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维修的论文

时间:2024-06-02 14:45:47 爱车 我要投稿

汽车维修的论文范例15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汽车维修的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汽车维修的论文范例15篇

汽车维修的论文1

  近年来,随着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汽车维修专业随之日益的壮大,对汽车维修人员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而当前汽车维修行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则跟不上汽车行业的发展速度。中职学校最初的办学理论就是为社会培养更多实用性的人才。而当前从中职学校毕业的学生来看,其动手操作能力较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当前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模式有着重要的关联。现今职校学生有以下特征:理论根基薄弱,同学们灵活多变的能力较差,欠缺自主学习的意识,对新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但以前的教学行为都是围绕书本进行的,课堂教学在教育培训中的所占比例较大,而同学们的实践操作所占比例很小,要么老师就选择以前的专业技术和设施来做培训,导致了教学与社会基本脱离,在社会进步中滞后。根据当前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的现状,中职学校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但是基础理论学习必不可少,否则教学就缺乏了活力。因此,传统的汽车教学模式无法满足现阶段中职学校教学的需求,开展一体化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我国中职汽车维修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

  (一)中职学生缺乏文化基础,抽象能力不强

  目前我国中职学校学生普遍缺乏文化基础和对知识的抽象能力,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尽管很注重教学的直观性,但是学生对于汽车零件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形体状态及其原理缺乏系统完整的认识。例如在进行汽车原理的学习时,过于死记硬背,并没有完全理解,缺乏思考,会出现学习困难容易忘记的情况,久而久之会产生厌倦心理。当学生进入现场实物教学阶段时,虽然会比学习理论知识兴趣更大,但是由于理论知识基础不够,学习起来难度也很大。

  (二)理论学习的跨度较大

  目前我国的中职汽车维修在理论教学上的安排跨度较大,通常来说,理论教学是分多个学期进行,这容易使学生对于理论知识整体上缺乏认识,缺乏逻辑性、系统性,学习深度不够。

  (三)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由不同教师各负其责

  目前,中职汽车维修教学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上都是由不同的教师进行授课,往往教学方式不同,自成体系,对学生对于系统知识的形成很不利,容易出现脱节,在目标、方法上不同的教师很难做到完全融合,因此逻辑混乱,内容不统筹的现象普遍存在。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内涵

  所谓理实一体化,顾名思义就是将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根据不同的职业技能培养目标对教学资源进行不同程度的整合。这种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问题,使教学更加直观,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性,对于提高汽车维修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三理实一体化模式基础下中职汽车维修的教学特点

  基于理实一体化模式的基础,在中职汽车维修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不仅仅要求学生对于知识和实践技能有牢固的掌握,而且注重学生学习的途径和其它观念的形成。另外,教师教学过程中更注重的是学,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真实场景的实践教学更能让学生记住,在学习中学会不断探索,将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启迪学生的思维方式,充分挖掘学生潜能,让学生的学习更具有研究性。

  四理实一体化在中职汽车维修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确定合理的汽修技能培养目标

  通过课改政策,确定需要进行理实一体化改革的课程,通过进行相关的市场调研,及时了解汽修发展的动向和需求,采取合理的方式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以技能学习为主。例如在发动机的保养过程中,“三滤”占据着绝大部分的工作量,那在教学过程中就应当围绕这项主要技能开展教学,包括所用到的设备工具、相关的理论知识等,另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注重操作的规范化和细节化,使其操作性更强,通过图片、数据等方式让学生尽可能牢固的掌握操作流程。除此之外,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依据市场需求,系统的进行规划建设,打破教师与学生的界线,让学生在操作中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水平。

  (二)合理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突出问题

  理实一体化教学能够合理有效地运用演示教学、即讲即练等方法,并且由于网络等多媒体资源的充分涌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较好地进行组织和训练,防止技术错误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且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更好地掌握知识,做到在操作中教学,在操作中学习。在设备允许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不能因为重视实践而忽略理论,对学生兴趣特点把握好教学环节,少讲多做,让学生把握时间,用零件代替语言,切实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另外,由于手机等多媒体设备的普及,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设备查阅资料,减少学生玩手机的时间,较为轻松的完成学习任务,提高自身技能素养。

  (三)注重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

  在中职汽车维修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水平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实际技能训练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更是不可忽视,理论和实践,教师要做到统筹兼顾,不能只注重一方面的教学,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理论和实践在教学过程中所占的比重,在实际操作训练中,确保好设备的安全性,保证所讲内容正确无误。教学中可以采取案例导入和实物演示、自主探究的方式,通过实物让学生有基础实际的了解,通过使学生自主查阅资料,让学生了解所学器械零件的功能特点以及检修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另外不可忽视的是实践的强化过程,对此学生可以采取分组的方式进行操作的检查与校正,每次完成后,分组轮换,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实际操作的机会,在操作过程中,教师要进行指导,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做到全程监督。操作完毕后,教师要组织进行评价,分为自评和互评以及教师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对于知识的掌握、现场的操作、动作的规范性等方面。最后教师可以布置相关的思考题来拓宽学生涉及的知识面。

  五总结与展望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和需求越来越高,为了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中职学校需要在理实一体化的基础上不断改革教学模式以满足社会需求,同时注重理论和实践,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将实践效果作为学生的考核成绩一部分,提高学生和教师对实践的重视程度,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技能水平。

汽车维修的论文2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较快发展,国民经济以及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在单线多品种的混线生产过程中,因产品的不同,共线制造中存在错装、错位和错接等潜在风险,增加了汽车的检验和维修工作,影响生产效率和制造成本。在汽车维修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下面将具体分析汽车维修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一些可操作的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2 汽车维修中的问题

  (1) 火烧加热活塞装配全浮式活塞销。在装配发动机全浮式活塞销时,有用油棉线燃火来加热活塞的,以方便装活塞销。这样做容易使活塞变形,造成活塞金相组织改变,并使镀锡的减磨作用。

  (2) 气焊烤割重要部位。应锈蚀、变形或装配过紧而难拆卸的零部件,采用氧气焊烤、割以配合拆卸。这样做会使重要零部件产生形变、退火,使其精度和力学性能降低,从而降低了使用寿命,并易产生故障。

  (3) 单片更换曲轴主轴承或在轴承背垫纸。由于曲轴主轴承多数上片磨损小,故又采用只更换下片轴承。这样做会使曲轴轴承圆度、圆柱度误差加大,加剧轴承和轴颈的磨损。在轴承背垫纸同样会破坏轴承圆度、圆柱度及其与曲轴的同轴度,同时还影响轴承散热,容易烧坏轴承。

  (4) 用砂纸打磨轴承。用砂纸打磨曲轴、连杆和凸轮轴的轴承时,会使砂纸上的硬质沙粒嵌入较软的轴承合金内,形成磨料磨损。故应用机械刀具铰削或刮刀手工刮削为宜。

  (5) 用粉笔着色检查齿轮啮合印痕。硬粉笔中含有硬粒,容易使齿轮表面产生磨料磨损。故应用红丹油等油质颜料着色,检查齿轮的啮合印痕。

  (6) 截短油环中的内胀簧。有的维修人员将组合式油环中的内胀簧截短,因内胀簧起着径向、轴向的弹性作用,在截短后,使其作用下降,刮油能力也会下降,从而会过早产生气缸窜油现象。

  (7) 应该做装配记号的不做。汽车各配合件经磨合后,形成了相互适应的配合状况,在拆卸前应对某些件( 轴承盖、主减速器从动圆锥齿轮、差速器壳、离合器总成与飞轮等) 做好装配记号,以免安装时装错造成元配件间隙破坏或出现故障,破坏平衡。

  (8) 不按顺序拆卸。汽车许多零件是经若干螺栓紧固于一体。拆卸不当,会造成盘类、板类零件的翘曲变形。如气缸螺栓(螺母) 等,对扭矩大的螺栓应分多次逐步拆卸,以保证这些零部件不发生变形或断裂。故应按拆卸顺序和要求进行拆卸。

  (9) 不正确锤击。某些零件因长期的静配和使用相互间发生锈蚀而难以拆卸,采用锤击后可使两个零件脱开。但锤击时要选择正确的锤击部位,既砸不坏机件,又能产生较好的锤击效果。若锤击不正确,必然不会得到好的效果。

  (10) 用锤子钉蓄电池极桩。当电瓶线夹头与极桩配合松动后,用锤子击打夹头,或在夹头与极桩缝隙间,用锤子击入铁钉来加固。这样做一是会出现松动,二是铁钉使夹头与极桩接触面积减少,造成导电不良和使极板上活性物质脱落。

  (11) 反向装插转向节主销的锁紧螺栓。以锁紧螺栓的圆弧面对着转向节主销配装平面,让主销压贴在车桥主销空一侧,以排除因主销孔磨损造成主销内倾和前轮外倾发生的故障,但这样容易造成转向节销孔偏磨合使转向盘转沉重的后果,应使螺栓和主销两面压紧。

  (12) 宁紧勿松,宁多不缺。宁紧勿松多表现在紧固某些螺栓时,怕拧不紧造成松动,故在达到规定扭矩之后,再加力,结果使螺纹滑扣; 在对的轮胎充气时,往往比规定胎压高,在加注润滑油、润滑脂时,宁多勿少。其结果造成发动机动力无谓消耗,也会造成漏油和润滑油、润滑脂的浪费。

  ( 13) 只换不修。汽车往往只因一个零部件损坏,或是调整不当产生故障,便更换整个部件,甚至一个总成。久而久之,维修工变成换件工。

  (14) 只割不拆。当零部件因锈蚀严重难以拆除时,便采用电割了之。这样做会造成零部件的浪费,甚至使一些部件的强度、硬度下降,影响其使用寿命。

  (15) 轿车前悬架不能同时更新。轿车前悬架要求比较高,故在更换时最好应同时更新。且换用同厂牌、同批次生产的.悬架,以保证左右两侧平稳。若不同时更新将会产生不必要的故障。

  (16) 利用试火方法检查汽车电路。现代汽车电路多数为电子化的,试火方法检查电路容易损坏原件,所以采用万用表检查为好。

  (17) 对非耐油橡胶件涂润滑脂。装配水冷却系、暖风等处橡胶软管时,为安装方便,常在管口处涂抹润滑脂。这样做虽省力省时,但往往容易造成软管过早老化或堵塞水道。

  (18) 螺栓孔内的油、水、杂物不清理。螺栓孔内的杂物不清理,会使连接件不紧。虽然加大螺栓扭矩,但会因螺栓悬入时受阻而使连接件紧固不牢。故应在装螺栓前,先清理螺栓孔,以保证螺栓的悬进深度。

  (19) 不用专用工具拆精密度较高的零件。在精密度零部件拆卸时,应运用配备的专用工具。若采用锤击时,必须垫上软金属冲棒,以确保工作面不受损、不变形。

  (20) 不运用各种拉压具。在维修时,不分析具体情况,不正确选用有关专用拉压具,而且硬拉、硬压,结果会造成工具弯曲变形,螺纹划扣或螺栓扭断。

  (21) 只有拆开检查才放心。在进行维修时,往往误认为只有拆开检查才能排除故障,却不知道随意拆检则破坏了已经磨合好的配合状态,而且拆装后还会缩短零部件的运用寿命。对能不解体检测的一定不要解体。

  (22) 气门间隙调大不调小。在调整气门间隙时,误认为气门间隙调大些比调小好,有利于发动机又进。但却忽略了气门间隙大会造成气门开度小,则进排气不畅。

  (23) 拆卸螺栓、螺母用活动扳手。对于拆卸螺纹连接的螺栓(螺母),不选用合适的开口扳手、梅花扳手或套筒扳手,而运用活动扳手或手钳,误认为这样操作不必拿多件工具,一个活动扳手可“万能”,却不知这样做容易损害螺栓或螺母的棱角。

  (24) 轴颈或承孔用挂锡等方法修复。所有轴承与轴颈或承孔配合超过标准规定时,不能采用挂锡、电火花拉毛或增加金属垫片等不规范的方法进行修复。

  (25) 不能按原件原位安装。对装配上有专门要求的装配件、耦合件,如飞轮壳与气缸体、曲轴轴承盖与气缸体、连杆轴承盖与连杆等,均应标明记号,按原件原位安装,不能错乱和互换。

  (26) 保险铁丝拉紧方向不正确。保险铁丝防螺纹松动较为可靠,但安装时不注意保险铁丝规格选择和穿入螺钉孔后的拉紧方向,则会起不到应有的防松目的。正确的做法是: 铁丝粗细要适当。当将某一螺母旋松,保险铁丝应处在拉紧状态,即旋松一螺母就将其相邻的两个螺母拉紧。此为正确的保险丝拉紧方向。

  (27) 用普通螺栓代替专用螺栓。发动机连杆、气缸盖、喷油器、飞轮、底盘传动轴等部位的螺栓,都应用一定材料并经过特殊加工,有一定的扭矩要求。若用普通的螺栓代替,长时间运用极易产生变形甚至折断,而造成事故。

  (28) 平垫代替弹簧垫。弹簧垫有防松作用,而平垫没有。平垫代替弹簧垫会发生连接部位的松脱,导致机械损坏。

  (29) 粗牙螺栓代替细牙螺栓。细牙螺栓有的有防松作用,且用在一些关键部位; 而粗牙螺栓无此功能,会导致连接部位的松动,或者造成螺栓的损耗等。

  (30) 非标准高压油管代用。因高压油管的内径、长度的不同,会影响供油量和供油时间,以致影响发动机的功率。

  3 结论

  随着客户需求的多元化,各汽车制造企业不断丰富现有的车型配置以满足不同层次顾客的消费需求。因此我们要从现代汽车的发展方向和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方向动态入手,全面提高汽车维修行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汽车维修人员的汽车维修的技术,才能促进汽车维修行业的全面、健康的发展,从而满足为消费者服务的需求

汽车维修的论文3

  论文摘要:专业课教师下企业车间实践锻炼,通过参加生产实践与项目开发提高职业能力和教学能力,实现“双师素质”提高是高职院校的迫切要求。文章分析了汽车维修专业课教师从课堂走向车间面临的困难,提出了提高教师、企业、学校三方积极性,提升专业课教师“双师素质”的对策。

  论文关键词:高职汽车维修;专业课教师;下企业实践;“双师型”教师

  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最根本体现为教师的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在目前交通职业院校硬件建设取得强势发展的形势下,高职院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尤其应重视对现有专业课教师的培养,增加有进入车间工作经历教师的比例,安排专业课教师到车间实践锻炼,提高实践教学能力。下企业实践是提高教师职业能力,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最直接、最有效手段。

  怎样让更多教师走入车间,并产生更好的效益,是广大职业学校和教师关心的实际问题。专业课教师课时多,抽不出时间,企业也有经济效益、技术安全等方面的顾虑。这些实际问题的消除,需要学校建立操作性强的机制,以制度保障“课堂—车间—课堂”教师培养模式的长效推进。

  专业课教师下企业实践的困难

  推动专业课教师下企业实践工作,需要高职院校、企业的共同努力。虽然很多高职院校出台了鼓励教师下车间实践的规定,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问题仍有待解决。如由于教师编制紧张,学校将教师车间实践锻炼集中安排在了寒暑假,时间短、任务重,效果难免会打折扣。此外,企业的热情不高,严重影响了教师进入车间实践的效果。国家也没有就此对企业提出硬性的规定和要求。

  教师的主动积极性需要支持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比较高,但教师的积极性仍需要学校的引导和强力支持。实际情况往往是,教师寒暑假进车间,熟悉车间的新同事、新设备,刚刚了解了整个生产流程,企业也初步放心地交付一些生产任务时,寒暑假实践锻炼时间就到期了,达不到深度锻炼的效果和目的。教师如脱产下车间就没有课时津贴。并且学校教师编制紧张,学校工作任务繁重,抽调部分教师脱产下车间十分困难。

  企业的积极性有待改善对企业而言,非企业人员可能会对成本支出、生产安全、技术保密甚至经济效益等产生影响,因此企业对接纳教师缺乏“动力”。即使碍于学校情面勉强接纳,也抱着“只要不出问题就行”的得过且过心理,根本没想如何有效利用高校教师的理论知识优势弥补企业人员的不足。

  学校监控力度仍需加强尽管学校对教师下车间已有一定的监控和评价机制,但多沿用考核毕业生顶岗实习的办法。依据考核学生的标准考核教师,显然不合时宜。监控标准多停留在车间完成实践量的多少上,不对教师实践的效果、在实践期间对企业的具体贡献做出明细的考核规定,就无法考核出教师的具体实践能力和水平。

  几点对策

  (一)高职院校大力支持,提高专业课教师下企业实践的主动积极性

  时间支持面对高职院校教师编制紧张,课时任务重,寒暑假实践时间短的具体困难,学校应设法克服困难,保证教师脱产下车间实践的时间。每学期抽调1~3名教师进入车间实践,并依此每年进行轮换,就可以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情况下,提高教师下车间的实践质量。虽然院校的教学任务会更重,但换来教师职业能力提高,却是难能可贵的。

  经费支持脱产下车间,需要教师的热情参与,也需要学校考虑到教师进入车间期间的`经济待遇问题。学校应从教师队伍建设经费中拨出专款确保下车间教师脱产期间的经济待遇不变,应规定教师实践期间校内教学工作量津贴由学校参照相应职务坐班人员的津贴标准按时予以发放。此举可以让教师在课时与经济上消除后顾之忧,也让企业得到实惠。教师下企业的成本全由学校承担,企业没了负担,又得到了高层次人才为之服务,参与的积极性自然会提高。

  联系实习企业随着学校鼓励教师下企业态度的明确,教师主动找企业实践的实例将越来越多。但对于大多数教师而言,下车间更多的还是依靠学校组织。加强校企合作,为教师实践锻炼提供更多的机会,是教师下车间工作的有力保障。

  (二)企业积极性的提高有待实践教师和学校努力

  实践教师应发挥自身理论知识优势企业的目的是获得利润,尽管教师进入车间会给企业的生产带来不便之处,但如果教师变劣势为优势,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企业生产中来,发挥出自身的理论优势,是可以帮助企业搞好生产,进而提高利润的。教师可承担企业员工培训课程,遇到汽车维修中的“疑难杂症”勤查资料解决,同车间新同事共同面对生产中的困难。对于企业而言,教师的学历层次高,不仅能很快适应生产一线的工作岗位,还可以参与企业的项目开发、技术革新等工作。如教师积极参与,势必受到企业的热烈欢迎。

  学校应主动满足企业需要除了教师和企业,学校是教师下企业实践的最大获益者。虽然学校增加了人、财、物方面的投入,但随着教师和企业合作的增多,将促进校企间合作面的扩大、合作项目的增加、合作关系的密切。因此,学校除应主动承担教师在车间实践期间的经济成本外,还应鼓励教师多投入到企业的生产任务、科研课题中去,为企业提供长期的人才支持。

  (三)产学研结合,全程监控教师进入车间的实践效果

  使教师将下车间实践当作科研工作来完成教师进企业,必须先向学院申请,并提供项目申请书及拟订项目研究报告。报告应主要以供学生开展专业综合实训的真实课题及分析材料为主,并涵盖企业生产课题,以促进教师知识向能力转化,将产学研结合。进入企业前下达任务,车间实践结束后提供项目结题报告,学校组织专家进行结题审核,从而达到“一头一尾”监控目的。

  过程监控,提高教师车间实践实效实践期间,教师必须接受企业的管理和考勤,完成企业交付的生产任务。学校应将教师在企业实践期间的实习表现纳入项目结题考核项目。这样可促使教师接受新的专业知识和信息,掌握专业技术发展的态势,了解企业和社会对本专业的需求,从而收集教学素材,丰富教学内容。这样也可达到过程监控的目的。

  完善制度,把教师下车间作为硬性标准学校可把专业课教师下车间作为硬性规定纳入到教师的个人履历与年度考评中,并作为教师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学术水平、技术能力评议的必需条件。应要求专业课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在制度上确保专业课教师到企业实践工作的落实。

  专业课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通过生产实践和项目开发提高职业教学能力,是产学研结合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利于教师及时把企业的最新技术、最新标准和最新要求带到课堂中来,有利于职业院校发挥服务功能,有利于教师利用自身经验与能力服务企业生产和经营。应积极探索在教师从课堂走向车间,再从车间回归课堂的过程中,如何实现教师、企业、学校“三赢”,从而提高教师进入车间实践锻炼的实际效果。

汽车维修的论文4

  浅谈传统点火系故障的诊断

  一、摘要

  本文介绍一台丰田海狮IRZ汽车点火系断电器触点经常被烧蚀,造成发动机排气消声器放炮,废气排放严重,功率下降的故障,通过采用修理断电器和更换电容器的修复方法,克服了车辆断电器经常烧蚀的现象,消除了由此而引起的故障。

  关键词:燃烧充分、彻底;接触不良;电火花不强;点火正时

  二、前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汽车保有量不断提高,大城市对使用的汽车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对汽车的技术性能(如动力性、经济性)有更高的要求,而且对车辆的废气排放和噪音也有新的要求。因此我们在检修汽车的过程中,不能忽略各个方面的故障影响。

  三、正文

  (一)发动机在运行时,发出无节奏“突突”声

  我单位有台丰田海狮IRZ汽车(采用传统的蓄电池点火系),行驶约8万km后,出现发动机运转时,排气消声器发出无节奏的“突突”声,而且转速越高声音越大,并伴有化油器回火;排气消声器放炮等现象,造成车辆废气排放污染严重,发动机动力明显下降,并且发动机出现了经常熄火的现象,经济性明显变差。

  (二)造成发动机故障的原因分析

  要使发动机能发出最高动力且排放污染小,则要确保发动机能充分燃烧。发动机充分燃烧的主要条件,就是点火系点火正时并能够产生足够强的火花去燃烧混合气。因为只有点火正时,燃烧充分,才能保证发动机做功时能产生足够大的爆炸力,去带动发动机曲轴以高速运转,同时,燃烧充分、彻底才能保证最大限度减少有害废气的产生,减少环境污染。由此得出结论,发动机点火系出现故障会使点火不正时,产生的电火花减弱,从而降低燃烧的充分性。燃料不能在气缸内完全燃烧,未燃烧的废气就会在排气喉补燃或排出,造成排气喉放炮或废气排放严重,最终使发动机输出功率下降。

  根据以上分析,我拔下一个缸的高压线进行跳火试验,发现火花颜色发红,证明点

  火火花过弱。这是燃烧不充分故障的原因。造成发动机点火系点火火花过弱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1.高压电线接触电阻过大

  点火线圈产生的.高压电由高压线配送到火花塞的中心电极,由于经点火线圈变压形成高压电,火花塞旁电极连接地线,高压电可以跳过间隙到火花塞旁电极接地,在电压跳过间隙的瞬间产生火弧。如果高压电线接触电阻变大,会减低电压,电压低,产生的火花能量也必然减少,造成电火花能量减弱,令电火花不强。

  2.分电器盖短路漏电故障

  分电器盖将中央高压线传来的高压电配送到各缸的分高压线上,如果其漏电或中心炭精,以及各高压导电柱烧蚀造成接触不良,则也会令高压电能量减少,从而降低电火花能量,令电火花不强。

  3.分火头烧焦造成接触不良故障

  分火头用于将分电器盖中心炭极传来的高压电,送至分电器盖的各个导电桩。高压电由分火头的导电片传导,当导电片烧蚀、烧焦而导至高压电传导不良时,便会造成电压下降,令高压电能下降,从而降低电火花能量,令电火花不强。

  4.断电器触点脏污、烧蚀造成接触不良故障

  断电器触点脏污或烧蚀,造成接触电阻过大。断电器触点用于控制点火线圈初级电路周期性通断,其接触电阻增大,必造成点火系初级电流减少,最终造成偶合的高压电减少。高压电减少,产生的电火花也就减少。

  5.电容器断路故障

  电容器是用来并联断电器触点,吸收触点打开时产生的火花的。如果电容器短路故障,则断电器触点不能打开切断初级电流,也就无高压电产生,点火系不工作;如果电容器断路,则断电器触点烧蚀,导致接触不良,从而降低电火花能量,令电火花不强。

  6.点火系提前角自动调节机构有故障

  发动机活塞上行至此点时,可燃混合气压缩比最大,这时所产生的压力最大,爆炸时产生的功率也最大。由于发动机高速运转时,活塞在气缸内移动,每一个行程只需约O.Ols,而可燃混合气由电火花产生到混合气点燃爆炸约需0.003s,如果按理论设计,活塞上行至压缩终了的上止点时,点火系开始产生电火花到电火花点燃混合爆炸,则活塞已下移了约1/3位置,这时的压力相对减少,这样产生的爆炸力必减弱,所以要想发动机能输出最大动力,则要求活塞上移至上止点,混合气刚好点燃爆炸。要使发动机活塞刚好在上止点时爆炸,则点火系必须在活塞离上止点还需约0.003s时就开始产生电火花,这就是所指的发动机点火提前。发动机的点火提前是通过曲轴控制分电器总成来完成的,活塞还未到上止点时,所对应的曲轴转角,即点火提前角。也就是说,当活塞到达压缩冲程上止点之前已相当于曲轴转过了一定的角度,点火提前到上止点的一定角度,气体压力就能达到最大值,因此,点火时刻应在活塞到达压缩冲程上止点之前相对于曲轴一定转角。但点火提前角过大,混合气点燃过早,气体的压力将阻碍活塞向上运动,使发动机功率下降,燃料消耗增多,工作不稳定,怠速不良,大负荷工况时,产生易爆易燃现象。点火提前角过小,混合气点燃过迟,即活塞到达上止点时,混合气还未点燃,活塞从上止点下移后才点燃混合气,由于压缩力减少,则爆炸力必减少,会造成未燃烧的混合气在发动机排气管外燃,使功率下降。所以点火系的点火提前角调节不当或不起作用,也会导致发动机排气喉放炮,废气排放严重。

  (三)排除故障的措施和方法

  根据以上原因分析,围绕着发动机燃烧不充分时出现的故障现象,我反复学习了有关维修保养资料,并虚心向有经验的师傅请教,对逐个可能产生的原因进行

  检查分析,对可能会产生故障的部位采取先易后难的方法进行检查。检查方法和步骤如下:

  1.高压电线检查

  观察高压电线和端子,没有发现腐蚀、断裂或变形。每条线电阻(没有脱开盖时电阻),测得电阻值如表所列,均属正常。

  2.分电器盖检查

  先检查分电器盖中心炭精触点、盖内分布的导电桩和盖上各高压点火线插孔,没发现烧蚀和熏黑现象。把火花塞上的所有高压线拨掉,拆下分电器盖(如图所示),将所有高压线端头距离气缸3~4mm,打开点火开关,拨动断电器触点臂,此分线头与气缸体没有跳火。再拔掉分电器盖上的所有高压线,将中央高压线插到任一高压线插孔中,并在其分线孔邻近的插孔中再插上一根高压分线,使其端头距气缸体3~4mm。打开点火开关,拨动断电器触点臂,此分线端头与气缸体没有跳火,然后以此方法检查其他高压分线插孔,都没有漏电,证明分电器盖不存在漏电故障。

  3.分火头检查

  先观察分火头导电片端头,没有发现有烧缺、烧焦现象,再将分火头反放于气缸盖上(如图所示),使其导电片与气缸接触,然后将高压线的端头距分火头座孔约2~3mm,同时接通点火开关,拨动断电器触点臂,使其一开一闭。此时高压线端头分火头座孔之间没有火花跳过,说明分火头工作正常。

  4.点火调节装置检查

  拆下分电器总成解体检查,离心式调节器的离心重块甩动灵活、平稳、无卡滞和松旷现象,将分电器轴固定不动,使凸轮向正常旋转方向转到极限位置,在突然放松时,凸轮立即返回原位,证明离心式调节器工作正常。检查真空式调节器,膜片无裂损,拉杆与弹簧连接牢固,管接螺母无漏气,说明真空式调节器良好。

  5.断电器检查

  在触点闭合时,用弹簧秤的挂钩钩住活动触点的尖端(如图所示),沿着触点的轴向拉动弹簧,张力读数为57.8N(5.9kgf),说明触点臂张力正常。再拨动断电器触点臂观察其触点,发现触点有严重烧蚀现象。用万用表测量触点之间电阻,指示数为5Ω,证明触点电阻增大,以致初级电流减少,高压电降低,造成了电火花减少的故障。

  6.电容器检查

  拆下电容器放在气缸盖上(如图所示),使点火线圈上的高压总线端头距电容器引线3~5mm。接通点火开关,拨动断电器触点,使其一开一闭约3~4次,此时高压总线端头与电容器引线之间有火花跳过。立即将电容器引线与其外壳刮火(即放电),不能产生强烈的篮白色火花,确定其已损坏。

  经过以上的综合检测与判断,找出了引起发动机在各种转速下发出无节奏的“突突”声、发动机有熄火故障的主要原因是电容器损坏,引致断电器触点经常烧蚀。点火系统工作时,当断电器触点打开,随着初级电流减小,磁场发生变化,次级绕组产生高压电的同时,在初级绕组中也产生自感电动势,其值可达200~300V,它将作用在触点间隙,击穿触点间隙产生火花,使触点迅速烧蚀,同时使初级电流不能迅速中断,磁场变化减慢,使次级电压降低。为了消除这一影响,在触点两端并联一个电容器,当触点打开时,初级绕组产生的自感电动势向电容器充电。由于电容器适当,充电时间极短,不仅减小了触点间火花,延长了触点的使用寿命,而且加速了初级电流消失,提高了磁场变化速率,从而使次级电压提高。所以,断电器触点烧蚀和电容器损坏,导致低压电流减小,次级电压下降,火花能量减小,引致了点火系这一故障。

  经过以上对故障的分析与判断,我决定更换电容器,对断电器触点进行修复。触点烧蚀严重,拆下断电器对触点进行修磨并在细油石上加少许机油磨平,发现触点厚度<0.5mm的极限要求。更换新的断电器,装复后再调整触点间隙为0.35~0.45mm,其接触面积)85%,装回分电器总成试车,发动机在各种转速下,消声器无发出“突突”声,也无出现熄火现象,一切正常。

  四、结论

  通过以上的方法和步骤,终于将我单位的这台车发动机排气放炮、功率下降的故障修复好。并从中得出结论,造成这一故障的原因是点火系电容器有故障,使触点断开时产生火花烧蚀触点,令触点接触电阻增大,导致产生的高压电不高,产生的电火花不强,混合气在气缸内燃烧不彻底。所以作为一名驾驶员不仅要遵守交通法规,保证行车安全,还要熟悉、掌握所驾驶车辆的技术状况,对一般汽车的故障特征,懂得其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并通过曰常勤保养,确保车况良好。

汽车维修的论文5

  随着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汽车电器设备变得日趋复杂,同时,社会和企业对汽车专业人才的要求也随之发生变化。目前,汽车维修企业需要大量的汽车机电维修人员,对于职业院校而言,如何使毕业生能较快的适应就业岗位的工作环境,这促使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核心课程改革。

  1存在问题分析及教学改革思路

  1.1汽车行业人才需求

  目前,汽车所含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汽车电子技术涉及各个机构及系统,使汽车维修对象和模式都发生了变化。现代汽车维修作业,已由传统机械维修转变为强制保养和视情修理,工作强度减低,工作效率提高。传统的汽车维修行业机、电修理人员分离的现象,已逐渐被具有机电一体化维修的复合型人才取代。现代汽车维修企业急需的是既懂机械又懂电器、电控技术的汽车检测诊断技术人才。

  1.2高职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

  以往,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体系采用分段式学科化设置方式,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分开实施,学生学过理论知识后在实践环节不能很好的联系起来,不符合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教育教学体系的基本要求。20xx年,我们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进行了整合,在专业主干课程后增设了综合实训课程,自实施以来对教学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仍然存在不足,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时处于被动地位,由于缺乏实践支持难以深刻理解理论知识的实用价值,大部分学生对汽车电器的结构认识很模糊,学生只会死记硬背原理与结构知识;而进入实训环节时,又由于理论知识掌握不牢,不能很好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汽车维修中的实际问题。这种课程体系理论与实践分离,不利于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的提高。

  1.3教学改革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教学模式弊端,我们采用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将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每完成一个知识教学内容即安排相应的实践项目。以汽车起动系统的检修项目为例,教师在上课前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创设一个场景,并利用实物、多媒体等教学设施讲解起动机的结构和拆装要领,随后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5人左右对起动机进行拆装,同时,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本课程教师利用实物、模型、课件等教学设施,边操作、边示范、边讲解,学生在学中练,练中学,教学做合一、心口手并用,使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提高学生与社会岗位的贴近程度。

  2课程改革与实践

  我们聘请汽车维修企业技术人员、汽车行业专家及能工巧匠参加课程改革工作,以培养学生具有汽车维修工岗位综合能力为目标,结合《国家职业标准》考核要求,重新梳理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教学体系,突出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建设,对主干专业课和实训课全面整合,开发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有机融合的项目教学课程,在《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课程中,采用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根据汽车维修工实际工作中的工作任务,确定其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形成若干“教学项目”,每个项目的教学内容是一名汽车修理工完成某个工作任务应该掌握的相关知识和相应技能。

  2.1根据教学内容,编写校本教材

  由于没有配套教材,结合学院的教学条件,开始编写校本教材,将整个课程内容按不同模块重组后,形成了汽车电源系统的检修、汽车起动系统的检修、汽车点火系统的检修、汽车辅助电器的检修、汽车空调系统的检修等五个项目。我们将以往单独开设的汽车电器实训融合到相应的`教学项目中,每个项目的工作任务中包含汽车维修人员必需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学生在进行汽车电器典型故障观察、检查、检测、分析及排除过程中掌握该项目包含的应知应会知识,通过完成工作任务,能够掌握相应部分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最终应用到分析和排除汽车电器的故障中。

  2.2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课程内容

  根据汽车维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以及汽车电器设备的发展趋势,将课程的五个项目以工作任务为导向设计课程内容。汽车电器设备课程以汽车电器设备结构、故障诊断及排除为主线,紧紧抓住现代汽车维修的关键,同时也显现了该课程的实用性。课程内容也超出传统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课程范围,强化了现代汽车新技术的讲解,使学生毕业后能较快的熟悉这些新技术的应用。

  在课程教学环境的引入中,我们运用情景模拟、任务驱动、案例评述等方法,使得学生较自然的进入到教学环境中,通过在教学环境中设置一些问题,使学生对所学部分产生兴趣。在教师讲解完某一教学内容后学生即进入到实践环节,并填写对应的项目单、写出学习体会。最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质等内容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对教学环节提出反馈建议。

  2.3改革教学形式、考核模式,建立课程题库和技能考核规范

  为了检查教学效果,促进教学质量提高,我们对课程考试和考核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改革。

  采用知识和技能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改变原来一门课程由一份试卷定成绩的传统考核方式,采用知识和技能相结合,期末理论考试和过程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考核内容尽可能贴近职业岗位要求。结合《国家职业标准》对汽车维修工的职业岗位要求组织教学和考核。每个项目完成教学后即进行考核,该项目在课程成绩中所占比例根据职业岗位要求重要程度而定,各个项目考核都设有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其中理论考核占40%,实践技能考核占成绩的60%,课程结束时,根据个项目的比例计算出学生的课程成绩。

  理论考核内容为学习完课程后的期末理论考试,是对全部课程知识与能力的综合测试,采用“教考分离”考核方式,授课教师不参与出题,由教研室负责出题,学生独立完成理论与能力的综合测试。

  实践技能考核为过程考核,是以学生在各项目模块训练项目的完成情况为依据进行的阶段性考核,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情况及综合技能的应用能力。

  3课程改革成效

  3.1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在项目化教学背景下,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在实施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教改课程时,学生按6人为一个学习小组,组长担任项目负责人,组织学生制定方案,查找资料、开展讨论,评价学习效果。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2锻炼和造就了一支合格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在项目化教学中,教师由理论型转变为“双师型”,由传教变为指导。由于教改课程的结构和教学内容非常贴近汽车维修实际情况,教师如果只懂理论而没有维修实践经验,没法完成这种课程的教学任务。因此要求专业教师既能讲解理论又能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尤其能在现场教学中运用专业知识去解决遇到的实际技术问题。通过教改课程的实施,已初步形成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

  3.3促进专业教学质量提高

  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教改课程“理实一体化”的项目教学在08级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班级试点后,学生普遍认为这种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法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极大的增强了他们的实践动手能,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汽车电器设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提高汽车电器故障的检测诊断能力,通过任务驱动、案例评述、分组讨论以及多媒体电化教学等等教学方法的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强,学习知识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大大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根据08级学生企业实习反馈情况,通过此模式教学后的学生能较快的适应汽车维修岗位,对常见的技术故障能准确有效的排除。

  同时,通过该课程教学改革也带动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其它课程的教学改革,对教学质量整体提高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

汽车维修的论文6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现代汽车正逐步进入智能化控制阶段,汽车维修业也紧随汽车新技术的现代化步伐迈入了高科技领域,汽车检测和故障诊断成为现代汽车维修工作的关键所在。20xx年,汽车维修人员的培养培训被列入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对汽修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以往的教学中采取传统的“课堂+实践”的教学模式,这种方式在实际教学中暴露了许多弊端,为此将该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操教学相结合,合理设计教学模块,采用以行动导向教学,能力本位考核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一、一体化教学内容

  “一体化”教学,是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融合,在教中做、做中学、边学边练,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教学内容的选取在一体化的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为此在一体化的教学中应根据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职业岗位能力分析,找出职业岗位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开发相应的课程单元,再结合学生的需要,灵活地加以整合,构建“模块化”的教学内容,并在每个模块或课程的设计中,都要贯穿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体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满足一体化教学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通过对维修企业汽车电器设备维修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汽车电器设备维修学习领域设计了11个学习情境。

  二、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设计

  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设计是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观而提出的。整个教学过程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序列,让学生独立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评估计划,使学生在自己动手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教师根据培养目标,重新把握理论知识与实践课的结合,有意识地利用工作导向的教学设计,训练学生逐步熟悉和掌握六环节,并以此为依据指导学生当前的学习行动,从而为学生从事将来的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汽车电器气设备维修中学习情境4中“起动系统的检修”中的项目2“起动机的不转动检修”为例,介绍其教学过程的设计。第1个环节以案例的形式引出课题。第2个环节阅读电路图、电路符号、电流路径,接触位置,开关和继电器,告知所要操作的起动机的型号、电路以及所用的设备与工具。第3个环节是对着起动机和电路图,确定需要检修的部件。第4个环节是操做,操做1是拆起动机,第1步教师演示,第2步学生分组自己动手拆,第3步学生总结拆的注意事项;操练2是检修起动机,第1步学生讨论检修项目,第2步学生独立完成检修任务,第3步填写工单;操练3是装配起动机。第5个环节是深化训练,让学生独立分析检测结果,处理故障。第6个环节是归纳,让学生归纳总结起动系统使用与检修时应注意哪些问题,进行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

  三、一体化教学的教学方法及评价方法

  (一)教学方法

  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本课程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一体化等教学模式。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全课程引入“核心实例”,通过真物实训等手段,学生全过程参加核心实例的训练,提高操作技能,接受职业氛围熏陶。

  (二)教学过程运行机制

  为了充分体现教学场所的实践氛围,设置一体化实训车间,将一体化实训车间划分为理论教学区、训练区和讨论区,实行企业化的.环境布局,进行开放式管理。采用分组教学和集中教学相结合、教师主导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规定项目训练和自选项目训练相结合等教学组织形式。校内专业教师、校外技术骨干参与教学全过程,实现学生技能的逐步提高。

  (三)考核方式改革

  为了检查教学效果,促进教学质量提高,我们对课程考试和考核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改革。采用知识和技能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改变原来一门课程由一份试卷定成绩的传统考核方式,采用知识和技能相结合,期末理论考试和过程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四、课程改革成效

  (一)促进了课程建设

  本课程改革,推动了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20xx年11月本课程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同年,编写了符合教学内容的《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教材,这将更好地促进本课程建设和发展。

  (二)促进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课程改革促进了专业的整体建设和发展。20xx年,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顺利通过湖北省重点专业验收。这对教师的要求有明显地提高,进一步促进了师资队伍的建设。每学期教学评价中,课程组教师优良率都名列前茅。

  (三)锻炼了一批优秀的双师型教师

  在项目化教学中,教师由理论型转变为“双师型”,由传教变为指导。由于教改课程的结构和教学内容非常贴近汽车维修实际情况,教师如果只懂理论而没有维修实践经验,没法完成这种课程的教学任务。因此要求专业教师既能讲解理论又能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尤其能在现场教学中运用专业知识去解决遇到的实际技术问题。通过教改课程的实施,已初步形成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

  (四)提高了教学质量

  用教学改革提升技能大赛竞技水平,用技能大赛促进和验证教学改革。在20xx年湖北省高职院校“亚龙杯”汽车维修技能大赛中,我院代表队荣获二等奖。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工程实践能力得到很大提升。

  通过该课程教学改革也带动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其它课程的教学改革,对教学质量整体提高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

汽车维修的论文7

  发展汽车保有量,促进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中小型汽车修理业务的数量日益增加。与大型汽车维修企业不同的是,中小企业在汽车维修网点深入到社区街道和乡镇,为车主提供了更便捷的汽车维修服务。

  1中小型汽车维修企业的发展现状

  曾经的十年,是中国汽车市场呈现高速增长势头的十年,汽车保有量数量逐年迅增。最近两年,汽车营销市场受到影响,销售量增速下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从行业来看,中国汽车后市场的利润,已经从销售开始向售后维修转移。从国外发达国家来看,以美国为例,美国汽车维修行业基本是小型企业,汽车维修企业约30多万元,年营业额$5万-10万美元(约41亿-83亿元人民币)其中个人所有的中小企业占总额的85.8%。从汽车维修企业数量以及中小型企业比例来看,国内汽车维修市场与国外发达国家发展情况差不多。目前,国内汽车维修市场比较混乱,仍处于重组和扩张的早期阶段。国内汽车维修市场,与国外汽车维修市场相比,差距不是数量,而是质量,即企业的管理水平。

  2中小型汽车维修企业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汽车维修技术管理资料不齐备

  这里所指的汽车维修技术管理资料包括两个方面:其一,中小型汽车维修企业忽视对汽车维修资料的投入和建设,不进行维修经验的总结和案例档案的分析;其二,中小型汽车维修企业的管理资料不齐备,整个企业的管理制度文件欠缺,管理混乱、落后。

  2.2汽车维修质量管理意识淡薄

  在小型汽车维修企业往往忽视质量管理,汽车维修,缺乏质量管理意识,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虽然国内汽车维修行业已经引进了ISO9000国际质量标准,但行业面临的推广和应用的阻力较大,只有一些大型汽车维修企业尝试使用ISO9000标准,但实际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2.3汽车维修保障的质量管理体系脆弱

  多数汽车维修企业并没有设置专门的质量管理机构的,质量管理和检验人员的数量也严重不足,导致质量管理保证体系脆弱的'现象。为了应付更高水平的检验单位,多数汽车维修企业只是将质量管理体系作为一项必须制定的制度,没有将其融入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尤其是在一些中小型的民营,个体汽车维修企业,长期存在“三无”的问题,没有工艺要求,没有流程管理,没有工艺文件,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质量管理体系没用的企业,也很难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3提高中小企业的汽车维修企业管理优化策略

  3.1注重维修资料的档案化管理和管理制度文件化

  第一,要注重维修资料的档案化管理。中小型汽车维修企业,要注重对汽车维修资料的投入,特别是网络化的维修资料资源整理,建立汽车维修资源库,并定期更新、定期对从业员工进行内部培训与总结。第二,要注重对管理制度文件的制定与执行,可以借鉴成熟汽车维修企业的管理模式,制定企业的各项规章流程制度。传统的汽车维修企业主要依靠人工管理,行政费用高昂,效率低,容易统计数据出错。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应用的普及日益成熟,在其不可比拟的优势的各个方面,它已普遍被各行各业应用,如对于汽修企业中快速的数据传输速度,处理大量数据的和更高的精度,采用计算机管理,不仅降低了维护成本,也缩短工作部门之间的等待时间,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因此,计算机,网络汽车维修管理手段,将有力地促进中国的汽车维修技术水平和企业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3.2将汽车维修质量管理纳入企业的发展战略规划中

  中小型汽车维修企业要注重质量管理控制,健全质量管理制度。要配备好专职的质量管理与质量检验工作人员,发挥汽车维修质量管理的作用,提高企业的维修服务质量,进而打造汽车的核心竞争力。当前比较流行的汽车维修质量管理模式有ISO9000标准、5S管理思想、6S管理思想等,都值得借鉴与参考。

  3.3托管引入第三方机制,盘活中小型汽车维修企业管理现状

  在中小型汽车维修企业中,因为企业规模有限,往往难以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进行管理建设。在这样的情况下,委托管理也许是解决当前中小型汽车维修企业管理问题的最直接、最有效途径。委托管理,是指将企业的管理权部分或全部委托给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其实,在中小型汽车维修企业中,会计事务的第三方委托管理早已出现。

汽车维修的论文8

  摘要:随着汽车行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所占据的地位逐渐稳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也受到了各领域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以上因素,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相关研讨,旨在从根本上提升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过程中的高效性与实效性,并为汽车行业输送一批具有综合素质人才,以供参考。

  关键词: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模块式一体化教学

  就目前来看,原有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模式及教学内容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及大众对于汽车行业的需求,故为切实发挥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服务效益,现阶段教育工作人员就应结合实际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明确社会及汽车行业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的需求,积极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模块一体化教学模式,深化教学内容,构建起一系列更为完善且具体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体系。

  1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局限性分析

  1.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重配置不合理

  就目前来看,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中存在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重配置不合理的问题,同时由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隔较远,学生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已经遗忘过去所学过的知识点[1],不仅大大降低了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实际教学效率,同时也会让学生在重复记忆与掌握的过程中丧失对学习兴趣,使得其难以依靠课堂中的学习串联起专业知识的链条。

  1.2学生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由于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学习能力与学习基础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比较吃力的现象,难以掌握理论知识中的难点及重点,严重制约了教学活动的进度。不仅如此,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需要学生拥有一定的空间构建及分析能力,并完善且准确的绘制出汽车结构及零件图纸,故缺乏此些综合素质的学生就会逐渐对学习丧失自信心,难以应对后期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1.3教师教学理念过于落后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与普通专业的教学活动类似,因此也往往存在着教师教学理念过于落后的问题,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实践能力。同时在日常的课堂中,教师也始终占据着课堂中心的地位,并利用生硬的手段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及记忆去掌握理论知识中的难点,造成学生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

  2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模块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

  2.1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在将模块化教学模式应用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中时,教师应注重掌握好课堂的节奏,结合教学任务设计出每节课堂中的教学计划,有效改善课堂中理论知识传授过多造成学生无法深入理解的问题。举例来说,在讲解汽车内部结构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依据此些汽车结构的'复杂顺序进行分层次讲解,让学生能够循序渐进的掌握更加深层次的知识点。

  2.2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实践动手能力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必须要掌握的技能之一,因此在此教学活动中应用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性便昭然所示。同时在教师实际讲解及操作示范期间,应注重语言的简练及合理性,并依照教学活动计划及顺序让学生更加明确实际操作的一系列步骤[2]。例如在讲解活塞连杆组的过程中,教师应在步骤较多的演示环节中放慢速度,确保学生理解之后在讲解下一部分内容。

  2.3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构建评价机制中的应用

  在将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在建构评价机制的过程中时,教师应在进行的阶段性考核之前帮助学生整合出关于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的重点内容,从而使得学生能够依靠主观能动性意识进行学科的学习。同时在评价机制的健全过程中,教师也需联系学生的日常表现及点滴进步,并基于学生最为客观的评价,从而提升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

  3提升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应用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有效性的建议

  为从根本上提升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模块式一体化的有效性,现有教师还应注重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缩短理论教学与实际教学之间的时间差距,进而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实际应用的能力;第二,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针对学生所欠缺的基础调整不同学科的课时时间[3];第三,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强化与学生之间沟通及交流,找寻出学生的兴趣所在并将其带入到课堂之中。从而激发出学生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授课效率。

  4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模块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相关研究,我们不难发现,随着社会与国民对汽车行业需求的日益攀升,使得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已然成为各职业院校必然的发展趋势之一,同时为从根本上提升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教学质量及水平,现有相关教育人员也应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为科学教育观,从而推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又好又快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戴卫刚.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模块式一体化教学试探[J].中学时代,20xx(16):34.

  [2]毛洪艳.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浅谈[J].考试周刊,20xx(20):172.

  [3]黄嘉宁.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模块式一体化教学的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xx(S1):1304+1312.

汽车维修的论文9

  汽车维修质量管理是为了保证和提高汽车维修质量所进行的调查、计划、协调、控制、检验以及信息反馈等各项活动的总称。其中汽车维修质量检验是汽车维修质量管理的最重要环节,对汽车维修质量管理的结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汽车维修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汽车维修作为一种服务产品,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完全对其适用。汽车维修是为维持或恢复汽车原设计性能而进行的作业。就技术层面而言,汽车维修质量是指汽车维修作业对车辆原设计性能维持或恢复的程度。

  汽车维修质量的优劣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它既取决于汽车维修企业内部全体人员的工作质量,也取决于社会的经营环境和行业现状等外部条件。因此,为保证汽车维修质量,必须对影响汽车维修质量的相关因素实施系统化的质量管理。汽车维修质量管理是汽车维修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汽车维修质量是对汽车本身质量的维持和保障,汽车维修质量的好坏决定着汽车能否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和行驶安全。因此,汽车维修企业必须高度重视汽车维修质量管理,采取严格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保证和提高汽车维修质量,保障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汽车维修管理与维修质量的措施

  2.1树立质量意识。要想加强维修质量管理,首先就要树立起牢固的质量意识,要认识到质量是汽车维修企业的生命。俗话说“质量第一”、“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管理要求全员参与。高层管理者是维修厂责任、权利、利益主体,是质量管理的驱动者,他或他们的观念、意识、态度以及行为方式是维修厂全体员工参照效仿的典范。他确立的“以客户为导向”的总质量方针和目标,以及对维修厂未来蓝图的描绘,将强烈激励和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使大家朝着一致的方向而努力工作,进而保证质量目标的顺利实现。

  2.2重视检测站的作用。充分发挥各地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在汽车维修质量检验方面的主导作用,积极对社会提供维修质量检验服务,应当鼓励非营运性车辆进综合性能检测站进行质量检验。由于质量检验工作大部分都是事后把关,这样一来有些问题不易发现。一旦发现问题,事故已形成。所以,要避免事故就得把事后把关转变为事前预防。加强平时的进厂检验与过程检验,寻找控制影响质量的因素,把不合格的维修操作、配件及原材料消灭在维修过程中。预防检验相结合,按操作程序、维修标准及竣工要求去工作。

  2.3加强汽车维修技术队伍的建设。汽车维修企业在不断的发展过程当中要注重对维修技术进队伍的建设以适应企业发展和市场变化大需要。在建设过程当中应做好以下几点:首先要严格把握维修技术人员招聘录用工作,对不具备资质的人员坚决不予录用。其次要对维修技术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最后要有留住维修技术人员的管理措施,对优秀的维修技术人员应提供较好的工资以及福利待遇,要把重视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基本观念,为其提供良好的成长和发展环境。

  3、结束语

  汽车维修质量不仅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基础,也是促进汽车维修管理现代化和技术创新的根本。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汽车维修,只有树立“服务至上,质量第一”的思想,把提高汽车维修质量纳入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从而确保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1]沈树圣,安国庆.汽车维修企业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xx:74~129.

  [2]刘可湘.汽车服务企业经营与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xx:100~138.

  [3]王俊,林瑞花.浅谈汽车维修企业的质量管理[J].职业,20xx,(20).

汽车维修的论文10

  1国外汽车维修连锁企业的发展现状

  1.1专业分工明确。美国汽车连锁维修企业按专业分工主要可分为汽车快速养护中心、事故车维修中心、汽车专项维修企业。车主可根据维修的技术复杂程度选择合适的去处。

  1.2连锁总部能量强大,分店网络密集,呈小型化,总体规模化。国外连锁店一般有很强大的背景和资金支持。但连锁分店一般规模不大,美国人数在20-30人规模的占据大多数,而日本10人以下的店面比较为78.32%。

  1.3品牌强大,市场稳定。在发达国家,汽车维修连锁企业都具有强大的品牌效应,用户看到品牌标识,可以放心地消费。

  1.4运营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首先因为连锁总部的强大力量,能够给予连锁企业统一的品牌形象、统一的设备配套、统一的宣传推广、统一的价格体系、统一的经营管理,统一的配件配送、统一的技术培训,这使得连锁店的运作有章可循,从而给消费者提供质量可靠、环境亲切、价格合理、便捷快速的服务。其次由于连锁店有强有力的政策和法律的支持,对汽车维修企业技术作业标准、人员培训考核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这使得连锁的运作更加规范、可靠。再者,连锁维修企业的信息化程度非常高,店面实体网络、配件配送网络和电子信息网络三网合一。

  2国内汽车维修连锁企业的发展现状

  2.1起步阶段,领导品牌尚未出现。我国汽车连锁维修企业起步晚,起点低,除了传统的汽车维修店,4S模式由于德系车辆率先引入、早期车型单一、资源设备和技术人员缺乏等原因先行在中国遍地开花,而连锁模式是伴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和4S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而后来出现的。但大批外资品牌表现水土不服,本土品牌又由于资金量小、连锁运营管理经验不足等原因无法快速成长起来,故我国的连锁服务企业还处于成长初期,没有形成领导品牌和规模效应。

  2.2运营不规范,管理水平差。我国汽车连锁维修企业众多品牌都处于尝试阶段,网络建设的规范化程度,市场的稳定性不够,连锁总部的管理、控制、支持、服务能力不强,很多企业内容和形式不统一,没有实现真正连锁。

  2.3时机已渐成熟,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国发展连锁维修企业的时机已经成熟,首先从市场需求角度,由于消费者日趋理性和成熟,对服务的要求更高,而连锁维修企业恰好能更好的满足现代消费者对汽车维修服务的需求。另外随着车辆保有量的增加,市场需求量快速增长,这为分散的连锁企业提供了足够的客源。第二从外围条件来说,我国的汽车零配件企业和维修设备企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部分企业有一定的竞争力,另外网络信息技术、物流技术、风险投资等相关产业已经日趋完善。第三,企业日渐成熟,经济实力增强,大批高素质的技术管理人员涌现。第四,有了政策法规支持。中央和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省份,已经认识到发展汽车维修连锁企业,提高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的重要性,相继出台了鼓励和支持发展连锁维修企业的政策。

  3汽车连锁维修企业的主要优势

  3.1数量多,分布广、门槛低。连锁经营的核心在于实现了资源整合与共享,既能发挥大型团队的整体优势,又不失中小个体的灵活,连锁店面因为可以获得总部的全方位支持,因而市场准入门槛较低,有利于集团整体规模的迅速扩张和占领市场。“点多面广”的连锁店在为广大客户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的同时,也为连锁企业创造了高额的利润。

  3.2规模优势带来价格优势。汽修连锁店把分散的经营主体组织起来,扩大了经营规模,并借助连锁总部的规模优势,整合采购、配送、物流等渠道,精简管理、经营成本,实现了成本最小化,以成本领先带动价格优势,吸引更多消费者,进而实现整体利润最大化。

  3.3网络化和专业化使得“快速、便捷”的维修服务成为可能。“快速服务”是汽修连锁企业典型的差异化战略。另外,适度的专业化不仅使得汽车维修企业的经营灵活,广泛布局的同时,提高了维修质量,缩短了作业时间。

  3.4规范化和标准化经营使得汽车维修服务的质量得到保证。各分店在总部统一管理下按照分散自主经营、集中统一管理、统一采购配送物品的方式经营运作,由于拥有维修技术资料和技术人员的保障,配件来源相对稳定畅通,业务量充足,加之统一收费标准、统一形象、统一管理,规范化的经营模式不仅增强了企业诚信度和社会认知度,有利于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更为维修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4目前我国建立汽车连锁维修企业的具体路径

  4.1推行品牌战略。品牌是对维修企业战略、经营理念、追求、文化等的高度凝练和形象表示。推行品牌战略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关键是我们要采取恰当的策略实现建立强势品牌,创建一个品牌,不仅企业形象标识系统很重要,重中之重是企业的内涵建设,如推行汽车维修服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采用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系统,培育核心竞争力和企业文化等。

  4.2与周边环境相结合,建立强大的总部。国外知名连锁品牌都有一个能量强大的总部,首先他们都依托强大的资金基础,或整车厂家,或大型零配件企业或汽车维修设备企业,或风险投资,或他们的组合。建立强大总部,意味着建立强大的配送中心和配送网络、信息系统、以及具有一流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人才队伍。

  4.3与4S网络相整合。中国的市场宽广,地域差异大,车型多样,布局分散,以及4S店本身投入大,管理不善等原因,造就了4S模式今天的窘境。但4S模式对于主流高端品牌汽车有不可磨灭的优势。众多汽车品牌已经建立的4S体系面临着经营困难,他们的出路在哪里?除了被淘汰出局,若能主动与一些优势资源合作走连锁服务道路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而整车生产商若能够充分认识到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他们是否也可以学习日本特约维修站的经营模式,日本的特约维修站模式其实也是一种连锁模式,如果能借助厂家的资金、配件和技术优势加上先进的理念和管理方法,完全可以走出垄断的桎梏,赢得消费者和市场,在汽车后市场得到更多利润。

  4.4走适度专业化的道路。在美国汽车维修企业越来越倾向于专业化,但我国现阶段不宜盲目追求专业化,要在投入和车流量上寻找一个相对平衡点,选择合适的市场覆盖策略,还要考虑到技术优势,做好市场定位。

  4.5人才战略。要建立强大的连锁品牌,必须实行人才战略。首先要有连锁经营模式的管理需要现代化的管理人才,特别要做好总店龙头的运作、处理好总店和分店的关系。再者汽车技术更新迅速,维修手段、方法和维修工具、设备不断变化,这些都需要可持续发展能力比较强的技术人才。实行人才战略,不仅在需要教育的支持,企业和行业也要投入很多。在日本和美国,对汽车维修技术人才都有非常严格的准入和考核机制,企业也特别注重培训和人才的成长。

  4.6寻求政府与行业的进一步支持。政府或者行业协会都要发挥领导和管理者的作用,高屋建瓴的制定一系列法规和政策,使企业规范经营,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在美国、日本和加拿大等国家,汽车行业协会在规范市场上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玉民.美国汽车维修业的特点[J].汽车维修与保养.20xx.(6).

  [2]赵恩涛.美国汽车服务业的特点与趋势[J].连锁与特许.20xx.(4).

  [3]杨焱.学位论文:汽车后市场连锁经营模式研究,天津大学管理学院,20xx.(2).

  [4]吴淑丽.汽配连锁经营模式在我国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商业现代化.20xx.(8).

汽车维修的论文11

  1、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

  高职学生普遍具有文化课程基础差,对纯理论知识学习不感兴趣,但动手能力较强,对新鲜事物有较强的探索欲望。因此针对高职学生,应采取不同于本科院校学生的教育方法。根据高职学生的个体差异,践行“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理念,充分挖掘自身潜力,提高毕业生的创业能力。同时注重心理素质提升,所谓心里素质是指人们在心里活动方面的能力,即应付、调节及承受各种心里压力的能力。创业是艰苦的,不仅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而且还有失败的可能,所以再创业过程必须培养高职生良好的创业心里素质。

  2、建立校内模拟创业培训基地

  在创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如果学生能够不出校园就能进行创业模拟体验,学生不仅能够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体验到创业的不易,为走出校园创业成功打下基础。根据调研统计分析,有创业意愿的'毕业生三类汽车维修企业创业项目选择更倾向于汽车美容和车身修理,主要由于车身修理和汽车美容是汽车维修行业盈利空间较大的项目,而且具有投资少、风险低等优势,成为毕业生首选创业项目。因此,选择汽车美容项目作为开展创业培训的突破口,并以此带动其它创业培训项目的开展。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内创业培训基地,充分利用企业的技术、资本和学校的人力资源共同开展创业培训。

  3、开发创业培训课程

  创业培训课程包括基础知识课程和技术类课程。基础知识课程主要依托《汽车维修企业管理》进行,本门课程在第四学期开设,主要讲解维修企业资质分类、申请、注册及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基本满足创业培训基础知识课程的需要。通过定期聘请创业成功者来校授课,分享创业的经历,使学生获取实战性的创业成功经验。技术类课程通过开发校本教材,为创业培训项目开展提供教材支撑。针对汽车装饰与美容行业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机遇,结合我国现有汽车美容市场现状,在深入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对各工作岗位所需的能力进行分析,提炼各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重新整合序化,将企业工人的工作内容转化为学生课堂的学习内容。着重对汽车装饰与美容的工艺内容、工艺规程及相关产品的运用进行介绍,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力求使教学贴近企业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具有基本理论与技术应用密切联系的课程特色。

  4、总结

  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符合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是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其核心是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每个人自身都蕴藏了无穷的潜力,高职院校的学生也不例外,开展创业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挖掘学生身上的潜力,让有志于创业的学生敢于打破习惯领域,勇敢的开拓自己的人生道路。通过创业教育,即使学生以后没有从事创业活动,不管在任何工作领域,也会因为其自身能力的提高而增加人生成功的几率,实现人生的价值。

汽车维修的论文12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汽车保有量不断提高,大城市对使用的汽车要求也越来越高,以下是“汽车维修企业文化建设论文”,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目前,我国汽车工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汽车维修服务与管理模式也在不断的创新,提高员工素质、增强服务水平意识已不在话下了。现代先进汽车维修检测技术装备投入运用,推动着汽车维修企业的发展和转变。那么,汽车维修企业如要永久生存必须在经营中倡导、积累、筛选、提炼形成一套规范化的企业文化,提升企业与员工的亲和力和凝聚力,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因此,构建汽车维修企业文化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一种全方位、优质快捷的现代化汽车维修服务理念。

  1 以人为本促进汽车维修企业和谐发展

  人才是发展企业文化不可或缺的主要因素,这些年由于大量的需求,造成汽车维修后市场各种人才越来越短缺,行业内越来越重视起来专业技术型人才的教育和培训。从国外汽车维修业发展的经验来看,员工专业技术培训放在了企业经营理念中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汽车维修企业就提高员工基本素质,培养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是至关重要的,不断加大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通过"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积极营造有利于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促进汽车维修企业文化的构建向更高水平和规范化发展。作为现代汽车维修企业怎么样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呢?提高维修人员专业技术能力,提高管理与服务的工作效率,提高人文基本素质,其实还是说汽车维修企业的文化建设! 可见汽车维修企业合理运用各种综合资源要素,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企业文化的构建是多么重要的!

  现代汽车维修技术的更新日新月异,各种专业技术资料种类繁多,信息资料处理都要通过电脑网络才能达到更优化处理。同时大量的国外高级汽车涌入国内,对汽车维修企业要求不仅要有精湛的业务技能队伍还要有一定外文基础的综合性人才,对现代汽车维修来说对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才能更好滴使员工与企业同呼吸、同成长、同发展、共生死,从某种意义上说汽车维修企业今后能够做大做强、做的更远不是产品或服务,而是企业文化。

  2 建立汽车维修后市场竞争机制推动企业文化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汽车市场的蓬勃兴起,汽车后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加快了新形势下的汽车维修企业快速发展和模式化转变,对纳入竞争机制势也是在必行的。汽车维修行业管理处和行业协会不断的广泛开展诚信修车优质服务,推出了一些列的汽车维修行业诚信经营企业评估指标体系,对汽车维修企业构建企业文化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互助作用。随着市场机制的快速发展,汽车维修企业也有了新的变化,从深层上明确了维修企业的经营方向,规范了维修服务流程,强化了企业的内部质量管理,重视人才教育和培养,依托更先进的机制建设提高汽车维修的企业发展步伐。

  实践中,汽车维修企业经营服务理念创新发展都是企业文化进步的具体体现,每一次的企业变革都要思考是否有利于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是否有利于员工的精神和物质需要,是否在搞形式主义,是否在实事求是地塑造具有汽车维修企业文化的特色。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资源环境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只有不断引入竞争机制和模式创新才能给企业更好的重生机会,促进汽车维修企业适应市场发展,塑造健康良性可行的企业文化。

  3 加强汽车维修企业品牌服务理念助力企业文化的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到来,企业竞争更多地体现在品牌竞争,品牌形象的提升却孕育着企业文化的内涵,企业经营发展软实力是建立在企业文化的基础上,凝聚着企业的“精、气、神”,是企业品牌建设的主动力。加强汽车维修服务品牌建设是企业一项长久继续坚持的重要任务,一个好的品牌往往给人一种信得过的依靠,对于汽车维修企业硬实力如先进的检测设备、良好的服务环境、最优质的价廉收费项目等是取得消费者对企业信任感的一种表现。汽车维修企业是一个服务型企业,以服务谋生存,服务任务也就变为如何在竞争的市场中生存下去,向消费者提供良好的优质服务,多方渠道赢得更多的客户群体。现代汽车修理企业就比较重视服务的内在品质与外观质量,努力塑造企业优秀的服务区品牌形象,不断加大质量管理力度,最大限度地挖掘出优质的过程服务,追求企业品牌的影响力度。

  4 加快信息化技术在汽车维修企业中的运用

  随着汽车后市场的日益壮大,汽车维修企业也越来越多,维修行业管理任务也越来越艰巨,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行业管理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重视和运用,促进了汽车维修企业经营理念的.革新发展,推动了汽车维修企业文化的发展。面对汽车高新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新车型、新结构、新材料、新功能的层出不穷,凭借一个人的记忆能力是远远不能够将数以万计的维修资料、技术数据全部载入大脑中的。当前信息化和电脑技术运用,逐步的将汽车维修企业引向现代化经营管理模式上,建立一个良好的维修服务、售前服务及售后服务,主动建立客户群关系网,利用信息化手段将客户档案和车辆维修档案加以建立与运用管理。由于汽车维修企业服务与管理过程较为复杂、数据信息量大,仅依靠人工手段是往往难以实现汽车维修、配件、客户档案、车辆档案、员工及各部门工作进程的监督、企业经营数据进行准确的统计和分析,只有运用电脑信息化处理才能更快速度、较短时间、高标准效率完成各项综合性工作。大量的企业经营数据信息,仅凭人工来做是难以想象的,利用电脑技术,建立企业网络数据库才是必需之路。

  5 推动汽车维修技术革新的发展步伐

  技术革新对于现代汽车维修企业来说是较为关键的发展创新手段,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品牌形象。随着科技的进步,高新电子技术大量投入使用,迫使汽车维修企业必须紧跟步伐再上新台阶,加大技术创新力度。随着汽车设计制造水平和使用性能越来越高和电子化、智能化、网络化等新技术的广泛用,诸多汽车维修疑难问题都需要电子检测设备诊断才能解决,更何况现代汽车新品牌、新装备、新功能层出不穷的发展运用,仅凭维修人员将数千种车型维修参数、技术程序全部记录在大脑中是不太现实的,只有通过先进的汽车电脑检查诊断技术手段来完成。先进技术在汽车维修业中的运用,能够有效的激发企业的活力,更进一步助力汽车维修企业文化的进步发展,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6 结束语

  现代汽车维修企业文化建设正朝着规范化方向发展,得到了大多数企业领导们的认可,并且投入了许多的精力和心思去发展。企业文化建设在发展的过程中会有误区或偏离主题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但要能够清楚地看出问题所在根源,予以正视、分析、解决,充分发挥企业的考核机制, 有针对性、及时准确地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来消除各种设计、运作中出发生的问题,更深层次的激发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意识.把激励员工、培育企业文化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

汽车维修的论文13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不仅汽车产量急剧增加,汽车档次也有很大提高。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和汽车领域不断涌现的先进技术,对汽车专业技能人才的数量和素质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中等职业学校汽车维修专业是融汽车、机械、电子、液压及计算机等多门学科为一体的专业,理论性强,专业知识深。在实践较少的情况下,学生对抽象的理论总是一知半解,找不到合适的学习方法,付出了很多努力却成绩平平,不少学生对汽车专业逐渐失去了信心。基于这种情况,进行理实一体化汽车维修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它能改变传统教学的单一模式,面向学生,以技能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能够把学生培养成受企业青睐的出色的高技能应用型复合人才。

  二、理实一体化在汽车维修教学中的应用

  “理实一体化”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简称,是一种理论知识讲解和实践技能训练并行的教学模式,在知识讲解的过程中融入技能训练,在技能训练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一)重视教学组织与教学管理

  理实一体化要求在汽车维修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讲解和实践技能训练两者并行,在技能训练中理解理论知识,在理论知识讲解中训练技能。如在学习发动机的曲柄连杆机构时,整个模块教学安排在汽车实训室进行,教学思路是理论讲解、动手实践、实践中针对各部件分析讲解、总结提高。学生先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始规范操作,完成对曲柄连杆机构的拆卸,熟悉曲柄连杆机构的各部件;教师再针对各实物部件具体讲解其结构及工作原理。这样,教师就能在学生操作时及时发现他们在理论知识方面的缺陷,纠正学生组装操作中的不规范行为,及时解答学生组装时遇到的实际问题。

  开展理实一体化汽车维修教学时,学生有相对的自由,他们可以只是观看或协助正在操作的学生。如果教师不能有效管理,一些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就会扰乱课堂秩序,影响教学效果。教师的教学过程管理,对教学的最终效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如在变速器拆装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工具,掌握拆装的顺序和注意事项;对于提前完成变速器拆装任务的学生,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来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拆装其他形式的变速器,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教师应秉着不放弃培养任何一个学生的态度,尽量不让个别学生的不好表现影响课堂教学。

  (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理实一体化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这就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如果学生想干就干,不干也无所谓,教师不督促,这样,一学期下来,有的学生就会一无所获。通常情况下,经过几次课的操作训练,学生应能学到很多东西,并能较熟练地进行实际操作。如果教师不讲究课堂教学质量,不讲效率,允许学生操作时边练边讲话,边练边玩,装错了只需重新返工,学生就没有紧迫感,也会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教师应改变这种状态,可安排学生分组进行操作比赛,自己在一旁给学生计时打分,并挑选几个好学生协助教师当裁判,表扬干得好的学生,鼓励干得差一些的学生,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满足学生的好胜心,使干得好的学生信心百倍,更想露一手,干得不好的学生也不甘落后,想努力赶上。

  (三)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以往单调、枯燥的理论教学方法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疲劳。许多实践知识在教材中是没有的,理论介绍和实际操作有很大的差距。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教师的讲授必须结合实践。例如,汽车维修中怠速不良是一个典型且常见的故障,其检修的教学难度较大,学生不易理解。如果先介绍实践中怠速不良的处理过程,分析哪些故障原因是最常见的,再用理论知识来解释实践操作过程,就能让学生很好地掌握故障发生的原因和排除办法,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需要实践,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只有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才能将被动的学习逐渐转变为自觉的学习,才能使自身得到知识和智能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如维修曲轴是汽车维修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教材只是介绍了如何进行磨修,却没有提到在磨修曲轴后还需对曲轴进行打磨处理,而这一环节却是必不可少的,许多汽修企业都因为忽视了这一环节而造成大的事故。当与学生谈到这些事情时,学生表现得异常认真,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课堂上。由此看来,如果能把理论内容延伸到实践中,是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的。

  三、总结

  理实一体化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丰富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内容,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与“会学”,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汽车维修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理实一体化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数量多、设备配置不能完全满足相关专业的教学要求、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都有待于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克服、不断完善。

汽车维修的论文14

  【摘 要】在市场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必须要不断开拓汽车维修市场,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要对设备管理方面进行必要的市场分析,从而建立一个良好的修车维修设备新型模式。本文对传统的汽车维修设备管理存在的不足之处进习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模式所应该采取的管理方式和一些措施。

  【关键词】汽车维修;设备管理;新问题;新模式

  汽车设备是汽车维修企业的重要组成,设备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只有保持设备良好的工作状态,才能保证设备维修质量,完成生产任务,然后创造效益。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汽修企业的经营机制也在不断转换,在市场经济的进化过程中,多数汽修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被淡化,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1.传统汽车维修设备管理存在的弊端

  由于维修设备的各种经营体制并存,给传统的管理带来了困难,许多管理模式暴露出一些矛盾和弱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设备管理工作的宏观调控职能下降,比如有些维修单位承包经营,闲置设备难于调动。设备管理职责欠明确,管理部门、使用单位难以有机配合,往往是自行其是,造成了设备管理的混乱。虽有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但在被真正落实、被有效遵守方面存在不少问题,资金投放不足,更新的步伐明显较为缓慢。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汽车维修设备的管理工作出现了的一些新的问题,其工作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多数还是采用计划、经济下传统的管理模式。在转换经营机制,扩大自主权的`情况下,有些厂家片面追求眼前利益,忽视设备管理,出现了以包代管、拼设备等不良行为。设备管理与维修人员的素质偏低,不能满足汽车维修企业设备管理与维修的需要,对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管理部门和人员职能被削弱和忽视。

  2.建立汽车维修设备管理新模式

  2.1建立健全设备管理与维修的保证体系

  为使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维修企业必须建立设备管理与维修的保证体系。必须做到组织落实、人员落实、责任落实、资金落实,实行归口管理和分级负责制度。同时,还要各级设备管理机构与维修人员,当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在设备管理方面应认真贯彻预防为主和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原则,对设备实行择优选配、正确使用、合理改造,适时更新和报废的全过程综合管理。制订并组织实施有关管好、维修好设备的一系列措施,层层落实目标责任制,形成严密的设备管理与维修网络和强有力的管理指挥系统,保证设备的完好和有效。

  2.2建立完备可行的管理制度

  完备可行的管理制度是搞好设备管理的基础和保障,制约和奖励机制并举的管理促进汽车维修设备管理工作的进行。公司设立维修管理奖励基金用来奖励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还应制定公司直至基层单位操作工人的评选标准。调动广大员工的进步意识。分公司经理和基层设备管理操作人员之间签订责任制合同,明确各自的责任,严格落实定人定设备责任书,对具体管理和操作人员实行定人定机。严格汽车维修设备维护制度,汽车维修设备在明确管理权限的基础上,三级维护制,保证设备的完好。汽车维修设备机械事故的鉴定权力在公司,完善设备责任事故的处理程序和管理办法,出现责任事故,不要严格处理。

  2.3加强设备管理与维修人员的技术培训

  加强设备管理、提高装备素质,关键在于设备管理人员和使用维修人员的素质。企业一方面要教育广大职工爱护设备,使大家能做到正确的操作,并能精心维护,明确责任。除此之外,还要提高设备管理与维修人员的技术素质,提高维修人员的素质是推进设备现代化的关键,也是提高维修水平和经济效益的主要决定因素。设备管理人员,应具备组织协调能力、实际动手能力、改革创新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达到上述能力,必须具备管理基本理论、技术经济管理知识、实际操作等知识,并做到融会贯通,才能形成新型的设备学科专长。企业应把职工培训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要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如学习班、讲座、技术比武等活动,同时要组织落实培训工作,采取多种形式,使维修工人能安装、会检修,操作工人能正确使用和保养各种汽车设备。

  2.4使用科学的现代化管理工具

  现代化的维修设备管理,离不开现代化的管理工具。微机化管理,不仅仅是设备管理发展的方向,更是提高效益的手段。购置性能先进的微机管理网络系统,将公司维修设备管理提高到一个全新的水平,微机网络系统由公司专业人才根据自身特点自行开发,从基层公司职能处室决策中心,形成设备管理信息网络。微机系统的应用,既使整个维修设备管理一目了然,又为决策机构掌握情况提供了数据化的材料,决策的准确性、工作效率和科学化管理得到了保障。

  2.5切实搞好设备的维护与修理

  保持设备良好的技术状态,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设备维护与修理方面,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进行设备维修管理,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维护与修理并重的方针,实行设备计划预防制度,合理安排维修与生产工作,确保维护与修理费用的落实。除此之外,还要大力推行专业维修和群众维修相结合的办法,专修人员要认真听取生产工人的情况反映,采纳合理化意见和建议,生产工人要虚心向专业维修人员学习维修技术,积极参加维修工作。开展群众性的设备管理与维修活动,不仅能延长设备的寿命,适当减少设备修理的工作量,而且有利于专业维修人员从事技术革新。最后,还应该制定并且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承包者要树立长远的观念,以对国家和企业高度负责的态度管好用好设备。

  2.6采取有利于发展的更新措施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传统的耳听、手摸、眼看的汽车维修诊断方法已不适应现代汽车的发展。公司在加大设备管理力度的同时,在资金投放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保证了维修设备上等级、上水平,增加了科技含量。每年把维修设备的资金投放数额、可行性分析纳入职代会讨论议题,由职代会通过并负责监督实施,配置解码器、综合故障检测设备,然后应该针对高科技设备的特点,实施特殊的管理措施。

  2.7运用综合工程学,对设备实行综合管理

  综合工程学,是为了使设备寿命周期最经济,把适用于有形资产的工程技术管理,财务和其它实际业务加以综合,对设备管理的全过程所进行的研究,要转变传统的观念,树立对设备全过程综合管理的新观念。把设备的一生作为整体,进行全面管理,不仅要做好维修工作,而且要抓好设备一些其它环节,综合管理不仅要发挥专业管理职能,更要发挥统筹协调的职能。对设备综合管理一是要从技术、经济和组织三个方面进行管理,技术就是要搞好设备的技术管理,经济就是搞好设备的经济管理,组织核心是要调动专职检修人员和操作人员的积极性。这三个方面的管理内容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不断提高设备管理水平,保证维修设备的寿命周期费用最佳。在设备管理的过程中,特别要注重抓好设备的前期管理,并建立对企业的设备综合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3.结语

  面对新形势下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和现象,汽车维修设备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与修理企业应该转变观念,不断进行改革。并且努力探索和建立适应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的运行机制,使设备综合管理工作走向良性和健康的轨道,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柳炽伟,魏胜君,齐建民,郭美华.高职汽车维修生产性实训基地设备管理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xx(04).

  [2]许春玉,徐利.汽车维修行业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有关建议[J].应用能源技术,20xx(09).

  [3]刘惠春.我国汽车维修行业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xx(03).

汽车维修的论文15

  一、问题的提出

  现行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与实际需求差距较大,教材内容陈旧,存在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知识面狭窄。教学中重机轻电与重理论轻实践,学校缺乏必要的实习设备和实习基地。随着汽车机电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时代在召唤新型的维修技术,包括科学的检测方式和手段,科学的维修方案和专用工具应用,我们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汽车维修专业,必须采用新的教学模式。中职汽车维修专业究竟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怎样高效培养受企业欢迎的学生成为有关学校、教师深刻反思的问题。

  二、传统教学方法出现的困境

  由于生源质量较差,中职学生一般文化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缺乏较高的计算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推理能力,如果按照传授知识的方式教学,教师为主,学生为辅,学生会认为老师总是讲一些自己不擅长的东西,讲一些没用的东西,讲一些没趣的东西,学生不得不勉强应付。学生的态度又引起教师的反感,老师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有得到相应的尊重和回报,师生之间形成恶性互动,彼此不买账。这样的现象在中职学校比比皆是,教学质量也就可想而知。

  传统教学人为地将教学分为理论和实习两个部门,使教学上自成体系,互不干涉,各有一套人马,教学资源难以得到有效利用。理论课和实践课分段实施、理论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各负其责,造成了教学相互脱节,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难以形成有机结合。教学过程中往往出现“各自为阵”和“相互推诿”现象,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得不到协调,教学内不能合理统筹,更浪费了有限的教学时间。

  三、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特点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即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法,是打破理论课、实验课和实训课的界限,将某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生产、技术服务融于一体,教学环节相对集中,由同一教师主讲,教学场所直接安排在实验室或实训车间来完成某个教学目标和教学人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没有固定的先实践后理论或先理论后实践,而理论中有实践,实践中有理论,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

  理实一体化教学具有系统性、连贯性,理论与实践相互渗透的特点。模块式一体化教学增加了师生的直接接触,教师能比较直观地了解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操作能力的程度,有利于切合实际地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加以指导,因材施教,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四、理实一体化教学在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改革中的教学策略

  (一)优化课程设置

  现代汽车维修专业应以应用能力为培养主线,制订合理的教学大纲和计划,要以汽车维修服务为向导,与针对性、适应性相结合,突出应用性、实践性。专业课程要进一步充实调整电子技术原理、汽车电器设备和汽车诊断检测技术等内容,并且应介绍这些技术在汽车维修中的应用。汽车构造原理应以能代表时代特征的轿车为典型,并及时更新补充新知识,把汽车最新技术结构、原理和发展趋势方面的信息传给学生。

  笔者认为专业课程设计应分四部分:(A)专业课;(B)专业延伸课;(C)实训课。其中专业课程具体方案如下:

  (A)专业课: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汽车维修与质量检测

  (B)专业延伸课:

  汽车电子控制装置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

  汽车驾驶技术汽车营销与配件管理

  汽车美容与装饰汽车保险与理赔

  旧车鉴定评估与交易钣金基本工艺与设备

  汽车涂装技术车身检测与校正

  汽车故障诊断技术

  (二)设置理实一体的专业教室

  汽车维修是一项技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在教学设施方面,专业教室实习和实验基地必不可少。因此,必须配备先进、完整、齐备、典型的汽车及零部件和总成、汽车电器、电路、各类电控系统、现代化检测诊断仪器等实习、实验设施。根据教学内容、设备配置等情况,安排好学生学习工位,每个或每组学生一套工具、一个教具,教师依据实物或模型讲解理论和操作,然后学生训练,教师巡回指导。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在条件允许时可推广多媒体教学。先进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基于工作过程一体化”的现场教学等,能清楚地展示汽车各零部件工作时的内部运动关系及结构原理,直观、动感性强.,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教室的学生容量根据设备条件、教学内容等因素确定,以保证学生人人参与实训。

  同时应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优势,依托本地汽车行业,建立一批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发挥社会教育资源的效益,创造条件与先进的维修企业、汽车制造厂家挂钩实习观摩,缩短与生产实际的'距离。例如,河南省经济管理学校就通过国家教育部搭桥,与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进行校企合作,在本校内推广AYEC课程,双方为了保质保量完成该校企合作项目,上海通用汽车公司无偿给学校配置了两辆别克轿车,配置了别克发动机和自动变速器,给学校专业课教师进行别克轿车维修保养培训,配置AYEC实训教材。

  (三)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前提。“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打破了专业理论教师与实习指导教师的界限,使得任课教师必须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又具备专业规范的操作技能。一名称职的专业教师,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精通专业,时刻把握本专业发展的脉搏,而且必须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仅重视理论只能纸上谈兵,如果能结合典型案例授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边理论边实践,不仅能够提高学生们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培养学生们分析故障、诊断故障和排除故障的能力。所以专业教师一年要有一定的时间,深入维修一线参与维修和排故实践,或者外出进修学习,及时进行知识更新、拓宽视野和调整知识结构,使自己成为与技术发展同步的、行业中某一领域的机电一体化专家。

  (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针对中职学校学生知识基础较差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利用实物直观演示法,将书本上的零件名称、具体的工作原理,实实在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以便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理解,缩短了认识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较快地将书本上的理论与实践融合,促进了理解,加深了记忆,绕过了以往“死记硬背”名称、原理的暗礁,学习效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重要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实践教学中做到实习课程不间断,除了要进行基本技能实训,让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操作技能;还要进行专业技能实训,让学生熟练掌握本专业要求的各项专业技能;更重要的要进行综合技能实训,让学生参加劳动部组织的职业技能考核,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并利用和开展产学结合方式,让学生参与生产及就业环节。让这些技能实训过程惯穿与在校学习的全过程,从而完成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训。实现从学生到就业的过渡,缩短就业磨合期。

  结语

  汽车维修已步人高科技的领域,加速培养具有较高层次的维修技术人才至关重要。开设汽车维修专业的中等职业学校更应通过教学改革,使自身得到不断完善,更好地肩负起人才培养的重任,真正成为现代汽车维修所需实用复合型人才培训的摇篮。

【汽车维修的论文】相关文章:

汽车维修的论文06-02

汽车检测与维修论文07-03

汽车维修技术的特点与完善论文07-01

现代汽车的维修特点浅析论文12-13

关于现代汽车维修的特征及维修技术分析论文07-02

关于汽车维修技术管理的论文07-02

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论文07-03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论文的致谢06-28

探讨汽车制动系统的技术检验与维修论文07-01