的原则,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力戒急于求成和简单化。

  三是坚持“两保一开放”的原则,保障能源供给,维护学校正常秩序;确保饮食和财产安全,维护学校的安全稳定;逐步开放校内服务市场,引进社会优质资源,形成竞争共赢局面,提供优质服务。

  服务工作是永无止境的,学校后勤服务工作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坚持改革提高,要以学生的需求和成长、成才为出发点,以服务为中心,以育人为目的,寓育人于服务之中,促进学校服务育人水平再上新台阶,为学校新一轮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学校调研报告14

  二十一世纪,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逐渐成为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基本工具,信息技术已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对于当代的中小学生来说,他们不仅需要掌握多种知识,更要具备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使用与掌握信息技术的能力、应用信息进行创新的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因此,信息技术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我县,特别是偏远落后农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 20xx年9月——11月期间,教师进修学校电教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研员随着中小教部分别对10所初中,7所小学进行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情况及教师队伍现状进行了的调研指导,通过这次调研指导发现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存在着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如装备建设、开课情况、师资队伍、教材使用征订等方面,现将具体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突出问题

  1.信息技术课时落实不到位的问题比较突出。

  教师进修学校电教部信息技术教研员9、10月份深入中小学共17所学校,中学10所开课4所,小学7所开课3所。开课率不足一半。并且开课的个别学校没有达到省教育厅规定的开课时数(小学不低于68节,中学不低于70节)。

  半数学校不能开课的主要原因是领导不重视、认识不到位,还有如下原因

  (1)微机室等装备建设不达标。

  (2)没有配备信息技术学校专任教师。

  (3)个别学校不能开足课的原因是信息技术学科规定的课时被其它科占用。

  (4)信息技术教师由于忙于其它工作,如各种打字、报表等,没有时间备课和上课。

  2.信息技术教学还没有直正纳入学校常规教学的统一管理之中。

  学校对信息技术教学的管理一般由多个部门管理,存在责任不明确、相互推诿扯皮、管理不到位的现象。此次检查发现,一些学校对信息技术教学计划、教案、课堂教学等不做要求,疏于管理,教师没教材没教案讲了几年的课,课堂采用“放羊式”教学等现象比较普遍。

  3.信息技术缺乏统一有效的评价考核机制。

  从整体情况看,信息技术缺乏统一有效的评价考核机制。一是对评价考核的管理不规范。有些学校对学期末是否组织信息技术考核没有明确要求,对考试内容和标准也不做具体要求;二是全县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评价考核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目前我县小学和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还没有纳入学生学业考核中的一个科目。

  4.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普遍存在重知识技能传授、轻信息素养培养现象。

  此次检查共听课7节,多数课堂仍然是 “满堂灌”,教师只注重对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忽略了对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课堂变成了“计算机培训班”,学生被培养成仅仅会操作计算机的学生,而不是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学生。

  5、我县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不稳定

  (1)、我县大多数的信息技术教师都属于“半路出家”,其计算机技术多属于自己在工作中积累而成,并且有相当数量的兼职教师。

  (2)、很多信息技术教师身兼数职。除了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外,还要负责学校的打字工作,各种名目繁多的报表以及为其它学科教师做课件等。信息技术教师身兼数职,难免会影响他们对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质量。甚至由于其它工作多,没有时间备课,没有时间信息技术课,开课时数达不到规定标准。另外,信息技术教师普遍教学成果不多,成绩得不到认可,积极性不高。

  虽然个别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有上述诸多的不利条件制约,但是,教学一线上的信息技术教师,他们想尽方法,克服种种不利因素,争取上好每一堂课。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接受信息技术知识,我们的教师亲自动手,查找硬件原因,很多学校信息技术教师都兼教师与修理工于一身;计算机数量配置不够,教师便将水平好与水平相对差的学生组对子,让他们互帮互学,共同进步;

  (3)、个别中小学没有专职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经常是其它教师兼职。

  (4)、信息技术教育师资存在学校间不平衡和不稳定。

  大多数城镇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明显高于农村教师、重点学校教师信息技术水平高于非重点学校教师,初中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高于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育教师由于存在短缺现象,造成教师流动性较大,队伍不稳定。

  6、信息技术装备不完善

  调研的10所中学和7所小学中有一半的学校由于微机室建设不达标不能开设信息技术课。

  有些中小学校,由于经费的不足,加上人们的'重视程度不够,致使学校信息技术装备严重不足。很多学校都存在“有硬件没软件”、“有电脑没网络”,即使定了教材,但是由于配套设施的不足导致很多内容没法讲,即使讲了,由于没有实践,教学效果也不明显。在我们调研的的这十几所中小学校中,就存在这样的问题:一是计算机房一般都在普通教室里,简单地把电脑集中地摆放在教室里,导致计算机房灰尘较多,影响计算机的使用寿命。二是计算机配置较差。个别学校仍是最初建机房时的低配置,或略有升级,或已经淘汰没有购置新设备。三是个别学校机器购置时间及机器配置繁杂不统一,出现故障后难以有效恢复。有些中小学虽将部分机器进行更新,但电脑的兼容性差,机器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出现开不了机、死机等情况。机房维护工作给信息技术教师增加了不小的工作量。可以说,我县中小学校的信息技术装备的现状已经成了制约中小学校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7、信息技术学科教材征订情况

  信息技术是一门具有很强学科特色的课程,以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整合能力和信息素养为目的,因此如何选择信息技术教材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1)当前,我县“信息技术”教材选用没有统一要求,造成了全县开设“信息技术”课的学校所用的教材版本不一、内容不统一的现象,给全县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管理、“信息技术”教师的、备课与开展教研活动等带来了一定困难。

  (2)还有相当数量的学校学生没有征订信息技术学科教材,给学生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带来一定困难,从而影响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8、部分学校领导在思想上对教育信息化工作认识不够,工作思路不够明晰,对信息技术教育硬件配备标准不够清楚,学校建设发展缺乏科学长远的规划。

  检查结果表明,有小部分学校在信息化工作乃至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方面存在认识模糊,思路不清,标准不明,执行不利等状况。有的学校近年招生速度过快,规模变化过大,超出了自身的承受能力,导致校舍高度紧张,而信息技术教室却长期无力纳入建设目标和设置计划。有的高中学校,仍然受升学率所牵所困,对于非升学考试科目的开设不够重视,对信息技术硬件设施的建设抱着等待观望和得过且过的消极心理,投入力度不够。还有的学校对信息化发展建设缺乏明晰正确的工作思路,只重视学校行政科室或教师计算机的配备而忽略学生计算机的配备,或者对学校基本的信息化装备标准心中无数,规划不够科学合理

  (二)加强和改进全县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工作的建议

  1.进一步提高认识,规范开课,把信息技术课时落实到位。

  信息技术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信息能力,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目标的学科教育,更是实施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领导应充分认识到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加强对信息技术教育的管理,在政策上大力支持,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充分保障,结合教学实际,配备充足的信息技术教师和教学所需设施设备,切实把信息技术课时落实到位,确保义务教育阶段三——九年级每周开设两节信息技术课。

  2.明确责任,加强信息技术教学常规管理。

  学校要加强对信息技术教学的常规管理。首先要明确信息技术教学的分管领导,电教中心(或信息中心)应侧重对信息技术教学所需硬件设施的管理,信息技术任课教师和学科教学工作要统一归口教务处管理;其次对信息技术教学的管理要同其他学科一样要求,教师要制定学期教学计划,要规范教案书写,要认真组织课堂教学,要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学校要加强检查和指导,狠抓落实,确保信息技术课规范有效实施。

  3.建立有效评价考核机制,营造良好信息技术教学氛围。

  建立科学有效的信息技术学科评价考核体系,不仅有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也有助于提升教师素质,从而形成一个学生和教师积极性全面提高的良好信息技术教学氛围。第一,学校要进一步完善对学生信息素养的评价考核。平时课堂教学中的评价可以采取教师点评、学生自评、师生互评等多种方式进行,学期末学校要组织对学生的信息技术考核,考核内容要紧扣教材,考核结果可以以等级的方式呈现;第二,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全县统一组织的信息技术评价考核。将信息技术列入学业考试的考核科目,逐步开展对学校的抽考。

学校调研报告15

  一、我校寄宿制建设的背景

  随着xx区经济的快速的发展,教育不协调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如分散办学对各类资源的浪费,对教育规模扩大的制约,对教育信息优化整合的局限等。为了加快教育适应并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小城镇建设规划。xx区在20xx年底,结合人口密度、学生来源、地形地貌、交通、环境等综合条件确定,启动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从根本上解决xx区初中及部分小学校舍、教学楼等严重不足的问题,极大地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条件,有力地推动了xx区“两基”工作的稳步发展。

  根据xx区坚持以小学就近入学、中学相对集中,一个乡镇应集中建设好1所初中,建一所成一所得原则。我校在20xx年秋季、20xx年秋季先后后撤并了天生坑中学、东四沟中学,现有寄宿学生5名。

  二、我校寄宿制建设的结论

  几年来的实践结论是农村寄宿制办学是农村教育发展的牛鼻子,抓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是搞好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必然举措;是确保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措施;是提高农村学校办学水平,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实现农村城镇一体化发展的保障工程。

  学生家长普遍认为把孩子送到寄宿制学校较为放心、满意,除了生活费外没有其他负担。

  学生对寄宿制较为喜欢,思想品德良好、学业成绩稳定、为人处世心态平衡、人际关系交往和谐。

  近几年来,学校知名度得以提升。20xx年,学校被金昌市命名为“信息技术教学试点学校”,被xx区命名为“以德治校示范学校”;20xx年,学校被确定为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试点学校,被金昌市评为“依法治校先进集体”;20xx年,学校被金昌市命名为“绿色学校”,成为金昌市示范性农村初中;20xx年9月26日,成功接受了全省农村教育工作座谈会与会领导、专家的检查、指导。

  三、我校寄宿制建设与实践

  20xx年下半年,完成了教学实验楼的修建。20xx年到现在基本实现了校园的整体规划目标。

  20xx年上半年,对原有平房教室进行了重建和改建。

  20xx年9月,总建筑面积为3966.33平方米的学生公寓修建竣工并投影如使用。满足了600名师生的住宿、就餐要求。又为寄宿生创建一个更加宽敞、温暖、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

  随着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硬件设施的完善,我校各方面的管理措施也随之改进和完善,注重加强寄宿生管理,完善值班制度,提高寄宿生辅导的效益和质量,由于寄宿生在校时间长,严格的晚自习管理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品德,提高了学习成绩。

  完善的硬件设施,为学校校本研究的开发了更好的条件,有利于促进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均衡发展。学校规模做大之后各学科都增加了专任教师,减少了兼任教师,便于更好地开展教研活动和备课组活动,有利于学校教研水平和备课组活动质量的`提高,同一年级班级的数目增加,学校增设年级组管理,使学校的管理加强,提高了办学效益。

  三、我校寄宿制办学原则和管理

  (一)我校寄宿制学校建设遵循的原则:

  1、按照有利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后的巩固提高;按照有利于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效益;按照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我镇规模大小、距离远近、群众认可等情况形成梯度有致、灵活实效的办学格局。

  3、制定以我校为基础的寄宿制学校建设总体规划和年度推进目标,坚持集中投入,投入一所完善一所,示范一所。

  (二)学校在寄宿学生管理上做到了“四个到位”即:

  1、认识高度到位。寄宿制学校的建立可以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最大限度发挥效率。这既能缓解农村教育经费的不足,又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和谐教育的构建。

  2、设施建设到位。近几年,随着住校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学校在住校学生食宿条件的改善和管理上也做了大量的工作。统一配置床单、被套、书柜、配置扫帚、水桶、灰匣。

  3、制度建设到位。学校能够及时出台和修订便于住宿学生管理的制度,并逐一落实。修订完善的制度有《教师值班制度》、《住宿学生管理制度》、《住宿学生卫生条例》、《食堂管理办法》、《安全管理制度》、《宿舍管理员工作职责》、《文明宿舍评比细则》等。

  4、管理工作到位。学校倡导每一位教育者应给予住校生更多的关爱:学习上,营造良好的氛围;生活上,尽力排忧解难;心理上,坚持正面引导,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在管理人员的安排上,为了使家长放心,学生安全,学习不放松,学校4名专职教师,全程负责住校学生的生活、纪律等管理工作。同时,每天安排一个值日领导,12个值日教师,负责住校学生在正常晚自习后2个小时的晚自习管理、辅导工作。

  在伙食管理上,学校科学地扩建、新建、改建食堂,规定从业人员符合健康标准,食品原料保证质量,食品的营养搭配科学合理,满足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并有规律地调节食谱菜谱,使学生吃到可口的饭菜。学校还派专人进行食堂监督指导,保证了学生安全用餐、科学合理地膳食。

  在关注住校学生心理健康方面,重点关心学生中可能出现的因学习压力、情绪困惑、思家情绪、人际关系紧张、经济困难等种种压力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疏导工作。

  在安全方面:统一思想加强领导,让学校教职工充分认识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学校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把教学楼应急疏散、交通,消防、饮食卫生、学生活动、实验室及社会实践活动的安全教育、安全管理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责任到人,严密防范,努力消除各项影响学校安全和稳定的隐患,保障广大师生员工有一个良好的工作或学习环境。在住宿方面:本着安全实用的原则,安排好学生的住宿生活。设立四位专职生活教师,五位相关领导,结合班主任进行分区管理,管理人员分工、职责明细,做到处理问题及时有效,并切实地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培养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培养学生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

  在宿舍文化建设方面,学校动员学生自己动手营造了身心愉悦和谐温馨的第二家园,指导学生创建宿舍文化,现已形成“管理派”、“现代派”、“古典派”三大派别的宿舍文化布置格局,这在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和审美品位方面已有了开创性的发展。同时学校为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学生在校如同在家一样,其乐融融,为学生精力充沛的投入学习打造了一个平台。另外,学校也适时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设立“亲情专线电话”,与家人沟通,做到学校服务让学生喜欢,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

  在学习方面,全体寄宿生集中在固定地点上晚自习,安排值班教师按时点名签到,监督辅导教师按时到班辅导,并全天开通通讯工具,及时处理突发性事件并在第一时间内汇报相关情况,贯彻“谁的课堂谁负责”的原则,保证住宿生有效的学习。

  其他方面:住宿生的课余时间和晚自习后,严格遵守作息时间,住宿生管理教师做好校内巡视工作,确保了黑夜时校内必要场区的灯光通明,确保学生生活的方便,同时分区管理的区长和舍长要维持责任范围内的一切活动正常有序地进行。

  四、我校寄宿制建设个别问题的思考

  1、半寄宿半走读对学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校并非完全的“寄宿制学校”,而是半寄宿半走读制学校,有一半的学生走读上学,这样就为学校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寄宿生和走读生晚上学习时间无法统一,难于管理;上学、放学方式不统一,难于管理;门卫不能识别寄宿生和走读生,校门常开存在安全隐患,难于管理。

  在这种形式下学校采用两种管理办法,灵活处理,同时加强门卫管理,取得较好效果,但仍存在不少问题。

  2、寄宿生家长联系困难

  不少寄宿生离家较远,家庭困难,交通不便,难以家访,有突发事件家长无法及时赶到学校。针对以上问题学校积极筹划创建校医院,治安室,通过学校组织建立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完善家长意见反馈制度,电话联系家长等方式,解决了上述问题,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不能尽如人意。

  3、如何创出自己的特色

  农村寄宿制学校在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课程改革,大力提高办学水平,创办现代化学校方面,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可以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得以解决,但如何结合当地实际和经济文化特色,创办特色学校却有待进一步探索。

  学校必须遵照党和国家的教育发展方针,大力提高办学水平,努力成为区域中心学校和现代化学校。必须深化教育改革以质量建设为核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心系农村、热爱农村、献身农村的情感。使他们结合农村建设的需要和自身发展条件立志学习,学有所成,积极为农村发展做出贡献。

  同时,发挥区域中心学校的辐射作用,构建新型、多功能的教育科研,培训中心学校,促进农村学校之间,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之间的资源共享,促使城乡均衡发展。

  五、今后工作的思考

  一是切实提高对农村寄宿制办学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要把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作为加快农村教育改革,推进农村教育持续、快速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二是搞好规划、统筹安排、分步实施,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与新一轮校网布局调整规划相结合,与万校标准化建设相结合,与消除危房、改造薄弱学校相结合,与重点学校、示范学校建设相结合,与教育扶贫相结合。

  三是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规范化管理,通过制度建设、管理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加强农村寄宿学生的吃、住、文化娱乐管理,学习管理,纪律管理,卫生管理,安全管理,努力提高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水平。

  四是不能放松家庭教育。虽然孩子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学校,但他们同样需要家庭的帮助和关爱。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结合起来对他们的成长共同起作用。只不过在寄宿制学校,家庭教育占的比重少一点,但是却不能缺失,学校教育不能完全替代家庭教育。学校每个月或每两个星期要把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及时地反馈给家长。

【学校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学校调研报告01-11

学校调研报告01-18

学校管理调研报告10-08

学校调研报告最新08-02

学校调研报告范文06-29

学校发展调研报告06-30

学校情况调研报告01-24

学校蹲点调研报告01-28

学校建设调研报告01-07

(精)学校调研报告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